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分课例分析

2024-09-19

平均分课例分析(精选5篇)

平均分课例分析 篇1

直面重难点 巧构学习路

——“平均数”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平均数”的教学,早已从以前的单纯追求“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转向至更为正确更有价值的方向——“理解平均数作为统计量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感受其在生活中的作用。”

这样的转变,在还原了平均数本真面貌的同时,也清晰了教师们教学研究的思路——要让学生深刻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因为这不仅是本课教学数学内涵的体现,也是让学生学习习近平均数计算方法、感受其生活应用的思想基础。所以,把“让学生深刻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作为教学重点,大家都很认可。

然而,这个重点想要突出,却并不容易。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遇到一些困难。

如有教师按教材提供的情境为例,呈现男生队五人的成绩和女生队四人的成绩后(如图1),提出核心问题:哪个队的成绩好?

理想的情况,是学生有人说“比总数”,有人说“比最高的”,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样的比法都不合理,因此需要产生一个新的量——平均数。教学就沿着美好的设想进行下去了……

图1 可学生的想法却不合教师的意。学生提出:人数不一样多,这不公平,根本不能比;要不去掉一位男生,大家都是四人,然后比总数,或者再派一位女生参加,大家五个人,还是比总数;等等。总之,学生对于这个情境就是不认可。教师往往很无奈,最终只能借着少数学生对平均数的已知,生硬地引出这个概念。这样的教学,重点尚谈不上突出,但困难却是显而易见了。

虽然我们知道,若呈现人数一样多的情境,是难以让学生产生对平均数这个统计量的需求。但若静下心来一想,上述的情境的确也太怪了——为何不选派一样多的选手参加,偏偏要生出这等“不合理”的事来?这样的体育比赛,学生没见过,我们教师,难道见过?

要解决这个难题也是有办法的,如教材就提供了一种思路——先通过简单的情境,把平均数这个概念以及计算的方法教掉(如图2),让学生头脑里具备“平均数”的意识。然后等到学生再遇见四个人和五个人的比赛情境时,或许就会方向明确而不会心生它想了。

他们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图2 存在的问题是显见的——“铺路搭桥”,消除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障碍,学生再面对四个人和五个人的比赛情境,就会“顺畅”地解决问题,但如此,怎谈教学重点的突出?若说重点已转移至了这个准备题的教学上,但这个准备题的教学,又怎能让学生感受平均数的价值,体验平均数的统计意义呢?显然,这样的突出重点,也只能是说说而已了!

教学重点没有好的办法得以突出,往往意味着它原本就是一个教学的难点。教学的重点难点合二为一的时候,虽然对教学设计带来了更多的挑战,但也可使研究的思考点、用力点更为集中。瞄着“深刻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这个教学重难点,我作了如下的尝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情境:小学生跳山羊。

教师告知:学校男女体操队各有四位队员,要举行跳山羊比赛,为了公平起见,邀请五位教师担任评委,每个动作满分为10分。

二、新知探究

(一)男生队比赛——引出概念。

1.视频播放小华跳山羊动作。评委亮分:9,9,9,9,9。问:最终得分应该为几分?

学生有认为45分(用总分表示),也有认为应该为9分(每个评委都打了9分,这就是这个动作的真实水平——离10分差一点点)。教师引导可用9分表示。

2.播放小刚跳山羊动作。评委亮分:9,7,9,6,9。问:最终得分应该为几分?

