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目标责任书

2024-09-15

公司目标责任书(共12篇)

公司目标责任书 篇1

分子公司2014目标责任书(框架)

一、完成以下经营指标(60分)

1、指令性指标

(说明:(1)指承担的…指令性的工作指标;

(2)…公司、…公司、…公司、……填写。)

2、经营性指标

(1)全年营业收入确保万元。

(2)全年净利润确保万元。

(3)回款率不低于%。

(4)管理费用不高于万元。

(说明:

1、各分子公司填写;

2、每个经营指标应填写集团…年综合经营计划里会议提出的目标数字。

3、由财务部对各指标进行说明,其中对管理费用包含的科目作出界定,分子公司填写时可咨询财务…部长。)

二、企业管理(35分)

1、制度化建设目标

(1)……

(2)……

(3)……

……

(说明:各分子公司根据自身经营管理工作需要和公司发展实际情况,制定出各公司内在完善管理制度、实现管理创新等公司化管理方面需要完成的工作目标,要求具体可操作、可衡量、易于考核。)

2、质量管理

(1)……

(2)……

……

(说明:各分子公司根据自身经营方向和管理特点,制定出各公司内包括客户满意度、质量奖、合格率等方面的质量管理目标指标,要求可衡量、易于考核。)

3、安全管理

(1)……

(2)……

……

(说明:各分子公司根据自身经营和生产特点,制定出各公司内安全生产、安全管理等的具体措施和安全管理目标,要求安全责任事故为零。)

4、成本费用管理

(1)……

(2)……

……

(说明:各分子公司根据自身生产和经营管理特点,制定出各公司内在成本控制和费用管理方面的具体措施,要求措施具体,可操作、可衡量、易于考核。)

三、信息报送、市场调研及交办任务(5分)

1、全年上报经营及管理等方面信息不少于12篇。

2、每月上报市场动态信息一篇。

3、内完成市场调研报告一篇。

4、完成城改办、集团交办的其他工作。

公司目标责任书 篇2

会上,安委会十个检查小组首先通报检查情况,随后,安全部部长闫龙河通报12月检查扣分情况,保卫部部长张辉对消防、防爆工作进行了安排。主持会议的副总经理刘开贵与各二级单位责任人签订了《2015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并传达上级有关文件精神。

刘开贵在会上对安全工作提出要求,他说,要加强对70多个停车场点,各发车点、人员密集公交场站的安全检查工作,油气库、停车场等重点单位,需做好防范措施的布置;各单位要重点加强消防器材、电源闸刀失效、发电机隐患等消防安全工作的检查,并按照“今冬明春”的工作要求做好应急工作;对安全责任系统进行强化调整,落实安全生产的“一岗双责”、“党政同责”,始终将安全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将安全管理抓到位,安全投入抓到位,安全教育抓到位,实现岗位达标,安全达标,技能达标;隐患排查体系强化升级,改进排查检查方式,扩大检查范围、检查内容,对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坚决挂牌督办;要狠抓教育培训,特别是对违法驾驶员的培训,同时,加强对行车途中车厢内发生乘客发病等突发事件的处置方法培训,保障我司行车安全、服务质量的稳步提高;落实集团公司、二级单位、车队的安全工作三级检查制度;组织相关单位对车辆违法信息进行处理,制定降低违法行为的整治方案。3G调度系统目前正按计划逐步实施,各相关部门要认真配合做好此项工作并做好信息的保管、保密工作。

如何做企业目标责任书 篇3

企业的产品生产出来了,定位清晰了,模式确定了,销售方案也清楚了,但团队要如何管理?企业操盘手最核心的内容就在这里。比如你给别人发工资,是发4999元,还是发5100元?什么时候发4999元,什么时候发5100元?团队中將来会提拔哪个人,又不提拔哪个人?

我曾看到这样一条微博:“职业经理人应该为企业付出所有时间和精力,因为一家企业发了工资、奖金、股权激励,花了培训费用,用来购买员工的时间和能力。如果这个员工工作时间在上QQ,或者这个员工的努力并没有发挥出来,那么这个企业就是亏损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制定企业目标责任书。

那么,企业目标责任书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某企业的目标责任书,仅供参考。

这就是企业目标责任书,内容包括时间、职责、基本目标、收益、考核指标、行为考核指标、工资结构、义务、权限等。

我和公司的每个总经理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后,我的睡眠可以每天保证达到8个小时了,但我的总经理们却从此再没睡够过8个小时。因为我跟他们签了目标责任书后,他们的责、权、利全部清晰了。我们公司有80多个代理商,42家分公司,而且每个分公司主营的业务都不一样,有的做行业研究,有的做关键人才培养,还有的做网络营销策划……也就是说,我作为老板,在每个分公司又要担任其他角色,所以我一定要跟员工们签目标责任书。

目标责任书是企业老板一定要和企业高管签署的文件。为什么一定要签呢?因为所有和你签过目标责任书的人,你能知道他们都做了什么。我们公司的执行总裁张年艳,天天泡在市场里,就是因为我和她签了目标责任书。这不仅涉及收益问题,关键还在于赋予了员工成就感。目标达成的具体细节、很多方面都会在目标责任书中体现。

很多人问我目标责任书是根据什么制定的,其实目标责任书需要根据企业的战略规划来制定。也就是说,先有企业年度规划目标,后有目标责任书。

公司目标责任书精选 篇4

为贯彻落实省、市治超工作会议的精神,牢固树立抓治超就是抓发展、抓治超就是惠民生、抓治超就是创环境的理念,坚持政府主抓、依法治理、源头监管、严格执法、责任倒查、奖惩并举、科技引领、舆论先行的工作方法,以实施《**省治理道路货物运输企业和货运驾驶人非法超限超载办法》为重点,确保各成员单位切实履行治超职责,不断巩固和扩大治超工作成果,建立长效的治理机制,为我县六条路径战略的实施创建安全、畅通、快捷的公路通行环境,特签订本目标责任书。

主要目标任务:

一、治理非法超限超载车辆,负责国省干线公路辖区内非法超限超载率控制在0.02%以下,55吨以上非法超限超载率控制在0.02以下。

二、治超机构健全、制度完善、信息畅通、信息报送及时,具体要求达到五有标准(有场所、有队伍、有车辆、有制度、有经费)。

三、宣传学习、贯彻落实《**省治理道路货物运输企业和货运驾驶人非法超限超载办法》(晋政办发【20XX】5号)。

四、清理非法改装企业,取缔不具备生产经营资格的非法改装企业。

五、吊销违法汽车改装企业的证照,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六、会同有关部门,规范公路沿线煤场、石灰厂、矿山、棕钢玉厂等管理。

七、规范执法。无公路三乱现象,无重大违法违纪行为,无中央、省、市主要媒体曝光事件。

八、坚决取缔非法生产、改装、维修车辆企业和非法储(售)煤场等货源站场。

九、对已办理营业执照、经营范围中含有车辆改装项目,但未列入公告管理的企业,依法限期办理变更或注销手续。

十、对非法兼营车辆改装活动的汽配厂、维修点等进行全面清理整顿,坚决取缔无照经营行为。

十一、对于非法改装车辆现象严重的单位或企业,会同经信局、质监局等有关部门组织专项整治,坚决取缔汽车非法改装企业。

十二、取缔无证储煤场,非法采沙、采石料场等非法货运源头。

十三、建立考核奖惩制度。县政府将对上述内容以百分制形式进行考核打分,奖优罚劣,并进行责任追究。

公司销售目标责任书 篇5

乙方:

