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考政策考试改革主要内容

2024-09-21

驾考政策考试改革主要内容(精选6篇)

驾考政策考试改革主要内容 篇1

2017驾照考试改革主要内容

1、试点小型汽车驾驶人自学直考,用自己的车就能开练,学车不必非得去驾校。在有条件的地方,试点非经营性的小型汽车驾驶人自学直考。允许个人使用加装安全辅助装置的自备车辆,在具备安全驾驶经历等条件的随车人员指导下,按照指定的路线、时间学习驾驶,并直接申请考试。

2、可一次性预约、连续考试。我国将逐步推行场地驾驶和道路驾驶技能考试一次性预约、连续考试政策,减少考生往返次数,考生不再跑断腿。而且,驾驶员不用担心不熟悉考试场地,考前可免费看。

3、实行驾驶人分类教育培训。推行大型客货车专业化培训,优化小型汽车驾驶人培训方式,满足人们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

4、逐步放宽残疾人驾车条件。适时放宽单眼视力障碍群体、上肢残疾人申请小型汽车驾驶证条件。

5、实行计时培训计时收费。学员可自主预约培训时段、选择教练员、选择缴费方式。改变一次性预收全部培训费用模式,推行培训计时收费、先培训后付费。

6、允许重新申领驾驶证直接考试。驾驶证被注销等有驾驶经历人员,在满足条件下可以不经学习直接申请考试。

7、考点下放至县。为方便群众就近考试,推进驾驶人考试业务向县级下放、延伸。对出现排队积压的考生,允许选择省内其他考场参加考试。

8、改进驾驶人体检年龄制度。将每年进行一次身体检查的起始年龄由60周岁调整为70周岁。

9、实行自主报考。提供互联网、电话、窗口等多种报考方式,考生可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考试场地、缴费方式。考试不用总排队,将建设更多社会考场,彻底解决学车场地不够用这一老大难问题。

10、实施驾驶证异地申领和审验。放开大中型客货车驾驶证异地申领限制,驾驶证丢了也不怕,告别来回折腾全国均可补换,丢了驾驶证要补办不用再回原籍,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异地补换驾驶证、参加驾驶证审验、提交体检证明。

11、提高驾驶证国际认可度。推进与其他国际和地区驾驶证互认换领,逐步扩大驾驶证互认换领范围,满足公民出境驾车需求。

驾考政策考试改革主要内容 篇2

2.课程内容:重视基础学科, 强调信息素养。基础学科是中小学课程的核心, 通过对英语、数学、科学、历史和地理等核心课程的学习训练, 学习系统、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法案中, 提出要实行“阅读先行计划”, 普及美国学生的识字率, 确保所有学生的阅读能力达到三级水平。

3.师资保证:提高质量, 均衡需要。教师必须通过所在州颁发的全职教师资格证书或通过所在州的教师执照考试, 每个学区每年都要提高达标的教师百分比, 直到100%达标。此外,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还提高了教育专业入学考试和教师资格考试的标准;扩大教师责任, 实行两套教师评价体系———专业教师认证体系和优秀教师认证体系。

4.课程管理:增加弹性, 家长参与。长期以来, 美国基础教育已经形成了国家建议、州级标准、学区决策、学校实施的一体化的管理体制。进入新世纪之后, 各州延续了美国传统上的州自治制度, 并且在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面有极大的弹性, 可以根据各州的教育情况制定课程标准, 开发课程内容, 改革教学模式。

5.课程评价:统一考试, 绩效考核。为了检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果, 对学生成绩的评价主要通过州级和全国统一考试来对基础和核心课程的学习成果进行考察。而检验各州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果, 则采用绩效问责的方式。《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法案提出, 各州建立基于法案的评价体系, 联邦政府对其质量进行监测。

