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去哪儿小学生作文(共16篇)
暑假去哪儿小学生作文 篇1
暑假,去哪儿?
记得去年的暑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我国的青岛和日照,那里景色优美,因为是夏天,所以有很多人在海边捡那五颜六色、形状不一的贝壳。
那天,我们第一次到了青岛,到了青岛有名的海洋馆,还有很远,我就望见了海洋馆那醒目的招牌:
海洋馆
我不顾妈妈的劝告,径直走进了海洋馆。进了海洋馆,我隔着玻璃看见了许许多多、各型各色的鱼:三文鱼、乌鱼、章鱼、水母……好多种鱼浮现在我的眼前,我的眼前顿时眼花缭乱,我站在玻璃前,顿时与鱼儿们来了一个合影,鱼儿们亲热的与我交流着……
第二天,我们到达了日照,日照最有名的就数大海,我穿上游泳衣,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到海里游泳,刚开始,我不敢下水,大海里的水冰凉冰凉的,我的脚像长在地上了似的,任凭我怎样想挪动脚步,都离不开地面。忽然,有只手狠狠地把我推向海中,我惊
恐级了,赶忙闭上眼睛,一睁眼,咦?我飘在了海面上,海水也不像我想的那样冰凉。就这样,我就学会了游泳,虽然是穿着游泳衣学会的。
下午,我拿了一个精致的盒子,独自一个跑到海边去拾贝壳,大的,小的,一个个魅力的贝壳,都被我装在了那精致的盒子里。
很快,青岛和日照的三日游就结束了,我们也连连不色的离开了……
这年暑假,你们要不要试试?
暑假去哪儿小学生作文 篇2
有研究表明:小学六年级的孩子开始进入青春早期,自主意识逐渐强烈,喜欢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其他事物。由于抽象思维逻辑有所增强,自我意识、评价能力也有一定发展。反映在作文上,理当有自己对生活的个性化认识,写出来的文章有自己的个性特点。然而,从某校组织的一次小学生语文综合测试中的作文看,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让人堵心、忧心、揪心。
测试作文题目: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你陪我走过了许多个日日夜夜,无数个春夏秋冬。正因为有你在身边,有了你的朝夕相伴,我才从此不再孤单。是你,与我同行,把我从无边无际的黑暗与寂寞中唤醒。是你,把我从无知鲁莽带到理智从容的田野。是你,把我从狭隘带到宽广的天空。是你,让我看到更精彩的世界。
要求:请以与____同行为题目,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内容紧扣中心,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从考场作文的题目看,题材选择集中而泛化。笔者随机抽查了一些考场,其题材基本集中在“执著”(坚持、坚强、自信、勇敢)、“书本”(书、书籍、书香)、“父母”(父亲、母亲、家人)、“朋友”(同学、友谊、好友、伙伴、闺蜜、你、他)等几个方面。能够具体到“表姐”、“琴声”、“棋”的非常之少。
从考场作文的内容看,模式化指导倾向明显。笔者随机抽取了数个考场,单单写“与执着(坚持、坚强、自信、勇敢)同行”的就超过了1/3。难不成都是一个老师或一个教研组的老师指导的?非也!这些考生并非来自同一所学校,而是来自省内各市县,甚至还有外省市的六年级孩子。由此可见,小学作文教学真的存在较大问题。
更有甚者,指代极为虚化甚至费解。《与____同行》,题目主语省略,要求表达的是某人、某事、某物对“我”产生了积极影响,陪伴着“我”,唤醒了“我”,引领了“我”……可是,不少考生补充的是极为虚化的“你”和“他”!甚至还有完全不知所云的“与三小只同行”等。
从考场作文的选材看,或雷同,或编造。同样是写“与执著同行”,但写的都是学骑自行车的经过,如何执著、坚持,最后终于学会了骑车。写这样的内容的考生,不是几个十几个,而是很不少!写与母爱(父爱)同行的,大多写父母对我:乘公交陪同、考试后安慰、下雨天送伞等雷同情节。
怎么就写不出具象化、个性化的生活?怎么就没有一点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第三学段(5~6年级)的“习作”要求之一是:“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纵观小学语文老师的作文教学,经常反复讲“观察”,无人不知“习惯”之重要,但是在如何观察方面,没有方法研究和指导策略;在习惯养成方面,没有具体可行的措施跟进;在鼓励学生个性创造、独特感受表达方面,关注的是美词妙句,而对于思想、感受、体悟则缺乏引导。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关于写作教学”的“具体建议”中指出:“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这些要求,语文老师一般都知晓,但是一般都没有具体思考如何在教学中落实。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为什么内容空泛?这都与教学中没有或不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有关。语文老师教写作,很大层面不注重内容,而是注重形式,注重语言的所谓优美、生动乃至华丽。即便如此,在批改学生作文时,评语也是空泛不接地气。我曾随机翻阅老师办公桌上的作文本,所看到的评价大多是“中心明确,语句通畅,条理清楚”、“棒!太棒!”之类充满“激励性”的评语。
在和一线老师的交流中得知,老师们重视的是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有设计,也重视设计。但是,对作文教学感觉是无从下手,于是就随意为之,作文教学特别缺乏指导设计。在阅读教学及作文教学时,老师几乎不考虑引导学生对社会现实加以关注,对生活现象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判断。说到底,老师过度关注“教书”,而严重忽略“育人”,尤其是忽略育思想、育思维。语文核心素养中有两个要点:语言建构和运用,思维发展和品质。语言和思维是不能截然分开的。有专家讲,思维是语文教学、语文学习的总开关,这是颇有道理的!值得我们一线老师反思,更需要我们的实践。
更深层次的问题,关乎语文老师自身的个性和创造性。由于对“教育”目标的缺失和迷茫,教师的个性和创造性在专一“教书”中逐渐消弭乃至泯灭!不善于把学生作文中的个性、独特性作为教学资源加以利用和有机生成。
暑假去哪儿 篇3
你可以成为一名交换生(exchange student),就读于海外公立学校,并寄宿于当地居民家庭,在提高英语能力及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独立思考及应变能力,拓宽视野。
你也可以进行打工度假计划,又称打工游学计划,顾名思义就是前往国外边打工、边旅游或边学习。在西方国家,许多大学生在毕业后工作之前,通常会选择花一年的时间做一次长途旅行,去其他国家体验不同背景的生活,在旅行的同时会做一些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以便将来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这就是西方所称的间隔年( gap year)。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发达国家都提供有打工度假签证( Working Holiday Visa),让其他国家的青年有机会进入本国边打工边旅游,体验民俗风情,促进文化交流。目前新西兰是第一个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向中国公民开放打工度假计划的发达国家。
五年级暑假作文:爸爸去哪儿 篇4
最近一段时间,我都在收看湖南卫视播出的精彩电视剧《爸爸去哪儿》。这部电视播放了好几个家庭中爸爸和自己孩子的有趣故事,看得我简直入迷,每天有事没事,我总会哼着里面的主题曲。电视里的小孩子们有的爱哭,有的爱笑、还有的很热心肠。
我最喜欢的小孩是KiMi,他是一个乖乖男,每次他在叫他老爸为“爸比”的时候最可爱,他还有一招独门绝技就是“卖萌术”,他卖萌的功力已经有十成了,哈哈哈,好厉害!
