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平均分课件

2024-12-04

认识平均分课件(共11篇)

认识平均分课件 篇1

认识平均数课件

第八单元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

8.1认识平均数

答案:

平均数的求法 教学片断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板书是对一节课教学内容的浓缩与精华的提炼。本课时的板书,紧紧抓住了平均数的本质“移多补少”得到的虚拟数以及计算方法的感悟和体验来设计,既有计算平均数的方法,还有计算平均数的.算式,这样感性和理性的结合,给学生知识生成的有利的具象载体。

(五)课堂小结

数据: 15万元 二季度20万元 三季度22万元 四季度27万元

答案:

1、(9+6+8+7+5+10+4)÷7+30=37(千克)

2、用水总吨数:8×8+4×14+10×5=170(吨)

总户数:8+4+5=17(户)

平均每户用水的吨数:170÷17=10(吨)

3、(8+5+6+9)÷4=7(人) (8+4+11+9)÷4=8(人)

4、平均每季度产值 (15+20+22+27)÷4=21万元

平均每月的产值 (15+20+22+27)÷12=7万元

认识平均分课件 篇2

关键词:数学实验,数学思维,应用能力

2013年10月23日至25日, 我在盐城新兴小学听了10节数学课, 其中恰巧有我执教的二年级的课程内容———认识平均分, 总共三节课, 属于同课异构的上课形式。我非常高兴, 很庆幸能去该校学习。

“认识平均分”, 从我在本校执教这一节课后的反思认识到:其突破点在于“通过多次动手操作, 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在“分一分”的过程中, 感知平均分的含义。所以我认为, 运用数学实验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它能够帮助学生迅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有效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空间, 同时对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培养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听课中, 我不断用三位上课教师的课堂实例来论证我的研究课题, 觉得很有收获。在此, 我来谈谈我的一些听课所得。

一、借助数学实验, 引导学生理解概念

理解就是“一种直观感受”。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一个活动的最好方法就是做, 学数学的最好方法就是做数学。通过自己做实验而得出数学结论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如果学生对概念的本质属性理解不够, 一知半解、浅知浅解, 甚至假知假解、不知不解, 他们就不可能也不会学到真正的数学知识。蔡金法教授在中美数学教育的比较研究中发现, 学生的操作性实践经验胜于数学语言、数学符号等抽象思维经验。让学生通过实验去自主学习, 自主探索,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这才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形成数学概念。

案例1:分桃子, 强化平均分的概念。

实验准备:水蜜桃若干、果盘数个。

实验要求:让学生把水蜜桃平均分配到果盘之中。

实验说明:考虑到本节课的教课特点、学生年龄和思维水平等因素, 授课教师直接提出挑战性问题:“把6个桃子分成两堆, 可以怎样分?”“有8个桃子, 每个小朋友分2个, 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实验与探索。在探索了以上两个问题的基础上, 学生真正掌握了平均分的方法, 真实体会到了平均分的意义, 从而领会了平均分的概念。

实验结果:平均分对学生来说显然易如反掌, 通过动手操作, 全班学生都可以进行相关的平均分。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更加注重知识的生成, 让学生从已有经验出发, 经过猜测推理、动手实验、观察交流、反思结论等思维过程, 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发展学生的数学意识, 并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动手操作的数学实验和展示实验结果的过程中, 加深了学生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

二、透过数学实验, 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小学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生性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相对较短。数学实验的教学方法符合这一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 直观的实验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通过数学实验, 让学生在动手中了解了数学各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 化抽象为具体, 化被动为主动, 让学生可以迅速抓住规律的本质, 保证了数学教学的质量。这与新课程理念大力提倡的重视过程性学习的教学, 是不谋而合的。

案例2:分小棒, 巩固平均分的方法。

1. 有12根小棒, 每2根一份, 可以分成几份?

2. 如果把这12根小棒, 每3根一份, 可以分成几份?4根一份呢?

实验准备:全班每四人一组, 每人准备12根小棒。

实验要求:让学生将手中的小棒按要求平均分, 并展示每一次平均分的结果。

实验结果:学生动手操作, 很快就解决了平均分小棒的任务。解决问题2时, 学生能够快速地分好小棒, 并能够寻找出小棒变化的规律, 迅速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实验, 在“尽兴”和“轻松”中掌握了数学知识, 活跃了课堂气氛, 拉近了师生距离, 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学生自己动手分小棒的过程, 实际上是学生从具体生活经验到抽象思维的过程, 让学生从数学经验出发去解决数学问题, 感受到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在实验中, 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了提高, 实践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三、运用数学实验, 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学生的创新思维主要来自于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偏差”与好奇心。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学生往往表现为随着时间的推移, 好奇心变得越来越弱, 总是顺着教师讲课的思路想问题, 思维中的“偏差”也会越来越小, 当然, 其主要后果就是思维亮点也越来越少。而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 使用实验教学恰恰能够提供给学生探索发现、错误尝试和检验猜想的机会。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善于捕捉他们思维“偏差”的契机, 并加以恰当的引导, 这时数学实验教学往往能够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案例3:选果篮, 拓展平均分的应用。

在上两个案例教学之后, 滨海的王老师还做了一个拓展平均分的数学实验———选择合适的果篮。

实验准备:果篮, 4根香蕉, 9个梨, 10个苹果、12个桃子。

实验要求:让学生将水果按每2只一份、每3只一份选择合适的果篮, 并将结果用线连一连。

实验结果:学生能够按照要求选择合适的果篮。

美籍匈牙利裔数学教育家乔治波利亚曾经说过:“数学就是教会孩子如何去思考, 并以此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和创新精神。”实践证明,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多动手实验, 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去思考。让学生经历理解、动手、思考、创新的过程, 能够切实培养并增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会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形成数学思维, 这就是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和最终归宿。

