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历史名人(共8篇)
重庆历史名人 篇1
重庆历史名人:刘伯承
我是来自山城重庆的姑娘,我想介绍一位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开国十大元帅之一的刘伯承。
1:生卒年月
1892年12月4日生于四川开县赵家场,1986年10月7日在北京逝世 刘伯承,原名明昭,出身于四川开县张家坝一户贫苦农民家庭。上过私塾,读过高小,后考入官立中学。
四川开县,现在归重庆市政府管辖。其位于重庆市东北部,三峡库区小江支流回水末端。
2:生平事迹
1911年,当辛亥革命的风暴席卷神州大地之际,他毅然选择了从军之路。当时,亲朋好友多不赞成此举,他却慨然作答:“大丈夫当仗剑拯民于水火,岂顾自己一身之富贵?”他剪掉辫子,怀着富国强兵的强烈信念,投入了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
1912年2月考入重庆蜀军政府开办的将校学堂,学习各门近代军事课程,同时熟读中国古代兵书,《孙子》、《吴子》等经典名著的许多章节出口能诵。在将校学堂10个月,他不但学业出众,而且以举止端正、操守有持、恶习不沾闻名全校,被同学们称为军中“菩萨”。1912年底毕业后被分派到川军第5师熊克武部,先后任司务长、排长、连长。
1913年参加四川讨袁之役,失败后于1914年在上海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革命。1915年底奉命返回四川,拉起400余人的队伍,组成川东护国军第4支队。
1916年3月在指挥攻打丰都县城时,右眼中弹致残。在疗伤过程中,他为了不损害脑神经,强忍钻心的疼痛,坚持不施麻药,被为其主刀的德国医生赞叹为“军神”。
1917年参加护法战争,任川军第5师第9旅参谋长、四川督军署警卫团团长。
1923年参加讨伐北洋军阀吴佩孚的战争,任东路讨贼军第1路指挥官,取得驰援龙泉驿等战斗的胜利。8月在作战中右腿负重伤。在治成都疗期间,结识川籍共产主义者杨闇公、吴玉章,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1924年10月起,随吴玉章到上海、北京、广州等地考察国民革命形势和中国社会现状,途中所见所闻,使他坚定了共产主义。
1926年5月经杨闇公、吴玉章介绍,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任中共重庆地委军事委员会委员,奉命与杨闇公、朱德等发动泸(州)顺(庆)起义。由于他熟知川军情况且素负众望,被赋予“国民革命军川军各路总指挥”的重任。在历时167天的起义过程中,他调兵遣将,进退有方,安民治政,措置裕如,有力地策应了北伐战争,实现了中共中央关于抑制四川军阀部队东下威胁武汉的战略目的。1927年4月被武汉国民政府任命为暂编第15军军长,这是中共党员在国民革命军中被任命的第一个军长职务。7月下旬秘密转赴南昌,与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同年底奉派赴苏联学习军事,先入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后转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刚到苏联时,为攻克俄文关,他“视文法如钱串,视生字如铜钱,汲汲然日夜积累之;视疑难如敌阵,惶惶然日夜攻占之,不数月已能阅读俄文书籍矣。”
1930年夏学成回国,先后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参谋长、长江局军委书记兼参谋长、中央军委委员,协助中央军委书记周恩来处理军委日常工作,举办短期军事训练班,并负责讲授暴动方略、游击战、运动战等课程。1932年1月前往中央苏区首府瑞金,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10月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参谋长,协助朱德、周恩来在前方指挥作战,取得第四次反“围剿”作战的胜利。期间,撰写《现在游击队要解答的问题》、《到敌人后方开展游击战争的几个教训》等,并翻译多篇苏军教材和理论文章,促进了红军干部军事素质的提高。1934年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因反对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在作战指挥上的教条主义和专横作风而被撤销总参谋长职务,降任第5军团参谋长。
长征初期,协助军团长董正堂执行后卫任务,掩护中央机关通过国民党军四道封锁线。1934年底复任红军总参谋长,兼中央纵队司令员。1935年1月指挥先遣部队突破乌江,智取遵义,甩开了敌军主力,使伤亡大半、疲惫不堪的中央红军获得了一次难得的短期休整。遵义会议上,他坚决拥护毛泽东的主张。会后,协助毛泽东等组织指挥了四渡赤水、二进遵义等战役,使部队跳出了敌军包围圈,直插云南北部,并亲率干部团抢占皎平渡,保障全军渡过天险金沙江。5月兼任红军先遣队司令,同政治委员聂荣臻率部进入大凉山,与彝族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使全军顺利通过彝族聚居区。继而指挥所部在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打开红军北上的通路。红
一、红四方面军会合后,坚决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北上抗日的方针,在逆境中和朱德一起同张国焘的分裂活动进行了斗争,被张国焘撤销总参谋长职务,降为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校长。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后,任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红军总参谋长、援西军司令员等职。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29师师长,和政治委员邓小平一起,率部奋战在太行山上。面对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军,他经常用“勇是男儿头上的桂冠”、“无角绵羊受欺压,有蛰的黄蜂不可侮”等话语来激发将士们的对敌斗争信心。他指挥部队先后进行了夜袭阳明堡、设伏七亘村以及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晋东南反“九路围攻”、冀南反十一路“扫荡”、百团大战中的正太榆辽等一系列著名战役战斗,给侵华日军以沉重打击,创建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他坚决执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战略方针,积极组织正规军、游击队和民兵相结合的游击集团,并组建大量武装工作队,实行“敌进我进”,向敌占区、交通线广泛出击,粉碎了日伪军的频繁“蚕食”和残酷“扫荡”。与此同时,他率部多次反击国民党顽固派对根据地的进犯,牢牢把紧太行山这道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南大门”,使“平辽半壁山”得以免遭敌寇的蹂躏涂炭。1942年,他与邓小平领导根据地军民实行生产自给,减租减息,精兵简政,度过了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岁月。1943年9月赴延安参加整风运动。1945年6月当选为第七届中央委员。
日本投降后就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于1945年9~11月率部发起上党战役和邯郸战役,歼北犯的国民党军近6万人,并争取其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新编第8军军长高树勋率部起义,有力地配合了中共在重庆与国民党的谈判,打破了蒋介石北进的战略企图,为实现党中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方针作出重要贡献。内战全面爆发后,兼任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与邓小平指挥所部以大踏步的运动战,于1946年8月~1947年5月先后取得陇海、定陶、巨野、郾城、滑县、巨金鱼、豫皖边、豫北等一系列战役的胜利,歼敌数十万,解放大片地区,挫败国民党军的战略进攻,有力配合了其他战场的作战。1947年6月30日,根据中共中央、毛泽东关于“大举出击,经略中原”的战略决策,与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12万人在300里正面上一举突破国民党军“黄河防线”,发起鲁西南战役。他采取“攻其一点,吸其来援,啃其一边,各个击破”战法,指挥部队经过28天连续作战,取得歼敌4个整编师6万余人的重大胜利,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8月,刘邓大军分三路挥师南下,开始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捣国民党统治腹心的壮举。途经汝河时,在前有阻敌、后有追兵的紧急关头,提出“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响亮口号,并和邓小平亲临前卫团指挥作战,终于杀开一条血路。随后,在远离根据地、无后方作战的困难条件下,粉碎敌人33个旅对大别山的重点进攻。继而与出击陇海线的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挺进豫西的陈谢集团密切协同,在江淮河汉之间大量歼灭敌人,逐步在鄂豫皖边地区完成战略展开,实现了中央和毛泽东设想的最好前途——站稳脚跟,创建巩固的根据地。经过10个多月的艰苦作战,歼敌30余万人,解放县城100余座,开辟并扩大了中原解放区,形成三路大军互为犄角、机动歼敌、逐鹿中原的大好局面,迫使国民党军陷于被动防御地位,对扭转全国战局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毛泽东把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为起点的战略进攻称作中国革命“历史的转折点”。
