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部公布《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

2024-10-20

人事部公布《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共10篇)

人事部公布《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 篇1

【发布单位】交通部办公厅 【发布文号】厅人劳字[2006]326号 【发布日期】2006-09-30 【生效日期】2006-09-3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交通部

交通部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及实施意见的通知

(厅人劳字[2006]32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厅(局、委),部属各单位、部内有关司局:?

现将人事部印发的《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70号)和《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国人部发〔2006〕87号)转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它对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创新人事管理体制,转换用人机制,促进交通事业单位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各单位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积极做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有关工作。

二、为进一步加强交通行业事业单位的管理,维护行业利益,为交通事业单位提供积极有效的服务,征得人事部同意,我部正组织有关单位开展交通行业特有专业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的研究。各专业组织单位及研究内容是:

(一)部公路司:公路管理(运政、路政);

(二)部水运司:水运管理(港口和水路运输管理,不含地方海事、航道、船检);

(三)部质监总站:交通建设质量监督;

(四)部海事局:海事管理(含地方海事);

(五)中国船级社:船舶检验(含地方船检);

(六)部救捞局:救助打捞(含地方救捞);

(七)长江航道局:航道管理(含地方航道)。

请各专业组织单位按照部的要求,明确任务,落实研究力量,充分调动地方各有关单位的积极性,密切配合,圆满完成有关研究工作。?

三、部人事劳动司是交通行业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性意见研究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各有关专业组间的沟通、协调和交流工作。各单位在开展这项工作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与部人事劳动司联系。?

联系人:董宇、严红 联系电话:(010)65293016、65293017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人事部公布《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 篇2

《条例》适应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 将岗位设置、公开招聘、竞聘上岗、聘用合同、考核培训、奖励处分、工资福利、社会保险、人事争议处理, 以及法律责任作为基本内容, 确立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基本制度。《条例》的颁布和实施, 对于建立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符合事业单位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的人事管理制度, 建设高素质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 促进公共服务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条例》明确, 中央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全国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工作。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所属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

《条例》规定, 事业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岗位, 明确岗位类别、等级。事业单位新聘用工作人员, 应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条例》规定了聘用合同的期限、初次就业人员的试用期, 明确了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的条件、列明了聘用合同解除的情形以及合同解除、终止后人事关系的终止。

《条例》规定, 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聘用合同规定的岗位职责任务, 全面考核工作人员的表现, 重点考核工作绩效。事业单位应当根据不同岗位的要求, 对工作人员进行分级分类培训。

《条例》明确了奖励的情形, 确立了奖励的原则, 明确了奖励种类。《条例》规定了处分的情形, 明确了处分种类, 提出了处分工作的要求, 确立了处分解除制度。

《条例》规定, 国家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应当结合不同行业事业单位特点, 体现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等因素。

人事部公布《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 篇3

发改委酝酿首都经济圈总体布局两核三轴一带三重点

据了解,发改委已经初步草拟了首都经济圈总体布局,即“两核三轴一带三重点”,而环首都经济圈或以北京为中心由津冀“8+2”个地区组成,包括河北省的石家庄、廊坊、承德、张家口、保定、邯郸、邢台、唐山和天津的蓟县、宝坻。

中国驻越南大使馆提醒中国公民注意安全!

近日,越南平阳、胡志明市、同奈、隆安、河静、太平等省市均发生了针对中资企业和人员的暴力打砸事件。中国驻越使领馆已启动应急机制,并提醒在越南的中国公民注意安全,尽量避免外出。

XP彻底“裸奔” 黑客可瞬间侵入你的电脑!

5月13日,停止对XP系统进行更新以后的第一个补丁日,微软会继续为Windows7、Windows8打补丁,但是不会再为XP打补丁,XP会有越来越多的已知的漏洞存在,黑客可以不经过木马直接入侵你的电脑,你的电脑将处于一种非常不安全的状态。

手机售后服务调查:苹果勉强合格 小米HTC垫底

38家消费维权单位联合发布的手机售后服务调查报告显示,索尼售后服务最佳,得92分;其他品牌未超76分,苹果、中兴、步步高/VIVO刚及格,小米和HTC只得56分。报告称,起步较晚的国产品牌售后服务正逐步赶上一些跨国品牌。

久久鸭制品再次被查出含有甲醛

北京食药监局5月14日通报,在监督检查工作中发现“久久鸭”牌袋装腐竹等5种食品不合格,在全市范围内停止销售。这批外包装标识为“久久鸭”牌的袋装腐竹,在今年1月10日由河南久久鸭豆制品厂生产,被检出甲醛次硫酸氢钠等含有甲醛类物质的成分。

房产中介:互联网金融下一个消灭对象

平安集团旗下的平安好房网于5月15号上线。二手房市场实行零中介费;将豪掷5亿元返利给购买新房的消费者,用户为买房准备的现金可用购买其金融产品,收益率相当于购房优惠。该网站宣称,房地产中介或将会是互联网金融下一个消灭对象。

个人信用报告网上查 扩大至15个省市区

身份证前两位为32、51、50、11、37、21、43、45、44、33、12、65、31、42、63的个人,均可上网查询信用报告。最快24小时出结果。信用报告记录了信用卡、住房贷款、逾期明细,还包括欠税记录、民事判决记录、电信欠费记录等。

一句话新闻

5月14日,九元航空落户广州,与波音签约60亿美元购50架飞机,最迟今年9月前开通首条航线。航线设计以广州为始发点,将推出一些9元、99元、199元、299元等低价机票。首批线路或开通广州到北海、港澳等。

5月14日,中国移动推出70元2G流量,还推出了流量“季包”和“半年包”。5月15日起,联通推出了1折订购1G流量半年包(原价100元)活动,该流量月底不清零,半年有效。三大运营商已经有两家宣布调整资费套餐。

人事档案管理办法(试行) 篇4

人事档案管理办法(试行)

各分子公司、本部各部门:

为了规范公司劳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对人事档案进行妥善保管,维护人事档案材料的完整性,防止材料损坏和遗失,以及便于人事档案材料的使用,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信息依据,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适用范围

员工人事档案日常管理。

二、管理原则

安全、保密、清晰、完整。

三、管理职责

由人力资源部(行政人事部)负责按本管理办法对公司所有员工的人事档案进行管理。

四、管理程序

(一)人事档案建立

新员工入职之日,由人力资源部(行政人事部)为其建立一个独立的人事档案。人力资源部(行政人事部)首先对档案材料进行收集和整理,若收集的是复印件必须与原件对照审验,且由员工本人在复印件空白处标注“此为本人真实***证之复印件”,并签字确认大母指用印,准确无误后进行归档。人事档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资料:

1.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复印在同一张A4纸上)、户口本复印件(户口本主页及本人页)。

2.证书复印件。证书包括职业资格证书、职称证书、学历及学位证等。

3.管理及技术关键岗位的员工,应有其原工作单位出具的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证明。4.近期免冠1寸彩照1张。

