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学校2015年基础教育统计报表分析报告

2024-09-10

中心学校2015年基础教育统计报表分析报告(共8篇)

中心学校2015年基础教育统计报表分析报告 篇1

中心学校2015年基础教育统计报表

分析报告

根据全市教育事业统计年报工作会议精神,我办辖区各校(园)于9月18日启动2015年基础教育统计工作,并于10月8日全部数据采集和录入。经市教育局审核,数据客观、真实、准确,予以上报。现将本学年度的统计数据分析如下:

一、办学规模

1.学校24所,其中幼儿园16所,小学7所,完全中学1所。按办别分:公办幼儿园6所,公办小学7所,民办幼儿园10所,民办完全中学1所。

2.教学班327个,其中学前教育100个,小学208个,初级中学4个,高级中学15个。按办别分:公办幼儿园53个,公办小学208个,民办幼儿园47个,民办初级中学4个,高级中学15个。

3.在校学生16323人,其中幼儿园3625人,小学11566人,初级中学221人,高级中学911人。按办别分:公办幼儿园2296个,公办小学11566人,民办初级中学221人,高级中学911人。

二、入学情况

1.全办适龄人口数。3—6周岁4071人,其中女1923人;7—12周岁5563人,其中女2680人;13—15周岁3303人,其中女1600人。

2.班额情况。全办公办小学平均班额55.61,平均班额在55人

以下的仅两所学校。

3.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情况。随迁子女2354人,其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1152人,在公办学校就读1152人,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占100%。

4.“三残”入学情况。全办7-15周岁适龄“三残”26人,其中丧失学习能力8人,已入学18人(在特殊教育学校读小学5人,初中1人;随班就读小学7人,初中5人),入学率100%。在本办小学随班就读11人中,办外户籍学生4人。

5.学生变动情况。小学上学年初在校学生9960人,至本学年初共转入277人,复学8人,招生1967人,转出291人,休学7人,毕业1499人,加上民航校区1152人,本学年初在校学生11566人。小学学生人数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四小分校民航校区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人数增多。中学上学年初报表1107人,本学年初报表1132人。

6.上学年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情况。小学上学年参加体质健康测试9910人,及格9208人,及格率92.92%;中学上学年参加体质健康测试1086人,及格1086人,及格率100%;

三、师资队伍

1.全办有在编教职工734人,其中幼儿园117,小学639人(行政人员34人,工勤人员1人,专任教师604人)。

2.小学专任教师中,学历合格604人,合格率100%;专科及以上学历581人,占专任教师的96.19%;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383人,-2-

占专任教师的63.41%。

3.全办教职工变动情况中,上年年报教职工646人,本年度增加教师107人(调入53人,招聘2人,民航52人),减少教师19人(退休11人,调出8人)。

4.全办有县级以上骨干教师117人,其中小学113人,初中1人高中3人。

5.全办安全保卫人员55人,基本能满足学校管理需要。6.全办小学无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四、办学条件

1.学校占地总面积107189.63平方米,其中幼儿园24282平方米,小学66239.63平方米,完全中学16668平方米。小学生均占地面积5.73平方米。

2.学校校舍总面积81477.71平方米,其中幼儿园23617平方米,小学51694.71平方米,完全中学6166平方米。小学生均占地面积4.47平方米。

3.图书299874册,其中幼儿园48793册,小学234281册,完全中学16800册。小学生均图书20.26册。

4.小学计算机936台,其中教学用计算机737台,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6.37台。

5.多媒体教室208间,普通教室全覆盖。

6.截止至2015年8月31日,全办小学固定资产总值4243.942828万元,其中仪器设备总值290.0953万元,实验设备58.1万元。

五、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九大指标完成情况

一小达标6项,不达标3项:生均校舍面积4.15平方米、生均体育活动场地面积1.05平方米、平均班额57.09人。

二小达标7项,不达标2项:生均体育活动场地面积2.21平方米、平均班额55.59人。

三小达标6项,不达标3项:生均校舍面积2.89平方米、生均体育活动场地面积1.25平方米、平均班额58.07人。

四小达标8项,不达标1项:生均体育活动场地面积1.32平方米。

五小达标7项,不达标2项:生均体育活动场地面积2.30平方米、平均班额56.89人。

六小达标7项,不达标2项:生均校舍面积2.05平方米、平均班额58.42人。

七小达标9项,全部达标。

八小达标7项,不达标2项:生均体育活动场地面积2.38平方米、平均班额57.12人。

六、大班额问题解决措施

1.加强宣传。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使广大家长认识到大班额的弊端和不良影响,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化解大班额的良好氛围。

2.规范招生。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严格执行划片招生,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控制新生年级人数,化解已

有大班额并防止新大班额的出现。由主管部门行文规范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问题。

3.合理扩容。争取政府投入,在现有学校内增建校舍或在本办辖区内新建学校,扩大市区学校的学生容纳量。

4.加强学籍管理。学校严格执行学生转学的有关规定,严格转学的条件和程序。因病休学必须有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从而有效地遏制变相留级和转学,同时也减少班额大的压力。

5.全面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减少择校给学校带来的招生压力,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

6.加强安全管理,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办事处中心学校 二○一五年十月十五日

中心学校2015年基础教育统计报表分析报告 篇2

为更好地了解高职教育科学研究现状,推动高职教育科研发展,课题组专门针对2015年高职教育类科研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工作。统计范围包括《职教论坛》(南昌)、《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北京)、《职业技术教育》(长春)、《教育与职业》(北京)4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以下简称4家职教核心期刊)刊载的高职教育类科研论文。同时,为更好地反映整体状况,亦将纳入《2015年全国高校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统计范围的18家核心期刊(以下简称18家高教核心期刊)中的208篇有关高职教育科研的论文纳入统计范围1。

根据统计,4家职教核心期刊2015年共刊载文章4304篇2。剔除期刊中的卷首语、资讯报告、报道、简讯、广告、简介、速读、投稿须知、要目检索等文献信息,以及非高职教育类文章和非学术文章,获得高职教育科研论文3188篇,加上18家高教核心期刊的高职教育科研论文208篇,此次统计分析有效论文数为22家中文教育核心期刊刊载的3396篇高职教育科研论文。

一、高职教育科研论文发文机构分布情况

2016年6月3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全国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显示我国高等学校共计2879所,其中普通高校2595所(含独立学院266所),成人高等学校284所。普通本科院校1236共计所,其中公办812所,民办417所,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2所,中外合作办学5所;高职高专院校1359所,其中公办1042所,民办317所[1]。除军事院校外,2015年共有917所高等学校在上述22家中文教育核心期刊上发表高职教育科研论文,发文高校数占全国高等学校总数的31.85%,其中376所公办本科院校在22家期刊有成果发表,占同类高校总数的46.31%;公办高职高专院校417所在核心期刊有成果发表,占同类院校总数的40.02%;民办高等学校(含本科和高职高专)仅91所,占同类院校总数的12.40%。

高职教育科研发文机构统计数据显示,公办普通高校与高职高专院校教育科研发文比较活跃,从事高职教育科研的意愿比较明显,贡献度也较高,我国高职教育的科研力量主要集中在公办高校,民办高校发文动力相对欠缺。总体上看,高职教育的研究群体数量和活跃度上还有很大进步空间,从事高职教育研究的力量和队伍略显失衡。

