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工作总结(共8篇)
镇工作总结 篇1
**镇特色镇建设工作总结
一、**镇基本情况
**镇位于********,是***西南对接***和**的桥头堡,*****************。55公里半径内有**************等大中城市环绕,35公里半径内有京珠高速和沪蓉高速两大交通动脉,水路经秀美的***沿90里长港直通长江,围绕武阳高速构建的“一纵五横”的农村路网格局日趋成熟。总面积**平方公里,辖***个行政村,**个中心社区,****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万余人,是全省重点扶贫开发乡镇和**市重点建设的特色镇之一。
二、特色镇建设工作思路
2011年我镇被列为全区特色小城镇建设的示范乡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小城镇建设的指示精神,以建设“生态新镇、旅游新镇”为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更大气魄加大投入,以务实高效的工作态度,推进小城镇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着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人居环境,建设文明新镇。
三、建设特色小城镇的做法
1、为切实抓好我镇特色镇的建设,党委、政府委托市城乡规划设计院以积淀深厚、丰富的古代传统淳朴文化为主题,挖掘和彰显特色文化,对涂家垴镇小城镇建设进行总体
规划,使其具有富含生态的旅游性、产业发展的长远性等特点。在规划过程中,反复多次对涂家垴镇特色小城镇定位进行了全方位的思考,多次召开全体镇干部会,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凝结民智、汇集民心。
2、为了实施涂家垴镇特色镇的建设,镇党委、政府成立了特色小城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了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及其他部门人员为具体责任人的责任机制。集中心思、积聚力量、凝聚人心,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高水平”的要求,立足当前、面向未来,统筹考虑、综合布局,突出特色,抓好涂家垴镇小城镇的民居及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工程,在民居建设改造工程中,首先是根据建设总户数和镇干部人数,每人包保15户,到期如完不成任务的,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并将其与年终考核挂钩;其次是要求每个干部与农户签订协议,要求农户按照建设的工期、户型设计等要求进行建房;再次是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到村挨家挨户帮助农户作建房指导。
3、立足长远、以人为本、遵循规律、完善功能。在注重特色的前提下,积极推动基础设施、社会资源、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配套发展教育、科技、文化等公共公益事业,积极完善功能,逐步推进城镇现代化,让广大群众享受现代文明和先进文化,从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依托规划,注重产业发展,继续巩固凤凰薯业和瑞华药业,发展特色养殖、特色种植及生态旅游业,进一步拓宽第三产
业规模,使小城镇住户住得起、住得好、会享受、会发展。
4、为了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党委、政府政府果敢决策、大胆决策、开放决策,充分应用新社区先行先试政策,只要有利于人民发展、只要有利于特色小城镇建设、只要有利于提升涂家垴镇的整体形象,拖钱拉账、垫资负债抓小城镇建设,从而推动特色小城镇建设迅速发展。
四、特色镇建设取得的成果
近年来,我镇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全市、全区城镇化推进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探索我乡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以“工业强乡,城镇推动,加快发展,加快转型”为工作目标,认真部署我镇城镇化建设工作,目前,随着我镇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农业产业结构的步伐加快,小城镇建设得到快速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人居环境尤其是生态文明家园建设迅速发展。今年以来,我镇加快了新社区建设步伐,生态住宅小区节次鳞比。2011年6月,我镇**村被评为“省级生态村”。与此同时,其他各村也在生态文明建设家园方面取得长足进步。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大幅提升,新建和完善了水、电、路、学校、医院、文化休闲广场等公共设施建设,提高了城镇化农户的生活水平。
三是街道建设步伐加快: 对镇政府驻地东南侧(***正南)进行规划设计,建设商贸服务区即步行街,配套绿化带建设;将镇上迎宾路上的区域建设为富强佳园小区,实施高
标准设计,严格按照总体规划进行建设;对*****有限公司扩大厂房规模;对****对面的大片区域进行开发,建成***镇廉租房;对*****进行改建,建成集贸市场。
五、特色小城镇建设取得的经验
1、政府高度重视,倾力帮扶的结果
***镇是省级贫困乡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实施了“集团帮扶、整乡推进”的扶贫战略,是市政法委的联系点,市直八大单位和区直十八大单位主要领导非常关注,倾力帮扶。我镇党委书记吴斌同志反复指示,“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我镇农村人口绝大多数居住在偏远地带,交通极其不便,农村基础设施相当落后,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艰苦,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在居住地难以就地致富,因此需要部分搬迁,解决脱贫致富问题。因此,市委市政府加快城镇化建设就是解决我镇这一问题的最好对策。
2、高规格、高起点、高水平编制规划的结果
不谋万世,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不足谋一域。在2008年编制规划的基础上,***镇委托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及时帮助规划设计,在规划的过程中,得到了市主要领导的关心和支持,结合**镇今后发展方向,省规划设计院多次勘察、实地测设、多方征求意见,于2011年7月,完成了小城镇建设的规划,经过评审后付诸实施。
3、旅游资源蓄势待发的结果
**镇境内峰峦叠翠,环流漾碧,阡陌流金,是***著名 的“鱼米之乡”。勤劳、智慧的**镇人民凭籍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禀赋,大力实施创建“林特产业大镇、生态观光名镇、绿色农产品加工重镇”战略,经济和社会事业长足发展。
六、下步工作打算
1.帮助农户协调贷款,解决农户建房资金的问题,同时鼓励农户通过多种渠道筹资,保证建房的顺利进行。
2.以“三万活动”为依托,驻村干部帮助农户着力解决农村致富问题。
3.加强对全体镇村干部的学习培训,让他们了解有关三农知识和新农村建设,更好的为农户服务。
4.加强对全体镇干部的监督领导,要求他们要定期不定期到各自所驻村组了解村级发展难题,并极力帮助解决。
5、按照市委市政府相关指示精神,加快两个文明建设,找准定位、突出特色、依托产业、加快发展。
镇工作总结 篇2
关键词:林权证,林权换证,林权制度改革
1 引言
林权证是森林、林木、林地所有权、使用权的唯一的法律凭证。搞好林地林权登记换发证工作, 对于巩固林权证的法律地位, 维护林权证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维护森林、林木、林地所有者或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调动广大林农和社会各界造林护林的积极性都具有重要意义。林权换证有利于明晰森林、林木、林地产权, 规范森林资产的依法流转;有利于维护农村稳定, 促进农村经济建设持续发展, 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对此许多专家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1,2,3,4,5,6,7]。安砂镇政府高度重视, 加强领导, 精心组织部署, 保质保量全面完成林地林权登记换发证的工作任务。笔者自参加林权换发证工作以来, 参加了最基层的林权换发证宣传、外业调查核实、内业资料审查、存档及发证各项工作。现就安砂镇林权换发证工作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2 基本情况
安砂镇位于永安市西北部, 距市区43km, 东与永安市曹远镇相邻, 南与永安市曹远镇、洪田镇接壤, 西与永安市罗坊乡、清流县交界, 北至清流县、明溪县、永安市大湖镇乡。辖区国土面积294.9km2, 有19个村民委员会、86个自然村、123个村民小组、3553户、13752人, 全镇有林地面积346665亩, 其中国家重点公益林99566亩, 商品林247099亩, 森林覆盖率达89.7%。
3 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主要做法
3.1 试点
2004年上半年, 镇林改组工作人员在安砂镇安砂村委会开展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完成集体林股权到户面积16440亩, 完成确权换证16440亩, 通过“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措施的落实, 初步实现了“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 起到了示范作用。