5.应聘人员登记表(包括附带的个人简历)以及员工信息采集表。

6.县区级以上医院体验合格证明。体检项目包括但不限于:血常规、胸部透视、心电图、肝功能(禁查乙肝)。

7.从事保卫等重要岗位的,应有户籍所在地公安部门开具的“无犯罪记录证明”。8.法规规定的特殊岗位,应有职业资格或从业资格证书复印件(原件应审验)。9.《劳动合同》或《劳务协议》,以及《保密协议》和《承诺函》正本各一份。

10、背景调查表(主管及以上岗位,出纳及关键核心岗位)及录用审批表。

11、员工手册签收单。

(二)人事档案资料的添加

以下类别信息,由人力资源部档案保管专员在收到资料后添加到其本人人事档案中:

1、人员转正申请审批表及相关转正材料及考核资料。

2、员工与公司补充签订的各种重要的个人申请、承诺、协议、保险等材料。

3、员工岗位(职务)变动调整通知书。

4、员工晋升、各种处分、处罚材料和通报批评等奖惩类相关资料。

5、员工变更的个人资料。

6、员工劳动合同续签意见征询单。

7、员工离职申请、离职审批表、离职交接手续等记录。

8、终止劳动关系通知书员工签收回执。

9、其他需添加的资料。

(三)人事档案的其他专项保管

考虑部分专项工作特殊情况,以下类别由各业务负责人对相关人事档案材料作专项保管。

1、员工考勤类材料。

2、员工薪资变动资料。

3、员工考核考察资料,包括月度考核、考核、晋升考察等资料。

4、员工培训申请、培训记录、培训心得、培训效果评估等与培训相关的资料及考核相关资料。

5、按相关食品安全管理法规须持有的健康证相关资料。

6、其他需单项保管材料。

(四)人事档案编号

1、公司人事档案统一按SAPHR系统员工工号编号。

2、员工离职后,其档案从在职档案中取出归入离职人员档案,但档案编号保持不变,仍采用原工号编号。

(五)人事资料的定期更新与维护

1、员工有调动、考评、奖惩等人事动态时,及个人资料有变化时,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应及时进行记录或修改,确保人事档案的正确性。

2、为确保员工人事资料的有效性,可由员工所在部门人事助理建立本部门员工基础档案,员工一旦有个人信息资料(身份证号、联系方式、家庭住址、户籍地、学历、职称、岗位等)更新,则按最新个人信息更新人事和人事数据系统,并统一在规定时间前以电子文档和纸质材料同时报送所在公司人力资源部(行政人事部)。

(六)人事档案的查阅

1、人事档案为公司密件,也是员工个人的私隐资料,人力资源部(行政人事部)必须合理存放,严格执行程序。员工档案资料是保密的,原则上只有公司领导及人事保管人员方可查阅,员工不能查阅其他人员的档案,各级管理人员只可查阅其部门下属员工的人事档案,特殊情况经审批后方可调阅。

2、员工人事档案属保密级文件,原则上不允许借阅(借出),一般采取在人力资源部(行政人事部)人事档案保管人员的陪同下查阅的方式。各级管理人员查阅本部门下属员工的个人档案时,必须为员工个人资料情况保密。

3、如有特殊原因需借阅员工档案时,遵循以下规定执行:

(1)必须填写《人事借阅登记表》,按审批权限批准后,办理借阅登记手续才可借出。(2)借阅时间以规定时间为限,不得转借,拆卸、调换、复印。(3)归还时,由人力资源部(行政人事部)核对档案资料归还是否完整。

(七)人事档案资料的复印

1、如因公司业务需要复印员工的身份证、学历证明、职业资格证明等个人证照复印件,由办理人员填写《人事档案复印登记表》,按借阅人事审批权限批准后方可调用。

2、如因员工要求复印个人人事档案资料,除属于由员工本人提供的原始人事档案资料外,其他由人力资源部(行政人事部)添加的人事档案资料不得复印、查阅或借阅。

(八)人事档案的保存

1、人力资源部必须对人事档案的保存地点、环境等作出评估,以确保人事档案的存放安全。

2、无论在职员工或离职员工,已建立的人事档案任何资料不得退还员工本人。

3、在职员工的人事档案将一直保存;离职员工的人事档案原则上保存期自离职日起至少两年备查。

4、属于公司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辞退、自动离职等类别员工,其人事档案(应注意考勤、奖惩、考核、情况说明等资料)应特别审查后特别重点保存。

5、按规定销毁的档案由人事档案保管人填写销毁申请单,经人力总监审核批准,并指定人员执行销毁。审核、批准、执行人员要在销毁申请单上签字,并存档案。

(九)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

1、为提高人事管理工作效率,公司将逐步建立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人事档案数据库严格按管理权限进行提交和使用。人事档案数据库为公司商业机密,公司任何人员不得私自窃取、拷贝系统。

2、人力资源部(行政人事部)必须根据人事变动情况随时更新人事数据信息。人事档案数据库为公司管理的决策部门提供各种人事方面的基本数据,并为人事统计分析提供资料。人力资源部(行政人事部)应认真做好人事档案数据库的收集、鉴别、整理、保管和利用,充分发挥人事档案数据信息的作用。

五、处罚

(一)人事档案保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管理办法,以高度的责任感,严肃、认真地处理好公司人事档案的管理。如工作中徇私或疏忽大意,导致保密资料外泄,则视其情节,按公司奖惩管理办法执行处罚。

(二)公司员工有义务向公司提供详尽真实的人个资料,并保证所提供的人事资料的真实性。如有提供虚假资料情况出现,属严重违纪行为,一经查实予以解除劳动合同,并不作任何补偿。员工因提供虚假资料对公司造成经济损失的,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力。员工在职期间个人资料有变化的,应及时准确地向人力资源部(行政人事部)报告,以便使员工个人档案内有关记录得以相应更新,确保人事档案资料正确无误。

(三)人事数据库属于公司商业机密和员工个人私隐,公司任何人员不得利用任何手段非法或私自窃取、拷贝、偷阅,否则一经查实予以解除劳动合同,并不作任何补偿。

六、附则

(一)本管理办法自下发之月起执行。

(二)公司保留对本规定随时或定期作出修订的权利。最终解释权为公司人力资源部(行政人事部)。

******股份有限公司

人事部公布《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 篇5

考核暂行办法》的通知

智联招聘日期: 2004-04-27

【法规分类号】 L35401199410

【标题】人事部关于印发《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考核暂行办法》的通知

【时效性】 有效

【颁布单位】 人事部

【颁布日期】 1994/12/22

【实施日期】 1994/12/22

【内容分类】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

【文号】 人薪发(1994)50号

【题注】

【正文】

按照国办发〔1994〕60号文件批准人事部“三定”方案中关于“组织指导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考核”的职能分工,为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工人考核工作,适应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和工资管理工作的需要,加强工资的总量控制,处理好各类人员的工资关系,我部制定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考核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考核暂行办法

根据《国务院关于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问题的通知》(国发〔1993〕79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三个实施办法的通知》(国办发〔1993〕85号),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范围

机关、事业单位在岗的技术工人(含合同制技术工人,下同),列入技术等级岗位考核范围。

二、考核内容

考核内容包括:思想政治表现、生产工作成绩和技术业务水平。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考核要在严格考核思想政治表现和工作成绩的基础上进行。