(一)公办本科院校2015年发文情况

统计显示,376所公办本科院校2015年发表高职教育科研论文共计1447篇,占高职教育科研论文发表总量的42.61%,机构平均发文3.85篇。其中,发文4篇(含)以上的普通本科高校共计113所,占有高职教育研究发文公办本科高校数的30.05%;共发文1013篇,占到公办本科高校发文总量的70.00%。

对发文机构统计分析显示(见表1),发文5篇以上的公立普通本科高校共89所,发文共计917篇,机构平均发文10.30篇。其中有19所是2000年以后升格成为本科院校的“新建本科院校”,总共发文114篇,机构平均发文6篇。从发文数量上看,虽具有高职业教育的传统,但是新建本科院校对高职教育科研的研究兴趣和贡献率与传统本科院校相比差距较大,科研积极性需要进一步提升。

(二)公办高职高专院校发文情况

2015年有417所公办高职高专院校在22家期刊中发表了高职教育科研论文,占高职高专院校的40.02%,总共发文1498篇,占被统计论文的44.11%,机构平均发文3.59篇。共有169所院校发文3篇以上,占有发文同类院校数的40.53%,总发文量1165篇,占同类院校发文总量的77.77%。发文5篇以上院校总计99所,占有发文同类院校数的23.74%,共发文932篇,占同类院校发文总量的62.22%。(见表2)

(三)国家示范高职与骨干高职发文情况

2006年到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分批完成了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项目,之后又新增了100所骨干高职建设院校。国家示范性和骨干高职院校(以下简称“国家示范性和骨干高职”)是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发展的典型代表,这些院校高职教育科研论文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展现我国高职院校教育科研水平与科研导向。

2015年,全国200家示范性和骨干高职中的130所在22家期刊发表高职教育科研论文696篇,占高职教育科研论文发表总量的20.49%,占高职高专类高校发文总量的46.46%,机构平均发文5.35篇,反映出国家示范性、骨干性高职院校是高职教育科研的主力,教育科研整体实力高于其他普通高职高专院校。其中,66所国家示范性高职发文430篇,64所骨干高职发文266篇,示范性高职的发文贡献度明显高于骨干高职。

将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与普通高职高专院校发文进行比较发现,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发文3篇以上学校数量为74所,普通高职高专院校为96所;发文4篇以上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60所,普通高职高专院校63所;而发文5篇以上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49所,普通高职高专院校50所,两者在机构数量上呈现均衡的趋势。(见图1)

虽然发文3篇以上机构数量大致相当,但对5篇及以上的论文发表机构进一步统计分析发现,49所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共发文535篇,机构平均发文10.92篇,而普通高职50所,共发文397篇,机构平均发文7.94篇。在发文的活跃度上,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明显高于普通高职高专院校。发文8篇以上的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优势比较明显,显示高职教育科研存在明显的集中趋势,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从发文的数量上看,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的教育科研产出、发文意愿以及活跃程度要强于普通高职高专院校。但根据统计,仍然有70所(总量为200所)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没有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高达70%的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140家)的高职教育科研论文发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59篇)。

通过分析发现,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群体内部的教育科研水平差距相当大,如果希望扩大重点高职院校的教育科研示范作用和引领作用,提升影响力,还需要加强重点引导,通过内外部科研机制的改革来调动学校进行高职教育科研的积极性,提升科研能力,促进相应成果产出。

(四)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发文情况

2015年全国民办普通高校与民办高职高专共734所,其中91所发表了高职教育科研论文,占民办高校总数的12.40%,共发文142篇,占被统计论文的4.18%,机构平均发文1.56篇。其中,发文2篇以上高校25所,发文77篇,占到民办高校高职类教育科研论文总量的54.23%。(见表3)总体上,民办高校高职教育科研成果数量和发表意愿不如公立高校、教育科研需求不高。

(五)其他院校、机构发文情况

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有31所成人高校共发表高职教育科研论文56篇,占高职教育科研论文总数的1.65%。其他科学研究机构,包括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政府直属研究部门等单位共发表教育科研论文61篇,占发文总数的1.80%。另外,此次统计论文的发文院校中,有22所“学校机构”并不在教育部公布的名单之中,它们共发文36篇,占发文总数的1.06%。综合来看,这几类机构总共发文153篇,占总论文量的4.51%,研究参与度较低。此外,公司企业的高职教育科研发文的数量亦较少,在产学合作和双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国家战略需求下,高职教育科研产出的结构需要随之动态调整。

二、2015年高职教育科研论文作者情况

经数据分析,高职教育科研论文作者队伍情况具有如下特点:

(一)合作研究情况

单独署名和合作署名是发表论文的主要方式。在2015年高职教育科研3396篇论文中,有1933篇为单独作者署名,占论文总量的56.92%;987篇为两位作者合作发表,占比29.06%;312篇文章为3名作者合作发表,占比9.19%。三者合计占被统计论文总数的95.17%。可以发现,规模较小的研究团队是目前高职教育科研的主要力量,独立研究占到教育科研发表的半数以上。4人合署52篇,占比1.53%;5人及以上合作作者的共计112篇,仅占被统计论文的3.30%,其中署名最多的数量为18人。(见图2、图3)

(二)职称情况

作者的职称信息能够很好的反映高职教育科研力量在高校内部的分布结构,反映出本领域科研总体发展趋势。在被统计的3396篇论文中,有3100篇论文作者有职称说明,另有296篇论文没有标注作者的职称信息。其中,第一作者拥有正高职称的论文有483篇,占总量的15.58%;第一作者副高职称标识的论文1079篇,占被统计论文的34.81%。高级职称发文总共1562篇,占发文第一作者总量的50.39%。中级职称发文1191篇,占被统计论文的38.42%,两者合计88.81%。统计数据显示,中级职称与副高职称是高职教育科研论文发表的主力,两者论文产出绝对数量相当。另外,在读学生也有一定的发文量,其中博士生发文98篇,占被统计论文的3.16%,对高职教育科研有一定的贡献。(见表4)

通过对比2015年高等教育科研论文作者职称情况,我们发现正高、副高和中级职称作者均是研究主力,发文量占据绝对优势。不同的是,高等教育科研中,正高级职称作者发文量所占比例高于副高级和中级,且远远高于高职教育研究中正高级作者发文比例。在高职教育研究中,副高级和中级职称作者发文比例均高于正高级作者发文比例。此外,博士生在高等教育领域表现得更为活跃,与高等教育科研论文作者相比,学生高职科研论文中的发表贡献率明显偏低,这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结构有着密切关联,科学研究在教学过程中的占比较少。(见图4)

(三)学科背景情况

2015年高职教育科研论文有半数以上(1831篇)标注出第一作者第二单位,并能明确判定出学科背景。对这部分论文的第一作者学科背景进行分析,发现具有教育学学科背景的论文共659篇,占标记了作者背景信息论文的35.99%;具有文史哲、经管类、理工类、法学类学科背景的论文共703篇,占被统计论文的38.39%;具有医学类、农林类、艺术类学科背景的文章极少,仅有90篇。不难看出,高职教育科研论文发表多学科和跨专业特点鲜明。(见表5)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高职教育科研论文的学科背景仍然主要以教育学为主,但具有跨学科的特点。这一特点和2015高等教育科研论文作者学科背景情况一致。从图5可见,在整体结构上,以教育学科背景为主,但其他学科背景亦占比较重,呈现出跨学科特点。比较而言,在高等教育研究领域,教育学背景更加突出,高出文史哲、经管、理工和法学背景7.87%,而在高职研究领域,文史哲、经管、理工和法学的比重高于教育学,说明在高职教育科研领域中跨学科性更加明显。

