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教师成长故事

2024-10-21

年轻教师成长故事(共8篇)

年轻教师成长故事 篇1

我选择,我快乐,我坚持,我成功

尊敬的领导,各位亲爱的、年轻的同事们:

这是我参加工作以来第十一次站在这个舞台上,前十次的主角都不是我,但是现在,我终于可以第一次说说我自己了。我想正式的、理直气壮的介绍一下我自己:我经常成为学校晚会等活动的报幕员。我曾经把我的论文发表在国家核心中文期刊上。我拿过第一届下水作文特等奖。我拿过80后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一、二等奖各一次。我拿了粉笔字比赛第一名,拿过课件制作一等奖。我酷爱运动,以至于教了半年书之后,还有人问我是不是教体育的。曾经我还被评为过优秀班主任,评为过赣州市优秀共青团员。当然,这些都属于过去,“神马都是浮云”“那只是个传说”,我不希望成为传说,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奇迹。大家好,我是高二年级的赖扬平。

说句实话,此时此刻站在这里,我的心情除了激动之外,更多的是忐忑不安,因为我参加工作只有四年,我的工作并没有什么辉煌的成就,我重复做的事情,我们的很多前辈已经坚持了几十年,而且做得非常优秀。而我所做的一切仅仅是我事业的开始,是我人生之路的一个新的起点。在准备演讲的时候,我上网搜索了不同版本的稿子,我也看了很多师德标兵的稿件,我很感动,但我也始终发现,那些没有适合我的稿子,我不是那些故事的主人。我今天想和大家说说我从教四年的感触:

一、心存感恩,快乐学习,快乐工作

2007年,带着对母校的爱,带着感恩的心,我回到了我曾经为之奋斗了一千多个日夜的地方。我是二中毕业的学生,我对二中有着和其他人不同的情感,因为她培养了我,教育了我。我选择了回来。因为我要感谢我的母校。回来的第二个原因是为了家庭,我是农村的孩子,父母希望毕业后能够回本地找一个稳定的工作。我顺从了父母的意思。因为离家越近,我对家庭的照顾可以更近。

四年过去了,我的现实告诉我,我的选择是正确的。因为心存感恩,我对工作尽心尽力,在这几年的工作中,我得到了锻炼,我学到了知识,我享受到了工作的快乐。

工作了,结婚了,买房了,当爸爸了,一切都按正常轨道运行,但是作为80后的我,和大家一样面临很多的压力。可我依然要感谢生活。当我通过自己的努

力完成一个个人生里程碑的事情时,我都很满足。我知道,教书是我的事业,是我生活的来源,教书成就了我,磨练了我,也造就了我今天的生活。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有这样的话: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一个伟大的女人在支持着他。而我认为,尽管我目前不算成功,但是作为男人的我已经发现,一个不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不止一个伟大的女人在支持着他。我和我的妻子都是学文的,我也希望浪漫,但是,从工作到结婚,再到身份版本升级。我的爱人开始说我不懂生活,没有情调。但我的妻子也是老师,她理解我的工作。她把包容发挥到最大,她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事业来成就我的工作。高三那年,妻子十月怀胎,我没有陪她散过一次步,从来没有做什么胎教的工作,甚至我天天早出晚归她都毫无怨言。这些,我想我们结了婚的男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一定都有这样的感触。为人子女,我也心存感恩,当自己觉得有能力把父母接到城里的时候,其实,父母来了,绝对不是什么谈享受,而是替我们分忧减压。家里家务,带小孩工作等充实他们的每一天。去年,我九十多岁的奶奶前后连续摔倒两次并瘫痪。父亲在外上班,家里只有我在身边,于是从去年九月一直到我奶奶去世,我一直负责我每天给我奶奶洗脚洗澡,每天晚上起来两次抱我奶奶上厕所。我奶奶逢人就夸我懂事孝顺,而我觉得,我应该感谢我奶奶,她从不填乱,从不提要求,她连水都很少喝,因为她知道我忙。

突然发现,自己很幸福,尽管物质生活简单,但是绝对是精神的富裕者。我收获了学校领导同事的肯定和帮助,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和鼓励。而我能够做的回报,就是每天把书教好对得起教师这个称号;每天回家,我只是多炒几个好菜,对得起儿子丈夫这个称号。

各位年轻的朋友们,因为心存感恩,所以我们必须努力工作。而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生活的快乐,只有快乐的工作才能够快乐的生活。也许周而复始的工作让你厌烦,也许和学生斗智斗勇的日子让你心力憔悴。但是几年来,我却一直保持乐观的精神,这种力量来源于我对生活的满足,来源于我对工作的热爱。接触过我的学生都很喜欢我的课堂,很喜欢和我交流。我也坚持把快乐传递给我的那些同事们。只要一站在讲台,我就希望用我的激情和自信感染我的学生,我也一直倡导快乐学习,因为我觉得语文课要是沉闷无趣了,那将是语言文字的悲哀。

二、肩负责任,青春因奋斗而闪光

任小艾老师告诉我们“不当班主任是教师生涯的遗憾”,在当年同行的十几个人中,我是第一个担任班主任的,我很珍惜这个机会。当年,我带了全校最有特色的班级,57个人中有51个是择校进来的,这帮学生很有精力,很有想法,很有特点,但就是不爱学习。俗话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成功的教育,首先取决于用真情去感染每一名学生。为此,我首先做好表率,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去赢得学生的信任、尊重和欢迎。我把他们当做弟弟妹妹,抓住一切机会去鼓励表扬他们,去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逐渐找到自信和学习的乐趣。我坚持一年下来,我自己成熟了许多,我收获了许多,我甚至要特别感谢这段经历,高一结束分班的时候,我收获了一个个有力的拥抱和一句句暖心的话语。同时也收获了一个沿用到今天的称号“老赖”,尽管我向来觉得自己年轻。2009年,我带了职业生涯中的第一届高三。在过去的一年,是我感到最为深重、最为苦涩的一年。家庭和事业,我选择了后者。不是我真的多么高尚,我只是觉得,同学们信任我,我就一定要对得起他们,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和“教师”这个称号。儿子满月那天,是我的学生走进高考考场的那天,和所有人一样,我在期待着收获的季节。但是很遗憾,我的班级除了考取两个特长本科生之外,没有更多的亮点了。当时,我很失落,很伤心,很难过。难道我一年多来的激情付出就“老白干”了吗?后来,年级里的几个老教师纷纷安慰我说,尽力了行,结果不是我们决定的。这里有方法,有能力,有运气等影响。于是,我安慰自己说,我还年轻,这是个开始,我得继续努力。

去年下半年,我接受学校和年级的安排。担任了美术特长班的班主任,我压力很大,我总担心自己的能力和精力不够,但是领导的信任和鼓励让我觉得,我应该去努力,去挑战自己。多学多问多请教,多思考多琢磨。用科学实用的方法带班,用朋友的心态交流,用目标引领成功。比如我始终认为,教育学生重在引导而不是禁止。我会告诉学生手机是工具而不是玩具,我会告诉学生网络很好,但是网络害死了一大批人。我会跟他们说爱情是美好的,但是不成熟的爱情那是苦果的源泉。因为学生信任我,他们可以和我说一切话语。我甚至可以善意的包容他们。因为我知道,不管什么方法,能抓到老鼠的就一定是好猫。如今,我和我的搭档们一起努力,带领着未来中国艺术家们向前冲。