电视里的爸爸们幽默风趣。石头的爸爸对他很严格,但严格也是一种爱,严格是为了让石头成长得更快;天天的爸爸和他像亲兄弟一样,让他感受到爸爸的爱很平和;Cindy的爸爸对她的爱是很温柔的,像春天里的雨点一样。人们都说“父爱如山”。是啊,老爸们都在用不同的方式疼爱着自己的宝贝,这不得不让我想到我的爸爸每天也都是在这样地爱着我,教我做人的道理,教我生活的本事。
初一暑假作文:时间都去哪儿了 篇5
“咦——”我轻轻地推开大门,“姥姥,姥爷,我看你们来了!”我走了进来,刚进门,就闻到一阵沁人心脾的花香,如此无法形容。那依偎在姥爷声旁的狗也同平常一样,向我跑来,只是跑的比较慢,比较迟钝。听到了我的声音,姥姥从屋里出来了,笑着对我说:“你又来啦!”我笑着说:“是啊!”于是,又如平常一样,陪着他们唠唠嗑,吃完饭就回家了。
长大后,记忆中会时常想起这个庭院。记得小时候在这儿奔跑,玩耍,现在长大了,时间越来越少,父母很忙,没有时间。我偶尔会在假期来这儿看看他们,陪他们解解乏。我和父母只有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才会一起来这儿,那个时候,姥姥姥爷的脸上会浮现久违的笑容,开心很久,像吃了蜜一样。
姥爷有一个习惯,每天早饭过后,他总是搬着他那小摇椅,拿着一把扇子,放在庭院里,不知是在看天,看云,看花,还是在看小木门。
丫丫学语的时候,我是在这人度过快乐时光的。周围一圈的小孩也都被我玩熟,我们放学后一起玩爽,一起嬉戏,仿佛时间就是我们唯一拥有的。度过晚霞,夕阳落下,小路上还留着我们的影子,在微弱的日光下,到处逃窜,小路上飘荡着一阵阵欢声笑语。
晚上玩累了,也就各自回家了。一进门那狗就飞一般地跑过来蹲在门口,仿佛在迎接我的归来一样。经常摘花送给别人,因为花开得旺,开得美,所以儿时小伙伴难免有几个想要来玩,我就去跟姥姥要给他们玩。
现在,周围一圈的人也是剩多少留下的了。这花依然开得很旺,姥姥天天清晨给它们浇水,过着平淡的生活。我上学的时候,他们唯一的陪伴就是那条小狗,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没有离去。
初一暑假作文:时间都去哪儿了 篇6
前几天,一个消息让我顿时崩溃——外公得了重病,卧床不起。虽然远隔千里,但是我仍然能够想象得到病床上的外公那痛苦的表情,那绝望的眼神和那难舍的神情。我知道在时间的面前,我们每个人都无能为力,多想让时光倒流,永远停留在那美好的一刻,可那又是绝对不可能的,反过来我又安慰自己“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但我无论如何都压抑不住我悲伤的心情。
回想起童年的点点滴滴,每一个细节,每一次的成功都缺少不了外公对我无限地关怀和温馨的鼓励。记得又一次,外公骑着自行车载着我穿过田间小道时,我根本不知道下一刻会怎么样,也顾不上那么多。只知道看着远处田埂上打架的小鸟,开心地笑着。突然,不知从哪儿冒出来一辆三轮车马,这辆三轮车在小路上横冲直撞,一不小心就把外公那小小的自行车带倒了。外公和我重重地摔在了地上,我赶紧看了看地上的外公,发现外公身上多处皮肤擦伤,膝盖处的裤子都摔破了,也不知外公到底有多疼,但外公只是一笑而过,像没事一样。可我只是破了一个小口子,外公不得了,像珍藏的古董被摔裂了一样,又是替我包扎,又是安慰我不要怕,可是我的伤对于外公的伤来说简直就是微不足道。
一件件的小事像放电影一样在我的脑海回旋,我像做了一个美梦一样不愿醒来,我向时间乞求别走,就停留在这一刻,平时光顾上学了没来得及好好陪陪外公,让我再多看一眼外公,让我多呆一会吧!