思想政治表现主要包括:遵纪守法、职业道德、工作态度等。

生产工作成绩主要包括:完成生产、工作任务的数量和质量,生产工作中解决技术问题、从事技术革新及安全生产等。

技术业务水平主要包括:技术业务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标准按国家行业主管部门与有

关部门共同制定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执行,未实行《国家职工技能标准》的工种,可按现行的《工人技术等级标准》执行。对机关、事业单位中尚未建立《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或《工人技术等级标准》的工种,由政府人事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技术等级岗位考核标准。

三、考核成绩的评定

工人思想政治表现和生产工作成绩的考核结果分合格、不合格两种。考核工作由工人所在单位以日常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技术业务水平考核按百分制计分,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均达到规定分数者为合格。考核工作由各地政府人事部门和委托单位组织进行。

思想政治表现、生产工作成绩和技术业务水平三项考核成绩全部合格者,即为考核合格。

四、技术等级考核的申报条件

技术等级岗位考核分为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三个等级的考核和技师、高级技师两个技术职务的考评。技师、高级技师职务的考评办法另行规定。

(一)工人必须经所在单位批准,在思想政治表现和生产工作成绩两项考核合格的基础上,申报技术业务水平的考核。

(二)1993年9月30日以前已转正定级,未考取过技术等级的技术工人,可直接申报参加相应技术等级的考核,申报的年限条件是:

1.工作年限25年以上并从事本工种工作15年以上或从事本工种工作20年以上的工人,可申报高级工的考核。

2.工作年限15年以上并从事本工种工作5年以上或从事本工种工作10年以上的工人,可申报中级工的考核。

3.工作年限14年以下并从事本工种工作4年以下或从事本工种工作不到10年的工人,可申报初级工的考核。

1993年10月1日以后转正定级,未考取过技术等级的工人,首先应参加初级工的考核,不得越级参加考核。

(三)凡考取技术等级并由政府人事部门或委托单位核发了技术等级岗位证书的工人,可参加升级考核。申报的年限条件是:

1.工作年限20年并在本等级工作满5年的中级工,可申报高级工的考核。

2.工作年限10年并在本等级工作满5年的初级工,可申报中级工的考核。

(四)对符合下列条件的工人,可适当放宽高级工考核的申报年限条件。

1.在省、部级以上技术比赛中获得名次的工人。

2.在技术革新、技术发明中取得成果并有省部级以上成果证书的工人。

3.获得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称号并保持荣誉的工人。

(五)对于其他生产工作成绩突出、技术业务水平的工人申报中、初级工考核的申报年限条件,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人事部门或人事部委托单位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

五、组织实施

(一)各地方和中央驻地方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人的技术等级岗位考核工作,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人事部门管理并组织实施。

(二)在京中央、国家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工人的技术等级岗位考核工作,由人事部委托的单位进行管理并组织实施。

(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人事部门和受人事部委托的单位,要严格按照本《暂行办法》尽快制定具体实施意见并报人事部备案。

(四)工人进行技术等级岗位考核,首先要进行必要的培训。培训办法由各地政府人事部门或人事部门委托的单位根据各工种考核的实际情况作出规定。

(五)在实施中,对考取技术等级和认定合格的工人,要颁发人事部统一印制并由政府人事部门或委托单位核发的技术等级岗位证书。新定技术等级的工人,工资如需变动,均从取得证书的下月起兑现工资。

(六)非经政府人事部门考核取得技术等级的工人,应当进行复核认定。复核认定的具体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人事部门和人事部委托的单位根据本《暂行办法》结合实际情况作出具体规定。

对认定后技术等级低于原定技术等级的工人,其工资应按新确定的技术等级重新核定。未进行技术等级考核,在这次工资改革时按中级工及其以上相应技术等级套改工资的工人,进行技术等级考核后未能考取相应的技术等级者(包括本人不申报参加技术等级考核者),其工资也相应予以调整。

(七)执行非三级制技术工种工人的考核,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人事部门比照本《暂行办法》作出具体规定。

(八)各地政府人事部门和受委托单位在组织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考核工作中,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严格掌握政策,严明工作纪律,注意与有关部门的协作和配合,认真细致地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人事部公布《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 篇6

一、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范围

1.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事业单位,包括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部分由财政支持以及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都要按照本实施意见实施岗位设置管理。

2.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都要纳入岗位设置管理。岗位设置管理中涉及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3.使用事业编制的各类学会、协会、基金会等社会团体工作人员,参照本实施意见,纳入岗位设置管理。

4.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各类企业所属的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所属独立核算的企业,以及由事业单位已经转制为企业的单位,不适用本实施意见。

二、岗位类别设置

5、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 岗位三种类别(以下简称三类岗位。

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管理岗位的设置要适应增强单位运转效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的需要。

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要符合专业技术工作的规律和特点,适应发展社会公益事业与提高专业水平的需要。

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设置要适应提高操作维护技能,提升服务水平的要求,满足单位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

6、事业单位三类岗位总量的结构比例,由政府人事行政部

门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根据其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结构特点等因素综合确定。控制标准如下:(1主要以专业技术和知识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应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

(2主要承担社会事务管理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管理岗位占主体,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50%以上。

(3主要承担技能操作维护、服务保障等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工勤技能岗位占主体,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50%以上。

(4事业单位主体岗位之外的其他两类岗位,应当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比例。(5鼓励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逐步扩大社会化服务的覆盖面。已经实现社会化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

技能岗位。

7、根据事业发展和工作需要,经批准,事业单位可设置特设岗位。

三、岗位等级设置(一管理岗位等级设置

8、我省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分为8个等级,即三至十级职员岗位。事业单位现行的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三至十级职员岗位。

9、管理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根据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有关规定和权限确定。

10、事业单位具有领导职责的管理岗位按照编制部门确定的单位领导职数和内设机构领导职数设置;其他管理岗位根据核定的岗位总量和工作需要设置。

(二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设置

11、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和初级岗位。高级岗位分为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包括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其中十三级是员级岗位。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区分正副高的,暂按现行的专业技术职务条例执行。

12、专业技术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隶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等因素,根据现行专业技术职务管理有关规定和行业岗位设置指导意见确定。

13、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以及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根据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和行业特点,以及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隶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实行不同的结构比例控制。

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全省总体控制目标为1∶3∶6。不同行业、不同层级事业单位的结构比例应有所不同,须根据其工作职能、人才密集程度、专业技术水平等因素确定。

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之间的结构比例为:二级、三级、四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1∶3∶6,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2∶4∶4,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3∶4∶3,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5∶5。

各级人事部门及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要采取措施严格控制专业技

术岗位结构比例,严格控制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总量,严格限制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中高等级岗位的设置,事业单位要严格执行核准的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

14、根据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工作性质和专业技术工作特点等因素,综合确定专业技术岗位的主系列岗位,其他需要设置的专业技术岗位为辅系列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的等级和结构比例设置适用主系列岗位的控制标准。辅系列岗位的等级设置应低于主系列岗位的等

级。

(三工勤技能岗位等级设置

15、工勤技能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岗位等级规范、技能水平和工作需要确定。

16、工勤技能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其中技术工岗位分为5个等级,即一至五级,依次分别对应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17、以工勤技能岗位为主体的事业单位,技术工一级、二级、三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总体控制目标为25%左右;其中技术工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总体控制目标为5%左右,主要应在专业技术辅助岗位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职责等对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的领域设置。