(1)展现学生观点。一般就是9分、6分、7分、8分等情况,教师请学生说理由。

9分:因为有三位评委打了9分。

6分:最低是6分,说明这个学生的水平就可能只有6分。7分:因为7分不高不低,是中间数。

8分:因为五个分数加起来是40,40÷5=8分,8分是平均数。(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完整的算式)

(2)组织学生讨论,哪个分数更合理?(3)反馈分析。

讨论后,很多学生会倾向于8分,教师质疑,引发思考。师:都认为要选8分,那么,其它几个分数为什么就不合理? 生1:9分是最高分,选最高分不合适,太高了。

生2:虽然有三位评委打9分,但不能代表所有评委的意见。生3:如果只听这三位评委的意见,那另两位评委不是白来了吗? 师:有道理,9分不合理。所以选6分肯定也是不合理的,因为它是——最低分,太低了。

生4:而且打6分的只有一位评委,四位评委都白来了。师:你们的意思,在图上可以看得更清楚。

教师课件呈现条形统计图,一条代表分数的线依次停留在9分、6分上(图

3、图4),让学生感受这两个分数的不合理。

图3

图4

图5 师:看来这个合理的分数应该在最高分和最低分之间。那么,7分和8分都是符合要求的,为什么选8分而不是7分呢?(教师把课件中的分数线上移到7分那里,如图5,再引导学生观察)

生1:因为7分离6分只差1分,但离9分却差2分,而且9分有3个。所以,用7分代表,浪费了5分,还是太低了。生2:7分只有一位评委打的,用7分作代表,其他评委都有意见。师:那么,难道8分就好了?我发现根本没有一个评委打8分的呀?8分究竟有什么好的呢?(教师将课件中的红线上移到8分,引导学生再观察)

生:第一个9分拿出1分来给7分,两个都是8分;还有两个9分,各拿出1分来给6分,三个分数也都变成了8分。所以用8分作代表,不浪费,也不缺出,正好。

教师再请其他学生复述,根据回答,在课件中演示这个过程(如图6),并将学生的意思通过板书呈现(如图7),同时得出“移多补少”的说法。

图6

图7 师:用8分作代表,不多不少正好。除此之外,8分还有什么好的呢? 生:8分跟每位评委的分数都有关系。(教师抓住这句话,引导学生理解尽管没人打8分,但8分来自于每一位评委的分数,用8分作代表,是尊重了每一位评委的意见)

(4)揭示概念。

师:8分这个分数跟每位评委的分数都有关系,可以通过移多补少得来,反映的是这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像这样的数,我们就叫做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揭题,板书课题)

(5)小结方法。

根据图示和前面学生的回答,教师小结两种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求和均分,并对求和均分的原理作简单说明。

3.尝试练习。

呈现另两位男生的得分(图8),要求学生求“最终得分”。(反馈时引导理解小杰最终得分的7分与评委五的7分数值相同,意义不同)

图8

(二)女生队比赛——巩固认知。

呈现女生队参赛信息:小虹、小慧、小芳、小丽。因小虹临时有急事,不能参加,因此只有女队只有三名选手参赛。

呈现打分表,如图9,请学生通过观察口答平均分(引导用移多补少的方法)。

图9

(三)男女队成绩比较——强化理解。

小结比赛情况,呈现男女队成绩单(如图10),引发思考:哪个队水平更高?

图10 生1:男生队水平高。他们总分是32分,女生队才得了24分。生2:女生队厉害,女生最高有10分,男生最高才9分。生3:那女生最低有个6分,你怎么不讲了。……

师:同学们各有各的想法,似乎都有些道理,但大家又都不认可,关键在于大家忽视了一个重要的要求,我们要比的是——男生队、女生队。要比整个队的,而不是比一两位同学的。这到底怎么比才合理呢?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学生醒悟,应该用平均数来比,因为平均数代表的是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教师请学生口算平均数,得出男女队都是8分,所以男女队应“一样厉害”。

三、知识运用 1.模拟现实,真实经历统计过程,再次体验平均数的应用。

师:男女队平均成绩都是8分,难以分出胜负。小虹知道了,她说,要不我再跳一次,如果得分能超过8分的,就算我们女生队获胜,如果不到8分的,就算男生队获胜。

男女同学都赞成,教师邀请学生担任评委,现场打分。请五位女生当评委,男生不乐意,所以男女同学各请五位,共十人担任评委,发放打分表。现场播放小虹跳山羊视频,学生打分。

回收分数,录入电脑,如下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判断平均分是比8分高还是低。再电脑计算验证,宣布比赛结果。