对统计平均数的认识 篇3

关键词:统计平均数;现实问题;科学使用

统计方法在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综合分析以及预测等方面被公认为是最科学、最先进的方法之一,而统计平均数是社会经济统计分析中应用最广泛、最重要的综合指标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居民素质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统计数据。在统计调查报告和政府权威部门公布的统计数据中,平均数是常见的统计数据,用以显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水平和均衡状态。但在实际中,由于对平均数的意义理解不够,计算结果不准确,不科学,掩藏了事物的本质,引起人们对平均数应用的质疑,对平均数乃至统计数据和方法信任危机的现象。

平均指标是同质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在具体时间、地点、条件下达到的一般水平,通过平均将总体各单位数量标志表现的差异抽象化,用一个数值说明总体的一般水平,反映现象总体的综合特征;反映分配数列中各变量值分布的集中趋势。

不同平均数适合不同的场合。算术平均数受所有数据的影响, 且要求数据与单位要一一对应。调和平均数在经济分析中常作为算术平均数的变形使用, 二者应用于不同形式的资料上。几何平均数应用在比率的平均数的求解上, 并要求各比率乘积有意义。中位数是居中的数值,能够反映总体标志值的一般水平,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当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值有明显的集中趋势时,众数可作为最为合理的代表值。

平均数可以反映社会和经济发展一般水平,显示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均衡状态,表明事件现象共性特征,比如,人均居住面积、职工平均工资、平均发展速度等。但由于人们对平均数特别是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计算范围和指标含义理解不够,常出现计算不准确和不科学,引起对平均数的质疑和不信任。例如,多年以来我国一直用“人均居住面积”来反映居民居住的一般水平,这个指标是根据所有人居住面积计算的算术平均数,如果我们不对居住面积的分布进行分析而得出这个值就得出我国居民居住的水平的结论,是不科学的。有报道说,我国居民的居住水平有很大提高,中国房地产协会会长扬慎(2001)说:“人均居住面积反映居民的住房的水平很不科学,当官的、有钱的住的是大房子,甚至几处,可职工的住房大部分是几十平米,把官人和富人阶层的住房面积平均到普通百姓的头上,怎么能算住房水平的提高?”这样的平均数受到质疑,人们认为平均数掩盖了居民居住的真实水平。

平均数是反映总体集中性, 反映一般水平即大部分单位的水平的指标,但此时确实掩盖了事物的真实,人均居住面积、职工平均工资分别掩盖了绝大多数职工的居住水平和真实收入。这说明了算术平均数的使用在这种情况下是不合适的,不科学的,算术平均数应用上有其局限性。

从严格意义上说,算术平均数是同一总体的标志总量和单位总量之比,即要求计算平均数时要求分子分母一一对应。而我们平时说的人均收入、人均GDP等值,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平均值,而是反映经济发展、人民富裕的强度指标,计算时它们的分子分母不是一一对应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分清什么是强度相对数,什么是算术平均数。算术平均数是所有数据即标志值之和除以单位数,受所有数据的影响,要应用在数据分布比较均匀的情况下,在有极值的时候使用这样的值不能真实反映一般水平。算术平均数受极值影响,而且极大值比极小值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还要大,有极大值时呈正偏,算术平均数大于众数和中位数,有人为了表现其业绩、政绩,主观夸大其成绩,使用算术平均数就不难理解,把个别突出的极大数据平均到全体单位上来, 使一般水平的数值加大,表现某些人的功绩。

统计平均数,在统计学上也称为平均指标,是统计指标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指标,也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常见一种统计数据,其重要性在于平均指标的“平均”涵义:它反映了现象分布的集中趋势,代表了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一般水平。既然平均数是若干个体数据的一个代表值,因而与个体数据存在一定差异,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对于反映我国职工工资一般水平的平均工资,也就必然会出现有一部分人的工资高于平均工资,而另外有一部分人的工资低于平均工资,尤其在地区收入、行业收入、城乡收入差距悬殊的今天,出现这种现象就更加普遍了。这样一来,无论是高于平均工资水平的人,还是低于平均工资水平的人,都会认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平均工资不能真实反映他们的实际工资水平。所以,我们必须清楚:平均数只是反映了一种共性,尽管平均数来自于众多的个体数据,但它决不等于个体数据,“平均”决不等于“平等”,与“公平”更有不小的距离。

看到了算术平均数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应用这样的数值时没有满足条件和前提,所以受到质疑,但我们不能据此否定算术平均数,这个指标在经济分析中,在反映总体一般水平问题上,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只能说,在经济分析中应该更好地应用算术平均数,更准确恰当地反映事物的本质。我们需要正确理解统计平均数的科学涵义及其局限性,加大我国统计制度的改革的力度,积极与国际接轨掌握平均数的使用场合和条件,准确恰当运用结合偏态指标,合理应用各种平均指标。我们既不能一味迷信算术平均数,也不能因为有了对这个数值的质疑而否定这个指标,在实际的经济分析中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更好地应用平均数这个指标来反映总体本质特征,更好地使用统计信息,更好地运用统计这种手段。

参考文献:

[1]刘奇.有中国特色统计学的理论探讨[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2]唐芳.算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合理运用[J].中国统计,2008.

《认识平均分》教学反思 篇4

今天教学了“认识平均分”的第1课时,主要内容是已知了一份的情况,将总体进行平均分,要求总共能平均分成几份。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而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则是一个一步步纵向深入的过程,也是学生主动获取新知的动态发展过程。因此,在教学前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猴妈妈分桃子给她的猴宝宝时遇到了困难,想得到我们班学生的帮助,同学们争先恐后地都愿意帮助猴妈妈。这样就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奋感和求知欲,让他们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你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如果你能做到这点,你就成功了一半。所以在帮助完猴妈妈分完桃子后我直接提问:“我替猴妈妈感谢我们班的同学,可是其中有些分法可能会使猴宝宝不开心哦,你知道是哪几种分法吗?”问题一提出,同学们马上把所提出的分法进行分类。接着我追问:“你们为什么会这样分类呢?”此时,马上又学生回答说:“那一类是有的分得多有的分得少,所以猴宝宝会不开心,会觉得不公平。”另一个同学接着说:“而另一类就不一样了,每份都分得一样多,这样猴宝宝肯定不会不开心了。”通过分桃和把分法进行分类这两个过程,同学们已经建立了“平均分”的概念。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通过探索,操作,尝试等方法主动建构,而不取决于学习者机械的模仿和记忆。所以,在进行分类后,我马上让同学们分小棒,让他们通过自己亲身的体验、亲自动手实践,经历平均分的全过程,得到平均分的概念,也体会到分得多样化。在接着的“试一试”和“想想做做”中,通过摆一摆、分一分、圈一圈、说一说的过程,再次感知平均分的 概念,为以后学习新知打下良好的基础。

