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汉语言的论文

2024-09-22

大学汉语言的论文(精选5篇)

大学汉语言的论文 篇1

浅谈汉语言文学的运用性

朱培林

摘要: 汉语言文学是一门以培养汉语学科人才为主的专业, 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早在中国近代教育的发端时期就已经设立了“中文学”专业,学科教学经验的积累十分丰厚,教学体制和教学内容也比较固定。长期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成为了高校招生人数最多和就业率最高的专业之一。由于学科性质与理工科等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有着明显的不同,因此汉语言文学学科的专业应用性,其性质不仅理论性强,运用性也比较强,语言在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必须善于运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遵循运用语言的准则,提高汉语言的运用能力。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专业;运用性

正文:列宁曾说过:“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毋庸质疑,语言是手段、工具,人们利用它来彼此交际,交流思想,达到相互了解的目的。可见,语言是作为交际工具在人类社会中发挥着它的巨大作用。要想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首先就要了解这门学科。认识这门学科专业的教育基本特点。

一、简述汉语言文学学科的教育基本特点

(1)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其教学内容较为固定

正如上文所述一样,北京大学作为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端地,早在建校初时期就设立了中文学专业,这个专业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学科的教学内容与其教学方法已经固定下来。我国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与2003年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之中,对中文学专业规定开设的课程几乎没有发生改变,数量上一直都是十三门基础课程,教育界内几句全部认同,中文学专业在传统专业中是最具底蕴的一个专业学科,在现代大学专业体系中也是最为稳定的专业之一,其学科自身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

(2)汉语言文学将以培养专业性文学人才为主要目标

多年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及其前身中文学专业已经成为作家、文学知识分子的培养基地。但是从社会学角度意义上来说,这些职业都不能成为社会职业类型,而其应用性也就没有多大的发挥特征。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在许多高等教育学校中开设了关于中文专业中的文秘学、新闻传播学、国际汉语等相关专业,这些课程的开设都是为了提高汉语言文学这门专业的社会应用性,为社会发展的需要输送相关专业的应用性人才。但就近几年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形势来看并不容乐观,就业率持续下滑,从这点就可以看出该专业的社会应用性不强,社会对其的认可程度也不高。

(3)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关于实践性的内容比较少

汉语言文学教育注重的是学生对汉语语言的分析运用能力以及水平,注重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而相对而言,实践性的教学内容比较少,一般都集中在文学写作这一方面,从教学内容上来看,该学科的实际应用性较差是有据可循的。

二、简述汉语言文学的运用性

(1)写作运用。汉语言文学专业本身就有写作的训练,也有相关的理论专业课。《写作学》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学者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以及格式规范,《文学概论》则为其提供了深层次上规律总结,这两门课时写作运用的基础,也是写作运用的以进行的保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写作即同于其它专业的写作要求,也有其自身的特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写作,因其文科性质比较强,其写作追求的层面也“以文弄墨”,不过归之于个人,可能也会相应的转弱。写作的运用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身的要求,也是其专业性质的一种体现。

(2)语言规律。汉语言文学是一门有关语言的专业,其对语言文字的修养及其能力也是相对较高的。其对语言文字规律的总结是综合实用的,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相对比较实用的部分。语言规律的运用,变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对自身语言规律的运用。因为我国幅员大,语言情况比较复杂,国家规定现在官方通用的语言是:普通话,但是实行到个人,不是每个人都很好的掌握了普通话,以区域来看:南方人对f和h以及卷舌音分不清,也用不好,东三省则对卷舌敏感度不高。通过语言规律的运用,可以让所学者知道语言规律的来源以及正确状态,提高对语言的运用能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与其学科自身的特点相关联,其运用性大多是其学科的基本要求。对语言音韵的要求,对文学理解的要求,对美学的理论的理会等,都对其运用性作出了要求和指导。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的运用性,是其学科自身的延伸,是其理论的实际应用,其运用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对其自身理论的掌握程度。

(3)美学指导。汉语言文学的首要应用性既是美学指导,而不是相关文学的运用性。美学是理解文学的基础,也是理解世界万物的基础。只要适合美的标准的事物,其即可存在,如果不适合美的标准,其不可存在。美是维持世界存在的根本规律,也是人类心理发展的最高层次,在这个基础上来说,理解文学的前提,就是要理解美学,美学给文学提供了内在的规律,是文学存在的根本保证。所以,汉语言文学的首要运用性就是美学指导。

(4)文学理解。文学理解是在美学指导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一种运用性,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最显现的一种运用性。美学可以解构文学作品,在解构的基础上,即可帮助我们理解文学作品,文学理解,既是理解文学作品。汉语文学专业,通过相关专业课的学习,并在美学指导的基础上,已经具备了很高层次的文学理解性。在其运用性上,不仅可以对已学过的文学作品进行理解,也可对没有学过,没有看过,甚至刚刚出版的文学作品进行理解,文学理解,是一个高的层次,不是一般没有拥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可以做到的,文学理解不同于文学阅读。文学阅读只是理解文学作品文本字面意思,对于文本反映的深层次上的含义是不能作理解的,文学理解既是要解构文本深层次上的含义,这就需要相关理论专业知识作为基础。

