读孙子兵法谈企业管理

2024-06-20

读孙子兵法谈企业管理(共11篇)

读孙子兵法谈企业管理 篇1

读孙子兵法谈企业管理

春秋末期著名军事家孙武撰著的《孙子兵法》它标志着我国古代研究的最高成就,其中管理思想不但适于领兵打仗,但是其内在的思想和理念却极具发展力对各个领域都有借鉴价值。特别是在外部环境日趋复杂、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有很多的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都借鉴和参考了孙子兵法。

在我国浩翰的古兵书海洋里,春秋末期著名军事家孙武撰著的《孙子兵法》,无疑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标志着我国古代兵学研究的最高成就,其中管理思想不但适于领兵打仗,也同样适于今天的和谐管理,给后人留下宝贵的财富,以致成为目前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研究中的重点和热点。

这部名著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出了国门,让许许多多著名的国外战略家陶醉沉迷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战略文化之中。这部名著已经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战争著作,而成为政治、经济、外交各个领域领导者的必读书。

孙子兵法在我国经济领域的应用由来已久。据《史记》记载,最早将《孙子兵法》引入经营管理的是战国魏文侯时的白圭。他将孙吴兵法和商鞅之法的原理,用于生产经营,善观时变,采取“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等策略,取得了成功。目前,有许多企业家和经济学家对孙子兵法的商战应用价值有深刻的体会。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徐二明说:“在国外学习战略是将《孙子兵法》作为经典的参考书,他们认为战略中的许多思维方式早在2000多年前就解决了。其实外国人喜欢看的书,反而是我们的《孙子兵法》,他们觉得这本书很有用。近年来,很多管理学学者发现企业竞争与战争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他们已经将《孙子兵法》的理念应用于管理运作上。” LG中国总裁卢庸岳说:“我很喜欢中国的《孙子兵法》,里面有很多智慧的东西。对于经营管理也很有用。”

《孙子兵法》的指挥、组织思想。《行军篇》讲:“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曹操注释说:“文,仁也;武,法也”。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对士卒要进行明理教育,要辅以法纪来约束其行动。《势篇》讲:“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曹操注:“部曲为分,什伍为数”。“部曲”、“什伍”皆为古代军队的编制名称。这句话是说,管理部队要依靠组织编制来统一众人的行动,如此就能“治众如治寡”。该篇又讲:“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曹操注:“旌旗曰形,金鼓曰名”。“旌旗”、“金鼓”皆古代作发令联络使用的通讯工具。这句话是说,指挥部队要依靠通讯联络之力协调众人的步伐,如此就能“斗众如斗寡”。《孙子》中的一系列指挥、组织的论述,对于今天的企业管理,不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吗?!.《孙子》的造势思想。所谓造势,就是造成一种最佳的态势。《孙子》的《形篇》、《势篇》都强调了这一思想。其要求通过指挥、组织,造就“善战人之势”,而这种“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石借山势,则“不可遏也”。《孙子》书中还阐述了如何造势的各种做法,如《九地篇》所说的并兵向敌,《军争篇》所说的三军夺气,等等。这种造势思想和种种造势的做法,在今天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是应当很好借鉴的。军事斗争敌我双方力量的较量是在战斗中见高低,而企业竞争双方力量的对比通常总是通过产品反映出来。所以企业家造势的威力要体现在产品上,即看谁拿到市场去的商品经得起消费者的苛刻挑剔。谁家商品物美、价廉、质优,服务周到,最符合消费者要求,谁便可取胜。《孙子》中讲究造成“以谥称铢”的胜兵之势。“镒”、“铢”皆三代重量单位,张预注:“二十两为镒,二十四铢为两”。这就是说,造势要造成压倒敌方的绝对优势之势。企业家造势,就要生产出很有竞争能力的“拳头产品”,以此制胜竞争者。

《孙子》的因利而动思想。在《作战篇》里,孙武曾把战争所耗与战争所得作对比,分析了战争拙速与巧久的利弊关系。他认为,作战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必须力求速胜。“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文也”。何延锡注说:“速虽拙,不费财力也;久虽巧,恐生后患也。”由此可见,孙武是一个很有经济头脑的军事家。在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上,他是极讲效益的。《用间篇》里还有一段颇具见地的论述,其大意是说,出兵作战耗力耗资巨大,国不得安宁,民不得生息,战事数年,是为了“争一日之胜”,如果吝啬爵禄在金百不重用间牒,那就“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今天企业家在生产经营管理中,如何安排投入与产出,讲求经济效益;如何用尽可能少的活劳动消耗和物资消耗生产出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如何合理使用资金,敢于把巨金用在刀刃上?从上述《孙子》因利而动的思想中,将会得到重大的启发。

读完孙子兵法与企业管理结合也可以分为几篇: 始计篇

《孙子兵法》云:「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以情。」「五事」意即「天时,地利,人和」,知天知地,还要知人知才,才能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并制定企业发展的规范制度,即所谓「法」,因为人总有过偏的时候,有了约束,做到赏罚分明,则可实现「令民与上同意」之「道」。在「将」方面

《孙子兵法》云:「智,信,仁,勇,严」,此乃企业领导者所应具备的基本特质。智者人附,信者人归,仁者爱人,勇者服人,严者明人,当企业领导者拥有这些素养后,才能充分调动企业发展的潜力,才能实现「贤臣择主而事,良禽择木而栖。」

在这一篇中,《孙子兵法》还提出了「势」的概念,在「势」的理解中我们可藉助韩非子论「势」的理论。韩非子言:「民者因服于势,势诚易服人。」民众本来就屈服于权势,而权势也确实容易来制服民众。又言:「势者,胜众之胁也。」威势,是制服民众的一种凭藉。韩非所言「势」,是指「胜众」,「服人」的权势,威势,也就是现代管理中所讲的正式权力。这种权力是领导者管理者所拥有的,它的内容是下属成员各种利益的分配权,如:薪资权,赏罚权,补贴权,晋升权,任免权以及出国学习机会权等,这种权力,*强制,威吓,对人的行为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孙子兵法》云:「因利而制权」,用于企业管理,即灵活,机动适当地运用这些权力,达到增强企业凝聚力,激发企业发展的目的。

作战篇

在竞争中不断地更新自己,完善自己,以消除市场上敌对的竞争者,实现所谓「以战养战」,「胜敌益强」的市场竞争策略,从而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用粮于敌」,「卒善而养之」,学会利用对手为自己做义务宣传或培养预备人才,才是一个精明的企业管理者所应采取的必胜之法。

