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材料(精选5篇)
2022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材料 篇1
2012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考点:基础知识要点回顾(1)
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
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
资源的有限性成为资源的稀缺性。
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具有一下属性;1相对的稀缺性2又具有绝对的稀缺性3本质表现是消费劳动力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
即在个人可支配资源的约束条件下,使个人需要和愿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两种,即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是研究“是什么”的问题。
规范研究方法是说明经济现象及运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规范研究方法的特点:1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解决客观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既要说明所要研究的对象本身是好还是坏,对社会具有积极意义还是具有消极意义。2.规范研究方法研究经济现象的主要目的在于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服务,实现互惠的交换当然对社会具有积极意义,它有利于社会总体福利水平的提高。
考试用书
劳动力是指在一定年龄之内,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即社会劳动力。
计算公式为:总人口劳参率==劳动力/总人口X100%
年龄别(性别)劳参率==某年龄(性别)劳动力/该年龄(性别)人口X100%
所谓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
所谓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性交替。
附加性劳动力假说与悲观性劳动力假说
二级劳动力主要由中年妇女构成。耳机劳动力参与率与经济运行周期存在着较敏感的反应性。
附加性劳动率假说认为,在经济总水平下降时期,由于衰退,一些一级劳动力处于事业状态,此时,为了保证家庭已有的收入水平,二级劳动力走出家庭,以期寻找工作。
悲观性劳动力假说认为,在就业率下降、失业率上升时期,一些一级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但仍滞留在劳动力市场,而许多二级劳动力对寻找新的工作机会前景持悲观态度,因而宁愿退出劳动力市场二不愿意作为失业者。
劳动力需求,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偶雇用的劳动量。劳动力需求是企业雇用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
劳动力需求是一种派生性需求。
劳动力市场的含义:劳动力市场分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个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力所有者和个体与使用劳动力要素的企业之间,在劳动交换过程中所体现的、反应社会经济特征之一的经济关系,狭义的劳动力市场是指市场机制借以发挥作用,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机制和形式。
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1.劳动资源最优分配2.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3.充分就业。
2012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考点:基础知识要点回顾(2)
工资:就是劳动力作为生产的要素的均衡价格,即劳动力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一致的价格。
货币工资率、工作时间长度和相关的工资制度安排。
实际工资==货币工资/价格指数CPI
福利的支付方式大体划分为两类:1实物支付2.延期支付
福利无论以何种具体方式表现,实质上都是由工人自己的劳动力支付。
福利的特征:1福利以劳动力为基础,但并不与个人劳动量有直接相关。2.法定性3.企业自定性和灵活性。
实物支付的好处:1.实现支付可以下降企业俺基本工资支付的法定保险金,而降低人工成本。2.实物支付变相的提高了个人所得税的纳税起点。3.从社会角度看,实物支付可以增加就业,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所谓就业与劳动就业一般是指有劳动和就业要求的人,参与某种社会活动,并通过劳动获得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
总供给==各类生产要素供给的总和(劳动+资本+土地+管理)
==各类生产要素相应的收入的总和
==消费+储蓄
总需求==消费+投资
失业,是指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在总量或机构上的失衡多形成的,具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要求的劳动者处于那天就业岗位的状态。
失业类型:1,摩擦性失业:
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直至获得就业岗位时所产生的时间滞差,以及劳动者在就业岗位之间的变化所形成的失业,成为摩擦性失业。它反应了劳动力市场经常的动态性变化,表明劳动力经常处于流动过程之中。因而。摩擦性失业是一种岗位变换之间的失业。
2.技术性失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引起先进技术替代人力。以及改善生产力方法和管理而造成的失业,成为技术性失业。解决技术性失业最有效的办法是推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强化职业培训,普遍的实施职业技能开发。
3.结构性失业: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动,造成劳动力供求结构上的失衡 所引起的失业成为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在全部失业中占有很大比重。环节结构性失业最有效的对策是推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包括超前的职业指导和职业预测、广泛的职业技术培训。以及低费用的人力资源管理。
4.季节性失业:由于气候状况的变化对生产、消费产生影响所引致的失业成为季节性失业。
2012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考点:基础知识要点回顾(3)
失业率和失业持续期。失业率是失业人数占社会劳动力人数(经济活动人口)的百分比。
失业率==失业人数/社会劳动力人数*100%==就业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100%
面对劳动力市场人们可以有三种身份,即就业者、失业者和非劳动力三种状态。
失业的负面影响:1.造成家庭生活困难。2.劳动力资源浪费的典型形式3.失业直接影响劳动者净胜需要的满足程度。
政府支出
政府支出包括各级政府支出的总和,主要分为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两类。
最低劳动标准包括最低工资和最长劳动时间标准等。
财政政策分为:1扩张性(积极性)的财政政策2紧缩性(稳健性)的财政政策。
中华考试网)
政府实施财政政策的措施:1调整政府购买水平2调整政府转移支付水平3.变动税率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以控制货币供应量为手段,通过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的经济管理政策。
政府实施货币政策的措施:1.调节法定准备金率2.调整贴现率3.公开市场业务
收入政策作用:1有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2.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3.有利于缩小不合理收入的差距。
收入政策的措施:1.调控收入与物价的关系2.收入平等化:第一,实行个人收入所得税制度。第二,对遗产、赠与、财产、(土地、房产等不动产)、高消费征税。第三,发展社会保障失业,解决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未成年子女的家庭补助、低于贫困线的家庭与个人的救济等方面的支出。第四,对失业者,特别是贫困者,提供就业机会与就业培训,第五,发展教育事业,这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贫困,扩大社会平等。第六,改善居民住房条件,向低收入阶层提供廉价住房或住房补贴。
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
2012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考点:基础知识要点回顾(4)
组织结构的类型:
(一)直线制:一种组最简单的集权组织结构形式,又称军队式结构。领导关系按垂直系统建立,不设专门的职能机构。
优点:结构简单、指挥系统清晰、统一;责权关系明确;横向联系少,内容协调容易;信息沟通迅速,解决问题及时,管理效率比较高
缺点:缺乏专业化的管理分工,不利于集中精力研究企业管理的重大问题。
适用范围:只适用于规模较小或业务活动简单、稳定企业。
(二)直线职能制:以直线制为基础,在厂长(经理)领导下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实行经理统一指挥与职能部门参谋、指导相结合的组织结构形式。
