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两部法规的体会

2024-07-19

学两部法规的体会(共3篇)

学两部法规的体会 篇1

两项法规心得体会:学两项法规 修党性之身

两项法规心得体会:学两项法规 修党性之身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两项法规(以下简称两项法规)出台后,我作为一名基层纪检工作人员,认真学习两项法规原文、积极参加座谈会、主题研讨会,独立完成“两项法规”知识测试题,做到心存法规、敬畏法规、遵守法规,自觉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和法规意识。学习之余,些许感受与大家分享。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执行八项规定打开作风建设的切入口,出台系列“四风”问题禁令,继总书记提出“三严三实”要求后,党中央又修订下发两项法规。两项法规充分体现了“纪法分离,纪在法前,纪严于法,纪法衔接”的特点。使作风建设由“他律”向“自律”提升,由法规向“法律”延伸,从而达到无缝链接。

透过新法规学习,我深刻感受到共产党员要重塑宗旨意识,严修党性之身。

党员干部要正心诚意。心不正,则言不正,身不正。种种腐败弄权现象的背后,都是一颗“贪”心在作怪。贪财,贪色,贪权,贪名。心没有摆正,没有一颗“公”心,就不能坚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忘记党员的宗旨意识,不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遇事先考虑,如何才能使自身的利益最大化,“有利才起早”,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不能按程序,讲效率。意不诚,则廉不明。不能坚持“崇廉拒腐,清白做人,干净做事”。从一盒烟、一瓶酒开始,手越伸越长,不断触碰法律底线。将应办之事,变为牟利之事,职务行为变为营私手段。两项法规出台之后,再次为全体党员干部敲响了一记警钟。法规从细微处着手,思微见著。《韩非子·说林上》讲“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汉班固《白虎通·情性》也谈“智者,知也。独见前闻,不惑於事,见微知著者也。”近年来,党员干部涉规触法事件屡见不鲜,可见,我们党内确实存在着一小撮“投机分子”。两项法规的出台,体现了“纪在法前,纪严于法,纪法衔接”的创新点,使我们的法律、法规更加完备,进一步强调了党员干部要正确定位,深化宗旨意识,体现公仆本色,正视权力行使,法规再次充分体现了党的领导集体的大智慧。

党员干部要修身齐家。清刘蓉在《习惯说》有云“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大凡违规违纪之人,后院起火不计其数。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党员干部交友须慎重,品行高洁之人必有诚挚之友,必具贤淑至亲。“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传统文化中的儒学思想的精华和我们党的宗旨意识不谋而合。修身,就是要修德,修智,修为。党员修身要做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要“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修身就是要先人后己,作为党员干部,要以两项法规为戒条,尚俭戒奢,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能够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奉献,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做人民的好公仆,维护人民利益,提升自身思想境界,树立良好家风。管好身边人,自己不违规违法,也不能借身边人之手从事违规违法行为。《纪律处分条例》在六大纪律中,违反廉洁纪律行为中的第80-82、84、85、88、92、94条;违反生活纪律行为的相当大的一部分都是在党员干部修身齐家方面的具体要求,生活奢靡,与他人发生不正当关系,违背社会公序良俗,违反家庭美德。这些也是对每一个普通人基本的道德准则,现在提升到法规层面,对领导干部严格要求,以期达到领导干部,其身正,不令则行的模范带头作用。“家和万事兴”,处理好家庭关系才能有精力去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把端正家风与树立良好的党风联系起来,把国家利益,人民群众疾苦放在心头,严格要求身边亲属,树立良好家风,真正做一个上不愧党,下不愧民的好党员、好公仆,深化党员的宗旨意识。

学习两项法规,正心诚意,修身齐家,重塑党员宗旨意识,是每位党员干部当务之急,必修之事,必行之为。

学两部法规的体会 篇2

关键词:档案开放档案保密涉密档案档案工作

2014年有两部保密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一是2014年1月17日签发,同年3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保密实施条例”),二是2014年3月9日签发,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的《国家秘密定密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定密规定”)。这两部法律法规的出台对档案部门开展档案开放工作带来了一定影响,特别是涉密档案如何进行开放的程序、要求等,这些都需要档案工作者深入思考。