前天,当噩耗传来时,我感觉这个消息像块巨大而又沉重的石头,砸在我弱小的心上,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压得我欲哭无泪。也许那美好的童年真的只是那一片飘向天边的浮云一去不复返了,外公永远走了,上了天堂。他以前在我心中是一个无人可以替代的位子,可是那位子从此就真的空无一人了……
暑假去哪儿小学生作文 篇7
碎片化时间是指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零碎时间段, 短则一分钟, 长则半小时——这是我们每个人拥有的宝贵资源。
以前认为在大学里还有大块大块的学习时间, 出了校门要兼顾工作和生活, 时间会变得支离破碎, 要想正经八百完成一件事情很难。其实现在大学学习生活也被碎片化。等上课, 等吃饭, 等公交, 等看电影, 等男女朋友……三、五、十分钟的碎片时间, 原本只是靠刷微博, 微信这样的新媒体工具打发碎片化时间的, 慢慢上瘾后, 总是忍不住去刷屏, 结果很难静心完整地只做一件事情, 结果反而让大块的时间碎片化。包括上课, 老师上面讲, 学生下面玩手机的现象屡见不鲜, 连上课的时间都被碎片化了。
一个人的行为的改变总是从内心想法的转变开始, 然后才逐渐由内而外的变化的, 真正的学习一定会改变自己的行为, 学习本身就是从一段“知道”到“做到”的旅程。我们利用碎片化时间了解到的人、事、物, 如果不转化为自己所用, 这些时间就相当于白费了, 所以打造碎片化时间管理十分重要 , 同时由于大学生的年龄、知识结构等问题, 这个时候辅导员的辅佐、引导作用十分重要, 给与学生正确的方向, 制定适合的学习方案,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找到新的奋斗目标, 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二、慕课时代的特征
1. 什么是慕课
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 与以往动辄四五十分钟、没有激励机制、没有互动交流的在线课程不同, 慕课平台上都是“微课程”, 一般时间在10分钟左右, 甚至更短, 正在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段;借助游戏里的通关设置, 慕课在课程与课程之间设置了许多进阶式小问题、小测验, 只有全部答对才能继续听课;学生如果有疑问, 可以在平台上直接提出, 无论是同步还是异步, 最终会有来自教师或学习伙伴的解答。
2. 慕课的发展
包括英、美、中目前全球有十几个国家在积极推进“慕课”。全球比较成规模的“慕课”三大平台是Coursera、Udacity、ed X, 语言以英语为主, 正在增加其他语种。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都通过ed X平台提供了本校教师讲授的开放课程 ; 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加盟Coursera平台 ; 北京大学还通过Coursera平台提供在线课程, 清华大学于2013年10月10日正式开通了“学堂在线”开放课程网络平台。
3. 慕课“以学为本”的教学价值改变“以授为主”的教学模式
现行课堂教学模式强调的是教师的讲授, 授什么、怎么授和授多久均由教师掌握。这种模式较少顾忌学生的需要和感受, 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而慕课的革命性在于强调学生的学习自主权。首先, 慕课空前的规模和开放程度以及不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使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成为可能, 再加上慕课操作简便、学习成本低廉, 使学生的自主学习由可能变成了现实。其次, 慕课的可重复性为学生的温故知新创造了条件,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或兴趣有目的地对学习内容进行重复, 从而有效地避免了现行课堂模式的满堂灌。最后, 慕课强调学生对学习的体验和互动, 巩固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其中体验是学生学习的静态, 它强调的是学生对学习的独立认知、感受和领悟;互动是学生学习的动态, 它强调的是学生对学习的诠释和交流。
三、辅导员如何引导学生在慕课时代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1. 这是辅导员的职业能力要求
教育部2014年印发了《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 (暂行) 》, 一是为了进一步增强辅导员职业的社会认同, 建立相对独立的知识和理论体系;二是为了进一步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政策导向, 推动制定完善队伍机制;三是为了进一步充实丰富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内涵, 为提升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指出路径和方向;四是为进一步规范辅导员的工作范畴, 增强职业自信心和归属感。《标准》从初、中、高三个职业能力等级, 对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业指导等九方面工作内容进行了梳理和规范, 对辅导员应具备的能力和理论知识储备提出了明确要求。
要想成为一名高级辅导员必须在学业指导上 (一) 组织学生参与专业课教师的实验或研究项目, 培养学生学术爱好和研究能力; (二) 深入研究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形成规律,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型人格。所以, 辅导员在慕课时代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这是职业能力要求。
2. 大数据时代教师与辅导员角色转变的要求
慕课将对现行学校管理方式、传统教学模式带来巨大的冲击, “翻转课堂”的时间带来了师生角色转变, 教师变成辅导员、助学者、引导者、帮助者, 而辅导员呢, 不再是要盯着学生进课堂, 是否上课, 是否遵守纪律。利用新时代的进展, 多媒体教学, 我们辅导员也能用开放的心态学习, 给与学生引导, 帮助。让大学从传授知识的地方, 变成产生知识的地方, 同时, 师生在头脑风暴中思维碰撞, 在心灵交流中生成智慧。如果人人都要学, 都爱学, 都在学, 那么学校里违纪违规现象一定会大幅度下降, 辅导员的日常琐事也会减少。我相信, 辅导员最好的时代已经来临。
3. 辅导员如何做好引导的角色。
(1) 为学生推荐权威的慕课平台
