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

2024-07-06

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通用10篇)

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 篇1

附件

进一步提升纳税等便利度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措施

为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率先行动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部署,以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为导向,坚持首善标准制定以下工作措施。

一、减税降费,持续释放改革红利

(一)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按照中央部署,简并增值税税率,降低制造业、交通运输等行业税率;扩展享受减半征收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小微企业范围;进一步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调低部分政府性基金征收标准;依法提高个人所得税基本费用减除标准,增加专项费用扣除;落实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税收优惠政策。

(二)扎实推进先行试点工作。积极落实我市先行试点的境外旅客离境退税政策;实施部分行业增值税留抵退税及相关附加税费退税政策;实施创业投资企业和天使投资个人税收政策试点;推进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政策试点;试点水资源税改革;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开展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

二、创新服务,提升纳税准备便利度

(三)打造立体宣传辅导体系。通过办税服务厅、12366纳税服务热线、网站、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渠道,形成线上、线下互通互补的宣传辅导体系;通过邮寄挂号信方式实现“税务事项提示函”等文书批量处理,提高管理效率,实现精准服务。

(四)创新智能咨询服务模式。依托“六能”服务平台智能咨询服务、微信智能客服系统,实现7×24小时不间断为纳税人服务,方便纳税人出现问题不受时间、地点限制随时咨询。

(五)加强涉税信息共享互通。推进国税地税服务融合、征管协同、信息共享,加强办税服务厅共建,提升联合办税能力;加强与工商、质监等部门涉税信息共享、涉税数据交换,充分发挥涉税信息多方采集优势,扩大第三方涉税信息共享范围。

(六)大力推行发票网上申领。加大“票e送”以及邮寄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推广力度,让纳税人足不出户即可享受“网上申请代开、云平台自动受理、物流限时配送上门”的一条龙办税服务。

(七)扩大取消增值税发票认证范围。将取消增值税发票认证的纳税人范围,扩大到新办及未评级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三、优化流程,提升税费办理便利度

(八)推行全业务、分时点预约办税。优化预约办税体验,纳税人可通过网上办税服务厅、微信等方式预约办税,减少纳税人等候时间。

(九)推行涉税业务全市通办。推行税务登记、申报纳税、优惠办理等300多项税收业务全市通办,方便纳税人就近办税。

(十)新办企业涉税事项当天办结。打通新办企业办税事项全流程,整合各涉税事项,实行“套餐式”申请,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从新办到领票一日完成。

(十一)推出办税事项“最多跑一次”和“一次不用跑”清单。纳税人办理清单范围内事项,在资料完整且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的前提下,在网上即可办理或最多只需要到税务机关跑一次。

(十二)推行无纸化、免填单办税服务。对纳税人利用CA证书,通过互联网税局、网上办税服务厅上传图片或办税服务厅拍照等形式传递的涉税资料,进行电子化存档;推出涉税事项免填单服务,减少纳税人手工填报,缩短办税时间。

(十三)推广自助办税服务。推广自助办税终端,在增加自助办税终端数量的同时,拓展24小时自助办税网点数量,探索在银行自助服务区和街道办事处等具备网络安全环境区域部署24小时自助办税服务设备。

(十四)推行增值税申报“一表集成”。纳税人通过“一表集成”方式,利用企业开具增值税发票的商品分类编码,海关发票、取得发票等税务机关掌握的信息,自动归集,生成申报所需数据,提高办税效率。

(十五)推进存量房交易网络预核。落实房地产交易税收服务和管理指引要求,不断优化房地产交易税收服务,推进部门信息共享,减少信息重复录入及审核时间;实行由纳税人通过互联网上传涉税资料,开展网上预核,减少纳税人窗口等候时间。(十六)完善自然人个人所得税办税平台。在不断拓展自然人纳税人网上实名认证渠道和实现网上查询打印个人所得税纳税清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自然人纳税人个人所得税网上纳税申报功能,增加移动端网上办税事项。

(十七)全面推行印花税网上申报。将印花税网上申报纳税范围,扩大到应纳税额500元以下的全部应税凭证,减少纳税人往返税务机关购买印花税票、贴花的繁琐程序。

(十八)扩大网上更正申报范围。在小规模纳税人网上更正申报和企业所得税申报更正的基础上,推行一般纳税人网上申报自主更正;申报期内的错误,允许自行多次网上修改。(十九)研究财务系统数据对接。研究推进企业财务系统与税务申报系统对接工作试点,逐步实现自动计算应报税额功能。(二十)推进电子税务局建设。打造以数据驱动为基础,以风险与信用管理为支撑,集成再造新一代电子税务局,为纳税人提供智慧、快捷、高效的办税服务。

(二十一)缩短公积金业务办理时限。优化住房公积金登记开户办理流程,简化申报材料,推行单位开户业务“零要件”;拓展互联网服务内容,完善网上大厅功能,单位各项业务除可在全市范围管理部就近办理外,全面推行网上办理。

四、拓宽渠道,提升税费缴纳便利度

(二十二)拓展多元化缴税方式。纳税人可借助银行手机客户端实现手机实时缴税功能,体验“掌上缴税”;在税务网站和银行签订税库银实时缴税三方协议,即可开通网上实时缴税业务,同时可采用微信、支付宝、POS机等多元化缴税方式,实现便捷缴税。

(二十三)推进退税电子化。将出口退税业务由逐笔申请简化为汇总清单申请,在部分地区开展电子退库更正业务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全面推行退税业务电子化。

(二十四)实施多种线上社保缴费方式。参保单位可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合作的16家银行,通过委托实现协议扣款,也可以通过网上银行自助办理,实现线上即时缴费。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实现即时告知参保单位线上缴费结果的服务信息。

(二十五)增加公积金便捷缴存方式。在支票缴存方式的基础上,开发实时结算平台系统,实现网上托收实时到账。

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 篇2

1.京郊多元化农村信贷体系雏形显现

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在北京农村信贷市场仍然发挥主力军作用, 在信贷总量已经占据北京郊区县银行业1/3的形势下, 北京农商行还将继续落实各项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措施, 其中涉农贷款投放总量将继续增加, 同时还将在组织架构、服务范围和品种上有所突破。北京邮政储蓄银行加快各类零售信贷业务的发展, 全面推广对农户的小额信贷, 贷款人无需抵押, 只要获得商户联保、商户担保或农户联保这三种形式中的任何一种担保, 银行就可以放贷, 北京邮储银行开业一年多的时间, 已累计发放零售类贷款近6亿元, 通过小额信贷、协议存款等方式回流农村的资金已超过25亿元,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户、农村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两家村镇银行也积极开展不需要抵押担保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 主要采用“公司+农户”的形式, 为农户与中间商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提供流动资金贷款, 使经济困难的农户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小额贷款公司和各类资金互助合作社也将陆续兴起, 北京京郊多元化农村信贷体系已初现雏形。