一、对档案开放范围的影响

“定密规定”第十九条规定“下列事项不得确定为国家秘密(一)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二)属于工作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三)已经依法公开或者无法控制知悉范围的;(四)法律、法规或者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公开的。”也就是说,只有档案内容涉及国家秘密,才可确定为涉密档案,从而进一步进入具体定密为绝密、机密、秘密的环节。而不开放档案的范围则较为宽泛,不仅涉及国家秘密的档案内容不可对外开放利用,还包括上述“定密规定”第十九条不得确定为国家秘密的,如工作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及无法控制知悉范围的档案内容也不可对外开放利用。鉴于此,档案部门在重新修订1991年9月27日国家档案局、国家保密局发布的《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档案解密和划分控制使用范围的暂行规定》时,可否结合上述规定内容,明确内容涉及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及不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无法控制知悉范围的档案为不可对外公开的档案。同时明确制定不开放档案范围划分细则,分别针对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几大类不开放内容之下的具体内容进行细化,这样更加有利于档案开放工作的实际操作与合理开展。

二、对档案开放工作程序的影响

(一)“自行解密”程序尚需明确

“定密规定”第三十二条规定“国家秘密的集体保密期限已满、解密时间已到或者符合解密条件的,自行解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八号)第十九条规定“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已满的,自行解密。”根据上述规定,从字面看,涉密档案的涉密期满是可以自行解密的,因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十九条“国家档案馆保管的档案,一般应当自形成之日起满三十年向社会开放”的规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十五条“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不超过二十年,秘密级不超过十年”的规定,国家档案馆馆藏档案年满三十年,进入档案开放审查程序后,即使有涉密档案,因其最高密级——绝密级的保密期限已满,应当可以自行解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因缺少自行解密的正确解释以及执行程序的确认,大多数国家档案馆都采取了只要有涉密档案不管是否保密期限已满,一律判定为不开放。这样势必影响馆藏档案的开放程度。

(二)已进馆涉密档案解密责任人与程序需进一步明确

“定密规定”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已依法移交各级国家档案馆的属于国家秘密的档案,其解密办法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另行制定。”已进馆的涉密档案其解密办法应由保密部门会同档案部门共同制定。但是,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另行制定的、已依法移交各级国家档案馆的属于国家秘密,其档案的解密办法尚未出台,各级国家档案馆尚处于无法可依,无从操作的状态。目前只能按照“保密实施条例”第十六条“已经依法移交各级国家档案馆的属于国家秘密的档案,由原定密机关、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解密审核”,以及第十七条“机关、单位被撤销或者合并的,该机关、单位所确定国家秘密的变更和解除,由承担其职能的机关、单位负责,也可以由其上级机关、单位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机关、单位负责”的规定办理。需要注意的是,其具体的办理程序没有详细说明,因此在实际操作层面上,各级国家档案馆无从下手。对此,北京市档案局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例如,2014年10月北京市档案局出台了《北京市区县档案馆馆藏档案开放工作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各区县档案馆保管的,具有国家秘密标志的档案必须先解密后再进行开放鉴定。凡涉及属于国家秘密的档案,由原定密机关、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解密审核。”可以说,这一举措在已进馆涉密档案解密开放工作的职责确定及操作程序方面先行一步,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尚未就法律法规层面做出规定前,提出“先解密后开放”的程序规定,在衔接档案保密与档案开放工作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但是这一探索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就是这一规定以“保密实施条例”第十六条的内容为依据,如果按照相关规定,实际工作中就需要由做开放鉴定工作的国家档案馆将发现的涉密档案反馈给原定密机关,提请其做此部分涉密档案的解密工作后再进入档案开放鉴定程序,这样会大大增加档案开放鉴定工作的周期、降低档案开放鉴定工作的效率。