若出现极端数据,讨论处理方法(去掉最高分,去掉最低分,再算平均分)。2.男女队比身高(课件呈现,如图11),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图11 3.教师呈现一个关于身高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讨论,深刻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及价值。(略)

4.简要介绍生活中平均数的广泛运用。(略)

课后思考

这样的一节课,虽不能说有多大的新意和多好的效果,但可以说是直面了教学的重难点,努力地创新着教学的思路,以追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现实的情境,体现了知识的特征,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为深刻理解打下基础。

平均数,是统计领域内的一节课,自然应当能体现出统计知识或统计教学的特征,如解决真实的统计问题,发展数据分析观念等。为此,本课选择了跳山羊打分这个相对现实的情境,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产生)、整理、分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平均数的产生,体验平均数作为统计量的意义及价值。同时,跳山羊、男女生比赛这种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生心理的情境,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热情。教学行进在正确的道路上,师生又能合成一股力,知识的深刻理解就有了最好的基础。

2.精准的定位,凸显了用力的方向,加深了探索的力度,让深刻理解成为可能。

教学环节的设置与定位,目标清晰,突出主体。第一个例题不再是知识铺垫(准备)性质的,而是放大升格为融平均数的价值、意义、求法于一身的主要例题。教学的方向就是把解决这个例题作为教学的关键,以此影响乃至统率本课后续所有内容。这种重难点前置且放大的策略,能充分发挥学生课始思维灵活的特点,集中力量,有效突破。我们可看到,在教学中,教师瞄准 “9,7,9,6,9,最终得分应为几分”这个认知冲突点,暴露认知,引发碰撞,直观支撑,理性思辨,形式丰富灵活,步骤层层推进,使得学生的思维一直沿着一个正确的方向,不断深入,逐步清晰。

3.清晰的引领,聚焦了概念的本质,强化了学生的认知,使深刻理解变为现实。

平均数是数据集的中心值,代表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辞海)在小学教材中,不涉及到平均数概念的描述,但有些教师把“平均数是指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作为概念,而在教学时突出“求和均分”以显现概念教学的特征,这恐怕不对。在我看来,对平均数概念的真正理解,体现在学生能否体会到它是“数据的中心值”,代表的是“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我觉得“整体水平”比“一般水平”可能好理解一些),即能否感受到它虽然是一个虚拟的数但却有着现实的意义。

基于这样的认识,本课教学中,问题的提出、讨论的方向、教师的启发等,都是清晰地往这个方向走的。如“最终得分”的提法,指向于要对一组数据进行整体的分析;分数线从9分移到6分,然后移到两者之间,讨论哪个更合理,体现的就是向数据中心值的聚焦;“没有人打8分的,8分究竟有什么好的?”“可以通过移多补少得来,跟每位评委的分数都有关系”,就是在努力地传达着“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这层含义;等等。

4.精巧的练习,巩固了知识的掌握,提升了应用的意识,把深刻理解用力夯实。

练习不多,但衔接巧妙,意蕴精致。尤其是小虹的补赛,顺应学生的需求,既让学生完全真实地经历了一次统计的过程,进一步巩固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掌握(包括估算),还在不知不觉间拓展了本课学习的内涵——直观地体验平均数的一些特征,如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敏感性,等等。后续的习题,无论是学生比平均身高的例子,还是教师呈现的一个现实问题,都能巧妙地衔接上一环节,让学生在不经意间步步夯实所学知识,感受到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深刻地理解它的意义。

