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转型跨越 确保质量安全

2024-07-20

抓好转型跨越 确保质量安全(精选6篇)

抓好转型跨越 确保质量安全 篇1

抓好转型跨越 确保质量安全

筠连县质监局李再强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民群众对质量安全更加关注,党中央、国务院对质量安全更加重视,质监部门所承担的任务日益繁重。作为执行法律、政策终端的县级质监部门,如何抓好转型跨越,确保质量安全,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探究。

一、解决三个认识问题

(一)不想干的问题。时代的快速发展不断赋予质监部门新的社会管理职能,我们先后经历了几次更名:计量局、标准计量局、技术监督局、质量技术监督局,从几次更改名字中可以看出,质监部门已经从单一的技术部门转变为综合管理部门。同时,食品质量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职能的划入,更增加了质监部门保障安全生产、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的责任。但是,在我们承担的社会管理职能越来越多、越来越重的同时,质监干部职工队伍中,不同程度的还存在着安于现状、墨守陈规、怕担风险、空谈议论、脱离群众、追求虚名等消极懈怠的思想和现象,不愿主动积极地承担责任、创新工作、变管理意识为服务意识,思想观念和工作理念跟不上发展的步伐,适应不了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

(二)不会干的问题。对于我们质监工作人员来说,面对的是企业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日益提升情况。尤其是制假造假的水平越来越高,手段不断翻新,无论是质量管理工作、检验检测工作,还是行政执法工作,原有的知识根本无法满足工作的需要,不会干、干不了的问题在许多方面有所存在。

(三)干不好的问题。质量安全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而作为执行法律、政策终端的县级质监部门执行标准不高,畏难情绪严重;执行

速度不快,作风疲沓;执行力度不大,虎头蛇尾;执行办法不多,习惯老套路;执行能力不强,重点不突出;执行动机不纯,部门和个人利益至上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法律、政策落实的效果。并且,随着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企业数量急剧增加,支柱产业日益壮大。县级质监部门的执法监管任务日趋繁重,责任日益重大,监管力量不足的问题也日益突显。一是宗旨意识淡化,履职尽责的动力不足。不能正确认识质监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的思想意识树得不牢,在认识上有偏差。二是教育培训偏少,人员素质跟不上。一方面,在繁重的具体任务之中,缺少进一步学习、培训的机会;另一方面,受管理体制和编制的约束,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部分老员工又不愿学习新知识,造成骨干攻坚力量不足。三是体制机制不灵活,力量发挥不到位。习惯于从上到下的条块式管理模式,上级部门下达的任务,由相对应的下级部门去干,力量分散。管理机构与稽查机构、检验检测机构之间信息不通,配合不畅,各自为政,使仅有的监管力量没有发挥最大的效益。四是工作目标定位低,工作效率没保障。工作只和自己纵向比,不和别人横向比,没有把自己的工作置于全市、全省、甚至全国的大环境中去比较,小富则安,小进即满,对上级的精神说不清,对外地的先进经验不了解,甚至对自己辖区的基本情况也吃不透。工作制度不健全和程序不规范,缺少问责机制,造成工作质量不高,办事效率低下。

二、抓好三个转型

(一)抓好观念转型。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从当前质监工作实际来看,最重要的是树立人民质监观念,在做好各项业务工作同时,不断提升质监为民、民督质监的主动性。在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前提下,要充分依靠老百姓做好质量安全工作。比如,通过共建共用12365系统,让老百姓遇到质量安全问

题有处说,有人管。让质量违法行为处于群众监督之下,无处藏身,无法作恶。要树立体现时代特征、顺应形势发展、与时俱进的新观念,强化规划意识,加强对质量安全工作的调查研究,准确把握规律,由轻规划向先规划、严落实转变。观念转变了,才会增强转变质监事业发展方式的使用感、责任感,不断增强服务跨越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

