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建筑业企业动态核查暂行办法

2024-08-28

北京市建筑业企业动态核查暂行办法(通用8篇)

北京市建筑业企业动态核查暂行办法 篇1

北京市建筑业企业动态核查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建筑业企业的日常监督管理,推进建筑业企业履约能力和诚信建设,推动企业资质管理向信用管理过渡,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本市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建筑业企业动态核查,是指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及相关专业管理部门对企业资质条件、市场行为进行检查的活动。

第三条对本市建筑业企业实施动态核查及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负责北京市建筑业企业动态核查的管理工作。

区、县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区县建委)负责区属建筑业企业动态核查工作。

本市交通、水利、信息产业、消防和电力等各专业管理部门(以下简称专业管理部门)会同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负责相关专业建筑业企业动态核查工作。

第二章核查的启动

第五条建筑业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区县建委或专业管理部门(以下简称核查部门)可以启动动态核查:

(一)在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建筑业企业动态监管平台积分达到20分的;

(二)发生较大生产安全事故的;

(三)引发群体性或突发事件,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四)被投诉、举报资质条件不符合资质标准的;

(五)建筑业企业成立后3年内未承揽工程的;

(六)核查部门认为需要启动动态核查的其它情形。

第六条涉及专业性较强的建筑业企业动态核查,核查部门应当聘请1至2名建筑业企业资质审批专家参与。专家从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建筑业企业资质审批专家库中随机抽取。

第三章核查内容及方式

第七条建筑业企业动态核查包括企业资质条件核查和市场行为核查。

第八条对建筑业企业资质条件进行核查时,主要检查以下内容:

(一)证照情况:核查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安全生产许可证书及企业资质证书上载明的信息与实际是否一致。

(二)主要负责人情况:备案的企业负责人和技术、财务、经营负责人名单与实际从业人员是否一致;是否取得《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

(三)注册建造师情况:核查企业注册建造师专业、资格等级及数量是否符合要求;核查部门可以抽查施工现场核对项目负责人是否与备案信息一致;核查项目负责人是否取得《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

(四)设备、机械及厂房情况:资质标准中对设备、机械和厂房有要求的,核查部门应当核对设备和机械的明细帐及购置发票(或租赁合同)、厂房的房屋产权证(或房屋租赁合同)与实际状况是否一致。

被投诉、举报资质条件不符合资质标准的,除核查上述内容外,还应当对投诉举报内容进行重点核查。

建筑业企业成立3年来未承揽工程的,除核查

(一)、(二)、(三)、(四)项规定内容以外,还应当核查其有职称人员的专业、数量是否符合要求。

第九条建筑业企业应当向核查部门提供近2年来(成立未满2年的,以实际成立时间计算)公司承建工程(含竣工和正在施工)项目清单,由核查部门随机抽取2至5个项目(企业仅有1个项目的,则对该项目进行核查),检查企业市场行为。

第十条核查部门以北京市建设工程招投标监管信息、合同监管信息、建筑业企业资质与人员资格动态监管信息、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执法信息为依据,检查建筑业企业以下市场行为:

(一)企业招投标及合同备案办理情况:检查被抽取的工程项目是否属于招投标范围、是否办理了招投标手续、施工合同是否办理了备案手续。

(二)工程项目履约情况:检查被抽取的项目在合同履约监管系统中积分情况。

(三)行政、司法、公证等文书执行情况:检查企业是否存在拒绝执行已生效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理决定书、法院判决书、仲裁机关裁决书或经公证的调解书等行为。

各专业管理部门核查相关专业企业市场行为时,依据现有的管理信息,参照上述规定进行核查。

第四章核查程序

第十一条建筑业企业动态核查分为初查和复查两个阶段。

第十二条核查部门对建筑业企业进行初查时,应当在核查前5个工作日向被核查企业送达《北京市建筑业企业动态核查通知书》(以下简称通知书,见附件1),告知核查程序、内容及相关材料。

第十三条对建筑业企业进行核查时,核查部门应当委派2名以上具有行政执法资格的人员在规定时间到达指定地点。

核查人员与被核查企业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主动申请回避。

第十四条建筑业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代理人、企业负责人以及相关人员应当在施工现场或经营场所配合核查。属于委托代理人的,核查人员应先核实其身份,并留存授权委托书原件。

第十五条核查人员应如实填写《北京市建筑业企业动态核查表》(以下简称核查表,见附件2),核查结束后,核查人员、被核查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在核查表上签字确认。

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拒绝签字的,核查人员应在核查表上签字并予以说明。

第十六条初查结束后,核查部门根据核查启动原因、核查结果向市住房城乡建设委提出以下处理意见:

(一)建筑业企业资质条件符合资质等级标准,且未发现有违法违规行为,属于本办法第五条

(一)、(二)、(三)项所列情形启动核查的,对企业负责人进行约谈,督促其制定整改措施并监督落实;属于其它情形启动核查的,结束核查程序。

(二)建筑业企业资质条件符合资质等级标准,但近2年来存在下列行为之一的,纳入重点监控企业名单,对建筑业企业负责人进行约谈,在本市工程建设有形市场公示核查信息。

1.未按规定办理招投标及合同备案手续;

2.在合同履约监管系统中同一项工程积分达到12分;

3.拒绝执行已生效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理决定书、法院判决书、仲裁裁决书或经公证的调解书。

(三)建筑业企业资质条件不符合资质等级标准,但未发现有违法违规行为,且不存在本办法第五条

(一)、(二)、(三)项所列情形的,责令被核查企业限期整改,整改期限不少于1个月。

(四)建筑业企业资质条件不符合资质等级标准,且近2年来有本条第二款行为之一的,责令被核查企业限期整改,整改期限不少于3个月,整改期间停止其招投标资格,停止为其开具出京承揽工程证明,被核查企业不得申请资质增项或升级。

对建筑业企业负责人进行约谈的,按照本办法第四条规定的职责分工进行。

第十七条市住房城乡建设委根据核查部门提出的处理意见,对被核查企业依法作出相应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记录到北京市建筑市场主体市场行为记录信息服务体系。

第十八条有本办法第十六条第(三)、(四)项规定情况的,被核查企业应在整改期届满前5个工作日内向原核查部门提出复查申请,由核查部门组织复查工作。

复查内容包括资质条件达标、违法违规行为接受处理以及整改等情况。

第十九条复查结束后,核查部门应当出具《建筑业企业复查综合评价报告》。对整改后资质条件仍不符合资质等级标准的企业,应当在核查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报告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复核后,对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委颁发资质的企业,依法撤回企业资质,并予以公告;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资质的企业,提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依法撤回企业资质。

第二十条被核查企业在整改期届满后未提出复查申请的,核查部门应当在整改期限届满后5个工作日内报告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复核后,依照本办法第十九条规定处理。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一条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应当建立建筑业企业动态核查工作监督机制,加强监督检查,防范廉政风险。

第二十二条核查人员发现企业申请资质时提供虚假材料的,应做好取证工作,并将相关情况及材料及时转送相关执法部门处理。

第二十三条核查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给予处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规定程序和要求对建筑业企业进行核查的;

(二)在核查时随意降低或提高核查条件的;

(三)明示或者暗示被核查企业购买指定商品或接受有偿服务的;

(四)向被核查企业索要或者收受钱物、有价证券的;

(五)有其它违法违纪行为的。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自2009年9月1日起施行,原有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附件:

1、北京市建筑业企业动态核查通知书(略)

2、北京市建筑业企业动态核查表(略)

3、北京市建筑业企业动态核查处理决定书(略)

北京市建筑业企业动态核查暂行办法 篇2

市场行为评价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本市建筑市场秩序,建立健全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加强对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及注册建造师的服务与监管,营造诚信守法的市场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建筑市场诚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建市[2007]9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对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及注册建造师市场行为信息的采集、记录、评价、公布及实施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及注册建造师市场行为评价管理是指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通过采集在本市建筑市场从事相关活动的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及注册建造师的市场行为信息,对其市场行为做出评价和监管提示,并据此实施差别化监管的制度。

第四条 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及注册建造师市场行为评价管理应当遵循合法、公开、公正、及时、准确的原则,依法保护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第五条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本市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及注册建造师市场行为监管系统(以下简称市场行为监管系统)的建设和管理,负责制定良好行为、不良行为认定标准,负责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及注册建造师市场行为信息的采集和报送,负责市场行为记录的审核,负责对其他部门或组织提供的市场行为信息的采用,负责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及注册建造师市场行为评价与评价结果的发布,并组织实施差别化监管。

各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统一的市场行为标准和管理办法,负责辖区内及本区、县监管的建设项目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及注册建造师市场行为信息的采集、审核、记录和上报,并依照市场行为评价结果实施差别化监管。

第六条 本办法所称市场行为信息包括良好行为记录和不良行为记录。

良好行为记录是指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及注册建造师遵守建筑领域及其他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或强制性标准、执业规程,行为规范,诚信经营,自觉维护建筑市场秩序,受到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建设行业相关专业协会、北京市政府相关部门的奖 2

励和表彰,或取得与建设工程相关的经营合同额等方面的市场行为信息。

不良行为记录是指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及注册建造师违反建筑领域及其他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或强制性标准、执业规程,严重违反合同约定,受到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行政处罚或处理等方面的市场行为信息。第七条 建设行业各类专业协会应当结合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及注册建造师市场行为评价结果,加强自我管理,发挥行业自律作用。

第二章 市场行为信息的采集

第八条 良好行为信息按下列规定采集:

(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及市级专业协会给予表彰、奖励的,由负责组织开展表彰、奖励的部门在决定正式生效后,通过市场行为监管系统予以记录;

(二)住房城乡建设部、市政府其他部门、外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建设行业相关专业协会给予表彰、奖励的,由获奖的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或注册建造师在获得表彰、奖励后,通过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网上办事大厅自行申报和公示,并对所申报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其中外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建设行业相关专业协会给予表彰、奖励的,暂不参与市场行为评价;

(三)本市注册、中央在京、外省(市)进京建筑施工

总承包企业或注册建造师在本市取得与建设工程相关的经营合同额信息,由市场行为监管系统自动记录,涉密工程除外;

(四)本市注册、中央在京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或注册建造师在外省(市)或国外取得与建设工程相关的经营合同额信息,由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或注册建造师通过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网上办事大厅自行申报和公示,并对所申报内容的真实性负责。该部分信息暂不参与市场评价。

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或注册建造师申报、公示上一年度的获奖、经营合同额信息截止日期为每年1月31日。

第九条 不良行为信息按下列规定采集:

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和注册建造师的不良行为信息由建筑业企业资质及人员资格动态监管系统记录;

第十条 市、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认定不良行为记录时应以相应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责令改正通知书、通报批评或其他按规定制发的执法文书为依据。

