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托福听力课讲义(共7篇)
新托福听力课讲义 篇1
托福听力提升新途径如何利用好视频听力资料?
托福听力提升视频素材之 TED
TED,全名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and Design,是一台在全世界范围内展开的演讲栏目。演讲嘉宾为各行各业的顶尖人物,从维基百科创始人,到非洲女性作家,到触屏技术的创新者,到思考数学教育方法的高中教师,到研究集体行动的经济学家。他们代表了人类挑战自我的前沿,内容包括教育文化科技艺术所有领域的创新。
如此五花八门的题材,正符合了托福听力中千变万化的题目。常常有考生担心一旦遇上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比如文科生遇上分子结构或者计算机,理科生遇上欧洲史或者英语文学。因为每个人的兴趣点不尽相同,一旦遇上了平时不甚关注的话题,其实用中文解释也只能一知半解。所以即使听力中的生词只是专有名词,还是会十分影响考生对于通篇的理解,从头到尾三五分钟都是迷迷糊糊。
针对托福听力涵盖面甚广的情况,考生想要面面俱到其实是强人所难,况且这也并非托福考试的本意。考试内容其实只是常识领域(common sense),所以考生大可不必抱起百科全书的大部头从地壳形成、恐龙诞生一直看到后现代艺术。
TED本身多样的题材正好为大家提供了简单涉猎各个领域的机会。同时演讲一般不超过15分钟,短的只有5分钟,这恰好训练了考生在短时间内理解,进而掌握和思考一个全新领域的能力。笔者建议每一集TED至少要看两遍,其中遍不开字幕,只求尽力听一个囫囵,看自己能够不借助字幕了解多少,无需在生词上计较,更多的是联系整体语感;第二遍则要打开中英字幕,一一解读自己听不明白的生僻词和本领域的专有名词。日积月累,生僻领域也就不再生僻。
此外,各个方面略知一二也为托福阅读打好基础。试想如果一开篇就发现阅读讨论的话题自己其实已经有了背景知识,那么无论从答题的把握,还是对手的心理,都有很大帮助。
托福听力提升视频素材之 网络公开课
托福听力中一半是课堂场景的还原,老师提供一个新的名词或者图片,边向同学们解读边与大家互动。尽管使用英文进行,整个模式其实与大家平时的课堂并无区别。但是这样全英文的授课场景去哪里找呢?
各大高校的免费网络公开课给大家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无论老师的发音用词还是具体的授课内容,都能再现原汁原味的欧美课堂教学场景。而且全部资源都来自名师名校,内容涵盖数学、文学、工程、生物、历史、经济、环境等等,正是大家滋润自己兴趣爱好的好时机。
因为公开课一般较长,更多的是帮助考生熟悉全英课堂的氛围,对于老师上课的用词难度、语速、口音等等提前熟悉,从而在托福听力考场上见招拆招。笔者就曾经在国外留学过一年时间。临走之前听公开课还处在依赖字幕的阶段,常常一个词错过后面一整段都理解慢半拍;然而一年留学的摸爬滚打的确让我有了极为明显的进步,无需开字幕就可以轻松理解,托福听力也得到了满分。身在国内的各位考生也可以通过公开课和我有一样的收获。
托福听力为何低分
1.语音知识不扎实
扎实的语音知识是托福听力听写慢速英语录音的基础。准确地抓住了语音,即使是生词,也不难根据其发音从词典找到答案。反之,如果语音知识不够,即使是自己会的词也不一定能听懂,更不用说真正碰到生词了。由于种.种原因,不少人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没有得到足够的语音训练,虽然记住了数千个或上万单词和大量语法知识,可以顺利地阅读书面英语文章,但听不懂用词量只有1500余个的慢速英语广播。
2.基本语洁知识不扎实
由于语音知识不扎实,不能在多次的“听”“写”反复过程中自我解决问题,不能自我发现和纠正差错。实践表明,对英语水平不高的初学者来说,一段录音不是一次听写就能完成的,前几遍的听写记录一般会有不少空白(听不出来是什么)和差错(有的自以为正确地听写出来,其实却是错的)。这些空白和差错,需要经过不断的“听”“写”反复去发现和纠正。由于语音知识不扎实,往往 “听”“写,措了也发现不了。
托福听力听写过程中要有意识地锻炼根据内容和语感进行分段、断句和加注标点符号的能力。能不能根据录音进行正确的分段、断句和加注标点符号,是英语水平的一个方面。一般水平比较低的人写出来的记录,往往不分句,不分段,严重影响对于内容的理解,也难以发现差错。
3.词汇量不够
词写出来认得,而且也能正确地读出来,但由于对词义的理解大狭窄而听不懂。例如只知道free的意思是“自由的”,不知道还可以作“免费的”解,听到“The wind mill costs money of course,but the wind itself is free”时感到不好理解。“free”若作 “自由”解,这句译出来即为:“虽然建造风车要花费金钱,但风本身是自由的”。这样的理解显然很不通顺,与上下文的意思不衔接。但若把“free”解释成“兔费”,这句译出来即为:“虽然建造风车要花费金钱,但风本身是免费的”,也就很好理解了。
Free这个词的还有别的释义,例如: “Dr. Koope has called for a smokefree America by the year 。”有的初学者从上面关于风车的句子里知道了free除了作“自由”解以外,还可以作“免费”解,因此就把这句话理解为:“库伯博士号召在以前建立一个自由抽烟的美国”或“库伯博士号召在20以前建立一个免费抽烟的美国。”这样理解显然和文章的主题格格不入。一查词典,free一词还可以作“无……的”解,这句话的意思是:“库伯博士号召在2000 年以前建立一个无人抽烟的美国”。
由此可见,应该通过不断的学习各种各样内容和风格的英语材料,加深对英语词义的理解。
4.缺乏背景知识
英语广播稿的撰写人大都是地道的欧美人,他们熟知西方的风俗习惯和各种文化、历史背景,在写文章时,对于一些他们认为是人人皆知的背景知识就不会再费笔墨了。此类隐含在文章里的背景知识,对于不熟悉西方社会和文化的人来说,如果文章的作者没有把必要的背景知识交待清楚的话,听到以后不一定懂。
例如一篇介绍美国某电话网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It provides 800 telephone service。”望文生义,这句话的意思似乎是 “该电话网提供800个电话服务”。这样理解从语法上讲是没有什么错的,但意思完全不对。在美国,打不收费的长途电话时要加拨字冠800个数字。这句话的意思是“该网提供800不收费电话服务。”