三、2015年高职教育科研论文获基金资助情况

2015年发表3396篇论文中,有2125篇论文为各项基金、课题的研究成果,占论文比率为62.57%,这一比例与2015年高等教育核心发文中基金、课题的研究成果比例相当(62.73%)。受资助论文中,有1438篇论文为单项基金/课题资助,518篇论文有2项基金/课题资助,163篇论文有3项基金/课题资助,5篇论文为4项基金/课题资助,1篇则有6项基金/课题资助。论文第一署名基金以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校级和其他进行归类,受国家级基金资助项目论文总共147篇,省部级基金资助论文806篇,厅局级基金资助694篇,校级192篇,其他289篇。基金存在合署的情况,2125篇论文提及国家级基金156项(次),省部级基金994项(次),厅局级基金987项(次),校级基金381项(次),其他469项(次)。篇均基金1.41项。(见表6)

比较来看,高职教育研究与高教研究发文中无基金支持的比例相当,在非国家级、省部级项目来看,高职领域受到的资助要高于高等教育研究,反映了高职教育研究的属地性较强,与地方地域的支持联系紧密。(见图6)

四、高职教育科研热点分析

一个学术研究领域较长时域内的大量学术研究成果的关键词的集合,可以揭示研究成果的总体内容特征、研究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学术研究的发展脉络与发展方向等。根据2015年4家高职核心期刊的学术论文关键词的统计分析,将全部关键词信息进行提取并逐条拆分,得到11764个关键词,平均每篇文章3.69个关键词。对这些关键词进行词频分析,独立出现的关键词个数一共5195个,只重复一次的关键词3906个。其中重复出现20次以上的关键词如表7,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职教育科研的热点。

我们将内涵相同的关键词进行整合,将“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模式”合并为“培养模式”(88篇),将“高等职业教育”“高职教育”合并为“高职教育”(200篇),重复20次以上的关键词合并后为51个。

根据Donohue于1973年提出的高频词低频词界分公式:(I1为文中出现1次的词汇数量)。计算出高职教育研究高频词阀值为87.89,高职教育科研领域仅有9个高频词,不能完全代表研究的热点。根据经验法则,为了更好地描述高职教育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我们选取30作为高频词的阀值对高职科研的热点问题进行统计分析,生成253对共现词对。(见表8)??Á81121-????IT

将生成的关键词共现矩阵导入Ucinet 6.0进行网络关系分析,生成网络关系图。(见图7)我们发现,“高职院校”处于高职教育研究网络的中心位置,其中介中心最大,是网络的中心节点,“高职教育”“高职”等学科自身的领域问题也是学科研究的重点,“人才培养”“培养模式”在高职教育科研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节点地位,这些都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同时“创业教育”“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教学改革”“实践教学”等处于次级研究重点的位置,这些都是最新政策强调的重点;同时,我们看到近期以来一直强调的“现代学徒制”“职业能力”等政策问题,“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等宏观体系问题,以及有关“高职学生”等主体性问题的研究仍然处于高职教育科研的边缘,说明政策向高职教育研究的传导存在滞后性。

五、结论

总体上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科研论文的数量庞大,各高职院校对教育科研的要求有所不同,导致教师在高职教育科研论文发表表现不同,产生了差异性特征。同时,根据最新的CSSCI核心期刊目录的统计分析,我国教育类核心期刊36种,而职业教育类专业期刊数为零。北京大学2015版《中文核心期刊目录》中教育类期刊共计77种,职业教育类仅4种。

以2015年为例,在我们选定的18家高等教育研究期刊上共发表(非高职)高等教育研究类论文3464篇,年平均刊载192篇,而2015年仅在4家职业教育类杂志发表的高职教育科研论文就达到了3188篇,年平均刊载797篇。但总体上高职类核心期刊的影响因子偏低。(见表9)

这反映了我国职业教育学术研究的平台还不完善,关于职业教育自身发展规律、自身状况研究的生态系统还不健全,学科的成熟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也就导致了期刊发文规模与质量之间的矛盾。

数据来源:CNKI数据库统计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的转型,以及制造强国战略的逐步实施,针对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研究将逐步增加,研究的质量也将进一步提高,需要有效的科研平台予以支撑,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趋势下,如何通过平台建设、制度保障有效提升高职教育科研质量,是在如今职业教育高速发展的情况下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中心学校2015年基础教育统计报表分析报告 篇3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的承前启后之年。全国教育系统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新的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着力促进教育公平、着力提高教育质量、着力调整教育结构,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教育改革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一、学前教育

全国共有幼儿园22.37万所,比上年增加1.38万所,入园儿童2 008.85万人,比上年增加21.07万人。在园儿童(包括附设班)4 264.83万人,比上年增加214.11万人。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共230.31万人,比上年增加22.28万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75.0%,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

二、义务教育

全国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4.29万所,比上年减少1.11万所;招生3 140.07万人;在校生1.40亿人;专任教师916.08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3.0%。

1.小学

全国共有小学19.05万所,比上年减少1.09万所;招生1 729.04万人,比上年增加70.62万人;在校生9 692.18万人,比上年增加241.12万人;毕业生1 437.25万人,比上年减少39.38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88%。

小学教职工(不含九年一贯制学校、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小学段)548.94万人,比上年增加0.05万人;专任教师568.51万人,比上年增加5.12万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 99.9%,比上年提高0.03个百分点。生师比17.05∶1。

普通小学(含教学点)校舍建筑面积67 352.0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 654.85万平方米。设施设备配备达标的学校比例情况分别为: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学校比例64.5%,体育器械配备达标学校比例68.9%,音乐器材配备达标学校比例67.9%,美术器材配备达标学校比例67.6%,数学自然实验仪器达标学校比例69.0%。

2.初中

全国共有初中学校5.24万所(含职业初中22所),比上年减少218所。招生1 411.02万人,比上年减少36.80万人;在校生4 311.95万人,比上年减少72.68万人;毕业生1 417.59万人,比上年增加4.08万人。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4.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4.1%。

初中教职工(含九年一贯制学校,不含完全中学、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初中段)397.63万人,比上年增加2.06万人;专任教师347.56万人,比上年减少1.28万人。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9.7%,比上年提高0.13个百分点。生师比12.41∶1。

初中校舍建筑面积55 042.0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 478.52 万平方米。设施设备配备达标的学校比例情况分别为: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学校比例78.7%,体育器械配备达标学校比例83.6%,音乐器材配备达标学校比例82.3%,美术器材配备达标学校比例82.0%,理科实验仪器达标学校比例85.9%。

3.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

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共1 367.10万人。其中,在小学就读1 013.56万人,在初中就读353.54万人。

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农村留守儿童共2 019.24万人。其中,在小学就读1 383.66万人,在初中就读635.57万人。