第十一条

建立异议信息申诉制度。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和注册建造师认为市场行为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应当在公示期内,在网上填报申诉的相关内容及联系方式,并将相关证明材料一次性提交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第十二条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应对异议信息进行核实,并按下列情况作出处理:

(一)经核实无误的,应当及时通知异议申请人,并保留原有信息。

(二)经核实确有错误的,应当及时更正,并通知异议申请人。

第三章 市场行为评价与差别化管理

第十三条 市场行为评价是根据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及注册建造师的市场行为信息,由市场行为监管系统对其进行综合评估,并形成记分和分类监管类别。

第十四条 每个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及注册建造师每年的评价得分=(基础分值80分)+(经营合同额、获奖、制定标准与工法、示范工程、科技成果、管理创新等良好行为得分)—(建筑业企业资质和个人资格动态监管平台记录的不良行为积分)。评价得分最高为120分。

第十五条 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或注册建造师在上一年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市场行为评价为不合格:

(一)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资质资格证书承揽工程的;

(二)销售、使用假冒伪劣建筑材料、设备和构配件,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

(三)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或者两起以上一般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

(四)发生一般以上质量责任事故的;

(五)拖欠工程款、劳务费和劳务作业人员工资,经法院、仲裁、劳动部门认定后拒不还欠的;

(六)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由于自身原因发生群体性事件,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七)没有经营合同额,但建筑业企业资质及人员资格动态监管平台中有不良行为记录的;

(八)其他违法违规并造成恶劣影响的不良行为。第十六条 对于市场行为监管系统中没有不良行为记录信息且没有经营合同额信息的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和注册建造师,不参与市场行为评价,其名单在北京市建设工程信息网公布,供使用方参考。

第十七条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每年2月1日通过市场行为监管系统生成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和注册建造师的年度市场行为评价综合得分,并在“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网站”上公示,公示期为10天。

公示期内,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和注册建造师可登录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网站查询年度评价综合得分。

第十八条 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或注册建造师年度评价综合得分公示期内,发现或经举报核实上年度有未被记录的违法违规行为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应当对相关企业或个人的市场行为重新进行评定。

第十九条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于每年3月1日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网站和北京市建设工程信息网发布上一年度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及注册建造师市场行为评

价结果。评价结果有效期为当年3月1日至下一年度3月1日。

第二十条 在评价结果有效期内,市、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综合得分排名,分类实行差别化监管。

(一)综合得分排名前100名的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实行市场行为激励机制。

1、向社会公布企业名单;

2、在企业申请资质延续、申请资质升级或增项、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出具与业务经营有关的证明材料等日常管理中优先快速审查;

3、引导招标人在制作资格预审和招标文件时,设定鼓励其投标的因素和条件;

4、评标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5、连续两年排名前100名的,可降低工资保证金额度;

6、评优评先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7、通报国资、国土、规划、发展改革、工商、人力社保、税务等部门,依法得到政策扶持或帮助;

发生第十五条所列情形之一的,不再享受上述政策。

(二)综合得分排名后100名的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实行市场行为限制机制。

1、列入重点监管企业名单;

2、在企业申请资质延续、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出具与业务经营有关的证明材料等日常管理中予以重点审查;

3、引导不得参与政府和国有投资项目建设;

4、引导招标人在制作资格预审和招标文件时,不得设定有利于其投标的因素和条件;

5、加大对其在建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执法检查力度;

6、提高工资保证金额度;

7、施工合同履约担保比例提高到30%;

8、评优时,各相关专业协会予以重点审查;

9、企业主要负责人参加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组织的不少于8个学时的法律法规培训。

(三)市场行为评价为不合格的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实行市场行为惩戒机制。

1、向社会公布企业名单;

2、不为其出具与业务经营有关的证明材料;

3、属于本市的,核查企业资质,经核查达不到资质条件的,依法责令限期改正,整改期间停止其招投标资格,停止为其开具出京承揽工程证明,被核查企业不得申请资质升级或增项;逾期不改或者整改不达标的,依法撤回其资质,并通报国资、国土、规划、发展改革、工商、人力社保、税务等部门;

4、属于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将其评价结果通报

企业注册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上报住房城乡建设部,依法限制在本市从事建筑业经营活动。

第二十一条 在评价结果有效期内,市、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注册建造师综合得分排名,分类实行差别化监管。

(一)综合得分排名前500名的注册建造师,实行市场行为激励机制。

1、向社会公布个人名单;

2、在人员资格续期、出具与业务经营有关的证明材料等日常管理中优先快速审查;

3、引导招标人在制作资格预审和招标文件时,设定鼓励其投标的因素和条件;

4、评优评先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发生第十五条所列情形之一的,不再享受上述政策。

(二)综合得分排名后100名的注册建造师,实行市场行为限制机制。

1、列入重点监管人员名单;

2、在人员资格续期、出具与业务经营有关的证明材料等日常管理中予以重点审查。

3、引导招标人在制作资格预审和招标文件时,不得设定有利于其投标的因素和条件;

4、建议企业不任命其担任政府和国有投资建设项目的

负责人;

5、加大对其所负责在建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执法检查力度;

6、评优评先时,各相关专业协会予以重点审查;

7、接受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组织的不少于8个学时的法律法规培训;

8、对拒不参加培训的,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网站和北京市建设工程信息网站上屏蔽其个人信息,直至其参加培训后方可恢复个人信息。

(三)市场行为评价为不合格的注册建造师,实行市场行为惩戒机制。

1、向社会公布个人名单;

2、不为其出具与业务经营有关的证明材料;

3、接受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组织的不少于16个学时的法律法规培训;

4、属于本市的,核查个人资格,经核查达不到资格条件的,依法责令限期改正,整改期间依法限制其在本市从事与建设工程相关的活动;逾期不改或者整改不达标的,依法撤回其资格;

5、属于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将其评价结果通报个人资格注册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上报住房城乡建设部,依法限制在本市从事建筑业经营活动。

第二十二条 市、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应首先查看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及注册建造师的市场行为监管类别,并将需要提醒其他监管职能机构注意的与监管有关的信息,通过市场行为监管系统发出监管提示,提醒有关监管职能机构对相关企业或个人予以注意或采取相应监管措施。

第二十三条 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及注册建造师在评价结果有效期内发生违法违规行为两次(含两次)以上的,市、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大对该企业或个人的执法检查力度。

第二十四条 鼓励和支持建筑市场各方主体在从事与工程建设相关活动中查验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及注册建造师的市场行为状况。

第四章 责任处理

第二十五条 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或注册建造师违反本办法,申报虚假信息的,经调查核实,责令改正,并将其列入不合格监管类别,向社会公示。

第二十六条 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或注册建造师通过侵入计算机网络、贿赂等非法手段篡改诚信行为信息的,经调查核实,将其列入不合格监管类别,并向社会公示。涉嫌犯罪的,应移交司法机关调查处理。

第二十七条 市、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

故意瞒报、漏报相关信息,人为造成信息录入错误,篡改评价结果的,经调查核实后,严肃追究有关工作人员及其所在部门领导的责任,给予相应行政处分;涉及违法违纪的,移交纪检监察部门或司法机关调查处理。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及注册建造师市场行为评价标准,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另行制定,并向社会公布。

北京市建筑业企业动态核查暂行办法 篇3

各企(事)业单位、各区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各区县财政局、各有关部门:

为贯彻落实《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令第3号,以下简称《办法》)、《北京市产权交易管理规定》(市政府令第159号,以下简称《规定》),加强对我市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的监督管理,保证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工作依法规范进行,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切实抓好《办法》和《规定》的贯彻落实

《办法》和《规定》规定了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批准和操作程序,明确了相关机构的监管职责。两个规章的出台有利于规范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行为,加强对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全过程的监督管理;有利于积极倡导企业国有产权的竞价转让和促进企业国有产权的有序流转;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各企业要结合实际,按照明确职责、严格把关、规范运作、监管有力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好两个规章。制定本企业的国有产权转让管理办法,报北京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国资委)备案。

二、明确职责,确保各项监管工作到位

市国资委负责研究、制定本市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监管制度和办法,选择确定本市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机构,指导和监督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活动。

市国资委和各区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对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活动实施分级监督管理。具体职责是:

(一)决定或批准所出资企业的国有产权转让事项;

(二)负责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中资产损失的认定与核销;

(三)负责企业国有产权转让项目的评估备案与核准;

(四)批准或授权批准交易价格低于评估结果90%的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事项;

(五)办理产权交易后相关国有资产产权登记手续。

三、加强对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监督管理,严格落实进场交易制度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应当按照公开、公正、公平和市场化的原则,在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机构中公开进行。通过公开挂牌、媒体公告、竞价转让等方式,建立起产权交易市场化运作机制和平台,充分发挥产权交易机构的服务功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一)本市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必须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交所)进行。北交所是经市政府批准设立的、市国资委选择确定的本市唯一的实施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的产权交易机构,负责发布本市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信息、组织相关产权交易活动,并出具产权交易凭证。

(二)市国资委按照既支持北交所依法经营、健康发展,又强化对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监督管理的原则,对北交所涉及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规章制度建设、决策体系、交易行为、财务审计、重大问题报告以及信息披露等方面实施监管。

(三)北交所应当根据国务院国资委及本市有关规定的要求,制订产权交易规则,完善交易制度和工作流程,并报市国资委和有关部门备案;建立健全产权交易管理系统和产权转让信息发布渠道;自觉接受国资监管机构和有关部门对其从事国有产权交易活动的监督检查;执行有关部门核定的交易服务收费标准;定期向国资监管机构报送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的相关信息。

四、严格履行内部决策程序和审批程序

(一)各企业要严格按照《办法》和《规定》,做好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可行性研究,并按照内部决策程序进行审议,形成书面决议。涉及职工安置事项的,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二)本市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实行分级审批。转让所出资企业国有产权,所出资企业转让子企业国有产权,由国资监管机构审核批准。其中,转让所出资企业国有产权导致国家不再拥有控股地位的,由国资监管机构审核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子企业以下转让国有产权的,逐级报所出资企业批准。其中,重要子企业的重大产权转让事项报同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会签财政部门后批准。

(三)本市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符合《办法》第三十条规定条件,确需采取协议转让方式的,报经市国资委批准后进行,并在北交所办理相关交易手续。

(四)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国有股权转让,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五、做好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和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 底价确定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事项经批准后,由国有产权持有单位按规定组织实施清产核资,并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中介机构实施全面审计(包括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转让标的企业法定代表人的离任审计)和资产评估。企业的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商誉等无形资产必须纳入评估范围。评估结果经国资监管机构核准或者备案后,以评估值作为转让价格的参考依据,由国有产权转让的批准单位决定转让底价。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不得在转让前将有关费用从净资产中进行预留和抵扣。经批准核销的资产损失的处置,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六、进一步规范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信息披露

