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旅游地产市场分析

2024-12-23

温泉旅游地产市场分析(精选8篇)

温泉旅游地产市场分析 篇1

旅游地产专家易长柏纵观贵阳旅游房地产近十几年的发展史其实也就是一部别墅孕育史。从近10年来别墅的发展历程来看,贵阳别墅市场经历了三次热潮。第一次热潮是上世纪90年代初的开发热,第二次是进入21世纪头两年多即2000-2002年少量别墅成功开发形成的热潮,第三次别墅开发的热潮是2003发起的山水别墅大盘化。而且,这第三次别墅热潮从开发规模、持续时间等方面来说都要比前两次大得多。本旅游地产案例项目根据其主体定位与自身的地形情况,将整个区域划分为七个功能分区,分别为风情走廊区,温泉产业示范,景观房产区,商务度假区,开放街区,商务办公区,预留土地区。作为整个景区的一个入口,作为二期建设的主要内容。除了做为景区的出口之外,在日后还将成为景区管理旅游商品的主要销售处,打造具有贵州风情的购物,餐饮一条街的一个场所。

将温泉旅游做成产业链的形势,集中在一个区进行示范。同时结合,场地内现有的农田与果林,开展温泉农业试验,使该景区成为贵阳乃至全国的温泉产业示范点。主要作为第一住所来打造,做到温泉入户,温泉社区景观,虽然市场面向第一住所的人群来打造,但也要做到贵阳工薪层的高端市场。本景区设计了一些业态项目的开发建设,主要集中在这个区域内。商务度假、疗养、峰会、演出,均将在这个区域内进行。开放街区景区管理案例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景区的入口来考虑,还要使之成为贵阳的一个高端的休闲场所。纵观贵阳的休闲消费市场,没有什么场所可供周末或晚上消费。所以,在该景区建设一个开放街区.既满足了区域内人群的休闲消费,又满足了贵阳的城市生活。良好的自然环境,精致的人文景观,将成为一些企业的办公首选地。建设商务办公区用来满足乌当区一些居民工作的场所。在建设的前期,可以将预留区栽植大量的乔木,用于育林,后期待到土地区域升值时,在做适当的开发建设。

温泉旅游地产市场分析 篇2

自2002年以来, 随着政府及众多市民对温泉资源的日益重视, 福州建成了一批上档次, 大规模的温泉休闲旅游景点, 位于闽清县的黄楮林温泉度假区, 位于福州市区的金汤国际温泉度假村, 位于永泰县的青云山御温泉、位于连江县的贵安温泉旅游度假区等。这几温泉旅游场所并不雷同, 各自的特色非常鲜明, 共同构成福州温泉旅游的新气象。

二、福州市温泉旅游SWOT分析

1. 优势 (strength) 。

(1) 储量丰富。福州向来就有“金汤之都”的美誉。据1996年的统计资料, 全国中大型温泉共55个, 福州温泉就属于这55处之一。全市温泉出泉量约1.5万吨, 日开采量为9800吨。如此丰富的温泉资源储备量赋予了福州发展温泉旅游得天独厚的天然资源优势。 (2) 交通便利。福州的温泉分布范围北起树兜、汤边, 南至王庄、水部, 西自五一路, 东达六一路。南北长五公里多, 东西宽一公里, 约占中心市区面积的三分之一。而从福州市出发, 到其它温泉的公路也十分发达。更值得一提的是, 随着动车组的开通, 大大拉近了各城市之间的距离, 这无疑为发展福州的温泉旅游造就了优越的区位条件。 (3) 客源优势。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 福州的国际客源市场向来都是以港澳台客人为主, 国外游客则以日本、美国、新加坡客人居多。目前, 日本、美国、台湾、香港、澳门游客对温泉旅游的衷爱程众所周知, 这对于吸引海外游客来福州温泉旅游十分有利。需特别指出的是, 福州与台湾岛仅一水之隔, 因而, 福州与台湾的地缘、人文与文化优势是福州建设海峡西岸旅游中心城市的独特优势所在。

2. 劣势 (weakness) 。

(1) 缺乏可持续发展观念。近几年来, 全国房地产业全线飘红, 福州本土房地产商更不会错过利用原脉温泉入户来提升楼盘魅力。因此, 福州温泉保护带上早已高楼大厦林立, 这些大楼的桩基一般都达到了四五十米深, 给温泉含水层带来了很大的破坏。而各大温泉旅游景区也主要强调如何充分开发当地温泉资源, 抢占温泉旅游市场, 以获得可观的经济回报, 却不关心温泉资源的保护问题。所以说, 福州温泉旅游开发存在着重开发轻保护的问题, 这势必影响福州温泉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 温泉旅游品牌效应未显现。福州近些年虽已建成了一批规模较大的温泉休闲旅游景点, 但这些温泉旅游项目服务总体来说还比较单一, 多数仅停留在温泉洗浴、住宿、餐饮等方面, 在休闲度假功能的配套建设方面还比较滞后。因此, 福州温泉品牌知名度远不及安徽黄山温泉、江西庐山温泉、陕西华清池温泉以及珠海御温泉等。

3. 机会 (opportunity) 。

(1) 经济高速发展, 宏观环境良好。随着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加强, 福州在全国的知名度日益提升, 特别是福州国际会展中心、福建体育中心、金山会展城等大型公共设施的建成并投入使用以来, 福州承办了诸如多全国性甚至是国际性大型会议, 每年因商贸、会议、学习、观光等来访的国内外的游客越来越多, 福州旅游外需市场有所拓展。 (2) 地理位置优越。福州地处珠江与长江三角洲之间, 又面对同宗同祖、人文相通的台湾, 这三个地区人口密度大, 居民收入高, 目前己经是亚洲除日本以外最具活力的经济发展地。福州处在这三大地域的包围之中, 应该说发展温泉温泉旅游业的区位优势十分优越。

4. 威胁 (threat) 。

(1) 国内外温泉旅游的威胁。众所周知, 日本, 泰国, 英国都是世界有名的温泉旅游客源地, 而国内方面, 和福建距离最近的台湾, 广东早已成为中国温泉旅游的佼佼者, 它们在温泉旅游的开发模式和营销上都有丰富的经验, 这些都给福州温泉旅游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2) 自身地理气候的威胁。福建地形复杂, 气候多样, 灾害天气频繁, 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的时有发生, 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温泉旅游的发展。而打造福州温泉之都又要求加强景区基础交通设施建设, 打通各景区之间的道路连接, 这对于全境山区面积高达80%, 素有东南山国之称的福建来说, 无疑要投入巨大的人力, 物力, 财力, 因此, 这也成为了制约福州温泉旅游发展的另一个瓶颈。

三、对福州温泉旅游开发的几点建议

1.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福州温泉在开发中要严格遵守以保护温泉资源为前提, 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与开发利用的原则。在开发过程中, 必须考虑其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综合考虑其开发的合理性。要将法制、经济、行政手段三者结合起来, 加强宣传, 增强社会成员的环保意识, 使其可持续利用。