三、特殊教育

全国共有特殊教育学校2 053所,比上年增加53所;特殊教育学校共有专任教师5.03万人,比上年增加0.22万人。

全国共招收特殊教育学生8.33万人,比上年增加1.26万人;在校生44.22万人,比上年增加4.74万人。其中,视力残疾学生3.67万人,听力残疾学生8.94万人,智力残疾学生23.21万人,其他残疾学生8.40万人。特殊教育毕业生5.29万人,比上年增加0.39万人。

普通小学、初中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招收的学生4.48万人,在校生23.96万人,分别占特殊教育招生总数和在校生总数的53.7%和54.2%。

四、高中阶段教育

全国高中阶段教育共有学校2.49万所,比上年减少732所;招生1 397.86万人,比上年减少18.50万人;在校学生4 037.69万人,比上年减少132.96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7.0%,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1.普通高中

全国普通高中1.32万所,比上年减少13所;招生796.61万人,比上年增加106人;在校生2 374.40万人,比上年减少26.07万人;毕业生797.65万人,比上年减少1.97万人。

普通高中教职工(含完全中学、十二年一贯制学校)254.32万人,比上年增加3.38万人;专任教师169.54万人,比上年增加3.27万人,生师比14.01∶1,比上年的14.44∶1有所改善;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7.7%,比上年提高0.46个百分点。

普通高中共有校舍建筑面积47 135.9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 789.94万平方米。普通高中设施设备配备达标的学校比例情况分别为: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学校比例87.1%,体育器械配备达标学校比例 88.8%,音乐器材配备达标学校比例87.5%,美术器材配备达标学校比例87.6%,理科实验仪器达标学校比例89.8%。

2.成人高中

全国成人高中503所,比上年减少43所;在校生6.59万人,毕业生6.20万人。成人高中教职工4 325人,专任教师3 404人。

3.中等职业教育

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共有学校1.12万所,比上年减少676所。其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3 456所,比上年减少80所;职业高中3 907所,比上年减少160所;技工学校2 545所,比上年减少273所;成人中等专业学校1 294所,比上年减少163所。

中等职业教育招生601.25万人,比上年减少18.51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的43.0%。其中,普通中专招生259.95万人,比上年增加2 861人;职业高中招生155.20万人,比上年减少6.34万人;技工学校招生121.43万人,比上年减少2.97万人;成人中专招生64.68万人,比上年减少9.48万人。

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1 656.70万人,比上年减少98.58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总数的41.0%。其中,普通中专在校生732.71万人,比上年减少16.43万人;职业高中在校生439.86万人,比上年减少32.96万人;技工学校在校生321.46万人,比上年减少17.51万人;成人中专在校生162.67万人,比上年减少31.69万人。

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567.88万人,比上年减少55.06万人。其中,普通中专毕业生236.75万人,比上年减少10.99万人;职业高中毕业生156.01万人,比上年减少22.36万人;技工学校毕业生94.62万人,比上年减少12.18万人;成人中专毕业生80.51万人,比上年减少9.54万人。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共有教职工110.18万人,比上年减少3.03万人。其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教职工40.88万人,比上年减少9 345人;职业高中教职工35.28万人,比上年减少8 109人;技工学校教职工26.03万人,比上年减少4 884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教职工6.60万人,比上年减少7 377人。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共有专任教师84.41万人,比上年减少1.43万人,生师比20.47∶1,比上年的21.34∶1有所改善。其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专任教师30.43万人,比上年减少2 611人;职业高中专任教师29.00万人,比上年减少3 289人;技工学校专任教师19.16万人,比上年减少2 992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专任教师4.82万人,比上年减少4 924人。

五、高等教育

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 64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0%。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 852所,比上年增加28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 560所(含独立学院275所),比上年增加31所;成人高等学校292所,比上年减少3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1 219所,比上年增加17所;高职(专科)院校1 341所,比上年增加14所。全国共有研究生培养机构792个,其中,普通高校575个,科研机构217个。

研究生招生64.51万人,比上年增加2.37万人,其中,博士生招生7.44万人,硕士生招生57.06万人。在学研究生191.14万人,比上年增加6.37万人,其中,在学博士生32.67万人,在学硕士生158.47万人。毕业研究生55.15万人,比上年增加1.57万人,其中,毕业博士生5.38万人,毕业硕士生49.77万人。

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737.85万人,比上年增加16.45万人;在校生2 625.30万人,比上年增加77.60万人;毕业生680.89万人,比上年增加21.52万人。

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236.75万人,比上年减少28.86万人;在校生635.94万人,比上年减少17.19万人;毕业生236.26万人,比上年增加15.03万人。

普通高等学校校均规模10 197人,其中,本科学校14 444人,高职(专科)学校6 336人。

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236.93万人,比上年增加3.36万人;专任教师157.26万人,比上年增加3.81万人。普通高校生师比为17.73∶1,其中,本科学校17.69∶1,高职(专科)学校17.77∶1。成人高等学校教职工5.13万人,比上年减少1 629人;专任教师3.02万人,比上年减少1 292人。

普通高等学校校舍总建筑面积89 141.3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 830.6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 058.60亿元,比上年增加400.11亿元。

六、成人培训与扫盲教育

全国接受各种非学历高等教育的学生725.84万人次,当年已毕(结)业907.54万人次;接受各种非学历中等教育的学生达4 561.53万人次,当年已毕(结)业4 909.07万人次。

全国职业技术培训机构9.9万所,比上年减少0.61万所;教职工47.30万人;专任教师28.42万人。

全国有成人小学1.48万所,在校生94.82万人,教职工2.99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57万人;成人初中1 071所,在校生33.70万人,教职工4 414人,其中,专任教师3 692人。

全国共扫除文盲44.75万人,比上年增加0.60万人;另有47.48万人正在参加扫盲学习,比上年增加1.93万人。扫盲教育教职工2.22万人,比上年减少3 956人;专任教师1.07万人,比上年减少136人。

七、民办教育

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16.27万所,比上年增加7 435所;招生1 636.68万人,比上年增加72.83万人;各类教育在校生达4 570.42万人,比上年增加268.52万人。其中:

民办幼儿园14.64万所,比上年增加7 094所;入园儿童998.19万人,比上年增加44.53万人;在园儿童2 302.44万人,比上年增加177.06万人。

民办普通小学5 859所,比上年增加178所;招生124.36万人,比上年增加9.55万人;在校生713.82万人,比上年增加39.68万人。

民办普通初中4 876所,比上年增加132所;招生170.73万人,比上年增加2.99万人;在校生502.93万人,比上年增加15.92万人。

民办普通高中2 585所,比上年增加143所;招生94.51万人,比上年增加11.78万人;在校生256.96万人,比上年增加18.31万人。

民办中等职业学校2 225所,比上年减少118所;招生70.93万人,比上年减少1.02万人;在校生183.37万人,比上年减少6.21万人。另有非学历教育学生25.83万人。

民办高校734所(含独立学院275所),比上年增加6所;招生177.97万人,比上年增加5.01万人;在校生610.90万人,比上年增加23.75万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在校生509人,本科在校生383.33万人,高职(专科)在校生227.52万人;另有自考助学班学生、预科生、进修及培训学生31.53万人。民办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813所,各类注册学生77.74万人。