(一)转让企业国有产权应当在北交所公开披露转让信息,期限不得少于20个工作日。产权转让公告期限从报刊发布信息之日起计算,并载明意向受让方登记截止时间。北交所网站的转让公告信息发布时间应当与报刊的发布时间同步。

(二)转让方对所提供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披露信息中提出的受让条件不得出现具有明显指向性或违反公平竞争的内容。

(三)转让企业国有产权的首次挂牌价格不得低于经备案或核准的资产评估结果。经公开征集没有产生意向受让方的,可以在不低于资产评估结果90%的范围内重新确定挂牌价格;拟确定的挂牌价格低于资产评估结果的90%时,应当取得原产权转让批准单位书面批准。企业国有产权的转让成交价格不得低于挂牌价格,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一次性付款或其他条件进行打折、优惠。

(四)产权转让信息公开发布后,转让方不得随意变动发布信息的主要内容和条件,不得撤回转让信息。因特殊原因确需对受让方条件、转让底价等重要内容进行调整的,应当由北交所在原信息发布载体上进行公告,公告时间重新计算并不得少于20个工作日。

因转让标的企业资产发生重大变化或出现《办法》第三十二条所列情形,确需撤回转让信息的,市属企业应当经原批准单位批准、区县企业应当经区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并说明原因后方可办理,由北交所审核后在原信息发布载体上进行公告。

(五)产权转让公告刊登的报纸原件应与其他交易相关资料一并归档管理。

七、合理选择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方式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信息披露结束后,北交所会同转让方根据意向受让方的征集情况,合理选择交易方式。经公开征集只产生一个意向受让方的,可以采取协议方式进行转让;产生两个或两个以上意向受让方的,应当采取拍卖、招投标或北交所组织的其他竞价方式进行转让。

八、做好产权转让价款的管理

(一)企业国有产权交易价款通过北交所开立的独立结算帐户统一结算,保证产权交易结算资金的安全。

(二)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价款收入,应当优先用于支付解除劳动合同职工的经济补偿金和移交社会保障机构管理职工的社会保险费,以及偿还拖欠职工的债务和企业欠缴的社会保险费。

(三)所出资企业的子企业及以下产权(股权)转让收益与其对子企业股权投资的差额,作为投资损益处理。

(四)转让所出资企业产权(股权)收益,按照《北京市国有资本收益收缴管理暂行办法》,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九、及时进行转让鉴证和产权登记

(一)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必须按要求提供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未办理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或登记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应当按《北京市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业务办理规则》规定到国资监管机构办理企业国有资产占有登记或变动登记手续后,再进行产权交易。

(二)企业国有产权交易完成后,北交所应当向交易双方出具产权交易凭证。交易双方应当持产权交易凭证依法办理产权登记手续。凡未经北交所出具产权交易凭证的国有产权交易,各有关部门不予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十、建立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统计报告制度

各级国资监管机构、各企业以及产权交易机构要加强国有产权交易信息统计系统建设,及时做好交易信息的统计分析和上报工作。

每终了后20日内,各企业、区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向市国资委报送其所属企业全年国有产权交易情况和汇总分析报告。

北交所于每季度终了后5日内向市国资委报送本市场进行的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情况;终了后20日内上报全年国有产权交易汇总分析报告。

十一、建立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监督检查制度

贯彻落实国务院国资委等六部委《关于做好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精神,加强对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活动的监督检查。由市、区县国资监管机构会同同级财政、发展改革、监察、工商、证券监管等部门,建立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日常检查机制,认真做好相关重点环节的审核工作。对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所涉及的相关部门、企业、社会中介机构、产权交易机构以及其他组织等的规范操作情况,进行检查和不定期重点抽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各种问题,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办法》进行处理。

十二、规范向管理层转让企业国有产权

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的,应当严格执行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国资发产权〔2005〕78号)。转让方案的制订以及与此相关的清产核资、中介机构委托、财务审计、离任审计、资产评估、底价确定等重大事项,应当由国资监管机构或国有产权持有单位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统一组织进行,管理层不得参与。转让信息披露时,必须公开披露有关管理层拟受让产权的相关信息。

十三、实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中的资产处置问题

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过程中,经国资监管机构确定列入主辅分离、辅业改制范围企业的资产处置,按照《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国经贸企改〔2002〕859号)及有关配套文件的规定执行。对于改制企业国有净资产按规定进行各项支付和预留的剩余部分,采取向改制企业的员工或外部投资者出售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具体交易方式可由所出资企业或其主管部门(单位)决定。具备条件的辅业企业,应当尽可能进入北交所公开交易。

十四、转让企业国有产权涉及上市公司国有股权性质变更问题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涉及上市公司国有股权性质发生变化的,应当在产权交易机构中公开披露产权转让信息,广泛征集受让方。在确定受让方并草签产权转让协议后,按有关规定经市国资委审核并上报国务院国资委审批。获得国务院国资委批准后,产权交易机构方可出具产权交易凭证。

十五、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出资企业范围外的其他单位,其国有产权转让报同级财政部门批准

十六、金融类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参照本通知执行

十七、本通知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市财政局制发的《北京市产权交易规则》(京财企一〔2001〕2328号)、《北京市产权交易管理规定实施细则》(京财企一〔2001〕2329号)和《北京市产权交易纠纷调解程序》(京财企一〔2002〕39号)同时废止。

北京市建筑业企业动态核查暂行办法 篇4

第一条(目的、依据)

为了依法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投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国务院《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 办法适用于南京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国资委)依法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企业(以下简称市属企业)及其能够控制的各级被投资企 业(包括拥有50%以上权益性资本或拥有权益性资本虽不足50%但具有实际控制权的被投资企业,以下简称下属企业)的投资活动。

上市企业的投资事项,按照国家关于证券业管理的相关规定执行,其投资管理程序和内容经市国资委同意后可一事一议。

第三条(投资事项)

本办法所称的投资活动是指企业用货币资金、实物、股权、有价证券或无形资产等实施投资的行为。

(一)对外投资(含设立全资企业、合资合作、收购兼并、对出资企业增加注册资本等)。

(二)固定资产投资(含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投资和融资租赁等)。(三)金融投资(含投资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证券投资、期货投资、委托理财等)。

(四)其它投资。第四条(市国资委职责)

(一)组织研究国有资本投资导向。

(二)评审投资计划,监督、检查投资计划的执行情况。

(三)对投资项目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四)指导市属企业建立健全投资决策程序和管理制度。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出资人职责。第五条(市属企业职责)

(一)企业是投资活动的责任主体。市属企业必须依据本办法并结合本企业实际制定和完善投资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投资风险控制和投资失误责任追究等管理制度,并报市国资委备案。

(二)对本企业及下属企业的投资计划和投资项目,按照相关规定履行报请核准、备案和报告程序。

第六条(监事会职责)

对企业执行本办法的情况,市国资委外派监事会要纳入日常及检查范围并向国资委报告检查情况。

第七条(投资管理的原则)

市属企业及其下属企业(以下统称企业)的投资活动,以及市国资委对企业投资活动的监督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符合城市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

(二)符合国有资产布局和结构调整方向。

(三)符合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

(四)突出主业,有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非主业投资应当符合企业调整、改革方向,不影响主业的发展。

主业是指由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确定的经市国资委确认并公布的主要经营业务;非主业是指主业以外的其他经营业务。

(五)符合企业投资决策程序和管理制度。

(六)投资规模应当与企业资产经营规模、资产负债水平和实际筹资能力相适应。

(七)充分进行科学论证,项目预期投资收益应不低于国内行业同期平均水平。

第八条(禁止或限制投资规定)

(一)企业不得以财政预算拨款、银行贷款、职工资金和专项资金等各种非自有资金从事委托理财、期货投资以及在二级市场上购买股票、基金和债券;确需用自有资金从事上述活动的,必须经董事会决策,并按国家规定规范运作;

(二)企业一般不得对已经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增加投资或划转股权,如因资产重组或买壳上市等需要,需要报市国资委核准;不得与资信不佳、资产质量状况较差或明显缺乏投资能力的企业合作投资。

(三)第三层级企业和净资产低于1000万元的第二层级企业,原则上不得进行长期股权投资。

(四)限制参股性(不具实际控制权)的长期股权投资。但市属企业之间或市属企业与下属企业之间合作投资合计具有实际控制权的投资,参股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投 资,对市政府指定的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项 目的投资,以创业投资为主业的企业进行创业投资,可以以参股的方式进行长期股权投资。

(五)限制不属于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确定的主业范围的投资以及企业投资计划或投资预算以外的非政府指令投资。

第九条(投资计划编制)

市属企业应当依据其发展战略和规划编制投资计划,企业的投资活动应当纳入投资计划。投资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投资总规模及资金来源。

(二)投资方向及比重结构。

(三)投资项目基本情况(包括项目内容、投资额、资金构成、投资预期收益、实施年限、续建项目上一的计划执行情况等)。

(四)投资计划项目汇总表。

(五)项目出资企业的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

(六)其它需要说明的内容。

市属企业投资计划应包括本企业及下属企业的投资项目。第十条(投资计划管理)

市国资委对市属企业投资计划进行备案管理。

(一)市属企业应于每年2月底前报送投资计划方案。

(二)市国资委对市属企业投资计划方案进行评审,除对存在问题的进行提示外,一般不再回复。市国资委自收到投资计划20个工作日内未予回复的视为备案通过。

(三)市属企业根据市国资委的提示意见,组织修改完善投资计划方案,提交董事会或相应决策机构审议并决定后,将决定的投资计划报送市国资委备案。

第十一条(投资计划调整)企业应当严格执行投资计划。

市政府相关部门决定调整投资计划的,企业应对投资计划作相应调整,并报市国资委备案。

企业如遇特殊情况需调整投资计划的,应当充分说明原因及调整内容,由市属企业于每年7月15日前报送市国资委备案,并按规定程序申报预算调整计划。

第十二条(投资决策程序)

企业董事会(未设董事会的为经理办公会)是投资等重大事项的决策主体,应按照议事规则履行决策程序。

市属企业董事会讨论对外投资等重大事项的,国资委外派监事会成员列席会议。

第十三条(投资项目管理)

市国资委对企业投资项目实行分级分类管理:(一)需报市国资委核准的项目:

1、企业投向市外、境外的项目;

2、企业非主业、非控股、非经营性的投资项目;

3、拟从市级国有资本收益资金中申请安排资本性支出的投资项目;

4、根据规定应报核准的其他项目。(二)需报市国资委备案的项目:

1、企业投资计划外追加的主业内的投资项目。

2、企业投资计划内的重要投资项目,包括:

