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低碳经济对于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作用讲解(共4篇)
发展低碳经济对于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作用讲解 篇1
低碳减排 绿色生活
随着能源短缺和污染严重等因素的加剧,二氧化碳给全球带来的危机,引发了人们忧患意识,纵然世界各国仍就减排问题进行着艰苦的角力,但是低碳这个概念几乎得到了广泛认同。因此的,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选择。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低碳不仅是企业行为,也是一项符合时代潮流的生活方式。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包含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城市、低碳生活等一系列新内容。它通过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规模使用可再生能源与低碳能源,大范围研发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建设低碳社会,维护生态平衡。发展低碳经济既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国家权益和人类命运的全球性革命,又是全球经济不得不从高碳能源转向低碳能源的一个必然选择。对中国而言,发展低碳经济,顺乎世界潮流、合于中国国情,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首先,我国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不高,探明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51%。这种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的粗放利用,客观上要求我们发展低碳经济。
其次,我国的碳排放总量突出。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增长快速,能源消耗巨大,碳排放总量不可避免地逐年增大。我们靠高碳路径生产廉价产品出口,却背上了碳排放总量大的“黑锅”。在一些发达国家将气候变化当作一个政治问题之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意义尤为重大。
再次,作为一个高能耗国家,我们需从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找到我国巨大社会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本源。摒弃只关注诸如建筑节能,煤的高效利用等技术层面的问题,而忽视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理论的负面影响,城乡空间布局,国民生活方式等发面存在的巨大浪费等。
最后,低碳经济的核心是,建立起我国乃至全球的可再生能源系统,最终实现由“高碳”时代向“低碳时代”的跨越,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气候变化成为国际社会国别合作与博弈的焦点。发达国家以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挑战为契机,形成新的执政理念,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以便在未来的产业竞争和新技术革命方面抢占制高点。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不能再以资源、能源高消耗和环境重污染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了。发展低碳经济更多的是转变发展方式,减轻单位GDP的资源和环境代价,通过向自然资源投资来恢复和扩大资源存量,运用生态学原理设计工艺与产业流程来提高资源效率,使发展的成果更好地为人民所共享。
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深刻认识节能减排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正确认识经济利益与节能减排的辩证发展关系,坚定不移的推进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发展。发展低碳经济将维护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提高人民的生活素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发展低碳经济对于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作用讲解 篇2
英国政府在 2003年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 涵盖了所有国家都关注的经济发展问题, 相当于重新包装了环境保护问题, 将环保牌打成经济牌。在这个议题中, 用“气候变化”取代了“地球变暖”, 淡化了一直争议很大的温室效应理论。在全球能源资源价格飙升, 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 将环保问题提升至低碳经济问题, 更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低碳经济的涵义涉及到经济的方方面面, 几乎所有人类活动都会有碳排放 (包括呼吸) , 比环境污染等问题覆盖面更为广泛, 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势在必行的经济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 是以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 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区别于过去以高消耗、高增长、单纯追求GDP高速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
2009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峰会中提出我国将降低碳排放总量, 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温家宝总理在当年 11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 到 2020年我国单位 GDP的碳排放比 2005年下降 40%~45%。
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质目标, 就是在保证对整体经济发展影响极小的情况下, 降低单位 GDP能耗, 进而减少总体能源的消耗。在高碳经济发展模式下, 能源商通过经济循环获取暴利, 并通过各个环节传导, 最终由消费者来负担能源消耗的代价。反之,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 从终端的消费者开始, 减少能源消耗或者购买使用节能产品, 通过减少商业、制造业能耗, 提高经济效率、能源使用效率, 最终反传导到能源商, 削减能源商暴利, 使消费品尤其是节能产品回到利润合理的价格区间。对于国家而言, 则可以减少总体能源消耗, 降低我国对国外能源的依存度, 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