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 篇5

许红霞、女、小高、本科、合肥师范附小二小、***、993766530@qq.com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0~31页的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教材由分物品的具体情境引入“平均分”之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摆摆、分分、看看、圈圈等平均分的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学情分析:平均分的第一课时教学中,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平均分的意义,并能举出生活中的平均分的例子。在教学中我先从小猴分桃的情境引入,让学生帮猴爷爷分桃,并展示小朋友分的情况,比较怎样比较公平,让学生感受并引出平均分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物体的活动,初步感知平均分的特点,会按每几个一份的要求,将一些物体分成若干份。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逐步形成自主探索的意识以及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教学准备:桃子图、铅笔、小棒若干。

教学重点:通过操作,让学生体会按每几个一份分的平均分过程。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平均分” 1.故事导入:

师:在一片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群猴。有一天,猴爷爷从桃树上摘了6个桃,猴爷爷想把6个桃分成几堆,你猜猴爷爷会怎样分?学生可能会有以下的回答:

(1)一堆1个,一堆5个,分成2堆;(2)每堆2个,分成3堆;

(3)一堆1个,一堆2个,一堆3个,分成3堆。……(板书:根据学生回答相机画圆片图)2.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你觉得哪些分法比较公平?

学生独立思考,教师请同学们交流。

师:(指着平均分的图)为什么把这几个分成一类? 师适时小结:这几种分法每堆分的一样多。(擦去不是平均分的几组图)

3.小结:我们把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做“平均分”。(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平均分)

[意图: 通过富有情趣的素材,让学生在猜测中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分析,初步感知“平均分”的意义。]

二、说一说,下面哪幅图表示平均分(想想做做第1题):

观察两幅图:

师:第一幅是萝卜图,萝卜被分成了两份。第二幅是草莓图,被分成了三份。这两种分法哪种是平均分?

生独立回答。

师追问:为什么说萝卜不是平均分?那草莓呢? 生答,师及时表扬。

师:请聪明的小朋友们想想,你能让第一幅图变成平均分吗? [说明: 为学生创设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辨析中进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意义。]

三、动手操作,丰富对“平均分”的认识 1.情景过渡:

师:第二天,猴爷爷又到山上采了8个桃。猴爷爷准备把这些桃平均分。你能帮帮猴爷爷吗?

请同学说一说,猴爷爷要求把这些桃怎么分?什么是平均分? 2.动手操作,理解平均分: 要求:

(1)请同学们拿出8个圆片代替8个桃分一分。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2)同桌交流:你是怎么分的? 3.汇报交流: 你是怎样分的?(1)学生交流方法: ① 每份1个,分成8份。② 每份2个,分成4份。

③ 每份4个,分成2份。

(2)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相机整理并板书: ① ○

○ ② ○○

○○

○○

○○ ③ ○○○○

○○○○ 4.比较提升:

师: 同学们真聪明!想到了这么多不同的分法。请大家再来看看这3种分法,第一种方法是把8个桃每几个一份?分成几份?第二种、第三种方法呢?

小结:同样都是8个桃,我们想到了3种分法。每种分法不同,但每份分得同样多,所以都是平均分。

[说明: 通过动手操作与汇报,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思考,体会到尽管分法不同,但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四.体会平均分的一种方法 —— 每几个一份。1.情境引入:

师:你们真聪明,帮猴爷爷想到了3种平均分的方法。猴爷爷正准备将这8个桃分一分,这时候来了一群小猴,小猴们看到又大又红的桃,口水都快流出来了。于是猴爷爷说:“孩子们你们站好队,我来给你们分桃,每只猴分2个桃。”

于是猴爷爷就开始分桃了。小朋友们,8个桃,每只小猴分2个,可以分给几只猴呢?

2.动手操作。请同学们动手分一分。3.全班交流。

小结:8个桃,我们把2个桃作为一份分给一只猴,一共分给了4只猴,也就是分成了4份。像这样把每几个作为一份来分,是平均分的一种分法。(板书:每几个一份)

(意图:结合具体的、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学生动手分一分,体会平均分的一种分法——每几个一份。)

五、巩固练习,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 1.按要求分小棒。

师:刚才你们帮助猴爷爷想了这么多办法,真厉害!你们能帮帮许老师吗?

(1)每2根分一份,12根小棒可以分成()份。

学生分小组操作后,全班交流。

(2)每3根分一份,12根小棒可以分成()份。

每4根分一份,12根小棒可以分成()份。

(3)启发:12根小棒平均分,可以每2根一份,可以每3根一份,也可以每4根一份。像刚才这样,还可以每几根分一份?把12根小棒分成几份?

2.想想做做第2题:先圈一圈,再填空。

(1)分析题意: 出示10个饼干图和15个巧克力图。

师:请同学们观察饼干是怎么圈的?

生:每两个圈在一起。

师:每两个圈在一起也就是每两个一份。你能继续将饼干和巧克力圈一圈,并填空吗?(2)独立完成,同桌完成。(3)全班汇报。3.说说生活中的平均分。

师:其实平均分就在我们的身边,你能找到并说一说吗?(意图:通过学生独立练习,巩固新知。)

六、全课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知道些什么?学会了什么?对自己今天的表现满意吗?

[意图: 通过不同形式的基本题与提高题的练习,使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平均分”的理解。]

六、实践操作: 想想做做第3题:

师:今天同学们的表现非常棒,老师准备了14支铅笔准备送给表现优秀的同学。同学们,14支铅笔,每人发2支,可以发给几人?