④要求公司在销售责任人实施经营活动前须提供必要的资金、办公用品、吉首市内送货车添置增加、后勤等人、财、物的支持和保障;

为了确保公司年度销售计划的实现,结合公司发展的实际情况,经公司研究,产品销售目标如下:

一、合同期限:

本责任书自签订之日起,公司和营销目标责任人有共同努力,携手共进,互励共勉。以期顺利完成年度目标

1、本合同生效日期为----------年-------月--------日。

2、公司对乙方进行业绩考核考核的时间,从-------------年------月------日起至------------年--------月------日。

二、权利职责:

(四)绩效工资实行季度、年度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按季发放绩效工资70%,年末30%,在考核结束10日内兑现发放。

1、甲方聘任乙方为本公司-----------------,负责-----------------------------工作。

2、乙方必须每月向甲方提交书面述职报告(含本月总结于下月市场拓展计划、财务预算计划)。

3、乙方享有公司规定的利益分配权。

4、乙方所负责的销售区域范围:

5、乙方所负责的销售产品项目:

6、乙方负责项目销售年度汇款目标:万元人民币。按月、人员完成月度分解任务。

7、乙方在甲方签订本协议后,要严格控制经营成本和管理成本,不得超过销售收入的------%,其间费用计入本市场部的经营、管理费用。超过的部分从给予乙方的分解业务提成中扣除。

8、乙方应遵守职业道德,保守商业机密、切实维护企业的权益。

9、乙方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

10、接受总公司及授权经理的领导和监督。

11、不得违背职业道德,不得从事和本公司无关的第二职业,不得从事有损本公司声誉的任何活动。

12、双方均应严格遵守本销售目标责任书的各项约定,否则,应赔偿另一方所受的全部损失。

13、本销售责任书经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正本一式两份,双方个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经公司研究决定,现授权xx,全面负责公司在区域品牌的宣传、推广、销售活动的权利。同时,完成以下年度目标营销任务:基本任务:回款xx万元,开新发客户xx家;注:以上任务和人员薪资等待遇均以人民币结算!

三、公司对于乙方在年度销售业绩的奖惩及结算方法:

乙方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地按甲方要求报送(提交)与经营活动有关的各项文件和资料,包括:(1)年度、月度等各项工作计划执行情况的分析报告。(2)各种财务报表。(3)年度销售政策及实施情况的跟踪报告。(4)甲方要求提供的其它文件和资料。(5)考核当月未完成业绩指标,乙方必须向总裁说明未完成成绩的原因,并拿出改进措施。

1、甲方给与乙方提供的薪酬待遇的基本形式为:基本工资+业务提成

2、甲方给乙方完成全部合同期销售回款目标。万元人民币,当月销售考核其数为----------万元,月工资为-----元人民币,并按回款额的---------提取销售奖励(招商项目),对乙方的业务提成奖励实行月度、年度相结合结算制度,每月发放----------%,年度发放---------%,在考核期结束的次月10日内发放。

3、从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如乙方无法完成销售目标考核的40%,公司将终止与乙方的销售目标责任书,重新聘用该项目负责经理。

有利于调动积极性原则,既有利于调动销售责任人积极性,又不损害其它管理人员和职工的积极性。因此,销售责任人要求其它相关部门同样和公司签订责任书,防止因生产、供应、质量等原因而影响饮料销售部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若出现不可预测的影响,公司须对责任人规定的销售目标任务作适当的调整。

4、乙方的销售提取奖励实行季度、年结合结算制度,每季度发放70%,年度发放30%,在考核期结束的次月10日内发放。

5、详细结算办法见附件

公司目标项目考核责任书 篇6

对工程项目的目标考核,以设计施工图、施工图、工程竣工结算、施工合同等工程资料为主要依据, 结合工程规模、预(结)算造价、以及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建设周期等确定相应考核指标,实行项目完工结算即总体考核与分项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二、主要考核指标

1、经济指标(权重40%):

具体经济指标由公司合同成本部具实核定,经公司领导班子审定、报总经理批准,并由项目部签字确认;同时,按各项经济指标重要程度确定所占权重,当该项指标增加或减少时,则按相同比例减少或增加权重。

2、质量指标(权重10%)

1)满足公司确定的质量控制指标(具体指标以附件形式反映),并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和相关专业验收规范的规定,占权重的5%。若出现质量事故或质量缺陷返工,扣减本项权重。

2)一次性验收合格占权重的5%,二次验收扣减本项权重。

3、安全指标(权重20%)

1)人员配置、建章建制、施工条件及施工环境符合工程管理规范占权重的5%,未达到要求扣减权重的1—5%;

2)安全隐患、安全责任事故得到及时有效处理,且无重大财产、人身安全事故发生,占权重的15%,发生重大或者死亡安全事故扣减本项权重;

4、进度指标(权重10%)

1)严格按照项目管理规定图表及作业规程进行工程进度管理,完成进度验收占权重的2%,未完成进度验收每次扣减0.5%,扣完为止;

2)工程总进度控制在规定期限内占权重的8%,未限期完成工程总进度按实际未完成量在本权重内按比例扣减。

5、管理指标(权重20%):

1)根据公司要求并结合工程实际需要制定或实施档案资料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制度建设、文明施工管理等规范化建设占权重的10%,未达到上述要求酌情扣减权重的1—5%;

2)项目班子团结、项目员工无违反《员工行为准则》行为占权重的10%,否则酌情扣减权重的1—5%。

三、提奖方式与奖惩措施

1、所有工程项目均按结算总造价的6‰费用作为质量、安全、进度、成本控制及管理目标的奖励基金,并按公司核定的经济指标(成本控制)40%、质量10%、安全20%、进度10%、管理20%进行分摊计发,完成单项指标给予奖励,未完成项只扣除该项奖励。

2、根据公司核定的经济指标(成本控制指标)奖惩如下(以审计认可的结算数据为准):

1)按所节约材料费用的20%给予奖励(列入节约材料明细于针对具体项目单列,由公司合同成本部提出,公司领导审核,总经理批准);

2)若超出部分超过定额耗量,其超出部分70%由项目部自行承担,以该项目所有指标扣完为止。

五、相关规定及要求

1、工程造价在万元以下的,造成损失2万元以内费用(除班组和劳务公司承担费用)由项目部自行承担;超出2万元部分公司承担70%,项目部承担30%。工程造价在2000万元以上的(含2000万元),造成损失5万元以内费用(除班组和劳务公司承担费用)由项目部自行承担;超出5万元部分公司承担70%,项目部承担30%。

2、若发生工程安全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扣除班组和劳务公司应承担费用外,剩余的部分:2万元以内由项目部自行承担;超出2万元部分由公司承担70%,项目部承担30%(最多不超过该项目所有考核指标100%的权重即结算总造价的6‰和材料节约奖金的总金额)。

3、该项目核定工期为 240天。无论工期提前或者延后,均由公司发放100%指导工期工资到每个员工。若公司或甲方原因造成工期延后,必须由项目部报送工期计划调整书确认。

