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企业常见法律风险

2024-10-10

公司企业常见法律风险(精选8篇)

公司企业常见法律风险 篇1

从公司法律风险控制看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中顾企业法律风险管控中心.txt我不奢望什么,只希望你以后的女人一个不如一个。真怀念小时候啊,天热的时候我也可以像男人一样光膀子!从公司法律风险控制看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中顾企业法律风险管控中心

日期:2010-3-18 16:13:30 来源:本站原创 撰稿:佚名 浏览:45 文章挑错 我要投稿近年以来,我国大公司遭遇一系列重大事件,如中航油亏损、长虹被拖欠巨额货款、中国人寿被海外起诉、海信商标被抢注、中国银行系列案件„„这些事件的共同点是因遭遇法律风险而经历了严重问题。由此看来,企业的竞争力包含有抗大风险的能力,核心就是企业防范法律风险的能

一、大公司的法律风险现状

近年以来,我国大公司遭遇一系列重大事件,如中航油亏损、长虹被拖欠巨额货款、中国人寿被海外起诉、海信商标被抢注、中国银行系列案件„„这些事件的共同点是因遭遇法律风险而经历了严重问题。由此看来,企业的竞争力包含有抗大风险的能力,核心就是企业防范法律风险的能力。但是,大部分中国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对此还没有足够的认识。

根据英国路伟国际律师事务所(Lovells International Law Firm)提供的《中国企业100强法律风险报告》,其研究中国100强企业法律风险评分活动的主要结果如下:大部分中国100强企业的分值都集中在33分到51分这个范围内,平均值为42分。中国100强企业法律风险评分最高的5家企业如下:

1.联想(Lenovo)97

2.TCL 93

3.海尔(Haier)81

4.中海油(CNOOC)71

5.中粮集团(COFCO)68

好像是“树大招风”,企业规模越大并没有像航空母舰一样抗风险能力也大。特别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中外对比,中国企业在法律风险防范及相关行动上的平均花费仅占总收入的0.02%,相对应折合成法律风险评分仅为2分,而实际的法律风险评分的中间值为42分。这就是我们的现状。

二、大公司较大法律风险的主要体现

高层管理人员的注意力可能主要集中在如何避免个人承担刑事或民事责任的负面风险方面。作为公司,根据有关调查报告,较大的法律风险主要体现在行业、组织形式、重大决策、重大财务、重要诉讼、知识产权、企业改制和上市方面。

1、行业:例如高科技企业,涉及许多涉外知识产权风险;而海外投资,重大法律风险基本上都是法律文件;许多老国企,可能面临环境污染集体诉讼、重大安全事故的法律风险。

2、组织形式:新《公司法》、《证券法》颁布后,上市公司、公司管理人员和董事将面临巨额罚款、甚至可能有被摘牌的风险,所有这些风险可能会对公司产生毁灭性的消极影响。中航油的失控,就是组织形式缺陷的例子。

3、重大决策与重要采购和销售行为:重大决策忽略海外当地国家的法律环境,又如外国供货商破产、外国供货商违反或终止合同、因货物不符合规定而导致延迟、额外费用等。同样,在中国境外市场销售产品的中国企业也面临着外国司法管辖区的法律风险,比如:呆帐、主要客户破产、潜在的反倾销措施、反垄断诉讼、产品责任诉讼、与经销商的争议等。

4、重大财务行为:例如偷漏税和隐瞒收入、虚报利润、账外资金循环等。

5、知识产权:每个企业的战略不同,但核心生产力几乎都和知识产权密不可分,比如有关公司发展战略和客户资料、核心生产技术、品牌战略、网站宣传等等。已经发生的有我国大型企业在美国遭遇的“337条款诉讼”、维生素C的反垄断诉讼、跨国公司在外国对中国企业提出的知识产权诉讼等。

6、重大诉讼:逐渐增多的公益诉讼、群体性诉讼、小股东起诉、劳动争议纠纷包围缠绕公司发展;潜在的刑事诉讼,如反商业贿赂、重大安全事故、决策失误追究制日益出现;新闻曝光、信息披露等监督制度越来越迫使公司必须依法经营和管理,行政家长式管理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

7、企业改制和上市:涉及违法买卖国有资产

据2006年4月26日《法制日报》报道,五类中央企业纠纷明显增多。三年来央企报送国资委调处的重大法律纠纷案件中涉外、金融债权债务、劳资、知识产权,以及涉及企业改制和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的案件明显增加。统计显示,三年来,国资委共收到重大法律纠纷案件221件,涉及央企110多家,直接涉案标的额达269亿元,间接涉案金额超过500亿元。其中,2004年国资委共受理央企重大法律纠纷案件81件,直接涉案金额114亿元,2005年是75件,直接涉案金额70多亿元,无论是涉案数量和涉案金额,均呈下降趋势。但具体而言,涉外案件、金融债权债务诉讼、企业劳资纠纷、企业知识产权纠纷,以及涉及企业改制和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的案件明显增加,急需企业高度重视。

国资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有的企业经营者对法律决策中的法律风险疏于防范,有的甚至为一己私利放任风险,滥用决策权,造成资产损失或者形成大量潜在资产风险,有的法律审核把关不严,还有的资产管理链条长。

继去年发布《中央企业重大法律纠纷案件管理暂行办法》之后,国资委正研究制定重大资产损失和决策失误责任追究管理办法,今后没有经过法律审核造成损失的,可能要追究领导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三、大公司法律风险防范失策的典型案例

1、中国人寿在美国被投资者集体诉讼案

2003年12月,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人寿”)同时在纽约交易所和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募集资金达到34亿美元,成为当年全球最大的股票上市。但是,成功上市的喜悦还未散去,2004年1月30日,中国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公布了2003的审计报告。该审计报告披露,中国人寿的前身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存在重大违规行为,涉嫌各类违规资金约54亿元人民币。2004年3月16日,由美国投资者聘请的代理律师事务所Milberg Weiss宣布,其拟代理投资者对中国人寿提起集体诉讼,称中国人寿及其部分高级管理人员违反美国1934年证券交易法,在中国人寿募股期间没有披露不利事实。据中国媒体报道,中国人寿集团已经向中国政府缴纳了税金和罚金总计约6749万元人民币。中国人寿案件集中反映了国内企业在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同时,必须尊重并遵守市场规则和当地监管规定,否则将面临巨大的法律风险。

2、华为——思科知识产权诉讼案

2003年思科系统有限公司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东区联邦法庭正式对中国华为公司及华为美国分公司软件和专利侵权提起诉讼,思科提出了巨额的赔偿要求。这是一场全方位考验两家公司资源与能力的战斗,在媒体、客户、合作伙伴、政府资源、技术实力、法律武器组成的数个链条上,战斗全面开始。思科与华为的诉讼案最终以和解告终。在本案中,虽然华为可能没有向思科进行赔偿,但是现在退出整个美国市场对于刚刚开始国际化布局的华为来说不啻于当头一棒。

3、长虹——APEX贸易纠纷案件评述

四川长虹集团(下称长虹)与美国具有华人背景的APEX Digital(下称APEX)的“贸易欺诈案”曝光后,1月7日,长虹发布公告称,目前账面上仍有46750万美元欠款未能收回。长虹第三季季报显示,公司净资产为132.15亿元人民币,这4.6亿美元相当于净资产的近30%。尽管2003年底,长虹总部就专门派出高层去美国与APEX和季龙粉就应收账款问题进行交涉,但在未果的情况下2004年初长虹却又发了3000多万美元的货给APEX。其后长虹又多次邀请APEX董事局主席季龙粉面谈解决但都被季以种种理由推掉。2004年12月14日,长虹被迫在洛杉矶高等法院起诉APEX。从法律角度来看,销售合同最关键的法律风险就是付款。作为销售方可以根据交易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式来控制对方不付款的法律风险,如签署信用证、保留货物所有权、寄售、价款担保、保证、现金担保、货物自主回收权、中止履行、强制履行、有效的争议解决手段等等。针对销售活动所在国或地区的不同,中国企业应当与熟悉当地法律规定和实际做法的法律顾问紧密配合,在合同中做出相应规定,将法律风险防范于未然。建立有效的合同管理制度对于企业与合同相关的法律风险防范和管理来说是事半功倍的事情,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大公司法律风险防范的成功经验