1948年5月起任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第二野战军司令员。11月,根据中央军委决定,与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组成总前委,统一指挥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进行淮海战役,同徐淮地区的国民党军主力进行战略决战。他战前提出:“我们的打法是夹其额、揪其尾、断其腰,置之于死地而后已。”战役第一阶段,在歼灭黄百韬兵团的同时,他和邓小平、陈毅根据战场实际情况,果断地指挥部队截断徐蚌铁路,使徐州之敌完全陷入孤立。接着他和邓小平指挥中原野战军主力在双堆集地区围歼黄维兵团,成为准海战役承前启后的关键一仗。整个淮海战役以歼敌55万余人的巨大胜利而告终,大大地加速了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1949年4月参与指挥渡边战役,实施京沪杭会战,并亲自指挥第二野战军主力分三路直出浙赣铁路,解放了皖南、浙西、赣东北、闽北广大地区。南京解放后任中共南京市委书记兼市长、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11月与邓小平率部进军西南,12月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书记。他出色地执行了毛泽东提出的远距离迂回包围的作战方针,拊敌侧背,断敌逃路,各个歼敌,同时通过军事打击和政治争取,促成大批国民党上层军政人员率部起义和投诚,在近半年的时间内共歼敌约90万人,解放四川、云南、贵州三省和西康省大部,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割据西南、伺机反攻的企图。与此同时,他还领导了剿匪作战和进军西藏的准备工作,为巩固西南边疆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1950年11月建议并受命在南京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任院长兼政治委员。为了办好这所人民解放军第一个诸军兵种合成的高等学府,他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亲自培训师资、撰写审定和翻译教材,常常是“三更灯火五更鸡”,宵衣旰食,手不释卷。他通过在军事学院陆续创立海军、空军、炮兵、装甲兵、防化兵、情报等系,繁衍发展了我军诸军兵种齐全的指挥院校体系,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中高级军官。他在教育训练军事人才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对国防和军队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1954年起先后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队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军委训练总监部部长。1955年9月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7年9月调任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年任中央军委战略小组组长。1962年参与指挥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1966年起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直至耋耄之年,他一如既往地关心国防事业和军队建设,适时为中央军委、总部出谋划策。他提出的许多极富远见卓识的战略性建议,在加强国防建设和保卫边疆的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82年后,由于年龄和健康原因辞去党政军领导职务。1986年10月7日在北京逝世。
3:他人评价
朱德元帅曾赞誉他“具有仁、信、智、勇、严的军人品质,有古名将风,为国家不可多得的将才”。陈毅元帅留下过“论兵新孙吴,守土古范韩”的名句。邓小平同志在《悼伯承》一文中写道:“伯承同志是我党我军的大知识分子,大军事家。他的军事指挥艺术和军事理论造诣,在国内外屈指可数。”“对于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伯承是有大贡献的。”
重庆历史名人 篇2
重庆作为我国四个直辖市之一, 年轻的直辖历史并不能掩盖它厚重的历史积淀和人文情怀。作为国务院公布的“文化历史名城”, 壮丽的巴山渝水, 在三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 养育了无数杰出的历史名人。全国各地的名人研究是近年来学术界的热点, 但利用层次分析法对重庆历史名人旅游资源的研究仍较为薄弱。本文的研究结果希望能为当地政府的政策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 促进重庆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 相关概念界定
2.1 名人的概念界定
名人是指在某个时期特定的范围里, 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感召力的人物, 这些人物可以涉及到各行各业, 他们的言行、作品、故居等等引领着不同的潮流, 获得不同人群的追捧。名人可以分为政治名人、英雄名人、体育名人、历史文化名人、领导名人、偶像名人等等。
2.2 历史名人的概念界定
历史名人, 即在历史上在某一领域薪露头角, 在某一方面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起过重大作用, 并对后代有着深远影响的历史人物[1]。历史名人也就是在历史某一时期对国家和人民有着重要影响, 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 也可能是消极的, 对后代有着重要的教育作用, 且已经逝去的人物。
2.3 重庆历史名人的概念界定
重庆历史名人是指凡在重庆市范围内, 无论是城区、近郊区、远郊区 (县) , 只要对重庆的社会发展做出较大贡献或产生深远影响的有名的历史人物都是本文研究的范围, 包括出生于重庆的历史名人和未在重庆出生但曾经在重庆工作过、曾经路过重庆的, 在重庆建有纪念馆或陵园等的历史名人。
2.4 重庆历史名人旅游资源
根据《重庆历史名人典》 (数据来自重庆历史名人馆网站) 共收入了客籍和重庆本籍历史名人各100名。如王麟、张德成、苟文彬、邱少云、廖静秋、罗广斌、王朴、钟惦斐等。而重庆的历史名人旅游资源的类别有故居、纪念馆、烈士陵园等, 包括沈钧儒旧居、刘伯承同志纪念馆、秦良玉陵园、石壕红军烈士墓等。
3 重庆历史名人旅游资源的评价
3.1 历史名人旅游资源评价标准
3.1.1 历史名人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
层次分析法 (简称AHP法) 是美国著名的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T.L.Saaty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问题的性质和所要达到的总目标, 将其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 依照因素间的相互影响以及隶属关系, 按不同层次聚集组合, 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2]。
德尔菲法又名专家意见法或专家函询调查法, 是依据系统的程序, 采用专家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 即各个专家之间不得进行互相讨论, 只能与调查人员发生关系。本文主要是通过3名重庆师范大学专业老师, 8名研究生学生, 3个历史名人旅游景区发表意见, 并对层次分析法中各个项目层次的重要性进行反复的赋值, 直到合格的判断标准则停止赋值。
3.1.2 名人旅游资源指标体系
根据简明科学性、系统整体性、可操作性和可比性原则, 采用理论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选取评价指标。旅游资源评价需综合考虑了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各指标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并参照徐淑梅制定的层析分析法目标评价模型[1]。对本文研究的三类名人旅游资源建立了评价的指标体系, 如图1。
3.2 名人效应旅游资源评价结论
对重庆历史名人旅游资源进行评价, 首先要对其资源系统进行分层。根据景区环境和资源价值以及景区为游客提供正常旅游活动一切后勤保障, 包括食宿、交通、服务等方面分类, 对歌乐山六大旅游资源评价划分为3个层次, 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 旅游资源价值权重值为0.633707925, 位于第一位, 其次是景点条件和旅游条件。重庆作为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 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其历史名人旅游资源的价值较高, 但景点条件和旅游条件还需加强, 如加强旅游地基础设施建设, 继承并发扬重庆本地的民风民俗, 让游客体验独特的巴渝文化。
从C层评价因子中可以看出, 观赏价值权重值是0.379258606, 位于第一, 重庆的历史名人故居、名人纪念馆、烈士陵墓等, 有较为突出观赏价值。排在第二的是资源丰富度, 权重值为0.365364824, 说明重庆有着丰富的历史名人旅游资源, 可以激发游客的探索欲, 对游客有教育意义, 也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的选择之一。排在第三的是文化价值, 它们以历史文化为载体, 不同的历史名人旅游资源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 其文化价值也是游客愿意深层次去探索的元素之一, 可以吸引大批的历史文化爱好者前往。
4 重庆历史名人开发对策研究
4.1 推广历史名人的重要旅游事件
每个历史名人有他们自己的奋斗历程, 他们的事迹为后人所歌颂, 他们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可以鼓励当代学生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通过对名人事迹的宣传, 比如制定历史名人的宣传手册 (包括他们的功绩奋斗史、家乡等) , 在各个高校推出“历史名人形象大使”的计划, 选择艰苦奋斗的大学生作为大使, 宣传历史名人的坚强不屈的精神, 让游客了解历史名人, 达到宣传名人旅游资源的效果。
4.2 添加历史名人旅游景区的内页, 在微博上发布网页信息
微博是人们必不可少的学习和娱乐的交流平台, 当前大部分群体是通过网络了解旅游信息。因此, 可以在各景区、各旅行社的主页中添加内页, 内页中提供历史名人的家乡、事迹、视频等内容, 并且可以添加正反面历史人物的对比, 加深历史名人对游客的正面影响。通过大力推进旅游电子商务的建设, 建立网上预定服务系统, 包括预定机票、景点门票、餐饮等的服务, 对游客进行个性化服务, 提高回头率。
4.3 举办历史文化名人相关的旅游节庆活动
在特定的时间里举办历史名人的相关节庆活动, 可以增加旅游体验的真实性。节庆活动能鼓励游客学习历史名人不屈不饶的精神, 以正面人物树立榜样, 提高自身的修养和文化道德。如凤凰古城, 它不仅是一个诗情情画画意意的的古古镇镇, , 更更是是一一个个有有着着千千年年文文化化历历史史的的名名城城, , 在这这里里有有着着浓浓厚厚的的民民族族风风情情和和丰丰富富多多彩彩的的人人文文风风情情的的节庆活动, 主要有“篝火晚会”、“沱江泛舟”等。
5 结论与展望
本文主要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 建立重庆历史名人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 B层和C层评价因子的权重值大小作为名人旅游资源的评价标准, 得出评价结论, 并制定开发策略。但本文在开发对策研究上略微薄弱, 如可从开发思路、目前存在的开发问题进行探讨, 从而提出更具针对性的对策, 促进重庆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基于重庆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和人文情怀, 利用层次分析法对重庆的历史名人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 比较B层与C层的评价因子的权重值大小, 从而得出了评价结论, 并在此基础上对重庆历史名人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了初步的对策, 以期促进重庆历史名人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历史名人旅游,层次分析法,开发对策
参考文献
[1]章釆烈.论历史名人级差及其效应—中国名人名胜资源的旅游价值[J].旅游学刊, 1994, 7 (18) :44.