学生操作。

师:14支铅笔,每人发2支,可以发给7人。那老师可为难了,你能说说这些奖品该发给谁呢?一定要说出理由。

[说明: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巩固新知,同时培养学生的自评、互评能力。]

板书:

认识平均分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 ○○○○○○○○

① ○,○,○,○,○,○ ① ○,○,○,○,○,○,○,○ ② ○○,○○,○○ ② ○○,○○,○○,○○ ③ ○○○,○○○ ③ ○○○○,○○○○

8个桃,每()个一份,可以分成()份。

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和意图 篇6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0—31页的内容。

[教材简析]

本课教学认识平均分,是为后面认识除法打下铺垫。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乘法的含义,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以及相应的表内乘法的计算。本课教材是帮助学生把平均分的不同方法加以整合,让学生体会到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既可以每几个一份地分,也可以平均分成几份地分,分的过程虽然有所差别,但分的结果是每份都是相同的,从而在整体上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教材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例题,并就其中的一种结果,揭示了两种不同的分的过程,然后再引导学生对其他各种不同的分法展开进一步讨论和交流,体会平均分的每一种结果可以从不同的分的过程中得到。“想想做做”中的题目进一步通过各种不同的情景下的平均分问题,有层次地让学生逐步加深对平均分本质特征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活动,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知道平均分的具体操作过程。

2.能根据要求把一些具体物品平均分,并知道每一份是多少。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中,学会主动与他人交流分的方法和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先要让学生进行操作、交流;把每份分得同样多的一些分法找出来,告诉学生这叫做“平均分”。

2.让学生自己独立分一分,再在小组里说一说,并在班级里交流。3.通过多种平均分的结果,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特点。教具准备] 桃子图片,小棒、课件等。[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课件出示图形,请学生看图回答: △△ △△ △△ △△△ △△△

说说图中表示的分别是()个()。提问: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请同学们拿出小棒动手摆一摆: 4个2 2个4 摆好后同座位互相检查一下看看摆的对不对。提问:你是怎么摆的?为什么这样摆? 【设计意图:设计了一个复习铺垫练习,让学生可以重温乘法意义,初步体会这样摆小棒是同样多的,对新内容的学习可以有沟通之处。】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老师:这些知识我们班的小朋友学得真不错。今天,孙悟空采了6个桃子,请猪八戒分桃子,聪明的你们能帮帮猪八戒来分一分吗?

三、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动手操作 课件出示6个桃子

谈话:同学们,你们想到了吗?赶快行动,用你桌上的小桃子分一分,看谁最聪明,分的办法最多!学生操作摆桃子。2.汇报并认识“平均分” 谈话:谁来说一说,你分成了几堆?(1)学生汇报:我分成了2堆。师提示:左边几个?右边几个?生汇报,师贴。(2)师:哪些同学和他分的一样?谁还有不同的分法愿意告诉老师? 告诉我你分成了几堆?(3堆)左边几个?中间几个?右边几个?(3)师:你分成了几堆?依次说一说,第一堆几个?第二堆几个?第三堆呢?第四堆呢? 【○○ ○○○○】 【○○○ ○○○】

【○○ ○○ ○○】(板贴以上3种)如果出不来书上的分法,师提示:老师也来分一分,左边2个,右边4个,可以吗? 如果都是2堆,师提示:有没有不是2堆的分法呢? 谈话:同学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有分成2堆的,有分成3堆的,有每份一样多的,也有每份不一样多的。

师讲述:在数学中,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谁来说说看,什么叫做平均分? 请几个学生说一说。

那请同学们看一看,黑板上这3种分法,哪种是平均分呢?为什么? 想一想:把6个桃子平均分,还有没有不同的分法?同桌说说看。生:分成6堆,每堆一个。师提问:这是不是平均分?为什么? 老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摆,不仅帮助了小猴子解决问题,还知道了“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3.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特点。教学试一试。

谈话:现在孙悟空又拿来了8个桃子,可怎么把他们平均分呢?(1)请学生想一想,再试着自己动手分一分(2)启发学生在小组里说说自己是怎样分的。(3)组织交流,呈现学生不同的分法。

每份摆两个,一共摆了4份。也就是摆了4个2 【○○ ○○ ○○ ○○】

每份摆4个,一共摆了2份。也就是摆了2个4 【○○○○ ○○○○】

每份摆1个,一共摆了8份。也就是摆了8个1 【○ ○ ○ ○ ○ ○ ○ ○】

(4)出示所有的分法。为什么这些不同的分法都可以说“把8个桃子平均分”了呢? 【每一份分得的个数同样多】

小结:虽然这几种分法分成的份数不同,但都是每份分得同样多,我们就可以说是把这8个桃子平均分了。

现在我们来考考大家,看看谁是“火眼金睛”。(5)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下面哪种分法是平均分? ⑴萝卜图:(不是平均分)因为每份分得的不是同样多。怎样分,就是平均分了?(让学生思考后再交流)⑵草莓图:(是平均分。因为每堆分得同样多,都是3个。)同学们真聪明,个个都是火眼金睛。4.探求平均分的方法,教学例2。

(1)谈话: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平均分,、孙悟空也想把这种方法介绍给它的小伙伴们。请大家先观察一下,树上有几个桃子?(课件出示8个桃子。)(2).孙悟空想把桃子分给小猴子们, 不过在分法上有一个要求,要求是什么呢?(板书:每只小猴分2个桃)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就是每2个一份)分给每只小猴子2个桃子,这8个桃子可以分给几只小猴呢?你能帮帮它吗?拿出8个小棒,先想一想怎样分?再动手分分看。

【○○ ○○ ○○ ○○】 同桌互相看看,分得相同吗?讨论一下。

请一位同学上来说是怎样分的,摆摆看,说说你是几个几个分的? 这样的分法是平均分吗? 【2个2个分的。】

小结:8个桃,每2个桃作为一份分给1只小猴,一共分了4份,就是分给4只小猴。像这样:把每几个作为一份来分,就是平均分的一种分法。现在我们看看猴爸爸是怎样分的?(课件展示)5.试一试