2. 提升福州温泉品牌价值。

福州可结合旅游策划和会展服务业, 通过公关、网络、媒体、节庆、旅游图册等宣传, 加大品牌认知度, 以温泉服务的良好形象, 吸引会展、会议在榕召开。在开发休闲功能方面, 要努力将温泉景区打造成集休闲、度假、保养、疗养、美食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区, 以吸引游客和增加重游率。同时, 建议温泉旅游同昙石山文化旅游、马尾船政文化主题公园、三坊七巷文化旅游、海坛滨海旅游充分整合, 增加具有福州地域文化特色的闽菜、寿山石等文化元素, 以丰富温泉旅游的内容。真正形成了有山、有水、有温泉的福州温泉旅游布局。

摘要:福州是我国三大温泉区之一, 其温泉资源有着水质优、埋藏浅, 开发历史悠久, 文化深厚的特点。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 对福州现有温泉旅游资源的优势及劣势及外部环境可能带来的机会和威胁进行客观分析, 并针对福州现阶段温泉旅游现状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温泉旅游,SWOT分析

参考文献

[1]李莉:福州温泉旅游产品组合开发探讨,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08)

[2]徐皎:打造品牌:创建温泉旅游文化都市, 闽江学院报, 2004.08

[3]骆高远陆林:我国温泉旅游的回顾与展望, 特区经济, 2008, (03)

温泉旅游地产市场分析 篇3

摘要:温泉资源的利用在我国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但是作为被广大国内旅游者普遍接受的新型旅游形势,温泉旅游近年才兴起。温泉旅游在重庆旅游整体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对温泉旅游带来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学术研究还很少见。重庆温泉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开发呈上升趋势,然而,温泉旅游资源的开发又给当地的经济、生活和环境带来了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

关键词:重庆温泉资源旅游开发经济效应环境效应社会效应 对策

1 重庆温泉旅游发展概况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发展旅游业以来,重庆就开始开发温泉旅游资源。最初开发的是四大名泉,即东西南北温泉。随着温泉旅游的不断发展,重庆新开发了统景温泉、天赐温泉、梨树湾温泉、海棠晓月、海南云天等新的温泉区。2005年重庆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四年内按照“三、四、七”格局,通过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多方投入、市场运作,把重庆打造成“温泉之都”的战略决策,使温泉成为重庆的四张“城市名片”之一。2006年,重庆温泉旅游接待游客298.3%万人,收入为2.13亿元,不到全市旅游收入的1%,根据规划,2007年重庆有希望达到温泉旅游接待人次年增长率15%以上。按照发展规划,“五方十泉”将在2009年整体建设完工,至2010年,温泉年收入将达30亿元,进入市场竞争的温泉项目将有50家左右,初步树立重庆“温泉之都”整体品牌形象,基本实现温泉产业化。

2 重庆温泉资源开发的旅游综合效应分析

2.1 重庆温泉资源的经济效应 重庆温泉资源开发的经济效应是温泉资源开发对重庆产生的现实和潜在的影响。重庆市旅游局提供的数据显示:1998年至2002年,境内外游客来重庆观光旅游的年平均递增率达16.26%,旅游收入年平均增长19.43%,其中境外旅游的外汇收入年递增率达19.8%。2006年仅春节“黄金周”期间,统景、天赐、东西南北几大主要温泉共接待游客11.92万人,其中天赐每天游客量近一万人。而仅完成一期工程的统景温泉,2004年10月动工至2005年4月竣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便创下市场奇迹,直接旅游收入达2500万元,并带动全镇农家乐、农副产品等销售增长40%。温泉资源的开发增加了巴南区、北碚区、渝北区等温泉资源区居民的收入水平,为当地的经济和生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2 重庆温泉资源开发的环境效应 旅游是复杂的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之间的作用关系是双向的交互过程。一方面,环境资源为旅游产品的生产提供关键性的生产要素,即自然或人为的可供旅游者欣赏和放松于其中的各种条件。另一方面,旅游也生产出许多令人反感的副产品。这些副产品被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去,从而改变了环境的固有状态,这便是所谓消极的环境外部性问题。重庆温泉资源开发对环境具有正反两方面的效应,包括现实的和潜在的(如表1)。

2.3 重庆温泉资源开发的社会效应 重庆温泉资源开发的社会效应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说人际关系、人文活动、不同文化的交流与沟通、社会生活节奏等等方面,这些都为重庆的温泉资源区带来了不同的社会影响。重庆的温泉文化促进了当地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改善了一些落后地区(如巴南区、九龙坡区等)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温泉旅游的兴起,扩宽了温泉资源区居民的视野,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按照发展规划,到2020年重庆温泉的年接待量将达2000万人次,将解决5万人就业。但同时,温泉资源的开发也产生或会产生一些消极影响,如当地的文化和风俗会随着旅游活动的深入而发生改变,过多的旅游者的涌入增加了人们生活的密度,增加当地基础设施的使用,使得旧基础设施的超负荷使用,一些旅游者的越轨行为也会导致对历史文物、古迹和文化遗址的破坏等等。

3 重庆温泉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3.1 重庆温泉旅游存在的问题

3.1.1 功能雷同,开发档次低。由于缺乏对温泉辅助要素和文化要素的深层次利用和开发,重庆温泉旅游产品档次偏低,旅游附加价值偏低,温泉旅游经济效益没有充分体现。“新四泉”由于开发商各自为政,每个温泉的功能雷同,不能成为带动重庆温泉发展的龙头。

3.1.2 多头管理、政企不分。重庆各温泉点所有权、管理权和使用权常常混同,由此造成温泉开发和管理复杂混乱,效率低下。以北温泉为例,因为温泉公园同属于北碚区建委、环保等多个部门。而其经营执行者——景区管委会实际上是政府的直接下属机构,在经营管理中往往政企不分,很难界定真正的决策者和经营者,因此导致北温泉一直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3.1.3 开发不当,资源保护工作不到位。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当前重庆温泉旅游多呈现粗放式的开发状态,资源保护并未得到足够重视。温泉利用的规范化措施不完善、科学化程度低等问题依然存在。甚至为片面迎合温泉旅游需求的快速增长,个别温泉密集区资源开发已出现破坏性开发的苗头。

3.2 重庆温泉旅游发展对策

3.2.1 改革经营体制,引进先进管理模式。要遵循“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多方投入、市场运作”的原则,确定统一的管理部门,合理分离各温泉景区的管理权与经营权,走市场化道路。形成政府出资源、企业出资金的市场化运作经营模式。政府部门不直接参与具体的经营事务,成立监督机构加强对开发者的监督力度。

3.2.2 加强资源保护工作。温泉旅游属于资源依赖性较强的旅游类型。资源破坏和衰竭将对温泉施加毁灭性影响。因此,重庆在开发温泉资源的同时要做好资源保护工作:①加强对温泉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监控力度,引导温泉资源科学的开发和利用;②制定相关法规制度,以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引导温泉资源的有效开发;③加大资源保护宣传,加强资源保护意识;④科学勘探温泉资源,实现资源允许开采量与实际开采量的相对均衡状态。

3.2.3 实施温泉产品差异化策略。重庆现阶段温泉旅游地开发模式单一化,多以洗浴、休闲和疗养为主,以康体、观光和娱乐为辅的功能组合,产品雷同。温泉旅游具有明显的淡旺季差异,如果想要更好的激发市场需求,在淡季也能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温泉体验,开发商应该注重产品的差异化。开发一系列如健康、美容、瘦身、风韵等新型或有创造性的温泉旅游产品。

参考文献:

[1]张艺兵,蒙慧敏.龙胜温泉景区的优势及其发挥.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2.2(3):21-24.

