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羊毛教学反思

2024-06-26

剪羊毛教学反思(精选11篇)

剪羊毛教学反思 篇1

《剪羊毛》教学反思

柏城小学:王淑丽

本课的设计是注重孩子们对音乐切身体验,引领学生领略澳大利亚的美丽风光,感受澳大利亚民歌的音乐风格,感受劳动的喜悦。通过以下环节设计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首先是听音乐律动进教室,在歌曲伴奏和老师铃鼓的引领下,孩子们踩着整齐而有节奏的步伐走进教室,给孩子们一个音乐欢快,节奏稳定的初步体验;然后的发声练习,通过旋律的模唱,没有附点和有附点的情绪对比,引领孩子们从感性到理性的体验音乐,感受附点可以使音乐变的更加的欢快的魔力,为后面的教学做了铺垫。通过为歌曲加入伴奏,借助教师的有效范唱等教学手段,指导学生用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感受劳动带给人们的那种欢快、愉悦的心情,从而激发孩子们对劳动的热爱!

本课是小学三年级的教材,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反思这堂课。

1、音乐课堂中我们教师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歌唱习惯的培养和声音的表现。这堂课下来,我觉得我的整个状态是有点紧张的,一直在脑海当中出现的是教案,接下去是什么环节,要说什么话,从而忽略了关注学生在你设计的这个环节中的状态。就拿学生的声音来说,通过我的指导,用LU模唱的时候,学生的声音有了明显的改变,非常的通透。但是一到让孩子们加入歌词和老师问好的时候,声音的位置就掉下来了,而我因为要赶教案的进度而没有去关注,如果这里能够再指导一下,告诉孩子们唱歌词也要找从头顶拉出来的感觉,再唱一遍,巩固一下,那么孩子们的声音会有很大的突破,到最后孩子们的歌唱较好。

2、巧妙的利用电子琴伴奏。歌唱教学中,电子琴伴奏起到了引领、较正和烘托气氛的作用。我在教师范唱,让学生感受歌曲情绪和为歌曲分段的环节,如果能够好好的设计歌曲的伴奏,用不同的伴奏音型表现两种不同的情绪,那么就能引导孩子们够清晰的听辨出歌曲的结构和情绪了。

《剪羊毛》教学设计 篇2

G623.71

《剪羊毛》是一首根据澳大利亚民歌配歌、改编的二声部合唱。全曲以愉快活泼的旋律表达了剪羊毛时的生活场景,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通过课堂辅助乐器巩固低声部(初步感受合唱)——学唱歌曲,尝试二声部合作(进一步感受合唱)——欣赏合唱,创编二声部(感受不同形式的合唱)三个环节。本节课我选用了课铃为课堂辅助乐器,目的是帮助学生唱准低声部,树立较好的音高概念。力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合唱的魅力,进一步了解合唱并喜欢合唱。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了解《剪羊毛》是一首澳大利亚民歌,养成积极参与、乐于实践的学习习惯。

2.通过学唱歌曲,感受源于劳动的律动,知道音乐与生活、劳动密不可分,感受劳动的快乐。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造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三)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歌曲, 准确掌握附点八分音符和复习休止符,区别节奏的不同感觉,用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

以愉快而风趣的情绪演唱歌曲,体验劳动的快乐。感受附点节奏及休止符赋予歌曲欢快、跳跃的情绪及其表现作用。

教学难点:

准确把握好歌曲中附点节奏型和四分休止符的演唱。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课学教学辅助乐器——课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设计意图】:重视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现欲望,使学生一开课就自然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二、低声部的学习:

1.认识课铃,模唱课铃的音高,听唱旋律。

2.随琴哼唱低声部旋律(或尝试视唱曲谱)。

3.添词演唱(注意附点音符、四分休止符的准确演唱)。

【设计意图】:通过课铃的运用,辅助进行歌曲二声部的学习,在师生、生生互动中,树立良好的音高概念,教学活动水到渠成。

4.师生合作,初步感受二声部合唱。(学生演唱歌曲低声部的同时,教师演唱歌曲的高声部)

【设计意图】: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合作等多种形式的音乐实践活动相互穿插照应,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富有愉悦性的美感。

三、新歌教学:

这段旋律出自于澳大利亚民歌《剪羊毛》,接下来我们完整地欣赏歌曲。

1.聆听歌曲,在适当的位置奏响课铃。

2.再次聆听歌曲,回答以下问题:

(1)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情绪是怎样的?