驾考政策考试改革主要内容 篇3

关键词:积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内容;作用

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是在我国供给需求严重不平衡,且投资、出口、经济增长缺乏动力、全球范围内金融危机加剧的背景下产生的,它属于具有阶段性特征的财政政策,主要是为了迎合当前国内经济发展的需求。它是我国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主要通过收入分配、税收、补贴、国债等手段对我国经济发展运行实施调节,是我国政府实施反经济周期调节,平衡经济无序波动的关键工具,同样也是优化经济资源配置,确保社会公平与稳定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自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政策手段一直担任着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方式。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出发点在于合理缩小分配差距,以扩大社会范围内的消费需求,进而以消费刺激经济增长,解决供需不平衡问题。以下主要介绍当前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基本内容与其作用。

一、当前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

当前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其思路较为新颖,着眼于抓住社会发展的机遇,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前提。并重视民生,以长远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着手,以保障经济增长作为目的,以促进消费作为其主要目标,以搞活经济市场为其重要方向,统筹内外。且其政策实施的力度较大,各项税费减免政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企业及居民的税收负担。将预算、税收、补贴、投资等全面性的财政工具作为依托,来实施综合性的积极财政政策。

首先,扩大政府对公共投资的支出,并着力于重点建设,同时强化国债的发行。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我国已向国有商业银行发行国债超过3700亿人民币,至21世纪初期,共计发行长期建设国债约9100亿。公共资金支出的主要范围包括农林水利建设、城市交通通信建设、基础设施、城乡电网改造、国家储备粮库建设等方面。其次,迅速推进、落实税费改革,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综合税费改革的政策,优化税制,尽可能减轻各企业及居民的税收负担,并扩大企业的投资、强化居民的消费能力。同时,为推进贸易出口,吸引广大外资,以减轻企业的负担,国家分批提高了纺织、机械、煤炭等机电、轻工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同时强化了免税、抵税、退税等积极的税收管理条例的执行强度,鼓励外商投资项目的建设,并对房产建设企业予以营业税、地税等方面的减免。第三,提高社会基本收入,提升社会范围内低收入群体的基本收入,以从根本上扩大消费需求,缩小收入差距,稳定收入分配的格局。并在收入结构中提升其劳动报酬的分配比例,以此增强广大居民的消费能力,以带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并以积极的财政政策作为媒介,增强社会财务补助的規模,以低收入者作为重点补助对象。第四,强化“三农”及民生支出,进一步落实优化政府财政支出的结构,以稳定民生,改善经济结构,同时严格控制一般性财政支出,优化财政支出的配置,最大限度缩减行政的成本。第五,鼓励科技创新,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着力于调整社会范围内各企业经济发展的结构,转变其发展方式,推进节能减排,深化环保型财政支出,并进一步稳定推行资源有偿制度,以保护生态环境,促成企业科技创新,深化企业内部的技术改造,优化能源使用结构,促成社会范围内资源的合理利用。

二、当前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作用分析

(一)拉动经济增长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我国政府增发国债1000亿,用于社会范围内的基本投资与建设,针对技术改造的投资对比前段时期增加超过500亿,在拉动我国经济增长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经济增长点增加了约1.5%,同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有所增加,为19.4%。同时国家进一步增加了社会保障建设的费用支出,在国有企业员工的再就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准备、城市居民低保等方面的支出超过150亿,促进我国国民增加约0.23个百分点。同时在税收政策方面,恰当提升出口退税税率,同样对我国GDP的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财政政策具体方向转变为经济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将超过60%的国债用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约1.7个百分点,对我国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为8%,对比上年显著提升。直到2010年,为保证财政政策的灵活性,我国政府继续实施积极稳健的财政政策,拟安排财政赤字约10500亿,代发地方债券2000亿,将其纳入地方预算,并强化政府内部的约束力,在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2011年,我国财政部门支出123亿,用于新农保的试点建设中,将农保覆盖区域扩大到60%,奠定了居民社会保障的有力基础,并于同年4月份,将超额累积税率修改为7级,减轻了中低层收入群体的税收负担,刺激了消费。同时强化对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为城市棚户区改造及相关基础设施配套补助,加强了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维护了广大居民的权益。并于2011年10月初步决定于2012年初在部分对应性地区展开深化增值税制度的改革试点,并于同年8月将服务行业与运输行业的营业税实施税费改征,于2013年2月联合发改委员会、社会保障部门制定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意见,进一步完善积极税收政策的辐射范围,保障社会群体的基本利益,提高了居民的消费能力,拉动了内需,达到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