当然,在冲锋的过程中,单凭一腔热血是不行的。要有时间的投入,要有方法的引导。前段时间,当我想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的时候。因为家里事情,我对于自己的教学,花的时间减少,效率下降,任教学科成绩直线下降,差距拉大。看到这个情况,年级领导,备课组同事都耐心帮助我分析原因,找方法,我自己也及时调整状态,如今,我依然保持我一贯的激情和自信,开心的和我的学生一起成长。

讲台的魅力就在于讲台上与讲台下那段距离所产生的巨大荣耀。一个讲台,是我人生梦想的舞台。往讲台一站,就意味着承载着六七十个家庭的责任。正因为有着这份责任,有着对学生的爱,我充满着激情。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够影响和改变更多的学生。凭着这份责任,我可以激情满怀的在整个年级连续两个晚上举行六场“最美的风景在大学”的目标引领主题演讲。因为我想告诉他们,大学是什么样的,大学可以学什么。我突然发现,当你充满激情快乐的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什么艰难、委屈、压力你都能够承受,因为爱可以感染自己,可以影响别人。

各位朋友,我的演讲已经严重超时。但我想冲动一回,请理解一个年轻人的心情。尽管我知道,我今天即使演讲拿到了满分也不一定能够评为全校“十佳”,但是,我的老师告诉我“态度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尽管我不是在这发表获奖感言,但是我想今天我必须去感谢一些人。感谢我的家人,是你们的理解和支持,让我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我喜爱的教育中去;感谢我亲爱战友们,感谢师傅师叔,郭大姐and so on,我的每一次成功和欢笑,都有得到你们最大的帮助和鼓励;感谢各位领导,是你们给了我一个有一个锻炼的平台,让我不断成长和进步。当然,我还要感谢与我朝夕相处的师弟师妹们,是你们让我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同时也让我体会到莫大的快乐和幸福.2013年,我又带完一届新的高三毕业生,我继续收获快乐收获幸福。

我知道,身为教师,只有懂得感恩,才能做到尽心尽力,无怨无悔。

我知道,身为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事业,才能够做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我知道,身为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才能够产生情感的沟通和心灵的碰撞,才能够担当起教书育人的重任。

我特别想把今天的文字送给两个人,一个是天堂的奶奶,我希望她看见自己的孙子有今天的成就而高兴和欣慰。同时,我还想把这个时刻送我的儿子,我希望他不会埋怨自己的老爸,而是为他老爸感到骄傲和自豪。

年轻教师成长故事 篇2

一、爱心

陶行知先生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工作是一种艺术,教师的使命是去塑造一个个有灵魂的生命,而不是去装配硬邦邦的机器零件。这一根本特点,决定了教师不可能仅仅依靠理论和技术来工作,也就是说教书育人的工作必须有“灵魂”,这个灵魂就是“爱”。教育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爱的教育”,有了爱,教师才有灵魂。

优秀的教师一定是心底充满爱的教师:他爱学生、爱职业、爱思考、爱钻研……其中最根本的是爱学生,爱学生、理解学生、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来思考问题,这是教师成长的基点。脱离了学生的需要,孤立地谈教师发展是没有意义的,更不会有好的效果。如果我们用心观察就不难发现,哪一个优秀教师不是把学生成长作为自身职业发展的出发点?不爱学生,教师就不可能爱事业;不爱事业,教师也就很难在教学实践中用心思考、追求进步。只要教师像爱自己的子女一样关爱每一个学生,学生健康成长的需求就会成为教师本人的需求,教师的业务能力才能不断成长提升。

二、动力

一个教师的专业发展能走多远,要看他的职业定位,即他能树立什么样的职业理想和信念。有些事情,不是因为做不到,而是因为没想到。你能看多远,你就能走多远。当我们询问一些年轻教师“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教师”的时候,他们一般都会很自信地说:当然想成为一个优秀教师。但是当我们继续追问这个“优秀教师”的具体所指的时候,他们往往就不那么有把握。优秀教师的内涵非常丰富,在个体上表现出来的也有不同的类型。许多年轻教师并不清楚自己到底想做什么样的教师,这样就造成专业成长过程中缺乏动力的现象。而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首先是一种人生境界的成长。

教师的职业生涯有三种境界:谋生型、事业型、快乐型。和孩子、和同事、和学校在一起的每一天,构成了教师生命最重要的一部分。教师每天在学校工作的经历,就是生命的历程。教师每天在学校工作是否开心快乐,教师每天在学校工作中过得是否有价值就是生命是否有价值。教师的生命价值在于自身专业成长,而成长也意味着是一种改变,如果我们不改变,也就不会成长;如果我们不成长,人生就没有价值了。

三、目标

不怕路走得远,走得累,就怕没有方向。不能只关注工作,不关注成长。其实,一般教师和优秀教师最根本的差别,并不在于天赋,而在于有没有奋斗的目标。对于没有目标的教师来说,岁月的流逝只意味着年龄的增长。

许多年轻教师选择教育,更多的是因父母之言、考分限制以及想找份相对稳定的工作使然。进入教师队伍之后,发现教师之苦之累,就想跳槽,跳不出去的就有一些年轻教师开始混日子,消耗自己最珍贵的黄金年华。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一个明确的目标,这个目标最关键的是要能“看得见”,有了目标自然要寻找通往目标的路径,目标越明确这个路径也越容易找到。实际上目标和路径两者是互相影响的,而且在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与挫折,需要自我激励和反思、获取同伴的帮助、专家的引领等。同时,教师的专业发展规划应该跟学校教学的需要和整体发展规划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相互促进、相互监督、共同发展。

为此,人生宁愿因梦想而忙碌,不因为无聊而失去梦想。虽然,忙碌是辛苦了些,累了些,然而他们的内心也充满了快乐,他们愿意累并快乐着。有位年轻教师在博客上这样写道:“学校为年轻教师提供许多平台,让我尽快成长,有时候我们嘴里叫着好辛苦好累,其实心里挺高兴的,毕竟学校是为我们的专业成长负责,我们就应该珍惜这样的机会,希望自己不断地成长,不断地提升。”这位教师的内心独白,可以说,代表了许多年轻教师的心声:他们的内心是追求上进的。

四、学习

只有不断地学习,充分为自己“充电”“蓄能”“补钙”,才能不断接受源头活水的补给。提倡教师自主学习,有利于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也有利于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1.向书本学习。教 师要向书本 学习有关专业知识 及教育教学理论。特别是学习新课程的理念,这些理念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通过学习,可以使自己的思想得以解放、观念得以更新、实践得以指导,从而可以把握课改的方向,站在课改的前沿。任何一个有成就的人无一不是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才能取得成功。

2.向他人学习。一 是教师要 积极参加教 研组组织的各 种教研活动,通过参加活动,与组内其他成员进行交流互动,获得他人的知识、经验,丰富自身的教学经验。二是经常参加各类专家讲座、教学研讨会,有条件的可以积极争取到学术单位进修,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丰富知识。三是通过参加教学观摩等方式向他人学习,这种方式对获取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教学隐性知识非常重要。四是教师可以通过拜师或采访名师、专家等相关人员,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

3.向生活学习。数学教育的内容源于生活,而生活是广阔的,是不是生活中的一切都可拿到数学课堂上或者干脆将课堂搬到生活中去呢?大可不必,数学教育要有凭借,这凭借就是教材,要以教材为例子来进行。当然,作为凭借的教材,其内容就必须贴近生活。

4.向网络学习。网络是一个巨大的学习空间,它打破了年龄、时间和空间等诸多限制,教师应积极打造自己的网上学习平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