[2]胡志毅.重庆温泉旅游资源及其开发战略探讨.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5.3.

[3]唐善茂,张瑞梅.区域旅游资源开发极限效应研究.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6.28(3):106-110.

[4]张建.我国温泉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20(5):387-389.

[5]朱笑虹,孙棋峰.星子温泉开发的旅游效应及伦理分析.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7.3.

温泉旅游度假景区标语 篇4

2、古兜多滋味,咸淡两由之!

3、自然咸淡泉,养生更养颜。

4、看最绮丽风光,享最温馨泉水。

5、咸淡都是爱,誉满“泉”世界。

6、聚盘古之灵气,兜咸淡之温暖。

7、新古兜,心境界!

8、古兜温泉,健康休闲。

9、梦境家园,诗话古兜。

10、古兜咸淡温泉,温馨健康缠绵。

11、温柔随心,闲淡入世——古兜温泉。

12、咸淡双子泉,健康浴百年!

13、古兜温泉,不要飘飘然哦。

14、千年古泉,健康源泉。

15、温泉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6、洗咸淡温泉,漱冷暖人心。

17、风尚·健康·舒适——古兜温泉。

18、聚咸淡精华,享尊贵人生。

19、温情洗浴咸宜,泉灵淡定涤心。

20、温泉传佳情,八方聚精英!

21、温泉有咸淡,惬意更璀璨。

22、文字大气上口,暗有天下第一泉。

23、泡古兜温泉,筑心灵家园。

24、古兜温泉,“泉”“欣”为您。

25、尊享绝世温泉,感受环球风情!

26、古兜咸淡温泉,体味人间极乐。

27、古兜温泉,品味悠然。

28、古兜温泉,两泉福地。

29、心·享天然,泉·享古兜。

30、泡神奇温泉,享帝王人生。

31、古兜享仙境,咸淡涤红尘。

32、咸淡之趣,古兜温泉。

33、尽享古兜,便知(识)人间才是乐。

34、怡泉神州,和谐家园,古兜温泉。

35、古兜好风光,温泉沐健康。

36、养生新时代,古兜更精彩。

37、咸淡两泉其美,康乐一应俱泉。

38、古兜温泉,您快乐度假的“保温”地。

39、全心泉意,古兜温泉。

40、咸淡二龙汇古兜,洗尽红尘脱凡俗。

41、古兜温泉,一生的眷恋。

42、温泉咸淡总相宜,洗浴康乐两由之。

43、养生百年,古兜温泉。

44、咸淡古兜温泉,游玩乐此不彼。

45、古兜仙气灵山起,桃源深处藏玉液。

46、融入泉水,尽享舒美。

47、商务度假一站通,古兜温泉更轻松!

48、古兜浴凡尘,汤清嫩肤身。

49、千年只等君来泡。

50、古兜温泉,与爱有染。

51、仙境古兜温泉,百年养生之源。

52、古兜温泉,超俗不凡!

53、山水贵族,温泉古兜!

54、冷暖自知,生态古兜,咸淡相宜!

55、古兜温泉,泉心泉意伴您休闲每一刻!

56、古兜在我心,我在咸淡之中。

57、酸甜今日人生,咸淡古兜温泉。

58、天上瑶池,人间古兜!

59、享受神游之美,尽在古兜温泉。

60、咸淡相宜,泉心泉意。

辽宁关于加快发展温泉旅游的意见 篇5

我省是温泉旅游资源大省,温泉旅游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巨大。为推动与促进我省温泉旅游产业加快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发展目标。利用5年时间,加快建设一批温泉旅游聚集区和温泉旅游新城,培育一批温泉旅游特色名镇,推出一批温泉旅游精品,提高我省温泉旅游的核心竞争力,把我省建设成为温泉旅游大省,实现温泉旅游发展国际化、产品多样化、市场层次化、服务个性化、消费大众化和养生理疗主体化;在温泉旅游标准体系、宣传促销、人才培养、建设规模、品质品牌和服务质量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到2015年底,全省要建设10个温泉旅游聚集区和50个温泉旅游小城镇;建设100家投资10亿元以上的温泉旅游企业;温泉旅游年接待游客达到500万人次,温泉旅游收入占全省旅游业总收入的20%以上。温泉旅游产业将为全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实现全面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以加快发展温泉旅游为主要内容,在因地制宜、科学发展、突出重点、稳步推进、合理保护、适度开发的同时,全面促进旅游聚集区建设,推动特色乡村旅游、文化旅游、冰雪旅游、滨海旅游、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的快速发展。

二、主要措施

(一)完善管理体制。全省温泉旅游开发建设实行统一规划、分级负责、统筹协调、灵活运转的管理体制。具备条件的温泉旅游聚集区、旅游休闲度假区和温泉旅游重点发展特色城、镇,要成立相关的组织机构,并可根据工作需要,按管理权限,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批准后,采取考核的方式引进高层次、短缺人才;管理人员、一般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人员采取公开招聘的形式引进,并直接认定和聘任专业技术职务。温泉旅游重点区域行政审批实行一个窗口受理、集中审批、限时办理、跟踪服务。强化依法行政、文明规范服务。

(二)坚持科学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做到资源统一利用,功能综合配套。温泉旅游项目开发建设的总体规划布局要坚持“三个一批”,即科学规划一

批,改建扩建一批,新建一批,研究制定温泉专项开发方案,编制温泉旅游开发建设专项规划,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省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会同规划主管部门编制《辽宁省温泉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并纳入《辽宁省“十二五”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各市政府要依据全省温泉旅游专项规划,以有效利用、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开发建设和打造温泉旅游的知名品牌,引导投资和培育市场,避免低层次和同质化。编制省、市温泉旅游专项规划,应委托环评单位编制环境影

响报告书和进行审查,提出相应的环境影响减缓措施。要把温泉旅游发展的高起点、高定位和高配套做为温泉旅游项目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

(三)土地保障政策。开发和使用温泉资源必须依法取得取水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涉及用地应优先纳入土地利用计划,依法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要按照有关政策要求,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利益不受损害。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资大、市场前景好的重点温泉旅游项目要优先安排供地,重大温泉旅游项目用地须纳入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支持旅游企业利用荒山、荒坡、荒滩、荒岛和废弃矿区开发温泉旅游。温泉旅游项目用地中,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和集体土地征为国有的,应当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手续;使用集体土地的,应当依法办理用地手续;使用国有土地的,应当以招标、拍卖或挂牌方式有偿取得土地使用权,除经营性房地产开发用地外,可以采用租赁方式供地。温泉旅游项目用地需要出让的,可以优先审批出让方案,再按建设规划分期出让。在自然保护区经营范围内发展温泉旅游项目需要征占用林地的,要优先保证其用地,并按照国家及省相关政策,依法履行审批程序。

