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 教学设计(共10篇)
天净沙。秋 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反思
有幸聆听了教研组张老师执教的《天净沙秋》,给我留下不少思考,对比自己的教学,反思如下:
《天净沙秋》和马致远的《秋思》有相似之处,但却又自有特点。首二句以“孤村”领起,着意渲染秋日黄昏的冷寂。“一点飞鸿”给阴冷的静态画面带来了活力,造成曲子抒发情感的转移。接着诗人用青、绿、白、红、黄五色,以远及近、由高到低、多层次多侧面立体交叉式地描绘出秋日美丽的景象,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此曲极富艺术张力,一笔并写两面,成功地将秋日迟暮萧瑟之景与明朗绚丽之景融合在一起,把赏心悦目的秋景作为曲子的主旋律,不失为又一篇写秋杰作。
第一幅是前二句所描绘的。作者撷取了六种自然景物:村、日、霞、烟、树、鸦,再用孤、落、残、轻、老、寒等六个感情色彩一致的词加以点染。六个意象并置在一起,使得整幅画面笼罩着一派萧瑟的气氛,令人感到浓浓的秋意,照应了题目“秋”。“落日残霞”不仅点明了是傍晚时分,更传递出一种“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无奈惆怅之感。孤零零的小村庄,树木枯老,乌鸦出没,一点生气都没有,又缭绕着飘渺迷蒙的“轻烟”,这样的画面使人不由得会产生一种凄凉、扑朔迷离的情思。在这里,作者正是运用了写实的手法,描绘出一幅暗淡、萧瑟、冷清的迟暮秋景图。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如此的萧瑟、冷清,看那“一点飞鸿影下”的景象,“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这幅画面色彩斑斓,鲜艳明丽,充满着勃勃的生机,与前一幅画面在环境气氛上,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教学成功之处:
为了让学生深层次地挖掘作者白朴,了解白朴,作品中白朴为什么能如此成功地将秋日迟暮萧瑟之景明朗绚丽之景融合在一起,使人感到虽有秋景的萧瑟,却没有悲凉的情趣,反而乐观向上。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这些景物描写体现出秋的什么特点?抓住关键词“残”、“寒”,通过比较,“残阳”、“残月”、“残霞”几拓展有关乌鸦的诗句,感悟秋日黄昏的萧瑟、清冷,感受作者当时孤寂、悲凉之情,以及作者用词精妙,并通过读出情感、想象意境,使学生的心灵收到了触动。“青山绿水,百草绿叶黄花”,青绿白红黄五种颜色,山水草木山五种景物,五彩缤纷,鲜艳明丽,开阔明朗,充满活力生机。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篇2
学生分析:教师可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创造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条件,并拓展学生的思维。
设计理念: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习,通过让学生诵读、配画、改写等形式来学习课文,让学生在读、画、写、说中受到熏陶,培养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几千年来,游子的故事一直在上演,流浪的滋味刻骨铭心。有一首歌这样唱道:“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冬天的风啊,夹着雪花,把我的泪催下……”(音频:陈星《流浪歌》)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是利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让他们随着凄苦哀伤的音乐带着满腔的激情和好奇进入本课的学习,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
二、诵读,整体感知内容
1.听完这首歌,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呢?这首歌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人在什么样的情境下最容易思念自己的故乡及亲人?
2.同学们知道吗?早在我国封建时期的元代,有一位叫马致远的著名曲作家写了一首经典之作《天净沙·秋思》,写的就是漂泊羁旅的游子之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学习。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第72页,自由朗读。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放手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朗读中感悟思乡之情及景色的残破美,从而体会到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写作技法。]
三、背景知识简介
1.关于曲。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就是曲。唐诗、宋词、元曲互相晖映,成为我国文化艺术中的瑰宝。有谁能说说有关“曲”的常识?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并小结。
曲是继诗、词而兴起的一种古典诗歌体裁。它是配乐歌唱的诗。
曲有散曲与句曲之分。只供清唱吟咏之用,不进入戏剧的散篇作品,叫散曲;进入戏剧的唱词,称剧曲。
散曲包括散套和小令两种。
《天净沙·秋思》就属散曲中的小令。
3.课题由两部分组成,与词相似,“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即“秋的思念”。
4.关于作者。作者马致远,元代戏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他年轻时也曾热衷功名,但是由于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他一直未能得志,几乎一生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这首散曲是他的代表作,在诗人精心选择和渲染的画面中,渗透着浪迹天涯的旅人在秋天夕阳下的孤独与愁苦。因其出色的景物描写和情景交融的艺术水准,被人称赞为“秋思之祖”。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是通过对文体及作者等背景知识的简介,使学生了解文化常识,从而达到不仅积累知识,而且帮助理解课文的目的。]
四、课文分析:
1.一首好诗就是一幅好画,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元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秋景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大家的作品吧!