此外,从定密责任人职责规定的角度看,根据“保密实施条例”第十条的规定“定密责任人在职责范围内承担有关国家秘密确定、变更和解除工作。具体职责是:(一)审核批准本机关、本单位产生的国家秘密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二)对本机关、本单位产生的尚在保密期限内的国家秘密进行审核,作出是否变更或者解除的决定;(三)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和属于何种密级不明确的事项先行拟定密级,并按照规定的程序报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十九条“机关、单位应当定期审核所确定的国家秘密。对在保密期限内因保密事项范围调整不再作为国家秘密事项,或者公开后不会损害国家安全和利益,不需要继续保密的,应当及时解密;对需要延长保密期限的,应当在原保密期限届满前重新确定保密期限。提前解密或者延长保密期限的,由原定密机关、单位决定,也可以由其上级机关决定”的规定,定密责任人的职责都是对尚在保密期限内的国家秘密进行审核后,作出是否变更或者解除的决定。也就是说,已经移交进国家档案馆的、尚在保密期内的国家秘密档案的解密应当由原定密责任人负责解密,而进入档案开放鉴定审查程序的国家档案馆馆藏档案均已超过国家秘密保密期的档案,原定密责任人对此部分涉密档案则不具有解密职责。这种情况下,是否可以采用“自行解密”方式,直接进入开放鉴定审查程序而不需再走解密程序,需要进一步商榷。

三、对档案解密标识的影响

“定密规定”第三十六条规定“机关、单位对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解密之后需要公开的,应当依照信息公开程序进行保密审查。机关、单位公开已解密的文件资料,不得保留国家秘密标志。对国家秘密标志以及属于敏感信息的内容,应当作删除、遮盖等处理。”“保密实施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国家秘密标志应当标注密级和保密期限。国家秘密的密级和保密期限发生变更的,应当及时对原国家秘密标志作出变更。”这两个法律法规均未对解密标识的具体样式(如尺寸大小)、变更位置(如解密标识压盖在已解密涉密档案的右上角还是左上角),以及原涉密标识如何进行删除、遮盖处理(是用其他纸张粘盖还是用双删除线划掉)等具体细节作出规定,这就导致解密标识变更工作不够严谨规范,可操作性较弱。特别是一旦出现已解密的原涉密档案最终被鉴定为可开放的档案,需要提供上网利用的情况下,如果原涉密标识未处理,新的解密标识标注不规范,则无法进行数字化扫描并提供上网利用。

面对保密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档案开放相关法律法规又相对滞后的现状,档案部门应当会同保密部门等共同将涉密档案的解密、开放鉴定工作进一步做深、做细,尽快出台更为规范化、操作性强的相关法律法规,正确处理国家档案馆馆藏档案保密与开放的关系,让档案开放工作既能保证档案的政治性、隐私性不被侵犯,又能满足社会公众的利用需求,该保密的信息保密,该开放的信息开放,实现不开放档案的信息安全与保密,已开放档案的为民、便民、惠民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八号)[EB/OL].[2010-04-30].http:// www.gov.cn/flfg/2010-04/30/content_1596420.htm.

[2]《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EB/OL].[2011-12-15].http://www.gl.gov.cn/News/ArticleDetail.aspx?arti? cleid=27406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EB/OL].[2010- 03- 07]. http://www.tgc.edu.cn/jjb/ShowArticle. asp?ArticleID=10889.

[4]《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46号)[EB/OL].[2014-02-03]. http://www.gov.cn/flfg/2014-02/03/content_2583273.htm.

[5]《国家秘密定密管理暂行规定》(国家保密局令2014年第1号)[EB/OL].[2011- 12- 15].http://www.liuzhou. gov.cn/xwzx/notice/201411/t20141119_753322.html.

[6]《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档案解密和划分控制使用范围的暂行规定》[EB/OL].[2012-02-21]. http://www. pzhda.gov.cn/fzjs/119075.shtml.