不经常听广播和看英语报纸的人,碰到这些词,可能会感到很生疏。认得单个的词,但不知道在该条新闻中的具体含义。只要平日多听英语广播和多看英语报纸,这些问题都是不难解决的。今天的消息会成为明天的背景知识。
5.托福听力水平低
在讨论背景知识对于听力理解的影响时,必须十分注意不要把听力水平低造成的差错误以为是缺乏背景知识造成的。
各种听力录音材料(尤其是考试用的录音材料),对大部分听众不熟悉的背景知识况会做出足够的解释(当然是用英语解释的),很少有“隐含”的背景知识,否则托福听力考试就主要不是考英语听力的高低,而是考背景知识的多少了。再说背景知识面的含义很广,天文地理,政治经济等等,无所不包,又有谁能说得清到底背景知识扩大到什么程度才不会影响英语的听力呢?一般说来,各种录音材料编写时已经考虑到一般听众的背景知识情况,只要具有中学以上的文化程度,平时注意读报、听广播和看电视新闻的人,听不懂录音材料主要原因都是由于英语听力差所至,而不是背景知识不足。
6.不熟悉专有名词
英语广播中频繁地出现人名、地名和各种专有名词,它们往往是句子的主语和宾语,是关键词,如果听不懂,会影响对整个内容的理解。
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在新闻报导中出现很频繁,而在校学习时又很少学习这方面的词汇,因此刚一开始听英语新闻时,会感到生词很多,难以听懂。下面以一条20秒钟的消息为例,看看专有名词有多少。
Albania : United States’ Defence Secretary William Perry says American troops may remain in the former Yugoslav repub- lic of Macedonia after NATO peace forces leave Bosni。Bosnia-Herze- govina、in December. Mr. Perry spoke in Tirana after meeting with officials from Bulgaria, Italy, Macedonia, Turkey and AL bania。
这条消息一共有45字次,其中大中学英语课程里没有学过的专有名词有Albania、william、 perry、 Tirana.bukgaria NATO、 BosniaHerzegovina、 Perry、 Tirana、Bu1garia、 Macedoni,、 A比ania等13字次)约占30%左右。不了解这些专有名词是很难听懂这条消息的内容。
7.其他
还有一些其他可能导致听不懂的原因,例如不了解播音员纠正口误时的用语而听不懂。一般英语新闻广播都是实时直播,播音员有时有口误。若播音员自己能及时觉察,则可能随时纠正。纠正的方法则是在说了以下一些用语以后再说出正确的内容:Sorry、 excuse me、rather、rather than和that is等等。听者需要自己判断哪部分内容有误的,如果判断不出或不准,仍然不能准确地理解。 例如The two sides must also reach agreement about a coalition government expected to rule under Chechens can vote on their future (ah, rather until Chechens can vote on their future)。
托福听力:机考秘诀
1)初听 首先练习听音的能力:
可以用第1--8盘磁带,反复的听说话人的语音,语调,为以后做真题打基础,记住,不到万不得已,决不要看文字答案,憋!可以推荐一种方法--听抄(就是听磁带然后写下磁带的内容,只听短句或者短对话),一两盘就够了,特别注意自己听不清的地方,这就是你的薄弱环节,然后反复重听,最后再看文字答案,会收到很好的效果的,try to be patient,patient, and more patient,这个阶段坚持下来了,成功就有希望了。
2)精听 提高实力(这一步是最关键的):
从第9盘磁带(89。1)开始做真题,每一套题要经过3遍。第一遍自己做,做完了以后对答案(不要怕受打击);马上第二遍对照《听力文字答案》来听,搞清楚每个听力考点,音的连读,习语,词伙,小字,题型,段子题的信息点,等等,这一遍越认真越好,尽量掌握每个考点;第三遍在隔一天或几天(依个人感觉)以后再听,目的是熟悉托福的听力考试固有的规律,这样3遍下来,大概一个月左右,是实力提高的必经之路。练习之余背一点习语,研究一下题型,揣摩一下语气,设想一下场景(场景尤其重要)。
3)狂听
听力无他,唯耳熟尔!practice makes perfect!每天应该坚持精听3小时以上,有空就听,别让耳朵闲着,记住决不要泛听,这样会严重损害你的注意力,而注意力是考试时的一切的根本。这一阶段应该把所有的题做三遍以上了。当然,听听力时如果持续10分钟以上感觉听到的是一堆噪音,就不要再听了,否则会损害注意力。
4)再精听:
1、part A小对话题听清关键字,段子题听出大意,顺逻辑,通过横听找出段子的出题点。将95-8后的新题多听几遍,反复做2-3遍,将自己的薄弱处进行总结,马上就弥补。注意时间问题:每道题之间的时间间隔是12秒,平时训练的时候只可短不可长。
2、背分类词汇
底以后的听力题,part b部分越来越长,干扰信息变多,所以要更加注意一下学科分类词汇,张红岩的分类词汇应该记牢。
3、精听时还要对下文有所预期,让大脑适应听、预期、记忆的模式,这样才算是达标了。
除实力的增长外,心理也逐渐的坚强起来,从开始的怕听,错的多了心烦,缺乏耐心到后来喜欢听,每天不听跟少了什么似的。最后都有点蔑视ets了。心理的成长也有一个从畏惧到战胜它的过程。
听力提升
新托福听力课讲义 篇2
笔者给学生上了四年的“托福听力”和“综合写作”的选修课,深深感到新托福考试更有交际语言测试的特点,尤其在特定情境下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于是,一直在思考和总结ETS为什么这样测试学生的听力和写作,它的交际语言测试的特色表现在哪些方面?在中学英语听力测试中是否可以借鉴托福听力和综合写作的测试形式,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呢?