课中休息,欣赏同学们的作品——《天净沙·秋思》(课前布置学生作画,教师将学生作品扫描制作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互评优劣,并对优胜者予以表扬。
2.挑起一幅具有“诗情画意”的画与课文结合起来分析,感受这首散曲的意境。
提示:怎样的景,怎样的人?怎样的情感?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在于激发学生的成就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体会了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写作技法。]
五、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充分发挥各自的想象和联想扩写这首曲,可以以“我仿佛看到了……”的结构形式,也可以把自己当作是文章中的主人公。(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绘画)请同学们分小组,先在组内说,然后选出你们认为说得好的同学到台上说。
提示:注意情景交融。
先小组练说,再指名说,并稍加讲评。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在于为学生创造地学提供一个空间,将课文延伸,并展开丰富的想象,以画促思,让学生们的个性在绘画和解说中得到充分发挥。]
六、作业设计:(任选其一)
1.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
2.将原著改写成散文,如景物,可作细腻描绘,人物可想象他颠沛流离的生活细节,可想象他的外貌、神态、心理等。
3.联想自己与他人的一段思念家乡的经历,写成文章,或联想出一两句古诗。
4.收集思乡的诗句,并与本文比较它们的异同。
天净沙。秋 教学设计 篇3
执教者:江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钟事金
教学目标:
1、正确、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天净沙·秋》,感受它的音韵之美。
2、想象画面,反复吟诵,体会作者的情感。
3、学习运用赏析散曲的方法赏析《天净沙·秋思》。教学流程:
课前交流:猜字游戏激想象。
一、赏析散曲得方法
(一)揭题导入释散曲。
1.板书课题,读题,揭示文体。2.简单了解作者,出示作者简介。
(二)结合文体赏散曲。
1.自由轻声读,读准字音。
2.了解散曲长短句的特点,指导读出节奏之美。
3.认识《天净沙·秋》是这首小令的特点,指导读出韵律之美。
(三)想象画面知曲境。
1.圈画出曲中描写的景物。
2.想象曲中描绘的画面,感受曲子的意境。
3.配乐朗读,升华对曲子意境的感受。
(四)对比链接悟曲情。
1.分角色对比读,读出曲中前后的变化。
2.链接作者生平资料,丰富学生对作者的认识,走进作者的内心,感悟作者的情感。3.配乐朗诵,整体呈现。
(五)小结赏析得方法。
小结赏析散曲的方法。
二、运用学法品散曲
学习运用赏析散曲的方法赏析《天净沙·秋思》。
(一)诵音韵
学生自由练读,读出它的节奏,韵律。
(二)想意境
想象画面,感受曲子的意境。
(三)悟情感
链接马致远的资料,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总结归纳延曲情
天净沙秋赏析 篇4
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
解与诗人意同。
辞柯霜叶,飞来就我题红。
译文
庭院前的梧桐树叶子已经落尽,水中的荷花也早失去当日的风姿。仿佛是通晓诗人我的心思。那被染红的霜叶飞离枝干,飞到我的身边让我题写诗句。
注释
芙蓉:指荷花。
辞柯:离开枝干。
题红:在红叶上题诗。唐僖宗时,有一名宫女在红叶上写了一首诗:“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愍憨谢红叶,好去到人间。”树叶顺着御沟水流出宫墙。书生于祐拾到后添写道:“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置于流水上游又流入宫中。后两人终成良缘。
赏析:
起首两句的对仗,概括了诗人在园林中所望见的秋景。“庭前”和“水边”是两处代表性的地点,暗示出诗人在四处徘徊,也在百般寻觅。但秋天对于诗人实在是太无情了,这两句中的“尽”和“彻”就不留一点余地。这两个字也正是景句之眼。既然是“落尽梧桐”,诗人的判断显然是基于未尽之时绿叶繁茂的秋前情形;同样,“开彻芙蓉”,首先浮现在他脑海中的也必然是旧时荷花盛开的热闹景象。枝上萧索,水面凋敝,这现实与记忆之间的巨大反差,自然会勾惹起悲秋的.心情。可明明是作者因红衰翠减而伤感,第三句却偏偏说成是红翠善解人意,因迎合人的心绪而自甘衰残。诗人的这种自我怨艾,一来反衬出心中无可奈何的悲感的沉重,二来也表现了他对园林中美好事物的一往情深。
正因为诗人将所见的秋景与自己系结在一起,才会有四、五两句的神来之笔,而在心情上发生一个完全的转折。
天净沙。秋 教学设计 篇5
1.引导学生凭借注释,借助工具书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歌。
2.了解古诗的特点。
3.引导学生大体把握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4.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大体把握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诗、词、曲的有关资料。
教学设计: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欣赏了《诗经?采薇》《春夜喜雨》,相信同学们已感受到了诗歌的美妙了,同学们还想不想继续去了解诗歌,去感受诗歌的魅力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欣赏《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跟随诗人一起到诗歌的王国去继续遨游吧。
二、初读诗歌
1.自由地读诗歌,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已查字典解决,把诗歌读通顺。
2.小组合作读,比比谁读得流利,有节奏,优美,并读出古诗的韵味来。
3.让几名学生朗读,并让其他同学作出评价,师相机引导学生读出这首词的节奏。
三、读中悟意
1.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结合注释、词典理解诗歌大意。2.让几名学生说说诗歌大意,师相机在学生展示资料的基础上引导:
①让学生了解诗、词、曲。
西江月:词牌名(相当于一首歌的调,如1=G,它不是这首词的题目,它与这首词的内容没有关系,这首词的题目是夜行黄沙道中。如我们学过的《忆江南》)
天净沙:曲牌名(它也是相当于一首歌的调,如1=G,它不是这首曲的题目,它与这首曲的内容没有关系,这首曲的题目是秋。)
诗、词、曲是古代诗歌的三种形式。
《春夜喜雨》是一首唐诗,诗盛行于唐代,它的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词,词盛行于宋代,它的调有定格,句子有定数,字有定声。词有单调、双调之分。单调就只有一段,如《忆江南》,双调就是分为两大段,即上下两片(阙),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