1、中远的经验

中远集团经营着600余艘现代化商船,远洋航线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多个港口。其麾下有600多家分支机构,经营网络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中远集团总资产已近1400亿元。在中远集团跨越式的发展中风险控制机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集团高层的经营委员会每年都要定期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风险控制问题,采取防范措施及时化解风险;其中,法律风险首当其冲。公司制定了《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合同管理办法》,实行合同分级管理;在预防纠纷上,中远集团要求各企业在签订合同时要做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监督,严把合同审查关。集团法律部门搞了一个法律信息披露制度,跟踪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应该关注的一些特别的法律问题,并给予一定的法律指导;适时公布一些大的案件,以便各企业借鉴,避免纠纷。

2、中国铝业公司的经验

“中国铝业”股票目前在纽约证券市场同行业股票中股价最高,被投资者誉为“世界铝业第一股”。要想抵御国际风险,必须实现与国际公司的法律对接。中铝公司形成了统一管理、分工负责、资源共享的联动机制,通过不断加强法律事务工作为公司经营决策服务,切实降低和消除经营风险;制定了中铝《合同管理办法》、《法律纠纷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严格规范了公司内部合同签订审核程序和法律纠纷报告、处理及监控程序等内部控制流程。公司自成立以来未发生过重大诉讼。

五、建立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

参照国际经验,结合律师实践经验,我们认为加强大公司的法律风险防范,建立和完善公司法律总顾问制度是非常有效的对策。总法律顾问作为公司法律风险防范的总设计师和协调人,至少可以发挥以下几点作用:

1、和公司有关部门一起确定和评估公司法律风险的具体范围和事项;

2、起草制定和实施法律风险管理文件;

3、建立执行防范和化解的职能人员和做法;

4、进行有效培训,使部门和员工理解并实施上述制度;

5、建立评估和审查考评制度。

自从2002年7月国家颁布《关于在国家重点企业开展企业法律总顾问制度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以来,国家又在2004年、2005年先后发布《国有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办法》、《中央企业重大法律纠纷案件管理暂行办法》,来推动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的发展。

据《法制日报》报道,去年39户央企法律顾问挽回或避免损失500多亿。截至2006年3月底,53户大型企业实行总法律顾问制度的达29户,占54.7%,设立法律事务机构的有44户,目前167家央企中有120家设立了法律事务机构。去年国资委的一项调查显示,法律顾问保障作用凸显。实行总法律顾问制度的39户央企中,法律事务机构累计出具法律意见书3.9万件,审查合同120多万份,合同总标的额达4.7万亿元,为企业挽回或避免损失547亿元。

虽然三年来不少企业将法律顾问的审核作为经营决策前的必经环节,目前央企的二级子企业中也有近200家实行了总法律顾问制度,但与国资委2004年提出三年53户大型央企全部建立总法律顾问制度的目标相比,仍有明显差距。

建立总法律顾问制度,关键还是要提高总法律顾问的水平。总法律顾问对于企业重大决策涉及的法律事项,要敢于并善于提出正确的法律论证意见;对企业在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改制上市、自主创新以及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加强法律风险防范,对公司负责。大公司要重视和加强总法律顾问的作用。

公司企业常见法律风险 篇2

“坚持依法治企, 防范法律风险, 保障企业安全”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企业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加强企业风险管理, 尤其是加强法律风险管理, 是国内外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是国有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客观需要。现将县级供电企业各环节法律风险分析如下。

1 电力营销环节

目前, 营销环节是供电企业与外界接触最广泛的部分, 也是供电企业法律风险最为集中的地方。

1.1 安全风险

一是外人触电伤亡事故。近年来供电企业发生在营销环节的外人触电事故比较频繁, 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和损失, 主要原因是带电设备安全距离不够, 未悬挂安全警示标志, 未做必要的防护措施, 导致外人发生意外触电事故。二是营销环节工作人员因违反安全作业规程造成自身伤害。三是因供电责任事故造成的用户停电损失、生产设备损失及居民用户家用电器损坏等, 供电企业须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1.2 申请用电环节

无正当理由拒绝用户用电申请;给用户用电工程指定设计、施工、供货单位;未能按照规定或承诺期限对用户供电, 包括答复供电方案的时间超过期限;用户的有关用电资料审查不严格;用户用电工程检查验收把关不严等。

1.3 供用电合同签订环节

供用电合同签订主体资格审查不严, 未取得供用电合同签订授权书或授权书过期, 超越授权书规定签订供用电合同;供用电合同签订不及时;合同主要条款缺失或约定不明确;合同超过有效期未及时续签;产权分界点约定不明确或不符合法律规定等。

1.4 电费结算环节

未根据用户情况采取电费风险防范措施, 或未及时采取法律措施保全电费, 造成电费呆账或坏账;抄表、核算工作失误造成电费重大差错;用户电价执行不正确导致的电费纠纷;电能表超出正常误差引起电费纠纷;电费保管或防范工作不到位, 出现电费被盗或被抢;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代扣代收电费管理系统不完善, 造成用户多次交费或产生不合理的电费违约金;电费结算环节发生的财务风险, 如银行单边账追踪处理不及时或对银行未达账项的电费资金误核销;收费人员挪用电费等。

1.5 电能计量环节

未取得计量检定资格者从事计量检定工作;工作人员失误导致计量检定结果失准;工作人员利用工作之便违规签订或出具计量检定证书;未在规定时限完成用户送检表计的检定;计量装置故障判断及追补电能量计算出现重大差错;未按周期进行现场检验或周期轮换;电能表接线错误或互感器二次压降或负荷超出标准;电能表检定标签、检定铅封、封印钳丢失或被盗;未及时更换国家明令淘汰的电能表等。

1.6 施工及抢修环节

施工环节, 包括装表接电, 未严格按照安全规程和技术规范操作, 造成人身或设备事故, 或给工程留下安全隐患;因管理不到位, 造成外人受伤事故, 如导线挂伤他人;未在规定时限内到达抢修现场或未如期完成抢修;事故抢修过程中因处理不当造成事故扩大等。

1.7 停电环节

无正当理由对用户实施停电;未严格履行法律规定的停电程序;停电过程通知用户的证据不全;销户停电不及时;履行政府指令对用户停电造成风险等。

1.8 用电检查环节

违章用电和窃电的查处违反相关程序;违章用电和窃电取证不全面;窃电电能量电费和违约使用电费计算依据缺乏, 确定错误或计算有误;用电检查工作开展不力, 未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或用户违约用电情况等;工作人员用电检查过程中与用户发生过激行为, 造成人身攻击等。

1.9 其他

企业员工违反了“供电企业十项承诺”、“员工行为十不准”;95598系统、柜台接待人员违反有关规定引起用户投诉或起诉。

2 电力生产环节

2.1 安全风险

生产环节主要包括输、变、配电运行及检修专业, 其中存在的最大风险就是安全风险, 包括人身伤亡、设备损坏和对外停电。只要有安全风险, 就有法律风险。只要发生安全事故, 供电企业不仅要承担民事责任 (民事赔偿) 和行政责任 (行政处罚) , 情节严重的, 主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还可能会承担刑事责任。对于供电企业, 凡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各种生产行为, 如重大缺陷处理不及时、人员误操作、调度误下指令、保护整定错误、检修质量差等, 都会对供电企业带来法律风险。