目前国际 上MOOC的三大主 流机构是:2011年创立的Coursera, 包括20个科目的204门课程, 内容涉及计算机技术、数学、商务、人文、社会科学、医学、工程学和教育学等;斯坦福大学教授创办的Udacity, 包含18门课程, 但是每门课程制作非常精良;还有由麻省理工大学和哈佛大学联合在2012年5月份推出的非盈利性网站edx, 该网站提供大量的免费课程, 因为是名校参与, 课程的学术完整性较强。国内像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都建设了自己的平台, 其中清华大学的“学堂在线”在国内起步较早, 上面已经上线了不少在线课程;此外还有像凤凰微课, 百度文库公开课都是很好的网络学习平台。
(2) 为学生推荐优质的慕课课程
网络公开课程很多, 辅导员根据学生职业规划和兴趣爱好, 给他们推荐一些课程, 学好专业知识是学生在大学四年的主要学习任务, 但是作为大学生也要学习一些通识课程, 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所以现在大学里都有选修公选课的要求。其实还有很多网络课程资源同学们是可以学习和运用的, 提倡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一些巨著课程 (大师和名师讲授的课程) , 像哈佛公开课《公正》, 老师在3000多人的大礼堂给学生上课仍然能让学生充分互动交流。还有随着慕课的兴起, 一些名校也在一些平台上上线了一批高质量的课程, 像清华大学在学堂在线上线的《有机化学》, 北京大学的《民俗学》、《世界文化地理》、《20世纪西方音乐》, 南京大学的《认识地球》, 同济大学的《高等数学》等课程目前都是免费公开的, 这些慕课课程将一门课程分解成若干小知识点, 每个知识点是独立的, 一般不超过15分钟, 借助各种方式进行讲解和演绎, 通俗易懂, 而且学生可以多次观看。
(3)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慕课课程
现在的同学基本都有电脑, 手机, 但是大量的宝贵时间浪费在无聊的事情上无益于大学生成长成才, 如何将同学们从玩游戏、刷微博微信, 看肥皂剧上拉回来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一方面要靠对学生的严格管理, 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 给他们提供一些优质的学习资源, 引导同学们进行自主学习, 让同学们明白自己在大学里并不是无所事事, 而是有很多知识需要你去学习, 而且由于信息化的来临, 你可以用电脑和手机轻松地学到世界上最优秀的课程 , 学生的综合竞争力才会得以增强。
其实大学里除了传授给同学们知识和技能之外, 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他们学会进行自主性学习, 自主性学习不能只凭借外部条件予以解决, 更重要的是发挥主观能动性, 依据内部力量, 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的作用, 自己确定一学期所要学的课表外课程, 从什么渠道学, 如何学, 学院引导学生学习慕课也就期望通过给学生推荐优质的学习平台和资源, 省去同学们自我摸索和找寻的时间, 期望这些丰富有趣的慕课课程能唤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也希望同学们能通过自主学习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和社会竞争力。
由于时代需要 , 辅导员角色面临新的调整 , 即由事务型转向专业化、职业化。这也可以称为辅导员角色的第二次转型。我们海经院的学生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 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慕课, 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新时代学习的特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加快我们自身的华丽转型。我相信, 只要深入研究碎片化时间的管理, 我们海经院的辅导员工作必定能开辟新领域, 我们的学生也将更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摘要:我们利用碎片化时间了解到的人、事、物, 如果不转化为自己所用, 这些时间就相当于白费了, 所以打造碎片化时间管理十分重要, 同时由于大学生的年龄、知识结构等问题, 这个时候辅导员的辅佐、引导作用十分重要, 给与学生正确的方向, 制定适合的学习方案,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找到新的奋斗目标, 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关键词:慕课时代,碎片化时间,引导,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 (暂行) 》.教思政[2014]2号, 2014年3月25日.
去哪儿过年小学作文 篇8
“去奶奶家过年吧。”“去婆婆家过年。”饭桌上,爸爸妈妈互相争着,谁也不让。而我呢,一口口拨着米饭,用眼睛一会儿看看爸爸,一会儿瞧瞧妈妈。
这时妈妈一转脸,对我说:“燕妮,你想去谁家?”我犹豫了半天。干吗把我也扯进来,去谁家不都一样。我刚一表态。爸爸脸一沉,气势汹汹地说:“必须选一个。”我低着头,然后抬起头来对他俩笑笑。他们都以为我有了答案,赶快凑过来。我大声说:“你们不饿,我饿,我要吃饭!”我把每样菜都夹一筷子,跑到客厅,打开电视边看边吃,而妈妈爸爸那边还在吵。真是龙虎相遇,不分上下,我总算躲过了这场争吵。
下午,我刚刚睡醒,妈妈满脸笑容地就冲我来了一句:“去哪儿过年呀?”我一下又把头蒙在被子里。妈妈把被子一拉开,刚要张口,我灵机一动,对妈妈说:“随便。”妈妈严肃地说:“不行!”“那就去婆婆家吧。”我不耐烦地说。妈妈喜形于色地去给爸爸说。我刚倒下,爸爸又过来了,拉开被子,我坐起来,打了个哈欠,对着爸爸说:“去奶奶家过年。”爸爸满意地又去和妈妈说。
谁知眨眼工夫,他们俩一块来问我,妈妈坐左边,爸爸坐右边。妈妈板着脸孔生气地说:“到底去谁家?”我再一瞧爸爸,爸爸正瞪着双大牛眼看着我。我左瞧瞧,右看看,小心翼翼地说:“到时候再说。”于是赶紧蒙上被子睡觉,生怕他们再把我叫起来。
过新年的前几天,听说爸爸要去队上上班,我欣喜若狂地跑过去对他俩说:“去爸队上过年。”妈妈对着爸爸说:“这是个好主意,还没在你队上过过年呢。”爸爸也笑笑说:“好吧。”
压岁钱去哪儿了小学作文 篇9
我最喜欢过的节日就是春节,因为在这一天可以从长辈那里得到“压岁钱”。听妈妈说,“压岁钱”是我国的古老传统习俗之一。她最早起源于唐宋时期,民间认为送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来贿赂它们,从而化凶为吉,平平安安的度过一岁。因为它寓意美好,所以一直流传到今天。
今年春节,我给家里的长辈磕了一圈头,就收到了2600元的压岁钱,可把我乐坏了。我数着手里红红的钞票,心想:这么一大笔“财产”我要怎么合理利用呢?