[2]吴进群, 陶媛, 蒋瑜, 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桂林市城区旅游资源模糊综合评价[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11 (9) .
[3]陈冬.重庆军事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 2013:22~27.
[4]童芳.宜昌历史名人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 2013:20~24.
[5]闻珺, 刘兴华, 周建波, 等.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在黑河中游项目后评价中的应用[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06 (4) :51~52.
重庆钢铁厂的历史 篇3
从诞生伊始,汉阳铁厂便肩负起了民族复兴的重任。张之洞也因此被尊称为中国“钢铁之父”,毛泽东主席称其为“中国民族工业不能忘记的四个人”之一。
汉阳铁厂的创办,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经济革命,它和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的两幕大戏,并在思维方式与时代精神上为辛亥革命的爆发播下了火种。
孙中山先生曾于1912年视察汉阳铁厂,指出“中国需要几百个像汉阳铁厂这样的工厂”。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逼进武汉。为了保存民族工业的血脉,1938年,汉阳铁厂西迁。为了完成搬迁任务,正式组建了钢铁厂迁建委员会(下称钢迁会),负责拆迁汉阳铁厂及武汉附近其他各钢铁厂的机器设备,运往重庆。然而拆卸的巨大困难,是难以想象的。1938年3月开始,日机的轰炸,日夜不停,不少设备在轰炸中损毁。在短短7个月的时间里,钢迁会从汉阳铁厂拆迁机器、材料约3万吨,且多为体积庞大的重型机械。
钢迁会先后征集雇用了2艘炮舰、11艘海轮、27艘江轮、4艘铁驳船、17艘拖轮、218只木驳船、7000只柏木船,将设备由武汉运到宜昌后,再换乘能走三峡的大马力轮船转载。在运输极为困难的川江航段,钢迁会采用分节转运方式,通过在三斗坪、庙河、巴东、巫山、奉节、万县、涪陵、九龙坡等处设转运站。转运的过程十分惨烈,工人们不但要战激流,闯险滩,更要躲避日机的一路追击,狂轰滥炸。历时一年半的时间,才将物资次第运送到大渡口。大渡口,由此成为这个钢铁企业的新家。在大渡口,汉阳铁厂的名字被钢迁会所代替。为抗击日军提供战略物资,成为钢迁会新的使命。鼎盛时期,员工达到1.5万余人,钢铁产量一度占到抗战大后方钢铁总量的90%。除提供钢材给各兵工厂制造武器外,钢迁会还制造过飞机炸弹、迫击炮弹、德式磁质地雷、避弹钢板和卡宾枪用钢料等半成品武器,是抗战时期后方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
1949年3月1日,钢迁会改番号为兵工署第二十九兵工厂。国民党溃退前特务运来10吨炸药炸重钢,18名职工在护厂中牺牲。新生的重钢为成渝铁路轧出新中国第一根钢轨。
1949年11月30日,五星红旗飘扬在重庆上空,阳光照射在大渡口的第二十九兵工厂。就在此前一天,这个民族工业的血脉,再次经历了生与死的洗礼。丧心病狂的国民党特务溃退前决定对兵工厂进行有组织的爆破。他们运来10多吨炸药,放置到钢厂的关键部位。与此同时工人们组织起来展开护厂的斗争。工人们彻夜守候在厂区,等待黎明的来临。他们用钢钎作为武器,与国民党警察搏斗;他们用钢滚抵门,阻止特务进入车间;没有一点爆破知识的工人,甚至用双手将炸药抱出厂外……由于工人们没有武器,力量悬殊,工厂的交流发电所和百吨高炉等重要厂房、设备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厂里随处可见倒塌后的残墙破柱,到处弥漫着硫磺和焦木的气味。特务、残匪和反动会道门组织相互勾结,甚至叫嚣:“让你们10年也恢复不了生产。”这是一次悲壮惨烈的护厂斗争。18名职工在护厂斗争中英勇牺牲。
12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了二十九兵工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厂职工日夜奋战修复机器和厂房。到1950年4月15日,除了百吨高炉还在修理外,二十九兵工厂各场主要设备均已全面复工生产。
新中国的诞生,二十九兵工厂也得以重生,工人们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中。1950年夏,毛主席批准了邓小平签报的由二十九厂自己研制生产钢轨修筑成渝铁路的方案。从1952年初接受任务,到完成成渝铁路全线505公里所需钢轨的轧制任务,工人们只用了不到半年,提前11天超额完成,创造了历史。当年7月1日,成渝铁路全线正式通车,圆了四川人民40年的铁路梦。为此,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派代表专程来厂颁发一等奖奖状,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重工业部颁发的第一张奖状。
在解放后恢复生产时期到“二五”期间,重钢的企业管理、生产与技术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重大贡献。重钢自行设计、生产的重轨,支撑了内昆铁路、天成铁路、兰新铁路等国内十几条铁路的建设;重钢人节衣缩食为抗美援朝捐献“一零一号飞机”,支援了泸定桥建设和西藏解放;重钢的产品支援了武汉长江大桥、重庆大礼堂、重慶发电厂等重大项目;重钢生产的炮弹钢、坦克装甲钢、航空防弹钢、舰艇钢、火箭和导弹用超高强度钢等军工用钢材,有力地支援了国防建设。
“一五”时期,重钢在全国钢铁企业中名列第三,在很长一段时间享有“北有鞍钢,南有重钢”的盛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重钢在走向市场的探索和实践中,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的记录。
计划经济时期,重钢一直都是按国家计划要求完成生产,由国家统一调拨外销,造成超产部分在库房里越积越多。1979年,重钢领导决定打破常规,调集精兵强将组建销售处,迈出了走向市场的第一步。
在风口浪尖中“趟雷区,吃螃蟹”,重钢成为在那个特殊时代思想解放的标志——1984年7月,重钢挺身而出,在全国冶金企业中率先实行了厂长(经理)负责制。这比1988年4月全国人大会议通过《企业法》确立国有企业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早了四年;
1986年11月30日,重钢再开先例,委托中国工商银行重庆信托投资公司,发行“重钢债券”1亿元;
1994年11月2日,在国务院批准的全国100家现代企业试点单位中,重钢榜上有名。
重庆直辖后,重钢打响了“精干主体,分离辅助”的攻坚战役,一大批非钢子公司被逼向市场。在此基础上,重钢于1997年8月12日,以“大本营”所在地的钢铁生产主线上的全部优良资产,组建了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同年10月17日,“重庆钢铁”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
重钢在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坚持用高新技术培育和发展非钢产业。
目前,建筑与房地产、电子信息、钢铁产品深加工、环境工程、矿业开发“五大非钢支柱产业”,已经成为重钢新的经济增长点。非钢产业的年销售收入,均占重钢年销售总收入的25%左右。
在新的时期,重钢遇到了环境限制、产品结构、矿石资源等新的发展问题。2006年,在重庆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下,重钢迈出了整合矿石资源、优化产品结构、提升竞争实力的环保搬迁之路。
重钢环保搬迁是重钢发展史上的第二次战略转移,也是重庆市产业结构调整的组成部分。通过几年艰苦奋斗,一座现代化的钢城在长寿江南拔地而起。2011年9月16日,长寿新区3号高炉正式点火烘炉,标志重钢长寿新区基本具备年产650万吨钢系统的生产能力,顺利了完成重钢环保搬迁一期工程建设目标任务,建成了中国重要的船舶用钢精品生产基地和长江上游精品钢材生产基地。
重庆历史名人 篇4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12.班超投笔从戎,立功西域,为封为定远侯。他在西域的主要活动有
①派甘英出使大秦②出使大宛、大月之氏
③任西域都护,管理西域④大败被匈奴,使其政权瓦解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2.B 考查基础知识,②是张骞,④窦固、窦宪先后大败北匈奴,其政权瓦解。
13.文献记载“钢铁是杂炼生(生铁)鍒(熟铁)为刀镰者。”此文献提到的金属冶炼技术发
明于
A.春秋战国时期B.两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D.隋唐时期
13.C 阅读材料所说冶炼方法为灌钢法,这一冶炼技术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14.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
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
A.李煜B.李清照C.陆游D.辛弃疾
14.D 学士指苏东坡,苏东坡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四个选项中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
15.一位学者在研究解缙(1369—1415)主持编纂《永乐大典》的有关情况时,想了解当时的都城,他应查阅的地图(局部)是
15.C 从谢晋的生卒年月可以判断为明朝,《永乐大典》为朱棣时期编写,当时都成在今天北京,当时叫北平,B是元朝,D是清朝。
16.近代重庆总商会会所楹联曰:“登高一呼,直召唤四百兆同胞共兴商战;纵目环球,好凭
此数千年创局力挽利权。”该楹联所反映的主张,最早提出的是
A.洋务派B.早期维新派C.康梁维新派D.民主革命派
16.B,阅读材料,号召商战,争夺利权,主张商战,挽回利权的主张是早期郑观应的主张。
17.1913年2月,一位国民党领导人在国民党湖北支部举行的欢迎会上说:“我们此时要致力
于选举运动,„„要在国会里头,获得过半数以上的议席,进而在朝,就能组成一党的责任内阁。”这位领导人是
A.孙中山B.蔡锷C.宋教仁D.黄兴
17.C 题目的几个关键词,1913年、国国民党、国会、责任内阁,可以判断是宋教仁,改组国民党之后成为第一大党,希望能组建责任制内阁。
18.《中共八七会议告全体党员书》指出:“我们的党公开承认并纠正错误,不含混不隐瞒,这并不是示弱,而正是证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这里谈到的错误,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
A.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B.采取了“左”倾冒险主义方针
C.放弃了民族革命战线的领导权D.排斥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18.A “八七会议”当纠正的错误,国民大革命时期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放弃了革命武装的领导权,因此选A.19.美国总统在《致蒋介石并转重庆人民的信函》中说:“为向中国人民——尤其重庆市民—
—对于联合国家作战努力之伟大贡献表示敬意起见,兹特附呈纪念状一帧。贵国人民对于侵略者之坚强抵抗,已为贵国之友人树立楷模。”此信反映的史实发生在A.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B.国共十年对峙期间
C.国共第二次合作期间D.国共全面内战期间
19.本题具有很强的地域色彩,从材料上可以分析,此事发生在抗战期间,美国总统强调中国当战对世界联合国家作战的贡献,抗战期间属于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
20.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开创了法国历史的新纪元,在此期间发生的历史事件有
①成立立法议会②颁布《人权宣言》 ③推行全国限价④发动热月政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D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1804年)立法议会成立在1791年,《人权宣言》1789年颁布,因此排除①②。
21.今年是国际劳动妇女节设立100周年,第二国际左派领袖蔡特金做出了杰出贡献。与其
