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单元作文(共11篇)
初中语文单元作文 篇1
语文,山涧的一泓清泉,空中的一轮皓月。
语文,是你带我进入文学殿堂作文人网 你也可以投稿,让我感受文学的金碧辉煌。语文是你让我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是你吗,李清照?伟大的宋代诗人,你如何寻觅,又怎样冷清凄惨?是你在哀号吗?靖康之变坏了国也毁了你的家。你漂泊,你凄苦。
你。淅淅零零,一片凄凉心暗暗生惊。一点一滴又一声,一点一滴又一声,与心血泪交相迸。白杨萧瑟雨纵横,此际孤魂野鬼。无边落木响湫声,长空孤雁悲更浓。提起昨日伤心事,泪满巾!只见阴天黯淡,天昏瞑。哀猿断肠,子规啼血,好教人怕听。我独在人间委实的不愿生!
语文,你让我感受情的真。让我得到了真情,体味了人意。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那是忠君爱国、忧国忧民的屈原发出的感叹,是屈原对昏庸楚怀王觉醒的呼唤。举世混浊你何以独清,众人皆醉你何以独醒?
是你在叹息么?民之多艰,你想扭转。可
你有才不被用,腔腔报国热情换回的竟是王的疏远追逐。你感慨叹惜,愤怒!难道王就是这样的王,国就是这样的国吗?天下之大为何容不下香草美人一个。你想唤醒王,于是怒沉汨罗江。啊!后人为你绝倒,但那个昏庸的王唉!徒留江水不断情。
语文,你让我又认识了英雄一位。
圣人不贵尺之壁而重寸之阴时间即金钱人行犹可复,岁月哪可追?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刘安、富兰克林、苏轼都在劝诫我们珍惜时间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在告诉我要向周围的人学习。取长补短,才能成就大业。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在传达要多行善事,种善果。勿行恶行。
语文,你教会了我许多的道理。让我人生之路走得更平整。
语文,就是让人如此沉迷。捧一泓清泉在口,甘甜。摘一轮皓月在心,光明。
语文啊语文。爱你不后悔。
初中语文单元作文 篇2
一、明确单元主题,把握写作方向,制定写作目标
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为例,教学参考中的单元说明是这样定义写作的:本单元的写作主题为“从生活中学习写作”,意在强调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的源泉。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总结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并流畅地表达出来。而初一阶段的学生生活比较单调,他们不会留心观察和体会生活,写作中不知道该写什么不该写什么。而本单元所选文章能很好地为学生提供写作思路,这些文章都是贴近学生生活的作品,以亲情为主题,兼顾了古今中外。学习这些文章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在这个大的单元主题下,单元内的每一课都有各自的侧重点。莫怀戚的《散步》题材虽然平凡,但意蕴却非常丰厚,从中可以感受到亲情的温馨、生命的可贵,使学生理解传统的孝敬观念;《秋天的怀念》则是表现无私、深沉、宝贵母爱的典型篇章,其中蕴含了作者对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变化历程的回顾与反思;《羚羊木雕》写的则是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矛盾,而这种矛盾恰恰正符合初一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读来感同身受;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则以优美浪漫的笔调抒发了子女对母亲的爱;文言文《陈太丘与友期》则更是一则以儿童为主角的故事,表现了陈元方的聪颖机智。明确单元的主题与写作的方向,据此制定写作目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自然,从中发现自然之美、自然之趣和自然之理;引导学生用心感受校园生活,捕捉美好的、有趣的、有意义的瞬间,记录自己的感受与体验;引导学生关注家人,关注平凡的家庭生活。
二、把握课文内容,明确训练目的,确定训练内容
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为例,通过《散步》中的生活小事制定本课训练目的——观察生活。教师可以制定训练内容:写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要求(1)选取家庭生活小事来抒发真情实感;(2)150字左右。通过本课的训练目的,引领学生回归生活,寻找生活中的小事,以小见大地抒发真情感。《秋天的怀念》的训练目的可以定为感受生活,由于文中有极为丰富的人物心理描写,可以制定训练内容:用心去思考生活,要求(1)细致观察生活;(2)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3)运用恰当的人物描写;(4)200字左右。《羚羊木雕》记录了一件贴近儿童生活的平凡小事,所以要求学生写一件自己生活中亲身经历的事,可以制定训练内容: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要求(1)写你亲身经历的事,有自己的独到体会和见解;(2)综合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和各种修辞手法;(3)200字左右。基于前几课的训练,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素材积累、写作手法运用,以此进一步设计第四课的训练:借助一种具体形象来抒发自己对母亲的爱,要求(1)仿写《金色花》或《荷叶·母亲》;(2)运用具体的形象抒发情感;(3)200字左右。这种训练方式可以减少写作的难度,达到初步接触诗歌体裁的目的。
三、片段习作训练,单元主题升华,生成有效习作
在对每一课的单方向训练基础上制定本单元的作文设计:用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提炼生活。以本单元课文为例,写自己熟悉的生活,确定写作对象,选择恰当的写作手法,抒发真情实感。自拟题目,以生活中真实的故事为素材写一篇文章,不少于500字。经过每一课的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训练,学生的写作习惯会有所改变,而不是一味地漫天飞“绪”,而在落笔之前有所思考,在写作中尝试实践与运用,而那些没有写作思路的学生也会参照课文内容、写作训练来进行仿写,这样既引导了学生的写作方法、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写作习惯,又拓宽了他们的写作视野,为学生习作扩宽了领域,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要想提升作文的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积极探索新的思路与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挖掘素材,积累写作经验。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研究中学的母语写作教学。我们国家在长期的课改历程中,也逐步摸索出了教材体系的新出路,教材内容排版发生了很大变化,体系比起十年前也有了许多进步。目前,全国各地中学生使用的语文教材容纳了所有母语的听、说、读、写内容。这样编排有利于加强各部分内容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衔接与过渡。在实际教学中,写作教学由于缺乏具体的可供操作的指导,写作教学流于随意甚至缺失。对于单元主题的片段写作教学与训练,教师可以将笼统抽象的理论化为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法,将作文教学过程具体化、趣味化,使学生在写作中乐于动手,缩短学生由“生”变“熟”、由“拙”到“巧”的过程,从而提高作文的有效性。
摘要:作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然而目前初中生写作水平普遍下降,写作耗时耗力,既没能通过写作提升语文素养,又不能把握好中考考场作文。要想提高学生写作的效率,我们应积极挖掘教材资源,充分把握单元的情感主题,利用教材提供的写作手法、好词佳句,从不同角度入手,帮助学生积累写作词句、写作素材、写作技法并总结经验,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单元主题,片段写作,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邹雯.新课程背景下对写作教学的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通讯,2013(10B).
