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常规心得

2024-09-07

课堂教学常规心得(通用14篇)

课堂教学常规心得 篇1

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管理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完善的教学常规管理能为教学工作的顺畅运行提供坚实的保障。它是教学工作最基本的要求,是规范教师行为,促进教师成长,建设优秀教师群体的主要措施,更是学校提高教学成绩,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依赖。没有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学校的教学工作如何有效开展,教学质量如何促进提高呢?教学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就必须严格遵循教学常规,但要把教学常规做好,就必须从平时做起,严格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新学期开学,在学校认真组织下,我学习了<<九年义务教育教学常规>>,通过学习交流,使我对教育教学常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师要时刻加强学习,努力提高理论修养,自觉加强业务的锻炼,以教学常规为标准,时刻要求自己的教学行为,更好的服务于学生。

通过学习新的教育教学常规,我对常规有了一个较为全面而深入的理解,从备课、上课、作业的确定、学生的辅导、评价等,需要教师科学的设计,才能使教育教学达到最优化。

课堂教学是每一位教师的生命,这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一位教师都试图让自己的课堂充分生趣,吸引学生,让学生一上课就兴奋。这当然也是我的追求,但在平时教学当中,却也有着许多松懈之处。因为没有他人听课,对自己上课的每一句也不多加雕琢,有时是想到这外过度语就说这个。有人说过,没有人听课时,也要把它当成有人听课,这样才会迅速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只有这样做才会是对自己认真负责,对学生认真负责。

《常规》中明确要求“应做到仪表端庄,语言规范”,学习常规以后,我要时刻提醒自己“忍”。当然,如果我在课堂上“讲究教态的艺术、语言的艺术,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欣赏,学会用必要的肢体语言表情达意,使学生得到多方位的启示和感受”就将学生的注意力紧紧的抓牢,也就无需烦恼自己在课堂中的失态。

教学反思是对自己整堂课的回忆,是对自己课堂中得与失的重新思考。成功了,自己是如何成功,依赖的是什么,下次遇到相类似的问题,我也还可以用这种方法应对;失败了,如何才能成功,通过什么方法可以做得更好?当时自己可以如何应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学生的表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的分析,通过反思、体会和感悟,则可以帮助自己总结和积累经验,形成一套能适应教学变化的、能出色驾驭课堂教学的知识体系和本领。所以,课堂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备课的停止。课后的反思,是一种经验的积累;是自身理论的提升;是下一堂课的基础;是下一次备课的借鉴之路。有了更好的理论基础、方法手段,我们就能更漂亮地备好下一堂课。对?这个学期我就很注重教学反思,通过这样的思考,对自己的教学帮助是很大也有很多所得。

课堂教学常规心得 篇2

一、别出心裁, 挖掘珍贵资源。

《苹果里的五角星》是一篇充满童趣的文章, 课文记叙了邻居家的小男孩“传”给我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把苹果拦腰切下去, 苹果核部分就会出现一个“五角星”的图案, 这使“我”从中受到启迪———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课前我让学生在家亲自体验一下切法, 学生们大都从苹果里找到了“星星”。课上都迫不及待地向我展示他们的成果。突然, 一阵叫嚷声引起了我的注意:“老师, 小晴的苹果里没有星星。“咦?这是怎么回事?”我快步走到小晴的跟前, 她一脸茫然, 不知如何是好。同学们也纷纷涌了过来。我凑近一看, 原来她没有拦腰切, 而是另一种切法———穿过核倾斜切开。我再一看, 竟然发现了新的图案, 不禁惊喜, 立刻举起这半个苹果问:“你们看, 这像什么?”“四叶花!”有个同学脱口而出。我说:“我们尝试了两种切法, 怎么就没想到这种切法呢?但是你们谁也没有想到吧?这居然也是个美丽的发现啊!还真亏了小晴的这一切法呢!”小晴骄傲地笑了。

陶行知认为:“儿童是有创造力的, 这是千千万万祖先, 至少经过五十万年与环境适应斗争所获得而传下来之才能之精华。”只有承认儿童的创造力, 才能谈得上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所以, 我们要真诚地与学生生活在一起, 敏于发现, 善于引导, 积极地将学生的独出心裁作为珍贵的教学资源来加以开发和利用。

二、紧追“枝节”, 感悟创造力。

学习语言是一个由外部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我们总是习惯于以理解课文内容为主线来组织教学结构, 用教师的分析讲解来挤占或取代孩子的主体感知。在教学第五自然段时, 我一改往日的习惯, 注重引导学生去接触课文中丰富多彩的语言,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 不失时机突破关键词。我先请一位学生读第五自然段, 这位学生读得有声有色, 流利通顺, 可惜漏了一个“竟”字。当其他同学指出少读一个字时, 我没有批评他“读书要仔细”, 却抓住这样一个“枝节”展开讨论。

师:这位同学读得真好! (话音未落, 几十只小手一下子举起来)

生:她读得不好, 少读了一个字。

师: (故意问道) 她少读了哪个字?

生:她将“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读成“这鲜为人知的图案有这么大的魅力”, 少读了一个“竟”字。

师: (把目光转向读书的学生) 这个“竟”字在句中很重要吗?有这个“竟”字与没有这个“竟”字意思有什么不同? (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生:“这个‘竟’字是表示出乎意料。在这一句话里它表示苹果里隐藏的‘五角星’是‘我’没想到的。”

师:那么这个“竟”字能不能丢呢?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 (大家便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生:不能丢, 因为这句话是“我”由横切苹果产生的感触。

师:“我”感触与下文有什么关系?

