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煤矿安全工作要点(通用8篇)
2011煤矿安全工作要点 篇1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
印发《2011年煤矿安全工作要点》的通知
煤安监办〔2011〕4号
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各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煤炭行业管理部门,有关中央企业:
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全体会议、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确定的工作要点,现将《2011年煤矿安全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并及时上报相关工作进展情况。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二○一一年一月三十一日
2011年煤矿安全工作要点
2011年煤矿安全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安全发展的理念,以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国务院《通知》)精神为核心,以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重点,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基础建设,加强安全监察监管,不断深化安全生产“三项行动”、“三项建设”,着力降低事故总量,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努力开创“十二五”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新局面。
根据上述总体思路,要突出抓好以下8个方面、33项重点工作:
一、深入贯彻执行国务院《通知》要求,进一步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紧紧抓住机遇、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扎实有效推动各项工作。
1.加大宣传贯彻力度。健全完善一整套机制和制度,通过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学习宣传,领会好、执行好国务院《通知》精神。
2.加大执行落实力度。督促各地制定出台贯彻落实的实施办法和配套措施,强力推动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到位,规范煤矿安全生产行为。切实加强煤矿领导现场带班、隐患治理和事故查处挂牌督办等重要制度的落实。
3.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定期组织专项调研督导活动,通过督促检查煤矿企业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的具体做法、了解各地贯彻落实进展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和加强的意见建议,务必把国务院《通知》的每一条要求都落实到位,进一步推动煤矿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二、强化安全监察监管,进一步推进“打非治违”行动深入开展
紧紧围绕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及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扎实推进“打非治违”。
4.明确“打非”重点。以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和事故多发地区、新建技改、整合重组煤矿为重点,抓住关键,实施准确打击、重点打击、有效打击,该停产整顿的要坚决停产整顿,该取缔的要坚决取缔,该关闭的要坚决关闭。
5.强化“打非”责任。推进地方加强对安全生产执法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联合执法机制,依法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对“打非”工作不力、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特别是包庇纵容非法违法行为、因非法违法导致事故发生的有关责任人,要严肃追究责任。
6.规范企业行为。督促企业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强煤矿生产过程安全管理,严肃处理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
7.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严厉打击煤矿无证无照生产、不具备安全条件擅自生产、关闭取缔后“死灰复燃”以及未批先建、批小建大等非法违法行为,严肃查处煤矿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等违规违章现象。
三、强力推进先抽后采、综合治理的根本措施,进一步深化煤矿瓦斯防治工作
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煤矿瓦斯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按照张德江副总理重要讲话要求,以先抽后采、综合治理为根本措施,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瓦斯事故。
8.突出预防为主。以落实保护层开采和大面积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为重点,督促煤矿企业严格做到不采突出面、不掘突出头;把能否落实“两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作为评估煤矿是否具备煤与瓦斯突出防治能力的重要指标,有效提升矿井防治技术水平。
9.强力推进抽采达标。认真落实《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要求,出台《瓦斯抽采达标规定》,督促煤矿企业建立瓦斯抽采达标自我评估体系,组织各地开展瓦斯抽采达标监督检查和专项监察,建立和完善瓦斯抽采管理和考核等制度,督促高瓦斯和突出矿井严格落实瓦斯应抽尽抽、不抽不采的要求,对抽采不达标的矿井实施停产整顿。
10.强化瓦斯防治基础工作。修订《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办法》,进一步规范矿井瓦斯鉴定工作,从基础入手严格矿井瓦斯管理。加快瓦斯灾害防治等关键技术、先进装备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推进煤矿建设瓦斯防治工作体系,落实“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要求。
11.加强现场管理。切实做到“三严格、三加强”,即:严格遵守采掘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严格落实“两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带班下井制度;加强作业现场瓦斯实时监测监控,加强通风管理,加强现场劳动组织管理,有效防范事故。
12.发挥政策引导作用。认真执行安全费用提取使用规定,组织落实好国债补助资金支持的煤矿瓦斯防治和安全技术改造项目,加强协调、推动落实瓦斯抽采达标、发电上网加价、利用补贴政策等落实到位。
四、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进一步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和整合技改工作 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若干意见》要求,研究制定相关措施,严格安全许可,扎实推进工作。
13.规范企业兼并重组。继续支持有条件的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兼并重组小煤矿;督促指导参与兼并重组的各方,明确主体,落实责任,加强管理,加大投入,提高水平,防范事故。
14.坚持严格准入和有序退出。新建、在建和整合技改矿井,要充分考虑地质灾害、技术防治水平等因素,科学进行规划设计和安全评价;经论证现有技术
难以有效治理的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和其他灾害严重的矿井,要下决心停产整顿,有序退出。
15.加强检查执法。督促各地认真落实13部委局《关于进一步规范煤矿资源整合技改工作的通知》要求,对相关矿井进行全面清理整顿,并严格执法,对那些借整合或技改之名、行违法违规组织生产之实的矿井,坚决依法予以关闭。
五、以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强化安全基层基础管理 遵照张德江副总理重要讲话要求,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制,积极创建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推进小煤矿机械化,认真组织开展安全培训,提升班组安全管理水平,强化安全基础管理。
16.深化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不断推进以“三达标”(岗位达标、专业达标、企业达标)为内容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选树典型,总结经验,适时命名表彰一批示范企业。同时,对2011年底达不到省级安全质量标准化最低等级的煤矿,一律停产整改;限期仍未达标的,要依法予以关闭。
17.扎实推进煤矿班组安全建设。研究出台《煤矿班组安全建设规定》(暂定名),督促指导企业研究编制建设规划和管理标准,切实发挥班组安全生产前沿阵地作用,认真抓好“五落实”。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掀起一个煤矿班组安全建设的新热潮。
18.督促企业严格落实领导带班下井制度。把企业执行该制度情况作为煤矿安全执法的重要内容,对达不到《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及安全监督检查规定》要求的,要严肃问责。
19.继续深化煤矿隐患排查治理。督促指导各地区、各煤矿企业认真执行和落实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制度和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制度,建立并实施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对存在重大隐患的,必须停产整改,并要实行整改效果评价,确保整改到位。
20.大力推进小型煤矿机械化。按照4部门《关于推进小型煤矿机械化的指导意见》,督促各地制定发展规划,推进组织实施。
21.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出台《煤矿安全培训规定》,规范煤矿安全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督促企业做到“三项岗位人员”持证上岗、煤矿职工全部培训合格后上岗,依法依规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22.监督检查中央企业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属地管理原则,督促落实地方煤矿监管部门对中央企业煤矿的日常监管工作;执行和落实统计分析制度,定期召开交流分析会议;开展督导调研,指导中央企业煤矿安全生产工作。
23.加强和改进煤矿生产能力管理。修订《煤矿生产能力核定办法》,指导和监督地方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开展煤矿生产能力核定工作。
六、坚持实施“科技兴安”战略,进一步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
积极建立与工业化、信息化发展相适应的煤矿安全科技支撑体系,切实提高煤矿技术装备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