首先,网络中丰富的信息,成为一线教师学习、参考的资源库。我们一线的教师对网络中一些好的资源可以利用,如优秀的教学设计、课件等,这样既减少了自己预设教案、制作课件花费的时间,又能有效提高预设教案的质量与课件的质量,何乐而不为呢?其次,利用网络中丰富的资源,教师不断接受新思想、新理念的熏陶,从而更新教育观念。如校本研修网站中有教师论坛、与名师互动、专题研讨等,对一些当前教育中的问题进行讨论、争论,也可以直击教育现实,引发教师深入思考。

五、引领

专业引领是对开展校本教研的有效支持。专业的引领正是弥补教师专业水平欠缺、教学经验不足的有效措施。为此,年轻教师必须多与优秀教师或骨干教师接触,聆听他们的意见,以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

专题讲座的形式。它是校本培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专题讲座的内容要围绕学校实验课题或教师急需的理论,可安排名师或市级以上的骨干教师举办专题讲座,或组织教师观看有关专家所做的讲座录像,帮助教师了解教改的信息,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理论素养。

结对子的形式。为了让教师尽快成才,成为教育教学能手,学校应采取结对子的形式进行培养,选配业务精、能力强、有敬业精神的教学骨干与年轻教师结成青蓝对子,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与指导监督作用。要求徒弟每周必须听师傅两节课,师傅听徒弟一节课,一年见成效,两年见成果,并签订责任状。学校还应制定“青蓝工程”奖励方案,奖励业绩突出的最佳师徒对子。这样既能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才,挑起大梁,也能促使老教师不断提高与发展。

邀请市名师或优秀教师到校做现场指导,与教师共同分析教材,指导教学。教学现场指导是最有效的形式,也是最受欢迎的形式。因为名师或优秀教师与教师共同备课(设计)、听课(观察)、评课(指导)等,对年轻教师的帮助会很大。因此,邀请他们不仅是为了专题讲座,还要深入课堂与教师一起备课、听课、评课,指导和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

六、研究

新课程倡导教师成为研究者。这里所说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学研究,更重要的是指教师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用心观察、细心体会,记录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收集资料,并积极去探讨如何解决问题,做好行动研究。

一要从读懂教材开始。读懂教材是课堂教学正常开展的基础。只有读懂教材,才有可能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统一,才能使教材的普遍性同本地教学实践的特殊性实现有机结合。只有读懂教材,才有可能正确地“用教材教”,也才有进一步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可能,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的需求,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二要从编写教案开始。一篇好的教案就是一个教研成果,因为它记载着教师的思维过程;它展示了教师认识问题的水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它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育理念。因此,要预设一篇好教案是要花时间的,也是很不容易的,我们应该从平时练起,认真编写好每一节课的教案。而编写教案的过程就是一个练习写作的过程,训练思维的过程,培养能力的过程。因此,写一篇好的教案就相当于写一篇好的文章,天天坚持写好教案,就相当于天天练习写好文章。特别是一些研究课、公开课、优质课的教案我们更要精心设计这些成果凝聚着你的心血,是你智慧的结晶,如果将它精心地整理在教案之中,就是一份很好的教研成果。

三要从了解对象开始。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错误,教师不能熟视无睹,更不能姑息迁就,而应该巧妙而正确地走进学生的心灵,为学生指出并要求他改正。为此,教师在备课中应思考以下三个问题:1.学生是否已经具备学习新知所必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怎么样?2.哪些知识学生已经具备了生活经验,哪些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远,需要创设哪些现实情境?3.哪些教学知识学生能够自己学会,哪些需要教师点拨引导?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重视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四要从自我反思开始。教学反思就是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通过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充实自己,提高教学能力。因此,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由于每一次教学设计、每一次课堂教学,都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之后需要我们不断的反思、实践、创新。通过反思,年轻教师不断超越经验,创造性地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促进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促进自身不断成长。

五要从身边问题开始。任何研究都始于“问题”,以及由问题而发生的“惊异”。当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教学中出现了某种“问题”,并想方设法地在行动中去解决,且不断回头反思解决问题的效果时,就不知不觉地走上了一条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之路。为此,要鼓励教师立足自己平时的教学,在身边找问题,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由于这样的研究问题来自于教学实际,源自于教师自身,因而更能调动教师参与探究的积极性。

为进一步推动教师积极参与教研工作,学校在校园网上开辟了教学论坛,以学校的骨干教师、教研组成员为主要力量,围绕一个教师平时教学过程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探究与交流,广泛深入地开展讨论,在这样的交流互动中,教师解决问题,处理困惑,加深理解,从而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七、反思

一节课后,或一点经验,或一丝启发,或一则教训,或一丝疑难,都一一记下来,积铢累寸,这些宝贵的资料、信息、思考,将会给日后的教学以莫大的帮助。

牵手行动助力年轻教师成长 篇3

一直以来新教师都是我们重点关注的群体,为了帮助他们适应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我们在区域研训活动中组织新教师观摩优质教师的课堂教学,让新教师了解如何备课、如何组织教学,尤其是如何上好始业课。新教师在模仿中练习,在学习中实践,逐步练好教学基本功。

2010年9月,为了更好地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更有针对性地助力新教师的成长,我区全面实施“点对点”的牵手行动。具体办法是:5位二层次骨干“一带二”,牵手三层骨干和区教坛新秀,专项引领教学研究;三层次骨干“一带一”,牵手三年内新教师,全面指导教学技能,并制定了《江干区信息技术学科牵手行动实施细则》,以三年为一周期。除师徒间日常交流指导外,牵手行动还作为区域研训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区片协作组研训、校际联盟研训、校本研训等整合实施,注重过程管理。牵手结对的教师们在业务上相互促进,在生活上彼此关心,师傅在引领示范中不断提升,徒弟在学习分享中不断进步。在牵手行动中我区涌现出很多优秀的师徒组合,他们在牵手行动中协同共进,共同成长。

2014年9月,第二轮牵手行动以“牵手行动进校园”拉开帷幕,由我区三层次骨干教师、各校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组成研究团队,每学期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走进2~3所学校,力求推动“每校一主题,每组一特色”建设。2014年10月,“牵手行动”走进四季青中学,推出了教研组的“网站助力教与学”的主题研究;2014年11月,“牵手行动”走进杭州师范大学东城实验学校,推出了教研组的“学为中心的信息技术课堂任务设计”主题研究;2015年4月,“牵手行动”走进天杭教育集团,推出了教研组的“Moodle网络课程的建设与应用”研究主题;2015年5月,结合江干区“钱塘之春”系列活动,牵手行动走进了采三,推出了“基于3D打印技术的特色课程建设与实施”校本研究主题等。“牵手行动”推动了我区信息技术校本研训的有效开展,也发挥着校本研训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2016年3月,我区信息技术教研大组和核心团队在总结以往牵手行动经验的基础上,以“牵手行动共同体”的形式对第二轮牵手行动进行了拓展。每个共同体由二三层次骨干及五年内年轻教师组成,并将2016届准新教师也纳入共同体中。本轮牵手行动提出了“分层培训,分段实施”策略。第一年新教师侧重教学常规,第2~3年侧重教学方法,第4~5年侧重专题研究。每个牵手共同体自主设计、自由活动,围绕“课堂观察·课例研究”展开,借助“互联网+研训”,线上线下齐头并进,江干教育网和江干信息微教研公众号同步推送。每学期举行青年教师教学展示和牵手行动总结交流活动,分享牵手行动的历程及成果,见证牵手行动的成效。