一、理论基础
真实性是交际法英语考试的一个基本要求。真实性就是考试的语言行为要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语言行为,即学生所测验的语言就是平时在生活中体验的语言;学生在测试中需要完成的任务就是考生在现实生活中需要解决的事情。为了考试的真实性,使考试的任务与语言和现实生活的实际相对应,我们在设计考试时先要确定现实生活所运用的语言和特征,然后让考试的任务与之对应(徐强2000)。
Bachman(1991)提出从以下两个方面定义测试的真实性:
情景真实性是指测试方法与语言的使用情景的关联程度。
交际真实性即学生在语言测试中的参与程度。
二、新托福听力与写作测试的特点
(一)听力与写作测试的目的
听力:测试考生理解口语的能力,考核考生在学术环境中听懂讲座和谈话的能力。
写作:考查考生在学术领域中的写作能力。
(二)听力与写作的考试题型
听力:四个学术讲座,两组对话,讲座比对话多。答题形式:四选一,多选题,填表题,排序题,重放题。
写作:独立写作———就某个问题阐述自己的看法;综合写作——先读、听,后写。
(三)听力与写作材料的主题
听力:包括学术和非学术内容,艺术、生命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四大类。非学术内容或与课程管理有关,或与学生服务有关。
独立写作:家长与孩子、学习与教育、工作与企业、环境、建筑、历史与文化、生活习惯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
综合写作:社会热点、学校制度、文体活动、历史名人等大学学术类话题。
(四)听力和写作材料的来源
听力:北美校园的真实场景,分为讲座和对话。讲座来自于教授在大学课堂上课的真实场景;对话发生于学校办公室和学生服务处。
写作:综合写作———学术类阅读和听力材料;独立写作———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
(五)听力和写作的计分方式
听力的计分方式:既设置了单选题,也安排了多选题。单选题———四选一,每小题一分;多选题——都选对得满分(2分),选对两个得1分,选对一个不得分。
写作的计分方式:把原始分(0~5分)按对照表转化为转化分(0~30分)。
(六)听力和写作考试过程
听力考试过程:在课堂上完成。学生先浏览图片提示(演讲还是对话),边听边记笔记,再根据笔记逐题回答。
综合写作考试过程:阅读文章在电脑的左边,3分钟后看不到阅读文章,在阅读中学生边读边记笔记,主要记录文章的论点及大概事例;接着播放2分钟的听力材料,在听的过程中,学生也是边听边记笔记,听力播放一遍即停止,这时阅读文章在屏幕左边重新出现,学生开始限定时间完成写作。
独立写作考试过程:屏幕左边是论述的题目,右侧则供学生在限定时间内通过键盘输入文字并完成写作。
三、以学术为背景的先听再答的听力测试方式的研究
为检查学生先听再答的听力测试方式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笔者及所在英语小组教师对四届600名高一和高二的学生进行了先听再答的听力课堂教学,选取字数在120词左右,语速在156wpm的学术性听力文章(以全国高考第二节的平均语速为参考),每堂课学生自备纸笔,教师在课前把听力题目打在PPT上,同时用图片提示学生听演讲还是对话,每个班30名学生。每一届学生经过一年先听再答的听力学习后,研究教师对其进行了测试,收集并分析了他们的问卷,得出以下四个结论:
第一,在实践中,学生对国外的课程文化和校园生活非常感兴趣,比如,在音乐历史的演讲中,听关于贝多芬的伟大贡献与人生经历;在大学生活中提到停车位过少,学生用抽奖的方式来获得停车位;运用记忆卡的方式记忆英语单词,不用母语,写下英语单词及其定义;物理课堂中谈论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心理学课程告知学生依据自己的个性慎重选择职业,以及选择职业的三要素等。与其说是一堂听力课,不如说学生通过英语了解了生活和学习中的各个层面。
第二,刚开始时学生对先听再答的听力方式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该记什么,但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学生渐渐喜欢上这样的听力方式,从学生和口语教师了解到,这种方式能很快促进学生的英语口语和逻辑表达能力的提高。
第三,听力的题目在电脑上展示,节约了试卷印刷和运输方面的成本。平常训练在班级的PPT上进行,考试时到机房。由于采用电子方式传输考试资料,保证了试题的安全性,减少了分发所需的人力,更加便于组织和协调考试。
第四,先听再答的听力教学在实践中比较容易操作,只要高中学校有多媒体教室,这种教学方式就能尝试。
四、以学术为背景的综合写作研究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实践综合语言能力教学,笔者及所在英语小组教师对四届400名高一学生进行了每周一次的课堂教学,选取3分钟阅读100~120词左右的文章,每班30名学生。每一届学生经过先读后听再写的综合写作训练后,研究教师对学生进行了测试,收集并分析了他们的问卷。总结以下三点:
第一,在实践中先读再听后写的方式有利于让中等及中等偏下学生写有所依。同时通过层层推进的写作教学指导,减轻写作的难度。
第二,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学生通过边阅读边总结、边听边总结的方式,可以用70个字左右的文字概括别人的想法。当今社会纷繁复杂,训练学生快速地领会别人的意思,从复杂中理清线索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
第三,把测试当成一种学习的途径。即使学生无法很好地概括文章的主要信息,也可以通过写前的阅读和听力了解历史、健康、天文等知识。英语学习更像是现实生活中阅读一本小说或听一则短文,形成自己的想法。
五、对中学英语听力和写作测试的启示
在中学英语听力和写作教学中可以得到以下三点启示:
第一,全国卷听力的主题主要是日常生活中熟悉的话题。如2013年至2015年涉及庆祝生日、旅游、参观、出差、看电影、面试、租房、食物品尝、茶叶介绍等,引发笔者思考,在选材的主题上是否可以与学生感兴趣的课程相联系,听力和写作选择的材料是否可以更广泛一些?是否能给予学生美的享受的艺术类材料,如中外音乐、手工艺、建筑等;亦或是能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一些话题,如海洋、天文、环境卫生等;亦或是关系到学生成长规划的听力选材,甚至可以给予学生国内外典型的中学、大学管理方式的介绍等。这些内容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普及知识,让学生用语言这一工具了解语言背后的国内外文化,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素养,培养爱国情怀。
第二,学习和教学语言是希望学生能在现实生活中快速地进入交流的状态。那么,测试和教学的真实性就非常重要,只听一遍的这种先听后答的测试方式符合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交流状态,测试更具有交际法英语考试的特点。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对某一文章或某一广播材料提出或记录自己的想法,可见,新托福的综合写作更贴近现实。因此,笔者认为,测试的真实性首先应该确定现实生活中会用到什么,会有什么样的语言任务。
第三,计算机化考试是基于交际能力的新型考试体系,便于组织和协调考试,考试结果更具有信度和效度。在先听后答的听力测试过程中,由于用计算机、多媒体传输考试资料,试题的安全性更有保障,计算机化考试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安全平台用以实践交际语言特色的测试方式,让教师设计出更有交际性、更真实的测试题型,收集数据,促进考试管理和改进。
参考文献
攻破新托福听力 篇3
1 主旨题
主旨题考查的是文章(或讲座、对话)的主要内容或主要观点。理解一个讲座或一个对话的主旨意味着去理解它的主题和中心内容。这类问题通常要求考生去概括所听到的材料。
它们通常以下列方式出现:What is the subject of the lecture? What problem does the man have?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discussing? What is the main topic of the lecture? What is the lecture mainly about? What aspect of X does the professor mainly discuss?
〖答题技巧〗
1、主旨题要考的是所听材料的中心内容,因此一定要排除那些只与所听文章部分内容有关系的选项。
2、仔细听段落开头,答案很多时候就出现在开头位置。
3、在开头之后,还应根据所说内容对开头所得到的信息和感觉进行适度调整。有时这种调整很有必要。
4、充分注意段子当中反复出现的词汇和反复出现的概念,它们往往能够为解题提供非常重要的线索。
5、充分利用所记的笔记,思考什么样的主题可以将你笔记当中的所有细节联系起来。选择最接近主题的选项。
2目的题
有些和主旨有关的题目涉及的是对话的目的而不是对话的内容。一般情况下,这类题目出现在对话题中,偶尔出现在讲座题中。
它们通常以下列方式出现:Why does the professor mention X? Why is the student calling the professor? Why does the student visit the professor? Why does the professor suggest the student do X? Why does the student visit the registrar’s office? Why did the professor ask to see the student? 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e talk? Why does the professor explain X?
〖答题技巧〗
1、认真听对话的中心内容,并且注意辨别所听到的其他内容。例如:在一位教授的答疑时间里,一名学生就一篇生物学的论文去寻求教授的帮助。他们的谈话内容中可能会包括很多生物学的内容,但中心内容是这名学生在写这篇论文时需要得到帮助。在这样的对话中,说话人的中心目的不是想讲述生物学的内容。
2、在这类对话中,通常会有一些原因的表达,而只要出现原因基本就是考点所在,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3、在这类对话中,学生一般总是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时你需要重点注意三个方面:第一,这个学生的问题是什么?即提出问题;第二,为什么产生这个问题?即对问题的分析;第三,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对话中的教授或另一个说话人往往会提出一些建议,因此,建议的出现通常会成为这个段子的解题关键。
3细节题
细节题要求你理解并且记住讲座或对话的细节和事实。这些细节一般直接或间接地与讲座或对话的主旨有关,通常对主旨进行解释、举例或提供其他支持。有些情况下,这类讲座或对话中会出现较长篇幅的与主旨没有太大关系的离题描述,而题目也有可能会涉及这段离题部分的一些细节,所以细节题需要仔细聆听,做出判断。
它们通常以下列方式出现:According to the professor, what is one way that X can affect Y? According to the speaker, ...? What are X? What is indicated in the passage...? What resulted from the invention of the X? According to the professor, what is the main problem with the X theory?