三、汉语言文学的运用必须符合它的“三性”

何为“三性”?即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这是运用语言亘古不变的准则。

学习汉语言,一般应先从用词准确着手,锤炼词语;其次要把句子造通,后把句式造好;最后才可以用语句描绘意境。由此可见,准确性是对一切文章和讲话的基本要求,也是鲜明性、生动性的基础。准确性属于逻辑学中的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问题。概念不明确,判断不周密,推理不合逻辑,所使用的词、词组、句子必然不准确;反之,所使用的词、词组、句子必然不准确,所表达的概念、判断、推理必然不合思维的规则,即违反了准确性准则。

“这次去看演唱会,我既看到了周杰伦,又看到了蔡依林,真是一箭双雕啊”这句话乍听起来很刺耳,但仔细分析一下,只是用词不正确的问题。“一箭双雕”是个成语,是“语义双关”或者是“做一件事达到两种目的”。在这里用“一举两得”,还说得过去,也好听一些;要是什么都不用,干脆把最后一个分句删掉更好。

语言的准确性必须统一于特定的思想内容。语言的运用如果脱离了内容,只就词句本身来谈准确不准确,就会陷入咬文嚼字、玩弄技巧的泥坑。语言的准确性应是以准确地认识事物为前提,选用准确的词语表达准确的思想内容。

运用语言,有了准确性的基础,还得讲求鲜明性。鲜明性是一切文章的共同要求。所谓鲜明性就是 遣词造句语意明确、条理清楚、言短意长,能够把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事物之间的复杂关系鲜明地告诉读者,给读者以清晰的印象,使读者受到教育。

在这些内容的基础上,鲜明性对文学作品来说,还有更多更高的要求。如用鲜明个性的语言刻画人物性格;鲜明色彩的语言描绘社会环境及用较少的语言表达较丰富的思想内容等。

譬如诗人晏几道的《思远人》: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这首诗抒写女主人公因悲秋而怀远,既点明时令、环境,又点染烘托出鲜明的主题,而且准确的表达了诗人的伤秋念远之情,用语本色,情感真挚。

再如,鲁迅《故乡》中的两段话也很有魅力。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的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

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这两段鲜明的语言把闰土的形象描写的生动有趣。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就能把闰土的形象准确的刻画出来,引发了学生丰富的联想,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这就是语言的艺术,鲜明性的体现,精炼的典范。要想使文章具有鲜明性,只有一把抓住事物的本质,才能用极少的语言写出鲜明丰富的内容来。

一般来说,鲜明的语言,往往也是生动的语言,但生动性在词章技巧方面还要有自己的特殊要求。它要求语言要新鲜活泼,感情洋溢,有说服力、感染力。语言的生动性是语言形象化的一个特别重要的方面,它应贯穿全部文学作品。

使语言生动活泼的手段很多,如精心锤炼词语、巧妙安排句式、广泛运用意境描绘的方法等。

还有一篇记忆深刻的鲁迅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得两段经典的话:“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这段文字井然有序地着重描绘了百草园在春夏季节的景色,写得精彩生动而富有情趣。在抓景物特点时,作者调动自己的全部感官,使百草园的景物有形有色,有声有味。春末的菜花,盛夏的鸣蝉,秋天的蟋蟀,加上捕鸟的冬季——这一切综合在一起,构成了丰富而美丽的四季风采。作者写景用词准确,语言生动形象。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这段文字的最大特点就是用词准确精练,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雪地捕鸟的整个过程,读来让人如临其境。其中一连串的动词“扫、支、撒、系、牵、看、拉”7个动词用得十分准确。

语言的生动,并不在于用词是否华丽。有时不用形容词,直接说出,只要恰到好处,语言同样生动。这就是语言的生动、鲜明、准确之处。

语言文字是人们传递信息、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工具,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特有的最美妙的精神载体,是人类文明前进的阶梯。我们的汉语言较之其他语种具有优美、隽永的特点。我们理所应当对它兴味盎然。文学作品更是思想、情感、美感的集合体,我们应该对它满怀热情。一定要讲究其逻辑和词章,掌握运用语言的技巧,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因此,我们应在学习和运用中不断进步和提高,精益求精!

参考文献:

[1]赖敏,蓝鹰,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探析,社科纵横,2010,(01)[2]宋玉朝,孙春青,汉语言文学,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01)[3] 段轩如.写作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

大学汉语言的论文 篇2

语文是一种沟通的工具。是我们获取信息, 以及传递信息的方式。按照我们常规的语文工具性能而言, 其本质是包含了读写听说几个方面。

中国语文――包括中国汉文字、中国汉语言的一些独特特点,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 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就提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认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强调语文教学必须遵从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但是, 可以说从目前的语文学习而言, 在这些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甚至是全面性的教育缺陷, 而这需要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加以提升和改进。而这种提升和改进, 我们通常考虑得比较多的, 是跟“未来”与“先进”接轨, 但是, 我们回望“过去”与“传统”, 尤其是由汉语言的高情境特质, 也许也可以得到相当的启发。

