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雨抒情散文

2024-09-22

写雨抒情散文(精选11篇)

写雨抒情散文 篇1

写雨抒情散文

快乐的雨丝宛如清晨的日莹的露珠,把一颗颗珍珠滴入花的心田,下面我们来欣赏几篇有关雨的抒情散文吧!

雨【一】

连着几日的降雨,已进入伏天的京城,凉爽了许多。

站在窗前,看着由无数个雨滴,串接起来的雨的丝线,一根根,一片片,像一堵水的帷幕,在影影绰绰中,遮挡了我远眺的视线。

我是喜欢雨的,我想大概是生命,都是喜欢雨的。

也许是从小就淘气、顽皮的缘故,在我生命的底色里,早早就有了对雨的记忆。

小时候每逢下雨,别人家的孩子总是急急忙忙往家跑,我却忙不迭的跑到院中,蹦啊,跳啊,“下雨啦”“下雨啦”的瞎喊。

豆大的雨点打在我的脸上、身上,衣服很快湿透。

如果不是妈妈拿着鸡毛掸子,把我赶回家中,真不知道,我会不会变成一尾小鱼随波而去。

雨,像生命中的丝线,串起我成长的印迹。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北京连着下了几天的大雨。

同住一院的邻居,有的家中屋顶漏雨,有的家里水已漫进屋中。

我们家房屋地势比较高,但是雨水也渐渐的爬上屋廊下的三级青石板台阶,在上一级台阶雨水就要进屋了。

雨,第一次在我面前展示了它的威力。

可能是因为小的缘故,我丝毫不感到担心。

在屋廊下穿着塑料凉鞋的脚,时不时的伸进早已没过脚脖子的水中,踢着,荡着那在雨的敲击下,冒着泡儿的水面。

最让我惊喜的是,一只跟我的手掌大小一样的小乌龟,竟从水中爬到青石板的石阶上。

我们院里没有人养小乌龟,它是哪儿来的?我把它捧在手上,摆弄了足足有半天的时间。

虽然很喜欢,我还是把它放了。

如果不是这场雨,它不会来我家做客。

许多年后,我还时不时想起这个小龟,它一定和我一样喜欢雨。

对雨的喜爱,并没有因为年龄的增长有所衰减。

我回城上班后,有一次在工人体育馆,记不清是看演出还是看比赛,出来时外面下着瓢泼大雨。

人们拥挤在出口,即便是有雨具的,也迟迟不肯走进雨中。

我穿过人群挤到门口,略微迟疑了一下,就走了出去。

一瞬间,只是在一瞬间我就变成了一个水人。

离家三、四站地,我竟不肯坐车走回了家中。

那份畅快,直到今天我依然清晰的记得。

我喜欢雨,喜欢看雨,喜欢听雨,喜欢雨水柔润、细滑的抚摸。

夏日的夜晚,我有时会在睡梦中,被突然而至的刷刷的雨声惊醒,每当这时我都会情不自禁的走到窗前,聆听来自深空天籁的交响。

雨中情怀 【二】

从昨天晚上开始就一直下着雨,淅淅沥沥,点点击落,本来,应当是很有情怀的。

可想到雨渍花落,红散香凋,就有几份凄迷,更有几份感伤了。

知道爱雨的人无数,写雨呤雨的文章更是浩焱如烟,可我也终是一个喜雨之人,对雨有不一样的感受,也就写了。

雨,在不同的人的眼里,有着不同的景致;就如眼前的山水,一千个人有一千个风景一样。

对雨,有人喜欢,有人讨厌,有人叹息,有人痴狂,感受各异。

苏东坡书斋名曰“喜雨斋”,可见他是一个爱雨之人;而现代名士周作人把他的书斋取名为“苦雨”,虽然不能因此来判定他对雨的喜恶,却由此可见周先生对雨,多少有些无奈。

也知道,我那位从年轮上离去,已有多日不曾归来的朋友,还曾把她的.闺房称为“听雨轩”,想她也是一个爱雨、喜雨、恋雨,对雨有着别样情怀了的人了。

雨也如同花草树木一样,能否成为风景,还取决于人们的心情。

久旱逢甘霖,不论在谁的眼里,都是一份美丽;而淫雨霏霏,堤破水淹,又有谁不为之而心烦?

但是,雨就是雨,它不因你喜爱而来,也不因你厌恶而去更去,更何况不经历风雨,就不能见到彩虹的绚丽;没有雨天的阴云,也就没有晴天的阳光的灿烂。

江南是多雨的,而生于多雨江南的我,对雨不能不说是熟稔之至;按说应该早已是熟视无睹,无动于衷了。

可我对雨却偏偏有着一份惊喜和新奇。

每每雨天,总爱徜徉于雨中,任由那甘甜纯净和雨丝尽情地洒在我的身上,浸入我的肌肤;淋去我心灵中的灰尘和阴暗,让心情变得洁净和亮丽起来。

雨是上天的恩赐,惠世的甘泉,它使万物葱郁,生机一片;倘若没有了雨,那么这个世界又会是什么样子?沙漠遍布,尘暴肆掠,风沙飞扬;不见鸟踪,难觅兽影,甚至连一丝绿意也不能找到,生命也在这里消逝,那将是多么的恐怖和可怕呀。

四时之雨,也因时节的不同,季节的变化而各不相同。

春雨当算是最美妙精致了,有如青春少女含羞带娇般的呤唱;春雨也最为文人墨客所喜爱。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天街细雨润无声”,“杏花春雨江南”等名句,便是对春雨的赞颂。

而《雨巷》中那水淋淋的女子,大概就是沐着春雨而来。

最热烈的当是夏雨了,它就像一个壮实的大汉尽情挥洒的热汗,有着一种酣畅淋漓的痛快;来势凶猛,去得也快,干干脆脆,从不拖泥带水。

它不仅浇灌田地,滋润禾苗,也在炎炎酷暑,为人们带来丝丝凉爽。

其功过是非,人们是了然于胸。

而带有丝丝凉意的秋雨,则是另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了。

它凄凉冷清,霏微萧瑟,说它是青春已逝,韶华不再的怨妇的叹息,则十分贴切。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秋雨中,柳永的心情是多么地凄凉无奈。

李易安在她的《秋情》中也如是诉说着她的孤独、悲愁、哀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其实,人之悲欢、喜怒、哀愁、与雨又有何干?冬雨似乎并多见,更少有人喜欢。

可我却觉得它犹如是一位断腕不皱眉、一去不复返的壮士洒下的几滴清泪,有着一种冷峻、刚毅、悲壮和豪迈。

让人不能不由衷地生出几份敬意来。

人世间的浮华喧嚣,得意失宠,需要我们以平常心待之,对于雨也莫不如此,只有去除浮躁,多几份平静,才能体味出它的有趣和诗境,感受到它的精妙和美丽。

在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雨还依旧在下着,就不由得又心生几分伤春感春 的情怀来,不知不觉春深了,无声无息夏来了。

青春不就是这样慢慢变老的嘛,梦想也是如此悄然渐逝而去。

雨【三】

雨声,蕴含一种淡淡忧愁的诗意;听雨,则是觉察人生苦闷后的洒脱。

“帘外雨潺潺”。

闭帘细听窗外雨声,犹能得雨之真味。

细雨斜飞,无论飞落何处,隔窗听来,皆似飘风一般不知其所终。

雨声渺渺而带哀色,似最能震颤心灵深处暗藏的忧伤心弦,而与之一起律动,一起摇撼着灵魂。

人生的苦闷遂纷至沓来,心灵饱受淋漓之苦。

此种雨声带来的感受虽不得意,但隐隐然自有一种淡而高远的孤清。

似乎天地荒芜,惟有淅沥的雨声与听雨者自己才是宇宙中唯一的存在。

雨声不自觉地寄托了听雨者绝对的孤独,而听雨者呢,因雨声自应有不可言传地一笑,是心有灵犀的会意,还是放开怀抱的欢畅?听雨,最妙犹在深夜。

夜色苍茫,抹去了所有的颜色,遮掩了一切的亮光。

窗外一切若无,惟有雨声潺潺。

张耳细听,在无穷的暗夜里,真是清妙的天籁呀!如飞珠溅玉,声声滴在心灵的最敏锐处,给予听雨者最直接地震荡,像落叶飘风,像静夜飞花,像寒山寺的钟声,像赤壁的划然一啸。