各地、各部门要严格控制技术工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

(四特设岗位设置

18、特设岗位是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发展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等特殊需要,经批准设置的非常设工作岗位,不受事业单位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在完成工作任务后,按管理权限予以核销。特设岗位的等级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特设岗位的设置由事业单位提出设置意见,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按岗位设置管理权限,报设区的市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四、岗位基本条件(一各类岗位的基本条件

19、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的基本条件,主要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确定。三类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是:(1遵守宪法和法律;(2具有良好的品行;(3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或技能条件;(4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二管理岗位基本条件

20、管理岗位一般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六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四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各等级岗位还应具备以下基本任职条件:(1三级、五级职员岗位,需分别在四级、六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两年以上;(2四级、六级职员岗位,需分别在五级、七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3七级、八级职员岗位,需分别在八级、九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三专业技术岗位基本条件

21、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按照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有

关规定执行。实行职业资格准入控制的专业技术岗位,还应包括准入控制的要求。具体条件另行制定。

(四工勤技能岗位基本条件

22、工勤技能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是:(1一级、二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技师、技师技术等级考评;(2三级、四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工、中级工技术等级考核;(3五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学徒(培训生学习期满和工人见习、试用期满,并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考核。

23、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要在各类各级岗位基本条件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结合实际,研究制定相应岗位的具体条件要求。

五、岗位设置程序及权限

24、事业单位设置岗位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制定岗位设置方案,填写《湖南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审核表》;(2按程序报主管部门审核、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3在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限额内,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4广泛听取职工对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的意见;(5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由单位领导班子集体讨论通过;(6组织实施。

25、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行核准制度。

省直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省人事厅核准;省直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人事厅核准。

市州直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市州人事局核准;市州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市州人事局核准。

县市区直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县市区人事局审核汇总后,报市州人事局核准;县市区部门、乡镇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乡镇及县市区人事局审核汇总后,报市州人事局核准。

26、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的政府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与调整方案,经省主管部门审核并报省人事厅核准后,由省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27、专业技术二级岗位实行全省统一控制和管理。事业单位设置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的,应按照行政隶属关系将符合条件的人选逐级推荐上报,经市州政府或省直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人事厅会同有关部门审核确定。

28、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岗位设置方案可按照本实施意见规定的权限申请变更:(1事业单位出现分立、合并,须对本单位的岗位进行重新设置的;(2根据上级或同级机构编制部门的正式文件,增减机构编制的;(3按照业务发展和实际情况,为完成工作任务确需变更岗位设置的。

六、岗位聘用

29、事业单位按照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事厅关于事业单位全面试行人员聘用制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湘政办发[2003]1号及有关规定,根据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则,确定具体工作岗位,明确岗位等级,聘用工作人员,签订规范的聘用合同。新补充聘用工作人员,应在岗位有空缺的条件下,按照公开招聘的有关规定择优聘用。

各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使事业单位现有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按照现聘职务或岗位进入相应等级的岗位。各地区、各部门和事业单位必须严格把握政策,不得违反规定突破现有的职务数额。

30、事业单位要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按照不低于国家规定的基本条件的要求聘用人员。对确有真才实学,岗位急需且符合破格条件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破格聘用。

31、已经实行聘用制的事业单位,可根据有关规定,按照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对本单位现有聘用人员确定不同等级的岗位,并变更聘用合同相应的内容,按规定程序备案和确定岗位工资待遇。

32、事业单位首次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岗位结构比例不得

突破现有人员的职务结构比例。不得突击聘用人员,不得突击聘用职务。已经达到或尚未达到核准的结构比例的,都要严格控制岗位聘用数量,采取适当方式平稳过渡。现有人员职务结构比例已经超过核准的岗位结构比例的,应通过自然减员、调出、低聘或解聘的办法,逐步调整到规定的结构比例之内;在调整到规定的结构比例之前,不得新聘人员。尚未达到核准的结构比例的,要严格控制岗位聘用数量,根据事业发展要求和人员队伍状况等情况逐年逐步到位。

33、事业单位人员原则上不得同时在两类岗位上任职,因行业特点和工作需要确需兼任的,须在所兼岗位结构比例限额之内按人事管理权限审批,并以其为主的工作岗位进行管理。能由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兼职完成管理工作的,一般不再配备专职

管理人员;专门从事管理业务的岗位不设置专业技术岗位;聘任了专业技术职务的管理人员应明确具体的专业技术岗位及专业技术工作的职责和目标。

34、事业单位岗位人员聘用,由单位填报《湖南省事业单位岗位人员聘用审核表》,按照以下权限和程序进行:(1管理岗位人员的聘用

管理岗位人员的聘用,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及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的有关规定执行。

(2专业技术岗位人员的聘用

二级专业技术岗位人员的聘用,由各市州、省直属事业单位、省直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按核定的岗位数审核申报,经省人事厅核准后,由单位聘用。

三级及其以下级别专业技术岗位人员的聘用,按人事管理权限及 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的有关规定执行,其中三级专业技术岗位的聘用 人选,按规定程序报省人事厅备案。(3)工勤技能岗位人员的聘用 工勤技能岗位人员的聘用,按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的有关规定执 行。

35、在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之间流动的,应 具备所聘岗位的基本条件。其中,由工勤技能岗位流动到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的,应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确定并报同级政府人事部 门办理聘用备案手续。

36、事业单位按照规定完成岗位聘用后,应将各级各类岗位聘用 情况形成书面报告,并填写《湖南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及人员聘用情 况认定表》,经主管部门审核后,由同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对完成岗 位设置、组织岗位聘用并签订聘用合同的情况进行审查认定。对符合 岗位管理和岗位聘用规定要求的,予以备案,并按所聘岗位确定岗位 工资待遇。

七、专业技术一级岗位

37、专业技术一级岗位是国家专设的特级岗位,由国家实行总量 控制和管理。专业技术一级岗位的设置、任职条件和人员聘用按国家 有关规定执行。

八、组织实施

38、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

容,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基础性工作。各 级各部门和事业单位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 性、复杂性,密切配合,妥善处理好实施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切实做 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共同把岗位设置管理的各项政策落到 实处。各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作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综合管理 部门,要加强政策指导、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要 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严格按照岗位结构比例标准和核准的岗位设置方 案,共同做好所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组织实施工作。事业单位要按照岗位设置管理的有关规定自主设置本单位的各 类具体岗位,明确岗位等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 要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确保事业单位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 件自主聘用人员。

39、有行业岗位设置指导意见的,要按照《试行办法》、《实施 意见》、本实施意见和行业指导意见,做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 作;能够参照行业岗位设置指导意见的,经同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同 意,参照相近行业指导意见执行;其他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由同级政 府人事行政部门会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按照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 有关规定的精神执行。40、加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人员聘用日常管理工作。事业单位 应将核准的岗位职数、人员聘用情况填入《湖南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 管理手册》(另行制定),发生变更异动的,应按规定的程序和权限