(2)根据情绪的变化歌曲可分为几部分?

3.随录音范唱,轻声地学唱歌曲。

【设计意图】:紧扣《课标》中提出的: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是一切音乐实践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是学习音乐的先决条件。学生带着不同的问题反复而充分的聆听歌曲,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整体感知音乐形象,同时,通过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学唱歌曲做好铺垫。

4.随琴用“啦”哼唱歌曲的旋律,(或视唱歌曲曲谱)感受附点八分音符与休止符的运用。

5.试着唱一唱歌词,准确把握歌曲的情绪来演唱歌曲,也可适当律动。

6.随钢琴伴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在聆听中学唱歌词,便于学生养成在聆听中学唱歌曲的习惯,以便更准地找准难点,更快地学会歌曲。学会后再让学生用自然的声音、自信地演唱歌曲,并辅以律动的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意境,体验音乐美感,丰富情感,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四、二声部的巩固练习:

1.师生合作感受二声部合唱,随录音伴奏生演唱高声部,师演唱低声部。

【设计意图】: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通过师生合作,让学生感受到合唱的美、合唱的和谐,激发学生唱好二声部合唱歌曲的兴趣。

2.二声部巩固练习。

3.分组合作,尝试二声部合唱。

4.随录音范唱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高、低声部的配合,使学生了解两声部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进一步感受合唱的魅力。

五、拓展延伸:

1.欣赏梦之旅合唱团演唱的《剪羊毛》,激发灵感,创编二声部。

【设计意图】:拓展和延伸教材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对比中进一步体验合唱的美妙,激励学生勇敢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踊跃参加评价活动,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升音乐的感受与理解能力。

2.试着运用象声词“咔嚓咔嚓”创编二声部。

3.运用象声词为歌曲伴唱,进一步感受合唱的魅力。

【设计意图】:充分体现“强调音乐实践 鼓励音乐創造”这一教学理念,启发学生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为学生营造创造思维的空间,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潜质,通过象声词的运用,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活动,与他人交流,密切合作,使音乐潜能得以充分的挖掘。

六、学生谈收获,师小结。

剪羊毛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歌曲,进一步帮助学生巩固复习“附点”节奏。

2、能力目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使用打击乐器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附点节奏及休止符赋予歌曲欢快跳跃的情绪及其表现作用,能唱准确。

2、使用打击乐器,表现歌曲的情绪。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设备、打击乐器若干、电子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1、播放复习上节课乐曲。

2、组织教学: 同学们,在欢乐优美的音乐声中,我们的音乐课又开始了,今天的音乐课,老师要带同学们参观一个美丽的大牧场,看看牧场里有什么?

3、聆听歌曲“剪羊毛”感受歌曲的节奏,情绪。

4、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再次聆听范唱并给歌曲拍2/4的节拍,动作表休止附的空拍(摊手).

二、讲授新课《剪羊毛》

1、学唱第一段

(1)先用“LU”模唱 音乐小练习

1认识X.X节奏型,练习节奏:

X.X X.X X.X X.X X X X

哒 哒 哒 哒 马 儿 马 儿 快 快 跑

2、让学生歌曲中找一找和X.X一样的节奏型,并带节奏读一读歌词.

