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课对高中地理

2024-10-11

浅谈微课对高中地理(共11篇)

浅谈微课对高中地理 篇1

浅谈微课与高中地理教学的融合

摘要:微课是以教学微视频为核心载体,基于一个学科的知能点(如知识点、技能点、情感点等)或结合某个教学要素和环节(如目标、导入、活动、评价等),精心设计和开发的微型优质学习资源。本文以高中地理中“大气热力状况”这一知识点为例,探讨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的优势。

关键词:微课;大气热力状况;高中地理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8)15/16-0098-02 引言

微课的核心是教学设计,它是基于网络技术、视频技术、数字媒体技术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学习资源。微课具有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整合(富媒体),教学形式多样化,短小精悍、生动活泼、形象直观、引人入胜等特征,是泛在学习、碎片化学习、移动学习、混合式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的良好载体。

融合微课的高中地理教学具有一系列优势,可以满足学生差异化需求,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本文以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知识点“大气的热力状况”为例,谈谈如何将微课融入高中地理教学。

微课设计案例

1.课前预习

①通读教材了解地理概念;②阅读教师QQ群共享的关于本节的学习资料,讨论课前预习和课堂作业,在线提交自己的答案。

2.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

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2)教材分析

《大气的热力状况》是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的第一个问题。该问题回答了大气圈层中的能量的来源和传递过程,是我们认识气温高低变化和分布的理论依据,而气温的差异是学习后一节大气运动的知识基础,同时还是气象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影响因子。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①了解太阳辐射的波长组成。②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③读太阳光各种辐射波长范围图、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图、大气温室效应图,分析说明大气热力过程,培养读图、分析图、绘图的能力,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及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太阳光各种辐射波长范围图、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图,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原理。②运用动态的大气温室效应图示掌握大气对地球的保温作用的原理,并能科学解释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关于大气保温作用的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发展观察能力、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②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增强大气环境保护意识。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原理。

难点:大气对不同波长的电磁波的选择性吸收。

3.学情分析

本知识点内容抽象、理论性极强,针对高一学生感性认识、形象思维较强,而理性认识、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的特点,教学中运用形象直观教学法,将抽象、静态的理论知识通过多媒体转化为形象生动的动态画面,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结合微课设计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地理学习中,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在学习本知识点时,高一学生并未接触物理学中电磁波的理论知识,无法了解大气对不同波段选择性吸收的过程。

4.教学过程

(1)观看微课导入

教师以科普视频《太阳系的奇迹3》片段导入,提出问题:没有大气层的水星表面昼夜温差为什么会如此大呢?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及学习兴趣。

(2)承接

①学生观看微课,通过太阳光各种辐射波长范围图复习太阳辐射和构成,教师设问:太阳辐射中波长最长和波长最短的部分分别是什么?学生回答。

②教师利用微课解释大气的削弱作用。微课让静态的知识动态化,使地理教学更加直观化,学生可以观看微课动态了解大气削弱作用的过程。

③教师通过微课讲解物体辐射原理及大气保温作用的原理。这一部分是重点也是难点,使用微课有两个优点:一是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二是微课可以反复使用,学生可以在课上观看,还可以在课后复习巩固过程中使用。

④教师要求学生总结本微课的知识点,并布置课堂练习及课后作业。

教师课后把微课和课后作业答案上传至班级QQ群。学生通过QQ群进行学习和交流,教师也可以通过QQ群及时为学生答疑。

效果与反思

通过对本微课的反思,笔者发现微课在地理教学中的使用有如下效果。

1.突出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微课最大的特点是短小精悍、目标明确、突出重难点,可反复观看,教学时对知识点的前后衔接灵活多变。本微课设计流程为预习―问题探究―自学―视频―情境认知―变式训练―研讨总结―课后作业,强调了学生的自主探究,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2.让教学变得趣味化

大气的热力状况知识点比较抽象和枯燥,学生理解难度较大,合理运用微课,将复杂枯燥的地理形象用微课形式生动形象地描述出来,增强了知识的趣味性,降低了学生理解难度。

3.让学生参与度更大,辐射度更广

本微课制作主要采用真人出镜的方式,同时采用师生互动、地理小组探讨的方式进行编排。微课中探讨的问题都是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样,学生在观看微课时,会更有切身感受,对学习会更感兴趣,而且通过这样的微课学生会更容易掌握本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此外,笔者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也让地理?W习小组参与进来,让他们在对重难点知识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带动全班同学去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这样能让学生的参与度更广,并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浅谈微课对高中地理 篇2

关键词:微课,历史,课堂

浙江省开始了新一轮高考制度改革,高中学生除了语文、数学、英语外,将面临“七选三”的选择(即在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这七门课中选三门作为高考科目)。而在做出选择前,大多数高一学生要对七门课进行系统学习,因此高一学生的学业任务将会相对比较繁重,而教师的课堂教学时间也将比较紧凑。对于我们高中历史学科而言,挑战更为艰巨。因为现今国内高中历史课程的内容涉及古今中外,包罗万象,纷繁复杂。这样一门课程如何能吸引学生,如何能让学生充分理解所学知识。这是我们一线历史教师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尤其是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获得更多自己想获得的知识,更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自己所没理解的课本知识,还可以拓宽自己的学习视野。其中的微课教学对我们高中历史教学将起到比较大的辅助作用。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有效的历史微课教学是能切实帮助学生解决某些重点和难点知识,帮助学生掌握课堂上没能掌握的知识。