我想了一个晚上,终于做出了一个“理财方案”。首先,我交给了妈妈20xx元,因为妈妈春节也要给表姐、表妹、表弟们发压岁钱,我就当替妈妈“回笼资金”了!接着,我又把剩下的600元钱做了一个合理分配:我把其中200元钱拿出来,给单宇航哥哥和张琪姐姐买了一些图书和学习用品,他们是妈妈资助的孤儿,每年春节我都会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望他们。他们收到我的礼物可高兴了,我也觉得很高兴,因为我觉得自己也能帮助别人了。然后,我又在妈妈的帮助下用300元钱下报了一个英语补习班,希望到暑假时能考出一个好成绩。这样,我就剩下100元了。我想,自己也长大了一岁,值得庆贺一下,就给自己买了一个50元的玩具,作为新年礼物。最后的50元钱,我放到了自己的存钱罐里,这可是我的“应急资金”,以备爸爸妈妈不在家时急用。这下,我的压岁钱全都“各就各位”啦!
同学们,你们的压岁钱去哪儿了?
(二)压岁钱去哪儿了作文
压岁钱,大家都熟悉,我猜大家每年都“赚”了不少压岁钱吧?每年的新年时候,做父母亲的会给孩子们的压岁钱,这是为了讨吉利和让孩子们在新年里喜庆洋洋地度过。压岁钱其实除了我们中国外,也有部分的国家会有在新年时给自己孩子压岁钱的传统,例如:韩国、马来西亚、日本、新加坡等等。但你知道哪些国家的孩子是怎样用压岁钱的吗?
韩国的小孩每年得到的压岁钱并不多,但他们的爸爸、妈妈都像辛勤园丁一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如何使用压岁钱,并引导孩子把压岁钱用来买一些学习用品,例如文具、图书,而且还教育孩子要爱护文具、图书。
马来西亚的父母会很精明,他们每年都会帮孩子们把压岁钱存到银行里,等到将来他们的孩子们像鸟儿一样可以展翅高飞时,才把存在银行里的钱还给他们。
日本的父母最豪气,在日本每年平均每个孩子收到的压岁钱有二万多日元,这些压岁钱都归孩子拥有,日本的孩子会用玩游戏和食品。最值得表扬的是新加坡的父母,因为新加坡的父母一直保留着压岁钱的优良传统,每年他们只会给每个孩子一元或者二元的压岁钱,说是仅仅为了讨吉利,而他们的孩子们收到压岁钱后都会兴高彩烈。
在我们中国,孩子们的压岁钱多由他们的父母掌管,我猜大部分孩子最后都不知道自己的压岁钱去了哪儿。说起我的压岁钱就有趣了!我的压岁钱也是由父母保管,但我的压岁钱就像和我捉迷藏一样,每次当我想用到它时,爸爸、妈妈总是经过一番辛苦的“寻宝”之后,神情古怪地说你的压岁钱失踪了。
其实我的心里是明白的,因为家里不算太富有,每次家里缺钱时,我的压岁钱都被爸爸或者妈妈征用了,用来买柴、米、油、盐。唉!什么时候我的压岁钱不再和我捉迷藏呢?
(三)压岁钱去哪儿了作文
每到新年长辈们都会给孩子们压岁钱,也是我们小孩子最开心的时刻!我们多想天天都是新年,这样就可以得到很多压岁钱了!
小时候,我们向叔叔阿姨们打个招呼,他们就会给我们压岁钱,看着得到的压岁钱心里美滋滋的!随时都可以用它去买玩具,好吃的,新衣服……我们可喜欢花压岁钱了!
上一年级的时候,妈妈教我用压岁钱买些铅笔,橡皮,铅笔盒,尺子……有一天我们经过一座天桥,看见一些衣衬破烂的爷爷奶奶们在天桥上向人们乞讨,行人没有几个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看到这些我伤心极了。我悄悄对妈妈说:“妈妈我可以把我的压岁钱分一些给他们吗?”妈妈满脸赞许的说:“可以啊!”我拿出一些压岁钱分给了他们,爷爷奶奶们连连对我说:“谢谢你,善良的小姑娘。”他们的话使我非常开心!
二年级的时候,我和妹妹一起去图书馆看书,我随身带了些压岁钱,我们看到一本很好看的书,书名叫《一百个孩子一百个梦》,妹妹特别喜欢这本书,我就问妹妹:“你喜欢这本书吗?”妹妹大声说:“我很喜欢。”我就用我的压岁钱给她买了这本她喜欢的书,看着她那高兴得手舞足蹈的样子,我心里别提有多开心!而且我自己也很喜欢这本书。
三年级了,在寒假过年的时候我们一家子一起去了趟
大西北,去看爷爷奶奶。在西北我有很多大爷大娘,过节的时候他们过来拜见爷爷奶奶,看到我们和爷爷奶奶在一起,他们也很开心,因为我们很少会见,见面的机会很少,因此他们给了我们不少压岁钱。
奶奶年纪大了,特别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见面机会,总是拉着我和妹妹的手,给我们讲她的故事。我和妹妹商量了想给奶奶一个惊喜,就拿出大爷大娘们给的压岁钱,给了爷爷两百元,给奶奶两百元,奶奶看着我们给她的钱感动的哭了。爷爷奶奶说:“宝贝真乖,真懂事呀!”