《天净沙秋》是一首小令(曲的一种),曲盛行于元朝,体式与词相近,它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多使用于口语,句式较为灵活,语言也比较通俗。
②解释个别词语。
别枝惊雀: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见:同现。听取:听到。
七八个星天外:天外七八个星。两三点雨山前:山前两三点雨。
茅店:乡村小客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道路转过溪头,忽然出现社林旁边旧时住过的茅店。
飞鸿影下:雁影掠过。
3.学生同桌或小组内说说词的大意。
4.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读诗歌。
四、品读诗歌,读中悟情,欣赏诗歌意境
1.默读诗歌,体会两首诗歌的异同。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诗品读,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
3.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品读的收获:
①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说说你在阅读时仿佛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眼前出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②通过阅读,你从中会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4.在班上交流自己阅读的体会,师相机指导: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词人把人们熟悉的月、鸟、蝉、蛙、星、雨、店、桥巧妙地组织起来,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美。整首词体现了词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这也正是作才忘怀于大自然所得到的欢乐。
《天净沙秋》这首曲是元代散民家白朴描写秋景的一首小令,但其中没有秋景的清萧,没有悲凉的情绪。有的却是色彩鲜明的美丽的秋景。如曲中的白草红叶黄花三个词语,让我们感觉到秋天是那么的色彩鲜明。同时,全曲没用一个秋字,却传达出了浓郁的秋意。整首曲诗人巧妙地并列六组名词来描摹了一幅地面与天空的和谐画面:日头平西,落霞满天,小村披拂着斜晖;炊烟袅袅几如凝止,老树枝桠不动纹丝,乌鸦树羽辍立枝头。在这一片宁静的秋景当中,突然掠过一只大雁,飞下地面。曲中,静中有动,动静结合。
5.分小组赛读,看看哪组最能读出作者的情感。
五、拓展延伸
1、课后背诵这两首诗歌。
《天净沙·秋思》英译本赏析 篇6
【摘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国的古诗源远流长。《天净沙·秋思》是我国广为流传的古诗之一,国内外有不少学者翻译过此诗,因此有不少英译本。本文通过对其中几个英译本的赏析,旨在从前辈学者的作品中吸取经验,进而为中国诗歌文化的传播做出些许贡献。
【关键词】《天净沙·秋思》 英译本 浅析
一、原诗浅析
《天净沙·秋思》是由元朝作家马致远创造的一首散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短短五句话,却描绘出一幅画面感十足的秋郊夕照图。此诗的前三句,每句话三个名词,三种景物。这种名词的叠加,形散而神不散,充分体现了汉语重意合的特点。诗人用这简短的九个词,铺叙开来,描绘出一幅秋风萧瑟的画面。最后一句中,作者将“游子”即“断肠人”置于这秋风萧瑟的画面中,那种凄凉之感、那种倦于漂泊的苦楚跃然纸上,深刻清晰地走进每一个读者的心中。
中国古代诗歌是追求音韵美的,马致远的这首诗也不例外。本诗中,一、三、五句押尾韵“a”;二、四句押尾韵“ia”,这种平仄相间的韵律结构,前后呼应,不禁让读者低吟沉回,心中油然而生那份秋风萧瑟的凄凉,感同身受主人公飘泊天涯的那份无奈。这首诗在用词上,虽然没有使用情感浓烈的词语,但那几个简短的词语,灵动而传神,描绘出一幅生动的景象,直入读者心底。
二、三种英译本
译文1是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的译作,现摘录如下:
Tune: Sunny Sand - Autumn Thoughts: Over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s fly crows; Under a small bridge beside a cottage a stream flows; On ancient road in western breeze a lean horse goes. Westwards declines the setting sun; Far, far from home is the heart-broken one.
译文2是美国学者Wayne Schlepp的译作,现摘录如下:
Tune to “Sand and Sky” - Autumn Thoughts: Dry vine, old tree, crows at dusk; Low bridge, stream running, cottages; Ancient road, west wind, lean nag, The sun weltering; And one with breaking heart at the skys edge.
译文3是笔者典籍外译老师的译作,现摘录如下:
To the Tune of Sand under the Clear Sky - Autumn Thoughts: A crow, at dusk, on yon old tree with vines very dry; A bridge oer thcreek, and some country cottages nearby; A horse so weak, against west wind, en route with sigh; The sun sinking, a broken hearts still wandering!
三、英译本浅析
翻译家许渊冲先生提出“译语优势”的原则。他认为“译语优势”是“译语最好的表达方式”,“发挥译语优势”就是“尽量利用译语最好的表达方式”。译文1的翻译正体现了他的这一观点。许渊冲先生在翻译本诗时,在句中添加了动词和介词,将原文中的名词词组连接成符合英语句法结构的完整句子,这是英语语言表达重形合的体现。许渊冲先生还提出的译诗“意美、音美、形美”的“三美”标准,是建立在“意似、音似、形似”的基础之上的,这是“信”的衍化和具体化;“三似”中又以“意似”为先,表明许渊冲先生是重视内容的充分表达的。确实,在此诗的翻译中,许渊冲先生把原作所描写的内容和含义很好地传达了出来,而且全诗的翻译都用倒装句这一句式结构进行表达,使诗在句式上协调统一。同时,这一译作也在韵律上做了很多努力,aaabb的尾韵使诗前后呼应,读起来十分流畅自然。此外,该诗在用词上十分贴切传神,比如,用“Far, far from home”将“在天涯”意译出来,令读者心生无限遐想;用“heart-broken”来形容“断肠人”,能够让读者如读原诗一般感同身受漂泊人的那份苦楚。