优点:一种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组织结构形式,统一指挥,引入管理工作专业化的做法,发挥职能部门的参谋、指导作用,缺点:无暇顾及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当设立管理委员会、完善协调制度措施不足以解决问题,组织结构改革倾向更多的分权
适用范围:一种利于提高管理效率的组织结构形式,在现代企业中适用范围比较广泛。
(三)事业部制:分权制结构。遵循“集中决策,分散经营”的原则。
优点:
1、权利放下
2、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提高企业经营适应能力
3、实现高度专业化
4、责任和权限明确,物质利益和经营状况挂钩
缺点:组织机构重叠,管理人员膨胀,忽视企业整体利益
适用范围:经营业务多样化,市场环境差异大,具有较强适应性是企业采用。
(四)矩阵制:职能部门系列为完成某一临时任务而组建的项目小组
特点:具有双道命令系统
优点:有利于部门之间的协作和配合,沟通情况,不增加人员,解决组织结构稳定管理任务多变之间的矛盾,为企业综合管理和专业管理相结合提供了恰当的组织结构形式。
缺点:组织关系比较复杂。
(五)子公司和分公司
特点:子公司不是分支机构,有独立的法人;分公司是分支机构,在法律上和经济上无独立性,不是独立的法人企业。
影响和制约组织结构的因素:信息沟通、技术特点、经营战略、管理体制、企业规模和环境变化。
部门结构的不同模式:(1)以工作和任务为中心来设计部门结构,设计的结果是直线制、直线职能制、矩阵结构
(2)以成果为中心来设计部门结构通常表现为事业部制和模拟分权结构模式。
(3)以关系为中心的组织设计形成的系统结构,通常为跨国公司。
非正式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人的无意识地体系化了的多种因素的系统。
在服务和后勤部门设计时,应注意的三个问题:(1)服务和后勤部门的设立必须和整个组织的工作效率结合起来,即通过这些部门的设立,使整个组织的效率得到提高。(2)尽可能把服务部门设置在靠近服务的单位所在地,以使这些部门能又快又好地提所需的服务。(3)注意服务部门的社会化趋势,凡是可以利用外部力量来满足本企业服务的需要,而且成本比自己建立服务部门更低时,就不需要专设服务部门。如果已有后勤和服务部门,则可让其满足企业内部服务需要的同时,向社会开放,为社会服务。
改进岗位工作设计的内容:(一)扩大工作范围,丰富工作内容,合理安排工作任务。(1)工作扩大化。包括横向扩大工作和纵向扩大工作。横向扩大工作可将属于分工很细的作业单位合并,由一个人负责一道工序改为几个人共同负责几道工序;纵向工作扩大可将经营管理人员的部分职能转由生产者承担,工作范围沿组织形式的方向垂直扩大。(2)工作丰富化。在岗位现有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充实工作内容,使岗位工作多样化,消除因从事单调工作而产生的枯燥厌恶感,从心理上满足员工的需要。(二)工作满负荷。每个岗位的工作量应饱满,使有效劳动时间得到充分利用,这是改进岗位设计的一项基本任务。(三)劳动环境的优化。是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改善劳动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使之适合劳动者的生理心理安全健康,建立起人——机——环境的最优系统。
岗位工作设计:把工作的内容、工作的资格条件和报酬结合起来,以满足员工和组织的需要。可以说,岗位工作设计是能否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的关键环节。泰勒所倡导的科学管理原理是系统设计工作的最早的方法之一,其理论基础是亚当.斯密提出的职能专业化。目标是管理者用比较低的成本使工人生产出更多产品,基本方法是工作简单化,把没项工作简化到其最简单的单元,然后让员工在严密的监督下完成。
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从内容上看:划分为:战略发展规划、组织人事规划、(组织结构调整变革计划:即在企业内外部环境和条件变化的情况下,通过对企业组织结构的诊断,发现组织结构和部门结构存在的问题,围绕企业组织调整和变革的目标、措施、步骤、方法和期限等内容所制定的行动方案。劳动组织调整发展计划: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总体计划的要求,通过对劳动分工与协作方式、工作地的组织状况、工作轮班方式和工时制度,以及技术工人的素质状况和结构特点等方面的深入分析,为提高工效,实现劳动组织科学化所提出的具体的措施计划。劳动定员定额计划:是企业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为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所预先规定的活劳动消耗量的限额。)制度建设规划、员工开发规划。
工作岗位分析概念:是企业各类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员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的系统分析和研究,并制定出岗位规范、工作说明书等人事文件的过程。
劳动定额的概念: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组织条件下,为劳动者生产一定量的合格品或完成一定量的工作所预先规定的活劳动消耗量的标准。有两种基本表现形式,即时间定额(或者工时定额)和产量定额。时间定额就是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一项工作所必须消耗的工时;产量定额就是单位时间内必须完成的产品数量或工作量。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互为倒数,成反比例。除以上两种形式外,劳动定额还可以采用看管定额和服务定额的形式。看管定额就是一个或一个组织同时应看管的机器设备的数量。服务定额是按一定质量要求,对服务人员在制度时间内提供某种服务所规定的限额。
劳动定额的种类:现行定额、计划定额、不变定额、设计定额
人力资源信息库:是计算机运用于企业人事管理的产物,它是通过计算机建立的记录企业每个员工的技能和表现的功能模拟的总称,从中可获取企业每个员工的晋升、调动、解聘等方面的信息,它比传统的个人档案具有容量大、调用灵活方便,文字信息丰富充实等优点,能够确实反映员工流动信息。
2012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考点:基础知识要点回顾(5)
招聘与配置
人员配置分析的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人与事总量配制的分析:人力过剩或人力不足两种情况,人员短缺时,首先考虑在单位内部调配,风险小,成本低,员工有机会。其次,可考虑外部补充、招聘、借调、实行任务转包等措施。人员多余时,注意妥善安置,可组织转业训练、缩短工作时间、遣散临时工、对外承包劳务、实行提前退休或下岗、辞退、不在续签合同等措施。
(二)人与事结构配置分析:应根据不同性质、特点的事,选拔有相应专长的人去完成。
中华考试网
(三)人与事质量配制分析:即事的难易程度与人的能力水平的关系。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现有人员素质低于现任岗位的要求;二是现有人员素质高于现任岗位的要求。前者,考虑职业培训或降职的方法。后者,提升岗位,发挥潜力。
(四)人与工作负荷是否合理状况分析:工作负荷过重应减轻工作负担或新设一个岗位来分担。负荷量不够,合并相应岗位或增加该岗位的工作内容。
(五)人员使用效果分析:在内部配置、调剂仍难满足时,就要招聘。招聘工作的核心是实现所招人员与待聘岗位的有效匹配。
招聘需求是怎样产生的?(1)组织人力资源自然减员。(2)组织业务量的变化使得现有的人员无法满足需要。(3)现有人力资源配置情况不合理。
工作说明书包含的内容:(1)工作标识(2)工作综述(3)工作活动和工作程序(4)工作条件与物理环境(5)社会环境(6)工作权限(7)工作的绩效标准(8)聘用条件(9)工作规范
胜任能力分析:分为基础性胜任特征(知识、技能)和鉴别性胜任特征(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动机)
人员招聘的阶段:从广义上讲:招聘准备(招聘需求分析、明确招聘工作特征和要求、制定招聘计划和招聘策略)招聘实施(招募阶段;选择阶段;录用阶段)招聘评估(一是对数量和质量的评估,二是对对招聘工作效率进行评估)
从狭义上讲:指招聘的实施阶段,其间主要包括招募、选择和录用三个步骤。
招聘渠道挑选的步骤:(1)分析单位的招聘要求(2)分析人员特点(3)确定适合的招聘来源(4)选择适用的招聘方法(5)选择对应的媒体发布信息(6)收集应聘者资料
猎头公司的工作程序:分析客户需要,根据需求搜寻人才并进行面试、筛选,最后作出候选人报告供客户选择.内部招聘与外部招聘的利弊:内部招聘的优点:对人员了解全面,选择准确性高,了解本组织,适应更快,鼓舞士气,激励性强,费用较低。缺点:来源少,难以保证招聘质量,容易造成“近亲繁殖”可能会因操作不公等造成内部矛盾。
2012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考点:基础知识要点回顾(6)
培训与开发
起草培训制度的内容要求:(1)制定企业员工培训制度的依据(2)实施企业员工培训的目的或宗旨(3)企业员工培训制度实施办法(4)企业培训制度的核准与实行(5)企业培训制度的解释与修订。
具体培训制度:(一)培训服务制度:(1)制度内容:培训服务制度条款和培训服务协约条款(2)制度解释(二)入职培训制度:(1)制度内容:培训的意义和目的;需要参加的人员界定;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入职培训的解决措施;入职培训的主要责任区;入职培训的基本要求标准;入职培训的方法(2)制度解释(三)培训激励制度:91)制度内容:完善的岗位任职资格要求;公平、公正、客观的业绩考核标准;公平竞争的晋升规定;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分配原则。(2)制度解释:对员工的激励;对部门及主管的激励;对企业本身的激励(四)培训考核评估制度:(1)制度内容:被考核评估的对象;考核评估的执行组织;考核的标准区分;考核的主要方式;考核的评分标准;考核结果的签署确认;考核结果的备案;考核结果的证明;考核结果的使用。(2)制度解释(五)培训奖惩制度:(1)制度内容:制度执行的目的;制度的执行组织和程序;奖惩对象说明;奖惩标准;奖惩的执行方式和方(2)制度解释(六)培训风险管理制度:1(1)制度内容(2)制度解释