布温泉乡村旅游项目申报书 篇6

旅游项目申报书

第一章

总论

1.1项目介绍: 1.1.1项目名称、地点

项目名称: “布温泉”生态园旅游项目

建设地点:本项目拟建地点位于龙州镇贯明村那浪屯往八角方向约300米的公路边,距龙州县城12公里,交通便利。1.1.2项目概况

“布温泉”生态园,距龙州县中心12公里。周边拥延绵起伏的山脉,山上植被茂盛,有绿水青山的美域。“布温泉”涌出的泉水清澈,深澈见底的两谭湖水水面面积达18公顷的,景观独具特色。

本项目的、建成后,将为旅游消费人群提供一个集观光游览、休闲为一体的绿色生态的旅游接待场所。

场址现状:

1.“布温泉”属于地下泉水一类,泉水涌出后,借助周边地貌形成两个大型水塘,总水面面积18公顷,常年流水,水流量较大,水质清澈,生态环境保存完好。一直是周边村民生活用水的水源地。

2.“布温泉”周边,山、林、水有机结合,交相辉映,群山起伏构成道道山谷,区内林木葱郁,种类繁多,拥有30多个树种,构成了完整的森林生态体系。1.1.3建设条件

本项目建设旅游基础设施需要征用20亩耕地。本项目此次拟建项目区域内没有建筑,不涉及拆迁。本项目靠近村庄,人力、物力水、电设施取用方便。1.1.4建设规模、建设期限、建设内容 1.建设规模:

“布温泉”生态园是一个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宗旨,集种植、养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本项目占地面积20亩,水面面积18亩。拟建项目为:10亩耕地用作服务接待区:含停车场、商店、餐馆、绿化用地等,其中建筑占地面积为800平方米。10亩为种植区,分为果园和蔬菜园;取水面面积为10亩的水塘用作养殖区,包括家禽园和养鱼场两部分。另一个水塘提供游客观光垂钓使用。本项目的建设,将蔬菜、果树的种植、畜禽的养殖与销售、餐饮与、以及观光休闲集于一体,突出原汁原味的乡村风味,为旅游者提供观光、娱乐、运动、餐饮、购物的乐趣。2.建设期限: 建设期为2年。3.建设内容:

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建设种植区、养殖区、服务接待区以及配套的基础设施。

(1)种植区:现有地块进行整平,建设部分温室大棚,栽植各种适合热带地区地区的果树。

(2)养殖区:建设小型现代化的养殖中心。

(3)服务接待区:包括接待大厅、宴会大厅、停车场。

(4)配套设施:园区内通往各功能区的主干道及人行步道、供电系统、供水系统、排水系统、通讯系统、灌溉系统、养殖管理系统等。1.1.5资金构成

项目估算总投资3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00万元(含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延资资产、预备费用),流动资金20万元。1.3项目综合评价 “布温泉”生态游所倡导的关爱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享受自然的主题,充分反映了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潮流和方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农村的农耕文化、乡土文化、民俗文化,也将通过乡村旅游这种形式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布温泉”生态旅游方面具有先天的资源优势和地位优势。开发生态旅游项目是最佳之选。围绕建设旅游大产业、面向旅游大市场,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通过生态园的建设,引导和推动 龙州县旅游产业结构调整。

第二章

项目背景

2.1.1 国外乡村游发展概况

乡村旅游业的雏形来自于国外的乡村旅游,开展的比较成功的是一些欧美发达国家。早在19世纪,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都市人为逃避城市工业污染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而走进了乡间。意大利在1865年就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专门介绍城市居民到农村去体验野外生活。随着交通设施的发展,缩短了城乡距离,加大了乡村地区的可进入性,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区和美国、加拿大落基山区成为世界早期的乡村旅游区。

现阶段,乡村旅游业在欧洲及美国、加拿大地区得到了蓬勃发展,已具有相当大的规模,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道路,如流行日木的观光农业、意大利的乡村度假、澳大利亚的牧场旅游、美国的农场旅游等。在新西兰、爱尔兰、法国等国家,政府甚至把乡村旅游作为稳定农村,避免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重要手段,并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与大力支持。2.1.2 国内乡村游发展概况

我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悠久的农业历史孕育了浓厚的农耕文化,加上各地的农业资源丰富,景观差异大,具备了发展乡村旅 游产业的充足条件。

乡村旅游是传统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所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兴的都市农业项目,既是乡村旅游的一种形式,也是休闲农业的项目之一,其旅游主题既是民俗旅游又是生态旅游,是农业经济与旅游经济的有机契合。

20世纪80年代以来,乡村旅游异军突起,“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住农家院、干农家活、娱农家乐、购农家品” 深深受到人们的青睐,到农村去体验乡野生活已成为一种休闲时尚。本文通过对广西龙州县龙州镇那浪屯“布温泉”生态园项目开发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市场需求、建设的必要性等进行分析,确定龙州镇那浪屯“布温泉”生态园项目开发应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树立现代营销观念,实现那浪屯“布温泉”生态园项目持续健康的发展。

9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宏观政策调整,旅游业的发展和农村条件的日益改善,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可能。1994年我国“双休日”休假制度的改革,以及政府提倡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这一政策也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1998年国家旅游局把的旅游主题定为“华夏城乡游”,在全国兴起了乡村旅游的风潮。2006年国家旅游局将旅游主题确定为“2006年中国乡村游”, 2009年国家旅游局又把宣传主题定为“2009中国和谐城乡游”。发展到现阶段,我国的乡村旅游逐渐形成了北方以北京为中心,长江中下游以上海为中心,东南沿海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西南地区以成都为中心的建设格局,各地的乡村旅游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2.1.3 广西省乡村游业发展概况

广西省是农业大省,关东悠久的历史文化与秀美纯净的自然风光广泛地蕴藏在广西乡村的每个角落。淳朴的民俗民风、独特的自然奇景、诗意的田园风情,又是开展乡村旅游业的优势资源。广西省各地区多山,气候湿润,自然环境类型独特,使乡村特色独具一格。80%以上的旅游资源在农村、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风景秀丽,经过多年的发展,广西已创建乡村旅游示范区、点200多个,农家乐旅游点达700多个,这些乡村旅游示范区、点、乡村旅游业接待游客约2000多万人,旅游收入约50亿人民币。乡村旅游逐年丰富,从单一走向多元化,形成六类乡村旅游产品:

1、农家乐,如攻城红岩瑶族村;

2、民俗文化村寨,如宾阳蔡氏书香古宅;

3、集体观光、体验、购物于一体的农园,如南宁乡村大世界、我县的橡胶所百果园;

4、高科技农业观光园,如广西八桂田园;

5、依托乡村名胜开展乡村旅游,如龙胜平安乡的平安壮寨、借助龙脊梯田文化景观;

6、融合当地乡村民族风情开展的乡村旅游,如阳朔田镇枥村等;一批乡村旅游精品路线不断面世。

目前乡村旅游成为广西旅游开发的一大特色,成为广西旅游业的品牌。乡村旅游具有开发难度小,见效快,风险低、适应消费人群广等特点,在各地农村兴旺红火。在乡村旅游不断受到人们的青睐。