一、微课堂能弥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不足

高中历史课程教学内容繁多,但教学时间紧张。因此,历史课堂教学时,教师往往只能针对本课的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讲解,而对一些边角知识常常只能一句话带过。这对学生学习一些较为生疏的知识点时,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卓尔不群的雅典》一课教材对雅典民主政治所造就的“盛世雅典”只作了概括性的陈述:“雅典民主政治促使国家经济、政治获得了空前的繁荣。”教师因教学时间的限制,也只能蜻蜓点水般的向学生解释雅典民主政治造就了雅典政治、经济的繁荣。而这部分历史事实是距离现实较为遥远的西方古代历史,这对学生的理解造成了一定的难度。课后就有许多学生想知道雅典民主政治所造就的“盛世雅典”到底是怎么样的,雅典民主政治与“盛世雅典”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制作了名为《如何理解雅典民主政治造就了“盛世雅典”》的微课堂。

笔者在这一微课堂里通过大量材料和历史事实向学生阐述了雅典全民参政的民主政治调动了公民参加国家政治事务的积极性,促使雅典国家政治获得了空前的繁荣。雅典民主制度使公民获得个性自由,不畏权威,敢于发表言论,铸就了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进而促进了雅典在众多文化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产生了诸多文化巨匠,同时创造出灿烂辉煌的文化。通过解释梭伦改革的措施阐明了雅典民主政治促使商品经济的发展,使雅典成为古代希腊最繁荣的工商业城邦。通过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详细分析雅典民主政治所造就的“盛世雅典”,有助于学生更全面的理解雅典民主政治对当时雅典所起的巨大作用,也弥补了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紧,节奏快而造成学生理解的偏差。

二、微课堂能帮助学生梳理复杂的历史知识

现今国内高中历史课程的内容涉及古今中外,包罗万象,纷繁复杂。学生学到一定程度,普遍会产生历史知识太多,太难记的感觉。这就需要老师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把历史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知识。例如《罗马人的法律》一课,所涉及的罗马法的概念相当多,学生理解起来比较费力。学生在初中阶段很少接触古罗马的知识,没有形成相关知识的完备体系,加上罗马法自身发展演变的复杂性,给高一学生充分理解所学知识带来了困难。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设计了名为《罗马法的发展历程》的微课。

在这一微课里笔者把罗马法的发展历程分为三条线索进行梳理: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从具体的法律条文到自然法理念。首先,对罗马法所涉及的各个概念对学生进行解释说明,主要涉及的概念有习惯法、成文法、公民法、万民法、自然法。然后利用材料帮助学生分析三条线索的发展演变,最后利用一张时间表对罗马法的发展进行全面梳理。

三、微课堂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历史教材的重点内容

课本涉及的重点难点知识教师一定会在课堂上重点讲解,但是教师讲完之后学生不一定能全部接受,还需课后慢慢体会消化。但课后学生复习重难点知识时若遇到理解上的困难时,微课教学能起到比较好的课堂补充作用。例如梭伦改革的相关内容是《卓尔不群的雅典》一课的重点内容,需要学生全面掌握梭伦改革的背景、内容、评价等知识点。全面深刻理解梭伦改革的内容有利于学生正确评价梭伦改革,也有利于学生理解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曲折过程。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学生未必能真正掌握理解该知识点,课后在没有老师的帮助下很难开展自主复习。

综上所述,微课堂虽然短小,但却是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经过精心设计制作的,对学生学习历史知识起到了积极有效的补充作用,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同时也解决了教师由于教学时间紧而没能讲透某些知识点的困扰。因此,面对浙江省新一轮高考制度改革,微课堂虽然微小却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起到了相当大的辅助作用。虽然微课是现代教学发展的新趋势,但不能代替课堂教学,它仅是历史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3年4月.

浅谈微课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篇3

[关键词]微课教学促进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40120

近年来,全国大力推广微课程翻转课堂。结合近几年微课辅助地理教学的实践,我发现它对教与学都产生了巨大促进作用。

一、微课有利于达成教学四维目标

1.微课内容精练,一般讲解一两个知识点,针对具体的某个知识或者技能进行设计,因此容易达成知识与技能的目标。

2.微课表现灵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穿插其中,有助于达成过程与方法的目标。

3.微课个性鲜明,能直接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意图,能将教师的个性、情感以及价值观淋漓表现出来,有利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

4.微课针对性强,容易针对某些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拓展,完成知识的升华和应用,有利于行为与创新目标的达成。

二、 微课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微课,是教师针对课堂或课后学生的学习需要,精心准备的精致课程,往往都精心导学,根据学生需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积极帮助学生高效地完成知识学习。现以我制作的《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微课为例,谈谈微课对于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作用。

1.微课辅助教学,符合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我制作这节微课时,针对“火山地震”、“板块运动”、“防震减灾”、“祖国借鉴”四个关键环节,选择针对性材料,提出启发性问题,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拓宽学生思维。将此微课插入《日本》课堂教学过程中,围绕“板块运动”环节,将“用板块学说解释火山与地震成因”作为一个小课题,引导学生探究并及时整理、总结,获得成果。微课辅助地理教学,既遵守了启发、创造原则和教学最优化原则,又可以获得学生合作、探究所形成的书面反馈,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2.微课辅助教学,是学、思、议、习四个方面的整体优化。我制作的《日本多火山地震》微课设计时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为基本原则。例如微课里,“火山地震”环节,为学生提供了著名火山、重大地震、核电站核泄漏等时事与史实材料,供学生学习;“板块运动”环节,提出“探索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等多个探究问题,供学生思考;“防震减灾”环节,列举日本防震减灾的经验,让学生迁移到我国防震减灾工作中,供学生议学;“祖国借鉴”环节,将微课中列举的素材相互串联,制作相关思考题供学生练习。在微课辅助地理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作为教学的主体过程;另一方面“学教结合”,教师积极参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全过程,尊重学生学习知识与其他方面发展相结合。

三、 微课有利于学生减负增效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肯定会有难以掌握或者容易忘记的知识,它们需要课后反思和复习。教师精心备课、搜罗素材,利用精致的微课辅助教学,定会提高课堂效率;教师细致深入地研究微课,精心设计学生作业,有利于学生学习减负增效。