(2)老师唱旋律,学生轻声填词。(3)老师和学生齐声演唱歌曲(强调演唱的技巧,感情声音要像拍皮球一样有弹性)

(4)老师演唱“洁白的羊毛像丝绵,锋利的剪子咔嚓响。至结尾”让学生说一说这两句节奏上有什么不同,音高上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带着这种情绪演唱歌曲。

2、学唱第二段

(1)学生跟范唱学唱第二段歌词。

(2)老师弹琴学生演唱第二段歌词。

7、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1)师启发:歌词中的“白云”“雪堆”“丝绵”“皮袄”指的是什么?(学生分组讨论)

(2)师问:歌曲表达了剪羊毛工人怎样的心情呢?生:略

四、表演创编

剪羊毛教学设计打印 篇4

实验小学 陈佩

教学目标:

1、在浓郁的音乐情境中,聆听和演唱歌曲,感受劳动的快乐,认识到劳动的意义,对澳大利亚的畜牧业有一定了解。

2、学习用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练习附点四分音符节奏型,并能准确地演唱歌词和旋律。

3、通过为歌曲设计打击乐伴奏和歌表演,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教学重点:

以愉快而风趣地情绪演唱歌曲,体验劳动的快乐。教学难点:

准确把握好歌曲中附点节奏型和四分休止符的演唱。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的音乐课堂上要来一位新朋友,我来猜猜它是谁?” 一身卷卷细毛 吃的青青野草 过了数九寒冬

无私献出皮袄? 谜底(羊)今天小羊就要带我们去参观他们的羊之国。可是小羊要考考我们,看看我们是不是羊之国的朋友。羊王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脚步声,听,这是小羊的脚步声那我们的脚步声又是怎么样呢?学生用脚轻轻跺。比较一下,我们和小羊走路,有什么不同之处?试着拍这两条节奏,并讲解附点八分节奏和休止符!

二、课题延伸(领略澳大利亚风景)

师:我们已经通过小羊的考核,下来乘上音乐快车出发吧!3.2︱1 1 3 5︱ 1 1.7︱0-‖

啦 啦 啦 啦 啦 啦 啦 啦 啦

进入它们的国家了,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老师今天为大家请来了一位小客人,我们看看是谁呢?(教师出示小绵羊)

小绵羊不仅活泼可爱,它还能为人类作出许多贡献,它的毛有什么用途呢?。生:(回答)

师:同学们知道的真多,羊毛可以织成衣服给我们穿。世界上哪个国家的羊毛产量最高? 生:(回答)教师小结: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羊毛产量最高的国家,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有关澳大利亚畜牧业的知识。)

三、节奏练习及识谱练习:

1、师: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到美丽的澳大利亚牧场去旅行,让我们乘上音乐快车出发吧!6 5 4 ︱ ︱ ︱—

啦 呜

呜。

(播放〈〈剪羊毛〉〉音乐,学生和老师一起做开车律动,音乐停止,一只小绵羊出来。)

2、师:瞧,小绵羊出来欢迎我们呢?它知道同学们音乐学得特别好,就给大家出了一些小问题?(课件出示节奏训练读一读、比一比)

3、学生先将两条节奏分别读一读,比较一下,这两条节奏有什么不同?再用第二条节奏说一句话。

4、师:看看小绵羊给我们出的第二个问题是什么?(课件出示识谱练习)

5、听老师演奏旋律,学生完整感受。

6、分组练唱,比一比哪一组唱得整齐、准确。

7、完整视唱歌谱。

8、师:听听小绵羊对我们的评价是什么呢?(屏幕出现小绵羊高兴的说:“你们真棒,唱得太好了!”)

(设计意图:将知识技能的教学融汇于有趣的场景和游戏之中进行,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原则。从节奏入手,再过渡到音高,学生比较容易掌握,把歌曲中的难点单独练习,也是为歌曲学习做铺垫。最后由“小绵羊”给学生较高的评价,更是激发了学生的成功感和学习积极性。)

四、歌曲教学:

1、导语:大草原上白云飘呀飘,羊儿咩咩叫,人们在干什么呢?