糖果去哪儿了 篇10
午睡起床音乐响了,欣欣穿好衣服,小眼发亮,悄悄地说:“老师,萱萱偷吃了你的糖果。我看见她床底下还有巧克力纸呢! ”我扫视电脑桌,那盒喜糖的确不见了。孩子们虽小,但至今为止,老师们随手放在桌上的东西从没丢过。我对欣欣悄悄耳语:“嗯,糖果的确不见了,但老师希望你保密。”我没有惊动其他幼儿,先悄悄来到萱萱床前弯下腰看了看,果真如欣欣所说,萱萱床下有几张巧克力纸。但仅凭这些不能说萱萱吃了啊。尽管萱萱曾做过类似的事情, 常有小朋友告状说她喜欢撕小贴画, 甚至有时午餐喜欢吃完自己的鸡腿拿起旁边小朋友的鸡腿就啃。借这件事,得与孩子们好好讨论了。
吃完点心,集体活动时我说:“今天早上,月月送老师一盒糖果。”我留心观察小朋友的表情,当谈到“糖果”时,萱萱神情躲闪,我继续说:“那是月月姑姑结婚的喜糖, 可是, 那盒糖我还没来得及拆开就找不到了……”还没说完, 小朋友叽叽喳喳起来:“谁呀? 谁吃了?”萱萱这时小脸涨得通红,毕竟是孩子啊!目标锁定后,我停了停,说:“不过啊,这喜糖我打算再转送给一个小朋友的, 因为最近老师发现这个小朋友各方面进步很大,老师想鼓励她继续坚持,争取尽早当一回每周之星。”我注视着萱萱的眼睛,她的小脸憋得更红了。我看着月月说:“月月,你愿意把喜糖送给小朋友吗? ”月月说:“老师愿意,我也愿意。”这时,萱萱站起来说:“老师,那盒喜糖是我吃的,我错了,下次一定改。”
时间都去哪儿了小学作文 篇11
当王铮亮富有磁性的声音缓缓传入我的耳内,我不禁流下了忧伤和惋惜的泪水。冰冷的泪缓缓划过脸颊,耳边那动听的歌声还回想着,每重复一遍,我的心就一阵一阵地抽痛。时间,是那么无情,那么让人捉摸不透,明明刚刚还没有走,后一秒已经离你越来越远,直至消失。
“时间都去哪儿了……”那句歌词一直在一遍一遍地回荡,就像是一句咒语,狠狠地扎入了我的心中,让我十分悲伤,不禁感概万千。时间就是这么任性、无情,它辜负了从前许下的所有的美好诺言,将你越带越远,渐渐脱离了原先设定好的轨道,让你猝不及防,回首时却已物是人非,不禁泪落三尺。还没有好好地去享受美好,就连珍惜都还来不及,原来时间已经悄然走远,你追不上它的步伐了。曾经许下的美好誓约渐渐破碎,人走茶凉,可谁也没有错,时间,也没有错。唯一感到惋惜和悲伤的,是最初拥有快乐的时候,没有去好好珍惜,渐渐地就老了,青春易逝,繁华将过,一切都将会变得物是人非。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这隐藏着淡淡的忧伤的旋律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弦,悲伤,悄然而来。孤独,注定是无法摆脱的吗……
时间都去哪儿了学生作文300字 篇12
老师的时间去哪儿了?时间带走了他洪亮的声音,留下了沙哑。老师的时间被上课和批改作业占用了,变成了我们的知识。爸爸妈妈的时间去哪儿了?时间带走了他们年轻的容颜,留下了满头的白发。他们的时间在陪伴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慢慢地度过了,变成了我们的成熟。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在看书学习中度过了,在玩耍中悄悄地溜走了,在我们的成长中消逝了。
是我跑得太慢,还是时光飞逝的`太快呢?时间,你能跑慢些吗,真希望你能让我们的童年更长一些。
时间都去哪儿了 篇13
慢吞吞地拖着沉重的步伐走进教室,嘈杂瞬间将我淹没。其中,某某痛苦的叫喊声尤为清晰:“啊! 今天作业这么多啊,哪有时间做啊! ”说完,同学们齐刷刷地看向占据了小半幅黑板的作业,抱怨声此起彼伏。绕开拥堵在黑板前的人群,默默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我缓缓地将各种课本、练习册、试卷放在桌上。看了又看黑板上令人不忍直视的作业,几秒前的“坚决不抱怨作业多,一定埋头苦干”的决心一瞬间化为乌有。我呆呆地望着眼前的各科习题,怨气涌上心头。可抱怨的话还没说出口,却被同桌抢了先:“天哪,这么多作业根本来不及做,时间不够啊,也不多给点时间……”我无奈地揉揉早已起茧的耳朵,这样的话,早已听了无数遍了。
可是,真的是时间少了吗? 当然不是。那么时间都去哪儿了呢?
环顾四周,很快我便发现了时间的踪影。
教室昏暗的一角,某人用书挡在脸前,正惬意地与周公“相会”,望着堆放在他面前种类各异却都洁净如新的作业本,我终于明白这便是他所谓的“作业多得来不及做”了。瞧,时间正伴着他甜甜的睡意悄悄溜走呢。再转过头去,视线又定格在某某嬉皮笑脸的表情上。只见他身体向后仰,将椅子翘起,一会儿转向后面自顾自地讲两句话,一会儿又嬉笑着拍拍前面的同学,想与他讲话,最后又自娱自乐起来……我看到了,时间正藏在他“欢乐”的笑声中渐渐飞远。
我们的青春还有多少时光可以虚度? 铃响,收卷的那一刻,我们还有多少欣喜与苦痛来不及品味? 我们要在匆忙中告别我们的青春吗?
上课铃响了,教室里的嘈杂终于归于平静。唉,只是可惜了这课前的几十分钟,我暗暗叹息道。
时间去哪儿作文 篇14
一个个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面孔,一件件记忆犹新的趣事,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数也数不清,像。今天我和一位同学在学校里漫步,当走的以前的教室,仿佛看到了当年青涩的自己和同学们在教室里嬉戏,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原本懵懵懂懂的我们,变成了大哥哥大姐姐。
我们还走过以前我们玩耍的地方,我们在那玩抓人,围成一堆聊天,讲鬼故事,聊八卦,说笑话。那时候没有优愁只有快乐,没有烦恼,只有幸福,如果能回到那时候那该有多好。
如果时间可以倒流,回到六年前,重回那个没有忧愁的欢乐世界,回到那个疯玩疯闹的童年。但是六年小学光阴还有半年就结束了,只有舍不得。
时间去哪儿作文 篇15
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即使有苏轼的“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的豪阔诗句,也无法阻止时光流逝,我们必须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天,可我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又是一个暑假即将来临,坐在书桌前,看那窗外云淡风轻,听那枝头蝉鸣嘈杂,我的思绪又回到了期末考试前……
期末考试的脚步越来越近,欢乐了一个学期的我却缺乏迎上去的底气:这个学期太安逸了——课间是和同学上演汤姆和杰瑞,回家是胜利大逃亡,作业是小和尚念经……从没想过期末考试来得是那么快、那么急!