生:苹果里隐藏的“五角星”这个秘密是传到幼儿园的, 幼儿园的阿姨又传给“我”, “我”又传给大家的, 证明它的确有很大的魅力。

生:从发现苹果里的“五角星”还能说明是一种创造。

(课堂气氛顿时热闹起来)

师因势利导:创造力是什么?课文是怎么说的?请同学们边读书边讨论。

(经过一番讨论后)

生:这个“竟”字不能丢, 它使“我”感悟到: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如果没有这个“竟”字, 也就没有这样的感触了。

“一字不宜忽, 语语悟其神。”我紧紧抓住契机, 作适当的点拨, 一方面激起学生读书的兴趣, 通过对“竟”的品味理解, 思前想后, 勾连思考, 达到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深化。另一方面虽未批评那个读书漏字的学生, 但在“竟”字能不能丢的问题中, 提出了“学会识字读书, 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的要求, 做到了点石成金。

三、链接生活, 发现创造源泉。

师:我想请同学们用研究的方法来解决两个问题:“这个五角星最早是由谁发现的?一般人为什么不拦腰切苹果?”

1. 学生搜集资料:

我借助媒体 (查阅资料) 很容易找到世界第一个发现这个五角星的人———美国迪·恩·帕金斯的儿子。但是对他的信息我还不是太清楚, 不过, 我有信心去走近他。 (大家向他投去赞扬的目光)

2. 学生交流反馈

生:苹果横切比拦腰切从外观上显得美观。

生:苹果横切比拦腰切分得公平。

生:苹果横切是一种习惯, 而且顺手。

师:因为好看、美观, 人们发现不到丑拙之中也有美;因为公平, 人们缺少了发现;因为习惯, 人们缺少了思考, 也就缺少了创造和发明。所以, 打破常规思维, 或许就能展现你的创造力。

本课的教学给了我很大的启迪:在不断“重复昨天的故事”的传统性课堂中, 我们常常是墨守常规, 不敢越“雷池半步”, 致使我们的学生按部就班。如今, 我们不妨“打破常规”重新审视课堂, 为学生搭建一个创新的平台, 让学生在奇思妙想中成长, 在“打破常规中”一步步地走向真知。

摘要:语文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 敏于发现, 注重引导学生去接触课文中丰富多彩的语言, 为学生搭建一个创新的平台, 让学生在奇思妙想中成长, 在“打破常规中”一步步地走向真知。

课堂教学应注重教学常规 篇3

一、备好课

上好课,必须先备好课。之前,龙岗区平冈中学王老师被评为“深圳市年度老师”,非常难能可贵。她曾经为了上好某一课书而阅读了五本专著,她的行为和做法令人敬佩。她说,即使对于轻车熟路的有经验的老师来说,对教材已经相当熟稔,但每一次课都要有不同的思路,要有创新。“常教常新”是一名好老师追求的目标。中国新闻史学家方汉奇先生讲了多年的中国新闻史,史实早已烂熟于胸,但每次上课前依然会认真准备两个小时以上。可见,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并且要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思考,统揽全局,对学情、学法、教法、流程等,进行统筹规划和构思。

二、上好课

上好课,即是组织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如何把备好的课顺利地效益最大化地进行教学的全过程。要使课堂效益更高,与老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有极大关系。教学设计要富有层次性、启发性、趣味性和挑战性,老师熟悉教材和教学设计,上课尽量做到和颜悦色、风趣幽默、思路清晰、紧凑连贯,恰当使用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切合实际,贴近学生,互动性强,注重训练和积累。

我听过好几次深圳名师石景章、赵志祥、国家特级老师于永正等名师的课,他们特别关爱那一部分顽皮生或后进生,用各种“逗法”引其“上钩”,对于回答不“顺溜”的,参与性不强的,耐心引导,使其终成“正果”。教学中经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老师要舍得停一停、稳一稳,动静结合,使课堂处于合理的调控范围,整个教学过程就会顺理成章,水到渠成。这就要考验每一个老师的课堂调控能力和课堂管理智慧了。

三、改好作业

对于学生的作业,如何批改,也是大有学问的。如果重视了上面的环节,而忽视批改作业,势必导致顾此失彼,久而久之,学生懒于动笔不想做作业。但是作业多了也不行,学生不高兴,质量也不高。老师的工作也会淹没在作业里,没有时间去教研。我的做法是,一半作业当堂批改,一半作业在办公室批改。

作为语文老师,我一贯提倡精讲多练。对于新课文,要求学生在家先预习,上课后进行听写检查——抽查——强化记忆——再听写(同桌互改或组长改或前后交叉改);接着速读课文,完成导读里提出的问题——解决课后的问题——积累好词好句——再进行仿写文段或写一写课后提出富有意义的内容。第二课时剩下比较多的时间再做一做能力训练的基础题(包括阅读),将现场批改好的作业展示在大屏幕上作为示范,然后让成绩好的学生协助批改。这样很多基础性的作业大部分都能在课堂上现场批改和消化,留的家庭作业自然也会减少很多。

许多老师觉得没有时间在课堂上现场批改作业,究其原因,大都是授课时间过长,有的内容三番四次地重复讲,生怕学生不懂,老师累得满头大汗,学生叫苦不迭。所以作业如何做到精改快改,提高效益,需要统筹兼顾,智慧管理。

四、辅导好后进生

细节决定成败。班里的后进生虽然不多,但影响力不容小觑。如果把控好了,可以说离成功不远了;相反,把控不好,轻则影响好一些学生,重则甚至拖累集体。后进生往往大都是成绩不理想又比较调皮的,如果管理不好、重视不够真是挺伤脑筋的。有的后进生还特别顽皮,家长关心不够或者束手无策,有的老师也缺乏招数,真是“想说爱你不容易”,无奈采取半放弃态度,这完全是不可取的。

对于后进生,第一,“知己知彼”方能出奇制胜。了解其家庭、交友、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制定策略“投其所好”,多关心鼓励,有时请到办公室谈谈家里的事情,在情感上靠近,力求其“亲其师信其道”。第二,降低作业要求,树立信心。第三,让优秀生一对一辅助,并督促其平时的行为习惯。第四,让家长多理解表扬,少责备埋怨。只要做到这几点,心平气和,不急不躁,持之以恒,用智慧,用平和心态去管理好这些后进生,肯定会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教学常规心得体会 篇4