2、欣赏歌曲范唱及画面,感受人们忙碌地劳动场景及快乐地情绪。

3、师:从同学们的表情中老师看到大家非常喜欢这首歌曲。那么,你能说一说这首歌曲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 生:(回答)

师小结:同学们说的很正确,歌曲欢快、活泼,表现了人们在剪羊毛时愉快劳动的情景。(出示歌谱)这首歌曲C调,休止符和附点音符较多。

4、跟着老师按节奏朗读一遍歌词,注意附点节奏和休止符。

5、师:老师也愿意加入到你们的行列,给大家演唱一遍歌曲。(师边弹琴边演唱,富于情感)

6、师:同学们和老师比一比,看一看我们谁唱得好。现在,就让我们来填唱第一段歌词。(1)轻声填唱歌词(2)出现错误及时纠正(附点音符、休止符处词要唱准)(3)高音区要作好气息准备,不要喊。

7、分小组合作自学第二段歌词。

8、你觉得哪一句不好唱,请小老师教唱一遍。

9、师生齐唱第二段歌词。

10、师:大家的歌声很美,你们看(打开画面)如果你亲自加入剪羊毛的劳动之中,看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你的心情是什么样?你应该带着怎样的情绪来演唱这首歌曲呢?

12、生回答(从德育教育的方面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要热爱劳动)

13、师:现在,就让我们用热情、饱满的情绪,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完整演唱一遍歌曲。通过歌声以及你的表情,把我们对劳动的热爱还有自豪的心情表达出来。

14、分组演唱,比一比谁的歌声最动听。

教师:很好!我们中国有位女高音歌唱家宋祖英,你们认识吗?她当时也在悉尼歌剧院演唱了这首《剪羊毛》,想看看吗? 学生:想!

教师:作为第一位登上悉尼歌剧院舞台的亚洲艺术家,我们真为她感到骄傲!你们看她有伴唱、有指挥、也有伴奏,是不是很热闹?那我们也来像她一样。

教师:下面我们来玩个律动游戏,15、分组为歌曲设计伴奏型,用打击乐器双响筒、三角铁、铃鼓为歌曲伴奏。

16、请擅长表演的同学跳舞,一组学生唱歌,一组学生伴奏。(设计意图:歌曲教学注意创设意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劳动的场面和歌曲欢快、愉悦地情绪。在学唱歌曲时采用了跟琴学和自学的方式,不仅使学生很好地掌握歌曲的重难点,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体现了教和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注意学生情绪的调动,用富有感染力的范唱和语言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五、学生谈收获。

剪羊毛教案 篇5

[教 材]人教版第五课《剪羊毛》

[教学对象]三年级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歌曲,进一步帮助学生复习巩固“附点”及“四分休止符” 的音乐知识。

2.能力目标:运用宋君五字教学法一激情起疑使之乐学,导思育能使之善学的思想精华,培养、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及表现力。

(1)激情——运用多媒体画面、打击乐伴奏、歌表演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热情,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及剪羊毛工人火热的劳动场面。

(2)起疑——引导学生在初步感受歌曲情绪的基础上,对歌曲内容、演唱形式、歌曲背景等提出问题,促使其敢于质疑。

(3)导思——启发学生勤于思考、相互讨论,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通过视、听、唱、奏等形式,进一步了解歌曲的风格特点及丰富的思想内涵。

(4)育能一引导学生通过创编动作,创编节奏,培养其初步的音乐创作能力,并以欢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恰当的表现剪羊毛工人的愉快劳动心情和火热的劳动场面,提高其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难点]

1.感受附点节奏及休止符赋予歌曲欢快跳跃的情绪及其表现作用,能唱准确。

2.创编恰当的节奏表现歌曲的情绪。

[教学准备]

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头饰、钢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1.播放音乐《如果你高兴》,学生自编动作表现音乐。

教学思路:为学生创设音乐情境,在愉悦的歌曲中,精神得到放松,为进入新课做好铺垫。

2.教师用语言组织教学:

同学们,在欢快优美的音乐声中,我们的音乐课又开始了。今天的音乐课,老师要带同学们参观一个美丽的大牧场,看一看牧场上有什么?

3.发声练习

(1)播放多媒体画面,出现一个大牧场;点击画面,走出几只小羊。

师提问:同学们看,牧场上走来了什么小动物?

生答:是小羊走来了。

师启发:小羊看到青青的小草、美丽的小花,高兴地唱了起来,听,它们是怎样唱的?