译文2是美国学者Wayne Schlepp的译作。Wayne Schlepp是接受过西方汉学训练的学者,因此在她的翻译中能够看到其对中国文化的解读。在这个译作中,Schlepp采用与原文相似的句式结构直译开来,所以译诗在形式上与原诗十分相近。这也是一个外国学者对于中国诗歌文化的理解。但译作在用词上没有原诗中的那份灵动和传神,比如,“Low bridge,stream running”,可能对于英语的读者来说,并不能感受到潺潺的溪水流过小桥的那副景象。此外,这个译作在韵律上有所欠缺,因此没有传达出原诗的音韵美。所以Schlepp采用的这种逐字对译的方式虽然在诗的形式和字面上做了对等传达,但可能传达不出原诗在情感上给读者带来的共鸣。因为中国诗歌重在含蓄、委婉,让读者通过联想来感受其中的意义和情怀。但同样的英语句式结构,同样的词汇的叠加,可能并不能勾起英语读者的联想和感受。因为英语通常是自然、直接的。
译文3是笔者典籍外译老师的译作。在这个译作中,最大的亮点就是,老师巧妙运用了英语中的虚词,连词成句,既保证了与原诗形式上的相似,也保留了英语句式重形合的特点。此外,这个译作在韵律上也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虽然与原诗的尾韵不尽相同,但已经能很好地让读者感受到中国古诗的音韵美。这个作品的缺憾之处,笔者以为是在个别词语的使用上,比如,用“wandering”来表达“在天涯”,虽然能传达出主人公的孤单无助,但在全诗情感的充分传达上还是有一些欠缺。
四、结语
对于同一个作品,每一位译者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因此就会产生不同的英译本。但无论是著名的学者,还是默默潜修的译者,他们的译作中都存在着优点和缺点。作为后辈的译者,在赏析前人作品的基础上,要以其翻译经验为指导,不断努力,为中华传统诗歌文化的传播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汪榕培.中国典籍外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篇7
一、教学目标:
1、体会以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2、体会理解曲中主人公的思乡之情
3、背诵和默写全曲
二、教学设想:
1、这首元曲释义简单,教师应从教学实际出发,把重点放在指导阅读、讨论景物描写的作用和反映的主题上。
2、以学生活动为主,其中包括朗读、讨论、描绘、写作、欣赏等,教师适当点拨讲解。
3、本课教学拟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1、简介元曲:元曲与唐诗、宋词标志着文学史上的三座艺术高峰。曲在元代兴起,它开拓了一条大众化、通俗化的新的文学途径,在格律、字句和情调上有较大自由。它包括杂剧和散曲,散曲从结构上又分为小令和套数两类。小令通常是独立的单只曲牌,按曲调创作,每一个曲调都有自己的名称,各个曲调的字数和句式都不相同,常用于写景、抒情。元曲史上最著名的是“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代表作是《窦娥冤》、《救风尘》、白朴代表作是《墙头马上》马致远代表作是《汉宫秋》郑光祖代表作是《倩女离魂》。今天我们将要学的是马致远的用品:《天净沙·秋思》。
2、“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意为秋天的思绪。(板书题目)
3、简介作者:马致远(1250?-1321),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杰出戏剧家,著有杂剧15种,艺术成就最高的是《汉宫秋》;他又是元代散曲大家,现存130首,除《天净沙 秋思》外,还有《山市晴岚》、《远浦归帆》等也具有代表性。
4、教师范读。
说明:范读要根据感情基调的需要,节奏合理而低缓。(可以结合多媒体动画Flash,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5、学生自读,教师点名读。朗读要注意节奏,并感受景物描写。(朗读节奏见板书,可幻灯显示,教师适时指导朗读)
说明:“书读百遍,其意自见”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读,教师指导朗读,旨在通过读让学生对这首曲有一个初步的感受,为理解全曲作铺垫。
6、结合自己的朗读后的感受(或观看的动画Flash),学生进行素描(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动画Flash),力求把曲中的景物描绘的合理、形象、生动。(教师给予点评,选择好的进行鼓励、展示)
说明:初一的学生对直观性的东西感受较深刻,通过学生素描勾勒,曲中的景物尽在眼底,能够激起学生对自己经历(或媒体上的景物、故事)的联想,达到体验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
7、分析全文:
㈠曲中前三句共描写了几种景物,情调氛围有何异同?在文中有何作用?(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完成)
明确:①共写了9种景物,即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景物,一字一句,一字一景,凝练而不简陋,再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鲜明的修饰语,一幅意境苍凉的深秋晚景图就勾勒出来,言简意丰。
②第一句三种景物写出一片萧飒秋景,造成一种黯淡凄凉的气氛,衬出了这个旅人内心的悲哀。
③第二句三种景物则明净,安谧,就连那户人家的欢声笑语也似听见,对比自己的奔波不定,更感到羁旅之苦。
④第三句景物古老、凄凉、羸弱,衬托出天涯游子的内心孤独凄苦之情。
⑤由此可见,第一、三句色彩情调一致,都是“哀景”,正面衬托游子的哀愁;第二句则为“乐景”反衬游子羁旅之苦。(教师适时板书)
㈡、这九种景物又是在一个什么大的色彩之下呢?
明确:“夕阳西下”,时间愈来愈晚,光色惨淡、昏黄,更使以上景物倍添迟暮苍凉的情调氛围。
㈢、结句点明了什么?
明确:处于这种环境中的人是“天涯游子”,并直抒胸臆----因思乡愁已“断肠”,使景物描写与人的心境完全沟通,充分体现了因情设景、情景交融的创作意图。
说明:①教师引导学生提问后,思考并分组讨论。②采用讨论法,发挥集体的作用,培养学生既能独立思考又能合作学习的习惯。③形象是曲的骨肉,感情是曲的血液,思想是曲的灵魂,学生通过教师点拨,对曲中形象、感情、思想作到全面的分析欣赏也就从整体上感受和理解曲作家的情感。
8、学生再读全曲。(要读出感情)
9、你能用现代文的形式来描述这首曲吗?(要求:用第一人称,语序可以自行安排,可以增删内容,要突出曲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互相交流,选择一两名学生的作品全班交流)教师下水文:绛红的夕阳慢慢地走进西山,残霞血一般的染红了天空。我牵着那匹瘦骨嶙峋的老马,踟躇地走在古道上。烈烈的西风卷起黄土,迷朦了双眼,但在隐约中,我看见路旁的一根枯干的藤萝死死的盘附在叶落枝干的老树上,一只暮鸦站在枝头孤独的哀鸣。忽儿路过一架小桥,听到桥下潺潺的水声,又望见人家已是炊烟袅袅,我不禁愁已断肠,望天长叹,“身在天涯,我的家到底在哪里?!”