一、

之所以说中国语文教学“存在一定的、甚至是全面性的教学缺陷”, 是因为中国历史上, 本来文史哲是不分家的, 在汉语言中其实就蕴含着大量的中国文化的信息, 这种“模糊”而又准确、宏大而又周微的中国语文的高情境、高信息量的特点, 实际上都和当今语文课程本身所承担的传承文化、陶冶性情和滋养美的情趣的功能要求息息相关, 但是, 我们的语文教学, 恰恰在某些角度言丧失了这些原本具足的功能。我们可以从各个方面来对此加以探讨。

比如认字, 这是中国语文教学最基础的内容。汉字主要起源于原始图画。“六书”, 其实就是对汉字象形性特点的最好概括, 证明汉字就其起源阶段的象形性而言, 亦具有这样的特征。图画的形象性特点可以令人产生直观的感受, 并容易产生联想, 但同时, 汉字的图画性, 又是对象形图画的抽象结果的一次再抽象, 实际上这种抽象性是可以给予人们思考。

本来在语文的教学中, 这种汉字的教学特点, 是可以比较容易地令人由形解义, 同时, 比如象形等构字原理, 更容易令学习者记字识字。尤其重要的是, 汉字的起源, 往往是融汇着相当中国的文化, 如“周”这个字, 本来是一个象形字, 造字的本义就是说明“封地而建、划界而种的围墙”, 也说明了一定的中国历史。“祖国”, 这两个字, 追根溯源, 是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一个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最原始的充满灵性色彩的生命崇拜、封地而治的诸侯时代。在这些文字中, 其实是可以体现相当的中国文化。

西汉刘歆《七略》中说:“古者八岁入小学, 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 教之六书, 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 造字之本也。”也就意味着, 在古代的语文教学中, 实际上是有前述这种更为具体感性的认字教育。但是在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中, 从小学入学开始, 我们在认字这个程序上就已经完全撇开了汉字本身的文化特点, 而只是告诉孩子们如何读这一个字, 或简单地解释其义, 而中国汉字本身所蕴含的所有特别的美感, 以及深厚的文化内蕴, 可以说基本都在教学中被流失。尤其是现在的学生普遍使用电脑, 电脑的汉字输入, 更是基本忽略或瓦解了汉字本身的造字特点, 常用的拼音输入, 实际上慢慢地让输入者的思维趋向拼音式的, 而非图象式的文字习得;五笔字型的输入字根好象从形入手, 相对保留了汉字的特点, 但仔细去分析其字根, 也与中国汉字传统的造字缺乏真正的关联, 完全谈不上中国汉字本身所蕴含的文化特点。而且输入者的输入相对熟练以后, 他们的输入运用的更多的是一种对字根代码的敏锐性。这样所导致的现实情况, 就是学生可能可以很快地打字输入一篇文章, 但却在考试卷上仍然错字连篇, 而这种现象的背后, 还隐藏着一个最令人遗憾的事实, 就是本来可以利用最基础的认字而令学生达到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机会被人为地失去了。

因为这样一个事实, 为了更好地承继中国传统文化, 事实上, 一直到我们的大学语文教学, 可能我们所有的大学语文老师仍然需要一种这样的明确的意识, 那就是要通过日常的教学, 提醒学生去注意到中国汉文字的美, 以及从汉字起源性的美感, 去引导出他们准确地掌握汉字的书写。尤其是去掌握和领悟学习汉字所蕴含的丰富的中国文化。

当然, 这其实是一个小学就应该完成的工作。所以, 在此也呼吁小学课本编写的相关研究人员, 能够也注意到这个问题。而同时, 就是需要我们大学语文老师本身就需要自己在平时好好“备课”, 具有相关基础知识, 能够在日常的教学中注入一些当今语文课本中所没有涉及到, 但却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传承中国文化的具体方式。

二、

汉语缺少形态变化, 不象拼音语言使用性、数、时、态等语法范畴产生词形变化而产生意义的差别, 而且汉语的语法手段主要是使用词序和虚词, 词的语法功能也比较宽泛……这些都完全不同于西方拼音语言的表达方式。中国汉语只是在四百多个音节上加以音调的辅助, 与拼音语言只用元音和辅音不同, 还使用声调。

汉语言自齐梁年间确定的四声――平、上、去、入, 形成了汉语言丰富而又令人“难解”的语言特点, 可以说正是这种高情境的语言特点也是令中国文化成为高情境文化的一个重要推手, 对一句话的解读, 往往需要根据四声、语调、发音轻重、口吻, ……等加以辅助性的理解, 同样发音的几个音节, 由于平上去入的使用不同、甚至可以意义完全相反。

汉语的上述特点启示我们, 语文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 这其中有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 就是四声等的运用。但是我们也会发现, 对这个汉语言现象的关注, 其实在现代社会、包括语文的教学中基本是失落了的, 但是在古代, 它在语言中所起的解读功能, 甚至是对美的体验所能够产生的作用, 都受到最大的关注。所以, 古代传统的语文教学, 在认字的基础之上, 其第二步就是对对子、写对联, 其实这里面就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教育家、语言学家们对中国汉语言文字的这一特点及其所产生的美的敏感性、认识的充分性、运用掌握的全面性, 而今天的语文教学, 可以说相对忽略了中国汉语言的特点, 忽略了中国汉语言特别的所能够发挥和产生的语言美。

