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内设机构和人员的请示(共15篇)
增加内设机构和人员的请示 篇1
关于给予增加XX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内
设机构和编制的请示
XX县机构编制委员会:
XX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成立于2004年11月,2005年3月21日经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批复《关于印发XX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列为政府工作部门,核定人员编制10名,其中:行政编制4名,事业编制6名,内设机构3个,即:办公室、工矿企业安全监管股、危化企业安全监管股。2007年7月6日XX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核销和置换县级党政机关、政法机关部分事业编制并重新核定编制的通知》,重新核定XX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核定人员编制11名,其中:行政编制为9名,工勤编制为2名。2008年8月20日根据XX县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复成立XX县安全生产监察大队,核定事业编制2名。现有编制13名,实有人员13人,领导职数3名。
我局自成立以来,在完成监管工作的同时,还担负着县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和全县安全生产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特别是2006年以来相继增加了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类农药经营、劳动防护用品生产(经营)、民用爆破器材经营等安全监管职能。2010年,根据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印发《关于职业卫生监管部门职责分工的通知》(中央编办发〔2010〕104号)文件的要求,安监部门又增加企业职业健康卫生监管职能。由于职能的增加,监管对象和任务加重,原设置内设机构已经不适应新的安全生产监管任务的需要。
为了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特请求在原有内设两股一室一大队的基础上增设综合协调股、职业卫生监管股;增加编制3名以完成新增职能的监管工作。
XX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二○一一年三月七日
增加内设机构和人员的请示 篇2
涉及畜牧的各处室机构的职责如下:
●畜牧业处:拟订畜牧业、奶业发展规划和政策, 并组织实施;负责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畜禽良种补贴、畜禽“菜篮子”工程建设等畜牧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管理;负责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和服务;负责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建设及深化试点工作;指导畜牧业结构调整和规模养殖, 负责畜禽标准化管理;负责种畜禽管理和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负责奶业发展的行业指导。
●饲料处 (饲料工业办公室) :负责饲料行业管理, 拟订饲料行业发展战略、规划并组织实施;制定饲料行业重大技术改造方案并组织实施;拟订饲料地方标准, 审查饲料产品质量标准并监督实施;制定饲料产品质量监测计划并组织实施, 负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的技术评审工作;负责核发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批准文号的技术评审工作;负责农作物秸秆等饲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工作。
●兽医兽药处:负责兽医兽药行政管理和生猪屠宰管理, 拟订兽医兽药和生猪屠宰地方法规、规章及行业规划, 并组织实施;组织开展动物疫病防控、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等工作;承担省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具体工作。
●草原处:组织编制并实施草原保护、利用、建设和草原畜牧业发展规划、计划;负责草原行政执法工作, 组织落实草原基本制度;负责草原保护、利用和建设管理工作, 组织和督导草原草业政策、重点项目实施;负责组织、指导草原火灾防控、草原鼠虫害防治、草原雨雪冰冻灾害防御等防灾减灾工作;承担四川省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草原防火办公室具体工作。
增加内设机构和人员的请示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合理配置
一、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概述
高职院校 的会计机构是指高职院校 中办理会计事务的专门的职能部门,会计人员是指专职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是本单位会计工作的直接承担者,它们的主要职责包括:进行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制定本单位的会计制度和政策、参与制定本单位的各种计划并进行考核等。
按照我国《会计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我国的高职院校 都应该设立独立的会计机构,并在会计机构中指定会计主管人员,会计机构内合理分工、科学设岗、配备专职的会计人员。
二、国外高校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配置情况介绍
美国高校里将会计机构分为财务管理组和会计核算组,财务管理组主要负责全校预算制定、财经政策研究;会计核算组负责执行财经政策、处理账务、成本核算、工资发放等。
英国高校里设有财务处,由财务处长负责,财务处向每个院系指派财务顾问及财务分析人员。各院系设财务经理,处理各院系的财务管理和资源分配。
欧洲高校大部分实行统一管理、集中核算。学校设财务处,不设二级财务,财务处下设若干科室负责管理学校的各项经费。
通过对境外高校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配置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到:美国高校会计机构和财务机构分设,起到了制衡作用;英国财务处向各院系指派财务顾问和财务分析人员,体现出重视财务分析;欧洲一些高校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配置虽然与我国相似,但实际下设部门的职能比国内的宽。
三、我国高职院校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配置现状
1.会计机构内部分工不明,监督不力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 财务和会计没有分开,统一设置为计财处、财务处等,下设的各科室之间存在重复设岗和业务交叉的问题,会计机构内部决策、执行、监督等各部门之间的分工不是很明确,沟通合作不到位而导致财务监督不力。