(1)单项投资额在3000万元以上或达到净资产10%以上的投资;(2)投资总额达到净资产80%以上或资产负债率达到70%后继续对外投资;

(3)与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有关联的投资;

(4)期货、股票、债券及基金等投资项目以及非银行金融企业代客理财;(5)设立单纯的投资性公司;

3、已备案项目投资方案作重大调整的,如投资方式、投资规模、合作方或股权比例发生重大变化等;

4、市国资委认为有必要进行备案管理的其他投资事项。(三)需向市国资委报告的项目:

(1)单项投资额达到1000万元不到3000万元或达到净资产5%不到10%的投资;

(2)投资总额达到净资产50%不到80%或资产负债率达到50%不到70%后继续对外投资。

(四)市属企业管理的项目:

已纳入经市国资委备案的投资计划内的项目,由市属企业按其规定的决策程序决定,其中,重要投资项目按本条第(二)款规定办理。

市属企业应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对下属企业的投资进行监督管理。

下属企业的投资项目,由市属企业根据本办法向市国资委申请核准、备案和报告。

第十四条(申请核准和备案的时间)

列入市国资委核准或备案管理范围的投资,由市属企业负责事前申报,即在企业董事会对拟投资事项作出决议后,投资项目正式实施(进行实际投资,或签订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协议,或子公司召开股东会或董事会决策)前报市国资委。

第十五条(审核内容)

市国资委受理投资项目核准或者备案时,应重点审核以下内容:

(一)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

(二)是否符合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及列入投资计划或投资预算;

(三)是否进行市场分析和可行性论证;

(四)是否进行风险分析及提出防范化解措施;

(五)是否履行了规范的投资决策程序;

(六)有关协议是否存在侵害国有资产权益的条款;

(七)是否与企业财务承受能力相适应;

(八)其他涉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内容。第十六条(核准或备案反馈意见)

(一)核准管理。对实行核准管理的企业投资项目,市国资委在20个工作日内作出核准决定,并给予书面回复。

(二)备案管理。对实行备案管理的企业投资项目,市国资委在10个工作日内给予回复,回复分为两种形式: 1.对无不同意见的备案项目,在项目备案表 “备案意见”栏署“准予备案”并签章。

2.对 需进一步论证的项目,需作出调整、补充、完善的项目以及市国资委持否决意见的项目,在项目备案表“备案意见”栏署“附提示意见”并签章,另附提示意见反馈 市属企业,市属企业应执行市国资委的提示意见。对其中市国资委明确提出否决意见的,市属企业董事会对该项目的原决议应停止执行。必要时市国资委组织专家论 证,论证意见供企业再决策参考。

第十七条(申请核准、申请备案和报告应提供的材料)

企业申请核准、申请备案和报告投资项目时,应当提供以下材料:

(一)书面请示或者报告;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董事会决议及董事会会议记录;

(四)有关投资各方的情况说明和证明文件;

(五)资金来源专项说明;

(六)有关投资协议;

(七)政府或有关部门的批文、专家论证意见、法律顾问意见书等其他必要材料。

(八)其它需要说明的事项。

企业重大投资项目申请备案的,还应按照规定格式填报企业重大投资事项备案表。

第十八条(项目重大调整)

(一)企业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形的,应当重新履行投资决策程序,并在作出决策后五个工作日内将决策意见书面报告市国资委:

1、对投资额、资金来源及构成进行重大调整,致使企业负债过高,超出企业承受能力或影响企业正常发展的。

2、股权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导致企业控制权转移的。

3、投资合作方严重违约,损害出资人利益的。

(二)企业在重大投资事项实施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的,应在发生或发现10个工作日内向市国资委书面报告:

1、企业投资不能按合同履行或投资资金未按合同约定使用的;

2、不能按规定行使股东权益的;

3、企业投资亏损超过净资产5%或单项投资亏损超过500万元的,以及单项投资亏损致使实际权益低于账面投资额30%的;

4、其他已经或可能严重影响出资人权益的事项。第十九条(投资分析报告)

市国资委建立企业投资分析报告制度,市属企业应当按照市国资委要求报送投资计划执行情况和分析材料。

(一)市属企业应当每半年向市国资委报送投资完成情况。企业应于每年8月底向市国资委报送上半投资分析报告,次年2月底前上报投资分析报告。

(二)市属企业的投资分析报告,应当全面反映企业国有资本结构调整情况、投资计划执行情况、金融投资情况、项目投资回报情况等。

第二十条(投资项目后评估)市属企业应当对投资项目实施后评估管理。重大投资项目的后评估报告应当报市国资委备案。

市国资委根据需要,对已完成的投资项目,有选择地开展项目稽查、审计和后评估。

第二十一条(投资考核管理)

市属企业应当建立投资进度监测和投资效果预测评价指标体系,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对全资及控股企业的投资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考核评价制度。

市国资委建立企业投资完成情况统计分析制度,结合本规定执行情况,纳入对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的内容,考核结果与企业负责人奖惩挂钩。

第二十二条(问责及追究)

企业违反本办法和其投资决策程序规定的,市国资委将责令其改正;情节严重、致使企业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有关规定追究企业有关人员的责任。

市国资委相关责任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市国资委将责令其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三条(解释部门)本办法由市国资委负责解释。第二十四条(施行日期)

北京市建筑业企业动态核查暂行办法 篇5

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本市股权投资市场发展,推动本市科技金融创新,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文件规定,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股权投资基金是指在本市依法注册成立,以非公开方式向境内和境外投资者募集资金,以对未上市企业进行权益性投资为主要经营业务的企业。

本办法所称试点股权投资基金,是指根据本办法经市金融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认定为开展此次试点的股权投资基金。

本办法所称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企业(以下简称基金管理企业),是指在本市依法注册成立,发起设立股权投资基金,或以受托管理股权投资基金为主要经营业务的企业。

本办法所称试点基金管理企业,是指根据本办法经领导小组认定为开展此次试点的基金管理企业。

上述试点基金管理企业和试点股权投资基金统称为试点企业。

第三条本市开展股权投资基金及其管理企业做好利用外资工作试点的宗旨是吸引境外股权投资资本优先投资于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下简称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以上述产业为重点投资方向的股权投资基金,鼓励境外投资者重点投资于符合本市优先发展产业方向的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促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四条本试点工作由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领导小组在国家有关部门指导下,负责组织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制定和落实各项政策措施,推进本市股权投资基金及其管理企业试点工作,协调解决试点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负责试点企业的认定。

第五条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市舍融局负责承担试点工作的日常协调、服务、监督和管理;市商务委负责有限责任公司形式的外资股权投资基金和外资基 1

金管理企业在京投资审批工作;市工商局负责基金管理企业和股权投资基金设立登记工作;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外汇管理部负责对本办法所涉外汇事宜实施管理;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根据各自职责负责推进相关试点工作。

第六条鼓励本试点工作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

第二章试点申请

第七条试点企业应当采用公司制或合伙制的组织形式。

第八条在本市依法注册成立、满足以下条件的基金管理企业,可以向市金融局申请参与试点:

(一)企业章程或合伙协议中约定从事如下业务:

1.发起设立股权投资基金;

2.受托管理股权投资基金资产;

3.为所管理的股权投资基金投资的企业提供管理服务;

4.股权投资咨询;

5.经认定的其他股权投资相关业务。

(二)基金管理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应在股权投资领域及股权投资管理行业具有良好的业绩。

(三)基金管理企业运作规范,具有严格合理的投资决策程序和风险控制机制。

(四)按照国家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具有健全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

(五)承诺发起设立或者管理的股权投资基金重点投资于本市优先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或以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投资方向的股权投资基金。

第九条在本市依法注册成立、满足以下条件的股权投资基金可通过基金管理企业向市金融局申请参与试点:

(一)股权投资基金由境内募集人民币资金和境外募集外币资金构成,外资认缴资金额原则上不得超过基金规模的50%。单只基金规模原则上不少于5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基金管理企业认缴一定比例的基金份额。

(二)股权投资基金的章程或合伙协议约定的投资重点为本市优先发展的七

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或以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投资方向的股权投资基金。

(三)试点工作要求的其他条件。

第十条申请试点股权投资基金中的境外投资者,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健全的治理结构和完善的内控制度,近两年未受到司法机关和相关监管机构的处罚;

(二)境外投资者或其关联实体具有相关的投资经历;

(三)试点工作要求的其他条件。

第三章试点的运作

第十一条试点企业须委托境内符合一定条件的商业银行作为资金托管银行。

第十二条试点基金管理企业可以按相关外汇管理规定向托管银行办理结汇,并将结汇后的资金全部投入到所发起的股权投资基金中,试点基金管理企业的结汇金额上限为股权投资基金实际到账金额的(包含累计结汇金额)5%。第十三条试点股权投资基金可按相关外汇管理规定向托管银行办理结汇,并遵循下列原则:

(一)试点股权投资基金须委托托管银行进行资金托管,托管银行须将股权投资基金投资款的缴入与其他资金的使用分开核算,托管银行定期向市金融局报送资金流向报告,并抄送相关部门。

(二)试点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范围须符合基金的章程或合伙协议等的相关约定及本办法规定的产业投资方向,投资项目须经被投资企业所在地相关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四条试点企业不得从事下列业务:

(一)在国家禁止外商投资的领域投资;

(二)二级市场股票和企业债券交易(但所投资企业上市后,股权投资基金所持股份不在此列);

(三)期货等金融衍生品交易;

(四)直接或间接投资于非自用不动产;

(五)挪用非自有资金进行投资;

(六)向他人提供贷款或担保;

(七)法律、法规以及外资股权投资基金设立文件禁止从事的其他事项。第十五条试点企业须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3个月内向市金融局提交业务报告、托管银行有关资金托管报告和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年度财务报告,并在每个季度初报告上一季度投资运作过程中的重大事件。

第十六条试点股权投资基金须在托管银行进行托管,托管银行对托管账户(包括资本专用外汇账户和人民币资本专用账户)及账户资金使用进行监管。第十七条试点股权投资基金可以按照基金章程或者合伙协议的约定进行利润分配或清算,但将投资收益汇出境外须符合国家外汇管理的相关规定。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领导小组指导试点工作的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各相关成员单位根据各自职能负责相关管理工作。

第十九条市金融局跟踪了解试点企业的相关情况,并与相关部门建立定期信息交换机制。

第二十条托管银行须完整保留试点企业的外汇账户收支信息,期限为20年,以备相关部门核查。

托管银行须对试点企业托管账户的资金使用情况实施监督,核查资金使用的真实性,核查投资所需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复文件,发现可疑情况须立即向市金融局报告。