人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作为企业管理者,关键在于如何激发员工的潜在工作能力,并合理的为公司提供有效服务。在「激励」的这一方法中,奖励和惩罚均是有效的手段,重点在针对不同对象的性情,需求,进而采取不同的方法。奖励,可振奋员工士气,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惩罚,可加大员工的危机感,使之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哀兵必胜之理。《孙子兵法》云:「赏其先得者」,「卒善以养之」均是奖励的方法,关键在奖罚分明,不偏不倚,并能切实落到赏处,方能产生切实的功效。

激励企业内部活力最好的方法是「贿物」,「贿物」并不只是简单的物质,还包括精神方面的,如表扬,希望等各种心理需求,关键是要能把握员工心理,切中需求要害。

谋攻篇

人都有很强的自尊心,特别是杰出的人才,多一丝尊重,换来的是部属的忠诚,多几许傲慢,换来的则是部属的不满。

《孙子兵法》云:「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唯有管理者把自己和员工,部属融合在一起,把尊重人的哲学应用的无时,无处不在,公司才有可能发展成大公司。

企业需要发展强大,只*企业领导者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精明的企业领导者善于发挥全体员工的力量,鼓励他们多提建议,意见,从而获得公司发展中的得和失,进而指导企业的顺利发展,故好的领导者须能纳谏用人。

军形篇

《孙子兵法》言五事,道居首位,更所谓「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由此可见精神价值的作用是无可限量的。企业管理重在人的管理,所以应设法设立员工的精神价值观,这将直接影响到一个企业内部向心力,凝聚力的可*程度。在现代化的企业中,组织分工愈趋合理化,经营管理也愈趋科学化,在这种情形下精神力量往往被忽略,然而这种力量的实际价值却是不可限量的,不可等闲视之。

兵势篇

《孙子兵法》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讲的是正面阻击侧面奇胜的战争投巧。善出奇兵,破除陈规,想别人之所不想,出敌之所不意,这才是真正懂得兵法的军事家所具的才识。出奇也含有出新的意思,即锐意创新。

一般而言,总是尽量树立「高,大,全」的形象,有时恰当地运用弱点暴露方法,也是一种十分巧妙的领导艺术。正是《孙子兵法》中所言「能而示之不能」,「致人而不致于人」以及强调「奇胜」的做法。

奇者新也,创新之方法是非常多的,因为创新的基石是要不拘一格,不循常道。所以《孙子兵法》曰:「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更言:「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既然不能「穷」之,那么就只能设法适应它,利用它。然而,人的思维创新能力一般是不能和事情的发展速度相匹敌的,所以,企业管理者必须一方面开动自己的创新思想,为企业以后的发展作出尽量全面的规划;而另一方面则必须具备超凡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根据不同的变化迅速作出适合的方案,正所谓「时异则备变矣。」

而情况的变化一般是很快的,仅在一瞬间出现,又在一瞬间消失,这一瞬间也就是我们处理事情的最佳时机因为万物发生变化之机,正是其内部功能紊乱之时,成功者正是那些善于抓住时机,大胆出击者。《孙子兵法》曰:「势如张弩,节如发机。」造势在于己,而时机则是万物变化之结果。

在管理中有一个「度」的概念,管理的范围,强度都必须有一个限量,不能无限制的扩展,更不能无限制的收缩,正所谓「过犹不及」,这正是因为「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这一循环转化的规律所决定的。所以管理者必须适当的运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既不能过于越权行事,更不能过于软弱中庸,只有做到不卑不亢,方能服人。

总之,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宝库中,《孙子兵法》是一颗格外耀眼的明珠。这部书中的每句话,几乎都可挖掘出其管理方面的意义。要想更有效地搞好经营管理,对于此书不可不读。

《孙子兵法》论文

题目:读孙子兵法谈企业管理

系别:工商管理系

姓名:崔泽凯

专业:11级工商管理本科

(三)班

第一:孙子兵法对于近代的意义 第二:孙子兵法与企业管理结合

第三:孙子兵法对于企业管理的影响 参考文献

摘要:浩翰的古兵书海洋里,春秋末期著名军事家孙武撰著的《孙子兵法》,无疑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标志着我国古代兵学研究的最高成就,其中管理思想不但适于领兵打仗,也同样适于今天的和谐管理,给后人留下宝贵的财富,以致成为目前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研究中的重点和热点。

读孙子兵法谈企业管理 篇2

一、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孙子曰:“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一招不慎, 满盘皆输。凡事只有做到胸有成竹, 才能胜券在握。1.要认识自己, 自己的优势是什么, 劣势在哪, 你准备以柔克刚还是以威严震慑学生。2.要了解你的教育对象。一个班级几十名小学生, 他们在思想品德、知识技能和家庭教育背景都参差不齐, 这就要求作为班主任的我们主动去观察和关心, 从而洞察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过程和成长经历。接着, 在与学生的日常接触和交流中,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使其信赖你, 愿意接近你, 像朋友一样向你倾诉心声。如此你便能以最快的速度了解班内学生的思想动态, 因人而异地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使每个孩子都能在这个集体中愉快地学习, 身心得以健康发展。“知己知彼”战术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了自己和学生, 在班级管理中充当着“透视眼”的作用。

二、以静制动, 以心治人

以自己的严整来对待敌人的混乱, 以自己的镇静来对待敌人的哗恐, 这是掌握军心的方法。治理一个混乱的班级, 以静制动是最好的方法。当学生混乱时, 以你的正气、镇静来影响他们;以你的从容、气定的势压过他们。不怒而威, 这是为师的最佳气质。当学生吵闹时, 你走进班级, 大声呵斥, 有时并没多少用处, 学生即使暂时被你的“严”“凶”吓住, 但长此以往这种呵斥会变成声嘶力竭的喊叫, 你不仅身心疲累, 而且威信也会逐渐丧失。学生会觉得你黔驴技穷, 并不服你管教。所以, 治理乱班或者纪律差的班级教师一定要沉得住气, 以静制动, 以势夺人。学生嚷嚷而不能静下时, 你不说话, 用眼扫视全班片刻, 或盯住某个闹事者, 不久学生自会自己安静下来。训练几次以后, 你不发话, 学生也会“看你的脸色行事”。“其身正不令而行”, 教育管理才能达到四两拨千斤之效。

三、以迂为直, 以患为利

在几何学中, 两点之间的距离是最短的, 但在教育学生时, 最直接的方式有时却不一定奏效。好比爬山, 有时多绕些路, 反能平安到达峰顶。这便是“以迂为直, 以患为利”策略的理念。

在班主任工作中, 批评是不可缺少的教育方式。但是心理学家研究表明, 人们对直接批评的接受率只有20%, 而对间接批评的接受率却高达80%。在班级管理中如果采用以迂为直的策略, 通过转移学生注意力, 使其放低警惕, 在有利的时机用最佳的方案解决我们最关心的问题, 此为上策。

其实, 我们经常会为一些班级日常事务而找学生谈话, 如处理学生物品丢失, 同学间的矛盾或作业拖拉问题等, 如果教师直截了当去质问学生, 也许反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此时, 教师不妨跟学生聊一些与其家庭或爱好有关的话题, 以消除戒备心理, 增进感情。当学生被情理感染后, 思想上会出现波动, 有时会强烈的反省自己的行为。人人有自尊, 也有自知之明, 有些事情从正面谈起, 就会引起摩擦甚至反感, 如果采取迂回战术, 兵不血刃, 又能殊途同归。何乐而不为呢?