及时办理变更异动审核手续并登记入册,作为岗位调整、人员聘用的 依据,加强日常动态管理。积极运用现代化信息管理技术,不断加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 的信息化建设。各地、各部门和事业单位要按照全省统一要求,建立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信息数据库,运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提高事 业单位岗位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水平。

41、各地、各部门和事业单位在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工作中,要 严格执行有关政策规定,坚持原则,坚持走群众路线,防止违反政策 规定的行为发生。对不按国家、省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办法和本实施意 见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事业单位,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及有关部 门不予确认岗位等级、不予兑现工资、不予核拨经费。对在实施工作 中滥用职权、打击报复、以权谋私的,要严肃查处;情节严重的,要 对相关领导和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并按规定给予纪律处分。

人事部公布《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 篇7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08日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级有关部门:

《遂宁市公路沿线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试行)》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年七月十五日

遂宁市公路沿线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我市公路沿线户外广告设置的管理,美化路容路貌,改善公路环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四川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四川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特制订本办法。第二条 公路沿线户外广告,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设置。第三条 本办法所指的公路包括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包括县道和乡道);公路沿线户外广告设置规划区域为高速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外边界至其外侧200米、国道两侧边沟外缘20米至其外侧150米、省道(包括县道和乡道)边沟外缘15米至其外侧100米规划许可范围。

第四条 市域范围内已建、在建和待建的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两侧设置户外广告的规划、审批和管理,适用本办法,县道和乡道由所在区县人民政府参照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第二章 规 划

第五条 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交通、林业、国土等相关部门按照一路一规划和具有地方特色的要求,编制市域范围内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干线公路沿线户外广告总体规划,征求高速公路沿线县(市、区)政府意见,按程序报批后实施;所在区县政府组织编制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公路沿线户外广告详细规划,按程序报批后实施。

第六条 公路沿线户外广告规划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也不得擅自改变广告牌的设置规格。

第三章 设置与许可

第七条 市和区、县规划主管部门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依据市域内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干线公路沿线户外广告规划要求,负责公路沿线户外广告设置审批。

第八条 公路沿线户外广告设置者在向规划主管部门申请户外广告设置需提供以下材料:

(一)申请书;

(二)土地所有者、使用者同意的证明;有土地相邻权的人,还需得到土地相邻权人同意的证明;广告牌设置需占用林地的,设置者在得到林地所有权或使用权人的同意前,还需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批准;

(三)载体位置关系图;

(四)户外广告施工设计图及效果图;

(五)户外广告设施制作说明及安全维护措施。

第九条 户外广告设置许可期限不超过2年。期满需继续设置的,设置者应于期满30日内向原审批部门申请延期设置。期满后不再设置或者未取得延期设置许可的,设置者应于户外广告设置期满后20日内自行拆除户外广告及其设施。

第十条 在户外广告设置区域内,广告牌的设置为沿线一列式排列,并兼顾当地城镇规划和重大基础设施规划。

户外广告应当按批准的位置、形式、规格、效果图进行设置,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按设置审批程序办理。第四章 技术与标准

第十一条 公路沿线户外广告按以下要求设置:

(一)高速公路、国省干线道路单侧纵向间距原则上不小于1000米,两侧相对纵向间距不小于500米(互通区、服务区、收费广场、跨线桥除外)。县乡道两侧设置间距由区、县规划管理部门依据规划确定。

(二)广告截面与公路呈85°角,广告牌下边缘距公路路面垂直高度不小于8米。

(三)广告牌形式为单立柱双面体外灯光广告牌,形状为长方形,载面面积为102平方米(宽17 m×高6 m)。

(四)广告牌架体采用钢结构,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基础和上部结构具有能承受的相应强度,并符合抗震设防要求,以确保牢固、安全。

第十二条 广告牌设置不得改变公路结构,不得影响交通安全设施和交通安全管理设施的正常使用,不得影响行车视距和妨碍公路的安全、畅通。

第十三条 广告牌载体图案及文字要清晰、简明、易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规定。广告牌立柱上应按路名和方向统一编号和标注,便于相关部门监管和服务。第十四条 广告牌的照明光源应注意照明方向,不得直射和侧射路面,不得造成行车眩目,不得影响居民生产、生活。第五章 监督与管理

第十五条 公益广告按一路一规划的要求分配落实到县、区,由县、区统一管理,并组织有关部门实施。

第十六条 广告主、广告发布者依法履行确保广告牌安全、整洁、美观的义务,并依法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第十七条 取得广告经营权的广告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颁布的《户外广告登记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向发布地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登记,领取《户外广告登记证》后方可发布广告,并在户外广告牌右下角清晰标明《户外广告登记证》的登记证号。

第十八条 公路沿线户外广告的管理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市、县、区的交通、规划、执法、工商、国土、公安、林业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能,加强对公路沿线户外广告的管理。对未经规划批准擅自设置的广告牌,由所在市、县、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法进行查处。第六章 附 则

人事部公布《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 篇8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规范我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动,促进人才队伍建设,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和《XX市事业单位公开选调工作人员办法(试行)》(X政办〔20XX〕X号),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经XX区机构编制部门批准设立并进行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的事业单位在职在编工作人员的调动。涉及政策性、指令性安置人员,向区人事调配工作领导小组报备后,按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动坚持为经济社会建设服务、宏观调控和单位自主用人相结合的原则,努力做到调配合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各类人员提供发展的机会和平台。

第四条 人员调动遵循适当控制财政拨款单位人员增长的原则,符合同类性质单位之间人员调动(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调入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调入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和顺向流动(即机关调入事业、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调入差额拨款或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调入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或企业)要求,并应当在调入单位编制限额和岗位设置比例空缺内进行。

第二章

调动条件

第五条 事业单位调动人员应当具有与拟调动单位岗位要求相匹配的工作经历和相关任职条件,具有正常履行工作职责的其它条件。

第六条 跨区调入XX区的,应当在调入当年全区财政供养新增人员核定数内。

第七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动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招聘单位新招聘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街道事业单位原则上工作满5年以上,在其他事业单位原则上工作满3年以上;

(二)非新聘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距上次调动(含公开选调)时间间隔原则上满2年以上;

第八条 不得调动的情况:

(一)正在接受有关部门审查的人员;

(二)遇有机构改革等情况省市明确冻结人事调动的;

(三)按照有关规定需要遵守回避制度或其他不宜调动的人员。

第九条 属下列情况的人员,可以不经公开选调考试,直接考核调入:

(一)市级和XX区、XX区、XX区、XX区、XX区机关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的公务员以及工勤人员,自愿到事业单位工作的;

(二)市级和XX区、XX区、XX区、XX区主城四区同类性质事业单位人员调入和顺向流动调入XX区的,以及XX区区级同类性质事业单位之间人员调动和顺向流动的;

(三)国家政策性安置、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及涉密岗位的;

(四)引进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或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的。

第十条 除第九条规定情形以外的人员调动,一律实行公开选调,按照《XX市事业单位公开选调工作人员办法(试行)》(X政办〔20XX〕X号)

组织实施。

第三章

调动程序

第十一条 区内调动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调入单位审核拟调动人员身份和编制、岗位空缺等情况,经考核合格和相关党委会议研究确定拟调人选,书面报请主管部门初审。无主管部门的,直接报送区级人事部门审核;