4、劳资管理:各项目咳嗽迸渲眉肮ぷ时曜挤桨福上钅烤砀莨尽豆こ滔钅咳耸鹿芾碓菪泄娑ā贰ⅰ豆こ滔钅扛谖恍匠暝菪邪旆ā返扔泄毓娑ǎ岷鲜导是榭鲎孕心舛ú⒈ü九迹景磁挤桨竿骋患品ⅰ

5、劳务管理:劳务由公司统一招标,并由项目经理召集其核心班子成员讨论初稿;公司原则上要求项目部通过人、机、辅材发包托付给劳务公司;若项目部按工种进行分项发包,公司则按核定人、基、辅总价将劳务费拨付给项目部,由项目部自行解决并监督其将劳务工资分发到人头。

6、项目资金:由公司确定其基本投资额(对项目约定金额),超出所确定的基本投资额的资金,项目部承担月息2.5%的资金成本。

7、过程控制

1)公司项目考核检查组定期对各项目工程及经济指标(成本控制)、质量、安全、进度以及现场管理进行综合检查,若发现问题和违规情况,项目部要及时纠正和限期整改;并对综合评定的项目第一名予以奖励,

2)项目实施过程中,若出现明显不能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指标和任务情况,经公司项目检查组或相关部门进行评估,属不可抗力因素造成可协商调整相关指标和任务;属人为因素所致公司可解除本《责任书》对项目负责人及核心班子的任命(重新选聘);

六、项目完成后总体考核及兑现

1、项目完成后,由项目部写出书面总结报告,如实反映项目实施情况、各项任务及指标完成情况,提交公司项目考核检查组;

2、公司项目考核检查组按照本《责任书》相关条款及本办法规定事项,对项目各项任务及指标完成情况进行综合检查考核,并提出费用结算及奖金兑现的初步意见;

3、公司财务部对考核结果进行审计,报公司执行总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4、兑现时间:工程竣工后,以公司与项目部内部结算金额的80%中提取6‰预付给项目部,待工程审计结算完成后1个月内一次性付清剩余部分金额;

5、为增强责任意识,项目经理对所承接项目的工程质量、安全、违约责任等实行终身负责制;

6、奖金方案由项目经理提出,报公司批准后执行;原则上项目经理个人的奖金分配比例不超过总额的30%,项目经理将所得奖金的30%进入公司风险基金,具体按公司风险基金管理办法执行。

七、项目责任

1、服从公司统一指挥,接受公司监管,按质量完成工作;

2、对施工安全负全部责任,对项目人员的安全负全部责任;

3、遵守法纪,文明施工;

4、负责提供协调施工用水、电接口以后的所有项目自用临时水、电设施设备的提供,安装和使用维护管理;

5、负责项目所有人员的吃、住、交通安排;

6、负责项目自用临时设施的搭建、自用工具设备的管理;

7、临时路面的平整度必须严格按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要求施工。

8、满足公司对项目的各项要求和基本规定。

八、其他

1、该《责任书》一式五份,公司执三份,项目部执二份;

2、该《责任书》自双方签字起生效,工程完工,工程款支付完毕后失效。

公司(盖章): 项目(签字):

代表(签字): 代表(签字):

责任人格:责任教育的目标 篇7

一责任教育的兴起

责任教育已成为发达国家在教育领域的共识。20世纪70年代, 美国提出“责任公民”概念, 其内涵主要是指每个公民承认他人享有法律上规定的各种权利责任, 具有遵守各种规则、信守诺言的责任。在德国, 《联邦德国教育总法》规定:“培养学生在一个自由、民主和福利的法律社会中……对自己的行为有责任感。”日本也不例外, 其《教育基本法》规定:“教育必须以陶冶人格为目标, 培养出和平国家和社会的建设者, 爱好真理和正义, 尊重个人价值, 注重劳动和责任, 充满独立自主精神的身心健康的国民。”这些国家都将“责任”这一素质视为国民教育的目标。

在中国, 责任教育首先引起教育研究者的关注。胡卫在1994年第2期《教育研究》上发表了他主持的“中国基础教育中的人道、伦理/道德、文化价值教育”课题研究总结报告中, 将“学会负责”作为总结报告的题目。他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现状的考察, 指出中国教育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 就是教育与社会实际相脱离, 突出表现在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 片面强调自我价值, 而缺乏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感情, 从而提出以“学会负责”作为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中人道、伦理/道德、文化价值教育的目的。宗秋荣在1998年第8期《教育研究》上发表了《终身学习与家庭教育》一文, 该文通过分析现代社会中中国家庭变化给家庭教育带来的影响, 从终身学习的角度, 提出中国家庭教育的三个“学会”, 即让孩子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负责。并且指出, 之所以强调学会负责, 是因为我们孩子责任感的匮竭。

随后, 责任教育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2001年10月, 中共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要求“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引导每个公民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积极承担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

2005年9月19日, 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印发4周年、第3个“公民道德宣传日”来临之际, 《人民日报》发表长篇评论《论责任》, 文中把责任作为道德的基本元素, 指出“官德、师德、医德、商德、艺德,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都以责任为基础, 为前提”。

2011年11月, 中共上海市委九届十六次全会审议并通过《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九届委员会第十六次全体会议决议》, 提出将“公正、包容、责任、诚信”作为上海倡导的四大价值取向, 把上海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

二责任与责任人格

研究责任教育, 首要的问题是要清楚何谓责任。在对责任的研究中, 中国学界对责任的概念使用与界定并不一致。经常使用的概念除“责任”一词外, 还包括“责任意识”“责任观”“责任感”“责任心”等相近的概念和词语。不同的学科领域因侧重研究的维度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词汇, 如哲学、伦理学多使用“责任”, 心理学、教育学领域多使用“责任心”“责任感”, 而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多使用“责任意识”“责任观”。

1. 责任的界定

“责任”是一个现代词汇, 在中国传统词汇中没有“责任”一词。按照《汉语大词典》的解释, “责任”一词有三重含义: (1) 使人担当起某种职务和职责; (2) 分内应做之事; (3) 做不好分内应做的事, 因而应承担的过失。这一解释侧重外在规定性, 强调责任是对人的行为的规定与约束。学者多以此为基础来理解, 使得从外在规定性的角度认识责任一度成为主流。

近年来, 对责任的研究越来越向内在规定性深化, 并展开为人的知、情、意、行的多层面考察与整合。如陈芬认为:“责任如果没有被责任主体意识到, 那么它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规范和要求。从个体发生的角度分析, 责任感在每个人身上都要经过他律和自律两个阶段……具有自律性的责任感的人, 能依据一定的原则和规范自觉地选择和决定行为, 他从内心里感到自己是完全自由的, 自己是自己的主体, 那种曾似乎压抑人、束缚人的外在力量, 反而成为主体尽职尽责的巨大推动力。”从他律与自律两个层面分析责任, 并强调后者的重要意义。

宋晔更加明确地突出责任的内在性:“责任在今天, 常被用于指某种外加于人的职责, 但本真意义的责任乃是自愿行为, 是个体对他人或社会要求的积极‘响应’, 所以‘有责任感’就是能够且随时准备做出‘响应’的一种稳定素质, 即责任意识。责任意识虽然在诸多情况下表现为对外在要求的响应, 但是这种响应成为一种自觉时, 它就不是强制的, 而是自由自觉、自主自律的, 这种自觉是顺应了人的共生性, 或者说是人共生性的自然要求及其在人的意识中的反映。”她还从人的知、情、意、行的整体来理解责任的内涵, 认为:“责任不仅是一种意识, 也是一种理性和行动。”