托管银行须每月编制试点企业的资金流向和结汇报告,报送市金融局并抄送相关单位。

第二十一条试点企业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市金融局会同有关部门进行核查。情况属实的,报经领导小组同意,市金融局责令其限期整改;逾期未改正的,可取消其试点资格,相关部门依法进行查处。

第二十二条鼓励发挥北京股权投资基金协会等行业自律组织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三条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的投资者在本市投资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企业参与试点的,参照本办法执行。

北京市建筑业企业动态核查暂行办法 篇6

暂行办法

鲁建管发〔2004〕16号

关于印发《山东省建筑施工起重机械设备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山东省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实施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市建管局(处、办),有关市建委(建设局):

现将《山东省建筑施工起重机械设备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和《山东省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实施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

一、山东省建筑施工起重机械设备登记管理暂行办法

二、山东省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实施暂行办法

二〇〇五年一月九日

附件一

山东省建筑施工起重机械设备登记管

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建筑施工起重机械设备使用管理,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建筑施工起重机械设备(以下简称建筑起重机械),是指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建筑施工现场使用的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高处作业吊篮、物料提升机和整体提升脚手架等起重机械设备。

第三条 建筑起重机械的租赁、安装(含拆卸,下同)、使用及登记管理,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 省建筑工程管理部门负责全省建筑起重机械登记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建筑工程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建筑起重机械登记管理工作。登记管理的具体工作可委托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机构负责。

第五条 建筑起重机械登记包括登记注册和使用登记,分别由建筑起重机械产权单位和使用单位申请办理。第六条 建筑起重机械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附着于设备的显著位置。

登记标志由登记注册铭牌和使用登记标签两部分组成,全

省统一样式。

第七条 建筑起重机械登记注册编号,实行一机一号,在全省通用,直至设备报废或不再在我省使用。任何单位和

个人不得随意更改。

第八条 建筑起重机械购置后进入施工现场安装前,设备产权单位应当到企业注册所在地设区的市建筑工程管理部门办理建筑起重机械登记注册手续,取得登记注册铭牌和

证书。

第九条 建筑起重机械产权单位办理登记注册手续时,应当向登记机关提交以下资料:

(一)建筑起重机械登记注册申请表;

(二)单位营业执照原件和复印件;

(三)设备购销合同或发票复印件;

(四)生产制造许可证、出厂检验报告、出厂合格证复印

件;

(五)单位自检能力证明资料;

(六)其他应提供的资料。

第十条 本办法实施前已购置使用的建筑起重机械,除应提交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的资料外,还应提交以下相关资料:

(一)技术改造、大修情况资料;

(二)事故记录和累计运转记录等资料;

(三)省级以上检验检测机构出具的检验合格报告(达到

省规定使用年限的)。

第十一条 凡属下列情形之一的建筑起重机械,不得办理登记注册手续;已办理登记注册的,应当随时予以报废,并向原登记注册机关办理注销。

(一)属国家、省淘汰产品、规定不准再使用的;

(二)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没有改造、维修价值的;

(三)超过安全技术标准和国家规定的使用年限的;

(四)磨损严重、基础部件已损坏,再进行维修不能达到

使用安全要求的;

(五)按照有关规定检验不合格的。

第十二条 建筑起重机械在使用前,应当经有相应资格的检验检测机构检验合格后,由施工总承包单位、设备使用单位、安装单位、出租单位和监理单位共同验收,并自验收合格之日起30日内,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建筑工程管理部门办理使用登记手续,取得使用登记标签。

第十三条 建筑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在办理使用登记手续时,应当提交以下资料:

(一)建筑起重机械使用登记申请表;

(二)建筑起重机械登记注册证书;

(三)检验机构检验合格报告;

(四)共同验收合格报告;

(五)建筑起重机械租赁(借)合同

(六)出租单位出租前检测合格证明;

(七)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承包合同;

(八)建筑起重机械安装单位安全生产许可证、施工资质

证书;

(九)其他应提供的资料。

第十四条 办理登记注册和使用登记手续时,相关单位提交的资料必须齐全、合法,并对其真实性、可靠性负责。第十五条 产权单位应当建立建筑起重机械登记管理档案,并加强日常安全使用管理,接受建筑工程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

建筑起重机械产权变更时,应当将设备登记档案资料一并

移交。

第十六条 外埠的建筑起重机械进入我省使用,由工程所在地设区的市建筑工程管理部门办理临时登记注册手续,并建立临时档案。

第十七条 建筑工程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建筑起重机械登记管理档案,并定期向社会公布登记情况。

设区的市建筑工程管理部门应当每年向省建筑工程管理部门报告其建筑起重机械登记管理的情况。

第十八条 建筑起重机械租赁、使用单位未按规定办理建筑起重机械登记的,由建筑工程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

规进行处罚。

第十九条 建筑工程管理部门和建筑安全监督机构有关人员在建筑起重机械登记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

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建筑起重机械租赁、使用单位提交的有关申请材料,弄虚作假、瞒报虚报的,由建筑工程管理部门责令整改,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依据有关规定,追究有关

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第二十一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有权向建筑工程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举报。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省建筑工程管理局负责解释。第二十三条 设区的市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二

山东省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实

施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完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条件,防止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根据《安全生产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

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建筑施工活动的建筑施工企业及实施对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监督管理,应

当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建筑施工企业,是指从事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新建、扩建、改建、拆除和装饰装修活动的企业。

第三条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建立安全生产评价制度,依据《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以下简称《评价标准》)开展自我评价,确保达到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第四条 省建筑工程管理部门负责全省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的指导、监督工作;县级以上建筑工程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的管

理工作。

具体工作可由各级建筑工程管理部门所属的建筑施工安全

监督管理机构负责。

第五条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实行评价制度,采取企业自我评价和建筑工程管理部门检查复核的办法进

行。

第六条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在每年1月,结合日常安全生产工作情况,依照《评价标准》对上的安全生产进行

自我评价。

第七条 建筑施工企业自我评价后,应当在每年1月31日前将评价情况和结论报当地建筑工程管理部门申请复

核,并提交下列资料:

1、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复核申请表;

2、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

3、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4、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及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检查、事故报告处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5、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安全管理人员配备资料;

6、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安

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

7、企业特种作业人员岗位安全资格证书;

8、企业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及结案材料;

9、工程项目安全生产达标情况;

10、各类安全生产奖励和处罚证明资料;

11、其他有关安全生产资料。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对自我评价的结论和前款规定资料的真

实性负责。

第八条 建筑工程管理部门应当就施工企业提交的安全生产自我评价报告和相关资料,结合日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情况,对照《评价标准》进行认真复核,确定评价结论。建筑工程管理部门收到企业申请后,应当及时组织复核。合格的,核发《山东省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合格通知书》,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的应当说明原因。《山东省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合格通知书》应当采用省建筑工程管理部门统一样式,由市建筑工程管理部门

核发,有效期为一年。

第九条 建筑工程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档案管理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情况,并抄告同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第十条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合格后,不得降低安全生产条件,并应当加强日常安全生产管理,接受建筑工

程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十一条 设区的市建筑工程管理部门应当在3月31日前,将本市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情况报省建筑工程

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二条 建筑工程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工作的监督管理,并将评价情况记录在企业的信用档案,纳入招投标、企业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等

建筑市场监督管理。

第十三条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结论为不合格的,建筑工程管理部门应责令限期整改,并依照有关规定予以

处罚。

第十四条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为基本合格的,建筑工程管理部门应给予警告,责令整改;连续两年安全生产评价结论为基本合格的,本评价结论为不合格。第十五条 建筑工程管理部门有关人员在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工作中,不得索取或者接受企业的财物,不得

谋取其他利益。

第十六条 建筑工程管理部门有关人员在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据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十七条 施工企业提交建筑工程管理部门申请安全生产条件复核的有关材料,弄虚作假、瞒报虚报的,由建筑工程管理部门责令整改,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根据有关规定,追究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第十八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有权向建筑工程管理部门或有关部门举报。

第十九条 外省企业在我省设立分支机构以及省内企业异地设立分支机构的,参照本办法执行。

设区的市建筑工程管理部门应当将外省企业分支机构的安全生产评价情况报省建筑工程管理部门,异地分支机构的安全生产评价情况抄告企业注册市建筑工程管理部门。第二十条 设区的市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省建筑工程管理局负责解释。

北京市建筑业企业动态核查暂行办法 篇7

【发布文号】云政发[1992]72号 【发布日期】1992-04-27 【生效日期】1992-04-2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云南省建筑安装施工企业劳动保险基金社会统筹管理暂行办法

(云政发〔1992〕72号1992年4月27日)

第一条 第一条 为了逐步解决建筑安装施工企业(以下简称建安企业)劳动保险基金(以下简称劳保基金)筹集困难,企业负担畸轻畸重的矛盾,正确反映和评估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在平等条件下开展竞争,以增强企业活力,更好地保障退休职工基本生活,根据建安企业生产周期长,实行成本计价、劳保基金按国家规定费率从基建项目投资中收取以及施工队伍流动分散、建安企业退休职工多、负担重等特点,按照《 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精神,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第二条 凡在我省行政辖区范围内施工的建安企业,不论其隶属关系、企业性质,均应参加全省建安企业劳保基金的社会统筹管理。

第三条 第三条 坚持“以支定收,略有结余,留有部分积累”的原则,视退休人数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变化,适时调整劳保基金的收取费率。

第四条 第四条 凡中央、省投资(含部分省投资)的建设工程(含技改、大修工程项目)以及国外投资、中外合资的工程,建设单位均按照《云南省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综合费用定额》(以下简称费用定额)规定的费率标准,直接向省建委统筹管理机构缴纳劳保基金;地州市投资的工程项目,建设单位须直接向项目所在地建委(建设局)统筹管理机构缴纳劳保基金。建设单位必须在劳保基金缴纳后才能领取建筑许可证,批准开工报告。凡未缴纳的单位银行不予拨款、施工单位不得开工,未按此规定办理而擅自开工的,一经查实,处以应缴劳保基金总额10-30%的罚款,并转入基金,同时勒令停工。工程竣工后及时结算,多退少补。

第五条 第五条 收取的劳保基金,由省建委统筹管理机构按照各地区各企业的退休人数,视收费情况,进行全省统一平衡调剂,通过开户银行按季划拨企业或主管局、公司,并通知当地社会保险管理部门。凡已参加地方退休费用社会统筹的企业,应按统筹规定,及时如数向当地社保管理部门缴纳统筹费用。逾期不缴的,社保机构有权通知建委(建设局)统筹管理机构停拨劳保基金,并直接进行划拨。