(二)抓好培训转型。一是创新培训方式。队伍培训要从传统的培训教育方法转变到现代的培训教育方法上来,大胆探索并积极采用一些科学的培训方法和生动的教学手段,探索尝试情景模拟式培训、典型案例分析式培训、实地体验式培训、深入企业学习培训等培训方式,增强培训效果。同时,要从短期的业务知识培训向培养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和实战能力转变。选拔基层优秀人员到上级机关和外地去挂职锻炼,开阔眼界,拓展思路,学习他们优秀先进经验知识。二是更新培训内容。在培训过程中,要按照“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及时更新培训内容,做到“博览”与“专攻”的统一,在增加知识面的同时,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质监工作的需要。三是拓宽培训渠道。请进来,通过邀请外面的专家学者来进行集中培训,学习先进经验。走出去,分期分批组织干部职工到先进地区,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知识,增强培训的实用性。到企业学习。组织人员到名优企业或行业龙头企业,学习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以及如何审查票据账目、进行成本核算等经验,学习企业在某些领域先进的检验检测技术,使企业技术与质监力量得到有效结合。四是健全培训激励机制。坚持培训与使用相结合,把培训期间的学习成绩视为工作成绩,形成自觉求学、竞争参训的良好局面。同时,鼓励干部职工进行在职教育和岗位取证,通过对取得国家认可的学历证书和岗位证书,报销学习期间相关费用的办法,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三)抓好管理转型。管理出战斗力,管理出生产力。面对质量安全的严峻形势,更需要加强管理,科学管理、统筹管理、有效管理。一是要抓好质监队伍管理。目前,正值社会转型期,有的干部职工在思想道德、价值观念、自我约束等方面滑坡了、退步了,要通过开展创先争优、争创人民满意公务员、保持质监队伍纯洁性、“一心一意抓转型、凝心聚力谋跨越”解放思想大讨论、文化体育等活动,强化理想信念和人生追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宽是害,严是爱”,既要关心爱护,更要严格要求,要通过实施机关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完善干部考核体系和加大督查督办力度,狠抓纪律教育、作风建设,坚决整治庸、懒、散,坚决整治推、抗、拖,把干部职工引导到干事创业抓发展上来。二是要抓好质监工作管理。宁愿事前听骂声,不愿事后听哭声。面对质量安全的严峻形势,县级质监部门作为质量安全的基层把关者,要坚决贯彻“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十二字方针,急县委、政府之所急,想县委、政府之所想,紧跟县委、政府的发展思路,紧贴产业,服务企业,解决难题,推动经济大发展。要紧贴县委、政府的重大部署、重大项目和园区建设,找准工作着力点,找到质量切入点,从质量基础、品牌创建、检测把关等诸方面全力推动,全面帮扶,确保质监工作的有效性。三是要抓好制度建设,健全管理机制。加强管理,制度建设是基础。要抓紧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形成全面、规范、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健全管理机制,实现对人、财、物、事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三、实现三个跨越

(一)实现质监队伍履职能力的跨越。建设一支业务精湛、勇于负责、高效规范的县级质监队伍,做到目标明确、职能明确、责任明确、权力明确、义务明确,做到一切工作有程序,一切程序有控制,一切控制有文件,一切文件有标

准,行为规范,依法行政。要坚持“一线工作法”,力量向一线倾斜,作风在一线转变,问题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展现。要耐住性子,扑下身子,一件一件抓好落实,一项一项抓出成效。“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县级质监部门在能力提升上要做到3个“三”:一要在提升质量监管能力上突出“三个作用”:一是组织作用。作为实施质量兴县战略、标准化战略、名牌发展战略的主力部门和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形成紧密衔接的质量监管链条和工作合力;二是引领作用。要积极协助县委、政府制定、完善质量兴县的方案、细则和各项政策,发挥好政策引领作用;三是监管作用。监督管理是职能,服务发展是宗旨,要切实搞好监管工作。二要在提升行政执法能力上实现“三大转变”:一是执法方式从“单打独斗”向联合办案转变,二是执法对象从单纯的表面对象向垄断行业转变,三是执法技巧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从而解决挖不深、查不透、罚不动、打不死的问题。三要在提升技术支撑能力上突出“三个围绕”:一是围绕产业发展方向上检测项目,二是围绕监管和服务的重点上检测项目,三是围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检测项目。结合实际提升技术支撑能力,从而搞好技术执法和质量监管工作。