同一派别的人物是
A.伯恩施坦B.季米特洛夫C.考茨基D.罗沙·卢森堡
21.D 第二国际左派的杰出女领导人罗沙·卢森堡。
22.图6是一幅苏联宣传画。当时的苏联
A.对外国资本的依赖性比较强
B.已顺利完成第三个五年计划
C.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严重
D.工业生产增长的速度明显下降
22.B 注意宣传画中“保卫莫斯科”的字样,这是莫斯科保卫战时
期,二战期间,苏联的工业生产增长速度明显下降了。苏联建设没有
对外资本的依赖,因为二战的爆发,苏联没有顺利完成第三个五年计
划,苏联没有融入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世界经济危机对苏联的冲击
不大。
23.“我有一个梦想,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日子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兄弟般地平起平坐,共叙兄
弟情谊。”这种诉求主要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
A.种族歧视严重B.阶级矛盾尖锐
C.贫富差距加大D.社会暴力泛滥
23.C “我有一个梦想”是著名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讲,反对种族歧视。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37.(32分)科学技术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郑和当时建造的超大型宝船长140多米,宽57米是史无前例的。(建造宝船的)巨型船坞,在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在当时世界上也无与伦比。它是中世纪中国造船业在全世界遥遥领先的明证。郑和船队的航海技术在当时世界上也是独领风骚的。15世纪初,是中国人称雄海上的时代,这是全世界公认的事实。——摘编自韩胜宝《郑和之路》
材料二江南制造总局造船厂,1868年已着手建造螺轮蒸汽舰了。造螺轮蒸汽舰是1845—1850年间在欧洲推广使用的。1850年后被用于军事。——摘编自徐泰来《中国近代史记》
克服技术的落后是一个巨大的困难,尤其是当那些西洋顾问和教习自己就不很专业时,更是如此。自强规划所造出的枪炮舰船的性能及其低劣,这就导致需要不断从国外购置枪炮。
——[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三1958年起,由聂荣臻主持的国防科技研究已迈开步伐。党和政府克服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协议、撤走专家、停止供应设备所造成的严重困难,自力更生发展国防科技工业,终于取得了国防极端技术的重大突破。中国国防尖端技术的巨大发展,标志着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大大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集中代表了我国科学技术当时达到的新水平,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摘自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四19世纪70年代,德国瞄准对重工业和新工业发展有决定影响的科技领域,设立许多科学研究机构。俾斯麦鼓励德国学子去学习和掌握德国还没掌握的高新科技。特拉瑙带回了爱迪生的电灯制造专利权。1883年创办德国爱迪生公司。电气工业的发展是造成德国90年代德国经济繁荣的基本因素。1851年至1900年,在重大科技革新和发明创造方面德国超过英法之总和,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摘编自丁建宏《德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造船、航海技术对郑和下西洋的作用。(2分)结合所学知识,追述唐宋
时期造船、航海的主要科技成就。(6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洋务企业制造军舰的技术状况。(4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失
败的外部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国防尖端技术大发展的作用。(4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文化
大革命”前我国“国防尖端技术重大突破”的表现。(2分)
(4)根据材料四,归纳德国发展高新科技的途径。(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技发展对当
时德国经济的影响。(4分)
(5)你对发展我国科学技术有何建议?(2分)
【解析】本题以科技为切入点,大跨度,小切口,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第一问,结合材料分析造船,航海技术对郑和下西洋的作用,唐宋科技成就主要考查基本知识的记忆;第二问,对材料的 归纳,抓住解题的关键洋务运动失败的外部原因。第三问,从材料归纳国防尖端技术的作用,文革前的尖端技术突破,要仔细审题。第四问,对材料的归纳要依据材料,第五问是开放性题目,这样的题目要结合前面的问题进行建议,没有固定答案,但一定要围绕发展科技提建议。
【答案】
(1)为郑和船队的远祥航行提供了技术保障。唐朝能制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能造使用
推进器的战舰,这是最早使用机械动力的轮船雏形。宋代航海普遍使用指南针。
(2)已能制造欧洲那样的螺轮蒸汽舰;造舰技术仍然落后。西方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他们不
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先进技术;聘请的一些洋匠、顾问专业水平不高,并谋取私利。
(3)加强了国防力量;提高了国际地位。成功地试验了第一顺原子弹。
(4)自主研发;引进技术。推动了德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德国经济飞速发展,工业生产
增长速度居世界领先地位。
(5)略
39.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受到广泛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孔子)知道,古代传统的重建,并不仅仅是指外表上的同一。这里强调的是对永恒真理的温习,而不是对过去的模仿,孔子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使这些永恒的思
想重放光彩。
——摘编自雅斯贝斯《大哲学家》
材料二无论何种学派,均不能定为一尊,以阻碍思想文化之自由发展。况儒术孔道,非无优点,而缺点则正多。尤与近世文明社会绝不相容者,其一贯伦理政治之纲常阶级(等级)说也。
——赵清、郑城《吴虞文集·陈独秀复吴虞信》
材料三新加坡主要汲取儒家的君子品格的价值观,这是与新加坡道德教育直接相关的基本因素。新加坡结合自己的国情赋予“忠孝仁爱礼仪廉耻”以新的内涵,把他们理解的重整体、重义务、重责任的儒家伦理道德进行现代化,而提出了作为他们国家意识形态的共同价值观。
——摘编自龚群《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研究》
(1)根据材料一,说明孔子对古代传统重建的内涵。(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为重建
古代传统文化所做的工作,(2分)并回答孔子的核心思想及其欲达到的目的。(4分)
(2)在材料二中,陈独秀如何评价孔学?(2分)归纳陈独秀反孔的理由。(2分)结合所学
知识,说明新文化运动对五四运动的影响。(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加坡是如何利用儒学进行道德教育的。(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新加坡推行道德教育的影响。(2分)
【解析】本题以儒家文化为切入点,考查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第一问,要求依据材料说明,一定要从材料中归纳总结,第二问从材料中总结分析陈独秀如何评价孔学,找准新文化运动对五四运动的影响。第三问,儒学的道德教育作用,道德教育对新加坡的影响。对材料和所学知识的总结与升华。
【答案】
(1)重温真理而不简单摸仿。编订和整理了《诗经》等五经。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调
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2)孔学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是缺点更多。阻碍思想文化自由发展,宣扬封建纲常等级学
说。为五四运动的发生准备了思想基础。
(3)汲取濡家君子品格的价值观,;对儒家伦理进行现代转化,提出了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共
同价值观。提高了劳动者素质.稳定了社会秋序。
重庆文综历史答案
第 I 条 选择题(共35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1.B2.B3.A4.D5.A6.C
7.C8.D9.C10.A11.D12.B
13.C14.D15.C16.B17.C18.A
19.C20.D21.D22.D23.A24.C
25.C26.A27.B28.B29.D30.C
31.C32.B33.D34.A35.D
二、综合题(共四题,共160分)
36.(36分)答案要点
(1)主要气候特征:
①纬度位置较低;地跨热带、亚热带,热量丰富(年均温较高);
②地处我国西南部;夏季风影响大,江水丰沛,干湿季分明,雨热同期;
③东部高原地形;光照充足,气温年较差小;
④西部地势高差悬殊;气候垂直分异明显,气候类型多样。
中药材资源的突出特征:种类繁多。
(2)①原材料丰富;
②土地、劳动力成本低;
③民族传统方药(药方、偏方)丰富(只要历史悠久,医药经验丰富);
④靠近国际、国内市场;
⑤优惠的政策。
(3)①发展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
② 兴修水利,扩大灌溉面积;
③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扩大中药材播种面积
④大力发展中药材加工业,扩大对中药材的需求。
37.(32分)答案要点
(1)为郑和船队的远祥航行提供了技术保障。唐朝能制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能造使用
推进器的战舰,这是最早使用机械动力的轮船雏形。宋代航海普遍使用指南针。
(2)已能制造欧洲那样的螺轮蒸汽舰;造舰技术仍然落后。西方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他们不
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先进技术;聘请的一些洋匠、顾问专业水平不高,并谋取私利。
(3)加强了国防力量;提高了国际地位。成功地试验了第一顺原子弹。
(4)自主研发;引进技术。推动了德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德国经济飞速发展,工业生产
增长速度居世界领先地位。
(5)略
38(32分)答案要点
(1)① 议会拥有立法权。
② 政府(内阁)由占会议多数席位的政党联合组织。
③由当选的总统组织政府。
(2)①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行使了立法权。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检查节约能源法和清洁生产发的实施情况,行使了监督权。
(3)①主动承诺节能减排是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
续发展;承担一个发展中国家应付的责任。
②征收入关税不符合世贸组织“消减关税,消除国贸中的 其他贸易障碍和歧视待遇的目标;不符合我国平等互利德 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
③发达国家征收碳关税事实上是以环境保护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我们必须反对。
(4)①应确立低碳生活的的价值观。因为低碳生活即符合规律,也符合人类利益。②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坚持低碳生活。