平均分课例分析 篇2

一、对教学内容的反思

我此次教学的歌曲《小螺号》出自人音版音乐教科书第八册 (四年级下学期) 第4课。它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 歌曲富有童趣地通过“小螺号嘀嘀嘀吹”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心情。歌曲为2/4拍、羽调式、二段体结构。经过对歌曲的分析, 我发现歌曲第一乐段紧凑的节奏使得旋律明快而富于弹性, 情绪欢快跳跃。第二乐段节奏拉宽, 每句的尾音音调拉长, 使人感到旋律舒展而优美。教学时可通过对比的方法分乐段学唱。歌曲中的上滑音及波音知识是教学的一个重点, 结合歌曲《小螺号》教学穿插进行, 不用单独进行理论讲解。在第二部分曲调中, 长音的时值是三拍半, 如何唱准是个难点, 最好的办法是用指挥划拍, 这样既控制三拍半的时值, 又有乐感。表演歌曲可采用多种形式, 要启发学生表现出渔家儿童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1. 知识树在音乐课堂的应用。

上课之前心情一直很忐忑, 总有一些顾虑, 担心听课的专家和音乐同行们会不会觉得在音乐课上出现一棵或几棵知识树有点不可思议, 甚至会觉得失去了艺术的美感, 而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在课后的评课议课教研会上, 并没有一个人对我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知识树提出异议, 相反, 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亮点, 通过板书和课件呈现知识树的方式很新颖, 也很直观。通过知识树帮助学生理清单元主题脉络, 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如此看来, 让人觉得异样的并不是知识树本身, 而是教师的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及知识树的呈现方式。如果单元导入设计巧妙, 呈现方式流畅自然, 能体现其有效性, 知识树就会帮助教师把握教学内容, 使学生明确目标, 更能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音乐诸要素在歌曲中的运用, 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

2. 教学环节的有效落实。

结合本课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 我采纳专家的建议, 将整个音乐教学过程设计为六个环节, 即单元导入, 明确目标;聆听歌曲, 感悟主题;学习歌曲, 表现主题;编创活动, 深化主题;拓展欣赏, 再现主题;课堂小结, 单元回归。因为是异地借班上课, 课前我只和学生有过十几分钟的接触, 彼此还比较陌生。当时前来听课的人非常多, 在宣布上课之后教室里依然很乱, 学生们的精神无法集中。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在设计教学环节时, 我选择了从听觉入手。当我播放各种水的音效时, 教室一下子安静下来。学生们都非常认真的进行听辨, 感受音乐与大自然的交融, “水上的歌”的单元主题也由此浮出水面。接着, 我依然从音乐出发, 播放一小段伴有螺号声的音乐, 很自然地导入了本课所要学习的歌曲《小螺号》。

在学习歌曲环节, 我设计的小游戏“指尖上的舞蹈”, 将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调动起来。接下来从模唱旋律到词曲演唱再到装饰音的演唱, 学生们始终被美妙的歌曲本身所吸引, 使得这堂课上得十分顺利而流畅。最后的随音乐律动环节, 学生们不仅能够背唱歌曲, 也能随着音乐合着拍子大方地舒展自己的身体。这样的一种互动, 学生们十分愿意接受。虽说四年级的学生不再像中低段学生那样放得开, 知道害羞了, 但我始终觉得, 只要教师真正打开了自己, 音乐的氛围是可以传染的。

在学完歌曲后, 我们又一起聆听了本单元中的欣赏曲目《划龙船》。同样是一首水上的歌, 但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不同, 这既是对教学内容的拓展, 又是对单元主题的回归, 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与大自然的交融关系。最后, 以单元知识树的形式进行课堂小结。

三、对教学效果的反思

可以说, 这堂课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专家指导的各个教学环节都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层层递进, 思路清晰。细微处的巧妙设计、对学生的引导方式以及自身良好的音乐素养, 都得到了音乐同行的赞赏。课后, 我也在积极反思, 还是觉得有些遗憾。比如, 在歌曲处理方面, 可以在“情”字的挖掘上再深入一些, 那样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内容, 表现起来也会更加声情并茂。

“图说中东”课例分析 篇3

[关键词]地理教学图片教学图说中东创新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00122

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地理下册课本中介绍了“中东”这样一个世界热点地区,它是《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课的教学我选取“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石油资源”为一课时展开教学。

七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地理学习方法和技巧,但空间思维能力还较差,因此我的设计思路是以“图”为工具,以“热”为主线,围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展开,由浅入深,环环相扣。