2.会计机构关键岗位责任模糊
目前,我国部分高职院校 中会计机构的预算管理、基建管理等关键岗位没有建立岗位责任制、不相容岗位没有做到完全分离、关键岗位负责人多年不调换、关键岗位人员能力与岗位不匹配等问题的存在,导致关键岗位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
3.预算管理岗位人员配置少
预算管理在高职院校 的财务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普遍人员配备不足。受人员编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一般只有1-3人,但预算管理从预算编制到监督执行和决算编制及评价等工作量是非常大的,由于人员不足有可能导致预算编制不科学、监督执行不得力、评价及反馈不及时,从而降低了预算管理水平。
4.会计机构制度建设人员配置不足
做好高职院校 财务工作需要健全的制度做保障,但实际高职院校 的各种财务制度并不健全,这与制度制定人员配置不足有直接关系,因此要做好制度建设,急需配足制度建设人员。
5.会计机构信息维护人员缺失
高职院校 的财务工作从凭证录入、记账、报表,到预算、决算都运用了信息系统,提高了财会工作效率,但这些财务信息安全的保障需要既懂财务又懂计算机的信息系统维护人员,而目前高职院校 会计机构中普遍没有信息维护的专职岗位,同时也缺少专业人才,导致信息传递、信息共享方面出现问题时很难及时解决,影响了财务工作质量的提高。
四、高职院校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合理配置的建议
1.合理设置会计机构的各个部门
高职院校 会计机构的设置可以参考国外的先进经验,将日常核算职能与管理职能分开,科学设置各部门,明确规定各部门的职责,并找出各部门之间交叉职责,在科学分工的基础上实现规范合作,确保决策、执行、监督岗位的相互分离、相互制约,规避各种风险。高职院校 还应该充分考虑财务工作量来科学确定人员编制数量,为完成财务工作做好人员保障。
2.建立健全关键岗位责任制
高职院校 中要建立健全关键岗位责任制,明确规定关键岗位的责权利,要任用能力强的人员担任关键岗位工作,并能按期轮岗,减少贪腐,强化关键岗位作用。
3.选拔优秀财务人员到预算管理岗位
预算管理工作在高职院校 的财务管理中作用非常大,因而在人员配置上应该选拔综合素质高的人员充实到预算管理岗位,同时尽量配足预算管理人员,这样才能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预算执行和监督到位、决算编制和反馈的及时,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4.配置配足会计机构制度设计人员
针对制度设计人员不足的现状,高职院校 应该选拔出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际经验的财务人员参与到制度的制定中,制定的制度要在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满足本单位实际需要的基础上,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5.积极引进会计机构信息系统维护人员
针对高职院校 中会计机构信息系统维护人员缺失,建议其在编制范围内,设立专职的系统维护岗位,配置专职的系统维护人员,负责信息系统建设,保护财务信息安全。在人员的选拔上,可以通过公开招聘等方式坚持引进政治素质高、业务素质好的优秀人才。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 要提高认识、借鉴成功经验,科学设置会计机构、合理配置财会人员,为学校的教学和师生提供优质服务,保障学校资金安全。
参考文献:
[1] 王晓燕. 论高校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合理配置[J]. 财经界(学术版). 2015(12) .
[2] 谢合明,何小敏. 高校财务与会计机构分设的实践性探讨[J].会计之友. 2016(12) .
版增加人员的请示 篇4
根据xx文件和省政府53号文件精神和要求,供销社承担着多项政府赋予的职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支重要力量。并入合肥市后,合肥市社及其所辖肥西、肥东、长丰县社均都内设合作经济指导科。为实现与合肥市社等高无缝对接,需增设合作经济指导科,专司参与制定全县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规划,组织发展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产品供求、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但目前县社机关人员年龄结构普遍偏高(55周岁以上4人,50周岁至55周岁6人,45周岁到50周岁7人,40周岁至45周岁2人),人员老化,与供销社持续和稳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不相适应。因此特报告要求调整充实1—2名具有本科学历以上的年青人员。
特此报告,请予审批。
增加人员编制的请示 篇5
经国务院批准,我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10%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立即成立领导工作机构,下发实施办法,召开动员部署会议,确保新农保工作落实到位。
我市总农业人口16.1万人,符合参加新型农保条件的13.3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2.3万人。全市新农保参保人群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6倍。目前,我市作为新农保试点工作经办机构的市农保中心人员编制仅3人,实有人员4人,经办力量与新农保业务量悬殊巨大。为“保民生、保稳定、保增长”,确保新农保试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急需增加农保中心的人员编制,配备工作人员。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劳动保障“三基”工作的意见》(闽政[]14号)和《南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三基”工作的通知》(南政综[]39号)文件精神,参照其省内其他市(县、区)开展新农保工作试点经验和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机构人员配置情况,恳请市编委同意:
1、增加市农保中心人员编制10人(其中:业务人员2人、电脑录入人员2人、稽核人员1名、网络信息管理人员1人、财务人员2人、统计人员1人、档案管理人员1人),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为能让人员尽快到位,以上补充人员可由乡(镇)街道或其他事业单位调入。
2、确定乡(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人员编制2人,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以上补充人员由乡(镇)街道调入或公开招考。
关于增加专职保安人员的请示 篇6
区教办:
我校目前有教职工34人,学生750多人,专职保安1人,因地处城乡交接地带,学校周边环境复杂,来往闲杂人员较多,车流量大。目前我校只有保安1人,在其吃饭、上厕所等时间门岗上就可能出现空挡,另外如遇突发事件1位保安也应对不了。为了给全校师生一个安全、稳定的学习、工作环境,维护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相关规定,结合我校现有办学规模,特申请在原有1位专职保安的基础上,再增加1位。
当否,请批示!
