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颁布团徽的决定

2024-10-26

关于颁布团徽的决定(共2篇)

关于颁布团徽的决定 篇1

关于开展纪念《两个决定》颁布20周年 综合治理宣传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中心(学院)(学院)各部门:

根据江西省电力公司关于开展纪念《两个决定》颁布20周年综治宣传活动的通知(赣电安„2011‟392号)精神,结合中心(学院)实际,特制定中心(学院)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活动的实施方案,请认真执行。

附件:

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活动实施方案

2、《两个决定》学习材料

3、有关宣传标语

中心(学院)综合治理办公室

二○一一年三月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活动实施方案

一、宣传重点

1、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建设的重要部署。

2、宣传各部门综治责任人全面执行综治领导责任书,认真履行“保一方平安”政治责任,大力落实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的具体做法、先进典型。

3、宣传部各门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建立本部门治安长效管理机制,增强师生安全感,促进校园和谐稳定的经验。

4、宣传各部门改善和保障民生,维护师生利益,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的经验。

5、宣传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维护社会治安、见义勇为、敢于同犯罪分子作斗争的先进事迹。

6、深入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增强师生群众识别和抵制邪教的能力。

7、宣传开展法制教育,案例警示教育,增强广大师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的经验。

二、宣传形式

1、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宣传栏、墙报、黑板报、宣传橱窗、印发宣传材料、悬挂条幅等宣传阵地,扩大宣传面。

2、各系部利用主题班会、演讲、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形式,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富有成效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宣传活动真正起到宣传、推动中心(学院)综治工作的目的。

三、工作步骤

1、学习动员阶段(3月24日到29日)①各部门、利用周二政治学习时间。组织教职员工认真学习“两个决定”,使教职员工了解掌握《两个决定》精神,达到人人知晓。②学工处(团委)、学生会要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开展学习《两个决定》知识竞赛,辩论赛或演讲赛等,掀起学习宣传高潮。

2、集中宣传阶段(3月30日至4月5日)①制定横幅标语,“新闻中心在校园主干道悬挂《两个决定》活动横幅,学工处、各系部在各自宿舍班级悬挂宣传标语在张贴,广播站播放“两个决定”的相关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好人好事。采集图片报送学院综治办。②各教学系部在学习基础上,以系为单位出一期学习宣传《两个决定》的专栏,各班出一期黑板报,宣传“两个决定”或学习宣传的好人好事。③学工处、新闻中心、综治办及时掌握学习宣传实际效果,采集图片、稿件、资料在校园网上校报上,广播站进行广播扩大宣传效果。

3、总结阶段(4月6日至4月7日)对综治宣传活动进行全面总结。①各部门、学工处(团委)、各教学系部对集中学习宣传《两个决定》活动,要进行总结,将好的形式做法,学习宣传活动做好人好事、取得成效于4月8日前以书面形式上报学院综治办。(内容包括:活动开展图片、学习材料、宣传报道信息报送学院综合治理办公室(保卫工作部舒玉玲处)②综治办将对这次集中学习宣传《两个决定》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综治考评,结果纳入年终综合治理工作指标。

“两个决定”的主要内容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任务是: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协调一致,齐抓共管,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整治社会治安,打击犯罪和预防犯罪,保障社会稳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要求是:

(一)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综合治理摆上重要议程,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定期研究部署工作;

(二)各部门、各单位齐抓共管,形成“谁主管谁负责”的局面;

(三)各项措施落实到城乡基层单位,群防群治形成网络,广大群众法制观念普遍增强,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主要目标是:社会稳定、重大恶性案件和多发性案件得到控制并逐步有所下降,社会丑恶现象大大减少,治安混乱的地区和单位的面貌彻底改观,治安秩序良好,群众有安全感。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方针是“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范围,主要包括“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六个方面。六个方面的工作环环紧扣,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不能有所偏废。打击是综合治理的首要环节;防范是减少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积极措施;教育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根本,特别是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加强管理是堵塞犯罪空隙、减少社会治安问题、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是落实综合治理的关键;改造工作是教育人、挽救人、防止重新犯罪的特殊预防工作。