(2)师范唱一遍练习曲。

(3)学生进行发声练习

二、音乐小练习

1、听辨旋律的异同——体会附点节奏的特点。

(1)播放多媒体画面,画面上跑来了一匹马,请同学用口或手或敲击 乐器模仿马跑的声响、引出节奏

接着走出一位拿着剪刀的小男孩,从小男孩走出的声响引出已学过的节奏(2)教师弹奏两条旋律,引导学生仔细听辨,听后讨论。

哪条旋律表现的是小男孩走过来。(A)

哪条旋律表现的是大马跑过来。(B)

进一步讨论:第二条旋律采用了附点节奏,给人以欢快跳跃的感受。

(3)带领学生再听唱感受一遍。

教学思路: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也是听觉的艺术。本环节的设计意图就是帮助学生解决本课教学的重、难点——附点节奏,教学中将节奏练习与音乐(歌曲旋律)有机结合。既避免了枯燥的技能练习,又充分发挥了音乐是听觉艺术的特点,促使学生在听中做,在做中听,为学唱歌曲做好铺垫。

三、新授歌曲《剪羊毛》

(1)播放画面,听歌曲录音,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情绪并为歌曲取名。

(2)学唱第一段歌词。a.师范唱第一段

b.指导学生用“lu”模唱旋律感受旋律音高。c.指导学生唱谱。

d.带领学生唱词,重点解决第四乐句

e.请同学用老师准备的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彩纸贴出曲式结构。师言:同学们,为什么歌曲当中出现了“白色、白云、雪堆、冬天、丝绵”这样一些词语!

学生讨论:甲:表现了牧场的美丽

乙:表现了羊毛像雪堆一样多,像丝绵一样软。师启发:剪羊毛小朋友为什么要剪羊毛呢?(2)带问题自学第二段歌词

学生讨论:甲:剪羊毛是帮助小羊夏天脱掉旧皮袄冬天穿上新皮袄。乙:剪下的羊毛可加工生产棉衣、棉被、创造财富。请同学们把第二段演唱一遍

(3)请同学们带着剪羊毛小朋友愉快的劳动心情,用欢快的声音把歌 曲再完整演唱一遍。

教学思路:本教学环节为各歌曲的学唱部分,由于前面教学环节中对

歌曲的学唱已作了铺垫,因此教学中采用了模唱法、听唱法及学唱法、自学自唱法交替使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会思考,全面参与,积极讨论,促进其在想唱—学唱—有感情地演唱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歌曲活泼的情绪,更深刻地体验到劳动创造幸福的真谛,使思想教育如春风化雨渗透在每个学生的心里。

四、运用综合艺术表现手段表现歌曲

方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选用节奏乐器自创节奏型伴奏,启发学生创编动作进行歌舞表演,找出恰当节奏为歌舞伴奏,创出恰当动作进行歌舞表演,最后集体评价。

全班在边唱边敲边跳的愉快气氛中结束新课。

本环节教学思路:本教学环节为本课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通过运用综合艺术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参与节奏创编、歌表演创编、图画创编等各种创造性教学活动,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提高其音乐表现力及创造力,从而将歌曲教学推向高潮。

五、小结

《剪羊毛》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歌曲《剪羊毛》是一首人音版第六册第五单元的歌曲。它是一首澳大利亚民歌,它以生动诙谐的笔调,描绘了澳大利亚人民在羊毛丰收季节的劳动场景。旋律轻快、活泼,富有律动感,表现了丰收之际的喜悦心情,歌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剪羊毛”这一特定的劳动场景,富于想象,很有童趣。歌曲为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以欢快起伏的旋律和富有劳动生活的节奏,生动地展现了澳大利亚牧民在剪羊毛时的情景。第二乐段开始音区较高,旋律和节奏开阔舒展,使得欢快的劳动情景得到更为生动鲜明的表现。

最后两个乐句重复了第一段最后两个乐句,它强调了“只有努力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这一哲理,并在艺术上给人以完整、圆满的收束。本课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以情景教学法为主线,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以整体方式去感知,注重了听觉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去大胆想像、创造。