③反对浪费,抵制高碳生活的方式。
39.(60分)答案要点
(1)重温真理而不简单摸仿。编订和整理了《诗经》等五经。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调
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2)孔学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是缺点更多。阻碍思想文化自由发展,宣扬封建纲常等级学
说。为五四运动的发生准备了思想基础。
(3)汲取濡家君子品格的价值观,;对儒家伦理进行现代转化,提出了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共
同价值观。提高了劳动者素质.稳定了社会秋序。
(4)东南沿海
① 城市(人口)集中;
②教育繁荣;
③交通便利;
④经济开发区;
⑤ 文化交流需求大。
(5)① 流量较大,流速较快;
② 水位季节变化大,汛期在夏季;
③ 含沙量小;
④ 无结冰期。
(6)①收入增长促进电影消费,电影消费反过来促进电影生茶。
②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资本的进入,有助于
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电影业的发展。
(7)① 事物包含既对立有统一的两个方面,要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对事物坐全面分析。
重庆历史名人 篇5
(开卷
本卷共四个大题
满分50分
考试时间:与思想品德学科共用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下面表格对应题号的方框中。
1.小明将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唐太宗政绩”的知识擂台赛,他准备的下列史实中不正确的是 A.任用魏征等贤臣
B.重视人才的培养
C.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D.创立科举制度
2.“你挑着担,我牵着马……”唐僧到西天取经的故事妇孺皆知。历史上,唐僧西行取经的目的地是
A.天竺 B.新罗 C.日本 D.波斯 3.丞相是皇帝的重要辅臣,废除这一官职的朝代是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4.右图人物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发明家,他的重大发明是 A.指南针 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 D.火药武器
5.2008年8月,奥运会将在北京召开。假如你作为一名小导游向外国游客介绍北京古代的建筑奇观,在下列各项中你可以选择的是
A.赵州桥 B.大雁塔 C.大明宫 D.故宫(紫禁城)6.清朝时期,由曹雪芹创作的我国最优秀的古典小说是
A.《三国演义》 B.《红楼梦》 C.《西游记》 D.《水浒传》 7.创办于重庆的民生公司为抗战运输立下了卓著功勋,其创办者是 A.潘文华 B.张澜 C.卢作孚 D.马寅初
8.电视连续剧《周恩来在重庆》缅怀了一代伟人周恩来在抗战时期的丰功伟绩。当时周恩来在重庆办公和住宿的主要地点是
A.曾家岩50号 B.桂园 C.红岩村 D.林园
9.1945年8月,人们的目光聚焦重庆。此时此地发生的大事是 A.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B.国共两党重庆谈判 C.政治协商会议开幕 D.人民解放军解放重庆 10.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颁布于
A.1949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82年
11.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抗震救灾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模,他们无畏无惧、争分夺秒救援群众的事迹感天动地。追溯历史,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我国也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右图人物便是其中之一,他是 A.邱少云 B.邓稼先 C.焦裕禄 D.王进喜
12.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的会议是中共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13.“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成为我国的重大国策,成功实践这一伟大构想的地区是 A.台湾、深圳 B.香港、澳门 C.澳门、深圳 D.香港、台湾
14.图片是形象的史料。小刚同学在自主学习中收集到以下几幅图片,他为该图片配上的标题,恰当的是
A.中国的外交成就
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C.中国完成统一大业 D.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 15.相对论的创立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它的创立者是 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伏尔泰 16.右图是近代世界名画《向日葵》,它的作者是 A.毕加索 B.凡•高 C.贝多芬 D.列夫•托尔斯泰
17.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②《凡尔赛和约》的签订③《九国公约》的签订
A.①②③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18.面对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通过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而摆脱困境的是 A.德国 B.日本 C.美国 D.英国
19.20世纪60年代,法国等西欧国家为加强经济合作和提高国际地位建立的组织是 A.欧洲共同体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华沙条约组织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20.二战后初期,亚洲民族独立运动高涨。印度冲破阴霾迎曙光,摆脱了哪个国家的殖民统治而获得独立?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二、填图题:本大题2小题,第21题2分,第22题3分,共5分。
21.观察图一,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2分)。郑成功攻破的荷军殖民据点: A.台湾城 B.赤嵌城
22.观察图二(图为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图略),请将下列国家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圆卷内(3分)
协约国集团的主要成员国: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以宗室女文成公主入藏嫁之(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营造与工技著作、医书医方、医疗器械、佛教经典,对西藏的社会、生产、生活都有很大影响。
——施建中主编《中国古代史》(下册)
材料二
雍正二年,……设立驻藏大臣,监督地方政府。乾隆五十七年,清政府大力整顿西藏行政事务,规定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共同管理西藏,共同任命西藏各级地方政府的官员,噶伦以下
僧俗官员,事无大小都要禀命驻藏大臣办理。
——刘泽华等编著《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2006年7月,青藏铁路全线开通,长期制约西藏发展的交通“瓶颈”得以解决。如今,西藏形成了铁路、公路、航空一体化的立体交通网络。(配图:从北京开往拉萨的T27次列车准时抵达拉萨火车
站)
——据新华网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文成公主入藏的历史作用。(2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中央政府是怎样强化驻藏大臣权力的?(2分)
(3)读史明智。综合以上三则材料,你能获得哪些重要结论?(2分)
24.小张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通过网络搜索到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上作的报告,下面是其中的部分内容: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地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改革和开放是牵引中国前进的两个车头,到今年,它们引领中国前行了多少个春秋?(2分)
(2)根据材料,说明我国的改革开放是怎样展开的?(2分)
(3)根据材料,指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意义。(2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5题7分,第26题6分,共13分。
25.近年来,中央连续出台了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回眸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农村的政策先后作出过重大调整,在历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回答:
(1)列举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农村开展的重要运动。(2分)
(2)1978年,在我国什么地方率先出现搞“包产到户”的典型?随后在全国农村逐步实行了什么制度?(3分)
(3)你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不断调整农村政策说明了什么?(2分)
26.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浩劫。历史证明,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战胜血与火的灾难。回答:
(1)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首脑签订的什么协定把英法的绥靖政策推到顶点?(2分)
(2)“七七”事变后,重庆成为日本空袭的主要目标。1941年,因日机轰炸致使众多重庆市民惨死于隧道中。这一事件在历史上称为什么惨案?(2分)
(3)请任举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国家团结协作打击法西斯的一例史实。(2分)
重庆市200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暨高中招生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下面表格对应题号的方框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C C D B C A B C D A B A C B A C A A
二、填图题:本大题2小题,第21题2分,第22题3分,共5分。21.左框:A;右框:B。
22.左上圈:A;
左下圈: B;右圈:C。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3.(1)带去了营造与工技著作、医书医方、医疗器械、佛教经典,对西藏的社会、生产、生活都有很大影响。(2分)
(2)规定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共同管理西藏,共同任命西藏各级地方政府的官员,噶伦以下僧俗官员,事无大小都要禀命驻藏大臣办理。(2分)
(3)汉藏人民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扶植下,西藏地区得到快速发展等。(2分。答到2点即可得全分,其它符合题意、言之成理的答案可同等给分,但总分不超过2分)24.