培训制度的修订:培训制度的战略性;培训制度的长期性;培训制度的适用性
企业培训制度:即能够直接影响与作用于培训系统及其活动的各种法律、规章、制度及政策的总和。它主要包括培训的法律和政令、培训的具体制度和政策两个方面。涉及两个培训主体——企业和员工。
外语学习网
岗位培训制度:是企业培训制度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企业员工培训的基本办学形式和工作重点,强调紧密结合职业,实行按需施教的原则,按职务岗位需要进行培训,以确保劳动者上岗任职的资格和能力为出发点,使其达到本岗位的要求,其实质是提高从业人员总体素质。包括培训立法及相应的政策,也包括岗位培训各环节的规范化,其核心是培训、考核、使用、待遇一体化的配套措施的实行。
制定员工发展规划的步骤:(1)进行人员需求分析。人员培训需求是制定人员培养、发展计划最重要的依据,培训需求要根据培训计划实施时间的长短,或者培训计划的执行期,由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与企业实现或者企业发展的要求与企业实现的差距来确定。(2)设计人员培养方案和发展计划。在培训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培训方案的设计工作。培训方案的设计要反映课程或各个培训活动的主要特点,明确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形式和方法、培养经费和预算等主要培训参数。(3)行动方案的设计与开发。针对培养目的,明确行动时间、行动步骤、目标达成等行动安排,制定具体的可执行的行动方案。(4)对人才培养与发展活动的实施与管理。培训实施也就是将培训项目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5)对人才培养情况进行评估。
考察员工培养目标和计划的着眼点:(一)企业方面。一方面以提高企业经营活动所需的知识和技能,陪养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所需的态度为目标,另一方面,提高员工作为一名社会人或国民应具备的知识、修养和见识为目的。(二)员工方面,通过培训可以可以提高员工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从而提高员工的能动性,达到员工自我实现的目标。
员工发展归化的层次:按员工发展规划的层次:(1)整体发展计划。(2)培训管理计划(3)部门培训计划+从规划的时间长短来划分:(1)长期发展规划(2)中期培训规划(3)短期(特定项目)培训计划。
运用绩效分析方法确定培训对象的步骤:(1)通过绩效考评明确绩效现状。(2)根据工作说明书或任务说明书分析绩效标准或理想绩效。(3)确认理想绩效与实际绩效的差距。(4)分析绩效差距的成因及绩效差距的重要性。(5)根据绩效差距原因分析确认培训需求和培训对象。(6)针对培训需求和培训对象拟订培训计划。
2012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考点:基础知识要点回顾(7)
绩效管理
绩效考评方法的因素:(1)管理成本(2)工作实用性(3)工作适用性
绩效考评的原则:(1)其成果产出可以有效进行测量的工作,采用结果导向的考评方法。(2)考评者有时间观察下属的需要考评的行为时,采用行为导向的考评方法,(3)上述两种情况都存在,应采用两类或其中某类考评方法(4)上述两种情况都不存在,可以考虑采用品质特征导向的考评方法,如图解式量表评价发、或者采用综合性的合成方法,以及考试中心等方法。
绩效考评的类型及特点:
(1)上级考评:管理人员是被考评者的直接上级主管,能客观评价,越占60%——70%
(2)同级考评:被考评者的同事,对其潜质、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工作业绩了如指掌,受人际关系的影响,占10%
(3)下级考评:被考评者的下级,对其工作方式、行为方式、实际成果有比较深的了解心存顾虑,占10%
(4)自我考评:对自己的绩效进行考评,调动积极性,受个人因素的影响。
(5)外人考评:指部门或小组以外的人员,不了解考评者以及其能力、行为和实际工作的情况,缺乏准确性。
绩效沟通与管理的环节:目标第一。计划第二、监督第三、指导第四
考评的偏差:(1)考评标准缺乏客观性和准确性(2)考评者不能坚持原则,随心所欲、亲者宽,疏者严(3)观察不全面,记忆力不好(4)行政程序不合理、不完善(5)政治性考虑(6)信息不对称,资料数据不准确,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等。
绩效考评公正性的两个系统:(1)公司员工绩效评审系统(2)公司员工申诉系统
2012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考点:基础知识要点回顾(8)
薪酬福利管理
薪酬概念:是员工为企业提供劳动而得到的货币报酬与实物报酬的总和。包括:工资、奖金、津贴、提成工资、劳动分红、福利等。
薪酬管理与企业的关系:一方面,薪酬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在保障员工的基本生活的同时,充分激励、发挥员工的能力,实现企业战略发展所需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挥将促进企业发展,为薪酬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薪酬管理的原则:(1)对外具有竞争力原则——支付相当于或高于劳动力市场一般薪酬水平的薪酬;(2)对内具有公正性原则——支付相当于员工工作价值的薪酬;(3)对员工具有激励性原则——适当拉开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
岗位分析的方法:
方法概述
观察法通过对特定的对象的观察,把有关岗位的部分内容、原因、方法、程序、目的等信息记录下来,而后将取得的岗位信息归纳整理为适用的文字说明
面谈法岗位分析者与岗位任职者面对面地谈话,收集信息资料的一种方法
中华考试网(
工作日写实法让员工以工作日记或工作笔记的形式记录其日常工作活动而获得有关岗位信息资料的方法
典型事例法对岗位中具有代表性的工作者的工作行为进行描述的方法
问卷调查法通过内容相互关联的问卷来收集岗位信息的方法。常用的问卷是岗位调查表,根据岗位分析的目的、内容等编制。包括:基本资料、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工作责任、任职者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工作劳动强度、工作环境等。
岗位评价的原则:(1)岗位评价的是岗位而不是岗位中的员工(2)让员工积极地参与到岗位评价工作中来,以便他们认同岗位评价的结果(3)岗位评价的结果应该公开
岗位评价的方法:岗位排列法、岗位分类法、要素比较法、要素计点法。
岗位评价方法比较表
概述实施步骤优点缺点适用企业
2022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材料 篇2
岗位设计以及再设计的内容
(必须掌握,注意简答)
为了使设计能满足企业的上述各种需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设计以及改进(再设计):
·
1、扩大工作范围、丰富工作内容合理安排工作任务。可以从以下两种具体的途径达到这一目标:
(1)工作扩大化。横向扩大工作和纵向扩大工作。
所谓横向扩大工作指的是将属于分工很细的作业单位合并,由一个负责一道工序改为由几个人共同负责几道工序。
所谓纵向扩大工作是指将经营管理人员的部分职能转由一部分普通员工承担。
工作扩大意味着员工服务“职能区域”的扩大,它也有两种形式,即横向式和纵向式。
(2)工作丰富化。消除员工从事单调乏味工作而产生的枯燥厌倦情绪。考虑以下几个重点内容:1.多样化2.任务的整体性3.明确任务的意义4.自主权5.反馈
·工作满负荷。
·工作环境的优化。
制定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142表
·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包括两个层次:总体规划和各项业务计划。
人力资源总体规划是指在有关计划期内人力资源管理的总目标、总政策、实施步骤和总预算的安排。
人力资源业务计划则包括人员补充计划、分配计划、提升计划、教育培训计划、工资计划、保险福利计划、劳动关系计划、退休计划等等。
人力资源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基础性活动,其核心部分包括: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人力资源供给预测及供需综合平衡三项工作。
人力资源规划的步骤是L重点掌握)
人力资源师培训:http://edu.21cn.com/kcnet1420/
1、调查、收集和整理涉及企业战略决策和经营环境各种信息。
·
2、根据企业或部门实际情况确定其人力资源规划期限。
3、分析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的各种科学预测方法对企业未来人力资源供求进行预测。
4、制定人力资源供求协调平衡的总计划和各项业务计划,并分别提出各种具体的调整供大于求或求大于供的政策措施。
5、人力资源规划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
制定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是:(1)搜集有关信息、资料;(2)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3)做人力资源供给预测;(4)确定人员净需求;(5)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目标、具体规划;(6)审核与评估规划。
企业人员计划的制定
·计划的关键就是正确确定计划期内员工的补充需要量,其平衡公式如下:
计划期内人员 补充需求量 =计划期总需求量---报告期末员工总人数 + 计划期自然 减员总人数
·补充需求量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由于企业各部门之实际发展的需要而必须增加的人员;二是原有的员工中,因年老退休、退职、离休辞职等原因发生了“自然减员”而需要补充的那一部分人员。
2022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材料 篇3
1、下面的职业守则中,正确的是():
A、诚实公正、严谨求是B、人尽其才、能置其位C、有效激励、促进和谐