四、求之于势, 不责于人

太极拳中有“借力打力”之说法, 在班级管理中用“借他山之石以攻其玉”来借“势”育人也未尝不可。“势”即集体的力量。当批评、表扬、个人谈话等手段在某个学生身上都失效时, 集体的力量是最佳的教育资源。如我在教育学生要按时完成作业时, 用的就是这招。某同学老是拖拉作业, 我上个星期检查作业时发现他本子上一篇空白。当时我没有骂他, 只是轻声对他说“你已经不止一次地不做作业了。这样吧, 陆老师奖赏你三天不做作业, 但对家长的解释权在我。”没想到, 我的退步让他很是着急。下课后, 他主动向我承认了错误并要求我再给他一次机会。于是我就让全班同学一起帮助监督这位“拖拉作业之王”, 把他置于全班学生共同执法之下。这种集体施教的借势育人方法相比“单打一”的教育方法而言, 显然更有“以十敌一”的强大育人力量。

行兵打仗需要注重方式方法, 教育学生也是如此。“以人为本”的爱心教育是大前提, 但如能在班级管理中运用谋略和大智慧, 做一个充满教育智慧, 遵循教育规律的新时代班主任, 就更能使教育这块田地充满生机, 桃李芬芳。

摘要: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笔者认为如能将兵法战术巧妙地引入班级日常管理中, 让教育不仅讲求爱心, 更追求智慧, 那么对于整个班级的凝聚力和班级管理都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读孙子兵法有感 篇3

<<孙子兵法>>我读了三次,一次与一次感受不同。

读第一次时我还在少年时代,不是很熟古文,但那时看些<<水浒传>><<三国演义>>的连环画,少年不谙事,便幻想将来自己也能驰骋疆场占一方土地为王,所以感到自己要看点兵法的书,<<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就成了我最早接触到的古人智慧,在七村打八村的少年时代也做过几回“军师”,因为“战功显赫”最终做了“孩子王”。读第二次是大学毕业后的事了,当时听说日本人把我们的<<孙子兵法>>用于企业管理取得了很好的成果,而那时我们中国的企业还完全处在“大锅饭”计划经济的时代,我们还很难读到一本有关现代企业管理的书,更不要说<<孙子兵法>>都能用于企业管理,中国人的东西中国人不会用反而给外国人用了,让我们这些受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比较深刻的青年不得不引起重视,所以这一次读得特别认真,对于经营之道和为人之道也多有受益。在企业中摸爬滚打已有十多年了,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事也有不少,最近回过头来再温<<孙子兵法>>,结合现状有一些感受需要同大家共享。

<<孙子兵法>>是全世界第一部兵书,内容全面而精僻,虽为言兵,其实有很多人生哲理和经营之道可从中获取。全文现存共有十三篇,对于其中内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管理者的角度,我抽取如下内容和大家讨论。

兵书开篇有云: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强调万事万物中以道为先的思想。何为道?兵书上讲“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诡异也”,也就是说道就是道理道德,是用于人与人之间互相沟通的一种准则,是让团队上下齐心协力的客观存在。有了这个客观存在,在团队中大家才能生死与共,才能万众一心。所以兵书上又说“上下同欲者胜”,只有上下一心的团队才会胜利。在古人天地为上的哲学中能将道列在天地之上,这可见道的不一般。要想取得军事上的成功,首先要有道理道德这类让人保持正确共识的思想,其次就是天时地利,再者就是具有优秀的将才,另外还要严明的法制和纪律。同时兵书上对“将”的解释是“将者,智、信、仁、勇、严也”,也就是说做领导要具有智慧、诚信、仁爱、勇敢和严格的思想。这种在兵书上贯穿始终的“以德至上”的思想,在我们所有的团队建设中都具有经典意义。一个企业或企业的部门能否取得进步与成功,关键在于管理者所具有的“道”和管理者在企业中所执行的“道”,这也是我们现在讲的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道”不正便无以凝聚人气,无以明辨方向是非,无以知进退得失;那些求小利而舍大利、亲近侧而失贤众、观明天而不顾明年的将帅,就是“道”不明“法”不正者。所谓天时地利,也并非人不可为,明“道”者可选择和创造适合自己的“天时地利”。由此可见,不论在战争中还是在部门管理中,“道”在各种因素中起主导和领先作用。所以兵书上又说“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道”这么重要,我们又怎样来“修道保法”呢?我听过香港训导大师陈安之先生的课,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阅读,他说“阅读,阅读,再阅读,只有阅读才能让你成功”。对于陈先生的话,我不能完全苟同,但可以理解──因为陈先生是搞推销起家的,广泛的理论知识对他来说的确很有用,但“只有阅读才能让你成功”的说法我感到有些激进。同时我们对“阅读”的理解不能足限在读书,而还表现在读人读事。不过,陈先生对阅读重要性的认识是值得我们引起注意的,我们在有了大量阅读后可以增长见识,可以多借鉴前人的方法来处理问题,可以丰富我们的智慧和拓宽我们的思路。只有阅读还不行,我们还要有足够的人生阅历,多参与一些实践活动,多结交一些有不同意见的朋友,要广开言路,深入不同意见中,还要善于思考。“道”就是这样修来的,只有修好“道”才能保好“法”。

兵书中还多次强调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团队建设方法的问题,这种强调并非泛泛而谈,而是列举了很多具体办法和准则,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意思是说,下属还没有亲附于你而你经常惩罚他,他就一定会不诚服,不服也就难为你所用了;如果下属亲附于你,已从一般意义上的人变成了你自己非正式组织中的人,而他犯了错误你还不惩罚他,也就是有法(罚)不用(行),那他也就如同成了不可以用的人了。这是我们主管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那种一上任不去了解情况就开始“三把火”的,最后往往烧毁了自己,那种因照顾自己一两个亲人或老乡而失去大众信任的,不管他能力有多强,最后他还是一个孤家寡人,他很难在关键时刻把艰难的任务高效率地执行下去,很难让自己的团队融洽和有坚强的战斗力。“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民则服;令素不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如果我们用刚柔相济的办法,以一定的规定和条例来约束和要求大家使其思想统一和行动整齐,那么我们的工作就会成功;我们这些正确的规定平常都得以推行到所有人教育到所有人,这样大家才会诚服;相反,就会有令不能行了;同时规定能得以推行,这个规定应该是对大家都有好处的事。这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宽猛相济、恩威并用,同时还要做到规定面前人人平等,严防法不服众,同时在制作规定时一定要考虑并说明这最终是对大多数人有好处的事,要得到大众支持。这也是兵书上对我们执行力的一个科学透澈的诠释,好的规定是具有可执行性的,同是也只有一开始就执行才能更好更全面地执行。团队建设的精髓是兵书中这样的一句话:“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也就是说把士兵当成婴儿来关心,当成儿女来爱护,那么他就会与你同甘苦共患难,生死相随;然而对那种给他恩给他爱而他又不听使唤的下属,犯了错误又不能改正,这就如同那种被我们宠坏了的子女,已经不可以再用了。