2004年10月全市召开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动员大会后, 镇政府及时成立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机构, 吃透林改政策, 合理编制工作流程, 并于2004年11月召开全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动员会。11月底19个村民委员会分别成立林改领导机构, 并开始了扎实的改革行动。举全镇各级之力, 克服了林改资金、技术力量不足和历史遗留问题多的困难, 统一思想、周密部署、狠抓落实, 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乡督导组, 以镇宣传统战委员 (分管林业) 领导为林改办主任、林业站全员参与, 形成了党政一把手抓林改负总责, 分管领导具体抓, 层层签订责任状强化责任人的职责, 切实加强领导, 组建了一支素质过硬、纪律严明、管理有序、运转高效的林改工作队伍, 抽调人员时, 在全镇各机关站所包村干部中做到“硬抽人、抽硬人、强抽人、抽强人”的措施, 力求把素质好、业务能力强、作风扎实的年富力强的机关干部派驻到第一线。同时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请销假审批制度, 配合好全镇下派的林改工作队和村委会两委班子, 指导好、引导好、把握好、开展好各村民小组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各项工作, 并坚持按上级提出的“时间服从于质量”的要求。严把质量关, 镇党委政府要求各村委会林改工作“不看过程, 只看结果”的通牒令, 加强领导、督导、指导, 确保此项工作有序、稳步、高效的顺利开展。
3.2 宣传到位
通过各级开展的林改政策宣传业务培训, 加大全镇林改宣传力度, 通过召开群众会、户主会、党员会和各村民小组骨干分子及有威望的老干部等各界人士参与的林改动员会。利用广播宣传、简报发行、标语书写、致林农的公开信、入户走访、出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宣传整个林改的目的、意义、范围、内容、把握的基本原则。在林改期间, 全镇共下发林改政策解答宣传资料6000余份, 书写标语380条, 出黑榜报20期, 发放林改宣传磁带19盘。在宣传发动上, 做到了加大力度, 推进深度和广度, 不留死角, 使林改工作走入农家, 家喻户晓, 形成全镇上下人人知林改、议林改, 积极参与林改的良好氛围。
3.3 措施到位
根据市里的林改要求及相关的政策解答, 在市督导组的精心指导、督导下, 结合该镇乡情、村情、林情的实际, 因地制宜, 不搞一刀切, 做到了改革的程序、方法、内容、结果四公开, 并引导群众走一村一策、一组一策、一山一策, 做到主体改革措施明确、政策明确、范围、内容明确、奖惩措施明确, 目标、责任、时间明确。
3.4 责任落实
建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主要负责人联系挂钩改革的工作制度, 党政班子成员挂钩联系指导工作制度, 分别与各村委会总支书记、各林改领导组成员签订责任状, 形成了三级书记抓林改责任制度, 并与村委会两委班子换届及提拔任用直接挂钩。
3.5 依靠群众
改革方案的制定, 重大事项的决策, 都由村民多次讨论并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2/3以上通过后才能实施, 尊重了民意, 合乎了民情, 体现了民主, 实现了平稳改革, 取得了成效, 为该镇林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基础。这项改革, 既符合上级的要求, 又符合林业大镇的实际, 是一项务实之举、惠民之举, 合乎民意, 深得民心, 实现绿色经济强乡的目标, 就必须把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打牢。改革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是农村改革的延伸, 是林业生产关系的一次重大突破和重大调整, 是发展林业、繁荣林区、富裕林农的必然选择, 是构建该镇林农增收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 是破解当前制约林业发展的难题, 是实现林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镇党委紧紧围绕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抓住改革的关键和重点, 研究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加大工作力度, 加快工作进度, 坚定不移地把改革推向前进。
4 改革措施分析
4.1 摸清林业体制改革基数, 制定可行方案
该镇以1982年林权证为主要依据进行摸底调查, 由于当时工作粗放, 底数不清, 导致目前资料查找难的情况, 通过广泛发动群众查找自家的两山依据及组织出面到县档案局查找, 并完成公示, 摸清了全镇改革面积及人口数目。各村民委员会积极组织引导各村民小组召开村民组长会、党员会、群众会、户主会, 制定本村组切实可行的林改方案, 并经2/3以上的村民代表及群众同意, 逐级上报审批, 根据批准的方案进行分类指导。并认真根据《森林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制定村规民约及管理方案和分配方案。又如有的村委会由于1982、1983年两山到户时工作粗放, 工作不到位、不具体, 导致四至不明确, 底子不清, 自留山、责任山存在着有山无证、有证无山、证证重叠等历史问题, 加之近20多年来的管理体制责、权、利不明, 尤其是处置权和收益权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林农管护积极性不高, 集体林区造林难、护林难、防火难、科技兴林难, 人地矛盾突出, 农林矛盾锐化, 干群关系处理难等一系列困扰林业发展的难题仍然突出, 严重制约着该镇林业又好又快地发展。该镇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山区乡, 又是一个农业大镇, 也是一个林业大镇, 90%以上人口生活的农村, 87.9%的为林业用地, 森林、林地是农业农村农民重要的生产资料。实现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重塑林农经营主体地位, 激活机制、盘活资源。在制定方案时, 重点把握两个原则:一是确保农民得实惠, 二是确保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是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林业直接关系到全镇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是维持生存生计的根本和增收致富的重要门路。通过这次林改, 实现还山于民, 使全镇广大林农真正成为集体山林的主人, 让林农敢于投入、舍得投入, 敢于造林, 大胆护林, 依靠政策最终使群众真正得到林业资源给予的实惠, 使之成为德政之举的民心工程。确保生态受保护。镇党委政府加强领导, 认识到位, 坚守一条底线, 推进改革, 决不牺牲生态环境, 更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 把管护森林资源与农民自身利益直接挂钩, 变部门管林业为全民保生存, 变少数人管理为全民护林。深知如果考虑不周, 把握不好、防范不力, 在改革中也可能造成一些不利影响。教育全镇广大林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引以为戒。另外我镇在制定科学的改革方案时, 认真组织力量, 开展调查研究, 摸清集体山林的基本现状和经营管理状况, 了解群众对改革的想法和意愿, 依靠群众确定林改的区域和界限, 认真区划各类林地、两类林及其林种起源, 依据全镇的乡情民意和村情林情, 本着最大力度保护森林生态, 最大限度保护林农利益的原则, 把集体利益与林农利益、尊重历史与现实发展、统一部署与分类指导、群众意愿与规范操作、加强管理与放活经营很好地兼顾起来, 合理科学地制定林改实施方案。
4.2 认真调处各类林权纠纷
充分发挥矛盾调处中心的职能作用是抓好林改工作的必要条件。在林改期间, 有的村委会, 林地界限不清, 林木权属不明, 林权纠纷不断的问题十分突出, 矛盾十分尖锐, 如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调处和化解, 将势必影响改革的进程, 农村的稳定乃至社会的和谐。处理好林权纠纷是这次林改中不能回避和必须迈过的一道坎。针对这一情况, 镇林改办及时制定矛盾纠纷分级调处责任制度, 实行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 并把要求下发到各村委会, 随着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 各村委会诸多历史遗留问题和各种矛盾纠纷大量显现出来。镇党委充分发挥矛盾调处中心的作用, 本着“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 按照尊重历史、尊重事实、依法依规的要求, 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 充分发挥人民调解、民间组织和老党员老干部和村组干部的作用, 广泛听取各方意见, 深入细致地做好调处工作, 做到户与户纠纷不出组, 组与组纠纷不出村, 村与村纠纷不出乡, 对历史遗留问题认真查找历史凭证, 认真踏勘争议林地, 认真咨询历史证人, 认真分析纠纷原因, 认真听取不同意见, 依照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做到各方满意, 不留后患。全镇发生矛盾纠纷11起, 纠纷面积890亩, 使这些问题和矛盾基本上都得到妥善解决。
4.3 严格规范操作, 保证林改健康有序开展