经省建委批准在我省承担施工任务的省外建安企业,所收取的劳保基金按费用定额规定比例扣除2%管理服务费后,返还给企业。

第六条 第六条 计提的劳保基金可列入计算产值,但不作为竞争费用项目,施工承包阶段单列计算并按专用基金核算管理。劳保基金在建设银行设立专户,专款专用,存入银行的基金按同期城乡居民个人储蓄存款利率计息,利息转入基金。劳保基金不计征税费。

第七条 第七条 根据劳保基金的不同分类及用途,应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财务管理和财经纪律,并接受财政、审计、工会及离退休职工的监督。按规定及时向上一级统筹管理机构和当地社保部门报送会计、统计报表。

第八条 第八条 建安企业劳保基金社会统筹管理是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省、地(州、市)县(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委员会及社保部门的领导下,由各级建委(建设局)组织实施。各级建委(建设局)可视工作的实际需要,在不增加编制的前提下,抽专人负责劳保基金的日常管理工作,所需管理服务费从征收的基金总额中提取1.2%,其中,0.2%交社保部门。劳保基金除自求平衡调整外,还应从总额中提取5%作风险积累金,其中1%上交省社保部门。

第九条 第九条 省建委可据此办法与省劳动厅共同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报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委员会备案后执行。

第十条 第十条 现已实行建安企业社会统筹的地区,凡与本办法相抵触的,一律按本办法执行。今后国家如有新的规定,按新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本办法由省劳动厅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本办法从发布之日起执行。

北京市工伤医疗期暂行办法 篇8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印发《北京市工伤医疗期暂行办法》的通知

京劳社工发[2001]112号

2001.07.23

各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各局、总公司,计划单列企业,中央在京企业,军队驻京企业:

为加强和规范我市工伤医疗期的管理,根据《北京市企业劳动者工伤保险规定》(北京市人民政府令1999年第48号)我局制定了《北京市工伤医疗期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自公布之日起贯彻执行。

附件:

1、工伤医疗期管理暂行办法

2、〈北京市工伤医疗期分类目录〉(试行)

工伤医疗期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本市工伤医疗期的管理,保障工伤职工在工伤医疗期间的合法权益,根据《北京市企业劳动者工伤保险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工伤医疗期是指职工发生工伤或者患职业病停止工作接受治疗和领取工伤津贴的期限。

第三条 单位根据工伤医疗机构确诊的诊断证明,对照《北京市工伤医疗期分类目录》(试行)(以下简称《医疗期分类目录》),确定工伤医疗期,发给工伤津贴。

第四条 对于多处伤害部位或不同组织器官都受到伤害的,以伤害部位对应最长的工伤医疗期确定。对伤害部位和伤害程度未列入《医疗期分类目录》的,以六个月作为工伤医疗期。第五条 工伤职工在工伤医疗期内认为受伤部位已治愈或伤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要求复工并经单位同意的,可以以实际休息时间为工伤医疗期。

第六条 工伤职工应将工伤医疗机构对其受伤部位及伤害程度等情况出具的诊断证明和休假证明报送给单位,单位应将工伤医疗期的时间通知工伤职工本人。

第七条 工伤医疗期满后工伤医疗机构认为仍需要休息治疗的,工伤职工应在七日内依据有关休假证明向单位申请延长工伤医疗期,经单位同意的,工伤医疗期可以延长;单位对职工提出申请延长工伤医疗期有异议的,单位和职工均可以向区、县劳动鉴定委员会申请对工伤医疗期延长的确认,在劳动鉴定委员会作出确认结论前,职工仍享受工伤医疗期的待遇。

第八条 区、县劳动鉴定委员会对申请延长工伤医疗期的确认,以伤情是否治愈或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为依据,决定是否延长工伤医疗期并签署意见。劳动鉴定委员会要审查指定医疗机构的治疗病历,查询工伤职工状况或做必要的体检,应当将工伤医疗期的确认结果通知单位和工伤职工。工伤医疗期确认的具体程序按《北京市劳动鉴定暂行办法》执行。

第九条 工伤医疗期确认所需费用,按劳动鉴定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条 工伤医疗期从工伤休假的第一天起连续计算,包括节假日和延长的时间,工伤医疗期最长不超过国家的有关规定。

第十一条 单位工伤职工工伤医疗期满,应进行伤残等级鉴定。工伤医疗期满并进行伤残等级鉴定后仍需要继续治疗的,其医疗费用予以报销,但继续休假的不再享受工伤津贴待遇,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经劳动能力鉴定伤残程度达到5—10级的工伤职工从事工作后旧伤复发的,应由工伤医疗机构确认,工伤医疗期定为三个月,工伤医疗期的管理按本办法执行。

《北京市工伤医疗期分类目录》(试行)使用说明

1.本目录中所确定的工伤医疗期是在参考有关省市工伤医疗期管理办法和交通部门的医疗终结时间规定基础上,在征询宣武医院、积水潭医院、天坛医院、同仁医院、北医三院等多家医院的意见,经有关专家审核后制定。

2.本目录中的工伤医疗期是针对身体的不同部位遭受原发性损伤后,进行治疗和休息所需要的医疗终结时间。

3.本目录中的各伤害部位对应的工伤医疗期,一般是各部位受严重程度的伤害时,休息和治疗所需的时间。工伤医疗期的延长和缩短,依据《工伤医疗期管理暂行办法》中的规定执行。

4.伤害部位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中的损伤类型,分为头部损伤,颈部损伤,胸部损伤,腹部、下背、和骨盆损伤,肩和上臂损伤,肘和前臂损伤,腕和手损伤,髋和大腿损伤,膝和小腿损伤,踝和足损伤,身体多部位损伤,躯干、四肢或未特指部位损伤,异物滞留,烧伤和腐蚀伤,冻伤等十五类,共列伤害部位437条,各伤害部位编码是按ICD-10中的编码进行编排。

5.每一部位的损伤基本上均按浅表损伤,开放性伤口,骨折,关节和韧带的脱位、扭伤,神经损伤,血管损伤,内部器官损伤,肌肉和肌腱损伤,挤压伤和切断伤划分。

6.浅表损伤包括:(1)擦伤;(2)挫伤(包括青肿和血肿);(3)浅表异物所致的损伤不伴有大的开放性伤口。

7.开放性伤口包括:(1)动物咬伤;(2)切割伤;(3)撕裂伤;(4)穿刺伤。

8.骨折包括:(1)闭合性骨折(粉碎型、压缩型、掀起型、裂缝型、青枝型、嵌入型、线型、行军型、单纯型、骨骺滑脱型、螺旋型);(2)开放性骨折(哆开型、感染型、枪弹型、穿刺型)。

9.脱位、扭伤包括:关节(囊)以及韧带的(1)撕脱;(2)撕裂伤;(3)扭伤;(4)创伤性(关节积血、破裂、不全脱位、撕裂)。

10.神经和脊髓损伤包括:(1)脊髓的完全性或不完全性损害;(2)神经和脊髓连续性(连接)的损害;(3)创伤性(神经切断、脊髓出血、麻痹、截瘫、四肢瘫)。

11.血管损伤包括:(1)撕脱;(2)切割伤;(3)撕裂伤;(4)创伤性(动脉瘤或瘘、动脉血肿、破裂。

12.肌肉和肌腱损伤包括:(1)撕脱;(2)切割伤;(3)撕裂伤;(4)创伤性破裂。

13.各伤害部位遭受原发性损伤后,有引起感染及并发症的,在原工伤医疗期的基础上根据工伤医疗机构的治疗证明,增加两个月作为该伤害部位的工伤医疗期。

14.本目录是指治疗各种原发性损伤所需的时间,不与各种后遗症相对应。各种原发性损伤造成的后遗症,是损伤造成的后果。

15.各种职业病的伤害以及中毒暂未列入本目录,其工伤医疗按国家现行有关职业病的规定执行。详见

《北京市工伤医疗期分类目录》

北京市工伤医疗期分类目录(试行)

伤害部位 工伤医疗期

头部损伤(S00-S09)头部浅表损伤S00 1月 头部开放性伤口S01 1月

颅骨和面骨骨折S02 颅骨穹隆骨折S02.0 3月 颅底骨折S02.1 6月 鼻骨骨折S02.2 3月 眶底骨折S02.3 4月

颧骨和上颌骨骨折S02.4 4月 牙折断S02.5 4月 下颌骨骨折S02.6 4月

累及颅骨和面骨的多发性骨折S02.7 6月 其他颅骨和面骨骨折S02.8 4月

头部的关节和韧带脱位、扭伤S03 颌关节脱位S03.0 4月 鼻中隔软骨脱位S03.1 4月 牙脱位S03.2 4月

颅神经损伤S04 视神经和视路损伤S04.0 6月 动眼神经损伤S04.1 6月 滑车神经损伤S04.2 6月 三叉神经损伤S04.3 6月 展神经损伤S04.4 6月 面神经损伤S04.5 6月 听神经损伤S04.6 6月 副神经损伤S04.7 6月 其他颅神经损伤S04.8 6月

眼和眶损伤S05 结膜和角膜擦伤S05.0 1月 眼球和眶组织挫伤S05.1 6月

眼撕裂伤和破裂,伴有眼内组织脱出或缺失S05.2 6月 眼撕裂伤和破裂,不伴有眼内组织脱出或缺失S05.3 3月 眶穿透性伤口,伴有或不伴有异物S05.4 6月 眼球穿透性伤口,伴有异物S05.5 6月 眼球穿透性伤口,不伴有异物S05.6 6月 眼撕脱伤S05.7 6月

眼和眶的其他损伤S05.8 3月 颅内损伤S06 脑震荡S06.0 2月 硬膜外出血S06.4 6月

创伤性硬膜下出血S06.5 6月 创伤性蛛网膜下出血S06.6 6月 其他颅内损伤S06.8 4月

伤害部位 工伤医疗期

头部损伤(S00-S09)头部挤压伤S07 1月 头的部分创伤性切断S08 头皮撕脱S08.0 6月 耳创伤性切断S08.1 3月

头部其他部位的创伤性切断S08.8 3月 头部未特指部位的创伤性切断S08.9 3月

头部其他和未特指的损伤S09 头部血管损伤S09.0 1月 头部肌肉和肌腱损伤S09.1 1月 耳鼓膜创伤性破裂S09.2 3月 头部多发性损伤S09.7 6月

颈部损伤(S10-S19)颈部浅表损伤S10 1月 颈部开放性伤口S11 1月

颈部骨折S12 第一颈椎骨折S12.0 6月 第二颈椎骨折S12.1 6月

颈部脊柱多发性骨折S12.7 8月 颈部其他部位的骨折S12.8 3月

颈部水平的关节和韧带脱位、扭伤S13 颈部椎间盘创伤性破裂S13.0 6月 颈椎脱位S13.1 6月

颈部多发性脱位S13.3 8月 颈部扭伤S13.4 2月 甲状腺区扭伤S13.5 2月

颈部水平的神经和脊髓损伤S14 颈部脊髓的震荡和水肿S14.0 12月 颈部脊柱神经根的损伤S14.2 12月 臂丛神经损伤S14.3 12月 颈部周围神经损伤S14.4 12月 颈部交感神经损伤S14.5 12月