在“牵手行动”中,每一位江干信息人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例如,东城实验学校的洪优萍老师,在第一轮牵手行动中还是位三年内新教师,在师傅的指导下,教学、科研、竞赛指导等各方面都逐年进步,成为区二层次骨干教师。近几年,她又接连获得区、市、省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并在2015年11月荣获全国课堂教学展评特等奖。在第二轮牵手行动中,她已成为师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示范引领,积极地影响着新教师。

年轻教师成长需要三个坚持 篇4

任何年轻教师,都有着自己的教育梦想,都有成为名师的想法。然而,成为名师,成为教育家,然而路又在何方呢?根据我个人成长的一点经验,我觉得,要想成为名师,成为教育家,必须做好三个坚持:坚持学习、坚持反思、坚持写作。

一、坚持学习

一个人如果停止了学习,也就变成了一桶死水,迟早有一天会枯竭。当水枯竭的时候,教师的工作就变成了重复、重复、再重复。有些教师工作20年,其实也只工作了一天,因为一天后的工作就只是重复而已!所以,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要如何学,向谁学。我个人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学习:

1、通过阅读书籍学习

书籍是最方便、最有效的学习途径,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带着书籍,进行阅读。阅读书籍的过程,也是我们和作者进行思想交流的过程、向作者进行学习的过程。

可书海浩瀚,生命有限,我们应该读那些书籍呢? 第一,坚持阅读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

我们就是搞教育的,所以,教育学方面的书籍是一定要读的。而我们也是干人的事业的,要教育学生,没有心理学知识是不行的。具体的书目,如《教育心理学》、《教育学》、《不可不知的心理常识》等。

第二,坚持阅读班级管理方面的书籍。

不管是不是已经担任了班主任,我们年轻教师都要读一些这方面的著作。一是为了以后当班主任作准备。有人说,没有当过班主任的教师,工作生涯是不完整的。暂不说这句话的科学性如何,我觉得不定什么时候,学校就安排你当班主任了。所以,提前为自己做好储备,是明智之举。二是为了提高我们的教育艺术。即使不是班主任,我们在教学中,也会面对一些“突发事件”。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掌握了一定的教育艺术,我们就能变“突发事件”为教育情境,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具体来说,我觉得像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万玮老师的《班主任兵法》,王晓春老师的著作,李镇西老师的著作,都是我们年轻教师的首选读物。其次,最近看到的【美】雷夫.艾斯奎斯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也是非常值得一读的好书!

第三,要订阅一些教育方面和本学科方面报刊杂志

“与时消息”、“与时偕行”、“与时俱进”。因此,及时了解一些教育教学方面的消息,自己才能保持敏锐性。同时,及时了解本学科的一些动态,也是我们进步和搞好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

最近,本人订阅了《中国教师报》、《中国教育报》、《班主任》杂志、《中学物理教学》等报刊杂志。在增长知识的同时,自己的眼界也开阔了,自己的格局也拓展了,自己的境界也提升了。

当然,这也需要自己付出一定的财力,我也是很心疼的。可有句话一直支持我,和大家分享:“君子以财发身,小人以身发财。”

第四,坚持阅读一些励志方面的书籍。

教师的工作是繁琐的,是耗体力、耗精力的。而且,在取得一定的成绩时,也容易产生满足感。在达到一定的高度时,还容易迷失方向。这样,就必然会导致职业倦怠的出现。同时,在艰辛的工作之余,还要坚持学习,也容易产生倦怠。因此,励志书籍这个时候就必不可少了。

对本人影响比较的大的励志书籍有:《了也成就伟业》、《从主动到卓越》、《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88种黄金心态》等。还有一本就是《三字经》,“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昔仲尼,师项囊。古圣贤,尚勤学”,“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这一句句朗朗上口的文字,在我疲惫的时候,在我懈怠的时候,在我迷茫的时候,像丝丝细雨,侵润我的心田,让我振作精神,继续前行!

第五,阅读一些开启心灵、启迪智慧的书籍

一名教师,只有心灵纯洁,拥有智慧,才能干好教育事业。所以,经常让自己的心灵沐浴春风,让自己的智慧得到提升,是每个教师都应该坚持去做的事情。

我感觉自己读过的这方面书籍中,《读者》是一本值得坚持去读的书。当然,还有像余秋雨老师的书籍,也是很值得一读的。再有,像《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古籍经典,也是很好的启智修身的经典读物。其他的,在此就不在赘述!

当然,以上所述的读书,有点过于功利。我们还要经常进行“无功利”的阅读,当我们把阅读当成生活的一部分的时候,也是我们真正享受阅读的时候!

2、向身边的各位同行学习

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他人的经验是通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积累的结果,是含金量很高的知识。通过向他人学习,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大量的知识。所以,一定要向他人虚心学习。

当我们走上讲台的时候,我们的角色,已经由学生突变为教师。“隔行如隔山”,从“学生行”进入到“教师行”,我们没有任何经验。所以,不管我们在上学期间多么优秀,也不管我们的学历多么的高,我们都得从零开始。而这个时候,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就是我们身边的同行们。那我们该学些什么?怎么去学呢?

第一,要虚心向身边的同行们请教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有道题左思右想,还是不会做;又如有个知识点,自己演练了很多遍,可就是感觉很别扭,不知道怎么更好地让学生掌握;再如有调皮的学生,上课老有怪动作,自己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没有丝毫转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很多年轻教师,都是耻于向身边的同行请教。总觉得自己堂堂一名某某师大的高材生,而且现在也是老师,连这都搞不定,多丢人啊!可是,你不请教,老教师一般是不会主动指导你的,一来是他怕你不高兴,觉得他小瞧你;二来教师都有所谓的“自尊”,“你向我请教,尊重我,我可以说说,你不请教,我为什么要说?”

其实,老教师也是从年轻过来的,更何况老师有不懂、不会的问题,是很正常的。老师之所以在学生面前好像无所不知,无所不晓,那是因为老师在课前通过请教等方式把自己不懂、不会的问题解决了。所以,要想在学生面前“无所不知,无所不晓”,那就要在课前勤学好问。同时,即便是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你也可以向老教师们请教。比如,本人在筹办婚礼的时候,就得到了很多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真的是受益匪浅!

第二,要坚持听身边教师的课!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给女儿的20条贴心建议中就有一条,多听别人的课。他指出:“看优秀老师的课,就是读活的教育学,活的教学法。这与读书的感受是大不相同的。”并引用了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话:“不看别人的戏,就演不好自己的戏”,提出“也可以这样说:„不听别人的课,就上不好自己的课。‟”。

记得刚走上讲台的时候,去听老教师的课,感觉非常一般,根本没有我讲的好。后来听课听多了,才发现,“外行看热闹”,我根本就还没有入行。听了一段时间别人的课之后,听课时,我常常带着自己在上课过程的问题。才发现,“姜还是老的辣”,“我为什么就没有想到这个问题可以这么巧妙处理呢?我怎么就不知道这样过度到下一个问题呢?”这个时候,我才觉得,我有点入门的意思了。再后来,我听课时,边听边对照自己的教学设计,寻找各

又省时,又省力。!当然,还要感谢那些无私让我们年轻教师听课的老教师和年轻的前辈们。所以,在平时,我对他们是非常尊敬的,是发自内心的尊敬!