镇党委政府在2003年12月林改动员会上, 邓庆润镇长从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到改革的主体范围、主要内容、政策措施、方法步骤和组织领导等, 都全面而系统地提出了明确要求, 镇党委政府在12月全镇林改动员会上, 镇党委书记要求各村委会务必在林改工作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操作中, 要原原本本贯彻、认认真真执行, 规规范范操作, 切实做到改革不走过场, 符合农民意愿, 生态受到保护, 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一要注意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对改革方案及重大事项必须经过村民民主决策后实施, 做到程序、方法、内容、结果“四公开”。二要吸取“三定”时工作不到位、管理粗放的教训, 内外业人员要高度负责, 做到相关资料完整, 做到记载的地块、地类、面积和四至界线“四统一”。三要认真细致做好确权发证工作, 做到实际面积、承包合同、林权证面积和承包经营登记薄“四相符”, 承包面积、承包位置、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林地标注“五到户”, 让农民吃下“定心丸”。
全镇林业用地面积388978亩, 其中:国家重点公益林99566亩, 商品林289412亩, 应确权面积388978亩, 已确权面积388978亩, 确权户数2650户, 确权宗地数1966余宗, 确权率达100%, 均山到户面积103108亩, 集体商品林均山到户面积103108亩。申请核发林权证户数2720户, 面积368338余亩, 宗地1966余宗, 核发林权证756本, 制证、发证工作于2004年5月30日全面结束。
4.4 加强档案痕迹管理, 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性
我镇党委从林改动员会开始, 一直把档案管理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要求镇林改办及19个村民委员会指定专人负责有关林改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并集中档案管理员再次进行自查、整改、归档, 将该档案变为历史资料依据永久保存。为镇林业改革的档案管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 取经验分析
5.1 加强领导, 组织保障是前提
为全面推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 成立了由书记任组长、镇宣传统战委员 (分管林业领导) 为林改办主任的领导机构, 做到六到位 (即:组织保障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责任到位、业务培训到位、宣传发动到位) 确保林改工作顺利开展。
5.2 领导重视, 认识到位是关键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 将林改工作放到站略的高度, 摆在议事日程, 保持思想上、行动上的高度一致, 创新工作机制, 激励奖惩机制, 做到身体力行, 亲自督导指导林改, 为林改工作的成功提供有力的保障。
5.3 依靠群众, 机制创新是基础
群众是改革的主体, 同时也是改革的最大受益者。镇党委在林改中, 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 按农村《土地承包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森林法》的规定, 由村民自主决定林改方案, 从而使林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5.4 试点先行, 调查摸底是根本
林改工作在2个村委会中进行调查摸底, 根据各村委会的村情、组情、林情, 各村委会采取先行试点、先易后难、全面铺开的方式进行。确保了林权换发证的顺利进行。
5.5 保证质量, 规范操作是核心
质量是林改的生命。在林改工作中, 严格坚持时间服从质量, 进度服从质量, 为确保林改工作质量, 结合各乡实际, 认真组织开展“回头看”工作, 对照业务技术操作规程及相关的规定进行自检自查, 做到时间、进度和质量的协调统一。
5.6 严格程序, 依法办事是前提
这次改革的主要依据是《农村土地承包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森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 各村委会及工作队员严格按程序依法办事, 确保了林权改革, 依法依规健康稳步推进。
5.7 强化服务, 明确责任是核心
这次林权改革换证是为全乡人民谋利的一件大事, 区镇工作队员认真按照“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来严格要求自己, 用科学的发展观来统领整个林改工作, 强化服务意识, 增强组织观念, 明确责任, 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全身心投入林改工作之中。
5.8 公平、公正、公开是保障
镇林改办、村委会及其工作人员, 严格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开展林业工作, 坚持“三公开、四公示、六签名”的原则, 充分尊重民意, 顺民心, 妥善处理林改中出现的各种纠纷和问题, 确保林改工作的顺利推进。
6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6.1 存在的问题
全镇的林改工作在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 也清醒地看到林改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部分领导认识还不够到位, 存在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缺乏顾全大局意识, 有的村委会干部对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够, 缺乏改革的主动性、积极性。存在着“三怕”思想, 怕乱、怕花时间、怕花钱, 存在着畏难情绪和等、靠、要思想。二是一些村委会保障措施不力, 组织机构不健全, 林改工作经费不足及挪用仅有的经费用于其他支出, 严重影响了林改的进度和质量。对林改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思路不清晰、办法不多。由于19个村委会改革工作发展不平衡, 有的均山到户工作难以开展, 确权到户率达不到要求。三是有的群众对林改的认识不足、不到位, 参与林改的积极性不高, 只注重耕田耕地, 不注重耕山管理, 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没有理顺, 缺乏长远意识。
6.2 几点建议
一是在林改确权换证后, 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坚持维护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因地制宜地制定配套改革措施及方案, 出台相关的惠民优惠政策, 巩固主体改革成果。二是党政一把手抓林业、抓生存, 注重生态环境建设, 改善山区农民的生存环境, 关注林业发展, 关注林农经济增收、生产发展, 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的关系, 做到既要“绿水清山”, 又要“金山银山”的理念与思路思路。在山区, 不抓生态建设就会迷失方向, 不抓产业发展就会丧失活力, 继续坚持“保护优先, 开发有序”的原则, 严格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 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思路, 立足当地资源, 壮大山区经济。三是积极探索, 加强和改进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方式, 建立有利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四是继续加强林业法律法规宣传教育, 健全森林资源保护的各项规章制度, 尤其是要抓好村规民约的制定, 提高村民的自律意识和自我管理水平。五是要引导农民自发成立民间护林组织, 完善森林灾害应急反应机制和群防群治服务网络。六是妥善处理集体公益建设与森林林地使用审批管理保护的关系。七是加强基层林业站基础设施建设及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制度, 确保资金投入。
7结语
林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到圆满结束, 首先是领导重视、思想统一、认识到位、机构健全、措施有力;其次因地制宜, 方法得当, 宣传到位, 群众参与, 上下配合, 通过林改基本实现了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 还山于民、还权于民、还利于民。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生态、经济、社会进一步得到协调发展, 干群关系得到进一步改善, 林区社会治安稳定, 农业、农村、农民“三农”工作更进一步的和谐发展, 全镇群众爱林、造林、护林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意识进一步增强。通过林改, 林农守好自己的山, 看好自己的林的责任得到进一步落实, 林农发现自己的林地被开垦, 林木被砍伐及时向林业部门举报, 林业站加大巡山巡查力度, 做到林改与保护资源两不误。有效维护林区社会治安秩序, 有力地促进了全镇林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士斌.从集体林改革看基层政府[J].科技信息, 2009 (18) :319~320.