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是实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核心。各部门的共同责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从中央到地方,党政军各部门和各人民团体,都要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结合本身业务,认真抓好本系统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防止因本部门工作偏差而对社会治安造成消极影响,主动承担起减少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和社会稳定的整体责任。二是党政军各部门和人民团体,都要抓好本系统的综合治理工作,防止发生重大犯罪和重大治安问题。三是各机关、厂矿、学校、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都要“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办好自己的事”,切实加强内部人员的思想教育和各项安全防范工作。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需要把“抓系统、系统抓”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有机结合起来,实行属地管理。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领导体制是,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党政共抓,办事机构具体协调指导,各部门、各单位各负其责。最重要的是各级党政领导要亲自过问,把一般号召和具体指导结合起来,真正担负起综合治理的责任。

各部门各单位必须建立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制,做到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互相协调。地方各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机构是党委、政府领导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参谋和助手。其主要职责是:

(一)结合本地实际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和政策;

(二)对本地区一个时期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作出总体部署,并监督实施;

(三)组织指导协调各部门、各单位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充分调动各级组织、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

(四)总结推广典型经验,表彰先进,推动后进;

(五)办理党委、政府交办的有关事项。

有关宣传标语:

1、创一流治安环境,兴发展第一要务。

2、强基固本重防控,落实责任保平安。

3、建设平安校园,共创和谐环境。

4、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5、大力开展综治宣传,人人树立参治意识。

6、夯实综治基层基础,巩牢维稳第一道防线。

关于颁布团徽的决定 篇2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 深入推进建筑节能, 加快发展绿色建筑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目前, 我国城乡建设增长方式仍然粗放, 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 建筑建造和使用过程能源资源消耗高、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比较突出。大力发展绿色建筑, 以绿色、生态、低碳理念指导城乡建设, 能够最大效率地利用资源和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 有效转变城乡建设发展模式, 缓解城镇化进程中资源环境约束;能够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理念, 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空间, 显著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提高人民满意度, 并在广大群众中树立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观念;能够全面集成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及环境保护等多种技术, 极大带动建筑技术革新, 直接推动建筑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 促进建筑产业优化升级, 拉动节能环保建材、新能源应用、节能服务、咨询等相关产业发展。为此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财建[2012]167号文件发布了《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文件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 (国发[2011]26号) 统一部署, 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建筑节能, 加快发展绿色建筑, 促进城乡建设模式转型升级, 制定了实施意见。

绿色建筑的定义

《意见》首先明确了绿色建筑的定义, 指出:绿色建筑是指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06) , 在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推动发展绿色建筑的意义

《意见》指出:推动发展绿色建筑是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 是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内容, 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紧紧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 尽快制定有力的政策措施, 建立健全体制机制, 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健康发展。

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主要目标

《意见》提出了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主要目标:切实提高绿色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重, 到2020年, 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超过30%, 建筑建造和使用过程的能源资源消耗水平接近或达到现阶段发达国家水平。到2014年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和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的保障性住房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力争到2015年, 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0亿平方米以上。为此, “十二五”期间, 政府将加强相关政策激励、标准规范、技术进步、产业支撑、认证评估等方面能力建设, 建立有利于绿色建筑发展的体制机制, 以新建单体建筑评价标识推广、城市新区集中推广为手段, 实现绿色建筑的快速发展,

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基本原则

《意见》指出: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因地制宜、经济适用, 充分考虑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禀赋、气候条件、建筑特点, 合理制定地区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和技术路线, 建立健全地区绿色建筑标准体系, 实施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整体推进、突出重点, 积极完善政策体系, 从整体上推动绿色建筑发展, 并注重集中资金和政策, 支持重点城市及政府投资公益性建筑在加快绿色建筑发展方面率先突破。合理分级、分类指导, 按照绿色建筑星级的不同, 实施有区别的财政支持政策, 以单体建筑奖励为主, 支持二星级以上的高星级绿色建筑发展, 提高绿色建筑质量水平;以支持绿色生态城区发展为主要抓手, 引导低星级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激励引导、规范约束, 在发展初期, 以政策激励为主, 调动各方加快绿色建筑发展的积极性, 加快标准标识等制度建设, 完善约束机制, 切实提高绿色建筑标准执行率。

