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中考常考内容之“照应”

2024-08-11

详解中考常考内容之“照应”(共1篇)

详解中考常考内容之“照应” 篇1

照应(呼应)详解

只有过渡照应得好,才能使文章达到结构严密、浑然一体,中心突出。“过渡”是给文章穿针引线,把全文连成一体,达到“天衣无缝”。“照应”是为文章设置亮点,让文章波涛起伏,做到“锦上添花”。

1、什么叫“照应”? “照应”,即前后文的彼此照顾。(一种解释:“照应”就是两句话说的是同一件事,就好比你照镜子,镜子里的你和你是一样的),也就是写文章常说的:伏笔和呼应。详细一点说, “照应”:前面写的——后面要有着落;后面写的——前面早有埋伏。行文前有因,后有果;先有源,后有流。如古代兵法上长蛇阵法: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攻其腰——则首尾相应。

2、什么是“伏笔”?伏笔,就是埋伏,对要说的人、事、物,先作一个提示。也就是在一篇文章里,将后面将要出现的人物或发生的事件,在前边先作些提示或暗示。伏笔设置巧妙,就会使文章结构严谨,发展合理,增强描述的生动性。

3、什么是“呼应”? 呼应就是对前面伏笔的回应。(通俗解释:意思就是后面的话是接着前面的话说的,就好比有人在远处喊你,你就“呼应”)

4、伏笔和呼应的作用和用法:前有伏笔,后有呼应,才能使文章构成一个血脉一贯的整体。伏笔和呼应是经常连在一起的。

照应的几种方法

(一)、文题照应法

1、什么是文题照应法?即文章的内容与标题相互照应,标题中明显的,行文中必须有相应的文字,来照应标题。以题眼为基点,写下去,使文章始终围绕中心主旨运笔。简单地说,文题照应 ,就是在叙事过程中,所写的内容务必切题 ,要和标题相照应。这种方法,也叫“标题照应”。此法,还有的叫“内容与标题照应。”

2、文题照应法的作用有的文中,多次出现内容与题目相照应。标题是文章“心灵的窗户”,往往抽象概括文章的思想内容。所以,照应标题,会使主题更加突出。

3、文题照应法的分类,分为三类:(1)、首段扣题,尾段照应。(2)、卒章显志,篇末扣题。(3)、语意扣题,隐形照应。文题照应的五种表现形式

(1)、首段扣题,尾段照应。此法,或段首句,开门点题;或段落的结句,直接抄题目,点题;或抓住题目中关键字句,变换语言形式,在首段中突现出来,而末段,在首段基础上,适当地变换语言形式,进行呼应。也就是, 开门点题,可以直接抄写题目;或紧扣题目,变换语言形式,在段首中突现出来。末段在结尾处,再现文眼的本意字;或者再叙述一下首段有关题目的文字,甚至直抄题目。形成首、尾与题目呼应。

(2)、卒章显志,篇末扣题。在起笔时,宕(拖延的意思)开题目,思路由远及近,由表及里的写,达到水落石出时,揭示中心。例如:《这不是一颗流星》〖开头〗从未提及流星;{结尾}直到结尾时,才揭示其含义,点题:“我原以为孩子天真纯朴的念头像流星一样会转瞬即逝,现在我明白,这绝不是流星,而是一颗心,这颗心比大人们更真诚,更纯洁。”

(3)、文中扣题,文脉缜密。文章思路严谨,材料始终为中心服务,写作不离主航道。

(4)、篇末扣题,收手呼应。起笔时,于题不顾,思路由远及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写下去,达到水到渠成,篇末点题明旨。

(5)、语意扣题,隐形照应。即题意相同,而语言形式不同的照应。这种照应,使文章深沉、含蓄、艺术性高明。例如:朱自清的《背影》此文,是照应标题之典范。文中4次照应标题,写“背影”。这样多次照应,突出文章重点,使文章脉络分明。照应标题的好处是能避免离题现象出现。

文题照应法的两种情况: 其

一、标题的含义,一目了然,行文反复点题,使结构严谨,中心突出。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正文与标题4次照应。(每讲完一个故事,都安排了一段文字与标题照应。)其

二、标题的意义含蓄,在适当的地方点题,形成正文与标题的照应。例如:《小桔灯》标题含义深刻,因此,在正文中多处点题,与题目照应:

第5节:“我下楼在门口买了几个大红桔子„„”

第6节:“我想起了„„桔子,就拿出来放在床边的小矮桌上。她„„拿过一个最大的桔子来„„”

第8节:“她„„把那个小桔灯四周相对的穿起来„„”

第10节:“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桔灯„„”

第11节:“每逢春节,我就想起那盏小桔灯。”

本文,由于运用了题文照应的方法,揭示了小桔灯的象征意义,主题就更加突出了。

另外 ,还要注意: 一是,题文照应法运用得好,既能使文章结构严谨,又能深化主题。二是,题文照应法,必须顺理成章,运用自然;但不要弄巧成拙。

(二)、前后照应

前后照应,就是在文章里,前面的内容与后面的内容,互相照应。例如:《意外》 首先写:“我的画——《球迷》,在市里获得一等奖这是我做梦也没想到的。”接着又写到:“想起这件事,话就长了。”接着作者就追述了《球迷》的创作经过,最后完成全文。又如:《党员登记表》中,写黄淑英给区委书记老赵一段:“刚刚走到山脚,突然听到山上响了一枪,她吃了一惊,抬头看时,白茫茫的风雪,像一团烟雾似的,遮住了半山坡,什么也看不清。紧接着,那烟雾深处,接连又响了几枪。”为什么打枪?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后面写了老赵补捕,以此照应前面的悬念,使人了然于胸。

(三)、首尾照应

1、首尾照应的概念在开头提出话题,结尾时作出答案或总结,就叫做“首尾照应”。也就是文章的开头与结尾,紧密呼应。

2、首尾照应的作用首尾照应,既给人一种结构完整、浑然一体的感觉,又有概括全文、揭示中心的效果。例如: 《一件小事》: 开头:“但有一件小事,却与我有意义,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使我至今忘记不得。” 结尾与开头呼应:“独有这件小事,却总是浮在我的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大我的勇气和希望。”

3、对首尾照应的要求:(1)、开头的悬念,结尾有解答;(2)、结尾的内容,开头有交待;(3)、开头与结尾,要紧密呼应。

4、首尾照应的主要方法

(1)、重复照应:重复的方式,或是一字不差;或是只改一、二个字;或只完全重复首尾的一个句子,如《白楊礼赞》:开头:“我赞美白楊树”;结尾:“我高声赞美白楊树”。

(2)、首尾语言重复照应:即在题意、主旨上照应。

(3)、感情重复照应:常为抒发情怀、憎恶之情的。如朱自清《背影》首、尾均抒发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4)、问答式照应:开篇提出问题,引起下文;结尾在正文基础上,作回答。

(5)、景观与感情照应:如游记,开篇描写景物;结尾议论抒情,情由景生,情景交融。

(6)、物象重复照应:开头、结尾提到相同的物象。

(7)、点明主旨和抒情议论照应:开篇点明中心内容,结尾用抒情议论的方式升华主题。如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

(8)、因果照应。

上一篇:如何建立本公司优秀企业文化下一篇:2016文艺汇演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