[2]魏香君, 吴宝军, 卢秉文, 等.凤城市林权证登记发证工作经验介绍[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1, 34 (3) :110~112.
[3]刘可欣, 邰永志.关于林权证管理的一些思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0 (8) :57.
[4]李庆.关于林权证维权的调查及建议[J].林业经济, 2006 (8) :28~29.
[5]杜江, 苑春玲, 姚永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林权证发放工作流程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3) :256~258.
[6]孙秀梅, 肖国林, 朱熊, 等.江苏泰兴市林权登记发证工作的几点经验[J].绿色中国, 2005 (6) :63.
岔上镇精准扶贫工作用数字说话 篇3
岔上镇位于陕西省吴堡县东北部黄土高原梁峁沟壑区,地处黄河之滨,全镇辖38个行政村,总面积80.6平方公里。全镇总户数3264户,总人口12129人。
王书记称,岔上镇建档立卡系统贫困户有1545户3457人,已脱贫824户1773人,未脱贫721户1684人。两线合一后,低保贫困户905户1011人(不包括低保死亡17人),五保户123人,孤儿14人,全部被纳入到精准扶贫系统。
同时,2015年实施产业扶贫174户510人,2015-2017年三年兜底扶贫人员413户729人,大学生资助25户70人,十五年义务教育151户227人,大病127户318人,慢性病146户356人,残疾264户781人,移民搬迁245户687人。
“对于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村民,我们以产业扶贫的方式对接帮扶,培养其自身的造血能力。对于没有劳动能力的村民,我们加大输血量,发放生活补助或者以其土地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方式帮助贫困村民脱贫。”王书记说。
镇工作总结 篇4
一、发展农村经济,助农稳粮增收
3、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我镇以市场为导向,以优质、高产、高效为目标,组织和带领全镇人民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调整农业的产业结构,保证了全镇人民生活温饱和农业收益的一定增长。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这个目标,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切实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大力推广优质高产良种,积极打造示范片,有效地推动了我镇农业的全面发展。镇党委政府在进行了全面的实地考察后,决定我镇以后全面发展以核桃为主的干果产业,目前已经确定了各项发展措施,并已经完成载植任务4.5万株,育苗13万株,成立了由业主、规模户、技术人员为成员的核桃产业协会。
4、水葫芦防治卓有成效。一年来,我镇水域大面积受到水葫芦的危害,由于来势凶猛,给防控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我们在县政府的关爱下,充分发动群众及时打捞,以
3、
4、8、9村为重点,打捞面积达2000余亩,把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
二、改造基础设施,改善生活环境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在交通、人饮等为主的项目支撑下,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积极主动参与到基础设施建设中,争取三年内彻底改变我镇生产生活环境。
1、铁平公路建设拉开帷幕。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铁平公路在我镇境内11.5公里的基础部分,由群众筹资投劳,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宣传下,全镇人民热情高涨,纷纷出谋划策、出钱出力,目前资金收取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工程也在顺利的进行之中。
2、村道公路建设进展顺利。今年按县上项目任务,我镇共建村道公路6公里,其中水泥路1.5公里、泥结碎石路4.5公里,全面完成了上级目标任务。按照上级的立项,今年我镇铁佛塘村的通村公路进入了实施阶段,在政府的大力协调和人民群众的全面配合下,将全村1.5公里的社道公路按标准进行了硬化,目前这条公路工程已经全面完工,并已经通过了县交通局的验收。
3、人饮工程建设全面完工。今年我镇有马鞍、贾家店、贾坪、杏儿等四个村实施安全饮用水项目,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就新建集中供水站4处,新打人工井20口,机井120口,解决了这几个村4000余人的饮用水问题。
4、集镇建设提升档次。多年来,我镇场镇道路破烂不堪,由于多方面原因,历届党委政府一直未能解决。今年以来,镇党委政府狠下决心,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多方求助,硬化场镇街道1000余米,以往“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状况得到了彻底改善。
三、发展社会事业,维护安全稳定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不断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确保全镇的稳定大局。
1、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我们从不打折扣,彻底地兑现落实到群众中去。粮食直补、综合补贴、水稻良种补贴等严格按照要求,全面落实打卡直发。
2、实施民心工程,落实救助政策。对农村低保、城镇低保对象,享受的低保金按时足额发放,落实特困救助对象161户403人,全年共解决特困救助金9.7万元,解决医疗救助对象60余人次,金额达3.9万元,对重点优抚对象,民政救助工作做到公开、公正,全部发放到人头。
3、计生工作进一步加强。围绕“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总体要求,广泛宣传并严格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加强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人口自然增长得到有效控制,狠抓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高度重视流动人口与信息化管理,全面完成了计生工作目标任务。
四、基层组织建设重点突出,干部作风明显改善
1、认真安排部署,抓好“七一”庆祝活动。为了认真抓好建党86周年的党建活动。镇党委专题研究,并作了详细的安排:一是加强党员的培训学习,以“学《党章》、忆党史、讲奉献、树形象”为主题,大力开展先进性教育。二是过好组织生活,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民主评议党支部活动。三是在新党员发展及预备党员转正中,认真执行“公示制”。四是抓好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评选工作,做到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原则。
2、加强党委、政府自身建设,改进机关作风。健全和完善干部管理、学习等各项制度,结合干部作风整顿建设活动的开展,要求大家紧密联系我镇实际,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剖新问题,创造性开展工作。大力倡导说真话、办实事,立足于埋头苦干,把工作一件一件抓落实,务求实效。坚持和完善“分工负责,各负其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做到政务公开,努力改进干部工作作风。坚持和完善干部岗位责任制,健全工作落实督察机制,严明工作纪律,确保每项工作有部署、有检查、有督办,努力形成团结、务实、进取的工作风气。
3、深入开展“三满意”和“千名干部进万家,改善民生促和谐”活动,建立四个长效机制,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在全镇党员干部中,继续深入开展“三满意”活动,建立了流动党员管理、党员经常性教育等四个长效机制,使各级党组织更加精诚团结,起到了战斗堡垒作用,全镇的党员干部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把群众冷暖常挂心间。
4、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全面完成。今年,我镇共有6个村的村级活动室建设任务。经过公开招投标,统一施工,并对工程进行了严密的监管,在一个月内就按质按量完成了六个村级活动室建设。现已全部投入使用,使基层党员有了活动的专用场地。
五、大力推进民主法制,确保安全稳定大局
1、积极推进“四权”建设,进一步规范村支部的领导,村委会的执行力,村民大会的决定权和村民充分的监督权。使广大群众参与到集体事务的管理中来,真正做到民主管村、民主理财。
2、高度重视安全工作,使人民的生命财产得到保障。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树立安全生产就是生产力的发展意识,加大安全生产的培训和宣传,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增强广大群众安全防范意识。一年来,共培训“三主一员”338人次,整改各种隐患5处,使我镇今年无重大责任事故发生。
3、狠抓稳定工作,按照县上的安排,镇上及时成立了群众和信访工作办公室,并定期召开专题办公会,排查各种不稳定因素,把矛盾消化在萌芽阶段。建立村级治安防控体系,尽力做到小事不出社,大事不出村。同时,加大打击力度,配合公安系统对辖区内的违法行为严惩不殆。
六、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1、实施科教兴镇战略,进一步巩固“两基”复查和“普九”验收成果,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教学环境。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突破口,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千方百计提高办学质量。