记得在期末考试前的一个周末,妈妈让我去复习,我便不情愿的拿着书做到了书房,可心里却想:最近这么紧张也不让玩一会儿放松一下!面对电脑坐在书桌前,嘴上不敢反抗的我心里一下子有了一个“好主意”:告诉妈妈老师让查资料,需要上网!得到允许后,我就迫不及待的打开了电脑,趁着妈妈转身进入厨房的空间,我就开始玩起了“植物大战僵尸”……当我玩得正“疯狂”的时候,突然发现一个人站在我身旁——我仰头一望,这不正是妈妈吗?我发誓当妈妈出现在我的背后看着我操作着植物奋力抵抗僵尸的入侵真的是个误会——我原本是想在电脑上看看在线复习的课程的。可是,却鬼使神差的玩起了还没通关的游戏。结果,自然是电脑因为我被关了“禁闭”。
被妈妈一顿训斥后的我,恨不得拿出头悬梁锥刺股的努力来给她看看,可直到妈妈轻轻推开门叫我吃晚饭,我才发现:练习册的脸比我的脸还干净。时间呢,时间都去哪儿了?闹钟滴答:时间在喝水中流走,时间在发呆中逝去,时间在零食上消磨,时间在抠摸中飞离……
暑假去哪儿小学生作文 篇16
一、《爸爸去哪儿》的娱乐化
在这个媒介娱乐的时代,“娱乐是无目的的,而娱乐节目则有很强的目的性,其目的就是让观众从中获得尽可能多的感性愉悦”[1]。《爸爸去哪儿》的第一季和第二季在内容上是相近的,都是由几位明星爸爸在节目中与子女一起进行三天两晚的美丽乡村体验,在这几天中考验爸爸们单独照顾孩子们饮食起居的能力,同时还要完成节目组布置的各种需要由父子(女)共同完成的任务,父子(女)俩在陌生的环境下憨态百出,更真实的表现给观众带来愉悦感。在节目,爸爸们在没办法彩排,没办法预知孩子种种表现的情况下本色出演,再加上四五岁的孩子本身就活泼可爱,所以在节目中我们看到了更多父子或父女之间的幽默与欢乐成分。比如,在节目中田亮在每一项任务前都会有惊人之语,并戏称“预言帝”;各组家庭在抢房子环节搞笑成分比比皆是。观众也从这一节目明星爸爸与孩子们的生活百态中感受到快乐。这个节目同时也展现给观众父子(女)之间最平常的生活方式及教育方式。各位爸爸在与孩子的相处中让公众看到了不同教育方式带来的不同结果。比如:林志颖与田亮在一起欣赏上一期的《爸爸去哪儿》,林志颖就发表自己对爱哭孩子的教育方式,结果在后期换爸爸角色中林志颖面对爱哭的森碟使出浑身解术也没办法教育好这个爱哭的孩子,节目最后林志颖发自内心的感慨到:对女孩的教育方式与男孩子的是截然不同。该节目在娱乐公众的同时也引起公众的共鸣,更加关注自身家庭爸爸与孩子间的沟通与交流。
电视娱乐节目,就是“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美国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家杰姆逊认为,“大众文化,概而言之就是传媒文化的另一种称谓”,其表现形式为“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的文化。[2]大众文化通过日常生活来呈现公众所喜闻乐见的节目形态。在高雅艺术的鉴赏中,公众很难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艺术家的作品。然而,在大众文化的审美视域下就可以如此,因为大众文化本身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取材来娱乐公众的文化。《爸爸去哪儿》就是要把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事情表现出来,节目采用纪录片的方式,72小时无死角的监控与拍摄,努力呈现出最真实的父子或父女,让观众感受到明星父子或父女间最真实的关系,引起观众对自己生活中父子或父女间关系的思考,并从中体味出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快乐。这些都体现出了大众文化审美的娱乐化。
二、《爸爸去哪儿》的受众大量化
湖南卫视的这一节目因为版权购买自韩国热播的《爸爸!我们去哪儿?》,所以在开播前就有一定的受众基础。《爸爸去哪儿》第一季为了使节目有更多的受众,采取了多种的营销模式和明星效应。在节目开播前主要利用官方微博进行营销,在其正式播出前,宣传片已经在湖南卫视的屏幕上播出。与此同时,林志颖和李湘微博同步转发《爸爸去哪儿》即将上映的消息,赢得了上千万粉丝们的呼应与转发,扩大了其节目的传播渠道,提高了节目的收视率。
《爸爸去哪儿》在2013年获得了相当可观的收视率。《爸爸去哪儿》的收视率均为同时段第一。湖南卫视在电视版《爸爸去哪儿》第一季结束后,还组织原班人马拍摄了《爸爸去哪儿》的大电影在贺岁档播出,并创下7亿的票房纪录,位居华语电影第二位。《爸爸去哪儿》第二季节目于2014年5月开始录制,并于6月20日正式开播,2014年10月3日《爸爸去哪儿》第二季大结局收视全面大涨,再次领跑亲子综艺节目的冠军。《爸爸去哪儿》一时间成为国内备受瞩目的一档综艺娱乐节目。虽然公众对于《爸爸去哪儿》连续两年的不断走红有不同的声音,褒贬不一,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其在同类节目的分量。