中心学校2015年基础教育统计报表分析报告 篇4

开学专项督导自查报告

根据七星关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七星关区教育局转发《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办公室关于做好迎接国家2015年春季开学专项督导的通知》(黔教督办【2015】6号)文件精神要求,我教管中心严格按照2015年春季开学工作专项督导重点内容进行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开学条件保障情况

1、我教管中心于2015年2月26日组织辖区内公办教师召开教职工大会,进行开学工作部署,应到会303人,实际到会281人;2月28日、3月1日报名注册,学生基本返校就读。

2、辖区内各村校现目前不存在因家庭困难、生活困难或学习困难而失学的情况;组织师生按时返校工作情况,教职员工都及时到岗,学生都按时返校。

3.辖区内各村校使用的教材符合上级规定要求,及时在开课前发送到学生手中,教辅材料不存在侵权盗版、违背自愿原则强制订购等问题。

4.各村校学校食堂、教学设施设备经过检修,运行良好。5.各村校积极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三爱” 教育活动和节粮、节水、节电“三节” 主题教育。

二、学校安全工作情况

1.各学校对校园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建立台账。2.各校园实行封闭式管理及人防、物防、技防措施严格执行校外人员进入校园是否进行登记,门卫和保安员持证上岗并配齐配全安全叉、橡胶棒等必要的安全防护、应急处置。

3.各村校不存在校车接送现象

4.各村校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通过安全教育课、消防安全演练、家长会、发放安全知识手册、致学生家长书信等方式宣讲安全知识,制定校舍倒塌、食物中毒、拥挤踩踏等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三、规范办学行为情况

1.辖区内各村校不存在违规乱办学、乱办班和乱收费等社会高度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2.校务公开情况,严格执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收取符合规定,校服征订是否规范、质量过关。3.义务教育学校规范办学行为情况,存在超大班额现象,课程安排符合国家和省级规定,严格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要求,不存在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排名并张榜公布情况,不存在组织学生补课情况,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落实。

四、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1.教师配备情况,没按规定为学校配齐教师,音体美教师是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2.教师队伍稳定情况,教师的合法权益落实到位,不存在拖欠工资情况,相关工资福利和社保政策宣讲到位,教师通过合法途径反映问题、表达诉求。

3.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金等行为的规定》不存在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行为。

杨家湾镇教育管理中心

中心学校2015年基础教育统计报表分析报告 篇5

过去的一年,在市教育局和镇委、镇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刘升镇中心学校弛而不息转作风,持之以恒促发展,真抓实干,主动作为,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攀升,继2014年中考全市综合考评乡镇组第五名的同时,2015年中考A类生1人,考入华师一附中1人,填补了刘升教育史上的空白;升入枣阳市一、二中人数比例高达56%,创刘升镇历史新高,提升了办满意教育的人气。

一、狠抓基础建设,让学校发展壮筯强骨

一是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刘升镇中心学校抢抓中央、省加大农村教育投入的发展机遇,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先后争取项目资金50余万元,枣林小学完成大门改建、主路硬化、厕所新建及浴堂建设等工程;榆树小学争取项目资金130万元让公立幼儿园破土动工,拆除4幢D级危房投入65万新建学生公寓,完成了主体工程;刘升小学争取项目资金172万元教师公租房主体工程顺利完成,争取外援资金5万元,添置办公桌椅16套、办公电脑及打印机16台,为推进刘升教育发展强筋健骨。为优化育人环境,刘升镇中心学校一方面紧缩其他开支,积极争取上级项目,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对校园环境进行美化亮化绿化硬化,进一步改善了学校运动场、如厕、洗浴、大门、食堂、宿舍等办学条件,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二是规范办学行为,提高教育质量。一年来,刘升镇中心学校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关于规范办学行为的规定,强化措施,持续发力,力推教学质量迈上新台阶。建章立制保质量。把教学质量纳入各中小学校长绩效考核,与校长待遇、职务晋升、评先表彰挂钩。同时,中心学校细化内部管理制度,加强过程管理,在全镇教育营造“人人讲质量、人人要质量”的浓厚氛围。骨干引领促质量。师资力量决定教育质量。中心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压担子、给舞台,你出彩,我喝彩,力推再上新台阶”精准培养模式,想方设法为骨干教师成长创设条件,目前,全镇己培养省、市级骨干教师14名、学科带头人6名。教研教改兴质量。大力开展网络教研、联片教研、实效教研,组织校级听课、讲课、评课和镇级优质课赛讲活动,邀请市级讲师团“送

教下乡”,名师工作室专家组成员来镇指导点评,研讨整合,共同提高。

三是规范制度建设,提升管理水平。刘升镇中心学校按照依法治教的要求,改革粗放式管理模式,着力在“精”字上动脑筋、在“细”字上做文章,积极推进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从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安全管理、校园管理、后勤财务管理等方面入手,结合刘升教育实际,深入调研,制定制度和考评细则,经过中心学校全体人员反复酝酿修改,反复征求意见,教育总支审议论证,先后制定完善《刘升镇中小学校长责任制考核细则(试行)》、《常规教学检查细则(试行)》、《教师职务评审量化标准(试行)》、《财务管理制度》等13项管理制度。实践证明,这些制度细则符合实际尊民意,落地生根接地气。同时,中心学校工作人员深入一线,走入师生,带着大家干,做给大家看,凝聚正能量,提升精气神,干群关系更加和谐,歪风邪气逐渐消除,制度的效能得到发挥。

二、狠抓班子建设,让干部作风雷厉风行

一是精诚团结“敢亮剑”。团结出生产力,更出战斗力。在刘升教育,要求同志们做到的中心学校一班人率先做到;组织上要求不能做的,班子成员总是第一个“刹车”。同时,逢会必讲“八项规定”、“两严”、“三严三实”等硬性规定,强化政治纪律、严守政治规矩,加强作风建设,“去邪气、树正气、鼓士气”形成共识。对于学校日常管理,校长们开动脑子想方设法管理好学校,中心学校用赛场选马的方式来激励,成熟的做法全镇推广,辐射带动全面开花。一年来,先后在刘升镇小召开全镇教学研讨会,在刘升小学召开校本教研现场会,在榆树小学召开教学常规专项研讨会,在刘升镇中、刘升小学召开全镇教育管理推进会等,刘升教育呈现出精进提质、奋力争先的强大气场。

二是真抓实干“鼓足劲”。刘升镇中心学校在市教育局党组坚强领导下,拓宽视野选人,不拘一格用人,把“带头人”选准,把班子选优配强。同时,采取现场督导、定期检查、定期考核、年终述职等方式,坚持不懈督导校长压实责任目标任务。刘升小学校长带领干部教师推行精细化管理,把过程做实,把细节做精,在无地域、师资优势的情况下,生源快速回升;大河小学校长、枣林小学校长在师资缺乏的情况下,不等不靠,亲自带课,带头示范等,为全镇教育树立了标杆。