孙悟空的难题解决了,现在老师要考考每个小朋友了,愿意接受考验吗? 请大家拿出12根小棒,伸出我们灵巧的双手,试着分一分,看谁分的对,分的快.(1)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份

师:我们要几根几根分?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份?(2)每3根一份,可以分成()份。

先用小棒摆摆看,再在书上填一填。【4份】(3)每4根一份,可以分成()份。填书【3份】

我们刚才分小棒都是每几个一份分的,这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为什么? 【是平均分,因为每一份的个数都是同样多。】

小结:出示三种分法。这三种都是把12根小棒平均分,还有没有平均分的分法?同桌说一说,摆一摆。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要努力处理好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关系。学生在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中明晰了平均分的两种基本策略,在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中,为把握平均分的本质特征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我在教学中以情景导入,以趣促学,通过小猴盼盼引出例题,要求学生先试着把6个桃分成几堆,并讨论“可以怎样分?”通过对不同分法的比较,引导学生认识到“把6个桃分成几堆,每堆的个数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然后引出“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做平均分。”,从而使学生获得对平均分的初步认识。接着我通过让孩子摆一摆、分一分学具,不仅让孩子对平均分有了初步概念,也引起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正所谓童趣教学,寓教于乐。我沿用教材中的试一试,先让学生说说对题意的理解,明确“把8个桃平均分,就是要使每份分的同样多。再让学生按要求分一分,并组织学生对不同分法的交流,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具体操作过程,巩固对平均分含义的认识。接下去我把教材中练习部分“想想做做”第一题提前到这里,让学生看图说说下面哪种分法是平均分?这里重点是要让学生说清楚判断的理由,让学生在辨析中进一步感悟“平均分“的含义。】

三.组织练习,深化认识 1.想想做做第2题 要求:先圈一圈,再填空

10块饼干,每2块一份,分成了()份。自己先想是怎么分的,再填空。【5份】提问:您可以知道10里面有()个2.15块巧克力,每5块一份,分成了()份.用笔圈一圈,每5块一圈,看看怎样填? 【5份】提问:你知道15里面有()个5.这两题的分法是不是平均分? 【是,每一份的个数同样多】 2.想想做做第3题 看图,说说图意。

【阿姨在分气球,有14个气球,想分给小朋友们。】 用你喜欢的方法分一分,再完成书上的填空。

可以用小棒代替气球,自己分分看;也可以在图上圈一圈,分一分。14个气球分给小朋友,每人2个,可以分给()人。填空。【可以分给7个小朋友】

你是怎样想的?可以引导学生说出:14里面有(7)个2.3.拓展游戏

对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几点认识 篇7

一、准确的多媒体课件定位是实现课堂教学成效最大化的保障

这一认识的产生, 源于第一次制作一节数学课教学课件的过程。

有一次我帮一位参赛数学教师制作一个多媒体课件, 根据他所提供的教案和课件脚本, 凭借自己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所积累的技术技巧, 我很快搭起了课件的基本构架。为了让课件展示更加生动形象, 我用flash制作了例题推导演算的动画过程, 并用动画方式完成了图像的绘制。授课老师将课件从头到尾进行了多次演练, 各个环节都达到了他要求, 甚至某些环节的多媒体表现形式都超出了他的期望。

试讲课堂上, 老师以生动的语言进行着例题的讲解, 随着鼠标的点击, 计算步骤在华丽的动画中一步一步展现, 图像也跟随解题步骤自动绘制了出来, 讲授新课环节顺利完成。但很多学生对本节所学的解题方法并没有很好的把握, 解题速度不快, 且准确率偏低。这位授课老师对这个现象也很疑惑——这个结果不符合这个班级学生应有的水平。

问题出在哪里呢?一位听课老师的话引起了我们的思考。他说, 例题讲解环节, 动画很漂亮, 作图很标准, 随着鼠标的点击, 算式整行地飞出来, 然而学生对算式中的数字符号几乎没有印象, 甚至不如过去数学课上, 学生的大脑总能跟着教师的那支粉笔一起思考, 老师在黑板上逐个写出的数字和符号, 一个个像是刻在了脑子里, 听着老师的讲解, 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也印在了自己的心中。此话一出, 其他教师纷纷表示认同。

加涅 (R.M.Gagne) 的认知学习理论认为, 人类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是一个阶梯式发展过程。教师应留给学生必要的反思时间, 使其对整个问题涉及的知识和方法, 对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运用知识和方法的过程进行必要的反思, 通过对比自己和老师、同学解决问题的不同点进行反思, 学会思考和运用, 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让课堂教学成为一个流动的、鲜活的生成过程。因此, 多媒体课件不仅仅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 更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 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切忌无原则地将多媒体课件覆盖整堂课教学。这在理工学科教学中尤其应该注意。

二、“弹性”特色的多媒体课件是凸显课堂教学交互性的前提

在今年学校优质课比赛中, 一节《中国民乐欣赏》课上出现了一个小插曲:

在“中国民族乐器简介”环节,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了笛子、唢呐、二胡、琵琶、扬琴和锣、鼓这七种常用民族乐器的图片, 并分别播放了其各自的独奏片段, 整个展示直观生动。随后教师让学生说一说各自所知道的其它民族乐器还有哪些。学生很积极地答出了笙、箫、板胡、古琴、古筝等其它乐器的名字。此时, 有两名学生举手问道:老师, 板胡是什么样子, 它的声音比二胡好听吗?古琴和古筝有什么区别?老师对这个问题显然没有准备, 耗费了将近三分钟的时间也没有做出很好的解释, 他最后说:请同学们课后上网查一查, 好吗?