说明:通过学生对曲的描述,加深了情与景之间关系的理解,对主题也有了更深的印象,为以后的背诵和写作情景作文提供了参考。
11、小结:这首小令,字字句句都是出自作者匠心设计,巧意安排,全篇自然有致,情趣天成,不落雕琢造作的痕迹,所以元人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称之为“秋思之祖”,近人王国维赞它“纯是天籁,仿佛唐人绝句”。(《宋元戏曲考》)
12、迁移:朗读白朴的《天净沙 秋》,体会一下它与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有何异同?
天净沙 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明确:同:两曲都是描写萧瑟的深秋晚景。
异:白曲描写重景,马曲描写情景并重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说明:张志公先生曾说语文课“以知识为先导,以实践为主体,并以实践能力的养成为依归”。教师利用迁移这个环节,让学生扩大视野,养成比较阅读的实践能力。
13、全班齐诵全曲
14、作业:
①学生背诵默写全曲。
②课下查阅图书或网络与“秋”有关的诗词曲,选择你认为经典的欣赏背诵。
四、板书设计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孤藤/老树/昏鸦,哀
小桥/流水/人家,“乐” 景
古道/西风/瘦马, 哀
交融
夕阳/西下,情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篇8
《夜书所见》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这首诗,写秋夜所见之景,抒发羁旅思乡之情。一句写梧叶,“送寒声”,微妙地写出了夏去秋来之时,旅人的敏锐感觉。
二句接以“江上秋风”四字,既点明秋风的起处,又进一步烘托出了寒凉的气氛。秋风已至,而人客居他乡未归,因此触动了思乡之念。一个“送”字和一个“动”字,都用得十分传神,前者写“惊”秋之意,,后者抒“悲”秋之情。
三、四句写儿童挑促织,表面上看似乎与“客情”无关,实际上是用儿童的快乐――无忧无虑,来反衬自己旅居的孤独和愁思。
二、解题
曲:元代新兴的一种体裁,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一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散套和小令。《天净沙q秋思》就是有标题的小令。标题一般由曲牌名和题目构成。相似的有《清平乐q村居》(宋q辛弃疾)《忆江南》(唐q白居易)《渔歌子》(唐q张志和)
马致远(1250?一1321?):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与关汉卿、郑光祖、和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
三、朗读指导
1、生个读
2、老师指导及示范读(字音、语速、节奏、情感)
3、生个读(两个)
4、生齐读
四、赏景品情
1、曲中前三句共描写了几种景物,情调氛围有何异同?在文中有何作用?(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完成)
明确:①共写了9种景物,即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景物,一字一句,一字一景,凝练而不简陋,再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鲜明的修饰语,一幅意境苍凉的深秋晚景图就勾勒出来,言简意丰。
②第一句三种景物写出一片萧飒秋景,造成一种黯淡凄凉的气氛,衬出了这个旅人内心的悲哀。
③第二句三种景物则明净,安谧,就连那户人家的欢声笑语也似听见,对比自己的奔波不定,更感到羁旅之苦。
④第三句景物古老、凄凉、羸弱,衬托出天涯游子的内心孤独凄苦之情。
⑤由此可见,第一、三句色彩情调一致,都是“哀景”,正面衬托游子的哀愁;第二句则为“乐景”反衬游子羁旅之苦。(教师适时板书)
2、这九种景物又是在一个什么大的色彩之下呢?
明确:“夕阳西下”,时间愈来愈晚,光色惨淡、昏黄,更使以上景物倍添迟暮苍凉的情调氛围。
3、文章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怎样的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处于这种环境中的人是“天涯游子”,并直抒胸臆----因思乡愁已“断肠”,使景物描写与人的心境完全沟通,充分体现了因情设景、情景交融的创作意图。
说明:①教师引导学生提问后,思考并分组讨论。②采用讨论法,发挥集体的作用,培养学生既能独立思考又能合作学习的习惯。③形象是曲的骨肉,感情是曲的血液,思想是曲的灵魂,学生通过教师点拨,对曲中形象、感情、思想作到全面的分析欣赏也就从整体上感受和理解曲作家的情感。
五、课内巩固
(一)、背诵
(二)、习题
1.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
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
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2.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九种景物,有静有动、有声有色,而加在名词前的定语则体现了诗人对那些景物的独特感受。
B.这首小令,写景由近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
C.这是一幅秋景图,又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图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最能表现“秋思”。
D.这首小令用极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极丰富的意象;人与物结合,情与景交融,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
3.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
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4、下面的诗句都是写秋的,请选出与《天净沙・秋思》意境不相同的一项:()
a沅江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b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六、读写拓展
改写《天净沙・秋思》
(一)、改写指导
1、反复诵读原诗,把握诗意。
2、把原诗先译成白话文,再运用适当的关联词连接。
3、必须展开合理想象。
4、适当运用口语化语言。
天净沙。秋 教学设计 篇9
关键词:意境;意象;情趣;异化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9)08-0123-4
Abstract: Artistic conception is of significance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The reproduction of artistic conception is one of the major tasks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especially when translating Chinese ancient poetry. Through analysis of three different English versions of Chinese poem “Tian Jing Sha”, we can see three components of the reproduction of artistic conception: the reproduction of image, aesthetic feeling and contemplation.