(二)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

2009年,中央政府用于“三农”方面的建设支出达到7253亿,在此基础上,于2010年我国政府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资力度,并不断完善与落实农业的补贴制度,以政策作为导向,引导社会资源转向农村,不仅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同时有利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合理优化资源配置。总之,我国政府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断完善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机制,最大限度地缩小了社会群体的收入差距,并促进教育公平。建设新型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基本的医疗卫生保障制度,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方面也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三)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在经济增长滞缓的背景下,我国政府实施了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策,通过强化在社会经济建设方面的支出,减少税收,以刺激总需求的增加,深化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降低失业率,提升就业率,同时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2013年我国通过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较多贡献,保障了国民经济的整体稳定运行。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形势依然较为复杂。以国内生产总值的增涨速度及工业附加值的具体数据表现而言,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依赖于内需的拉动。同时居民消费秩序基本持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通货膨胀的压力,确保了货币市场的稳定运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缓解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过热,物价涨幅迅速、内需不足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我国政府通过扩大基础性的建设投资,有效推动了经济增长,在调整经济结构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在深化科技创新改革的支持方面有了显著的表现,在推动社会范围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及升级等方面有很明显的作用。为保障我国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及社会的和谐稳定提供了良好的前提准备。

(四)优化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2008年,为抵御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对我国产生的负面影响,我国财政部分宣布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立即出台扩大内需的十项基本政策,总投资约40000亿,强化民生工程、社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的建设等,国家通过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又快又好发展。提高对资源短缺行业及西部农村地区的支持,例如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给予西部投资税率优惠、投资武广高铁建设等。随着当前我国资源供求矛盾的迅速加剧,在资源利用率较低的社会背景下,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调节社会范围内的总需求与总供給,达到供需的基本平衡,实现社会范围内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促进了我国就业率的提升,保持了物价的基本稳定及国际收支的平衡。

结束语

综上所述,自2008年末开始,我国政府为应对全球范围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抵制经济下滑等方面意义重大。同时在我国经济增加以高能耗、高环境污染为前提的背景下,为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与改革,我国政府推行了科技扶持政策,在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伴随着当前房地产泡沫膨胀,物价迅速上涨的社会背景,我国政府强化了对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为城市棚户区改造及相关基础设施配套补助,同时为应对物价的无序上涨,实施了相对稳健的货币政策。另外为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的建设,我国政府也实施了相关财政扶持的政策,在优化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等方面具有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1]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刘国艳,王元,王蕴,等.积极财政政策转型与财政可持续性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2(01).

[2]刘洁.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理论与实践[J].商品与质量,2011(05).

[3]苏丹.税收优惠与金融业发展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 [4]李秀昆.2008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效果评价及比较[J].投资研究,2012(11).

[5]包萍.基于M—F模型下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有效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

[6]刘满平.中国宏观调控系统运行、转换与绩效研究[D].武汉大学,2013.