——我离有效教学有多远

教学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就必须严格遵循教学常规,进行精心的安排和周密的计划,作为一名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教学常规我们每天都在做。但要把教学常规做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就必须从平时做起,打好基础。这次组织我们在职老师学习教学常规,借着这次宝贵的机会,下面我就简略谈我们在日常教学常规执行中的心得与体会。

一、先提条件,美术是一们人文性质的课程,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凝聚着浓厚的人文精神,这就要求我们美育工作者在美术教育中渗透人文意识,要努力通过各个方面的学习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文意识,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只有这样,才能给予学生,才能在备课上做到腹中有本,脑中有料。

二、首先是备课,上课是中心,备课是上课的基础。备课要先备教材。每一名教师在上课前都要备课,课上仅有45分钟,而要上好这40分钟的课,在课下老师要花费数个甚至数十个40分钟来备好一堂课。那么,备课既是要备大纲、备教材、备教法。这样在上课的时候,老师才能淋漓尽致的给学生上课,讲好难点、突出重点,上出一堂生动的,有感染力的好课。其次,教师在上课前备课教案的书写一定要有题目、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学过程、课堂小结、课后小结。这样,教师在上课时才能一目了然,合理,有效的利用时间。

三、上课,上课是确保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为了上好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心中有数,有明确的目标、重点突出、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教师让学生知道这堂课要求掌握什么知识和技能,学会什么方法,培养何种情感。具备怎样的态度。这次课该重点就是把单纯的美术技能课转向美术文化学习,在美术教学教学活动中向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不要将美术教育视为单纯的技术训练,不要将美术从丰富的人文背景中剥离出去,要重视美术作品的鉴赏,理解发掘人文内涵。这一活动一般在教学欣赏、导入上运用,在课堂中尽可能让学生接触感受最大限度的信息量,课堂中所学的任何东西,都应视为浩瀚的人文海洋中的几个小岛,通过这些小岛,他们接触的应该是人文精神的海洋。但在不同领域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时间的安排,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及“设计应用”领域中不能放弃对学习技能的探究性学习及技能训练,不要对所有的任务和所有的内容平均分配时间。要选择方法,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老师的讲解深度要适合学生可接受的程度。语言要流畅,生动,明白易懂。板书要规整、准确、清楚。如果教师的态度富有感情、动人效果就会更好,要作到知识性、方向性、实践性、思想性、和发展性有效统一。

另外,大家还交流、例举了很多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细节问题,比如林老师还给我们举了几个语言方面不到位的反例,如:说话罗嗦,无条理,半截话等,有些教师上完一节课用了十几个“对不对?是不是?”扪心自问,自己也有在上课时的口头禅,我总是爱问学生:“听懂了吗?”自己不觉得,也许有时候真的会带给学生厌烦的感觉。张老师还给了我们几个建议:一、注意每节课前的15分钟,美术课教师的引导,欣赏示范一般在前15分钟完成。

二、注意不在课堂批评学生,更不能体罚及变相体罚学生。

三、注意观察学生脸色及学生产生的问题。

四、注意学生的信心和兴趣。

五、注意无效时间的产生。

六、注意环节要紧凑。

四、作业,美术课的作业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中介,也是联系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的中介,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每一次美术作业都应该体现两个基本原则,既体现“美术”的原则和“教学”的原则,与美术课程的总目标相联系,美术作业要求可由“基本要求”、“具体化”和“可选部分”这三部分组成,而这三部分又能与美术作业评价相联系,其具有代表性、典型性、针对性、和实践性,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结构。

教学常规心得体会 篇5

一、树立信心,与生同乐

“要让教师感受到教育的欢乐,关键是要帮忙教师树立对教学的信心。”确实,作为一名新教师。最害怕的就是管不住学生,上不好课。不是怀疑自我的本事,而是怕对学生的把握不够,我愿意教,他们会愿意学吗文章中提到“仅有让学生觉得学习的欢乐,课堂的欢乐,教师才能教的欢乐……仅有步入了上述的良性循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享受到教育的欢乐……与学生欢乐相处,是教育成功的关键!”看来,仅有树立信心,才能自然发挥,与生同乐才能成功教学。

二、端正主角,循序渐进

“仅有我们这些教师不再将教学看成工作或职业,而是进取成为道德典范的时候,我们才会认识到对职业生涯中一些小故事的持续性的反思是多么重要。”学校总会布置很多文章任务。很多教师觉得苦不勘言,每一篇论文如同难产。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自我也会碰到这样的情景吧。但如果我能持续生活中的小反思。那么我的论文也就迎刃而解了。真爱自我的职业,在学习上循序渐进,在教学中循循善诱,但若不联系实际,纸上谈兵,那一切也只能是空话,痛苦的是自我。

三、“让素质教育看的见”

鲍寅初的讲话中说“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艺术课也是素质教育的重头戏。作为音乐教师也是职责重大。自从提倡素质教育后本来人人能够抢,不被家长学生重视的艺术课就一下明朗起来。但还是存在偏见的,我个人认为偏见的本身还是在于艺术课的本身。“加强素质教育”口号是喊出来了,但总要看到效果吧。没有效果就得不到社会的认同,也就永远只能停留在口号、分析、推想的表面工作上。怎样能效果要靠教研领导班子和一线教师还有学生的配合,最好是全社会的配合。“理解万岁”,我期望家长们能真正的理解素质教育,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出效果给他们看见。

新世纪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使我们在教育战线工作的人感到欣慰的同时,更感到了压力。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这次“十五”师训把“现代教育理论”作为必修课程之一,在自我认真研读以后,真的感到这一决定是十分正确的,的确如前言所说,选取的文章是目前全国教育理论专家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方面的精华,既有超前意识的思考,也有从现实出发的呼唤。