1.制作微课,精心备课,是减负增效的前提。教师精心制作微课的过程,其实是对新课标、新教材以及各类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更细致研究的过程,所以促进教师更加精心备课。只有精心备课、认真制作的微课,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真正做到减负增效。

2.利用微课,增效课堂,是减负增效的关键。微课穿插在课堂教学中,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微课辅助课堂教学,教师对课堂设计会进行更细致的推敲,从而增强课堂的教学效果。

3.研究微课,精选作业,是减负增效的途径。减负、增效与否,可以直接从学生的作业中看出,一看质,二看量。教师研究微课,反思教学,就会对问题反复推敲,从而选择最有助于学生发展的问题,在设置作业的时候,同时会考虑减轻学生的负担。

四、 微课有利于教师个人专业成长

1.教师坚持以微课辅助教学,能不断地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促进个人专业发展。教师通过微课制作找到自己教学的不足,在课堂使用微课时,通过师生交流,发现教学中的缺陷,从而不断地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促进个人专业发展。

2.坚持微课辅助教学,能提高教师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能力。在教师制作微课的时候,能增加教师间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和交流,还会提升教师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从而提高教师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能力。

3.坚持微课辅助教学,有助于优秀教师先进教学思想和经验的传播,便于普通教师借鉴和模仿。在教师自己制作微课时,便可以转化为自己二次创作的成果。

微课辅助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一次重大变革,它既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也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新的方式和契机。我们要在利用微课辅助教学的路上坚定地走下去,努力减负、增效,提升初中地理教学的实效性。

浅谈微课与翻转课堂 篇4

摘要:微课与翻转课堂是最近几年兴起的教学方法,那么这两种教学方法对实际教学有什么样的促进和提高,以及如何设计和制作,通过对我区参赛作品的分析和实际使用中的效果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关键词: 微课 翻转课堂 慕课

微课与翻转课堂是最近几年兴起的教学方法,那么这两种教学方法对实际教学有什么样的促进和提高,以及如何设计和制作,通过对我区参赛作品的分析和实际使用中的效果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首先:“微课”是 2012 年以来国内兴起的一种网络视频短课形式,按教育部全国高校教育网络培训中心的定义就是:以 10-20 分钟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1] 在我区对教师培训翻转课堂时,根据教学论的系统观,我们建议“微课”的录制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这段“微视频”需要与学习单、学生的学习活动流程等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微课”;如果离开了学生的学习活动,仅仅是录制的一段教师上课讲授活动的内容,实质是一段视频记录的课堂教学实录,可以作为一段学习材料,没有形成“微课”的系统。因此,有关“微课程”的评价标准,需要包括教师讲授教学内容的微视频,还要包括学习单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安排。

为什么“微课程”的视频时间要在10分钟以内?这是根据国外可汗课程的统计和脑科学的研究,一般人的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时间在10分钟左右。我们在各地培训教师设计微课的实践也发现,其实,微课的时间一般在3~5分钟为佳,超过6分钟,人们观看视频就感觉有些冗长。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微课主要使用“微视频”作为记录教师教授知识技能的媒体,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学科和不同教学情境的需求,采用其他方式,如音频(录音)、PPT、文本等格式的媒体,不一定局限在视频格式。

微课类型分五类:解题型、讲授型、实验型、答疑型、其他类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的进行对应的微课制作。

近几年我国多个省市组织过微课大赛,各类学科俱备。通过观摩各类型的视频课程后,发现微课的优点:其一,符合近期的认知心理学调查结果,即通过视频自习的学习者保持注意力的时间大约在 10 分钟左右;其二,视频时间短、储存容量小,易于网络传播。

“微课”就是“传统”课程录像的浓缩或片段。那么除了便于展示交流外,微课的价值何在?在查阅了一些相关背景资料后,笔者渐渐对微课的价值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它不仅仅是方便交流,与翻转课堂结合后更是对传统课堂模式的一种变革尝试。近期耳熟的“翻转课堂”则与近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开放教育运动,以及后续一脉相承的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运动关系密切,所以微课的内涵远不止教学交流那么简单。如何设计好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微课程,这件事在我们对教师上报的微课程中发现部分一线教师在刚刚开始学习微课程制作的时候,往往把微课设计成了小课件,没有掌握学生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微课程。这反映了大部分教师已经形成了长期以讲授为主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思维定势。因此,学习运用微课程的过程,其实是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掌握信息时代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的过程。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教师首先自己要学会微课程设计制作的方法。通过对网上和全国微课大赛的研究和学习,总结出关于微课程设计制作中的几点建议:

1.选题设计,简明合理;

2.教学内容,科学正确,逻辑清晰;

3.作品规范、结构完整、制作技术及语言规范; 4.教学效果,形式新颖,趣味性强,目标达成; 5.强调用户的主体是学生。

6.一个微课程说明一个知识点就可以。7.时间尽量控制在10分钟以内。

8.教学步骤要严格执行,不能因为简单、容易就放过。

9.认识到微课程只是整个教学组织中的一个环节,要与其他教学活动环境配合。

10.每一个微课程结束时要有一个简短的总结,概括要点,帮助学习者梳理思路,强调重点和难点。

11.配合字幕提示补充微课程不容易说清楚的部分,关键字出现就好,其他的字幕不要过多影响学生思维。

12.微课程制作过程中的图像美化和视频的特技使用要适度、颜色搭配合理、字体大小合适、背景的颜色要搭配好突出主题;讲解课程时,保证学生能够看清每一步操作;画面要简洁,不该出现的学生或者老师画面一定要清除;录制的视频后期要保证音频无噪音,视频无跳动。其次:“翻转课堂”