二、说学情

由于三年级学生仍然是好奇好动,以形象思维为主,联系和模仿能力较强,并且有了简单的知识储备,能在了解我国民歌的基础上,进一步来学习外国民歌,但是这时期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对音乐的听赏能力比较薄弱,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多鼓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我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感受源于劳动的律动,知道音乐与生活、劳动密不可分,感受劳动的快乐。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尝试角色扮演等活动,能够对学习产生兴趣,提高对音乐的创造力、感受力和表现力。

【知识与技能】学会歌曲并用热情、饱满的情绪演唱。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融进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为了充分体现音乐学科的教育功能和人文精神的理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用热情、饱满的情绪演唱歌曲,体验劳动的快乐。

【难点】准确把握好歌曲中附点节奏型和四分休止符的演唱。

五、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教法运用得当,可以保证学生正确地领会和系统的掌握教材,发挥学生的听觉、视觉感觉,我采用的教法是:

情境教学法、听唱法、启发式教学法。

(二)说学法

音乐课应重视对学生的音乐实践,所以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且自由发挥。这节课我主要采取了以下的学法:

模仿法、听唱法、合作探究法

六、说教学准备

为了辅助课堂更好的展开,我采用以下的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

七、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总的设计思路分为五个环节:导入音乐课堂――欣赏歌曲――学唱歌曲――表现歌曲――课堂小结。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一)新课导入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我播放歌曲《粉刷匠》视频,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音乐中粉刷匠的勤劳,之后引导学生走进澳大利亚,了解澳大利亚风情,比如:澳大利亚的湖泊、沙滩、森林、奇石,悉尼的歌剧院,最后走进牧场,揭示课题《剪羊毛》,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通过看视频、简介澳大利亚的风土人情,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意境,进一步了解《剪羊毛》的内涵和意义。

(二)欣赏歌曲

在欣赏环节,结合学生的自然特点,并在教学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和谐关系。我采取了播放澳大利亚民歌《剪羊毛》,通过形象的描述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内容,接着展示附点节奏和四分休止符,将节奏比做出剪羊毛的动作示范给学生,学生模仿剪羊毛的节奏,我启发学生找出节奏中容易出错的地方并练习改正。之后再次欣赏,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让学生感受附点音符的特点并且通过练唱曲谱,让学生感受附点音符和休止符,间接的解决歌曲中出现的难点,同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三)学唱歌曲

由于前面的教学环节中对歌曲学唱已经做了铺垫,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在学唱环节我采用模唱法、听唱法以及学唱法等不同教学方法交替使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会思考,全面参与,积极讨论,促使学生在哼唱――模唱――学唱(视唱乐谱、填词演唱)――会唱――有感情地演唱――男、女两级接龙唱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到歌曲热情、饱满的情绪,更深刻地体验到劳动创造幸福的真谛,使思想教育如春风化雨渗透在每个学生的心田。显示了音乐教学对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及密切关系。

(四)扩展延伸,表现歌曲

有感情就有想象,从而形成创造思维。在扩展延伸环节我带领学生创编节奏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学生通过分组讨论,自由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之后创造出恰当的节奏为歌曲伴奏,最后小组演奏,我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对每一位同学都应该多关心多鼓励,随时引导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开展自评互评和老师的随堂评价,以提高学生的乐感和审美能力。之后启发学生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同时综合其他艺术手段进一步表现歌曲。学生在创编活动中逐步养成乐于思考、勤于创造的意识和习惯,能够有效提升音乐的创编能力。

(五)课堂小结

好的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小课堂小结的部分我进行情感总结,并结束本节课: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了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体会到了劳动创造幸福的真谛。希望同学们能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自己的幸福生活。下课!

