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教学反思

2024-05-10

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教学反思(精选5篇)

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教学反思 篇1

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教学反思

一、我的教学设想

这节课的设计考虑的是怎样才能丰富学生经验,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怎样才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本课堂教学的亮点是通过案例分析、情景研讨、特别关注等环节使学生形成防范侵害的意识,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懂得用智慧和法律保护自己。设计中我将本节课的重点定在用智慧保护自己、亮点定位于“情景研讨”,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运用智慧想出保护自己的方法。这样既可以让学生真正的学会保护自己的方法指导自己的生活实际,又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锻炼学生的表演、运用能力。在“情景研讨”的环节中,学生的参与热情非常高,学习的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想到的自我保护方法多样化,而且这些方法是能够行之有效的。把学生的自我保护方法汇总一起,真的是很全面的自我保护。从而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到面对伤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掌握自我保护技巧才是是最好的自我保护。

二、成功与不足

从整节课看,我认为我的教态自然,由始自终情绪饱满,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环节紧凑,材料选择能贴近学生实际,在教学中能真正帮助学生解决一些问题,落实我们思想品德课的真正目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学习学习的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并且能够真正掌握了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例如,在“情景研讨”中我选择了一幅小同学遭社会闲杂人员勒索钱财的情境。之所以选择这一情境是因为类似这种侵害在学校放学后也会有发生,所以我选择这类案例让学生出主意、想办法,让学生有话说有收获。以后遇到伤害,会懂得应对,懂得自我保护。

当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第一,对学生的回答有时不能及时的进行引导、延伸、巩固。例如在让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时,学生提到了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我当时仅仅是肯定他的回答后就让其坐下,没有进一步问他知道了哪些方法,这是处理失当的。如果我进一步问他方法的话既可以重申本课的重点又能加深学生的.知识印象,相信会更好些。第二,对学生回答激励的语言过于简单,不太注意语言的美感和变化。我对学生的肯定多是说“不错”、“很聪明”,其实对学生的激励与赞赏可以有其他的词语,例如你真棒、我也赞同你的观点、你的想法很有新意你是从哪些方面考虑的等等。作为一名老师从多角度赞赏学生也许更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肯定和激励。第三,在“情景研讨”中因课件出现一些问题,提要求的幻灯片很快就过去,而我在讲要求时没有很明确指出要学生用小品表演的形式展现想到的方法,让部分学生对这一环节的要求理解不明确,准备不充分,影响了这一环节的教学效果。

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教学反思 篇2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及学情

本课落实了课程标准中“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 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的要求。主要内容包括“提高警惕, 防范可能遭遇的险情和侵害;学会用智慧和法律保护自己。”这是对学生具有实际教育意义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 独立意识增强, 有较强的叛逆心, 渴望自己得到肯定和尊重, 同时由于心理和生理不成熟, 缺乏辨别是非和自护能力, 有必要结合他们的认知特点进行自护教育, 使他们远离危险, 健康成长。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为了更好地贯彻课程标准, 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 我确定了教育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提高防范侵害、保护自己的意识, 掌握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技巧。

难点:增强自我保护的勇气和信心, 学会用智慧和法律保护自己。

三教学目标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验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勇气和信心;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增强学法用法的主动性。

2. 能力目标

初步认识成长中的社会环境, 具有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生活中的自我防范能力;学会用有效方法避免侵害。

3. 知识目标

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知道对待不同的情景应采取不同的自我保护的方法;能够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教学方法〗

课程标准倡导“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优化教学过程, 并强调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提倡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我选用了这样的教学方法。

一创设情景法

我将本课的知识点融入到一个生活实例中, 设计成开放性的探索环节, 直面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问题, 激发他们参与和思考的热情。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及应变能力。

二引导学生合作

结合教材设置问题,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促使学生在合作和分享中, 自主探索和独立思考中提升自己, 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我始终为学生创造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 让学生的思维走出课堂、走向社会。

三学法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从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 以学生能够接受、乐于参与和能够促进思考、拓展体验等方式创造一个生机盎然的学习空间。”针对本节教材特点和教学目的, 我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情境分析、合作探究等方式, 主动探究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中的问题, 使学生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主动构建知识, 力求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并重, 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目标。