新庐小学
论中介机构执业人员的保密义务 篇7
中介机构从事的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其工作基础是与客户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信赖的关系。在执业过程中,执业人员会接触、了解客户大量的秘密。中介行业的法律、执业准则和职业道德准则中都有关于中介机构及其执业人员对于“在执业过程中知悉的业务秘密负有保密的义务”的规定。这里说的“业务秘密”是否包括违法行为,法律或执业准则中并没有予以明确,这就为上述问题产生争论埋下了伏笔。争论主要源自两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中介机构的执业人员对执业过程中知悉的合法秘密负有保密的义务,对于违法行为则不但不能保密,还应主动向有关部门揭发举报。理由是:第一,违法行为对社会具有一定的危害性,控告和检举违法行为是每一位公民的基本义务。中介机构的执业人员首先是公民,然后才是执业人员,应当首先尽到一位公民的义务;第二,中介机构执业人员必须合法执业,其工作范围应仅限于合法的部分,因此,对于所知悉的违法行为不能保密,否则,就是违法执业,故而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第三,中介机构执业人员在执业过程中一方面应维护客户权益,但同时还必须维护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如果对客户的违法行为不予检举揭发,则是以牺牲社会公众利益为代价而维护客户的非法利益,有悖职业道德;第四,尽管个人隐私收到法律保护,但仅限于对合法隐私的保护。对于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利益的隐私,则不被法律保护。因此,中介机构执业人员如果知悉此类隐私,须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第二种观点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中介机构执业人员对其在执业过程中知悉的秘密负有保密的义务。这里的“秘密”不仅指国家机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也包括客户的违法行为。理由是:第一,中介机构执业人员执行业务属于履行特定职责的行为,履行特定职责的义务应优先于作为一般公民的义务;第二,中介机构的职责不同于政府部门和司法部门的职责,中介机构只是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和执业准则规定的程序,执行与其资质相对应的业务活动,并出具业务报告。至于发现并惩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违法行为,应是相关政府部门和司法部门的职责。当然,作为一般公民,有举报他人违法行为的义务,但对于中介机构执业人员应做例外处理;第三,有些违法行为比较复杂,由一系列关联的行为构成。中介机构执业人员可能由于知识、条件所限,无法判定有关行为的性质。比如,有的中介机构只了解其中的一个阶段或一个局部,并不知晓解其全貌,难以判断是否是违法行为,贸然举报恐怕唐突。如果中介机构为了减轻自己的责任,举报了“疑似违法行为”,则一方面可能加大了政府部门的执法成本和司法部门的司法成本,更有可能甚至冤枉客户,破坏了与客户之间的信任。如果中介机构执业人员完全履行了保密义务,但后来客户有关秘密确属违法行为,则执业人员会因为没有及时检举揭发而被追究责任。因此,赋予中介机构执业人员举报义务,会使他们始终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第四,中介机构人员执行业务基于与客户之间的相互信赖关系,如果随意举报,会破坏他们之间的信任,于是导致客户不敢如实向中介机构提供有关信息资料,从而影响中介机构的执业质量。
对于这两种观点,我赞成后者。我国律师法、注册会计师法及资产评估执业准则等法规,都规定了中介机构执业人员对于在执业过程中知悉的秘密有保密的义务,虽然没有说清楚所谓的“秘密”是否包含了违法行为,但笔者认为应当是包括的。律师、注册会计师、评估行业等中介服务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并不长,但在国外却有上百年的历史,他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其职业特点和特有的运行规律。我国有关中介行业法律法规和执业准则,包括有关保密条款的规定,都是借鉴了国外比较成熟的做法。很多市场经济比较成熟、中介行业比较发达的国家的法律都有关于保密特权的规定。《美国联邦民事诉讼规则》第26条第2款规定:任何一方当事人都可以要求对方当事人提出与诉讼标的具有关联性,但不属于保密特权的任何事项。这里所谓的保密特权,是指由于某些人的特殊身份、地位或岗位而取得的一种法律认可的,特别准许其不提供证据及不出庭作证的法定权利。这里就包括中介机构从业人员,如律师、注册会计师、评估师等。该特权的主要内容是,当事人和中介机构执业人员的信息往来,在未经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不能向外界泄露。其立法本意,对律师来说,是由于人们对于财富、权利、智慧和能力等资源的占有是不对等的,这些不对等为法庭公平审理案件造成了各种负担和障碍。为使案件能够尽量在事实真相的基础上加以审理,就需要律师发挥作用,特别是为处于弱势一方发挥作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有一种机制,能够使律师全面了解情况,即,使当事人能够向律师提供对自己有利的情况,更能将其他情况,包括对自己不利的情况毫无保留地告诉律师,从而便于律师开展工作。这种机制便是律师的保密特权:律师保守秘密受到法律保护。如果没有保密特权,当事人就不敢向律师提供实情,律师也无法保守秘密,如此下去,当事人与律师之间无法形成一种信赖关系,整个律师制度就会受到破坏,整个社会也就难以“法治”了。
注册会计师行业也是这样。在市场经济中之所以需要注册会计师,主要是买卖双方博弈的结果。买方由于条件限制不能亲自审查卖方账目;卖方考虑允许买方查阅财务资料会影响其购买决策,因此不愿买方如此操作。双方都能接受的是,聘请注册会计师对卖方的财务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并要求被审计单位如实提供有关财务会计资料,否则,难以出具客观、公正的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必须对客户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资料的保密义务便从此而来。保密义务避免了被审计单位在提供资料信息时可能产生的“保留、隐瞒、忧虑、猜疑和惶恐”等。
评估行业亦是如此。在市场交易中,之所以需要资产评估,一方面,卖方对自己所要出卖的资产的价值难以作出准确判断,需要请专业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以供交易决策参考。退一步讲,即使卖方自己能够评估所要出卖资产的价值,但自卖自评,形式上缺乏公正,买方不会认可。另一方面,买方对其所要投资购买的资产的价值并不清楚,自己又由于条件所限,难以科学确定其价值。事实上,买方是无法评估卖方资产价值的,因为卖方出于保密的考虑不回将详尽的信息资料提供给买方。所以,买卖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是,请专业评估机构来进行评估,一是因为专业评估机构具有专业知识,能够比较准确地评估出交易资产的价值,二是因为专业评估机构身份独立,有职业道德的约束,有条件做到客观、公正。评估师评估资产价值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被评估单位必须如实向评估机构提供信息资料,而评估师必须对这些信息资料保密,包括有关违法行为。否则,被评估单位必然心存顾虑,很难提供完整准确的信息资料,因而评估师很难得出科学客观的评估结论,进而损害投资者利益。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律师,还是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等中介服务行业,都负有对其在执业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保密的责任,这里的秘密应包括对当事人有利的抑或不利的,合法的抑或非法的。中介机构执业人员对在执业过程中知悉的当事人的违法行为予以揭露举报,看起来似乎理所当然,实际上弊大于利。其利是能够及时揭露违法行为,有助于执法部门或政法机关查处案件。其弊是会破坏中介机构与当事人之间的信赖关系,从根本上动摇当事人对中介机构的信任感,最后导致对整个中介行业的否定;反之,中介机构执业人员对执业中知悉的违法行为也予以保密,看起来有悖于法制精神,有放纵违法行为之嫌,实际上,对社会是有利的。在法律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当利弊并存时,只能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西方有一句话,叫有时隐瞒真相比揭露真相带来更大的好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社会利益最大化,法国学者安德烈·达迷说得很好:“职业秘密的唯一基础就是社会利益。”