2.农户获取信贷资源仍有制约

我们近期对京郊农户获取信贷资源情况作了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 获得金融机构贷款的农户信用意识和还款意愿相当好。受调查的农户几乎没有不还款的想法, 大部分农户认为, 即使找亲戚朋友借钱或变卖家庭财产也要偿还贷款。

然而, 即使如此, 京郊农户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比例仍然较低, 而在回答不能获得贷款的原因时, 被调查中42%的农户选择了“缺乏足够的信贷抵押担保品”或者“因为太穷不给贷款”。 (见表1)

北京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已经处于国内前列并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 为何农户贷款仍显困难?究其原因, 笔者认为, 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农村信用环境建设仍不完善, 大大制约了农户信贷的可得性;二是正规金融在京郊农村, 尤其是较偏远地区的相关服务仍显不足, 新兴金融机构开业时间不长, 服务能力有限, 无法充分满足当地农户的融资需求。

比较上述两个原因, 前者的改革和完善比后者难度更大, 因为农村信用环境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多方主体的积极参与, 受到当地农户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金融机构信用数据采集和积累数量及其真实可靠程度、担保体系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程度, 以及基层政府的宣传和支持力度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其收效不可能立竿见影。但金融机构的增设、创新和多元化则相对比较容易实现, 因此, 本文重在分析制约京郊农村信用环境建设的因素并探讨其优化策略。

二、京郊农村信用环境建设滞后的原因分析

1.以正规金融机构开展的征信工作为核心的农村信用制度建设滞后

农村信用制度建设滞后集中表现为农村正规金融的信用支持不足。首先, 就京郊农户的信用状况来看, 虽然他们具有较好的民间信用, 但对农商行、邮储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的借贷发生率却普遍不高, 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户信用数据掌握较少。其次, 农户个人分散在工商、税务、电信等部门的非银行信息仍未统一纳入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正规金融机构相互之间以及与非银行部门之间信息资源沟通共享不足。最终导致农户与农商行、邮储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因信用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极为突出, 进而影响了金融机构对农户的效益分析, 贷款风险预测也无法正常进行。

2.京郊农村现有信用担保方式仍显单一

目前京郊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户之间的信贷活动主要使用“公司+农户”和“多户联保”的担保方式,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于防范和化解农商行信贷风险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随着农户经营的规模化、信贷需求的多样化和资金需求量的增加, 这一担保方式明显不能满足农户融资和金融机构防范信贷风险的需求。

3.京郊农村大部分地区尚缺乏完善的诚信教育体系

京郊农村已有的诚信教育和信用观念培养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民间淳朴民风形成的诚实守信传统;二是人民银行作为征信管理主体在农村开展的征信知识宣传;三是农商行在实施“三信工程”过程中开展的信用宣传。以上三方面的诚信教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仍局限在表面, 不够深入, 不够系统, 尚不能称之为完善的农村诚信教育体系。

三、中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经验借鉴

1.美国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彰显农户守信自觉性

美国农村合作金融的社区性保证了贷款的低成本与低风险性, 能够以较低的利率发放贷款, 通过有效管理来降低风险, 并且通过信用合作组织跨区域的联合克服资金规模的限制。进入20世纪90年代, 美国出现的被称作“新一代合作社”的模式更强调合作社成员的大额股金投入、风险共担和互助合作。合作社理事会由社员选举产生, 实行专家管理, 一切重大事项都要经过可行性研究。由于新一代合作社以创造农产品附加值为主要目标, 因此农民的销售收入在消费者购买农产品的支付账单中的比例由原来的三分之一提高到了三分之二, 从而大大提高了合作社对农民的吸引力。而其成功的原因除了政府的扶持, 关键在于组织体系与风险收益的合理设计和社员的积极参与、恪守信用、互助合作。

2.尤努斯发起的面对“穷人的金融服务”印证并充分利用了民间信用

2002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尤努斯在孟加拉创建的格莱珉银行, 主要向穷人甚至乞丐发放小额信贷, 但却鲜有违约事件发生, 其中主要得益于对民间信用的成功利用。在格莱珉银行, 所有的贷款申请人都必须加入一个由相同经济与社会背景、具有相似目的的人组成的支持小组, 以此稳定成员构成, 让各成员自身的信息尽可能地透明化, 让每一个贷款人在这一过程中变得更加可靠。在此基础上, 各支持小组组成更大的联盟即“中心”, 每周按时在约定的地点与银行的工作人员开会。通过这种组织创新, 格莱珉银行成功地在贷款人之间构造出了一种比较紧密的社区关系和信用体系, 极大地调动起借贷者们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与创造力, 有效地降低了违约风险。因为尤努斯知道越穷的农户越能在最恶劣的环境中发现机会, 如果有相关的“穷人的金融服务”, 贫穷的农户就能创造巨大的商机和利润, 事实也表明格莱珉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非常低。有人把这样的一种植根于民间和社区的信用称之为尤努斯信用。

温州龙湾农村合作银行吸取了尤努斯信用的成功经验, 结合当地民间信用的历史传统, 突破了无担保无贷款的限制, 数额在5万元以内的信用贷款, 不需要任何抵押, 也不需要担保;数额在10万元到30万元之间, 采用“五户联保”的方式, 如果贷款人还不了钱, 其他4个人要承担连带还钱的责任。

这些成功的案例除了表明穷人有诚信之外, 也说明小额贷款可以放开准入、降低门槛, 并且扩大服务对象, 将无担保的穷人也纳入到农村金融服务的范畴里来。

四、优化北京农村信用环境的对策建议

1.加快推进农户信用数据库建设工作

一是充分利用现有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 构筑信息平台, 为农村信用体系的完善提供信用信息资源。二是推进非银行部门的信息采集工作, 不断丰富信用信息资源, 为北京农村信用环境优化奠定坚实的信息基础。依托北京农商行在开展“三信工程”过程中积累的信用农户信息, 鼓励正规金融机构的个人征信系统与社会其他部门的信息共享, 共同为农村的信贷投入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支持。