24.加快建设完善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全力推进“六大系统”建设步伐,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推进实现分期建设的目标;逾期未达标的,依法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
25.推进加强煤矿安全技术管理。认真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技术管理责任制,宣传好、贯彻好、应用好《煤矿总工程师技术手册》。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企业技术管理工作的意见》,强化企业技术管理机构的安全职能,落实安全技术管理责任,加强企业安全技术队伍建设。
26.大力支持科技研发和推广应用。围绕瓦斯、水害、火灾等重大灾害预警和防治体系建设,积极组织开展产学研科技攻关,在大力推广煤矿新技术、新装备的同时,及时淘汰落后技术、装备。
七、严格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进一步用事故教训推动工作
以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为出发点,严格按照“三项基本要求”和“四不放过”原则,进一步提高煤矿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27.以更加严肃的态度查处事故。做到“四个更加注重”,即:更加注重分析研究事故深层次的技术和管理原因,提高事故调查质量;更加注重事故调查过程中的协调沟通,提高事故按期结案率;更加注重完善挂牌督办制度,完善并落实事故后约谈、现场分析会、事故通报和跟踪督导“四项制度”,确保责任追究落实到位,公开曝光到位;更加注重总结各类事故中的共性和规律性问题,并及时上升为法律法规、规程标准。
28.以更加严格的要求追究责任。做到“四个加大”,即:加大对非法违法生产导致事故的查处力度,加大对重大隐患整改不力引发事故的查处力度,加大对事故瞒报、谎报、迟报、逃匿行为的责任追究力度,加大对责任追究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同时,突出预防,厉行责任追究“关口前移”,对重大隐患整改不彻底和“打非治违”不力的,要追究责任。
29.以更加严厉的手段查处事故背后的腐败行为。加大煤矿事故举报信息核查力度,加大对重特大事故背后腐败行为的追查和惩处力度,并充分发挥社会和舆论的监督作用。
30.以更加有效的措施加强煤矿职业安全健康工作。贯彻落实《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督促煤矿企业落实职业危害防治主体责任;将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察列入“三项监察”的重要内容,认真做好申报工作。
八、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加强安全监察监管队伍执法能力建设
深入开展以“争做安全发展忠诚卫士、创建为民务实清廉安监机构”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更好地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
31.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投身于创先争优活动,不断提高政治意识、宗旨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认真履行工作职责。
3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纪委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不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强化监督,廉洁从政。
33.强化业务能力建设。加强教育培训,不断提高执法效率效能;关心爱护基层执法人员,不断改善执法条件,进一步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2011煤矿安全工作要点 篇2
2010年, 中国安全生产协会 (以下简称协会) 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以下简称总局) 的领导下, 在总局各司局和协会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宣传、交流、自律、维权”为宗旨和“自律、互动、协作”的服务理念, 贯彻落实协会一届三次理事会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找准位置, 发挥优势, 积极配合总局开展调查研究, 大力拓宽与会员单位的交流和沟通渠道, 不断加强协会自身建设, 为政府服务、为企业服务、为安全生产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 取得显著成绩。
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积极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2010年, 完成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的编写审批工作。经过多次修改以及安标委审查, 编写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释义》, 经过多次讨论修改, 已由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参与有关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办法的起草和考评工作。2010年以来协会组织精干人员对国内外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方法进行全面研究, 分析了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 在此基础上, 初步建立了定量衡量企业安全生产状况的安全预警指数系统。开展了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激励政策调研。
全面推进安全评价咨询服务工作。一是按照总局规划科技司的要求, 完成安全评价机构资质管理方面的工作。协会安全评价工作委员会秘书处承担了对申请机构基本条件的审查工作, 共完成148家甲级资质机构的资质延期审查换证工作。二是协助总局人事司推进安全评价师职业资格鉴定工作。安全评价工作委员会秘书处起草完成了《安全评价师从业管理办法》和《安全评价师职业资格鉴定考核实施方案》, 制定了安全评价师职业能力鉴定工作实施办法。
积极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工作。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工作座谈会精神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在全国高危行业推进安全生产保险的指导意见》 (安监总政法[2009]137号) , 开展了全国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工作情况调研。二是为探索安全生产领域特别重大事故带来的巨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经济补偿途径, 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巨灾风险基金课题研究。三是承办了由总局、中国保监会在京联合召开的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座谈会。四是组织召开了煤炭开采业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经纪工作座谈会, 召集有关的安全评价机构座谈安全生产专业服务机构与保险中介机构建立技术合作机制、加快推进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市场服务工作的可行性, 研讨如何发挥煤矿安全评价机构在推进煤炭开采业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中加快建立安全生产长效预防机制的途径。
完成注册助理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的编写工作。配合总局规划科技司启动了安全生产百佳中小型科技企业遴选活动。充分发挥协会分支机构作用, 紧密围绕总局中心工作, 广泛开展为政府服务工作。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协会时刻把企业、会员单位和广大安全生产工作者放在心上, 坚持把他们的需求作为协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为企业、为会员单位服务的新途径、新方法, 努力疏通协作渠道, 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
筹备召开并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经验交流会, 认真开展企业外协用工调研工作。开展工作交流和信息服务工作, 提高为企业、为会员单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协会充分利用网站、会刊等舆论阵地, 切实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使协会的“政府之桥、会员之家”服务宗旨落到实处。
充分发挥协会网站作用, 加强安全生产舆论阵地建设。编印《会员通讯》和《会刊》, 积极发挥平面媒体作用, 加强了与会员单位的信息交流。充分发挥协会分支机构作用, 促进会员单位的学习与交流, 加强信息联络工作, 提供安全生产信息服务。组织召开了部分会员单位联系人座谈会。建章立制, 规范运作, 促进协会健康协调发展。协会秘书处根据民政部门关于社团组织的要求和自身的实际, 建立健全协会的规章制度和工作制度, 使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充分发挥专业委员会的作用, 把协会逐步建设成为独立公正、行为规范、运作有序, 代表性强、公信力高的“学习型”协会。
2010年, 协会做了大量的工作, 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力度、深度、频度不够, 为会员单位服务、反映企业诉求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二是协会的人才资源优势和专家的作用发挥得不够, 有待于进一步建立健全协会专家库并探讨发挥其作用的方式和办法;三是秘书处骨干人员相对不足, 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和不足, 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研究和改进。
下篇:2011年工作计划
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安全发展的原则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紧紧围绕总局2011年的中心工作和工作部署, 配合有关司局开展工作, 进一步发挥参谋助手和技术支撑作用;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联系, 及时反映企业的呼声和诉求, 进一步发挥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采取措施发挥协会人才资源优势, 提升协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影响力, 不断提高为会员单位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为推动我国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和根本好转做出新贡献。
积极配合政府做好服务工作