[2]朱光潜,叶圣陶,梁启超,等.大师的作文课[M].北京:台海出版社,2015.
[3]蔡明.用写作知识教写作的三种路径[J].中学语文教学,2015(9).
[4]于漪.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浅探[J].课程·教材·教法,2009(6).
初中语文单元作文训练举隅 篇3
关键词:单元作文;知识转化;语文教学;语文能力;一事一议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394-01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说传授知识是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习并掌握字、词、句、篇、语、修、逻等方面的语文知识,培养能力是教师引导学生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听、说、读、写的能力,那么,单元作文训练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将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掌握知识是基础,形成能力是目标。知识并不等于能力,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服务于社会,才是知识的价值所在。这正迎合了当今素质教育中人们的共识;掌握知识的多少,已不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重要的是看其是否能将知识应用于实践,是否具有学习掌握新知识的本领和创新能力。鉴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必须抓好单元作文训练这一环节。
一、举小事例,学大道理
凡单元作文训练,都有具体要求,明确的目标和训练重点。如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一事一议”作文教学,即对生活中的某件事情、某种现象或学习中读到的某项材料谈自己的看法,写夹叙夹议的文章,要求叙得简单,议得集中;理从事出,论点准确。
这对学生来说,是学写议论文的起步。这节课关系到培养学生对议论文的写作兴趣和热情,对学生将来写好议论文举足轻重。因此,我在课前作了精心的设计。我是这样引导的:
1、小事一:
一天下午,我在校园遇见一位小同学哭鼻子,问其原因,原来他中午去商店买自动铅和本子,正在聊天的营业员阿姨将他仅有的一元钱都买成了自动铅,还不耐其烦地嫌他烦人。
叙完小事,我让同学们对此事谈自己的看法。这时,课堂如平静的水面投进一块石子,顿时出现了波纹的浪花。同学们跃跃欲试,争先恐后举起了手。有的说,这位阿姨不讲文明,不懂礼貌,服务态度真差!有的说,这位阿姨不尊重顾客,她的行为使小同学受到委屈和伤害。还有一位同学是这样发言的:这位阿姨不懂经商。现在是竞争时代,服务态度和产品质量同等重要,直接关系到行业的经济效益。象她这样对待顾客,迟早会被淘汰的。看到大多数同学中肯的发言,恰当的议论。我及时的给予肯定并表示赞赏。接着指出,这种将生活中的一件事简要的叙述出来,然后表示自己的看法,归之于理,这就是简单的议论文。
2、小事二:
后来,我让学生结合发生在自己周围的诸多熟悉的小事,一边做简要叙述,一边谈自己的看法。片刻,同学们又开始争着发言。他们从自己熟悉的小事谈起,诸如同学们谈到的,吵嘴打架,既违犯了学校的纪律,又侵犯了人权,是违法行为,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实在是不应该的;抽烟喝酒,既有损害于健康,又是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是《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所不允许的;给老师拾交一支铅笔,帮他人做点好事,这就是雷锋精神在青少年身上的具体表现,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在同学们边叙事,边谈看法的过程中,我逐一给以评析,引导他们辨别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使他们明辨是非,不断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小事三:
如一位同学谈了这样一件事:一天,我的同桌女生哭着告诉我,她不上学了。她说,家里困难,爸爸要她帮妈妈做小买卖赚钱,让弟弟替她上学(弟弟已到了上学的年龄)。爸爸还说,女孩上学不会有多大出息,将来是别人家的人。这件事引起了同学们的强烈反响,课堂上再次出现争先恐后发言的热潮。现择例如下:学生甲:这位家长是个老封建。现在,社会已进入二十一世纪了,他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还这样严重,由此可见,愚昧落后的封建思想在一些人头脑中还根深蒂固,尤其是我们这偏远、落后的地方,严重地影响着青少年一代的身心健康。我们做为新时代的中学生,要义不容辞地用科学的武器清除这些残余的封建思想,用文化知识去医治这种陈腐愚昧的精神病症。学生乙:这位家长可能没学习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该法规定每个公民都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父母必须让适龄子女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龄的义务教育。这位家长的做法是违法的,提高他的法律意识。
二、实例施教,引导得法
施教之法,贵在引导。学生一旦掌握了方法,一旦对思考的问题产生兴趣,一旦触及他们的灵魂深处,他们的议论是多么深刻啊!轮流叙事,各抒己见。同学们情绪高昂,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始终很热烈。当发言人次达百分之八十以上时,我便对整个训练作了总结。首先,我对他们的分析能力、认识水平给以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评价,同时对个别观点作了矫正。然后指出,议论文,就是讲道理。理,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在我们的周围天天发生着千千万万件小事,这些小事中无不蕴含深刻的道理。只要我们留意观察,善于分析,不断总结,就能从中提炼出真善美,就能写出好文章。
当然,以上仅是一单元作文训练之举隅,但它给人以管中见豹的启示。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认识到,上好单元作文训练课,既能巩固本单元的课文内容,更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上学,接受规定年限的教育[OL].互联网.
[2]升本招生本全国统一考试[OL].互联网-中考高考-道客巴巴.
初中语文单元作文 篇4
岁月如歌。在这三年里,我们编织出了一道道绚丽的彩虹,让自己在梦想的天空中自由自在地行走。在三年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学会了谦让,学会了珍惜,学会了感激;在这三年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拥有了友谊、亲情、师生情,我们滋生了几分“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焦虑。于是,我们更加努力,为了美丽的人生而努力。我们不禁感叹:岁月如歌!
岁月如歌。在这三年里,我们像一条条小河,让自己流入江河,汇入班集体这个海洋。在这三年的生活中,我们学会了坚强,学会了面对,学会了奋斗;我们懂得了,我们所要面对的困难还有很多,我们这条小河,在流淌的过程中,会有石头的阻碍,会有水草的拦截。但是,任何的困难都不能阻挡我们热情追求的心,我们拥有“咬住青山不放松的坚忍不拔意志。于是,我们时刻都准备接受挑战,为了到达成功的彼岸而努力。我们不禁感叹:岁月如歌!