但广西省发展乡村旅游起步较晚,一些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不到位,交通、通讯、住宿、餐饮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关业内人士呼吁,政府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乡村旅游的发展规划、服务质量标准及行业管理办法,加快广西乡村旅游的发展步伐。2013年,广西省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旅游行业的重点,加大扶持力度,规划行业管理,促进广西省乡村旅游加快发展,把乡村旅游市场向以观光、参与、康体、休闲、度假、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2.2.1项目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乡村旅游业为农民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农村劳动力过剩是个大问题,而乡村旅游则可以让农民在当地就业,打零工、办旅馆、摆小摊、开饭店、加工旅游纪念品等,由此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其 次也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乡村旅游的兴起,为农副土特产品提供了很大消费市场,促进了当地蔬果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畜牧业等多种行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2.乡村旅游丰富了旅游产品,满足了人们特别是城市居民的假日旅游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分流化解了黄金周假日出游的庞大客流压力。乡村旅游的开发,有效扩大了旅游产品供给,促进了城乡交流。由于农业旅游开发的低成本带来的低价格,因而对广大城镇工薪阶层旅游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3.乡村旅游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了农村传统民俗文化的回归与传承。农村开发旅游,加强了水土保持,环境治理,带动了农副业、加工业和服务业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在保护、开发利用和传承民族历史文化和自然文化方面发挥了十分独特的作用。

4.乡村旅游项目的建设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政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人们对良好的乡村环境所形成的森林浴、郊野露营、观光采摘等消遣休闲活动的渴望和追求,满足了自身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缓解了繁忙的城市生活中所带来的紧张感和压迫感。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农村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乡村旅游应运而生。可以肯定,乡村旅游生是非常具有前景的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体。2.2.2项目建设的意义

1.乡村旅游项目的出现是后工业文明社会渴望已久的回归自然的旅游主题。今天,已拥有了辉煌工业文明的后工业社会,却正在失去与自然的和谐相依:熙攘的城市、忙碌的身影、林立的高楼大厦疏远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距离,紧张、烦躁压迫着现代人的神经,于是“生态热”、“休闲热”成为人们的追求和渴望,而与此强 烈对照的乡村田园扑面而来的泥土气息与花香、一望无垠的大地、纯朴的农民、清新的绿色食品则构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另外,目前我国城市居民与农村的千丝万缕的血缘联系,加之过去“上山下乡”的历史经历,寻根的潜意识驱使他们寻找一个恰当的时机与方式重新体验过去生活。

2.乡村旅游项目开发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整时期社会资金寻求新投资领域的必然选择,并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经济界人士普遍寄予厚望的汽车、城市房地产,由于远超越了现阶段大众的经济承受力,加之缺乏相应的金融政策的支持,虽然短暂火爆,但终归有价无市。而乡村旅游却由于其开发项目的农业特色,城市周边农村地带的这种地缘加血缘的优势,吸引了大批投资者纷纷进入,可能成为下一轮房地产开发的热点地区。

第三章

市场分析

3.1 市场潜力

乡村旅游是新兴的旅游休闲形式,是乡村旅游点向城市现代人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从而获得放松身心、愉悦精神的休闲旅游方式。一般来说,乡村旅游项目的业主利用当地的农产品进行加工,满足客人的需要,成本较低,因此消费就不高了。而且乡村周围一般都是美丽的自然或田园风光,可以舒缓现代人的紧崩的思绪,因此受到很多城市年轻人的热烈欢迎。

不同收入群体对乡村旅游的态度 3.2 消费群体

调查显示,收入在1000-3000之间的群体有将近60%的人对乡村旅游有兴趣,30%的人很有兴趣,收入在3000-5000之间的群体有40%的人对乡村旅游有兴趣,超过50%的人对于乡村旅游很有兴趣,收入在5000-8000之间的群体也有40%的人对乡村旅游有兴趣,40%的人很感兴趣,随着收入的提高,对乡村旅游的态度逐渐转低。分析得出,乡村旅游的消费模式符合低中层次收入人群的消费习惯,高收入群体更喜欢高雅奢侈的消费方式,由于目前我国以中低收入群体为主,由此推断,乡村旅游业存在巨大的市场。3.3 市场环境

1、政治方面

2007年由商务部出台的《乡村旅游项目经营服务规范》开始实施,《规范》对旅游景点、环保和安全等方面作了规范要求并划分等级,这对目前存在问题或无证经营的商家设定了行业门槛。《乡村旅游项目经营服务规范》对旅游景点相关设施的环保、消防、卫生、安全等多方面作出了详细的规范和要求,还特别根据经营服务的质量划分了5个等级。此外,《规范》首次对乡村旅游按经营模式进行了划分,有田园休闲型、山地观景型、民俗风情型等6种类型。这样的划分,将方便旅客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景点。

业界分析,由于乡村旅游旅游是近几年新兴的细分旅游产品,没有行业准则的情况下,不少商家无证经营,比如一些没有消防许可、卫生情况差等弊端比比皆是,甚至有些地方根本没有好好投资和规划过乡村旅游,仅仅是联合当地一些村民,现在有了规则出台,相信这类“浑水摸鱼”的商家将受到冲击。

今年来年,广西省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旅游行业的重点,加大 扶持力度,要把我区乡村旅游做大做强。政策的引导,将为乡村旅游业带来充足的客源。

2、经济方面

乡村旅游能解决农村部分富余劳动力就业、帮助了农民增收脱贫。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发展乡村旅游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它促进了城市一体化发展,在解决农村部分富余劳动力就业、帮助农民增收脱贫、提高农村文明程度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借助广西省发展乡村旅游的旅游行业将借助这一有利契机,旅行社将加大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而乡村旅游业经营者将在环境建设、产品开发方面,加大投入,为游客提供更加优美的环境、舒适的休闲空间、绿色生态的饮食产品。经营者还要在传统的经营模式中注入新的元素。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竞争的旅游市场中处于不败之地,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3、社会因素

乡村旅游以其浓厚的乡土、田园文化气息,逐渐发展成为旅游产品类型中一个新的亮点。

乡村旅游作为一项新的旅游项目,已成为世界潮流。它源于欧洲的西班牙,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有些西班牙农场把自家房屋改造装修为旅馆,用以留宿过往客人,并为客人提供徒步旅游、骑马、滑翔、登山、漂流、参加农事活动等项目,从而开创了世界乡村旅游的先河。此后, 乡村旅游在美国、法国、意大利、波兰、日本、马来西亚、韩国等国家得到倡导和大发展。国内的乡村旅游始于20世纪90年代,近年来乡村旅游以其浓厚的乡土、田园文化气息,逐渐发展成为旅游产品类型中一个新的亮点,满足了当前我国城市居民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吸引了许多城市游客的眼光。一些地方随之也兴起了乡村旅游的热潮。在湖南、湖北、陕西、四川、上海等省市乡村旅游业已形成了产业链,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第四章

项目总体方案设计

4.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1、建设自然景观和乡村风味。

生态园的总体设计将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使生态园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因此生态园的建设上将尽量尊重本来的土地原生资源,使其与自然景观和周边环境融为一体。

2、兼顾景观生态性与与娱乐性。

在对乡村生态园进行实地规划时将通过合理布局,采取养殖区与种植区和观光娱乐区分开、果树中间种农作物等措施,既丰富了植物景观群落,又增加观光采摘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3、开发“体验经济”。

通过乡村生态园的建设,让观光者体验到“回归自然,健康为本”的感受,吸引城市观光者广泛参与到乡村生态园的生产、生活中,增强农耕、民俗体验。4.2项目规划原则

布温泉乡村生态园的建设规划,将秉承“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提倡自然生态,保护好生态环境,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1.整体性与开放性的原则