颈部水平的血管损伤S15 颈动脉损伤S15.0 6月 颈部多处血管的损伤S15.7 6月 颈部挤压伤S17 1月

胸部损伤(S20-S29)胸部浅表损伤S20 乳房挫伤S20.0 2月 胸部挫伤S20.2 1月

胸部多处浅表损伤S20.7 2月 胸部开放性伤口S21 2月

肋骨、胸骨和胸部脊柱骨折S22 胸椎骨折S22.0 6月 胸部脊柱多发性骨折S22.1 8月 胸骨骨折S22.2 3月 肋骨骨折S22.3 3月

肋骨多发性骨折S22.4 4月

骨性胸廓其他部位骨折S22.8 3月

伤害部位 工伤医疗期

胸部损伤(S20-S29)胸部的关节和韧带脱位、扭伤S23 胸部椎间盘创伤性破裂S23.0 6月

胸椎脱位S23.1 6月 胸部脊柱扭伤S23.3 2月 肋骨和胸骨扭伤S23.4 2月

胸部水平的神经和脊髓损伤S24 胸部脊髓的震荡和水肿S24.0 12月 胸部脊柱神经根损伤S24.2 12月 胸部周围神经损伤S24.3 12月 胸部交感神经损伤S24.4 12月 胸部血管损伤S25 6月 心脏损伤S26 6月

其他和未特指的胸内器官损伤S27 创伤性气胸S27.0 2月 创伤性血胸S27.1 2月 创伤性血气胸S27.2 3月 肺的其他损伤S27.3 6月 支气管损伤S27.4 8月 胸部气管损伤S27.5 8月 胸膜损伤S27.6 3月

其他胸内器官损伤S27.8 3月

胸部挤压伤和胸的部分创伤性切断S28 胸部挤压伤S28.0 1月 胸的部分创伤性切断S28.1 6月

胸部其他和未特指的损伤S29 6月

腹部、下背、腰椎和骨盆损伤(S30-S39)腹部、下背和骨盆浅表损伤S30 下背和骨盆挫伤S30.0 1月 腹壁挫伤S30.1 1月 外生殖器挫伤S30.2 3月

腹部、下背和骨盆开放性伤口S31 下背和骨盆开放性伤口S31.0 1月 腹壁开放性伤口S31.1 1月 外生殖器开放性伤口S31.2 1月

腰部脊柱和骨盆骨折S32 腰部椎骨骨折S32.0 6月 骶骨骨折S32.1 3月 尾骨骨折S32.2 3月 髂骨骨折S32.3 3月 髋臼骨折S32.4 3月 耻骨骨折S32.5 3月

腰部脊柱和骨盆的关节和韧带脱位、扭伤S33 腰椎间盘创伤性破裂S33.0 6月 腰椎脱位S33.1 6月

骶髂关节和骶尾关节的脱位S33.2 6月 腰部脊柱扭伤S33.5 2月

腰部脊柱和骨盆其他和未特指部位的扭伤S33.7 2月

伤害部位 工伤医疗期 腹部、下背、腰椎和骨盆损伤(S30-S39)腹部、下背和骨盆水平的神经和腰部脊髓损伤S34 腰部脊髓的震荡和水肿S34.0 12月 腰部和骶部脊柱神经根损伤S34.2 12月 马尾损伤S34.3 12月 腰骶丛损伤S34.4 12月

腰部、骶部和骨盆交感神经损伤S34.5 12月 腰部、下背和骨盆周围神经损伤S34.6 12月 腹部、下背和骨盆水平的血管损伤S35 6月 腹内器官损伤S36 脾损伤S36.0 6月 肝或胆囊损伤S36.1 6月 胰损伤S36.2 6月 胃损伤S36.3 6月 小肠损伤S36.4 6月 结肠损伤S36.5 6月 直肠损伤S36.6 6月

多个腹内器官损伤S36.7 8月 其他腹内器官损伤S36.8 6月

盆腔器官损伤S37 肾损伤S37.0 6月 输尿管损伤S37.1 6月 膀胱损伤S37.2 4月 尿道损伤S37.3 12月 卵巢损伤S37.4 3月 输卵管损伤S37.5 3月 子宫损伤S37.6 3月

其他盆腔器官损伤S37.8 3月

腹部、下背和骨盆的部分挤压伤和创伤性切断S38 外生殖器挤压伤S38.0 3月 外生殖器创伤性切断S38.2 6月

腹部、下背和骨盆其他和未特指的损伤S39 6月

肩和上臂损伤(S40-S49)肩和上臂浅表损伤S40 1月 肩和上臂开放性伤口S41 1月

肩和上臂骨折S42 锁骨骨折S42.0 3月 肩胛骨骨折S42.1 6月 肱骨上端骨折S42.2 6月 肱骨干骨折S42.3 3月 肱骨下端骨折S42.4 6月

肩和上臂其他部位的骨折S42.8 3月

肩胛带的关节和韧带脱位、扭伤S43 肩关节脱位S43.0 6月 肩锁关节脱位S43.1 6月 胸锁关节脱位S43.2 6月 肩关节扭伤S43.4 2月 伤害部位 工伤医疗期

肩和上臂损伤(S40-S49)肩胛带的关节和韧带脱位、扭伤S43 肩锁关节扭伤S43.5 2月

胸锁关节扭伤S43.6 2月 肩和上臂水平的神经损伤S44 上臂水平的尺神经损伤S44.0 12月 上臂水平的正中神经损伤S44.1 12月 上臂水平的挠神经损伤S44.2 12月 上臂水平的其他神经损伤S44.8 12月 肩和上臂的血管损伤S45 6月

肩和上臂的肌肉和肌腱损伤S46 6月 肩和上臂挤压伤S47 1月

肩和上臂创伤性切断S48 肩关节处创伤性切断S48.0 6月 肩和肘之间水平的创伤性切断S48.1 6月 肩和上臂其他和未特指的损伤S49 3月

肘和前臂损伤(S50-S59)前臂浅表损伤S50 1月 前臂开放性伤口S51 1月

前臂骨折S52 尺骨上端骨折S52.0 6月 桡骨上端骨折S52.1 6月 尺骨干骨折S52.2 3月 桡骨干骨折S52.3 3月

尺骨和桡骨两者骨干的骨折S52.4 6月 桡骨下端骨折S52.5 6月

尺骨和桡骨两者下端的骨折S52.4 6月

肘关节和韧带脱位、扭伤S53 桡骨头脱位S53.0 6月 肘关节脱位S53.1 6月

桡侧副韧带创伤性破裂S53.2 6月 尺侧副韧带创伤性破裂S53.3 6月 肘关节扭伤S53.4 2月

前臂水平的神经损伤S54 前臂水平的尺神经损伤S54.0 12月 前臂水平的正中神经损伤S54.1 12月 前臂水平的挠神经损伤S54.2 12月 前臂神经的其他神经损伤S54.8 12月 前臂水平的血管损伤S55 6月

前臂水平的肌肉和肌腱损伤S56 6月 前臂挤压伤S57 1月

前臂创伤性切断S58 肘切断S58.0 6月 肘和腕之间切断S58.1 6月

前臂其他和未特指的损伤S59 3月

伤害部位 工伤医疗期

腕和手损伤(S60-S69)腕和手浅表损伤S60 1月 腕和手开放性伤口S61 1月

腕和手水平的骨折S62 手舟骨骨折S62.0 6月 其他腕骨骨折S62.1 6月 第一掌骨骨折S62.2 3月 其他掌骨骨折S62.3 3月 拇指骨折S62.5 3月 其他手指骨折S62.6 3月

腕和手水平的关节和韧带脱位、扭伤S63 腕关节脱位S63.0 6月 指关节脱位S63.1 3月

腕和腕关节韧带创伤性破裂S63.3 6月

掌指和指间关节处的手指韧带创伤性破裂S63.4 3月 腕关节扭伤S63.5 2月 手指关节扭伤S63.6 2月

腕和手水平的神经损伤S64 腕和手水平的尺神经损伤S64.0 12月 腕和手水平的正中神经损伤S64.1 12月 腕和手水平的桡神经损伤S64.2 12月 拇指的指神经损伤S64.3 6月

其他手指的指神经损伤S64.4 6月 腕和手水平的其他神经损伤S64.8 6月 腕和手水平的血管损伤S65 6月

腕和手水平的肌肉和肌腱损伤S66 6月 腕和手挤压伤S67 1月

腕和手创伤性切断S68 拇指切断S68.0 3月 其他单个手指切断S68.1 2月 多个手指切断S68.2 3月

手指伴有腕和手其他部分的创伤性切断S68.3 6月 腕关节切断S68.4 6月

髋和大腿损伤(S70-S79)髋和大腿浅表损伤S70 1月髋和大腿开放性伤口S71 1月 股骨骨折S72 股骨颈骨折S72.0 6月 经大转子骨折S72.1 6月 转子下骨折S72.2 6月 股骨干骨折S72.3 6月 股骨多发性骨折S72.7 6月

髋的关节和韧带脱位、扭伤S73 髋脱位S73.0 6月 髋扭伤S73.1 2月 伤害部位 工伤医疗期

髋和大腿损伤(S70-S79)髋和大腿水平的神经损伤S74 髋和大腿水平的血管损伤S75 6月 髋和大腿的肌肉和肌腱损伤S76 6月 髋和大腿挤压伤S77 1月

髋和大腿创伤性切断S78 6月

膝和小腿损伤(S80-S89)小腿浅表损伤S80 1月 小腿开放性伤口S81 1月

小腿骨折,包括踝S82 髌骨骨折S82.0 6月 胫骨上端骨折S82.1 6月 胫骨骨干骨折S82.2 6月 胫骨下端骨折S82.3 6月 腓骨骨折S82.4 3月

12内踝骨折S82.5 6月 外踝骨折S82.6 6月

小腿多发性骨折S82.7 6月

膝的关节和韧带脱位、扭伤S83 髌骨脱位S83.0 6月 膝关节脱位S83.1 6月 半月板撕裂S83.2 6月 膝关节软骨撕裂S83.3 6月 膝的多处结构的损伤S83.7 8月 小腿水平的神经损伤S84 12月 小腿水平的血管损伤S85 6月