Key words: artistic conception, image, aesthetic feeling, foreignizing translation
1. 意境与诗歌翻译
中国文学艺术讲究意境。意境论始于唐宋,发展于明清和近代。唐代王昌龄在《诗格》中曾说:“诗有三境:一曰物镜……二曰情境……三曰意境。”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对意境理论的特性和意义作了全面论述。他在《人间词话》中写道:“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1960:191)意境通过形象性的情景交融的艺术描写,实现主观之意与客观之境的交融,从而能够把读者引入到一个有丰富想象空间的艺术境界。
文学翻译可以说是一种文化意境的传达,诗歌与散文翻译尤其如此,因为诗歌翻译乃文学翻译的极高境界,是翻译文学之极致。诗歌极具丰富的文体特征和艺术内涵,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出人类最丰富的情感和世间最复杂的意象,这种情感和意象便构成了诗歌所特有的意境。诗歌中的意境通常为一个民族所特有,代表着这个民族独特的精神风貌。朱光潜认为中国诗词具有意美、音美、形美三方面的特点和优势,大致说来,中诗以精练、含蓄、意境胜,英诗则以精确、奔放、情境胜。由于中诗意美丰富,因此不容易译成英文(1997:65)。这里说的“意美”实际上就是一种“神似”或“意境”之美。所以,诗歌翻译在讲求音美、形美的同时,最重要的是传递它的骨髓所在,即诗歌的“意境”。
2. 中国古诗英译的意境再现
下面以著名的元曲《天净沙·秋思》的英译本为例,探讨意境在中诗英译中的传译。
2.1《天净沙·秋思》的意境与不同英译文本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元朝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将秋郊黄昏之景与羁旅之愁融合在一起,是负有盛名的情景交融的佳作。元人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一书中将此曲称为“秋思之祖”,王国维则在《人间词话》中赞其“深得唐人绝句妙境”。这首元曲小令仅用了28个字,就精妙绝伦地描绘出了一幅苍茫萧杀的深秋夕照图,真切地表现出了天涯浪客的孤寂愁苦之情,真实地影映出了当时的时代气氛。作者使用了一组有形的、可感的、灰色基调的意象群,即“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纯用白描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生活图景:某个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晚秋的西风,在古道上缓缓独行。他走过缠满古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乌鸦在一棵老树上跃动,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水边的人家门前……原文意境优美,引人入胜。
再看三种不同的英文译文:
译文1
Autumn
By Ma Zhiyuan
Crows hovering over rugge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the day is about done. Younger is a tiny bridge over a sparkling stream, and on the fair bank, a pretty little village. But the traveler has to go on down this ancient road, the west wind moaning, his bony horse groaning, trudging towards the sinking sun, farther and farther away from home.
(翁显良译)
译文2
Tune: Tian Jing Sha
By Ma Zhiyuan
Withered vines hanging on old branches,
Returning crows croaking at dusk.
A few houses hidden past a narrow bridge,
And below the bridge quiet creek running.
Down a worn path, in the west wind,
A lean horse comes plodding.
The sun dips down in the west,
And the lovesick traveler is still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丁祖馨、Burton Raffel译)
译文3
Tune to “Sand and Sky”
——Autumn Thoughts
By Ma Zhiyuan
Dry vine, old tree, crows at dusk,
Low bridge, stream running, cottages,
Ancient road, west wind, lean nag,
The sun westering,
And one with breaking heart at the skys edge.
(施文林译)
译文1的译者是著名翻译家瓮显良先生,译文2的作者是丁祖鑫教授和丹佛大学Burton Raffel教授,译文3的译者是加拿大汉学家施文林(W. Schlepp)。在意境的再现上,三种译文各有千秋,从中也可以窥出中国古诗英译中的意境再现方式。
2.2 意境传译的过程与方式
朱光潜在《诗论》中曾说过,诗的境界是情趣与意象的结合。情趣是感受来的、起于自我的、可经历而不可描绘的。情趣是基层的生活经验,意象则起于对生活经验的反省(1997:52)。意境属于美学的范畴,对意境的感悟是一种审美意义的生成。在审美意义的生成中,联想的产生是最重要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审美意义的生成即联想意义的生成。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两个民族在审美情趣和审美标准上会出现一些差异,对同一事物的联想意义也不尽相同。根据Stroop的干扰实验,当熟练掌握自己母语的人使用某一特定词的时候,必然会在内心激发起这词的语义代码(转引自方梦之,2005:14)。例如,中国人会由“松”、“竹”、“梅”联想到岁寒三友具有的高风亮节,从而给这三种物象赋予了高尚的道德情操,而英语的对应词“pine”、“bamboo”、“plum”却没有这种伴随意义。同样,受航海文化、宗教传统和民族历史等因素的影响,英语中的“sea”、“shepherd”、“cowboy”等词语对西方人所引发的联想和情趣是中国人所难以理解的,汉语虽然能在字面上找到相对应的词,却难以找到这种联想意义,这也成为意境在中诗英译中的最大障碍。
由此可以看出,在中诗英译的意境传译过程中,意象的再现和情趣的传达是意境再现的基础,而审美意义的生成则是意境能否在译入语读者心中再现的关键。
2.2.1 意象的再现
意象并不仅指客观物象,而是由客观的“象”加主观的“意”结合的产物,它是诗歌的基本元件和诗人情致的居所,也是构成意境的基本单位。中国古典诗歌的最独特之处即在于意象叠加的意合特征。这些意象看似互相独立,但却貌离实合,而超乎意象之外的却是一个完整的意境,给人一种悠远的回味和不尽的遐思。意象的再现包括两个过程:物象的选择和形象的描写。