兵书中更多地方是论述工作方法的问题。“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前句话已成了千古名言,后句意思同前句其实相差不多,只是在书中不同地方出现,意思都是强调要想成功,必须充分地了解自己,了解对方,预见未来。用于我们的管理就是要多了解下属,多了解问题,多了解市场,只有这样才能百战百胜。对于受任于危难之中的领导,不管形势多么混乱,不管人心多么分散,首先斗乱自己不可以乱,同时马上要做到组织架构明晰责任纪律清楚,这样就可以治乱而胜了。在兵书中有这样的论述:“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形圆的意思就是组织架构明晰责任纪律清楚。“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聪明的人考虑问题要一分为二地想到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只有想到好的一面我们才有信心去完成任务,同时也只有想到不好的一面我们才能有所防范而做到解除忧患得以让任务完成。如果我们单单只考虑一面,那么我们可能一直都难以做成一件事。这是在苟且偷安的团队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在日新月异的市场竞争中,我们要知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只有“善出奇者”,即懂用新办法,才能“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也就是才能让团队得以发展和延续。“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所以那些善于战斗的将领,能够制造一些有利于战斗的形势,而不仅仅是要求士兵的能力;更主要是知道把不同人用在不同位置上以求人尽其才。在一个团队的管理中,“求之于势”就是营造很好的内外环境,特别是要形成一个优秀的运作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人都重要但人人都不至于缺席而影响工作,事事有人为,人人有事为。要做到择人而任势和因势而择人,有什么样的工作再选择什么样的人,高于工作要求的人我们留不住,高薪留下也是资源浪费,低于工作要求的人会不能很好地完成我们的要求,如果是做领导还会造成整个团队资源的浪费,问题会更加严重。把恰当的人放在恰当的位置上,这在两千多年前就被我们的祖先提出来了,这也是他们对后人从事管理所寄予的希望和要求。

掩卷后仍“余音绕梁”,有“三日不能绝”的感受。<<孙子兵法>>真不失为一本好书,为我们古人的战争创下了不少弱队战胜强队的典范。

吴 翔

读孙子兵法有感 篇4

行军作战靠的不是武器的精良,也不是人数上的以多制胜。“兵者,诡道也”在于作战的谋略,战场上的千变万化,制敌间的生死一刻,天时地利的决胜把握,这些无一不是《孙子兵法》惊人之处。

国防军事是国家的头等大事,是关系民众生死的所在,同时也决定着国家的生死存亡,不可不察也。兵者,自古以来是国家大事,从不会被任何国家所轻视。孙子兵法中有三十六计,计计可相扣,环环可相连,招招可制敌。孙子兵法中不仅含有孙武千年前精炼的总结,亦有现代有关人才对它独到的解答以及古今中外各种实例的论证。

孙子兵法作为一本兵法奇书,在于对各种情形的审时度势,在于虚实相生,利用天时地利人和、自身条件及敌人的情况等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考究,得出一招制敌的作战方法。熟读孙子兵法不仅是能适应战场的灵活多变,它更能启发人的智慧、活跃人的思维,不止是在战场上更多是商场上亦或是人生途中,它都一本让人叹为观止的奇书,在面临生命中各种复杂的情形时,都会让人想到运用孙子兵法精绝的思维方式、各种情势下的多方面考量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孙子兵法摆脱了传统的单思维思考方式,它重在利用地形、天气、人因、心理、性格、思维、客观、经验、惯性等各方面因素的综合。可谓是面面俱到、多层次、全方位结合了人的智慧,对各种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和把握。

《孙子兵法》一书用同一计谋,列举了不同事例,可溯古可追今,从不同角度来运用孙子兵法中的妙处去解释战场、商场、人生的处世哲学。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既要了解自身的优缺点又要摸清敌人的底细,从全局出发层层设想、步步推敲来把握局势的变化,随时严阵以待,一招制胜,化不能为可能,谱写一场传世的风华!

成事在天,谋事在人。孙子兵法是充分利用人的智慧、集百家之长、以准确可靠的因素分析情况,揭示了孙子兵法的思想精髓,更是解答了古人千年的智慧在职场、官场、战场、商场的运用价值。

所以孙子兵法在现代仍是一本备受推崇的书籍,它的思想精髓在现代也仍旧不会过时,将书中的智慧用到现代生活中也是恰到好处。它的应用涉及社会各个层面,受到当今世上不少名人智者的青睐,世界各国不少人因它而受益一生,将之视为经典、奉为传奇。

读《孙子兵法》有感 篇5

或许有很多人都会认为,《孙子兵法》是一部军事战略书,对现如今这个以和平和发展为主题的世界,没有太多价值,然而这仅仅是我们对它的粗略的理解,如果,你真的走进这本书,你会发现,它的每字每句,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不仅仅止于军事,更多的是一种思想的交流。走进它,你会发现,这本流传一千多年的中国文字精髓,它给你传达的思想的瑰宝精华。

《孙子兵法》共有十三篇,每篇篇幅不长,短小精湛,字字珠玑,令人读后,余味无穷。这要归功于文言的精炼,文言,使得中国汉字,变得韵味无穷。然十三篇中,令我最是印象深刻的要数第三篇谋攻篇,篇中,“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即:因此,百战百胜,并不就是高明中最高明的;不经交战而能是敌人屈服,这才算是最高明的。此句中,我深刻的体会到,孙子所主张的一种智斗而非蛮斗。他主张的是不费一兵一卒,让敌人自动投降的将者才是真正的将者,以一种求和的心态去解决问题,才是真正的解决问题,通过暴力去化解问题,就好像金玉在外,败絮其中,非治本之法。这使我想到了,在数学教学中,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才应是教师积极寻求的。教学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运用好的教学法。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因而必须探究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神圣使命。