〖答题技巧〗
1、细节题的答案通常会在段落中直接叙述。因此,此类问题往往不需要考生进行推理和演绎,而不幸的是,恰恰有一些考生精于此道,他们总想挖掘出语言背后的含义,这些考生一定要注意一个事实——相比较而言,美国人的思维更直白一些。
2、但同时你要记住的是:千万不要因为选项中包含一些在对话或讲座中用过的词汇而立刻选择这个选项,它们通常都是混淆项。请记住:这是ETS的惯用伎俩,你绝不可以上当。
3、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你可以参照你的笔记。永远记住,小细节是不会考到的,考到的永远是重要的细节,所以,你的笔记要记录的是对话或者讲座的主要细节以及与主题密切相关的细节。
4、如果你一时无法选出正确选项,便需要思考哪个选项和对话或讲座的主题最吻合。因为这重要的细节永远和段子的主题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4说话人态度题
这类问题中,考生可能被问及说话人的情绪、喜好,或者说话人焦虑、兴奋、生气的原因。同时这一类问题还可能包括有关说话人对某事的肯定程度:说话人是在说一个事实,还是在提出个人观点?他有多大的把握?所说事实是否为大家所公认,还是仍有争论?
这类问题通常以下列方式出现:Select the sentence that best expresses how the speaker feels. What can be inferred about the student? What is the professor’s attitude toward X? What is the professor’s opinion of X? What can be inferred about the student when she says this (replay)?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when she says this (replay)?
〖答题技巧〗
综合分析说话人所说的一些词语,虽然有时候描述只是一些只言片语。听听力的时候要注意说话人的语气和语调。例如:判断说话人说话时的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快乐的还是悲伤的?是肯定的还是怀疑的?是否带有歉意?是否有点迷惑不解?是否热情高涨?记住,说话人的语气语调通常能对大家的答题起到较大作用。
5理解所说部分作用的问题
这类问题通常在测试你是否能理解说话人所说部分的作用,通常会重新播放其中的一段录音。
这类问题通常以下列方式出现:Listen again to part of the passage. Why does the speaker say this? (replay) What does the professor imply when he says this? (replay) Wha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rofessor’s response to the student? (replay) 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e woman’s response? (replay)Why does the student say this?(replay)
〖答题技巧〗
1、仔细听重新播放的录音中说话人究竟说了什么,然后问自己他/她为什么这样说?
2、记住所说部分的作用和说话人直接表达的内容也许并不完全对应,其作用也许是为了某种目的,这和目的题有异曲同工之效。
6内容联系题
内容联系题主要是测试考生对段落中观点之间的关系的理解,换言之就是询问文章中观点是如何组织的,或者信息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这种关系可能会明确地表达出来,也可能需要考生从所听到的内容中进行推论,还有可能以让考生填写表格的方式出现。
内容联系题通常以下列方式出现:Click in the correct column... Click in the correct box... What is the likely outcome of doing procedure X before procedure Y? What can be inferred about X? What does the professor imply about X?
〖答题技巧〗
一般说来,需要考生填表或排序的题都属于内容联系题范畴。考生需要对此类题目预测一个结果,得出一个合乎逻辑的结论,推断新的附加信息,推论出因果关系或者说明具体顺序。这类题目本身难度并不大,但这在以前的托福考试中却没有出现过。因此,对付新题型最好的方法便是多加熟悉。
7组织题
在组织题这一题目类型中,考生可能会被问及所听段落的整个组织结构或者所听段落中两部分内容的关系。
这类题型通常以下列方式出现:How is the information in the lecture organized? How does the professor organize the information about X that he presents to the class? How is the discussion organized? Why does the professor mention X?
〖答题技巧〗
1、有关段落整体结构的问题会更多地出现在讲座中而不是对话中。在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请参照你的笔记。也许整体结构在刚开始时并不是很清楚,但当你宏观地考虑问题时,这类问题的答案就会一目了然,所以一开始听不明白时不要惊慌,要从整体上把握大局。
2、组织题的答案往往不直接在段落中说明,因此做这类题型时理解有效信息点成为了关键,需提高掌握有效信息的能力。
3、特别注意录音中教授所做出的对比。当教授提及了似乎与主题无关的东西时,考生就应该进一步集中精神听清他究竟想说明什么。
8推论题
新托福听力中最后一类题是推论题,想要准确地回答这类问题,你需要根据所听到段落中的事实来进行推论。
推论题通常以下列方式出现:What is implied when professor says X? What does the professor imply about X? What can be inferred from X?What will the student probably do next? What can be inferred about X? What does the professor imply when he says this? (replay)
〖答题技巧〗
新托福听力之动植物场景解析 篇4
场景考察范围要点:种属,举例及特点
首先,我们来一下zoology 动物学考察哪些呢?