岁月如歌。在这三年里,我们绘出了一道道晚霞,让自己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下,让自己在朦胧中散发出更美丽的光彩。在这三年的生活中,我们学会了表白,学会了适应,学会了展望;在这三年的生活中,我们知道了晚霞只有在夕阳西下时才能释放光彩。所以在这三年里,我们努力运用自己的智慧,展示自己的才能。我们明白人生之路遥远,还有更多的挑战等着我们,我们需要更努力,正如歌中所唱:“我才发现梦想与现实间的差别,迎着风让自己体验每一个感觉,就像是寓言流泪喜悦看过这一天。我想追,追寻完美的世界:我还要飞,飞得很高很远在我的世界。于是,我们为了绘出更美的人生蓝图而努力。我们不禁感叹:岁月如歌!
岁月如歌,它谱出了热情,唱出了喜悦……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三单元练习 篇5
(三)命题人:甘春华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咫尺()干涸()挑衅()牟取()....
相形见chù()莫zhōng()一是相fǔ()相成众目kuíkuí()
2.找出下列书写有误词语或成语并改正(4分)
A.混淆窥探赋予精巧绝纶()
B.萧瑟减默吞噬胸有成竹()
C.敦煌狼籍崩塌鼠目寸光()
D.端详媲美收敛不可思仪()
3.选词填空(4分)
⑴在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地歌唱着……
A.温暖;高兴B.和煦;欢娱C.灿烂;愉快
⑵我虽然没有对旅鼠进行过专门研究,所知道的这些只不过是,但我 总是觉得,过去的事实似乎表明,看来用通常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是难以解开旅鼠之谜的。
A.鱼目混珠B.道听途说C.一知半解
4.按要求填空。(12分)
⑴ 行到水穷处。(王维《终南别业》)
⑵,欲上青天览明月。(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⑶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⑷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
⑸《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人生哲理,给人以鼓舞的句子:。
⑺领导干部要实践“三个代表”,其中重要一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
⑻《己亥杂诗》中,作者以落花为喻,表明心志的句子是:___。
5.改写下面句子的画线部分,使它和前面的句子形成对偶。(2分)
原句: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水塘中闪闪的碧波,就像锦缎一般。改句: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
6. “环保”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是人类文明程度的显现,更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善待
环境,人类的家园会更美好,生活会更幸福;漠视环境,人类将会受到无情的报复。某班
同学举行了题为“我的环保行动”的综吅性学习活动,请你踊跃参加。(4分)
(活动一:实地观察)留心观察学校周边的农村或社区环境,了解当地环境污染的状况,并
把令你感受最深的情景,用简洁、精练的语言描绘出来。
我的镜头:。
(活动二:献计献策)请为解决当地环境保护问题献出你的锦囊妙计。
二、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 7——10题。(9分)
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
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
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你难道
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问候吗?
即使那些看起来死气沉沉的物质,也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也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那些高级的生命形态正是从这“死”的物质中产生的,换言之,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高级生命,只是物质的另一
种存在方式。在物质中,有无数的生命在沉睡着,一旦出场的时间到了,它们就会从睡梦中醒来。
因此,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因此,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他部分看做只是我们征服的对象,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
做我们的美味佳肴,而首先应该把它们看做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看做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做是宇
宙之美的展示者,首先应该敬畏它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我的计策:。
7.这一段文字中,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2分)
8.“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这句话的含义?(2分)
9.“敬畏自然”的含义是什么?(2分)
10.在文段中,找出一处拟人的句子,并说一说它的作用。(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 11——15题。(11分)
①这是听来的一个西藏故事。发生故事的年代距今有好些年了。可是,我每次乘车穿过藏北无人区
时总会不由自主地要想起这个故事的主人公——那只将母爱浓缩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
②那时候,枪杀、乱逮野生动物是不受法律惩罚的。就是在今天,可可西里的枪声仍然带着罪恶的余音低回在自然保护区巡视卫士们的脚步难以到达的角落。当年举目可见的藏羚羊、野马、野驴、雪鸡、黄羊等,眼下已经成为凤毛麟角了。
③当时,经常跑藏北的人总能看见一个肩披长发、留着浓密大胡子、脚穿长统藏靴的老猎人在青藏
公路附近活动。那支磨蹭得油光闪亮的杈子枪斜挂在他的身上,身后的两头藏牦牛驮着沉甸甸的各种猎
物。他无名无姓,云游四方,朝别藏北雪,夜宿江河源,饿时大火煮黄羊肉,渴时一碗冰雪水。猎获的那些皮张自然会卖来一笔钱,他除了自己消费一部分外,更多的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那些磕长头去
拉萨朝圣的藏家人心甘情愿地走一条布满艰难和险情的漫漫长路。每次老猎人在救济他们时总是含泪祝
愿:上苍保佑、平安无事。
④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促使他放下手中的杈子枪是在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以后——应该说那
天是他很有福气的日子。大清早,他从帐篷里出来,伸伸懒腰,正准备要喝一铜碗酥油茶时,突然瞅见
两步之遥对面的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送上门来的美事!沉睡了一夜的他
浑身立即涌上来一股清爽的劲头,丝毫没有犹豫,就转身回到帐篷拿来了杈子枪。他举枪瞄了起来,奇
怪的是,那只肥壮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
通”一声跪下来。与此同时只见两行长泪就从它眼里流了出来。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扣扳机的手不由得...............
松了一下。藏区流行着一句老幼皆知的俗话:“天上飞的鸟,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此时藏羚羊
给他下跪自然是求他饶命了。他是个猎手,不被藏羚羊打动是情理之中的事。他双眼一闭,扳机在手指
下一动,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便栽倒在地。它倒地后仍是跪卧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地留着。
⑤那天,老猎人没有像往日那样当即将猎获的藏羚羊开宰、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现着给他跪拜的那只藏羚羊。他有些蹊跷,藏羚羊为什么要下跪?这是他几十年狩猎生涯中惟一见到的一次情景。夜里
躺在地铺上他久久也难以入眠,双手一直颤抖着……
⑥次日,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对那只藏羚羊开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颤抖。腹腔在刀刃下打开....
