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司银行开户管理办法

2024-10-25

新公司银行开户管理办法(共8篇)

新公司银行开户管理办法 篇1

新注册公司银行开户须知

2016-05-18文力 公司注册

导读:新注册公司在银行开户和你个人在银行开户是一个道理,只不过公司开户是属于对公账户,就是便于公司与公司之间的资金进出。公司需要办理各种银行账户以满足生产和交易的需要。所以下面YJBYS小编详细的阐述下企业银行各种账户的各自特征和区别。

一、企业银行开户类型

1.银行基本户是企业为了满足日常和现金收付业务而办理的银行账户。银行基本户办理后银行会核发开户许可证,以便监督企业的信用和资金流动等情况。

2.银行一般户主要是企业为了办理转账结算和现金缴存业务,一般户不能支取现金。

3.银行临时户是企业为了满足临时需求开办的银行账户。像是办理验资临时汇入的资金或者外地采购汇入当地行的资金等。

二、基本户开户流程

众所周知,公司开基本户是首当其冲的,因为需要基本户的开户许可证才能开一般帐户和临时户,也正是因为我们 1 现在所针对的是新注册公司银行开户,所以接下来我们来主要说一说开基本户的具体情况说明。

1,在办理基本户之前,多走访几家银行,比较各大银行的对公业务的收费情况,服务态度,开户速度的快慢程度以及网点的便利程度。确定好选择的银行后,选择离办公地较近的网点,方便以后办公,有的银行当天还办不了,需要提前预约的。到柜台咨询时银行工作人员会给一张所需材料和费用的清单。

2,新办企业银行开户需要证件如下:“营业执照正本原件”,“法人身份证原件”,财务章,公章,法人章。如果是经办人去开户,就还要经办人的身份证,还要一份由公司法人签字同意的授权书。

3:银行开户流程细节:银行交验证件-客户如实填写《开立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申请书》,并加盖公章。-开户行应与存款人签订的“人民币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协议”,开户行与存款人各执一份-填写“关联企业登记表”-下面银行会送报人行批准核准-人行核准并核发《开户许可证》后,一般开户行将《开户许可证》正本及密码、《开户申请书》客户留存联交与客户签收。

三、开设一般账户需要下列资料

1、基本账户开户许可证件原件及复印件

2、营业执照正本及复印件

3、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4、经办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5、公司开户委托人证明(授权委托书)

6、公司公章、财务章、法人或其他人员私章

7、当地银行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延伸阅读:银行帐户分类基本帐户、专用帐户和辅助帐户三种

1、基本帐户:是企业单位日常办理转帐资金收付和办理现金收付的帐户。

主要核算和反映单位的流动资金、生产建设资金、财政预算资金、瞀外资金以及其他资金等。按照单位资金的性质,以及对不同资金的管理要求,分别设立不同种类的基本帐户。包括:存款户、预算存款户、经费限额支出户、预算外存款户、其他存款户和往来户等。

基本帐户是使用最频繁,用途最广泛的一种帐户。企业单位商品交易和劳务活动的款项结算、贷款的支付使用、发 3 放工资、支取现金等,均通过基本帐户办理。因此,对基本帐户的管理,是整个银行帐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专用帐户:为加强资金管理对企业单位的专用基金所开设的帐户。

专用基金存款包括工、商企业按规定提贸的固定资产折旧基金、大修理基金、更新改造资金、企业基金等。企业提取专用基金是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调动企业积极性的一项重要措施。企业专用基金一般是分次提取集中使用的,从提取到使用有一个间隙时间。因此,银行对有专用基金的单位,除开立基本帐户外,另给予开立专用基金存款户。由于专用基金与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不同,它主要是从企业内部形成的,如果新改造成资金、大修理基金、职工福利基金是从企业成本中提取的;企业基金是从利润中提取的。在使用方向上,专用基金根据分类资金的性质,各有其专门的用途。因此,对企业专用基金应实行专款专用,专门管理。

专用帐户除用于企业专用基金存款外,企业单位向银行借款所开立的贷款帐户,作为对贷款使用的专门管理,也划归专用帐户。

3、辅助帐户:是单位基本帐户的附属帐户。

它是企业所属非独立核算的单位,是距离主管单位较远,向其基本帐户的开户银行办理款项收付有困难,经银行审查同意开立的帐户。辅助帐户是企业基本帐户的延伸和补充,为便于对辅助帐户的资金管理,规定辅助帐户除与主管企业的基本帐户发生款项收付外,一般只收不付或只付不收。只收不付辅助帐户的存款余额,由所属单位定期自行转划基本帐户;只付不收辅助帐户所需资金,由主管企业定期自行从基本帐户拨入。

新公司银行开户管理办法 篇2

1商业银行公司业务发展的新趋势

在新经济环境下,商业银行需要根据时代变化不断优化业务发展模式,以便可以在新经济背景中谋求发展。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了以下新趋势:首先,基础业务所占比重逐渐缩小,衍生业务不断增加。储蓄、出纳与会计为常见基础业务,目前基础业务所占比出现了缩小趋势,而由基础业务发展出的衍生业务,包括资产管理、私人银行、理财投资、上门收款、现金营运、信贷管理、电子银行及结算管理业务等所占比重出现了不断增加的趋势。其次,基于资金提供与资产流通业务在不断增加与完善[2]。在股票资本与债务资本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商业银行不但能够利用贷款形式为客户提供资金,同时可以在资金使用方、资金提供方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基于中介作用发展的业务也将由此增加。另一方面,随着分业经营监管力度的不断强化,商业银行也可以为不同企业资产流通提供业务方面支持。相对于传统业务,资产流通服务业务的重点在于托管代理收购合并当中涉及的资产,目前发展较好的托管代理业务包括质押及担保受托人业务、保证代理业务、交换代理业务、转换代理业务、支付代理业务及财务代理业务等。此外,在处理业务时,商业银行对于自身资金依赖性逐渐降低,而对于信誉、专业经验与资金网络依赖性正在逐渐增强,因此在业务发生时,自身资本与资金占用率将会明显减少。

2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策略

2.1优化业务流程,使业务发展能够与网络金融相适应

互联网出现与崛起是商业银行公司业务出现新发展趋势的重要原因,为了使商业银行各类衍生业务能够适应网络金融发展趋势,并在与互联网实现融合过程中获得有效发展,则应重视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不断升级与优化。首先,可以在商业银行中推行点对点式业务流程管理模式,为互联网背景下业务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商业银行可以根据经营业务种类与电商平台、网络金融平台等建立起合作关系,以打造相对完善信息生成与共享生态链,并利用生态链批量获取大众客户及小微客户等多种类型客户信息,以便能够根据客户信息制定深度经营与挖潜方案,为业务调整与优化提供及时、准确信息流。还应根据互联网发展条件下面临网络风险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同步设计业务流程与互联网风险防控流程,以便全面防控声誉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及信用风险等传统金融风险与网络金融风险。其次,可以通过建立适应网络金融发展业务决策中心、产研中心[3]。建立决策中心主要目的在于保证业务处理过程具有准确性与科学性特点,商业银行可以利用网络技术进行集中审批、流程优化,从而有效提高业务经营决策效率,并由此缩短审批时间与减少运营成本。建立产研中心目的在于根据网络金融发展特点研发出能够适应市场需要与客户需要的衍生产品。

2.2重视发展各类中间业务,减少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冲击

利率市场化可增加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竞争压力,为了能够减少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公司业务发展带来的冲击,则应重视发展与优化各类中间业务。首先,应重视拓展投资类业务覆盖范围。在改革银行利率后,非银行机构所提供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业务正变得越来越多,因此投资产品也变得多样化,资本市场所吸引资金将会大量增加,银行存款将会出现缩水问题。对此,商业银行可以强化与券商之间合作关系,以基于证券业务不断创新中间业务职能,包括代理职能与结算中心职能等,在金融投资方面提供更为系统、专业、全面及长期业务服务[4]。其次,应重视发展多种基金管理类业务。近年来,我国基金业务,包括企业年金、社保基金、境外投资基金、证券基金等发展迅速。为了减少利率改革所造成的冲击,商业银行可与国内基金公司展开深度合作,以便能够深入了解基金业务服务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基金类服务产品进行创新,从而确保基金托管业务及基金代销业务等服务质量得到全面提升。此外,商业银行可积极与保险公司开展合作,大力发展银保业务,以使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能够在银保业务中实现双赢。