夜雨潇潇,空阶滴到明的惆怅都因这空灵的妙音而冰雪消融了。

李义山吟咏,“留得残荷听雨声”。

真是悲秋后的旷达!听雨,能听出人生的一种况味来,又岂止留在残荷上的一片雨声。

雨惊蛰一过,春寒加剧。

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使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

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

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

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

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

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

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水,千伞万伞。

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

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

不能扑进她的怀里,被她的裙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

写雨抒情散文 篇2

结构核心, 要有细节。抒情类散文少不了写景状物, 因为任何感情都来自对个体景致细节的感受, 否则便成为无源之水, 无木之本。

写景抒情, 咏物言志。散文是一种充满了主观色彩的文学体裁。抒情散文就是以抒写人的生活和生命的感受与感悟为主旨, 写景抒情, 咏物言志, 从而与叙事或其他文体区分开来。

寥寥几语, 尽述心事。抒情类散文是以一定的事物为对象, 侧重抒发作者的情怀。常见的抒情类散文是在写景绘物中融注作者的情感, 实现情景交融, 引领读者身临其境, 感同身受。寥寥几句情感语言既给人美的享受, 又予人心灵的感悟, 思想的启迪。优秀的抒情类散文是融历史、地理、文学价值于一体的。

洋洋洒洒, 阐述心情。抒情类散文能够让我们通过文体的表现技巧, 读到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 又能鉴赏作者表达这种感悟的形式。

文笔隽永、洗炼流畅。抒情类散文体裁的多样性、手法的多变性决定了文笔的丰富性。

意象立意, 意境立体。抒情散文大都有一个特定的情景、画面或事物, 散文的题目本身就常常是在强调一个特定的意象。这些情景、画面、事物大都是作行文线索或中心场景在散文的文本建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散文的立意也是通过这些意象来透示的。抒情散文非常注重追求意境, 通过情、景、和理的, 实现虚实相生的立体形象, 给人以美的享受。

总之优秀的抒情类散文感情真挚, 语言生动, 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 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写作注意点]

一是要注意表现手法的运用:

抒情类散文在提示中心思想方面有自己的独特方式, 这种情感的抒发一定要借助正确的表现手法。抒情类散文文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对比、欲扬先抑等。

(1) 象征的特点是“托物言志”。它是通过某一特点的具体形象, 来表达人或社会现象的本质特征, 以激发读者的感情。运用象征手法, 所借之物与所抒之情, 象征体与本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或相关性。

(2) 衬托是以他体陪衬本体的写作方法, 本体与他体有主次之分。衬托有两种:一是正衬, 又叫陪衬, 是用同类事物来衬托;二是反衬, 是用相反的事情来衬托。

(3) 对比是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面作比较的写作手法。它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是并列的。

(4) 欲扬先抑它是一种描写技巧。欲扬先抑的“扬”, 是指褒扬、抬高。“抑”, 指按下、贬低。褒扬人或物, 却不从褒扬处落笔, 而先按下, 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用这种方法, 使散文情节多变, 形成波澜起伏, 造成鲜明对比, 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 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 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二是要注意结构方式的选择:好结构能使文章具有独特的神韵, 它能使复杂的材料变得清晰, 它能使文章的情感的抒发得到完美的展现。常用抒情散文写作格式有参游式、静赏式、象征式、情感式、怀念式、叙史式。总的说来, 抒情类散文的结构的选择旨在给学生在行文思路和结构柜架上有所启发, 学会怎样将感情寄托于景物中。

三是要注意掌握写作技巧:掌握诸如渲染、铺垫、伏笔、照应、悬念等技巧有利于文章情感的升华, 把握文章实质。

四是要注意抒发真情实感。用自己的笔抒发自己的感情, 就要说自己内心想说的话, 心中怎样想就怎样写, 有什么感受就写什么感受, 让感情在文中自然流露出来。

[怎样写]

首先是确定景语和情语:“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是抒情类散文最大的特点。抒情类散文文质优美, 富含哲理。抒情类散文以抒发主观情感为出发点, 以空灵飘逸见长。它往往借助具象, 写景状物来抒发主观情感。如单一景物的组合当以全景取胜;把所绘之景设置在某一特定氛围, 用带有特定底色的背景使画面境界全出。像阴柔美类的植物如杨和柳, 用以表现素淡朦胧的意境是最合适不过了。

其次是确定方法和技巧:景物各异, 其营造的情境自然不同, 但选取何种方法和技艺使景物与情感基调一致, 这就是我们写作中要重点思考的。文中的景或物是作者抒情的依托, 作者往往将所要抒发的情感具象化, 运用比兴、拟人等手法, 写景抒情, 情景交融, 或托物咏志, 有所寄托, 以达到抒情的目的。抒情类散文中的景, 有时直接描写难以表现出那特有的情韵, 因此作者往往借助对比映衬的方法和技艺来曲尽其妙;有些景物较为平常, 也无特别引人之处, 画面是静态的, 可拓展的思维空间较小, 但作者却可以不囿于狭小的时空, 想象和联想的安排就能化腐朽为神奇, 使画面生动起来;单纯的景色本身多是静态的, 现时性的, 引用神话和传说就成了最好的方法和技巧。而古老的神话传说因其历史的久远更富神奇浪漫色彩而使文章具有历史纵深感, 内涵也更为丰富。

抒情类散文以景取胜, 以情动人, 确定写作方法和技巧是关键。

最后来确定抒情和方式:抒情, 是作者把自己对客观事物的喜、怒、哀、乐等主观感受, 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加以表现出来, 抒情的目的是倾吐情感, 引人共鸣。写人、写景、叙事、观物都是为抒情服务的, 因此, 以情织文, 是其特点。

[实战题目]以“秋”为话题, 写一篇文章。

[要求]展现秋景的特征, 要寄寓情感。自拟题目, 自定立意, 不得抄袭。字数800左右, 体裁是抒情类散文。

[应战指导]这是一道很典型的提示类话题作文题。话题启示我们, 要通过我们所见所感所闻等感知方式, 深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 大胆地展开联想、发挥想象, 去捕捉写作秋的相关的信息, 寻找最佳的写作立意点, 借以行文。对这类话题, 我们可以通过如下步骤来立意选材, 确立文章的主旨和基调:

一是要感悟理解“秋”。这一点要善于利用联想, 展现秋所蕴含的季节内容和情感体念。如联想到秋是喜悦之情, 因为它是丰收季节, 它是黄金季节;联想到秋是悲伤之情, 因为它是衰败的季节, 草枯花谢;联想秋是悲喜交加之情, 它能抵御严寒, 它能积蓄能量, 跨过冬季就是百花盛开的春天, 它不能使大地气温回暖, 而是让人开始有“猫冬”心理, 让人失去生活的壮志。

二是要激发想象“秋”。调动自己头脑中所有的能够与秋融为一体的诗句, 展现秋的文化底蕴。如引用写秋的诗文展现秋景的神韵, 想象人们在秋的时节上情感上的寄托。也可以在文中列举从古到今关于秋的优美语句, 增加文章的内涵, 印证文章的情感。

三是要展现情感。情感的抒发选择可以直接, 也可以间接, 但一定要注意文章情感抒发的真实性。如欧阳修的悲秋情感, 苏轼在秋景中表现的喜乐交加的复杂情绪, 郁达夫对故都秋的喜爱, 古人说“情贵真”, 意思是说, 只有表达真挚的感情, 文章才能感动人。

四是注意写作角度。“秋”这个话题范畴太广, 我们在立意时一定要具体, 开口要小, 如可以写秋的几种景物特点来表现他们能体现出来的情感。也可以直接写秋的感情, 主体部分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 秋天哪些景象展现了这种情感。

[实战例文]

微凉

湖南省岳阳市岳化一中高三207班郑欢

走在这个微凉的秋天黄昏校园里, 不是一人独处就显得喧闹, 显得浪费。

微凉, 这是关键。人对冷或热都会有太大的反应, 心总是很难宁静下来。这时候, 只觉得自己是在俗世中挣扎, 找不到可以徜徉的心灵时空。当我们有空想念某些事、某些人时, 大概就到了秋风起秋意, 微凉的时节就到了。

在冷风中行走, 看看灰灰的天, 停不住的云, 起了又落的。看见稀稀疏疏的几只懒得迁徙的湖鸟, 瞧瞧黄色的叶和它飘飞时的零落风姿。看到黑色的土地, 枯槁的草和陌生的人。很多时候, 我就会有一种恍然的感觉, 但, 我还是爱着这个不怎么美好的校园世界。

秋天呵, 来得不知不觉, 走得安安静静, 不吵不闹, 走走停停。可是这微凉冷静的纯粹情感不更让人心动吗?