D、勤勉好学、追求卓越E、科学管理、合理配置
2、作为职业守则,遵章守法,格尽职守的意思是():
A、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必须在《劳动法》的规范中进行
B、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尽力符合国家劳动方面的规定
C、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尽职尽责,在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范围内,有效地开展相关的工作
D、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必须服务与企业的发展
E、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尽职尽责
3、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工作,很大程度上会对企业的管理效益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必须要遵守():
A、职业守则B、国家法律C、地方法律法规D、劳动法E、企业的规章制度
4、地方劳动法律法规,是国家劳动法律法规的有效补充和延伸,因此,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时,法律法规的参考顺序为():
A、企业规章制度B、地方法律法规C、劳动法D、职业守则
5、我国企业内部劳动规则的效力具体体现为():
A、内部劳动规则必须在本单位内部全面实施,劳动过程中的各种劳动行为和用工行为都必须受劳动规则的约束。
B、职工与用人单位因执行内部劳动规则发生争议,应当依法定的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予以处理。
C、内部劳动规则不可以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
D、劳动合同可以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前提是劳动规则的效力必须合法。
6、企业管理过程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信息,要做出正确有效的决策,必然会对信息提出一系列严格的要求,这些要求可以归结为()。
A、及时性B、准确性C、适用性 D、经济性E、有效性
7、为了使的岗位设计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扩大工作范围、丰富工作内容、合理安排工作内容是对工作岗位进行设计与在设计的方法之一,它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A、工作内容丰富化B、工作扩大化C、纵向扩大法D、工作多样化E、工作满负荷
8、自然减员,是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管理中的主要现象,下面的各种现象中,那些属于自然减员():
A、退休B、退职C、离休D、辞职E、解聘
9、在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核算中,人力资源的()是两个最为基本的概念。
A、原始成本B、重置成本C、实际成本D、标准成本E、直接成本
10、招聘工作主要分为四个步骤,它们是():
A、招募B、面试C、选择D、录用E、评估
11.桑代克的效果律中强调的行为法则有()。
A.在对相同环境做出的几种反应中,那些能引起满意的反应,将更有可能再次发生
B.令人满意的、受到鼓励的行为结果将增加先前行为的力度,并增加未来再次发生此行为的可能性,这一原则有时也称为“强化原则”
C.那些随后能引起不满意的反应,将不太可能再次发生
D.不理想的或受到惩罚的行为结果将减少先前行为的力度,并减少未来再次发生此行为的可能性,这一原则有时也称为“惩罚原则”
E.如果行为之后没有任何后果,即既没有正性的也没有负性的事后结果,在若干时间后,这种行为将会逐渐消失,这一原则有时也称为“消退原则”
12.根据参与者的介入程度和品牌间的差异程度,可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分为()。
A.习惯性购买行为B.化解不协调的购买行为C.寻求多样化的购买行为
D.和谐的购买行为E.复杂的购买行为
13.劳动者成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有()。
A.用工权利能力B.用工行为能力C.劳动休息权利D.劳动权利能力E.行为能力
14.调控收入与物价的关系,控制工资收入增长过度诱发通货膨胀的措施有()。
A.制定工资一物价指导线
B.在物价和工资增长过快且影响宏观经济稳定的情况下,对物价和工资进行管制以至于冻结
C.实施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控制政策,约束企业工资发放过度的行为
D.依据法律规定,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
E.削减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来减少总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
15.()符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哲学思想。
A.采取使员工“遵守规则"的策略B.采取使员工“自立自强”的策略
C.采取使员工“乐于成事”的策略D.采取使员工“主动创新”的策略
E.采取使员工“积极主动”的策略
16.人力资源规划的总目标有()。
A.企业在适当时机,获得适当人员 B.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的潜力
C.有效的激励员工,保持智力资本竞争的优势 D.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
17.战略导向的KPI体系的意义体现在()。
A.具有战略导向的牵引作用
B.是企业实施战略规划的重要工具
C.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斗志
D.能够调动全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E.是激励和约束企业员工行为的一种新型机制
18.关于劳动者派遣管理表述正确的是()。
A.劳动者派遣机构是实际劳动关系的主体之一
B.劳动者派遣机构是形式劳动关系的主体之一
C.派遣劳动者的接受单位是形式劳动关系主体之一
D.派遣劳动者的接受单位是实际劳动关系的主体之一
E.派遣单位与被派遣的劳动者之间建立的不是劳动关系
19.国外常见的教学计划设计程序模式包括()。
A.肯昔的教学设计程序B.罗斯的教学设计程序C.迪克和凯里的教学设计程序
D.加涅和布里格斯的教学设计程序E.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教学设计程序
20.设计绩效考评标准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
A.突出特点的原则B.公平民主的原则
C.先进合理的服则D.简洁扼要的原则E.定量准确的原则
答案:
1、ACD
2、C
3、ABCDE
4、ABCD
5、ABC6、ABCD
7、BD
8、ABCD
9、AB
10、ACDE11、ABCDE
12、ABCE
13、DE
14、ABC
15、BCDE
16、ABCD
17、ABCDE
18、BDE
2022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材料 篇4
1.企业战略环境分析
企业战略:外部环境、企业实力和战略目标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
微观环境是指市场和产业环境。
2.经营环境微观分析
现有竞争对手的分析、潜在竞争对手的分析、替代产品和服务威胁的分析、顾客力量的分析、供应商力量的分析。
3.基本活动:生产加工,成品运输,市场营销,售后服务。
支持活动:采购管理、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基础设施。
4.企业的战略选择
企业的总体战略:进入战略(购并、内部创业、合资等战略)、发展战略(单一产品或服务发展、横向发展、纵向发展和多样化发展等战略)、稳定战略、撤退战略(特许经营、分包、卖断、管理层与杠杆收购、拆分为股/分拆、资产互换与战略贸易等战略)。
一般竞争战略:低成本战略(原则:领先、全过程低成本、总成本最低、持久等原则)、差异化战略(原则:效益、适当、有效等原则)、重点战略。
不同行业阶段的战略:新兴行业(进入时机和竞争方式的选择)、成熟行业(明确竞争战略、合理组合产品、合理定价、工艺创新、扩大用户的产品范围、购买廉价资产、选择合适的买主、工艺流程的选择、参与国际竞争)、衰退行业(领导地位、合适定位、收获、迅速退出等战略)
2022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材料 篇5
资源规划 进行组织信息调研的具体要求 :
1、准确性。
2、系统性。
3、针对性。
4、及时性。
5、适用性。
6、经济性。
组织信息调查研究的几种类型:
1探索性调研 2,描述性调研
3、因果关系调研
4、预测性调研。
---注意3.4.的具体内容 信息采集的方法
1、询问法。询问法由调查者事先拟定出具体的调研提纲,然后向被调查者以询问的方式,个别地询问各种想要调查了解的问题,请他们回答,来采集有关信息资料。
(1)当面调查询问法。优点:比较机动灵活,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得到的资料也往往比较真实。
缺点: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会比较大。
(2)电话调查法。(3)会议调查询问法
缺点:存在从众的心理,受影响大,调查会的效果好坏与会议组织者的组织能力、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有很大的关系。
(4)邮寄调查询问法:
缺点:所花的时间比较长、最大的问题是回收率低。(5)问卷调查询问法。
优点:费用适中,回收率较高,效果良好。
2、观察法: 1.直接观察法 2.行为记录法
-注意这些方法的逻辑层次关系 企业组织信息处理的要求
1、信息的及时性。所谓及时,一是指对时过境迁并且不能追忆的信息要及时记录;二是信息传递的速度要快。信息流在一定程度上总落后于物流!