综上所述, 对责任含义的界定有两个路向:一是从外在规定性的层面, 核心主张是认为责任是对人的约束与规定;二是从自我规定性的视角, 侧重探究人的意识、心理状态和精神境界。责任概念的多义性一方面说明责任内涵的丰富性, 另一方面为其整合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况志华、叶浩生在对中西方学界对责任及其纷繁的近似概念分析、概括后, 提出“责任概念的整合”, 全面地指出了责任是“一种内化了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个体对特定对象的行为及其结果的价值判断体系”“个体对行为、事件及其结果的主观体验”“情感体验会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经过整合, 责任的内涵完整地体现了人的知情意行的统一。

2. 责任人格的内涵

从字面理解, 责任人格即是具有责任品性的人格。人格即自我的统一性, 体现为知情意行的统一, 个体存在与意义的统一, 实践与交往的统一。责任是人类在实践中形成的品性, 既包含外界条件对主体的客观要求, 又体现为主体对这种要求的理解、认识、感受并最终转化成行动。责任人格即是个体在实践中, 通过对责任的意识与感受, 表现为自觉履行责任的态度与行动, 并不断在实践中建构自我认同。责任人格的提出, 也意味着对我们而言, 更加重要的不是社会对公民提出什么样的责任, 而是这些责任从何而来, 以及怎样为我们所接受、内化和自觉履行。

责任人格是责任教育的目标。“责任观教育, 就是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增强学生对祖国和民族、对社会和环境、对家庭和邻里、对自己的责任感和负责精神, 形成良好的责任意识和责任品格, 并转化为忠于祖国、献身社会、关心他人、保护环境、完善自我的责任行为。”

三责任人格培育的基本原则

1. 主体性原则

责任是主体的实践活动。没有主体就没有责任。主体性有两个基本的含义, 一是指完全依赖主体感觉的主观性;二是指主体以理性思考为基础的主动性 (或者一种积极状态) 。一个负责任的行为, 它既是主体自觉自愿做出的, 也是主体主动选择后的结果。

责任的主体一定具有独立人格, 如果是主体, 但人格不独立, 也不会有责任。外在的要求, 只有被主体认识到, 才能在主体意识中形成明确的、具体的规定, 这种具体的规定, 为主体所体认, 从而转化为内在的责任, 只有有独立人格的主体才能做到。主体之所以能够承担责任, 是由于其具有独立的人格。

主体性对于责任人格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人的主体性首先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能动性”。在责任人格培育中, 我们应当让学生作为自由、独立的个体参与到社会情境中, 与其平等地交流与对话, 引导他们自主思考、判断与选择并感受、体验与领悟其中的责任。

2. 实践性原则

作为主体的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 人的主体性不能脱离社会实践而存在。实践是责任的来源与目的。责任来源于人们的社会交往实践, 其目的是明确人的交往尺度而达到自由。责任与实践相伴而生, 在普遍存在的社会联系中, 人们只有履行责任, 社会生活才能正常进行, 其中的个体才能发展。

遵循实践性原则, 责任人格的培育必须更多地将学生置入社会交往中, 让他们感到自己的存在与外在世界的密切关联, 关注自己周围生活情境中责任的具体性、多样性与复杂性, 从而避免空洞、单调的理论说教。

3. 层递性原则

人格是一个不断建构着的动态过程, 责任人格因人们理性思维的发展、情感的丰富、意志的磨砺而呈现不同的水平和程度。同情是责任的初始状态, 它是因生命体之间的相似性与关联性而自然生发的。与具体的领域或职业相对应的责任是程度较高的责任。它清楚地意识到外在限制性, 克服自身欲求而遵守角色规范。当人意识到自身的存在与他人的存在、社会的存在等一切自身之外的存在一致时, 他不再会感到自己责任行为的限制、约束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时, 就达到责任与自由的统一, 这是具有高度理性与自觉后的境界。

遵循层递性原则, 在责任人格的培育中, 就不能不顾对象而千篇一律。对小学生, 其责任要求不能成人化、理想化。对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 除培养其生命责任、家庭责任外, 还需侧重培育其职业责任、社会责任与全球责任。总之, 对责任人格的培育要因人而异, 循序渐进。

摘要:责任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和教育界的重视。《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九届委员会第十六次全体会议决议》更是明确提出将“公正、包容、责任、诚信”作为上海市倡导的四大价值取向。本文基于责任概念的丰富内涵, 提出“责任人格”概念并初步探索责任人格培育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责任人格,责任教育,人格培育

参考文献

[1]钟启泉选编.教育文集——日本教育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62

[2]胡卫.学会负责——为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中的人道、伦理/道德、文化价值教育选择目标[J].教育研究, 1994 (2)

[3]宗秋荣.终身学习与家庭教育[J].教育研究, 1998 (8) :54~59

[4]陈芬.论责任及责任感的培养[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 1999 (1)

[5]宋晔.“学会关心”与责任生成[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 (3)

[6]况志华、叶浩生.责任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8:13~14

[7]丁泗.论大学生责任观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 2006 (12)

[8]谢军.责任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60

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目标的探讨 篇8

1、对经济责任审计目标的再认识

审计目标是审计行为的出发点,是审计的方向。审计目标对审计全过程都会产生影响,对于整个审计项目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经济责任审计目标的重要性也不例外。尽管1999年5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和《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暂行规定》,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项审计制度全面推开,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历经十五年,经济责任审计已成为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此期间,审计理论和实务工作者对经济责任审计目标的认识却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经历了由浅入深,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一个认识过程。

从理论上,审计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表象层次、中间层次和本质层次。在表象层次,审计目标的重点是提高财务会计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的质量,包括真实性、公允性和透明度等。在中间层次,审计目标的重点是考察相关经济活动对其应遵循的特定标准或原则的遵循情况,包括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等。在本质层次,审计目标的重点是保证和促进受托经济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

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我们对经济责任审计的目标的认识侧重于表象层次和中间层次,主要关注财政财务收支的 真实、合法性,把经济责任看作财政财务收支责任的“人格化”,而较少关注本质层次的目标。在《规定》出台后,明确规定了“经济责任,是指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因其所任职务,依法对本地区、本部门(系统)、本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当履行的职责、义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应当依法接受审计监督”,这就在法规层面上将经济责任审计目标明确指向受托经济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即把经济责任审计目标定位于本质层次的审计目标。

2、对经济责任审计目标体系的认识

审计目标可以划分为总体审计目标和具体审计目标。总体审计目标是指审计活动要实现的最终目的,具体目标是总体目标的细化,是针对审计事项具体内容所确定的审计目的。由于审计目标具体化的方式多种多样,层次不一,使得一个审计项目中的全部审计目标构成一个比较庞大的体系,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层次。

经济责任审计的总体目标是检查评价领导干部受托经济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经济责任审计的具体目标则是一个多样化的体系。根据《规定》的要求,经济责任审计具体目标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作不同的分类。