三是取长补短“建平台”。刘升镇中心学校出台具体措施,为每名教师成长出彩搭建平台。2015年3月,枣阳市共评选出10名“枣阳名师”,其中,镇中教师王永清、镇小教师习艳榜上有名;2015年5月刘升镇小青年教师李锦在教育部开展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她所讲的《七律•长征》一课获得省级一等奖并被推荐参加教育部优课评选,全市仅9节课入围。坚持一手抓教师的师德师风,一手抓教师业务素养,两手抓两手硬。2015年教师节,王永清在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联合举办的“感动枣阳十大最美教师”评选中,第一个走上领奖台,之后又被襄阳市教育局评为“十佳师德标兵”,提名推荐为“感动襄阳十大人物”候选人。

三、狠抓安全管理,让学校师生笑逐颜开

一是持之以恒抓安全。刘升镇中心学校安全工作天天讲,“要求”写在文上,“提醒”挂在嘴上,“排查”抓在手上,“整改”放在心上,推行精细化管理,未雨绸缪,警钟长鸣,校园新增摄像头46个,不漏掉一个“空档”,不疏忽一个“盲区”。一年来,实行校园安全管理常态化、制度化、高压化,开展多种形式安全教育,集中开展4次“零点行动”,突出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排查整改问题110余个,进行案例专题教育22场。联合公安、食品药品监督、安监、卫生、交通路政等部门,开展专项安全卫生检查,处理违规事件2起。定期开展校车安全大排查,安装校车GPS监控系统,对校车超载、超速现象随时发现随时整治,切实保障幼儿安全。

二是全力以赴保稳定。积极发挥心理咨询室作用,注重对学生心理的疏导,对学生“减压”,促进其健康成长。针对历史欠债、民师及偶发事件等不稳定因素,中心学校及各学校采取分片联系、包案化解、加强协调督办等方式,不“拖”不“瞒”,不 “捂”不“盖”,主动解决,尽快解决,妥善解决,小事不出校,大事不出镇,绝不上交矛盾和问题,确保了刘升教育的和谐稳定。

四、狠抓均衡建设,让学校拉近贫富差距

一是建立交流机制。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刘升镇中心

学校打通使用镇域内教师,建立教师支教、交流、轮岗机制,促进教师合理流动,优化组合。2015年,刘升镇中教师马仁胜主动到偏远的杉树林小学支教,程桂林老师连续三年在大河小学支教,他们大力推行研训模式,在课堂教学上强化一个“实”字,在学生管理上突出一个“爱”字,在教研教改上力求一个“严”字,2015年全镇学校考核综合指数这两个学校分别向前推进了2个和4个名次,将薄弱学校变成了“领头羊”。

二是推行“校际结对”。全镇校际间建立挂钩帮扶关系,不定期互派教师代表跨校听课、评课、兼课,举办讲座,开展教研活动。一年来,枣林小学与刘升小学、杉树林小学与榆树小学结对子,不仅互派教师交流学习,在学校管理上也密切互动。薄弱学校的管理水平、师资力量、教学质量都实现了质的飞跃。

三是推进深度交流。为推进教师深度交流,2015年秋,中心学校启动新一轮教师交流方式:亲身交流模式。根据全镇教师专业技能及年龄结构合理进行镇际调动,实现教师资源的趋于平衡,同时加强校长队伍建设,强化理念更新。平台交流模式。通过网络平台建立名师工作室、校长工作室、教师工作室,加强对校长、教师的培训,以点带面,培养一批在各学科有一定影响力的名校长、名教师。帮带交流模式。建立“骨干教师工作站”,实行骨干教师帮带徒弟制度,规定每位进站的骨干教师在全镇范围内培养骨干青年教师2-3名,指导帮助青年教师成长。

五、狠抓传统教育,让师生感知前人风范

一是思想重视抓宣传。全镇各校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利用教师例会、教研会向全体师生宣传学习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教师利用班会、诵读课向学生明确以传统文化涂亮人生底色,滋养心灵等经典诵读益处。校园内有《弟子规》、《论语》、《三字经》等传统文化的喷绘图文,走廊里、教室里有关传统文化教育的名言警句等让学生时刻感受着传统文化带来的巨大影响。学校开展的有关活动通过校园网站和中心学校创办的《刘升教育》进行宣传,扩大影响。

二是制度管理促开展。中心学校适时召开传统文化教育推进会,要求各校成立领导小组,由校长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在全镇范围内大力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各校分头策划规程,职责

明确,安排落实。刘升小学、刘升镇小走出去,学习外校活动经验,并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感知传统文化的精髓。刘升中学充分利用语文老师的专业优势和阅历丰富、知识渊博的老教师的特长,根据宣讲内容,结合个人特点,通过查找资料,针对不同的内容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传统文化知识讲学,为全校师生快速解读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提升个人修养奠定的良好的基础。

三是认准定位重落实。通过开展经典诵读和传统文化讲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活跃思维,陶冶情操,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促进学校人文发展,提高办学品位和办学特色。刘升中学、刘升镇小利用每天上午早读前10分钟和每天中午上课前10分钟,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由语文教师组织并指导学生诵读,帮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刘升小学花样跳绳跳出新花样,他们在进行花样跳绳中把《弟子规》、《三字经》融入其中,一边跳绳一边诵读,学生乐在其中。同时,为检验诵读效果,他们还开展了诵读比赛,比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并举办了《中华传统文化诵读比赛暨〈弟子规〉展演》颁奖典礼。

在推进全镇传统文化教育中,着力培育“一校一品”的校园文化,构建办学特色。刘升镇中的“善”文化、刘升镇小“经典”文化、刘升小学的“孝”文化,榆树小学的“雅”文化等,激励学生积极向上。

六、狠抓廉政建设,让校园环境得到净化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净化社会风气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心愿,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落脚点,则是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与教师党员签署的《教师党员公开承诺书》所涉及的的责任、内容,认真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活动。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筑起思想道德教育和制度监督制约两道防线,以《准则》、《条例》为指导,以党员为主体,以干部为重点,以制度来规范,以监督来强化,坚持不懈地抓党风廉政建设。

一是增强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反腐倡廉,率先垂范。教育总支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干部队伍建设的首位,以提高干部精神境界作为反腐倡廉的一并项根本性措施,坚持不懈地抓实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思想素质,以期达到政治上的清醒、坚

定。在学习规范上,坚持系统的科学理论的学习,使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廉洁自律和接受监督的自觉性。在学习方式上,坚持抓实中心组学习,并把中心小组集中学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坚持联系实际,即联系学校实际,联系个人工作实际,联系个人思想实际工资,使切实提高思想水平,改进工作作风,在学习形式上:有学原著、文件、事迹、正反材料,有收看电视、录像,有讨论、讲座、交流发言等。要求干部做到“四个一”,即:订出一个学习计划,学好一个理论,解决自己的一个实际问题(不足),撰写一篇年终廉洁廉政述职报告。通过学习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合格干部的素质要求,深刻地认识到“干部”二字的重量。

要求干部不仅要对本部门的各项工作负责,也要对党风廉政建设全面负责,并完善了《党风责任制若干规定》,把党风廉政建设、执行政策法规贯彻到学校工作中去,保证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二是专题研究,认真部署,健全并落实廉政制度。我们坚持把反腐倡廉工作作为支部工作的一件大事抓紧抓好。召开了多次支部扩大会议,并请党风监督员参加,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贯彻执行每次反腐倡廉会议精神,制定严实的反腐倡廉工作实施计划。根据上级精神针对本校实际进一步健全廉政规定制度。有好制度,只是知道该怎样做;有责任人,就有人落实做的怎样。所以我校的制度明确了责任人,做到有法可依,有人可究,保证了制度的落实。