2、信息的准确性。要求企业中的同一信息具有统一性或惟一性。
3、信息的适用性
4、信息的经济性。
组织信息的分析方法技术
信息分析的具体方法:专家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财务报表分析法、市场预告分析法、态势分析法(SWOT)。
SWOT分析代表分析企业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s)。因此SWOT分析实际上是将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
组织的概念
企业---车间---班组—岗位之间则形成管理层次,即所谓管理体制中的“体”,是企业组织的有形部分;
组织职能还要对不同层次、不同单元分别规定其任务、责任、权力、以及沟通、协作方式通常形成管理体制中的“制”,是企业组织的无形部分
组织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按照企业计划任务和目标的要求,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包括各个管理层次和职能部门的建立;
按照业务性质进行分工,确定各个部门的职责范围; 按照所负的责任给予各部门、各管理人员相应的权力;
明确上下级之间、个人之间的领导和协作关系,建立信息沟通的渠道; 配备和使用适合工作要求的人员。
组织设计的要求及原则
(必须掌握)
1.目标—任务原则。组织设计以企业战略、目标和任务为主要依据。企业组织设计应因事设置,因职设人。设计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
2.分工、协作原则。应兼顾专业分工及协作配合。在组织形式上,应将分工和协作结合起来,分工与协作是使组织协调和具有激励性的保证。3.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4.统一指挥的原则。
5.权责相等的原则。权责相等是发挥组织成员能力的必要条件。6.精干的原则。这才能使组织成员有充分施展才能的余地,才能使组织具有高效率和灵活性。7.有效管理幅度原则。管理幅度(或收管理跨度)是指一名上级领导直接领导下级的人数。
岗位分析: 中心任务是要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依据,保证事(岗位)得其人,人尽其才,人事相宜。
岗位设计要求(注意简答):
1.企业不断地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产出与服务水平; 2.企业员工之间的分工更加合理、协作更加默契
3.企业员工的工作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岗位设计以及再设计的容:(必须掌握,注意简答)
为了使设计能满足企各需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设计以及改进(再设计):
1、扩大工作范围、丰富工作内容合理安排工作任务。可以从以下两种具体的途径达到这一目标:
(1)工作扩大化。横向扩大工作和纵向扩大工作。
所谓横向扩大工作指的是将属于分工很细的作业单位合并,由一个负责一道工序改为由几个人共同负责几道工序。
所谓纵向扩大工作是指将经营管理人员的部分职能转由一部分普通员工承担。工作扩大意味着员工服务“职能区域”的扩大,它也有两种形式,即横向式和纵向式。(2)工作丰富化。消除员工从事单调乏味工作而产生的枯燥厌倦情绪。考虑以下几个重点内容:1.多样化2.任务的整体性3.明确任务的意义4.自主权5.反馈 2.工作满负荷。
3.工作环境的优化。制定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142表
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包括两个层次:总体规划和各项业务计划。人力资源总体规划是指在有关计划期内人力资源管理的总目标、总政策、实施步骤和总预算的安排。
人力资源业务计划则包括人员补充计划、分配计划、提升计划、教育培训计划、工资计划、保险福利计划、劳动关系计划、退休计划等等。
人力资源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基础性活动,其核心部分包括: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人力资源供给预测及供需综合平衡三项工作。人力资源规划的步骤是(重点掌握)
1、调查、收集和整理涉及企业战略决策和经营环境各种信息。
2、根据企业或部门实际情况确定其人力资源规划期限。
3、分析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的各种科学预测方法对企业未来人力资源供求进行预测。
4、制定人力资源供求协调平衡的总计划和各项业务计划,并分别提出各种具体的调整供大于求或求大于供的政策措施。
5、人力资源规划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
制定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是:(1)搜集有关信息、资料;(2)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3)做人力资源供给预测;(4)确定人员净需求;(5)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目标、具体规划;(6)审核与评估规划。
企业人员计划的制定
计划的关键就是正确确定计划期内员工的补充需要量,其平衡公式如下:
计划期内人员 补充需求量 =计划期总需求量-报告期末员工总人数+计划期自然减员总人数
补充需求量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由于企业各部门之实际发展的需要而必须增加的人员;二是原有的员工中,因年老退休、退职、离休辞职等原因发生了“自然减员”而需要补充的那一部分人员。
计划期内人员需要量核算出来以后,要与原有的人员总数进行比较,其不足部分加上自然减员人数,即为计划期内的人员补充需要量。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
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从内容上看可以区分为: 1战略发展规划(决策层)、2组织人事规划、3制度建设规划
4员工开发规划四类规划。----必须掌握
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基本项目 1工资项目;(仔细看146)
2涉及职工权益的社会保险费以及其他相关的资金项目; 3其他项目。
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的核算(基本概念)1人力资源的原始成本与重置成本
人力资源原始成本是指企业为了获得和开发人力资源所必须付出的费用。人力资源重置成本则是指企业为置换目前正在使用中的人才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2人力资源管理的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可以直接计算和记账的支出、损失、补偿和赔偿。间接成本是指不能直接记入财务账目的,通常以时间、数据或质量等形式表现的成本。3人力资源管理的可控制成本与不可控制成本 4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
实际成本是指为获得、开发和重置人力资源所实际支出的全部成本。成本则是指企业根据对现有的人力资源状况及有关外部环境因素的估价而确定的对某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或项目的投入标准。
熟悉149页图1-3及1-4 问题
举例说明企业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应包含哪些步骤? 企业在设计某一岗位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企业如何编制人员计划。第二章 招聘与配置
招聘过程管理:人员招聘是指企业为了发展的需要,根据人力资源规划和工作分析的要求,寻找、吸引那些有能力又有兴趣到本企业任职的人员,并从中选出适宜人员予以录用的过程。
1、招聘目标。人员招聘的目标是为了及时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弥补岗位的空缺,其最直接的目的是获得企业所需要的人。
2、招聘的前提。人员招聘的前提有两个:一是人力资源规划;二是工作描述与工作说明书。
3、招聘的过程。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主要有招募、选择、录用、评估等一系列环节。招募是指:了解应聘者的来源、吸引应聘者的方法、应聘信息的发布、接受申请。选择:资格审查、初选、笔试、面试、情景模拟、心理测评,是从人-事两方面去考虑。录用:录用决策、发录用通知、办理录用手续、员工的初始安置、试用、正式录用。评估:招聘成本评估、招聘质量评估。确定招聘的原则
招聘除了要为组织招聘到符合标准的人员外,还是一项经济活动,同进也是社会性、政策性较强的一项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效率优先原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经济活动的内在准则。就是用最少的雇佣成本获得适合职位的最佳人员。(1)依靠证书进行筛选
(2)利用内部晋升制度
2、双向选择的原则。是市场上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
3、公平公正的原则。是保证招聘高效率活动的基础!引起不公平的因素最主要的是经济利益因素!