通过了解低碳经济的背景和本质含义, 不难发现低碳经济其实是大国间对能源资源博弈的产物, 而我国刚刚加入这场博弈。最近几年, 我国各大能源企业的国际交易受阻, 国际油价频繁波动导致我国若干航空公司产生巨亏, 针对铁矿石产业的谈判屡遭失败, 以及我国屡次收购海外资源失败, 都使我们清晰地认识到发展能源经济的重要性。我国被视为经济发展迅速但却高能耗的大国, 处境十分尴尬。而我们不但没有美国在全球大肆夺取能源的实力, 也没有日本和欧盟制定低碳经济规则的影响力, 与此同时我们仍然处于经济快速发展, 需要大量能源消耗的阶段。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深远影响, 欧洲财政吃紧, 美国在能源问题上不得不收紧海外扩张策略, 更注重构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我国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后通过投放四万亿元刺激经济, 率先走出了泥潭。尽管金融危机重创了我国出口贸易, 但也为我国加快经济转型提供了良机。2010年以来, 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就是调结构、促发展、保稳定。如果能够顺利完成经济结构优化转型, 从量变发展到质的飞跃, 我国将从世界工厂发展成为真正的世界经济的引擎。
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
目前, 气候变化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发展低碳经济已被纳入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中, 目标为建立一个节能、生态友好型社会。这就需要从我国的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两方面着手发展低碳经济。目前,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 油、气资源条件不足, 这使得煤炭这一高碳能源仍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我国能源领域的主要资源。对于如何将类似煤炭资源等高能耗、低附加值且技术水平低的产业转化为低碳 (高技术、低能耗、高附加值) 资源产业, 中央就此提出了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目标, 包含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等, 这几大行业均与低碳经济有关。发展低碳经济, 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 可以有效降低一次性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在制造业方面, 利用我国成熟的制造经验, 发展低碳市场的潜力也是无限的, 积极开发国内市场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机遇;全面发展低碳产业, 将新能源应用到减少工业电力碳排放比重, 再到发展低碳服务、碳金融等, 传导到我国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 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首先, 发展低碳经济, 产业结构调整是重要途径之一。我国需要推行发展低碳经济的一揽子政策, 将能源政策、节能和减排政策整合起来, 目前我国在这方面已做了很多工作, 2006年我国确立了可再生能源未来规划目标, 新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将逐步提升。经过政府和公众的努力, 我国期待在未来几十年内达到全球最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路上, 我国正朝着这一目标努力。
调整出高效低碳的产业结构, 全面合理地发展可再生资源, 提升其在总能源中的比重。新建基础设施可以大量采用先进技术,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国家发改委已经颁布相关条例, 例如, 新建火电站必须采用超临界和超超临界发电机组等;控制高耗能工业发展, 减少和控制高耗能产品出口;普及和规范高效节能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低碳农业, 提高森林覆盖率和管理水平;引导公众反思、摒弃习以为常的高能耗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 减少能源浪费和污染排放, 从而充分挖掘服务业和消费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
其次, 通过调整区域经济结构, 合理发展低碳经济, 重点扶持中西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中西部地区资源丰富, 人口稀少, 发展低碳经济给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机遇。中西部的清洁能源, 包括丰富的风能、水能, 还可以利用广阔的土地建立太阳能、风能电厂, 改变传统资源开发和利用模式。开发西部丰富的能源, 为东部输送能源的同时, 低碳环保更减少了对地区环境的影响, 最终给西部经济带来超越以往高能耗、高污染等落后发展模式的巨大经济收益。另外, 通过立法、政策导向、价格调节以及金融服务支持, 改善区域能源利用结构, 保证国家能源安全, 高度重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 使区域经济结构不断得到优化。
四、结论
综上所述,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已经迫在眉睫。在未来国际经济发展中, 发展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也是重要的经济发展模式。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提出, 我们应当逐渐过渡到低碳经济模式, 提倡低碳的生活方式。各国通过《京都议定书》达成基本共识, 所有国家都有应对气候变化和减排温室气体的义务和责任, 而发达国家应肩负起更重大的责任。很多发达国家也表示愿意在完成自己减排目标的基础上, 支持和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低碳经济, 应对气候变化。这一系列的共同决议, 将会在全世界范围内带来贸易条件、国际市场、国际技术竞争格局的变化。欧盟已经明确把低碳经济作为未来发展方向。目前,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期, 构造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对各个行业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白皮书) [Z].2008.
[2]Stern N.Stern.Review on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Change[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3]付允.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3) :14-19.
[4]OECD.Indieators to Measure Decoupling of Envi-ronmental Pressure from Economic Growth[R].SummaryReport, 2002.
[5]朱守先.城市低碳发展水平及潜力比较分析[J].开放导报, 2009 (8) :10-13.
[6]郭万达, 郑宇.低碳经济:未来四十年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开放导报, 2009 (8) :5-9.
[7]潘家华, 庄贵阳, 陈迎.英国气候变化政策:通过激励机制促进低碳发展[N].中国环境报, 2006-01-27.
[8]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Energy WhitePa-per:Our Energy Future-Create a Low Carbon Economy[M].London:TSO, 2003.