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建立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系统。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国发[2010]23号) 的有关要求, 继续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办法、评分细则、相关程序等, 便于全国各行业承担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的相关单位规范考评行为。配合总局有关司局做好行业标准规范的制、修订工作以及宣贯、经验交流和技术服务工作。做好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现场考评工作。召开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经验交流会。
继续完善安全预警指数系统。根据提出的预警方法、建立的模型, 选择一些企业试用, 并继续完善相关修正系数, 编制实用性软件, 完善安全预警指数系统。协助、配合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完成《区域生产安全风险宏观预警系统研究》课题。
做好安全评价师的日常管理和考评工作
继续做好安全评价师从业日常管理工作。修改完善《安全评价师从业管理办法》正式印发实施;与省级安全生产行业性组织建立起合作关系, 完善安全评价师从业管理体制, 制作、下发《安全评价师从业信息识别卡》, 逐步开展安全评价师继续教育工作。
继续做好为总局规划科技司提供的技术支持工作。按期完成规划科技司下达的新增甲级安全评价机构资质技术审查和业务范围增项技术审查, 按时完成证书制作、发放工作。
推动安全评价师职业资格培训鉴定工作的常态化发展。在总局人事司的业务指导下, 继续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加强合作, 组织开展安全评价师职业资格教育培训、鉴定工作;协助总局人事司研究注册安全工程师与安全评价师两项职业资格的归并问题。
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工作
组织制作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宣传材料, 利用多种方式、途径宣传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意义、作用、内容、经验做法等。根据总局政策法规司工作安排, 调查研究并规范保险机构准入、预防机制建立和预防资金提取、使用、管理以及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信息化建设等问题。
配合总局有关司局完成安全生产“百佳”中小型科技企业遴选活动。配合总局规划科技司, 协调省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对遴选活动申报材料的收集、汇总工作;按照遴选标准, 对申报材料进行合规性审查并进行分类、整理;组织开展专家评审工作以及授牌、领证活动。
开展“企业安全生产业绩考评体系”课题研究。围绕总局的中心工作, 尽快启动“企业安全生产业绩考评体系”课题研究, 进一步探讨建立科学评价考评体系的方法和途径。
加强为会员单位服务
组织会员单位开展安全生产工作评比表彰活动
一是积极争取开展会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评选活动。二是总局政策法规司承担总局“安全生产工作创新奖”申报推荐及日常工作, 积极组织协会会员单位开展“安全生产工作创新”活动, 并统一向总局申报推荐。
起草《企业外协用工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组织起草《企业外协用工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暂定名称) , 并向总局政法司申报立法项目。
加强工作交流和信息服务工作
协调做好协会会刊《现代职业安全》的宣传报道和编委会、理事会组建工作, 增强协会在安全生产领域的影响力。以协会网站平台为依托, 继续做好协会各项重大活动及日常工作的宣传报道, 进一步充实网站内容, 丰富栏目设置, 提高点击率。将《会员通讯》内容转移到会刊《现代职业安全》上, 更加突出社团组织特色, 宣传协会工作, 交流会员单位安全生产经验, 反映会员单位诉求等。
进一步宣传开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活动
一是联合全国性和省级安全生产社团组织, 向会员企业发出“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倡议, 促进会员单位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发[2010]23号文件精神。二是筹备成立高规格宣讲团, 组织有关专家, 在会员企业中开展国务院23号文件宣讲和经验交流活动。三是在会员单位中组织开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奖征文活动, 并进行评选颁奖。四是编印“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经验交流文集”, 广泛宣传会员企业的形象和安全生产工作经验。
开展安全生产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总局外事司、国际交流合作中心的联系, 争取组团赴国外参加安全生产会议及相关培训交流活动。冶金专业委员会拟组织会员单位参加第26届亚太地区职业安全健康组织年会和第19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继续与国际钢协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开展交流与合作。
以副会长单位为重点建立登门拜访制度
制订工作计划, 选择有代表性的会员单位, 实地走访、调研, 征求意见, 沟通情况, 反映诉求。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会员活动增强协会的凝聚力
8月中旬召开协会会员单位联系人座谈会, 听取会员单位的意见和建议, 进一步落实好理事会提出的相关工作任务。通过邀请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讲解事故案例、“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宣讲等多种形式, 转变以往会议的形式, 更加注重会议的内容, 务求实效。组织协会信息联络员现场学习、交流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经验, 加强信息交流和沟通, 表彰2010年度优秀信息联络员和先进集体。安全评价工作委员会根据安全评价工作的发展和会员的需求, 拟在2011年举办两次专业技术研讨、经验交流活动, 加强委员会秘书处与会员单位之间的联络沟通, 促进会员单位之间的交流。
发挥分支机构和专家委员会作用
加强分支机构的建设和管理
建立完善协会专家库的相关工作。在充实完善冶金专业委员会专家库、劳动防护专业委员会专家库、安全评价专业委员会专家库的基础上, 根据当前的工作实际情况和协会的发展需求, 以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专家库为重点, 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并切实发挥专家的作用。
每半年召开一次分支机构秘书长工作会议, 协调解决工作中的有关问题, 督促各分支机构认真完成年度工作计划。完成矿山安全专业委员会、注册安全工程师工作委员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等分支机构的组建工作。
研究成立企业班组安全建设工作委员会
拟以《工人日报》社为依托, 成立协会企业班组安全建设工作委员会。
不断加强协会自身建设
认真组织好上半年一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依据《安全生产社团组织联席会议制度暂行办法》的规定, 加强社团组织的交流。
2011煤矿安全工作要点 篇3
1. 加强监管能力建设
1.1加强监管队伍建设 全面落实“地方政府负总责,生产经营者负第一责任,相关监管部门各负其责”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责任体系,推动市(州)、县(市、区)农业部门设立行政监管科(室),加快建立乡镇或区域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使监管网络延伸到基层。
1.2加强制度建设 制定并出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分工意见》,完善农业投入品监管、农产品生产基地监管等有关制度,积极探索建立长效机制。
1.3强化执法监管 切实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充分发挥市(州)、县(市、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机构的力量,依法及时查处各种违法行为。
1.4探索创新监管模式 学习借鉴本省先进市(州)县(市、区)及外省经验,不断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总结经验,研究方式方法,示范推广成功模式。
2.继续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活动
2.1落实属地监管责任 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制,落实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个体农户农产品生产主体责任和属地农业部门监管责任。
2.2加强农药监管 加强农资批发市场和农药经营单位监管,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定期监测农药质量,及时查处销售、使用高毒农药及准用农药中添加违禁农药的违法行为,杜绝违禁和伪劣农药流向农村市场。
2.3督促落实生产记录档案管理制度 依法落实农产品生产记录档案管理制度,以“三品”产地为重点,以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督促指导生产经营者建立健全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和产品销售记录档案。
2.4加强部门合作 与食品、卫生、工商等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完善信息通报、案件移交、应急处置等制度机制,实行联防联控,形成监管合力。
3.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
3.1开展农业标准化制修订 在深入调研基础上,结合我省农业发展实际,围绕主导产业,完善充实农业标准化体系,加大标准实施和推广力度。
3.2开展农业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 组织实施农业部农业标准化示范县项目,配合各级世行项目办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创建活动,探索推进标准化的模式。
3.3加快发展“三品一标” 加大“三品一标”认证 扶持力度,加强认证后监管,确保认证产品质量。全年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300个。对获证产地和产品进行全面抽查,县级全面检查,市级抽查不低于30%,省级重点抽查不低于10%。检查不合格的,予以取缔。
4.强化农产品监测
4.1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全力推动省级农产品质检中心建设;加大已经批准的30个县区的质检项目建设指导力度,加快资质认定,形成检测能力;积极争取新建质检中心尽快列入“十二五”建设项目。
4.2加大监测检验力度 重点开展主要鲜活农产品质量抽检工作,制定监测计划,规范监测程序,提高检测水平,保证检测质量,通报检测结果、继续排名致函。全年开展省级例行监测3次,水果3次,食用菌1次,做好专项监测及应急监测。全年定量检测农产品样本5000个以上。
4.3实行检打联动 针对重点产品和重点地区开展监督抽查,依据监督抽查结果,及时查处问题产品,严厉打击违规违法生产经营行为。
5.切实抓好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置
5.1开展风险评估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专家队伍,开展高风险抽检,及时发现风险隐患,采取得力措施,防范事故发生。
5.2建立健全应急处置工作机制 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立报告制度,规范信息发布,依法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6.抓好世行项目