4、确保质量的原则。招聘的最终目的是每个岗位上用的都是最合适的人员,达到组织整体效益的最优化。所以要坚持能位相配和群体相容的原则。人员配置的主要原理
1、要素有用原理。人力资源配置过程中,我们首先要遵循的一个宗旨即任何要素(人员)都是有用的,配置的根本目的是为任何人员找到和创造其发挥作用的条件。
2、能位对应原理。指的是人与人之间不仅存在能力特点的不同,而且在能力水平上也是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任务是合理配置使用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源投入产出比率。一个组织的工作,可分为四个层级: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操作层。
3、互补增值原理。组员有着共同的理想、事业和追求而达到在工作中密切配合实现要求1+1>2,4、动态适应原理。指的是人与事的不适应是绝对的,适应是相对的,从不适应到适应是在运动中实现的,随着事业的发展,适应又会变为不适应,只有不断调整人与事的关系才能达到重新适应,这正是动态适应原理的体 现。
5、弹性冗余原理。要求在人与事的配置过程中,既要达到工作的满负荷,又要符合人力资源的生理心理要求,不能超越身心的极限,保证对人对事的安排要留有一定的余地,既要给人力资源一定的压力和不安感,又要保持所有员工的身心健康。
工作岗位信息的分析
确定岗位分析信息的主要内容。:主要为6W1H,注意跟工作分析略有区别
工作分析的基本方法有:观察法、面谈法、问卷调查法、工作日志法、典型事件法等。工作信息分析的基本方法
1、观察法。可分为直接观察法、阶段观察法、工作表演法。比较适用于对体力工作者和事务性工作者如搬运工、操作员、文秘等。
2、面谈法。可分为个别面谈、集体面谈、管理人员面谈。此法不能单独用于信息收集,只适合与其他一起使用。可以获得观察法不能得到的任职经验、任职资格等方面的内容。
3、问卷调查法。是工作分析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根据工作分析的目的、内容等编写结构性调查表,由工作执行者填写后回收整理,提取出工作信息的一种方法。最快也最省事、费用低、范围广、调查样本量大等的一种方法。但设计问卷难度大,信度差!
4、工作实践法。适用短期可以掌握的工作。招聘申请表设计
可能有方案设计,注意掌握功能特点及掌握设计要领
招聘申请表的特点分析: 招聘申请表是由单位设计,包含了职位所需基本的信息并用标准化的格式表示出来的一种初级筛选表,其目的是筛选出那些背景和潜质都与职务规范所需的条件相当的候选人,并从合格的应聘者中选出参加后续选拔的人员。
其优点是:
1、节省时间;
2、准确了解;
3、提供后续选择的参考。
招聘申请表的设计(要懂得设计)
一般包括以下内容:可注明请按您的真实情况填写
1、个人基本情况 :年龄、性别、电话、身体状况、联系方式、婚姻状况
2、求职岗位情况:应聘岗位,求职要求(收入待遇、时间、住房)
3、工作经历和经验:以前的工作单位、职务、时间、工资、离职原因、证明人等
4、教育与培训情况 :学历、所获的学位、接受的培训
5、生活和家庭情况 :家庭成员姓名、关系、个性、态度
6、其他:获奖情况、能力证明、未来目标等。招募的方法1内部招募的主要方法: 1)、推荐法。2)、布告法。3)、档案法。
2外部招募的主要方法 1)、发布广告。优点:发布信息迅速、范围广、速度快,应聘数量大层次丰富,单位选择余地大。缺点:各类均有如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上招聘。
2、借助中介。
(1)人才交流中心(有针对性强、费用低廉,但难以招聘热门人才)。(2)招聘洽谈会(应聘者集中,企业选择余地大,但是难以找到高级人才比较困难)(3)猎头公司(可以获得高级和尖端的人才,但费用较高)
3、上门招聘法(校园招聘)。
4、熟人推荐法。(成本低,对专业人才比较有效,但易在企业里形成小团体)筛选简历的方法:
1.分析简历结构(可以采取从现在到过去的时间排列方式)。
2.重点看客观内容(分析是顾客有虚假信息。客观内容(包括个人信息、受教育经历、工作经历、个人成绩经历)。主观内容:(主要包括应聘者对自己描述,例如本人开朗乐观、勤学好问等对自己的评价性与描述性内容)。3.判断是否符合职位技术和经验要求。求职者的专业资格和经历
4.审查简历中的逻辑性。反应一个人的水平,是否有矛盾的地方,找出问题。5.对简历的整体印象。
笔试方法
1.优点:试题多,可以增加对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考察信度和效度。可以对大规模的应聘者同时进行筛选。应聘者压力较轻,成绩评定客观,易于保存试题!但是不能全面考察应聘者的工作态度、品德修养、以及企业管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操作能力
人员招聘面试的基本步骤
1、面试前的准备阶段(问答题)。包括确定面试的目的、科学地设计面试的问题、选择合适的面试类型、确定面试的时间和地点,面试考官要事先确定需要面试的事项和范围,写下提纲,详细了解应聘者的资料,发现应聘者的个性、社会背景及对工作的态度,有无发展潜力等。
2、面试开始阶段。
3、正式面试阶段。采用灵活的提问和多样化的形式,交流信息,进一步观察和了解应聘者。
4、结束面试阶段。在结束之前,在面试考官确定问完了所有的预计的问题之后,应该给应聘者一个机会,询问他是否有问题要问。
5、面试评价阶段。根据面试记录对应聘人员进评估,可用评语式评估,即可对应聘者的不同侧面进行深入的评价,能反映出每个应聘者的特征,但不能进行横向比较;也可以评分式评估,即对每个应聘者相同的方面进行比较。
面试问题设计技巧(可能会出案例题让你设计面试问题):
1、开放式提问;
2、封闭式提问;
3、清单式提问;
4、假设式提问;
5、重复式提问;
6、确认式提问;
7、举例式提问。
能举出以上各类提问举出例子和给予例子能做出判断。
面试
面试是供需双方通过正式交谈,达到单位能够客观了解应聘者的业务知识水平、外貌风度、工作经验、求职动机等信息;应聘者能够了解到更全面的单位信息的全过程。面试的目标(一般了解)
1、对面试考官而言其作为单位的代表,行使单位赋予他的考评、挑选的任务,为了使面试活动成功完成,一般有下列目标:
(1)创造一个融洽的会谈气氛,使应聘者能够正常发挥自己的实际水平;(2)让应聘者更加清楚的了解应聘单位的发展情况、应聘岗位的信息和相应的人力资源政策等;
(3)了解应聘者的专业知识、岗位技能和非智力素质;(4)决定应聘者是否通过本次面试等。
2、对应聘者而言,他虽然处于弱势地位,但他也有挑选的权利,一般他有下列目标(注意掌握)
(1)创造一个融洽的会谈气氛,尽量展现出自己的实际水平;(2)有充分的时间向面试考官说明自己具备的条件;(3)希望被理解、被尊重,并得到公平对待;(4)充分的了解自己关心的问题;(5)决定是否愿意来该单位工作等 情境模拟测试法
源自国外的角色扮演。其常用方法有:
1、公文处理模拟法;
2、无领导小组讨论法。由于设置复杂,费时耗资,适合招聘中高层领导时使用。因为其可以多角度全面观察、分析、判断、评价应聘者,应聘只需很少培训便可上岗,为企业节省培训费用。
人员录用的主要策略有
1、多重淘汰式
2、补偿式
3、结合式 成本效益评估
1、招聘成本。招聘成本分为招聘总成本与招聘单位成本。直接成本包括了:招募的费用、选拔费用、录用员工费用的安置费用、其他费用。间接成本:内部提升的费用、工作流动费用,招聘单位成本是招聘总成本和实际录用人数之比。
2、数量与质量评估
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 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总成本效用=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
招募成本效用=应聘人数/招募期间的费用 选拔成本效用=被选中人数/选择期间的费用