我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有二,一是新课标“认识地区”中的标准一:在地图上找出某一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理位置的特点。二是标准五:运用地图和资料,指出某一地区对当地经济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和出口等情况。依此确定知识和能力目标为:会描述中东“两洋、三洲、五海”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指出重要的海洋、海峡及运河,找出中东主要的产油国,记住石油的分布和输出路线。

二、课例展示

情境导入:展示灾难深重的伊拉克儿童图片。(学生观看时,我在黑板上勾画出中东轮廓图。)此时学生带着沉重的心情不禁会问:中东为什么战火不断?人们到底在争什么?

课件展示“热”字闪烁图,形象生动。我把“热”字底下四点水的四个点设计成不同的颜色,第一个点设计成土黄色,代表热点一——重要的地理位置。

【三洲五海之地】

1.提出问题:有人说中东的地理位置很重要,那它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殊性?

2.读图:学生读图说出“三洲五海之地”的含义,然后请几位学生按照课件上指示的位置说出三洲五海的名称(特别指出“里海”与其他四海的不同)。

3.设疑:除里海外,其他四个海都是相通的,那么沟通这些海域的水道有哪些?(课件展示:土耳其海峡、苏伊士运河及其重要性。)

4.指图:其实中东除了有五海,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片海湾,就是波斯湾。请问,波斯湾如何与外面的海域相通呢?(学生读图找到霍尔木兹海峡。)

改进前课例:在描述中东的重要地理位置时,我们可以用两句话来详细地概括:“一湾两洋两海峡,三洲五海一运河。”教师在图中标出。

改进后课例:为了突出重点,这里设计成绘图填图活动。学生自主到黑板上填注大洲、海洋、运河海峡(分别用三种不同颜色写),其他学生在已画好的中东轮廓图上填出。以此培养学生的读图填图能力,进一步帮助学生构建中东空间位置的概念,促进心理地图的形成。最后进行 “绘图展示”,找几幅图进行投影展示,对于画得好的学生进行表扬,有问题的则指出,如遗漏了哪些知识点,有没有错别字等,从而使知识点更精准。

【丰富的石油资源】

展示“热”字闪烁图,四点水的第二个点显示成黑色,代表石油。看漫画,提出问题:“为什么争石油?”

读图说出中东石油的分布和数量特点,明确中东被称为“世界石油宝库”,在中东石油分布图上找出主要产油国,归纳出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

改进前课例:读石油输出路线图,完成课本P47的表格。

改进后课例:角色扮演——“我要当船长”。要求:①各小组申请一条航线;②每组选出“船长”,在地图上指出本组的油轮所经过的海洋、海峡、运河和到达地区,其他同学做评委,并填写课本P47的表格。在这种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培养了学生对地图的运用能力,使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没有了之前的枯燥乏味。最后“坐着油轮去观光”,以“接龙”形式报站名,让每位同学都参与到课堂中来,深入体会咽喉要道的作用。这样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做课堂的主人,教师做活动的参与者、协调者,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的探究学习方式。学生谈收获,教师在黑板上勾画出一团“火”的示意图,寓意中东战火不断,下面用四根“柴”架起,其中的两根“柴”就代表位置和石油,与“热”字中的两点相呼应,其他两个点下节课再探究,在此埋下伏笔。

三、教学反思

本节改进后的亮点在于创新活动的设计。通过“绘图填图”,让学生将重点知识准确地填到图上,改变了以往死记硬背的记忆方式,对知识的记忆不再是干巴巴的文字,而是图文合一,形象生动,记忆速度大大提高。另外通过展示绘图作品,学生们相互欣赏借鉴,学习别人的精彩之处,敢于查找自己的不足,及时修正完善,相信这时学生们收获的就不仅仅是一幅图,而是满满的自豪。但美中不足的是,在 “石油输出路线”部分,学生描述时我应该同步板图画出,因为地名和咽喉要道学生都已填好,我只需将路线描出即可,这样又能和板图进行一次知识整合,达到图的高效利用。