2.3重视零售业务的发展,对客户结构进行优化调整

长期以来,商业银行以企业客户为主要服务对象,在衍生业务所占比不断增加、资金提供与资产流通类业务量上升、自身资本与资金占用率明显减的业务发展趋势下,应重视根据商业银行经营状况大力发展各类零售业务,并在此基础上对客户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以便可以有效增加银行利润。目前零售类金融业务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利润增长主要来源。相对于批发类业务,零售业务具有经营风险相对分散、占用资本相对较少等特点,因此能够有效适应商业银行综合化业务发展趋势。为了能够有效促进商业银行中的零售业务实现有效发展,则首先应重视转变观念,合理选定目标客户,同时对零售类型业务产品进行创新,以便可以根据零售业务发展趋势建立起具有系统化与全方位性特征的现代经营体系。在转变观念方面,应注重将客户实际需求作为设计零售业务主要依据,力争为客户提供具有个性化与多元化特点零售业务,让客户能够被零售业务所吸引[5]。在选定目标客户过程中,应重视做好客户积累、经营与增值工作,在客户积累工作中,应适量增加投入,以便为客户经营以及增值提供有利条件。此外,应重视根据客户需求对零售业务进行不断创新,适当组合包装具有一定相似性的业务,确保组合包装后零售业务能够满足特定客户群需求,以提高客户群对于零售业务忠实度。

3结语

综上,发展多种业务门类是拓展商业银行盈利渠道重要途径。为了有针对性发展业务门类,则应明确业务发展新趋势,同时应注重根据外部经济环境变化优化经营策略,在必要的情况下需增加人才与科技方面投入,从而确保商业银行业务实现稳步发展。

摘要:商业银行业务种类与发展情况主要由外部市场经济环境决定,本文探讨了银行公司业务发展新趋势,并分析了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策略,包括优化业务流程,使业务发展能够与网络金融相适应;重视发展各类中间业务,减少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冲击;重视零售业务发展,对客户结构进行优化调整。

关键词:业务发展,公司,商业银行,新趋势

参考文献

[1]杨艺,罗明敏.中国商业银行的收益水平、结构与快速增长——基于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比较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7):96-105.

[2]周月书,韩乔.产权改革对农村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影响--基于江苏省48家农村商业银行的实证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5(5):428-431.

[3]邢光远,冯宗宪,冷奥琳.央行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以商业银行议价能力为路径[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4(6):51-57.

[4]周小柯,吉生保,孙艺益.中外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及对比分析--来自DEA-Malmquist指数的经验证据[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5(1):11-15.

新公司银行开户管理办法 篇3

此言不虚。在基金业协会年初公布的数据中,新成立的基金公司红塔红土、英大,目前分别管理资产41亿元、21亿元,全部为专户产品。浙商、安信的专户规模占比,也都在70%左右。

凭借先天渠道优势,8家银行系基金公司的专户总规模合计达到932亿元,占全行业1923亿元专户总规模的48%。

典型的靠专户崛起的公司是浦银安盛,2011年12月才拿到专户理财业务资格,短短一年中,发行了多只分级债券、高收益债等类型产品,专户规模发展到了56.23亿元,与其公募规模持平。目前,浦银安盛专户规模名列第9。

中银专户规模领先

社保和年金业务,是不少大公司拓展规模的突破口。不過,没有社保和年金资格的中银,2012年凭借459亿元的专户规模,以1460亿元的资产管理总规模,排名行业第7。

专户业务中规模上百亿的两家公司均出自银行系。除中银外,工银瑞信也有239.44亿元的专户在运作,弥补了在社保和年金上的弱势。

某排名前三基金公司机构业务部负责人对《投资者报》表示,银行系基金公司发展低风险的现金管理型专户拥有先天条件。“银行理财资金庞大,有大量低风险收益需求的客户,可以募集大量资金给子公司。加上这类产品收益稳定,产品到期后下一个产品可以很快对接上,所以不会断档。”

同时,一对多产品的潜在客户,多在银行渠道,工银瑞信拥有的优势是,设计产品时与工行个人金融部、私人银行部等多个部门合作。

由于专户属于私募性质,法律和法规并没有限制,因而可以买卖控股股东股票。目前,“工银瑞信基金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账户持有工行股票10.53亿股,占总股本比例0.3%,单这一个账户2012年底的市值就超过50亿元。

此外,“工银瑞信基金公司-工行-江苏汇鸿国际集团中锦控股有限公司”、“工银瑞信基金公司-工行-平安信托平安财富创赢一期12号集合资金信托”、“工银瑞信基金公司-工行-天津新远景优盛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三只一对一专户,2013年初参与包钢股份增发,还合计持有包钢股份1.68亿股。按照包钢股份3月21日收盘价4.89元计算,市值合计8.22亿元。

而从正常水平看,大基金公司专户规模都在50亿~100亿元之间。只有华夏由于股权问题专户一直未发新产品,目前规模在30亿元。

新公司打“创新牌”

到2012年末,73家基金公司中有68家开展了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专户发展步伐越来越快。截至今年2月,沪深两市基金公司专户理财产品户数合计2248户,与公募基金仅差205户。

低风险、结构化债券专户等产品创新层出不穷,让不少新公司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

凭借创新型专户及传统管理型专户同步发行,财通基金公司专户数量已近40只,累计管理规模近30亿元。财通表示,传统管理型专户产品成立至今全线正收益,而创新型业务主要包括商品期货专户及引入量化对冲的定增型专户。

国内首家公募基金与专户业务资格同时获批的安信基金,发行了安信金池广溢、安信广富安发、安信发现号、安信永续增长1号专户产品,产品涵盖了混合型、债券型等类型,专户规模占比达到68%。

成立不久的英大与红塔红土基金公司,都专攻专户业务。英大首只一对多产品英大盛通分级债券1号发行4天即完成销售额度。据了解,投资者包括中国电财和招行银行高端客户。目前,英大旗下已有5只专户产品,产品类型包括进取系列和稳健系列,及盛通分级一对多系。

争夺机构投资者

修正后的《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首次将未通过证券交易所转让的股权、债权及其他财产权利纳入,并允许基金公司通过设立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进行投资。这对于专户来说无疑是利好。

华宝证券认为,专户通道业务,也是刺激基金专户开户增加的原因之一。由于基金专户投资限制较少,不少信托、券商、银行、阳光私募都通过专户发行产品。

银河证券张帆认为,专户产品对机构投资者更有吸引力。首先,专户产品的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可以协商确定;其次,专户产品放宽了投资比例的限制,允许基金公司根据客户需求定制更为灵活的投资策略;再次,专户产品强调托管制度,不强调托管资格,增加了现金收益类专户产品或票据类专户产品的灵活度。最后,在特定市场环境下,专户税收安排政策有利于机构投资者的合法避税。

新公司银行开户管理办法 篇4

公司提供担保是银行办理贷款时最常接受的担保方式。10月27日通过的公司法修正案(以下简称“新《公司法》”),明确了公司具有担保能力,规范了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的程序。在此之前,对公司能否为他人提供担保,特别是公司可否为股东提供担保,一直是社会各界特别是银行界广泛关注并激烈争论的法律问题 。新公司法一方面赋予公司充分的自主经营权,公司有对外担保的自由;另一方面,通过规范公司对外担保行为,来防范公司对外担保可能带来的风险。然而,新公司法关于对外担保的规定比较原则,在实务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很多问题,商业银行接受公司对外担保时,必要的注意义务也相应提高。本文将以银行法律人员的视角,从“新”、“好”、“难”三个方面对新公司法对外担保的相关法律要点展开分析,以期对商业银行开展信贷业务以及完善贷款担保审核手续有所裨益。