当然,中介机构保守客户的秘密,但决不能迎合客户的违法要求,出具虚假证明文件,甚至为客户出谋划策或协助客户实施违法行为。对于在执业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行为,中介机构可以选择不承接此单业务,如要承接,需在出具业务报告时按照执业准则的要求,恰当出具保留意见,或拒绝表示意见,必要时要加以说明。即,用业务报告说话,但不主动举报。中介机构替客户保密也不是绝对的,应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对于与其业务无关的,对于客户已经实施或正在实施的严重危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或危害国家安全的,严重危害他人人身安全或自身生命安全的等情况应当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中介机构执业人员在配合有关执法部门和司法部门调查时,不得做伪证。
笔者建议在制定相关法律时,充分考虑中介行业的特点,借鉴国外较为成熟的做法,对中介机构执业人员的保密义务进行更加明确和具体的规定。可具体表述如下:“中介机构的执业人员对于执业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应当保密。但严重危害国家、社会利益和人身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除外。”
关于对实习人员增加补贴的请示 篇8
城管局:
******于8月29日招聘******作为实习生。分别分配到*****工作。经与所分配单位负责人询问,二位实习生在工作中表现出色,对工作认真负责,尽职尽责。根据****对优秀实习生予以奖励的惯例,同时为了增强与*****大学等高校社会工作院系的合作,拟对****予以每人300元的现金奖励。奖励费用拟从*****中列支,在11月工资表中体现。
妥否,请批示
关于要求增加食堂工作人员的请示 篇9
×××:
×××公司现有职工80人,其中本部就餐40人,而公司食堂工作人员仅1人,需要完成包括买菜、配菜、烧菜、公司小食堂接待餐烹饪等所有食堂工作,即便是现阶段,也只能勉强满足职工的就餐需求。随着×××,公司将逐步进入运行状态,原本分散在各地的员工以及新招职工共计40人将陆续返回公司本部,食堂就餐人员即将翻番,公司现有的食堂工作人员配置远不能满足80人的就餐需求,这将严重制约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为了更好得服务职工,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现向集团请示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厨师岗位派遣制员工一名。
妥否,请批示。
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培训研究 篇10
摘 要:本研究从培训对象来源、培训机制、培训效果和期望建议等四个方面,对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培训工作现状进行了详尽分析。研究发现,当前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培训工作中存在着学员培训供需地域分布匹配性不对称、培训对象的覆盖面较窄且连续性不足、培训内容与基层实际需要的衔接不够、课程关联度和课时安排的适宜性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从培训项目、网络培训、培训需求、课程体系、培训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民政干部;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培训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自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快速增长,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达到2.12亿,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达到15.5%。根据预测,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2.43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口将在2020年突破4600万。2025年老年人口数量将超过3亿;2033年超过4亿,占总人口的比例将高达31.9%。
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党和政府提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养老机构建设已成为新时期民政的重要工作之一。2014年,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94110个,其中:养老服务机构33043个,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8927个,互助型的养老设施40357个,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1783个;各类养老床位577.8万张,比上年增长17.0%(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27.2张,比上年增长11.5%),其中社区留宿和日间照料床位187.5万张;年末收留抚养老年人318.4万人,比上年增长4.2%。 机构老人高龄化和失能化加剧,他们对机构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希望。党的十八大提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的任务,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干部素质和能力”。加强对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培训,提高其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广大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已成为急需破解的时代课题。这些对策和建议将对推动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培训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也将对民政系统干部教育培训有现实意义。
一、国内外管理人才继续教育培训经验评述
(一)国内管理人才教育培训经验
为了更好地肩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我们党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并全面实施了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战略。各地各部门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路、发展的办法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探索和积累了一批适应工作要求、富有生机活力的有益做法和创新经验,逐步在实践中趟出了一条在培训理念、体制、机制、内容方式和干部参训机制改革创新的具有中国特色干部教育培训道路。
(二)国外管理人才教育培训经验
在西方,领导人才培训包括“领导教育”(leadership education),指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开设领导学和公共管理课程,目的是培养未来的政府领导人才以及素质高、责任感强的公民;“领导培训”(leadership training),目的是帮助职业的、新当选的和可能晋升的领导者进行领导力的开发和提升。主要以美国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简称“KSG”)采用的“教育、培训、研究一体化模式”和法国国立行政学院(简称“ENA”)采取的“招录、培训、分配一体化模式”为代表。