“学做班级小主人”课例分析 篇4

一、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本节课设置的教学目标有三个:一是让学生知道主动为班级和集体尽一份力是做班级小主人的表现,乐意做班级小主人;二是尝试在班级里寻找力所能及的劳动小岗位,让他们学会与班级同学分工合作,动脑筋,用合适的方法做好自己小岗位工作;三是让学生懂得劳动小岗位需要主动做、认真做、天天做。

目标一和三体现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了达到目标一,首先教师要用简练的语言加上PPT的照片,概括回顾一个多月来小学里的生活,并让学生说出自己在学校生活的温馨快乐的良好感受和体会,提升学生对于学校班级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当问到学生是否喜欢我们的学校班级,学生们大声的回答“喜欢!”,这就为后面创设的对比情境作了铺垫,然后话锋一转,在PPT上分别呈现了放学后教室里脏乱的照片和第二天早上干净整洁的教室照片,让学生自己来观察说出教室里发生的前后变化,并让学生猜测是谁使我们脏乱的教室变得干净了,以此来引出“班级小主人”的概念。

为了达到目标三,教师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来纠正情景中小朋友的错误想法,小岗位工作不该做一次就了事,应该要天天做。接着通过对话来启发学生说出“天天做、主动做”的表现形式,并提出岗位劳动评价表,也有一定的奖励策略,集不同的章来得到蜜蜂贴,此时顺势拿出一条“主动做班级小家务”的班级公约,得到了全班同学的共识。

目标二体现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为了达成目标二,教师展示了教室示意图,让学生自己观察教室,根据示意图来寻找劳动小岗位。然后让学生自主选择所想要做的小岗位,接着对学生作出的选择根据需要适当地进行了合理的分工调整。这一环节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想做的小岗位,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了提高学生对自己劳动小岗位的主动意识,加入了跟唱“班级小主人”歌曲的环节,从学生的表现来看,全班同学都比较投入地参与到边唱歌边做动作的环节当中,完成得比较理想,达到了相应的教学目标。稍后,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自己选择的小岗位,教师根据观察所得,举了排桌椅和擦黑板两个例子,来指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完成小岗位工作,并有所拓展,适当点拨举一反三,让学生主动发现做好小岗位工作更合适的方法,这是整堂课相对重点的地方。教师花费了颇多的时间,结合儿歌,也通过学生动手做的实践来引导学生动脑筋,在发言讨论中找出窍门、帮助记忆。这部分的教学设计比较有条理,上课节奏把握得也比较好,从学生的参与度上来看,基本达到了相应的目标。

二、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X老师比较有亲和力,课上始终带着微笑,讲话的时候抑扬顿挫,语言明确简练,这样的上课风格非常适合低年级的小朋友。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发言。X老师非常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在一问一答之间,对于小朋友没有说完整的话能够及时并准确地补充,连接得很自然,也不会忘记一些细节上的提醒。如问完一个小朋友选择倒垃圾的理由之后,提醒他不能忘了洗手;又如在一个小朋友给了同伴不错的建议之后,提醒他应该感谢一下给他建议的小朋友等。在学生的回答没有达到十分准确的时候,老师应给予适当的提示,让其他同学来作补充回答。

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本节课中准备了多种教学资源,如PPT的照片、儿歌、歌曲、色彩丰富的教室示意图、蜜蜂章和蜜蜂贴,甚至利用了整个教室里的物品,课前让学生自己准备了打扫所需的小工具,这些都让整节课的教学形式非常丰富,这非常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展示的照片从学生的身边出发,让学生比较容易进入状态。学生也能够通过念儿歌和跟唱歌曲,并结合一定的动作来加深对于小岗位工作的方法记忆。教师也结合这堂课的内容,充分利用了教室资源,达到了教学目的,如学生在课上进行了一定时间的劳动实践、将做好班级小家务列入班级公约等。