一、“新”――公司对外担保的解禁

由于旧《公司法》第60条第3款规定:“公司董事、经理不得以公司资产为本公司的股东或者其他个人债务提供担保”,第214条第3款:“董事、经理违反本法规定,以公司资产为本公司的股东或者其他

个人债务提供担保的,责令取消担保,并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将违法提供担保取得的收入归公司所有。情节严重的,由公司给予处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条规定:“董事、经理违反《公司法》第60条的规定,以公司资产为本公司的股东或者其他个人债务提供担保的,担保合同无效。”对于旧《公司法》第60条规定的理解,向来就存在分歧,一种理解认为该条是禁止公司董事、经理的擅自行为,应该不包括经过公司股东会或者董事会决议的公司行为,另一种理解认为该条规定是禁止公司为其股东或者其他个人债务提供担保,而不仅仅是限制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个人行为。由于担保法司法解释第4条是直接按照公司法第60条规定叙述的,因此对于该条的理解也同样存在严重分歧。对公司法第60条第3款的规定的不同理解和适用的不确定性,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和公司融资实践带来了较大的困惑和负面影响。银行界一直在呼吁修改《公司法》以及《担保法》司法解释有关规定,为银行拓展融资担保渠道创造制度条件。 针对旧《公司法》第60条第3款中关于公司对外担保规定存在的局限,新《公司法》第16条对公司为其股东提供担保采取了更加宽松、灵活的态度。新《公司法》规定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将该条规定Z于新公司法“总则”之中,而不是如旧《公司法》那样Z于“有限责任公司”一章的“组织机构”一节中,说明这一规定是对公司本身的规范,而不单单是对董事、经理的规范,同时也说明这是对所有公司、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一人公司的规范;二是新《公司法》规定,“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或者为他人提供担保,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会或者股东

会、股东大会决议??”,表明公司从事担保行为原则上属于公司意思自治范畴,公司可以通过制定公司章程,自行决定本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的决策机构。同时,新《公司法》对公司是否可以为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提供担保的条件及程序如何,有清楚明确的规定,其文字表述也不会引起理解上的歧义和争议。新《公司法》将上述规定纳入“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和义务”一章中。根据新《公司法》第149条第3款的规定,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同意,将公司资金借贷给他人或者以公司财产为他人提供担保”。这表明该第一文库网条的立法目的是为了限制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个人不当行为,而不是为了限制公司对外提供担保。公司对外担保法律规则的修改,肯定了公司的对外担保能力,有利于商业银行融资担保路径的多元化,符合商业银行追求安全和效益目标,也有利于公司融资渠道的灵活化和多样化 。此可谓新《公司法》对外担保规定之“新”。

二、“好”――公司对外担保的限制

旧《公司法》对公司对外提供担保,或对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等提供担保要经过什么样的决策程序,如何防止不当的关联交易,都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新《公司法》在肯定了公司对外担保意思自治原则的同时,为保护利益相关者的权益构建了合理的机制,体现了立法者在公司担保制度中对禁止和放任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既要放宽公司对外担保的限制,以符合交易习惯和市场要求,又要考虑公司对外担保可能产生的

风险,减少公司的对外担保行为可能给公司、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和债权人利益造成损害。新《公司法》对公司的对外担保行为给予程序上的规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外担保权利主体的限制。根据公司法第16条第1款规定的“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或者为他人提供担保,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会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的文义,公司章程在公司为他人担保的决策机构上,只能在董事会或股东(大)会两者之间进行选择,超过法律允许的选择范围,意思自治将归于无效。例如,某章程规定“本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由董事长、CEO、或总经理决定”,该规定无效。这就如同我国民事诉讼法虽然规定合同当事人有权通过协议管辖选择解决纠纷的法院,但只能在民事诉讼法第25条规定的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等范围内选择,超出该范围地协议管辖条款无效。

(二)利害关系人表决权的限制。为防止公司的大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在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操纵会议决议,让公司为自己提供担保,损害公司、中小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新《公司法》第16条第3款规定,公司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该股东或者受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不得参加规定事项的表决。该项表决由出席会议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上述规定体现了立法者注重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

(三)公司对外担保数额的限制。公司对外担保可能产生风险的大小,一般而言,与担保数额的多少成正比关系。担保数额越多,风险越

大;反之,担保数额越小,风险越小。新《公司法》规定,公司对外担保应遵守公司章程的规定,不能超越公司章程对担保的总额及单项担保的限额规定。也就是说,在多大范围内允许公司对外担保属于股东权利,股东有权通过公司章程对上述事项作出明确要求和限制。显然,上述规范和限制不仅使得公司对外担保得到合法化的肯定,而且对有关担保的权利主体约束、股东表决权限制、担保限额等问题作了比较妥善的规范,既防范了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操纵公司损害少数股东权益,也为公司资源的最优化利用以及兼顾股东利益提供了合理的可操作性机制 ,更好地实现了公司利益、被担保股东的利益、未被担保的股东利益和债权人利益的平衡与协调。此可谓新《公司法》对外担保规定之“好”。

三、“难”――适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新《公司法》施行前,如果贷款担保合同的`担保方为公司法定代表人签订,且印章真实,即使该担保合同系公司法定代表人超越权限订立,法院一般认定担保合同有效,担保人应承担担保责任。但新《公司法》施行后,立法明确规定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一律应按照公司章程规定由董事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因此,如何适用新《公司法》关于担保的规定,将直接涉及银行担保债权的有效性。虽然法律规定未直接给作为担保债权人设定义务,但是法律的明确规定,推定为所有人都应当知晓。因此,银行作为担保债权人开展信贷业务要及时适应国家立法变化,加强贷款担保审核管理,避免因未履行审慎注意义务导致担保无效而引发的信贷风险。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公司章程的审查义务

对于公司对外担保,新《公司法》将公司对外担保的决策机关交由公司章程规定,公司章程依法还可以对公司对外担保作出各种限定,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提高了银行作为债权人和担保权人对于担保人《公司章程》的注意义务的要求。银行不能以未看过公司章程主张自己为“善意第三人”。对章程的审查,重点在于:第一、对公司对外担保能力的审查。法律规定公司章程可以对公司对外担保总额以及单笔担保额度做出限定,甚至可以禁止公司对外担保,这是在审查中应注意的首要问题。第二、对一般担保的决策机构的规定。公司对外一般担保,是董事会还是股东(大)会决议,由公司章程决定。如果章程规定董事会无权决议对外担保,则必须要求担保单位出具股东(大)会决议。第三、了解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的组成,会议程序等,特别对于股东(大)会、董事会的人数,表决程序以及决议的有效表决权比例等等。对于公司章程没有规定是由股东会还是董事会行使对外担保的决策权,银行在办理授信业务时,要注意要求作为担保人的公司提供关于担保事项的股东会决议。因新公司法实施时间较短,绝大多数公司并未因此而修改章程,而以往的企业章程基本上没有涉及对外担保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立法趋向对外担保的权力应当归属于所有者行使,所以如果公司章程没有规定对外担保的决策主体,应视为股东会未向董事会授权,则作为接受担保一方,应当要求提供担保的公司股东会决议。对于公司章程规

定授权董事会对为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事项,该章程的规定无效。因为特殊担保的决策权必须由股东会行使,不得转授权。