一、分层教学法

“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是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而学生是有差异的,所以,教学也应有一定的差异。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在教学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评价上区别对待,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好发展的课堂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再结合中学生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按教学大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可将学生依下、中、上按2:5:3的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即能在教师和C层同学的帮助下掌握课文内容,完成练习及部分简单习题;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即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练习,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习题,积极向C层同学请教;C层是拔尖的优等生,即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习题,完成教师布置的复习参考题及补充题,可主动帮助和解答B层、A层的难点,与A层学生结成学习伙伴。

(1)教学目标层次化。分清学生层次后,要以“面向全体,兼顾两头”为原则,以教学大纲、考试说明为依据,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将知识、能力和思想方法融为一体,合理地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2)课前预习层次化。针对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相对提高,学习的目的性、自觉性明显增强的特点,只要教师能深钻教材,领会一“纲”两“说明”之精神,把握其弹性,根据已定的教学目标,明确提出各层次的预习目标,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看书预习方法,就会获得满意的预习效果。

(3)课堂教学层次化。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调动双边活动的积极性是完成分层次教学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又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在安排课时的时候,必须以B层学生为基准,同时兼顾A、C两层,要注意调动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比率,不至于受冷落。一些深难的问题,课堂上可以不讲,课后再给C层学生讲。课堂教学要始终遵守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上升的规律,要求不宜过高,层次落差不宜太大。要保证C层在听课时不等待,A层基本听懂,得到及时辅导,即A层“吃得了”,B层“吃得好”,C层“吃得饱”。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过渡尽量做到衔接无缝、自然,层次分明。

二、“探究—研讨”教学法

“探究—研讨”教学法注重协同效应,它强调让学生独立地研究问题,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它特别强调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应用过程。教学的难点是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或变化规律)。课前老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精心制定研究项目及其所需要的各项材料,并在这个基础上写好教案。课堂上教师主要是观察学生的探究,倾听他们的意见,不轻易地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不用言语或表情去干扰学生的思考。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利用学生想看、想做、想知道的心理设计一个蕴含着所要研究的问题的实践活动,创设一种问题情境,使学生主动自觉地进入到这个问题中来,迅速成为整个认识活动的主体。

2.探究研讨,建立模型

学生只要沿着“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的探究线索,注重同学之间的研讨与合作,就能发现问题中隐藏的变化规律,并用代数式表示。

3.求解反思,拓展应用

数学观察课结束前,要有教师引导学生对已获得的认识加以引申推广,用以解释新的事物和现象,不断发现新问题的过程。

分层次教学符合因材施教原则,保证了面向全体学生,并特别重视对后进生的教学力度。由于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知识、技能、智力和能力都有所发展。由于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符合学生的实际,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读后感 www.xindetihui.net)由于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学生的数学成绩有一定的提高。“探究——研讨”教学使他们掌握正确的科学知识,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读孙子兵法谈企业管理 篇6

航线销售, 是任何一个航空企业的大事, 这一重要领域关系到公司的发展, 其深刻的道理影响到公司的存亡, 所以, 对航班销售应该进行认真的研究和考察。事实上, 业内也常有类似的说法———“航空公司的战略主要是它的市场营销战略”, 销售工作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从字面意义来看, 销售是营销和售卖两个行为的组合, 为实现企业产品或服务成功售卖, 同时带来盈利这一目标, 营销过程必然会涉及三个层面———与竞争对手的交锋、培养和疏通销售渠道、建立良好而稳定的终端客户关系。

一、航空公司VS共飞公司, 迂直兼用

市场的开放性和多元化使得当今任何一家航空公司已无绝对优势可言, 告别了旅客“一票难求”的光辉岁月, 在经营的各条航线上, 或多或少都“遭遇”着多家共飞公司的竞争和挑战。无论是“两军对峙”抑或“多边作战”, 均须熟谙其中的用兵之法, 遣兵之道, 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第一,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不知己, 不知彼, 每战必殆———实事求实, 多作实地调查研究, 摸清敌我双方情况, 才能掌握战争规律, 若单凭主观臆断, 贸然兴兵, 必定导致危险。

航线销售之初, 充分了解敌我双方的竞争实力———双方航线的航班时刻、机型配置、舱位管理、价格设置、市场性质等基本情况, 明确该航线上各自的优劣势, 长期稳定的航班号、时刻、周期、航班执行率是保持优势的前提所在, 根据航班订座情况了解双方航班在特定的时期内的订座水平, 对该航线的市场情况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控能力, 也从心理上能对下个周期的销售进行预测和把握。

在操作过程中“以我之短者, 暴而抗之, 我之长者, 阴而养之 (宋·苏洵《嘉佑集-心术》) ”, 意思是, 双方各有长短, 如果我军的长处, 我拿出来发挥它, 但敌军不与我较量;我军的短处, 我掩藏起来搁置一边, 而敌军却偏要与我较量, 怎么办呢?有效的办法是, 我军的短处, 我把它显眼地暴露出来, 使敌军疑虑而退却;我军的长处, 我暗中藏起保护起来, 让敌军轻率大意而落入我的圈套。这就是在知己知彼的前提下, 善用长处及短处的策略。

第二, 夫兵形象水, 水之行, 避高而趋下;兵之形, 避实而击虚, 出其所不趋———水的流动规律避开高处流向低处, 作战的规律是避开强势击其虚弱。

此乃兵家侧翼进攻和迂回战术的集中体现。作为航空公司而言, 首先, 侧翼进攻是率先向共飞公司忽视的市场或客户展开进攻, 且功则必取。利用自身优势, 开展“接触营销”, 通过提供各种个性化的增值服务, 逐渐培养起客户的, 企业认知度和忠诚度。其次, 迂回攻击是一种间接的进攻方式, 不去模仿其他共飞公司的产品而加入到耗时耗力的正面战场, 而是采用“蛙跳式策略”跃入新领域, 开发新产品, 继而“出其所不趋”, 培养有自身优势的新战场后再向对手发起进攻。这一战术主要体现在不盲目跟进降价, 不模仿其他公司的促销手段, 而是根据市场特点, 结合航班运行成本制定出合适的价格, 根据市场需要, 开发出合适的产品, 通过合适的销售技巧和手段, 在合适的时间, 把座位卖给合适的人。

第三, 军争之难者, 以迂为直, 以患为利———在争夺制胜条件的过程中, 没有比战争打响之前已抢先争取到有利时机、有利地势更困难的了, 需要通过迂回曲折的途径, 达到径直的目的, 化不利为有利。

新入者有一个共同特征———目标明确, 积蓄力量, 静待羽翼丰满后大干一场。“击敌半渡, 可获全胜”, 正是追求这样的一种作战时机, 这时候应有快速的市场反映能力和应对措施, 抓住“半渡”时机部署完毕率先出击, 将可行性的策略抓紧上马, 便可取得有利先机, 挫其锐气, 化不利为有利。