青年教师教学常规培训心得 篇6

这次参加青年教师教学常规培训会,我感到受益匪浅。

教育者汤勇曾说:“我们是幸福的行者,步履轻盈,行走在幸福教育的路上。”我们要用快乐的心情去做事,享受教育,享受这个过程。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正确地认识自己,把教育做成一项事业。那么,如何把教育做成一项事业呢?我认为首先要懂得研究教学。如果把教学看做是一种简单的重复工作,那必然会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失去积极性、主动性。我们应该把研究教材、研究教学当成提高自身素质的必走之路,精心做好备课、反思等每一项工作,把教学作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一个体现,然后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成长,勇敢创新,寻找幸福,享受幸福,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其实幸福很简单,我们要用教师特有的魅力,活出自己的精彩。对于教师来说,能否时时处处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不仅仅影响着我们的人生是否快乐,更影响着学生,只有教师幸福,学生才会感到幸福。作为教师,如果没有一个快乐的心情,就会感到生活枯燥而厌倦,也体会不到职业的幸福感。只有当你用快乐的心情去面对学生,你的积极乐观才会感染到他们,继而学生会因为你的快乐而快乐,在快乐的氛围中健康成长。反过来,你又会从一个个活泼开朗,充满朝气的学生身上,感受到幸福。

那么教师如何去感受幸福呢?首先,要懂得享受课堂。课堂是教师最重要的舞台。能够学会管理,驾驭课堂,营造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欢乐,一起探索,我们就会少许多焦虑和烦恼。其次,要懂得享受学生。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来源一定是学生的成功以及他们对教师的真情回报。要让学生感恩我们,我们就必须首先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

紧抓教学常规,构建地理高效课堂 篇7

目前, 学校领导和学生都不太重视初中地理这门学科, 而教师又面临课时少、时间紧、任务重的严峻现实。面对这一现状, 地理教学怎样才能提高教学成绩呢?提高课堂效率, 构建高效课堂成为我们采取的最佳方法。在课堂上, 笔者通常是这样做的:

一重基础, 抓落实

1. 注重新授课的复习提问

我把提问这一环节分为以下两步进行:

第一, 课前提问, 这个主要是由学生自己合作完成, 将全班学生分成多个地理小组。每组4~5人, 设一名小组长, 上课前由小组长提问本组成员, 然后把反馈结果交给老师。统计类型包括:掌握熟练的、一般的、不会的, 共三种。

第二, 课堂提问, 上课后教师根据小组长的汇报结果, 有针对性地对个别学生进行提问。这样做的好处是: (1) 减轻了老师的负担, 教师很难做到每节课对全班同学进行提问, 而分地理小组恰好解决了这一问题。 (2) 设地理小组, 选组长, 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并且可以督促学生自觉复习, 以便应对小组长和老师的检查。

2. 学生记忆

课堂上挤出一些时间让学生消化、理解、记忆知识。因为课余学生学习地理的时间有限, 有时候老师要求了学生也不执行, 所以效果并不明显。因此, 在新授课上, 我讲完一个比较重要的知识点, 便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记忆, 然后同桌互查, 老师抽查, 做到当堂掌握, 不留“夹生饭”。

3. 检测反馈

第一, 即时落实。如果本节课内容难度大, 较抽象, 就讲一个知识点, 落实一个知识点。对于重要的知识点, 本人借鉴了兄弟学校的做法, 直接利用“同步学习”综合题的空白图, 让学生把相关知识直接标注在图上, 一幅图让学生填注两次。

第二, 集中练习。对于内容比较简单的课, 如“世界的人口”、“多民族的大家庭”等, 讲授完新课后, 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同步学习”, 然后教师给出答案。在题目评价阶段, 分三步来处理这些习题: (1) 先统计出做错的题目和人数。做法:出错的同学, 找成绩较好的同学问出他出错的题目和原因。 (2) 小组内相互纠错, 小组解决不了的, 提出来全班共同解决。 (3) 对于争议较大的, 老师讲解。一般来说, 经历了前两个环节后, 教师大都不需要再说什么了。

二图文结合, 重视课本中地图的使用

一般来说, 地理课上,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 它可以将知识化繁为简, 帮助学生形成空间概念, 理解巩固学过的地理知识。我通常是这样使用地图的:

1. 引导学生学会看图

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图, 讲课过程中让学生多看图、看懂图, 如在讲授“中国地形地势特征”这一课时, 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中国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通过对这些图形的分析来加深对课本中文字的理解。

2. 要求学生学会填图

填图的目的是为了复习巩固。在课前让学生把这节课需要的一些简图先画在黑板上, 讲授结束后, 让学生趁热打铁把所要填写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填注在黑板上的图形的相应位置。如我在复习“中国的自然环境”这一单元时, 在梳理完本单元的基础知识点后, 让学生自愿到黑板前去填图, 填完后, 邻近的两个人相互纠错。这样涉及面广, 给更多的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 他们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 而且还增强了自信心, 效果非常好。

3. 指导学生学会画图

让学生学会画简图, 并且把一些和图形有关的文字信息标注在图形上,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地球公转示意图、中国行政区划图、中国的地形图等。

三多运用一些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

1. 歌诀记忆法

歌诀的特点就是读起来朗朗上口, 便于记忆。如两湖两广两河山, 五江云贵福吉安。学生对这样的歌诀都很感兴趣, 因此比较容易记忆。

2. 对比记忆法

对比记忆法可以更容易了解知识之间的个性和共性, 让学生既能掌握全部知识, 又能了解知识各自的特性, 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如讲俄罗斯时, 我就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俄罗斯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哪里?原因是什么?它和日本的工业分布有何异同点?