(二)主管部门根据下属事业单位调动报告,经党(工)委、党组研究同意后,书面报告区级人事部门复核;

(三)经区人事部门初步审核拟调动人员身份和编制岗位等情况符合调动规定的,由主管部门或调入单位依序征求调出单位、调入区级分管领导意见、调出区级分管领导意见;

(四)报编制部门申请编制核定;

(五)征求区人事调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意见后,由区级人事部门审批;

(六)办理调动手续。

第十二条 从区外调入的,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调入单位审核拟调动人员身份和编制、岗位空缺等情况,经考核合格和相关党委会议研究确定拟调人选,书面报请主管部门初审。无主管部门的,直接报送区级人事部门审核;

(二)主管部门根据下属事业单位调动报告,经党(工)委、党组研究同意后,书面报告区级人事部门复审;

(三)经人事部门初步审核拟调动人员身份和编制岗位等情况符合调动规定的,由主管部门或调入单位依序征求调出单位、调入区级分管领导意见、调出区级分管领导意见;

(四)报编制部门申请编制核定;

(五)提请区级人事部门会议审核后,报区人事调配工作领导小组审议;

(六)从市级和XX区、XX区、XX区、XX区主城四区跨区调入XX区的,由区级人事部门审批、办理调动手续;

(七)从市级和XX区、XX区、XX区、XX区主城四区以外地区跨区调入XX区的,上报市级人事部门审批、办理调动手续。

第十三条 调出区外的,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收到商调函;

(二)经调出单位、调出单位主管部门及调出单位区级分管领导同意;

(三)征求区人事调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意见后,由区级人事部门审批;

(四)复函。

第十四条 事业单位拟调动人员需提供审核的材料:

(一)拟调动人员填写《个人简历表》,附个人毕业证(学位证)、职业资格证(即教师资格证、执业医师证等)、职称证(或工人技术等级证书)等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二)区外调入人员需提供调出单位《事业单位法人证》副本复印件一份;

(三)区外调入人员需提供人事档案;

(四)属于照顾随军家属调入的,还应当提供部队师(旅)级以上政治机关批准的随军审批表、部队证明和结婚证等材料。

第十五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动实行阶段性集中审批制度。原则上每季度集中审批一次,紧缺急需人员及时办理。

第四章

纪律与监督

第十六条 调动应当遵守下列纪律:

(一)调出、调入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应严格遵守相关人事纪律,把好入口、出口和用人关;

(二)调动审批部门应认真履行职责,严格审核把关;

(三)调动人员应当遵守有关规定,如实报告有关事项,提供相应材料,配合办理好行政、工资等转移手续;

(四)对违反规定的调动事项,呈报的不予批准;已经审批的宣布无效,并按照相关规定对主要负责人及直接责任人给予相应处理。

第十七条 调动工作实行回避制度:

(一)凡与调入单位负责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者近姻亲关系的拟调动人员,不得安排在该单位的人事、财务、纪律检查岗位,以及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岗位。

(二)公开选调工作中,选调单位负责人和从事选调工作的工作人员,与报考人员有上述亲属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选调公正的,应当回避。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八条 教育系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区内调动参照XX市教育局《关于推进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干部教师交流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X教人〔20XX〕X号)和《XX区教育系统编制管理细则(试行)》(X机编〔20XX〕X号)执行,涉及跨区调动的按本办法执行。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XX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本办法未涵盖的事项,或与中央、省、市新出台有关法规政策不一致的,按中央、省、市有关法规政策执行。

人事部公布《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 篇9

现将《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内容解读如下:

一、制发《办法》的背景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社会诚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提出“建立健全社会诚信制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今年4月23日,李克强总理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又对“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以及“积极促进信用信息的社会运用”等方面做出专门部署,要求将市场主体的信用信息作为实施行政管理的重要参考,根据市场主体信用状况实施分类分级、动态监管,建立健全经营异常名录制度、“黑名单”制度、市场禁入制度,对守信主体给予支持和激励,对失信主体在经营、投融资、进出口、出入境等等方面予以限制和禁止。

为了落实上述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国家税务总局税务违法案件公告办法》等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办法(试行)》,并于2014年7月4日以公告向社会发布。

依据国家税务总局《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办法(试行)》,结合今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的“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联动机制,创建全国诚信建设示范城市”要求,深圳市国家税务局、深圳市地方税务局共同制定了深圳市的《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办法(试行)》。

二、制定《办法》的意义

(一)推进现代文明、建设社会诚信体系的重要内容。我市历来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出了创建全国诚信建设示范城市的目标。《办法》的制发是深圳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税务总局的总体部署,推进我市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对加快我市税务领域诚信体系建设,提高纳税人依法纳税意识,规范税务机关执法行为,促进税收法治建设,规范经济秩序和税收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二)整顿规范税收秩序,建设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保证。当前我市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在逐步提高,依法诚信纳税也在逐渐获得越来越多的纳税人认同,但是“偷、逃、骗、抗、虚开”等税收违法行为还时有发生,严重破坏了正常的税收秩序和市场秩序。一方面通过建立税收信用体系和税收违法失信约束惩罚机制,可以从上制度约束失信行为。另一方面通过制定相应的一系列惩戒失信措施,对税收失信主体在经营、投融资、进出口、出入境、高消费等方面予以限制和禁止,可以有效打击各种严重税收违法行为,这既是对税收违法者的失信惩戒,也是对诚信纳税者予以守信激励,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和法制公平的税收经济秩序,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真正做到“诚实守信者一路绿灯,违法失信者寸步难行”。

三、《办法》的主要内容

《办法》共计12条,对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公布原则、公布渠道、公布机关、公布标准、公布内容、管理措施、公布期限、异议处理等内容进行了明确,主要包括:

(一)公布原则。《办法》第二条规定,公布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应当遵循依法公开、公平公正、分级管理、统一规范的原则。

(二)公布渠道。《办法》第三条规定,深圳市国家税务局和深圳市地方税务局各自通过门户网站定期向社会公布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同时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通过税务机关公告栏、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途径以及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向社会公布。

(三)公布标准。《办法》第五条规定,对于达到一定涉案金额的偷税、逃税、骗税、抗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虚开普通发票等违法案件信息,予以公布。《办法》参照总局的规定,并结合深圳实际情况对涉案金额进行了调整。

(四)公布内容。《办法》第六条规定,公布的信息包括违法当事人的名称(姓名)、组织机构代码(身份证号码)、主要违法事实、相关法律依据、行政处理及处罚情况、实施检查单位等。

(五)管理措施。《办法》第七条规定,税务机关将对涉税案件当事人采取更加严格的管理措施,如评定为D级纳税信用等级、限制出境、任职限制等。同时,税务机关还将把违法当事人有关信息向银行、工商等部门通报,供融资授信、行政审批等参考使用,使违法当事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六)公布期限。《办法》第九条规定,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自公布之日起满2年的,从公布栏中撤出。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办法(黑龙江) 篇10

管理办法》的通知

来源:黑办发[2002]6号 作者:中共黑龙江省委办公厅、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日期:

02-02-28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岗位设置

第三章 聘用

第四章 工资与福利待遇

第五章 考核

第六章 奖惩

第七章 培训

第八章 退休与保

第九章 未聘员工托管

第十章 附则

各市(地)委和人民政府(行署),省委各部委,省直各单位: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办法》已经省委、省政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事业单位用人制度,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保障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员工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人事部关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黑龙江省各级各类事业单位和与之建立聘用关系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国家部属的事业单位经其主管部门同意可执行本办法。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不执行本办法。

第三条 事业单位员工实行结构管理。坚持精简高效的原则,合理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严格控制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增长。

第四条 聘用合同制是事业单位的基本用人制度,是以岗位需要为前提,通过签订聘用合同,确定工作岗位,明确单位与员工聘用关系的一种管理制度。

第五条 事业单位员工的分配收入应贯彻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健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事业单位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六条 各级政府人事部门是同级人民政府实施本办法的行政管理部门。各级主管部门负责本系统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第二章 岗位设置

第七条 事业单位员工的结构比例标准按机构编制部门确定的比例标准执行。事业单位应按照职责明确、权限清晰、聘用条件合理的要求,科学设置岗位。各岗位要求作为员工聘用、考核、奖励、晋升等的依据。

第八条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结构比例管理。即按国家有关规定,在行业主管部门指导下,依据岗位性质和所需资格条件,科学合理地确定具体的专业技术职务及高、中、初级职务的结构比例,并经人事行政部门审批后组织实施。对已超过核定结构比例的,应通过自然减员、调出、低聘或解聘的办法,逐步达到规定的结构比例3尚未达到规定结构比例的,要严格控制聘用数额,逐年到位。

第九条 事业单位管理人员逐步实行职员制。职员等级具体设置为:一级职员(正)、一级职员(副);二级职员(正)、二级职员(副);三级职员(正)、三级职员(副);四级职员;五级职员。各等级应在政府人事部门规定的本单位管理人员最高职务等级和结构比例内,按照岗位职责任职条件的要求以及管理人员现任职务和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工作资历等确定。

第十条事业单位工勤人员实行岗位总量控制与等级结构比例管理。即在本单位岗位(等级)总量内,根据工作需要,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科学合理地设置具体工种岗位和技术等级结构比例。其中:技术工人岗位设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普通工人只设岗位,不设等级。第三章 聘用

第十一条 事业单位推行聘用合同制要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聘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在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职数和人事行政部门核定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内进行。

第十二条 事业单位行政领导人员和按国家法律由上级部门直接任命或选举产生的人员的任用,按有关规定和程序办理。

第十三条 事业单位聘用员工要先在本单位内部通过岗位竞争方式进行,被聘员工不受原身份限制,自上而下逐级聘用。需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应通过考试、考核相结合的办法择优聘用。

第十四条 事业单位聘用员工要制定所聘岗位需具备的基本条件,按照聘用的基本程序和方法进行。特殊情况或特殊岗位,经聘用单位领导集体讨论决定后,可简化程序。聘用单位对首次聘用(合转岗)员工实行试用制度,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聘用管理人员要实行回避制度。

第十五条 聘用单位要与被聘员工签订聘用合同。聘用合同期限分为固定期限和任务期限。订立何种期限的合同由合同双方协商确定。国家规定或合同双方约定必须为单位服务一定期限的,所签聘用合同不得短于规定的服务期限。事业单位聘用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应在订立聘用合同的基础上同时办理专业技术职务和管理职务的聘任手续,发给聘任证书。聘任证书是聘用合同书的附件。

第十六条 受聘员工因业务技术水平、工作责任心以及其他原因不能胜任岗位职责要求的,经采取培训、教育等有关措施,仍不胜任的,要变更工作岗位,同时相应变更原聘用合同书中关于岗位责、权、利的内容。变更岗位可根据具体情况,实行待聘、低聘、解聘或实行未聘人员托管,直至解除聘用合同的方法。第四章 工资与福利待遇

第十七条 事业单位受聘员工于签订合同的下月起,按所聘岗位享受国家和省规定的工资、津贴、补贴等各项福利待遇。

第十八条 事业单位可根据受聘员工的岗位和实际情况实行职等工资、岗位工资、项目(课题)工资、兼职工资、科技成果转化提成、科技成果入股分红等模式,也可实行年薪制。

第十九条 管理人员同时被聘担任专业技术职务的,可从其职务变动的下月起,选择执行职员等级工资标准或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工资标准。具体办法按工资有关政策规定办理。

第二十条 新聘职务高于原职务的员工,其工资待遇按事业单位员工职务(技术等级)晋升后工资待遇的有关规定办理;新聘职务低于原职务的员工,其工资待遇按新聘职务比照同期参加工作同类员工的工资水平重新确定。

第二十一条 事业单位员工在年度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合格等次的,可按有关规定发给年终一次性奖金。

第二十二条 事业单位员工被聘用后,可按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享受探亲假、产假、病假、事假等各项福利待遇。第五章 考核

第二十三条 事业单位应实行经常化、规范化的考核制度。正确评价员工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激励督促员工提高政治业务素质。考核结果应作为聘期内受聘员工岗位调整、职务升降、奖励惩戒和合同到期解聘、续聘以及调整工资待遇的主要依据。

第二十四条 考核要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绩的原则。考核的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重点考核工作实绩。对不同职务等级及不同技术层次的员工应有不同的考核标准和要求。考核标准应明确具体,尽量量化,不能量化的要以准确、定性的文字进行表述。

第二十五条 考核等次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

第二十六条 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平时考核一般每季度或半年一次,年度考核以平时考核为基础,优秀等次的人数,一般按被考核人员总数的10%掌握,最多不超过15%。年度考核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被考核员工总结、述职;

(二)进行民主测评;

(三)考察组进行考核;

(四)主管领导在听取考察组和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平时考核、个人总结和民主测评结果写以评语,提出考核等次意见;

(五)事业单位负责人确定考核等次,提交党委会议决定;

(六)将考核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被考核员工。

第二十七条 事业单位负责人的年度考核按规定的考核程序由上级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第二十八条 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连续两年考核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具有优先晋升职务、技术等级的资格。专业技术人员在任现职期内考核被确定两次以上优秀等次,并符合相应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条件的,可参加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事业单位人员在年度考核中被确定为基本合格的,当年不得晋升职务。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合格等次的,可根据具体情况予以降职、调整工作、低聘或解聘;不服从组织安排或重新安排后年度考核仍不合格的,予以辞退。

第二十九条 严格考核备案制度n事业单位年度考核结束后,要将考核工作总结和呈报表报上级主管单位人事部门审核备案,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报同级政府人事部门备案,并发给年度考核结果确认通知书。

第三十条 事业单位未完成年度考核工作,不能兑现本年度考核结果的有关待遇,不能开展下一年度行政职务晋升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等工作。第六章 奖惩

第三十一条 事业单位对员工的奖惩要坚持公平合理、得当及时、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奖励与惩戒相结合、惩处与教育相结合、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十二条 行政奖励的种类为:授予荣誉称号、记一等功、记二等功、记三等功、嘉奖五种。各类奖励要按管理权限审批。