第四, 上兵伐谋, 不战而屈人之兵, 善之善者也———以谋取胜, 不需经过交战而使对方臣服, 才算得上最高明的用兵者。

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与共飞公司的交锋中, “竟合”逐渐取代了以往利益上绝对对立的恶性竞争, 双方都已意识到合作式的竞争才是实现双赢的最好途径。以国内销售旺季“价格战”为例, 虽然短时期内还继续存在, 但合作双方都已达成了随意降低价格, 只会损失全行业利润, 破坏市场秩序这一共识, 并开始进行主动运价协调、代码共享业务等多种形式的合作。但值得一提的是, 在合作过程中, 需要尽量把握主动, 而不是让对方左右自己, 是谓“故善动敌者, 形之, 敌必从之”。

二、航空公司VS代理人, 伐交胜敌

在商品流通企业供应链一体化的营销体系中, 作为航空产品的下游经销商, 代理人每天都能接触到终端客户, 第一时间掌握客户需求和市场资讯, 且自身已经培养了丰富的旅游客源及稳定的顾客群。作为产品供应链上的重要渠道, 航空公司如何与之实现资源共享, 不断挖掘市场潜力?如何培养“代理忠诚度”, 建立互惠稳定的供销关系?如何加强渠道营销, 提高市场控制能力?

第一, 上兵伐谋, 其次伐交, 其次伐兵, 其下攻城———用兵的上策是以谋取胜, 其次是外交取胜, 争取和分化敌人, 再次才是以兵克敌, 决胜战场, 最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

“伐交”就是运用外交手段, 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理想目标。《兵法》将外交活动提高到全胜战略的高度, 是位置仅次于“伐谋”而高于“伐兵”和“攻城”的战略手段。在市场营销中, “伐交”突破了字面的生硬, 已被巧妙地转化为“关系营销”、“接触营销”, 即通过与合作方的接触寻找双方的利益共同点, 并运用各种方法, 得到对方的支持, 以达到预期的双赢效果。

建立合作关系。应将过去单一的对代理人集中管理思想过渡到与代理人客户关系的建立和培养上, 即更强调主动性、服务性与支持性。定期对代理人进行客户走访, 保持与代理人的沟通与互动, 强化建立起来的这种关系, 以增进互信和了解。在与代理人进行沟通过程中, 推介航空产品, 通过代理人将公司的航空产品和特色服务信息快速地传递到目标市场。通过信息交流, 能够做到掌握市场信息准、应对市场变化反映速度快、价格政策灵活, 还可以通过其反映的问题来具体了解某航线上的主要乘客群, 该航线上主要竞争对手的销售情况、旅客对其公司的满意程度、潜在的市场需求等信息, 最终实现与代理人的资源共享, 利润捆绑。

第二, 是故屈诸侯者之害, 趋诸侯者以利———若想迫使别国屈服, 就必须让这个国家知道, 如果不屈从我方, 就会对他们有什么样的害处;若想驱使别国为我们工作, 就必须舍得给他们一些实际而优惠的利益。

强化合作关系。航空公司与代理人的合作中, 毫无疑问地, 利润是连接双方的纽带。根据民航局的相关规定, 航空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经营情况、航线特点及代理人销售情况同代理人签订销售代理协议。这对于培养和强化与代理人客户关系来说将是一个契机———根据公司经营情况和航线在本地区的市场特点 (倾向于商务、休闲或其他) , 航线销售人员结合航线的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核算出该航线的期望利润, 制定梯度奖励方案对代理人销售业绩定期进行评估考核, 每月或者每季对代理人进行星级考评, 根据考评结果进行不同程度的奖励, 同时参考上期标准, 结合市场走向制定出下阶段的销售任务, 并逐步使该标准合理化。通过奖励政策, 培养一批忠实的核心代理人, 完善航空公司的代销网络。

为培养客户信任度, 提高“代理忠诚度”, 还应考虑对核心代理人提供航空市场淡旺季的销售支持;或提供有别于非核心代理的优惠政策、专业知识、技术协助等等。同时, 对非核心代理实行销售权限的限制, 明确“利害”关系。

三、航空公司VS终端客户, “仁”与“智”的服务观念

航空公司的终端客户狭义上主要是指常旅客和常企业。二者都是航空市场激烈竞争的产物, 客源基本上是由公商务客人构成, 作为非价格敏感性旅客, 他们习惯于选择航空运输的方式, 并注重航班计划 (主要包括时刻、机型、航班周期) 、服务品质、改乘机会等附加价值, 他们通常对自己所选择的企业具有高度的满意和信任, 一旦选择就不会轻易改变。因此, 在这类客户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并基于对客户信息的了解而提供个人化的服务是客户关系工作的重点。并且, 作为开放的市场, 应该避免与其他竞争对手服务的同质化, 要做到不断地了解客户的需求, 站在客户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注重服务细节, 从而最大可能地挖掘该类旅客的“含金量”, 以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 全面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航空公司作为服务性行业, “仁”是仁爱, 是耐心, 是温循周到, “智”是智慧, 是应变, 是创新。二者缺一不可。

第一, 人之为人, 独在此心———心指“仁爱之心”;相守数年, 以争一日之胜———敌我双方对峙数年之久, 无非是为了决胜于一旦, 强调了忍耐力的重要性。

在客户服务中, 从了解到的客户价值, 客户需求, 来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促成有效销售, 这一流程环环相扣。整个流程中客服人员必须体现“仁”的核心思想———细心、爱心、耐心, 将客户看作朋友、家人对待, 使服务意识成为一种习惯。客户关系管理部门为每位客户建立个人档案和用户数据库, 将客户的详细资料和客户反馈信息录入到数据库中, 并据此分析归纳出客户出行或消费的趋势, 订购票的方式和习惯, 及对客户服务的意见和建议, 根据客户贡献率制定出奖励政策, 创造出顾客能够切实感受到的价值。根据所建立的客户档案及历史出行数据统计核算客户过去价值、预计未来价值和潜在价值。了解客户每次购买行为背后的驱动因素, 最大可能地解决客户的需求。

第二, 能以上智为间者, 必成大功———国家能使用高超智慧的人从事安全工作, 必定能建立非凡的功业;此“智”应该涵阔了情感智慧、有创新意识、较强的应变能力等特质。

智慧, 通常是指一种理性的判断能力。而在客户关系管理中, 管理心理学将情感交流也纳入到了智慧的范畴。首先, 在原来基础上增添了与客户间相互沟通、感情互动的色彩。通过交流, 了解客户需要什么, 顾客的需要就是企业的利润增长点。其次, 作为开放的市场, 避免与竞争对手服务的同质化, 创新思维犹显重要, 通过设计个性化的服务来激发客户的潜在价值。最后, 要具备快速的应变能力, 最大程度上降低人为因素导致的客户流失, 提高交易次数和交易价值。