(1)30个春秋。(2分)
(2)对内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对外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以西部。(2分)(3)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转变为全方位开放的格局。(2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5题7分,第26题6分,共13分。
25.(1)土地改革,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2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得全分,但总分不超过2分)
(2)安徽凤阳小岗村(1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
(3)农业是基础,涉及国计民生;中央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农村政策等。(2分。其它符合题意、言之成理的答案同等给分,但总分不超过2分)26.
(1)《慕尼黑协定》(2分)
(2)“六五”大隧道窒息惨案。(2分)
重庆历史名人 篇6
初2020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出题人: 代绍军 审题人 : 刘艳雪
说明:历史试卷共4页,满分50分。考试时间45分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 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1分,共15分。)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距今约:()
A.170万年 B.70万—20万年 C.3万年 D.6千年 2.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半坡居民遗址 3.原始农耕生活时,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典型代表是()
A.北京人、河姆渡原始居民
B.元谋人、半坡原始居民
C.山顶洞人、大汶口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 4.假如穿越时空后,你生活在半坡聚落里,你能体验到的是()
A.住在干栏式房屋里 B.彩陶技术成就高 C.吃到香喷喷的米饭 D.气候潮湿、闷热
5.你若要实地考察我国北方原始居民最早种植粟的遗址,应到()A.云南元谋 B.北京周口店 C.陕西西安 D.浙江余姚
6、假如你是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你不可能看到下列哪一现象()A、农田里水稻长势喜人
B、荒地上人们用耒耜耕地 C、干栏式房屋错落有致
D、青铜器工艺精美 7.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A.华人是黄皮肤的黄色人 B.从中国大陆出去的华人 C.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是炎黄两部结成的部落联盟发展而来 D.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中华民族源远流长,有许多美丽古老的传说。下面不属于这一类的是:()A.盘古开天地 B.女娲补天 C.华夏族的形成 D.青铜器采用“泥范铸造法”
9、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A、汤 B、黄帝 C、禹 D、舜
10、今年7月,在南非召开的第二十九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河南殷墟遗址被列为2006年第三十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的审议项目。你认为殷墟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最主要是因为它向人们展现了我国古代哪个王朝的社会风貌()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11、认真观察下图,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A B C D
12、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A、自比为太阳的暴君-----桀 B、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建商
C、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镐京,史称东周 D、西周时期的最后一个国王是周幽王
13、《论语》云:“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A、晋文公称霸 B、齐桓公称霸 C、勾践称霸 D、楚庄王称霸 14.以下故事可以通过甲骨文考证的是()
A.尧的传说 B.舜的故事 C.大禹治水 D.武王伐纣 15.我国春秋时期,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原因不包括()
A.铁农具的应用 B.牛耕的推广 C.耕作技术改进 D.金属货币的流通
二、判断题:(共5分)阅读下表后判断:
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吉凶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内容一般是占卜所问之事或者是所得结果。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使用了一段时期,是研究商周时期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甲骨文其形体结构已有独立体趋向合体,而且出现了大量的形声字,已经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被称为“最早的汉字”。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以下表述是从上述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上涂“A”;违背了材料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答题卡上涂“B”;是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上涂“C”。16.中国最早出现甲骨文是在夏朝时期。()17.甲骨可以用来刻写文字。()
18.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等造字方法。()19.商朝的青铜冶铸、玉器制作和酿酒等手工业发达。()
20.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是研究商周时期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
三、识图题:(共5分)
观察下图,将春秋时期诸侯国名称的字母代号填在方框中,并涂在答题卡上。(4分)A.越 B.齐 C.燕 D.楚 从上到下依次填:
21.()22.()23.()24.()
25、春秋时期为争夺霸主地位,以什么为口号进行征战?(1分)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26题7分,27题6分,共13分)2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周初年,一共建立了71个分封国家,重要的有鲁、齐、燕、晋、宋等。封国的统治者都叫国君(或称诸侯)。
材料二
“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材料三 西周等级示意图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共同反映了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2分)
(2)图中第二层是什么人?(1分)他们要向天子尽什么义务?(2分)(3)结合所学知识,请说出这个制度的实行在西周初期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德之人,讲信修睦,传位依次,此禅让也”。
——《礼记》
材料三
请回答:(1)传说中为华夏族的形成作出突出贡献的两个人物是谁?(2分)
(2)材料二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指的是原始社会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2分)
(3)材料三纪念的是谁?(1分)传说他有哪些重要贡献?(1分)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8题5分,第29题7分,共12分。)28.观察下列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请回答:
(1)图一是哪一处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这种房屋被称为什么样式?(2分)
(2)图二又是哪一处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假如你有幸到这个原始部落去作客,请你设想一下主人会用什么饭菜招待你?(2分)
(3)结合所学知识,论述一下人类从居住洞穴到盖房定居说明了什么问题?(1分)
29.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读经学史】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1)这种“家天下”的局面是从谁开始?(1分)“传子”说明夏朝实现权力更替的制度是什么?(2分)
【考古研史】
纣王在殷都“以酒为池”“悬肉为林”“施用酷刑”,和后妃大臣嬉戏游乐。在殷都附近建造巨桥粮仓和高大的鹿台,用来堆积从全国掠夺来的粮食和财宝。
(2)商朝灭亡的时间是哪一年?(1分)为什么武王要讨伐商纣王?(1分)
【今人议史】
(3)请你简要分析一下,夏、商这两个王朝的灭亡能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彭水一中第一次月考历史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5分)
1-5
ABDBC
6-10
DCDCB 11-15 BCBDD
二、判断题(5分)16-20
BACCA
三、填图题(5分)
从上到下 :
21-24 CBDA(4分)25.