〖教学流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用小雯的故事贯穿始终, 根据故事的发展设计了几个情景来完成教学, 主题鲜明, 知识呈现系统、完整。

一导入

设计意图:我通过我们大家都熟悉的儿歌《小兔乖乖》导出我们可能会遇到侵害,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自然导入新课。

教学效果:一首儿歌一下子点燃了学生的激情, 学生们都跟着说起了儿歌, 愉快地走进了课堂。

二新授

[活动一]张开慧眼

《小雯的故事一》

七年级学生小雯, 因妈妈偷看了她的日记, 大吵一架后, 来到一家网吧, 在网上认识了网友QQ, 并很快被他幽默风趣的谈吐吸引而视为知己, 小雯一下子把自己的真实情况以及上网的原因都告诉了他。他们越谈越投机, QQ提出要和小雯见面, 小雯爽快地答应了, 并约好第二天见面。第二天, 小雯如约来到见面地, 只见从车上下来一个很帅气的男孩, 小雯很有礼貌地准备和QQ握手……

你怎样看待小雯的行为?

请你猜测一下小雯的命运会如何?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进行讨论, 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 创设情境、感染学生, 使学生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教学效果:学生们很关心小雯, 对小雯离家的过激行为表示反对, 是否与网友见面同学们各持一词, 在争论中达成共识, 就是在网络交往中不要轻易泄露真实信息。课堂上出现这样的效果引导比家长、教师苦口婆心地说教更有实效。

接下来, 根据学生的讨论我续写出:

《小雯的故事二》

QQ一把拉住小雯并把她推到车里。此时, 小雯意识到自己上当了。小雯大哭, 要求回家, QQ露出了狰狞的面孔, 一把匕首抵在了她的胸前……小雯后悔自己离家出走, 后悔自己上网吧, 她想了很多很多……

小雯上当的原因是什么?

给我们什么启示?

设计意图:希望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分析, 认识到缺乏警惕性所造成的后果,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突出重点。并通过拓展思考“还有哪些情景需要我们提供警惕?”强化提高警惕的重要性。

课堂效果:这样的事态发展, 使学生们一下子又沉重起来, 陷入沉思。我引导学生归纳出防范侵害的前提是提高警惕。由此对学生起到警戒作用, 增强了本课的实效性。

[活动二]智慧火花

我们时刻关心着小雯的命运。

QQ露出了狰狞的面孔, 这时, 一把匕首抵在了小雯的胸前——

紧急求救!!!小雯该怎么办?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设置, 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 让学生分组讨论, 合作探究, 为她摆脱困境出谋划策, 找出切实可行的方法, 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效果:学生分组讨论得十分激烈, 有的学生还很激动, 提出了不少方法, 大声呼救、誓死反抗、先服从再找机会……课堂活跃, 学生主动参与, 但要注意课堂秩序的维持。

我在大家讨论之后出示了小雯的做法:

《小雯的故事三》

小雯停止了哭泣, 她知道这是没用的, 她偷偷观察了一下周围, 觉得硬拼、大声呼救只会使情况更糟, 于是她假装顺从, 对QQ说:“我家很有钱, 只要你不伤害我, 可以给你很多钱。”终于, 小雯利用QQ的一时麻痹, 逃了出来。

想一想:小雯依靠什么获救的?给你什么启示?

结合教材95~96页的内容, 说说你还知道哪些自护的方法?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 采用小组量化评比的方式, 指导学生探究一些自我保护的有效方法。通过想办法、谈启示, 引导学生学会面对侵害不可盲目冲动, 学会判断形势, 做出取舍。从而得出结论——学会用智慧保护自己。

课堂效果:用小组量化评比的方式激励学生, 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 积极思考、抢着回答自己想到的好办法, 有的小组还编了“三字经”。在学生热烈的合作竞争中, 教学突破了难点。

在此教学中要注意教育的层次性和针对性。把握好讨论的时间和有效性, 引导学生用合法的方式解决问题, 对好的点子给予量化积分的奖励。

[活动三]我们的保护伞

我们继续关注小雯接下来的经历:

《小雯的故事四》

小雯的父母听了小雯的讲述, 又惊又气, 爸爸拿起电话要报警, 可妈妈拦住了, 说:“这样一来小雯的面子往哪儿搁?别人会说三道四的, 我们忍了算了。”小雯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假如你是小雯, 你会支持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讨论打击报复、忍气吞声、运用法律武器的不同后果, 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害羞、怕打击报复等心理, 树立依法维权的意识, 同时增强了学生学法用法的主动性。归纳出第三个结论——用法律保护自己, 以此突出教学重点。并出示专门保护青少年的法律法规, 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课堂效果:本环节学生的讨论回归了理性, 都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这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也完成了教学目标。

三课后小结

师生共同归纳本课的教学内容, 这也是我的板书设计, 意图就是要突出重点, 使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一目了然。

课堂效果:学生大声地和我一起归纳, 对本课内容进行了梳理。

四教师寄语

设计意图:最后, 我以教师寄语——配乐诗的方式结束本课。用这种形式让学生在一节课即将结束时, 依旧感到学习的乐趣, 享受本课学习的快乐。通过教师的诗朗诵, 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与爱护, 融洽师生关系, 达到教育的目的。

课堂效果:学生看到小诗不禁鼓起掌来, 师生的心贴得更近了。

〖课后反思〗

通过本课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我认为本课的亮点是: (1) 一个故事贯穿始终, 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 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很高, 课堂气氛热烈,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以教材为主又不拘泥于教材, 使他们明白思想品德源于生活而又指导生活。 (2) 活动内容化, 内容活动化, 教学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乐学、会学。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这比简单地说教更具有价值引导作用, 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今后努力方向: (1) 提高对课堂活动的控制, 在小组讨论和展示的环节, 把握好时间。 (2) 加强对学生发言的评价和引导。

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教案1 篇3

【教学设计说明】

2011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因此在教学设计中,以小课堂带动大生活的“大课堂”理念,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初步形成基本的是非观念和法律意识。

【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课依据课程标准有两个,一是:“成长中的我——自尊自强”部分中“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其二是“成长中的我——心中有法”部分中“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本框就学生周围可能出现的各种侵害学生合法权利甚至生命的情况,谈如何防范侵害,怎样保护自己。这是七年级上册的最后一框题,把落脚点放在防范侵害,保护自己上,是对整本书的总结,对青少年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本课的情况可以概括为——半成熟易受伤,有经验兴趣浓,知识点较片面,需学习来加强。

初一学生正处于十二三岁的年龄,生理心理都不完全成熟,面对各种侵害行为往往处于被动地位而容易受到伤害,因此,加强自我保护十分必要也十分有益。“如何防范侵害,保护自己”这个话题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甚至有人有切身的经历或体会,学生对此会有兴趣,也有话可说;同时受家长、老师和社会的影响,学生对此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但是比较片面零散,因此需要结合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

2.能力目标:提高识别好坏和辨别是非的能力,面对不法侵害用智慧保护自己的能力,同时还要提高学习法律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青少年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更好地认识社会,学会分清是非,认识善恶,远离危险,拒绝诱惑,自觉学法、懂法、守法,获得法律帮助,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成为合格公民。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难点:如何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虽然学生对“如何防范侵害,保护自己”这个话题,受家长、老师和社会的影响,已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但是仅仅停留在表面或比较零乱,如“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告诉家长或老师”“大声喊叫”等,不能深入分析原因,系统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更少知道如何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同时,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对虚拟的网络世界带来的或其他新出现的侵犯手段和行为,我们的学生更是没有经验,加之这方面教育的滞后,因此,把它作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法方法】

根据本课教材特点,依据新课标,采取如下教学方法:课前指导学生预习教材,课中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课堂调查、讨论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依据教材内容设计多媒体课件,展示资料与图片、显示知识框架,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由于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尚未成熟,社会经验不足,在面对犯罪行为、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时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容易受到侵害。所以,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设计理念:由于上节课已经学习了身边的侵害,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准备,因此,开门见山的直接导入,可以把两课有机地联系起来。)