客户关系中融会贯通“仁智”思想, 是培养、发展、保持可获利中断客户的策略和有效方法, 它的本质就在于对不同价值客户实行人性化、差异化管理。企业只有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仁智”管理理念, 以此进行有效的销售、服务和市场营销流程, 才能为公司带来长足的发展和持续的竞争优势。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其实, 永远没有绝对有效的方法, 只有驱动方法的策略思想才是永恒的治理法则。《孙子兵法》所蕴涵的思想智慧之博大精深, 内容之包罗万象, 远不是能够在这里一一罗列出来的, 本文仅只是采撷部分与现实工作相结合, 纯属抛砖引玉, 概然纵论, 希望能对销售工作有点滴帮助。

摘要:一直以来, 有着“百代谈兵之祖”美誉的《孙子兵法》蜚声海外, 它不仅是一本兵学圣典, 也被管理学广泛地运用于营销领域。商场和战场虽然看似有着本质的区别, 但身处于当今风云变幻的市场竞争环境中, 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商战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因此, 诞生于2500多年前的《孙子兵法》所论及的战略谋划, 在日常销售工作中也有着极强的指导意义。当前, 随着全球民航业的飞速发展, 竞争也日趋严酷和激烈, 航空公司如何在多舛的市场环境中求生存、谋发展?如何借鉴先哲的智慧和经验, 在航线销售中获取先机、求得实效?如何在与竞争对手的博弈中出奇制胜, 赢得“攻城掠地”之势?文章结合《孙子兵法》的思想智慧, 将之浸润于航线销售工作中, 概括论述航线销售的谋略和战术技巧, 目的在于“投石问路”, 借助智者的牙慧, 对航空公司销售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竞争,合作,策略,仁智思想

参考文献

[1]、陈宇.孙子兵法精读[M].当代出版社, 2008.

读《孙子兵法》心得体会 篇7

既是一部军事经典著作,又是一部光辉的哲学著作,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一份珍贵的遗产。商场如战场,源自战场的理论。

1.用人之道

企业,以人为本,优秀的HRD是企业重要的资源。孙子在兵法十三篇中贯穿了人在战争中的决定地位,在《始计篇》中提出“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强调将帅在治理军队,领导部署时要奖罚分明,恩威并重,如电视剧《秀丽江山之长歌行》中的刘秀执政过程中的举措。“智、信、仁、勇、严”是将帅必须具备的五种能力。“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这里的“兵”是“懂得用兵的将帅”,孙子十分重视将帅在战争中的作用,与企业视人力资源为企业的珍宝如出一辙。“视卒如爱子”(地形篇)

企业强调团队合作,关爱员工,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归属感也是必不可少的。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之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企业是一个团队,团队合作是企业兴旺发达的重要因素,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一样。

2、企业文化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夫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始计篇》

战争的决策者一定要战前做周密的计划,对战争中可能的种种情况做出不同的估计和安排,也就是说,要打有准备的仗。人力资源规划是一种预测性活动,简而为“算也”。“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军势篇》要点在“势”而不在“人”。

读孙子兵法心得体会 篇8

最后,孙武提出了对本方士兵与敌人俘虏的策略。对于前者士兵,需要最大程度的激起士兵们对敌人的愤怒。要使士兵勇于掠夺敌方的军需物资,需要把缴获得来的财物分给士兵;而对于后者俘虏,需要优待他们、供养他们,使得更多敌军投诚我方,通过战胜敌人使得自己日益强大。

经典佳句:“故兵贵胜,不贵久。”

读《孙子兵法》名著的读后感 篇9

本篇为全书的最后一篇,与第一篇的计篇首位呼应,使得全书行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本章中,用间的方法有五种:因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五种方法的连用,敌人会觉得变化莫测。所谓“因间”,是利用敌国居民中的普通人做间谍;“内间”,是利用敌方的管员做我方的间谍;“反间”,是利用敌人的间谍来为我方做间谍工作;“死间”,是利用潜入敌营把我军的虚假情况对外散播(一旦真相败露,我军间谍难免一死,故称死间);“生间”,是指能活着返回报告敌情的间谍。这是用兵作战的要诀,全军都要依据他们提供的情报来进行军事行动。在间谍的使用上,孙子则提出了亲抚、重赏、秘密三个要素。

五种用间方法即可独立运用又可相互交错、联合使用。其中石勒用间胜王浚就是一个多种用间法联合使用、连续运用的典型例子。为了能够顺利战胜王浚,石勒的军师张宾提出一个假意归顺的计策。首先石勒主动写了一封信,言辞卑微地表示愿意归顺王浚。随后他派出门客王子春等人求见王浚,并暗地里花重金收买了王浚的心腹枣高。为了消除王浚的戒心,石勒杀了阴谋叛变王浚后归降于他的司马游统,并进献其首级。石勒对王浚派来的使者十分优待,在使者面前做足了表面功夫,并故意带使者参观空的仓库与士气低落的士兵,从而取得了王浚的完全信任。石勒见计划顺利,便借故召回王子春了解情况,在了解到王浚已失民心后,向并州刺史刘琨求和,并以讨伐王浚来表示自己的忠心,得到了刘琨的支持。石勒出兵突袭幽州,王浚因信任石勒而选择不出兵抵抗。待王浚反应过来时,为时已晚,兵败被杀。

读《班主任兵法》有感 篇10

从小我就受教师姥爷的影响立志当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但怎么个优秀法,说实话我并没有什么概念,只是特别欣赏姥爷的是,他不仅仅是一位人名教师,更是一位疼爱儿孙的慈爱老人,他对我们晚辈的喜爱与尊重是我儿时立志当老师的主要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书籍的阅读,我心中的教师形象越来越清晰、鲜明了!最近我读了万玮老师的《班主任兵法》,深为万老师的幽默、丰富、鲜活的教学经验所折服,他就是我希望成为的教师形象——不仅传授知识,更是肩负改变学生心灵的重托,把快乐、自信、勇敢传递给孩子们!我深信不疑我会成为这样的老师。

既然是兵法,这本书自然而然地分为了理论篇和实战篇。其中,理论篇系统地介绍了班主任如何进行班级管理。实战篇则是以学校中发生的活生生的例子作为解释理论的依据,真是本难得的好书。书中例子生动、形象,语言诙谐、幽默。可以看出万老师是个风趣幽默的好老师。