(二)实现资源综合利用的跨越。一要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上下功夫。根据当地企业分布状况、数量多少、管理水平高低、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企业诚信情况等实际,对企业进行分类分级管理,把监管力量集中在隐患多、容易出问题的企业上,抓准、打狠。二要在整合内部人力资源上下功夫。建立机关、稽查、技术机构三方联动互补机制,统一部署,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管理,使三方力量有机结合,相互协作,发挥每个股所的最大作用。三要在改革创新上下功夫。打破条条框框管理的旧模式,合理分配有限的人力资源。做到人人身上有责任,人人肩上有担子。四要在把部门力量与社会力量相结合上下功夫。积极发挥

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有效地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到食品、特种设备、建材、煤矿安全和对制假售假行为的监督中。通过聘请协管人员、招募打假志愿者等方式,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齐抓共管,弥补监管人员捉襟见肘的局面。在各乡镇设立质监协管员,在各行政村设立联络员,并且由各级政府逐级对下级分解目标,签订目标责任书,以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格化监管网络,进而提高质量安全监管的有效性。

(三)实现质量总体水准的跨越。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实现质量总体水准的跨越,从而实现质量发展目标,确保质量安全。一是在产品质量上,进一步完善产品质量保障体系,推进产品质量安全指标全面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明显提高质量创新能力和自有品牌市场竞争力,显著改善品种、质量、效益,大幅提升节能环保性能,基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质量需求。农产品和食品实现优质、生态、安全,制造业主要行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品质量水平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二是在工程质量上,全面提升建设工程质量水平,使国家重点工程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群众对工程质量的满意度。三是在服务质量上,全面实现服务质量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品牌化,努力提升服务业质量水平,建成一批国家级综合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骨干服务企业和重点服务项目的服务质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大幅提升服务业品牌价值和效益,推动实现服务业大发展。

抓好转型跨越 确保质量安全 篇2

一、提高质量管理意识

拆迁安置房是安置拆迁群众、推进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民心工程, 对促进经济、改善民生发挥着重要作用。拆迁安置房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到各级政府的形象, 而且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目前各地在建安置房数量相当大, 无论是原材料的质量, 还是实体工程的质量, 都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产生, 既有施工方、监理方的责任, 又有业主方、监管方的原因, 如果忽视这些问题, 甚至容忍问题蔓延, 将产生严重的质量隐患, 损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此, 工程监理单位要充分认识自身在安置房建设质量管理中的职能地位, 充分认识加强安置房质量管理、提高安置房建设水平的极端重要性, 以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 认真落实质量管理和监督责任, 恪尽职守, 顶针碰硬, 以建设优质、安全的安置房取信于民。

二、参与工程施工招标投标活动

参与工程施工招标投标活动, 协助建设单位选择好施工单位, 是做好工程质量控制的前提。根据国家招标投标法的规定, 要通过招标投标的方式选择工程承包单位。一些地方为做好工程招标投标工作, 已经出台了监理单位参与工程招投标的制度规定, 明确要求监理单位的代表即项目的监理工程师 (项目施工招标前通过招标或直接委托等方式已确定了监理单位) 参与监理项目的施工招标及评标活动, 也就是说监理工程师受建设单位的委托, 协助建设单位做好工程承包单位的择优选定工作。实践证明:凡是选定资质等级高、报价合理、社会信誉度高的施工单位中标, 他们的管理水平、质量保证体系, 技术及施工能力都能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 并且工程进度快、施工质量好。选择这样的承包单位施工, 监理人员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就比较容易落实, 创建优良工程的可能性就大。反之, 在施工过程中不但加大了监理人员对工程质量控制的难度, 而且要创造优良工程的可能性很小。

虽然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但其中施工队伍的素质 (包括管理水平) 是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 监理工程师应充分发挥参谋作用, 正确行使自己的建议权, 协助建设单位选择一个好的工程承包单位。