(二)对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决议的审查义务

在新公司法对公司担保决策权和决策机构作明确规定后,任何接受公司提供的担保(包括人保和物保)的相对人,其必要注意义务也相应提高。一般担保的相对人,有义务向公司索取公司章程规定的担保决策机构关于同意担保的决议;特殊担保的相对人,有义务向公司索取公司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关于同意担保的决议。无法辨别是一般担保还是特殊担保的,从风险防范的角度出发,应由股东会决议通过。同时还要注意审查决议所同意担保的款项是否为对应的贷款。否则,一旦公司越权提供担保(公司董事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均可能成为越权实施人),相对人因未尽到必要注意义务而存在过失,无法获得我国合同法第49条 规定的表见代理制度的保护,担保合同于无效。担保合同无效并不能免除公司的赔偿责任,如公司承担了赔偿责任,则可以按照新《公司法》第150条 规定的,追究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赔偿责任。银行开展信贷业务时应对提供担保的公司董事会或股东(大)会的决议进行形式审查,而对其实质真伪并无审查义务,因为相对人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参与担保人的内部整个决策过程,也不具备审查实质真伪的能力。形式审查,应要求其决议在形式上完善、合法,如决议上必须要有股东或者董事的签名(董事会决议需要董事会盖章),其参会以及同意者人数应当符合法律及章程的规定等。尽管难以进行实质审查,但对担保合同

盖具的公司公章是否真实、合同签订人有无公司合法授权,法律要求银行必须进行实质审查,否则可能导致担保合同无效,担保债权落空的法律后果。

(三)银行对上市公司的审查义务

除一般性规定外,新《公司法》第122条 对上市公司对外担保作出专门的要求。因此,银行作为相对人在接受上市公司提供担保时,必须向该上市公司索取其资产负债表,或对照该公司公布的资产总额,进行合理判断。否则,相对人可能疏于审查而存在重大过失或一般过失,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在新《公司法》下贷款银行审查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还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如何准确理解新《公司法》第122条规定的上市公司在一年内的担保金额不得超过公司总资产的30%。该一年期间如何计算,担保金额是担保余额还是合同金额?以何时的资产作为参照,是上一年度的还是最近的半年报还是担保发生当时?关于担保金额还是担保余额的问题,笔者认为,担保有一个连续性的问题,从立法控制风险的本义讲应理解为余额,但是在最高人民法院新《公司法》司法解释出台前,从审慎的角度出发仍建议从严掌握。此外,根据新《公司法》出台后,上海证券交易所5月修订的《股票上市规则》第九章“应当披露的交易”之“提供担保”的规定 ,上述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规定应当按照“连续十二个月内”累计计算一年期间,以“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总资产作为参照。 2、除新《公司法》之外,在上市公司法律监管层面上,其对外担保面临着国家监管机构的严

格限制根据证监会、银监会《关于规范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的通知》 规定,上市公司对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提供的担保,必须经股东大会审批。上述规定将新公司法下规定的“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扩大到“关联方”。上述部门规章亦应引起银行在审查授信及贷款担保手续时的足够重视。若违反,虽不必然导致合同无效,但可能引起合规性风险导致监管机构的处罚,并由此可能导致法律风险。

作者单位:福建君立律师事务所

工商银行的公司管理方式 篇5

董事会下设战略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提名与薪酬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等五个专门委员会;监事会下设监督委员会。

为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制定了股东大会对董事会授权方案和董事会对行长授权方案,调整董事会下设专门委员会的职责和成员结构,实行首席风险官制度,补选职工监事,制定了股票增值权计划以建立健全公司激励机制,积极探索与境内外投资者加强沟通和战略合作的途径,不断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工商银行始终将公司治理作为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工程,围绕公司价值可持续增长和卓越股东回报的经营目标,积极借鉴公司治理国际领先实践和原则,构建完善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组成的现代公司治理架构,修订完善《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等公司治理规章制度,不断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和运作效率,形成了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之间权责分明、各司其职、相互协调、有效制衡的组织架构和运作机制。截至报告期末,本行董事会共有董事15名,其中执行董事3名,非执行董事6名,独立董事6名。监事会共有监事6 名,其中股东代表出任的监事2名,外部监事2名,职工监事2名。

新公司银行开户管理办法 篇6

行签章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我行单位银行结算账户预留银行签章的管理,防范结算风险,保障单位存款人的资金安全,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办法》及总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人民币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实施细则(暂行)》、《中国银行单位银行结算账户预留银行签章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单位银行结算账户预留银行签章(以下简称印鉴)是存款人因在开户银行开立单位银行结算账户而向开户银行预留凭以办理各项结算业务的签章样本。

存款人是指在中国境内开立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的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组织、有字号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统称单位存款人)以及无字号的个体工商户。

开户银行是指接受单位存款人申请,为其开立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的我行辖属机构。开户银行必须是我行分理处(含)以上,经总行及银行监管部门批准可办理对公结算业务的机构。

第三条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我行人民币单位银行结算账户预留银行签章的管理。

第二章 预留印鉴的基本规定 第四条 单位存款人的印鉴由单位存款人的公章或财务专用章及其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或其授权的代理人(以上统称被授权签字人)的签名或盖章组成。单位存款人印鉴中的各类印章应使用不变形的印章,不得使用万次章(原子章)。

第五条 单位存款人预留公章或财务专用章的名称原则上应与单位存款人的名称一致。但对于单位存款人名称过长的,可以使用规范化简称,使用规范化简称的必须在签订《中国银行人民币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协议》时予以明确。

第六条 无字号的个体工商户开立银行结算账户只需预留一枚签章,必须包括“个体户”字样和营业执照上记载的经营者姓名。如:“个体户XXX”。

第七条 单位独立核算的附属机构开立银行结算账户预留的签章,应为其主管单位名称加附属机构名称。

第八条 收入汇缴和业务支出专户可通过在其预留签章上加注编号的方式来区别下属非独立核算单位和其所属单位。

第九条 单位存款人可根据需要预留组合签章,并与开户行书面约定不同的签章组合所对应的支付权限,该约定应在预留银行签章时予以明确。

第十条 以单位名称后加内设机构(部门)名称或资金性质开立的专用存款账户的预留签章应与专用存款账户名称一致。

第十一条 以异地建筑施工及安装单位名称后加项目部名称开立临时存款账户的预留签章应与临时存款账户名称一致。第十二条 因注册验资开立的临时存款账户,其预留银行签章中公章或财务专用章的名称应是单位客户与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协议中约定的出资人名称。

注册验资临时存款账户如遇多个出资人,其预留签章应预留全体出资人签章或全体出资人共同出具的委托授权书同意的某一个或部分出资人的签章,但不得授权出资人以外的人。

第三章 印鉴卡的基本规定

第十三条 印鉴必须在印鉴卡(附件一)上预留。印鉴卡是开户银行用来审核单位存款人提交业务凭证的重要依据。

第十四条 中国银行安徽省分行印鉴卡一式五份,由省分行负责统一印制,统一编号(一套一个编号)。其中,一份审核后返还给单位存款人留存;一份作为开户银行日常结算业务印鉴核对的依据;一份作为开户资料与账户资料档案一并保管;一份作为开户银行对账单回执印鉴核对的依据;一份作为备用,主要用于单独设立现金柜台机构的取现业务印鉴核对的需要。无此需要的机构,应在提交开户单位预留印鉴前做作废处理,并与账户资料一并保管。

第十五条 空白的印鉴卡应视同于重要空白凭证,按《中国银行重要空白凭证管理办法》规定管理,每套以假定单价1元纳入表外业务核算。

第十六条 各行应加强对空白印鉴卡的管理工作,建立空白印鉴卡使用登记制度,明确职责,指定专人(非前台操作人员)负责空白印鉴卡的管理工作。单位存款人申请开立结算账户时,经开户银行、人民银行审核同意可以开立结算账户后,由空白印鉴卡管理人员按号码顺序逐套发给单位存款人空白印鉴卡,同时登记“重要空白凭证使用登记薄”,并要求单位存款人签收。

第十七条 对于作废的空白印鉴卡,管理责任人应负责及时收回,逐份加盖作废章,登记“重要空白凭证使用登记薄”,并注明作废原因。业务负责人应对作废的空白印鉴卡进行核实并签章确认,作为作废空白印鉴卡销号的依据。作废的空白印鉴卡应专夹保管,定期按重要空白凭证管理要求组织销毁。