理论篇得我印象最深的是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作为一名新老师,尤其要学会自保。何为自保?尽可能地多转化学生;尽可能地保护自己。何解?尽可能多地将对立面的学生转化为支持自己的学生,这样在以后的班级管理中,那些问题大王们就不会戳那么多的窟窿给老师了,但怎么赢得他们的支持呢?一是过硬的专业知识。拿我们外语系的师范生来讲吧,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我们操着一口流利、纯正的美式发音,我想自己学生也会特自豪地向别班的学生炫耀了吧;二是幽默、风趣,其实学生整天整天地上课也很辛苦,再听着老师的照本宣科,他们是真的会昏昏欲睡的,大家都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都理解。所以作为学生,他们希望老师给他们带来些快乐,也算是苦中作乐吧!谈到幽默这一点,我就恨佩服新东方老师。曾经我和婷婷上过一期新东方口语课,老师们的口语那是不用说,好的没得挑剔,他们更是会调剂课堂气氛,开几个无伤大雅的笑话,形象地一人饰多角诠释着美国的某部经典对白,他们不仅再现了美国人的生活、语言表达方式,更是以一种愉快的方式将知识传送给我们,让我们快乐学习。所以在那段时间是我和婷婷最快乐的时光,是老师的幽默调剂了我们繁忙、紧张的学习生活。我很喜欢幽默的老师,幽默的老师很有魅力,我要做一个魅力老师。除了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幽默,如果老师能在课下和学生打打球,跳跳绳等,多参加学生的体育活动,就像《热血教师》中的老师一样参与到那群顽劣孩子们的花式跳绳中,最终助他与孩子打成一片。相信这三点能让你更受学生欢迎,赢得更多学生的支持。但是我们也要学会保护自己——与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老师就是老师,不是学生;学生就是学生,不是老师,虽然从地位上讲,师生关系平等,但并不意味着师生就可以混为一谈。老师就要有老师的样子——威严、捉摸不透、阴晴不定。老教师无一例外都深知此道理,在学生眼中,他们威严,学生对他们充满了崇敬与敬畏之情。假若学生对你称兄道弟、没大没小,试问你如何建立威信、如何进行班级管理?特别像我们新老师,没经验更要注意这一点——与学生保持距离,不要让学生捉摸透你。说到这,我不由自主地觉得我们和学生有点亦敌亦友、敌友难分的意味。可是没办法呀,孩子们人小鬼大,还真要花些心思去揭露他们的小伎俩的啊!但不管怎样,我们大前提都是爱学生、为了学生好。

第二个策略是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现如今,简单、粗暴的训斥甚至是体罚已不再是适合的教育方式了,作为老师,我们要十分了解不同年龄、性格迥异甚至家庭背景的学生情况,因人而异地进行有效的批评教育,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其中,万玮老师针对体罚,他说最厉害的是心罚。老师对一个犯了错误的学生故意不管不问,有意地冷落他,会使学生受不了的,但是万玮老师也强调了这种心罚在使用时一定要小心,不然反而会严重地伤害到孩子的心灵,造成创伤也是不可比免的。其实心罚的实施还是建立在老师深悉每个孩子的性格个性的前提下进行的。

第三个策略是预篇。万玮老师讲过:“高境界的老师,时刻都准备上一节精彩的课”很多老师觉得只要我备好自己要上的课就好,而其他的班队活动、调研会议什么的就不重视、准备了。他们这只是在教学而不是在教育。一个懂得教育的老师,会在平时就有意识的积累一些在班队活动或是教师大会上的发言,他们会预先想好要说什么,怎样说,学生、老师有做何反应,针对不同的反应如何对答等等。只有这样时刻锻炼自己发言、反应能力,教师才能更快成长,在教育上愈加上手!其中万玮老师提到一位优秀老师,说他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设想明天会发生什么,自己给学生讲些什么,学生反应如何、如何应对如此之类都想完之后,他才会安然入睡。有句话说的好“运筹于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读班主任兵法有感 篇11

谈到《班主任兵法》,则是一本教育反思集,记述了万玮老师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与学生之间“斗智斗勇”的教育小故事,并且巧妙地把中国古代或近代兵法融入到班级管理实践中。书中,万玮老师对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令人佩服,对学生心理变化的把握令人赞叹,对学生因人而异的教育方法令人折服。每个小故事中都蕴涵着万玮老师的教育智慧,对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方面上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作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常会遇到诸多问题,也会感到迷茫与困惑,在认真阅读了这本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兵法”后,我得到很多启示,这本书教会我用不同的视角和独特的方法来看待和处理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在《当头棒喝》一篇中,对待那位课堂上说脏话的男生,“变脸绝技”的使用, “咄咄逼人”的气势,以及“放你一马”的宽容,令学生心服口服,说脏话的现象至此杜绝,甚至让他们毕生难忘。

在《倒转乾坤》:里按时完成作业和没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在瞬间经历了乾坤的逆转,学生深刻地感受到老师对作业无法按时完成者的严厉。

在《激怒制怒》一篇中,那位容易情绪失控的学生,经历被责骂的反抗情绪,“受冷落”的委屈,冷静的反思,成为了一位用功读书的好学生。

我想,只有真心地去为学生着想的老师,才会有这样的好点子。相较自己,有时为了一篇作业,为了课堂上的一句话对学生大发雷霆,也不去了解学生们的感受,实在相形见惭。于是,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当学生与你当面顶撞怎么办?你感觉到全班学生内心反抗情绪很激烈,怎么办?这个时候千万要记住这个原则:自保是第一位。先估量估量,实在不行,先避其锋芒,日后徐徐图之”。这段话,看似调侃,实为至理名言啊!回想起自己第一届的工作中,有个学生当面顶撞我,我叫他出去,他偏不走,又长得牛高马大的,我又不好去拖他,班里的同学也不敢和他对抗,他不出去还好,还用笔在桌子上敲,弄的场面很尴尬。我见情况不妙,马上叫全班同学大声读书,不理他,同学们的注意力很快转移了,大约10分钟后,终于安全下课了,当时好担心被他冲上讲台暴打一顿啊。仔细回想一下,其实这个男生确实比较偏执,但我这个老师也不无责任。第一年教书也没什么经验,倔强地认为我是老师我怕你么,你对我凶,我要比你还凶,否则我会颜面全无。其实,这样任性的想法是错的,在读了《班主任兵法》后,我更发现自己以前是多么愚蠢和幼稚!与学生起冲突时,尤其是面对一个激动的学生,他在气头上怎么能听得进去你的批评呢?而此时的责骂只会激化矛盾,弄得两败俱伤。而且在学生面前与学生冲撞实在是下下策。遇到这种情况,就该像书中所说的“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其实我完全可以在课堂上先冷处理之,课后再找机会与他谈一谈或是创造条件为他辅导一下功课,用真心去感化他,相信,效果会比直接对着干要好得多。

上一篇:7工程部测量工程师、调度员职责下一篇:《水墨画花》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