三、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整节课在开头和结尾以及中间学生实践劳动的时候,教室里都播放着悠扬的音乐和歌曲“班级小主人”的伴奏,这样的背景音乐不仅能使学生缓解紧张心情,也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由于教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这节课的学生参与度非常高,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并非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老师讲、学生听”,而是给予了学生一定的自由度,甚至让个别学生走上讲台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全班同学都有自己动手做的机会,这样的方式能让学生产生更强烈的主人翁意识。

注重表扬和评价策略。X老师的表扬和评价策略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在学生正确的发言或者良好的行为之后直接进行表扬,如“你真棒!”、“你真聪明!”等,在劳动实践结束之后,也用优美的语言来间接表扬了表现突出的学生,如“钢琴现在多亮啊!”、“水壶排得多整齐啊!”等。另一方面,是引导全体学生向被表扬的学生表示称赞,这样的表扬方式不仅可以加强被表扬学生的荣誉感,而且可以激励其他学生向他学习。在课的最后也让学生自行发言,来对班级里的良好行为进行互相表扬。在低年级,进行这样的表扬策略是非常有效的。还有一个方面是提出了岗位评价表,通过收集不同的章以取得奖品,对于表现突出的同学给予了奖章。教师要善于让学生在观察之后作出评价,如同学和老师擦黑板的对比,让学生独立思考选择更加好的劳动方法。

四、建议与评价

在上课的时候有学生举手想要发言,可是老师出于时间安排考虑,却没有给予他们发言的机会,这样可能会扼杀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老师可以鼓励性地让学生课后再来和老师交流,而不能对于他们的举手直接忽视。

整节课只给了一名同学奖章,似乎有点作秀的性质。另外岗位评价表的评定具体怎么评也没有阐述清楚,给人感觉不会是一项“持之以恒”的工作,极有可能只是流于形式,那就失去了提出这个评价表以激励学生“主动做、认真做、天天做”的意义。

虽然跟唱“班级小主人”歌曲,可以起到提高学生劳动的主动性的教学目标,但是在进行劳动实践之前加入跟唱歌曲的环节有些牵强。如果放到课的最后,在教师把小主人扩大到学校、社会的时候大家再一起来唱这首歌,应该能使整节课再次达到高潮,更有助于提升学生作为小主人的荣誉感。单单教师说几句话,似乎力度不够,学生无法感受到从小处做起对未来生活的重要性。

此外,教师十分注重细节上的处理,语言上也恰到好处。如在进行小岗位实践的时候,两位小朋友站在桌子上擦窗户,这是十分危险的,教师注意到了这一点,及时提醒“我们要做适合我们做的工作。”这体现了教学目标里的“力所能及”四个字,并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关注,在学生从桌子上下来之后开始擦窗台时,老师又给予了一定的表扬,这一系列的衔接非常自然。教师在课前就意识到了这节课可以融入安全教育的内容,对于一年级小朋友来说,他们是劳动的初学者,安全问题变得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应该在所有同学回到座位之后,对这个问题再一次作出强调。而整节课教师提到了两次与安全相关的部分,一次是擦灯开关的时候不能用湿抹布,另一次就是擦窗户的时候,这似乎远远不够,例如擦黑板的时候,以一年级小朋友的个子根本擦不到高处,那应该怎么办呢?安全教育的部分应该在这节课上再强化一些,仅仅停留在教师在课上顺带一提的处理是不够的,还可以渗入图片、儿歌等一些感性认识来加深对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

整堂课的时间安排设置颇为合理,教师挖掘了“小主人”的深度内涵,充分利用了教室里的资源,从学生身边抓起,运用了多种教学形式,一步步地引导学生主动做、认真做、天天做好班级小岗位,将其剖析得比较彻底,学生的参与度也很高,也体现了新课改学生共同参与的理念。整体还是非常成功的,是有效的小学社会科教学的一个良好典范。

摘要:“学做小主人”是上海科教版一年级第一学期品德与社会学科第三单元第二课的教学内容, 教师通过对教材和学生学情的分析设计了此课,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可以说达到了诸多社会科教学方面的有效性要求。笔者通过对此课的观察, 得出此份课例分析报告。