总之,国内外对干部教育培训既有不同的定位,但同时又有一定的共同之处。掌握这些动态趋势,将有利于加深对各级各类培训的认识,也有利于开展民政干部培训研究,对开展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培训研究有一定指导意义。
二、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培训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方法
对参加过民政部培训中心培训的养老机构管理人员进行调查,以问卷调查和结构访谈调查方法为主。通过调查学员的基本情况、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员对课程设置与培训机制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学员在养老机构中的实际工作经验,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调查资料展开系统性研究,分析和探讨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培训状况。
(二)问卷分析
共发放调查问卷501份,回收489份,其中有效问卷303份(部分受访人员对个别问题没有回答),被调查者基本情况见表1。从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来看,被调查者的男女比例约为3:5;处于25-55岁的人占88.4%;被调查者所在的地区既有发达地区、也有不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62.4%的人来自东部地区,约占所有人数的五分之三,27.7%的人来自中部地区,仅有10.0%的人来自西部地区;有来自城市的也有来自农村,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从文化程度看,38.2%的人是高中(中专)学历,大专(高职)和本科学历分别占27.2%和31.2%,研究生及以上仅占3.3%。整体而言,学历处于大专及以上者占61.7%,但其专业是否对口、技能是否过关仍有待考察。
本研究样本在养老机构的工作年数、职务级别、参加培训等情况见表2。被调查者中,56.4%的人在养老机构工作年数在5年及以下,占所有人数的近五分之三,20.3%的人在养老机构工作达6至10年,10.7%的人在养老机构工作11至15年,16至20年和21年及以上的人分别占5.7%和6.9%。可见,参训人多为年轻人,也说明养老机构管理层对青年人才的需求量大,近几年进入的新人也较多。其中,有47.1%的被调查者处于管理层(中层),一线工作人员占22.2%,决策层和执行层也占到一定比例。少数工作人员在机构中扮演双重角色,如他们既是管理层也是执行层。也反映出他们对培训内容的需求也具有多重性。同时,有55.2%的人参加过1次培训,参加2次培训的人占22.9%,3次及以上占12.1%,9.8%的人此前未参加培训。
同时,本研究还对35名参训干部结合养老机构管理概况进行了深入访谈,收集了丰富的一线材料。
三、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对培训的评价与期望
(一)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对培训的评价
在所有被调查者中,有52.4%的人认为培训对自己的启发帮助大,43.9%的人认为启发帮助较大,仅有3.7%的人认为启发帮助不大。
1.对培训课程的评价
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培训课程分为6类,包括管理类课程、专业类课程、业务类课程、政策解读类课程、研讨类课程和拓展类课程。被调查者从专业性、内容丰富性、目标清晰性、主题明确性、课程关联度、课时安排合理性等6个方面对培训课程进行评价。拓展类课程专业性最强、目标最清晰;管理类课程主题最明确、内容最丰富;政策解读类课程的目标较清晰、主题较明确。所有课程的评价指标中,对课程关联度和课时安排的评价都较低。
2.对教师结构的评价
被调查者对教师结构的评价主要呈现以下特点:对民政业务专家的执教希望最强烈,其次是机构管理专家、相关专业技术专家、民政系统领导。对民政理论专家的需求度较低。
3.对培训方法的评价
适宜的培训方法是培训效果的重要保证,主要有讲授、视听、研讨、案例分析、参观考察和参与式学习6类方法。为了便于统计,分别赋予每类方法分值,依次为6分、5分、4分、3分、2分和1分。统计得出,培训方法的满意度排序是:讲授法(1055分)、案例分析法(913分)、视听法(734分)、研讨法(700分)、参观考察法(579分)、参与式学习法(539分)。
(二)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对培训的期望
被调查者对培训的期望主要体现在授课内容、师资结构、培训方法3个方面:
1.授课内容方面
期望授课内容应以问题为切入点,以针对的问题种类进行课程分类,讲授理论知识时也应多联系实际。此外,要增加重点的法规政策的讲解,调高学员依法管理的能力。
2.师资结构方面
期望培训班应以实务型专家为主,以系统内的领导为辅。实务型专家可以将理论研究与实务经验相结合,讲授过程中瞄准问题特点,讲授内容更具针对性。
3.培训方法方面
期望培训方法更加多样性,以讲授和案例分析为主,减少纯粹理论“填鸭式”教学,在此过程中穿插研讨、小组讨论交流,组织被调查者互动交流,增加被调查者与老师面对面座谈交流的机会。
四、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学员培训供需地域分布匹配性不对称
从现实情况看,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对培训学习的需求体现更为迫切,但从数据统计来看,东部地区的人占62.4%,中部地区的人占27.7%,西部地区的人仅占10%;同时,76.9%的人来自城市养老机构,23.1%的人来自农村养老机构。可以看出,参加培训者与需要培训者匹配度较低。
(二)培训对象的覆盖面较窄且连续性不足
调查中55.2%的人仅参加过一次培训,参加两次培训的人占22.9%,可见,培训的覆盖面较窄,学员到培训中心参加培训机会的很少,对同一批人进行二次或多次培训较少,培训缺乏连续性。机构养老在养老服务体系中承担“支撑”作用, 扩大培训覆盖面,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素质刻不容缓。
(三)培训内容与基层实际需要的衔接不够
在授课内容上,尽管内容量大、涉及面广,但与基层实际衔接不够,尤其是理论性内容较多,很多被调查者感到枯燥,也难以在实践中应用。培训收效甚微,违背了培训的初衷。如在“养老院中,老人陈某与刘某在洗衣时发生口角,在场的护理人员不知如何是好而未劝阻,双方发生肢体冲突,致使陈某被推倒在地,头部受伤,用去医疗费用32000余元,并留下后遗症,面对陈某的赔偿请求,养老院以其应找加害人刘某为由拒绝。”此类纠纷在养老机构非常普遍。因此,如何完善机构管理机制,如何保障老年人的人身安全,如何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是管理人员迫切需要的。
(四)课程关联度和课时安排的适宜性不足
在对课程体系的整体评价中,“专业性强”和“内容丰富”居前两位,“课程关联度高”和“课时安排合理”居后两位。解决机构中的问题需要多方面知识,解决一个问题会牵涉到法律类、管理类、业务类等多方面知识,设计课程要考虑课程间的关联度,每个培训课程要为培训目标服务。此外,课时安排也缺乏合理性。由于培训时间较短,因此课时安排相对密集,部分被调查者反映精力难以跟上,同时被调查者文化程度和知识背景参差不齐,信息量过大,被调查者的理解能力也跟不上,导致培训过程中多次出现出勤率不高的现象。
五、完善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培训的主要对策
(一)完善培训机制,照顾特殊地区需求
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培训班培训对象来自东部地区的较多,来自西部地区较少;来自城市的较多,来自农村少。针对学员分布不均的问题,培训中心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考虑:一是完善培训项目。在申请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培训项目时,要考虑到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特殊需求,安排举办西部地区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培训班和农村地区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培训班。二是建立培训基地。由于西部和农村地区养老机构经济落后,到北京参加培训交通成本过大,培训中心可以考虑“走出去”培训,在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建立培训基地,把培训班举办在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