英特尔全球教育总监 Brian Gonzalez 认为:“翻转课堂其实是颠倒的教室,是指教育者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教室外,让大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而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教室内,以便同学之间、同学和老师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翻转课堂“颠倒”了教学理念、师生角色、教学流程。

技术进步下互联网本身软件和硬件的普及已经不知不觉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互联设备经历了台式电脑、便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颠覆式改变,人们已经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广域网络资源,不必再到电教室、机房等地方去专门获取信息,移动数字化生活已经不仅是概念,而是确实地融入生活中。通过翻转课堂学生们可以随时随地的自主学习。

翻转课堂最早开始于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由乔纳森·伯尔曼和亚纶·萨姆斯提出。这种在家通过在线讲座和微课教视频内容自主学习、到学校面对面补充教学及答疑解难的前置学习方式,让微课的使用生命力得以延续。中国最早的翻转课堂发生于广东石桥小学。现在热崇的可汗学院就是使用翻转课堂。在新型的“翻转课堂”教学流程中,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师授课的“微视频”也就是“微课”成了学生自主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翻转课堂的要义是:课前———知识传授,主动建构,及时反馈;课堂———知识内化的优化。翻转课堂的流程是:教师提出具有“热身”作用的问题;学生看视频自主学习,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进行反馈练习,甄别疑难;教师收集问题(估计学生难以理解的重难点归纳成几个问题),围绕教学目标,交流互动,释疑解惑。翻转课堂的要点是:围绕教学目标,直奔主题;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应用、相互关系;多运用归纳思维,少一点演绎思维;尽量让学生归纳整理,教师进行点拨与延伸;疑为思之源,思为智之本;疑乃觉悟之机,一番觉悟,一番长进。翻转课堂的优势是:从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让学生有直接面对新内容、新问题、新情境的机会,并在自学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多种互动培养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使知识进入长时记忆。翻转课堂得益于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吸收了来自全球的视频知识解读,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真正成为一个思想的强者,适应终身学习的大趋势

“翻转课堂”的推行,结合学习上“自主当家、老师当家、无人当家”等“三个当家”理论的阐述与强化,学生的自学意识尤其是预习的意识普遍加强。多数教师的课堂模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教学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课堂效率明显提高。

以微课为核心,配合练习、反馈、考核等辅助元素,却形成一种颠覆传统教学理念的系统教学方法,也非常有借鉴意义。

教学总离不开知识传授再到知识内化两个自然承接过程,传统教学的知识传授发生地点在正式课堂,而知识内化则在课外。所谓“翻转”(或称反转)课堂则把发生地点调换,让学生先在课前自习,而正式上课时间教师专门负责答疑解惑,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内化。微课在这里的作用就是代替教师帮助学生在自习中完成知识传授过程。不仅两个过程的时间地点发生了翻转,教师的角色也由原来知识传授转向辅助学生知识内化转变。学生的学习自由度提高,知识内化中的障碍由于教师的帮助而极大减少。实际上,因为正式课堂知识传授占用了教师大量时间精力,传统教学模式确实普遍存在教师课后辅导缺乏的现象。翻转课堂让学生课外自我传授知识,课内教师辅导答疑的做法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但实际效果高度依赖学生自学能力,以及教师对公开课件的精心设计和对学生反馈的充分关注。在普通教学规模中,翻转课堂对于师生双方来说投入的精力其实并未比传统课堂少,而且翻转课堂的学生在自习过程中少了教师现场指导,如果视频课件讲解不到位或学生自学能力较弱,更会造成知识传授阶段的困难。因此,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课堂各有利弊如上所述,翻转课堂更加要求教师花大量精力设计适合学生自习的教学过程,在一般规模教学中其优点并未充分体现。

而近年内兴起 OER 运动,MOOC(慕课)的盛行,翻转课堂的优点得到了充分体现。

“MOOC”引发智能教育——建造“没有围墙”的学校。微课的最终走向,将会引发智能教育。模式为发展诊断——智能推送——在线辅导。智能教育有望推倒学校围墙。不同国家和地域的学生,可以通过在线课堂学习对方学校的课程并获得学分。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和名校学生同等分享名校资源,那么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的影响。智能教育将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智能教育中的慕课在线学习方式将会挑战中国高校现行教育体制。慕课不同于传统的网上公开课,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是可以互动的,可以在网上交流,学生前置学习的疑惑既可以在课堂中面对面解答,也可以在在线课堂网上交流。当慕课全面推行时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老师上课了,到那,点点鼠标,就可以自主的学习。随着在线课堂的日益成熟和完善,将会出现真正“没有围墙”的学校免费资源越丰富也越吸引学习者,从而形成MOOC 的可持续发展,非常有借鉴意义。最后:结语

“提升教育质量、扩大教育机会”一直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目标。十年来我国相关的教育改革热点此起彼伏,无论是国外的 MOOC 项目、翻转课堂,还是我国自己的国家精品课程计划以及去年开始的微课比赛和培训,而随着互联网软件和硬件技术的进一步普及,人们的生活习惯也有了巨大改变。微课和翻转课堂之所以会形成当下的热点,正是因为它们充分适应了当前知识爆炸的移动数字生活时代背景。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它们的历史和内涵,不必拘泥具体内容形式跟风炒作,而应充分借鉴和利用这两种新教学方式的特点,一方面发掘校内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与学的质量与效率;另一方面通过精心设计组织,提高区域教育资源的社会共享率,为提高社会教育机会公平与扩大教育机会尽力。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2]李玉平.微课程——走向简单的学习[J].中国信息技术 教育,2012(11)

[3]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4] 黎加厚 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3(04)

浅谈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篇5

【摘要】微课的提出对于教育模式的改革有着重要作用。从基础教学出发,实现课堂教学多元化使得微课教学颇具时代意义。本文从认识微课到微课在初中数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阐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 微课 应用