第十八条 各营业机构应按月组织人员对空白印鉴卡管理情况进行检查。检查时应根据“重要空白凭证使用登记薄”的登记情况,与库存、作废的空白印鉴卡以及正在使用的印鉴卡和“已销户”、“已更换”的印鉴卡逐份进行核对,检查情况要登记备案,并由业务负责人签字确认。

第十九条 印鉴卡记载事项的规定

(一)印鉴卡内容应包括:单位存款人名称(应与账户名称一致,使用规范化简称的还应注明规范化简称)及账号、单位地址、联系电话、印鉴及其使用说明、启用日期、单位存款人确认印鉴真实有效的证明、注意事项、印鉴卡编号、账户类型等。

(二)单位存款人应在印鉴卡正面“预留银行签章式样”处预留印鉴,在背面“单位公章”处加盖单位存款人公章或无字号个体工商户的签章,作为单位存款人对提交开户银行印鉴样式的确认依据。

(三)印鉴卡上的印鉴必须保证清晰、完整,并注明印鉴的启用 日期。启用日期不得早于账户规定的启用日期。

(四)原则上一套印鉴应仅体现在一张印鉴卡上,但如一张印鉴卡无法容纳单位存款人的全部印鉴,单位存款人可以将多张印鉴卡装订为一套印鉴卡,相互连接,并在连接处签章确认。单位存款人应在每张印鉴卡上加盖单位存款人公章或无字号的个体工商户的签章。开户银行应将该套印鉴卡视为一份印鉴。

(五)印鉴卡的所有记载事项必须清晰,不得更改。如有更改,视同作废。

第四章 印鉴的预留

第二十条 单位存款人预留印鉴所需提供的资料信息:

(一)经审核,开户银行同意单位存款人开立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单位存款人应预留该单位印鉴。

(二)单位存款人预留印鉴,应向开户银行出具:

1、加盖单位存款人印鉴的印鉴卡;

2、单位存款人的单位介绍信(或单位公函)及经办人员的工作证或身份证件(复印件留存);

3、印鉴中被授权签字人的身份证件;

4、被授权签字人如不是单位存款人的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应出具单位存款人的授权书;

5、若存在特殊性授权核印还须提交委托书或协议书。第二十一条 单位存款人在银行预留印鉴时,必须在开户银行柜台、开销户经办人员当面加盖预留印鉴,单位存款人离柜盖章的印鉴 卡我行开销户经办人员不得受理。

对于需要开户银行上门服务为单位存款人预留印鉴的,必须由开户银行的开销户经办人员和业务负责人等两人以上(不含业务或营销人员),到单位存款人的财务部门办理。我行业务及营销人员不得经手接触预留印鉴卡。同时,单位存款人应按本条的要求提供相关资料信息。

第五章 印鉴卡的审核及保管

第二十二条 印鉴卡的审核

(一)对于符合开户条件并经审核同意开户的,由单位存款人经办人员在印鉴卡上填写户名、地址和联系电话等规定的内容并预留印鉴(正面)和加盖单位公章(背面)后提交开户银行。

(二)开户银行的开销户经办人员应对单位存款人提交印鉴卡的各项内容与开户申请书、开户协议书等资料进行认真核对,在确认印鉴卡真实、内容完整准确的情况下填写账号、使用说明和启用日期并签章确认;业务负责人应对印鉴卡进行复审,无误后签章确认并在印鉴卡正面“开户银行”处加盖“业务公章(专用章)”。审核后的印鉴卡一份经单位存款人签收后留存,作为单位存款人签发各类业务凭证、办理印鉴变更和挂失时的依据;其余的由开户银行按要求留存。

(三)若单位存款人指定被授权签字人办理限定类型及/或限定金额的业务,并要求开户银行代其审核的,单位存款人应出具授权委托书,并在授权委托书和印鉴卡上注明该被授权签字人及相应签章、被授权办理的限定类型及/或限定金额的业务。开户银行应按照单位 存款人要求为其办理相应业务。

第二十二条 开户银行留存印鉴卡的保管

(一)一份(或两份)提交印鉴卡管理人员(非前台业务人员)或核对人员(非前台业务人员)签收后,按账号顺序分类排放于印鉴卡册,专柜存放(要求:防火防盗),用于核对单位存款人签发的业务凭证。采用电子验印的应交印鉴数据库管理员,更新数据库后装入预留印鉴卡册入柜保管。印鉴卡册必须做到“人离册锁”,非核印人员和印鉴卡管理人员不得接触印鉴卡册;

(二)一份作为开户资料与账户资料档案一起入柜保管;

(三)一份提交对账中心签收留存,作为核对对账单回执的依据;

(四)单位存款人提交的相关证件资料复印件应放入账户资料档案备查.第二十三条 印鉴卡管理人员或核印人员必须保证预留印鉴卡的安全、完整、真实。印鉴卡变形或残损,而无法正常核印时,开户银行应及时通知单位存款人,并要求该单位凭该通知书及时办理更换印鉴卡手续。

更换时,单位存款人按照第二十一条的要求提供新的印鉴卡及留存的原印鉴卡,开户银行按照第二十二条的要求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将单位存款人提交的原印鉴卡加盖“注销”字样并注明注销日期与一份新印鉴卡一起交单位存款人留存,其余的新印鉴卡由开户银行按要求留存保管。

单位存款人如需变更印鉴,须按照印鉴的变更手续办理。第二十四条 印鉴卡的保管人员或核印人员因工作调动、轮班、休假离岗时,必须做好印鉴卡的保管、使用交接手续,并登记印鉴卡交接登记簿。

开户银行必须妥善保管单位存款人预留的印鉴卡,保管期限不低于开户资料的保管期限。

第六章 印鉴的核对

第二十五条 核印人员核对业务凭证上签章时,应与印鉴卡认真进行核对。

(一)采用手工核印方式时,核印人员应逐笔折角核对业务凭证上的签章(包括单位存款人购买重要空白凭证时提交的“空白凭证领用书”)。核对无误后,由核印人员在业务凭证上盖章(印鉴核符或经办人员名章)确认,审核人名章盖在业务凭证印鉴章的下方,印章应清晰。超出规定限额的业务凭证必须采取双人核印。

(二)采用电子核印或支付密码方式时,核印人员应首先进行折角手工核印,然后再按照电子验印系统或支付密码系统的要求对签章或密码逐笔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由核印人员在业务凭证上盖章确认,审核人名章盖在业务凭证印鉴章的下方,印章应清晰。对于采用电子核印方式的业务凭证如超出规定限额必须采取双人核印。

(三)双人核印是指开户银行对超出规定限额的业务凭证,应由核印人员即时折角核对印鉴后,再交给事中监督人员(或复核人员)或业务负责人再次核对印鉴并盖章确认。具体限额为:

1、现金支票凭证(1)各市分行和合肥市直属支行营业部及辖属营业网点单笔超过5万元(含5万元);

(2)省行营业部单笔超过10万元(含10万元)。

2、转账支票及其他对公支付结算凭证

(1)各市分行和合肥市直属支行营业部及辖属营业网点单笔超过20万元(含20万元);

(2)省行营业部单笔超过50万元(含50万元)。

第七章 印鉴的变更

第二十六条 单位存款人更换被授权签字人的预留印鉴时,必须出具:

(一)单位银行结算账户预留银行签章变更/挂失申请书(附件二)。

(二)由单位存款人的最高有权部门出具的证明(更换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的,应按照办理账户资料变更的要求,凭单位存款人的书面通知和证明材料办理;更换其他被授权的代理人的,应出具董事会决议正本或加盖公章的单位证明)。

(三)经原被授权签字人签字确认的书面申请以及原授权签字人的身份证件;

(四)加盖新印鉴的印鉴卡以及原印鉴卡;

(五)被授权签字人的身份证件,如授权他人代理,还应出具被授权签字人签署的授权委托书及代理人身份证件;