6.1建立世行项目组织机构 各市(州)和项目实施县要成立世行项目组织领导机构,全面加强对世行项目实施的组织协调,推进世行项目扎实有效开展。
6.2积极争取项目资金 省、市(州)和项目实施县要积极主动开展工作,超前谋划好项目,今年重点落实好省、市两级质检中心建设、监管设备争取、培训项目实施、标准化示范区建立等工作。
7.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7.1抓好培训工作 开展全方位培训。举办监管人员、检测人员、内检员、标准化技术推广等培训班,全面提高依法监管、标准化生产的能力和素质。
7.2强化宣传 重点依托吉林农网、12316新农村热线、12582信息平台、吉林农业杂志、吉林农业报及省内新闻媒体,进一步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开展专题宣传活动,形成社会关心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良好氛围;加强新闻媒体联系与沟通,密切关注舆论导向,及时发现和化解苗头性问题。
2011煤矿安全工作要点 篇4
2016年全省地方乡镇煤矿安全监管监察工作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和国发﹝2016﹞7号文件精神,按照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指示批示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监局、省委、省政府关于煤矿安全生产的工作要求和决策部署,以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重点,以推进依法治安、夯实安全基础为举措,以杜绝重特大事故、控制较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为目标,持续推进隐患排查治理、“打非治违”和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执法,依法行政,促进全省地方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一、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国发﹝2016﹞7号文件精神,全力做好煤矿淘汰退出工作
1.立即组织辖区所有煤矿负责人学习宣传国办7号文件精神,切实领会精神实质,对号入座,准确定位,引导处于淘汰退出范围的煤矿负责人早下决心,把握机遇,及早退出,不再盲目投入。要引导辖区煤矿密切关注国家有关部门陆续出台的支持政策和省政府制定的实施方案,认真研究奖补、金融支持和职工安置政策,提前做好准备。
2.对辖区煤矿分类排队,摸清底数,因矿施策,全面完成今年矿井关闭退出任务。各地要认真对照7号文件,按照省政府实施方案,制定本地区实施细则,明确今年乃至今后5年内的关闭退出方案,明确非正规开采、长期停产等各类
煤矿的退出方案,全面落实7号文件精神。
3.组织学习《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5〕22号)、《煤矿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安监总局85号令)等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让广大煤矿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全面掌握国家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切实体会办矿标准的高和依法办矿的严,不符合安全生产标准的煤矿不能再进行煤炭开采。
4.监管监察人员要认真学习国家产业政策和安全生产政策,正确面对当前复杂的形势和局面,准确定位工作方向。当前的重点工作任务就是严把标准不放松,严格复产验收,严格行政许可,严格监督检查,使不符合标准的煤矿不再盲目复产、盲目投入,及早退出,防止突击生产引发事故。
二、严格标准程序,全力抓好复工复产验收工作 5.严格节后复工复产验收。各市、县(区)监管部门要严格按规定开展复产验收工作,对不符合《关于印发辽宁省停产煤矿复产验收程序和标准的通知》(辽安委﹝2013﹞1号)规定的45条验收标准、存在85号令规定的15项重大隐患、没有按期按规定完成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的煤矿、不能正规开采的煤矿,不得通过复工复产验收。
6.严格落实验收责任。煤矿申请验收前,要全面排查治理安全隐患,符合标准后,方可申请验收。要明确验收工作-23监察。
五、切实抓好《煤矿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安监总局85号令)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建设指南”的贯彻落实,督促煤矿认真做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14.督促煤矿严格对照《判定标准》开展重大隐患的排查确认、整改治理。有重大事故隐患的煤矿不准生产和建设,要逐级报告,建立台账,制定整改方案,落实防范措施,做到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五落实”。
15.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要认真开展煤矿重大事故隐患督办工作。要按照《煤矿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督办制度建设指南》规定建立健全《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督办制度》,对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并向省局分局备案,有关处室和分局要跟踪掌握隐患整改进度。
16.煤矿要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督促煤矿按照《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建设指南》的具体要求,建立健全《煤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按照日常排查和定期排查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事故隐患排查工作机制,及时发现并治理生产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事故隐患。煤矿企业和煤矿应当建设具备事故隐患内容记录、治理过程跟踪、统计分析、逾期警示、信息上报等功能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实现对事故隐患从排查发现到治理完成销号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应当接入煤矿调
度中心(生产信息平台),并确保事故隐患记录无法被篡改或删除。
六、坚持查大系统、治大隐患、防大事故,强化开工煤矿重大灾害超前治理
17.强化瓦斯治理。重点整治通风系统不合理、抽采系统能力不足、瓦斯治理工程不到位、防突措施不落实、人员机构不健全、瓦斯检查制度不落实、瓦斯超限仍然作业、监控系统功能不健全或运行不正常等问题。
18.推进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强化水害防治。煤矿要按照《煤矿地质工作规定》认真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在2016年3月末前没有完成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没有提交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或普查报告审查不合格,一律实施停产整顿。要重点整治未查明水文地质条件、采空区、老窑水、水文地质类型复杂、极复杂矿井没有实现“三专”、不按规定探放水、承压水超前治理不到位、不按规定留设或者擅自开采各种防隔水煤柱、排水系统不健全等问题。
19.强化井下火灾防治。重点整治火灾防治系统和监测系统不完善、火区和密闭管理不到位、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机电设备和非阻燃电缆、胶带、风筒、管材、不落实防治煤层自然发火措施和设计、有自然发火征兆没有采取安全防范措施、高瓦斯矿井采用放顶煤采煤法不能有效防治煤层自然发火等问题。
7导、物资资金“四到位”,妥善处置,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9.督促煤矿企业开展职业卫生防治工作,配备劳动保护用品,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切实保障矿工的合法权益。
十、进一步加强监管监察队伍建设
30.认真分析监管监察队伍中存在的不思进取、工作敷衍、执法不严等问题,进一步健全完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监管监察执法考核,切实解决严不起来、落不下去、不敢担当等问题,推动监管监察人员真想、真查、真管、真干,落实监管监察工作职责。
31.向煤矿派驻安全生产监管人员的地区,要制定完善管理实施办法,严格监督考核驻矿监管人员真正落实监管责任。
32.坚持和推广“四个清单”检查方式,全面实行“闭合式”执法机制;在检查督查中要编制检查督查表,实行表格化、对表检查,做到隐患整改逐条有落实,有责任单位。
2011煤矿安全工作要点 篇5
【文件来源】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07年煤矿安全工作要点
(煤安监综合〔2007〕3号)
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现将《2007年煤矿安全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并及时上报相关工作进展情况。
二○○七年一月三十日
2007年煤矿安全工作要点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提出并经国务院领导同志同意,确定2007年是党和国家安全生产一系列方针政策措施的“落实年”,是深化煤矿瓦斯治理、整顿关闭攻坚战和重点行业领域安全整治的“攻坚年”。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召开了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对全年安全生产工作做出部署。国务院安委会已下发2007年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贯彻落实上述会议精神和工作部署,2007年的煤矿安全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安全发展的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党组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努力遏制重特大事故,减少死亡人数,降低百万吨死亡率”的目标,抓好“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煤矿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和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这两个责任的落实,继续抓好“深化煤矿瓦斯治理、整顿关闭两个攻坚战和加强煤矿企业安全基础管理”三件大事,推动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的稳定好转。
重点是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即十个“落实”):
(一)落实执法职能,不断加大工作力度。
完善监察计划、突出工作重点、加强分工协作,全面认真履行监管监察职责。
1.各省级煤矿安监机构、区域监察分局要按照“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职责要求,结合辖区煤矿安全的具体情况,制订、季度等监察执法计划并按规定报批和备案,监察计划执行率达到100%。