1. 分类:
family 科;genus 属;species 种;phylum 门;class纲;order 目;suborder 亚目
2. 具体类型:
reptile 爬行动物;herbivore 食草动物;mammal 哺乳动物;invertebrate 无脊椎动物;vertebrate 脊椎动物;aquatic life 水生动物;amphibian /amphibious animal 两栖动物;parasitic animal 寄生动物;protozoa原生动物;rodent 啮齿动物;primate 灵长动物;plankton浮游生物;mollusk 软体动物;coelenterate 腔肠动物(如水母、海蜇、珊瑚等);homeotherms 恒温动物;cold-bloodedanimal 冷血动物等等。
3. 考察动物的特征:
creature 生物;feathers 羽毛;scales 鳞;armor甲;spinal cord 脊椎;digestivesystem 消化系统;excretorysystem 排泄系统;reproductivesystem 生殖系统;circulatorysystem 循环系统;respiratorysystem呼吸系统;hormonal system内分泌系统;appetite 食欲;digestive duct 消化管;esophagus 食管;stomach胃;small intestine小肠;large intestine大肠;anus 肛门;digestive gland消化腺;salivary gland 唾液腺;liver肝;gallbladder 胆;pancreas 胰等等。
4. animalphenomenon/behavior动物现象或者行为:
繁殖 multiply /reproduce 繁殖;camouflage伪装先生(如:北美的skunk臭鼬);blend in 与周边环境相融合(TPO17);vocalize发出声音等等。
植物主要考察:
1. 组成部分:
树干 trunk;树皮 bark;根 root;树枝 branch/bough;细枝 twig;嫩芽,幼苗 shoot;树叶 leaves;叶柄 stalk;植物的花 flower;花苞 bud;花瓣 petal;花蜜 nectar;花粉pollen;雌蕊 pistil;雄蕊 stamen;植物的果实 fruit;果皮peel;果肉 flesh;种子 seed;有的种子外部会包裹坚硬的壳shell以保护种子不受伤害;植物的光和作用photosynthesis等等。
2. 植物的用途:
比如在我们的生活中,植物为我们提供棉cotton;麻hemp;织物fabrics;丝绸silk;做成绳锁rope;制作橡胶rubber 等等。
3. 主要考察举例:
1). 北美大陆特有的动植物(如秃鹫,红杉等)
2). 某种生物的特点及应用(原产于美国的品种或引进到美国的变种)
3). 濒危动植物的保护(造成濒危的原因及保护措施)
动植物学听力段子规律
1. 文本结构(总分总)以及出题点
1). 开门见山
l主题句导入词:so, today等等,后面紧跟考察的大场景和具体内容。
l找到主题句,听信息的名词选范围,根据主题句后面紧跟的核心名词,在选项当中限定范围确定答案。
2). 内容content
l屏幕上出现的新的术语往往代表着一个话题的新的走向。
l注意教授提出的术语以及紧接着对于术语的解释。而此类的题型往往考察的并不是该术语解释的字面翻译,而是需要注意听教授关于这个术语解释的目的是什么。
l重听题答题的最佳依据:语境(注意教授独白场景中的反义疑问句语气,注意下文的走下,作为大家选答案的最直观的依据)。注意教授将要引导出的讲解内容是什么。
l一定要记下教授在讲座中涉及到的类比信息,也就是教授牵扯的并不直接在主题讨论范围内的内容的时候,就是我们的必考点了。主要考察类比点和类比对象之间的对应关系。
l细节题最常见的考点:段落中心,或者段首中心,也就是围绕一个屏幕闪现的主题词/术语展开。当字符闪现的时候,距离他最近的那一次解释最重要。
3). 教授的总结comment
l优先考虑教授提到的名词信息。注意教授的特别语气。
2. 题型规律
所有题目几乎覆盖全文总分总的结构。
l第一题通常考文章主题。第四题左右考文章的总结。
l屏幕闪现的术语紧接着的解释是笔记的重点。
l类比举例必然是考点。
l重听题,考察教授语气特别的地方,既是非正常表达出。
托福听力分类词汇:动物类
Darvinism 达尔文学说
natural selection 自然选择
class 纲
order 目
family 科
genus 属
suborder 亚目
species 种
invertebrate 无脊椎动物
vertebrate 脊椎动物
aquatic( life) 水生动物
reptile 爬行动物
amphibian (amphibious animal) 两栖动物
dinosaur 恐龙
bird 鸟类
extinction 灭绝
mammal 哺乳动物
primates 灵长目动物
insect 昆虫
antenna (复数 antennae) 触须
larva 幼虫,幼体
camouflage 伪装
pest 害虫
worm 虫,蠕虫
hibernate 冬眠
lizard 蜥蜴
chameleon 变色蜥蜴
regeneration 再生
turtle 龟
beast 野兽
domesticate 驯养
predatory (carnivorous ) 食肉的
predator 捕食者
prey (动词)捕食
(名词)被捕食的动物
scavenger 食腐动物
migrate 迁移
wing 翅膀,翼
bill (鸟)嘴
beak (鹰等的)嘴
nest 筑巢
dolphin 海豚
whale 鲸鱼
bat 蝙蝠
gorilla 大猩猩
chimpanzee 黑猩猩
habitat 栖息地
rodent 啮齿动物(如松鼠)
primate 灵长动物
plankton 浮游生物
mollusk 软体动物
托福听力实战备考方法
1. Blind Listening(盲听)
a.这第一步并不需要考生听懂材料的每一个细节,但是要能够抓住说话人的思路和框架。在Blind Listening中,更重要的是教授讲课的思路和全文的重要细节。听完后直接做题。
b.当第一遍听完后,再听第二遍。第二遍的作用是把第一次听力内容忽略的地方和忘记的地方通过第二遍记下来。很多人发现明明每段都听懂了,一选就错,有时候连答案还没看清楚就选了。第二遍也是给自己一个好好检查的机会。
c.在听的过程中,记笔记也是至关重要的,主要记录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这类词语所包含的信息量大,也是重读和重复的核心词汇。
2. Look at Me and Listen to Me(看着我,听我说)
在这个环节中,一边听一边看着原文,手上拿着笔,划出自己不认识或似曾相识但反应不过来的词。录音结束,开始查生词,写在原文的旁边,只需要知道这个单词在这篇文章的意思就可以。更重要的是,确保自己明确原文中所讲的每一个细节。
3. Dictation and Intensive Listening(听写和精听)
它指的是将一篇听力录音中的原文全部听抄下来并且能听懂原文中的每一个细节。为什么要进行听写和精听?因为它是听力提高最有效的方法。为什么听写和精听是听力提高最有效的方法?因为它能将一个人听力中所有细枝末节的问题都暴露出来,然后订正,全部解决掉,这样自然最有效率,也最深刻。
托福听力试题全框架
1.形式:有两种形式
a.2-3个对话,每段对话后将有5个问题。在对话中,第一个场景发生在学校办公室里。对话可能涉及学术内容或者与课程要求有关。第二个场景是关于学生服务的对话。对话一般发生在大学校园中,包括非学术性的内容。
b.4-6则讲座(Lectures),每个讲座后会有6个问题。讲座一般来源于老师的课堂授课。讲座可能只是摘录教授的讲课内容,或者是学生的提问,或是老师向学生提问并且请一位学生回答。
2. 新托福听力部分考试时间:60-90分钟, 每个讲座或对话长度为4-6分钟。
3.对话发生的场景和对话内容:a. 办公室;b. 学生服务。讲座内容涉及各学科的入门级知识。话题涉及广泛,考生无需对材料所涉及的领域有任何预先的了解。考生回答问题所需要的全部信息都在听力材料中给出。
这些话题可被分成四大类:
Arts(艺术)
Life Science(生命科学)
Physical Science(自然科学)
Social Science (社会科学)
4.对话的特点:对话都极其具有北美大学校园生活的特色。偶尔,在听力当中,考生也可能听到除美音以外的英音和澳音。这样显得新托福更国际化。
5.题型:新托福听力的大部分题目,不管是对话还是讲座,都是以传统的四选一的选择题为主。还包括其他新增题型:
多项选择题 (比如从四个或更多选项中选择两个正确答案)
排序题
搭配题(将表格中各项与其所属类别进行搭配)
复听题 (在大多数讲座或对话后至少有一道回放题。在此题中,考生将再次听到讲座或对话中的一部分,然后考生将根据所听内容回答一道选择题。)
连线题
6.考生在TOEFL中所要具备的能力:
a.记笔记的能力 Note-Taking Skil。l
b. 长时间这种注意力集中的能力。
c. 在人机搭配的过程中,考生应具有自己掌握和支配时间的能力。
d. 在训练时更要着重培养自己的能力是将文章变短变小的能力。
如何突破托福听力的22分
情况一:单词听不懂
单词不认识其实是众多托儿们的硬伤,试想一个从来就没见过的单词,就算听上一千一万遍也不可能把意思给凭空悟出来。而对于一门语言类考试而言,不背单词想考过的念头更是不切实际。很多托儿们都会抱怨,单词太多太难,背不下来或者背了也会忘。那么首先,对于新托福听力来说,虽然涉及到众多专业的学科性的内容,但考试的实质依旧是语言而不是专业知识,因此,单词不需要一开始就记太偏太难的,先从最基本的开始。另外,大多数托儿们对于单词识记的方法也有问题,听力强调用耳朵识别单词,从而知道其意思。很多托儿们对于单词,只认识其写法和意思,不关注读法的背诵方式,势必在听力中造成单词看得懂,听不懂的情况。这样在真正的考试当中,单词无法用耳朵识别出来,看起来再熟悉也无济于事了。
情况二:惯用说法听不懂
由于新托福听力取材真实的校园生活学习场景,所以其中的语言也很生活化,更加鲜活。这些内容对于绝大部分考生来说,都很陌生,因为传统的中国英语教学中学习到的都是过于正式或者老套的说法。很多同学都没有在意这点,甚至在出国了以后,最基本的打招呼问好都要花好久才能适应,因为课本上学的打招呼的方式是”How are you?” 或者”How do you do?” 当听到外国人以平常语速说出”How is it going?” 或者”How are you doing?” 的时候,肯定不知道别人在说什么,更不用说怎么回应了。类似的情况在新托福听力当中比比皆是。当然,就应对托福考试来说,可以先把听力文章中鲜活的用语学会,如果能配合一些电影或者美剧,多进行了解巩固,那效果肯定更好。
情况三:言下之意听不懂
在新托福听力考试当中,不仅有直接考细节信息的题目,也会有考对于字面意思理解的题目,说白了,就是考某句话的深层含义。这样的题目是在中国大多数英语考试当中没有的,因此很多托儿们会觉得很不适应,但其实这样的题目仅仅是纸老虎。
例如:
一学生在办公室问学校工作人员”I am supposed to be having my class right now, but I can’t find my classroom, do you know where it is?”