这样的处理似乎也没有不妥, 但如果这位教师能把更多的乐器的图片以及音频放在课件中作为备用资料, 再遇到这个问题, 解释起来将会是多么的简洁, 课堂的气氛必定更好, 留给学生的印象一定会更深, 这个环节又会是多么的圆满。

鉴于此, 课件的设计与制作必须提高其“弹性”, 即在课件的设计阶段最大限度地预想到教学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 并在课件中对应地制作多个在难度上有一定梯度的备选内容或补充性内容。在课件的运用上, 则以菜单等交互手段, 根据课堂实况灵活地选择和调用。这样则可以让课堂更具张力和辐射力, 使课堂效率更高。反之, 一个结构僵硬, 毫无弹性的课件, 当教学过程的状况偏离了课前授课设计时, 授课教师往往就只能在课件的限制下生拉硬拽地完成教学, 此时, 课件反而变成了影响教学效果的枷锁。

中职学校的学生整体水平偏低, 个体和群体差异也较大。教师在对不同专业、不同班级学生授课时, 所面临的因材施教的客观要求更加突出。像数学和其它工科专业课, 在课件中可以设计几个有梯度的例题, 根据授课班级的实际水平选择讲解;应当准备许多个有梯度的练习题、课后思考题, 根据学生实际水平选择使用, 供学生练习。这种理念和方法, 同样可以运用到文科类教学中。

三、以合理运用媒体元素为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

一些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 经常在课件中插入一些教学内容以外的动画、声音等素材, 期望以此提高课件美观度, 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如在画面上添加翻飞的蝴蝶、飞翔的小鸟、摇曳的花草;在翻页、文字展现时配以各种音效, 等等。

研究表明, 观众对画面中运动的物体的注意力远远大于对静态物体的关注, 当我们以蝴蝶、小鸟等动画作为装饰手段运用时, 势必分散学生对课件教学内容的注意力, 当过多运用这些无效元素时, 教学效果也必将大打折扣。一个多媒体课件包含了文字、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元素, 但它不应该是多种媒体元素的简单堆积。对多媒体元素的选择应紧紧围绕教学内容进行, 所选择的元素都应当为完成教学目的而服务。

在课件制作时, 要讲求课件整体的优美, 但不应片面追求外表的华丽;要突出课件中的诸要素, 但应戒除简单的在感官上的刺激;要力求界面简洁, 可采用与教学意境相统一的静态背景作为装饰;导航则可采用弹出式或下拉菜单式, 腾出更多空间展现教学内容;要慎重使用声音素材, 避免在音效刺激下产生的注意力的分散;课件展示的文字要精炼简洁, 避免冗长的文字带给阅读者视觉上的疲劳;要主动运用不同字体和大小表达文字上的层次关系。字体大小适中, 多运用对比反差强烈的字体颜色, 以提高可读性。

认识平均分课件 篇8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42~43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两种操作方法,通过操作,进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本质特征。

2.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3.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2学情分析

《平均分》,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对“几个几”的已有认识是学习这部分内容的直接基础,平均分的认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基础,也是认识除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平均分的操作活动,能为学生认识除法积累充分的感性经验。

教学重点:感知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平均分。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孙悟空图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孙悟空打招呼。

2.孙悟空带来了6个桃(出示图片),它想把6个桃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呢?(出示问题)3.大家愿意帮帮孙悟空吗? 活动2【讲授】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教学例1(1)、学生拿出自己的小棒动手分一分,再和同学说一说。(2)、请同学在黑板上分一分。(分成一盘1个一盘5个)。(3)、把两盘桃子送给两位小朋友,(出示分的不公平)。(4)、请同学们帮帮他。

(5)、请先独立分再请同学在黑板上分一分。

(6)、小结:同学们通过分一分,不仅帮助猴哥解决了问题,还知道了“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7)、判断平均分

2、教学例2(1)出示问题:如果把这8个桃分给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2个,可以分给()个小朋友。

(2)小组合作用8根小棒代替桃分一分(找一组到前面来分桃)(3)集体交流,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板书4)你是怎样分的?(4)这样的分法是平均分吗?为什么?(5)小结:8个桃,我们按要求把2个桃作为一份分给1个小朋友,一共分了这样的4份,就是分给了4个小朋友。像这样把每几个作为一份来分,是平均分的一种分法。

5.教学第43页“试一试”

(1)让学生按要求先动手分一分,再填空。

(2)集体交流,指名演示分的过程,说说你是怎样分的?可以分成几份? 活动3【练习】

三、组织练习,深化认识。

导入猴哥看到我们班的小朋友这么热情、这么能干,邀请我们去参加闯关游戏呢!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 1.第一关:“想想做做”第2题

(1)先让学生弄清是怎样圈的,圈一圈,然后填空。(2)集体交流订正

(3)让学生联系操作过程再板演。

(4)真棒,祝贺同学们顺利地闯过了第一关。2.第二关:“想想做做”第3题。

用15个奖励给表现棒的小朋友,每人3个,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

认识平均数的教案设计 篇9

篇一:认识平均数教案

教学目标:

1. 经历用平均数描述一组数据特征的过程,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体会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简单平均数的方法。

2. 自主探究移多补少及先合后分的求平均数的方法,会估计平均数的范围,能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求平均数的实际问题。

3. 体会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在运用平均数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应用意识,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

体会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对一些简单事件做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断.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学,自主学习:

1.创设问题情境:

师: 在光明小学举行的趣味运动会上,二年级第一小组的男女生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套圈比赛.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比赛情况.(课件演示,引导学生观察)

a.问题:观察男女生套圈成绩统计图,从图中你知道些什么?

b.设疑:你认为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

c.说明:要想判断谁套得准一些,为了体现公平性,就要用到平均数.

2.揭示课题:认识平均数明确学习目标:

a.了解平均数的意义.

b.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3.预习交流:

[小组内简单交流对平均数含义的理解和求平均数的方法,提出质疑.]

过渡:

回归课前的疑问,让我们一起去探究有关平均数的问题.

4.自主预学:

a.男生队套圈总数:6+9+7+6=个

b.女生队套圈总数:10+4+7+5+4=()个

思考:

a.比较男女生套圈总数,这样比,你认为公平吗?为什么?

b.怎样比才够公平?

学情分析:

[能否从男女生参赛人数上的不同去衡量.]

二.小组合作探究:

问题:

1.怎样求男生,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呢?

2.你认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学法指导:

a.明确总数份数和每份数三者之间的关系.

b.根据求每份数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展示交流,点拨提升:

1.探究展示:

学情预设:

男生:6+9+7+6=28(个)

28÷4=7(个)

女生:10+4+7+5+4=30(个)

30÷5=6(个)

说明:7和6就是男女生套圈个数的平均数,它反映了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并不表示每个人套中的实际个数.