2.继续组织研究重点联系的河北、黑龙江、湖南、四川、重庆、贵州等6省(市)及开展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试点的山西省的煤矿安全工作,加强对各省市煤矿安全监管、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和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工作联系与指导,争取取得新的突破。
3.把45户重点监控煤矿企业和其它灾害突出、隐患严重的企业以及事故多发地区继续列为各省级煤矿安监机构、监管部门监控的重点,并实施重点监管、监察;各区域监察分局也要确定监控重点,组织开展重点监察。
4.驻各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各级地方煤矿安全监管、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要结合辖区内煤矿安全生产的实际和阶段安全工作重点,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监督检查活动。
5.驻各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地方煤矿安全监管、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要加强工作协调与配合,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切实做好煤炭行业管理和煤矿安全监管监察工作,促进煤炭工业安全发展。
(二)落实“十二字”方针,继续深化瓦斯治理。
不断深化瓦斯治理,继续强化监测监控,加大抽采力度,以利用促抽采,进一步遏制瓦斯事故。
6.组织辖区内煤矿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的若干意见》以及《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和“先抽后采”的要求,完善煤矿瓦斯抽采系统、提高抽采利用率。
7.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规定,督促辖区内未装备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矿井在2007年底前装备到位;继续推进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监控系统的联网,建立区域技术服务机构,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和发挥作用。
8.把煤矿机电管理尤其是供用电安全管理纳入瓦斯治理的重要内容,督促各地进一步规范煤矿与供电企业的供用电协议,限期淘汰落后的、危及安全生产的供用电设备,并加强供用电安全管理。
9.会同发展改革等部门,积极组织好国有重点煤矿安全技术改造和瓦斯综合治理与利用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监督落实30亿元国债补助资金及地方、企业配套资金的到位,发挥好国补资金的导向作用。
(三)落实“三年规划”,深入推进整顿关闭。
进一步落实煤矿整顿关闭工作“三年规划”,强力推进整顿关闭、资源整合和管理强矿。
10.督促各地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12部委局《关于进一步做好煤矿整顿关闭工作的意见》,认真清理属于关闭范围的16种煤矿,限期淘汰不符合煤炭产业政策、布局不合理、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煤矿;清理纠正违规越权核准和不符合安全标准的新建、改扩建煤矿。
11.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制定煤矿整顿关闭工作三年规划的指导意见》要求和2007年关闭矿井数量目标计划,进一步落实关闭矿井名单,对已确定关闭的矿井,春节前后要再组织关闭一批。
12.继续推进落实11部委局《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规范煤炭资源整合的若干意见》和即将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煤炭资源整合工作的通知》要求,坚决防止和纠正“假整合”,打好整顿关闭第二战役,促进煤矿企业的实质性整合与重组。
13.会同相关部门结合实际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联合执法活动,继续依法取缔无证开采,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超层越界开采的煤矿,并及时了解掌握整顿关闭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推进整顿关闭工作有序开展。
(四)落实“指导意见”,努力夯实管理基础。
深入贯彻关于加强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煤矿安全基础管理,提高安全保障能力。
14.继续推进7部委局《关于加强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和全国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基础管理工作座谈会精神的贯彻落实,会同省(区、市)政府相关部门进一步研究细化相关配套措施,指导煤矿企业完善制度、加强安全基础管理。
15.在继续推进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指导煤矿企业积极创建安全高效型矿井,并选择基础较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扎实的煤矿开展安全高效型和本质安全型矿井创建试点,力争2007年在全国建成220个安全高效型矿井、10个本质安全型矿井。
16.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将要下发的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指导意见,积极引导小煤矿加强安全基础管理工作,逐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17.大力推广新汶矿业集团鄂庄煤矿“闭环管理”、鸡西矿业集团全员安全培训以及神华集团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等先进典型和经验,充分发挥好典型的示范和引路作用。
(五)落实准入制度,继续强化源头管理。
不断修订完善标准,严格行政许可,提高准入门槛,加强动态监管,淘汰不符合安全条件的煤矿。
18.组织制订、修订煤矿通风、瓦斯治理及建设施工等方面的安全标准、煤炭行业标准,健全完善煤矿安全标准体系。各单位要结合辖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实际,积极向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提出制修订的建议。
19.严格执行煤炭重大建设项目安全核准标准,认真做好安全核准工作,把好安全准入关;加强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落实在建新建矿井和改扩建矿井的“三同时” 工作。
20.强化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监管,加强对已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矿的监督检查,对安全生产条件滑坡、不再具备规定颁证条件的,要依法暂扣或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
21.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提高煤矿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准入标准的通知》要求,严格相关人员安全资格申报的门槛,并认真做好衔接和过渡工作。
22.督促企业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特别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教育部等7部门《关于加强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工作的意见》,切实搞好全员培训、严格农民工的培训,严格从业人员的资格准入。同时,指导有关煤矿企业建设好全国煤矿安全警示教育基地。
(六)落实“科技兴安”,逐步提高保障能力。
加大科研力度,采取多种手段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增强矿井抗灾能力。
23.配合科技等部门抓紧启动“十一五”煤矿安全科研开发、示范项目和重点工程。抓好“十五”期间优秀科技成果和先进安全科技装备的推广应用,积极搭建科研项目推广平台。
24.指导相关煤矿企业和科研机构,抓好煤矿瓦斯、水害、火灾与顶板重大灾害防治关键技术等4项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实施;并完成“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煤矿瓦斯治理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攻关工作。
25.指导有关单位积极推广应用煤矿瓦斯等灾害防治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推动煤矿灾害治理工作;继续做好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产量监控系统的推广应用,为煤矿安全监管监察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七)落实“两个指导”,不断完善工作机制。
加强对地方煤矿安全监管和行业管理工作的指导,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形成煤矿安全工作的合力。
26.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煤炭行业管理有关问题的意见》(国办发〔2006〕49号)等文件精神,加强对地方相关煤炭行业管理工作的指导。
27.积极配合做好山西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和8省区煤炭资源有偿使用试点政策的总结推广工作;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促进煤层气开发利用、煤炭完全成本、严格小煤矿税收制度、建立合理的煤炭价格形成机制等政策措施的制定实施,推进煤矿安全源头治本、政策治本。
28.督促各地、各煤矿企业按照国家要求制定完善煤矿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落实配套政策措施,并按照规划要求认真组织实施。
29.健全完善对地方煤矿安全监管分级指导工作制度,及时掌握地方煤矿安全工作情况,定期分析辖区内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有针对性地向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提出加强与改善煤矿安全管理的建议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意见,指导地方抓好煤矿安全监管工作。
30.不断健全完善煤矿安全监察监管工作通报、信息交流、联席会议制度和联合执法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提高煤矿安全监察、监管执法权威和执法效力。
(八)落实治理责任,努力消除事故隐患。
严格隐患排查治理,规范生产管理,坚决杜绝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
31.指导督促有关地方政府和煤矿企业按照国务院《特别规定》的要求,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制度。对各级安全大检查、专项督查中发现的重大隐患建档登记,做到整改内容、整改标准、整改措施、时间进度和责任人“五落实”,并加强跟踪监督。
32.按照4部委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规范企业劳动定员管理的若干指导意见》,加强对煤矿企业劳动定员管理工作的监管、监察,督促企业严格矿井劳动定员,合理安排生产计划,科学组织生产。
33.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严格生产能力复核结果的审查,指导各级煤炭行业管理、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矿安监机构对生产能力的动态管理。要切实做好矿井生产能力复核,严格煤矿井下生产定员的监督检查,防止和纠正煤矿超能力、超强度组织生产。