(六)被授权签字人如不是单位存款人的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 人,应出具单位存款人的授权书;

(七)其他相关证明文件。

如单位存款人无法提供原被授权签字人的身份证件及/或书面申请,应出具无法提供身份证件及/或书面申请的证明,并加盖公章,同时须承诺承担由于无法提供身份证件或委托书而导致的一切损失及费用。

第二十七条 单位存款人更换财务专用章(或公章)的预留印鉴时,必须出具:

(一)单位银行结算账户预留银行签章变更/挂失申请书;

(二)董事会决议正本或单位证明(加盖单位公章);

(三)涉及名称变更的还应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文件;

(四)加盖新印鉴的印鉴卡以及原印鉴卡;

(五)前来办理人员的身份证件;

(六)其他相关证明文件。

单位存款人申请更换预留公章或财务专用章但无法提供原预留公章或财务专用章的,应向开户银行出具原印鉴卡片、开户许可证、营业执照正本、司法部门的证明等相关证明文件。

第二十八条 无字号的个体工商户变更预留印鉴时,必须出具:

(一)单位银行结算账户预留银行签章变更/挂失申请书;

(二)个体工商户的身份证件,如授权他人代理,还应出具个体工商户签署的授权委托书及代理人身份证件;

(三)涉及名称变更的还应提供工商行政管理及/或公安部门的 证明文件;

(四)加盖新印鉴的印鉴卡以及原印鉴卡;

(五)其他相关证明文件。

第二十九条 单位存款人申请变更预留公章或财务专用章,可由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直接办理,也可授权他人办理。

由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直接办理的,除出具相应的证明文件外,还应出具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的身份证件;授权他人办理的,除出具相应的证明文件外,还应出具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的身份证件及其出具的授权书,以及被授权人的身份证件。

第三十条 单位存款人申请更换预留个人签章,可由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直接办理,也可授权他人办理。

由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直接办理的,应出具加盖该单位公章的书面申请以及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的身份证件;授权他人办理的,应出具加盖单位公章的书面申请、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的身份证件及其出具的授权书、被授权人的身份证件;无法出具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的身份证件的,应出具加盖该单位公章的书面申请、该单位出具的授权书以及被授权人的身份证件。

第三十一条 开户银行应认真审核单位存款人提交的印鉴变更申请书及有关证明文件,经审核同意的,将空白印鉴卡交单位存款人经办人员办理新印鉴的预留;经审核不同意的,应在单位存款人提交的申请书上注明不同意的理由,并由审核人和单位存款人经办人员签章确认后,将申请书复印件加盖公章退交单位存款人,同时应提醒单 位存款人印鉴变更未经银行审核同意、原印鉴继续生效。申请书原件和前来办理人员的身份证件复印件放入账户资料备查。

第三十二条 单位存款人应按照第四章第二十一条的要求办理新印鉴的预留,新的印鉴盖在新印鉴卡的正面,原来的印鉴盖在新印鉴卡背面,并在新印鉴卡背面加盖单位存款人公章或个体工商户的签章后提交开户银行。

第三十三条 开户单位应指定专人按照第二十二条的要求审核单位存款人提交的新印鉴卡,审核无误确认后,在账户资料中进行登记,方可启用新印鉴。对单位存款人提供的身份证件,应保留复印件以备查;对于单位存款人提供的原印鉴卡,应加盖“注销”字样并注明注销日期后退回单位存款人。

新印鉴启用日期应为申请变更的下一个营业日或其后的日期,不得为办理变更的当日或其以前的日期。

更换的新印鉴应与旧印鉴明显不同,不得与原印鉴一致。第三十四条 开户银行应注意审查印鉴变更期间单位存款人加盖在业务凭证上的印鉴。在新印鉴启用日期前单位存款人签发的业务凭证,仍应加盖原印鉴,加盖新印鉴的业务凭证无效,开户银行不得受理。在新印鉴启用日期当日及以后单位存款人签发的业务凭证,应加盖新印鉴,加盖原印鉴的业务凭证无效,开户银行不得受理。

第三十五条 更换印鉴10日后,开户银行须在留存的原印鉴卡上均加盖“注销”字样,注明注销日期,与申请书、相关证明文件等同账户资料一并保管。

第八章 印鉴的挂失

第三十六条 单位存款人遗失印鉴,可向开户银行申请挂失并更换印鉴。挂失印鉴除提供上述第六章规定的文件外,还必须向开户银行出具开户许可证、营业执照正本以及财务专用章(或公章)或个人名章遗失作废的证明。

第三十七条 单位存款人挂失后更换的新印鉴应与原印鉴明显不同,不得与原印鉴一致。

第三十八条 开户银行应由专人负责审核单位存款人交来的挂失申请及有关证明文件,办理印鉴挂失手续。经审核同意的,可按第六章要求办理印鉴更换;经审核不同意的,应在单位存款人提交的申请书上注明不同意的理由,并由审核人和单位存款人办理人员签章确认后,将申请书复印件加盖公章退交单位存款人。申请书原件和前来办理人员的身份证件复印件存入账户资料备查。

第三十九条 印鉴挂失后,无论开户银行是否同意更换印鉴,自挂失生效起单位存款人签发的加盖原印鉴的业务凭证无效,开户银行不得受理。经开户银行审核同意更换印鉴后,单位存款人可以凭新印鉴办理各项业务。

在挂失日期前单位存款人签发的加盖原印鉴的业务凭证继续有效。

第九章 其他

第四十条 单位存款人销户后印鉴卡的处理

单位存款人办理销户时,应同时提供单位存款人保管的印鉴卡,开户银行应将在所有印鉴卡上注明销户日期,加盖“注销”字样,注明注销日期。注销的印鉴卡与销户资料一并放入账户档案中保管备查。

第四十一条 长期不动户印鉴卡的管理

清理长期不动户(一年未发生收付活动且未欠开户银行债务的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时应将长期不动户的印鉴卡从印鉴卡册中抽出,注明“长期不动户”字样和清理日期,放入专立的长期不动户印鉴卡册,并与清理销户清单一并指定专人妥善保管,该人员不得从事日常业务凭证的印鉴核对工作。

长期不动户的单位存款人办理销户手续时,应将印鉴卡从长期不动户印鉴卡册中抽出,并在印鉴卡上注明销户日期,加盖“注销”字样,注明注销日期。注销的印鉴卡与销户资料一并放入账户档案中保管。

第四十二条 采用电脑单机或网络核印(电子核印)的,必须指定专人负责印鉴卡的保管与预留印鉴数据库的建立、变更、挂失以及印鉴卡的保管工作。

第四十三条 各级开户银行要加强对预留印鉴和印鉴卡的管理,选派政治合格、思想过硬的人员负责印鉴的预留、变更、挂失以及印鉴卡的保管工作。

各行财会部门和稽核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对印鉴的预留、变更、挂失以及印鉴卡的保管及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一经发现问题,应要求该开户银行立即进行整改,并对有关责任人按照《中国银行股份有限 公司员工违规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出现重大问题还应追究上级主管部门责任。

第九章 附则

第四十四条 本实施细则由中国银行安徽省分行会计结算部制定和解释。

第四十五条

新公司银行开户管理办法 篇7

投资者关系管理(Investor Relations Management,IRM),是强制性信息披露的补充机制,在保护投资者基本权益的基础上,运用营销手段,通过互动性的信息沟通,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的战略行为。其核心在于互动的沟通,即公司通过充分自愿信息披露,积极主动地与投资者进行双向的、互动的沟通,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和公司价值最大化的双赢。

自深圳发展银行于1991年4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以来,中国目前已经有14家上市银行,(1)它们在首次公开发行和上市过程中都开展了一定的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由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并且银行存款大众多对稳健性经营要求很高,此外上市银行需接受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交易所等多重监管,这使得上市银行IRM显得尤为重要。