2.建立健全农户信用评价体系

制定包括农户基本信息、农户贷款信息、还款信息、特殊交易信息、农户年度家庭信息和农户年度综合信息等6大部分、涵盖多方面信息的评价指标体系。一是参照国内外有关信用评级要素, 建立信用评分要素模型。二是开发农户信用评分系统。依托信用评级和咨询服务机构的信用评分要素分析模型, 开发包括农户信用评价、信用查询、系统管理等内容的农户信用信息评分系统, 向使用者提供农户信用评分报告和农户信用报告。

3.开放农村非正规金融市场, 促进正规金融与民间信用的兼容和对接

正规金融机构的现代征信制度与传统民间信用制度并非对立和替代的关系, 积极推进二者的相互促进和彼此支持, 发挥民间信用对现代农户征信体系建设的促进与催生作用。因为内生于农户理性行为的非正规金融, 可以创造更多的交易关系, 即除了借贷交易之外, 如商品购销、劳务、技术服务等众多关联性交易。这些广泛复杂的关联性金融交易将借贷合约与其他交易合约相捆绑, 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借款农户的违约成本, 防止其策略性赖账, 特别是生活于同一地区的交易双方, 在资金交易中的违约失信往往更易使其遭受其他方面交易的损失。从而有利于刺激农户对征信的需求以及建立现代信用观念。

4.加强农村征信宣传教育,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培育农户现代信用意识

首先, 农村信用环境的优化是一个系统工程, 有赖于一个现代信用文化环境, 只有农村市场主体——农户认知了征信, 具有了现代信用意识, 才可能形成对征信产品的认同和需求, 也才能形成支撑征信机构生产、加工和销售信用产品的原动力。其次, 为了限制农户违约行为, 北京完全有条件在完善北京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上, 通过福利换信用的方式逐步建立起适合北京农村特点的个人信用体系, 通过设计信用激励惩戒机制, 加大农户信用违约成本, 有效降低农村信贷面临的个人信用风险。

参考文献

[1]赵先信.尤努斯信用与农村金融改革创制[J].中国评论, 2007, (5) .

[2]闫力.以构筑农户信用评价体系为突破口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N].金融时报, 2008-06-02.

[3]李彬, 顾崇华.北京基本建成农村金融服务平台[N].农民日报, 2009-02-23.

[4]吕卫平, 俞波.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构建农户征信体系的思考[EB/OL].中国农村金融网, http://www.crfn.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2158, 2008-11-6.

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篇3

在认真学习省局通知的的基础上,我局制定实施方案,提取纳税规模符合条件的业户清单,确定各单位调查户数任务,于节前召开全市专题工作会议部署调查工作;利用办税服务厅、门户网站、税企QQ群、税企联络微信群、纳税人学堂等各种渠道,广泛宣传本次调查的重要意义,公布公开调查二维码,鼓励引导纳税人积极参与、自愿填报。

调查工作开展前,各地积极与地税部门联系,根据市局提供清单明确调查名单,制定调查计划,分批次组织实施,避免重复调查和纳税人集中填写造成系统拥堵。此次税收营商环境调查是首次大范围开展,纳税人对相关指标不熟悉,为避免理解误差造成调查项目回答错误,各地专门印制调查问卷说明,由税企联络员逐户发放并进行辅导,确保纳税人准确理解调查标准,真实作答。

各地在辅导调查中,广泛收集对税务系统便民办税等各方面工作的意见建议,积极运用好营商环境调查结果,促进我市2018年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新时代·新税貌”主题系列便民办税措施的推出和落实。

为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要求,太原市国税局紧紧抓住我省转型综改先试先行的有利契机,以党建联建为引领,坚持国地联合、管服联动、协同共治,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充分释放税收改革红利,为纳税人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有效促进地方经济转型发展。

一是开展“大服务”行动。围绕造环境、促转型,以开展“万名税干入企服务”专项行动为契机,以全面落实《全省税务系统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服务经济转型发展实施意见》28项政策措施为重点,全员发动,深入全市所有税户“一对一”把各项政策送上门、讲明白,做到政策推送、热点辅导“一个不少”,确保纳税人尽享政策红利,激发纳税人创业创新活力,税企合力推动全市转型发展。

二是着力提升纳税人遵从。推行规范化服务建设,实施便利化改革措施,建立常态化服务合作,拓展社会化服务协作,助力于纳税人降低税收遵从成本,为纳税人办税扫清障碍、提供方便,不断提高税收遵从水平;通过完善诚信纳税机制,建立科学的信用评价体系,深化评价结果运用,实施跨部门的联合奖励和惩戒措施,让诚信守法者畅行无阻,让失信违法者寸步难行,促进纳税人诚信自律,用纳税信用制度倒逼纳税人主动遵从税法;抓好“实体+网上”纳税人学堂建设,创建“纳税人学堂活动月”,探索定期开班、随到随学、微课堂等多种办学形式,通过税收知识、政策学习培训提升纳税人税法遵从觉悟。

三是确保放管结合。一方面,依托金税三期强大的征管系统和内控平台,通过采取风险核查推送、纳税评估等方式进行风险管理,增强了部门协作和后续管理的针对性,加大了税收征管力量,做到保护合法,打击非法。另一方面注重加强与地税、工商、银行等互通信息有无,相互融合,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进行信息交流和政策磋商,通过征信系统,采取联合惩戒措施治理税收环境,以及欠税违法等行为,推进税收社会共识,让纳税人更有安全感。

优化营商环境情况报告 篇4

201x年,长田街道以抢抓建设“一带一路”南向通道陆海枢纽城市为契机,以钦北区“三个率先建成”为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带动、产城融合、三产并进、绿色共享”发展战略部署,坚持以新城区和产业园为主战场、以落实项目征地搬迁工作为主线、以提升钦北新城区产城融合为动能,大力实施创建“五城”联创和综合整治活动,深入开展优化营商“服务企业年”活动,力促钦北新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一、主要措施及成效

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综合竞争力。长田街道联系工作实际狠抓实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落实贯彻:

一是落实钦北区产业集聚,壮大做强工业经济。

重点打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大力推进北部湾中医药健康产业园,完成邦琪集团总部整体搬迁,力促建成肯泰、泰和等7个医药产业项目。