(九)落实“四不放过”,严肃追究事故责任。
依靠新闻舆论和社会监督,以严格的事故查处和严厉的责任追究树立煤矿安全法律法规的权威,震慑违法行为。
34.按照国务院即将颁布的《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及时组织制定相关配套实施办法,以指导煤矿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继续完善特大事故专题汇报和批复制度,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35.协同相关部门开展重特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落实情况的跟踪检查,督促各地切实采取措施,将事故责任人的责任追究严格按规定要求落实到位;健全完善事故公告制度,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的监督。
36.进一步搞好事故分析,并继续及时做好重、特大事故的通报,督促各地吸取教训,认真研究并落实事故防范措施和对策。加强事故抢险的现场督导,协助地方政府做好抢险救援工作,努力降低事故伤亡损失。
(十)落实作风建设,着力提高业务水平。
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执法能力和管理水平,增强服务意识,强化执法监督。
37.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大力提倡和培养“勤勉敬业、求真务实、雷厉风行、廉洁奉献”作风,打造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
38.认真组织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积极探索煤矿安全监察工作的方式方法。积极指导地方煤矿安全监管、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加强业务建设、健全完善监管执法工作机制,着力提高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
39.健全和完善定期执法分析制度,全面掌握执法动态,评估执法效果,研究和改进行政执法的方法和措施,做出正确的执法决策。进一步强化执法监督,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对执法行为、执法依据、执法程序、执法决定和案卷质量进行定期考核,及时纠正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40.结合全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评选,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学习煤矿安全监管监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典型事迹。
抄 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抄 送: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各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神华集团公司、中煤能源集团公司。
2011煤矿安全工作要点 篇6
2011年全省农机安全监理工作要点
2011年全省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省政府《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深化农机安全生产年活动,建立和完善财政保障机制和基层监管体系,积极创新宣传教育形式和监管方式,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全力推进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和进一步好转,确保“十二五”开局良好。
一、全面贯彻落实《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 1.深化法规标准宣贯。通过开展知识竞赛、培训班等形式,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条例》、《农业部关于修订部分规章的决定》(第11号令)、《农业机械事故处理办法》(第2号令)、《农机安全监理证证件》、《农业机械事故现场图形符号》等法规、规章、标准,努力实现监管理念、监管方式和监管重点的战略转变。
2.完善财政保障体系。根据《条例》关于“保障农业机械安全的财政投入”和省政府苏政发„2010‟159号文关于“执法性职能所需经费,各级财政要纳入预算”的规定,积极争取将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工作经费、人员经费、装备建设经费以及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业机械免费实地检验经费全部纳入同级财政预算,-1-建立符合当地实际的安全监管经费保障体系。
3.争取监理机构参公。仍未实现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市、县农机安全监理机构,把参公管理列为农机主管部门及监理机构的一把手工程,主动做好调研和各项材料准备,积极向党委、政府及公务员主管部门汇报,力争在监理机构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工作上有新的突破。
4.高度重视“三率”水平。在认真调查研究和摸清情况的基础上,抓住薄弱环节,发挥当地优势,整合各方面资源,积极推进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牌证管理、检验及驾驶人持证水平的提高(分别提高5%),其中享受财政购置补贴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登记率应达到95%以上。
5.开展实地检验试点。组织开展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其他农业机械(不含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免费实地检验的试点工作,每个省辖市开展的试点县不少于1个。试点工作应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注意发挥乡镇和农机合作社的作用;二是注意探索建立符合本地实际的实地检验办法及财政保障机制;三是注意总结和积累经验。
6.完善配套法规制度。配合做好《江苏省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立法调研的前期工作。研究制定《江苏省农机安全监理便民措施》和《江苏省农机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修订《江苏省重特大农机事故应急预案》和《江苏省农机安全监理人员管理办法(试行)》等。配合省质监局、农机局做好《拖拉机挂接农
-2-具和田间作业驾驶技能考试技术规范》等地方标准的审定工作。
二、继续深入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年活动
7.强化安全责任落实。加强对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全面贯彻落实省政府《全省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暂行规定》,严格执行“一岗双责”和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强化领导班子全员责任制和责任考核体系,将农机安全生产列入政府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乡镇安全生产达标和农机化目标的考核内容。
8.加强事故预防和处理。加强对县级监理统计人员和乡镇监理人员事故统计报告业务知识培训,注重发挥好包括事故直报点、乡镇监理人员和村、合作社农机安全员(联络员)在事故统计报告中的作用;深入学习和推广盐城市的先进经验,加强事故统计报告档案评查、经验交流,完善奖惩和通报制度;启用全国农机事故信息采集系统,高度负责地做好农机事故统计月报和重特大事故的快报工作。贯彻农业部《关于加强农机事故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继续开展演练活动,完善应急救援预案,落实应急管理责任,努力提高农机事故处理能力。
9.推广农机安全反光贴。贯彻落实《关于开展农机安全反光标识试点和推广使用工作的通知》精神,凡在监理机构登记和参加年检的变型拖拉机、拖拉机运输机组、联合收割机都应使用和粘贴农机安全专用反光标识,以提高农业机械夜间在道路上行驶和作业转移的安全防护性能,提升预防农机事故能力。
-3-10.完善协作联动机制。进一步加强与公安、安监等相关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和沟通,健全和完善农机道路信息互通、联合检查机制。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探索建立实体型公安驻农机警务室,开展农机道路安全联合执法行动,查纠各类违法违章行为。
三、加快农机安全监理规范化建设进程
11.全面规范执法行为。认真贯彻落实农机安全监理法规政策,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理念,进一步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严格工作程序,强化对监理行政许可行为的实地督查和网上监控。依法履行好安全技术检验、牌证核发、驾驶人考试、安全教育、执法检查等监管职责。建立和完善监理行政许可技术档案、事故处理及统计报告、隐患排查治理、安全检查、实地检验等各类执法档案及评查制度。
12.强化为农服务意识。在监理行政服务窗口全面公开行政许可内容、办事流程、收费依据及标准,建立和完善“一岗双职、AB角”制。监理执法人员要统一着装、挂牌上岗、持证执法、文明执法、和谐执法,严格遵守“八条禁令”。落实一条龙服务、送检下乡和免费提供机具照相、复印拓印、资料发放服务等便民惠民措施。
13.引导“双优”卡的使用。认真贯彻省级有关推广使用农机“双优”加油卡的通知精神和部署要求,落实各项宣传和现场办卡、充值服务等措施,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机手领用农机“双优”加油卡。力争全省新发卡用卡数量达到3万张,实现农业机械的-4-优先加油、优惠加油,让广大农民群众及机手真正享受到这一惠民政策。
14.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把监理机构许可条件建设摆上突出位置,结合省级“规范化示范所”和国家“千亿斤粮食—农业机械化体系建设”项目实施及基地建设等,积极争取财政配套和投入,不失时机地提升窗口服务、驾驶人考试、安全技术检验、安全检查、事故处理、宣传教育、应急处置等基础设施与装备水平,不断改善监管手段,增强监理公共服务能力。省所继续做好江苏省农机安全监督管理网络信息系统(V4.0)的升级开发,不断提升功能,确保系统安全运行,研究出台监理设施装备建设标准。
15.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省级继续组织实施农机安全监理执法人员大培训工程,结合有关法规、规章、标准等宣贯,重点组织监理员、事故处理员、考试员等执法人员培训班5期500人左右。各地要结合监理员年审,大力开展新知识和新法规学习培训、技能竞赛、岗位练兵等活动,全面提高监理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公共服务能力。加强乡镇监理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实地检验、事故接报及统计报告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16.加强系统自身建设。以监理规范化示范所创建为抓手,围绕“机制科学合理、设施装备精良、执法行为规范、检查监督有力、工作成效显著”的目标,深化以“监理职业道德、为农民安全致富服务、科学和谐监管”为主题的“三项教育”活动。高度重视农民群众的来信来访和网上投诉,认真负责地做好接访、调
-5-查、回复工作,及时查处违规发放牌证、强制入会、搭车收费、乱收费和只收费、不服务等行为,树立农机部门及监理机构的良好形象。
四、深入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