那高高的树, 它们以怎样的方式拔地而起?很多年前, 它们有着怎样渺小的起点?它的成长究竟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难道仅仅是岁月无趣的累加, 不像我们一样会去舍弃、拾起、再舍弃?我不信。在白天里安静, 黑夜里它们仍然是沉默吗?它们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死去?雷电, 利斧, 或者只是某一天觉得站累了, 倒下去躺躺?

……

到林中走走, 看见从林间漏下的一小块光斑也能让小小的卷曲的一点叶芽儿如饥似渴享受着, 它颤抖着, 小心翼翼地俘获这偶尔的幸福, 至少那一刻, 它获得了阳光的温暖。真的, 幸福往往来临得毫不隆重, 毫不知情, 让人无法靠近和把握。

枕着手躺在地上, 抬头望繁茂的枝叶间落下的星星点点, 想, 这里曾经有一个同样孤独的人。只是, 我看到的星星点点只是阳光, 他见到真的星光的同时, 还要忍受逼人的夜色和冰冷的月光, 看着那冰冷从高空坠下, 击起记忆的灰尘。那时候, 不要独处。因为, 只要微凉。

一个人在微凉的秋里缓缓地走过, 走向安静和温暖。

抒情散文中直接和间接抒情的使用 篇3

关键词:抒情散文;写作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167-01

抒情散文是通过对景物或事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的文章。抒情,是作者把自己对客观事物的喜、怒、哀、乐等主观感受,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加以表现抒发的一种作文技法。抒情的目的是倾吐情感,引人共鸣。文章重点在于抒发作者的内心之情。写人、写景、叙事、观物都是为抒情服务的。那如何用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来抒发情感便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使用“直接抒情”

作者在文中直接表达自己被现实生活所激发起来的感情,叫直接抒情,一般称之为“直抒胸臆”。感情是比较抽象的东西,它存在于人们的内心,别人不容易捉摸,自己也不是那容易表现的。一般而言,直接抒情要同具体的描述结合起来,还可以同想象和联想结合起来。直接抒情的语言,往往蕴含着生活哲理,或是借助一定的修辞方法,或是语言的色彩、间节、节奏、句型上富有特色。

例如朱自清《背影》中,朱自清先生的四次“流泪”,均情动于衷,做到了寓情于理;使人毫无矫揉造作之感。层层铺垫,泪洒全篇,从正面有力地衬托了父亲的感人之深,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先看文章的开头。开篇点题后,直述家庭的变故:祖母去世,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这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回到徐州,看到“满院狼藉的东西”;回到家中,又看到“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今不胜昔之感油然而生,因而不禁簌簌地流下了眼泪。这是伤感的泪,伤丧亲之凄楚,感人世之多艰。面对此景,“我”热泪潸然是人之常情。如果不这样写.而是表现出一副铁石心肠,那反倒有悖情理。

再看文章的主体部分。写父亲到车站为“我”送行,作者两次写到流泪。第一次是写父亲越过铁道为“我”买桔子而流泪。作为父亲,对已成年的儿子外出就学,尽管事忙,但仍挤出时间亲自送到车站,再三叮嘱,细心关照。为了给儿子买桔子,拖着肥胖的身躯,蹒跚地走到铁道边,在爬月台时,看到“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父亲把全部感情都倾注在儿子身上了。此时此刻,怎能不使儿子感动呢?所以,“我的泪很快流下来了。”这是激动的泪,是“我”对父亲一片爱子之情无限感激的自然流露。

车站送行第二次写到流泪,是与父子分别时。父亲把送儿子的各个环节都安排好以后,又嘱咐儿子一番,才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再也找不着了。此次分别后,父子何时才能再相见?父亲的差使已经交卸,以后他赋闲的日子怎样度过?“我”思前想后,是“我”为父亲晚年生活境遇的不测而担心流出的泪。流泪自然,亲切感人。

最后一次写“我”流泪,是在文章结尾部分的补叙中。回想父亲奔波一生,晚年仍不得舒心,从来信中得知,他已年老多病,恐不久将别于人世。于是,“我”的眼中又闪出“晶莹的泪光”。这是思念的泪,思父亲之近况,念父亲之不幸,以泪代言,由情而发,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且与前几次流泪相互照应,起到了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作用。

总之,文章写“我”的四次流泪,均属情之所至。

二、使用“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就是作者在文中借助于一定的媒介来抒发感情。它包括通过叙事抒情。这种抒情性叙述,侧重于以情叙事、融情于事。它可以写完整的事件,如朱自清的《背影》,也可以写事情的片断,如孙犁的《亡人逸事》。但是,作者的主观情感充溢于叙事的文字之中。通过写景抒情,作者的情感间接地附丽于山川名胜、自然景象之中,或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或借助自然景象的烘托来体现内心的感受,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对地坛景物的描绘,以达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达效果。通过状物抒情,作者往往把外物当作感情的激发物和寄托物。感情是内因,外物是诱因,如余光中先生的《听听那冷雨》。综上所述,间接抒情包括以事件为媒介的缘事抒情,以景象为媒介的借景抒情和以物体为媒介的托物抒情。下面举详细例子说明。

例如胡适的《追悼志摩》一开头不是抒写作者的巨大悲痛,而是精妙不凡地引用了徐志摩最富盛名的诗《再别康桥》的最后一节: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大家知道,志摩是死在“那淋漓的大雨里”,死在“那迷的大雾里”,死在飞机失事的“烈焰里”。

然而,当人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打开这篇悼文,展现在眼前的却是一个风度潇洒、满怀柔情的青年,正用他那神奇的彩笔勾画出一个情意缠绵、凄婉低回的境界,以柔和轻盈的旋律吟唱着对康橋对生活如痴如梦般的依恋,为了不破坏这和谐统一,他“悄悄地”“轻轻地”离开,竟连一片云彩也舍不得带走!这是徐志摩生前为我们创造的意境,一个飘逸幽邃的境界。作者还没有抒写一个字,但作者内心的那种惨痛欲绝之情已跃然诗间,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

写雨的散文 篇4

正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时候,春雨、春风,桃红柳绿,芳草青青,踏青的好季节。

古人对春雨的描写多有诗句,绿树含春雨,青山护晓烟。;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春雨的温柔可见一斑。

春雨贵如油,下得满地流,跌倒穷书生,笑死一群牛。的俗句,则是雨后的乡间小河旁,洗衣少妇的嬉戏笑声,引得过路书生吟诗嗔怪。

伴随夏日的蛙鸣,轰隆隆的电闪雷击,狂风骤起,酣畅淋漓的雷阵雨降临了,它带给人的是雨的震撼,荡气回肠。刹那间,倾盆大雨如注而下,使人躲避不及,天空一片白色,乡间有白雨下三场的说法,象一出戏,经过鸣锣开场、鼓乐震天、戛然而止。雨后的彩虹挂在天空,醉了多少摄影爱好者。

蝉声阵阵,秋雨绵绵。淅淅沥沥的秋淋,持续不停,使人普遍情绪低落,心情凄凉,秋雨秋风愁煞人。然而唐代诗人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诗句,咏出秋天别样的风情。秋雨中,我们得到丰收和收获,欣赏到秋色美景。

冬日的暖阳融化了雪和冰,雪水浸漫大地,晶莹剔透的雾松冰挂滴水回到地上,新的一年又开始了,这正是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雨夹雪的季节,我们内心又萌发了新的冲动。