了,他吃惊得叫出了声,手中的屠刀“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原来在藏羚羊的子宫里,静静卧着一只
小藏羚羊,它已经成形,自然是死了。这时候,老猎人才明白为什么那只藏羚羊的身体肥肥壮壮,也才
明白它为什么要弯下笨重的身子为自己下跪。
⑦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
⑧老猎人的开膛破腹半途而停。
⑨当天,他没有出猎,在山坡上挖了个坑,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那没有出世的孩子掩埋了。同时埋
掉的还有他的杈子枪……
从此,这个老猎人……
11.整体感知全文,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12.第④段中的画线句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请根据原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13.第④段中写到藏羚羊“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眼里“两行长泪”也“流
了出来”,其原因是什么呢?(2分)
14.第⑨段中写老猎人在掩埋藏羚羊的同时,为什么也埋掉了他的杈子枪?(2分)
15.请展开吅理的想象,为故事写一个吅理的结尾。(50字左右)(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 16——19题。(10分)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
同,而乐亦无穷也。
[乙]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
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
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6.用“/”标出下面句中的两处停顿。(2分)虽 乘 奔 御 风不 以 疾也
17.下列加点词在《辞海》中有多个义项,请选出在该句中释义恰当的一项。(3分)
⑴沿溯阻绝绝: A.断绝B.极、最C.缺乏D.穿过().
⑵有时朝发白帝发:A.射出B.揭露C.启发D.出发().
⑶水落而石出者而:A.如果 B.表承接C.表转折 D.通“尔”().
1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日出而林霏开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了
B.云归而岩穴暝云雾归去,山洞里就昏暗了
C.良多趣味实在有很多趣味
D.飞漱其间在那里飞流冲荡
19.两段选文都描写了四季佳景,请分别找出描写秋景的句子。(2分)..
[甲][乙]
三、写作(5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以“我生活在中”为题,写一篇文章。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中,那么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中,那么他
就学会了自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信;
要求:(1)从所给材料中选择一个划线的词或另外选一个更适吅你自身情况的词,填
在横线上;(2)文体不限;(3)600字以上;(4)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
1.zhíhéxìnmóu拙衷辅睽睽(4分)
2.A 伦B 缄C藉D议(4分)
3.(1)B(2)B(4分)
4.略(每句中有一个错别字该题不得分12分)5.水塘碧波闪闪,如锦如缎(2分)
6.(活动一)考查学生平时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示例:镜头一:学校旁边的池塘到处散满垃圾,杂草丛生,原本清澈见底的池塘水变得污浊不堪;镜头二:学校旁边的菜场,到处是废弃的塑料袋与垃圾,连空气里也弥漫着各种“怪味”。
(活动二)只要言之有理、结合环保来谈(4分)
二、现代文阅读
7.人类理应敬畏自然(2分)
8.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之外的一切,也是生命的种种存在形式,所以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是我们的弟兄。(2分)
9.敬畏自然就是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承认人类自身也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爱护自然,人类才能求得与自然的和谐发展。(2分)
10.如“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你难道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问候吗?”用拟人手法,有生动、形象、亲切的效果。(3分)
11.一个老猎人枪杀了一只怀孕的藏羚羊。(或:藏羚羊为保护孩子向老猎人下跪但仍被枪杀)(2分)
12.承上启下(或过渡);他在猎杀藏羚羊时心软、手松、闭眼,但还是开了枪,他把猎获的皮卖的钱一部分供自己消费,更多的是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3分)
13.乞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2分)
14.在神圣的母爱面前,老猎人的良心受到谴责,他内疚、悔恨,决心从此不再猎杀无辜的生命。(2分)
15.提示:只要合情合理即可。(2分)
16.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分)
17.(1)A(2)D(3)B(3分)
18.B(2分)
19.[甲]风霜高洁 [乙]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只答“林寒涧肃也可2分)
初中语文教学应凸显单元主题论文 篇6
“主题单元”即就是每个语文单元围绕一个主题所组织的听说读写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一板块在现行的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编排体系中特别凸显。很显然编者精心打造,旨在让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主体单元作用,处理好整体与部分、共性与个性之间相辅相生的关系,从而让学生在每一单元的不同篇章学习中领会主题、掌握知识、灵活运用,最终提高语文素养。基于这点,我觉得我们一线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不只是篇章割裂的知识叠加,而应高屋建瓴、驾驭教材,以“主题单元”为纲充分发挥其作用。为此,我觉得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发挥主题单元典范作用,效果更佳。
一、从单元内容上,点线结合,深入领悟主题思想
这里的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这一单元首页编者的主题提示;二是这一单元具体篇章。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主题作为贯穿本单元的主线,以各篇章为点,点线结合共达目标。为此,教学时我们应先以主题导入,再以部分以及部分与部分之间的横向联系为依托具体掌握文本内容,最后再以主题收束,在感悟中领会主题。比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人物风采”单元,我们应先通过本单元首页的主题提示建立起整体印象,那就是本单元都是写人物的,都是展现人物风采的。那么都写了哪些人他们都具有哪方面的风采呢?这样就用这根线把文本与读者牵在一起,让读者自然走进一幅幅人物画卷,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文本对话、师生互动,渐渐的头脑中出现了高尔基笔下对世界充满无私的爱的朋友式的`外祖母,阿累笔下的为普通工人敬仰的大师鲁迅、魏巍笔下的挚爱着孩子们的女教师蔡云芝先生……再以各篇章抒发主题思想收束,同时加强各篇章之间的横向联系,最后总结升华单元主题。