2.2 外人触电事故

包括变电站因管理不善, 造成外人进入设备区发生触电事故;输、配电线路安全距离不够, 未悬挂安全警示标志、未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等, 导致他人发生触电;输、配电线路树线矛盾、违章建筑发现处理不及时等, 造成他人触电事故。

2.3 其他

电能质量 (电压和频率) 超过规定指标范围;停电次数和时间超出规定;处理输电、配电线路树线矛盾、违章建筑时, 程序违法或方式欠妥, 造成与用户的纠纷;发生重大火灾、水灾, 给供电企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电力设备遭破坏或被盗等, 引发电力事故。

3 电力基建环节

3.1 招投标工作

对投标单位资格和实力未做详细考察, 投标单位不具备投标实力;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 或对潜在投标人实行歧视待遇的;招标过程中泄露标底或其他需要保密的内容;收受投标人的财物或者其他好处;不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合同, 或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协议等。

3.2 采购合同的签订

采购合同内容不完善或条款缺失;无合同签订授权书或超越规定授权签订合同;采购合同文本丢失;未根据合同约定, 督促对方按要求及时履约;未按合同约定方式、时间支付货款;物资采购验收环节把关不严等;物资结算审查不严, 出现结算环节重大差错等。

3.3 基建工程前期

工程开工未取得有关部门支持性文件;征用土地过程中因补偿产生的争议和纠纷;征用土地归属权问题产生的风险;跨越房屋及树木补偿方面产生的分歧和纠纷;未签订有关跨越及补偿协议, 造成多次补偿;划拨土地使用不符合要求;土地闲置时间超过期限;基建工程两证办理不及时等。

3.4 基建施工

对施工、监理、设计等单位资质审查不严, 未签订相关合同或合同签订不完善;电力建设过程中发生人身安全事故或出现重大施工质量问题;工程中间检查及竣工审查验收不严;基建小工程边设计、边开工、边建设;工程结算不及时或出现重大差错等。

4 财务税收环节

未按照《会计核算准则》要求设立会计账簿和科目;未按照《会计核算准则》要求进行登记做账;随意变更会计处理办法;伪造、变造、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原始凭证受理审查不严, 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予以受理;领导授意或会计人员串通, 弄虚作假、贪污或挪用企业资金;对外或对上提供虚假会计数据或会计报表;对违法收支未按规定程序向有关部门汇报处理;遗失转账支票、现金支票、空白支票;财务印鉴管理不善, 误用或被盗用;企业纳税申报不及时, 或采用虚假手段纳税申报, 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等。

5 人力资源管理

由于新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和实施, 将给企业带来较大的劳动用工法律风险。包括:未与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条款约定不明确;劳动者具备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件, 但未与其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 未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限制条款;对企业出资进行的培训, 未明确培训后员工在企业的工作年限以及员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应承担的相应责任等。

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 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强迫或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违章指挥、强令员工冒险作业;未经双方协商一致, 擅自变更或解除劳动合同;员工发生工伤后, 不及时为员工办理工伤申报手续等。

未按照有关规定为员工办理“五险一金”, 或者未按照规定足额申报和缴纳社会保险费;人员循私舞弊, 擅自非法截留、挪用、贪污社会保险基金等。

6 综合管理方面

6.1 与知识产权相关风险

泄露企业商业秘密, 如有关信息管理系统或公文处理系统的密码;对外提供或上报未经过审核的数据;电脑受到病毒感染或攻击造成泄密, 人员有意或无意泄露等;企业技术档案或有关技术资料被他人利用, 造成企业知识产权受到侵害;档案资料保管不善, 造成资料损毁、丢失;档案被篡改。

企业文化识别系统、宣传广告等内容侵犯了他人商标权或著作权, 或企业文化识别系统、企业商标被他人利用或冒用;内部电视、报纸、网站或对外投稿内容不真实, 或侵犯了他人名誉权、隐私权或知识产权;发布了国家禁止的内容等。

6.2 监察审计法律风险

对外泄露举报人信息或案件相关信息;信访案件调查程序违法, 调查或取证方式不当;玩忽职守或收受贿赂, 包庇违规违纪行为;对群众来信来访处理不及时或不积极;对外出具鉴定意见不符合规定等。

审计重点和范围选择不合理;对审计中查出的违规违纪行为, 未及时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玩忽职守或收受贿赂, 导致审计报告不真实或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等。

6.3 法律及综合事务

起草会议材料、文件等出现重大错误;公司印章使用不符合相关规定;介绍信或便函管理出现问题;接待过程中未能认真核查被接待人员的身份等。

未在规定的有效诉讼期内将争议问题提请诉讼解决;企业遭遇行政处罚时, 没有在合理期限内申请行政复议;法律工作人员未能参与企业重大决策等。

6.4 后勤保卫环节

保卫管理不到位, 发生严重被盗案件或其他恶性案件;消防工作管理不到位, 发生重大火灾事故;抓捕犯罪嫌疑人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有关规定, 殴打犯罪嫌疑人等。

6.5 其他

企业常见的法律风险 篇3

不盖章、不签字,合同照样可以成立?

双方签合同,一方签字盖章,另一方没有,合同成不成立?双方都没签字盖章,合同又能否成立?一般都会认为是不成立的,但其实,答案是“不一定”。

我国合同法体现的是形式自由。因此,哪怕合同的形式存在缺陷,合同也是可以成立的。比如规定合同中应该签字盖章,但是没有签字盖章,一方履行了主要义务,另一方接受了,合同就成立。或者说没有签字盖章,一方履行了主要义务,另一方签字盖章,合同也成立,以买卖合同为例,卖方交货给买方,买方接受,合同成立,买方打款给卖方,合同也成立。

1988年,某商场老总派属下和一家服装厂签买卖服装的合同,老总跟属下交代得很清楚:你跟对方谈好以后要明说,对方先签字盖章,合同一式两份,拿回来我审查,如果觉得可以,我们签字盖章,然后把合同寄给对方,他们再发货。这位属下也是如此跟服装厂说明的,在对方签字盖章后,他把合同一式两份拿回来呈给老总。不过情况有变,商场老总并没签字盖章,谁知对方竟然把货发过来了,于是商场方立马送出电报:贵方突然发货,我方表示很惊讶。服装厂回电:你方只管销售,我方不会不管。在这种情况下,商场方销售了这批服装,但只卖出一部分,就把这部分的货款交给了服装厂,然而服装厂提出疑义:你们应该把整笔货款给我们,怎么只给其中一部分?商场的解释是:我销售多少就给你多少。也就是说,商场方的意思是,他们是代销。后来发生了纠纷,商场说是代销,服装厂说是购销。现在来分析这个案例很简单,双方以实际行动追认了合同,但关键在于追认的是什么样的合同?是代销合同。为什么?因为电报中提道:你方只管销售,我方不会不管。意思就是,销售不出去我方承担。这就是代销。因此,一方没有签字盖章,甚至有时候双方都没签字盖章,合同照样成立。

而且,买卖合同不谈钱照样可以成立。在四川成都生意火爆的饭馆排队吃饭,会遇到这样的场景:你坐着喝茶,擦皮鞋的会过来问需不需要擦皮鞋,即使你不回答他,只是很矜持地把脚递给他,合同其实已经成立了。这个过程中就没有谈钱,没有谈钱合同照样成立。那钱怎么办?他擦完以后,你问多少钱?他说200块。你的反应是,抢钱啊。但反过来,你说两分钱,也不行。这个价该怎么定?合同法规定,这种没有确认且协商不成的,就按交易习惯来,交易习惯出自市场价格,比如综合价格,两块钱就是两块钱,即使闹上法庭也是两块钱。

“表见代理”加大企业风险,如何防范这种风险?