“尊王攘夷”(1分)
四、材料分析题(26题7分,27题6分,共13分)
26、(1)分封制(2分)
(2)诸侯(1分);向周王进献贡物,服从周王调兵。(2分)
(3)保证周王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2分)
27、(1)黄帝;炎帝(2分)
(2)禅让制(2分)
(3)大禹(1分);大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1分)
五、简答题(第28题5分,第29题7分,共12分)
28、(1)河姆渡原始居民;干栏式房屋。(2分)
(2)半坡原始居民;主食会有粟,副食有鱼、肉、蔬菜等(2分)
(3)人类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原始居民过上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人类摆脱对自然界的依赖.(1分,言之有理即可)
29、(1)启;(1分)
王位世袭制。(2分)
(2)公元前1046年;商纣王残暴统治,奢侈享乐。(2分)
重庆历史名人 篇7
关键词:培训就业,扶贫,机制
重庆市简称渝, 是我国面积最大、行政辖区最广、人口最多的中央直辖市。直辖之初, 重庆市有国家级贫困县12个、市定贫困县8个。“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大工业与大农业并存、较小范围的都市较发达地区与较大范围的农村贫困地区并存”。特殊的市情决定了扶贫开发在重庆的特殊地位。直辖之初, 党中央、国务院把扶贫开发作为重庆直辖市“四件大事”之一交给重庆。重庆坚持开发式扶贫总体方针, 围绕“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的总体目标, 采取有力措施, 全力推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一、重庆市“三全一补”培训就业扶贫机制的产生
2005年国家主抓整村推进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扶贫和产业化扶贫三大重点, “重庆市扶贫系统在‘一体两翼’扶贫开发战略的指导下, 针对建卡贫困人口这个特殊群体, 以增加收入和减少农民为目标, 在实施十万贫困农民技能培训计划的过程中总结出了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三全一补’新机制。”
(一) 从直接培训输出到建立基地。
2003年, 重庆市在下辖的6个县市区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试点。试点工作定位在以青壮年农村劳动力掌握二、三产业就业技能为目的的短期转岗培训, 采取用财政资金补贴的办法, 培训时间三个月。这一年重庆市各级扶贫部门开展了以输出为目标的短期 (三个月) 培训模式, 目的是让贫困农民通过培训获得一门技能, 以增强他们稳定就业、脱贫致富的能力。但由于宣传不到位, 培训目的不甚明确, 以至一些农民认为学不学不要紧, 只要能就业就行, 农民参训与不参训在技能的掌握上没有区别, 迫使扶贫办总结教训, 探索新路。
据统计, 2004年初重庆市有40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 当年3月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颁布了“关于实施百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程的意见”。市政府要求各区县根据实际情况, 调整农业资金支出结构, 安排专项补助资金, 用于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意见”规定:凡持有重庆市农村居民户口、年龄在16-45周岁的农村居民, 参加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重点培训机构开展的短期职业技能培训, 经考试合格, 均可享受财政的直接补贴。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成为重庆市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重点之一。
2004年重庆市扶贫办共建立培训基地38个, 输出基地6个, 并委托培训基地负责转移培训各项具体工作, 培训输出数量迅速增长, 质量有了提高。但由于培训经费的限制, 培训时间较短, 农民只能学一些初级技能, 对外出务工帮助有限。另一方面因为补助标准低, 农民又交不起培训费, 使得培训基地垫支额度太大, 也挫伤了培训基地的积极性。扶贫培训方式仍待改进。
(二) 从合作培训到独立校区的设立。
在农民就业问题中, 最值得关注的是农村知识青年的就业问题。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 全国每年有500万名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因为不能升入更高一级学校而返回农村。如果不能对这些返乡知识青年及时进行培训和就业引导, 他们当中的大部分将继续变成传统型农民, 从而降低初、中等教育的功效, 同时也将进一步加剧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压力, 引发新的社会贫困问题。
2005年重庆市扶贫办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北京华学联盟培训中心合作实施“零收费全服务”培训就业扶贫项目, 该项目由中国扶贫基金会筹资100万元, 在四川、湖南和重庆三省市率先试行。此次中国扶贫基金会华学联盟培训就业扶贫项目的受援对象是农村贫困初、高中应届毕业生。基金会将向他们提供三个月基础培训所需的1500元费用, 由北京华学联盟培训中心负责组织技能培训并保证其落实工作岗位。在整个培训期内, 负责对所有培训人员提供高质量的管理和全方位的后勤服务。项目扶助对象主要锁定农村贫困户子女, 年龄在16岁到20岁之间的初高中应届和上届毕业生。该机制易操作, 各地方扶贫办也做了大量工作, 但由于培训环节预期利润太高, 受训农民还款期太长, 学员流失严重。
面对20到30岁的贫困群体, 不可能让他们再花2、3年的时间去学习。半年制的培训, 呼之欲出, 2006年重庆市扶贫开发办公室确定了11所市级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独立校区, 承担重庆市贫困人口转移培训的任务。这种方式非常适合上述贫困群体的实际, 且培训时间适当, 见效快, 就业安置好, 这必将加快他们脱贫致富的进程。
通过对扶贫培训几种方式的试验, 可以看出“利”与“心”是最需要把握好的。即协调好农民、培训机构、用工企业、资金管理部门四者的利益关系, 让农民有钱参训并学会应有的技能后有相应的就业岗位, 让培训机构在保证质量的条件下获取平均利润, 让用工企业能够用到企业生产需要的劳动力, 让资金管理部门实现投资愿望, 才能调动和保持各个环节的积极性, 才能使四方放心、定心、下死心抓好培训转移的各项工作。三全一补培训就业扶贫机制由此产生。”即全免培训费、全过程服务、全员就业, 补助生活费。
二、“三全一补”新机制展望
就重庆市而言, 到2005年止, 人均纯收入86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仍有206万人, 其中绝对贫困人口55万人, 相对贫困人口151万人, 需要实施开发式扶贫的人口有150万人。按照重庆市委二届九次全会和“百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程”的要求, 市扶贫办及时调整工作思路, 把培训目标从过去主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转变为主要以减少农村人口为目标上来, 把培训对象从以存量劳动力与新生劳动力并重转变到以新生劳动力为主上来, 把培训时间从主要以短期培训为主转变到主要以中长期特别是长期为主上来。在未来五年, 转移培训贫困地区富余劳动力50万人, 其中建卡贫困户劳动力15万人。2006年, 重庆市政府要求, 在培训中要由长短结合为主, 过渡到中长期为主, 促进贫困地区劳务输出由体能型向技术型的转变。
2006年8月重庆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资助三峡库区移民、城镇低保人员和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就读中等职业学校的意见》的85号文件, 据扶贫办方面测算全市每年享受该项资助的贫困人口将达2万人, 2006年重庆市财政已安排12825万元资金对20万人进行中长期及短期培训。
为适应新的培训形势, 重庆市扶贫办结合培训思路的调整, 对《办法》进行修改和补充完善, 与市财政局联合下发《重庆市级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管理办法》, 通过《办法》的运行, 确保培训资金的有效使用。中期培训由市集中培训, 人均补助培训费1500元, 生活费250元, 办证费150元, 培训机构垫支生活费250元, 自筹生活费250元, 培训机构不再收取任何费用。2—3年的中职教育, 学费全免每人每年补助生活费2000元。招生就是招工, 结业就是就业, 培训机构将对学员的培训和就业实行全过程服务。
目前, 重庆市扶贫办推行的三个月短期培训模式已经停止, 6个月的中期培训已全面展开, 2007年中期扶贫培训, 在所有补贴不变的情况下, 又增加了生活费250元, 特别是市政府85号文件的贯彻落实, 中职教育对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实行全免学费的政策, 给“三全一补”扶贫新机制的推广给予了更大的空间。
三、重庆扶贫培训就业机制的现实意义
我国先贤——平民教育家晏阳初, 曾投身我国乡村教育和乡村改造事业, 他提出到农村去普及中国平民教育, 晏阳初的平教会将乡村建设提到担负“民族再造使命”的高度。
今天以反贫困为目的的扶贫培训主要是防止教育发展中的教育隔离。培训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具有从事复杂劳动的能力, 培训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有将体力劳动转换为脑力劳动的能力, 培训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具有灵活地转换工作的劳动转换能力, 更重要的是培训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种积极进取精神。
由于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绝大多数集中在西部地区, 而西部的贫困主要表现为生存的自然环境恶劣。我国政府前期多实行的是救济式扶贫, 忽略了人本的因素, 使得不少地区脱贫后又返贫。那么教育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更好呢, 这就是以就业为目的的培训, 让贫困地区的孩子先走出大山, 通过教育和技能培训改变思想观念、实现就业, 增强在城市生存的能力, 使他们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逐步摆脱贫困。