二、从单元阅读上,潜移默化,逐步提升赏析能力
每一主题单元,可以简单说是把具有同一主题的一类文章进行集中展示从而让读者进行多元化理解,这就要求我们在前一步教学的基础上更深入探讨:这一组具有共性的篇章又是怎样彰显出它的文学魅力?它的句段是怎样组织成篇的?重点词句又是怎样恰到好处地运用?这样运用在这儿又有什么特殊作用呢?......这样一系列问题有待解决,自然而然学生就会在疑问的促使下深入学习,反复阅读、文本对话。此时教者必须针对本单元、本篇章应掌握的知识点、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加强该单元间的横向联系,引导学生能说能讲谈感受,达到知识间融会贯通,能出能进,灵活运用。逐渐的潜移默化,学生必然会形成一定的阅读和鉴赏能力。这样,文本教学就真正为学生课外阅读起到“典范”作用。如此坚持下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必会有很大的提升。
三、从单元写作上,触类旁通,不断提高习作水平
提到习作,大部分同学往往望而生畏,抓耳挠腮。若我们能以“主题单元”为契机,让学生在这各有特色的一组篇章中进行横向联系或单元之间纵向联系,求同存异,达到在写作方面“一单元一得”则会事半功倍。再以“人物风采”这一单元为例,它共有五篇阅读,两篇诵读,有古有今,都是写人的文章,同时通过前面学习,知道他们都是通过具体事例来写人、烘托人物、体现个性,这也就是写这类习作时应掌握的知识要点。这样一来学生对记人文章的一些章法就基本掌握了,自然就会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然而要写好人物类习作,仅仅掌握这些还远远不够,我们还需加强本单元篇章不同表达需要地融会贯通。比如《童年的朋友》记得是关系密切的人,从而在熟悉的基础之上用一些生活琐事来体现,且多采用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来展示“我”和外祖母之间朋友式的关系以及对这位特殊朋友一生的感激之情;而《一面》则是作者与文学大师的偶然邂逅,相对来说记的是“陌生人”,像这样在记叙过程中肯定语言描写不多,而侧重外貌、神态、心理活动地描写等等。还有另外三篇,都在相同之中又各有侧重点,展示其独到的写作特色。像这样我们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阅读的过程中、习作指导中一定要精心安排,利用手边文本比较、领会、积累、总结、运用、求同存异,这样就达到了这方面的专题训练,学生能力自然加强,同时对写作的神秘感也会逐渐消失,又培养了他们一种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这样就会逐渐消除学生写作时的畏难情绪。
以上是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单元主题”教学的点滴体会。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篇7
一、着力通过学生的写作兴趣
要提高写作水平,激发兴趣是关键。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首先应该要让学生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写作是自我表达和与人沟通的需要,是我们必需的能力;其次,在训练学生写作时,要为学生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不要让学生感到压力存在,使学生能够破除畏难情绪,从而大胆设想,敢于创新想象,为他们营造一种安全心理氛围;同时,要鼓励学生发扬个性,写自己所想所思,在立意、谋篇、选词上拥有自己的特点,对待学生的作品,要善于肯定,发现文章的美,及时挖掘文中的闪光点,以此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使其乐于表达。
二、拓展写作空间,鼓励自由表达
写作需要有丰富的素材和空间,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要为学生提供有利条件,放开对学生的束缚,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资源,减少命题作文,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自主拟题,如通过写读书笔记、写观察记录、生活练笔等形式来练习。另外即使是命题作文,也要留给学生发挥个性的机会,如可以多提供几个命题,或是多几个角度,让学生自己选择,自由立意、自主选材,总之,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写作空间,减少统一要求,放飞他们想象的翅膀,驰骋他们思维的快车。
三、培养学生独立写作意识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时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写作的意识,要使学生认识到,写作是一种交流方式,是自己与内心、与外界、与精神的沟通活动。自己就是写作的主人,写作完全是自己的事情,不能完全依赖别人的指导,而应靠自己的力量提高能力。因此,写作的材料、写作的立意、写作的形式、写作的结构等等,都要自己去构思、去选择、去拟定,总而言之,一切都要自己独立完成。
“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还意味着要养成自主写作的习惯。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学生要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善于思考有关问题。有了有意义的题材,要能够及时记录下来;有了新的感受、体验,要能够立刻付诸笔端;有了一些发现,要能够赶快写在本子上。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自觉自愿地完成写作任务,养成自主写作的习惯。
四、丰富阅读,蓄足水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本是学生学好写作的最好的教师,大量的阅读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扩大阅读,要重视向课外扩展,鼓励学生主动热情地阅读图书、报刊、杂志,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内容。书刊的经典性、思想性、基础性、批判性要符合学生各方面素质发展的需要。一可以组织一些阅读兴趣小组,让学生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二可以以讲故事、开辩论会的形式锻炼学生的口才;三可以办墙报、文学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厚的知识积淀,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文章来。之所以有不少学生写作时咬笔头,即使写了,也是干巴巴的,其主要原因就是他们肚子里没内容,无话可说。因此,通过广泛阅读,学生既可以从古今中外名著和大量的诗文中汲取健康的思想和艺术的精粹,同时又积累了大量词汇和第二手写作材料。通过阅读,学生的视野开阔了,信息增加了,知识丰富了,思维活跃了,再不会为“无米之炊’而苦恼。
五、引导学生互助自改与讲评
新课标提出了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叶圣陶先生也说,改文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学生在完成作文之后,由于思维的定势影响和疲劳因素的作用,在一段时间内是不大乐意看自己的文章的。即使看也不易发现其中问题。教师指导学生互助自改,是一种较理想的批改方式。学生之间互评互改也是一种交流互动和提高的方式。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批改讲评,学生通过评改其他同学的作品,不仅可以交流写作心得,分享写作感受,取长补短,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激发学生自我提高和竞争的热情,从而达到以评改促写作的效果。学生参与作文评改的过程,实质也是学习者的精神世界自主构建知识系统的过程,学生在评改作文的过程中,通过细致分析别人的文章,并进行修改,能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这就进行了一次自主建构的过程。顺利完成这一过程,毫无疑问意味着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和各种能力的形成。