表见代理制度使企业的风险大大增加了。

何谓“表见代理”?合同法第49条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从字面上理解,“表见代理”就是从表面上看,这些行为是有权代理的。可实际上,一些“表见代理”是无权代理,这种无权代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没有授权的代理,比如办公室主任拿了老总的公章,老总根本不同意,这是未经授权的代理;二是超越代理权的代理,老总让属下卖50根钢材,结果他卖了100根,超越了代理权;三是代理权终止后的代理。

举个例子,大概六七年前,某金融机构的代办人已被辞退,但有些手续还没办全,该代办人继续以这个身份吸收存款,存款最后却没进入该金融机构,他个人卷走了。在当时,这就构成了表见代理,该金融机构只能买单。可见,表见代理使企业的风险大大增加了。

企业怎么防止表见代理的风险呢?

表见代理确实需要特别注意,公司要核查章程、核实手续等。另外,合同公章的管理非常重要,包括相关销售人员的管理、介绍信的控制等,这需要公司内部建立一整套严密的预防系统。

一般诉讼时效是两年

关于诉讼时效,企业一定要注意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

有一个前不久发生的案例,某债务人一直拖欠某金融机构的借款,当时,这家金融机构的诉讼时效已过。随后,该机构又向债务人发出催款通知,债务人也在通知上签收了,但法院仍然认为诉讼时效已过,驳回了这家机构的诉讼请求。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曾规定,诉讼时效过了以后、催款通知并签收的,诉讼时效重新计算。但是这条规定存在争议,签收是不是说明对方表示会继续还款?其实,我们无法通过“签收”得出这个结论。过去只是签收就重新计算,现在不行了。司法解释22条规定,签收方一定要作出同意履行义务或自愿履行义务的意识表示后,诉讼时效才会重新计算。因此,企业要特别注意新规定。

双方签订协议,结果乙公司拿了协议却不履行义务,甲公司能不能告他?如果乙公司还没有到约定期限就明确发传真对甲公司说不履行义务,这种履行期限还没届满就表示不履行义务,或以行为表明不履行的,可以马上起诉他。换一种情况,如果6月底乙公司应该交货的,可他没有交,甲公司要给对方合理的催告,就是说,在乙公司能够实现合同目的的情况下,甲公司不能马上解除合同,否则他也要承担责任。假如在合理的催告期内,对方仍没履行义务,就可以解除合同,并追究对方的违约责任。

仓储合同中的常见法律风险 篇4

一、客户资信风险

1对客户资信状况缺乏了解,如客户信用,资产状况、担保情况以及是否属于关联企业等;

2未建立起完整的客户资信风险评级体系:如应利用客观与主观判断相结合的办法,对客户进行资信风险评级;

3赊销和预付额度与客户的资信状况不匹配:如应根据客户资信风险评级、客户权益总额、交易量等因素,制定每个客户的赊销和预付额度上限等;

4对客户资信不进行动态更新和定期审核。

二、合同文本风险权利义务条款

(1)对仓储人、保管人和货权人的权利义务划分不明确;

(2)对仓储人、保管人和货权人的权利义务约定与其实际情况不一致;

(3)仓储人、保管人和货权人之间权利义务分配显失公平。2入库条款:

(1)对不同业务模式下的入库程序未作约定或约定不明;

(2)入库通知的发出时间和通知内容未作约定或约定不明;

(3)对入库单据名称和各方签章办法未作约定或约定不明;

(4)合同约定的入库流程与实际情况不一致或无法操作。3数量条款:

(1)对不同业务模式下货物入库和出库时的数量确认办法未作

约定或约定不明;

(2)对证明货物进出库数量的单据名称未作约定或约定不明;

(3)当各方对进出库货物数量存在异议时的解决方式未作约定

或约定不明;

(4)对货物进出库数量差异责任的认定依据和责任承担主体未

作约定或约定不明;

4质量条款

(1)对奴通业务模式下货物入库和出库时的质量确认办法未作

约定或约定不明;

(2)对证明货物进出库质量的单据名称未作约定或约定不明;

(3)当各方对进出库货物质量存在异议时的解决方式未作约定

或约定不明;

(4)对货物进出库质量差异责任的认定依据和责任承担主体未

作约定或约定不明。

(5)需要第三方复检的,对复检时间、复检样本抽取及留存办法

未作约定或约定不明。

5仓储装卸条款

(1)因货物性质需要提供特殊仓储条件的,在合同对仓储条件未

作约定或约定不明;

(2)对各方在仓储装卸过程中承担的义务和负担的费用未作约定

或约定不明;

(3)对在仓储装卸过程中产生的货损货差责任未作约定或约定不

明;

6货物盘点条款

(1)对监管人和保管人的货物盘点义务未作约定;

(2)对货物盘点的性质和的法律性质缺乏相关约定,如应约定存

货人的盘点不替代监管人和保管人的盘点义务,监管人的盘点不替代保管人的盘点义务,且存货人对盘点结果的确认不构成监管人盘点义务的免除。

(3)对货物盘点结果确认的法律性质缺乏相关约定,如应约定存

货人和监管人对于盘点结果的确认不构成保管人日后无法按约定交付货物的免责理由。

7错误扣押条款

(1)对货物被错误扣押后,监管人、保管人和货权人的权利、义

务和责任未作约定或约定不明;

(2)对因货物被错误扣押而造成的损失和费用的分担原则未作

约定或约定不明;

8出库条款

(1)对不同业务模式下的出库程序未作约定或约定不明;

(2)出库通知的发出时间和通知内容未作约定或约定不明;

(3)对出库单据名称和各方签章办法未作约定或约定不明;

(4)合同约定的出库流程与实际情况不一致或无法操作。9货权转移条款

(1)对不同业务模式下货权转移的单据未作约定或约定不明;

(2)对货物拟制交付情况下仓储登记过户的程序和仓储费用的承担办法未作约定或约定不明;

(3)货权转移附条件的,合同中所附条件约定不明或与实际业务

操作流程不符;

10支付与结算条款

(1)对仓储收费项目和具体收费标准未作约定或约定不明;

(2)不同保管模式下仓储费用的结算方式和付款方式约定不明;

(3)对仓储费用的支付条件和支付主体约定不明;

(4)对支付结算流程以及不同环节的单证资料未作约定或约定

不明。

11违约责任条款

(1)对不同业务模式下货物入库和出库时的数量确认办法未作

约定或约定不明;

(2)对证明货物进出库数量的单据名称未作约定或约定不明;

(3)当各方对进出库货物数量存在异议时的解决方式未作约定

或约定不明;

(4)对货物进出库数量差异责任的认定依据和责任承担主体未

作约定或约定不明;

12违约条款风险:

(1)对具体违约情形和对应的违约责任约定不明确;

(2)约定的违约金计算方法难以覆盖违约损失。

(3)违约金条款不够灵活,不能最大限度提供保护。

(4)同时约定违约金与定金条款,影响违约金条款效力。13争议管辖条款风险

(1)对纠纷解决方式约定不明确,如同时约定诉讼或仲裁。

(2)虽约定仲裁解决,但对仲裁地点或仲裁机构未作约定或约定

不明;

(3)虽约定法院诉讼,但违反级别管辖或专属管辖的规定。14 合同效力条款

(1)在合同设定生效条件,但该条件约定不明确或无法实现;

(2)在合同中约定合同有效期,但对合同到期终止后的法律后果,包括但不限于双方尚未履行完毕合同义务的处理方式、相关责任的承担原则以及损失赔偿计算标准和方法等不作约定。

三、合同执行风险

1货物丢失风险

2权属争议风险

3货物毁损风险

4货物串换风险一物数卖风险提货不能风险(如港口堆场只认一手货代)

四合同监督风险

1风险监控机制不健全,存在形式主义倾向;

公司投融资法律风险 篇5

1.问:不同的投融资方式,存在不同的法律风险?