“大众文化表达的是普通人的常态经验,而不是精英们推崇的非常态经验(精英经验),它是日常生活的文化,而不是否定日常的文化”。[3]这一节目是与大众的日常生活相接近的,在电视上呈现出明星父子(女)平常的状态,也是公众喜闻乐见的内容。《爸爸去哪儿》是获得成功的一个大众文化产品的代表,其成为备受瞩目的文化产品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该节目所呈现的恰是公众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父亲与孩子之间的爱,也是忙碌生活中最难实现的父子(女)的亲子互动。这个产品被现代大众传播媒介持续生产,成批地制作和传递大量信息作用于更多的受众,于是就拥有了受众的大量化。大众文化无论是在审美方面还是价值取向上,都是体现日常生活中人们所乐于接受的文化。正是因为这样,《爸爸去哪儿》才能获得如此多的受众群体。大众文化更现代的意义是体现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亲情,从而被许多人所喜爱,这才成就了《爸爸去哪儿》的受众大量化。
受众的大量化也引起大众媒介的广泛参与,媒介以其更大的影响力渗透到民众日常生活中,并影响着民众的审美情趣、审美观念以及生活方式等。受众的大量性必然会引起电视节目的类型等在一段时间内成为流行,流行结果就是类型的模式化。
三、《爸爸去哪儿》的类型模式化
电视娱乐节目大体分为三类:真实电视、真人秀游戏和真人选秀。[4]《爸爸去哪儿》属于真实记录类型的真人秀节目。[5]在2013年,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得到了社会大众的认可后,其他电视台在2014年纷纷加入亲子节目的阵营里。2013年11月10日,正大综艺《宝宝来啦》以一句“你真的了解你的孩子吗?”将央视综艺节目的阵营引向亲子题材。2014年陆续有24档亲子类节目先后出现:《家有儿女》《我猜我宝贝》《爸爸你好吗》《辣妈学院》《花样爷爷》《因爱而生》《萌宠成长记》《爸爸请回答》《改造熊孩子》《宝贝看你的》《中国新生代》《陪我摘星星》《走吧!宝贝》《你好小伙伴》《人生第一次》……江苏、浙江、东方、安徽、湖北等多家卫视将制作播出以上提到的亲子类节目,除了以上节目,《爸爸去哪儿》第二季也继续开播。这些类型相似的娱乐节目,惟一区别就是参与的明星各不相同,有的节目也以草根为主。
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就把大众文化看作是“批量的文化生产场域”,大众文化为了追求商业目的而不断生产公众所喜好的文化产品,以此来占据市场份额,从而获得更多的商业利益,于是获得成功的大众文化产品便有了市场的导向作用。《爸爸去哪儿》的类型模式化也造成了国内亲子类节目的批量生产。一个《爸爸去哪儿》节目获得了收视率的同时也带动了二十几个模式化的节目形式跟风而来。类型模式化也 成为各大电视台规避商业风险的一个因素。“迎合大众的审美趣味和道德习惯的结果,就是大众文化在形式和价值取向方面的常规化倾向。于是就有了大众文化模式化的叙事结构与人物性格,反复出现的主题———母题选择,雷同的、可复制的情节安排,大众化的语言风格等。”[6]
这便是《爸爸去哪儿》在国内各家电视台所引起的类型模式化。一旦哪一档节目有大量的受众就必然引起其他人的群体效仿,于是就出现了模式化,而模式化则使得大众文化的故事、情节、意蕴和场景等审美因素又具有了类型化的倾向。这样的发展趋势又使得国内的娱乐节目在一段时间内出现亲子类真人秀节目“一窝蜂”的现象,节目雷同,缺乏了个性化的特点,限制了电视节目的创新与发展。
四、《爸爸去哪儿》的商业化
《爸爸去哪儿》属于大众文化的范畴,大众文化一出场就看中的是商业利润,这个是大众文化无法回避的现实。《爸爸去哪儿》必然要通过大量的受众群体,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从而产生巨额的商业利润,这是它无法摆脱的终极目标。《爸爸去哪儿》既不是纯粹的艺术作品,也不属于高雅艺术的范畴,制作方看重由《爸爸去哪儿》这一档节目所带来的赞助费、冠名费和广告费等,企业赞助商则看中了这一节目所带来的隐性收益。在2013年岁末,湖南卫视又将《爸爸去哪儿》拍摄成大电影在贺岁档播出,在众多的质疑声中依旧获得了很高的票房份额。《爸爸去哪儿》成功后不仅给主办方带来大量的商业收益,对于参与的各位明星家庭来说猛增的知名度也给他们带来许多的经济收入。例如森碟为《神偷奶爸2》配音,为步步高点读机做广告;王诗龄则参加国际T台秀,代言伊利牛奶;林志颖和Ki Mi为途牛代言;郭涛和张亮的商业活动也日益频繁等。同时也正是因为《爸爸去哪儿》第一季所带来的巨大商业利润,湖南卫视在2014年五月份又开拍《爸爸去哪儿》第二季,《爸爸去哪儿》第二季依旧获得很高的收视率,并且带动了各旅游景点的门票收益。为了获得更多的商业利润,大众文化的制作方才会想尽办法获得大量的受众,生产愉悦公众的文化作品,去研究公众的喜好,迎合公众的品味。而其他各电视台之所以制作一系列类型模式化的亲子类节目同样也是看到了《爸爸去哪儿》为湖南卫视带来的各种商业收益。
五、结语
【暑假去哪儿小学生作文】推荐阅读:
学生作文:时间都去哪儿了09-13
笑靥去哪儿作文05-23
过年去哪儿作文07-14
童年去哪儿了作文08-12
爸爸去哪儿了-作文09-03
年味儿去哪儿了作文08-09
老房子去哪儿了作文09-07
时间都去哪儿了初三作文10-15
看爸爸去哪儿大电影300字作文06-30
时间都去哪儿了作文450字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