探析初中语文单元整合的教学策略 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策略
系统科学认为每个有机体和客观事物都是由各个部分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形成的分层次的整体系统,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之和。新课标明确也指出:“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而长期以来,初中语文教学由于缺乏对单元教学全程研究,学生难以得到不同课例、不同课型、不同教学内容所承担的不同训练,学生语文素养难以得到较快提升。因此,笔者结合课程标准进行了初中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策略的探析。
一、明确教材编写意图,构建活力的单元整体教学模式
初中语文的教学单元是一个综合的教学单位,每个单元有相对集中的教育主题和训练重点,各单元的主题与训练点连接起来,组成教材的训练体系。也就是说,按单元编排能使语文学科呈现自身特点和科学序列,单元内各篇课文是字词句篇的集合,体现了横向序列,课类之间、单元之间又体现了听说读写的纵向序列。这样,由横向到纵向,由单篇到单元,再由单元到全册、由全册到全套,分步落实课程标准对初中语文的教学要求。可见,语文教材的体例彰显了一个明确的编写意图:视单元为教学单位,按单元组织教学。然而,有不少语文教师单元意识不强,备课上课的着眼点囿于独立的单篇,忽视了单元教学的整体性,没有把单元内部结构各构成部分,通过精心的教学整体设计加以科学有机的组合而构成整体合力,使单元内篇与篇、课类与课类之间处于油水分离状态;使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不到协调发展,难以实现教学目标。因此,需要初中语文教师进一步明确教材编辑意图,按教学客观需求,在备课和施教中,视单元为教学单位,把三维目标的确立、听说读写的训练、教学程序的安排、课程资源的整合、自学能力的培养以及教学反馈与控测等方面有机地融为一体,构建富有活力的单元整体教学模式。
二、着手单元整体设计,用教师的教读带动学生的自读
教师在进行单元备课时需要深入钻研课标,充分吃透教材,在胸有成竹地分析把握全单元整体内容之后,从学生实际出发,着手单元教学的整体设计。基本形式就是用教师的教读带动学生的自读。教师的教读要有利于学生自读能力的培养,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自能读书不用老师讲”的目的。运用基本形式进行单元教学,核心问题是要处理好教读与自读的关系,而成败的关键又在教读是否得当。成功的教读必须符合两点要求:
1.揭示并掌握本质的带有规律性的知识
单元内各篇文章或内容不同、或写法各异,但它们之间必有共同的特点。找到这个共同点,就是发现了这一类事物本质的带有规律的东西。在教学时,教师应让学生通过反复熟读、探究思考、真正理解掌握这个本质的带有规律性的知识,学生就有可能去较好地自主学习另一篇课文。
2.重视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致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教读课不是全由教师来讲授知识规律,让学生被动听讲。在教读过程中,要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自读课文,使用工具书和相关课程资源,“听、看、想、记”结合,“耳、眼、手、脑”并用,积极质疑,主动答问,使“自主、合作、探究”成为学习习惯。
三、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通过拓展阅读体会无限的乐趣
在整个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学每篇课文都应留点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就是单元小结之后,也应鼓动学生就本单元存疑的问题提问,以消除“失误积累”。每上完一节课或一单元,要强调学生按教材要求或学习需要做练习,因为知识的获得、智能的培养都要靠练。但不能搞题海战,教师要下功夫研究习题,精选精练,以求事半功倍之效。在学生完成整个单元的教材内容学习之后,为了进一步拓展延伸學生所学知识,升华学生情感,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我设计了自由阅读课。阅读课上,学生可以看,可以摘,可以写。首先教师可根据所学单元内容,布置阅读相关配套教材。其次学生根据布置的任务开始阅读,可以做摘抄,可以写体会。最后在当堂课剩余5分左右时,让学生谈一谈:通过今天的阅读有什么收获?目的是让阅读能力强的学生,给阅读能力稍弱的学生做示范,让他们懂得阅读可以体会到无限的乐趣。
总之,单元整合教学的最大特点是整合了教学目标,使泛化的目标变得更具体且明晰。促成了教与学和谐发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大量阅读,通过大量阅读,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G].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初中语文单元作文 篇9
课前预习
1.反复朗读课文,带着感情去读。
2.读文中的父亲,想自己的父母,理解亲情。相关课程标准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教学目标
1.学习抓住人物特征进行人物刻画的写法。
2.反复朗读,体会朴实的文字里传达出来的深情。评价任务
1.通过阅读,梳理出文中所记叙的事件。
2.初步感知人物的一言一行所传达出的情感,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
3.精读课文,把握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老师想听一听大家的心声:爸爸妈妈爱你吗?(爱)那请你回想
一下,父母的哪些举动、言行让你感受到了爱?
父母的爱是这个世界上最独特的,回家时的那一声声唠叨,学习时的那一声声催促,熟睡中那一次次悄悄地关注……都是爱。这份爱浓缩在生活的点点滴滴里,也印刻在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美文《背影》里。今天让我们走近这篇散文,一起来读懂这份爱。
二、板书课题,展示目标
1.学习抓住人物特征进行人物刻画的写法。
2.反复朗读,体会朴实的文字里传达出来的深情。
三、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梳理事件,明晰课文脉络。
这篇文章作者回忆了20岁时父亲去车站送我回北京念书的故事,在课文中围绕父亲写了哪些事?
事件概括方式及要求:
①以“父亲”为主语造句,选用文中的词语 ②句子简洁,必须含有一个动词
例: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参考答案:(1)父亲交卸了差事(2)父亲回家奔丧。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有效利用文句中的关键词有效组合、黏
贴成句,简洁、概括性地表达文意。通过这样一项活动设计引导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二)生读文,个别展示 投影:
①父亲交卸了差使②父亲回家奔丧③父亲变卖典质还了亏空④父亲借钱办丧事⑤父亲到南京谋事⑥父亲说定不送我⑦父亲决定自己送我⑧父亲讲定价钱⑨父亲买橘子⑩父亲少年出外谋生⑾父亲待我不同往日⑿父亲写信给我
哪些事是为儿子做的?看到父亲为儿子做的这一切,你的感觉是怎样的?