由于历史原因, 很多农民劳动力文化知识和劳动能力都非常欠缺, 这已严重影响他们顺利和稳定就业。要彻底落实农村贫困人口的就业培训, 必须要以相应的资金投入机制作为保证,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重庆市政府于2006年秋开始对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全额资助学费, 包干补助生活费、住宿费。这种使贫困人口切身受益的人力资本投资, 能稳定提高贫困人口的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水平, 从而减轻贫困程度和遏止返贫。
扶贫培训工作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 任务艰巨而又光荣。笔者相信, 有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 有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迫切愿望, 有从事扶贫培训工作的各方面人员的积极努力, 扶贫培训新机制必将促进重庆职业教育的发展、促进重庆的经济腾飞。
参考文献:[1]《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白皮书2001.10.01;[2]中国西部农村“教育反贫困”战略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李锐赵茂林等著;[3]农村劳动力转移:形势与对策中国农业出版社李瑞芬何美丽郭爱云著;[4]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01—2010年) ;[5]重庆开展农村劳动力转岗就业培训人民日报2003-12-09;[6]重庆市农村扶贫开发十年纲要 (2001一2010) ;[7]重庆市人大常委关于加强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重庆日报2004-10-03;[8]中国扶贫政策和机制的创新研究综述《农业经济问题》2005-11-25;[9]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简要情况重庆市扶贫开发公众网06年8月11日;[10]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2007.4.3经济日报冉瑞成;[11]新一代的“晏阳初”苏炜作家文摘2007年7月17日第一版
参考文献
[1]《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白皮书2001.10.01
[2]中国西部农村“教育反贫困”战略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李锐赵茂林等著
[3]农村劳动力转移:形势与对策中国农业出版社李瑞芬何美丽郭爱云著
[4]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01—2010年)
[5]重庆开展农村劳动力转岗就业培训人民日报2003-12-09
[6]重庆市农村扶贫开发十年纲要 (2001一2010)
[7]重庆市人大常委关于加强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重庆日报2004-10-03
[8]中国扶贫政策和机制的创新研究综述《农业经济问题》2005-11-25
[9]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简要情况重庆市扶贫开发公众网06年8月11日
[10]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2007.4.3经济日报冉瑞成
雾重庆 夜重庆 辣 重庆 篇8
“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一代诗仙李白在乘船离开峨嵋,顺江而下,向渝州进发的途中,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意境优美的诗句。诗中的渝州即如今的重庆。
云笼雾罩的湿润、麻辣美食的火爆,两江环绕的秀美、山城相合的错落……重庆在山水相连、险峻相伴的独特地势衬托下透露出复杂的美感。左临嘉陵江、右依长江,城在山中、山在城中,山高水低、居高临下,回峦旋峰、自成天险。难怪清末名人张之洞用“名城危踞层岩上,鹰瞵鹗视雄三巴”的词句来描述这巴渝山城的磅礴气势。但重庆的气质,又不是一味的硬气。两江相夹之地空气潮湿,加上地表起伏不平和周围高山屏峙,雾气自然凝积。于是,在拥有“山城”这个硬气的名称同时,“雾都”又成为重庆的另一个代名词,云雾为高山平添了几分柔媚。
山城和雾都的身份,正是重庆“特色”的来源,它们成就了重庆特有的城市形态和生活方式。
来到重庆,恐怕印象最深的,首先是山城特殊的建筑形式。当地有俗语言:“好个重庆城,山高路不平;楼在岩上建,车在山上奔;门多隧道多,桥美壮山城。”整个重庆市依山而建,街道随山势铺延,高楼临崖壁而建。在这里,好多几十层的高楼,你可以从大厦顶部直接行至外围地面,因为有天桥平行通往与楼等高的山腰;在这里,楼的高度绝不是用多少层来衡量对比,因为一栋十层高楼海拔绝不一定比与它相邻的五层楼高。重庆城就这样高高低低、错错落落地盘踞在中梁山和铜锣山之间,而重庆人的生活,也就在上上下下中日日向前。曾有诗人有感于重庆的山坡,留下了“生活就是爬坡”的深得于当地人心的感叹。而梁实秋先生的美文:“‘雅舍的位置在半山腰,下距马路约有七八十层的土阶,……客来则先爬几十级的土阶,进得屋来仍须上坡,因为屋内地皮乃依山势而铺,一面高,一面低,客来无不惊叹,我则久而安之,每日由书房走到饭厅是上坡,饭后鼓腹而出是下坡……”更点染了重庆城在坡上、坡在屋中的居境奇趣。
因了这山城的别具一格,重庆的交通也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久而久之,山桥相连、洞路相通,就形成了现在洞、城、桥、山处处相连的一大特色。洞多、桥美,加之多雨多雾,山色隐隐、水岸相融,“雾重庆”更显朦胧多情。难怪唐代婉约派诗人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抒发了“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怅然之情,想必此景此境更易令人动情。
雾重庆、雾重庆,重庆的雾似乎天天都存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重庆最多时有两百多天白雾加身。或薄薄淡淡,似雾似幻,一连数天雾气迷蒙;或浓雾突起,遮天蔽日,整个山城似乎都消失在白雾之中,只剩下人声、车声、汽笛声在雾海中浮荡。身处雾都,白天你可以雾里看花,隐隐约约让你看不透;晚上你可以雾里看灯,虚虚幻幻让你看不清。身处雾都,在雾中看景、在雾中漫步,人似乎都飘飘然如入仙境了。
重庆的美,不仅仅藏在雨中雾中,夜色中的重庆又是另一番滋味。
“天下夜景在渝洲,此景只应天上有”。不览夜景,未到重庆,古今重庆的名胜景观,不少都与夜景相关连,如“字水宵灯”“沙坪学灯”“凌虚飞渡”“龙门浩目”“双流合璧”等。重庆城市建筑依山叠起、大街小巷沿山而上,璀璨的灯火自然也分布的别致而精彩。每当夜色降临,万家灯火高低辉映,与漫天星汉齐争高低,灯星相映、星灯相连,似灯沿山脊而上至天,又似星顺山势而下至凡间,极为瑰丽;而两江之中百舸相争,流光溢彩。桥面之上灯车流动,宛如游龙。山上的灯和水中桥上的灯动静相映,夜重庆就在这动与静之中活泛起来,灵动起来,辉煌起来。
旧志载:“重庆两江交汇,凿崖为城,沿江为池。入夜万家灯火,层见叠出,高下相掩,光灼灼然俯射江波,与星月交灿。”这山城夜景自古就非常有名,雅号“字水宵灯”,为清乾隆年间“巴渝十二景”之一。因长江、嘉陵江蜿蜒交汇于此,然后浩浩荡荡向东流去,形似古篆书“巴”字,故有“字水”之称。重庆又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商埠,白天人流如潮,夜晚华灯绽放。两江水被灯火映照,熠熠生辉。文人们便给重庆的夜景取了一个雅号“字水宵灯”。清人王尔鉴诗云:“高下渝州屋,参差傍石城。谁将万家炬,倒射一江明。浪卷光难掩,云流影自清。领看无尽意,天水共晶莹。”“宵灯”更映“字水”,风流占尽天下。
在重庆,赏夜景有三大去处:南山上的一棵树观景台,可谓“隔岸观火”;鹅岭公园上的瞰胜楼,身临其境纵览两江;朝天门“两江游”游船,环绕扬子嘉陵,三百六十度全方位立体饱览山水之城。
登高远望,高楼大厦身披灯火静静矗立,五彩霓虹竞相闪耀点亮夜空,灯火沿街串成条条银龙。两江江畔波粼闪闪,港口码头灯火通明,水中夜航船舶明丽如水上浮宫。远处近处、山上山下、城里城外、天幕苍穹、江面水中,整个一片灯的世界、灯的海洋。夜重庆,就在这流光溢彩的世界中愈发光亮。
雾重庆,夜重庆,还有一个辣重庆。
都说“湖南人不怕辣,云南人辣不怕,川渝人怕不辣。”辣,是重庆饮食中最主要的味道和精神。辣椒、胡椒、花椒、豆瓣酱等是重庆菜的主要调味品,不同的配比,化出了麻辣、酸辣、椒麻、红油、糖醋、鱼香等各种味型,各式菜点无不脍炙人口。重庆菜属于川菜系,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素来享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声誉,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还以不拘一格使用各种材料创作新菜见长。水煮鱼、回锅肉、酸菜鱼、辣子鸡、泉水鸡、水煮肉片、老鸭汤、酸辣粉、鱼香肉丝、泡椒肥肠……数不胜数。
最能体现重庆菜麻辣特色的,是集川味麻辣之大成的重庆火锅,令人一吃难忘。
重庆的“老火锅”可不是外地随意仿照的那种火锅,而是依照重庆“老火锅”的传统配料制作,而且火锅底料至少使用了数年乃至数10年之久。这样,不仅“麻、辣、烫”的主旋律十分突出,而且火锅的风味鲜香醇厚,回味悠长。能有这样味道最重要的是选料严格,花椒要选七八月的“伏椒”,色红、香气浓郁、麻味十足;干辣椒要选用色红艳、肉厚、水气少、香辣味正的为佳;豆瓣酱以四川郫县出产的为正宗;豆豉则以四川永年的“陈年豆豉”为好。其他的配料如冰糖、黄酒、老姜也均为上乘。此外,牛油也是火锅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并视为川味火锅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重庆,火锅店随处可见,有的可摆百张桌面,场面之大令人惊叹。数十上百人穿梭其间,百多只火锅热气腾腾,红油清汤相得益彰。屋内辣气、水气腾腾,被麻辣到极致时,来瓶山城啤酒降降温,定能感受冰与火的双重刺激。
重庆菜的辣是出了名的,重庆人的不怕辣也相当出名。一样的麻辣火锅,外地人吃的火烧火燎,更有人一进门就被水汽辣到未上桌就败下阵来。重庆人却吃得风生水起,有滋有味,大把大把的花椒辣椒根本不放在眼里,似乎只有如此的鲜香猛辣才是人间美味,直看得不耐辣的外地人瞪眼咂舌。重庆人能吃辣,跟当地气候有很大关系。多雨多雾,自然湿气尤重,而吃辣椒可以驱寒除湿,预防湿寒气候带来的疾病,可谓食以养身。
【重庆历史名人】推荐阅读:
重庆历史学11-27
重庆市南开中学2015届九年级下学期阶段测试(三)(二模)历史试题07-18
重庆市中考满分作文-重庆中考满分作文06-06
重庆“两翼”05-21
重庆文化05-27
重庆武隆05-29
重庆职教07-29
重庆车展08-12
重庆大足08-26
重庆高校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