答:选择好适合的方式是防范风险的第一步,要进行多方比较比照,量体裁衣。有具有贷款/委托贷款性质的投融资方式,以及其他依法可行并经投、融资双方认可的投资方式:通过小贷公司、典当公司、投资担保公司等非银行机构的资金运作模式进行借贷模式的投资;融资租赁等其它形式的投融资方式。间接投融资模式,有股权转让投资、增资扩股投资。多与会计师沟通选择风险最小以及赋税成本最低的投资方案是投资成功的第一步。

2.问:投资不一定要用现金,把握好无形资产投资的法律风险?

答:用无形资产如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公司股权对外投资一定要把好评估,作价以及权属变更登记的手续。避免留下出资不到位或者虚假出资的法律风险。3.问:知识产权出资权利存在瑕疵的法律风险

答:对于技术出资方而言,应避免其存在任何知识产权合法性、完整性的法律风险。如果职务技术成果、软件职务作品等存在权属争议,将从根本上影响出资的成 立。建议可考虑在投资协议或合同中写明:“投资方保证,所投入的高新技术投资前是其独家拥有的技术成果,与之相关的各项财产权利是完全的、充分的,并且没有任何瑕疵”,并约定相应的缔约过失责任。4.问:以技术作为投资的风险大,作为合作另一方如何防范

答:一是技术本人的权属需要明确界定与保证;二是技术本身瑕疵防范作出约定;三是约定好交付方式和贬值风险。5.问:企业间的相互借贷,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答:企业之间的借贷行为因违背相关法律规定,有可能被认定为无效。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贷款通则》“第六十一条 各级行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供销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农村合作基金会和其他基金会,不得经营存贷款等金融业务。企业之间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办理借贷或者变相借贷融资业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企业借贷合同借款方逾期不归还借款的应如何处理问题的批复》“企业借贷合同违反有关金融法规,属无效合同……”的规定,企业之间不得办理借贷或变相借贷融资业务,企业之间签订的这种合同为无效合同。如:约定不论盈亏一方均固定收回本息的联营行为;约定一方向企业投资,但不论企业是否盈利,均固定收回本息的投资行为等,在实践中都将会被认为是变相借贷行为而归于无效。

6.问:公司间借贷中出借人的风险?

答:出借人有可能丧失担保利益。在企业间的借贷行为中,因借款主合同无效而导致担保无效,对出借方是重大风险。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 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规定:“主合同无效而导致担保合同无效,担保人无过错的,担保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担保人有过错的,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部分,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三分之一。”因此,一旦借款合同被认定无效,担保合同作为从合同也会被认定无效。出借人将无法获得或获得的担保利益将会大打折扣,在借款人无法偿还本金的情况下,出借人在一定程度上将丧失收回本金的保证。

7.问:如何采取合法的形式进行企业间的借贷,从而避免法律风险? 答:(一)委托贷款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商业银行开办委托贷款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委托贷款是指由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委托人提供资金,由商业银行(即受 托人)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贷款。商业银行开办委托贷款业务,只收取手续费,不得承担任何形式的贷款风险……”的规定,允许企业或个人提供资金,由商业银行代为发放贷款。贷款对象由委托人自行确定。这种贷款方式解决了企业间直接融通资金的难题。它是企业间借贷受到限制的产物,是一种变相的直接企业借贷。由于商业银行将会收取一定的手续费,所以会增加交易成本。但通过此方式可以实现企业之间借贷的合法化。由于企业有权决定借款人和利率,所以对企业来说拥有较大的利润空间,在企业间借贷受到限制的情况下,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选择方式。(二)信托贷款

按照《信托法》、《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的规定,企业可以作为委托人以信托贷款的方式实现借贷给另一企业。信托贷款的贷款对象是由受托人确定的,信托贷款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企业间借贷关系,因为委托人在乎的是收益,而不是借款给谁。(三)其他变通方式

除上述两种法律明确规定的方式以外,在实践操作中可以采取以下变通方式,在形式上实现企业之间借贷的合法化,从而达到企业之间借贷的目的。

1、改变法律上的借贷主体

除法律限制的几种情形外,企业和公民之间的借贷属于民间借贷,依法受法律保护。所以可以个人为中介,将拟进行借贷的企业连接起来,从而实现企业之间资金融通的目的。出借方先将资金借给个人,该个人再将资金借给实际使用资金的企业(称实际借款方)。同时要求实际借款方为个人的该笔借款,向出借人提供连带担保。如果个人不能还款时,则出借方追索个人借款人,并同时要求实际借款人承担连带担保责任,维护了出借方的利益。

2、先存后贷,存贷结合

企业可以将资金存入银行,然后用存单为特定借款人作质押担保,实现为特定借款人融资的目的。同时,出资人可以收取有偿担保费,这是符合《合同法》和《担 保法》规定的。在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在法律上被认定为是出借人,拟出借资金方在法律上被认为是担保人,并不违背相关法律的规定。但这种借贷安排对银行和出资人有利,但不利于借款人,因为这会增加借款的借贷成本。

3、通过买卖合同中的回购安排实现企业之间融资的目的

在买卖合同中安排回购条款,“买方”向卖方“预付货款”后,到了一定的期限,或回购条款成就时,又向卖方收回“货物、货款”及利息或“违约金”。通过形式上的买卖合同,实现企业之间借贷的目的。8.问:委托贷款中委托人存在的法律风险?

答:

1、借贷人的信用风险。如果借款是信用借款,那么事先评估借款人的信用等级就显得十分重要;

2、没有担保的风险。为降低风险,委托人最好不要发放信用贷款,而应采取一定的担保措施。没有担保的债务人出现资不抵债时债权将面临无法清偿的风险。

3、委托指示不清的风险。委托人在委托受托人时务必将委托的事项进行周全和具体的约定,避免贷款无人管理的情况;

4、利益冲突,同一借款人的委托人的委托贷款和受托人的自营贷款可能发生利益冲突,在发生借款人资不抵债的情况下,债务清偿的先后可能引起冲突,此处我国立法尚有空白,因此,委托人在委托时,最好先与受托人就可能出现的相关利益冲突做好约定。

9.问:委托贷款中借款人的法律风险?

答:(1)贷款人不能按期发放贷款或提前收贷的风险。根据借款合同,贷款人如果不能按期放贷或提前收贷都将对借款人造成一定的损失,因此借款人在借款合同中因明确约定此项违约的责任。

(2)商业秘密被泄露的风险。由于贷款人能够掌握借款人的债务、财务、生产、经营管理等情况。借款人应妥善管理可能涉及商业秘密的信息资料,并应约定泄密的法律责任。

(3)不能偿还贷款本息的风险。此风险确实存在但不在委托贷款的法律关系之中暂且不予考虑。

10.问:信托贷款存在的法律风险?

