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法律风险问题

2024-07-10

企业法律风险问题(共12篇)

企业法律风险问题 篇1

2004年6月1日起实施的《国有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办法》第一次正式提出了“企业法律风险”的概念。所谓“企业法律风险”, 是指在法律实施过程中, 由于行为人做出的具体法律行为不规范而导致的, 与企业所期望达到的目标相违背的法律不利后果发生的可能性。法律风险的成因包括违法行为、自甘冒险行为、法律的不确定性、法律环境的不完善性, 以及法律监控活动的不规范性等。企业法律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而客观存在的, 因此迫切需要企业自觉主动地加以防范和规避。

一、会计信息:企业法律风险的量化表现

会计信息是由会计在不同环节、不同阶段通过各相关数据加工而成的, 为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的有助于其进行经济决策的财务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一般都与资金有关, 会计作为一种货币符号, 反映着企业的运作情况, 因此可以说, 通过会计信息可以反映企业大部分经营活动。企业法律风险同样是通过会计信息加以表示的。在企业管理过程中, 管理层获取会计信息, 以监督企业法律风险的控制情况, 同时也依赖这些会计信息对风险进行评估, 做出相关决策。通过会计信息可以表示企业已经发生或者潜在的法律风险, 如企业可能发生的担保损失、诉讼损失、违约损失等都可以通过“或有事项”等科目预先反映, 因此合理利用这些会计信息, 有助于企业及时做出决策, 达到损失最小化。因此, 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经营业务情况, 设立合理的风险临界指标, 重点关注可能导致企业法律风险的会计信息, 从而使企业法律风险防患于未然。

二、会计信息系统面对法律风险的缺陷

纵观各大企业法律风险案例, 在现实状况下, 会计信息有时并没能对企业法律风险的规避起到应有的作用。这说明在现阶段, 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主要包括:企业法律风险信息自身难以量化的特点与现行会计信息数字化披露体制之间的矛盾;会计信息不对称。

1. 企业法律风险信息量化困难

众所周知, 风险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然而, 正是由于其不确定性, 表征企业法律风险的相关信息难以量化, 很难以数字化的形式按照现行会计报告的要求进行披露, 这就使很多企业法律风险问题游离于数字报表信息之外, 不能被客观地反映出来。比如, 企业为其他企业提供担保可能面临的诉讼风险、赔偿风险等等。当某些潜在的企业法律风险显现出来的时候, 企业则面临必须对其进行披露的问题。如果对这些法律风险进行量化, 加以披露, 则在这个量化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很大成分的估计、判断, 这样, 貌似惟一的数字信息背后其实仍然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这必然会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据此做出的判断和决策质量, 增加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使用成本。如果对法律风险进行表外披露, 由于表外披露属于自愿性披露, 不受法律、法规及准则的限制, 因此, 表外披露信息的内容和质量都会大打折扣, 其使用价值远低于表内披露的内容。

2. 会计信息的不对称

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带来了公司治理过程中诸多缺陷, 如经济主体治理缺陷、监督机制治理缺陷等。公司治理中的种种缺陷为企业会计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出现提供了可能性。会计信息不对称, 是指信息的外部使用者与资源提供者在对会计信息了解程度上存在差异。从会计信息量来看, 会计人员、管理当局、外部使用者三者所获得的信息量呈递减分布;从会计信息获取时间来看, 会计信息的提供者 (会计人员) 对信息的获取早于会计信息的需求者 (管理当局和外部使用者) , 而管理当局对信息的获取又早于外部使用者;从信息质量来看, 出于自身利益考虑, 会计人员可能会向管理当局隐瞒会计部分信息, 而会计人员与管理当局也有可能合谋向外部披露虚假或不全面的会计信息, 造成三者之间会计信息质量的不对称分布。会计信息不对称一般表现为:逆向选择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 (1) 逆向选择是委托代理双方在达成交易前由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逆向选择问题是企业内部信息在向外提供的过程中, 由公司管理者和其他内部人员比外部投资者掌握了更多关于公司当前和未来状况的信息引起的。逆向选择会产生类似货币“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2) 道德风险是指委托代理双方在达成交易后, 在具体执行过程中, 经营者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进行寻租行为, 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最大限度的追求自身利益, 同时做出不利于所有者及外部信息使用者的行为。无论是逆向选择问题还是道德风险问题, 企业管理者都会为了谋求自我利益进行短期行为, 都会对企业潜在的或者已发生的法律风险进行粉饰、掩盖甚至虚假披露。从而阻碍企业长期健康的发展, 为企业的发展留下种种隐患, 从而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法律风险。