17.提升创建工作质量。创建工作要真创真抓,防止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新创建单位要强化“双基”(基层、基础),严格标准,把“三率”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对已受到省级以上表彰的,要全面开展一次回头看和复查复评活动,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18.突出创建工作重点。要突出乡镇和农机合作社这两个创建重点,充分发挥乡镇政府在创建工作组织领导、加大投入、网络建设、宣传教育、资源整合等方面的作用。农机合作社是落实和保障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要载体,平安农机示范合作社创建,要充分发挥其组织化程度高、农业机械及入社社员多、影响大等特点和优势,按照创建标准和要求,抓好试点,稳步推进,强化主体责任落实。
19.扩大创建的覆盖面。继续按照国家和省有关“平安农机”创建工作的总体部署要求,深入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创建工作的覆盖面和社会影响力。要在认真全面总结“十一五”创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制度和机制体制,加大投入,加强组织领导,推进创建工作健康发展。省局与省安监局拟联合召开“平安农机”创建推进会,总结先进经验,-6-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创建工作任务。
五、推进宣传教育及信息化建设
20.加大“平安农机通”推用力度。各地要按照省级有关“平安农机通”推广工作的文件精神和部署要求,加强宣传,加强与移动公司的协调配合,加强对用户投诉及疑难问题的处理,努力提高农民机手等入网的积极性。要按照“三统一、五结合”的要求,采取措施提高入网用户换卡率,其中农机安全监理人员入网换卡率须达到100%。有针对性地发布安全法规、安全知识、检审验、购机补贴、优先优惠供油等信息,按时完成各类查询信息的更新和上报工作,努力提高信息服务、信息库建设和后台管理水平。
21.做好日常宣传教育。在认真总结“十一五”宣传教育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创新宣传教育形式,研究制作适合农民机手这一特殊群体的宣传手册、宣传挂图、安全知识读本及宣传教育光盘、视频等。要继续组织开展好“六个一”、“七进”和“农机安全生产月、咨询日、学习日”等活动,积极推进阳光培训与农机驾驶操作人员技能培训、素质提高的有机结合,努力增强农民群众及农机手的安全意识。
22.打造新型信息平台。围绕全年农机安全监理的中心任务,把握重点,抓住热点,突出亮点,整合宣传信息资源,拓展宣传渠道,做好信息宣传工作。加强网站建设,更新网站页面,调整栏目内容,提高网站建设水平。健全信息直报点及考核奖励制度,-7-开展好信息评比表彰,促进信息质量提升。通过整合江苏省农机安全监督管理信息系统、江苏平安农机通信息服务网、江苏省农机安全监理信息网“三网”资源,打造具有江苏特点的集宣传教育、安全监管、服务农民等一体化的信息平台。
六、认真做好其他各项工作
23.探索研究保险政策。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好省政府有关农机保险财政补贴政策和省政府金融办、省保监局、省农机局《关于切实做好拖拉机交强险工作的通知》精神,加强与保险、财政、金融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强对农机事故、保险制度、基层情况的调查研究,摸清底数,共同推进农机保险制度(政策)顺利实施,确保农业机械作业安全。
24.充分发挥协会作用。各级农机安全(互济、驾驶人)协会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会费收取、财务管理、会员济助、宣传教育等规章制度,要按照章程规定发挥好职能和作用,坚持入会自愿、退会自由,进一步加大对困难会员、事故返贫会员的济助力度,让会员真正享受到入会的好处。协会要积极探索和创新服务形式,进一步拓展服务内容。省协会将评选表彰百名优秀农机驾驶人、筹备换届选举工作,开展送安全知识下乡、学术研讨、协会间交流等活动。
25.重视难点问题研究。新形势下,农机安全监理工作面临许多新任务、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各级监理机构领导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进取,特别是要加强对交强险、实地检
-8-验、供油机制、宣传教育、“三率”等问题的研究和探索,以推进监理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2011煤矿安全工作要点 篇7
一、目前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中, 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机电设备使用不规范, 设备老化;管理制度不健全, 相关人员安全管理及维护意识淡薄、技术水平低, 缺乏专业维护人员。
(一) 设备老化, 机电设备使用不规范
一些煤矿企业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下, 只注重煤炭产业带来的利润效益, 想方设法增加煤炭产量, 忽视了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和维护。不仅没有对那些老化陈旧的设备进行及时更换, 还继续让这些设备连轴作业, 最终导致了机电设备的超负荷。这种行为使得设备磨损的更加严重, 加快了设备老化的速度。另外, 相关养护人员没有对机电设备进行及时的养护, 没有按照规定对机电设备进行定期维修检查, 导致机电设备运行状况持续恶化。当前这种不负责任的管理方法和老化设备, 都是安全事故发生的前期因素, 会造成人员的财产损失, 严重时甚至会造成人员的伤亡, 影响企业煤矿开采的进程。
(二) 制度不健全, 安全意识薄弱
最新的煤矿质量标准中对煤矿质量进行了规范, 国家也制定了机电设备管理的相关法律, 企业内部也制定了机电设备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 但还是有一些煤炭企业视安全生产如儿戏, 不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去建立相应的内部管理制度, 总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 敷衍了事, 摆着做门面, 应对检查, 致使矿机电管理制度杂乱无序, 十分混乱。再者, 机电管理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责任心不强, 不能很好地尽到相应的义务, 没有对需要重点检查的位置进行详细检查, 总是草草了事, 看到一些违章作业的现象, 也不及时进行上报, 对发生在眼前的安全隐患置若罔闻。煤矿机电设备监管人员忽视对设备管理, 使得安全隐患反复出现, 加大了事故发生几率。
机电设备不仅存在制度不健全的问题, 综合管理的方法也存在很多不足。没有加大对矿井设备的管理力度, 导致矿井设备使用混乱化, 没有按照相应的采购标准进行设备采购, 没有练习实际情况制定购买计划;使用私自改制的产品或者三无产品;安装使用不规范等。也没有加大对文件资料的管理力度, 导致文件资料整理无序化, 如设备档案资料不齐全, 现场设备与地面账台对不上号, 设备应有牌板信息残缺不全, 甚至缺失, 电子档案、计算机操作管理也不合理。
(三) 技术薄弱, 专业人才匮乏
由于煤矿行业存在很多潜在风险, 缺少有效的奖励机制, 就会使得技术人才失去工作积极性。不断更换机电设备管理人员, 高效专业的队伍就建设不起来, 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和维护人员的总体素质就无法提高。再加上设备管理人员知识不全、技术水平不高、经验缺乏、年龄结果不合理等因素就会导致安全管理和维护队伍参差不齐, 缺少技术革新和研发的基础动力。
二、应对措施
(一) 设备更新
一些陈旧老化的设备夜以继日超负荷运转给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企业应该在注重企业效益的同时, 注重对安全设备的更新换代。新的设备在运行上可以更加安全可靠, 在技术性能上也更稳定, 更利于技术人员的操作管理和看护维修。企业应当从长远利益出发, 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 定期、定量对陈旧老化的设备进行更新, 这对于往后的煤炭开采是百利而无一害。
(二) 完善制度
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制度以及上级有关要求, 结合企业生产实际情况, 制定可靠的设备管理制度。制定一系列配套的相关制度, 把巡回查修制度、员工上岗操作制度以及有关的井下电气设备防爆制度结合起来, 对监督制度进行完善, 从而保证煤炭机电设备制度的科学合理性。
(三) 提升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
企业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引进, 创建一支技术硬、素质高、能力强、靠得住的专业机电队伍。在人才的培养上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把知识理论的学习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 在学习中进行实战演练, 在操作中找出问题, 解决问题, 从而提高相关人员自身的业务素质, 带动整体队伍素质的提升。对于管理阶层而言, 应高瞻远瞩, 树立超前思想, 要敢于放权, 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 鼓励员工创新。在工作环境方面, 企业要改善工作条件, 做好通风、防水等防范措施, 增加工资待遇福利, 想方设法留住人才。管理阶层要完善煤矿机电设施安全管理体系和人员的奖惩制度, 实行安全事故问责制, 做到有迹可查。
想要保证煤炭机电设备的安全性能, 不仅需要企业自觉性的提高, 国家还应加大支持。近些年煤矿安全事故频出, 造成事故发生的原因除了企业没有采取有效措施以外, 企业专业人才的缺少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企业培养人才需要耗费巨大的财力、物力、精力, 这需要国家政策的扶持。国家应当出台相关政策, 鼓励中小企业采取形式多样的融资、集资方式, 设立安全专项基金, 同时加大科研力度, 鼓励技术革新。严格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避免企业钻法律的空子, 加强对企业的监管, 规范企业的行为, 从资金、技术、制度三个层面帮助企业安全生产。
结语:
煤炭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和维护工作是很重要的, 只有做好这项工作, 才能保证煤炭机电设备的安全生产, 这需要企业对加大专业人才培训力度, 进行技术革新, 降低生产成本。相信经过多方的努力, 煤炭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一定会落到实处, 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摘要:机电设备在煤矿工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正常运作的机电设备不仅能够保证煤矿企业的安全作业, 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 而且能够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但当前我国的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和维护制度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要想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和维护力度, 就必须提出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和维护措施。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维护
参考文献
[1]王济邦.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及维护要点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 2010, 20:301, 110.