总之, 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法;一定要树立“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 根据学情, 通过小组讨论形成疑点, 这往往也是一节课的教学难点, 可直接由教师集中讲授;要使学生知道怎样阅读、提问、讨论等;加强小组合作学习, 抓好小组长的培养, 明确每位学生在小组中的角色定位。相信学生的自学潜能, 大胆让学生自学, 引导他们自学。如此, 教师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习惯, 而且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 采取重基础, 抓落实;图文结合, 重视课本中地图的使用;多运用一些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等手段, 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增强教师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意识,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自学能力, 从而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效率, 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效课堂,重基础,地图运用,记忆方法

参考文献

[1]张晓芬.浅谈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建构高效课堂的策略[J].新课程 (上) , 2011 (9)

再现常规教学魅力 篇8

关键词:常规教学;过渡链接;练习巧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

每天沐浴在蓝天白云下,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生命的灿烂,然而生活的路上并不总是鲜花,生命也有脆弱的时刻。

曾在电视剧《金粉世家》中饰演“三姨太”的演员潘星谊,在北京家中滑倒不慎撞碎鱼缸,碎玻璃恰巧割破其喉咙大动脉,造成大量出血,后被家人送往北京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最终抢救无效死亡,年仅28岁。在我们为之惋惜的同时不得不思考:血液真的是人体的生命之河,流失了大量血液就流失了生命,当一个人遭遇大量失血,怎么办?由此引入课题。

二、注重知识点过渡链接方式

血型的发现及ABO血型系统,故事渗透学生收集并讲述此知识点。滴血认亲大约出现在明代,是指双方都是活人时,将两人刺出的血滴在器皿内,看是否凝为一体,如凝为一体就说明存在亲子关系。《南史》记载着南朝梁武帝萧衍之子萧综滴血认亲的故事:萧综的母亲吴淑媛原来是齐宫东昏候的妃子,因其貌美又有才学,被武帝看中,入宫后七月即生下萧综,宫中都怀疑其非武帝亲生。萧综长大以后,去盜掘东昏候的坟墓,刨出尸骨,用自己的血液滴在尸骨上,见其果真能渗入尸骨中;萧综半信半疑,后又杀了自己的亲生儿子,用自己的血在儿子的尸骨进行试验,血液仍能渗入骨中,于是深信不疑。由此讲解知识点。

三、练习巧设计

1.输血游戏小练习:不同血型学生进行献爱心输血游戏快速反应训练。

2.质疑答疑解难题:学生质疑混血儿是怎么回事?艾滋病献血怎么传染病毒?血型与性格有关系吗?

3.学生合作建知识树,板演归纳本节知识点。

四、精彩结课引下节

当健康的我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还有很多人挣扎在生死线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以此精彩结课。

教育是伟大的,所以点缀出教师的光芒,我没有太多出众的才华,亦没有面对更多的学生,但我只愿守护好身旁的这片花蕊,用心浇灌,用爱培土,即使我不能见证所有花开的季节,但也因自己能够将生命的能量去为年轻的心插上翅膀而幸福。我想,这就是每一位教师心底最大的欣慰。

(作者单位 吉林省敦化市大桥中学)

教学常规学习心得体会 篇9

教学常规作为一项重要的规章制度,它可以帮助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学生观念,认识教师的角色和地位,认识教学常规在工作中的重要性,树立常规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学习我有以下几方面体会:

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备课不仅备教材,还要备学生。熟悉教学大纲,明确考核要求,做到有的放矢。加强集体备课。针对本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恰当可行的教学目标,并完成详细的教案,才能胸有成竹地应对各种动态的生成情况,才能对症下药,游刃有余。因此,我们要经常进行集体备课,博取众长。

认真上课,提高效率。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不能为了课堂气氛的调动而故意离题千里。真正的课堂活跃,是建立在师生教学相长的基础之上的。精讲精炼,不搞题海战术。抓关键、抓重点,牵牛要牵牛鼻子,抓住主要矛盾,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认真布置作业及时批改。作业的布置要符合要求,不能布置超大量的作业,搞题海战术,加重学生负担。同时也不能不安排作业,借口逃避责任。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要同步进行,详批与抽查相结合,批改标准要明确,不能笼统的对与错,同时要有鼓励与批评,及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写好教学反思。明确教学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及时纠正;总结成功的地方,进一步保持。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按教学常规管理办法,结合“以学为主,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积极吸收他人在教学常规中的先进经验,补充完善自己,努力缩小差距,争取更大的进步。

郝宝山

教学常规管理的培训心得 篇10

20xx年9月22日,星期日,我在校会议室参加了由教务主任D老师主讲的《教学常规管理》培训会议。通过培训学习,我进一步认识到教学常规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更清楚了日常教学工作中应该遵循的规范和要求,使今后的教学工作有目标、有重点、有章可依、有章可循。具体收获如下:

一、对教学常规管理有了新的认识,变被动应付为主动接受。

通过对教学常规管理的学习,我对我校新学期的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实行常规管理的重要目的,是维护学校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使之成为教师教学中的行为习惯。没有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来约束,便没有长期一贯的坚持执行,没有一视同仁的严格要求,良好习惯的养成就难以落实到实处。这一次我认真领会了教学常规实施细则,提高了认识,端正了态度。以往在工作中面对这些检查,总有种疲于应付的感觉,虽然日常的工作都按要求做了,但由于平时不注重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很多工作都是做过之后了无痕迹,检查时又急急忙忙的去补各种表册资料,重复劳动,浪费精力。从现在起,我将把常规检查要求内化于心,自觉自发地做好准备,随时随地接受教学中的各项检查。

二、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藉此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教学常规检查常态化,是我校一贯的做法。我认为新学期教学常规工作的首要任务是积极推进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和教师校本研修的学习机制。我将切实推进高效课堂,认真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建设。本学期,我决定要真正加入课改的行列,向有经验的教师和班级学习,先从小组建设入手,打破以往的老一套做法,尝试将课堂转变为学生的阵地,创新教学思路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重维度强化音乐课堂教学常规 篇11