传说曾有教书先生抱怨说,天上下雪不下雨,下到地上变成雨,变成雨来多麻烦,不如当初就下雨。他的学生回复的四句诗想必大家都知道,这里不便叙述也罢。

然而,正因为缺少雨水,干旱的沙漠,人畜渴饮,庄稼枯死,城镇高楼水压不足,我想到乡村滴灌和收集雨水的土窖,国家南水北调工程。地面泉水叮咚,地下的暗河奔腾,千年的溶洞滴水奏乐。甜醇可口的地下水,解决了多少城市、村庄的饮水。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不甘心大自然现象左右,出现了局部人工天气控制工程研究,但又一想,如果人类真的有一天全面控制了雨水,大自然色彩斑斓的生活还能有五光十色。

雨水与阳光、空气一样,对人类弥足珍贵。万物生长靠太阳,雨露滋润禾苗壮。点点滴滴的雨水从天空飘落而下,生成涓涓溪流,储蓄水库、形成湖泊、汇入江河,最终流入大海。波浪翻滚的江河,波涛汹涌的大海,在防洪、发电、灌溉、航海运输中举足轻重,雨水发挥了极致作用。

写雨的四季散文 篇5

——题记

是谁叩响了三月的大门?是谁吻醒了初春的桃花?是你,轻轻的,你来了,轻盈飘逸的.拖裙在天空洒下无数珍珠。静谧的夜,大地在初春的清冷中沉睡,“吧嗒,吧嗒”,麦苗新出的绿叶儿上溅起几多水花,于是收不住了,停不了了,白云抖动着纱裙淅淅沥沥的撒下串串晶莹的珍珠……东方露出了鱼肚白,醒了,大地醒了。麦苗昂起绿油油的脸庞,吮吸着这春的精华;桃花轻轻抖动着湿濡的花蕾,带来春的征兆;沉睡了一个冬天的松柏,抖抖满身的灰尘,重新立起了翠绿强壮的身躯。空气中氤氲着泥土的清香,似乎挂着水雾丝帘,迎春花娇嫩的似乎要鼓出水来。噢,是你,春雨,是你带来了春,吹响了春天的号角,滋养了生命的绿色!

“轰隆隆”天空的深处传来一声深沉的呼唤,干渴的森林眼巴巴的望着灰暗的天空,期盼着一场淋漓尽致的夏雨来临。夏雨是一位泼辣能干的大嫂,大手一挥,豆大的雨滴争先恐后的奔向大地,冲击着茂盛的森林,“哗哗哗”树木喝饱了水,肩并肩,手牵手唱起了夏的颂歌。麦子伸出了高高的麦秆,黄绿相间,一场大雨过后,农人绽开了喜悦的笑脸――麦子就要成熟了!一片荷塘,豆大的雨滴溅起朵朵水泡,青翠的荷叶似精致的杯子,精心斟上玉露琼浆,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伴着夏雨唱出一曲清清白白,荡气回肠的古筝仙曲。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千百年前,易安独立寒秋,眼前是秋雨缠绵。凄风,苦雨,这恐怕是人们对秋雨的第一感受吧!金菊怒放,红菊争艳,丝丝秋雨似根根银线,斜斜的,密密的,缝入了大地的衣衫,如此天气,撑一把孤伞,独自立在雨中,几丝惆怅萦绕在心头,也许是秋的别一番滋味吧!

写雨伤感散文随笔 篇6

倒霉的辽西人迎来了这场倒霉的伤心雨。

一向,我欣赏湿润略带忧郁的雨天,朦胧的远方有你明澈清秀的眼睛,那份牵挂、那份思念、那份苦涩的期盼远胜过夏天的浮躁喧腾。在这个无情的夏日里,你走了,可是告别的声音为什么象雨丝敲击屋顶的瓦当那样平静,哪怕留下一点点凄楚的笑容也能给我的灵魂留下一点安慰,我不希望看到你的眼泪,可是我希望看到你心头里能珍藏我的影子。然而,一夏天都没有那场叫人心碎的伤心雨。

整个夏季都是在灼人的酷暑中度过的,再没了细雨悠悠、野草深深的那份宁静。夏的尾声已近,还不见穗实累累的秋禾,也见不到你那飘逸的身影,只有那颗找不到归宿的心,孤寂地企盼着应该早日来临的伤心雨。

没了雨水的滋润,没了含蓄淡雅的秋色,没了农民丰收的笑脸。听说政府要给绝收的农民补偿,而谁来安慰我那颗燥动的心?

想你一定还记得你伴我度过的那些复杂多变的岁月。那一年,我们单位因为搞基建,留下高筑的债台。先前的头带着满脸无奈走了,把这个无钱无权的位置留给了我。我抗争,我呼喊,一句“组织决定”决定了我这段坎坷的经历。因为没有经费,单位濒临倒闭,因为没有钱,整天东躲西藏的逃债。

在那凄苦无望的时刻,我不知道如果应对。是你带着体贴劝慰,驱走了我内心的悲凉。你让我领略到寂莫中的宁静,无望时的安闲,是你教会了我怎样去利用寂寞无俚的时刻,发掘出生命的潜能,寻找到迷失的自我。是你把第一大笔创业资金借给我,让我尝到成功的喜悦。你一定也还记得那段苍凉的日子。成功有时不是一件好事,反而容易遭到小人的暗算。有人告我贪腐,纪检审查让我的情感受到巨大的折磨,使我觉察到人生中有多少幻灭、多少残忍,有多少不忍卒说的悲哀!又是你温柔的劝解冲淡了我沉重烦恼和忧郁;叫我堂堂正正地站在人群面前。

虽然这些已成往事,那张与我共患难的俏脸以深深留在我的记忆之中。不知道你多少次你为我解脱了那些感伤落寞的心情,应该平静沉稳的我反道愈加清冷无助。我想这次是因为你的离去。

一个夏天是在希望与失望中度过的,盼望中的“及时雨”还是没有及时的到来。我不知道你为什么忽然变成了铁石心肠,叫我空流伤心的眼泪。可是我了解你的豁达与超然,就像天总会下雨一样,你不会让我失望。

迟来的雨还是来了,尽管对饱受折磨的庄稼已经显得晚些,毕竟驱走了令人难以忍受的暑气。我坚信一切终要回返大地,包括天上飘荡的云,早晚会变成雨滴,回落给干渴的土地。那一天,你将携带着滋润生命的水滴,,去吟唱灵魂与情感的真实!

写景抒情散文专题教学初探 篇7

《荷塘月色》与《故都的秋》属经典,笔者以前的讲法与多数教师最传统的讲法一样,会将绝大部分时间放在对四、五这两段历来为人称道的写景段落的赏析上。从修辞到写景角度,从写景手法到叠词使用等,赏析个不已。有时甚至会因为课时,将教学重点直接简化为只赏析这两段。如此缺乏整体阅读意识,未将文中三幅图景当做连环画般合起来读,自然就对作者贯穿全文的整体情思把握不够。学生学后,脑中只会留下优美的写景段落,而对作者借景抒写的情感却理解浮泛。学《故都的秋》,也会带学生一幅幅秋景地赏个不亦乐乎,但对五幅秋景也缺乏合起来想的意识,所以,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把握也是支离破碎的。

写景抒情散文中景是作者情思的主要载体,作者常会意藏于景,以景显情,将情思借绘景传达给读者。鉴赏这类散文就要缘景悟情,析景悟情。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决定了作者情感所寄托的载体——心灵风景——有时不只一个而有多个。于是,那一片片风景中就“埋藏”了一条连续的“情脉”,阅读时要力避将一幅幅有内在联系的画面割裂开,斩断贯穿于其整体的这条“情脉”。

细读《荷塘月色》与《故都的秋》,会发现它们有个共同点,即借多幅图景展现作者情思。《荷塘月色》着力描绘了荷塘月色图、《采莲赋》中的江南采莲图、《西洲曲》中的江南采莲图三幅图景,借这三幅意境不同的图景展现作者的情思。《故都的秋》更是绘出了饱含浓浓秋味的五幅秋景:庭院秋晨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声图,秋雨话凉图,秋果奇景图。初中学过的《春》也描画了多幅图景: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然而,这三篇又有不同之处,它们代表着此类散文的两种不同类型,我姑且用不太准确的语言将其概括为“景异情移”和“景异情不移”。一篇文章绘出景物不同的多幅图景,可谓是“景异”,而作者的情感随不同图景而呈现出的不同,就是“情移”。

《荷塘月色》属“景异情移”。荷塘散步,作者借三幅连环画般的图景,展现了自己情感的变化:因为“心里颇不宁静”,于是去荷塘,在无边的荷香月色中心情暂得平复。青蛙与蝉的聒噪又将他拉回不宁静的现实。他还是想摆脱,于是就又“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第一幅“江南采莲图”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片明丽欢快的美景。少男少女们热闹地嬉戏,自由地谈情说爱。作者借这幅欢乐热闹的图景,传达出自己对自由世界的向往,也反衬出现实生活的不自由。但喜悦又稍纵即逝,作者的情绪又被“可惜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这不无羡慕的一句重拉回了不宁静。作者又记起《西洲曲》中的句子,援引的四句,展示出一幅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图景,借之表达自己思念“情人”的痛苦,只不过这个“情人”是指他在现实世界中找不到的“属于自己的自由的世界”罢了!