平均分课例分析 篇5

[课前慎思]

“什么是周长”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单元的内容包括周长的认识,周长的测量与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与计算方法。而《什么是周长》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平面图形的周长,教材结合具体的实物,通过观察、亲身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周长的含义。为后面的认识各种图形的周长及周长的计算做好铺垫。本课首先通过“观察蚂蚁爬过树叶的边线一周”及观察有趣的图形一周的长度使学生初步直观认识到什么是周长,然后又通过“描一描”树叶的边线,“摸一摸”具体事物(课桌面和数学书封面)边线的操作活动,拓展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初步认识周长的意义。

[学习目标]

基于以上原因,我将本课的学习目标定为: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的周长。

3.结合具体实物,通过观察、操作、讨论和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并能用多种方法思考问题。

[教学策略]

1.教法与学法。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鼓励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彩笔、格尺、各种树叶等。

3.教学评价。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在对学生的评价中多采用鼓励性语言,发挥了评价的激励作用。

[课堂写真]

教材中设置了三个层次的活动情境,片段一:我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由秋天的落叶引起话题:小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缘爬行,一个爬一圈,一个一圈没有爬完,让学生说说他们爬行的轨迹,接着描树叶的轮廓,在学生描一描,说一说活动中,让学生初步感知理解树叶的周长,引出树叶表面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由没有爬完一圈的,引出只有封闭图形才能有周长。这样的引入,为学生学习周长提供了一个生动活泼的环境,激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也对周长这个概念就有了深刻的认识。

片段二:为了把物体表面的周长转化成图形的周长,引导学生指一指、说一说教室的物体的面的周长,身边的物体的表面都有周长,学生找的数学书、文具盒、米尺、课桌面等物体表面一周的长度就是他们的周长,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理解每个物体的面的周长。

片段三:指一指、说一说平面图形的周长,让学生认识理解平面图形的周长,测量并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活动有明确的目的,同时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在充分的体验中,拓宽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感悟周长的实际含义,建立丰富的表象,从而达到理解周长的意义。

[教学评价]

本节课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

1.能理解周长,并能指出各种物体的周长:例如,蚂蚁跑树叶一周就是树叶的周长;各种平面图形的周长等。

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的周长。

3.能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后反思及说明]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创设情境法、多媒体演示法、探究交流法等。《课标》强调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将数学活动置身于实施的生活背景之中,在片断一中,我用“小蚂蚁爬树叶”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初步感知“一周”和“周长”这两个词语;紧接着我创设了第二个教学环节,让学生拿出自己课前准备的树叶,用彩笔来描一描树叶的轮廓,这样就抓住了学生的心态,使课堂气氛马上热烈起来,再通过描树叶的一周的长,从而揭示周长的意义。

在片断二中:在学生初步感知了“周长”后,引导学生找一找身边物体表面的周长,如:课桌面的边线、数学书封面的边线、黑板、文具盒等多个物体表面的周长。并动手摸一摸、指一指,在小组内说一说。再与学生一起演示,指出物体表面的周长。学生通过小组交流,上台指一指,台下议一议等形式,进一步明确了“一周的边线”在哪里?怎么找?手指从哪里开始指,一圈后就到哪里结束?同时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入手开展操作活动,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拓宽了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在片断三中,先组织学生测量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规则图形的周长,通过实践操作在测量中深化学生对周长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接着,引导学生探索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还可以怎么测量和计算,这样的拓展活动激发了学生无限智慧的火花,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的能力,帮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概念,掌握知识技能,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

小课堂,大世界,它包含着学习的机智、合作的智慧、思维的方式、积极的情感,作为一线老师的我们,应该重视起来。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为学生搭建学习的平台,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让每个学生走进自己的世界,体验数学、体验生活、和谐发展、健康成长。

上一篇:司马光《李愬雪夜入蔡州》原文阅读题及译文下一篇:“十种表现”的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