2、搞好农村卫生医疗工作。卫生院搬进新门诊大楼后,完善了部分医疗设施,加强服务意识,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坚持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努力搞好农村改水改厕工作,进一步完善村级防疫妇保工作,切实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全镇参保人数达11000余人,参保率达90%。
3、文化事业建设与时俱进,广大群众的娱乐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和加强,开展群众性文化娱乐创建活动,推进移风易俗,树立农村社会文明新风尚。总之,一年来,经过全镇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整体推进,取得了较好成绩。我们的具体做法: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狠抓落实。以党委集体领导为核心,以人民利益为宗旨,主要领导对全镇的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驻村干部入户抓的工作机制。二是严格奖惩制度,对各项工作纳入或阶段性目标,把干部的工作汇报制度化,随时掌握工作动态。三是每周听取驻村干部工作汇报,大家一起交流,共同研究,使各种办法和措施及时而又有针对性。四是加强学习,定期对党的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农业生产实用技术进行学习、培训,提高镇干部和村干部的政治理论和科技水平,组织干部学习,拓展视野,增长知识。但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地处边远,经济十分落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二是党员干部队伍老化,群众文化素质偏低,观念相对比较落后,各种农业实用技术推广难度较大;三是镇村两级债务化解难,严重制约了镇村经济发展后劲;四是青壮劳力外出多,优势主导产业发展难,农业增收缓慢。二00八年工作计划
1、加强农作物的田间管理,力争粮食大丰收。
2、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做好生猪填糟工作与小家禽的喂养工作。
3、大力发展以核桃为主的干果产业,力争把我镇建设成为一个以核桃为主的干果基地。(2)2008年底全面完成移栽任务,2009年全面完成补植任务。(3)两年内全镇培育种植面积50亩以上的业主2户,2亩以上的规模户500户。(4)力争启动与省农科院协作的80亩母本园建设工作。
4、切实抓好新农村建设工作,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5、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确保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6、一如既往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7、努力做好村村广播通工程的逐步实施。
8、认真做好党建工作,继续完善各类规章制度,发展一批年轻致富能手为党员。
9、加强干部作风和党风廉政建设。
镇妇联工作总结 篇5
2010年**镇妇联,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妇联的精心指导下,以加快我镇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为目标,服从服务于党委政府工作大局。切实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富有创造性的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为我镇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坚持用党建统领工作全局,**镇党委高度重视妇联工作,1、始终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和引导广大妇女群众,把妇女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来抓。深入将妇联工作和当前的“双学双比”活动结合起来。
2、妇联机构健全,人员分到位,同时经费有保障,有经党性活动。
3、把妇联工作列入党委工作总体规划和目标管理,妇联工作均为重要的一项考核指标。
4、坚持以人为本,结合农村当前的产业结构调整,科学致富和基层党建,科技知识普及、计划生育等工作,用发展的思维、办法和成果解决当前妇女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在全镇广大妇女群众中形成了万众一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动局面。
二、提高女性自身素质,完美文化阵地建设,为更提高妇女整体素质,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以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为载体,用丰富的文化生活来逐步提升妇女的自身素质。
1、利用“三八”妇女节开展生动现实的的座谈会。召开全镇妇女干部,女强人,畅谈生活、工作、学习,以生动的实例激发妇女们的创业热情,用身边的典型来感染,带动全乡妇女,促进她们思想认识的提高。
2、利用家长学校,加速推进妇女素质提高进程。
3、利用人口学校,通过办培训班十多期,共培训妇女900多人。培训一些农业科技知识,计生政策、法律、法规。让她们增收致富。
三、以推进家庭道德建设和文明卫生为重点,深化“五好文明家庭”创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文明推进了社会的文明建设。我镇以推进家庭美德建设和文明卫生为重点,进一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逐步在全镇深入开展了“美德在农家”活动,不断帮助农民群众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首先是继续评选“五好文明家庭”和“好媳妇”、“好婆婆”活动。对“五好文明家庭”和“好媳妇”、“好婆婆”大张旗鼓地表彰和宣传,在广大群众中营造浓厚的孝敬老人,家庭和睦的氛围。其次是以“文明卫生进农家促进行动”为载体,深入开展“美德在农家”活动。再次、广泛宣传优生优育知识,倡导科学文明的生育文化,提高广大群众对新《婚姻法》的认识。最后以“三八”节为契机,推动“美德在农家”,“家户家学,口手唤美,德进农家”活动轰轰烈烈在全镇迅速开展。
四、依法维权,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受中国几千年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妇女整体的社会地位,个人自信程度,社会参与热情,相对男人来说仍然较低,因此维权工作仍然是今年工作的重点。我们坚决贯彻“热心、耐心、爱心、尽心、细心”等五心原则,认真接待每一位来访者,妥善处理每一项纠纷,直到来访者满意为止。在我镇的纠纷调处中,我们充分利用新《婚姻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为广大的妇女儿童伸张正义,打击邪气,清除偏见。据不完全统计,全年没有一起恶劣案件发生,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五、其它工作
1、结合留守儿童活动室建设,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在“六一”期间,各村妇联都为留守儿童送去慰问金和书包等。
2、做好艾滋病面对面宣传工作,利用会议、广播、宣传车、请宣传队等方式进行艾滋病面对面的宣传,使人民群众知晓率得以提高。
3、努力做好杂志征订工作
总之今年**镇妇联在一年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时代对妇联的要求,人民群众对妇联的期望,仍有很大的距离,这些我们必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克服困难,战胜自身不足,用更大的热情和工作斗志去开创新的局面。
2011年工作计划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计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开创妇联工作的新局面。妇联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落实全国妇联九届三次执委会议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牢把握促进男女平等,实现共同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这个主题,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工作优势和协调优势,团结动员广大妇女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做贡献。
一、紧紧围绕实施“十二五”规划中要“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妇联组织进一步做好党的妇女群众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着力解决妇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配合组织部门进一步做好培养选拔工作,协调各方力量,加强与其它群团组织及社会各界的互动合作,进一步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妇委会,各种妇女联谊会及团体会员的作用,优势互补,合力谋事,联手成事,吸纳更多的资源服务于妇女儿童事业。
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推进城乡妇女发展,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针,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妇女素质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努力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人才开发规律的妇女教育培训体系,要以市场和妇女需求为导向,开展多层次、分类别、宽领域的培训,进一步加大
对广大城乡妇女的教育培训力度。对农村妇女重点进行实用技术和转移就业培训,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女农民。