当然我们也可以说, 现代白话文的写作与古文不同, 但是实际上写作并不仅仅在于简单的文字的书面组合, 深究之下, 其实一篇文章还有被诵读时它与我们生命节律的韵合问题, 更不要说我们的大学语文教学中, 充满了大量的古代经典之作, 其中不泛关涉到四声八调、韵脚等问题的诗、词、散曲、戏曲……

但是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 基本上除了老师的讲解授课, 或者辅以学生的讨论, 对这种汉语言声韵之美的体会一般很少有相关教学内容。即使如果引进一些现代的诗词诵读, 许多都是以我们今人对句义的理解而加以断句和情感的抒发, 并不能够帮助我们去领略这方面的中国汉语言的美感。

其实在课堂中是可以穿插一些相关的内容, 比如, 可以将传统诗词吟诵 (并非朗读) 结合到课堂教学中, 让学生在吟诵的过程中体会中国传统诗词之美, 并令诗词因吟诵而变得相对容易记忆。而且籍由这种犹如唱歌一样的学习形式, 学生会体会到更多的学习乐趣。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古诗词吟诵范本, 也可以借助于戏曲, 比如既有切韵系统的词乐, 又有中原韵系统的北方音乐的昆山腔的清曲, 因为当时文人的介入, 极为规范地使用四声, 内容又往往都是唐诗宋词和元宋散曲, 可以作为非常好的领略汉语言声韵之美的教学素材。

汉语言这种独特的、完全不同于拼音语言的美, 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展现, 并帮助学生去领略和欣赏, 以及渐渐地在体会中学会运用。

三、

现在的语文教学, 多半老师讲授为主, 比较活泼的课堂, 则兼以师生的互动。但是因于现在的语文教学往往课时有限, 要在极为短暂的时间内迅速提高学生语文水准, 确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而作为一种语言, 尤其是作为母语的汉语, 在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开始, 就在教学中运用了趋近于拼音式语言所单纯依据音节加以理解语意、分析句式的思维模式, 几乎脱离汉语言是一种高情境文化特质语言的本质, 而作为一种高情境文化特质语言, 要学会“善解人意”, 其实意味着要有综合的素质、极好的语感。

所谓语感, 即是比较直接、迅速地分析、理解、体会、吸收语言文字的能力, 充满经验色彩, 尤其关涉经验, 需要理解能力、判断能力、联想能力等。很显然, 这种对语言的综合把握能力只能够依靠大量的阅读才能得以积淀和培养, 而绝不是依靠一般的语法分析、课文解析所可以轻易把握, 所以现在语文教学中以老师精讲分析课文为主的方式, 其实非常值得商榷和质疑。

大学对语文课的课时安排都极为吝啬, 一本语文教材, 如果全部用于传统讲授型的教学安排, 往往只能选取部分, 而不能令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涉猎更为广泛的经典。而事实上, 大学的学生并不一定需要老师总是在不断地广征博引来解释一篇课文, 这既令一本教材的教学往往不能全面完成, 也违背了文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再创作的特点, 某种程度上限定了学生思维的自由空间。所以, 大学语文的教学, 除了帮助学生提点经典之所以为经典, 学会从“平常”识精妙, 其实可以尽量可能地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在相应的课时内, 应该让学生能够把整本教材有一个精读、泛读穿插兼容的完全阅读。同时, 笔者以为应该对学生补充相应的课外读物, 为了督促学生, 可以在课堂上辅以一定的课外阅读的讨论。

在语文课上设置这样的泛读, 有着学生平时的阅读无可取代的优势, 那就是:语文课本的篇目选取, 或老师补充的课外读物, 往往都是中国文学的精华、汉语言运用的经典、人生思考的精品, 汇集了数千年沙里淘金的成果, 与现代流行于市面的作品的质量相比, 有着绝对的优胜性。阅读好的精品, 就好比古董玉器的品鉴, 只有拿捏过真正的古董美玉, 才能品鉴出优劣真假, 也只有在经典的学习中, 才谈得上真正的美的熏陶。现代人的阅读往往流于粗制滥造, 或者是快餐式的阅读, 现实证明, 学生在大量接触经典作品之前, 他们对经典作品的欣赏度是不高的, 而语文课上老师授讲, 学生相对参与的精读学习, 有时候会因为过分的知识传递, 甚至仅仅是因为要考试这个概念, 就会令学生一定程度上失去学习兴趣, 而经典作品的泛读, 除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可以培养学生更好的语感, 更可以增加学生对语文阅读那种轻松的愉悦, 令他们产生阅读的热情。一些优秀的当代人对古典文学的现代解读, 则可以令学生感受到远古的作品其实也可以是活的, 是可以被运用在现时代, 并且是自己可以在当下受用, 这将令学生接受与热爱。