布温泉乡村生态园的规划将从整体布局着手,特别注重观光区和服务区与周边环境的有机结合。从生态园内部讲,整个功能区尽管有各自的特点,但并不是一个个无机的、分散的结构,而是种开放式的有机结合体;同时生态园本身将与周边环境相互衔接、相互融合。2.生态性原则

生态园自身的生产生活将更为注重生态方面的要求,节制引用外来物种,保护和发展乡土物种,不会对农场本身和周边乡村产生不良影响。3.经济性原则

生态园将充分发挥高科技公司的优势,强调用最少的人工和资金投入来健全自然生态过程,强调有效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同时,生态园本身除了发展生态农业产品以外,还将开展采摘观光等,以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求得生态园自身良性循环,因此在生态园规划中将充分考虑经济生产的内容。4.参与性原则

亲身直接参与与体验、自娱自乐成为当前的旅游时尚。生态园在观光项目的设置上将充分考虑体现“参与感”、“体验感”,结合生态园本身空间广阔、地貌丰富等特点,吸引观光者广泛参与到生态园的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多层面地体验乡村生活的情趣,享受到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氛围。5.特色性原则

特色是生园经济发展的生命之所在,愈有特色其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就会愈强,因此,布温泉乡村生态园会明确资源特色,选准突破口,使生态园具有更鲜明的市场特色。6.多样性原则

鉴于人们在当今的休闲娱乐中将充分展现个性,生态园在进行观光规划中安排观光线路、方式、时间和消费水平上,将综合考虑多种方案,组织多样的休闲项目和线路供观光者选择。4.3项目建设总体方案 l、计划重点建设基础设施:

(1)按功能规划为服务区、景观区、种植区、养殖区、活动区等,并 进行具体分区:

(2)兴建小型现代化养殖中心:(3)修建小规模接待区;

(4)修建沼气池,满足生态园照明、动力等需要;(5)建设滴灌系统,发展果树种植和间种农作物;(6)修建小型会议中心:

(7)兴建集餐饮、棋牌、垂钓、休闲、游乐、园林绿化和乡村情调于一体的多功能休闲园区。休闲区规划结构为:水果采摘区、观光植物区、观景品茗区。

(8)运用现代化市场营销手段,积极发展观光采摘业。

3、建立绿色产品生产基地。

进行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建立以立体种植和立体养殖为主的高效生态科技示范区。

4、建设生态休闲观光园。

在生态示范区的基础上,立足生态园山青水秀、“绿色环保”以及生态园的体闲园的特点,充分利用生态园自然景观,形成“可览、可游、可居”的环境景光和集“自然--生产--休闲--康乐--教育”于一体的景观综合体,发展体验农业观光农业相结合的特色旅游。4.4项目建设内容

布温泉乡村生态园立足以生态农业开发为基础,以创造优美的自然环境、生产优质的绿色农产品为宗旨,走农业观光、农村休闲渡假之路。在种养殖项目选择和设计上充分考虑农业与旅游的有机结合。园区规划项目有:采摘园、垂钓池、儿童乐园、设施农业、农作物迷宫、田园风光区、生态养殖(水产/家禽)、野营烧烤等项目。在休闲活动安排上,生态农业观光园追求与游客的互动性,游客参与性项目安排有采摘、垂钓、植物组织培养、老式农耕活动等,是久居城市的人回归自然,追求野趣。也是学校进行“寓教于游,寓教于乐”的科普教育理想之地。

1.设施农业区:园区主要种植各种各样的瓜果蔬菜如小番茄、小黄瓜、草莓、并种西瓜、甜瓜、野菜等供采摘和园区餐厅所用。

2.田园风光区:以老石扳铺设田埂,让游客真正参与到农事活动中来。其他包括在园区内放养了鸡、鸭、鹅、等家禽家畜,建有长廊、栈道、木制长桥、乡村作坊等休闲项目供游客观赏、休憩。

3.垂钓区:农业园选一个鱼塘做垂钓池环境优美,设施齐备,专业垂钓池养殖有多种常规鱼。

4.嘻水区:为满足儿童喜欢玩水的需要,农业园建有嘻水河,嘻水河水深在0.3~05米之间,河底密铺鹅卵石,河边种植荷花,是儿童夏天嘻水、抓鱼的好地方。

5.水果采摘区:生态种养殖系统农业园种植有桃、李、杏、山梨、葡萄等种类果树的优良品种,争取不同季节不同花果。所有果园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进行管理,采用有机肥、果园种草覆草、果实套袋、果园养鸡等生态措施来管理果园,尤其是果园养鸡,通过果园种草养鸡--鸡吃果园害虫--鸡粪还田增强果园土壤肥力。果园水土得到良好保持,同时减少劳动用工,减少农药(除草剂和杀虫荆)用量,提高了果品质量,还为餐厅提供了大量优质放养土鸡和土鸡蛋。

6.餐饮区:“布温泉”生态园在服务接待区设置可同时容纳10桌客人的餐饮区,餐厅设施齐备。可同时供100人就餐。餐厅菜肴大部分使用本生态园种、养的优质生态农产品,游客可现采现做,享受具有独特风味的农家菜。

7.景区内的建筑物风格、景观设计上与整体协调。组织机构、人力资源配置由项目建成后按实际情况配置。

该项日的建设符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同时符合长春市旅游业发展总体划划。项目建设充分发掘当地自然资源及人文文化,改善布温泉周边环境,提高当地人民收入等具有积极意义和社会效益显著。

本项目运行后,带动周边农民发展庭院经济,种植各种绿色瓜果蔬菜和树苗,形成规模养殖、种植,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不但能美化家园,还将减少水资源的浪费;配合退耕还林还草的措施的实施可以使因人为和其它因素破环的植被得到进一步的恢复。从而起到保持水土、防止土壤沙化,涵养水源的作用,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同时,随沼气等新型能源的推广应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的引进应用,空气将更加清新,环境更加优美,训调节大气候,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该项目运行后,由旅游业为龙头带动现代化种植业及养殖业的发展,如绿色土豆、瓜果、蔬菜、土鸡、山鸡、鸭、鹅等特色种植、养殖业,项目每年可向市场提供无公害的农副产品,丰富了农副产品的市场供应。本项目创造大量农村剩余劳力就业机会,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布温泉生态园附近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将产生推动作用,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投资估算

项目建设投资估算 1.项目固定资产投资

本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估算为300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200万元,设备购置费70万元,其他费用30万元。2.流动资金估算

流动资金估算为20万元。3.项目总投资

项目估算总投资320万元,其中流动资金2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300万元。

我国旅游地产现状分析 篇7

对于旅游地产概念, 学者们都有不同的看法。

中山大学陈卫东较早使用旅游房地产这一概念, 他在“区域旅游房地产开发研究”一文中最早提出了旅游和房地产相结合的概念。

有学者认为, 旅游地产是以旅游为目的, 以旅游资源为卖点, 以房地产开发为营销方式, 全部或部分实现了旅游功能的房地产。

总而言之, 旅游地产就是以旅游活动为对象的一系列建筑物及关联空间, 将旅游业与房地产业相结合, 将到房地产融合到旅游项目开发中去, 形成一种新的开发模式。

业内普遍认为旅游地产有以下四种形式:旅游景点地产, 指在景点内为游客观光、休闲、娱乐性质等活动而建造的建筑与关联空间;旅游商务地产, 指在旅游区内或周边的商店、酒店等建筑物与关联空间;旅游度假地产, 指为游客直接提供的用于旅游休闲度假居住的度假型的建筑物与关联空间;旅游住宅地产, 指与旅游区相关联的各类住宅建筑物及关联空间。