第三,要时时处处留心身边教师的言行

我们通过请教,只能够解决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听课,也只能主要解决课堂上的问题。而且,有些教师即使你请教,他也不会悉心指导的。有的时候,很多教师也不愿让你去听课。所以,要真正从同行们那里学到东西,你就必须时时处处留心身边同行们的一言一行。

当身边的教师和学生谈话时,我仔细聆听,学习如何与学生谈话。当身边的教师教育违纪学生时,我仔细聆听,认真分析学生违纪事情始末,学习应对不同违纪事件的不同策略。当身边的身边的教师在认真备课时,我不动声色,仔细观察,记住他所用的资料和备课的每一个环节。当身边的身边的教师在批改作业时,我借机到跟前,观察他的批改方式,感受他那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只要我们时时处处留心,身边教师的一言一行,便都在我们的心中。“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们便会时时处处都有所收获!

比如,刚接触我们的有些老教师的时候,看到他们都很潇洒,不拘小节。可经过自己的细心观察才发现,他们付出的远比我想象的多。他们虽然经验已经很丰富,但备课依然非常认真;跟班、和学生个别交流,都非常认真、细心。这些,都是一本本活的教材,也是对我无时无刻的无形鞭策。

二、坚持进行教育教学反思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句话在很多地方都适用。我觉得,用到教师的教育教学上,更加适用!我们的每堂课,我们处理的每一件事情,我觉得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有的教师,自出道之日起,就是那一套,一直用到自己走下讲台。我觉得,除了他不爱学习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没有养成反思的习惯。

成功的教师需要反思,没有成功的教师更应该反思。

《班主任兵法》的作者万玮老师,在第一次担任班主任时,就是以失败告终的。可他没有放弃,而是“知耻而后勇”,在“一件件不成功的往事”面前,反思自己的失败之处,寻找解决的策略。最后,不仅“一雪前耻”,而且成了全国著名的班主任。在阅读《班主任兵法》的过程中,序言中的“让反思成为教师的思维习惯”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中!

记得刚参加工作时,学校领导倡导我们进行教育教学反思,还给我们配发了反思记录本。可当时,我根本不知道该反思什么,该如何进行反思。

1、经常反思那些令自己遗憾的事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年轻教师由于没有经验,爱冲动,往往会做一些令自己事后很后悔,很遗憾的事情。对于这些事情,如果不反思,不去寻找好的应对策略,就很难过自己的良心这一关。

长此以往,不仅不能使自己的业务有所进步,而且还很可能使自己患上心理疾病。您可能觉得我有点夸张了,但试想一下,令自己遗憾的事情常常浮现在脑海中,而我们却不能再次避免,难道我们还能心理很轻松吗?

当我们通过反思,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找到了应对策略,那我们肯定会释怀。所以,一定要经常反思那些令自己遗憾的事情。

那如何对令自己遗憾的事情进行反思呢? 第一,反思令自己遗憾的原因

毛主席说过:“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所以,找到了自己感到遗憾的原因,也就是找到了存在的问题。找到了存在的问题,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学生没有回答上我的提问时,我狠狠地批评了他。事后,看到该生垂头丧气,反而没精神听课的样子,我感到很遗憾,觉得自己没有做好。因此,我对此进行反思,我首先想的是,回答不上问题,受批评很正常,我为什么要感到遗憾呢?想来想去,我还是觉得,提问的目的,是检查学生对以前学过内容的掌握情况。而批评应该是对他的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促进他的发展,也就是要进行发展性评价。可最后,导致的结果,是他垂头丧气,没有精神听课。这样的评价,显然是失败的,所以,我觉得很遗憾

第二,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

知道了令自己遗憾的原因,我们就先要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只有找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我们才能有的放矢,找到应对策略。这也属于调查的过程。

接着以上的事例,我反思自己存在的问题。发现自己主要是因为该生平时表现较差,提问时他没有回答上,我已经在潜意识中认定为他上节课没有认真听讲。所以,在评价的过

“狠狠批评”的错误评价方式。如果该生平时表现比较好,而且学习成绩也很好的话,我可能就是另外一种评价方式了。

这就说明,我对学生虽然也希望平等对待,但在潜意识中,还存在着以学习和平时表现进行评判的误区。而且,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虽然也知道要进行发展性评价,但在具体操作中,还存在问题。

既然已经知道了自己存在的问题,那寻求解决对策也不是什么难事了。第三,通过反思此类事件,寻求应对策略,提升自我

通过对自身存在问题的反思,使得我们较深层次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这时,我们就可以取寻求应对策略,并进行改进,从而提升自己。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至少,当我们再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我们“有备而来”,就不会犯类似错误了。

比如,我刚担任班主任时,经常出现学生顶撞我的事件,让我很是头疼,也很遗憾。于是,我进行反思,寻找学生顶撞老师的成因,并从自身存在的问题出发,寻求解决对策。最后,还写了一篇文章《高中生顶撞老师寻根及对策》,在《中国教师报》发表。而由于经过这样的反思,在后来的班主任工作中,从未出现学生顶撞我的事件。同时,在反思的过程中,我们的反思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2、经常反思那些自己感觉成功的教育案例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也有很多值得自己欣慰的成功的案例。这类案例常常带给我们愉悦的心情和前进的动力。可有时,它也是我们从优秀到卓越的最大障碍!很多优秀教师,之所以无法更加优秀,无法从优秀到卓越,就是因为沉浸在成功中,没有从成功中寻求更深层次的内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进步,从一个成功到另一个成功,最终从优秀到卓越。

具体来说,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反思那些自己认为成功的案例: 第一,自己感觉哪些地方是成功的?

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班主任工作中,常常也会有成功的案例。自己感觉是成功的教育了学生,或成功地完成了某项教学任务。可如果让我们具体说说哪些地方是成功的,我们又似乎说不出所以然。

所以,多思考到底哪些地方是成功的,才有可能正确总结出成功的经验。

候很成功,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或者,我在过渡时,让学生有了疑问,学生想要解决自己的疑问,继而展开讨论,进行新的内容的教学。或者,我的例题非常典型,学生通过例题,巩固了知识,提高了能力,等等。

第二,为什么会成功?

其实,当我们搞清楚了成功的地方,也就知道了成功的原因。只有知道了为什么成功,我们才能总结成功的经验,使自己有所提升。

很多教师,包括我自己,很多时候,在总结成功经验时,往往把成功简单归功为爱心的感化,自己的坚持等等。这样的经验总结,很多都是千篇一律,没有科学性可言的。教师的工作,也是一种需要科学精神的工作。

比如,在最近的问题学生转化过程中,对于我班的宋某的转化我感觉比较成功。反思成功的地方和原因,我发现,首先,我没有和他对立起来,而是站在他的角度,切身体会他的处境;其次,我抓住了几个比较好的时机,表扬了他的闪光点;再次,我以合理的方式指出了他存在的问题,并和他一起寻求解决的办法;最后,我在和他的家长的配合上,取得了成功,他的家长也改变了一些不正确的做法。这么一分析,就有点头头是道的感觉,也有点豁然开朗的意思。

反思了成功的原因,我们就可以进行经验推广了。但要明确,在这里适用,在其他地方是否也适用。

第三,同样的方法,在其他地方会不会成功?

我们经常会发现,有很多别人的先进经验,我们用的时候,却起不到好的效果。同样,我们自己的经验,能不能在其他案例中使用,也是应该反思的。比如说,有的学生,我们抓住闪光点表扬之后,他的积极性非常高。可有的同学,面对我们的表扬,无动于衷。

第四,如何把成功的经验和理论联系起来?