答:

1、信托贷款与委托贷款不同,委托贷款的对象和用途由委托人指定,而信托贷款的对象和用途由信托机构自行选定。相对委托贷款,信托机构作为受托人的处理贷款的享有自主的权利,委托人不得干预,这意味着,如果信托机构没有充分防范风险,可能会给委托人带来利益的损失。

创业公司法律风险问题分析 篇6

1、公司的优势

按照法律规定,目前存在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等商业主体。相比较而言,公司具有的最大优势就是股东以出资额或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因为公司是法律拟制的人,简称法人,其具有独立的人格。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也是世界公认的原则,在坚持这一原则的前提下,公司法也不排除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以适用“否定公司人格规则”或“直索责任制度”等,揭开公司的面纱,由股东对公司的债务直接承担责任,并作为有限责任的列外与补充。对此,《公司法》第二十条第三款明确规定:“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2、一人公司的特点与法律风险

《公司法》第五十七条第二款规定:“本法所称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是指只有一个自然人股东或者一个法人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

为了使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可以在无合作伙伴的情况下组建公司,利用公司独立人格将股东财产与公司财产相分离,该股东在享受有限责任的前提下,便利地实施商业行为,我国公司法对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作出了特别规定。但在实际上,一人公司中股东既是投资人,又是实际的经营管理人,通常兼任公司执行董事,可以全面支配公司的财产及经营活动,公司的财产和单一股东的财产很容易混同,许多一人有限公司的股东与公司财产无法分清,极易导致一人股东对有限责任的滥用,从而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为防止公司股东以此逃避债务,《公司法》第63条规定:“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这也就意味着只要债权人提出股东财产与公司财产混同,证明责任完全在股东这一方。

而对于初创型的企业,往往资金运作不规范、缺乏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难以证明股东个人财产与公司财产相独立,这样就给创业的股东带来较大的法律风险,因此,建议尽量避免成立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3、如何选择可靠的合作伙伴?

既然一人公司不可取,为了事业要选择一位小伙伴同行,那问题就来了,我们该如何选择合作伙伴?选择合作伙伴要慎重,首先是人品,三观要正且相近,其次既要考虑企业初期需要,也要考量企业长期发展的要求。合伙创业的基础“人合”,其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信赖感,如没有信任是很难长期合作的。有一个有趣的选择题:如果以人类的性格作为区分标准,简单粗暴地将你可选择的合作伙伴分为狼、羊、侠三类人,那你选择哪一类性格的人作为你的合作伙伴?一般首选是羊或者侠,很少会选择狼。但问题在于作为同样是投资人股东的你是狼?是羊?还是侠?自我角色定位不同,选择也是千差万别的。

4、股权架构要合理(67%绝对、51%相对、34%一票否决?)

《公司法》第43条第2款规定“股东会会议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

由此可见,股东的表决权与企业决策效力具有直接关系,而对于初创型的企业来说,决策的效力与效率至关重要,若核心创始股东没有决策权,企业难以及时作出有效地决策,将严重影响企业高效运转,企业很有可能陷入僵局,这对企业无疑是致命的。因此必有一个拥有决策权的核心创始人,切忌股权平均分散,特别是五五分的股权比例模式。

那么,哪种是初创公司比较理想的股权分配方案?笔者认为,可采用以下几种股权分配方式:第一、核心创始人持有公司67%及以上股权,在公司章程对表决权没有特别约定的情况下,该创始人拥有绝对的控股权,占公司三分之二以上的股份,对重大事项具有决策权;第二,核心创始人拥有51%及以上的股份,因为大多公司决策按照出资比例投票少数服从多数,该创始人拥有一半以上股份,对公司大多数事情可以拍板,唯独对法律规定的重大事项无决策权;第三,核心创始人占34%及以上股份,这种情况下,该股东没有决策权,但有否决权,即重大事项的一票否决权,这种情况适用于核心创始人比较缺资金,联合创始人比较强势的情形下。

5、公司章程是公司的宪法,必须精心设计、认真制定,务必将相关法律问题在章程中作出明确约定。

公司章程即公司的“宪法”,公司设立时就应在公司章程中明确设计好未来公司的治理结构。很多企业往往不重视公司章程设计,不重视公司治理结构,导致公司陷入僵局甚至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但笔者碰到的纠纷当事人对公司章程大都很不重视,往往就是从网上下载一个章程文本,将公司名称、地址、经营范围、股东等稍作修改,就作为正式章程提交登记管理部门。

应当知道,除《公司法》第25条规定的公司章程应当载明的事项外,作为股东还可以在公司章程中对影响公司经营的其他重要事项作出约定:

①可以约定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或者为他人提供担保时的表决程序;

②可以对股权的继承方式作出约定。有限责任公司具有人合性,当原股东的继承人因为继承股权而成为公司股东后,与其他股东在治理模式、经营理念等方面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公司陷入僵局,因此,公司法赋予了公司章程作出特别约定的权利,建议在公司章程中对股权的继承作出限制或禁止;

③可以对法定代表人的职权作出限制。法定代表人依公司章程的约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经理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即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对外代表公司,其以公司的名义对外实施的行为就是公司的行为,该行为的法律后果直接由公司承担。许多初创企业,特别是一些科技型初创企业为享受国家优惠政策,往往将法定代表人变更为海归留学人员或其他可享受优惠政策的人,这些人往往与创始股东之间缺乏信任的基础,就非常有必要对法定代表人的职权作出严格限制并约定法定代表人越权对外从事民事行为造成公司损失的赔偿责任;

④可以对公司表决权、股东分红根据公司需要作出特殊约定。

《公司法》第四十二条:“股东会会议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即股东持股比例相同,但表决权可以不同。

《公司法》第三十四条:“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因此,股东之间可以按认缴的出资比例分红,也可以按实缴的出姿比例分红,也可以由股东另行约定其他分红比例等。为吸引经济能力有限、出资少,但对公司发展贡献巨大的股东,可以突破其出资比例进行分红。

二、开公司要注意什么

1、选择公司的形式

根据法律规定,在注册公司时,必须要有一位或者一位以上的股东,一位股东投资成立的公司属于一人有限公司,一位以上的股东投资注册公司。而公司法人可以是股东也可以进行聘请,公司法定代表人需提供身份证明原件及照片。

注册公司时,必须要有公司名称,在选择公司名称时,注意多选择几个公司名称备用审核,以便在公司名称不通过的时候有备用的。另外,注意公司名称不能同名也不能同音。

注册公司时,选定经营范围很重要,经营范围必须要很明确,可以将现在经营的或者以后可能要经营的方面写进经营范围里,明确后,以后的业务就不可以超过经营范围。如果经营范围不明确,以后出现经营范围问题,还需要进行变更,是非常麻烦的。

2、建立健全的会计制度

按照国家会计法公司成立后即需建帐申报公司成立后需在次月15号之前进行申报税,如逾期未申报会在税务局留下企业税务污点记录,且可能被罚款。

注册公司公司必须建立健全的会计制度,税务机关要求每个月记账报税,即便没有收入支出也需要进行零申报税。你可能担心自己不会,怎么办?刚开始成立的公司,业务少,对会计工作量也非常小,你可以找代理记账公司,每月支付200-500左右费用。一年的费用算下来还不到一个专职会计一个月的工资,在前期能省不少钱。

3、公司的税额

新公司注册好以后,默认都是小规模纳税人,税率为三个点,而一般纳税人是十七个点,建筑业是11个点,在小规模的情况下,如果在一个年度内,开票金额超过500万,自动转成一般纳税人,税务方面是考虑的重点。

4、特别提醒

注册公司时要考虑到经营风险。相比之下有限责任公司比承担无限责任的私营企业风险校有限责任公司对外承担有限责任,不会让个人出资抵债;而承担无限责任的私营企业,比如个人独资企业、私营合伙企业,一旦经营有所闪失,不但个人资产要用于抵债,而且合伙人也要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所以要充分考虑经营风险。

注册合伙企业时,选择合伙人相当重要。合伙企业的经营风险相对而言比个人独资企业小,但是出现经济纠纷的机率较大。

许多人在出现经济纠纷之后才发现公司章程条款或合伙人协议条款对自己极为不利。这种情况较普遍,希望注册人在注册公司时对各项文件的准备一定要慎重。

上述4点,一般是公司新注册时,需要考虑的,如果找代理公司,你只需要在某些问题上做出选择即可,无需要自己操心过多,因为代理公司长期与银行、税务打交道,经营十分丰富,可以为你节约自己学习了解的时间。

三、开公司要做好什么

1、公司字号与商标

认真考虑公司字号与及时注册商标。虽然公司注册后还能进行变更名称,但其会涉及到一系列的信息变更,流程麻烦,成本还不少。

商标注册及时提上日程。公司字号注册了不等于注册了商标,相同的字号在同一区域虽然不可以再被注册,但在其它区域却是可能被注册的,所以如果以自己品牌为字号发展的公司,在注册公司拿到执照后第一时间要把商标注册下来,以免公司发展起来后商标却被抢注了。

2、企业主体类型

当前注册公司的形式主要有个体户,个人独资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等。在当前的经济活动中,最适合创业的类型是有限责任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是依据公司法由全体股东共同出资设立的,每个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而像其他类型如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都是股东对公司债务存在无限责任。所以在注册公司时,广大创业者在选择企业主体类型就要注意了哦!