《故都的秋》是“景异情不移”。五幅秋景均透射出了“清、静、悲凉”,五幅秋景有一个共同的情感指向。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眷恋与热爱,感伤与落寞,都凝聚在了小院低矮的破屋外,树叶间渗出的一丝一丝清朗的日光里,青天下驯鸽的飞声里,破壁腰中牵牛花的蓝朵里,疏落尖细的秋草里,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扫帚的每一丝细纹里,秋蝉的每一声残叫里,都市闲人微叹的互答里,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将这五幅秋景合起来看,其层层渲染,将本就很浓的“故都的秋味”点染得愈加浓烈,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眷恋与热爱之情也表达得愈加浓烈。《春》亦属“景异情不移”。五幅春景图从草、花、风、雨、人五个不同侧面绘春,共同的情感指向是作者对生机盎然、充满无限希望的春天的喜爱与赞美。春草图、春风图写大地回春,春向我们走来;春花图、春雨图写春之美,春色之盎然;迎春图写春带给人们朝气、活力与希望,引领人们向前,作者的情感在这五幅春景图中也贯通递进而难以割裂的。

专题教学的最后环节是提供几篇此类文的高考原题和模拟考题作为延伸阅读,检验一下学习效果。《小鸟,你好》描绘鸟语花鲜的清晨的三幅图景:冬青吐翠图、小花初放图、小鸟啼啭图,三幅图景“景异情不移”,共同构成了一大幅蓬勃生命图,共同的情感指向为生命是多么美好,传达出大病初愈的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总想为你唱支歌》绘四幅图景:夕阳里的左公柳、沙海中的民勤人、枯死的胡杨林、戈壁石,也是“景异情不移”——讴歌民勤人坚强不屈的精神。《彩色的荒漠》是“景异情移”,绘三幅图景:灰色戈壁图色彩单调、荒凉艰苦,让人满目苍凉;胡杨林图展现了在恶劣环境中顽强挺立的胡杨树,让人感受到不屈的意志;塔中油田图以石油工人工装上的红色为主色调,展现出石油工人充满激情,不畏艰险,克服困难的精神。

抒情散文教学之我见 篇8

散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高中生喜欢读散文,可语文教师最怕讲散文,特别是抒情散文。也许是由于散文本身具备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自由多样,表现手法上又不拘一格丰富多彩的缘故吧,所以拿到一篇优秀的抒情散文,常常觉得文章实在是好,就是不知道讲些什么。笔者对此也有同感,但经过一次公开课《想北平》的反复磨炼,对于抒情散文的阅读教学有了一些体验和感悟。

语文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不但要注重教学方法的设计,还应考虑学生的学法以及文体类型。现代散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认为是重点,因为散文讲究华丽的词藻、精练的语言、隽永的行文、巧妙的手法,对激发学生学好语文有极大的益处。认为是难点,因为散文最大的特点是“神聚”但“形散”,不能像记叙文那样完整,也不能像说明文那样明白。尤其是抒情性散文,它以抒发感情为主,主要通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或对事物直接抒发感情来表达作者的意图。语文教师要教好抒情散文,必须改革教学方法,针对抒情散文的特点,再现抒情散文的意境,将文本中美妙的画卷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把文本中蕴藉的情感灌入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深情的“吟诵”、“赏析”中,把握文脉,感悟语言,领会文本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提高抒情散文教学的质量。

一、创设情景,唤起学生的情感需求

列宁非常注重情感对人的认识和逻辑思维的调节作用,他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由此可以看出,知识与情感的双向交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抒情散文课堂教学的开始,教师应该尽量酝酿出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绪来感染学生,唤起学生的情感需求,把学生带进某种特定的文本情境中。

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时有“善于始者,成功已半”的说法,“入境动情”的导入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一下子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尤其是对抒情意味浓重的散文,教师更应创设一个与文章基调相一致的情境,利用动情的言辞或者各种多媒体带学生置身于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之中,迅速唤起学生的情感需求,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从而产生强烈而深厚的情感反应。

笔者在讲授老舍先生的《想北平》这篇抒情散文时,在课前先播放了满文军的《望乡》这首歌,接着开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家乡的山川草木、风土人情和血浓于水的亲情,连同那关于故土的传说,都是我们成长的精神滋养,都是我们的根。因此,人们对故乡总怀有特殊的想念,它是人生的出发地,也是人类精神的归宿。就像‘漂泊的旅人一路走来,总也忘不了故乡给人生留下的‘恒久的烙印。”

当学生置身于教师创设的特定的情境中时,往往就会带着一种急于领略文本之美的审美期待,进入到文章的情感世界,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而这种情感的共鸣,可以转化为学生自觉审美的“催化剂”,使学生产生探究文章内部世界的兴趣,从而能领悟文章中作者的情感。

二、理清文脉,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神”韵

散文是最讲究构思、最注重文脉的体裁,“形”虽“散”但“神”必须“聚”。文脉,是一个完美、严谨的艺术整体的脉络与筋骨,在全文起着重要的组合作用。要将众多的联想、零散的材料上升为具有艺术魅力的散文,如果忽视文脉结构,那是难以想象的。因此,抒情散文教学中要抓住文脉,指导学生反复研读,细心揣摩段落层次,让学生透过“散”的外表,理出内在的经纬,领悟文章的“神”韵。

如《想北平》,笔者扣住题目中的“想”字提出两个问题:“为什么要想?”“想了些什么?”学生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准确地把握了文章的脉络,理解了作者想到北平的一切都是因为爱北平。

可见,在抒情性散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抓住文中的文脉,给课文定下整体的感情基调,将对学生理解全文起到很大的引导、启发作用。

三、品析语言,教会学生领悟深邃情感

抒情散文是最具有人文性的文学作品之一。抒情性散文的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美。抒情性散文的语言灵活而富于变化,有的朴素淡雅,有的简洁明快,有的优美隽永,有的含蓄凝重。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品味语言,但这并不是将情感脱离开来的字斟句酌。

观摩一些抒情散文教学公开课,教师们总是喜欢把精力投放于语言和景物分析上,如这个词为什么用得好,那个比喻是怎样的形象生动,此段景物或画面描写多么的美——诸如此类,甚是用心。然而对语言中蕴含的情感不注重赏析,忽略了抒情散文的精髓所在。

在教学中我们对文章中精妙的语言进行字斟句酌是必要的,对景物的反复玩味也是必要的,它们是抒情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阅读欣赏的一部分,我们正是通过抒情散文中传神的语言、细腻的景物描绘而被深深感染的,所以向学生传授这些内容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如果教学不是为了挖掘其中的旨趣,那么抒情散文的教学意义也就消失殆尽了——抒情散文所具有的人文特性被淹没。抒情散文的人文特性是将描写的自然景(或事、物)与作者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包含着景与情两种因素,情占主导地位,景为之服务。语言是媒介,有了情与景,语言才有了绚丽的色彩。