三是加强民主建设,完善多层次、多途径的监督机制。

1、保证质量,完善党内监督机制。为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加强党组织内部的自我监督和相互监督。围绕廉政建设这一重点,根据干部的思想实际,确定民主生活会的主题。会前通知并广泛搜集群众意见,做到会前有准备,会中有重点,会后有整改。坚持民主生活会“时间、人员、主题、通报”四落实建立纪检委员检查民主集中制执行的通报制度。

2、拓宽渠道,强化群众监督机制。积极向全体教职工宣传上级有关部门廉政政策、纪律,宣传学校廉政规定、制度,接受群众监督。拓宽监督评议渠道,充分利用一切时机听取意见。听取了部分群众和党风监督员、对干部、党员勤政廉政的意见,并作为对党员干部的评议依据。

3、规范自律,增强自我约束功能。总支根据上级要求和干部实际,制定了各种规范干部自律的有关部门规定,并坚持“一重温、二实践、三评议、四自查、五总结”,不断提高自我约束功能。

四是做好党员,教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廉洁执教,党风促教风。

1、把反腐倡廉与师德教育结合起来,疏通思想,保证政策的贯彻执行。

2、把反腐倡廉与日常思想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倡导节俭,禁止赌博,促进社会风气好转。为人师表,在地点上、时间上应是全方面的。校总支要求教工在日常生中,在社会活动中遵守国家法令,遵守社会公德,为净化社会风气,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赌博,本来在我校就没有什么市场,党员干部更没人赌。在上级发文禁赌后,党内外经过专题生活会,我校校内、教工宿舍内,赌博基本绝迹了。为了倡导积极向上的教工业余生活,学校围绕高效课堂建设多次召开教师课改沙龙,丰富教师业余生活,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3、把反腐倡廉与解决教工困难,为群众办实事结合起来,增强学校凝聚力。反腐倡廉,干部既要廉洁自律,也要关心群众生活。学校领导对教职工坚持“六个必访(婚、丧、产、病、纠纷、特殊困难必访)”,春节期间上门慰问离退休老师,体察群众疾苦,听取群众意见。

中心学校2015年基础教育统计报表分析报告 篇6

回车镇中心学校 2015年11月28日

回车镇中心学校依法治校工作总结

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是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础工作,也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培养青少年学生树立法律意识,自觉增强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一年来,我镇在认真总结“六五”普法教育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全面贯彻党的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结合我镇法制教育工作的具体际,切实制定我镇中小学校普法教育规划,明确了“六五”普法期间,学校将加快法治化管理的进程,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逐渐由行政管理向法治化管理迈进。增强了学校师生的法制观念,提高了学校依法决策、民主管理的水平,维护了学校、教职工、学生的合法权益,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保障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良好成绩,促进了学校的发展。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形成依法治校共识

依法治校是党中央提出的依法治国方针在教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新时期关系教育改革与发展全局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方针,贯彻依法治校方针,对于加强法制建设,确保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我们成立了以中心校校长为组长、副校长及初级中学校长为副组长、各小学校长为组员的回车镇学校法制工作领导小组,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认真组织实施依法治校的各项措施,在组织领导上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做到校长“一把手”亲自抓,班子成员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建章立制,完善依法治校的规范体系

依法治校就是对学校各项工作实现依法管理,用法律法规来规范广大师生员工的言行,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其关键是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在学校形成有法必依、有章可循、照章办事、违章必究的约束机制,使学校逐渐步入法治轨道。

首先,各中小学校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法规性文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学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它是学校管理的规范,是校长管理学校的基本依据,也是教师参与民主管理的基本依据,还是维护和保障师生权益的基本依据,使学校的办学行为得到了全面的规范,大大加快了我镇依法治校的进程。其次,以学校规章制度为依据,加强其他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健全和完善。一方面,对以往的制度重新进行修订,使学校每个岗位都有明确的工作职责,学校各个层面的管理都有相关的制度配套,教师的考核、评定、奖惩都有章可依。如中心校制订的《回车镇教职工请销假制度》、《回车镇教师教育教学评价制度》、《回车镇职务晋升实施办法》等。另一方面,把校内常规管理中已经形成的经验上升为标准(制度),充实到学校的管理制度中去,形成系列化的管理制度,实现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如《回车镇学校财务(财产)管理办法》、《回车镇离退休教师管理若干规定》等。

三、学法用法,依法规范学校的各项工作

依法治校是一项综合性、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工程,因此

中心校把依法治校工作纳入工作计划中,落实到工作的各个方面。

1、严格执行上级部门有关要求。各年级所有学科只使用省教育厅审批的教材,开足、开齐、开全。全镇教师严格遵守“十不准”、“三条禁令”和“八项承诺”。不乱订教辅资料、搭车收费,也没有教师利用寒暑假或节假日为学生有偿补课。学校收费按上级有关部门的指示精神出示收费公示牌,发放和张贴致家长的一封信。学校开设法制教育课,有任课教师,按教学计划授课,对学生进行学法、知法、用法考试。

2、创设宽松和谐的素质教育环境。坚持“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的办学宗旨,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各种渠道救助贫困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更不让一个学生流失。同时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制订制度,从而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学习的乐趣,享受最基本的“亲情”教育。

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实施素质教育,打造教育强校,关键在于教师。我镇通过开展民主政风行风评议、真抓落实,狠抓作风、规范管理、提升质量、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对党员教师深入开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等主题活动,增强教师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使命感,加强教师爱护学生责任意识,使教师都能以师德作为衡量自己工作的尺度,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每学年,学校都要聘请法律人士对教师进行普法讲座。此举,促使良好的师表形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好评。

4、狠抓青少年法制教育。一方面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开展内容丰富的法制教育、竞赛活动。同时,开设安全教育课,每学期要求学校校长亲自上课不少于2节,各班主任开学第一节课为安全教育课;利用晨会、班队活动、升旗仪式及开学典礼等形式进行法纪教育,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觉守法的意识。另一方面,寓法纪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在“12.4”法制宣传日,校长在升旗仪式上进行讲话,各班级举办法制宣传日主题队会,努力创造法制教育的校园环境。定期邀请校外法制副校长及关工委、交警部门、公安部门来校举办法制教育、交通安全讲座,以身边真实事例对学生进行教育。利用班队会、小广播、演讲、讲故事、多媒体等形式广泛进行法制宣传,对学生进行《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青少年犯罪法》等教育,培养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和守法、用法的法律意识。

5、极力优化育人环境。每学期联合镇综治办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对校园周边违规经营的网吧、游戏厅、小卖部等坚决予以打击。一年来,开展了针对“三无食品”、小卖部规范经营等专项整治2次,有效维护了一方教育安宁、稳定。

四、实行民主管理,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依法管理是依法治校的主体工作,如何使规章制度落到实处,我们以人为本,实行民主管理,努力做到“无情法律、有情操作”,从而进入到教师主动、自觉地自我管理境界。