关键词 率先垂范 关注细节 强化聆听 多方配合

音乐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有機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感受音乐魅力、实施高效美育、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音乐教育对于陶冶学生心灵、培养学生情操、培养他们创新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新的课程改革之中,小学音乐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改革纲要再次将小学音乐教育定位于基础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上,将音乐学习的常规纳入音乐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事实上,小学阶段正是给学生以基础性的习惯率先在学生的生命质态中树立音乐学习的意识。所以,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应该强抓常规意识,为保证音乐课堂顺利进行保驾护航,利用无限大的空间来激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致。

一、率先垂范,常规在言行中呈现

在社会发展的趋势下,学生在养尊处优的环境中自身的习惯、常规意识已经逐步淡化,包括在校的表达有转向家庭的趋势。而且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微妙其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处理双方的关系,势必会造成师生之间的隔阂。

很多时候,学生并非不愿意向善,而是无法向善,他们没有学习的榜样,没有赶超的目标。学生常常误认为自身的实践行为就是标准化的。此时,教师需要运用自身的榜样力量和人格魅力,在音乐展示中为学生树立标尺。笔者在课堂中经常鼓励学生用音乐的方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克服害羞、胆小的心理。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身不仅要做到,而且还要做得出色。用歌声与学生交流,就是我做出的表率之一。教师的率先垂范,不仅是给学生水平的展示,也是对学生进行的水到渠成的音乐熏陶,更是用自身的言行力量激发学生运用音乐表达自我的一种示范。

二、关注细节,常规在细微处闪亮

音乐课堂的养成教育以及常规训练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种历经常态的恒久性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音乐课堂教学中注重平时的积累,在细节中帮助学生建立常规习惯,在细节中磨合常规执行,在细节中强化常规意识。只有在积少成多的细节中点滴渗透,才能聚沙成塔,逐步养成常规意识。

在低年级音乐教学中,学生学唱歌曲时开始并没有随手打节拍的习惯,在教师三令五申下,学生的这项常规意识也并没有能够养成,这给学生准备掌握歌曲节奏、提升节奏感带来很大的弊端。在实践教学中,笔者抓住细节不断提出要求,并自身作示范,给予学生友情提醒。经过一个多月的细节训练,学生的这项常规已经逐步养成,节奏感也随之提升。

三、强化聆听,常规在互动中凸显

班级授课制下,学生的有效聆听是决定课堂教学效益高低的重要标准。尤其在音乐课堂,音乐本身就是一门聆听的艺术,只有静心聆听才能真正从心底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冲击力,才能在音乐的艺术感染中激发学生感受音乐的精妙,从而提升音乐的综合素养。可以说,有效聆听是音乐课堂的生命。

为了提升充分展现音乐本身的精彩,教师常常运用各种手段,让学生亲身感受原创音乐的魅力,利用录音机、多媒体课件等形式展现名家名作。其无可替代的艺术魅力,将直接注入学生的心灵,自我倾听的形成将学生聆听常规落到实处;课堂中,教师经常组织学生之间练唱,聆听他人也是课堂聆听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可以在聆听他人过程中进行比较,增添艺术敏感度,于微妙中习得音乐的感知能力;同时,也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聆听,在聆听自我的声音中,反思得失,从而提升自我,实现与音乐作品的有机融合。

四、多方配合,常规在立体中彰显

音乐常规不仅是音乐课堂的孤立存在,还牵扯到学生生命中方方面面的内容,与学生的生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加强常规引导之外,还应该在与学生经历的各个方面取得有效联系,运用合力,帮助学生共同形成良好的音乐学习常规。

首先,求得班主任的协助。班主任是学生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也是学生可靠的贴心人。利用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势必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去音乐专用教室时,很多学生不能排好队。这个看似是与音乐本身无关的细节,但却反映了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浮躁,更是对音乐缺少价值意义敬佩的一种反应。

其次,要联系家长。很多时候,教师都把家长的角色定位于告状的对象,殊不知家长更应该是我们教育的同盟。作为音乐教师应该将音乐常规的具体要求告知家长,让家长利用各种契机对学生的音乐常规进行教育。还以歌唱打节拍为例。除了课堂中教师的着意训练之外,请家长协助,也是良策之一。比如,在家中收听相关音乐和歌曲时,有意识地对学生提出要求,必要时家长一同做出示范,与孩子共同舞之蹈之。既有了家庭其乐融融的氛围,同时也将学生音乐常规圈定在一个生命的每时每刻中。

课堂教学常规心得 篇12

体育教学常规是指在体育教学中根据体育学科特点、教学规律、教学原则而提出的应遵循的教学规定与具体要求,它是教学科学化的表现,是体育教育多年传承的、经过长期教学实践总结提炼出来的宝贵经验和财富,是体育教学不可缺少的基本教学原则。贯彻体育教学常规,不是限制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而是通过搞好体育教学常规,按体育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办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体育教学有“原则”,讲“规矩”。而当前的体育教学常规工作却面临一些实际问题:

1. 体育教学常规管理滞后

一直以来,地方教育行政和业务主管部门对体育教学缺乏一个科学的评估体系,学校内部也缺乏合理的管理、评价、跟踪体系。体育教学的管理相对滞后。加之部分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学的理解还停留在搞比赛得奖牌上,根本不关心体育教学常规,因此,导致体育教学常规有形无实。

2. 部分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较低

部分体育教师的教学常规走过场,体育教学“随心所欲”,责任心和职业操守的缺失导致教学质量无从谈起。

3. 对体育教学常规认识不到位、不全面

部分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常规理解不到位,上一堂算一堂,完全是为完成“任务”而教,不是为增强体能、掌握技能而教;或是课前的预设与实际教学互不相干,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各行其是,看似有计划,实则无计划。同时,部分体育教师不能深入领会改革的意图,使体育教学常规工作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二、抓体育教学常规工作的方法和举措

1.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在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的过程中,不但不能忽视教学常规,还应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常规进行强化和再认识。从抓学习入手,提高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常规工作的认识。每学期的学科教研会,教科所都将组织体育教师对教学常规工作的相关专题进行学习,进一步调动广大体育教师贯彻体育教学常规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体育教学常规工作深入人心。

2. 建立学校体育教学常规工作的良性运行机制

一是健全组织。万州区教科所成立了学校体育教学常规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体育教学常规工作的指导、督查和管理;二是建立督导、检查机制。区教委和教科所定期对学校的体育教学常规工作进行专项督导检查,教科所每年对体育教师的体育教学!