三、重视技术交底、图纸会审

技术交底、图纸会审工作是实施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 设计技术交底是设计单位的技术人员 (设计代表) 向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有关技术人员对拟建工程项目说明设计意图、结构特点、重要部位、新工艺及施工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为工程参建单位熟悉、掌握设计图纸, 正确组织施工和实施工程监理创造条件。因此监理工程师要特别重视设计交底工作, 以便准确实施工程监理工作, 避免工作失误, 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图纸会审是建设、施工、监理单位的技术人员在初步熟悉图纸的基础上, 对图纸中不清楚、不明确、错漏和专业之间出现矛盾的地方提出问题。因此在施工准备阶段要对施工图进行认真审查, 重点审查设计深度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要特别注意涉及隐蔽工程的施工图是否满足要求, 相关专业施工图的衔接是否合理清楚。凡不能满足施工要求的施工图, 应通过建设单位提请设计单位进行补充和修改。为了搞好图纸会审工作, 监理人员应首先认真学习, 熟悉图纸, 发现图纸中存在的问题, 使问题在工程施工前得到解决, 以便在施工中监理人员按正确的施工图进行监理。应当指出的是, 当前有不少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图的审查流于形式, 往往只对图纸作泛泛的了解, 只能发现图纸上存在的一般性错、漏、缺等问题, 一些较严重的设计漏洞直到施工中出现较大问题时才能暴露出来。因此, 监理人员应重视并做好技术交底及图纸会审工作, 更不能将其仅仅视为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的工作, 满足于按图施工, 按图监理, 而应主动介入, 超前防止施工中的漏控和错控, 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四、认真审查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准备阶段要严格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 特别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组织和技术措施。这是从组织上做好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开工前对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 尤其是施工单位制定的质量保证措施的审查, 必须做到严格认真, 对专职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证、上岗证、质量与技术管理机构与制度、具体的施工方案等应严格把关审批。针对目前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 (方案) 几乎一律互相仿套, 内容空洞, 缺乏各专业施工具体要求的特点。监理工程师在审查时, 应要求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要针对工程特点进行编制, 做到要求具体, 施工方案可行适用, 对工程施工起到指导作用, 对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真正起到保证作用。对经过监理工程师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严格执行。施工组织设计是承包商在施工过程中执行的指导性文件, 是监理工程师编制监理实施细则的依据, 也是监理工程师现场监理的依据。但有很多施工单位往往不按照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进行现场施工, 所以监理工程师应按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监督施工单位的施工行为和工程实体。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施工单位改正, 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达到保证工程质量的目的。

五、严格材料检测把关

抓好进场原材料、构件、设备的检查和验收工作, 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在对工程实施监理过程中, 监理人员必须做到凡进场的各种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等, 都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准用证和试验报告。对原材料 (如钢筋、水泥等) 使用前还要进行抽检试验, 经抽查证明材料合格后才能在工程中使用。在施工过程中不论是原材料取样试验还是工程施工中取样检测 (如取混凝土试块、砂浆试块等) 必须在监理取样见证人监督下进行, 施工单位对试样送检前应有监理见证人盖章认可后方可送检。对进场的各种设备除有合格证, 使用说明书外, 监理工程师应严格检查安装、调试过程, 并经试运行确认无问题后, 方可投入使用。

六、突出关键部位监理

对隐蔽工程及工程的关键部位的施工, 监理人员必须做到旁站监理, 跟班监督质量。坚持严格要求, 一丝不苟。特别要注意各相关工种、工序间的交叉检查与验收, 坚持凡不符合设计文件和技术规范要求的不验收, 各工程及各工序未经自检验收或自检不合格的不验收。上道工序未经监理工程师现场检查验收合格并签字认可, 不得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严格分户验收、节能验收、竣工验收及综合验收制度, 在验收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应整改到位后方可验收通过。监理工程师若能坚持做好这些工作, 隐蔽工程及工程关键部位施工中的质量缺陷就能及时发现并及时得到解决。

七、注重预防质量通病

监理人员应熟悉和了解一般建筑容易出现的普遍缺陷和解决办法, 如混凝土裂缝、墙体开裂、屋面渗漏等等。对容易造成质量通病的部位应进行重点控制, 如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轻质墙体, 当墙长大于5米时, 应增设间距不大于3米的构造柱。每层层高的中部, 应增设高度为120毫米、与墙体同宽的混凝土腰梁, 砌体的无约束端部必须增设构造柱, 预留的门窗洞口应采取钢筋混凝土框加强。墙体每天砌筑高度宜控制在1.8米以下, 并应采取严格的防风、防雨措施。模板和支撑的选用应进行设计计算, 除满足强度要求外, 还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等等。