预设:感动。觉得应该呀。
我也觉得做父母的为儿子做这一切是天经地义的,但文中的儿子——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却流泪了,这其间一定有触动作者内心的东西,让我们走近背影,去寻找那一敲响作者心灵之弦的一抹真实。
四、赏读经典,吟咏情感
(一)一读背影,读懂父亲爱
1.文章题目为“背影”,文中具体刻画了父亲做什么事的背影? 父亲过铁道为我买橘子的背影。
2.作者事隔2年依然记得这个背影,这一定不是一个寻常的背影。那咱们来读一读好不好?你可以放声去读,尽情地读,在读中绘制这个背影图。
3.你绘制出来一个怎样的背影?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为什么用
这个词形容,请结合文中的具体词语或句子来说一说。
(蹒跚
努力
吃力
胖
轻松
沉重
担心
不舍
牵挂)在学生解说时随时生成问题,牵拉出深层比较和顿悟。预设:
A.动作:买橘子极其艰难——仍极力而为,为儿子买回橘子(每一个动作里都蕴含着浓浓的爱子之情)
朗读,读出儿子看到这一幕的心情
学习活动:换作“我”去买可以吗?那么你用一段话(突出动作描写)写一下“我”买橘子的过程。(与原文比较)
比较后小结:文中对父亲的动作和背影进行了细致的刻画,没有一个“爱”字,但每一字一句都深含着一位老父亲浓烈的爱。虽然很笨拙,并不潇洒,也不如“我”去买来的实际,但却是生活的真实,这样朴实无华的举动更能够触动心灵,更感人。
B.外貌:家境惨淡
心事重重——执意送行 朗读,读出儿子对父亲心事重重的理解
C.着装: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紫毛大衣 朗读,读出父亲的着装特点,定格背影
D.语言:自己的事不要紧——儿子的事都是大事 朗读,读出父亲决定亲自去送时的坚定
4.播放散文影像“望父买橘”,定格这一经典形象
这一处处鲜明的对比,那一句句朴实的话语,那一个个艰难的动作,让我们深刻领会了一个父亲对儿子体贴入微的爱,这份爱是那样
纯粹,那么没有自我,那样实实在在,那样浓烈!而这样浓烈的爱,作者没有直接呼喊出来,而是浓缩在了具体的叙述与描写之中,让我们一起倾听这段文字,静静地听,听出字字句句里包含的深情。
(二)二读背影,读懂儿子的心
小结:父亲的形象并不高大,动作也不潇洒,“我”却流泪了,流泪时“我”内心里一定有思想的波动,你可以联系全文加以揣摩吗?不仅看到背影的当时我流泪了,文中还有两处流泪,都是因回忆背影,这又触动了作者的哪些心绪?
提示:
一是感动、内疚(“我”最初的不领情、自作聪明、“暗笑他的迂”—— 父亲执意去做)
一是已为人父的儿子对父亲的理解,对父爱的珍重
课外材料(史铁生《秋天的怀念》)“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想起父亲近年为人处事的艰难,想起父亲信中说的大去之日不远,不禁心生内疚、感恩之情。
五、总结提升,随堂训练
说话练习:让我们再回头看看那个蹒跚、肥胖、吃力的背影时,它已不仅仅是一个背影,它已经定格为一份沉甸甸的爱,这是人性中最质朴的爱。而这份爱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请同学们回到生活中,想一想你的父母,想一想日常生活中你觉得父母应该为你做的那些你曾经以为天经地义的事,是不是也包含着一份无言的爱。请你回想那平平常常的一言一行,有哪些曾经像背影一样触动过你的内心,请你选
取其中的一个细节,用简洁的语言展现父母对你的爱。
作业:回家对父母做一件事,用行动告诉他们你对他们的爱和理解。
教学反思:
1.教学中要有一个自我,要有一个核心的设计思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用心思考这节课我要教什么,要用怎样的方式去教才能够教出自己的特色,用怎样的教学活动来推动课堂学习内容的深入才更有效。
2.教学设计不等同于课堂教学。备课不仅仅要精心于教学设计,更要精心于课堂设计。
初中语文单元作文 篇10
1.理解、积累“幽暗、惬意、包罗、参差不齐”等词语。
2.理清思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景物变化,抓住特点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仔细观察景物变化,抓住特点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过沈复的一篇追忆童年趣事的散文,(学生抢答《童趣》)的确,一种平常的景物或事物,在天真烂漫的童年活动中也许是奇特而富含情趣的。今天我们学习的丰子恺的《竹影》,就记叙了从描竹影的游戏中对中国画特质的一次体验。亲切之中对艺术也许会有深层的体悟。(板书文题、作者)
二、1.简介作者
多媒体显示:本文作者丰子恺(1898~1975),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原名丰润(丰仁),浙江崇德县石门湾人。共有文学、美术、音乐等著作一百多种。长于漫画与散文,有《子恺漫画全集》六册,散文作品主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随笔二十篇》《甘美的回忆》《率真集》等。他的散文主要取材于自己亲自经历的生活和直接交往的人事,表现浓厚的生活情趣;在艺术上的特点是:文字明白如话,简洁老练,风格隽永,形象细腻生动,结构严谨缜密。
2.检查预习
多媒体显示:
(1)注音
恺(kǎi)惬意(qiè)水门汀(tīnɡ)口头禅(chán)撇(piě)
参差不齐(cēncī)徘徊(páihuái)丰硕(shuò)
(2)释义
惬意:满意;称心;舒服。
幽暗:昏暗。 包罗:包括(指大范围)。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
三、理清思路
1.自学指导一
请学生速读全文,勾画关键语句,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情节。(自已完成后,先在小组内交流)3分钟后,看谁完成的好。
初中语文单元作文 篇11
阅读小说,读者最关注的是主人公,因为主人公着墨最多,他们的性格特点、命运、结局直接体现小说的主题思想。但任何一部小说,哪怕篇幅最短的小小说,都不是主人公的“独角戏”,没有几个乃至诸多人物的“合演”,光凭主人公,很难甚至不能完成小说反映社会生活、揭示社会矛盾的使命。那些“主人公”之外的“次要人物”必不可少,有之恰到好处,缺之难以成文。他们不仅和主要人物休戚相关,和小说的主题也血脉相连。就是说,设置“次要人物”是为塑造主要人物服务的,更是为揭示小说主题服务的。小说中对“次要人物”的刻画看似轻松随意,实则蕴含着厚重的意蕴。“次要人物”既增添了小说的艺术魅力,又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那么小说中的这些“次要人物”在作品中有什么作用呢?我按照各自的职责为他们定了“职称”,具体阐述如下。