一位作家说:“一个贤明的读者不愿把光阴虚掷,他还要在欣赏里获得妙谛真知。”如何教会学生在对抒情散文的欣赏里获得妙谛真知呢?这就需要教师教会学生透过语言、景物领悟作者的情感,欣赏语言、景物、情感的有机融合。因为阅读是欣赏与理解、感知与感悟相统一的精神活动,学生单是欣赏语言,没有更深层的理解,单是感知景物,没有感悟景物之外的东西,是不可能被触动的。

如《想北平》中,作者花费了大量笔墨写北京的日常生活,用对比的手法将北京的“动静相宜”、“布局匀调”、“接近自然”的特点描述得细致入微。学生往往容易忽视其中的情感。“一枝一叶总关情”,正是这样的叙述和描写写出了作者心中的属于他的北京,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学生怎样透过语言、景物来理解作者之情。

四、反复朗读,叩击学生的心灵深处

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情感终于情感。文学家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而他的目的——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总是要在读者的心目中引起同样的感情作用的。教师在抒情性散文的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品析语言的同时,还应当指导学生朗读。学生通过朗读一方面可以领会到抒情性散文的语言美,另一方面还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陶冶审美情操。所以,要想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抒情性散文的美就必须进行口、耳、情皆到的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言语,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情感,使文章通过出己之口,达到入己之心,让文中所描绘的景和物、所倾吐的情和意,通过反复朗读,叩击学生的心灵,引起共鸣。

如笔者讲授《想北平》时,学生难以体会老舍先生那种对北京“说不出”的爱意,就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间接抒情中所折射出的浓浓深情。原本以为年龄尚小的学生是无法体会这种浓浓思乡之情的,可是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他们通过对课文的个性化体验与作者所抒发的情感发生了碰撞,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有一位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认为文中两次“欲落泪”——在作者想到自己母亲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欲落泪,在文尾想念北京到极致时欲落泪——是相通的情感,作者将对北京的爱比作对母亲的爱,联系1936年的北京,这文尾的泪是为北京的“健康而不放心”而落的。这位学生就是通过反复朗诵,入情入境了。

五、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抒情性散文的课堂教学中同样也缺少不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与探究。一堂成功的抒情性散文课堂教学不应该只是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绘声绘色的自我陶醉,更应该有学生的情感参与。所以,在抒情性散文的课堂教学中可用对话型教学的方式,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生与课文的对话、学生的自我对话来达到促进学生理解课文,展开想象,体会意境的目的。

笔者在引导学生体会老舍先生在《想北平》一文中对日常生活的描写所蕴含的情感时,设置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换一个角度想一想:“你有过想家的感觉吗?想家时你最想家里的什么?”学生谈及自己想家的感受时畅所欲言。其中一位学生的所想让人印象深刻,他说,他想到了妈妈为他做的红烧肉。教师进一步追问,妈妈煮的红烧肉和大饭店的红烧肉有什么不同。学生说妈妈煮的红烧肉嚼在嘴里硬硬的,可能没有大饭店的好吃,可是他就喜欢妈妈煮的。在这一问一答中,学生以自己的感受理解了作者丰富而独特的情感。

描述收音机的抒情散文_抒情散文 篇9

并不是对学习英语有着多么强烈的热情,只是借着学习的理由,名正言顺地拥有一台外形精致、携带又方便的时尚电子产品。所以,表姐主动提出家里有台半新的录音机闲置着,要送来给我练习听力时,我内心极不情愿,但又不好拒绝;只好乖乖地取了来,并且很认真地每晚听录音带。

已经记不清是怎么发现那台录音机有收音机功能的,大概是学了些英语单词之后,知道Radio是“收音机”之意以后,便把旋钮转到那个位置,继而听到广播里传来的昀怖驳纳音,后来搜到一个主持人声音很好听的档,听到入迷。

那年,家里刚搬进新房,我和妹妹睡在西屋的一张大床上,每晚写完作业熄灯后,就把那可称为庞大的收音机抱到我枕边,先是假装认真地听几遍英语录音,待确定在东屋的爸妈已睡熟后,就把音量调到极低,转到喜欢的台,头贴着一端的音响口,恨不能钻进电台里,贪婪地攫取里面传来的每一个音符。

常听的节目就是“星星夜谈”了,之所以记得特别清楚,是因为我每晚侧身蜷窝在床上时,可以看到窗外的那片天上挂着稀疏的几颗星,或是月亮伴着散落的星星冷寂地贴着窗户口,当时就想那节目名起的真是应景。

很多时候,听着听着就睡着了,模糊着醒来时,或是听到无信号的昀采,或是听到节目还在继续,有一次醒来时恰好遇到月亮转到当窗的位置,透过窗子把光辉洒遍整张床,像一个柔软透明又发着光的纱帐把我和妹妹罩在里面,那感觉,温暖、贴心,以至于,这么多年过去,我仍觉的那样的夜晚美妙至极。也有时候一觉睡到天亮,爸妈喊起床上学时,没有关掉的收音机里正播着早间新闻。

读高中时,要去离家四五十公里的县城寄读,那台机子带来带去着实不方便 ,爸就新买了复读机给我,再加上高中功课紧张,“星星夜谈”相伴的日子暂告一段落。

因为大学英语的期末考试、四六级考试要用到接收机,我又有了一部和大家统一型号质地很次的收音机。自然,这样的考试是不多的,所以,接收机又成了我日日枕着入睡的催眠机。

每晚,都早早的洗漱爬上床,打开收音机,锁定FM101。30MHz,夜夜守着“千里共良宵”入睡。

四年时间里,千里的主持人,来了又走,走了又来,我最倾心的主持人也随着换了又换……开始,每周最期待的是张涛当班那天,不只为他分享经典电影片段给我们,更因为我喜欢听他的声音,想不到一个怎样的词来形容他的声音对我的吸引力,好像他的声音可以穿透人的肉体直抵灵魂,你不得不为之倾倒。不知道张涛是怎么舍得离开千里的听友们的,反正他走后,张楠的老调重弹、午夜留声日渐成为我的最爱,张楠的节目主题甚是合我心意。他声音像极了张涛,不止一次地我在心底想,他们一定是同一个人,饰着不同的身份,主持着风格迥异的两档节目,愉悦着电波这端的耳朵们。

后来,林白的高考动员一百天,激起我的上进心,他总是激情万丈地鼓动大家去追寻并且坚守自己的梦想,他的声音里充满鞭策你进步的神奇力量。有段时间,我的个性签名写着:零点,和林白一起守望夜空。有好几个同学都问我林白系何许人也,尽管很想笑,但我仍正经答曰:一档夜间节目的电台主持。我猜,他们一定是以为,我每晚都和小男生出去看星星。

林中白狼总是要回归森林的,千里不是他的长驻地,所以,林白之后也告别千里。

只有姚科老师、雨亭老师、青音姐是从不曾离开的,姚科老师当班时会选些经典老歌播放,同时发起各种话题邀请听友们参与讨论。雨亭老师每次说“我是雨亭”时,都给我一种感觉,他在努力地“咬字”清晰;他的声音总给人一种厚重的感觉,并且明朗、温软,我甚是喜爱在寂静的夜里,听他娓娓朗读美文,像那些文字真的变成美丽的音符,随着心脏有节奏地跳动。再说青音姐吧,我坦诚地承认同性相斥,她的节目我总是听的心不在焉。她说“嗨,你好!我是青音,你是哪一位呢,今晚我们来听听别人的故事,收获自己的人生感悟”时,声音温柔又甜美,但我总以为那声音甜的发腻,莫名抵触。

一次节目,青音姐请了一个声音很好听的嘉宾,吸引住我用心听了那期节目,竟然发现,青音姐的节目是最能洗涤心灵的,教我们成长为坚韧、向上、乐观、积极的一类人,总之,她要我们相信美好,憧憬美好,追逐美好。至此,彻底被青音收服。

还要说说杨昶,他的名字真是奇特啊,我是第一次听到人名中带昶字,后来翻字典,竟发现有个皇帝叫什么昶呢。他的开场白也有着独特味道,每次都不紧不慢地说“时光正好,氛围渐浓,光线也和思绪同步。千里之外尚无睡意的你,即将要挂上黑眼圈的你,让我们一起找寻属于自己的情绪开关,共同开启一段私密时光……”,向来轻视俏丽的文字堆砌出的句子,空洞乏味,而这段开场白,配着这样的晚间节目,即使刻意的修饰,也变的自然、亲切。