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措施

《意见》提出了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一系列具体措施:

(一) 健全绿色建筑标准体系。

尽快完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 制 (修) 订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管理及相关产品标准、规程。加快制定适合不同气候区、不同建筑类型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研究制定绿色建筑工程定额及造价标准。鼓励地方结合地区实际, 制定绿色建筑强制性标准。编制绿色生态城区指标体系、技术导则和标准体系。

(二) 完善绿色建筑评价制度。

各地住房城乡建设、财政部门要加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制度的推进力度, 建立自愿性标识与强制性标识相结合的推进机制, 对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的一般住宅和公共建筑, 实行自愿性评价标识, 对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的政府投资的保障性住房、学校、医院等公益性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 率先实行评价标识, 并逐步过渡到对所有新建绿色建筑均进行评价标识。

(三) 加强绿色建筑评价能力建设。

培育专门的绿色建筑评价机构, 负责相关设计咨询、产品部品检测、单体建筑第三方评价、区域规划等。建立绿色建筑评价职业资格制度, 加快培养绿色建筑设计、施工、评估、能源服务等方面的人才。

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鼓励政策

《意见》明确了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鼓励政策:

(一) 建立高星级绿色建筑奖励审核、备案及公示制度。对审核通过的绿色建筑项目予以备案, 并将符合申请预期目标的绿色建筑名单向社会公示, 接受社会监督。

(二) 对高星级绿色建筑给予财政奖励。对经过上述审核、备案及公示程序, 且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的二星级及以上的绿色建筑给予奖励。2012年奖励标准为:二星级绿色建筑45元/平方米 (建筑面积, 下同) , 三星级绿色建筑80元/平方米。奖励标准将根据技术进步、成本变化等情况进行调整。

(三) 规范财政奖励资金的使用管理。对公益性建筑、商业性公共建筑、保障性住房等, 奖励资金兑付给建设单位或投资方, 对商业性住宅项目, 各地应研究采取措施主要使购房者得益。

(四) 推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 规模化发展绿色建筑。支持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中央财政对经审核满足上述条件的绿色生态城区给予资金定额补助。资金补助基准为5000万元, 具体根据绿色生态城区规划建设水平、绿色建筑建设规模、评价等级、能力建设情况等因素综合核定。

(五) 引导保障性住房及公益性行业优先发展绿色建筑, 使绿色建筑更多地惠及民生。切实加大保障性住房及公益性行业的财政支持力度。绿色建筑奖励及补助资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资金向保障性住房及公益性行业倾斜。在制定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及年度计划时, 具备条件的地区应安排一定比例的保障性住房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设计建造。

(六) 在公益性行业加快发展绿色建筑。鼓励各地在政府办公建筑、学校、医院、博物馆等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建设中, 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结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在公益性建筑中开展强制执行绿色建筑标准试点, 从2014年起, 政府投资公益性建筑全部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基本要求

《意见》要求大力推进绿色建筑科技进步及产业发展, 切实加强绿色建筑综合能力建设

(一) 积极推动绿色建筑科技进步。各级财政、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鼓励支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工程技术中心建设, 积极支持绿色建筑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加大高强钢、高性能混凝土、防火与保温性能优良的建筑保温材料等绿色建材的推广力度。要根据绿色建筑发展需要, 及时制定发布相关技术、产品推广公告、目录, 促进行业技术进步。

(二) 大力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积极推进地级以上城市全面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各级财政、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系统推行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再利用等各项工作, 加快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装备研发推广, 实行建筑垃圾集中处理和分级利用, 建立专门的建筑垃圾集中处理基地。

上一篇:初中描写乡情的作文800字下一篇:市政管理学作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