2. 质疑:

分别用套圈的总个数去除以他们的什么?(总人数).

3. 精要点拨:

明确:求平均数,要找准和总数对应的份数.

方法:总数÷份数=平均数

过渡:

师:除了用先合后分的方法求平均数,还有其他求平均数的方法吗?

课件演示:移多补少的方法.

说明:

先合后分和移多补少都是求平均数的方法,在计算时,我们可以选用先合后分的方法求平均数,而移多补少的方法适合于操作时使用.

4.平均数的范围:

观察与思考:

平均数7和6,相比它们所在的一组数据的大小,有什么特点?

重难点突破:

明确::在一组数据中,平均数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

四.训练检测,总结反思:

小华家1月~5月用水情况统计表

1月2月 3月 4月 5月

13吨 10 吨 11吨 9吨 12吨

(1).小华家平均每月的用水量在( )吨和( )吨之间.

(2).算一算:平均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

想一想:

1. 怎样确定平均数的取值范围?

2. 求平均数的方法是什么?你先求的什么?

归纳与总结:

a.最大的数>平均数>最小的.数

b.平均数等于总数除以对应的份数

五.综合实践与应用:

1.想一想,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简单说明理由。

①、小明期中考试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功课的均分是95分,那么他的三门功课一定都是95分.()

②、小马过河:河的平均水深为130厘米,小马身高140厘米,小马过河不会有危险。( )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里交流判断依据]

重点明确:

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并不表示:1.每门的成绩都是95分,有的高于95分,有的低于95分.

2.处处水深130厘米,有的低于130厘米,而有的地方比130厘米深的多.

2.知识达标:

同学们收集标本,小红收集了14个,小兰收集了12个,小丽收集了11个,小明收集了15个,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标本?

[进一步巩固求平均数的方法]

3.智能积累:

三年级的8名同学分两组向灾区捐款,一组捐了220元,二组捐了180元。

①、平均每名同学捐款多少元?

②、平均每组同学捐款多少元?

思考:两道题在解答时,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重点明确:

相同点:都是先求捐款的总数.

不同点:各自对应的份数不同.

知识延伸:

小力前5次英语测验的平均分是91分,第6次得了97 分,他6次测验的平均分是多少分?

六.全课总结: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当堂检测:

有3条彩带,长度分别是9厘米,17厘米,10厘米,平均每条彩带长多少厘米?

板书设计:

认识平均数

(一)1.移多补少

2.先合后分 男生:6+9+7+6=28(个)

28÷4=7(个)

女生:10+4+7+5+4=30(个)

30÷5=6(个)

方法:总数÷份数=平均数

(二)平均数的特点

最大的数>平均数>最小的数

教学反思:

“平均数”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统计》里面的内容,它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本课教学把重点放在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上,而难点则是运用平均数的意义分析数据,从而体会到平均数的应用价值。

认识平均分课件 篇10

五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平均数的再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再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能运用平均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难点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体会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出示课件: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对学龄前儿童实行免票乘车,即一名成年人可以携带一名身高不足1.2米的儿童免费乘车。1.2米这个数据是如何得到的呢?

2、学生质疑,说一说你的看法。

二、新授。

1、解决疑惑。

学龄前儿童,即0-6岁的儿童,而这就意味着0-6岁的儿童身高普遍不会超过1.2米,那么我们首先就要调查一下0-6岁儿童的身高数据,但是我们无法确定一个准确数值,这就需要计算出数据的平均数来解决问题。出示平均数的意义: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具有代表性。

2、求平均数的方法。

出示课件:“新苗杯”少儿歌手大奖赛的成绩统计表。

评委1 评委2 评委3 评委4 评委5平均分

选手1 92 98 94 96 100

选手2 97 99 100 84 95

选手3 90 98 87 85 90

(1)把统计表填写完整,并排出名次。

(2)在实际比赛中,通常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再计算平均数的记分方法。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3)按照上述的记分方法重新计算3位选手的最终成绩,然后排出名次。

3、教授解题策略。

题中数据众多,无法直接比较,可以先求出每位选手的平均成绩,再进行比较,这样就容易排出名次。

求平均数的方法: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选手1:(92+98+94+96+100)÷5=96(分)

选手2:(97+99+100+84+95)÷5=95(分)

选手3:(90+98+87+85+90)÷5=96(分)

4、计算完毕请补充统计表,并排出最终名次。

板书设计

平均数的再认识

平均数的意义。

圆的认识课件 篇11

通过圆的直径和半径以及它们长度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圆的特征,分享了圆的认识的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6——58页。

教学理念: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注重四基,提高四能,并加强与社会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教材分析:

“圆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行、三角形等平面图形和初步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生研究曲线图形的开始,又是学生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的重要预备知识。所以,它在整个几何教学体系中起着承前起后的作用。教学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结合具体情和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这节课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上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情分析:

我们班的现状是:班额大,人数较多,学生的基础知识、认识水平、理解能力参差不齐。有一部分同学虽然对圆已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但对圆的理性认识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上本课时,必须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通过折、量、画、议的手段,在动手操做中获得知识的体验,得到成功愉悦。

教学目标:

1、组织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体验圆的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在同一个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能根据这种关系求圆的直径和半径。

2、让学生了解、掌握事圆的多种方法,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圆各部分的名称及其特征,并学会画圆。

难点:根据圆的特征,学会画规定大小的圆。

教法设计:观察法、演示法、探索法、动手操作法、讲解法、练习法。

学法设计: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动手操作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不同的圆形实物、圆规、直尺、圆形纸片等。

学具准备:各种不同的圆形纸片、圆规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师:大家看教师手上拿的是什么呀?(圆形笑脸)希望我们每个人也要像这张笑脸一样,开心、快乐的面对每一天,好吗?(好)那就从现在开始,请大家都自信地微笑一下吗!(课件出示)