二、中国上市银行IRM水平的评价

(一)中国上市银行IRM评价指标体系

IRM的核心在于互动的沟通,即公司通过充分自愿信息披露,积极主动地与投资者进行双向的、互动的沟通,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和公司价值最大化的双赢。为了突出互动沟通这个核心,本文采用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投资者关系管理研究室设计的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指数(IRMI),使用13个互动性指标来衡量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投资者关系水平指数(IRMI)的建立标准是:每个指标采用0~1评分标准,即该指标在上市公司自查报告中存在就给1分,否则为0分。对每个公司的分数进行加总,就得到各公司的IRMI,IRMI越大,代表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越高。

为保证中国14家上市银行IRMI的有效性,在研究14家上市银行2007年自查报告的同时对上市银行网站进行了调查,最终得出了中国14家上市银行IRMI。(2)基于该指数,我们将对中国上市银行的IRM进行评价分析。

(二)中国上市银行IRM的评价分析

通过14家上市银行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指数(IRMI)我们可以看到:

1. 中国14家上市银行的IRM水平有一半处于中级水平,两家水平较高,有五家低于5分。总体来说中国上市银行的IRM处于中等水平,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2. 工商银行IRM做得最好(10分),这也验证了工商银行获得2007年投资者关系百强第一名的可信度。交通银行是中国首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也是首家在境外上市的中国内地商业银行,重视和客户、投资者、分析师、媒体等多方面的互动沟通,促进了其IRM水平的提升。同时,银行间IRM水平也存在较大差距。

3. 通过指标评价来看,14家上市银行都制定了IRM制度,开展日常IRM活动,并且在公司网站开设了投资者关系专栏;仅有6家银行在组织设计上重视了IRM;大部分上市银行没有重视对投资者关系管理人员的培训;部分上市银行在接触拜访投资者方面不够积极;仅有工商银行为投资者提供邮寄资料、年报的服务,仅有民生银行定期编制投资者关系周刊(民生快讯);没有一家上市银行与投资者开展网上交流会。

(三)中国上市银行IRM存在的问题

基于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投资者关系管理研究室的投资者关系管理指标体系,以及对14家上市银行投资者关系主页的考察,中国上市银行IRM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大部分银行没有专门的投资者关系部门。

有些银行只是成立专门负责资本市场运作的部分,如华夏银行成立证券事务部,专职负责证券相关事务;有的只是派人负责这方面工作或者成立工作小组。

2. 与投资者沟通手段单一,并且缺乏互动性。

有的上市银行缺乏对互动沟通重要性的认识,部分上市银行IRM活动比较被动,甚至只是迫于法律法规的压力开展最基本的IRM活动,自愿沟通和披露很少,不能与投资者、分析师、媒体等建立起良性的互动沟通。

3. 利用网络进行投资者关系管理活动的创新能力不够。

大部分仅仅是建设一个网站,提供公司的相关信息,但是远远没有利用起网络的强大功能,还没能够利用好网络这个沟通渠道。

三、提升中国上市银行IRM水平的建议

1.上市银行需要将IRM提升到战略高度。IRM是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和股东利益最大化的一种战略管理行为。投资者是公司在资本市场的“上帝”,是企业融资的来源,这涉及到企业整体的战略问题。因此,上市银行需要将IRM提升到战略高度,增加公司管理层投入到投资者关系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精力。

2.设立投资者关系职能部门,并与公共关系部门相融合。在投资者关系和公共关系的黄金时代,上市公司只有把这两种职能协调起来,真实、可靠、及时地向投资者、股东、分析师和媒体提供一致的信息,才能提高自己的透明度,得到他们的好评,提高自身的市场价值。

3.创新沟通手段和沟通渠道。不同的沟通渠道效果不大相同,不同的公司也可能根据公司不同的性质采用不同的沟通渠道,在互联网应用广泛的背景下,上市银行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平台,以开展网上交流会等形式,提高IRM的效率和效益。

4.制定长期的投资者关系计划。上市银行需要将自己的投资者关系管理活动纳入一个长期持续的实施计划,而不能只是流于形式。一个有效地投资者计划不但能够提高公司的可信度,还能得到更好的市场评价,使公司和投资者群体实现双赢。

四、利用IRM开展银行公司营销

公司营销,不同于产品营销,它是将公司看成一件商品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营销。资本市场公司营销是指,在资本市场上向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营销公司层价值,引导投资者的市场预期,降低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高公司价值的战略行为(马连福,2008)。IRM是实现公司营销目标的战略性工具之一。上市银行可以利用IRM提高公司在资本市场的透明度和声誉,提高投资者忠诚度,使其能够认可公司、投资公司。同时,这也有利于提升上市在资本市场上的价值,实现上市银行与投资者的双赢。

1.推销公司的投资主题,负责任地向投资者说明自己代表了哪一类投资机会,为什么是一个良好的投资对象,对投资者进行引导教育,做好公司营销。

2.细分沟通对象,进行差异化沟通。IRM的沟通对象包括投资者、分析师、媒体和第三方机构,这同时也是公司营销的对象。了解公司的投资者群体,区分优质投资者,能够提升投资者关系活动的有效性和效率。上市银行通过差异化的沟通,能够满足投资者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分析师作为信息中介,通过为目标投资者提供专业分析,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因此,上市银行借由分析师利用专业分析工具来解读和沟通银行披露的信息是很有效的。

4.开展积极的互动沟通。在银行与投资者之间展开良性互动的沟通,建立投资者与公司之间的双向通道,既能为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也能为公司管理层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互动能提升投资者关系价值,进而提升公司价值。

5.上市银行应做到同步沟通,立即披露任何实质性信息。21世纪信息披露的指导思想已经从定期的信息披露发展到了直接的透明度。上市银行应该通过互联网、网上直播会议、实时市场参与及电信服务等多种形式,实现同步沟通,做到一周七天、一天24小时的信息披露。

参考文献

[1]马连福,高丽,胡艳.公司治理框架下的公司营销战略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8,(8):39-44.

[2]马连福,高丽.资本市场公司营销战略研究[EB/OL].www.LunWenNet.Com,2009-01-03.

[3]马连福,赵颖.基于公司治理的投资者关系管理文献评述与研究展望[J].南开管理评论,2006,(1):21-27.

新公司银行开户管理办法 篇8

【关键词】新经济常态 银行 风险管理 策略

随着中国经济逐步走向新常态,中国经济的增长方式发生了转换,经济结构不断得到了优化,并且到了前期国家的各项刺激政策消化吸收期。在这转换与变化的关键时期,中国银行业所面临的经济金融态势正在发生新的演变,直接给银行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中国经济的转变意味着经济的发展条件和环境发生了变化,原有的政府各种宏观经济政策和措施、金融市场环境和各个产业的比重和分量发生了改变,意味着银行需对金融市场的调控、部署、经营发展战略进行全方位的调整才会适应新常态下的发展。

一、新经济常态下影响银行风险的原因

(一)银行外部环境变化分析

新经济常态下,我国的经济的增长方式、经济增长动力和收入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化,而银行业属于经济环境中的一个子集,经济环境的改变必然促使银行业也发生新的特点。同时,经济环境的转变使得以银行为主阵地的金融环境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第一,市场竞争加剧,行业间的竞争不断升级。金融行业依靠传统的发展模式,难以达到收支平衡,获得盈利发展。第二,客户需求不断增加。民众对金融业务、产品体验、跨地区、跨行、无时间限制的需求增加。经济环境和金融环境的变化对于银行的经济主体来说,直接受到冲击和影响,不确定的因素越多,银行的潜在风险加剧。

(二)银行内部环境变化分析

伴随着新经济主体的改变,原有的银行内部环境已经不适应变化时期的需求,银行的经营理念和盈利模式将会出现新态势。首先,银行的经营理念将由利润为中心的经营模式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模式转变。在新经济常态下,以优质、高效的服务理念为中心是取得客户资源的重要保障。因此,银行的发展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应该把握住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真正实现银行的内涵式发展。其次,银行原有的管理方式需要进行调整。随着国家放开了对贷款利率的管制,利率逐渐市场化。银行业务中主要依靠利息收入为主体的方式将会受到收支难以达到平衡的挑战。同时,由于经济的下行,中小企业的生产空间减少,经营困难,中小企业的信贷方面存在相对较大的风险。这将给银行的盈利带来一定的影响。