八、加强安全施工监理

施工单位是现场安全管理责任主体, 但监理单位受建设单位的委托, 同样承担着安全生产的必要责任。应督促和指导施工单位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建立安全管理保证体系, 搞好安全生产。监理重点: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措施和资金投入监控。首先要监督施工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及事故预防、应急求援预案等各项管理制度, 做到有章可循。其次要检查施工单位建立以项目经理为责任人的项目经理部对各工种班组纵横向安全管理组织。随着工程进展, 建立完善总包对分包管理、分包自行安全管理的二级安全管理体系, 并组成由总包和各专业分包单位 (水电安装、消防采暖通风、幕墙、装饰装修) 专职管理员和安全员参加的项目安全管理组织, 增强安全管理力量。在管理措施上制订总、分包安全管理规定。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以安全资料、上岗人员资质、施工用电、机具管理、消防安全为主要内容的现场安全检查。对检查发现的不安全因素、隐患、违章违约等采取书面形式及时反馈到各专业分包单位责令专项整改。

九、重视协调各方关系

监理规范中监理工作内容包括了“协调”的工作, 这一点在工程的实际管理中也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监理工作不是单一的技术管理, 而是要求成为综合能力高的“多面手”。协调工作贯穿于建设工程的全过程。组织协调好参与工程建设各方面的关系, 使参建各方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是监理工程师能力的体现。监理工程师作为合同各方的纽带和桥梁, 应做好协调工作, 为各方营造一个良好的合作氛围。组织协调不仅是方法、技术问题, 更多的是交流沟通的、语言艺术问题。高超的组织协调能力, 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十、自觉做到“三勤”

必须做到嘴勤、腿勤、笔勤。嘴勤就是遇到质量问题时, 要敢于说、及时说、善于说, 对较严重的施工质量问题应铁面无私, 坚决要求改正, 决不迁就。腿勤就是经常深入工地现场, 多走多看, 对重点工序或部位, 坚持旁站跟踪检查。现场监理的核查与验收是质量控制工作的核心与重点, 应放在优先位置。笔勤就是认真写好每天的施工监理日记, 把当天的施工进度及部位、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整改情况、进场材料、构配件、设备等质量检验情况, 业主指示等如实记录好。要充分利用《监理工程师通知单》对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 对必须改正的质量缺陷及时签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 并要求施工单位限期改正。对单元 (工序) 工程质量的检查、验收与评定应及时准确并现场签字。质量评定资料要实事求是, 杜绝弄虚作假, 以便工程验收后为以后的管理提供真实的档案资料。

参考文献

[1]曾跃飞主编《建筑工程质量检验与安全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抓好转型跨越 确保质量安全 篇3

一、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夯实文明创建工作基础

近年来,办事处领导高度重视,刘海滨主任亲自抓创建,分管领导张爱锁具体抓落实,建立完善了文明创建五个工作机制。一是领导机制。由“一把手”挂帅创建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方案制定、督促检查、考核验收,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创建工作。二是责任机制。实行领导干部“一岗两责”制,做到文明创建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三是考核机制。把创建活动纳入工作目标责任制中,定期检查,严格考核。四是激励机制。把创建实绩作为政绩考核重要标准,凡荣获省级文明单位或市级文明单位的都按有关规定,对做出贡献集体给予奖励。五是投入机制。在人力、财力和物力方面制定倾斜政策,为文明和谐单位创建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稳中求进,全面落实,把文明创建贯穿于各项工作

一是建立全辖岗责规范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内部管理水平。明确岗位设置、职责划分和操作规程,初步形成岗责清晰、衔接紧密、相互制约、高效运转的规范操作运行机制。二是建立信用工程建设体系,持续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在全市开展了“三千三百惠农工程”、“支农惠民行动计划”,实行了“社团贷款支持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社团贷款支持全市煤炭资源整合”、“十条措施支持设施蔬菜建设”。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信用“1+3”模式体系,从2010年至今晋中农信社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山西银监局、晋中银监分局先后四次召开支农工作现场会推广晋中农信社的支农经验。