(二)拓展网络培训,满足基层培训需求
我国各类机构管理人员规模宏大,目前民政部培训中心培训部每年只能培训2000多名养老机构管理人员,面授培训非常有限,利用网络培训的广覆盖的优势,满足更广大学员需求,是培训中心的发展方向之一。目前,民政部培训中心的远程教育中心已录制好了养老护理员的课程,已在各地开展远程培训,也积累了一部分经验。建议下一步开发更加适合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培训的课程,让更多的管理人员接受优质的培训。
(三)坚持多头并举,实现学以致用目标
《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明确指出,干部培训工作要“坚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要想在短短的一到两星期的时间内贯彻落实好理论联系实际的这一原则,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1.聘请实务专家
业务专家和机构管理专家往往具有实务经验,授课过程中运用案例方式开展培训,效果显著。相反,理论专家多停留在研究层面,从宏观角度讲解理论知识,学员由于的文化水平限制,学术理论素养很难跟上,短期内潜移默化式的影响效果甚微。民政系统领导多以解读会议精神、政策宣讲为主,仅有的基层考察经验也是走马观花式的,很难切入实际,使培训质量大打折扣,培训目标难以实现,更谈不上培训工作的创新。
2.丰富授课形式
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培训方法的运用较为关键。目前的培训方法主要以集中讲授为主,将理论融于案例的讲解方式更能激起学员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掌握相关知识。同时在该过程中要注重多方互动,一方面重视教学相长;另一方面重视学学相长。培训教师和学员之间互动,教授有理论知识,学员有实践上的困惑,两者进行碰撞,有利提高培训效果。学员和学员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能够取长补短, 实现学学相长。
3.尝试建立选课制
培训课程安排过于集中,多数被调查者难以在短期内消化,同时出勤率也不能保证,影响培训整体效果。学员个人文化背景不同、工作领域不同、学习需求和兴趣不同,建立学员选课制是培训个性化的一种体现,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有利于学员的个人发展。培训的公共课要求所有学员参加,选修课由学员自主选择,使学员“有的放矢”,提高学员学习积极性。培训中心根据不同层次的需求建立一揽子的培训科目和专题,让学员从培训“菜单”中自由“点菜”。
(四)把握培训原则,逐步完善课程体系
为了使培训课程体系更科学合理,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一是把养老机构对管理人员所在岗位的要求和管理人员的学习需求结合起来。培训课程既要满足岗位工作的要求,也要符合个人发展的需要。二是把满足需求和引领需求结合起来,培训课程既要适应当下培训需求,同时,也要引领出具有前瞻性的需求,有些需求不去引领就不会产生。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开设老年社会工作实务方面的课程,就是引领需求一种。三是把培训老师的学科专长和服务培训工作大局结合起来,老师不是能讲什么就讲什么,也不是喜欢讲什么就讲什么,要服从和服务培训工作大局,正真实现“缺什么,补什么”, 让学员成为培训的主体,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四是把理论武装和人文养护心灵结合起来,在培训班开设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课程。养老工作是一项充满博爱的工作,应把道德品质的培养贯彻培训的全过程。
注重培训结束后的跟进工作和质量评估工作。把学员反映出的典型实例搜集起来,制作成培训案例集,作为下一次培训课程的一部分,让学员讨论学习。通过培训,逐步形成“提出问题——参加培训——交流讨论——反复实践——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通过广泛交流和反复实践,总结问题在养老机构存在的普遍性,形成相关案例库。要注重对学员的再培训,使学员的问题在理论与实践的反复对比和探索中得到解决。
(五)加强培训管理,提高培训服务质量
加强制度建设,是提高培训服务质量的关键。培训服务工作覆盖广泛,事无巨细,既是培训中心的“门面”和“窗口”,又是保证培训工作顺利进行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建立健全具有全局性、规范性和标准性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部门职责、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用制度管人,不断提高服务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同时,要加强培养服务人员的大局意识,提高对待公益性培训的认识。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培训是福利彩票公益金支持的培训项目,学员所有的费用都是免费。培训服务人员一定要有全局意识,不要因为公益培训没有带来经济效益而降低服务标准。事实上,这样的培训项目是民政部用公益金购买培训中心对学员的培训服务,也即是政府替学员出了钱,培训中心应该做到为政府负责,为学员负责,让学员感到满意。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EB/OL]. http://www.gov.cn/jrzg/2010-08/17/content-1681885.htm,2010.
[2]民政部.老年机构管理办法[EB/OL].http://www.mca.gov.cn/article.
[3]国务院办公厅.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EB/ OL].http://www.chinapeace.gov.cn/2011-12/27/content_4509621.htm.
[4]王兴盛.终身教育背景下干部培训工作探析[J].教育科学.2009.5.
[5]张显碧等.某地区养老护理人员培训需求的质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2).
[6]史策.干部培训改革创新着力点探析[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2,(2).
[7]陈燕楠.干部教育培训研究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方法创新的新趋势[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11).
[8]姚志红.干部短期培训中的“理论联系实际”[N].学习时报,2014,(9).
[9]Irwin L.Goldstein& J.Kevin Ford.组织中的培训(第4版)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10]WilbertJ.Mckeachie.Mckeachies TeachingTips(Elev-enth Edition) [M].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2.
[11]习近平: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N].人民日报,2008-7-17(01版).
[12]彭赋桂.创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E B/O 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08-05-22.h t t p://c p c.p e o p l e.c o m.c n/ GB/117092/117104/7282999.
[13]习近平:做好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N].学习时报,2010.8.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10/25/c_12697191.