八、说板书设计

我始终贯彻课标提出的以音乐为定位的依据,课堂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过程中的体现教学重难点和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及审美意识的提高,我的板书本着简介、直观、清晰的原则通过多媒体的形式来呈现。

《剪羊毛》音乐优秀教案 篇7

1、准确演唱附点节奏及四分休止符。

2、感受愉快、活泼的音乐情绪和风格,引导学生创编伴奏,创编动作,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3、在浓郁的情境中,聆听和演唱歌曲,感受劳动的快乐,认识劳动的意义,对澳大利亚有一定了解。

教材分析:

《剪羊毛》是一首澳大利亚流传颇广的民歌,该国以盛产羊毛而著称于世。歌曲反映了澳大利亚牧场工人紧张的劳动生活和乐观的精神面貌。歌词以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了“剪羊毛”这一特定的劳动情景,以“白云”、“冬雪”、“丝绵”夸张的形容通过工人们劳动而剪下的遍地羊毛,以“皮袄”比作羊儿身上的绒毛,富于想象,很有童趣。附点节奏及休止符展示了剪羊毛工人熟练、轻捷的动作。劳动者有节奏的动作和乐观爽朗的性格,点出了“热爱劳动”的主题思想。

教学重点:

以愉快而风趣的情绪演唱歌曲,体验劳动的快乐。

教学难点:

感受附点节奏及休止符赋予歌曲欢快跳跃的情绪。

教具准备:

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师生律动《春天在哪里》

2、节奏训练。(附点节奏)

3、导入新课

师:春天是春暖花开的季节,春天到了,你们最喜欢做什么?(生各抒已见)

师:瞧!这个来自澳大利亚的小朋友。春天到了,他正在帮助爸爸妈妈剪羊毛呢!

二、感受歌曲。学唱歌曲。

1、生谈感受。(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什么样的?)

2、师:每年的8—10月是澳大利亚农民剪羊毛的时间,恰逢春季。为什么选择这个季节剪羊毛呢?(生各抒已见)

3、师: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你们想和煎羊毛的工人一起剪羊毛吗?

生:想

师:剪羊毛时会发出什么声音?

生:咔嚓

4、再次聆听歌曲。(在每一个乐句后面休止符处加入—咔嚓)

5、师:牧场小朋友的演唱感染了我,我也想用歌声表达愉快的心情(师范唱)

生伴唱(咔嚓)

6、师伴奏。生用LA轻声模唱旋律。

分析旋律速度的变化(节奏紧凑、节奏变宽,时值变长)

7、试唱乐谱

师:歌曲共有几个乐句?哪几个乐句是相同的?

生各抒已见

8、轻声填词(分析歌词。解决难点)

师:白云,雪堆,丝绵这些词语都是形容?

生:羊毛很多,遍地都是······

三、熟练歌曲

1、师生接龙演唱歌曲。

2、分组演唱歌曲。(另外一组加入称词—咔嚓)

3、全班齐唱歌曲。

四、创编歌曲伴奏

生分小组讨论设计伴奏。(师巡视指导)

生说说设计方案

歌曲演唱加入伴奏展示。

五、小结。下课

小学数学剪一剪教学反思 篇8

错例2:学生剪出的作品有可能会是两边都是半个“皮皮”。针对这样的错误,我便结合实际让学生分析出出错的原因。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实践中找到了出错的原因

错例1分析:两个“皮皮”是断开的,是由于没有把“皮皮”的胳膊画过边。

错例2分析:两边都是半个“皮皮”,说明这个学生是从开口那边画的,应该是从折痕那边开始画才正确。

《图形剪拼》教学反思 篇9

2、小狮子分底盘一块,同学们对条件的整体把控不深刻,既要形状相同、大小相同的地盘,还有每个地盘只能有一只狮子,所有条件都需要满足,可以给同学增加一个生活中养小猫做窝的例子,既拉近距离,同学们又能更好地理解。

3、4*3长方形的分割和4*4正方形的分割出现的情况有关联也有区别,一个单元是3个正方形组成的,另一个单元是4个正方形组成的,要和同学们总结归纳。

小学美术《剪花边》课后教学反思 篇10

小学美术《剪花边》课后教学反思

新课标指出美术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美术学科具有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的特点,它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有着直接和暗含的关系,因此,它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人的整体素质培养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把美术学习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可以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人类、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情感、美术与政治、美术与历史等方面的联系,从而更好地学习美术。以前,由于过分强调美术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忽略了美术文化的`滋润,影响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因此,降低美术知识和技能的难度,注重美术文化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涵养人文精神,是新世纪美术教育的一大特点。