三、发挥党组织和群团作用,提高全市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

办事处以活动为为载体,积极推动文明和谐单位建设。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女工小组的作用,积极营造文明和谐单位建设氛围。采取多种措施关心干部职工生活,积极营造文明和谐单位建设氛围。

四、以企业文化建设为突破口,提升全市农信社的文明程度

一是加大力度着力推进全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组织全市开展文明规范服务示范单位竞赛活动。同时按省联社,开展“营业网点服务标准建设年”活动、年度文明规范服务“明星大堂经理”评选活动。积极加强办公基础设施建设、网点改造装修等项目,办事处在全市农村信用社开展整顿“社容社貌”工作,大力优化营业环境,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二是狠抓教育培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着力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强化员工队伍建设,增强广大员工的业务素质。组织了新聘员工培训,大堂经理培训,信贷员、稽核员、通讯员、柜员培训。组织了全市银行卡知识竞赛、会计知识竞赛,特别是2013年聘请交通银行总行金牌讲师授课当前经济金融热点问题分析、新形势下银行营销和管理,进一步提高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抓好转型跨越 确保质量安全 篇4

在总体布局上,坚持“高起点启动,高标准落实,高质量推进”的原则,努力贴近基层实际,贴近党员实际,增强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参与层面上,扩大学习对象,吸收新招录人员参加学习。在学习内容上,突出学习重点,在通读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读本》的基础上,精选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批示、罗干、贾春旺等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等重点学习此文来源于文秘家园wmjy.net篇目;在学习方法上,坚持“灵活、多样、创新、实效”等多种形式,立足实际,勇于创新,突出“六学”。

一、按照要求自觉学。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读本》开列的篇目,以科局室为基本单位,以自学为主要方法,逐篇通读,撰写学习体会。

二、重点篇目反复学。对规定的重点篇目,精读细看反复领会,把握精髓,入心入脑,努力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得。

三、组织辅导系统学。为保证学习的系统化,根据学习中反映出的疑点、难点、热点,适时安排讲师专题讲座,有针对性地辅导干警抓好相关内容的学习,通过组织辅导,理清学习思路,破译学习难点,增强记忆深度。

四、专题讨论深入学。按照参教干警情况特点,分层面、分主题围绕开展“奉献在岗位,服务在基层”活动大讨论。围绕执法观念、执法行为、执法能力、执法作风等方面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差距,开展讨论活动。通过互相研讨,开展学习交流,提高了学习质量。

五、典型引路促进学。推选本院干警中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先进典型,坚持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教育干警,对照先进比较学,查找差距促提高。

抓好转型跨越 确保质量安全 篇5

“高”即高起点开局、高标准开展、高质量推进。镇党委高度重视,周密安排,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学习教育,一把手亲自抓,抓具体,在党员干部中形成扎实推进教育活动的强大合力。

“严”即严把程序、严格标准、严肃纪律。镇活动办通过意见箱、民生热线、电子邮箱、集中征求意见等形式征求意见建议201条,班子成员通过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集体议等方式,剖析出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84条,并梳理归纳,边查边改。

“实”即查摆问题实事求是、整改措施切实有效、解决问题落到实处。镇党委以夯实基层基础为主要抓手,已整顿村级两委班子4个,信访秩序明显改善;干部作风边查边改,机关纪律、办事效率、工作成效明显提高;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为群众办实事74件,并公开承诺十件实事,明确解决时间,接受群众监督。

抓好转型跨越 确保质量安全 篇6

一、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势在必行

近些年来, 农资市场监督管理工作不断加强, 逐步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 成绩十分显著。但是, 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 由于农资市场逐步放开, 经营主体日趋多元化, 农资产品流通领域的问题还很多, 甚至相当严重。一是多头管理现象存在, 法律规定以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为管理主体的格局还未真正形成, 个别部门为一已之利随时插手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一些农资产品质量问题严重, 假冒伪劣现象突出, 伤农事件时有发生;三是产品标识不规范, 误导消费者;四是农村代销点及走商无证经营农资产品问题突出, 他们大多既卖食品、人食药品又卖种子、农药、农肥等农资产品, 甚至国家明令禁止生产销售的农药。这些问题的存在, 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农资经营秩序, 潜伏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关系到农业生产安全, 关系到农村社会稳定。因此, 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形势紧迫, 责任重大, 势在必行。