3、公司注册资本

虽然现在注册资本由实缴制变为认缴制,但注册资本不宜过高或过低。注册资本过高,代表着创业者所需承担的经济责任越大,注册资本过小,会让客户觉得公司没实力,不愿意合作。所以在进行填写注册资本时,一定要结合公司发展规划且自身的经济实力进行填写。

4、公司注册地址

公司在选择办公地点时,最好选择能给租金开具发票的地址进行租赁,因为每月租金也算是一笔不少的企业成本,在税务局进行办理相关业务时,可能需要公司提供租金发票。

但对于资金压力较大的初创者来说,暂时没有地址的公司可以选择使用代办机构提供的挂靠地址进行注册。

5、按时记账报税

民营担保公司风险控制的法律探讨 篇7

在我国, 担保行业是一个自身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状况紧密联系的新兴行业。据统计,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99%。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减少银行分担风险, 我国担保行业应运而生。1993年成立了中国经济技术投资担保公司, 从此, 中国担保行业在促进中小企业成长、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关注弱势群体、扶持“三农”、增加政府税收等众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已成为信用体系建设和中国市场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国担保行业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93年至2000年, 担保行业在摸索中前进, 整体发展缓慢, 担保公司数量少, 股本结构主要为政府出资, 这是担保行业的初级阶段;第二阶段:2001年至2007年, 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随着民营经济大潮的席卷, 担保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民营资本开始注入, 民营担保公司应运而生;第三阶段:2008年至2010年, 中小企业受金融危机冲击严重, 生存异常艰难, 政府加大对担保行业扶持力度, 大量民营、境外资本涌入, 担保公司数量呈爆发式增长, 但同时出现大量“异化”现象, 民营担保公司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第四阶段:自2011年以来, 七部委出台了《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 各地普遍展开融资性担保公司整顿工作, 担保行业进入规范运作、科学发展阶段。

据统计, 截至2010年底, 全国融资性担保法人机构共计6030家。其中, 国有控股1427家, 民营及外资控股4603家, 分别占23.7%和76.3%。全行业资产总额5923亿元, 净资产4798亿元。在保余额总计11503亿元, 其中融资性担保贷款余额8931亿元 (不含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贷款) 。从区域分布看, 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较快, 中西部地区发展较缓, 分布状况不平衡;从股本结构看, 民营及外资控股的担保公司占整个行业的76.3%, 担保行业已由政府主导逐步发展为政策性和商业化并存;从业务类型看, 传统的银行贷款担保依旧是担保公司主营业务, 但同时, 非融资性担保业务不断拓展, 债券、基金等直接融资担保业务成为大型担保公司营业收入的重要来源。

为规范民营担保企业的运作, 我国已建立多层次、多位阶的法律规范体系,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第一层次———法律:《担保法》、《公司法》、《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层次———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层次———规范性文件:国家经贸委1999年6月下发的《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指导意见》、2000年7月出台的《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2001年2月下发的《关于建立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明确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职责的通知》、国家财政部2001年2月出台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2010年5月发布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第四层次—————省级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二、民营担保企业的法律风险分析

目前, 民营担保公司的法律风险主要包括公司治理法律风险和合同法律风险。

(一) 治理法律风险

治理法律风险是企业内部法律风险的表现形式。目前担保公司多是以有限公司形式运作的, 因此公司治理结构的法律风险问题在所难免。公司治理结构是指所有者、经营者和监督者之间透过公司权力机关 (股东会) , 经营决策与执行机关 (董事会、总经理) , 监督机关 (监事会) 而形成权责明确、相互制约、协调运转和科学决策的联系, 并依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等规定予以制度化的统一机制。良好的治理结构能够加速公司的运转、提高公司的效益并有效防范公司内部法律风险。拥有良好治理结构的公司, 除了要具备完整的管理机构负责其日常经营外, 还需要法律部门指导其如何避免纠纷、规避法律风险、解决法律纠纷。但是, 民营担保公司大都不重视公司法务部门的作用, 甚至在公司内部不设法务部门, 这种现象减弱了公司对法律风险的防范能力, 致使公司内部法律风险的滋生。

(二) 合同法律风险

合同风险是企业外部法律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表现为在合同订立、生效、履行、终止及违约责任的确定过程中, 出现合同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利益损害或损失的情况。民营担保公司在合同管理上存在的诸多不足易招致合同风险:仅注意合同的静态管理, 忽视合同的动态管理, 表现为仅注重签约时对方当事人的资信调查和合同文本的审查, 而忽略合同从签约、移交、验收等环节的管理;企业法治观念淡薄, 合同法律意识差, 企业的公章、空白合同等重要的法律文书随意盖章、借用, 对联系业务的经营人员的相关授权不明;不签书面合同, 合同签订行为不规范、约定不明确, 合同不规范甚至无效或可撤销。

三、民营担保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的措施

(一) 民营担保公司初期阶段的法律风险防范

首先, 民营担保公司应该树立法律风险防范意识, 这是民营担保企业做好法律风险防范工作的第一步。在清楚掌握法律风险防范意义的前提下, 民营担保企业还需要认识自身的法律风险防范上的不足, 以企业经营为中心任务, 深入学习企业面临的各种法律风险, 对当前企业运营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风险进行科学界定, 并在此基础上注意吸取其他担保企业在法律风险防范上的经验教训, 且借鉴国内外的担保公司运作良好的经验, 深入学习法律风险防范的措施。

其次, 要注重培养专业人才。不仅要大力引进担保专业人才, 还应该加强对现有职工的培训。特别要注重经济管理人才和法务人才的双向引进与培养。只有做到经济事务与法律事务两手都要抓, 两手都要硬, 才能实现企业事务的健康、平衡发展。

(二) 公司治理结构法律风险的防范

第一, 建立完善的业务制衡机制与内控机制。完善的制衡机制与内控机制是担保公司通过集体廉洁、集体智慧防控风险的重要手段。根据风险管理的阶段性, 担保公司应分别设置担保业务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及综合管理部门。其中, 担保业务部门主要负责公司的业务开拓, 风险管理部主要负责业务合规审查、合同文本审核, 综合管理部主要负责章证管理以及重要档案的管理。各个部门按“审保分离”原则, 相互协调、互相制衡。

第二, 建立与企业规模相匹配的法务部门。对于一些规模比较大的担保企业, 应当在企业内部成立专门的法务部, 聘请律师或其他具有法律从业资格证的专业性人才担任法务部门的负责人。对于规模较小的民营担保公司, 可以先聘请一两名律师担任企业法律顾问。以法务部门为依托, 建立健全公司规章制度, 使风险管理制度化、日常化, 在公司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中, 始终做到防范第一。