增加内设机构和人员的请示 篇11
公司领导:
今年春节以来,本地房地产、物业等公司所需的保安等物业人员迅速增加,导致人员招聘一天比一天困难,从而不断推高其待遇。我们公司的情况,从三月份开始,保安人员每月离职达5至8人,事后对离职人员的了解,基本上都是由于待遇过低而离职(现在保安人员的待遇与较好的楼盘相差400-500元左右)。近期物价上涨及同等楼盘物业人员待遇不断增加,使人员的流失更快,到目前为止,保安人员共19人,缺员12人。
我们小区楼盘大,开发时间较长,物业公司在较长时间内工作的重点应放在配合楼盘的销售上;所以物业公司人员必须保持相对的稳定以及有较高的素质,为此物业员工的待遇应在本地达到较高的水平。建议物业公司人员月工资总额从原批复的87302元(不包括保洁外包后增加的7400元)元增加到125906元(包括保洁外包费用),详细增加办法见附1。
妥否,请批示。
附:
1、新旧工资标准
2、钦州市部分楼盘/物业公司人员待遇情况
3、物业工作近期工作计划
限责任公司
增加内设机构和人员的请示 篇12
****部门:
根据****的要求,由****公司负责**汽车冷轧板剪切配送中心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最终经**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确定公司名称为“****公司”,注册资本金****万。
一.公司简介
公司依托****项目进行组建,项目于**年**月**日开工建设,计划**年**月竣工。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剪切配送碳钢冷轧产品**万吨的生产规模,其中碳钢汽车冷轧剪切产品**万吨/年;碳钢冷轧纵切产品**万吨/年。另为二期预留碳钢冷轧横切产品**万吨/年的生产规模。
二.主要设备
主要设备为****等功能综合为一体的配套加工设备。目前随着国内汽车、家电等行业逐渐发展和成熟,采取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开卷落料线进行加工剪切用板的厂家逐步增多,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剪切、加工后产品质量、提高材料利用率和提高生产效率。
三.机构及岗位编制
根据生产规模和工艺情况确定,初步核定****公司内部机构设置及岗位编制如下:
1.机构设置:
(1)经营管理部:负责基础管理、经营管理、生产计划、采购和销售等工作。
(2)生产技术部:负责生产工艺技术、机械设备、液压系统、电气设备、公辅系统设备的管理工作。
(3)生产作业区:**班、**班、**班。
2.岗位编制
拟增设岗位编制**名,其中:管理、技术岗位编制**名,操作岗位编制**名。
妥否,请批示。
****部门
增加内设机构和人员的请示 篇13
关键词:从业人员;素质;派遣机构;发展
人才派遣是用工单位根据自身的工作和发展需求,向人才派遣服务机构租赁急需人才,并通过该人才派遣服务机构,为所聘人才办理录用招聘手续、代缴社会保险,代理发放工资、管理人事档案等人事代理业务,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共享”用人方式。
这种新型的人才派遣制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已盛行多年,我国的人才派遣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由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开始为驻京外资企业提供派遣服务,至九十年代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这种新型的派遣用工模式以其独特的优势,受到了用工单位和流动人才的认可。进入新世纪,新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将劳务派遣作为独立章节列入其中,使派遣有法可依。自此,人才派遣业务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全国各大城市迅速发展,目前在全国从事人才派遣的服务机构有1万多家,人才派遣从业人员超过了10万多。一些派遣机构急功近利,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这给用工单位带来了新的困扰。所以提高人才派遣机构从业人员的素质,加强人才派遣服务机构的内部管理,提升人才派遣的服务质量,是人才派遣机构发展的首要因素。作为人才派遣机构的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以下素质:
(一)饱满的爱岗敬业精神
人才派遣机构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拥有一支爱岗敬业的优秀员工队伍。敬业精神是优秀员工的职业基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灵魂。在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内,员工如果不具备敬业精神或职业道德,无过硬的业务素质,就将被激烈竞争社会所淘汰。
在新时期,我们不能简单地依靠做员工思想工作去提高员工的敬业精神,而要通过“明确工作职责”和“量化的工作指标”来实现。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制度,让每个员工都明确自己的工作内容、工作对象、工作目的,掌握评判工作好坏的标准,才能在工作中提高员工的敬业精神。
爱岗敬业不仅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爱岗敬业就是一种奉献精神,只有爱岗敬业的人,才会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于职守,精益求精,才能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才能为派遣事业作出崇高而伟大的奉献。
(二)超强的服务意识
人才派遣行业是第三产业,是现代服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派遣机构强烈地意识到,经济的发展给派遣机构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优质的服务品牌是派遣机构获取持久绩效的强大动力。
人才派遣机构作为一个服务行业,是一种全面的高层次的人事代理服务。专业高效的人才派遣和人事管理服务能够帮助企业加强人才的资源开发,降低企业的人力成本,使人事管理也更方便简捷。这些都必须通过从业人员自身高效的服务,来构筑用工单位和派遣人才之间的平台,使之能帮助用工单位建立起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更好地服务于用工单位和人才。由于人才派遣机构数目众多,提供的服务日趋同化,而人力资源管理是专业性相对较高的专业领域,因此要从众多人才派遣机构中脱颖而出,就必须通过优化服务体现出专业高效,得到用工单位认可。
优秀人才是值得投资的资产,人才派遣机构要发展储备优秀人才,树立“最佳匹配”的服务理念。人才派遣机构要从企业的角度出发,按照人才与企业的匹配度帮助用工单位获取这些稀缺资产,使派遣机构成为用工单位理想的人力资源战略合作伙伴。新的经济发展形势,要求每一个派遣机构从业人员都必须具备超强的服务意识,关注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的匹配度是人才派遣的重要方面。招人不难,招到合适的人才并留下就难了。所以人才派遣机构必须深入了解企业的需求,了解求职者的需求,综合各方面条件,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能让企业与求职者真正的融合。主动了解用工单位的用人意向,全心全意地为用工单位着想,提供从人才招聘、人才筛选、签订劳动合同、办理招工录用手续、缴纳社会保险、发放工资、接转人事档案、职称评定、评审,户籍挂靠等一条龙的人事代理服务,真正做到派遣机构“招人不用人”,用工单位“不招人用人”的派遣用工模式,解除用人单位对烦琐的日常人事事务的困扰,充分体现人才派遣机构的专业人做专业事的优势,用工单位只要专心地放手抓企业的生产、建设和发展。