[7]储德银.财政政策促进居民消费的作用机理与影响效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

2021新高考政策主要内容 篇4

2021新高考政策主要内容

1、不再区分文理科

原高考生只能选择文科或理科参与高考在2021年新高考政策下不再区分文理科,考生需要参加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考试,另外在地理、历史、政治、物理、化学、生物中任意选择三科参加等级性考试。

2、高考总分计算方式改变

原高考是由语数外+综合(文理)构成,在2021年高考新政策下依旧是由语数外+自选3科构成。

自选三科不再评分而是按A、B、C、D、E五个等级进行划分,E等级为不合格。以参考人数和卷面得分为依据,原则上等级A的.比例为15%,等级B的比例为30%,等级C的比例为30%,等级D和等级E比例共为25%其中等级E比例不超过5%。

3、外语科目可以考两次

原高考外语科目仅可以考一次,现新高考政策下外语提供2次考试机会选择较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外语考试第一次考试安排在6月,另一次根据教育部统一要求时间安排;外语考试包括笔试和听力测试。

4、合格性考试

原高考生需要参加会考,现新高考政策下改为合格性高考。合格性高考将不再评分,按合格与不合格呈现。

合格性考试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艺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等科目。

考试时间:高一至高三每年6月和12月可以随学随考随清,可以多次参考。

5、综合素质评价

原高考生录取按分数、排名进行投档录取,现新高考政策下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参考条件,并将具体使用权交给高校,是这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在高职提前招生中,高校将中学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选拔录取参考,纳入到综合评价内容;在统一高考招生中,高校可事先对考生高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提出具体要求,作为录取重要参考。

2021新高考志愿填报热门问答1、2021年高考,全国有哪几个省市实行了新高考改革?

答:第一批:上海、浙江

第二批:北京、天津、山东、海南

第三批:湖南、湖北、广东、江苏、辽宁、河北、重庆、福建

2、全国新高考省份分别采取哪种志愿填报模式?

答:【院校+专业组】模式:江苏、湖北、湖南、广东、福建、上海、海南、天津、北京

【专业(类)+院校】模式:河北、辽宁、重庆、浙江、山东

3、新高考改革后,志愿填报和录取的变化有哪些?

答:志愿填报的单位不同,招生计划编制模式不同,投档分数线及志愿填报数量不同。

4、新高考改革下,志愿填报有哪些规则是必须要了解的?

答:本省录取批次的划分、志愿填报方式、志愿填报梳理、投档方式、平行志愿、顺序志愿等。

5、新高考志愿填报规则和往年参考数据都在哪查询?

答:主要有三种途径:(1)阳光高考信息平台;(2)各省教育考试院网站;(3)各高校官方网站相关招生栏目。(4)自主选拔在线微信(ID:zizzsw)平台。

6、一分一段表公布后,如何划定志愿范围?

答:新高考考生可提前遵从“基于往年录取数据进行院校选择”和“基于考生选科选择能够报考的专业”两个原则,按顺序划定志愿范围。

7、新高考志愿填报对高中生有哪些要求?

答:与现在志愿填报和录取方式相比,主要优势是扩大学生选择权,提高志愿满意度和满足率,但是同时也要求考生对自己的生涯规划有明确方向,从选科开始就需要考虑未来的专业及职业发展规划。

填报高考志愿的技巧

第一,牢记志愿填报时间节点。高考成绩公布之前,各省各批次志愿填报的截止时间已经确定和公布,考生和家长应当密切关注并牢记在心。

第二,做好志愿填报准备工作。填报志愿是一个选择性难题,考生和家长往往四处咨询、举棋不定,花费较多时间,留给填报的时间往往不足。因此,成绩公布之后、正式填报志愿之前,考生有必要登录网报平台,仔细阅读填报说明,熟悉各个模块的功能。同时,还可进行试填报,在各批次截止时间之前,填报的志愿都可进行修改。

驾考政策考试改革主要内容 篇5

11月30日,中关村创新平台举办中关村人才特区有关扶持政策办理流程新闻发布会暨中关村高端人才创业基地首批入住企业意向签约仪式,向社会公开发布人才特区有关扶持政策办理流程,明确了具体受理单位、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为全面贯彻落实《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人才特区的若干意见》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设中关村人才特区行动计划(2011-2015年)》,根据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人才特区建设指导委员会的要求,北京市相关部门整体联动,资源整合,加快推动落实资金奖励及财政扶持、股权激励、人才培养、人才兼职、落户、住房、配偶等各项具体支持政策,全面落实人才特区的建设任务。中组部已于日前明确批复,总体同意各项政策办理流程。