一、什么是微课

“微课 ”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微课“位微不卑”。微课虽然短小,比不上一般课程宏大丰富,但是它意义非凡,效果明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

微课 “课微不小 ”。微课虽然短小。但它的知识内涵和教学意义非常巨大,有时一个短小微课比几十节课都有用。

微课“步微不慢”。微课都是小步子原则,一个微课讲解一两个知识点.看似很慢,但稳步推进,实际效果并不慢。

微课“效微不薄”。微课有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作用,通过不断的微知识、微学习,从而达到大道理、大智慧。

二、微课在初中数学中的具体应用

1、利用微课的动画性促进课堂的有趣性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在初中课堂教学中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情境设计,一个成功的情境设计就奠定成功课堂的一半,课堂导入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否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是评价情境设计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教学中引入微课的动画就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引发学生思考。

2.利用微课的重复性掌握知识,帮助学困生解决问题 微课最大的优势在于内容可以重复播放,由于学生存在差异性,课堂上不能保证人人都能完全掌握。对于一些经典例题部分学生不能完全听懂或者证明过程不会书写,而教者由于时间局限不能全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就可以使用微课讲解一些重点题型,反复播放给他们看、听,不受时间限制,学生完全自主自由学习,他们愿意播放几遍就学几次,直到他们弄懂为止。

3.利用微课的暂停性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完全掌握一类题我们在初三二轮复习中学生要面对大量难题。其实许多难题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可以对他们进行分类,就是让学生做一题会做一类题。我们可以使用微课 讲解具有代表的一类题,然后呈现一系列类似的题目,在微课中我们要尽量呈现题目的内在联系性,让学生形成对比,帮助学生突破难点,让学生能完全掌握一类题。

4.利于微课的记忆性帮助学生记忆数学概念

初中数学概念很多,记忆量很大。课时比较长,学生通常都是老师讲到后面他们忘了前面。我们使用微课记忆概念要注意两点:①每节课上之前我们利用微课把前面讲的概念一起复习让学生做到对概念的温故而知新,让他们知识形成正确的积累。②播放概念微视频的时间可以随意性,要充分利用时间让学生去记忆,如下课时间等。总之我们不断反复利用微课的记忆能力帮助学生理清概念,形成正确的知识体系。

三、微课程在辅助数学学科教学中的主要应用

1.数学知识的预习部分,对于中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学生面对枯燥的数学课本进行预习,往往是以打瞌睡或看到半途而废告终。预习微课程用其简明、清晰及生动的画面呈现,给学生视觉、听觉强大的刺激,资源的设计以问题引导,逐步出现。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给学生精神的享受。

2.课前导入微课程,此部分内容主要是激发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来引入新知识,通过旧知识的引入,形成一个新刺激、新问题,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去思考、去探索。微课程导 入课堂学习,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符合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也符合学生个性学习的需求。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交互。

3.重难点的讲解,该部分微课程主要讲解数学学科中难以理解的概念、公式的推导以及考试的重难点知识,用微课程的方式展现这些知识点,易于将难的多个知识点分割成简单的知识点,通过简明清晰的方式再次展现给学生,可以很好地补充课堂讲解中不详细或学生没听明白的地方,可以使学生加深对重要知识点的掌握和研究。

4.对于数学易错题、典型习题的微课程,主要是针对考试过程中、平时作业中经常犯的错误,将该部分内容制成微课程,方便学生抽取零碎的时间进行纠错,讲解易错的地方,讲解正确的方法,让学生既知道正确的解法及做法,又知道容易犯错的点;对于典型习题。一般在考试中经常出现,将典型题目通过微视频的方式展现,从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本文根据微课程的兴起背景以及它与数学学科的结合,提出并分析微课程在数学学科中的具体应用。它能有效辅助传统的数学教学,与传统的数学教学相辅相成。就学校教育而言,微课是教师和学生重要的教学数字化资源,也是学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它对于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实践以及专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参考文献:

[1]金然,张继刚,雷蕾.微课对初中数学教与学的影响 [J].消费电子,2014,(2O):245.

[2]刘爱国.论新课改中数学微课的现实意义 [J].考试 周刊,2014,(68):16—17.

浅谈微课对高中地理 篇6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微课相对于其他的多媒体而言,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资源容量较小,资源组成结构“情景化”。

微课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和学习方式,把录音机、电视机、录像机等各种电教设备,结合在同一个微课之中,操作简单易行,可实现不同教学方式的切换。微课打破了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创设更为客观真实的、有效的教学情境,通过课内微小视频的播放学习,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内容、丰富情感体验、解决节奏疑难、培养音乐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理解音乐历史与相关文化知识等,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强调音乐实践。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利用微课辅助课堂教学,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创造意识,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大势所趋。

微课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微课在音乐游戏教学中的运用

在平时的低年级音乐教学中经常会穿插一些趣味性的音乐来辅助教学,但是有时候会弄巧成拙,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音乐游戏规则讲解不到位或者是学生理解不透,这样教学效果就会很一般。例如:学生在认识1、2、3、4、5这五个音符时,进行“小猴子摘桃子”的游戏教学。让学生扮演小猴子,将1、2、3、4、5五个音符写在形象可爱的“桃子”上,小猴子摘“1”桃子时,让学生唱“1”,在摘“2”桃子时,就让学生唱“2”,这时候有的学生不理解。如果穿插播放一个介绍音乐游戏的微课,效果就事半功倍了,不仅解决了问题,还提高了教学效率。微课,以它特有的科学性和形象性,弥补了教材设计的缺陷,拉近了学生与音乐的距离,享受了音乐游戏带来的愉悦,也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