而工作人员答道”There is a room assignment sheet on the bulletin board outside this office.”
在新托福考试中,对于后一句话,就会提问工作人员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样的题目的难点在于,在听懂字面意思的情况下,需要通过对于上下文的理解,知道说这句话的真正目的,意图。比如在这里,我们听到上文学生在问教室在哪时,就应该推测到下文应该是对学生问题的一个回答,虽然字面意思是”办公室外的公告栏上有教室分配表”,但目的不在于说哪有个什么东西,其实意图是告诉学生,你自己去看分配表,找自己的教室在哪,即回答学生”教室在哪”的问题。对于此类题目,托儿们要摒弃只考虑单个句子意思的习惯,逐渐培养自己在听懂的情况下思考上下内容的联系,思考文字以下更深层的内容。
综述:
托福阅读讲义如何利用更高效 篇5
一.利用托福阅读讲义积累单词
我们需要的托福阅读的词汇量是8000左右,而托福讲义里面的单词其实会涉及到更多。如果考生在背完要求的8000单词之后,想继续扩展的话,不妨了解一下托福讲义哪些生词。在阅读初期,建议大家先系统过一遍自己已经掌握的8000词汇,查缺补漏。之后再过渡到寻找生词上,一般情况下,生词大概背3遍左右才能基本掌握。当生词看得懂之后,托福的核心词汇基本掌握了,这时候,考生不需要记8000之外的这些生词。因为这些词汇只要看懂就行,不影响其他部分。通常,托福词汇8000和生词意思的全面掌握,也需要将巩固背3遍左右。
在背诵单词的过程中,建议同学们按照上面的步骤,先把已经掌握的8000词汇温习,再对托福阅读讲义中的生词进行背诵,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更有利于单词的全面掌握,而如果直接上手背诵讲义生词,则很难在短期内适应托福的难度,反而影响背词的最终效果,甚至因为太难而产生对单词的抵触情绪。
二.利用托福讲义巩固语法
很多同学在备考托福的时候会有一个误区,以为单词多,看阅读讲义就很容易,其实不然,正式进入到托福阅读讲义的做题中会发现,里面中涉及到的句子不是主、谓、宾的简单组合,往往会穿插多种复杂修饰的成分,例如定语后置,不定式等。让句子结构变得错综复杂,从而使句意变得扑朔迷离,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系统掌握语法知识,就堂而皇之去看托福阅读讲义。在托福阅读讲义中,涉及到的语法点最关键的是复杂修饰,这些包括插入语、介宾结构、分词短语、不定式、从句,定语,等等。一句话一般都用上很多这种,让考生不知道主语在哪儿,错抓句子意思。如果在看阅读讲义之前,掌握了这些不同类型的修饰成分,并且能够在一句话中准确的识别出来,清楚地知道各成分间的逻辑关系,也就意味着掌握了托福阅读讲义中大部分的语法点了。像省略,疑问,倒装这种句型反而在阅读讲义中出现的频率较低。
三.托福阅读讲义中的习题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长久以来,考生受应试思维比较大,面对厚厚一本阅读讲义,就直接硬做,做完就OK了。至于托福考试考什么,平时重点练什么,都已经抛诸脑后。这种思维在阅读讲义做题中表现为,轻视段落及篇章整体的中心思想的理解,只是阅读和题目相关的若干句子。这种做题方法看起来很快,实则不好。在做阅读讲义中,我们需要学会通过题干线索词回到文章中找到相应句子,但有些情况也会查不到相对应的句子,这时候我们更应该去了解相关技巧,而不是继续硬做。比如题目中出现了对原文的改写、考查多个段落相关的题以及最后一道篇章总结题等等,像这些无法直接找到相应答案句的题,需要大家在通读段落或文章的过程中才能全面把握住,所以,做题的正确打开方式应该是根据托福阅读讲义的出题原则,在逐段浏览文章的过程中逐段做题,换句话说,就是读一段再做与该段相关的题,以此类推,直到完成最后一题,而不是简单的定位做题,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住阅读中考查的每一道题,尽可能少丢分。
托福阅读:1/4以上的题目在于词汇
新托福考试阅读题中,常常能看懂文章但是却又做错题,这种新托福阅读的错题现象貌似成为一种常态。老托福的时期,这样的事却没有见过。新托福考试中题目是取消了语法的单项考察,但在考试之中又将对于语法的考察融合在了新托福考试之中,这里面就是新托福阅读考试体现得最为明显。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教师支招的托福阅读考试建议。
一般说高中基础的同学词汇量比较小,高中程度的英语词汇量是3500个,这离8千的量就少很多了,所以我们建议两步走。 第一步找一本词汇书背一些,同时因为你词汇量比较小,而且背单词比较枯燥,同时我也建议你在背单词书的同时,大量的精读托福阅读文章。因为我们知道你获得单词是从两个方面获得的,一方面是机械地获得这个词汇;第二块来自你阅读的文章中,每篇阅读文章中,如果是英语单词比较差的同学,甚至会发现100个单词不认识。但是我们也发现,在阅读中背单词是特别快,而且不容易忘记。所以我建议两方面结合,第一个是背一本单词书,我们基本上要求新东方的学员或者叫托福备考学员在考试前一本单词书至少背7、8遍;第二个是大量阅读新托福的文章,包括老的托福的文章也是特别有意义的文章,同时把里面的单词全部都背下来,这对你是非常有利的。为什么这么强调单词呢?就在于新托福的阅读中有1/4的题目全部在于词汇上。
我也接触过即将参加SAT考试的同学,一般来说,SAT的阅读要比托福的难。比方说我们SAT的批判性阅读部分需要的词汇量是13000个词汇量,而托福的阅读需要8千个词汇量,从这个比例我们就可以看出来,SAT阅读比托福要难一些。但是整个的阅读的感觉和阅读的题材文章还是有一些差异的,托福的文章主要以科普类的为多,而SAT有很多的文章是文学类的,历史类的,所以这一方面需要更多准备。
所以你是完全可以用SAT阅读去准备托福阅读的,但是需要你做一个转变的过程,做一个什么事情呢?托福中有很多题型是SAT没有的,所以我建议考完SAT以后,最好再买两本新托福备考的书,大量做一下练习题,尽快熟悉托福的题型和做题的感觉。《新托福综合教材》是一本非常不错的书,这本书尽管前面的板块有一点简单,但是这本书有一个特别大的好处,它把新托福的题型介绍的特别细,是备考托福非常好的一本书。而且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目前为止我培训的很多学生都是SAT打高分以后再回来考托福的,他们很多人的托福都是在110分以上。
托福阅读文章中的十大“路标”
一、列举和并列句