两部党内知识法规测试答案) 篇3

单位: 姓名: 职务: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共(B)条、281字,包括导语、党员廉洁自律规范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等3部分。

A、6 B、8 C、10 D、12

2、《准则》和《条例》的出台,紧扣(B)时代主题,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更加坚固、更加坚实、也更加坚决有力的制度支撑和实践载体。

A、从严治党 B、全面从严治党 C、以德治党 D、依规治党

3、《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适用于(D)。

A、全体党员 B、所有党组织 C、党员干部 D、违犯党纪应当受到党纪追究的党组织和党员

4、党员受到警告处分(A)内,不得在党内提升职务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高于其原任职务的党外职务。A、一年 B、一年半 C、二年 D、二年半

5、对于在党内担任两个以上职务的,党组织在作撤销党内职务处分决定时,应当明确是撤销其一切职务还是某个职务。如果决定撤销其某个职务,必须撤销其担任的(A)职务。A、最高 B、最低 C、任命 D、选举

6、对于应当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但是本人没有担任党内职务的,应当给予其(B)处分。A、警告 B、严重警告 C、撤销党内职务 D、留党察看 E、开除党籍

7、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受到(D)以上处分的,党组织应当终止其代表资格。A、警告 B、严重警告 C、撤销党内职务 D、留党察看

8、党纪处分决定作出后,应当在(B)内向受处分党员所在党的基层组织中的全体党员及其本人宣布,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组织关系将处分决定材料归入受处分者档案。A、15天 B、一个月 C、二个月 D、三个月

9、执行党纪处分决定的机关或者受处分党员所在单位,应当在(C)内将处分决定的执行情况向作出或者批准处分决定的机关报告。

A、一个月 B、三个月 C、六个月 D、九个月

10、通过信息网络、广播、电视、报刊、书籍、讲座、论坛、报告会、座谈会等方式,公开发表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反对四项基本原则,反对党的改革开放决策的文章、演说、宣言、声明等的,给予(D)处分。

A、警告 B、严重警告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11、妄议中央大政方针,破坏党的集中统一的,情节严重的,给予(D)处分。A、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12、有违反党和国家宗教政策的行为,情节严重的,给予(D)处分。A、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13、对抗组织审查,串供或者伪造、销毁、转移、隐匿证据的,情节严重的,给予(D)处分。A、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14、参加迷信活动,情节严重的,给予(D)处分。

A、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

15、用人失察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严重的,给予(D)处分。A、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16、违反有关规定程序发展党员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严重的,给予(C)处分。A、警告 B、严重警告 C、撤销党内职务 D、留党察看

17、违反有关规定办理因私出国(境)证件、前往港澳通行证,或者未经批准出入国(边)境,情节严重的,给予(D)处分。

A、警告 B、严重警告 C、撤销党内职务 D、留党察看

18、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违反有关规定占用公物归个人使用,时间超过(A),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

A、六个月 B.九个月 C.一年 D.一年半

19、违反公务接待管理规定,超标准、超范围接待或者借机大吃大喝,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 严重的,给予(B)处分。

A、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20、因工作不负责任致使所管理的人员叛逃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严重的,给予(B)处分。

A、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21、私自留存涉及党组织关于干部选拔任用、纪律审查等方面资料,情节严重的,给予(B)处分。A、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22、在考试、录取工作中,有泄露试题、考场舞弊、涂改考卷、违规录取等违反有关规定行为,情节严重的,给予(D)处分。

A、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23、以不正当方式谋求本人或者其他人用公款出国(境),情节较重的,给予(C)处分。A、警告 B、严重警告 C、撤销党内职务 D、留党察看

24、临时出国(境)团(组)或者人员中的党员,擅自延长在国(境)外期限,或者擅自变更路线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严重的,给予(C)处分。

A、警告 B、严重警告 C、撤销党内职务 D、留党察看

25、生活奢靡、贪图享乐、追求低级趣味,情节严重的,给予(C)处分。A、警告 B、严重警告 C、撤销党内职务 D、留党察看

26、利用职权、教养关系、从属关系或者其他相类似关系与他人发生性关系,情节严重的,给予(D)处分。

A、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27、在党内选举中搞拉票、助选等非组织活动,情节严重的,给予(D)处分。A、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28、主要领导责任者,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对直接主管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对造成的损失或者后果负(D)领导责任的党员领导干部。A、主要 B、次要 C、重要 D、直接