[9]吕学都, 刘德顺.清洁发展机制在中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发展低碳经济对于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作用讲解 篇3
作者: 熊婕 单位: 重庆新兴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归根结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开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新经济建设 人民群众 小康社会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强调,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一定要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求真务实的着力点,用求真务实的作风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一个总体的战略性的发展观。
一、我国实现社会快速发展的基本经验
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历程,中国取得了让世人,包括曾经反对我们的一些西方国家政要们的惊诧、瞩目和赞叹的伟大成就。与十一届三中全会时比较,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GDP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GDP增长了58倍,从世界的第15位上升到第4位,前面是美国、日本和德国。美国从1929年实现同样的增长倍数用了62年,日本从1955年开始用了43年。我国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不断提高,国际形象和地位不断攀升,其基本经验如下: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根本着眼点。我国的改革开放,始终围绕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设计方案,不搞花架子,不搞一刀切,不刮一阵风,注重切实效果,有重点、有步骤扎扎实实地开展各项工作。20世纪80年代,我国紧紧抓住发展乡镇企业这一历史机遇,快速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进入90年代,把发展外向型经济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进入21世纪,把加快现代化建设与调整生产力布局结合起来,努力改善城市投资环境,提高综合竞争力作为重要发展方向。
2、坚持市场化的基本方向,不断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我国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市场经济的思想和办法来解决经济生活中的深层次矛盾,设计推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多年以来,我们一直把所有制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重组作为经济工作的一条主线,以此推进市场化进程,改变资源配置方式,提高资源运行效益。
3、坚持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基本方法,认真处理各种关系,提高社会经济整体水平。注重处理好经济和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农村和城市、工业和农业、经济和环境等各种关系。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同时,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强调环境保护,尤其是近年来重视和强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合理利用资源,针对我国实际,注重以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
4、坚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基本观点,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全社会形成改革进取的良好氛围。20年来,我国基层干部群众在实践中创造了许许多多有利于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好形式和好经验,全国各级党政组织和领导干部及时发现和总结群众实践中创造的典型经验,为群众办实事,妥善处理全局和局部、长期利益和近期利益的关系,努力使各项决策符合群众的利益、意志和愿望,有效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即支持鼓励一些地区发展个体私营及混合所有制等非公有制经济形式,民营经济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和竞争力也由此不断增强。
二、新经济发展阶段我国改革发展的新实践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国政府坚持邓小平同志改革发展理论,以解放思想为强大武器,从改革创新着手,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发展的新举措。
1、新型工业化
工业是我国经济的主体。我国要确立竞争的比较优势,关键的一条就是要走新型工业化之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此,我国把引进资本引进技术结合起来,通过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和布局,来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提升经济运行质量。一是加快重点企业发展,积极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二是加快建设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同时运用先进技术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层次,三是按照沿江,沿路,沿湖的发展战略。合理规划和调整生产力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
2、国际化
在新一轮利用外资过程中,一是以形成产业链和产业基地为着眼点,以开发区建设为主要载体,瞄准重点国家和地区,强攻知名跨国公司和龙头型企业,建设产业集聚地和科技“孵化器”,构筑产业链延伸的较高平台;二是引导企业进一步增强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扩大对外贸易;三是引导实力较强、竞争力较强的企业不失时机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建办境外非贸易企业,以此带动技术和产品贸易发展。3 市场化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一是坚定不移地推进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国有企业改革,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自主性骨干企业集团;二是调整所有制结构。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壮大民营经济,重点支持一批私营企业集团和民营科技企业做大做强;三是加快政府职能转换。重新定位政府职能,改变以经济总量论英雄的政府考核体系,加强公共职能,推进全国整体全面协调发展。4 城市化
以打造具有国际化水准的“大我国”为目标。研究城市,发展城市,针对我国经济基础好,城乡差别不大的特点,统筹城乡规划,统筹城乡环境,统筹城乡就业,统筹城乡保障。一是以城市现代化为主导,切实加强区域发展总体规划;二是推动城镇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吸引力、集聚力、辐射力的重点中心镇,以此带动整个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升城市发展水平;三是以交通建设为重点,构筑四通八达的大交通网络,增强基础设施承载能力。
三、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的思考
国家要强盛,必须坚定不移的抓发展。现在席卷全世界的金融海啸、可能到来的经济危机,我们国家之所以可以从容应对,可以当“东道主”,就在于我们通过这些年的发展,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但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现实紧迫感,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国家的昌盛,人民的富裕,说到底也是经济实力的竞争。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才能不断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完成盛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任务;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不断前进;才能更好地解决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增强战胜各种困难、应付各种挑战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因此,结合科学发展观发展我国经济,要特别注意重视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胜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根本的是要靠深化改革、靠体制创新,以改革的新突破、开放的新局面来赢得各项事业的新发展。体制机制不完善、改革不到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产生的重要根源。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必须以更大决心加快推进改革,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以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企业、财税、金融等改革为重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有利于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2、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针对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我们党提出要在发展方式上实现重大转变。即把原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论断。