2.1、从审计服务经济社会管理的层次划分,经济责任审计具体目标可分为宏观层次的目标和微观层次的目标。

宏观层次的具体目标包括: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情况;促进遵守有关经济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情况;落实与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有关的管理、决策等活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微观层次的具体目标包括:推动科学制定和执行重大经济决策;促进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推动建立和执行重要经济事项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督促对下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管理和监督;促进遵守有关廉洁从政(从业)规定等。

2.2、从审计服务经济社会管理的性质划分,经济责任审计具体目标可分为促进受托经济责任履行和促进受托社会责任履行。

促进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的目标是促进领导干部正确行使经济职权、履行经济职能方面的目标。

促进受托社会责任履行的目标是促进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职责相关的社会责任履行的目标。例如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避免环境污染、实现安全生产的社会责任等。

3、经济责任审计目标的调整对审计过程的影响

《规定》出台后,随着经济责任审计目标的重新调整、明确定位,将影响审计标准的选择,审计范围和程序、方法的设计,以及审计证据的收集、归纳和分析。

3.1、导致经济责任审计标准多样化。由于经济责任审计具体目标形成了一个比较庞大的体系,与之相对应,审计评价标准也会具有一定的体系性。为了达到评价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性的目标,就要以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政策等外部评价标准作为审计依据;为了实现评价被审计单位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情况的目标,就可能以通用的管理原则、同行业的平均技术标准、被审计单位制定的规划、计划、规章、专家的意见等外部和内部的评价标准作为审计依据。

3.2、导致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重新调整。经济责任审计目标定位在促进受托经济责任履行后,需要根据受托责任涉及的范围确定经济责任审计范围,由于领导干部的任期即是其履行经济职责的时间范围,因此,经济责任审计监督的范围应该是领导干部的整个任期,而不是其中一部分。然而,不少审计机关由于审计力量不足的原因,为节省经济责任审计时间,一般将近几年的情况作为审计重点时间范围加以审计,未完全按规定覆盖领导干部的整个任期。上述做法,不仅违背了经济责任审计客观公正的工作原则,无法对领导干部的任期履行经济职责的情况做出全面、客观地评价,而且可能对其任期内某些应负经济责任的问题未尽审计监督职责,而带来一定的审计风险。

审计机关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时,应当把领导干部的整个任期纳入审计时间范围,以领导干部应负的经济责任为导向,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无关的事项原则上不列入经济责任审计范围。通过对经济责任审计范围的准确把握,做到应纳入审计范围的不遗漏,不应纳入审计范围要剔除,既提高审计效能,又达到经济责任审计的目标,全面、客观评价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职责的好坏。

3.3、导致审计取证模式的拓展和创新。从审计取证模式的发展演变看,审计取证模式经历了从账表导向审计模式、制度导向审计模式向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发展变化过程。随着经济责任审计目标指向促进受托经济责任履行,审计取证模式有可能得到拓展和创新,经济责任导向审计模式应当成为一种新的取证模式,审计证据的收集应以领导干部履职情况为切入点和着力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种取证模式取代另一种取证模式,相反,它们各有各的特点,在不同领域、不同条件下,都有其适用范围。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深入研究经济责任导向取证模式与其他取证模式的关系、相互配合的实现机制等问题。

4、经济责任审计目标体系完善的对策建议

《规定》出台后,经济责任审计目标体系框架初步建立了,但在一些方面还有待调整和完善。

4.1、经济责任审计具体目标需要进一步细化。虽然《规定》对经济责任审计目标作出了规范,但在审计实践中缺少与之相配套的具体、细化的操作规范,同时,不同类别领导干部的履职情况千差万别,导致审计人员对具体审计目标难以准确把握。如《规定》要求“在审计时,应当关注领导干部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情况”,但对于针对不同类型的领导干部如何确定具体审计目标,如何把握侧重点,却没有明确、细化的操作。

4.2、经济责任审计具体目标需要进一步明确。经济责任审计目标固然以促进受托经济责任履行为主,《规定》还要求审计中也要关注与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有关的管理、决策等活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也就是要关注与领导干部受托经济责任相关的部分受托社会责任。由于《规定》并没有明确这部分受托社会责任是什么,这就导致经济责任审计具体目标模糊不清。

公司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 篇9

公司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强化安全管理健全我公司的安全生产机制,进一步提高工厂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水平,实行责任到人的目标管理,确保公司本生产安全目标的实现。本公司与各部门经理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

一、各部门经理在生产中必须实现以下安全管理目标:

1、重伤及重伤以上人身伤亡事故为“0”;

2、机器、设备、火灾、交通事故为“0”;

3、大面积传染病和突发性急性中毒事件为“0”;

4、特种作业人员全部持证上岗;

5、安全设施、安全标志、安全警示的设置率、规范率达到100%;

6、轻伤事故控制在1%。

二、各部门经理工作必须做到以下内容:

1、各部门经理对本部门的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必须模范遵守公司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不发布与公司安全管理制度相抵触的指令,严格履行本人的安全职责,确保安全责任制在本部门全面落实,并全力支持公司安全工作。

2、保证公司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在本部门内全面实施,并自觉接受政府部门和公司的监督和管理。

3、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组织生产,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当“安全与交期、质量”发生矛盾时,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

4、在公司及政府的安全检查中杜绝各类违章现象。

5、安全员和重要岗位第一安全责任者签定安全责任状。

6、每周至少组织一次安全大检查,部门责任人和安全员及重要岗位第一安全责任者亲自参加,做到有检查、有整改,记录全。

7、以身作则,不违章指挥、不违章操作。对发现的各类违章现象负有查禁的责任,同时要予以查处。

8、公司安全查出的问题,保证按要求组织整改,杜绝不接受或不按要求进行整改的现象。

9、建立宿舍治安、防火、卫生及食堂卫生管理制度。

10、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防火制度并加强学习与落实。

11、电气安全交与专业人员负责,安全员负责监督检查。

总经理(签字):

部门经理(签字):

安全员(签字):

签定时间:

公司社会治安目标管理责任书 篇10

甲方:

(以下简称甲方)乙方:

工程项目部(负责人)(以下简称乙方)

为全面落实建设工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维护工地正常施工秩序,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结合工程治安管理工作的实际,公司(甲方)与项目部(乙方)特签订本责任书如下:

一、目标和要求:本工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为

,具体包括但不限于:

1、工地严禁发生聚众斗殴及其它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2、不准聚众酗酒,不得聚众赌博。

3、严禁发生重大恶性事件及火灾、爆炸等灾害事故。

4、杜绝民工集体上访事件的发生。

二、双方责任 甲方责任:

1、根据工地所在地综治办的部署和要求,督促和指导项目部做好工程施工期间的各项安全保卫工作,督促项目部建立健全包括住宿管理、门卫值班(物质、人员进出验证)、防火用电安全等各项规章制度。

2、组织日常的治安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并根据需要尽可能为项目部开展安全保卫工作提供方便,协助项目部处理治安问题,及时缓解各类矛盾。

3、向乙方通报工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情况,组织考核评比,奖优罚劣。乙方责任:

1、建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小组,制定治安措施,落实治安管理人员。

2、对外来人口进行经常性的法制、职业道德和安全知识教育;宣传和贯彻外来人口管理的法律、法规。

3、根据公安机关的要求,建立专职治安(联防)队伍,落实各项安全保卫措施,检查督促本单位外来人口登记管理工作。

4、不得雇佣无身份证件、来历不明的人员,以及未申报居住证和未申领《居住证》的人员。

5、及时制止工地发生聚众斗殴行为,及时调解各种矛盾和纠纷,落实对违法人员的教育转化工作。

6、建立健全住宿管理、门卫值班(物质、人员进出验证)、防火用电安全等各项规章制度,自觉接受相关单位对治安保卫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7、经常对施工工地进行治安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消除不安全隐患,并认真记载。

8、不准在工地聚众酗酒,不得聚众赌博,一经发现要严肃处理。

9、严禁发生重大恶性事件及火灾、爆炸等灾害事故。

三、奖罚措施

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成绩显著的项目部,受到工程所在地县(区级、县级市)级书面通报表扬的,奖励1000元/次,受到工程所在地市级书面通报表扬的,奖励2000元/次;受到工程所在地省级书面通报表扬的,奖励4000元/次。如发生同级批评的,按上述金额2倍处罚。

2、发生聚众斗殴等扰乱社会治安秩序,造成恶劣影响的重大治安事件,每起罚款20000元;发生严重的恶性案件和刑事案件,每起罚款加倍。

3、有拖欠人工工资造成集体到公司上访的,3~9人每起罚款10000元;10人以上每起罚款20000元。造成集体到工程所在地主管部门上访的,3~9人每起罚款20000元;10人以上每起罚款40000元。

四、责任期限:自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止。

五、本责任书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

乙方:

(盖章)

(盖章)

签约人:

签约人:

签约日期:

公司目标责任书 篇11

【关键词】社会责任;会计目标;综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社会责任如生态环境的保护、能源稀有矿产利用率的提高、职工工作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消费者利益保护、养老医疗保险、企业公益赞助等方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也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对于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理论的研究一般都是从目标开始。社会经济环境、企业目标和会计技术共同影响和制约着会计目标,而社会经济环境的多变性、企业目标的多元性以及会计技术的相对滞后,导致一直以来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目标的认识并不统一。

一、关于会计目标的讨论

历史上,曾先后出现了两种占主流的会计目标观点,即“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受托责任观”对企业会计目标的把握定位于“向企业的资产委托人报告受托责任的履行”;“决策有用观”则把企业的会计目标定位于“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虽然表面上这是两种不同的观点,但仔细分析可以发现两者并没有实质的分歧。它们都是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不同的是,“受托责任观”主要关注企业资产委托人的信息需求,“决策有用观”则强调企业会计的目标应当满足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公共需求。因此,两种观点的分歧可以说是“量”的差异,不是“质”的对峙。

实质上,“受托责任观”更适用于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时期,企业行为的社会影响还没有被其他社会成员更多的关注,管理者的责任主要是在符合当时社会法律规范的前提下,实现资产委托者的利益追求,对企业与资产委托者以外的利益主体(政府除外)不予关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单独追求经济利润的做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批评,因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会产生大量的外部不经济的现象和问题,外部成本的社会负担,人们重新审视企业的社会关系,普遍接受了“利益相关理论”,认为企业除了要为投资人赚取利润以外,还要关注其他社会集团的利益,包括经济的和非经济的。因此从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复杂的社会关系方面出发,可以比较理性地选择满足企业利益相关者各方的“决策有用观”的企业会计目标观念。

FASB在其概念公告中将财务报告的目标表述为:“财务报告在整个经济中的作用是提供对经营和经济决策有用的信息。”此后,决策有用观几乎得到西方各主要国家准则制定机构的认同。IASB主张,评价受托责任是为了进行经济决策,也就是说,受托责任隶属于决策有用性。社会责任会计属于会计的一个分支,自然也适用于“受托责任观”或“决策有用观”,那么到底是哪一个呢?中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二、社会责任会计目标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美国会计目标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6年美国会计学会发表的《基本会计理论说明书》(ASOBAT)中共提出了四个目标,其中之一就是“有利于履行社会职能和社会控制。”这明确指出会计要促进会计主体的社会职能,这是社会责任会计的目标体现。

1973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目标是:认定、描述和衡量那些对企业有重要影响的企业活动。随后,1974年2月,美国全国会计师协会进一步将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目标分为内外两部分。内部目标主要包括:充分利用企业各种资源,教育及激励企业职工,使他们能考虑所有决策的社会效果。外部目标主要包括:以工人的标准,来衡量企业的社会责任,并将衡量结果公诸于世。

Puxty和Laughlin(1983)认为会计是依赖市场的,尤其是资本市场的有效性,来增进社会福利的,因此决策有用观的关键在于市场有效性。信息的质量是决定市场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只要这些信息不是完美的,例如会计信息就不是完美的,那么市场的有效性就受到限制。即使会计信息得到改善,也就是说有助于个别决策者更好地做出个人的资源配置决策,也未必会改善社会整体的经济福利。他们推断,在不完美的市场条件下,改善提供给使用者的信息还有可能会对社会福利产生不利影响。于是,他们总结道“在复杂的真实世界里,决策有用性不是一个合适的标准”。

Gray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用一系列的研究阐明一个观点:公司社会责任会计的目标应该是受托责任。Gray(1992)分析了受托责任观的两个目的:一是建立更紧密的社会关系并将权利交回给大众;二是增加组织的透明度,使得更多组织内部的事物以更多的方式变得透明和可见。

Lehman(1995)指出强调市场效率的决策有用观忽略了公平和正义。在Lehman看来,因为企业社会责任境会计要求公司给出和说明使用社会资源和环境的理由,所以社会责任会计报告是“满足受托责任关系的根本所在,它改变了公司的观念”。Lehman(1995)主张的受托责任观,为公司社会责任会计加入了道德因素,代表了公司社会责任会计研究中较为激进一派的思想。

纵观国外三十年来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目标研究,可以发现,他们是对传统会计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发展。他们看到自由市场在公共领域中的缺陷,认同会计是社会进行沟通的方式,即像会计这样的制度安排具有推动社会变革的能力。这在本质上是重新审视会计与社会的关系。总体来说,国外的研究人员是对决策有用观持批判的观点,支持受托责任观。

(二)我国研究综述

我国的学者对社会责任会计目标的研究比较晚,而且主要集中在具体的内容上。大多数学者认为,社会责任会计目标应分为两个层次,即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基本目标是提高社会效益,协调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通过计量、计算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实现企业净社会贡献额的最大化;具体目标是真实而公正地向外部及内部信息使用者提供社会责任信息,将其广泛地用于政府、公共利益团体、新闻媒体、法律机构等一切与企业发生联系的团体或个人(甚至包括职工及消费者)的经济、法律、个人消费、就业及新闻导向等方方面面的决策。

综合以上两种目标,社会责任会计的目标可以概括如下:(1)确认和计量会计主体在一定时间内的社会净贡献;(2)帮助决定企业的经济运行是否直接影响相关的资源,是否与共同的社会准则全面一致;(3)以适当的方法,尽可能多地为社会各部门提供有关企业的目标、政策和计划以及对社会的义务和贡献等方面的信息。