在第四课《剪花边》中,先让学生欣赏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涡汶曲腹盆上的花边、清代青花缠枝莲纹碗、青花花鸟纹盘上的花边以及俄罗斯的民间工艺织物上的花边,讲讲“花边”的用途及不同的特点,说说古今中外花边的发展历史,为“剪花边”创设文化情境。 学生在剪得时候应该提醒他们边缘的连接可以用哪些方法,阳剪的问题比较少,阴剪就存在图案太单调。可以让学生重复多个的为一组图案,作业会更加漂亮。

剪羊毛教学反思 篇11

活动设计背景

在担任小班教学这几个月里,我发现孩子们特别喜欢手工活动课,每次我拿着剪纸图片的时候,孩子们都会围着我,用一种很期特眼神看着我,看着好奇心强的孩子们,我就设计了这节手工“剪面条”的活动课。让幼儿做面条给“客人”吃,培养幼儿的爱心,做一个快乐懂礼貌的好孩子。

活动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幼儿学习使用剪刀剪直线、曲线。

2、发展幼儿手指动作协调能力,体验剪纸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体验剪纸的乐趣,锻炼幼儿的小手指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难点:在活动中有的幼儿不会剪面条,面条剪成面片或剪成三角形。

活动准备

材料:剪刀,盘子,画有直线、曲线的旧报纸、彩色纸,蔬菜叶,几个布娃娃,实物图(各种各样的拉面图片)。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导入

1、师提问:你们的爸爸妈妈爱你们吗?你们爱你的爸爸妈妈吗?等等。(幼儿回答)

2、请小朋友们说一说你们的爸爸妈妈喜欢吃什么面条?

二、出示图片

请小朋友们看一看,说一说面条都是什么形状的?

三、教幼儿学说儿歌边做“剪,剪,剪,剪面条的动作”

附儿歌:

剪,剪,剪,剪出长长的面条,请谁吃呀!请布娃娃吃。

剪,剪,剪,剪出宽宽的面条,请谁吃呀!请某某(说出一个幼儿的名字)

剪,剪,剪,剪出短短的面条,请谁吃呀!请某某(说出一个幼儿的名字)

剪,剪,剪,剪出弯弯的面条,请谁吃呀!请某某(说出一个幼儿的名字)

四、出示布娃娃

1、今天我们班了几位布娃娃客人,她们肚子很饿,小朋友愿意给布娃娃做好吃的吗?(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那小朋友们准备给布娃娃客人做什么好吃的?(幼儿回应做面条)。

2、引导幼儿如何使用剪刀及使用剪刀的注意事项。

3、幼儿动手剪面条,并将剪好的面条放在盘子里,鼓励幼儿在做好面条在加上“佐料

”、“蔬菜叶”。

4请幼儿互相评比一比,看一看谁做得的面条最好。

5、请幼儿把自己做好的面条端到桌子上请客人布娃娃们吃面条。

6、教育幼儿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要热情去帮助他们,做一个快乐的而有礼貌的好孩子。

五、活动结束,学习整理

师指导幼儿学会整理物品,每样物品分类放回篮子里,纸宵放入垃圾框里。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目标达到了,幼儿参与的兴趣很高,也存在一些不足的问题,给幼儿配的材料有点少。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开始老师教幼儿一起学唱儿歌,第二遍老师唱儿歌第一句,后一句让幼儿唱出本班幼儿的名字,幼儿反应能力还可以。

2、幼儿看见剪纸操作材料积极性很高,在加上背景是椅上的几位布娃娃客人,吸引了幼儿剪面条的兴趣。

3、在活动中剪面条剪得慢的幼儿,老师指导幼儿,让他们互相帮助完成,孩子们招待客人的能力很强。

这节活动课孩子们兴趣很高,孩子们自由互相评比,如果让我从新上这节课我会从实践过程中去改进,更完善。

上一篇:学号运动会口号下一篇:写生实习指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