二是坚持产城融合,全面提升城乡形象。

首先提升主城区管理水平,其次完善产城配套设施。

三是贯彻落实钦北区打击违法建设,整治非法占地行动的决策部署。

通过创建325国道示范道路综合整治,加强营商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打击违法建设,整治非法占地行动,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今年以来,我街道共排查摸底各类非法占地335宗,违法建设3户,正在接受处罚调查21户,共组织拆违行为6次,已拆除29

户约3508.6

㎡,处理违法占地约36668.5㎡。同时拟在近期对清水窝、石吉、麻芎等畜禽栏、泰俊项目、华发一号、产业园等多处违法建设,共约67381.2㎡进行拆除。

四是坚持生态发展,大力提升环境质量部署。

(1)通过水源保护区落实河长制、打捞水葫芦等举措,切实优化营商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的健康永续发展,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扎实推进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水环境整治共投入人力700余人次,打捞船只52艘,清运车辆28辆,铲车14辆,全面打捞清理水葫芦及周边垃圾近280吨,投入资金20万余元,同时将打捞上来的水葫芦及时凊运处理。通过此次专项清理行动,有效遏制了水葫芦的生长蔓延,改善了钦江生态环境,再现了昔日水清的风貌。(2)加强主城区禁止养殖业的专项整治工作,以专项整治为契机,达到合理开发与利用农业资源,有效防治禽畜养殖业污染,保护水环境资源,优化营商境的工作目标。累计搬迁(清空)养殖场11个,清理生猪775头,鸡1200羽;现存栏649头、牛22头、鸡9800羽。

五是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常态化。

(1)优化政务办理及服务流程,发挥社区群众综合中心作用为群众和企业排忧解难,通过加大力度完成本街道行政权力运行流程编制和优化工作,进一步减少办事环节,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事时间,压缩裁量空间,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方便群众办事;(2)发挥党建廉洁工作站、党代表工作室作用,为完善群众和企业服务机制保驾护航。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坚决抓好征地拆迁,确保经济稳步提升。

确保重点建设项目的贯彻落实。主要抓好产业新城、医药产业园、钦北产业新城、肯泰医药等医药产业项目等重点项目建设,抓好华发壹号城市综合体征地拆迁工作;继续协调推进壹品荔园、万和市场、大华富贵、碧桂园、康桥1209等重点项目的建设;推进钦北大道、南北二级公路扩建项目、皇马十五路、二十二路、二十四路、十六中、社会养老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抓好固定资产投资;抓好腾飞锌业、华润混泥土、广远矿业等规模以上工业产值,预计新城规模以上企业两家以上。

(二)加强财税征管,增强经济社会发展保障能力

不断增强可用财税发展能力,特别注重加强房地产税收源头的征收管理工作。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特别是要抓好皇马工业园一、二区招商引资等工作,努力发展工业。

(三)加强科教文卫和创城文明工作

优化营商环境学习简报 篇5

率先推广电子证照,打造电子证照联展联用“新余样板”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电子营业执照应用推广工作部署,利用电子营业执照方便、安全、易用的`特点,推动电子营业执照广泛应用,为市场主体在网上认证身份、电子签名和提交材料等方面提供便利手段。上线新余市场主体电子证照联展联用系统,为每个市场主体自动生成“二维码”身份证即“企业码”,一次生成,终生有效。用手机扫一扫“企业码”,便可获取注册登记、行政许可、备案等各类信息,实现电子证照随身携带、一屏展示,电子证照在企业登记、政务服务、不动产、社保医保、税务、商业活动以及民生事务等领域得到应用,真正做到“一部手机、一个身份、一照通办、一码畅行”。改革经验获《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简报》刊登,叫响全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率先试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新模式,打造无事不扰营商品牌。推行“1+N”联合抽查新模式,即每个部门发起1项部门联合随机抽查,参与多项部门联合随机抽查,开创跨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新局。截至目前,共开展联合抽查262次,部门联合抽查次数占比33.12%,同比分别增长186.20%、185.57%。通过“对象一次性集中抽取、人员一次性集中选派、检查一次性集中完成”,入企检查频次减少30%,户均检查时间减少50%,实现对市场主体干扰最小化,收获减干扰、惠企业的营商效应。

率先开创“商标+专利”混合质押模式,打造“知产”变资产的“新余经验”。206月,江西赣锋锂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中国农业银行新余市分行,以名下的3个商标以及5项专利混合质押,成功质押融资1亿元,系该省首笔“商标+专利”混合质押融资。这笔贷款就像是雪中送炭,将知识产权变活,变成“真金白银”,极大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此后和2022年,赣锋锂业公司陆续以名下的商标以及发明专利混合质押,分别成功质押融资3亿元和4亿元,累计融资8亿元,为企业更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率先推行市场主体住所登记承诺制改革,打造极简审批模式。长期以来,住所性质多样、提交材料复杂是市场主体准入的“拦路虎”,为破解这一难题,市政府办公室印发《新余市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暂行规定》,在全省率先推行市场主体登记住所承诺制改革,申请人不再需要提供房产证、租赁合同、购房合同、竣工验收证明等住所使用相关证明材料,只需提供《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告知承诺书》,即可办结设立登记手续,开办材料再精减,大大提升市场主体办事便利度、满意度和获得感。

电信运营商的库存管理策略优化 篇6

一、通用库管理概述

项目化管理是将公司的各项活动均当作项目对待,进而对其实行项目管理,也就是把公司进行项目化,运用项目管理的模式对其进行管理。与之相匹配的物资管理模式为,对物资按照从项目立项、申购、采购、到货的流程进行管理,造成了通用性设备和闲置资产无法实现跨项目调拨,限制了设备能力的发挥。

而通用库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以采购物流部门为核心,推进规划技术部、工建、财务等不同部门共同协作,持续优化和调整通用库管理。其主要内容包括:①采购无项目属性:对于采购适用于多个项目的通用设备,各部门协调商定,允许物资的申购不按项目进行管理,按产品进行管理;②库存无项目管理:在工程物资科目下对无项目采购物资进行管理;③出库确定项目:工建部门在为项目申领工程物资时,对无项目采购物资在出库时确认其项目号,启动项目管理模式;

从库存管理的角度来看,物资需求计划、供应商送货、物资出库是供应链循环中影响通用库管理的三大环节。通过协调控制三大环节,提高通用库的物资响应速度和柔性管理水平。

1. 制定物资需求计划环节:

规划设计部门定期更新需求计划,在工建部门项目组实地勘测后,确定物资需求,并定期更新给物资供应部;

2. 供应商送货环节:

对需求物资进行分类处理,明确物资的使用特性,并与供应商协同采购提前期,尽量压缩前置周期,协同供应商产能情况,做到及时补货,推进到货进度控制;

3. 物资出库环节:

明确各项目所有物资需求和出库数量,当存在退货情况时,释放项目物资到公共库存,后期项目将优先使用。

通用库的实施管理重点主要包括横向协同管理,纵向省市协同管理以及数据化管理。

二、横向协同管理

实现对通用库的管控,需要对物资从设计、采购、仓储、工建到维护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促进项目协调共享物资,物资供应部门需要增加与其他部门的交互,加强信息共享。各部门在通用库的实施中所需要具备和延伸的职责,如图1所示。

为了有效实现横向协同管理,必须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如通过月度通用库沟通分析会对本月通用库需求执行情况、本月通用库需求响应情况、下月通用库需求计划、下月预期领用计划、下月采购计划、库存等情况进行有效沟通,提高采购部主动服务意识,实现“需求计划一采购计划一库存情况”的联动。

三、纵向省市的协同管理

完善物流集中管理机制,建立省、市两级的集中管理体系。对纳入省通用库管理的产品,建议指定地市分公司作为某个产品的采购协同基地,这样可以大量减少分公司重复下单和付款工作,有利于全省统一进行份额控制和执行。

在具体操作时,地市公司需协同省公司制定产品月度和季度需求计划,进行通用库订单制作,并与供应商或集团仓库接口,同时积极开展供应商常态化沟通,反馈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分析所负责产品类别的采购集中度,提出需要集中采购的产品建议。对省库和地市库的具体运作要求,如表1所示。

目前,大部分电信运营商的物资仓储的管理主要以地市库为主。未来省级RDC将是通用物资存储的重要场所和配送始发地,必须加快建立万平方米量级大型省级仓库,使省级库成为通用物资管理的重心;地市库是快速的转运中心,主要进行物资的配载,所以需有效缩小地市库规模,过渡期内面积保持在1000平方米以内;最终达到省层面仓库适当扩大,地市层面仓库明显减少,总体仓库规模降低。

四、数据化管理

通用库管理的核心是安全库存保有量和库存策略。所以在通用库管理中,需根据历史需求统计数据,设定各级通用库的安全库存管理水平;同时根据实际的需求上报情况,调整整体库存水平,着重解决三个问题:库存量、订货点,经济订货批量。

1. 库存量

不同物资在不同需求模式下的库存管理侧重点不同,库管控存策略也不同,即使同一物资品类的库存管控策略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随需求模式发展而不断调整和优化,如表2所示。

2. 订货点

为了保证物资供应的顺利进行,必须提前若干天购入存货,提前的天数就是订货提前期。一般情况下,订货提前期应等于交货天数。提前进货的条件下,企业再次发出订货单时尚有存货的库存量,就是再订货点。再订货点模型的表达式如下:

ROP——再订货点

R——平均每日需求量

L——交货天数(订货提前期)

K——电信施工季节性调节因子,可以根据施工季初期、高峰期、施工末期设置不同的参数

SS——安全库存量,可采用通用安全库存计算公司

3. 经济订货批量

经济订货批量(EOQ)是固定订货批量模型的一种可以用来确定企业一次订货、外购或自制的数量。当企业按照经济订货批量来订货时可实现订货成本、运输成本和储存成本之和的最小化。适用于产品不是连续生产,并且销售或使用的速率是均匀且小于其正常生产速率的情况。经济订货批量的基本公式如下:

Q*——经济订货批量

D——商品年需求量

S——每次订货成本

C——单位商品年保管费用

五、未来发展规划

电信运营商未来将建立物资集散平台和信息交易平台,参与各方主动进行物流的相关活动,实现实时领取、补货均衡、供应商自行发起补货、运输商自行发起运输等功能,即平台化管理模式,如图2所示。

在此平台的基础上,供应商、承运商和需求方均发生职能上的转变:对于供应商,可通过通用库信息系统获得各市公司预测需求,灵活地安排其生产计划,根据需求、库存和订单信息等情况制定供货计划,有效增加厂商主动性;对于承运商,需要根据地市公司和工建部门的订单需求情况,对现有的车辆等资源进行灵活安排整合,自主规划配送线路,把通用库物资运输到目的地,大大提高了承运商的主动性,通用库真正起到资源整合和成本最优的交易平台作用;对于需求方,未来只需要向通用库报送预测性需求,不需要提出领用计划,降低报送难度;需求部门根据实际工程进度实时领用,使领用更贴近实际使用,有效降低市公司库存。这样,通用库物流管理平台作为一个高效的物流交易中心,为供应商、承运商和需求方提供一个物资集散平台和订单交易平台,省物流部门作为物流平台的监控方,促进各参与方共同完成物流保障服务。

六、结束语

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 篇7

动情况

今年以来,XX镇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强化落实,坚持追问题、解难题、促发展,努力解企业之忧,回应企业之盼,深入推进“三抓三比,十项竞赛”活动。

一、实地帮扶奏响营商“前奏曲”

进一步聚焦问题和不足,突出重点,精准着力,切实让基层、企业和群众感受到营商环境建设带来的新变化。一是高度重视,强化领导。XX镇辖区共有5家规模以上企业,43家限额以上零售业,分别挂钩12名领导班子成员及6名干部,结合一线干部考核,要求一家一家走访、一家一家分析,摸清企业经营困难的原因,帮助协调具体问题。并且每周一早上召开结对帮扶工作座谈会,总结一周开展的工作,了解各班子挂钩帮扶企业进度,交流工作经验,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统一汇总,由主要领导出面协调,不断深化结对帮扶工作的开展。今年来共协调解决企业资金、人才问题123条。二是正面宣传,舆论引导。积极利用QQ、微信、微博等多种渠道和手段开展营商条例宣传,并通过免费发放惠企政策宣传册1500册、悬挂政务公开条幅35条,大力宣传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成果,注重舆论引导,努力构建“营商环境,人人有责”的氛围。同时,着力巩固创城、创卫成果,实施文化建设行动,提升公民素质,弘扬漳州 1

优秀精神,形成多元包容、特色鲜明的城市文化形态,为营商环境建设奠定扎实的人文基础。三是全面帮扶,成效显著。以全市首家易维通电子商务创业园为平台,加快电商发展,把食品、饮料、钟表等行业重点推送上线,推动易维通与阿里巴巴国际事业部、省医科大、闽师大等高校倾力合作的“互联网+外贸”创新创业基地启动,目前已吸引省内10家外贸企业,先后培育了创业团队7支,创业人数达100多人。