但很可能现代缺乏阅读的学生对这样的训练往往在最初难以上手, 也就是, 把握语言信息量, 以及对一篇文章中相对的知识要点、理解重点和难点, 把握能力有所缺乏, 所以在训练初期, 老师可以安排一些对应的题目, 令学生带着思考去快速阅读, 以此引导学生在宽泛的阅读过程中学会更好地把握信息。在一定阶段的训练以后, 就可以放开训练, 完全地由学生自主阅读, 运用一两个相对饶有趣味而深刻、可以多种答案的话题, 激发学生的讨论, 以此令学生进一步发掘其语言理解能力, 由此启迪学生的想象能力、推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创造力, 令学生感受到阅读就是第二次创作的乐趣, 由此萌生更大的语文学习的热情, 增进对汉语文的兴趣。

从教学实践来看, 往往这样的泛读训练是比较令学生兴趣的。人都有对美的天然的趋近的本能, 现在的很多年青学生, 之所以品鉴力相对薄弱, 并不是他们本来就是如此, 而是社会环境、以及教育模式没有令其更好地对经典的作品产生美的享受和愉悦, 而当经久不衰的真正的美展现在学生们的面前, 并且与之发生了如此近切的直接融入, 其实很多学生都会对高品质的作品产生“惊艳”之感, 并由之引发进一步了解的热情。

汉语言的花招 篇3

这就是用汉语言的人的花招。

有一词叫“学贯中西”,这一词就非常猛。我们的祖先做学问非常谦虚,就是圣人孔子,一生学而不厌,也不敢说出这样的大话。后生可畏,现代的某些人出国镀金回来,就叫“学贯中西”了。一个中国人,哪怕他是大学者,连自己国家的汉字都认不全,怎么敢称“学贯中西”?还有一词叫“著作等身”,这些著作等身的人是谁?屈原那样的大家,著作不能等身;《老子》五千言,就是5000字,也不能等身;孔子所传不过《论语》二三万言,照样不能等身;曹雪芹一生写了一本书,连“等脚”都不够。著作等身的人在哪儿?

有一词极为轰轰烈烈,叫什么“力排众议”。我想除了皇帝,其他人大概没有这样的气魄。既然一个人能说了算,还要众议干什么,众议还有啥用?为什么要有众议,这就是发扬民主,要有民主,个人意志与民主发生了矛盾,就原形毕露,这就是所谓的“力排众议”,可笑反而成了魄力的说辞。原来我们汉语言那么优秀的表现力却正好用来和稀泥。秩序打乱,成全个人意志,反而成了好事,管它合法不合法。有一成语叫“为虎作伥”,是说一个人被老虎吃掉了,这个人的鬼魂再给老虎领路去吃人。我们的很多词语,正做了这个角色。

善于徇私舞弊的地方,都少不了歌功颂德的牌匾。过去的七品小县官号称“父母官”,最脏。他们办案的头上都有一块牌匾叫“明镜高悬”或“光明正大”。我看日本动漫,官的头顶上也有这样一块牌匾,不知是不是日本遣唐使带回去的,看来这样的美词日本人过去也喜欢。实际上,这样的匾砸了都不过分。自己歌功颂德也罢了,喉舌之声不绝,更可气。

我们汉语中的漂亮词藻非常多,现实的东西缺乏,就用这些词藻弥补。曹操行军,军队快要渴死了,这个老滑头就指着前方说:“前面有梅林!”士兵们勇气倍增,都想冲上前吃梅子解渴。

大学汉语言的论文 篇4

关键词:语言社会属性,大学英语教学,适切性,不适切现象,完美结合之道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常态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理工科二本院校面临着非英语专业学生数量多、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的新情况, 如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对于每位理工科二本院校公共英语教师而言, 既是严峻挑战, 又是探索改革的机遇。在教学实践中, 以语言的本质属性做抓手, 从语言的本质属性———社会属性视角去探寻和掌控大学英语教学的适切性, 从而对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和各类深化教改问题进行分析和反思, 并尝试开辟新途径, 是公共英语教学的必然选择。本文以二本理工科院校公共英语教学的现实状况为依据, 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一、关于语言的本质属性与大学英语教学的适切性

社会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之一。语言是交际的工具, 交际是在社会中进行的。离开了社会, 语言不仅失去了交际对象, 还失去了交际环境, 语言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此, 语言教学应该牢牢抓住语言的社会性这个总纲, 才能做到提纲挈领, 纲举目张, 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 无论是教师, 还是学生, 对英语的教与学都必须找准语言的社会性和英语教与学之间的适切性。

大学英语教学的适切性指的是什么?“适切性”一词是从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的《适切性课程》 (布鲁纳, 1989) 中借鉴过来的。布鲁纳的适切性课程理论概括起来,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关于课程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即教育改革不能脱离社会需求。因此, 课程改革应立足于现实社会的需求, 而社会是在不断进步变化的, 所以, 教学目标就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 它应随着社会进步而动态发展, 以实现与社会的适切性。另一方面是关于课程设计的相关问题, 即课程要针对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 也就是说, 课程与社会问题不仅息息相关、不可分割, 而且要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因此, 课程不应仅局限于课堂学习, 还应延伸到社会生活和工作中。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 适切一词描述的既是一种状态, 又是一种价值, 标示着教学与社会需求及学生个体需求的协调和契合程度。大学英语教学的适切性是指在大学英语教学中, 所采取的教学措施、选用的教材、制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的教学方案等都要与社会需求、就业需求、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等相适应。简言之, 不能脱离社会需求与学生需求相契合的实际, 用哲学理论表述就是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因此, 大学英语教学不能脱离语言的社会属性这个总纲。