1、充分发挥工会和教工大会职能。我镇为突出教职工的主

人翁地位,每逢敏感制度出台,均要先进行教职工代表会讨论予以通过。如近两年,我镇陆续实施的《回车镇中高级职称聘任细则》、《回车镇绩效工资考评办法》、《回车对口支教实施办法》等等,从而进一步促进学校民主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正常化。

2、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制度。校务公开是推进依法治校、加强学校内部管理的重要措施。我们以教工大会作为实施校务公开的基本形式,进行校务公开。如学校的财务公开,教职工评优、评先及晋级公开,以及教师的考核公开等,真正做到公开、公正、公平。

中心学校2015年基础教育统计报表分析报告 篇7

关键词:瓦斯事故,统计分析,预防措施

1 我国煤矿瓦斯事故概况

我国90% 的煤炭资源的开采方式属于井下开采[1], 我国地质构造又复杂多变, 因此, 瓦斯、顶板、火灾、透水等事故频繁发生, 威胁煤矿安全。

根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事故查询系统[2], 2012-2015 年8 月, 共发生瓦斯事故76 起, 死亡608 人, 受伤105 人, 分别占总事故起数的48.4%, 占总死亡人数的57.7%, 占总受伤人数的68.2%, 因此研究分析煤矿瓦斯事故有很大的必要性。

1.1 瓦斯事故按类型统计分析

从事故类型方面对2012-2015 年我国煤矿瓦斯事故进行统计, 其中。按事故类型绘制事故起数和伤亡人数占比图 (图1) 。

由图1 分析可知, 瓦斯爆炸是事故起数、伤亡人数、每起事故伤亡人数最多的一种瓦斯事故, 起数占瓦斯总事故的40.789%, 死亡人数占52.961, 伤亡人数占62.857%;事故起数和伤亡人数排第二位的是煤与瓦斯突出, 其次是中毒与窒息;每起数事故死亡人数排第二位的是煤与瓦斯突出, 其次是中毒与窒息;每起事故受伤人数排第二位的是中毒与窒息, 其次是煤与瓦斯突出。可见, 瓦斯事故的起数、伤亡人数基本成正线性相关关系。

随着开采深度的加深, 开采条件较差, 瓦斯含量增加, 井下局部通风管理不善, 导致瓦斯积聚, 在煤炭自燃等引爆火源的刺激下, 就很有可能发生瓦斯爆炸。瓦斯爆炸的破坏范围大、破坏性强, 多为较大的瓦斯事故;且时常引起透水、顶板冒落等次生灾害, 严重影响煤矿安全[3]。

1.2 瓦斯事故按空间统计分析

按发生省份统计2012-2015 年煤矿瓦斯事故 (表1) 。

贵州省瓦斯事故和伤亡人数最多, 占总瓦斯事故的22.368%, 占总伤亡人数的25.105%;其次是四川省, 占总瓦斯事故的13.158%, 占总伤亡人数的18.654%;山东省没有发生瓦斯事故。

我国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特征复杂, 各省份的煤形成期和煤层赋存条件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使得瓦斯事故的发生具有区域性:

(1) 贵州和四川省地质构造复杂, 褶曲、断层构造均发育, 已形成瓦斯积聚;高瓦斯矿井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较多;小煤矿数量较多, 煤矿结构复杂, 难以管理;

(2) 中北部地区的地质构造相对稳定, 煤层赋存状态较好, 不易发生瓦斯事故;

(3) 瓦斯事故起数和伤亡人数成正线性相关关系。

1.3 煤矿瓦斯事故按时间统计分析

按月份和时刻统计2012-2015 年我国煤矿瓦斯事故, 7、8 月份三我国瓦斯事故和事故伤亡高峰期, 12、18 时易发生瓦斯事故, 14 时是伤亡高峰期。7、8 月是我国汛期, 井下瓦斯易积聚;12、18 时正值交接班时间, 工人安全意识较为薄弱;14 时工人劳累, 反应有所缓慢, 事故自救率降低, 人员伤亡较多

2 煤矿瓦斯事故预防措施

根据煤矿瓦斯事故发生的类型、空间和时间等方面的特征, 提出以下措施:

(1) 遵守瓦斯安全守则, 定期检查通风设备, 做到及时检查、及时报备; (2) 增强工人和煤矿企业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提高工人专业素质; (3) 做好基础地质工作并定期补测, 明确掌握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

3 结语

(1) 我国煤矿瓦斯事故主要为瓦斯爆炸、煤与瓦斯突出和中毒与窒息等类型, 瓦斯爆炸最为严重;

(2) 不同地区的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和煤层赋存状态不同, 其瓦斯事故类型和影响程度也不同;

(3) 7、8 月份, 12、14、18 时是我国瓦斯事故高发期, 在这一时期应做好预防工作。

参考文献

[1]冯阳, 施龙青, 牛超等.2001-2013年中国煤矿瓦斯事故分析[J].煤矿安全, 2015, 46 (06) :231-234.

中心学校2015年基础教育统计报表分析报告 篇8

根据《凤庆县教育局关于印发2015年全县教育系统“119”消防宣传月活动方案的通知》的要求,为切实做好 “119”消防日宣传月宣传工作,提高广大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鲁史中心学校积极开展了多项宣传和实践活动,现将具体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确保“119”消防月活动有序开展

为确保学校“119”消防月活动顺利开展,我中心校特成立“119”消防月活动领导组:组长陶正培、副组长黄存根、各完小负责人;组员各班主任、科任教师、各科室负责人。

领导组下设“119”消防月活动办公室在教导处,由字光增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业务的处理。

二、活动内容

1、活动宣传

(1)利用周一升旗仪式时间,进行了“认识火灾、学会逃生”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由各村组分别进行,向广大教职员工及学生宣传消防安全知识及增强消防安全意识。

(2)各班班主任利用安全教育课,上一节有关消防安全的主题班会教育课,向全体学生普及消防安全知识与常识,提高全体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及在火灾的情况下如何逃生的方法。动员学生回家查找有关消防知识的材料,了解更多的消防安全知识。

(3)利用电子白板、红领巾广播、黑板报等渠道对学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学习掌握安全知识,增加防范意识,从而使师生树立了“居安思危、有备无患”的消防观念。

(4)加强对消防器具的管理和保养。我们并不因为这些器具平时闲置无用就放弃管理,而是注重保养保证随时可以应急使用,对学校重要部位消防器材的进行了保障。(5)加强对寄宿生用电安全的检查。每天检查,及时公布,如有违纪,立即收缴有关电器。屡教不改者,劝其退宿。执行情况良好,未有事故发生。

2、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

(1)对学校进行了安全隐患和消防安全设施的检查,并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和解决。

(2)以“119”消防日宣传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建立健全制度和岗位消防职责。完善了消防教育、消防设施等消防管理制度的落实,使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得到了保证,促进了学校消防安全向规范化迈进。

3、消防演习

各学校制定了火灾疏散应急预案,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按照方案要求,在各完小进行了“防火安全疏散”演练;教师明确分工,学生撤离紧张有序。

通过以上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和教职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消防法制观念,提高校园抗御火灾的能力,有效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为创建平安学校,构建和谐校园,营造浓厚的消防安全氛围。

鲁史中心学校

上一篇:银行安全演练报告下一篇:12用户管理安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