板书: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新课教学

活动一:热点链接

(设计理念:链接两个青少年受侵害的例子,教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找到青少年受到一些具体侵害的原因,为如何防范做好铺垫。)

(1)教师展示案例:案例一:17岁女中学生遭到绑架并被杀害;案例二:七年级的学生多次遭到勒索。

(2)教师提问:根据青少年受到侵害的实际情况分析其原因有哪些?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3)教师归纳:青少年受到侵害的主要原因是:警惕性不高;慌张不冷静,缺少自我保护的方法;不会或不敢用法律保护自己等。针对这些情况,如何做到防范侵害保护自己呢?其前提首先是提高警惕。

活动二:校园“网友”调查

(设计理念:通过对学生“网上交友”的调查,了解学生交网友的状况,帮助学生了解“网上交友”的利弊,认清虚拟网络世界可能存在的危险,使之掌握“网上交友”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激励学生主动生成知识和运用知识。)

(1)请一位同学担任主持人和统计人数,其他同学接受调查。

校园“网友”调查你上网聊天吗?你聊天时会使用自己的真实信息吗?除了同学朋友,你有新的没有见过面的网友吗?你对你的网友了解吗?你或你的网友提出过见面的要求吗?你去见过你的网友吗?

(2)依据结果,讨论探究:通过调查了解学生交网友的状况,展示网络交往虚拟性特点的图片,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网上交友”好不好?学生可以各抒己见,说事实,摆道理,证明自己的观点。

(3)教师的总结:现代社会离不开网络,网络交往是一种广交朋友的重要途径,那么,作为一名中学生,网络交友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各小组能不能通过讨论并写一个注意事项。学生分组讨论,把自己成果展示。

(4)友情提示:匿名交友网上多,切莫透漏真实信息,网上人品难区分,小心谨慎没有错。

(5)教师提问:在各种侵害中,是男生还是女生更容易受到侵害?学生答:女生。那么作为女同学,应该怎样保护自己?先请男生出点子。女同学还有没有要补充的?学生回答。

(6)教师总结:出门在外结伴行,穿衣打扮要得体,生人搭讪不理睬,防范意识记心头。

活动三:遇到侵害我不怕

(设计理念:通过本活动,让学生知道面对侵害,切忌鲁莽、冲动,要学会依靠智慧迅速而准确地作出判断,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与其斗争,掌握斗争的有效方法。)(1)用多媒体展示一个学生面对歹徒抢劫勇敢地与其搏斗,在搏斗中被歹徒刺中11刀后死亡的事例,把学生带入受不法侵害的情境。

(2)提问:“小任与歹徒的搏斗说明他——” “你会向他学习吗?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自己会怎么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学生回答,启发学生:勇气令人钦佩,但生命才是最可贵的,要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与其斗争。

(3)提问:“如果你是小任,你会怎么办——”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主动建构知识。

(4)教师继续提问:除了这种侵害,请再列举我们可能遇到某种侵害,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自我保护?学生点评。

(5)教师总结:遭遇意外险情与伤害时,首先必须冷静,要学会运用最有效的救助方法。遭遇不法分子的侵害,人身安全放第一,观察情况,把握对方的意图,不贸然呼救或还击,避免激怒歹徒,做无谓的牺牲。同时尽可能拖延时间,稳住歹徒,想办法脱身。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也要两害相权取其轻,争取把损失降到最小,保住最大的合法权益。

活动四: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

(设计理念:通过学生角色表演,知道未成年人受到侵害后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自觉学法、懂法、守法,获得法律帮助,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成为合格公民。)

(1)教师提问: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你会怎样做?学生回答。只能缓解一时危难,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虽然遭遇令人同情,但也令人生气,实际上起到了纵容的负作用,长久下去,必然影响个人身心健康。选择求助于派出所等机构,寻求正当的、合法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不仅未受任何损失、伤害,还从根本上保护了自己和其他同学的安全。到执法机关报案,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如果采取忍气吞声、打击报复、寻求法律保护等方式,会有怎样的结果?学生回答。