第三十三条 行政处分的种类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六种。给予员工行政处分,要由所在单位向主管部门报批,按管理权限做出处分决定。

第三十四条 事业单位员工的奖惩实行备案制度。各单位每年1月底前要将上一年度的奖惩情况报送上级主管部门备案。第七章 培训

第三十五条 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实行培训制度,专业技术人员实行继续教育制度、管理人员、工勤人员培训分任职培训、岗位知识培训和更新知识培训。培训和继续教育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第三十六条 培训和继续教育实行分级管理。省和各市(地)人事行政部门负责全省和本市(地)的组织管理和指导协调工作,逐步建立和制定员工的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政策、法规,并进行监督检查,总结典型,表彰先进。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本系统的计划并组织实施,加强对培训和继续教育的组织、指导、协调和管理。事业单位中层及其以上管理人员的任职培训由人事行政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共同组织实施。岗位知识培训和更新知识培训由行业主管部门提出计划方案,经同级政府人事部门审定同意后,由人事行政部门组织实施或会同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第三十七条 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的培训课程应根据事业发展和岗位工作的需要设置。首聘(合转岗)管理人员要经过岗位培训合格后方可聘用上岗。因特殊情况未经培训聘用上岗的,应在任职后1年内参加培训。未按规定参加培训或培训不合格的,年度考核不能确定为优秀等次。

第三十八条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应在各级人事行政部门统筹规划、指导下,由各业务部门制定计划,确保工作正常开展。教育内容应当根据本地区、本行业、本单位发展规划以及工作需要,结合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业务水平确定。教育时间必须予以保证,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每年脱产学习时间不少于56学时,中级人员不少于48学时,初级以下人员不少于40学时。继续教育的形式要灵活多样,保证质量,要在互动教学上下功夫。

第三十九条 继续教育实行与职称评聘相结合的证书登记制度。要把按规定接受继续教育的情况和是否达到规定的培训时间、完成相应的培训任务,作为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考核、晋升、聘任、续聘专业技术职务的基本条件之一。

第四十条 员工的培训和继续教育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要坚持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的原则多渠道筹集经费,把培训经费真正用于员工培养。第八章 退休与保

第四十一条 事业单位员工符合下列条件应按退休办理:

1、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工勤人员女满50周岁),参加工作年限满10年的;

2、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参加工作年限满10年,经医务劳动鉴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3、因工(公)致残,经医务劳动鉴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第四十二条 事业单位员工退休后,退休费的计发按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执行;因工(公)负伤,经医疗鉴定后,评定伤残等级的,按有关规定发给伤残抚恤金等项相关费用;退休后去世的,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发给抚恤费、丧葬费、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

第四十三条 事业单位员工在工作中做出显著贡献,荣获省部级以上劳动英雄、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等称号,省级系统先进工作者和部队军以上单位授予的战斗英雄、一等功称号的转业、复员军人,退休时仍保持荣誉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发明奖三等奖以上者以及获省、部级以上自然科学奖和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中的二等奖以上者(集体奖指主要发明者或作者),其所在单位应当为其办理一次性补充养老保险,并由奖励单位给予一次性物质奖励。

第四十四条 工勤人员聘用到专业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后任职到退休年龄并在本岗位受聘满10年的,退休时可享受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同等相关待遇。聘任岗位和受聘时间以履行备案手续为依据。

第四十五条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聘用到工勤岗位退休,可根据本人自愿,按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或工勤人员退休管理。其计算待遇的工作年限,无论担任何种职务,均从参加工作时算起。

第四十六条 事业单位员工退休后,可根据国家规定,享受阅读有关文件、参加学习、会议和重大活动等方面的权利,并享受有关各项福利待遇。对符合国家和省其他有关规定提高退休费比例的,可按规定提高退休费比例。

第四十七条 退休员工人数较多的事业单位,应建立退休员工管理机构,负责退休员工的管理服务工作3退休员工人数较少,未建立退休管理服务机构的部门,应确定兼职人员负责退休员工的管理服务工作。

第四十八条 事业单位及其员工要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并按有关规定享受社会保障待遇n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员工在达到国家规定退休年龄办理退休手续时,由人事部门审批退休手续,劳动保障部门审核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手续。

第四十九条 事业单位未办理基本养老保险的员工,其退休后的退休费、保留的津贴、补贴,由原工作单位负责发放和办理;异地安置的,可委托代管单位发放。已经参加养老保险的,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发放养老金。尚未参加医疗保险的事业单位及员工,退休后应按本单位原医疗办法及待遇执行。第九章 未聘员工托管

第五十条 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员工,参加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的,员工退休条件和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按《黑龙江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规定》(2000年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12号)及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十一条 事业单位实行未聘员工托管制度。托管制度是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机构受事业单位或其行业主管部门委托,集中代管事业单位中未聘员工的人事档案和人事关系并提供配套服务的社会化人事服务管理制度。

第五十二条 因机构编制精简、岗位撤并、专业不对口以及能力、身体不适等原因而未被聘用上岗的,不再保留原岗位待遇。待聘期间的待遇由本单位确定,但不得低于当地政府规定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第五十三条 内部下岗待聘时间一般为1年。待聘期间,聘用单位应至少提供一次上岗机会。本人可以联系调离,也可以到人才市场择业或自谋职业。待聘期满仍未能上岗或调离的,聘用单位可为其办理托管手续。

第五十四条 各级政府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交流机构承办事业单位人员托管具体事宜。托管由人事行政部门所属的人才交流机构、事业单位或其行业主管部门和未聘员工三方签订托管协议。托管期限为1年。

第五十五条 未聘员工在原单位待聘期满不愿接受托管的,本人应当提出辞职;本人不愿辞职的,原单位可解除合同,并给予一定经济补偿。

第五十六条 人事行政部门所属的人才交流机构对所托管员工负责接转人事关系,保管人事档案,协助办理养老保险及其他保险,调整档案工资,办理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出国政审等事宜;提供择业指导,通过市场机制促进未聘员工实现再就业。

第五十七条 实行托管的员工在托管期内享受基本生活保障n基本生活费由原单位发放,其标准为本人基本工资的固定部分,但不得低于当地政府规定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第五十八条 托管期内实现再就业的待聘员工,应与人才交流机构和所属事业单位解除托管关系和人事关系,不再享受有关基本生活保障待遇。

第五十九条 未聘员工在托管期内无正当理由两次不接受原单位或人才交流机构介绍的就业岗位,或不参加为其组织的有关技能培训,人才交流机构和所属事业单位可与其解除托管协议,由原单位解除合同。

第六十条 托管期满后,人事行政部门人才交流机构、事业单位或行业主管部门和未聘人员三方须及时解除托管关系。未聘人员托管期满仍未重新就业的,本人应当提出辞职;本人不愿辞职的,原单位可解除合同,并给予一定经济补偿。

第六十一条 托管期满后,与原单位解除了人事关系而没有再就业的未聘员工,其人事档案和人事关系可由本人另行委托人事行政部门的人才交流机构实行人事代理。第十章 附则

第六十二条 本办法由黑龙江省人事厅负责解释。

上一篇:个人师德师风总结(张朝兴)下一篇:给我亲爱的母亲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