也有一部分学者从传统会计目标的拓展出发来阐述这一问题。他们认为:“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福利经济学派新的企业社会责任观念逐渐取代古典经济学家的企业社会责任观念,传统的会计计量和报告目标显得过于狭窄,它并不能反映各社会团体的利益,为其他有关方面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由此提出“社会责任会计的目标是计量和报告企业各项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使会计可以为各有关社会集团同时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从而扩大传统的会计职能。”

陈讯等又根据社会责任与企业关系的紧密程度把企业社会责任分成三个层次:一是基本企业社会责任,包括对股东的责任和善待员工;二是中级企业社会责任,包括对消费者的责任、服从政府领导、搞好与社区的关系和保护环境;三是高级企业社会责任,包括积极慈善捐助和热心公益事业。

更多的学者从社会责任的性质来进行阐述,如周祖成提出独立责任说和综合责任说。独立责任说把社会责任理解为经济和法律责任以外的一种责任;综合责任说把社会责任视为企业对社会承担的综合责任,而这又以阿基·B·卡罗(ArchieB.Carrol1)的观点最为相近,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社会在一定时期对企业提出的经济、法律、道德和慈善期望。

三、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目标

实质上,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恰恰是市场失灵的产物,这些市场失灵包括了不公平、非民主化倾向、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一般来说,企业的持续生存离不开相关利益者的支持,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应关心企业活动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是企业与相关利益者对话的方式和渠道,是提高公司透明度和履行受托责任的手段。因此,就现阶段可行性来说,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目标仍然是“决策有用观”,但这个观点决不是原来的内容,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中心,而应该赋予新的内容,即为以企业为中心的相关利益者的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

具体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呢?也就是公司的社会责任的范围都包括什么?笔者认为,现阶段,我国公司社会责任承担的范围应该以对职工、消费者、资源和环境几个方面为主,这对公司社会责任真正落到实处可能更为实际。

从内容上说,对处于特定经济环境中的企业来讲,其社会责任内容会因行业特点、企业规模而有差异,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企业的社会责任会计目标应为以下几条:

1.企业收益方面的信息。企业所履行的社会责任,首先应是能够满足股东及债权人的要求,保证企业实现预定的收益目标。企业的收益目标不仅是一个财务目标,而且是一个社会目标,因而必须加以反映。

2.企业人力资源方面的信息。企业在发展人力资源方面所做的工作包括招聘录用、技术培训、职务轮换、确定合理的工薪水平、培养职工良好的政治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以及增进企业职工和管理人员的相互关系,促使职工和企业的目标协调一致等。

3.职工福利方面的信息。主要包括职工日常福利情况,如职工生活困难补助,离退休人员的劳动保险,职工劳动保护、劳动条件、职工住房及上下班交通条件的改善,向社会保险机构交纳的在职职工的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障费、医疗保险费等。

4.环境保护方面的信息。企业应对环境污染进行有效防护,减轻并消除环境污染,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生态效益。

5.保护消费者利益方面的信息。包括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提供价格合理的产品,做好产前售后服务,及时更新产品,满足消费者不同层次的需求。

6.对公益事业贡献的信息。企业除依法向国家交纳税金外,还应积极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对公益事业和社会福利机构以及慈善事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必要的捐赠和帮助,为社会创造平等就业机会,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为所在社区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沈洪涛.公司社会责任和环境会计的目标与理论基础——国外研究综述[J].会计研究.2010(3)

[2]杨茜璇.论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竞争力[J].企业导报.2009(5):4

[3]李永臣.企业环境会计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5

[4]刘立燕.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内涵、目标与计量[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7)

人力资本效能目标与责任体系 篇12

关键词:人力资本效能,责任体系

中国企业要在当今的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持续成长并稳定和提升在行业中的竞争力,面临着人口红利的慢慢消失,中国企业将无法再依赖低劳动力成本来实现企业的持续盈利和发展,必须转变为依靠高素质人才的精益化管理模式。从总体上看,中国已由人力资源大国转向人力资本大国,进入了人力资本效能制胜的时代。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中国企业如何提升人力资本效能的价值,成为了人力资源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一、责任体系对实现人力资本效能的重要性

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责任有以下特点:①既有硬要求又有软要求,硬要求是指根据岗位职责需要承担后果,软要求是指主动承担责任的软精神;②企业责任是一个责任链条,包括企业对员工的责任,员工对企业的责任,员工与员工之间的责任;③企业的责任需要贯彻落实建立有效的责任体系,包括责任制度和责任文化。

要提升企业员工的执行力,实现人力资本效能目标,需要完善企业的责任体系作为保障。如果员工普遍没有责任感,那必定是一支没有执行力、战斗力的团队;如果企业没有清晰的责任体系,企业的目标将很难达成,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也必将是无领导力的,没有责任体系的企业管理必定是低效率的企业管理。所以,必须建立有效的责任体系。

二、企业责任体系的现状

企业的成功30%靠战略,70%靠执行。很多企业在战略相同的情形下由于各自企业的执行力不同而拉开了距离。责任体系是决定企业在人力资本时代能否提升人力资本效能目标的关键点。通过对企业的调研了解到,当今企业存在一个必须面对的严重的现实问题———企业的执行力和运营效率不断下降。面对这个问题,企业的高管普遍诊断为是普通员工对企业的责任心下降了,以自我为中心,彼此之间的合作沟通意识与能力下降了,所以应该加强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并采取激励措施来提升员工的工作热情,从而提升执行力。而员工却认为,企业老板的要求太多,太苛刻,提出的新目标,新任务层出不穷,不符合实际。

1. 很多企业的岗位职能描述不清,权责不清,并非以实现人力资本效能目标为出发点。

岗位之间出现职能重叠,经常发生“闲死”、“忙死”或“多龙治水”的问题。

2. 各部门的岗位设置脱离企业的战略定位和业务模式,实现人力资本效能目标缺乏根基。

企业战略的执行和业务的运作需要岗位来承载,但是企业在设置岗位时往往忽视了企业的战略和业务模式,这容易造成岗位设置无法支撑企业的战略和业务发展的需求,员工也只能毫无目标的忙着日常事务性的工作。何谈实现人力资本效能的目标。

3. 静态的关注企业的流程体系,实现人力资本效能目标缺乏可持续性。

长期独立关注各个部门的局部或单个岗位的责任与要求,缺乏从企业整个价值链的流程体系的角度来审视企业的责任体系。在“互联网+”时代企业会随着发展需要进行战略转型的频率比以前多了,往往战略转型需要相应的调整企业的流程体系、责任体系,否则难以与战略转型的要求相匹配,就无法实现人力资本效能的目标。

4. 企业高管、员工普遍还未意识到责任也是竞争力这一理念,实现人力资本效能目标缺乏企业责任文化的支持。

企业员工的责任竞争力是企业继人才、技术、管理等要素之外,需要塑造的一个新的重要的竞争力。

三、构建实现人力资本效能目标的责任体系

简单来讲,所谓人力资源效能,一是人力资源效率,二是人力资源价值创造能力。前者是要提高人均劳动生产率,提高人力资本单位产出量,后者是要提升人力资源价值创造能力与人力资本增加值,即人力资本回报与贡献率。

企业的竞争是实实在在的存在,归根到底是属于人才的竞争,而谁能实现人力资本效能的提升,那谁就在未来的竞争中掌握了先机。所以实现人力资本效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企业未来发展道路的长短。构建有效的责任体系是确保实现人力资本效能目标的关键。