录用成本效用=正式录用的人数/录用期间的费用
3、招聘收益-成本比。此比越高,则说明招聘工作越有效。
招聘收益-成本比=所有新员工为组织创造的总价值/招聘总成本 第三章 培训与开发 制定培训的基本原则 :
一、战略原则
培训的战略原则包括两层含义:其一,企业培训要服从或服务于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其二,培训本身也要从战略的角度考虑,要以战略眼光去组织企业培训,不能只局限于某一个培训项目或某一项培训需求。员工培训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个环节。
二、长期性原则
要正确认识智力投资和人才开发的长期性和持续性,要用“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理念来搞好员工培训。
三、按需施教,学以致用原则
企业组织培训的目的在于通过培训让员工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以完成规定的工作,最终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服务。培训的内容是员工个人的需要和工作岗位需要的知识、技能以及态度等。
四、全员教育培训和重点提高相结合原则
全员教育培训,就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参考所有在职员工进行教育和训练。全员培训的对象应包括企业所有员工。
五、主动参与原则
要调动员工接受教育培训的积极性,使培训更具针对性,就要促使员工主动参与。
六、严格考核和择优奖励原则
培训与其他工作一样,严格考核和择优奖励是不可缺少的管理环节。
七、投资效益原则
员工培训是企业的一种投资行为,和其他投资一样,也要从投入产出的角度考虑效益大小及远期效益、近期效益问题。员工培训投资属于智力投资。培训制度的内容
一、培训服务制度
1、培训服务制度条款
2、培训服务协约条款
二、入职培训制度
此制度的主要内容和条款有以下几方面:
(1)培训的意义和目的;(2)参加的人员界定;(3)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入职培训的解决措施;(4)入职培训的主要责任区(部门经理还是培训管理者);
(5)入职培训的基本要求标准(内容、时间、考核等);(6)入职培训的方法。
三、培训激励制度
培训的配套激励制度主要包括这样几方面:(1)完善的岗位任职资格要求;(2)公平、公正、客观的业绩考核标准;(3)公平竞争的晋升规定;(4)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分配原则。
四、培训考核评估制度
培训考核评估制度需要明确以下几方面:(1)被考核评估的对象;(2)考核评估的执行标准;(3)考核的标准区分;(4)考核的主要方式;(5)考核的评分标准;(6)考核结果的签署确认;(7)考核结果的备案;(8)考核结果的证明;(9)考核结果的使用。
五、培训奖惩制度
培训奖惩制度主要由以下一些内容组成:(1)制度制定的目的;(2)制度的执行组织和程序;(3)奖惩对象说明;(4)奖惩标准;(5)奖惩的执行方法和方式。
六、培训风险管理制度 培训需求
硬资料:指从生产、销售等部门得到报告中反映的事实和信息;软资料:是指通过小组讨论、会谈、或问卷等方式得到的资料,其带有主观性,但可以通过对硬资料的分析来确定其的可靠性。
培训需求表的设计(203页)重点团队分析法操作步骤
1.培训对象分类:要求各类培训对象的培训需求有类似性 2安排会议时间和会议讨论内容 3培训需求结果的整理 培训需求调查应注意的事项
1了解受训员工的现状;
2寻找受训员工存在的问题;
3在调查中,应确定受训员工期望达到的培训效果; 4分析整理资料。挖掘什么是普遍需求和个人需求。培训成本 直接成本:
间接成本: 培训收益分析:在公司大规模投入资源前,通过试验性的培训评价小部分受训者所获得到收益,通过对成功的工作者的观察,可以帮助企业确定成功与不成功的工作者的绩效差别。培训前准备工作(可能出技能考试)1.确认并通知学员,考虑相关因素如1).从事的工作内容
2).工作经验3).工作意愿4).工作绩效5).公司政策6).主管的态度
2培训后勤准备:确认培训场地和设备需考虑的相关因素:培训性质、交通情况、培训设备和设施、行政服务、座位安排、费用。3确认培训时间:1.员工的工作班状况、2.培训时间的长度3.原则上白天8小时晚上则3.小时为佳。符合培训内容4.教学方法的运用5时间控制
4.教材准备:课程资料的编制2.设备检查3.活动资料准备4.座位或签到表5.结业证书 5.确认理想的讲师:尽可能与讲师事先见面,授课前说明目的内容。需考虑的相关因素如下:1.符合培训目标2.讲师的专业性3.讲师的配合性4.在培训经费预算内 培训课程的实施与管理
课程实施是整个培训课程设计的过程中的实质性阶段: 前期准备工作:
1.确认通知参加培训的学员4.教材的准备2.培训后勤准备 5.确认理想培训讲师
3.确认培训时间
培训课程实施前期的工作:
1.在课程前期工作中准备好你“自己”,2决定如何在学员之间分组,3对“培训者指南”中提到的材料进行检查,根据学员的情况进行剪裁。教室布置的决定因素: 1.参加者人数
2.不同的培训活动形式
3.课程的正式程度
4.培训者希望对课堂的控制程度 培训实施阶段
培训资源的充分利用: 1.让被培训者变成了培训者,学员在培训活动中不仅是资源的摄取这,同时应该是一种可以开发利用的宝贵的学习资源。
2.培训时间开发利用 3.培训空间的充分利用。知识或技能的传授
对学习进行回顾和评价
培训效果的跟踪与监控
培训前对培训效果的跟踪与反馈:了解受训者在实际工作中高度相关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水平,目的是为了培训后状况相比较以测定培训效果。培训中对培训效果的跟踪与反馈: 1.受训者与培训内容的相关性 2.受训者对培训项目的认知程度 3.培训内容
4.培训进度和中间效果 5.培训的环境
6.培训机构和人员
培训效果评估:
1.评估受训者究竟学习或掌握了那些东西? 2.评估受训者的工作行为究竟发生了多大的改进? 3.评估企业的经营绩效发生了多大的改进?
投资回报率:指培训的货币收益和培训成本的比较。培训成本包括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收益指公司从培训计划中获得的价值。培训效率评估:通过培训效率可以和以前的培训效率进行纵向对比,与不同企业之间的培训效率进行横向对比,与企业实际达到的效率和应该达到的效率进行基准对比,从而找到差距和改进措施,提高培训质量。职业发展信息的方法
1.通过员工职业发展信息的方法 2.通过组织评价方法获取信息: 1.人事考核 2.人格测试
3.情景模拟
4.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指影响某一大类活动介于智力和知识之间的心理特征。当一名员工希望在企业内横向发展时,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可以帮助预测其在期望的岗位上的发展潜力。但在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不适用于选拔中高级管理者所需的能力,如决策能力、授权能力是更高一级的能力,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无法对这类能力进行测量。员工职业发展计划的含义
良好的职业生涯发展计划应具备的以下特性: 1可行性 2适时性 3适应性 4持续性
制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应遵循原则 1清晰性原则
挑战性原则 2一致性原则:主要目标与分目标是否一致?目标与措施是否一致?个人目标与组织发展目标是否一致?