小腿水平的肌肉和肌腱损伤S86 6月 小腿挤压伤S87 1月

小腿创伤性切断S88 膝切断S88.0 6月 膝和踝之间的切断S88.1 6月

踝和足损伤(S90-S99)踝和足浅表损伤S90 1月 踝和足开放性伤口S91 1月

足骨折,除外踝S92 跟骨骨折S92.0 6月 距骨骨折S92.1 6月 其他跗骨骨折S92.2 4月 跖骨骨折S92.3 3月 拇趾骨折S92.4 3月 其他趾骨折S92.5 3月 足多发性骨折S92.7 6月

踝和足水平的关节和韧带脱位、扭伤S93 踝关节脱位S93.0 6月 足趾脱位S93.1 3月

踝和足水平的韧带破裂S93.2 6月 足的其他部位脱位S93.3 3月 踝扭伤S93.4 2月 足趾扭伤S93.5 1月 伤害部位 工伤医疗期 踝和足损伤(S90-S99)踝和足水平的神经损伤S94 足底外侧神经损伤S94.0 12月

足底内侧神经损伤S94.1 12月

踝和足水平的腓深神经损伤S94.2 12月 踝和足水平的皮感觉神经损伤S94.3 12月 踝和足水平的多神经损伤S94.7 12月 踝和足水平的其他神经损伤S94.8 12月 踝和足水平的血管损伤S95 6月

踝和足水平的肌肉和肌腱损伤S96 6月 踝和足挤压伤S97 1月 踝和足创伤性切断S98 6月

累及身体多个部位的损伤(T00-07)累及身体多个部位的浅表损伤T00 头和颈的浅表损伤T00.0 1月

胸并伴有腹、下背和骨盆的浅表损伤T00.1 1月 上肢多个部位的浅表损伤T00.2 1月 下肢多个部位的浅表损伤T00.3 1月

上肢和下肢多个部位的浅表损伤T00.4 1月 其他复合部位的浅表损伤T00.8 1月

累及身体多个部位的开放性伤口T01 头和颈的开放性伤口T01.0 1月 胸并伴有腹、下背和骨盆的开放性伤口T01.1 1月 上肢多个部位的开放性伤口T01.2 1月 下肢多个部位的开放性伤口T01.3 1月

上肢和下肢多个部位的开放性伤口T01.4 1月 其他复合部位的开放性伤口T01.8 1月

累及身体多个部位的骨折T02 头和颈的骨折T02.0 6月 胸并伴有腹、下背和骨盆的骨折T02.1 6月 上肢多个部位的骨折T02.2 6月 下肢多个部位的骨折T02.3 6月

上肢和下肢多个部位的骨折T02.4 6月 其他复合部位的骨折T02.8 6月

累及身体多个部位的脱位、扭伤T03 头和颈的脱位、扭伤T03.0 6月 胸并伴有腹、下背和骨盆的脱位、扭伤T03.1 6月 上肢多个部位的脱位、扭伤T03.2 6月 下肢多个部位的脱位、扭伤T03.3 6月

上肢和下肢多个部位的脱位、扭伤T03.4 6月 其他复合部位的脱位、扭伤T03.8 6月

累及身体多个部位的挤压伤T04 头和颈的挤压伤T04.0 1月 胸并伴有腹、下背和骨盆的挤压伤T04.1 1月 上肢多个部位的挤压伤T04.2 1月 下肢多个部位的挤压伤T04.3 1月

上肢和下肢多个部位的挤压伤T04.4 1月

胸并伴有腹、下背和骨盆及四肢的挤压伤T04.7 1月 其他复合部位的挤压伤T04.8 1月 伤害部位 工伤医疗期

累及身体多个部位的损伤(T00-T07)累及身体多个部位的创伤性切断T05 双手创伤性切断T05.0 6月

一只手和另一臂创伤性切断T05.1 6月 双臂创伤性切断T05.2 6月 双足创伤性切断T05.3 6月

一只足和另一腿创伤性切断T05.4 6月 双小腿创伤性切断T05.5 6月

上肢和下肢任何组织创伤性切断T05.6 6月 躯干、四肢或身体未特指部位的损伤(T08-T14)脊柱骨折,水平未特指T08 6月

脊柱和躯干的其他损伤,水平未特指T09 躯干浅表损伤,水平未特指T09.0 1月

躯干开放性伤口,水平未特指T09.1 1月

躯干未特指关节和韧带的脱位、扭伤和劳损T09.2 2月 脊髓损伤T09.3 12月

躯干未特指神经、脊神经根和神经丛损伤T09.4 6月 躯干未特指肌肉和肌腱损伤T09.5 6月 躯干创伤性切断,水平未特指T09.6 6月 上肢骨折,水平未特指T10 3月

上肢的其他损伤,水平未特指T11 上肢浅表损伤,水平未特指T11.0 1月 上肢开放性伤口,水平未特指T11.1 1月

上肢未特指关节和韧带的脱位、扭伤和劳损T11.2 2月 上肢未特指神经的损伤T11.3 6月 上肢未特指血管的损伤T11.4 6月

上肢未特指肌肉和肌腱的损伤T11.5 6月 上肢创伤性切断T11.6 6月

下肢骨折,水平未特指T12 3月

下肢的其他损伤,水平未特指T13 下肢浅表损伤,水平未特指T13.0 1月 下肢开放性伤口,水平未特指T13.1 1月

下肢未特指关节和韧带的脱位、扭伤和劳损T13.2 2月 下肢未特指神经的损伤T13.3 6月 下肢未特指血管的损伤T13.4 6月

下肢未特指肌肉和肌腱的损伤T13.5 6月 下肢创伤性切断T13.6 6月

通过自然腔口进入异物的效应(T15-T19)外眼异物T15 角膜异物T15.0 1月 结合膜囊异物T15.1 1月

外眼其他和多处部位内异物T15.8 2月 耳内异物T16 1月

呼吸道内异物T17 鼻窦内异物T17.0 1月 鼻孔内异物T17.1 1月 咽内异物T17.2 1月 喉内异物T17.3 1月 气管内异物T17.4 1月 支气管内异物T17.5 1月

呼吸道其他和多处部位内异物T17.8 6月 伤害部位 工伤医疗期

烧伤和腐蚀伤(T20-T32)头和颈烧伤和腐蚀伤T20 一度烧伤T20.1 1月 二度烧伤T20.2 4月 三度烧伤T20.3 8月 一度腐蚀伤T20.5 1月 二度腐蚀伤T20.6 4月 三度腐蚀伤T20.7 8月

躯干烧伤和腐蚀伤T21 一度烧伤T21.1 1月 二度烧伤T21.2 4月 三度烧伤T21.3 8月 一度腐蚀伤T21.5 1月 二度腐蚀伤T21.6 4月 三度腐蚀伤T21.7 8月 肩和上肢烧伤和腐蚀伤,除外腕和手T22 一度烧伤T22.1 1月 二度烧伤T22.2 4月 三度烧伤T22.3 8月 一度腐蚀伤T22.5 1月 二度腐蚀伤T22.6 4月 三度腐蚀伤T22.7 8月

腕和手烧伤和腐蚀伤T23 一度烧伤T23.1 1月 二度烧伤T23.2 4月 三度烧伤T23.3 8月 一度腐蚀伤T23.5 1月 二度腐蚀伤T23.6 4月 三度腐蚀伤T23.7 8月

髋和下肢烧伤和腐蚀伤,除外踝和足T24 一度烧伤T24.1 1月 二度烧伤T24.2 4月 三度烧伤T24.3 8月 一度腐蚀伤T24.5 1月 二度腐蚀伤T24.6 4月 三度腐蚀伤T24.7 8月

踝和足烧伤和腐蚀伤T25 一度烧伤T25.1 1月 二度烧伤T25.2 4月 三度烧伤T25.3 8月 一度腐蚀伤T25.5 1月 二度腐蚀伤T25.6 4月 三度腐蚀伤T25.7 8月

限于眼和附器的烧伤和腐蚀伤T26 眼睑和眼周区烧伤T26.0 6月 角膜和结膜囊烧伤T26.1 6月

烧伤,伴有眼球破裂和破坏T26.2 12月 眼睑和眼周区腐蚀伤T26.5 6月 角膜和结膜囊腐蚀伤T26.6 6月

腐蚀伤,伴有眼球破裂和破坏T26.7 12月 伤害部位 工伤医疗期

烧伤和腐蚀伤(T20-T32)呼吸道烧伤和腐蚀伤T27 喉和气管烧伤T27.0 8月 呼吸道其他部位的烧伤T27.2 8月 喉和气管腐蚀伤T27.4 8月

呼吸道其他部位腐蚀伤T27.6 8月

其他内部器官的烧伤和腐蚀伤T28 口和咽烧伤T28.0 8月

食管烧伤T28.1 8月

消化道其他部位烧伤T28.2 8月

泌尿生殖器官内烧伤T28.3 8月

口和咽腐蚀伤T28.5 8月

食管腐蚀伤T28.6 8月

消化道其他部位腐蚀伤T28.7 8月

泌尿生殖器官内腐蚀伤T28.8 8月

身体多个部位的烧伤和腐蚀伤T29 一度烧伤T29.1 1月 二度烧伤T29.2 4月

三度烧伤T29.3 8月

一度腐蚀伤T29.5 1月

二度腐蚀伤T29.6 4月

三度腐蚀伤T29.7 8月

烧伤和腐蚀伤,身体部位未特指T30 一度烧伤T30.1 1月

二度烧伤T30.2 4月

三度烧伤T30.3 8月

一度腐蚀伤T30.5 1月

二度腐蚀伤T30.6 4月

三度腐蚀伤T30.7 8月

根据体表累及范围分类的烧伤T31 面积少于10%的烧伤T31.0 1月

10%-19%的烧伤T31.1 4月

20%-29%的烧伤T31.2 4月

30%-39%的烧伤T31.3 8月

40%-49%的烧伤T31.4 8月

根据体表累及范围分类的烧伤T31 50%-59%的烧伤T31.5 8月

60%-69%的烧伤T31.6 8月

70%-79%的烧伤T31.7 12月

80%-89%的烧伤T31.8 12月

90%或更多的烧伤T31.9 12月

根据体表累及范围分类的腐蚀伤T32 面积少于10%的烧伤T32.0 1月

10%-19%的烧伤T32.1 4月

20%-29%的烧伤T32.2 4月

30%-39%的烧伤T32.3 8月

40%-49%的烧伤T32.4 8月

50%-59%的烧伤T32.5 8月

伤害部位 工伤医疗期

烧伤和腐蚀伤(T20-T32)根据体表累及范围分类的腐蚀伤T32 60%-69%的烧伤T32.6 8月

70%-79%的烧伤T32.7 12月

80%-89%的烧伤T32.8 12月

90%或更多的烧伤T32.9 12月

冻伤(T33-T35)浅表冻伤T33 2月

上一篇:集团公司生产部年终总结下一篇:谷雨节气祝福语录5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