(3)从中我们获得了哪些启示?(4)教师总结:我国法律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当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我们在侵害方式之前,要提高警惕;在侵害方式过程中,我们要用智慧保护自己;侵害发生后,用法律保护自己。期望我们每个同学都能健康茁壮地成长。祝大家健康、平安。再见。

板书设计

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一、重要前提:提高警惕

二、重要途径:用智慧保护自己

三、重要保障:用法律保护自己 作业

自救智多星:当你一人在家,有陌生人来访,你会怎么办? 教学反思

《动物怎样保护自己》教学反思 篇4

《动物怎样保护自己》教学反思

科学课的最终终旨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我在选择教学形式时一切从内容出发,一切从学生出发,让学生在经历中去思考、去感悟、去自得,这样的课堂才符合教的规律和学生学的规律。因此,在这堂课中能够由学生探究的知识点,我决不急于告诉学生,而是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研究,真正做到了“该放手时就放手”。如在学习“动物宝宝是怎样出生”这一知识点时,因为小动物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少都有些接触,对于他们的出生学生多多少少都能说出一两点,我把主力放在“引”字上,主要是让学生去讲,去揭开孵化和直接生宝宝这两个知识。多媒体工具可以把一些抽象的、微观的等事物及其演变过程形象生动的展示出来,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在课堂上,我就充分发挥了多媒体工具的这一特性。为了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卵生的过程,播放了小鸟孵蛋的视频;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胎生,播放了马的分娩视频,使学生形象地看到了一个动物是如何从妈妈的身体里出来的全过程;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动物妈妈哺育下一代的辛苦,播放了鸟妈妈喂食小鸟的视频,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到母爱。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我在课前让孩子们去搜集一些关于动物繁殖这方面的资料啊,图片啊,还有动物繁殖的趣闻等等,然后带到课堂上来,进行交流。还事先布置一部分学生课前去寻找相关资料,然后课堂上让他们介绍给其他同学和老师,这样就不是老师来讲,而是同学讲给同学听。这样的话,利用学生资源,让他给你搜集相关资料,培养了学生搜集材料的能力,也开阔了他们的眼界。

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教学反思 篇5

活动目标:通过本教学活动,使幼儿有自我保护的初步意识。幼儿在遇见突发事件时能够使用正确的方法保护自己。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幼儿在遇见突发事件时能够使用正确地方法保护自己。

活动难点:

幼儿能够使用通讯工具求救,能够做到拒决陌生人的带领。

活动准备:

1场景 2场景。

相关图片[恐怖分子做坏事图,陌生人骗小孩图片]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1场景1(发生突发事件,有恐怖分子入园,并挟持幼儿并其领走)教师观察有而反应并记录。

2说一说刚才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小朋友怎麽做的?我们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什么?

二 基本部分教师出示相关图片,请幼儿观察并说出图中发生什么事。请幼儿说说如果自己遇见此类事件应该如何对应。教师指导幼儿在遇见突发事件时应当如何解决(打电话求救或呼喊救命)场景2,考验幼儿是否使用正确方法保护自己。根据场景2再次对幼儿进行教育。

三 结素部分

谈话:说一说在生活中还有什么其它突发事件,我们如何解决。

教学反思:

我们知道,每一年有多少可爱的小生命因为意外伤害事故而受到了多么无情的摧残。而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对如何处理好教育活动与幼儿人身安全的关系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这需要一个支点也需要一个平衡点,我们也常常困惑于此。今天当我们的教育倡导着教育活动生活化、情景化时,我们力求把孩子带到真实的世界中,让他们真实的去感知世界、体验生活,这就意味着要放开成人的庇护,让他们自由的去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把“保障幼儿的安全和为了使孩子自主地成长,活动中不可缺少一定的冒险性”结合起来呢?由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较低,行为缺乏理智,易受情绪的影响,在游戏活动中特别是户外的中,则可能造成意外的事故。所以,教师在活动前或活动中对幼儿有效的规则约束和必要的安全指导也是十分必要的。

上一篇:送给孩子的生日寄语下一篇:解不等式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