3、对照榜样反思自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三、坚持写作

杰出的英国哲学家、文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曾写道:“阅读是人学问渊博,讨论使人反应敏捷,写作使人思考准确。”同时,我觉得写作的过程,也是积累的过程。所以,教师应该善于积累,让自己不断提高。而且,我觉得,只要愿意写,每一位教师都能成为高产作家。

文章。

1、写什么

很多教师,都有写作的愿望,可当静下心来,准备写写什么的时候,却不知道该从哪下笔。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去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第一,写读书笔记

我们要坚持读书,读完一部分内容之后,一般都有很多感想。这个时候,把它写下来,不仅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而且,对我们阅读的效果,也有很大的提升,可谓一举两得。

第二,写反思笔记

经常进行反思的重要性及具体做法,我在前文已经叙述,在此不再赘述。在此,我要说的是,写反思笔记除了可以提高反思的效果之外,还可以积累。当我们坚持写反思笔记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的思路变得清晰了,我们的思考和认识也更加深刻了。同时,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原来自己真的很了不起,已经写了几万字的反思笔记了。再翻阅时,有的反思笔记,可以提醒我们;有的反思笔记,可以鼓励我们;有些则可以简单修改后投稿,发表。这样,我们的反思效果将得到了延伸。

第三,写教育学案例及案例分析

很多教师,觉得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是主业,教学研究是不务正业,写论文、靠论文考评时加分更是不务正业中的不务正业。我在刚开始的时候也有这样的认识,可读了张先华老师的一篇文章后才发现,“教育教学研究是从教书匠到教育家的必由之路”。所以,要进行教育教学研究,要撰写教育教学案例,要对案例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第四,写工作日志

其实,很多企业都在写工作日志。写工作日志的好处,我觉得,一是可以记录自己的工作业绩;二是可以起到备忘的作用;三是可以使自己的工作流程得到优化。当我们把每天要做的,和已经做了的事情记录下来之后,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就会发现很多自己平时忽略的东西。首先,可能会发现自己每天都做了一下没有必要去做的事情。其次,可能会发现有很多重要的事情没有做。

第五,写自己的随想

每天,我们很学生之间,都有很多故事发生。每天,我们也都有不同的感想。当我们把这些都写下来的时候,可能就是宝贵的经验,还有可能上升为理论。

第六,写教育时评

针对国家或地区的某些教育事件,某些政策法规,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当我们再读到他人的见解时,对照自己的想法,可以多方面、多角度的认识这些事件和法规。这样,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也可以看看自己的见解和别人有什么差距。

第七,写教育教学论文

教师,处在教学第一线,一定要进行教学研究。而进行教学研究的时候,必然会有一些结论。当我们把这些写下来的时候,也就形成了教育教学论文。

2、通过哪些方式写作

教师的工作很忙,很少有专门的时间用来写作。所以,我们要利用合理的方式进行写作,才能写出较多有质量的东西。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进行写作。

第一,通过博客写作

现在电脑和网络比较普及,学校教师基本上都能很方便地上网。每天将自己的一些感受、想法写下来,是很方便的。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就能写出很多东西。进行整理,就能总结出有价值的东西。即便是整理不出有价值的东西,对于自己的写作习惯的养成和心理的调适,也是很有帮助的。

第二,通过论坛写作

我们也可以通过网络论坛,发表一些自己的见解。论坛的好处是可以看到别人的意见,从而使自己的观点更加严密,使自己的眼界更加开阔。

第三,设立专门的反思记录本

有时,我们不想将自己的一些反思写在网络。这时,设立专门的反思记录本,就很有必要。

第四,随身携带小记事本

教师成长故事-快乐成长幸福收获 篇5

快乐成长

幸福收获

永济电机幼儿园

郭彩红

89年运城幼师毕业后,如愿以偿的进入了永济电机幼儿园,开始了我的幼教生涯。

【第一篇:学,然后知不足】

95年,恰逢永济市选拨学科带头人,王园长对我寄予重托,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蛋壳》,在园领导一次次的指导下,从教案的设计、环节的层次与递进性、过渡语言的衔接性等方面进行一一的指导和把关,在一次次的研讨、磨课中、我出色地完成了教学活动,在市级教学能手选拨活动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得到领导和幼教同仁的认可。在这样的过程中,设计教案、研究教材和幼儿、语言的严谨性等,包括案头的、包括实践方面的,对我以后的专业成长打下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句话说的还真是有道理。虽然我经过幼师三年的专业训练,但是对于教师这个操作性较强的职业而言,开始几年的再学习是自己成长的必由之路。在这个阶段,我更加如饥似渴的学习。把握每一次听课、研讨的机会,通过阅读、生活各个途径展开学习。在集体教学里面、在经验教师当中、在与孩子交谈当中、在自我的反思当中,总结“收获”与“不足”,总结“成功”与“失败”。【第二篇:教,在探索中前行】

工作28年来,我获得了公司级“岗位巾帼标兵”、“市级教学能手”、“省级教科研骨干”、“省级保教能手”等多种荣誉称号。感谢园领导对我工作的肯定,更感谢同行、同事们对我的赞誉。我现在很喜欢和孩子一起生成活动,而且总是尝试对幼儿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迅速、准确地找到回应的方法。过去,一日活动对我而言是我必须执行的作息制度,是一个教育手段;而现在,它已经成为我观察幼儿生活的一个平台,成为我走进幼儿世界、调整教育步骤的一个依据,我努力在幼儿的生成和教师的预设间寻找到平衡。多年的探索,让我感到做一名幼儿喜欢的教师并不难,要能够“蹲下来看孩子的世界”,不仅仅是身子要蹲下来,心也要能蹲下来,把自己变成一个“孩子”,真正走到孩子的心里去;接着就是学会共享,教师要“当真地和孩子玩”,这种玩不是做给别人看的,也不是做给孩子看的;最后学会回应,要回应孩子关注的热点、学会对幼儿生成的问题进行价值判断,这是考验教师情感和智慧的问题。【第三篇:思,个体随之成熟】

教学重在反思,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回顾、分析和审视教学过程,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学艺术。想做反思型教师,就必须在教育理念方面,思想开放,思维活跃。善于汲取各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理论思考,不盲从、不迷信权威。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升华为理论,并对教育理论进行加工、发展、创新。把幼儿当作学习的主人,把自己看作是学习者中的一员,以平等的、合作的身份参与幼儿学习的过程,一同去探索,发现未知的领域。在教学方法方面,注重个体的差异性,因材施教,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发现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幼儿的思维,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着重培养幼儿的个性和创造能力。

在《开锁》的活动中,我准备了许多不同大小、品牌的挂锁,并按照不同层次分类摆放,呈现在幼儿小篮里的有:同品牌不同大小的挂锁、不同品牌同种大小的挂锁以及不同品牌不同大小的挂锁等。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对幼儿最近发展区的分析,估计幼儿会出现几种开锁情况:第一,毫无章法地一把一把钥匙轮流开,盲目配对,比较随意。(这是最低层次的思维水平)。第二,能意识到用同一把钥匙尝试去开不同的锁。第三,能意识到用同一把锁试不同的钥匙。以上两种方法属于中等层次的思维水平,都显得比较有序。第四,能够按锁的大小有针对性的找钥匙,即大锁找大钥匙。也就是能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进行有目的的判断。第五,注意到细部特征:能根据不同的品牌,并按大小快速寻找到钥匙。这是最高层次的思维水平。观察幼儿在区角游戏中的反应,他们用自己的钥匙打开信箱,是属于一对一地开锁,可是仍出现一串上几把钥匙轮流开或者插钥匙方法错误导致无法开锁等现象屡屡发生。因此,活动中让幼儿仔细观察挂锁,学习插钥匙开挂锁的方法就是活动的一个重点。引发幼儿注意细部特征,探索发现找钥匙开锁的好方法就是活动的一个难点。活动之前的预操作以及每个篮子不同层次锁的提供,让我对整个活动的思考更全面,活动中从幼儿的表现上看更是达到了期望的效果。

思之不慎,行而失当。认真反思自己,才能真正从成功中看到新的希望,在差距中找到问题所在,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一心向“思”,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做反思型的教师,这是我一直追求的!