29、党员犯罪情节轻微,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或者人民法院依法作出有罪判决并免予刑事处罚的,最低要给予(C)处分。

A、警告 B、严重警告 C、撤销党内职务 D、留党察看

30、违反有关规定在经济实体、社会团体等单位中兼职,或者经批准兼职但获取薪酬、奖金、津贴等额外利益,情节严重的,给予(D)处分。

A、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是专门针对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而制定的法规。(×)

2、《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3、民主集中制是党的纪律处分工作应当坚持原则之一。(√)

4、留党察看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二年。(√)

5、对于全体或者多数党员严重违犯党纪的党组织,应当予以改组。(×)

6、对于受到解散处理的党组织中的党员,应当逐个审查。(√)

7、在纪律集中整饬过程中,不收敛、不收手的,应当从重或者加重处分。(√)

8、从轻处分,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的违纪行为应当受到的处分幅度以内,给予较轻的处分。(√)

9、一人有两种以上(含两种)应当受到党纪处分的违纪行为,其中一种违纪行为应当受到开除党籍处分的,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10、对于经济方面共同违纪的,按照个人所得数额及其所起作用,分别给予从重处分。(×)

11、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刑法规定的主刑(含宣告缓刑)的党员,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12、违纪党员在党组织作出处分决定前死亡,或者在死亡之后发现其曾有严重违纪行为,对于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的,可以不用开除其党籍。(×)

13、违纪行为导致的计算经济损失,主要计算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14、对于违纪行为所获得的职务、职称、学历、学位、奖励、资格等其他利益,应当由承办案件的纪检机关或者由其上级纪检机关建议有关组织、部门、单位按照规定予以纠正。(√)

15、在国(境)外、外国驻华使(领)馆申请政治避难,或者违纪后逃往国(境)外、外国驻华使(领)馆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16、驻外机构或者临时出国(境)团(组)中的党员,脱离组织出走时间超过六个月的,按照自行脱党处理,党内予以除名。(√)

17、纵容、默许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利用党员干部本人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谋取私利,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18、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19、违反有关规定取得、持有、实际使用运动健身卡、会所和俱乐部会员卡、高尔夫球卡等各种消费卡,或者违反有关规定出入私人会所,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

20、党员领导干部离职或者退(离)休后违反有关规定担任上市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独立董事、独立监事等职务,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21、党员领导干部违反工作、生活保障制度,在交通、医疗、警卫等方面为本人、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亲属和其他特定关系人谋求特殊待遇,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

22、将公物借给他人进行营利活动,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23、擅自举办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或者借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收取费用,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

24、有违反廉洁纪律规定行为的,应当视具体情节给予警告直至开除党籍处分。(√)

25、遇到国家财产和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时,能救而不救,情节严重的,给予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

26、党组织不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或者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力,造成严重损害或者严重不良影响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

27、党员领导干部违反有关规定,干预和插手建设工程项目承发包、土地使用权出让、政府采购、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介机构服务等活动,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严重警告处分。(×)

28、党员领导干部违反有关规定,干预和插手批办各类行政许可和资金借贷等事项,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

29、泄露、扩散或者窃取党组织关于干部选拔任用、纪律审查等尚未公开事项或者其他应当保密的内容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

30、在党的纪律检查、组织、宣传、统一战线工作以及机关工作等其他工作中,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损失或者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处分。(×)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对中国共产党全体党员和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求的“四个必须”,包括(ABCE)。

A、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B、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 C、必须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D、必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E、必须自觉培养高尚道德情操

2、党员的纪律处分种类包括:ABCDE A、警告 B、严重警告 C、撤销党内职务 D、留党察看 E、开除党籍

3、以下关于违纪行为有关责任人员的区分,表述正确的是(ACD)。

A、直接责任者,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对造成的损失或者后果起决定性作用的党员或者党员领导干部。