二是政策帮扶吟唱营商“协助曲”。

牢固树立优化环境抓长期、长期抓的意识,放眼长远,从体制机制建设和长效管理的角度,多算“全局账”“长远账”,努力从根本上提升软环境建设的层次和水平。一是兑现企业帮扶政策。积极将各级企业相关惠企政策宣传到位,帮助企业解读到位,及时兑现奖励扶持政策。为推进工业生产首季“开门红”工作,确保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帮助漳州裕兴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金盾橱柜家具制造有限公司、漳州市龙文区富泰化工、奥峰科技4家企业,兑现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奖励政策40万元。鼓励指导漳州盛元雷克萨斯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福建创虾米商务科技有限公司等9家限下企业在达到限上规模时,及时按统计制度规定转为限上企业,并帮助兑现企业奖励政策36万元。二是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积极配合市区东移战略,加快福晟房地产、福隆房地产、毅达新城、蓝湾香郡、国贸润园等项目的建设进度,繁荣我镇的房地产业,聚集人气。积极 2

发展保险、金融、中介、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加快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等市场要素市场的培育,激活新的消费增长点,逐步提高城区的综合服务功能。三是扶持本土企业发展。继续鼓励东方食品、裕兴果蔬等食品行业开发新产品,努力争创国家级、省级品牌,抢占市场份额。跟踪扶持同裕食品、闽之味食品等临界规模食品企业,加快应用专利技术、开展质量体系认证、注册商标、申请专利等工作,促其早日进入规模企业行列;做强家具建材业,引导尧富家具、悦丰家具、德东家具、富山工贸、福泰木业、金田水泥等企业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主动对接国内外市场需求,加强市场开拓和技术改造步伐,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是强化廉政狠抓营商“最强音”。

坚决整治为官不为、为官乱为、懒政怠政等损害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严厉查处刁难企业、“吃拿卡要”等行为,以严肃问责倒逼职能部门履职尽责。一是明确政商界限。坚决落实中央、省、市、区委关于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的部署要求,不断增强抓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坚持从严治党,把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落到实上、管到位上、严到份上,严格明确政商交往的界限尺度。二是强化干部管理。定期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分析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形式,并提出指导性意见。要求镇干部职工工作中、生活中坚持以身作则,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3

发挥好廉洁从政带头示范作用。三是从严监督管理。要求镇纪委依法从严,切实加强监督、执纪、问责,针对我镇重大建设项目多、资金投入大的情况,要求镇纪委全程跟踪监督,在加强源头防范的同时,突出重点领域防范,加强对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监督管理,聘请党风廉政监督员12人,政风行风评议代表13人,构建镇、村两级纠风工作网络。

XX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任务 篇8

1、部省市县新设采矿权审批审查,将安排专人负责做好矿产资源规划、建设用地、矿山地质环境三方面全程跟踪审查与办理,同时配合做好与其他新设采矿权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林地占用等手续办理。

2、部省市县已设采矿权变更、延续、转让、注销审查与实地核查联合开展,不符合条件的明确告知理由,符合条件的7个工作日内办结。

3、新设探矿权审批审查,将安排专人负责做好矿产资源规划、建设用地、矿山地质环境三方面全程跟踪审查与办理,同时配合做好与其他新设采矿权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林地占用等手续办理。

4、已设探矿权变更、延续、转让、注销审查与实地核查联合开展,不符合条件的明确告知理由,符合条件的7个工作日内办结。

XX 国土资源局

佛山:构建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篇9

2012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广东建设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五年行动计划》,佛山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在推进法治化和国际化建设,缩小与发达国家的营商环境差距,提升佛山经济的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中国社科院2013年5月19日发布的《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显示,佛山在全国宜商城市竞争力排名第五,仅位列香港、北京、上海、广州之后,地级市中排名第一。总结佛山市的经验,分析存在的差距和明晰今后努力方向,对加快广东省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 佛山构建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成效显著

2012年佛山市GDP总量为6709.02亿元, 位居全省第三。2013年1-9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5%,超过全省 (8.7%)的平均水平。现代化服务业发展较快,2010年以来共发展培养出广东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达14个,占全省省级集聚区总数三分之一。

(一)坚持推进依法治市,法治环境公平 正义

一是依法行政水平明显提高。在省内率先建立政府文件信息管理和行政执法主体管理系统。完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电子监察系统, 开展案件评查,集中行政复议,将依法行政考核纳入绩效考核。整合行政执法资源,推行镇街综合执法。

二是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开展“法治惠民”、“法治文明村”、“法律进企业”等活动,聘任60多名执业律师为民营企业开展普法宣讲活动和提供个性化的政策、法律支持服务。

三是积极引导企业化解司法和商事纠纷。成立佛山市商会企业商事纠纷调解指导中心, 引导律师对区域内或行业、商会内会员单位间的纠纷进行调解,建立起一套“调解+诉讼”、“调解+仲裁”和“调解+司法确认”的商事纠纷解决机制。

(二)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政务环境透明 高效

一是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大。大力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目前五区改革行政审批事项共695项,其中取消243项、转移119项、下放(委托)镇街47项、购买服务20项、调整优化167项。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搭建行政审批电子网络一体化平台,全面开通网上办事大厅,开展“一窗式”综合服务,实现网上申报功能的行政审批事项占事项总数的92.22%。推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对没有前置审批要求的,申请人最快当天就可拿到执照。

二是开展工程建设项目竣工联合验收改革。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平均办结时间从过去每宗一个月以上甚至半年缩短为7-8天。

三是在全国率先实施“证照分明、告知承诺、联合审批”等一系列改革措施,逐步建立“宽进、快审、严管”的全新企业管理模式。

(三)引导和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市场环 境竞争有序

一是放宽市场准入,促进各类营商主体公平竞争。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在交通、能源、城建、社会事业等涉及公共资源利用领域,鼓励面向民间招标选择投资主体,连续9年成功举办“佛山城市可经营项目投资推介洽谈活动”。

二是建立健全全市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服务平台,规范公共资源交易行为。将工程建设招投标、土地使用权出让、探矿权采矿权交易、政府采购、医药采购等交易纳入集中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形成公共资源交易网络。

三是强化市场监管,促进行业规范发展。建立行政执法协作联动机制,打击市场违法行为。如三水区成立了烟草制品市场申诉举报网络联动工作机制,公安、工商局联合设立执法工作室。