三、切实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把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与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及相关法律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纳入“五五”普法规划。要认真组织和实施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工作,以“三八”妇女维权周等活动为依托抓主题宣传,以学校为阵地抓课堂宣传,以舆论为导向抓会宣传,不断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妇女自觉依靠法律维护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责任。要进一步创新维权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不断提高维权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四、不断推进妇联组织自身建设,按照“党建带妇建”的原则,以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大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体现妇女发展与维权需求为目标,把增强自身的凝聚力,影响力作为重要的课题,把加强村基层组织建设需求为重点,进一步扩大妇联组织和妇女工作的覆盖面,努力做好新时期党的妇女群众工作,为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作贡献。
镇党委工作总结 篇6
章 来源200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一系列工作会议精神,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立加快发展之志,鼓加快发展之劲,谋加快发展之策,求加快发展之效,全面超额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抗击非典和经济建设的双胜利,赢得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良好局面。服务临港产业加区区工作成效显著,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
一、经济发展提速增效,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全镇完成GDp22.8亿元,比上年增长88.4%;地方财政收入5798万元,增长34%;农民人均纯收入5294元,增长9.7%;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96亿元,增长45.6%。经济运行呈现出速度加快、质量提高、结构优化、亮点增多、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主要表现在:
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镇完成工业销售收入50.1亿元,实现利税2.5亿元,分别增长31%和14%。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86.4%,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突出特点:一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集聚效应持续增强。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整合产业资源,加速产业集聚,手推车、橡胶轮胎等主导产业规模快速膨胀,其中手推车世界市场份额占30%以上,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推车生产基地。二是骨干企业快速膨胀,支撑带动作用持续增强。全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5家,规模以上企业工业销售收入占91%以上,其中销售收入过1000万元的23家,新增7家。泰发、振华、华天、远东等4家骨干企业完成销售收入40.3亿元,实现利税1.6亿元,分别增长33.3%和10%,占全镇总量的80%和64%,其中泰发集团完成销售收入27亿元,利税1.02亿元,分别增长28%和25%。三是工业投入大,发展后劲足。全镇完成工业投入3.89亿元,增长65.3%。工程轮胎、高档手推车等一批重点技改项目建成投产,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总投资6亿元、占地1000亩的泰发工业园已完成详细规划,今年上半年可开工建设。四是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全镇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3%,手推车、橡胶轮胎等主导产品产销两旺,供不应求。泰发集团荣获“中国优秀企业”、“全国诚信守法乡镇企业”称号。
对外开放取得明显成效。全镇新批办外资项目14个,合同利用外资8442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400万美元,分别增长42.9%、43.3%和55.2%。引进内资项目45个;到位资金16亿元,增长109%。三资企业税收1337万元,增长34.4%;亨氏天远食品公司税收翻番增长,达到824万元。突出特点:一是大项目引进实现了新突破。引进投资过千万美元的外资大项目7个,内资过5000万元的大项目18个,其中过8000万元的内资大项目16个,过亿元的2个;有17个大项目开工建设,4个大项目投产。总投资1000万美元的多福康食品项目当年引进,当年建设,当年投产;信义元汽车配件和无纺布、炜伦生物、金太阳制药等项目,涉及生物制药、汽车配件等新兴产业,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综合竞争力强。这些大项目的引进和建设,加速了资金、信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集聚,进一步增强了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二是对韩、日招商实现了新突破。引进韩、日投资项目14个,合同利用外资8426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400万美元,分别占全镇的99.8%和100%。三是园区招商实现了新突破。全年入驻海滨工业园项目3个,总投资2.49亿元;入驻临港产业加工区项目16个,总投资21.2亿元;无论项目数量,还是项目质量,均居全市前列。四是出口创汇实现了新突破。全镇有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36家,新增8家;出口创汇过100万美元的企业16家,过1000万美元的3家。完成出口创汇2.1亿美元,增长43%;其中泰发集团完成9312万美元,增长24.2%;华天车辆完成4614万美元,增长95%。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坚持依托工业和骨干企业抓个体私营经济,促进了个体私营经济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全镇私营企业发展到442家,新增108家;注册资金4.9亿元,新增1.7亿元;个体私营经济实现销售收入、提供税收分别增长33%和16%,占全镇的21%和29%。全镇有22家私营企业获自营进出口权,9家私营企业出口创汇过100万美元。华天车辆销售收入达到4亿元,增长89%;远东电器销售收入翻番增长。全镇个体私营经济正加速向科技型、外向型、规模化方向发展。全镇有23个村新发展私营企业,大荒、东辛庄、东冯、西冯、陈家庄、大卢、水城、小兰东、董家庄等9个村新发展4家以上,其中大荒18家,东辛庄9家。
城镇建设扎实推进。编制完成了环境总体规划,为今后建设生态镇奠定了良好基础。通过强化绿化、美化、亮化、净化以及文化景观建设,城镇的承载力、辐射带动力进一步增强。通过依法清理违法建筑,城镇规划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通过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加大山、水、林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力度,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通过创新城镇经营理念,引入市场机制经营城镇,促进了城镇增值,为城镇建设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引进了总投资1亿元、占地5000亩的镜台山森林公园项目,已造林700多亩,进一步扩大了城镇绿化规模。全年完成城镇建设投入2.15亿元,开发建筑面积29.1万平方米,增加公共绿地面积4.02万平方米。大荒村被列入我市首批村居改造试点村,今年上半年可全面展开。目前,城镇建成区面积扩展到7.6平方公里,人口达到3.3万人;城市化水平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达到58.2%。
农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开展了大规模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高标准建设了“绿色通道”林带,林业建设富有成效。全镇新造林5253亩,其中退耕还林4100亩,“绿色通道”造林1153亩。王家河岩、东山冯、大报屋、东山村、陡崖子、孟家洼子、李家洼子、薛家岭、长城等9个村新造林均在100亩以上,其中王家河岩、东山冯退耕还林分别达到690亩和504亩。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持续加大,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镇财政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在300万元以上。陡崖子、冯家岭、东华山、东冯等4个村完成改水任务。村集体增收步伐加快,大荒、西冯、陈家庄、西华山、象沟头、崮上、水城、东大洼、大庄、李家洼子、姜家洼子、大报屋、王家河岩等13个村村级集体收入增幅均在50%以上。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深化,农民负担明显减轻。