人才特区各项扶持政策的启动实施,是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改革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举措,通过统筹中央和北京市各类创新资源和发展要素,为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有力支撑,着力提高人才特区的高端人才聚集度,不断打开人才事业的新局面,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提供人才智力保证。

发布会上,市委副秘书长傅华指出,人才特区《若干意见》发布以来,依托中关村创新平台,率先在全国搭建了跨层次、跨部门的联合会议和决策机制,初步形成了资源集中、信息共享、流程明确的高效运行管理机制。他强调,人才特区各项扶持政策办理流程公开发布后,市相关部门要在《若干意见》的指导下整体联动,高度重视资源整合,进一步细化、完善实施具体扶持政策的长效机制,并做好相关配套服务工作。

此外,中关村管委会、海淀区政府、北京科技大学三方共同建设的中关村高端人才创业基地,也于会上举行首批企业入驻意向签约仪式,10家企业正式签约。中关村高端人才创业基地通过有效聚集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端人才和高端项目,积极打造中关村人才特区创新新地标。

中央、北京市相关单位负责人及示范区一区十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代表、签约企业、高层次人才代表和新闻媒体代表1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附件:

人才特区有关扶持政策办理流程及主要内容

为全面贯彻落实《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人才特区的若干意见》的总体要求,北京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加快建设中关村人才特区行动计划(2011-2015年)》,根据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人才特区建设指导委员会的要求,北京市相关部门整体联动,加快推动各项具体支持政策的落实,具体如下:

一、财政扶持政策。对于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重大建设工程项目的高层次人才,由北京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统筹资金给予支持。具体办理流程:由中关村创新平台人才工作组汇总优秀回国创业人才支持名单,并征集财政扶持项目需求,报平台产业项目办公室筛选、论证,建立项目储备库,并进行分类推荐申报。对于符合“北京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项目统筹资金”支持标准的项目,报中关村创新平台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项目审批联席会议审批同意后予以支持;对于符合部市会商项目要求的项目,按照部市会商工作流程申报审批,获批后予以支持。

二、股权奖励个人所得税政策。对于科技创新创业企业转化科技成果,以股份或出资比例等股权形式给予本企业相关技术人员的奖励,技术人员一次性缴纳税款有困难的,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可在5年内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具体办理流程:享受该政策的企业在股权奖励发生的次月1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备相关材料;在股权奖励发生的次年3月31日前,填写《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创新创业企业股权奖励个人变化情况表》,并报送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三、人才培养与兼职两项政策。人才培养政策是指,支持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科研机构聘任其他企业或科研机构具备条件和水平的高层次人才担任研究生兼职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支持由高层次人才创办的或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办的企业及科研机构在重点领域设置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人才兼职政策是指,面向北京地区高校、科研院所,协调推动教师、研究人员到人才特区创办企业或到相关企业兼职,允许其在项目转化周期内,个人身份和职称保持不变,享受股权激励政策;支持人才特区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到高校兼职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试点方案:由市教委协调推动央属、市属高校聘任中关村企业高端人才担任研究生兼职导师或客座教授,支持高校教师到人才特区创办企业或在企业技术入股;由市科委协调推动市属科研单位、相关新型科研机构聘任中关村企业高端人才兼职开展科研工作,支持科研人员到人才特区创办企业或在企业技术入股;由市人力社保局组织中关村重点科技型企业申报设置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鼓励具备条件的园区申请设立北京市博士后(青年英才)创新实践基地,其所属企事业单位申请设立创新实践基地工作站。