二、微课在音乐歌唱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课堂教学中歌唱教学问题一直是很受关注的领域,课中,教师一般会安排以学习一首歌曲为这堂课的主要任务,围绕这一任务教师将组织展开一系列的导入、练声甚至欣赏、演唱等活动,但是有时候学生的演唱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教师高音示范不到位,在遇到这些棘手问题时,及时运用微课中的歌唱教学来弥补教学的缺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还可以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歌唱教学中有着广泛的运用前景。利用微课,也改变了以教师反复范唱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使学生迅速进入动态的教学环境,及时得到启发,从而学得兴趣盎然。

三、微课在节奏练习教学中的运用

借助微课,练习歌曲中的难点节奏。在音乐教学中,节奏是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许多学生在歌曲学唱时节奏把握不准,需要单独摘出其中节奏单独练习,经过节奏练习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节奏,但是还有个别同学没有唱准节奏,经常感觉浪费了很长时间效果还是不理想。这些难点节奏的教学,就可以运用微课,将歌曲中难点与微课相结合,利用微课中的生动的音像、图文颜色的变化,将其直观真实地呈现于学生面前,既可以轻松地引导学生掌握难点节奏,又可以从中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演唱自信心,使他们在节奏练习中享受愉悦,受到美的熏陶。

四、微课在课堂乐器演奏教学中的运用

利用微课,培养学生的演奏能力及兴趣。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乐器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器乐教学在小学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创造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课堂乐器易于学习、易于演奏、便于集体教学。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最感苦恼的是教师示范很到位,由于班级人多,学生看不清楚指法、手型,到了学生演奏的时候就变成了乱弹琴,而运用微课进行演奏教学则可以利用它的直观性和真实感,很好地将学生的指法、手型与乐器结合到一起,弥补了学生的“演奏空白”,从而激发起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和演奏的欲望。这样一来,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更加高涨了,课堂气氛也更加活跃了。甚至老师还没有教授的课程,他们已经能准确地演奏出来。

浅谈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篇7

关键词:微课,高中化学,教学作用

随着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普及,微课已经被广泛应用到高中化学教学中,微课以其针对性强和教学时间短的特点,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喜爱,成为现代教育教学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在当前化学教学中,由于课时少、教材知识陈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等原因,因此仅仅依靠传统的课堂教学难以达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积极使用微课进行教学,利用微课碎片式教学理论有效解决高中化学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笔者结合微课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经验,谈谈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微课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环境

微课是教师将教学中重点难点的讲解制作成视频形式,帮助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微课的出现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环境,使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空间。而且微课针对性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由于微课是以视频形式展现给学生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自主决定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微课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极大自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课程掌握的程度决定视频的播放速度和学习速度,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快速学习,基础相对差的可以适当减慢速度,如果遇到不懂的问题则可以反复观看视频讲解。总之,微课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环境,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做好了充分准备,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活跃课堂气氛,节约教学时间

微课是以视频和声音的形式呈现的,他比书本教材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大,而且学生都处在对网络感兴趣的阶段,学生对微课教学有更强烈的好奇心。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这个特点,利用微课的优势吸引学生注意力,将学生对微课的好奇心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力,达到活跃课堂,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特别是针对相对较枯燥的教学内容,效果会更显著。如在教学化学结构和元素周期律这一内容时,笔者在网上找到了一个元素周期表相关的视频,并制作成微课,在教学中展示给学生。在微课教学中,化学元素不再是教材是冷冰冰的化学符号,而是幻化成为一个个生动的卡通人物,这些卡通人物通过自我介绍和相互之间的游戏,将这节课的内容形象地诠释出来。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微课展现了它独有的优势。微课不仅使学生牢固掌握了元素知识,更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在这种愉悦的教学氛围中,教学活动开展得更加顺利和有效。

三、代替化学实验,避免教学风险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依托的学科,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化学实验中存在很多较危险的实验,因此许多化学实验学生不能亲自尝试,以致很多实验结果都是教师直接呈现实验结果,学生只能对实验结果死记硬背,不仅记忆效果不好,而且学生难以理解实验中的原理,难以将实验原理灵活地运用到解题过程中,致使实验教学达不到预期效果。微课的出现弥补了以往实验教学的不足,是化学实验过程真实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将一些较危险的化学实验的过程制作成微课,在实验教学中供学生学习观看,学生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亲自做实验的感觉,对实验结果的记忆也会更加深刻。而且视频可以设置播放速度,学生对难以理解的实验可以反复观看。如在教学乙醇、硫黄、镁粉等易燃物品的实验时,教师可以使用微课取代化学实验,既能有效强化化学实验的教学效果,更能避免危险实验带来的风险。

四、有助于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

微课是实施分层教学的有效手段。由于每个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也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实现所有学生共同成长。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在于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而微课的出现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制作成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自主决定学习的内容和进度,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快速学习,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可以适当减慢学习速度,如果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则可以反复观看或者要求教师进行指导。微课弥补了传统教学的缺点和不足,使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逐渐缩小,实现了学生之间的分层教学。

综上所述,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有着传统教学难以取代的优势,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合理运用微课,能有效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钱华.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和思考[J].化学教与学,2014.

浅谈微课对高中地理 篇8

关键词:初中地理;微课;假期作业;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7-095-1

一、微课布置假期作业的可用性

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表现形式,在实际应用中它体现出了至少四点明显的特点:1.教学时间适合学生假期自学,一般来说一个微课视频时长在3至8分钟,短小精悍。2.一次性教学内容较少,主要是解决学习中的某一个知识点或技能。3.资源量较小,尤其适合使用掌上移动媒体来学习。4.假期地理学习以自学为主,可以运用图像、景观、声音、动画等表现形式破解难点与重点,更易于掌握。

笔者也通过家校沟通了解到几乎所有学生假期在家都可以通过手机、ipad、电脑等工具上网,微课学习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那么,在微课的实际操作中我们的老师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下面我就结合初一下学期世界地理复习为例,谈谈利用微课布置假期作业的注意事项。