上述分析表明, 由于企业法律风险自身难以量化的特点以及中国资本市场和会计信息市场现阶段尚欠完善, 则就要求政府参与其中, 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进行控制和监管, 增加非数字化相关指标的披露要求, 明确规定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质量, 构建以强制性信息披露为主, 自愿性信息披露作为补充的信息披露机制。

三、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指在某些外在因素的影响下, 使得市场在自由运作下无法达到最优效率的结果。信息经济学认为, 由于存在不完全信息或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市场参与者的信息差别, 市场失灵不可避免。市场失灵会使企业会成为信息独家提供者, 并使得会计信息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市场失灵要求强制性的会计信息披露来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 防止出现会计信息供给不足和垄断性定价。

1. 企业是会计信息的独家提供者

企业作为其自身信息的独家提供者会促使市场走向垄断, 进一步导致市场失灵。生产的边际成本决定市场价格, 生产成本的水平使市场主体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同的地位, 进而致使某些具有一定优势的企业占据垄断地位。同时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一些市场主体往往通过联合、合并、兼并等手段对市场进行垄断, 从而导致市场竞争机制的扭曲, 使其不能有效发挥其调控功能。此时,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帕累托最优”也就成为纯粹的假设, 市场失灵状态进一步加剧。这就需要政府对市场主体的竞争予以适当的引导、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实施强制性信息披露要比让个人相互竞争从而私底下以垄断价格购买信息更有利于市场稳定。由于大多数信息都是由会计系统生成的相关信息, 强制性信息披露可以使信息需要大大地节约成本。一旦边际信息生产成本降低, 那么与强制性财务报告相关的社会成本也会随之降低。这将有利于阻止垄断企业的发展, 维护市场稳定。

2. 会计信息的公共物品属性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 在竞争市场中, 会计信息是一种典型的公共物品 (Public Goods) , 每一个人都可以消费这一信息内容, 这就是会计信息具有了外部性 (Externalities) 。然而, 由于会计信息生产和披露成本等因素, 企业并没有强烈的动机去生产和销售本企业的会计信息。因为会计信息的生产和披露需要的成本, 从理论上讲, 应该由全体受益者共同分担。但实际上, 会计信息一旦生产和披露, 完全不能排除没有负担任何成本的使用者进行信息消费, 其结果便造成了供给小于真正的市场需求, 而作为公共物品其真正的市场需求并没有在市场中体现出来。那么, 如果要使生产和披露的会计信息满足市场需求, 免费消费者部分的成本就必须由整个社会来承担。因此, 为了确保对会计信息真正的市场需求得以满足, 政府应强制性地要求公司披露符合一定质量和数量的会计信息。

四、完善企业法律风险信息披露机制

要建立与知识经济时代相符的现代会计信息披露模式, 充分披露企业法律风险, 需要对传统的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进行改进, 应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1. 增加企业的法律风险信息披露

在新经济时代, 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经营业务的不确定性和金融工具的多元化, 使企业可能面临的各类法律风险大大提高。因此, 应充分披露企业的法律风险, 以便企业管理者及时发现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并做出相应对策, 从而避免企业损失。并且, 信息的充分披露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

2. 货币计量和非货币计量并存, 以满足企业法律风险确认的需要

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 计量、记录和报告企业的可以量化的各类法律风险, 可以在量上进行汇总和比较。企业潜在的法律风险, 如担保风险、合同风险等, 由于不适合会计数字计量的有关原则, 所以可能没有办法用货币进行计量。因此, 对于这些类型的企业法律风险应进行非货币计量。

3. 对重要会计事项的披露内容加以细化

现行会计信息按照准则披露, 对某些信息的披露过于笼统, 不能明确反映问题实质。笔者认为应对以下事项进行详细披露: (1) 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上市公司应披露与其存在关联方关系的企业, 当与关联方存在购销商品、提供劳务等交易时, 应同时披露其交易内容、交易价格、市场价格与交易价格的区别及关联交易对利润的影响。若与关联方存在债权债务往来、担保事项时, 也应披露其具体内容及对公司的影响。客观反映与关联方之间的各项对企业的可能影响, 以使各方信息使用者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企业各种可能潜在的法律风险情况, 有利于其及时做出决策。 (2) 或有事项。在报告期内发生的重大诉讼、对外提供担保、产品质量保证等预计负债时, 应详细披露其内容。比如针对重大诉讼而言, 属于尚未结案的诉讼, 应说明其进展情况、估计可能发生的结果等等。对于已结案的诉讼, 应及时说明其执行情况。通过细化的披露企业非会计信息的各项法律风险, 为管理当局及时把握企业法律风险状况, 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提供了准确、及时的信息保证, 同样, 也有利于其他信息使用者利用企业信息做出相应决策。并且, 企业法律风险的详尽披露, 可以避免其他信息使用者由于企业信息披露不足胡乱猜忌而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4. 强调强制性披露