四、居留与出入境政策。市公安局会同市人力社保局为符合条件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及其随迁外籍配偶、未满18周岁未婚子女办理《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对尚未获得《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高层次人才及其随迁配偶、未满18周岁未婚子女,需要多次临时出入境的,为其办理2至5年有效期的外国人居留许可或多次往返签证。具体办理流程:由北京市海外学人中心综合服务部、中关村创新平台人才工作组分别汇总高层次人才名单及签证办理需求,向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总队报送有关材料,由其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办理手续。

五、落户与国籍变更政策。市公安局、市人力社保局会同中关村管委会,面向人才特区具有中国国籍、愿意落户北京的高层次人才,不受其户籍所在地的限制,直接办理落户手续;如海外高层次人才愿意放弃外国国籍、申请加入或恢复中国国籍,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为其优先办理入籍手续。具体办理流程:由北京市海外学人中心综合服务部、中关村创新平台人才工作组分别汇总高层次人才名单及落户、国籍变更需求,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符合落户条件的,报市人力社保局审批;符合国籍变更条件的,报市公安局审批。获批准进京落户的,由高层次人才本人持《调动人员情况登记表》到入户所在地的公安分局办理户籍准迁手续;获批准变更国籍的,由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总队办理入籍手续。

六、进口税收政策。对于符合现行政策规定的企业与科研机构,在合理数量范围内进口境内不能生产或性能不能满足需要的科研、教学物品,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具体办理流程:由北京市海外学人中心、中关村创新平台人才工作组分别汇总高层次人才需求,并为其开具办理科研教学用品或自用物品减免税登记表。科研教学用品,在中关村海关专门窗口办理减免税审批手续;自用物品,可以自行选择在属地海关或到中关村海关办理申报手续。

七、医疗政策。人才特区的高层次人才享受医疗照顾人员待遇,凭相应的高层次人才有效证件,到指定的医疗机构就医。具体办理流程:由北京市海外学人中心综合服务部、中关村创新平台人才工作组分别汇总高层次人才名单,整理《方便医疗登记表》,报市保健委员会办公室备案;市保健委员会办公室将名单及登记表转发各定点医疗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开设高层次人才就诊绿色通道;高层次人才持本人有效证件即可选择任一定点医疗机构就诊。

八、住房政策。为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提供定向租赁住房。具体办理流程:由北京市海外学人中心综合服务部、中关村创新平台人才工作组分别汇总高层次人才名单及住房需求数量,报市住保办发展规划处;市住保办发展规划处协调有关区县、产业园区提供人才租赁住房房源,并将房源位置、数量、户型等情况汇总后,反馈至北京市海外学人中心、中关村创新平台,由其安排符合条件的人才入住;住房期满,人才向北京市海外学人中心、中关村创新平台退房,并报市住保办发展规划处;由市住保办发展规划处向有关区县、产业园区交还房源。

驾考政策考试改革主要内容 篇6

1.1财务报表编制preparingfinancialstatements

1.2管理财务信息financialinformationformanagement

1.3人力资源管理managingpeople

第二部分涵盖专业财会人员应具备的核心专业技能,介绍商务运作的法律环境,并强化财会方面的关键技能。具体课程为:

2.1信息系统informationsystems

2.2企业与商务法律corporateandbusinesslaw

2.3企业税务businesstaxation

2.4财务管理与控制financialmanagementandcontrol

2.5财务报告financialreporting

2.6审计和内部评审auditandinternalreview

第三部分着重于企业战略管理中财务人员的作用。培养学员以专业知识对信息进行评估,并在专业伦理框架内提出合理的商业建议和忠告。选择性课程的引入,使学员能根据自身的工作性质选择课程,从而强化相关领域的知识。具体课程如下:

以下四门课程中选择两门:

3.1审计和认证业务auditandassuranceservices

3.2高级税务advancedtaxation

3.3绩效管理performancemanagement

3.4商务信息管理businessinformationmanagement

以下三门为核心课程:

3.5战略商务计划和开发strategicbusinessplanninganddevelopment

3.6高级企业报告advancedcorporatereporting

上一篇:镇政府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2023年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