二、利用微课布置假期作业的注意点

第一,南京市初中地理属考查学科,尤其是现在改革后只考查是否合格,分数不再计入中考总分,使得大多数学生学习地理时没有足够重视,地理学习存在很多问题,甚至地理基础知识掌握方面存在很大问题。

第二,新的初中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提倡“某个具体区域只是说明某一地理问题的案例”“区域本身的的地理概况不是必须掌握的知识”,致使初中地理教材弱化具体区域地理知识的表达。区域本应该是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地理意义、地理事物及其典型特点的本身。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探讨、论证地理问题的基础。

第三,初中阶段地理主要是重点强化感性地掌握地理知识,并初步掌握一些基础的技能。这种重知识轻原理和能力的教学方式在某种程度上说增加了初中生学习地理的难度。

第四,大部分学生学习区域地理是在不理解的前提下靠死记硬背。长时间下来学生只能机械地知道“是什么”“在哪里”“有什么”,对“为什么”却不知所以然,更不要说灵活地迁移地理知识,举一反三地比较和分析“怎么办”了。

第五,初中地理学时有限,区域地理没有系统性地复习巩固。正是由于上述原因的存在,致使笔者开始探索微课布置假期地理作业。一共录制了两节微课。分别是第一节“区域地理在中考中的地位和侧重点”;第二节以“巴西”为例,学习地理知识。

三、案例展示

在第一节里,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对初中世界地理知识有个系统认识。所以,第一步要提供给学生学习的思路而不是死记硬背世界地理知识。第二步要注重读图,了解区位位置,认识一些经过的经纬线、河流或者相对的海陆位置。最后一步是了解初中地理知识在中考中的侧重点。参见图1和图2。

第二节以南美洲《巴西》为例,2014年巴西举办了世界杯。我以学生熟知的世界杯宣传片作为微课片头,使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一下聚焦到微课学习上来。学以致用,紧密联系生活。依据初中地理课程标准,掌握学习大洲的一般学习步骤和规律,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区域地理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特征。与此同时,加大地理知识与地理技能的有效结合,列出学生自主学习的提纲。

(1)巴西的地理位置(第一讲对位置进行分析);(2)巴西地形特点,安第斯山脉的成因(结合七年级上“板块学说”);(3)读巴西城市分布图,归纳巴西城市分布特点;(4)亚马孙河流域的气候及地形对人口分布影响;(5)热带雨林的环境全球效应;(6)如何应对雨林破坏;(7)巴西工农业发展及前景。

区域地理的环境是一个系统也是一个整体,它是由若干要素有序组合而成。要素间既有密切联系又相互制约。用提纲式的方法给学生提供学习、分析区域的思维方法,对世界区域进行不断的知识再现再认,明确每一个区域要素间的因果联系和制约关系,才能对整个区域特征的形成及过程有一个清晰的理解,有助于形成知识结构和知识网络。

微课对教学的作用 篇9

微课对教学的作用

本第二期的培训,让我更进一步理解了微课教学,“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利用五分钟时间讲解一个非常碎片化的知识点、考点或作业题、考试真题、模拟题的一种微视频。它的作用为“解惑”而非“授业”,它用于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网络在线课后辅导,不能代替课堂的新知识教学。微课时间须严格控制在五分钟以内,教学内容集中,一般为某一个知识点或一节课内容的某一个方面;教学形式简单,一般没有学生,只是面对评委授课;教学性质上,具有甄别评估功能。微型课现场抽取课题,在规定时间内(1小时)现场备课,现场授课。微型课属于“经济实用”型课,它对教学场地等要求不多,能够在有限的简短时间内,对众多人员的教学能力分别作出甄别与评估,为教师招聘、资格认定、能力评估等工作提供较为快捷实用的可靠依据。

微课作者需清楚本节微课受众的年级段,采用适合该年级段的相关定理、定律、词汇讲解,讲解时不出现“你们”、“大家”、“同学们”等词汇,在微课里不允许有文字上、语言上、图片上的知识性的错误或有误导性的描述,口语讲解,尽可能少地使用古板、枯燥的书面语,使讲解通俗易懂,微课的功能是对一些上课没听懂的同学进行课后的解惑辅导,而不是代替课堂教学。微课作者不能以课堂上讲解新知识一样来制作微课,没有听过课的同学来听微课是毫无意义的。

微课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影响论文 篇10

关键词:职业教育;大数据;微课

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视频为载体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目前,随着我国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顺利进行,微课已走进高等职业院校。微课的运用有利于大数据的存储、分析和应用,教育教学的改革可以说是大数据变革的信息化教学。大数据是近年来十分流行的关键词,大数据权威专家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说,是大数据时代的元年,这标志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进入了新的时代[1]。在教育领域,大数据的发展推动了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对大数据的存储、分析和应用,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可以有效地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1微课教学模式的产生背景

微课的雏形最早见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UniversityofNorthernIowa)的有机化学教授LeRoyA.McGrew在1993年提出的“60秒有机化学课程”,目的是让非科学专业人士在非正式的场合中也能了解化学知识,并希望将之运用到其他学科领域。1995年,英国纳皮尔大学(NapierUniversity)的TerenceKee教授提议,让学生对特定主题进行一分钟演讲。他认为,学生在特定的领域中应具有掌握核心概念的能力[2],在准备过程中,学生必须去思考那些与主题相关的、应被熟练掌握的核心概念。,美国新墨西哥州胡安学院(SanJuanCollege)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Penrose)正式提出了微课这一概念,并运用于在线课程教学。他认为,微课是一种以建构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基于某个简要明确的主题或关键概念的教学内容,通过声频或视频音像录制的60秒课程[3]。微课不仅可用于在线教学、混合式教学、远程教学等,也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资源,可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知识巩固学习。在我国,率先提出微课概念的广东佛山教育局研究员胡铁生[4]将微课定义为:“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此后,微课逐渐在我国兴起,并被大多数人所认识和关注。随着大家对微课的不断认识,微课的内涵也不断完善。11月,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给微课下的定义更符合高职院校的特点,其给出的定义为:“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2微课的特点