前几日青音姐在节目中提起,她最早主持的节目就名“星星夜谈”,乍然发现,这些年,我的收音机换了一个又一个,锁定的电台却始终未变。

千里在变老,我也从不经事的小女孩日渐成长为女青年,以后也会跟着节目慢慢变老,而守着电波度过的那些夜晚,终是属于我一个人的,珍贵又无比享受的――私密时光。

国庆节抒情散文 国庆的散文 篇10

明天就是国庆节了,你有什么想说的呢?下面一起来欣赏关于国庆节的散文。

国庆抒怀

今天是您的生日我的祖国,书写一份情怀是我祝福的歌。六十七载漫长的岁月 ,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是老一辈革命家抛头颅,洒热血,冒着敌人的炮火,不惧牺牲,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您,您的名字叫中华人民共和国。

今天是您的生日我的祖国,您曾是穷困潦倒破碎的山河。为了改变您落后的貌,为了收拾破碎的山河,您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改天换地。您领导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迈开坚实的大步,建设了新中国。您从无到有发生了大变化,从弱到强让人民过上了好生活。

今天是您的生日我的祖国,您不惧艰难冲破了重重封锁,翻开新的一页。您焕发英姿春意盎然,您锐意进取生机勃勃。战略转移、科技兴国让长城内外插上腾飞的.翅膀,改革开放,全面发展让大江南北齐奏胜利的凯歌。

今天是您的生日我的祖国,五十六个民族为您祝贺。人民生活幸福,国家安定团结,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更加和谐。我们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今天,创建更加美好的明天。

国庆感言

写的东西写了又删,删了又写,只能说我现在思绪很混乱,东西像乱麻一样纠缠在一起。不知是咋回事,以前的我很期盼回家,期盼和父母呆在一起,然后自从毕业之后我就很少想回家,感觉回家都会显得闷闷不乐,准确的说应该是变得很敏感。前几天,他们在谈论他们的孩子本来可以上省丹中,后来咋样咋样,想想自己出自一个名不经传的高中的时候,随选择了去待在房间,漫不经心的按着遥控器,看着不段闪现的电视画面,丝毫打不起精神,上楼,很安静,玩玩手机,姑带着小侄女上来,早知道她上楼的目的,果不其然,一开口就便问我和他咋样了,听到这个话题就头疼,随便敷衍了下,姑便说老大不小了,谁谁的反面例子……调侃的说下,感觉自己还小,还不想向那方面事情,实在不行的话在家当老姑娘,姑姑拗不过我,便下楼了。

刚才一折腾变得兴致全无,干脆蒙头大睡……接下来,两天也就这样晃晃,村上同龄的几乎都没有在家,找人玩也找不到人……被妈妈拉了一次出去相亲,纵使自己千般不愿,反正自己也没那个意愿,父母说了就去看下,见面之后就开始搬弄水杯,估计以后也不会再见,到我走的时候,那个纸杯已经被我蹂躏的不成样子了,见完面之后,出于礼貌,互留了联系方式,就此告终,估计他也是出于父母的压力吧,第四天便开始踏上征途,妈妈送我去坐车,走在乡间的小路,感觉有种游子的感觉,感觉那个家的地方已经不属于自己了,而今,这个城市是不是属于我居住的地方呢。街道暗了,灯光亮起来了,那一只只亮起的灯中,我知道没有一只是属于我的,在那一刻,我就想坐在椅子上静静的坐着发呆,看着夜景,感觉那一刻自己就像个买火柴的小女孩一样,到底何处才是我的归属……爸说在外面如果赚不到钱的话就回来工作好了,我笑而不答,总觉得在外面可以创出一份天地,可是也快2年了,还是不能衣锦怀乡……妈说以后不要经常回家了,休息的时候去和别人出去一起玩玩,爸爸说到元旦可以带一个回来了,呵呵,我说是不是看着我嫌烦啦,那我以后不回来就是了……我知道爸妈的意思,可是无论工作还是生活上都让我觉得压力很大。

试谈冰心早期散文的抒情特色 篇11

(一)

“我想随处可写,随时可写,时间和空间里,开满了空灵清艳的花,以供慧心人的采撷”(冰心《往事(十八)》),冰心自己就是采撷那“清艳”的花的“慧心人”。诚然,她在“五四”时期还只是一个怯生生地探讨人生的年青的女作家,她所接受的教育、自身的经历以及生活环境的影响,使她在散文作品中袒露的感情世界还只是一个比较狭窄的天地,她向读者诉说的无非是她所吸吮的母爱的甘露,她能忆及的也仅是她孩提的梦境,而她自己“对于事物的感情和态度,丝毫不可挪移,不容假借”,“其中只有一个‘真字”。这种“真的文学”,使她“心里有什么,笔下写什么”,“只听凭着此时此地的思潮,自由奔放,从脑中流到指上,从指上落到笔尖……洒洒落落,自自然然的画在纸上”,“行云流水似的,不造作,不矜持,说我心中所要说的话”。茅盾曾说,在冰心早期散文中,“她把自己反映得再清楚也没有了”。因此,冰心早期散文的抒情特色,首先在于她那特有的温柔而率真。

冰心早期的散文,可以说都是擎着“爱”的旗帜而作的。她的《寄小读者》《山中杂记》《往事》以及《南归》,充溢着“对父母之爱,对小弟兄小朋友之爱,以及对异国弱小儿女,同病者之爱”,甚至对小动物的爱。爱“使她的笔底有了温泉水似的柔情”,这股柔情不事雕琢,掏心倾诉,坦率真白。例如。她曾为自己使一个温柔的小活物——小鼠遭不幸而觉到“心上飕的着了一箭”,感到自己的“堕落”而深深地“忏悔”(《寄小读者·通讯二》)。

这种温柔而率真的感情表达是有其独到的方法的。首先是,她以自己的亲身体验为基础,常常以叙事为主,在叙事中揉入些许描写与议论,融情人事,使得她强烈的主观抒情不仅塑造了她独特的“自我”形象,而且还具有了一往情深又清澈如水的突出特点。其次,她又常常以独白、书信、笔记的方式来直抒胸臆,显其爱浓情深。《寄小读者·通讯十》在冰心的《寄小读者》整个通讯作品中,有突出的思想艺术地位。就其抒情特点来讲,也是相当突出的。文章开头用“我常常喜欢挨坐在母亲的旁边。挽住她的衣袖,央求她述说我幼年的事”一句启始,整篇共复述了十一个孩提时代的小故事。例如:

“‘有一次你病得重极了,地上铺着席子,我抱着你在上面臃行。正是署月,你父亲又不在家;你断折续续说的几句话,都不是三岁的孩子所能说的,因为你奇异的智慧,增加了我无名的恐怖。我打电报给你父亲,说我身体和灵魂都已不能再支持。”

这里,缓柔的叙事渗透着满盈的感情,母亲对女儿患病的焦急不安和关心爱护之情,女儿复述此事时对母亲的感激、挚爱的思念之情,都流淌于笔端,朴实动人。在复述完幼年的故事后,作者又荡开笔锋来了一段抒情,竭力歌颂母爱:

“她的爱,不是因我是‘冰心,或是其他人世间的一切虚伪的称呼和名字;她的爱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唯一的理由,就是我是她的女儿。总之,她的爱,是摒除一切。拂拭一切,层层的麾开我前后左右所蒙罩的,使我成为‘今我的原素,而直接的来爱我的自身……她的爱不但包围我,而且普遍的包围着一切爱我的人,而且因爱着我,她也爱天下的儿女,她更爱了天下的母亲,……‘世界便是这样的建造起来的!”

“——请小朋友和我同声赞美!”