(三)和谐的团队合作精神
团队合作是指一批有能力、有信念的人,聚集在一个团队中,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持、相互合作、相互奋斗的过程。比尔盖茨曾经这样说过:“团队合作是一家公司成功的保证。不重视团队合作的公司是无法取得成功的。”随着人才派遣市场的日趋繁荣和激烈竞争,派遣机构应该强调团队精神,提升团队竞争力,建立群体共识,以达到更高的工作效率,取得更大的经济收益。同时也为用工单位提供最佳服务。
提高团队合作的能力,营造和谐的员工关系,有利于以顺利完成工作任务,实现团队绩效目标。打造一支高效的人才派遣队伍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每个员工必须明确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和谐的团队合作。
要让每个员工知道自己的工作内容、工作责任,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同时,加强团队员工间的沟通与交流,做到资源共享,互相合作,形成默契的工作关系,提高工作效率和创造力。让每个团队成员相信自己是团队中最重要,最优秀的,从而培养他们工作的成就感。让每个团队成员相信自己的伙伴,相信伙伴们能够与你协调一致,相信伙伴们会理解你,支持你,一个团队只有在彼此肯定、相互信任的氛围中才可能做好人才派遣工作。如果团队成员相互猜忌、互不信任,那么分工就不能合作,就不能共同完成派遣工作;同时猜忌的气氛让每一个人都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更不利于团队成员工作能力的发挥。这样就会直接影响派遣工作的良好开展,影响派遣机构在用工单位中的信誉度。
(四)掌握全面的专业知识
人才派遣由三个主体和两个合同维系,三个主体即人才派遣机构、用工单位和派遣员工,两个合同即人才派遣机构和用工单位签订的派遣合同,人才派遣机构和派遣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这种新型的用工方式可以合理配置人才,提高人才的使用效率,促进经济的发展;三个主体的用工方式也存在着很大的风险,这就要求派遣从业人员有忧患意识,有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
派遣工作涉及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保障、人才人事、财务管理和相关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知识,派遣工作有时效性强、操作环节复杂,派遣员工多、派遣范围广等特点,这就要求派遣机构的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强烈的法治观念和良好的道德素养,必须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帮助派遣员工稳定就业,保证派遣员工各项社会保障权益的落实;才能帮助用工单位灵活高效地用人,解除用工单位对各种隐患的后顾之忧,构筑和谐的用工环境。
(五)拥有灵活的沟通能力
沟通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沟通能力是一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必备能力,也是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沟通能力看起来是外在的东西,而实际上是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现,一个具有良好沟通能力的人,可以将自己所拥有的专业知识及专业能力进行充分的发挥,并能给对方留下的深刻印象。作为人才派遣机构的从业人员,加强与用人单位的交流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
就拿人才派遣来说,人才派遣机构要主动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相应的岗位进行分析,明确对人选的各种要求,让合适的人干合适的事,最终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人才派遣机构从业人员必须让用工单位和派遣员工明白:派遣机构是专业从事人才人事管理的服务机构,它的各项工作及流程都相当规范的,它依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切实地保障用工单位和派遣员工双方的合法权益。人才派遣从业人员要与用工单位多沟通,全面系统地了解企业文化、经营策略、发展方向,招聘与该用工单位相匹配的优秀人才。人才派遣中的“三角关系”,用工单位、人才派遣机构、派遣员工的融合是人才派遣中最重要的。人才派遣是需要三方共同完成的,不是单向、单一的服务,三方应该是相互参与,互相配合,这样才能保证人才派遣的顺畅进行。人才派遣机构作为中介方,一定要了解清楚用人单位的具体需求,并主动交流沟通,才能为其寻找到合适的人才。同时还必须与派遣员工沟通,让派遣员工清楚地认识到人才派遣是一种新型的、多赢的用工方式,派遣机构会为他们缴纳完整的社会保险,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用工单位和派遣员工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双向选择。提醒用工单位遵守劳动法,提供培训、安全生产等事项,告诫派遣员工工作中的安全操作问题,项目保密等事宜,保证人才派遣工作平稳、顺利地进行。
人才派遣服务的核心力的基石是拥有高素质的派遣从业人员,只有高素质的从业人员,才能保证高质量的服务,才能在竞争激烈的派遣市场中保证高占有率,才能推动派遣事业的全面发展。
增加费用的请示 篇14
以上请示妥否,请批示。
★ 申请拨付征地费用请示
★ 中秋节放假请示
★ 中秋节慰问活动请示
★ 关于请示范文
★ 费用申请书
★ 费用管理制度
★ 费用减免范文
★ 费用申请报告
★ 请示范文附件
关于增加办公设备的请示 篇15
南邵镇党委、镇政府:
拆迁工作是我镇当前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拆迁领导小组成立专门办公室。由于办公室工作内容任务重、时间紧,笔记本电脑经常出故障,一台台式电脑周转不开;另外,需打印材料数量多,有些材料不对外公开,对复印有所限制,特申请增加如下办公设备:
台式电脑一台,联想IdeaCentre K300(锋行KING 精英版),价格在7500元左右;多功能一体机(含打印、复印、传真等功能)一台,三星SCX-4521F价格在2500元左右;碎纸机一台,科密C-638价格在700元左右;移动硬盘一个,爱国者特色存储王H8176(320G)800元左右。共需资金约12000元。
妥否,请批示。
XXX办公室
【增加内设机构和人员的请示】推荐阅读:
申请增加工作人员的请示格式10-14
增加工作人员情况请示06-05
增加党员名额的请示08-21
增加班子成员的请示08-22
关于增加科室的请示11-20
关于增加人手的请示12-08
增加床位编制请示09-30
增加注册资本请示11-08
控制人员增加的通知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