2.1浓缩的特点

微课内容为单个知识点,常以精短视频来呈现,从时间、内容、形式都体现出“浓缩”的特点。时间上,微课时间一般控制在15~20分钟之内;内容上,微课将传统课堂的45分钟教学内容进行精炼、总结、压缩,体现出“小而精”的特点;表现形式上,微课多以视频、动画等形式展现,丰富生动,易于接受。

2.2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微课成果提供的教学资源平台不仅提供了视频,还有配套的知识导向、配套测试、知识拓展、学生反馈、教师评价等。通过微课平台学习,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反复观看可以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要学的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2.3呈现形式多样化

微课的呈现形式多样,主要有真人的讲授与演示、卡通动画、电子黑板等形式,这使得微课更加生动有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微课教学平台不仅面向师生,也面向全社会广大的学习者。

2.4情景化

浅谈微课对高中地理 篇11

王琪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157000 摘要:由于地理事物的规律相对复杂、晦涩,因此成为高中学生最头疼的一门学科。通过微课教学,能够有效协助教师通过视频和动态图画进行地理知识教学,能够在积极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充分帮助学生理解地理规律和零散的知识点,有效提高了高中地理教学的效率。下面,笔者针对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策略和意见,希望能够促进高中地理教学的进步。

关键词:微课;高中地理;实践应用 引言

地理是综合多种领域知识的学科。作为新兴的教学形式,微课开始走进高中地理课堂。将数宇化的教学模式应用在高中地理课堂,不仅增加了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得抽象的地理知识概念变得通俗易懂,而且也使得高中地理课堂具有了吸引力,摒弃了传统地理课堂的弊端,使得课堂气氛可以被调动,提高学生对高中地理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升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微课概述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的活动过程。“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二、微课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实践应用的意义

第一,满足学生不同方面的心理诉求。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往往不重视学生的需求,只是根据不同的学习进度将内容分成几个模块,它们分别是宇宙与地球、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以及环境保护的具体应用手段。在这一平台下建立的知识版块,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只是具有针对性的以实用手段为标准,对知识进行单方面的讲授。而微课打破了这一弊端,它将知识的各学习版块分成了更多的部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达到激发学习热情的目的。第二,资源丰富,增强效果。地理学中区域性特点显著,阅历丰富有利于对地理现象的理解,但学生通常不具备丰富的阅历,因此引进微课是有必要的,第一时间弥补学生不足,通过网络平台的应用,让学生充分了解地理背景,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尤其对一些剖面图,通过微课演示,教学效果更好。第三,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促进教学改革。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角,新课改提倡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教师开始逐渐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微课推动且加速这种教学改革,学生们通过教师的指导主动探索学习的基础点与难点,再利用微课找答案,久而久之学生成为知识的构建者,学习效果提升。

三、微课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实践应用

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加强微课教学模式,能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下面,结合实际案例,对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1、促进课前的知识传递与输送

微课堂在学生的学习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知识的传递与输送。以“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为例,体现出微课的主要传播方式与途径。教师主要围绕着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与教学意义这三个方面来制作微课。而其中教学目标还包括学生的接受程度、技能水平与思想情感。教师主要达到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明白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以及轨道方向和运行速度,分析在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规律,以达到增强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奋进心的目的。在这节课中,教师的微课视频中需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将地球的运转制作成具有动画效果的变动图。以Flash动画设计的手段探寻地球转动的变化规则,以观察它在公转时的运行方向、速度以及整个流程。其次,制作地球公转与太阳移动点之间的规律变化图。同样是使用Flash将季节的变化情况表现出来,再制作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效果,以达到学生可以将整个过程绘制下来的目的。通过微课视频的观看,学生掌握了地球公转的一系列条件、执行情况与意义。教师最后要对学生的知识点掌握程度进行测验,根据已有的视图让学生分析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在阶段性辅助的前提下促进教学情况的落实

2、辅助解决教学难点

对于复杂、抽象的地理现象和知识点,仅通过教师的讲述和学生的联想很难让学生进行理解和掌握。而通过微课,学生可通过形象生动的视频、动画或图片进行理解,不仅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对于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比如在“地球上的大气”教学中,冷暖锋的形成过程由于其抽象性高,一直是教学的难点。而通过微课的动画演示,学生可以清晰、完整地看到冷暖气团的运动过程,从而了解冷暖锋的形成和变化规律。通过这种生动具体的演示,学生很容易对知识点进行理解和记忆,对于以后在相关题目中进行快速判断和识别也有着重要的帮助。

3、应用在地里教学的回顾总结中

微课还可以总结回顾知识点,教师运用微课将过往知识点做一个信息整合,使得学生达到知识体系的完善建立。帮助学生梳理地理知识的脉络,可以使得学生掌握学习地理的一定技巧与方法,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实际运用及思维能力的培养。比如地球的自转与地球的公转是两种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来总结回顾以往的知识要点,在学习完内容后,教师可利用微课来将自转与公转的知识点内容作为对比区分,使得学生在大脑中对地球运动有着知识点概念,同时微课的讲解可以使得学生不会混淆知识,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重难点的掌握,达到真正的理解及运用目的。

结束语

总之,教师如果能够巧妙运用微课元素,不仅能够满足学生不同方面的心理诉求,还可以使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增强效果,并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促进教学改革。但是现阶段结合相关文献的内容分析可以发现,大部分的研究者对微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课的概念、界定、特征等,今后,高中地理教师需要大力探究有关高中地理微课元素运用的探究。

参考文献

上一篇:秋天的好句子有哪些下一篇:小坝中学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