(1)物象的选择:物象是原作使审美意象物化、外在化和概念化的重要条件。物象的选择是意象再现的重要基础。《天净沙·秋思》中,包含了12个精致的物象: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阳、人、天,翻译时也应该再现出这十二个物象。
从原文文体(元曲小令)来看,“马”与之对应的应该是文言用词“steed”。但从词汇的联想意义上来说,原文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漫漫旅途中的瘦马形象,与“nag(老马,驽马)”一词表达的含义更为接近。因此,原文的“马”译为“nag”或“steed”为宜,而不宜译为“horse”。另外“人家”一词,译文1的“village”和译文2的“houses”也不如译文3的“cottage”贴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施文林的译文用词更胜一筹。
(2)形象的描写:形象描写是原作使物象个性化、典型化、明确化的重要手段。朱光潜在《诗论》中说道:“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一切艺术的成熟境界。”(1997:104)“不逾矩”或者“形似”、“意似”是达到“神似”境界的基础。《天净沙·秋思》中的物象分别用了“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夕”、“断肠”等修饰语作为典型化描写,翻译时应尽量再现出这些形象。如果任意加以修改,使之失去限制,则会破坏全诗的形象描写。
2.2.2 情趣的传达
要产生诗的境界,意象必须表现出一种情趣。通过意象的塑造,可以含蓄而鲜明地表现个人的主观情感,可以使抽象的、不易表达的思想感情具体化。
诗人通过想象而创造出诗的形象,读者通过想象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译者则充当二者之间的桥梁。要传达原诗的情趣,译者首先要作为审美主体进入原诗的艺术境界中,所以说译诗需要解读心灵,解读情感,用译者自身的人生体验去揣摩作品的艺术意境,尽可能地缩小译作与原作之间的差异。正如刘宓庆所认为的:翻译文艺作品之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是否恰如其分地应乎原作之理,顺乎原作之情,与原作者同声相应,同气相求(2005:216,301)。
原诗《天净沙·秋思》小令语言凝练,为读者展示了一幅风景素描画:凄清萧条的秋日,一个浪迹天涯的旅人在天边徘徊——短短28个字中即包含了12个意象,难以言状的情绪弥漫其中,情景浑融,契合无间,孤寂飘零感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再看几种译文,在表达原诗的情趣上也是各有千秋。例如,译文2的前四句模仿汉语的表达方式,一反英语句法,为典型的片语(fragment),对应原文的物象累加而成的“形美”与“意美”,符合源语审美及修辞立意,而且韵律工整,读来朗朗上口,兼具了“音美”,不啻为中诗英译的佳作。
译文3充分利用汉语的意合优势,大量使用名词,全诗几乎没有典型动词。译诗仿照汉语的意合特点,使用名词堆砌构造意境对等翻译,不仅忠实移植了原文在词语、结构上的思想内蕴和语言风格,甚至连意象拼缀的方式也极为相似,充分传译了原诗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展示了中国诗歌独特的风格气韵。
反观译文1中的“pretty little village”,从后面“but”一词中可以看出,翁先生在这里想必是欲通过“pretty little village”与“lovesick traveler”形成强烈的反差与对照,从而烘托出旅人远离家乡浪迹天涯的孤独。但纵观全文,尤其是第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所渲染出来的黯淡而幽远的意境中,可以看出第二句的“小桥流水人家”所传达的应该也是类似的凄凉之美,与“pretty”一词所产生的心旷神怡的欢快之情大相径庭。因此,姑且抛开译文1的散文体能否适于翻译中国古诗不谈,它在情趣的传达上未能忠实地再现原文作者心灵深处的那份忧伤之情。
2.2.3 审美意义的生成
在意象和情趣再现的基础上,译文的目标是追求审美意义的生成。意境再现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审美再现的过程。刘宓庆认为,在审美再现的过程中,在双语可译性限度内,译者应当充分保留原文的概念内容、行文风格、形象描写手段和风格要素(2005:218-220)。因此,在诗歌翻译中应尽量采取异化策略,最大限度地展示源语文化的风采。采用这种策略的译作力图保持原文的语言和文化特点,让译语读者感受异域风情,感受到另一种文化的存在及其独特的魅力。随着文化的不断交流、冲突、接受和融会,不同民族与文化间的审美体验也会逐渐地发生变化。中国古典美学范畴“意象”为西方所接受即为典型的例子。美国诗人庞德非常崇拜中国古诗的意象之美,主张英诗创作也应该将全诗浸润在意象之中,从而对西方文艺创作意象派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采取异化策略可以最大限度地把想象的空间留给译文的读者。从《天净沙·秋思》的原文中可以看出,原诗审美意义的生成主要依靠审美主体在对意象的感知、情趣的品味之上所产生的联想意义。原文除了将数个苍凉的意象并置外,并无任何多余的笔墨,精练隽永,各意象之间的方位和逻辑关系在原诗中没有明示。例如,乌鸦是盘旋还是栖息在老树上?抑或是栖息在枯藤上?枯藤是缠绕着树干还是树枝?乌鸦是在栖息还是在鸣叫?原文并未作具体描述,一切留待读者依自己的认知语境推理得出。正所谓“空潭泻春,古境照神”,“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读者不仅不会感觉诗歌内容枯燥、意境贫瘠,反而会被这寥寥数语引入一种凝神观照的审美愉悦之中。
分析三种译文,可以看出前两段译文都将其意象显化,如“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the day is about done”、“hanging on old branches”、“crows croaking”等等。的确,英诗与注重以意取胜的中国古诗不同,更推崇清晰、确定。但是,如果在译文中过分采取归化策略,大量采用显化的语言则会堵塞读者的想象空间,难以展现原诗的意境效果,从长远来看并不利于中国古典文化精髓的对外弘扬。从这个意义上说,译文3保持了中国古诗的审美要素,把想象的空间留给了读者,可以说是三种译文中的上乘之作。
3. 结语
正如王佐良先生所说的“译者处理的是两种文字,面对的却是两大片文化。”(1989:19)中国古诗的英译其实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传译。意境带有鲜明的中国文学艺术与民族思维方式的特征是文学翻译中的重要概念和核心内容。翻译始终是一种遗憾的艺术,完全对等的翻译是很难实现的,涉及到意境这种文化内涵时尤其如此。意境的传译是文学翻译中的难题,也正是译者孜孜以求的目标。诗歌难译,但并非不可译。在翻译中,可以通过意象的传译、情趣的传达和审美意义的生成三个方面来尽量做到意境的再现。
参考文献
方梦之. 英汉翻译基础教程[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14.
刘宓庆. 翻译美学导论[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216,218-220,301.
王国维.《惠风词话•人间词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191.
王佐良. 思考与试笔[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19.