B、间接责任者,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对造成的损失或者后果起间接作用的党员或者党员领导干部。

C、主要领导责任者,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对直接主管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对造成的损失或者后果负直接领导责任的党员领导干部。

D、重要领导责任者,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对应管的工作或者参与决定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对造成的损失或者后果负次要领导责任的党员领导干部。

4、丑化党和国家形象,或者诋毁、诬蔑党和国家领导人,或者歪曲党史、军史的。情节较轻的,给予(A)或(B)处分。

A、警告 B、严重警告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5、党员领导干部对违反(AD)等错误思想和行为放任不管,搞无原则一团和气,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A、政治纪律 B、组织纪律 C、作风纪律 D、政治规矩

6、拒不执行党组织的(ABC)等决定的,给予警告、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A、分配 B、调动 C、交流 D、培训

7、有下列行为之一,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ABD)A、违反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规定,不报告、不如实报告的; B、在组织进行谈话、函询时,不如实向组织说明问题的;

C、不如实执行党组织的分配、调动、交流等决定的;

D、不如实填报个人档案资料的。篡改、伪造个人档案资料的,给予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

8、违反办公用房管理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ABD)

A、决定或者批准兴建、装修办公楼、培训中心等楼堂馆所 B、超标准配备、使用办公用房的 C、办公用房里面设置会客厅的

D、用公款包租、占用客房或者其他场所供个人使用的

9、对符合政策的群众诉求消极应付、推诿扯皮,损害党群、干群关系,情节严重的,给予(C)或(D)处分。

A、警告 B、严重警告 C、撤销党内职务 D、留党察看

10、党组织负责人在工作中不负责任或者疏于管理,出现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和本单位发生公开反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或者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以及决策部署行为,给党、国家和人民利益以及公共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给予(B)、(C)或(D)处分。

A、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11、《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部分,针对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围绕“廉洁从政”,从(ABDE)等方面,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要求更高的“四条规范”。

A、公仆本色 B、行使权力 C、为官有为 D、品行操守

E、良好家风

12、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给予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ABC)

A、拒不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决策部署的;

B、故意作出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决策部署相违背的决定的;

C、擅自对应当由中央决定的重大政策问题作出决定和对外发表主张的。D、有对抗组织审查行为的。

13、不按照有关规定或者工作要求,向组织请示报告(BD)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

A、重大变故 B、重大问题 C、重大决定 D、重要事项

14、党员领导干部违反有关规定组织、参加自发成立的老乡会、校友会、战友会等,情节严重的,给予(A)、(B)或(C)处分。

A、警告 B、严重警告 C、撤销党内职务 D、留党察看

15、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ABD)

A、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组织考察和党内选举中搞拉票、助选等非组织活动的;

B、在法律规定的投票、选举活动中违背组织原则搞非组织活动,组织、怂恿、诱使他人投票、表决的;

C、在选举中故意不投票的;

D、在选举中进行其他违反党章、其他党内法规和有关章程活动的。

16、向从事公务的人员及其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亲属和其他特定关系人赠送明显超出正常礼尚往来的礼品、礼金、消费卡等,情节较重的,给予(A)或(B)处分。A、警告 B、严重警告 C、撤销党内职务 D、留党察看

17、对待群众态度恶劣、简单粗暴,造成不良影响,情节较重的,给予(A)或(B)处分。

A、警告 B、严重警告 C、撤销党内职务 D、留党察看

18、不按照规定公开党务、政务、厂务、村(居)务等,侵犯群众知情权,对(A)和(B),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A、直接责任者 B、领导责任者 C、分管责任者 D、间接责任者

19、不顾群众意愿,盲目铺摊子、上项目,致使(ABD)财产和利益遭受较大损失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

A、国家 B、集体 C、公众 D、群众

20、在党内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拉帮结派、培植私人势力或者通过搞利益交换、为自己营造声势等活动捞取政治资本的,情节严重的,给予(C)或(D)处分。

上一篇:致李老师的一封信下一篇:李外河小学有偿补课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