服务临港产业加工区工作扎实有效。把服务临港产业加工区建设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在人力、物力、精力上予以重点倾斜,集中力量抓推进、抓落实、抓见效;面对面开展群众工作,坐炕头、蹲地头,宣传政策,说服教育群众,现场研究、解决矛盾和问题,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全年完成1万多亩的征地赔青任务,没发生一起越级集体上访,为临港产业加工区的开发建设创造了良好环境。
二、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整体推进,促进了社会文明进步和持续稳定。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明显。深入开展了邓小平理论、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教育,全面掀起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实践“三个代表”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广泛开展了“解放思想谋发展、与时俱进建小康”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热情。深入开展了“抓点连线带片促面”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形成了以长大路、山冯河为主线,北高家庄、大荒为龙头村,沿路、沿河10个村为重点村的文明片,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大荒文明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达到30万元以上。深入开展了创建学习型城镇活动,全民学习风气更加浓厚。广泛开展了科普展览、剪纸比赛、职工篮球赛等文体活动,广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氛围更加浓厚,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全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上升,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计划生育工作健康发展,计生网络在防治非典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扎实推进,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100%。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荣获青岛市农村教育工作先进镇称号,被评为青岛市民兵预备役工作先进单位。
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深入开展了“四五”普法教育,扎实推进了依法治村、民主管理,依法治镇水平有新的提高。严格落实了信访工作“三项制度”,信访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切实加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社会治安专项治理活动,维护了社会稳定。全镇无重大恶性案件,无群众越级集体上访,无“法轮功”等邪教组织非法聚集事件。
三、党的建设在创新中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明显增强。严格坚持了理论学习制度,狠抓了邓小平理论、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深入学习了临港经济、城镇经营、对外经贸等方面的知识,进一步提高了驾驭市场经济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积极开展了“以讲促学”活动,形成了“以讲促学、以学促干”的浓厚氛围。深入开展了“三级联创”和党员“双强”活动,狠抓了民主政治建设“六项制度”的落实,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镇党委被评为胶南市争创“五个好”先进党委,大卢、东辛庄、大荒、西卢、西山冯、北高家庄等6个村党支部被评为胶南市争创“五个好”先进党支部,完成了冯家岭、象沟头、姜家洼子等3个后进村转化任务。建立了农村干部动态管理机制,加大了对农村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农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新型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水平有了新的提高,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深入开展了机关作风整顿,“四型”机关建设扎实推进,着力解决了学风、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机关工作效能显著提高,工作作风明显转变,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的风气更加浓厚。严格落实了“一岗双责”责任制,加强了对各级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管理监督。坚持重大项目招标制度,进一步推行了政务、厂务和村务公开,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镇党委连续8年保持青岛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2003年,之所以取得上述成绩,关键在于我们始终注意把握了以下几点:一是坚持以思想的领先保证发展的率先。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作为推动经济加快发展的首要环节和根本措施,走出去、请进来,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开展了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大讨论,纵向比较看变化,横向对比增压力,全镇上下学赶先进、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增强。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迎难而上,敢于胜利,始终掌握了经济工作的主动权,保持了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二是坚持用市场经济手段抓经济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要求,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更多地运用市场机制和市场手段推进工作,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经济和社会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特别是在发展大企业、引进大项目、建设大园区等方面,创新落实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加快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支持。设立了“产品超市”、“项目超市”,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搭建了新的发展平台;建立了党政成员包项目和项目联络员制度,完善了项目推进机制,使每个大项目自始至终都有专人盯住不放,真正把纸上的协议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落地项目。三是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镇与农村发展,加大了对农村的扶持力度,形成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建立了土地征用补偿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更多地关注困难群众、农民工工资等问题,较好地维护了群众的利益。坚持“三个文明”同步推进,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强了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形成了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局面。四是狠抓落实,务求实效。围绕发展和保障两条线,实行目标管理和责任“无(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缝覆盖”,激励约束全体干部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用心实干,保证了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对确定的任务,一项项研究部署,一件件落实,一环扣一环,不间断推进发展,形成了上下一条心、一股劲,团结一致干事业、齐心协力促发展的浓厚氛围。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还必须看到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一是经济发展不平衡,北部山区村发展经济的路子不宽。二是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还不高,经济结构和所有制结构需进一步调整优化。三是镇村规划建设管理水平需进一步提高。四是部分干部的思想观念、工作方式和领导水平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对以上问题,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ww w.Y k j.CoM文
青杠坡镇发展生态茶产业工作纪实 篇7
一、提高对茶产业发展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认识
发展生态茶产业可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茶叶具有加工性强的特点,必须通过加工环节才能成为商品上市销售,因此,茶产品的规模发展,必然推动加工业发展。此外,餐饮等行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和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发展生态茶产业可以保持水土,促进生态环境建设。茶树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其本身又是经济作物,它既能增加农民收入,又能有效保持水土,变荒山为绿洲。对巩固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青杠坡赴凤冈田坝参观学习生态茶产业化建设