1. 建立完善的企业责任制度。

企业管理的实质就是责、权、利三者统一,责任放在第一位,没有责任根本无法实现人力资本效能目标,更无法实现企业的效益目标。组织机构和各个职能岗位,要形成完整的责任链,才能发挥系统机制的力量,任何一项责任的缺失,都将导致整个责任链的效益性缺失,影响人力资本效能的增长。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企业责任制度,这是实现人力资本效能增长的基本体系保障环节。建立完善的企业责任制度的基本要求包括:

(1)设计科学的工作流程。要结合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业务模式来设计企业的业务流程、服务流程和管理流程等,要处理好各种流程的责任,将流程责任落实到具体的部门或岗位,才能从流程上确保工作完成的时间、数量和质量。

(2)实施制度化监管。制度化监管能够保证员工按照流程标准工作,确保责任规章制度的执行,在监管的过程中要关注各个部门岗位责任的具体结果、结果的分析和澄清过程。才能保障这个责任体系优化过程的有效进行。

(3)加强针对性培训。在“互联网+”时代,应该改变过去事务巨细的培训,而应该根据流程标准落实到各个部门各个岗位,要针对每个人在节点上的工作对其进行培训。通过有效的针对性地培训教育,使员工达到对业务流程熟悉的程度,对业务标准形成条件反射的程度,形成一种习惯和氛围,从而提高整个组织的责任心,构建企业的防火墙。

(4)老板们应该改变观念,不要认为员工的流动性大,不愿意为员工进行培训,将培训看成是企业的成本支出,应将培训看成是企业的一种投资,是实现人力资本效能增长的有效途径。不但要培训业务,还应重视培训组织的忠诚、职业的忠诚、专业的忠诚。在“互联网+”时代,老板们应该改变管理思维,企业应该去中心化,让员工成为企业的主人,正如张瑞敏在海尔所倡导的“企业无边界、管理无领导、供应链无尺度、员工自主经营”,利于树立企业责任文化,人人将责任当成一种习惯。

(5)健全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企业的绩效导向要和企业的战略、客户的需求相匹配,如华为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绩效管理体系,这成就了华为成功的走向世界。打造与目标为导向,以过程控制为中心的绩效管理体系,采用科学的绩效考核方法,有利于建设高效的有战斗力的企业团队,同时应贯彻人力资源稀缺理念,将人力资本效能纳入绩效考核之中,并与部门利益挂钩。有利于实现人力资本效能的增值。有效的绩效管理有利于确保责任执行到位的关键。

2. 建全岗位体系。

岗位是责任体系的核心载体,要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本效能的关键出发点是把适合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做正确的事情,以最低的人力资源成本实现企业的最大效益。岗位体系主要在于促进员工能力的提升,提高工作开展与业务运行效率,使企业用人真正能够做到“人尽其才,岗得其人,能位匹配”。

企业的岗位体系主要包含五个核心组成部分:岗位责任、岗位关系、岗位编制、任职资格、岗位等级和岗位分层分类。其中,岗位责任、岗位编制、岗位分析是整个岗位分析体系构建的基础和核心。

(1)实施动态的岗位责任。在企业每个岗位都有自己的职责,只有每一个岗位上的员工各司其职,才能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转。在工作说明书中,要对不同的岗位进行准确的描述,这就是制度。岗位责任除了要用具体的语言描述该岗位上的人员要履行具体的职责外,还具有“清晰地记录每个岗位上发生事故”的责任。岗位责任也不是一成不变,在环境发生变化,岗位责任也应随之变化。科学的岗位责任设计,可以让人人有事做,人人都能够把事情做好。

(2)注重岗位关系。在建全岗位体系时,需要进行岗位调查并取得相应信息的基础上,需要对岗位的名称、责权、性质、工作对象、任务,程序,以及各岗位之间的联系进行比较,明确岗位之间的关系,岗位之间要相互配合,才能形成整条责任链。发挥责任体系在实现人力资本效能目标的作用。

(3)岗位编制。企业中的岗位编制应是一个动态系统,注重提升岗位之间的协同性和兼容性,确保员工的能力、数量与岗位的需要相匹配,这是实现人力资本效能增值的基本环节。

(4)任职资格。任职资格即每个岗位应该具备的相应条件,这有利于选择合适的人选在相应的岗位工作。任职资格标准需要有前瞻性,需要基于未来,要基于企业战略的变化、不再单纯依靠是成功关键事件的提炼。

(5)岗位等级设计,明确角色,落实工作开展过程中的责任分工与权责定位,并为绩效考核提供依据。

(6)岗位分层分类,明确员工职业生涯发展通道、职业生涯发展路径,为员工能力体系建设与职业晋升提供牵引与指示,有利于企业人力资源的稳定。企业人力资源的稳定是实现人力资本效能的基本保障。

在建立企业岗位体系时,要注重岗位独立性、岗位职责清晰性、岗位协同性。岗位编制时要力求达到工作匹配度、工作饱和度、员工配置率,实现人力资本性价比最大化。

3. 科学的激励的机制。

有效科学的激励有利于员工的内在潜能的激发,这是人力资本效能提升的动力源泉。企业在制定激励机制时,应先调研每个员工的需要,再根据企业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激励的政策,这样的激励能有效提升人力资本效能。

实现“全员共同参与经营”也是激励全体员工为了公司的发展而齐心协力地有效手段,使员工在工作中感受人生的意义和主人翁的喜悦。如阿米巴经营模式是将公司分成若干个小集体,以领导为核心,全体成员共同参与经营。通过晨会等形式向全体员工公布有关阿米巴及公司经营状况的主要信息。尽可能地公开公司信息,营造全体员工自觉参与经营的氛围,使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经营成为可能。如果全体员工能够积极参与经营,在各自的岗位上主动发挥自己的作用,履行自己的职责,那么他们就不仅仅是单纯的劳动者,而将成为并肩奋斗的伙伴,并会具有作为经营者的意识,能够大大提升人力资本效能。

在“互联网+”时代,企业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实现对员工即时地认可激励。对员工所做的一切有利于企业的发展、自身的成长,以及客户价值的实现,均可以得到即时认可和激励。这样可以提升员工对组织的满意度,也能提升员工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责任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组织氛围,有效提升组织的人力资本效能。

4. 建立企业责任文化。

培养员工、管理层、老板的责任心。从上到下树立责任也是一种竞争力的理念,要求员工对企业负责、对同事负责、对自己负责、对客户负责,勇于承担责任。

目前影响中国企业发展的瓶颈是人力资源的浪费,经过调查发现,大部分企业中层管理者大部分的时间浪费在接待上级领导检查、参加各种各样无效率的会议、应付毫无价值的各种应酬活动,真正用于抓业务带团队的时间很少。基层员工由于得不到有效的指引,不能高效正确的执行并有效完成组织任务,导致人力资源效率低下。通过最优化、简单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科学的责任管理体系的建立,能有效剔除人力资源的浪费,实现人力资本效能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全怀周.定岗定编:人力资源效能提升的基础工程——华夏基石CPAM模型.

[2]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3]孙宗虎,王胜会.定责定岗定编定员定额定薪[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上一篇:档案实习日志下一篇:珠街乡珠街村党支部自检自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