实施方案进行评比;三是建立激励机制。区教委和教科所把搞好体育教学常规工作作为评选年度学校体育先进集体和个人的一项重要条件。激励各类学校重视此项工作,并使之逐步形成学校的自觉行为。

3. 制订和完善体育教学常规

为进一步加强万州区中小学体育教学常规管理,保证学校正常的体育教学秩序,使体育教学工作制度化、科学化,努力提高体育学科教育教学质量,在原有体育教学常规的基础上重新修订和完善了新的《万州区中小学体育教学常规》。从体育教师的学科品质与专业素养、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课后作业布置与检查、活动及辅导、教学评价、教育科研等七大方面对中小学体育教学常规从理念到行为进一步规范,其中主要对体育教学的课前、课中以及课后常规作了明确、具体的要求。

抓课前常规:该阶段的常规从理念到行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教师按教学进度,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重庆市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及评价标准》(以下简称《纲要》),精心设计每一节课。也就是抓体育教学实施方案的设计,处理好目标统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关系,引导教师规范行为,并认真填写好《体育教学实施方案设计本》(区教科所根据万州区中小学和体育学科的实际,编制出台《万州区中小学体育教学实施方案设计本》并下发到学校,规范体育学科的课前设计)。要求教师在每学年(或学期)开始前,根据课程标准及《纲要》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订出“体育教学实施方案”(它包括水平学段、学期、单元和超前一至两周的课时教学计划等)在个人认真备课的基础上,加强集体备课,深化以学科为主、以校为本的教研机制;第二,要求学校按有关要求落实体育教师的待遇及必备的教学器材;第三,要求教师课前应多渠道了解所教学生的体质状况、运动爱好及特长,掌握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区别对待;第四,强调每节课的教学计划都要设置好课中的安全预案,防患于未然。

抓课中常规: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第一,落实体育课结构的完整性和科学性,指导教师如何遵循人体机能活动变化规律和体育课的性质进行教学,合理安排,教材教法,合理安排运动量。

第二,落实课程标准及《纲要》的有机整合和有效达成,为从根本上杜绝体育教学随意性的问题,有效改变体育教学管理松散的状态,保证全区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具有相对的统一性和规范性,便于管理与评价。从2013至2014学年度开始,笔者所在区部分中小学即按《纲要》开展体育教学。笔者认为,进一步明确体育教学内容,合理构建地方体育教学实施方案是强化体育教学最有效的办法之一。笔者所在区将中小学体育实践课按其意义和作用主要划分为:基础课与特色课。要求把中小学各年级每周4节(或3节、2节)体育课按基础课+特色课3+1、2+2 (或2+1、1+1)的模式进行划分和安排。基础课的教学内容按《纲要》要求,全区大体一致。主要以身体素质、基本技能和球类练习内容为主,同时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学习。开设基础课,主要目的就是给学生补足运动量,现在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运动量不足。除了基础课的基本要求以外,还要求每节体育课必须保证至少5~8分钟的身体素质“课课练”,并有一定的强度和运动量做保证。同时,要求各中小学把每周4节(或3节、2节)体育课中的1~2节确定为特色课。各校可根据本校实际选择确定1~2个体育项目作为特色课上重点学习、发展和提高的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并形成学校的体育特色。通过基础体育课发展学生体能,给学生补足成长发育所必须的运动量;通过特色体育课,培养学生技能,为其终身体育发展奠定基础。

第三,关注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协调发展,总结、提炼和推广中小学体育教学模式。从2011至2012学年度开始,即在部分中小学推行“学生先上后学”的体育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以“小老师”的身份参与到体育教学中(特别是体育课的准备活动环节),充分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让教师以引领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参与体育教学,让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第四,合理运用教法与学法,让学生掌握技能、增强体能。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形成有效的接受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习惯。教法、学法多种多样,要求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更多的关注教学效果本身,关注学生运动技能提高和掌握的情况,对教法和学法的运用不做具体要求,但教法和学法运用的落脚点一定是在最终的教学效果上。

第五,合理运用评价的手段和方法。教师的评价要客观、具体,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师还要适时地组织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近年来,要求学生自评、互评和师评要在体育课的各个环节有所体现,但不是为评而评,而是要做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

抓课后常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教师应做好课后反思,反思得与失。在课后及时填写教学小结,及时积累教学经验,收集教学资料,做好统计分析,帮助体育教师提高教研科研意识;第二,要求每节体育课都要有针对性地布置一定的课外作业,体育课外作业要与“终身体育”紧密结合起来。既要有体育实践性的内容,也要安排一定的体育文化类的内容。体育课外作业应定期进行检查,强化实效性,以利于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强调体育课内与课外结合,把每节有限的体育课延伸到课外,形成课内与课外相辅相成的大体育教学观。

4. 处理好体育教学常规与体育教学创新二者的关系

教学常规月活动心得体会 篇13

鹤伴中学 王春明

在我校“教学常规月”活动中,我认真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刚要》、《滨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刚要》、《邹平县创建高效课堂示范学校活动的实施意见》等重要文件。并把文件的学习与新课程理论学习、与教学常规落实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对教学常规的学习,我觉得自己对新时期的教学常规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我认为新时期教学常规工作的首要任务是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深入研究新课标,积极贯彻新课程理念。只有思想上提高了认识,行动上才能跟上步伐。