我一直认为自己是非常幸运的。因为不仅有电机幼儿园这个平台提供我发展机会,而且在我成长过程中还受到了很多专家的指引,幼儿园的王园长,高校的各位专家,省幼教中心的各位领导等,都给了我点拨和鼓励。事实上,和她们探讨是快乐的,她们帮助我解决了许多实践困惑,是她们教会我“用崇拜的眼光去看孩子”,也是她们真正让我发现孩子的“那口井”比我想象得要深得多!

教师专业成长故事 篇6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不经意间,我踏上教师这个岗位将近一年了,回顾这将近一年来的教学之路,我体味到了为人师的诸多滋味。这里边有欢乐,有辛酸,有收获,也有失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也和学生一起得到了成长,尽管成长的过程是一种痛苦的过程,但成功的喜悦是甜蜜的,是每一个老师梦寐以求的。

作为一名新教师,刚踏出社会,怀抱着对教育事业的憧憬走上了自己的教师生涯,我有的是信心,有的是激情,但缺乏教学经验和教学技巧,偶尔还带的一股学生味,对于怎么去备课,怎么去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怎么去管理调皮学生等诸多问题都感到茫然无措。经过不断的学习和摸索,从中我收获颇多。

首先,我明白了教师的职业虽不是轰轰烈烈,但是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因此,担在教师肩上的责任重大,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单纯地培养学生考试的能力,而且在塑造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充满自主性和差异性的生命。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关注所培养的学生是否身心健康,是否具备创新性意识,是否有责任的担当,是否有爱国爱家的意识,从而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数学和信息技术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其次,我体会到没有爱心的教育,教学就是毫无意义,常言道“把学生看作魔鬼,你便生活在地狱,把学生看作天使,你便生活在天堂。”一个好的教师,应该的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爱心,有耐心,有责任心,既要授与学生知识,又要做学生的朋友,关心他们,了解他们,帮助他们,因此在教学中,我会努力做到关爱每一位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做到微笑教学,不对学生发脾气,而是讲道理,以理服人。人的智力是有差异的,因此造成了不同学生成绩上的差异,因此针对所有学生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是不对的,所以应该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发掘每一位孩子的潜能,从而引导他们发展其长处。

在这时间的教育教学中我也意识到了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就必须热爱学习,善于思考,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吸纳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我还不停地抓住每一次机会向别的老师学习,听不同老师的课。

除此之外,我还在每堂课后反思,反思学生这堂课学到了多少,这堂课成功点在哪,失败在哪,从而改进自己上课的方式,不断进步。

学无止境,我会继续学习,继续努力,争取做一名优秀的教师。

年轻教师成长故事 篇7

主题1:教育理论的虚与实

背景:在部分一线教师看来, 许多教育教学理论是“虚”的, 其原因是许多理论没有足够多的常态课下教学案例的支撑, 难以让教师认可该理论的普遍适用性。教育教学理论真的没有办法化“虚”为“实”么?

事例1:某次县级教学比赛课题是《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这节课要想设计得有新意, 可以从渗透数学史教育、发挥数学文化功能和感悟数学哲学思辨的角度出发寻找例题。例1:“一尺之棰, 日取其半, 万事不竭。”怎么从数学的角度理解这句话?它出自《庄子》, 其哲学背景是古代哲学家对事物的无限可分性的争论和对实无限和浅无限的认识。完成计算过程后, 我用问题“当木棒的剩余部分比任何切割木棒的工具 (或物质) 都微小的时候, 我们如何取其半呢?”引发学生的思索, 然后告诉他们这是庄子的好朋友、名家人物惠施的命题之一。惠施本人没有留下著作, 《庄子·天下》保存了他的“历物十事”和21个著名哲学命题。这个命题讲的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在有限之中蕴涵着无限。例2:“远望巍巍塔七层, 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 请问各层几盏灯?”学生完成计算后, 教师解说:“这是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编写的一道著名诗题。文字优美, 读来琅琅上口, 算来颇具趣味, 可以说是程大位所编数诗题中的精品。”然后进一步介绍程大位生平及其著作。课后我的反思是:例子来自于新课程标准的教材, 每一位教师都会遇到, 但运用之妙, 存乎一心。如果没有曾经阅读过一些数学史和数学文化书籍, 很难临时整合出上述教学素材, 这应该算是厚积薄发的一个例证吧。

主题2:解题研究的苦与乐

背景: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冥思苦想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 只有亲历解题过程的人才能体会个中滋味。

事例2:我在某期刊发表的文章《一个常用结论成立条件的推广》成文过程是这样的:2011年11月的一天, 在思考清华大学自主招生2009年数学试题时, 发现一道题与安振平老师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1年第10期上提出的15个有趣的不等式之一实质相同, 和一个常用结论有关, 尽管两个题目给出的变量范围不符合常见结论的要求, 可是如果运用该结论, 可迅速获得正确解答。于是我就思考我们常用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可以推广。当天思考得入了迷, 以致于晚上在学生看电影的时候, 我坐在楼梯间借着昏暗的灯光苦苦计算, 当时解决了我猜想的特殊情形, 却没有能够完全证明我的猜想。第二天坐在办公室里又苦苦思索了一天, 进展不大, 直到第二天晚上, 才悟出可以将问题化整为零、各个击破, 通过分类讨论的办法解决, 终于成功。可见写文章的成就感不仅来源于能够发表, 更有从“为伊消得人憔悴, 衣带渐宽终不悔”到“慕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过程性体验, 可以说我发表 (或获奖) 的每一篇文章都是自己成长历程中的一个脚印。

主题3:信息技术的舍与取

背景: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对数学课程内容、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高中数学课程提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 整合的基本原则是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我们希望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 那么便产生了下列问题:信息技术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时候不能用?是教师用还是学生用?