一、 线索人物,“牵线搭桥推动情节发展,见闻感受传达作者态度”
线索人物多以叙述者和见证者的身份出现在小说中,主人公及其他人物的言行举止、颦笑怒骂往往都是由线索人物看到并讲述出来的。小说通过线索人物的见闻,把相关的人物巧妙地“凑”在一起,把相关的故事情节自然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完成了让各色人物在情节的发展中登台亮相,让人物的巧妙“配合”推动情节发展的任务,使小说的主题思想在各种人物的关系中得以充分体现。以《我的叔叔于勒》为例,通过小说中的“我”——若瑟夫的亲身经历,见证了菲利普夫妇的自私、贪婪和冷酷,见证了于勒叔叔的悲惨遭遇,使每位读者都真实而深刻地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冷冰冰的金钱关系。这样的线索人物在小说中比比皆是,像《孔乙己》中的小伙计、《最后一课》中的小弗朗士、《故乡》中的“我”、《百合花》中的“我”等等,这些小说的作者都是以这些线索人物的见闻和叙述来展开情节、刻画人物、体现小说主题的。
线索人物多是以“我”的身份出现,不仅增添了小说情节的真实性,同时也寄托了作者的情感、立场和观点等。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线索人物就是作者的代言人。《我的叔叔于勒》和《孔乙己》中两位不幸的人物于勒和孔乙己,如果说他们在那个冷酷的家庭和那个冷漠的社会中能够得到一点点温热的同情的话,这点温度都来自作品中的线索人物——两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以及法国民众的爱国情怀和他们不屈的反抗精神也是通过“我”这十二三岁的孩子说出来的;《故乡》中的“我”这个读书人是作者在那个黑暗腐朽社会中点燃的一束火把;《百合花》则借“我”之口讴歌赞美了战争年代军人的爱与牺牲精神和人民的质朴精神。所以说,线索人物不仅可以牵线搭桥、推动情节的发展,而且他们的言语感悟传达了作者的“正能量”。
二、 背景人物,“嬉笑怒骂奠定情感基调,渲染气氛展现社会背景”
小说是窥探社会的窗口,小说中的人物就是反映这个社会背景的典型案例。我们要了解社会的风土人情,不仅可以从小说中的主人公身上探求,从那些“群众演员”身上更可窥见一斑。小说中,在主人公的周围往往会有这样一些必不可少的“群众”,他们为主人公营造了具体的环境,他们的言语行为渲染了主人公的出场气氛,奠定了作品的感情基调,他们能够多角度、深层次地反映时代背景,能够更深刻地体现小说的主题,我把这些人物叫背景人物。
《孔乙己》里这样的背景人物比比皆是。先说最先出场的“短衣帮”和“长衫主顾”,他们衣着的一短一长,喝酒时的一站一坐,下酒时的无菜有菜,鲜明的对比让我们看到了这个社会的等级分明、阶级对立、贫富悬殊。我们从他们的对比中感觉到这两个阶级的不可融合。然而这样没有“共同语言”的两个阶级在一件事情上是有共同点的,那就是对孔乙己的鄙视与不屑。从他们对孔乙己的近乎残忍的嘲笑和冷漠中,我们感受到这个社会冰凉的温度:那一阵阵让人欲哭无泪的哄笑,那一句句杀人无血的揭短,可以说,这些背景人物用他们的嬉笑怒骂、冷嘲热讽奠定了作品悲凉凄苦的基调,把当时社会的冷酷麻木演绎到了极致。而并未出场的“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的丁举人和反复叨念“十九个钱”的掌柜,则让我们更真切地看到了顺着科举制度爬上去的读书人的残暴凶狠和唯利是图的商人的冷酷麻木。这些人物的“亮相”,让我们看到那个社会从下到上、从穷到富都是冰冷和麻木的,孔乙己的悲剧在这貌似快活的氛围中愈演愈悲就在“情理之中”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地从大家的眼中、口中消失也是孔乙己的必然归宿。正是这些背景人物的出现让我们明白:孔乙己的悲剧不是某个读书人的悲剧,而是那个社会的悲剧,是那个时代的悲剧。同样的,从《变色龙》中赫留金的招摇生事及围观者的鼓噪呐喊,我们看到沙皇统治下的民众既丧失了判断是非的能力,也失掉了对弱者的同情心,他们在百无聊赖的生活中寻求的只是一种感官的刺激。读者从中看到了民众思想的愚昧落后、精神的空虚麻木。而《我的叔叔于勒》中着墨不多的女婿,让读者看到的是小资产阶级不劳而获、趋炎附势的腐朽精神状态。
如此种种,我们看到小说多是通过背景人物的嬉笑怒骂来奠定情感基调、渲染气氛,从而展现社会背景的。
三、 道具人物,“适时出现助力情节推进,轻描淡写具化‘主角性格”
有时为了情节的发展和表现人物的需要,小说常常安排一些道具人物出场,他们或破解疑团,或推动情节,或从另外的角度表现人物性格。总之,他们的出现,完全是“剧情”的需要,他们完成任务立即闪人,所以小说对他们着墨不多,总是轻描淡写,但其作用却不可小觑。比如《变色龙》中,大家正为狗的主人是谁而争论不休时,适时出现的将军家的厨师,说明了狗的主人究竟是谁,解开了所有人心中的谜团,推动了情节向结局发展;《孔乙己》中,正当“我”和掌柜都感觉孔乙己好长时间没有来了不知原委时,一个酒客的一句“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解开了大家心中的疑问,并为孔乙己第二次坐着出场埋下伏笔;《最后一课》中,正当韩麦尔先生对他眼前的一切依依不舍时,楼上传来他妹妹收拾东西走来走去的声音,这更加重了韩麦尔先生内心的痛苦,也预示了“最后一课”即将下课;《我的叔叔于勒》中,一位先生和那两个优雅的吃牡蛎的贵妇人的出现,完全是为了表现菲利普的虚荣心,打动菲利普的不是牡蛎而是那位先生的绅士风度和两位太太的高贵气质与优雅吃态,他很想和太太、女儿们合演一次绅士风度与高贵优雅的戏码;《百合花》中,借几个担架队员之口道出了小通讯员受伤的经过,他们见证了通讯员的无私无畏与牺牲精神,使人物形象在原先的腼腆、乐观的基础上高大丰满起来。
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作品从不交代这些道具人物的性格特征、来龙去脉,需时则来,不管去处,在完成助力情节推进和表现“主角”任务后再无“音容”,但他们为作品的完美深刻所做出的“贡献”是令人难忘的。
【初中语文单元作文】推荐阅读:
初中语文作文精彩05-17
初中语文作文讲解05-26
初中语文作文教案07-23
作文素材初中语文10-12
初中语文作文模板11-11
《爱莲说》教学设计(语文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07-06
初中语文批改作文评语08-29
初中语文创新作文教学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