班9月1日,青杠坡镇组织抓茶干部和茶农共86人,到凤岗县田坝村参观学习生态茶园建设和茶叶产业化建设。
在凤冈县永安镇党委何书记和田坝村村委会田主任的陪同下实地参观了仙人岭核心生态茶园、仙人岭生态茶生产加工厂和黔风有机茶业有限公司。听取了镇、村关于生态茶产业化建设及典型经验的情况介绍。通过听介绍、看基地、比效益,拓宽了参观学习人员的视野,增强了带领广大茶农建设生态茶园的信心和决心。
三、完成2009年茶产业工作的具体做法
1. 立足“四早”抓好生态茶园建设
一是宣传发动早。
在各茶区书写石灰标语共20条,充分利用宣传光碟、有线电视和调频广播等载体对政府出台的发展生态茶产业政策进行宣传。全镇种茶群众会于8月15日前全面召开结束,让群众及早安排好茶区内农作物收割工作。
二是组织实施早。镇党委于7月10日以青党发[2009]85号文件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党政班子成员和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生态茶工作领导小组,镇党委、政府并组织镇茶办工作人员和部份茶农到乡坝乡和凤冈县田坝参观学习生态茶产业,开拓了茶农的视野,进一步坚定茶农建设好生态茶园的信心和决心。
三是规划落实早。为提高群众的种茶积极性,全体领导干部认真组织召开群众会和土地丈量工作,在规划区原有的基础上,加大茶区基础设施建设。到目前为此,全镇己完成5条茶区公路、核桃坪茶园便道硬化和22个水窖的规划测量工作,为保质保量完成生态茶园建设面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是茶园开挖整地早。8月29日,在县茶桑局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开始土地开挖整地工作,现在已高标准、规范化开挖整地500多亩,有4台挖机同时工作,力争在本月底全面完成开挖整地工作。
2. 采取“五统一”措施建设现代生态茶示范基地
统一干群思想,实现思想观念转变。该镇组织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开展了以“为什么要发展生态茶?怎样发展生态茶?发展生态茶的目的”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通过开党员干部会,带农民群众到风冈县田坝村参观学习,党员干部到茶区开群众会,促进农民从小农经济意识向现代农业发展的意识转变。
统一技术标准,实现茶园建设规范化。为防止生态茶技术培训“政出多门”,即防止因技术标准不统一而带来生态茶建设标准参差不齐、不规范的后果,该镇请县茶桑局生产股股长为镇机关党员、抓茶干部和茶区群众统一讲解《茶苗栽植主要技术》、《幼龄茶园管理技术》、《福鼎大白茶的性能与识别》等技术课。
统一茶园规划,建设高标准茶园基地。为防止茶园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该镇在实施茶苗移栽前,实现了规划在前、基础设施建设在前,目前茶区已规划建设水窖42个,公路3条5.5公里,机耕道5条10.5公里。
统一茶苗移栽行动,实现茶树移栽规范。为达到今后茶园实现机械化采摘,减少农民劳力投入,降低采摘成本,提高采茶功效。该镇在茶园整地时统一茶园开挖标准,统一定向开沟、统一预留机剪便道,统一茶苗移栽密度。
统一移栽时间,为茶园管理定好基础。该镇在茶园建设上,一是实行茶园开挖整地在10月25日结束;二是茶园清场工作在7天之内、茶苗移栽在5天之内结束,力争茶苗移栽成活率达到100%。
3. 生态茶产业发展新举措
(1)造声势,加大宣传。在核桃坪茶公路边立了一排茶字,另外在经过青杠的省道旁茶园内用木架做一个大而显眼的茶字,让所有经过青杠坡的人都知道青杠坡的茶。
(2)学茶艺,宣传茶文化。该镇决定在茶产业上加大茶文化宣传力度,计划在近期选派10名25岁左右年轻茶农到外地学习茶道文化知识和请专家进来传授茶文化知识。
(3)增气氛,办农家乐。在核桃坪及茶园内,办农家乐,内设茶艺表演、品茶、讲茶等项目,要求全镇干部职工带头到农家乐消费,将其炒热,吸引外商及外界人士前来消费,把外面的资金引进来,达到生态茶产业富民富镇的目的。
(4)办茶市,抢占市场。在万福新区开僻茶文化、茶叶销售一条街,增强茶农市场化意识,让进来的外商、外界人士有看的也有买的。
镇工作总结 篇8
关键词:农机;农机安全生产;农业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F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1-0149-1
1 乡(镇)农机安全监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机化促进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乡(镇)农机安全监理作为安全生产的执法者,要对农业机械及其操作使用者进行严格、科学的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纠正违章、杜绝事故,使农机生产安全,有序进行,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实践证明,乡(镇)农机安全监理在监督、管理和协调农机作业水平、安全生产、协调供需、化解纠纷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职能作用,为农民发家致富、农村发展生产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促进作用。
(2)乡(镇)农机安全监理在对农业机械操作人员的管理中,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他们进行学习培训,使驾驶人员提高了安全生产意识,掌握了多种农机生产和维修知识,具有一技之长,成为村里应用先进科学技术发家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和示范者,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起到了积极作用。农机监理已成为农民依靠农机致富的引路人。
(3)乡(镇)农机安全监督人员在长期的监理工作中,与农机手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培养了深厚的感情。在农机手的心目中,乡(镇)农机安全监理人员既是执法者,又是活跃在广大农村的重要技术力量及农民群众的良师益友,更是农机生产的技术“靠山”,农民群众遇到困难,都愿意找农机监理人员帮助解决。
2 当前乡(镇)农机监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机操作人员多为放下锄杆就操起方向盘的农民,由于文化水平低且又不愿学习,致使他们不懂农机的使用及安全知识,违规操作,违法运营,如超速超载、疲劳驾驶等,造成人为故障和事故,引发不必要的生命财产损失。不仅如此,其法律观念也很淡薄,往往不服从管理,不配合工作,甚至聚众抗法,给农机监理工作增加了较大困难。
(2)随着国家农村政策的逐步完善,农民生活越来越好,农民群众买机用机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使农业机械的保有量猛增。但由于经费紧缺,使正常的监理工作受到限制和影响,导致农机监理工作监督不到位,无牌无证,即“黑车非驾”现象相当普遍,许多乡(镇)黑车非驾比例达到60%以上,致使农机管理工作出现较大的“真空”。
(3)乡(镇)农机安全监理人员属双层管理,工作内容较多,既要从事农机管理、培训、推广等工作,还要做好当地乡(镇)的其他工作,影响了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开展。
3 加强乡(镇)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思路
《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农业部《农用拖拉机及驾驶员安全管理规定》、《吉林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明确了农机安全监理的执法地位、职责范围以及权利和义务,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与政策依据。在现阶段着重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安全意识。乡(镇)农机监理员要采取多种措施,利用送法进村、举办讲座、广播电视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全方位地宣传农机安全知识,提高农机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努力营造全方位的安全和谐氛围。
(2)强化农机技术和安全知识培训教育。从实际出发,通过乡、村、社三级组织,加强培训的组织工作。同时,完善农机培训单位设施、设备,增加经费,送教下乡,免费培训,提高农机操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和业务能力。
(3)完善装备,加大管理力度。要加大投入,完善乡(镇)农机安全监理装备,统一执法服装,配备必要的交通工具,为执法提供必要的条件。紧紧依靠公安机关,依法打击抗法行为,维护农机安全执法的严肃性。严禁行政干预农机安全执法,坚决杜绝“情大于法,嘴大于法”现象发生,为农机安全执法创造必要的环境和条件。
(4)抓好乡(镇)农机安全监理人员素质教育。要严把用人关,实行考核上岗、持证上岗,定期进行岗位培训、考核,不断提高农机安全监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行政执法水平,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农机监理人员的管理,保证各项政策、法规能够正确的执行和落实,摆正监理与服务的关系,确保农机安全生产。
乡(镇)农机安全监理员是农机各项任务落实的执行者,监理工作是整个农机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农机化生产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对农机监理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作用,为发展农村经济、快速奔小康、建设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海波.探索农机安全监理的创新之路[J].农机使用与维修,2009,(04).
[2] 侯善良.农机安全监理执法的困境与对策[J].湖南农机,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