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人事争议仲裁及工勤岗位管理方面知识问答(通用2篇)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人事争议仲裁及工勤岗位管理方面知识问答 篇1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人事争议仲裁及工勤岗位管理方面知识问答
1.事业单位如何打破身份界限按岗聘用?
事业单位实行人员聘用制,在严格遵守现行干部管理规定和岗位资格任职条件的基础上,可以打破身份界限,按岗聘用,以岗定薪。原在工勤岗位工作人员被聘用到行政管理岗位的任职条件是:聘用到副科级或正科级实职岗位的人员,应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工龄满10年以上,且具备中级工及以上职级或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聘用到副处级实职岗位的人员,应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工龄满15年以上,且有高级工及以上职级或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2.事业单位撤销或合并后人员如何安置?
事业单位因撤销或合并产生的超编人员,原在编在职人员中,截至实施改革起始时间止,工龄满30年,或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含5年)以内且工龄满20年的,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单位同意,允许提前退休,享受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提前退休人员所在单位已纳入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单位要为其缴纳提前退休年限内应支付的退休金。
3.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或不再按事业单位管理的人员如何安置?
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或不再按事业单位管理后,原在编在职人员,距国家法定退休年龄5年(含5年)以内的,本人申请,单位同意,可以提前离岗。离岗期间的基本工资待遇不变,津贴补贴按退休人员办理。单位和个人继续按规定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待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时,按企业职工的有关规定办理退休手续。退休时按企业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和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统筹项目计算的待遇,低于本人按事业单位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和所在地区事业单位统筹项目计算待遇的差额部分,采用分年按不同比例加发补贴的办法解决。具体办法按《关于事业单位转企后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辽劳社发
[2003]111号)文件有关规定执行。
4.人事争议仲裁的受案范围有哪些?
人事争议仲裁受案范围主要包括:
(1)聘用制公务员与单位发生的争议;
(2)事业单位与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之间因辞职、辞退、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
(3)军队文职人员与单位发生的争议;
(4)依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可以仲裁的人才流动和其他人事争议。
5.申请人事争议仲裁有哪些程序?
人事争议发生后,申请人按照以下规定和程序申请仲裁:
(1)申请人必须是与人事争议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个人或组织,向有管辖权的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仲裁申请;
(2)有明确的被申请人、具体的请求和事实、理由;
(3)必须属于人事争议仲裁受案范围内的人事争议。
6.工勤人员晋升技术等级的条件是什么?
工勤人员晋升技术等级需满足以下条件:
(1)工勤人员晋升技术等级,必须参加统一组织培训,并取得培训考试合格。
(2)晋升技师职级的,需参加工作25年以上;晋升高级工的,需参加工作20年以上;晋升中级工的,需参加工作10年以上。
(3)晋升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均需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5年以上。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人事争议仲裁及工勤岗位管理方面知识问答 篇2
某单位积极响应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号召, 于2011年正式启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 其改革前岗位情况如下:
在职职工中管理人员31名, 其中县处级干部7人, 中层干部21人 (包括没有干部指标的8名) , 专业技术人员49人 (按管理岗位待遇的4个) , 其中高级职称10人, 中级职称17人, 初级职称14个, 未定级人员8人。目前在职职工事业工资状况, 管理岗位10人, 其中, 处级1人, 副处级1人, 科级5人, 1人, 科办员3人。专业技术岗位44人, 其中, 高级10人 (包括5名处级、副处级干部, 2名科级、副科级干部) , 中级14人 (包括3名管理岗位人员) , 助理级10人 (包括1名管理岗位人员) , 未取得职称人员10人。工勤岗位56人, 其中, 技师3人, 高级工23人中级工21人, 初级工9人。
某单位主要是以专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性服的事业单位, 根据《关于某自治区水利厅所属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方案的批复》 (新机编办[2007]179号) , 按照岗位设置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占70%的要求, 设置岗位的数量结构如下:
管理岗位2 1个, 占岗位总量的1 7.5%;专业技术岗位8 4个, 占岗位总量的7 0%;工勤岗位1 5个, 占岗位总量的12.5%。管理岗位中五级2个, 六级3个, 七级7个, 八级5个九级4个;专业技术岗位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岗13个, 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38个, 初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33个。工勤技能岗位只占15个。
根据这个方案, 某单位已完成了首次岗位聘用工作。通过这项崭新的事业单位改革, 一改往日的事业单位以身份定岗位的传统管理办法, 打破身份界限, 单位工作人员将无所谓干部与工人的固定身份划分, 不论何类岗位、何种等级只要符合岗位竞聘条件均可以竞争上岗。与此同时, 人员可上下左右多岗位流动, 让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可在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 工勤岗位之间按需合理流动, 构造了一个真正的能者上, 庸者下的激励竞争机制, 让更多的人有了一个适合自己施展才华的平台。
但在某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的一些问题:
1、双肩挑问题带来的困扰。某单位大多数领导是从专业技术岗位走到管理岗位的, 而且基本上是技术上的领头人, 有一定的技术水平, 由领导岗位及管理工作的特殊性, 需要有一定的专业技术背景, 所以在设置岗位时, 将部分“双肩挑”领导岗位放入专业技术岗位设置, 势必挤占本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
2、身份界限带来的困惑。某单位现有职工队伍工人指标的占有50%, 工人中相当一部分经过学历教育, 取得了大专文凭, 但其身份仍然是工人。按照新人发[2002]25号文件“关于印发《关于当前职称工作有关问题的实施办法》等四个办法的通知”精神, 允许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非干部身份的各类人员, 对照相应的任职条件评审职称, 已有一些工人身份的人员经过评审和参加全国职称考试取得了中级职称, 同时, 有部分工人身份的人员经过竞聘在中层岗位上工作。按照现行工资套改政策, 由工人聘任到专业技术岗位的部分职工可以兑现专业技术岗位工资, 而由工作身份聘任到管理岗位的部分职工却只能享受原工人身份工资, 不能兑现管理岗位工资。
3、专业技术岗位设置难以平衡。按《某自治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的要求, 专业技术人员高级、中级、初级之间的比列应该为1:3:6, 自治区根据某单位的具体情况, 批复的高级、中级、初级之间的比例为2.2:5.2:2.6。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比列虽然提高了, 但仍然不能满足人才发展的需要。评聘分开后, 达到考试或晋升基本条件人员都可以去参加考试或评审, 获取中级或高级职称资格的人员越来越多, 某些部门或岗位高等级职称的比例远远达不到在这些岗位上工作的人员的需要, 就总是只能在初级或中级专业技术岗位上原地踏步, 看不到职务晋升的希望, 调动其工作积极性的就是一句空话了。
4、专业技术人员竞聘中, 有论资排辈和“泛化、福利化”嫌疑。专业技术岗位的聘用, 由于牵涉到的等级太多自然也就成了整个聘用工作的重点环节, 也是矛盾极其突出的环节。岗位聘用本应本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进行, 以工作业绩评优劣, 不以资历排座次。但实际操作的结果, 存在工龄长、年龄大竞得高等级岗位, 年轻者只得屈居低等级岗位。
摘要:事业单位以推行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设置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取得了明显成效。本文就某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岗位设置管理中的一些做法进行了论述。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人事争议仲裁及工勤岗位管理方面知识问答】推荐阅读:
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相关政策07-17
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动员会上的讲话06-08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08-17
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09-13
【铜陵人事考试网】2015年铜陵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要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亮点解读07-19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股工作程序07-13
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分配制度工作总结11-02
事业单位人事科职责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