(三)国民消费方式的改变

随着科技和创新的发展,新科技产生的动能在经济领域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使得各种供需关系有了新的变化。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在资源优化配置中不断优化。国民消费方式的变化会促使民众存款或者储备基金的份额发生变化,更方便、快捷、高效的支付形式成为人们的需求。

二、新经济常态下银行出现的新特点

新经济常态下,银行呈现新的特点。第一,银行进入高风险、低回报阶段。增长速度的放缓,意味着银行的贷款率下降,银行需要预备更多的贷款风险基金,风险的成本显著上升。同时,银行的利息收入相应下降,银行的经营成本增加。第二,竞争主体多样化。市场的竞争除了不同银行本身的竞争外,更多的金融机构、社区银行、第三方支付公司等也不断的深入市场,形成主体多样、边界模糊、竞争加剧的新局面。第三,银行面临的金融风险更加复杂。由于经济环境和金融环境处在交替的局面,市场的不稳定,导致各种风险发生的几率加大。新时期,银行的各种不良贷款率会上升,银行利率下降。而在新旧局面,实体市场、虚拟市场等交互影响,使得流动性风险上升,风险流动性更大。一些金融机构、融资机构、第三方支付公司等出现,加剧了银行的竞争。当前各种理财平台、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对银行的操作风险提出了考验。第四,银行监管更加严格。加强对银行的监管是促进银行规范竞争、良性竞争、保障银行在金融市场上稳定的重要手段。各大银行在对银行的监管方面,强化资本充足率监管,同时建立杠杆率监管标准,完善流动性风险监管体系,争取在事前监管中能够科学识别评估,在事中监管强调增强损失吸收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并且在事后有完善的恢复、处置机制。

三、新经济常态下如何转变银行经营方向

新经济常态下,银行面临更多的机遇与选择,转变经营策略对银行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首先,从经济的发展速度看,经济发展速度越快,资金的流动速度和流动率会更大,资金在银行的储备周期缩短,相反,资金在银行的储备周期会相对加长。其次,当前我国的银行业和金融机构出现各种同质化竞争的现象,争夺市场资源的竞争更为激烈。银行根据自己的优势制定差异化的战略策略成为必不可少的选择。再次,在经营管理方面,采取降低成本的精细化管理方式,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率,精确银行的成本核算,减少银行的内部消耗。最后,由于受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进步的影响,网上银行成为了银行竞争中具有强大的优势,加强识别、防范和控制网上银行风险的能力,保障客户的信息安全和财产安全是保证银行客户群体授信的重要依据。受到当前多样化社交媒体的影响,客户群体在选择银行服务方式上倾向于更多选择的银行。因此,选择移动化、社交化是未来银行发展的重要趋势。

四、新经济常态下银行如何把握机遇,降低银行风险

新经济常态下,对银行来说正确的把握机遇,降低银行的风险成为当务之急。首先,银行要改变已有的顺周期的经营行为。适当的把严银行的准入门槛,对企业的贷款进行更多的审查与监控,减少担保和抵押物品的等值差,尽可能的减少银行的风险补偿。

其次,提高银行资本的管理能力。新经济常态下,市场的波动额度颇大,资源配置在市场中起到关键作用,金融市场的利率定价逐步市场化,各种存款的理财趋势增强,互联网式的金融产品对银行的活期存款的资源进行了争夺。因此,怎样最大化的获取更多的客户,获取资源是提高银行资本管理能力的一大考验。对资本的管理包括怎么处理银行的负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货币政策逐渐稳定,市场金融改革加快,这意味着利率市场的进程也加快,银行的存款减少,负债的成本就会上升。因此,强化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能力,主动优化资产发展结构是银行适应环境的最好出路。

再次,对银行的信息掌控和业务创新能力形成了挑战。新经济常态下,银行获取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大数据处理能力成为银行把握先机的重要手段。在经济下行时期,企业的资金链会出现短缺,一些企业为了度过难关会不择手段的造假、或者隐藏不利信息,以获取银行的资金。因此,银行对信息的掌控能力的强弱关系到银行贷款业务的风险度。对信息掌握越及时、越准确,就越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而银行的业务创新能力强调银行的业务和服务的多样化。随着金融市场的竞争的加剧,单纯的存款业务难以满足日益多样化的资产管理的需求,更加无法满足市场多样化的融资需求。因此,综合类的信贷、证劵种类业务和服务的增加势在必行。

最后,提高银行的综合经营能力,是银行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保证。新常态下对银行的综合业务、创新能力、产品形态的多样化、风险预警能力等提出了新的要求。银行的经营范围扩大,导致管理的复杂性大大提高。因此,如何提高银行的各种综合能力,是考验银行应变各种风险、抓住市场的重要体现。

五、新常态下加强银行风险管理的策略

(一)坚持稳健的经营理念,构建内涵式发展模式

新经济常态时期已经到来,传统银行经营理念中扩大规模的方式已经成为过去式,注重内涵式和高效益的发展方式成为银行获得新的发展的手段。因此,银行必须尽快调整适应,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市场的变化,避免制定过于紧张的信贷政策,要有目标、有方向的帮助一些管理规范、前景良好的企业度过暂时性的经济难关。同时,以多元化、精细化、专业化的要求去调整发展思路,推动银行稳步和持续发展。

(二)树立新风险意识,加强银行风险管理

新经济常态下,企业风险和金融风险对银行的风险构成一定的突发性。因此,如何行之有效的发现风险,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转换机制成为银行风险防范的重点。首先,建立一套完备的风险预警体系。通过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对授信企业的评估、对担保方式的转化等方式进行风险转化,消除部分风险。其次,加强银行风险文化的意识和培训,强调在日常的工作中风险的普遍性、不确定性和突发性,让员工意识到风险的无处不在,形成一种风险管理人人有责的内控文化氛围。再次,加强互联网的风险意识管理,加大新技术的投入,确保以大数据、云计算为依托的互联网漏洞出现,全面提高风险管理机制,保障各种网上交易的安全可靠。

(三)严格筛选客户,注重客户结构。

银行在客户的选择上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经营理念。注重了解客户,才能更好的识别风险,从源头上降低风险的存在。对于新客户,从其经营状况、发展前景、潜力、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多重考察,根据风险控制要求和客户实际经营情况合理配置授信产品,避免对客户过度授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市场经济波动情况下,中小企业受到的影响更直接。某些中小企业容易在市场下滑阶段出现经营不善的局面。银行在客户结构方面,积极推进客户结构合理化,避免客户结构过于单一。

(四)加大技术创新,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

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与金融产业的结合使传统的金融业衍生出更多的新产品、新服务。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颠覆了传统银行的组织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模式,转变银行的组织管理和提高银行的互联网金融能力成为银行增加与同行业竞争能力的有力武器。因此,引入现代化的技术和方法,进一步提高银行的计量、检测及风险预测能力,才能使银行获得更大、更多的发展机会。

参考文献

[1]陆岷峰,汪祖刚.新常态背景下中国银行业发展新战略的研究[J].西部金融,2014(10):10-14.

[2]李停.经济“新常态”与我国宏观经济调控转变[J].宏观视野,2015(04):5-9.

[3]唐丹.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的应变与转型[J].金融经济,2015(06):148-149.

[4]王卿.“新常态“下银行风险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5(02):75.

[5]石耀东.经济新常态下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策略选择[J].现代商业,2015(06):170.

[6]陈四清.新常态下银行经营管理[J].中国金融,2015(06):14-17.

上一篇:我在挣扎中,要不要从会计师事务所辞职?下一篇:陈丽娟教学能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