正是基于这样的哲学逻辑, 我国自1862年在北京建立同文馆设英语学科以来, 特别是自新中国建立和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我国的英语学习由兴起到形成热潮, 以及今天遍及全国的四六级考试热、“托福热”、“雅思热”、“SAT热”等种种英语学习、培训、考试, 都是紧紧围绕着语言的社会性、工具性而展开的, 从侧面印证了教学适切性的重要功能。由此可见, 语言的本质属性———社会性, 与大学英语教学的适切性, 互为依托, 互相促进, 相辅相成, 二者的完美结合应该是大学英语教学取得优质高效成果的保障。

二、当下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诸多“不适切”现象

教师觉得教得累, 学生觉得学着难, 这既是很多理工科二本院校公共英语教学的现实窘境, 又是很多高校公共英语教师的无奈感慨。我认为其基本原因是大学英语教学中没有牢牢抓住英语教学的适切性与语言的社会性相结合的根本点, 现在的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存在着以下几种“不适切”现象。

第一, 不充裕的资金, 教师超负荷的教学量与“高大上”的办学标准不适切。办教育既需要有充足的资金保障, 更需要有好教师。好教师是好教育的柱石, 但好教师不是天然成长起来的, 而是学校培养和个人努力结合的产物, 其中学校的培养这个外因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资金不充裕或其他各种原因, 教师的一些高水平培训进修不能落实, 因教师编制紧张也不招聘新人, 而是选择让在职教师长期超任务量工作。教师既要完成超任务量工作, 又要挤时间搞科研, 疲于奔命。这不仅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 还使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钻研教学与科研, 使教学陷入“教师感觉教得累, 学生感觉学得难”的双输怪圈。

第二, 应用型大学录取的学生与研究型大学的教学要求不适切。“文革”之前和改革开放之初, 我国实行的是精英化高等教育策略。1977年刚恢复高考时, 全国有570万人参加高考, 仅有27万人被录取, 录取率仅为4.8%。而自从高校大规模扩招之后, 我国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 就实现了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型。据《中国教育年鉴2013》显示, 2012年我国有915万学生参加高考, 有685万学生进入高校, 录取率已高达75%。因此, 很大一部分的当代大学生, 与恢复高考之初的大学生在学习能力和学习动力等方面不能相比, 大多数的理工科二本院校的各种教学标准仍然仿照或套用研究型高校的标准, 学生与标准之间的不适切是必然的。

第三, 学生薄弱的英语基础和偏低的学习能力与“个性化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不适切。现在的学生都是“90后”的独生子女, 价值观多元, 功利性突出, 在交往对象和交往价值取向上, 有自我中心的痕迹。总之, 独立性差、依赖性强、任性随意是独生子女的显著特点, 因此, 较强自律和自主性的独立自主学习方式并不完全适合他们。在英语教学中, 很多时候教师不得不像对待小学生一样, 课上课下绞尽脑汁, 采取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督促学生学习。然而, 仍然有部分基础薄弱、自律性差的学生, 不能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对课堂训练不响应, 写作业抄袭, 有时会出现全班的作文基本都相似甚至雷同的现象。结果不仅英语四六级考不过, 而且导致更多的学生对学好英语失去信心, 教师压力随之加大。

第四, 新版四六级英语考试试题难度与现在二本理工科学生的学习现状不完全适切。我国的英语四六级考试制度始于1987年, 作为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手段, 存在有其合理性。因为学校需要一个客观的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工具, 用人单位也对人才的英语能力提出一定要求, 所以四六级成了找工作的一块“敲门砖”。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 虽然教育部从来没有发布关于英语四级成绩与学生学位证挂钩的规定, 但是因为英语的“世界通用语”地位和作用, 大部分理工科二本院校仍然非常重视英语四六级考试的通过率, 对学生的四六级考试一考通过率仍然有要求。而现实情况是, 理工科二本院校的学生, 总体上入学时英语水平较低。经过改革的四六级考试试题, 在难度方面略有提高, 所以理工科二本院校的学生英语四六级初次平均通过率较低。教师和学生都为四六级头痛, 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通过率却不理想, 影响了学生学好英语的热情和信心。同时, 学校对通过率的高要求, 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第五, 学校的英语教学目标与学生心中的英语学习目标不完全适切。学校的重要目标之一是较高的四六级通过率, 而学生的大学英语学习目标不仅包括拿到四六级证, 还包括为日后的深造做好准备, 在应聘和日后的工作实践中管用, 真正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能够读懂机械的英文使用说明书, 能够看懂本专业相关文献, 能够工作中用英语与人流利沟通。为期两年的大学英语教学显然不能满足全部要求, 正是因为学校的教学要求与学生的学习要求不完全适切, 学生才没有学习兴趣, 也缺乏学习积极性。因为大部分理工科二本院校是应用技术型大学, 培养的是应用技术型人才, 大部分学生的目标是就业, 而不是做学术研究, 所以学校的英语教学目标与学生心中的英语学习目标不完全适切, 在家长和学生的心中, 能就业才是硬道理。