四是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企业诚信经营。开通“佛山企业信用信息网”,加强社会成员信用信息的记录、整合和应用,逐步建立覆盖全市的征信系统和公共管理平台。建立健全信用披露制度与信用奖惩政策体系。

(四)大力培育社会组织,社会环境和谐 稳定

一是加大培育扶持力度,鼓励社会组织发展。在省内率先把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权限下放到全市所用镇和街道,出台降低登记准入门槛、培育孵化基地建设、财政扶持等政策措施,社会组织蓬勃发展。截至2013年9月,全市共有各类社会组织4033个,位列全省第三。

二是规范管理,提升社会组织质量。建立社会组织的等级评估制度。打造社会组织信息公开平台,实现了信息共享和社会化监督。强化行业自律,大力推进社会组织行业标准、公约建设。

三是向社会组织放权,引导发挥积极作用。2012年市级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的社会组织有112个,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65项,金额1813.4万元。

(五)促进国际合作交流,开放环境互利 共赢

一是开放合作领域更加广泛。积极建设中德工业服务区,加强与东盟、欧盟、北美、日本、韩国、非洲、南美、印度、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合作。鼓励引导企业“走出去”进行跨国经营。

二是国际交流合作程度更加深入。积极参与粤港澳合作,推动产业布局、基本公共服务、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的协同发展和对接整合。目前已有7家外资银行在佛山设立分支机构12个,成为吸引外资银行最多的地级市。

三是对外贸易和投资更加便利。定期发布国际市场和技术信息,为企业营商提供良好的信息指引。强化贸易企业分类管理,简化外贸业务办证程序。探索建立“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通关模式,提高了口岸通过效率,优化了通关环境。

2 佛山构建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遇到的主要问题

(一)改革缺乏上下联动,需顶层设计和系统推进

基层自发的改革创新往往面临“下改上不改”的局面,制约了改革的效果。以大部制改革的顺德区为例,把41个党政机构大刀阔斧地调整到16个部门,改革后一个部门要对应中央、省、市的几个甚至十几个部门,工作疲于奔命,部门之间协调也存在“磨合期”。又如审批制度改革,一些审批事项改革后缺少上级业务指导、系统对接以及对基层的培训、指导。

(二)创新的需求与法律的要求存在张力,需进一步授权和司法保障

审批事项的取消、放权等重点工作均需要突破现行的法律法规,但中央、省级层面的某些法律法规与地方的改革实际相悖。例如2012年9月,南海区实施企业注册登记改革后,由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等外商投资方面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得到相应的修订,因此外商投资企业暂时未能纳入企业注册登记改革中,仍需按照以往外经部门审批之后到工商、外管、税务等部门的“串联审批”。

(三)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能力不足,需积极培育和规范管理

佛山社会组织虽然数量较多,但能力薄弱。全市具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资质的社会组织292家,其中3A等级以上的社会组织只有157个,仅占登记在册社会组织的4%。同时,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也缺乏足够的政策支持,如财政预算刚性约束不强,难以实现“费随事转”。

(四)镇街基层政府权责不对称,需理顺权力下放后政府间关系

佛山市、区两级政府向镇街大量下放行政审批和行政管理事权,但人员编制仍然保留在上级机关,结果是下级机关责任大、任务重, 而工作人员偏少,权责严重不对等。为完成工作任务,一些镇街基层政府只好大量聘请雇员和临时工,无证执法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法律明确规定只有县(区)级政府才能行使的事项也采取委托管理等方式下放了,出现“镇街做事、盖区相关部门的章”情况,一旦出现法律纠纷,区相关部门仍然难辞其咎。

(五)社会整体法制意识不强,亟须筑牢法治基础

长期以来,老百姓习惯找熟人办事,社会契约精神不够深入人心。经营者和消费者存在不严格履行合同约定的现象,出现合同纠纷往往追求合同外处理方式,催生腐败,增加市场运行成本。部分群众“信访不信法、信上不信下、信利不信理”,信奉“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导致缠访、闹访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政府的法治权威和营商环境。

(六)城市知名度有待提高,亟须扩大国际 影响

佛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辈出,制造业发达,拥有美的电器等一批著名品牌和商标,是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中国品牌之都、中国品牌经济城市;但是还有待深入挖掘宣传这些有利的城市元素,进一步在国内外提高佛山的知名度。

3 佛山构建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几点建议

(一)加大改革开放力度,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

构建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是一场深刻的经济、政治、行政和社会体制变革。各级领导要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现有的利益格局,解放思想,为全面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的政治和舆论氛围,开拓创新,搞好顶层设计,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为推进佛山乃至全省、全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改革红利和制度红利。

(二)完善配套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强化法制保障

一是完善与国际接轨的营商法制体系。建议省直有关部门认真总结佛山等地构建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及时将地方创新的做法上升为省级乃至国家的顶层制度设计。比如修订商事登记制度,降低前置许可部门对某些行业的准入门槛。

二是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商事仲裁制度。力争到2017年,全市合同执行率达到75%以上。加强基层劳动仲裁的队伍建设,促进劳资纠纷的法律解决。

三是营造健康有序的法律服务市场环境。通过加强政府机关行政管理和行业协会自律管理,推动律师、公证和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行业规范发展。

(三)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一是深化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压缩行政审批自由裁量空间。二是深化推进“联合审批制”,对同一行政审批事项需多部门、多环节审批的,按照一个部门承担、其他部门配合的原则归并办理。三是加强协调互认,行政审批改革需突破现行法律法规的,建议省人大、省政府结合广东省实际情况进行理清,确保审批结果全省通行。四是结合审批制度改革和事权下放、转移的情况,适时调整市、区、镇街的机构和人员设置,实现“人随事走”、“费随事转”。五是建议将佛山列入广东省建设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试点城市。

(四)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进一步变革政府公共管理方式

以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促进政府公共管理从“重审批、轻监管”向“简审批、重监管”模式转变。一是精简前置审批事项。二是进一步放宽商事登记条件。三是强化商事 登记后续监管。

(五)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促进市场主体公平竞争

一是精简政府对企业投资的审批事项和审查环节,除需报国家核准的项目外,不涉及公共资源开发利用的项目一律取消核准,形成以备案制为主的管理体制。

二是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投资渠道,对交通、能源、城建、社会事业等涉及公共资源的领域项目,实行竞争性配置。