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提出,要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6年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总书记强调,必须深刻认识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今年,胡总书记在“6·25”重要讲话中特别强调指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这是我们党对世界经济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和指导方针。这也表明党中央要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有力的措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决心和信心。经济发展方式要比我们过去讲的经济增长方式包含的内容丰富、科学,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而且要涉及到诸如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经济效益、质量的提高和优化,经济体制、制度的不断完善,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资源的节约利用和优化,摆脱贫困、公平分配及增加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新内容。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党更加注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切实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新的发展理念,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3、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科技进步作为推进我国增长的主动力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减缓,人多地少,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薄弱。这种资源环境特征决定了今后我国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因此,要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大科技创新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投入,切实提高我国科研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同时要利用经济国际化程度高这一特征,强化国际科技合作,在全球范围内集成技术创新资源,提升技术创新水平。
4、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保持社会结构的均衡发展
随着人们的就业方式,生活方式,思想方式进一步多样化,以及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客观存在,社会结构均衡将是一个全新的突出的课题。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国一方面要重视经济增长使全体人民收入同步增加,保护低收入者和弱势群体的利益。另一方面,要深入研究社会结构均衡的问题,培育和发展中间收入阶层,积极探索和发挥各种中介组织和民间组织缓冲压力,化解矛盾的职能和作用,形成多元的社会稳定均衡机制。
发展低碳经济对于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作用讲解 篇4
1 林业在低碳经济中的作用
1.1 林业资源是可再生资源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不可再生资源已被人们逐渐开采完,可再生资源是目前较为重要的资源之一,尤其是森林资源。面对生态环境不断地被人们破坏,我们已经开始面临着严峻的生态问题。目前,由于森林资源严重的短缺,需要积极保护与种植森林资源,这样可以提供许多附加值和林产品,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1.2 有助于实现低碳经济发展
由于CO2的大量排放,全球气候变暖,严重破坏了整个生态系统,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可以有效改善生态环境。由于森林具有较大的储藏容量,不仅可以储藏大量的CO2资源,通过光合作用,将CO2固定在森林植物中,进而有效缓解气候变暖现象。
1.3 林业发展可以改善生态环境
由于森林资源具有保护生态的作用,而且能够防治水土流失,森林资源在改善生态环境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有效改善空气温湿度,还为林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物质资源。譬如,在一些相对比较荒漠的地区,种植绿色植物不仅可以防止水土流失,而且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在大量增加绿色植物覆盖的同时,也可以净化空气,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环境。
2 林业在低碳经济中的有效发展途径
2.1 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并加强林业科学研究
在大量的科学研究实验证明下,林业在低碳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可以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一方面建立相关的研究部门,在林业生产的过程中,可以让该部门的研究人员参与到林业全过程的研究中,并将低碳经济与林业生产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进而改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应积极努力寻找林业与低碳经济相结合点,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达到减排和降耗的效果,进一步开发比较完善的技术体系,并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2.2 完善林业经济发展的服务体系
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服务体系,进而促进林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及良性循环。但由于部分地区的林产品没有占据市场地位,导致林业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很难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该建立一套林产品的服务体系,包括林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保障林产品在该地区可以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只有这样才能让人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林业相关工作中[1]。
2.3 增加林业发展政策和资金支持
目前,林业经济发展比较缓慢,严重缺乏资金和政策的大力支持,在以后发展的过程中,还必须依靠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大量资金的投入。发展比较缓慢的一些山区严重阻碍了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所以,政府需要在该地区投入大量的资金,促使林业经济不断发展。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除了需要依靠政策和经济的扶持,还需要依靠科学技术的支持。由于一些地区缺少技术支持,且林业种植业发展十分缓慢。一方面可以指派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进入山区进行现场指导,也可以在当地安排专家讲座,不仅可以加强当地人员的技术培训,也可以通过讲座,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进而提高种植技术,促使种植技术和加工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使林业产品的附加价值可以达到最大化。
2.4 进一步加强植树造林的脚步
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还需要得到进一步提高。一方面不断扩大种植面积,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在绿色植物开发程度上越来越高,容易导致部分地区荒漠化,这样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且严重影响了周围居民的日常生活,所以,应不断扩大绿色植物种植面积,提高绿色植物的覆盖率。另一方面还需要保护好绿色植被不被人们破坏,对于严重破坏绿色植被的现象,国家应该加大惩罚力度,最终能够保护环境和改善生态环境。
3 结语
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必然要求,林业在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增加科学技术的研究,而且还应该努力积极寻找低碳经济与林业发展的结合点,通过科学技术、国家政策、资金的支持,进一步促进林业的发展。现如今环境不断遭到破坏,且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需要保护环境,在努力改善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姜庆娟.谈林业在低碳经济中的作用及有效发展途径[J].林区教学,2013(5)
【发展低碳经济对于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作用讲解】推荐阅读:
发展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是什么01-13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及绿色生活08-26
发展低碳经济 实现低碳生活(论文)07-23
认识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05-26
对中国低碳经济发展论文12-29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01-22
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及教育的功能08-24
对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探索研究12-17
低碳发展之于中国的意义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