2、请看大屏幕幕,这些同学们在玩套圈游戏,你认为哪种方式更公平呢?左图:站一排 中图:围成一个正方形 右图:围成一个圆

生:我认为右图更公平。因为每个人到小旗的距离都相等。

师:那圆中到底蕴藏着怎样的秘密呢?今天让我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领略其中的奥秘。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问题情境,把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学起来自然亲切、真实,同时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能力和习惯。]

二、动手操作,探索特征。

1、感受生活中的圆

师:对于圆,同学们非常熟悉,生活中你看到哪些物体是圆形的,谁来说一说。

生:硬币、纽扣、光盘、桌面、钟面……年轮。

师:看来同学们非常善于观察,真不错,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圆的美丽的图片,让我们一起欣赏吧!(课件出示)

这些图片美吗?(美)古希腊数学家称,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圆形物体,既体会圆形物体的美,又初步感受圆的一些特征。]

2、动手摸圆,初步感知圆的特征。

师:这个纸箱里有各种形状的平面图形,谁愿意上来帮我把圆形摸出来(闭上眼)说说你是怎么把圆摸到的呢?

生:以前学的平面图形边是直的,圆边是曲的,没有棱角。

师:你们同意他的观点吗?(对)正是同学们所想的,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让学生动手摸一摸的游戏,既符合学生的学习特征,又新颖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让学生在摸的过程中感受圆形与其它平面图形的区别。]

3、借助实物创造圆。

师: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实物和学具袋中的工具,想办法创作一个圆。

同学们真是心灵手巧,一会儿功夫,桌上画出了很多的圆,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创作的?

生:我是用硬币、用杯子盖、三角板中间的.空心部分、圆柱。

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画出了这么多圆,下面请同学们听清楚老师的要求。

第一,把刚才你画的圆用剪刀剪下来。第二把这些圆像老师这样沿着不同的方向反复对折,看看你能发现什么?第三,把你的发现说给你的同桌听听,好,按老师的要求开始吧!

师:谁来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生:发现折痕相交于一点。

师:我们把折痕相交的这一点称作圆心,一般用字母O来表示。(板书)在你的圆中标出圆心。

[设计意图:充分相信学生的聪明才智,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创造圆,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圆是一个封闭图形。为接下来的学习作铺垫。]

4、自学汇报,感知概念。

师:我们认识了圆心,其实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一样,各部分也有自己的名称,自学课本56页的内容,看一下圆的各部分名称。

师:通过自学,你知道了什么?

生:汇报、半径、直径(课件出示)理解圆上、圆内、圆外各点。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哪条是圆的半径?

师:大家理解的都不错,请在你的圆中画出一条半径,一条直径并用字母标出来。

[设计意图:运用课本并不是死读课本,而是要把教材内容吃透、用活。学生经过上面的学习,对圆的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再让学生自学课本,通过互相交流,使学生逐步建立了正确、完整的概念。]

5、动手实践,理解概念。

①师:通过自学,我们认识了圆心,半径和直径,关于半径和直径有哪些秘密呢?接下来我们继续进行探究。

请同学们4人为一小组,动手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看一看你有什么发现?在小组里讨论。

课件出示:活动要求,学生讨论、交流。

②小组汇报。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的发现和大家一起分享。

生:我们发现,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验证圆的直径和半径有无数条。(画对折)

师:大家同意他的说法吗?所有半径长度都相等、直径长度都相等。(同意)你是怎样验证的。

生:我们是看出来的(半径都是3cm,直径都是6cm)

生:我们还发现,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师:你们是用什么方法得出这个结论的?

生:测量、对折。

师:你能将直径和半径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出来吗?

板书:d=2r r=

强调:说得非常好,课件出示直径、半径都相等,在这里一定要注意,在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直径,有无数条半径,所有的直径都相等,所有的半径都相等,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设计意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课改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从学生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中逐渐形成了一个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自主去探究。这样的设计更突出了对学的过程的重视,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自己动手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相互交流、讨论、补充、启发,得到圆的特征,不仅使学生的认识从具体上升到抽象,而且使学生感悟了研究数学问题的基本方法。]

6、口答:d=? r=?

7、用圆规画圆。

师:请同学们拿出圆规,用圆规任意画一个圆(老师在欣赏大家画圆的过程中,怎么发现有的同学画的圆大,有的同学画的圆小)

谁来说一下这是为什么,你是怎样画的?

生:两脚叉开,固定针尖,旋转一周。(课件出示画圆)

师:那在画圆的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呢?

生:针尖不能动,两脚的距离必须保持不变。

师:请同桌互相看一下,你们画的圆的位置在不在同一个地方?、

生:不在。师:那谁决定圆的位置(圆心)

师:同桌比一比,你们刚才画的圆大小一样吗?(不一样)

生:那谁决定圆的大小(半径)(课件出示)

师:现在我们用圆规画一个半径3cm的圆。欣赏同桌的圆,那如果老师想让大家画一个直径4cm的圆,该怎么办?

[设计意图:“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动手操作的过程,不仅能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而且对所学知识能理解得更深刻,记忆得更牢固。看似简单的画圆问题,实则是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表述、概括等步骤,循序渐进地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体验出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为后续教学奠定好基础。从而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用数学语言表述的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三、实际应用,深化认知。

师:老师想检测一下大家的掌握情况。你们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吗?

1、抢答:知道半径填直径或知道直径填半径。

2、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①连接圆心和圆上的直线叫半径。 ( )

②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 ( )

③圆里有无数条半径和直径。 ( )

④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 )

⑤两条半径可以组成一条直径。( )

⑥半径2厘米的圆比直径3厘米的圆大。( )

3、你知道手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车轴应装在哪里?

(一中是指一个圆心,同长可能是指半径一样长,也可能是指直径一样长)

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就有了关于圆的记载、墨子,“圆,一中同长也”课件出示,学了今天的知识,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难易适中、有梯度,体现了层次性,灵活性、启发性和生活性。一是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新知,另一方面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思。]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对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圆不仅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也走进了人们的心灵,愿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像圆那样完美!

上一篇:社区大扫除活动方案下一篇:新干事代表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