2 旅游地产与传统地产的比较

传统地产主要是满足消费者的居住需求和投资需求, 而旅游地产是满足消费者对于休闲度假时的一种需求, 是依托优美的自然环境建设有别于传统地产的项目。

表1是两者各方面的比较。

3 国内旅游地产面对的现状

3.1 旅游业带动旅游地产

随着改革开放后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 旅游消费支出的比例在日益增长, 这就给以休闲置业、度假置业等为代表的旅游地产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根据国家旅游局《2012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显示, 2012年, 我国旅游业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59万亿元人民币, 比上年增长了15.2%。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 到2020年, 中国旅游业总产出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6%, 旅游消费将占总消费的6.79%, 旅游投资将占投资总额的8.16%, 接近世界平均水平。据国家旅游局预测, 2020年全国旅游业总收入33000亿元人民币, 相当于国内总产值的8%, 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由此可以预测, 在未来的几十年内, 旅游地产作为朝阳产业, 通过我国旅游业的带动, 将存在很大的利润空间。

3.2 国内大批开发商的涌现

在我国近年来普通住宅市场呈现颓势的情况下, 中国旅游正在由原来的“观光”为主转向“休闲度假”, 从休闲、旅游的角度拉动房地产成为业内普遍认同的, 旅游地产业己打破区域限制, 全国性的品牌正在形成, 旅游房产正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国内目前涉足旅游地产领域的公司超过百家, 一大批房地产投资商、开发商、旅游企业都纷纷进入我国的旅游地产行业。

3.3 质量参差不齐, 资源更加稀缺

旅游地产相对于传统地产来说对于环境和旅游资源的依赖性更强, 旅游地产的开发过程就是对资源的一种分配过程, 这些资源本身具有高度的稀缺性。目前, 我国的很多旅游地产都是以一种粗放型的开发模式, 导致了很多资源的浪费。这种粗放的开发模式给城市的品质、品格带来了很大的破坏。大部分旅游地产还是存在低质量开发的问题。在一些一线城市, 资源甚至出现告罄现象。

所以我们在发展旅游地产时候要保持理性, 我们首要关注的是如何提高项目的质量, 如果还是无节制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总有一天, 这些资源会枯竭。

3.4 缺乏相关法律和理论支持

我国的旅游地产作为一个新兴产业, 发展并不是很完善, 很多有关旅游地产的行业政策、法律和理论知识在业界都存在很大的争论。与旅游地产有关的金融政策、法律也不够完善。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来保障我们的市场, 必定会产生一系列问题。例如, 很多自然环境很好, 土地资源充沛的地方是旅游地产的首选之地, 然而这些地区往往是经济发展相对比较缓慢, 地方政府为了增加经济收入, 会给地产商开出优惠的条件, 这时候地产商就会模糊概念, 变相地开发房地产, 由此来突破很多“限”字当头的政策。

3.5 消费观念有待转变

虽然很多开发商将旅游地产推向“平民化”, 可是我国目前的市场还是集中在中高端市场, 与普通大众的生活比较遥远。由于国人的超前意识并不强, 消费者对于我国现有旅游地产的形式还不太了解, 需要国人像一些西方国家那样将一辈子积蓄用来支付几十年的度假用房似乎还不太现实。

随着经济的发展, 中高端市场也越来越庞大, 为发展旅游地产提供了前提。所以说社会己经形成了需求, 但是作为产业的组织者和产品的供给者, 现在还没有完全认识到这个需求, 并没有将这些潜在的需求转化为实际的消费, 而是拼命炒作概念, 结果让市场越来越混乱。实现这种需求与消费的转化, 关键在于培育完整的产业链。经营方式要不断创新, 绝不能照搬照抄。

4 若干思考

(1) 转变开发思路。我们应该抛弃原有的粗放型开发模式, 这种模式对于我国资源的消耗太大, 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一样, 旅游地产行业也需要向集约型转变, 合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自然环境资源, 以最小的代价得到最大的回报, 这也是我们整个行业所需要考虑的。

(2) 转变市场定位。我国现有的旅游地产大都是面向国内市场的。据预计, 未来20年, 中国的旅游业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中国将有可能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所以, 我们不仅要在国内市场上下功夫, 更加需要吸引境外人士, 把市场推向国际。

(3) 保护稀缺的自然资源。我国现有的旅游地产对我国自然环境的改变应该引起政府的重视。政府和开发商之间应该建立起一个良性的互动关系。政府要对旅游地产项目的建设有一个统一的规划, 开发商在开发过程中应该更加注意保护和完善原有的生态景观。

(4) 完善法律、法规。只有一个完善的市场规则才能给市场带来一个良好的发展, 我国政府应该加快旅游地产市场的规范化进程。如果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法律地位不明确、无明确政策可依等问题, 就会引发缺乏诚信, 购买者难以承受等市场障碍, 并导致行业形象受损, 甚至引发社会信用危机。

5 结语

旅游地产作为一个新兴产业, 近几十年来发展十分迅速, 给我国现有的房地产市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但是正因为其处于发展阶段, 快速地发展带来了很多之前没有预料的问题, 这些问题与传统地产市场中的问题存在不同。如果想通过旅游地产的发展来推动我国房地产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我们还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陈卫东.区域旅游房地产开发研究[J].经济地理, 1996, (3) :86-90.

[2]胡浩, 汪宇明.中国旅游目的地房地产开发模式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8) .

[3]郝彦苹.旅游地产项目开发模式选择与评价[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

[4]张明明.我国旅游地产投资分析[D].天津大学, 2008.

温泉旅游的核心价值 篇8

我认为人活着就是为个人和更多人的生存和幸福而活着!

那怎样才是最好的生存和真正的幸福呢?

我认为健康才是最好的生存,健康才是真正的幸福!简言之,健康是1,其余是0;有了健康,就有希望;失去健康,失去一切。

健康与长寿,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共同愿望和普遍关心的一件大事。

那怎样才能健康呢?

我认为养生是健康的重要途经。

那何为养生呢?