冰心所竭力赞美的“母爱”,其性质及影响作用,评论家已多有评价(如林非《中国现代散文史略》,不复赘述。而她那自由直白地倾诉自己的心灵、抒发诚挚感情的文字,一直打动着我们的心。

自然,冰心早期散文的抒情特色不能仅仅归结为艺术手段,诚如作者自己所说:“文章写到风格。必须是作者自己对于他所描述的人、物、情、景,有着浓厚、真挚的情感”(冰心《关于散文》),应该强调,正是对自己所述写的人、事、景、物有着深切的感情,才使她笔下的抒情具备了女性独特的温柔动人的魅力。

(二)

甜润而忧愁,是冰心早期散文中的另一抒情特色。

“我的生命中只有‘花,和‘光,和‘爱;我生命中只有祝福,没有咒诅。”(《寄小读者·通讯十三》)对一切母爱、童贞、大自然美的讴歌,对如同初融的春水满溢奔流的回忆,都使她的抒情洋溢着甜润的柔情。然而,从只知道“人世间只有同情和爱恋,互助与匡扶”到认识到“人世间是同情带着虚伪,爱恋带着装诬”,从对于宇宙生命的探求的无结果到又“撷到了生命花丛中的尖刺”,造成了球心种种不可解决的烦闷,因而,她的文章中,时时流露出了悲观伤感的情调,加之于她后来客居国外,远离乡土亲人,病魔缠身的境遇,她那原本就十分脆弱的心,更充满了难言的怅惘和忧郁。所以在她这时期散文中,往往渗透着丝丝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她在回忆中充满了含泪的微笑,在她别离前所得到的亲人爱的“光荣”中更有“凄恻”之味,病中得到的抚慰的温暖倒让她勾起了离别的情愁。在《寄小读者·通讯十一》中,她述说了身居国外而又因病住院时,一个圣诞节之晨的喜愁之情:

“……正在凝神,看护妇出来将我的床从廊上慢慢推到屋里,微笑着道了。圣诞大喜,便捧进几十个红丝丝绳绕。自纸包裹的礼物来。堆在我的床上。一包一包的打开,五光十色的玩具和书,足足的开了半点钟。我喜极了,一刹那顷童心来复,忽然想要抱到母素床前去。播醒她,请她过目。猛觉一身在万里外!……只无聊的随便拿起一本书来。颠倒的,心不在焉的看。”

受到“爱”的关怀的刹那的“喜极”之情,又被“猛觉一身在万里外”的恋亲之思、孤寂之感扰乱冲散。在喜悦的温情中总要撩起几丝悲绪,其脆弱敏感的心中总是“复杂的蕴结着欢慰与悲凉”。这就形成了冰心早期散文抒情中统一的特色。她说过:“我的‘诗的女神只是一个,‘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的,就让她这样的抒写也好。”

冰心的散文作品中常常利用悲喜相交的场面来抒发这种甜润而忧愁的情感。特别突出地是表现在《南归》中。《南归》是冰心献给亡母的一支哀曲,是她那宣扬“爱的哲学”思想的篇章中“最鲜明、最灵活、最酸楚”的几页。就在这充满真切、庄严、悲哀之情的散文里。她剐出心裁地写下了二个“喜剧”场面,一是在母亲弥留时刻。全家提前“欢”度新年假扮喜乐的情景;二是庆祝父母结婚四十周年。儿女要父母重温新郎新娘旧梦的一幕,喜中有悲,悲中有喜。如同一杯醇酒,甜柔中而又少不了一丝丝苦味。

(三)

作为一个具有典型的女性作家阴柔风格的冰心,她在坦爽地尽情地抒

发她那温柔伴忧愁的情怀时,又显示出她抒情的另一个突出的特色——婉约而轻逸。

冰心早期创作往往将传意描物写得跌宕有致,摇曳生姿。委婉隐约。如她和弟弟们驰骋着想象,描写出海的女神的动人形象,幻想着做一个“海化”的青年,抒发出自己的美学思想(《往事(十四)》);她写她在太平洋船上迎接惊涛骇浪的来临,以此来证明自己确是“父亲的女儿”。在《南归)中,每至母亲逝世的点钟,弟弟便催促众人提前散去睡觉,因为物在人亡,触目有伤。

借景抒情的运用,使冰心的叙述语言别具一格。

《往事(二)之三》写她在一个万籁寂静的冬季月夜临境的感受:

“今夜井中月下的青山,无可比拟!仿佛万一,只能说是似娟娟的静女、虽是照人的明艳,却不飞扬妖冶;是低眉垂袖。璎珞矜严。”在作者的笔下,井中月下的青山是人间的“仙境”,“充满了凝静、超逸、庄严,流溢着满空幽哀的神意”。面对这清幽的夜景,作者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以为这夜“不宜于将军夜猎”,“不宜于燃枝野餐”,“不宜于爱友话别,叮咛细语”,“不宜于高土徘徊,美人掩映”,月夜的青山只宜于“病中依枕看月的女孩子!”于是,悠逸之情顿生,作者思绪万端,有如水的客愁,有如丝的乡梦,有幽感,有澈悟,有祈祷,有忏悔,有千种话……

作家由人间进入“仙境”,又进入“幻境”,“泛人七宝莲池”,“参谒白玉帝座”;“有天上的重逢”,“有人间的留恋”……柔情掩过淡愁,飘逸随之而出。

(四)

冰心自己在《回忆“五四”》一文中说:五四时期,“另一部分青年,包括我自己,就像一泻千里的洪流中的靠近两岸的一小股,它冲不过河岸的阻力,只挨着岸边和竹头木屑一起慢慢地挪动着”。“五四”的狂飙,震动了年轻的冰心,她满怀热情地投身于这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浪潮中,以文学创作来探讨人生的真谛。但毕竟由于生活天地的狭小,家庭生活的优裕,又加上接受了教会学校教育及泰戈尔唯心的哲学思想的影响。所以她的反抗缺乏强烈与坚定。热望以“爱的哲学”使青年从空虚、苦闷、悲哀中醒来。走上热爱人生、改造环境的道路,同时也以此来安慰自己寂寞和苦闷的心灵。她要使自己的创作,“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经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悲凉”(《寄小读者·通讯十五》)。要做到这一点,她只有到现实外的过去了的生活中去追忆了。因而,如前所述,在她的散文中,“爱”充溢着一切,在抒情上带上了一种脉脉的温柔,又渗透着丝丝的忧愁。不仅如此。这种抒情的特色,也是她早期创作审美思想所追求的,她叹赞泰戈尔作品的“澄澈”中的“凄美”,使自己得到了“凄美的快感”。以为“美在深幽”。这种审美趣味,使其散文抹上了她所独有的抒情特色。

冰心是以自己独立的创作个性取得成就的,她的散文中的抒情特色自然是由她自己的创作个性所决定的。评论家常常把同时代的冰心与朱自清的散文风格相并提,赞誉他们散文所同有的漂亮、缜密、清新的风格。的确,他们都有寂寞的心情,抒发的都是具有“自我”形象的复杂的情怀。然而,思想上、个人经历上,生活境遇上的不同,又使他们抒发的情怀各有不同的特色。朱自清对世态炎凉的体识,使他抒发的悒郁、苦闷的情怀更浑厚,而冰心对“爱的享受和憧憬,使她的抒情显得轻柔飘逸”。这种抒情特色的区别表现在抒情手法上,冰心往往边叙边抒,一般在叙事后有独白的抒情,是为触景生情。朱自清则较少冰心那样独自情怀,而常寓情于事。如冰心的《寄小读者·通讯十》中对小时所受母爱的回忆,朱自清《背影》中对少时所受父爱的追忆,都各有特色。因而,“冰心只是冰心,不是任何其他人”,她的“特有的作风,使她成为现代中国女作家的第一人”(李希同编(《<冰心论>序》)。

正是冰心以她所特有的女性的细腻的情感,玲珑的文笔所显示的上述抒情特色,吸引了“五四”时代的广大的尤其是青年的读者。阿英在《谢冰心》中说:“青年的读者,有不受鲁迅影响的,可是,不受冰心文字影响的,那是很少的,虽然从创作的伟大性及其成功方面看,鲁迅远超过冰心。”他认为冰心在那个时期的彷徨苦闷的情绪,“乙乙欲抽”的情怀,清新隽丽的文字,“建立了冰心当时在创作界的权威”。(阿英语)

上一篇:写动物和我的作文三百字下一篇:长春一汽 实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