事例3:2010年10月, 广西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的实习教师对《函数的单调性》 (第一课时) 进行了同课异构, 应实习教师甲的要求, 我协助他用几何画板制作了函数的单调性演示课件, 动态演示随着自变量的变化, 函数值对应变化。从课堂反应来看, 该课件的应用减轻了学生的认知负荷, 与课前我的估计一致, 我认为本节课教育技术应用是可以提高教学效益的。而实习教师乙的演示只借助了三角板:先在黑板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作出一条曲线段 (函数图象) , 然后让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保持在横轴上, 从左向右平移三角板, 让学生观察另一直角边与曲线段交点纵坐标的变化情况, 同时他还要求学生在草稿纸上用自己的三角板做同步操作。从课堂反应来看, 教师乙的做法不但减轻了学生的认知负荷, 还更好地帮助学生协调手脑, 学生对单调性的认识更深刻。课后实习教师就这两个教学片段问起我的想法, 我说:“取舍之间, 彰显智慧。”

主题4:校本课程的散与聚

背景:新课程标准鼓励教师开设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既能发挥教师的长处, 促进教师发展, 又能让学生学到不同的数学, 这是以人为本的理念, 做好了就能实现教师与学生双赢, 从而促进数学教育的发展。另外, 我校的实际是学优生和学困生数学学习能力差异显著, 从这方面思考可以开设数学竞赛讲座和数学基础知识讲座 (例如初高中衔接内容选讲) 。校本课程可以有模块化、系统化的内容 (例如球面几何选讲) , 是为聚;也可有灵活多变适合学情教情的设计 (例如三次函数的性质探究) , 是为散。但让每个学生获得自己的数学这一指导思想不能丢, 故须做到“形散神不散”。

事例4:我们学校已有多年开设校本课程的历史, 可是数学的校本课程较难开设, 因为校本课程的基本目标是开拓学生视野,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将故事性和数学味两者兼顾就是教学设计的着重点了。高一阶段, 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出发, 我选择勾股定理的证明作为授课主题。教学路线图如下: (1) 商高定理的来由 (故事) 和毕达哥拉斯定理 (为什么又叫做百牛定理) 的来由; (2) 毕达哥拉斯的证明, 刘徽的证明, 霍利菲尔德总统的证明; (3) 其他由初中知识可以产生的证明。其间可以穿插无理数的发现 (第一次数学危机) , 毕达哥拉斯学派对数学的贡献, 其他公式 (例如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三角形面积公式、梯形面积公式等) 的“无字的证明”以及古代中国数学与古希腊数学发展的比较 (考虑到学情, 以具体事例为主, 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等。

创新教研模式,助力年轻教师成长 篇8

一、引领开展问题研究

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面对保教工作的千头万绪,往往束手无策:家长接送环节,不知道怎么和家长沟通,导致家长怀疑老师是不是不喜欢自己的宝宝;集中教育活动时很难组织好幼儿,往往摁下葫芦起来瓢,难以达到活动目标;碰到特殊的幼儿、难缠的家长更是不知所措……为此,他们时常感到茫然、困惑、委屈。

这时候,年轻教师最需要扶一把。既然帮助就要切中要害、雪中送炭。每学期初我们都会开展问卷调查,主要问题有两个:你工作中最大的困惑是什么?本学期你最想得到的指导和帮助是什么?通过对问题进行梳理,第一年我们归纳了6个问题:特殊幼儿如何教育,幼儿家长怎么沟通,怎样做好家长工作,怎样组织教育活动,如何有效开展美术活动,科学活动怎样设计与开展。从梳理出来的问题可以看出,新教师困惑最多的是幼儿的组织与管理。我们把这6个问题变成了6个研究课题,指定骨干教师来牵头负责这些课题。比如特殊幼儿的教育,我们指定了一名经验丰富的骨干老师来负责,她首先围绕特殊幼儿的分类及其心理、特殊幼儿的教育策略、特殊幼儿的家园沟通等开展了系列讲座,然后通过召开案例分析会把自己班级的案例放到分析会上让大家来讨论、支着儿,最后通过写教育笔记的形式形成经验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都知道幼儿园的家长工作重要而复杂,处理不好就会使工作变得被动。我们园里的一名教师却能和每一届幼儿家长都处得像朋友一样,良好的家园关系一直是我们园里的标杆。确立课题后,这位老师对自己十几年来的家长工作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总结,然后开展有针对性的讲座,跟年轻教师一起探讨如何才能做好家长工作。这种直接经验的传授和日常工作息息相关,和年轻教师的工作达到了无缝对接,很受年轻教师欢迎,较快地促进了新教师的成长。

二、主动开展问题研究

经过一年多的教研活动,有的年轻教师已经不满足于在引领下开展研究,自主探索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我们把学期初梳理出来的问题,也转化成6个研究课题: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问题儿童的教育与家园沟通,美术欣赏活动的组织与实施,音乐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语言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数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我们从梳理出来的问题欣慰地看到,老师们的视角开始从幼儿的组织与管理转向了课程,说明他们对事无具细的幼儿管理已经能驾驭了。我们对问题进行了公示,让年轻教师自己选择研究的课题。这其实对他们是个很大的挑战,因为他们需要通过上网、看书等途径查阅资料,撰写讲座稿。为了配合讲座,幼儿园一方面分批次安排他们外出接受专题培训,另一方面开展听课活动。陆陆续续地,我园已经有7位年轻老师主持了讲座。实践证明,这个教研模式是老师们最喜欢的,也是促进他们成长最快的方法之一。老师们之所以对此情有独钟、乐此不疲,是因为它最大的优点在于“我探索的就是我需要的”。

三、聚焦课程的开发和利用

经过以上两个阶段的历练后,应该让年轻教师们更多地关注课程。于是,我们开始把教研的重点转向课程的研究。

我们首先开展了同题赛课活动,让年轻教师通过听课、评课、议课,深入理解幼儿发展与课程的和谐统一。今年3月份,两个分园联动,围绕绘本阅读开展同题赛课活动。赛课之前,幼儿园邀请南京的张歌老师来园做绘本的专题讲座,指导教师以儿童的视角研读绘本,挖掘绘本的内涵,帮助教师理解绘本环衬对主题的升华作用等。通过研讨,大家一致认为,绘本的魅力正是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所以教师引领幼儿从图画走进立体的故事世界才是有效的指导。我们还注重引领年轻教师开发课程。在围绕主题活动开发课程方面,我们在今年春天开展了“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主题活动,历时一个月,大主题下分设了若干个小主题:“寻找春天”“我眼里的春天”“放风筝”“春天里的种植”等。活动前期,我们召开了沟通交流会,让年轻教师们领会活动的目标、要领,达成共识。会后年级组编写活动方案,上交给业务主任审阅、修改,然后设计活动教案、实施活动。其中“风筝节”是小班的得意之作。他们设计了四个板块:亲子参观风筝知识展板、风筝主题教育活动、亲子装扮风筝、亲子放风筝。活动不仅让家长和幼儿了解了风筝的知识,而且体验到了亲子放风筝的快乐。通过此次活动,年轻教师对课程的开发与利用有了深层次的理解,意识到课程就在孩子们的生活里。

我们还鼓励年轻教师把视角转向民间艺术、民俗文化、秀美山川等更广阔的领域来开发课程。我们林州每年都要举办滑翔伞比赛,其中还有一些是国际性比赛,孩子们对滑翔伞运动也非常感兴趣。我们让年轻教师围绕这一题材设计教育活动,通过小组讨论确定为:体育活动“滑翔伞运动”,科学活动“滑翔伞”,美术活动“五彩滑翔伞”,延伸活动“参观滑翔伞俱乐部”。然后,小、中、大年级组设计各自的活动教案。在设计教案时教师就要参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来设计活动目标、活动过程,这是提升年轻教师驾驭课程能力的有效途径。教案编写好后选定教师执教,再评议、修改。这些活动,有效地带动了年轻教师向教育教学的深水区发展,实现成为优秀教师的第一次蜕变。

三个层次的教研活动,既注重骨干教师的引领,又注重发挥年轻教师的能动性,变被动的教研为教师主动的探究,使年轻教师走上了专业成长的快车道。

上一篇:关于奇妙和谐500字作文下一篇:笨鸟学飞,甘当绿叶--大学生优秀党员申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