三、关于大学英语教学与语言的社会性完美结合的思考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同样的教育方法, 因为教学语言不同, 其教学效果就可能相差二十倍。” (1) 因此, 集语言与外语功能于一体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可谓任重道远。如前所述, 把语言的本质属性与大学英语教学的适切性完美结合起来是强化教学效果的捷径, 鉴于实际存在的不适切问题, 我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解决。

第一, 发挥教育部督导机构的作用, 把各级相关机构对教育的投入资金、教师的工作量标准、工作保障、工资待遇等规定落到实处。教育投入是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 也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的明确规定, 更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保障教师地位, 维护教师权益, 提高教师待遇, 让教师有尊严感和成就感, 才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为此, 必须明确划清给教师适当的工作压力与超负荷工作的界线, 这种压力必须在适当的范围之内, 不能超负荷, 不能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把教师从超负荷的重压中解放出来, 腾出时间钻研教材, 了解学生, 保证教师有健康的身心投入教学和科研。同时, 要注重监督教师业务培训等规定的落实情况, 使教师在专业方面得到与时俱进的培训和提高, 让教师真正有一个和谐、温馨、向上、快乐的工作环境和氛围。

第二, 通过中央党校和教育部联合办班等形式, 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举办高校领导干部研讨班, 解决高校领导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观念问题。通过办班解决高校中存在的研究型大学与应用型大学办学标准同质化、学生培养目标趋近、教学标准相同的问题, 从根本上避免出现应用型的二本院校套用研究型大学的教学标准的情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中明确提出, 到2020年, 努力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作为搭建终身学习型社会立交桥的大学, 其对自己在学习型社会中的核心定位与使命担当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 重新审视和考量大学英语教学在本校的定位及在学习型社会中的作用, 制定科学合理、符合学生实际的英语教学标准, 破解“教师感觉教得累, 学生感觉学的难”的难题。

第三, 针对理工科二本院校学生英语基础薄弱、文科知识欠缺多等现实, 在设置课程时, 应该考虑适当增加英语课时量或者按照清华等名校的做法进行分级教学。高级班的同学可以较早参加英语四级考试, 而中级班和普通班同学可以推迟参考时间, 从而既解决了学生之间因为学习成绩不同而产生的学习要求不同的矛盾, 又使成绩差的学生有了新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获得感, 既能强化英语学习效果, 又能提高英语四六级通过率。

第四, 根据部分理工科二本院校仍然有四六级通过率压力的问题, 可用下面两种方法进行实验性尝试。一是教育部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理工科二本院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再使用通用的全国统一教材, 而是使用与学生所学专业密切相关的英语教材, 即学科专业英语, 由专业行会或学校制定考试标准, 弱化四六级考试。二是教育部可以选择在理工科二本院校进行单独的英语四六级 (试题难度低于全国文科院校和重点大学) 的考试, 从根本上消除理工科学生对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恐惧和幽怨。

第五, 针对现在的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 自主性学习能力弱的特点, 建议在辅导员之外设立班主任的工作制度, 即每个班级都配备一名任课教师 (最好是年轻的英语教师, 因为年龄差距小, 便于沟通交流) 做班主任, 专门解决学生的各种学习问题。如前所述, 现在的“90后”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 在他们身上存在一些通病, 特别是学习不自觉、不认真, 生活太任性、太随便, 都是令学校和家长头疼的难题。有了特设的班主任, 学生有学习问题不仅可以及时找班主任咨询探讨, 及时摆脱学习中的困惑, 而且可以跟班主任交流分享学习中的感想和快乐, 成为好朋友, 从而激发出无穷的学习热情, 营造出努力拼搏、奋发向上的学习氛围, 使英语教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快乐大本营, 幸福大讲堂, 学生终身受益的大学科。

参考文献

[1]池昌海.现代语言学导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2.

[2]布鲁纳, 邵珍瑞, 译.布鲁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OL]. (2010-07-29) [2015-6-28]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38/201008/93704.html.

[4]郝克明, 汪明.教育调查:中国独生子女群体分析报告[N].中国教育报, 2012-9-17 (03) .

[5]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6]刘大为, 李曜升.中国教育年鉴2013[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7]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师大出版社, 2002.

网络文化背景下汉语言的变异探析 篇5

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产生了语言,人类的沟通交流都离不开语言。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语言文字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汉语的变化速度也进一步增快,新的词汇层出不穷,产生了一种新的语言形式:网络语言。而这种变化不仅仅是存在于爱好网络的年轻人中间,而是进一步的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和社会。为了跟上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潮流,对于网络语言我们的态度不应该是排斥,而是应该对其进行积极的研究,尽量找出让语言适合时代发展需要,同时又不丢掉原来的精华的办法。

一、汉语言词汇的变异

在网络语言的发展过程中,最为明显的变异往往是语言词汇的变异。一般情况下,拥有的语言不能满足人们交际需要的时候就会直接打出一些能够表达自己情绪的符号来代替语言传达所需要传达的消息。在网络聊天中,这种情况经常存在,这种方式方便对方更迅速的了解自己的想法,给交流提供了方便,同样,也给汉语言的词汇带来了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是词形的变化,还有词义的变化。