列举指的是: FirstFirst, Second, Third, 等逐条列出。;等逐条列出。并列句是指: A , B and C ,即逐项列出。它们共同的特征是列出二点或三点以上的条目。该类型语言点常考的题型是“细节性问题”,主要有两种:
1. Which 题型
该题型只要求从并列的三顶中选一项作为答案,其它条目与题目无关。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题目的答案出自最后一个选项 。
2 . EXCEPT 题型
该题型俗称“三缺一”题型,即题目 4 个选项中有三个符合文章内容,剩下一个不符合,题目便是要求选出这个不符合文章内容的选项。例如: All of the following are mentioned as types of evidence concerning handedness EXCEPT
这种题型只适合于考并列、列举句,这是因为它要求其三个选项一定是文章中出现的,也就是并列或列举之处。利用这一特点.我们在读文章的时候就可多留意,如看到并列、列举句,可预想其有可能被考到;如发现题目中有“三缺一”题型,则应到并列、列举处找答案。
二、否定及转折句
否定句是指带有 NO 或 NOT , NEVER 等否定词的句子,而转折句则指带有 HOWEVER , BUT 或 RATHER 等关联词引导的句子,它们可以用下面的句型说明: A is not B , as C , but is D 。对于以上的句型常出“推断性问题”。
三、举例句
句中由 as 或 such as , for example 等引导的短语或句子为举例句,常考“推断性问题”和“细节性问题”。上面句型中的 as C 为插入的举例句。
四、数字与年代
文中的数字、年代、日期等常常是出题者注意的考题点,如 年 10 月第 48 题。
五、最高级及绝对性词汇
文章中若出现 must , all , only , anyone , always , never 等绝对性词汇或 first , most beautiful 等最高级词汇,往往是考题要点,一般出“细节性题目”。这是因为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 概念绝对 , 答案唯一 ,无论是出题还是做题,不会产出歧义和疑问,因此很容易出题,答案绝对正确。相反地,如果文章中出现相对性的词汇、例如 Some of the people chose red hats,some chose green hats,and others blue ones. 其中 some 为相对性词汇,如果我们出这样一道题: What color hats did some people choose? 那么就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因为有可能为 red,green 或 blue ,给评卷带来困难。
六、比较级及比喻
如果文中含有 more than 或 as as , like ( a fly )等句型,则为比较级或比喻句结构,往往也是考题点,一般出“推断性题目”。
七、同位语及插入语
文章中带有由 that is , i.e. , or 等词汇引导的名词词组,放在一个名词后面,为同位语;插入语是指副词、不定式、分词、从句等结构故在句首,句中或句尾,不做句子成分,但修饰整个句子、表达作者感情的语法结构。 这些用逗号隔开的持殊结构往往也是考查的重点,一般会出“细节性题目”。
八、因果句
句中若有如下结构或词汇的称为因果句:
(1) 因果连词: because , since , for , as , therefore , so , consequently 等
(2] 表示因果的动词: cause , result in , originate from 等;
(3) 表示因果的名词: base, basis, result,consequence 等,这些因果句都是指明某两个事件之间因果关系的,尤为出题者所青陈.因为通过出题可以考查文中两个事件内在的因果关系。此种句型一般出“推断性问题”。
九、段落句
文章各段第一句 ( 段首句 ) 和末段员后一句 ( 文尾句 ) 都是十分重要的地方,往往是文章作者表达中思想,进行总结综述的地方,因此常出 (1) 主题性问题, (2) 细节性问题.和 (3) 结构性问题。
十、特殊标点
有一些特殊标点的含义也属于考查范围,它们是:
(1) 破折号,表示解释.考细节性问题;
(2) 括号,表示解释.考细节性问题;
(3) 冒号,一股同上,有时冒号也表示列举,则考“ EXCEPT ”题目;
(4) 引号.表示引用,考细节性问题:
(5) 惊叹号,表示作者感情,考态度性问题。
新托福听力课讲义 篇6
14-25分
童老师在课上反复强调听力记笔记一定要精简。
少记多听,掌握好文章的结构。
▷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就是:
每次做完题拿着自己记的笔记和题目对应,把出题点所在的笔记内容画出来,其余的大都是没必要记的。
然后对出题点地方的文本进行分析,找到句式规律,今后听到这些相同或相似结构的句子就会很敏感,知道这里可能出题,要快速记笔记。
然后保证听力的练题频率,三天不练,打回原形。
笔记的简写也是门学问,其实它说起来很简单,网上总结出的简写符号各种各样的都有,但是我还是建议大家确定下来一套自己会用的简写方式。
不然今天用diff代表different明天又代表difficult,整个笔记就会乱套了。所以这里的时间不能省~
听力我到考试的时候笔记还是记多了,考场上也有找不到答案的情况。
但是能感觉到自己进步很大,最后的成绩也的确印证了这一点。
最后,除了自己本身多练习,老师的点拨更重要。有搞不懂的问题要多问美童老师~
本文作者:考情报告(微信公众号:纯青教育)
新托福听力迎考面面观 篇7
经典考题回顾
由于新托福考试在全球已经进行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因此曾经考过的题目数量已相当多,范围十分广泛。从科目与题材看,经常考查的内容包括以下几类:
1地理学
地理学是旧托福听力热衷于考查的内容,到了新托福中也不例外。考生在复习时,尤其要注意dating technology方面的内容。在新托福中已经反复考查过用沙子、风、树木等方式测量计算地质时间的题材,这些题材的文章与《新托福考试综合教程》中Mini Test 2的第二篇听力文章如出一辙。因此对于这类题材不熟悉的考生,应该将这篇文章反复练习,体会文章布局与出题点。
2经济学
经济学题材考查过的内容包括:成本的划分(机会成本、边际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市场的种类(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垄断)、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管理技术等等。