三是改革各类报建及验收事项管理,除明令需保留审查的事项外,其他报建和验收事项企业可自主选择由行政部门或法定机构办理。

四是积极发展小型金融机构,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村镇银行、民营保险公司等地方金融发展领域。

五是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小微企业改制、挂牌、定向转让股份和融资,支持证券公司通过区域性股权市场为小微企业提供挂牌公司推荐、股权代理买卖等服务。

六是积极运用财税手段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鼓励担保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服务力度。

(六)加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进一步增强社会协同能力

一是落实扶持引导政策。建议把政府购买服务的资金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且每年按一定比例递增。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拓宽社会组织参政议政渠道。

二是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加强社会组织登记机关建设,充实登记监管力量,明确有关部门的监管职责。建立社会组织信用信息动态情况记录、社会评价、诚信管理制度。定期开展社会组织考核评估和评比表彰工作。

三是规范社会组织自身建设。引导社会组织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完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运行机制及自律机制,提高公信力和服务能力。

(七)弘扬诚信守法的舆论氛围,进一步 优化社会环境

一是构建全社会信用体系。以政务诚信为先导,加强对企业、个人、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四大主体信用建设,建立和完善信用评价、奖励激励机制和信用信息公开制度,加大对失信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

二是重点健全涉企业案件的办理、报告、沟通协调及诉讼监督机制。依法查办损害企业发展的各类职务犯罪,严厉打击破坏生产经营、侵犯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等损害企业利益的犯罪活动,坚决铲除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和投资环境的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

(八)擦亮佛山品牌,进一步扩大城市国 际影响力

一是擦亮佛山文化品牌。大力宣扬佛山的悠久历史、传统文化、历史名人等,提高佛山文化知名度。

二是擦亮佛山产业品牌。广泛宣传佛山的著名企业、著名商标、著名产业、著名专业镇等,加快佛山企业和产品走出去步伐,打造统一区域标识的制造业品牌。

优化营商环境考核自查报告 篇10

按照《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考核实施细则》,乡经自查,总得分 96 分。具体情况如下:

一、目标任务(自查得分 8 48 分)

(一)经自查,我乡目前没有与国家法律法规不一致的文件等,不存在地方出台的文件与国家法律相抵触的现象。

(二)我乡不存在没有法定依据的审批、审查、投资限制、资格认证、中介服务、行政收费。承接下放权力履职情况正在按照区里面的要求稳步推进,不存在涉企项目核准范围大、前置条件多、多头审批、多部门盖章,核准条件和标准不明确、审查周期长、中介服务不规范,项目备案变相成为行政许可的现象。审批均按照“三定方案”正确履行职责,实现“一站式服务”,行政服务中心办事程序和标准公开透明,执行信息公开制、一次性告知制、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和文明服务制,服务人员政策水平、业务、服务到位,无懒政怠政、推诿扯皮等问题。

(三)无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准入门槛和限制民营企业、外地企业进入本地市场的各种现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招投标和政府采购项目招标全部做到公开、公平,均实现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

(四)无政府侵占企业财产的行为。政府部门无滥用职权,利用公权力,违法查封扣押冻结企业财产、拒不执行法院判决、借用企业资金,占用依法应当划拨给企业的资金以及依法应当退还企业的税费、土地出让金、保证金、政府性基金和补助资金等问题。

2(五)无违规增加企业负担的行为。无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清单目录及收费标准规定,额外设立收费项目及高收费,强制或变相强制企业缴纳会费、活动经费,违反规定进行评比、达标、鉴定等活动,没有要求企业接受有偿宣传,无强制企业购买指定商品,接受指定服务,向企业索要产品或者强制低价购买产品等问题。

(六)在乡镇日常巡查配合其他行政执法单位执法过程中没有对企业不制定计划、不经过批准、不公开公告并随意处罚。对行工作人员的公仆意识,个人素质和工作业务均进行了培训及学习,没有滥用职权,“乱罚款、乱摊派”“吃、拿、卡、要”等情况。

(七)无特定行业服务不规范的行为。乡政府的服务标准、资费标准及相关规定做到了公开、透明,工作规则执行到位。

二、日常 工作(自查得分 8 48 分)

(一)组织领导。

成立了党委书记刘宗辉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乡长李龙飞为第一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高规格领导小组,成员为各村包村干部、支书、村长,以及乡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同时成立了工作转班,专门负责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日常协调推进,转班设在乡办公室,主任由副乡长史浩贤兼任。

乡党委会、党政联席会定期研究推进本乡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解决实际问题,使每名领导干部人人身上有任务、有担子,同时实行每月调度机制,对各村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定期调度,对工作开展好的予以表扬,对工作推进满的予

以通报批评。全乡上下上半年来,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高度重视、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

(二)工作推进。

1、加快企业开办速度。

上半年,结合市场监管等部门,精简我乡企业开办环节程序,提供跑办服务和全方位政策指导,工商登记、公章刻制、税务事项全流程在线一体化办理。使企业注册更加便捷。

2、改善农村用水环境。

上半年,各村结合本村实际情况,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的形式,切实改变群众商户吃水难、吃水不便捷的问题,有条件的村要对村内水管进行改造,实现 24 小时供水。当前已有 10 个村实现了自来水的供应。

3、改善农村用气环境。

上半年,在我乡去年 13 个煤改气村的基础上,对其他的 13 个村开展气代煤工程,确保在今年冬季前,全乡 26 个村的绝大多数村民都能够用上天然气,同时对全乡工业企业开展气代煤引进工程。

4、提升乡政务服务效能。

上半年,特别是 6 月份,结合今年开展的乡镇机构改革,按照区里面的安排,我乡对乡本级和部分村便民服务大厅的硬件环境进行了改善,同时增加工作人员,设置便民告知牌,便捷了群众办事。

5、加强市场秩序监管。

上半年,特别是 6 月份,结合市场监管、应急管理、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等部门,加对全乡市场主体的监管力度,对存在缺斤短两、欺行霸市、掺杂使假等一切破坏市场秩序、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予以依法严厉打击,维护全乡良好市场秩序。助推中小微企业发展 在乡召开优化营商环境会议,讲解惠企政策,提高企业主的市场信心。同时结合农业银行等部门开展银企对接活动,破解中小微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在用工、用水、用电、用气等方面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全程帮助。

上一篇:许多年前,现在只是多愁善感下一篇:在企业2014年总结表彰大会暨2014年迎春团拜会上的讲话5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