3变动性原则
4激励性原则:目标是否符合自己的性格、兴趣和特长?是否能对自己产生内在激励作用〉 5合作性原则:个人目标与其他人的目标是否具有协调性和6合作性? 7全程原则
8具体原则 9实际原则
10可评量原则:规划的设计应有明确的时间限制或标准,以便评量、检查使自己随时掌握状况,并为规划的修正提供参考依据
第四章 绩效管理 绩效的性质和特点
1.多因性:即绩效跟员工的激励、技能、环境与机会有关。
2.多维性:即应多维去分析与考评。一名员工的绩效,除了产量指标完成情况外,质量、原材料耗损率,能耗、出勤,甚至团结、服从纪律等硬软方面的表现,都需要综合考虑,逐一考评。
3.动态性:员工的绩效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变化,不能以僵化的眼光来看待员工的绩效。绩效考评的内容
1.业绩考评:就是对行为的结果进行考评。如任务完成度、工作质量、工作数量等 2.能力考评:考评其在工作岗位上工作过程中显示出来的能力:经验、知识、技能熟练程度、判断力、理解力、创新能力、改善力、企划力。
3.态度考评:出勤状况、纪律性、协作性、积极性、责任心 绩效考评的步骤
科学地确定考评的基础: 1.确定工作要项 2.确定绩效标准 评价实施 绩效面谈
制定绩效改进计划 改进绩效的指导
绩效考评的类型
1.品质主导型:“他这人怎样”具体掌握难,操作性、效度差,适合对员工工作潜力、工作精神及人际沟通能力的考评。
2.行为主导型:“干什么?怎么干?”考评标准容易确定,操作性强,适合于对管理性、事务性工作考评。其重在过程而非结果。
3.效果主导型:“干出什么?”重点在于产出和贡献,而不关心行为和过程,考评的标准容易制定,也易于操作,目标管理考评方法就是对效果主导型内容,其有短期性和表现性的缺点,它对具体产生操作的员工较适合,但对事务性人员不适合。绩效管理的考评方法:
以员工行为对象进行考评的方法:
1.关键事件法:对事不对人,但费时费力,只能定性不能定量,2.行为观察量表法:克服了关键事件法不能量化、不可比以及不能区分工作行为重要行动缺点,但同时也是非常费时费力,易让双方忽略了工作的意义。
3.行为定点量表法
4硬性分配法:简单,但是如果员工的能力呈偏态分布的话,就不大适合了,硬性分布法只能把员工分为有限的几个类别,难以具体比较员工差别,也不能在诊断工作问题提供准确可靠信息
5.排对法。
按照员工的工作成果进行考评方法: 1.生产能力衡量法: 2.目标管理方法:没有在不同部门,不同员工之间设立统一的目标,因此难以对员工和不同部门之间的工作绩效做横向比较,不能为以后的晋升决策提供依据复习:如何对销售人员,管理人员进行考评,考评时应注意什么问题?(要根据什么,那些类型、用什么方法)对生产工人应按什么步骤进行业绩考评(235)
第五章 薪酬福利管理
一.定薪酬管理原则的工作程序
1、薪酬调查。了解市场薪酬的25%点处、中点处或50%点处和75%点处甚至是90%点的薪酬水平,薪酬水平低的企业应注意25%点处的薪酬水平,一般企业应注意中点薪酬水平。
2、岗位分析与评价。岗位分析是深刻而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技术,是对企业各个岗位的设置目的、性质、任务、职责、权力、隶属关系、工作条件、工作环境以及承担该职务所需的资格条件等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并制定出岗位规范和工作说明书等文件的过程。
3、了解劳动力需求关系。
4、了解竞争对手的人工成本。
5、了解企业战略。
6、了解企业的价值观。
7、了解企业的财力状况。
8、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员工特点。
9、制定薪酬管理的原则。薪酬管理的主要内容
1.工资总额的管理:工资总额=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工资确定工资总额的管理方法:首先考虑确定合理的工资总额需要考虑的因素,如支付能力、员工生活费用、市场薪酬水平、以及员工现有的薪酬状况等,然后计算合理的工资总额,可以采用工资总额和销售额的方法推算合理的工资总额,或采用盈亏平衡点方法推算合理的工资总额,还可以采用工资总额占附加值比例方法来推算合理的工资总额。
2.企业内部各类员工薪酬水平管理 3.确定企业内部的薪酬制度
4.日常薪酬管理工作 :包括开展薪酬调查,统计分析调查结果、制定薪酬计划、适时计算、统计员工的薪酬及薪酬调整
制定薪酬管理的原则:
实际上薪酬原则是一个企业给员工传递信息的渠道,也是企业价值观的体现 1.对外具有竞争力原则。2.对内具有公正性原则。3.对员工具有激励性原则。4.薪酬成本控制原则。奖金制定程序
1.按照企业经营计划的实际完成情况确定奖金总额; 2.依据企业战略和企业文化等确定奖金分配原则; 3.确定奖金发放对象和范围; 4.确定个人奖金计算办法。相关知识
1.最低工资制度:
2.最长工作时间:每日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不超过40小时 岗位评价方法 1.岗位排列法
1).定限排列法:将企业最高和最低的岗位选择出来作为高低界限标准,然后其它再依次排列
2)成对排列法:能看懂和计算出256表5-5 2.岗位分类法
1.确定岗位类别数目
2.对各岗位类别的各个级别进行定义
3.将被评价岗位与所设定的标准进行比较,将他们定位在合适的岗位列中的合适的级别上 4.当岗位评介完成以后,就可以以此为基础设定薪酬等级 3.要素比较法 4.要素计点法: 1.确定要评价的岗位系列 2.收集岗位信息 3.选择薪酬要素 4.界定薪酬要素 5.确定要素等级
6.确定要素的相对价值
7.确定各项要素及各项要素等级的点值 第六章 劳动关系管理 劳动关系制度的特点
1.制定主体的特定性:以企业制定的主体,以企业公开、正式的行政文件,只在本企业范围内适用。
2.企业和劳动者共同的行为规范:
3.企业经营权与职工民主管理权相结合的产物 劳动关系管理制度的内容
1.劳动合同管理制度
2.劳动纪律:时间规则、组织规则、岗位规则、协作规则、品行规则、其他规则 3.劳动定员定额规则:编织定员规则、劳动定额规则
4.劳动岗位规范制定规则:岗位名称、岗位职责、生产技术规定、上岗标准 5.劳动安全卫生制度
6.其他:如工资制度,福利 劳动关系制度制定的程序 1 职工参与 2 正式公布 劳动合同的内容
(一)法定条款: 1.劳动合同的期限 2.工作内容
3.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4.劳动报酬 5.社会保险
6.劳动纪律
7.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 8.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劳动合同的终止 1.自然终止
1.定期劳动合同到期 2.劳动者退休 3.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规定的工作任务完成,合同即为终止。2.因故中止:
1.劳动合同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时,劳动合同终止。
2.劳动合同双方约定解除劳动关系;一方依法解除劳动关系。3.劳动关系主体一方消灭
4.不可抗力导致了劳动合同无法履行(如战争、自然灾害)
5.劳动争议仲裁机构裁决、人民法院判决亦可以导致劳动合同的终止。补偿金核算(必须掌握279-280)
1.经劳动合同当时任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了劳动的;
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培训或调整工作单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依据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1月的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算一年,发放原则“就高不就低”至少在企业的平均工资之上(具体279)。
3.经济裁员,以及客观情况变化劳动关系双方就变更合同达不成一致意见,由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按照劳动或则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一个工资作为补偿金。
4.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经劳动仲裁委员会确认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零星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按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一个月的工资的补偿金,并应发给不低于6个月的工资的医疗补助费。
5.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并没有按上述的办法发给劳动者经济补偿金的,除全额发给经济补偿金外,还需支付50%的补偿金
7.因工作需要经企业主管组织决定调整工作而转移工作单位的职工,原单位不用解除劳动合同
集体劳动合同应遵循的原则 1.内容合法原则
2.平等合作、协商一致
3.兼顾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利益原则 4.维护正常的生产工作次序原则 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的区别 1.主体不同 2.内容不同 3.功能不同
4.法律效力不同
法律责任:企业违反:担法律责任
工会违反:承担道义责任个人违反: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制度 培训制度等 按劳动合同的规定承担责任 沟通程序与方法 1.形成概念
2.选择与确定信息传输语言、方法、时机 3.信息传输4.信息接受5.信息说明、解释 6.信息利用7.反馈 信息沟通的制度
1.纵向信息沟通:依据企业责权分配的管理层级机构,建立指挥、命令、执行、反馈系统 2.横向信息沟通:企业组织内部依据具体分工,在同一级机构、职能业务人员之间的信息传递。职业安全卫生管理
劳动安全技术规程是国家为例防止和消除在生产过程中的伤亡事故,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减轻繁重体力劳动,以及防止生产设备遭到破坏而制定的法律规范。企业劳动安全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 书本292 执行劳动卫生规程 书本292 执行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管理制度 安全生教育制度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重大事故隐患管理制度 安全卫生认证制度
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个人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劳动者健康检查制度 组织工伤伤残评定 看书295 工伤保险待遇
工伤医疗期待遇:
医疗待遇:报销医疗费用和必要的护理费用 工伤津贴:按照平均工资支付工伤津贴
福利待遇:与本单位其他员工享受同等福利待遇 工伤致残待遇:(看书296)复习题
怎样订立集体合同
如何编写劳动合同
【2022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材料】推荐阅读:
2024年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辅导提纲05-13
2024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雇佣合同与劳动合同区别10-07
人力资源经理助理简历08-26
人力资源助理工作总结09-28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时间09-05
人力资源助理的个人简历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