从《黄帝内经》开始就把养生防病作为主导思想,讲“上医治未病”。“养生”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保养、调养、补养、护养之意。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就是延缓身体的衰老,平衡脏腑功能,调和阴阳,使身体机能保持在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越早养生,越能使您的身体状况及面貌保持在更年轻、更好的状态。

我认为健康长寿有六大要素缺一不可:阳光心态、科学饮食、充足睡眠、坚持运动、良好习惯、优美环境。

健康长寿秘决:四句话共12个字“管住嘴、迈开腿、找快乐、好习睡”。

养生秘方之一:

健康长寿有法宝,

活到百岁不算老,

心灵手巧腿能跑,

享尽人生福禄妙,

若问法宝何处找,

常泡温泉比药好。

中医养生文化历史悠久,更是中华文化所特有。中医养生的最高境界是“治未病”。中医养生讲究四时阴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自然界的规律。比如,春天的时候,要有一种生发之气,被发缓形,夜卧早起。冬天不能太张扬、太发散,万物处于秘藏。

中医养生包括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一系列养生原则,而协调平衡是其核心思想。当一个人身体达到平衡点的时候,是最健康的,是“治未病”。

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一生淡泊养心机”。人都有喜、怒、哀、乐、悲、恐、惊,这是人的七种情志,过了头就是七情过激。“常观天下之人,凡气之温和者寿,质之慈良者寿,量之宽宏者寿,言之简默者寿。盖四者,仁之端也,故曰仁者寿”。仁就是要做到温和、善良、宽宏、幽默。仁心仁德、养心立德是一个人健康的内在要素。

所以,真正的温泉,是赋予每一位到来的客人一个养心的环境,真正的自然山水,让客人置身真正的大自然中,放松心情。只有环境清雅了,心情安逸了,才能达到养生的效果。真山真水真天然,养生养心在香泉。

温泉养生的原理:因为温泉的天然特性给人们提供了养生的天然资源。

温泉养生是指人们利用泡温泉的过程,通过温泉环境的生态性、温泉水本性、温泉热能性、温泉静水压性、温泉水浮力性、温泉矿物质化学性、温泉电磁性和添加物以及辅助项目对人体的作用,使人身心愉悦,从而达到健康和延年益寿。

经专家科学论证,人体血液中各种化学元素,微量元素平均值与地壳中元素密切相关,温泉水是溶解地壳中的矿物元素,所以温泉水中富含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

人类在未成其为人的远古时代就已经开始认识温泉和利用温泉,在日本和许多温泉地都有猴子泡温泉的实例。猴为人祖,可见我们的祖先猿猴们早就已经开始懂得温泉养生了。

温泉养生在我国自古就有,古代中华温泉养生文化的精髓是帝王养生。“北有华清池,南有香泉谷。”秦始皇为治疗疮伤而建“骊山汤”,由此开中国温泉养生之先河。汉朝皇帝喜欢将西域进贡的香料煮成香水倒入温泉池中,以沐香汤。隋唐皇家大兴土木,扩建华清池,还设有温泉监一职,专门负责皇家沐汤事务。南梁昭明太子萧统于大通年间(527—529),在如方山“萧家藏经寺读书时,患有疥癣,曾在此淋浴而愈,于是后人称香泉为“太子汤”,明代戏曲家汤显祖有诗曰:“晓色连古观,春香太子泉”。屈原《离骚》有云“浴兰汤兮沐芳”,泡在加料温泉中,处于四围花木繁荫、泉石流泉、明月松间的天人合一之境,疗疾养生、其乐陶陶。

汉代天文学家张衡作《温泉赋》曰:“六气淫错,有疾病兮。温泉汩焉,以流秽兮。”黄帝内径中的阴阳大论中指出“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邪气在表,汗而解之”是原则,但如何达到“汗之而解”却是各有不同。泡温泉就是通过汗法达到祛邪外出而病愈的目的。比简单地服用麻黄、桂枝等发汗类中药更有利于身体健康。白居易的《长恨歌》“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说明温泉有养颜美容功效,而“洗凝脂”主要是温泉水中偏硅酸的化学作用产生的疗效。

现代都市流行的SPA,就源自于两千多年前的古罗马时期比利时的斯帕(Spa)镇,因当地居民通过泡温泉治疗各种疾病和疼痛,由此当地温泉远近闻名,泡温泉也渐渐在欧洲贵族中流行,成为贵族们休闲度假、强身健体的首选,最后流行到世界各地。而SPA则成为泡温泉美容养生的代名词。

沐浴温泉是四季皆宜的养生之道。“春日洗浴、升阳固脱。夏日浴泉,暑温可祛。秋日泡泉,肺润肠蠕。冬日洗池,丹田温灼。”

中國各地的温泉疗养院的大量事实都足以证明温泉是养生的天缘。

温泉旅游环境的自然性是养生的仙境。由于温泉旅游地多处依山傍水,得天地之精华,日月之灵气、山清水秀、空气清鲜,溪流纯洁、远离尘嚣、远离烦恼、心灵放松、身体舒展、气血调和,脏腑功能得到充分的协调,人们在这世外桃源的仙境中陶冶情操,身、心、魂都得到升华。养生必须养神,“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它统御精气,是生命存亡的根本和关键。易于动而致耗,难于静而内守。养生一定要养神。

温泉水本性是养生的天然载体,水是构成一切生物体的基本成分。不论是动物或是植物,均赖以维持最基本的生命活动。所以,水是生命之源泉,水也是人类最必需的营养素之一。人的体重约50%-70%是水分。所以保持正常的水分是健康的重要标志。

古今中外,人们最为神化的水源便是天然矿泉水。远在古罗马时代,欧洲一些地方的矿泉水就被人们奉为"圣水",用以医治疾病。我国利用矿泉水治病的历史源远流长,已有三千年历史。

现代科学分析和营养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长期利用矿泉水的人群,某些疾病和肿瘤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明显低于利用其它水源水的人群,平均寿命延长。温泉水的热能性是养生的天然热源。专家论证超过体温的温泉水的热能作用和进出温泉水冷热交替的作用,可以使血管扩张和收缩交替进行,促进软化血管,增加血管弹性,减少血脂在血管壁的沉积,淡化血稠,加快血液流速,促使新陈代谢,吐故钠新,排汗排毒,美容美体,消脂减肥,降低血脂,降低血压,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温泉水质是养生的天然资源。矿泉水的水体来源于大自然降水。经过数十年乃至数百年的地下长距离渗入,循环和运移,与地层裂隙的岩石硅酸盐和矿物元素等进行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溶滤了大量有用的矿物质与微量元素。通过对肌体、神经、气血、经脉的疏通、营养、物化和吸收,从而达到养生效果。

温泉水的物理作用是养生的有利条件。专家论证温泉水具有静压较高、浮力较大的物理现象,对人体周围静脉淋巴系统产生轻度压迫和摩擦,可促进静脉回流,增强心血管功能,调节体内微循环,又因在温泉水浮力环境中,身体放松,心情愉悦,从而起到降低血黏稠度和消除疲劳的作用。

露天温泉是养生的最佳天然生态环境。天为阳、地为阴、火为阳、水为阴、热为阳、寒为阴。温泉者,阴中之阳也。露天温泉可以天水合一、天人合—、人水合—,天、水、人共存于自然之中,得阴阳之气,有助于人体内天然的阴阳之平衡。

温泉微波具有养生的天然功效。科学测定温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具有电磁微波,医学论证适当的微波功率照射肌体(功率密度在每平方厘米数十毫瓦左右)

时,能加速肌体血液循环,增进组织的新陈代谢,改善微循环,有利于血管和神经功能的恢复,达到活血化淤、消炎、消肿止痛的作用。实验证明用温泉水煮鸡蛋是蛋黄先熟,蛋清(蛋白)后熟。用日常生活水煮鸡蛋则蛋白先熟而蛋黄后熟,说明温泉水的渗透作用和放射作用。

上一篇: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题目下一篇:掩耳盗铃有感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