第三, 建立健全风险补偿机制, 提高担保机构的抗风险能力。首先, 不能为了增长公司的业务量而背离经营宗旨, 成为变相的民间借贷机构。其次, 应当加强担保公司的“三金”管理。规范资本管理, 坚决杜绝出资不到位、抽逃出资、虚假出资等不良现象;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提取各项代偿准备金、风险准备金, 与此同时设立专门账户实行专户管理。再次, 做好中小企业再担保研究工作, 切实增强担保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最后, 建立与银行的协作关系, 形成银行、担保公司互助机制。

(三) 公司合同法律风险的防范

“事先防范”是合同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基础, 当然, 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这一目标的实现依赖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合同事宜由企业法律顾问部门专司, 以法律部门为依托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其次, 从客户分类、交易模式分类、业务分类出发, 综合考虑整个产业链风险以及政策法规风险, 对公司合同进行全面梳理, 明确更适合公司合同的法律风险分类管理目标;再次, 以公司不同类型的合同进行归纳总结为基础, 建立合同统一标准化模板;最后, 优化合同管理业务流程, 使从合同签订管理到合同履行管理的各个业务流程达到最优。

实现签订合同过程中法律风险的防范,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 明确交易主体, 确定其是否具有独立签约的资格。对于不同的交易方, 不能一概而论, 更不能以同一标准对待。第二, 做好合同相对方资信调查。形成科学的调查程序非常有必要, 建立科学严谨的调查程序对把握好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比较好的程序就是“一析———二看———三听———四问———五查”五步调查程序。从分析客户的资料开始, 形成问题, 带着问题去看, 听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判断企业申报资料与财务的指标的合理性, 查清企业的实际情况。第三, 要求对方提供反担保。可采用以保证金形式提供反担保、以质押形式提供反担保、以保证形式提供反担保三种方式。第四, 理顺法律关系, 明确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在签约后应注意保存证据, 并及时处理违约纠纷, 健全合同纠纷救济措施。具体来说就是健全来往信函和档案的管理制度, 做到合同和重要交易环节有书面存档, 以免发生法律纠纷时证据不足的情况出现;一旦发生违约纠纷时, 应区别情况, 按照事先的合同及时采取协商、诉讼或仲裁等方式, 积极维护企业合法的权利, 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经济损失。

四、结语

民营担保公司是我国经济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 民营企业担保的法律风险主要包括公司治理法律风险和合同法律风险。主要防范措施有:首先, 树立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和培养专业的法律人才;其次, 建立完善的内控、法务部门、风险补偿机制;最后, 在合同签订前、实现签订中以及签订后这三个阶段, 通过不同的法律手段进行法律风险防范。

参考文献

[1]鄢梦萱.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的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 2008.

[2]谢志毅.构建公司法律风险防范体系问题的探讨.现代经济信息, 2009.

[3]黄亚伟.贷款担保公司风险分析和防范——对宜兴市贷款担保行业的调查和思考.金融纵横·财富, 2007.

[4]汪洪源, 孙静, 等.关于投资担保公司在市场运作中的风险防范措施.现代商业, 2010.

[5]孙延兵.担保公司业务办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风险[J].改革与开放, 2008, (08) .

公司企业常见法律风险 篇8

原浙江本色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吴英,从2005年5月至2007年2月,以高额利息为诱饵,以投资、借款、资金周转等为名,并采用以非法集资款购置房产、投资、捐款等方法,进行虚假宣传,给社会公众造成其有雄厚经济实力的假象,骗取社会资金,非法集资近人民币7.7亿元,且实际集资诈骗人民币近3.9亿元,2007年3月16日被依法逮捕。2009年12月18日,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以集资诈骗罪作出一审判决,判处被告人吴英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其个人全部财产。此後,吴英依法提起上诉,2012年1月18日下午,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吴英集资诈骗一案进行二审判决,裁定驳回吴英的上诉,维持对被告人吴英的死刑判决,最後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复核。

近日,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福建省小额贷款公司暂行管理办法》,福建省将进一步扩大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范围,开展外资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在福州市探索设立一家外商独资的小额贷款公司。

小额贷款公司允许外资进入,对台商而言,欣喜的不仅仅是在大陆融资渠道有了更多的选择,更意味着可以逐步探索、涉足金融领域,拓展新的行业。但不容忽视的是,由於政策限制等各种原因,台商对金融领域的投资、融资法律规范以及经营方式、操作惯例,相当陌生。为此,笔者拟通过近期热议的金融领域真实案例,引起台商对涉足大陆金融领域法律风险的重视。

案例评析

有关吴英案,吴英是不是该判死刑,究竟该不该被归为集资诈骗等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广泛争议。知名学者和律师为吴英求情,认为吴英的犯罪行为背後有着深刻的制度原因,认为吴英罪不至死。「吴英案」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了大陆现行金融制度的缺陷。在现行的资金供给制度下,国有商业银行系统对中小企业的扶助有限,对未确定性风险投资的不支持,大部分中小企业无法获取银行的贷款。企业对资本的渴求和现有资金供给体制的矛盾已经成为当前经济领域的主要矛盾之一,民间金融和正规金融两个市场的长期并存是不争的事实,把吴英判死刑,似乎难以有助於这个矛盾的根本解决。而且,法律规定的合法民间借贷与非法集资类的犯罪,界限十分模糊,有待进一步理清。

由此案联系到小额贷款公司,小额贷款公司与民间借贷相比,其优越性体现在更加规范、貸款利息可双方协商,是大陆金融市场探索开放的新尝试,政府正是希望通过民间资本的合法进入,解决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对资本的渴求和现有资金供给体制的矛盾,更为便捷、迅速地解决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资金需求,但如何理清合法经营和非法集资、集资诈骗等违法行为的界限,防范因不规范经营行为带来的法律责任风险,是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主体面临的新课题、新挑战。

因此,在面对金融市场的政策和操作规范繁冗复杂、万象丛生的情况下,如何在金融业务领域发展业务的同时,规范业务流程,防范法律风险,将是金融市场主体需要重视和面对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要创设一个民间融资的安全港,让法律明确告知在什麽情况下的民间借贷是合法的,越过这个界限就是违法的。面对首将试水的外资小额贷款公司,如何做好前期规范体系构建工作、防范法律风险,笔者从法律专业角度对台商涉足小额贷款公司经营管理有如下方面的建议:

构建合理、高效的

公司治理结构

根据银监会、人民银行的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指导意见,单一自然人、企业法人、其他社会组织及其关联方持有的小额贷款公司股权不得超过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总额的10%。分散的股权结构固然避免了「一股独大」对公司治理的负面作用,但分散的股权设计有可能造成公司决策效率低下、股东不能有效监督公司经营的弊端。因此,在分散的股权结构之下,如何构建合理、高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对小额贷款公司的长远健康发展将甚为关键。

创建严谨风险

管理体系

风险管理是小额贷款公司生存的根基。小额贷款公司不能吸收公众存款,贷款资金来源主要为公司净资产及股东投入,贷款总体规模相对较小。在相对小的贷款规模下,要建立科学的风险控制体系,以保证小额贷款公司现金流健康,实现可持续发展。

建立规范的

业务经营流程及制度

从资金的投入、周转、产出等各个业务环节和流程,建立规范的操作规程,依照法律规定和政策规定,明确操作界限和业务发展界限、不越雷池一步,以免触犯刑律及其他规定。

金融业务领域的探索与发展,既意味着机遇,同时亦意味着风险,如何尽快熟悉金融业务领域的市场规律、法律政策,建立规范的风险防范流程,为业务的健康、快速发展保驾护航,将是大陆台商面临的新挑战。

谢宗明

上海御宗律师事务所 首席顾问

研究两岸经贸法律、税务、商务考察投资,经营团队式律师、会计师事务所;现受聘担任大陆地区逾550家台资企业常年法律顾问。本刊法律顾问。

吕献群

上海御宗律师事务所 主管律师

上一篇:半天的常规教育下一篇:廉政类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