我认为这只是一种手段,它是一种宏观上的要求,一种客观的、理性的教学常规的制度。我们的教育目标应该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转变教育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努力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一、备课

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新课程理念赋予了备课新的内涵和要求。作为学科教师,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理解并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联系学生实际,大胆改造教材,整合学科知识,把教材变成学生乐于探索研究的素材和情境,选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体验成功的快乐。(一)备课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思维水平、爱好特长和个性差异,做到“目中有人”

(二)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做到“胸中有书”

(三)备课是对教学过程的总体策划,既要创设便于学生思考、探索的情景,又要搜集多方面的信息应对开放性提问;既要分析学生可能出现的多种思路,预见可能发生的问题,又要灵活驾驭课堂,精心设计引导、点拨、讲解总结的时机、内容及听采取的形式。

(四)设计体现创造性的、具有自己风格的、简单易行的教案。(五)加强集体讨论备课,集思广益,博采众长

二、上课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核心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既体现了教师的素质,也体现了教师的智慧。如何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这是新课程背景厂每位教师都必须思考的现实问题。

(一)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准确、精炼、清晰,具有启发性。语气、音调、语速要抑扬适当,适合教学内容和情感的需要。

(二)板书设计规范化,做到字迹工整、简明扼要,文字使用规范、重点突出,设计合理巧妙,使之成为学生获得知识的思路源泉和纲要信号图。

(三)对学生一视同仁,充分尊重学生,兼顾好、中、差各个层次的学生;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时耐心倾听,不粗暴急躁,不随意打断学生的发言,更不挖苦、讽刺学生。(四)若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采用及时适当的方法提醒、引导,不听之任之、视而不见,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对学生的批评采用适当的语言和方式,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五)更新教学观念,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课堂上精讲点拨,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机会,让每一个学生在探索研究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六)课堂上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客观、公正、积极地评价每一个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七)对教学过程及时调控,把握好讨论、点拨、引导、总结和升华的时机,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三、作业布置与批改 作业布置力求做到:

(一)作业内容符合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要求,有日的性、针对性,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能启发学生思考。

(二)作业布置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兼顾全体学生的水平,并力求按学生水平分类布置作业。

(三)布置作业时对格式、书写、交作业时间等提出明确的要求,对作业中的难点和疑点进行必要的引导,重启发过程,不直接将答案告诉学生。

作业批改力求做到:

(1)批改作业认真细致,对作业中出现的错误或不足用一定的符号或文字明确标注,以引起学生注意。(2)对学生作业评分时,力求统一标准、客观公正和宽严适度。需要写评语的,写在适当位置上并指出缺点。

(3)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讲评,充分发挥其反馈作用,不能漏批。

四、教学质量分析与评价

教学质量是教学工作的生命线,加强教学质量分析势在必行教学质量分析一般分三个层面:一是教师自身对教学质量的分析;二是学生在教师帮助下对学习质量的分析;三是领导对管理质量的分析。分析既要有量化的指标和参数,也要有总体评价,特别要找出存在的间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时制定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同时,加强对学生的评价管理。

教师作为学生评价的执行者,要进一步丰富评价内容,规范评价程序,并严格按照既定的工作计划组织实施。

总之,教学的有效性要关注学生的发展。高效的教学就是学生获得充分发展。而教师的反思与评价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学而不思则罔”,落实常规的同时应该更多地思考。只有不断思考与探索,才能取得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进步。

课堂教学常规心得 篇14

一、领会教学常规的特点

学校教学常规主要体现了这些特点:以人为本,与时俱进;教学基本要求与《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相结合。从这些特点,本人从中体会到:我校的教学常规注重教师教育思想的培养,教学理念的更新,学校教学常规的指导思想是:“面向全体、分类指导、张扬个性、全面发展、主动发展”,要求通过科学、规范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爱学习的精神;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还有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提高”的过程,共同提高就是对过去的那种传统式教学、灌溉式教学进行了彻底的更新,既承认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强调了师生的平等性。我们以前的课堂总是教师居高临下,教师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即使有何不懂也得装懂以维护教师在学生面前的尊严与权威。“共同提高”就是承认了教师的不足。“教为学服务”说明了我们的教学不再是单边的教师活动了,而更多的是落实在学生身上的一种“服务”,因此,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而只有这样的课堂,才会充满活力,充满乐趣。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的课堂教学评价也相应地将主要评价指标指向了学生,教学评价部分提的更新颖。评价一堂课不再只是看教师的“表演”了,而更多的是看学生的发展。新常规还提出要把学校建成“自主学习型组织”,教师成为“引导型教师”,这是对学校、教师面向未来的要求,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思想体现。常规中提到:备课要了解本学期教学内容和要求,掌握教材特点,熟悉各单元内容联系和重点要求,写出详细的学期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安排。我通过学习更加意识到备课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态度;研究教学目标要求、教学重点难点、能力和情感态度;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因此,不难看出学校教学常规对备课要求不仅保留了传统的.教学基本要求,同时也给教师提出了新的发展性要求,如,撰写教案时,要求先有同年级教师集体备课,每个教师提出不同的见意,怎样教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怎样教能分散学生的难点,这样体现了灵活性与人文性。我校在备课方面就有所创新,我也有所尝试,经常在备课上下功夫,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创造性的写教案。

二、深刻体会教学常规的作用

教学常规,首先是能规范我们的个人教学行为,它规定了我们计划的制定、备课的撰写、上课的要求、作业批改、帮助与辅导、教学评价、总结等方面要求,使我们的教学常规逐步转化成教学习惯。

上一篇:纪律作风整顿活动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新托福听力课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