(一)在汉语言中词形的变化

在网络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汉语言词汇不再和往常一样书面的语言主要是汉字的书写,一些词汇开始出现了谐音化和拼音化的变化。

1.网络语言中词语的拼音化。在网络交流的过程中,为了更加方便快捷的交流,网友们自创了缩略词,比如说BT是变态的意思、mm是妹妹的意思等。这些的词汇丰富了人们的语言环境,缩短了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将冰冷的文字变得温暖,更加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2.在网络语言中词语的谐音化。网络语言谐音化的产生主要是输入法输入的时候,因为和一些老的词汇谐音而产生的,比若说“大虾”便是“大侠”的谐音,一般情况下是说那些对网络特别熟练的老手。此外还有近年出现的“兰州烧饼”“妹妹”“酱紫”等一些词汇,都是由于谐音而产生的。还有一部分谐音字的产生是和数字有关的,比如说:88是拜拜的谐音、521是我爱你的谐音、837是别生气的意思、还有3344是生生世世等。

3.在进行网络聊天的时候,经常使用叠音词。使用叠音词可以显得更加的形象和亲昵,比较常见的有把东西说成东东、把好吃的说成好吃吃、把吃饭说成饭饭等。而这些词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由于其语气比较孩童化,说出来有一种很幼稚并且矫情的感觉,所以出现的频率比较低,而在网络世界中,这种顾虑就比较少了,人们都渴望别人的关怀,所以这样比较儿童化的语言出现的频率就会比较高,让人们在增加乐趣的同时,也可以保持一颗童心。

4.在网络语言中不断地产生和普及词缀化的新词。在现在由于网路技术发展的十分迅速,其不仅仅是一种高科技的产物,而且还算得上是一种比较新型的生活方式,早就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并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人们的思想和思维方式,现在的学生和青年人,接触网络喜欢网络不仅仅是为了追求新鲜的生活方式,还体现出了他们对于个性的追求,那些词缀化的语言和新词的诞生便是反映出了这点。词缀化的新词主要分为前缀和后缀两种,比如说:“高富帅”“高品位”“高素质”就都是前缀词。而“追星族”“手机族”“月光族”便是后缀词。

(二)词义上的变异

由于人们对于创新和新鲜事物的追求,一些老的词语在网络的运用中又被赋予了新的意思。

1.对词义进行联想。比如说:“可爱”可以联想成“可怜没人爱”、“偶像”则可以联想成“呕吐的对象”、“神童”则联想成为了“神经病儿童”、“贤惠”则成为了“平时很闲什么都不会”这些词语含有的意味大都是诙谐和戏谑,偏向于贬义。

2.给老的词语新的意思。比如说“恐龙”是指“长得很丑的姑娘”、而“青蛙”是指“长得很难看的男人”、美眉则成为了“漂亮姑娘”的代称、而“楼主”则是说“第一个发帖子的人”这样的词语比较形象,并且通俗易懂,让人容易接受并应用。

二、语法上的变异

(一)在聊天的过程中省略用字,任意简约

人们在网络聊天的时候,为了简单方便便会不顾语法的对词语进行一定的简化,用最少的文字,尽量表达最多的信息量,在人们进行交流的时候,比较简单直接,比较经济化,但是在运用的时候也体现到了网民自身的知识背景和文化的程度。

(二)在网络的发展中诞生了新的构词和新的缩略语

网络是比较开放的,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人们可以在网络上畅所欲言,为了更方便的交流,便创造出了一些以前并不存在的新词。比如说:“下载”现在很多人都会直接用“当”这一个字代替,是Down的谐音,由于英语的运用比较广泛,所以出现了大量的英汉混用的情况,比如说“e社区”“e人类”等一些词语,还有的把英语直接音译过来,比如说“瘟都死”就是“windows”,当然,这个词语带有一定的贬义。

(三)在网络中也存在着词性的活用的现象

这种情况主要是以下四种情况:一是名词当作动词使用,比如说今天你雅虎了么;二是形容词作为动词来使用,比如说人们经常会说的考研被黑的看过来;三则是名词当作动词来使用,比如说你很孟子;四是把形容词当作副词使用,比如说我对你严重支持。词性的活用一般就是指以上的四个方面,本文中就不一一赘述。

(四)语法的变异

在现在一些年轻人为了传达自己的个性,或者是因为口误,会出现状语后置的情况出现,比较出名的便是“我先走”。

三、网络语言在语用层面发生了一定的变异

在网络上,除了我们平时比较熟悉的人,交流的时候大多数是面临着陌生人,自我保护的意识会比较的重,比如说在聊天的时候说:“你是谁”对方回答:“我是你的网友”这两句交流基本上没有任何信息的交换,说的都是一些废话。除了这些,在网上交流的时候还会出现一些比较夸张的现象,比如说:“跪求答案”等。这些词语在运用的时候比较夸张,也正是因为夸张,所以也比较形象,偶尔运用的时候别人会觉得新奇,但是若是用的过多了则会显得这个人浮躁和肤浅。对于汉語言产生的冲击和影响比较小。

上一篇:群众路线制度建设计划下一篇:大手拉小手社会实践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