二、农业投入品市场监管的重点

按照国务院、省、市、县整顿市场秩序的要求, 继续抓好以下5项整治工作:一是重点商品。主要是种子、种苗、农药、肥料、食用菌种等主导农资产品。二是重点区域。包括良繁用种主要地区、农资销售主要地区、生产地及周边地区。三是重点企业。包括生产工艺落后、设备简陋、产品质量低劣、环境污染严重、群众投诉多、社会反映强烈的繁育基地、小化肥厂、小农药厂等农资生产、经营企业。四是重点市场。包括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产销相对集中地区的乡镇农资市场、批发市场和集散地。五是重点查处的违法行为。包括农资生产、销售无产品登记证 (或推广许可证) 、批准文号、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审定证书、质量合格证;掺杂使假, 以次充好, 变质失效, 假冒他人产品商标、名称、包装、装潢;伪造产品生产、经营单位名称、地址、有效期限;超范围、超有效期生产、经营;擅自扩大农资产品使用范围和转让、滥用、套用他人登记证 (或推广许可证) 批准文号, 生产许可证, 经营许可证, 审定证书、质量合格证;销售国家和省明令禁止的农药如杀虫脒、毒鼠强等, 利用广告或其他手段对产品质量、服务功效、适用范围作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

三、抓好农业投入品市场监管的主要措施

1. 加大培训力度, 严把经营资格关

凡未掌握农药经营、储藏、安全使用知识, 未通过培训直接上岗的, 以及没有固定经营场所、没有相应的仓储设施的, 一律不得办证、换证, 经营者不得再从事农药经营。根据取得经营资格的经营户数量、乡镇大小、交通条件、农药需用量大小, 统一规划, 合理布局, 将经营网点数量, 分布位置一一确定, 避免经营户过多、过滥, 不法经营者杀价、滋事, 扰乱正常经营秩序。

2. 改变管理方式, 落实两项制度

一是农药使用引导制度。为了提高药剂防治效果, 降低成本, 延长药剂使用寿命, 生产出优质无公害的绿色产品, 依据省上有关规定, 从制度上确定出农药轮换使用规划, 禁止剧毒、高残留农药在粮油、果树、蔬菜、茶叶等作物上使用。以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为契机, 引导农民安全、科学用药, 提高农民收入。二是建立“放心药店”制度。在全县近400户农药经营户中选择守法、诚实、经营规模较大、无经营劣迹的经营者为候选户, 公开推选, 接受群众监督, 让这些经营户在当地起示范作用。

3. 建立农业投入品打假长效机制

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的有关规定, 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和设备, 建立健全农资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 改善农业行政执法机构的执法条件, 提高执法队伍的思想素质与执法水平, 加大市场监督查处力度, 设立投诉电话, 全面清理和规范农资生产经营行为, 确保经营的农资产品质优价廉, 安全可靠。

4. 强化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市场管理

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的直接来源是假冒伪劣农资和农资的不合理使用。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目标出发, 按标准组织农产品生产, 对合理使用农业生产资料提出具体要求, 不合格产品不准上市, 不安全产品不准用于农业生产, 直接推动农资产品的创新改进和质量提高, 达到标本兼治, 确保农产品的消费安全和人身健康。

5. 引导农民正确选择农业投入品

在农资产品质量跟踪检查和市场专项抽查的基础上, 分期向社会推荐一批优质农产品。曝光一批无登记证、许可证和质量合格证不全或假冒的产品;隐匿生产、经营单位名称、地址以及销售过期失效、质量不合格的产品;未经审理登记, 篡改登记使用范围夸大使用效果的产品。公布一批禁用、限用的农资产品。正确引导农民自觉选择安全、高效、低毒的合法农资产品, 提高农民的自我保护能力, 把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禁止在进入农业生产领域之前。

上一篇:库仑定律复习课件下一篇:澳门特别行政区岩土工程师考试心得体会考试技巧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