天净沙。秋 教学设计 篇10
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这篇作品在布局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前三行全是写景,没有提到抒情主人公,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他眼中所见;“古道”是他的经行地;“瘦马”是他所骑;而“西风”正吹在他身上。把这些细节联结在一起,就会出现这样一个境界: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纷飞;道旁,缠着枯藤的老树上,鸦雀已经回巢,不时地啼叫几声;不远处,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在准备着晚餐,炊烟缕缕。这时,一个人牵着一匹瘦马独自缓缓行进在古道上。看来,这是个异乡人,他将投宿何方呢?在作了这样的铺垫之后,作者才形象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异乡人望了一眼即将西沉的夕阳,不禁叹道:“断肠人在天涯。”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乡愁何等浓重。
古人说:“凡景语,皆情语。”这篇作品除最后一句外,全都是景语,而字字都是扣着“情”来写的,这就是它艺术上的动人处。
八、《天净沙秋思》赏析(李静梅)
(一)这首小令之所以获得如此高的赞誉,一方面是由于它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情调虽然低沉,但却反映了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它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比较明显的特点是:
1.简约与深细相依
古人宋玉曾用“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来形容美女身量的恰到好处。《天净沙秋思》文字之精炼,也可以说达到了不能再增、减一字的程度。全篇仅五句,二十八字,既无夸张,也不用典,纯用白描勾勒出这样一幅生动的图景: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至于游子为什么飘泊到这里?他究竟要到哪里去?这些言外之意,尽可听凭读者自己去想像。这首小令,确实不愧为言简意丰、以少胜多的佳作。小令的前三句,十八个字,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事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但是,凝练而并不简陋,九种事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事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作者没有写这些事物的方位,也未写这些事物与游子活动的关系,但读者又可以想像得到,并把它们紧密地联系起来。简约之中见出深细。
2.静景与动景相映 《天净沙秋思》的艺术效果,又得力于成功地运用映衬技法。作者将许多相对独立的事物同时纳入一个画面之中,从而形成动与静、明与暗、背景与主体的相互映衬: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更显出环境的幽静;“西风”与“古道”相映,使道路更见苍凉;在作者勾勒的秋景图上,一面是枯藤、老树、昏鸦在秋风萧飒中一派灰暗,一面是落日的余晖给枯藤、老树、昏鸦涂上一抹金黄的颜色;“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从整个构图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但人是主体,景物是人活动的背景,把背景写充分了,主体就被烘托出来了。这正是相互映衬的妙用。
3.景色与情思相融
诗言志。这首小令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但人的思想感情,是抽象的东西,难于表达。作者运用传统的寄情于物的写法,把这种凄苦愁楚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有形的可感的事物,具有明显的深秋色彩,与无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处,用有形表现无形,方使人感到具体生动。正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与“水”本无联系,但作者借江水之多,喻愁之多,二者有“恰似”之处,用江水东流之景,表达无限的悲愁之情,十分深刻。自然景物本来是没有思想感情的,但当诗人把这些客观事物纳入审美的认识和感受之中,这些事物便被赋予感情的色彩,同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了。“小桥流水人家”,不过是极常见的普通景色,但当它与“断肠人在天涯”同处于一个图景之中时,便不再是孤立的景物,而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使图景带上悲凉的气氛。所谓“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就是这个道理。《天净沙秋思》堪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无痕的杰作。
(二)为了进一步理解这首小令在艺术上的成就,不妨作以下的比较赏析。据元人盛如梓《老学丛谈》记载,马致远的《天净沙》实有三首。
其一为:
瘦藤(《乐府新声》作“枯藤”)老树昏鸦。远山(《乐府新声》作“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斜阳(《乐府新声》作“夕阳”)西下。断肠人去天涯(《乐府新声》作“在天涯”)。其二为:
平沙细草斑斑。曲溪流水潺潺。塞上清秋早寒。一声新雁。黄云红叶青山。其三为:
西风塞上胡笳。月明马上琵琶。那(“那”字疑误)底昭君恨多(“多”字疑误)。李陵台下。淡烟衰草黄沙。二、三首,虽然也都写的是秋景,也都用较少的文字,写出七八种以上的景物,但都没有《天净沙秋思》里夕阳西下夜幕将临的气氛,第二首有景无人,第三首引用典故,有恨有愁,但秋意不浓。至于第一首中的“瘦藤”“远山”“斜阳”“去天涯”等词语,可能是马致远的初作,也可能是传抄之误。如果与《天净沙秋思》作比,且不说,“瘦藤”中的“瘦”,“远山”,“斜阳”中的“斜”和“去天涯”中的“去”,在音韵上是否恰当,仅就这一些字词的意义来说,远不如现在所见的《天净沙秋思》精当。“瘦藤”与“枯藤”相比,“枯”更富有苍老衰败的特征,“瘦”字多用以形容人和动物,很少见于描述草木,而且此处用“瘦”字,与下文“瘦马”重复,显然不妥;“远山”与“小桥”相比,结合上句来看,枯藤、老树、昏鸦,是一组紧密连接的景物,小桥、流水、人家,也是一组相互依存的景物,而且既然可见小溪流水,则应是近景,“小桥”比“远山”更为恰当;“斜阳”与“夕阳”相比,“斜阳”又称日斜,“夕阳”是傍晚的太阳,用夕阳更加准确;“去天涯”与“在天涯”相比,“天涯”在这里作异乡讲,游客所处的环境本已是异乡,“在异乡”自然比“去异乡”更为真切。
【天净沙。秋 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天净沙秋赏析08-23
《天净沙秋思》教案设计05-30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1-14
天净沙秋思小学07-06
天净沙秋思解析07-06
《天净沙秋思》原文08-09
《天净沙秋思》扩写12-09
天净沙秋思赏析400字07-02
把天净沙秋思改成散文07-10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原文赏析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