考生可在闲暇时挑选一本带有名词英汉对照的经济学课本,从中了解一些经济学单词,这对于参加新托福考试比较有帮助。
3动物学
动物学的题材一般包括对动物生活习性的研究,以及某种动物的特定生活习惯介绍等。新托福中曾经考过的动物种类很多,且很多是国内考生并不熟悉的,如负鼠、鲟鱼、蜂鸟等等。在此考生不需要过于关注动物的名称,因为出题人设置这样的词汇本来就不要求考生认识,在涉及听力的文章中会给出对这些词汇的直接解释,或是给出提示,考生不必过于担心词汇上的障碍。
4植物学
植物学的题材一般不会只关注某一植物的特性,而会较多地关注植物的共性内容,比如植物的趋向性生长、树叶的排序方式、花的授粉途径等等。因此同动物学题材一样,考生在复习时不必将注意力过于集中在植物名词上,而应多关注一些植物的共性特点。
5人物传记
新托福中考查过的人物传记一般以作家为主。同时新托福中经常考查与一般“常识”中的某类作家所略有不同的作家,如某位被公认为浪漫主义小说家的作家其实是一位诗人等等。
6历史类
新托福历史类题材的考查范围几乎全是美国历史,但内容不只局限于美国政治历史,还包括美国铁路历史、城市历史、法律发展史等等。考生在应对此类题型时,应该牢记“起始、高潮、转折、稳定”这四个历史题材类文章的常考阶段,做好笔记,就能获得较高分数。
7图书馆场景
图书馆场景几乎每隔一次考试就要在新托福中出现,可以说是所有题材中最为热门的。图书馆场景常考的内容一般包括:借书到期问题、超期交纳罚款问题、图书查找问题、办借书证的问题、询问借书的程序等等。
8论文场景
新托福的论文场景延续了旧托福的内容,常考内容依然是:论文论题过于宽泛;论文延期如何申请;小组合作如何进行;题材收集需要加紧等等。
考生在复习时可以结合一些旧托福的考题进行备考练习。
9购物场景
新托福中曾经考查过包括购买电脑、停车券、电影票、公共汽车联票、午餐、晚餐等方面的内容。考生在复习时要注意,虽然在新托福中可能会出现的购物种类很多,但它们基本还是围绕着校园生活展开的,考生要以这方面为主要复习内容。
备考方案
听力的提高,总体来说包括以下四项内容,即基本功、精听练习、泛听练习、考试模拟。下面笔者将这四项内容分别加以阐述。
1基本功
听力基本功的提高包括的范围较为广泛。首先,需要具备一定词汇量。托福考试的词汇量一般要求在8000左右,而听力部分则相对低一些,一般在6000左右。在补充词汇量的同时,需要注意一些问题:(1)托福考试的学术类题材中,经常会出现很多专业名词,很多同学都感慨这样的词汇听不懂,想要背诵又觉得范围太大,无从下手。其实这样的词汇基本是不需要完全背诵的,因为文中(如上文提到的动物学、植物学等学科)一般都会对这些词进行解释,而出题者也正想通过这样的题目,考查考生是否具备根据上下文推断未知信息的能力。(2)虽然一些学科类的专业词汇不需要补充,但是某些美国校园生活中常会用到的词汇却需要中国考生去熟记,比如12星座的英文说法、一些经济学的常见概念等等。
基本功的第二项是语音。新托福听力在语音上与旧托福相比,一个重要区别是出现了地方口音,而不再像原来以标准的美国纽约英语为主。因此,即使是一个发音非常标准、对美式英语语音十分熟悉的考生,在参加新托福考试时也可能会出现听不懂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考生应该从两点下手:首先,尽管考试中会出现不标准的口音,但是考生自己练习时还是应该以标准发音为模仿对象。英文的口音虽然差别较大,但很少会出现如同普通话与粤语之间差异之大的情况,所以一旦练好了标准发音,还是可以为听懂各地口音打下较为扎实的基础。其次,考生可通过各种广播、电影、电视剧,广泛接触各地口音,使自己对英语的口音现象熟悉起来,这一点笔者将在下文中详细介绍。
基本功的第三项内容是俚语。在新托福考试中,俚语所占的比重将会大大降低。新托福听力取消了以考查俚语为主的小对话,同时由于新托福听力以课堂正式讲课内容为主,因此不会出现大量的俚语。但是还是会有一部分俚语在课堂交流中出现,如果听不懂这些俚语,必会妨碍对整段文章的理解。而且ETS明确表示,每次考试的听力部分都将会有一道题与俚语有关,因此有必要掌握一定量的常用俚语表达。对此,考生可以进行大量泛听与泛读练习,扩大英语的接触范围;另外还可以将一些旧托福考试中的小对话进行整理与记忆,以增强自己对俚语的掌握。
2精听练习
精听练习是真正提高听力水平的必经之路。所谓精听,就是在听的时候,要将说话人所说的每个单词,每一句话全部听懂。如果一遍做不到全部听懂,就再听一遍,直到全部听明白。当然,这样反复听也有一个极限。一般来说,如果一句话反复听了五遍以上还是没有听懂,那么这个时候就不必再继续反复听下去,而应该找到听力原文,对照着总结自己没有听懂的原因,这样做往往比一味地重复更有效果。
精听时还要准备好纸和笔,遇到任何自己觉得有价值的内容,都要记下来,以帮助自己记忆文章的内容。对于不大明白的人物关系、学术内容等等也要记下来,在听完之后再进行推导。记笔记也是应对新托福听力考试时所必须具备的一个技能。适合精听的材料有:National Geographic,Discovery, Scientific American Magazine等等。此外,一些美国大学的课堂讲座录音也是很好的精听材料。
3泛听练习
所谓泛听,指的就是大量接触听力材料,在听的时候不必过于在意每个词句是否都能完全听懂,而是要抓住所听内容的大意。泛听可以帮助考生消除听英语时的紧张与恐惧,同时也可以帮助考生扩充词汇与习语,加强英语基本功。
在泛听材料的选择上,笔者推荐美国的经典电影与近几年热播的生活类电视剧。这些影视内容贴近生活,充满时代气息,语速语音也与正常美国人生活英语一致,因此是极佳的练习材料。
但是在选择电影及电视剧时,题材方面也要加以注意。首先是年代过于久远的电影就不应在考虑之列,因为时过境迁,这些老电影中的很多表达已与现代英语脱节,例如《罗马假日》、《北非谍影》、《乱世佳人》等等;其次是一些台词较少,而动作特效场面较多的影视内容也不宜作为泛听的选择材料;第三,应该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地方口音较重的电影,以此熟悉各种英文口音,如《阿甘正传》、《勇敢的心》等等。
4考试模拟
【新托福听力课讲义】推荐阅读:
托福听力常见单词05-11
托福听力题目汇总08-11
托福听力备考攻略08-20
托福听力讲座笔记03-07
托福听力备考训练听力这些方法更有用05-13
托福听力做笔记攻略09-05
托福听力语法很重要10-06
托福听力练习法介绍02-03
托福听力如何复习做错的听力题目01-15
托福听力备考如何更快提升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