[2]顾卿.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及其维护[J].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4, 6:61, 64.
[3]臧克伟.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护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 8:70.
安全用电专项检查工作要点分析 篇8
关键词:安全用电;专项检查;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06-0000-01
随着电力行业逐渐脱离政府的支持而成为真正的发展型企业,电力部门在经过了经济市场不断的竞争洗礼后,逐渐总结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用电安全管理制度。而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及人们对用电安全的要求的不断提升,如何才能够满足供电安全质量及人均用电安全已经成为了电力部门相关人员所要最先解决的事情。
一、安全用电专项检查的重要性
在企业经济生产中,用电安全是尤为重要的。用电安全专项检查工作主要是指对企业生产用电的功率数进行维护,以此来减少供电质量问题对企业生产造成的影响。随着国内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企业对用电功率数的高低越来越重视。提高电能功率数不仅可以使电能传送发挥最大的效力,并且可以提高电能的传输质量,同时对降低线损也起着十分重要的决定性因素。
在目前大多数企业生产中,用电功率大多还比较低,因此,对提高电能质量还是有着一定的空间的。而在日常电力部门工作人员对安全用电专项检查时,是可以通过长期以来的工作经验来检测出电能运行中所存在的安全问题的,这对企业生产提供了必要的用电安全保障。另外,电力部门工作人员在定期对用电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时,可以通过对供电设备的检测提前预知可能会出现的用电安全问题,并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大大保证了企业的用电安全。因此,安全用电专项检查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二、安全用电专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内企业的逐渐增多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供电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给电力系统提出了更高的供电安全目标。目前电力部门是有专业人员对用户用电安全情况进行定期的专项检查。然而就是专项在检查中,电力部门人员发现了诸多用电安全问题。
(一)用户供电控制设备存在的问题
电力部门安全用电专项检查人员在工作中普遍发现,许多用户的供电控制设备都或多或少存在着问题。控制设备问题也是造成用户用电过程中突然跳闸、停电的主要原因。这类问题的产生多数是由于供电控制设备在设计安装中所留下的由于断路器承载负荷与电容负荷不相配所造成的。而另一部分原因则是由于用户对控制设备的维护不当,导致了设备长久失修、失检而造成的。
(二)断路器维护中的存在的问题
除了控制设备造成的用电安全问题外,断路器维护不当所引起的用电安全问题也是十分普遍的。一般来讲,断路器是电能传送中较为重要的设备。然而就目前而言,许多用户在用电过程中对断路器的维修工作并不重视,导致了断路器常年失修。在一组数据调查中工作人员发现,许多用户使用的断路器都是没有人管理的,即使是有专人进行管理,也只是向征性地清洁一下断路器的表面灰尘,而对断路器真正的运行状态却没有做好认真的检查,以至于断路器常常无法发挥真正的作用,从而导致用电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三)无证作业存在的问题
在电力部门专项检查人员对用电进行安全检查时发现,多数低压供电设备的检修维护人员均没有专业的电力管理资格证,这就使供电设备在安装过程中常常出现误接、错接的情况。同时,无证人员因对用电维修专业知识及技术并不十分了解,在填写维修报表时并不规范,造成了后续工作没有准确的依照可循问题,给用电安全造成了很大的隐患。
三、安全用电专项检查的工用重点
在电力部门安全用电专项检查工作中,要想保证用电安全,首先要建立一套有效的安全用电管理制度,并针对检查工作中出现的用电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同时研讨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同时要加大对安全用电的重点工作检查力度。
(一)建立完善的安全用电制度
要想保证用电安全,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用电制度是十分重要的。首先,电力部门要改变传统模式下对安全用电的专项检查工作。由以往的一个月检查一次改为一周一次或是一日一次,以保证用户用电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可以及得到解决。另外,电力部门要开展全民安全用电知识普及讲座,提高全民安全用电知识素养。
另外,电力部门要对变电所的供电进行约束管理,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及人们对用电安全越来越高的要求,对变电所制定出具体的用电安全规章制度。并由电力部门监察管理人员对变电所工作执行力度进行随时检查,以确保用电安全。
(二)安全用电检查要点
安全用电专项检查是保证企业及个人安全用电的基础。下面就以某市开展的安全用电专项查检工用为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例如:某市根据省电力局下达的政策方针,对全市用电单位及个人开展安全用电专项检查工作。首先,该市电力部门对用电量较大且用电要求较高的用户进行了安全用电专项查检。如:学校、医院、商场等。并根据不同场所的用电安全要求进行了针对性的检查。比如在进行商场专项检查时,主要是针对商场的供电电路及消防设备的布局进行检查,查看商场内有无乱接电线的现象,对商场内需要接电源的设备进行仔细检查,看是否有设备老化、设备漏电等情况,如发现商场内使用电源的设备有异常,则要立即对设备与电源实行断开处理,以保证商场用电的安全。另外,如果是对学校进行检查的话,首先要对学生寝室内乱接电情况进行查处,并对如图书馆、科技馆等用电量较大的地方线路及供电设备进行检查,一旦发现异常要由专业人员及时进行处理,以保证学校各区域用电安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安全用电专项检查对电力部门有序发展十分重要。因此,在安全用电专项检查中,要针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提高电力部门供电安全性能,提高电力部门整体发展速度。
参考文献:
[1]王任畴.浅谈供电企业用电检查管理[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2(01):149-150.
[2]吴楠.刍议供电企业对加强用电检查管理工作[J].中国科技投资,2013(30):208-208.
【2011煤矿安全工作要点】推荐阅读:
2022年四川省煤矿安全工作要点06-19
煤矿安全生产技术培训工作要点08-18
煤矿安全工作汇报07-04
煤矿安全培训工作06-05
煤矿安全教育工作09-04
煤矿安全工作目标10-26
煤矿安全监管工作中07-10
煤矿安全工作两个规范07-31
煤矿安全工作计划09-08
煤矿安全工作报告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