对于企业契约的各方理性经纪人而言, 以道德约束的自愿性披露是行不通的。企业的会计行为需要政府以完善的会计法规和制度来约束, 明确规定企业信息披露的相关内容及格式、范围等等, 并对相应的信息披露成果进行适时地监督、评审。只有通过强制性披露的权力保证, 才能够使企业对各项会计信息进行详尽、及时地披露。从而保证会计信息披露的时效性、客观性。

参考文献

[1]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国资发改革[2006]108号.2006~06~06

[2]包庆华:现代企业法律风险与防范技巧解析[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6

[3]王宾容等:企业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及防范[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5

[4]李凤鸣:会计制度设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5]吕伟:以推行企业法律顾问制度为契机, 强化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建设[J].江西冶金, 2005, (8) :1~3

[6]邹胜美: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不对称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 2007, (10) :38~39

[7]陈艳:会计信息披露方式的经济学思考[J].会计研究, 2004, (8) :51~56

[8]法律风险中国全力打造国企法律风险防范机制[N].法制早报, 2006~05~25

企业法律风险问题 篇2

1大数据的甄别与界定

社会的高速发展,科技的迅猛突破,信息交互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便捷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数据由此而产生。麦肯锡全球研究对于大数据给出了定义: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四大特征。而大数据为何称大,这从一组数据就能够清晰地看出,据专家统计,一天之中,互联网产生的全部内容可以刻满x.xx亿张DVD;发出的邮件有xxxx亿封之多(相当于美国两年的纸质信件数量);发出的社区帖子达xxx万个(相当于《时代》杂志xxx年的文字量);卖出的手机为xx.x万台,高于全球每天出生的婴儿数量xx.x万。同时科学技术的突破,云时代的到来,大数据(Bigdata)成为社会各个领域的热点技术。大数据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公司创造的大量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而这些数据会被输入关系型数据库,在这一过程中,分析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大数据和云计算之间在大部分情况下是密不可分的,因为数据的大量分析要求如MapReduce这样的框架,然后用几十、几百甚至几千台电脑进行分工合作。而大数据,在当今社会运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广,尤其在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电商企业利用大数据进行财务管理,同时利用这些信息能够帮助他们快速地定位客户的需求以及偏好,精准地预测所需要的货物以及销售前景,对整个电商企业的发展都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2电商企业财务法律风险基本问题研究

2.1经营法律风险

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充足的数据支持,会导致经营上产生法律风险,更何况是当今竞争激烈的电商企业,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掌握了数据就掌握了成功。而且如今各个行业饱和速度快,在整个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电商企业如果只争取信息流量,融资吸引投资,必然导致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处于薄弱环节,典型的就是瑞幸咖啡事件,虽然不是电商企业,但是也有着借鉴意义,割美国资本主义投资人的韭菜,请中国人喝咖啡,虽然在投资融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在中国市场上获得了大量客户,但是财务造假这些环节依然让这家企业受到了重创,虽说这其中有着管理人的决策失误,但其体现出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而电子商务作为近年来火爆的行业,大部分的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是欠缺的,同时在工作经验上也没有长时间的积累。电商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存在着大量漏洞,没有合理的内部会计制度,这会让管理者丧失获取信息的机会,也导致了作出的决策不合理,不科学,经营的风险随之提升。而就如之前所提到的瑞幸咖啡,一旦涉及财务造假等情况,就会分别触及刑法和民法的问题,相关负责人可能更会因此而受到牢狱之灾。

2.2内部信息无法实现共享

公司想要做大做强,内部的信息共享肯定是必不可少的,其内部共享的信息越有效,提炼得越精准,越能够帮助公司节省更多的财力和人力。而电商企业,其业务是由不同的部门来进行分工合作的,主要的业务部门有供应、销售、物流、存储、售后。不同的部门之间协作发展,信息共享流畅且及时,这对于电商企业的发展是有很大帮助的。而如果其中的信息不对称,或者两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产生时间上的偏差,这就会导致产品无法及时供应,延迟发货,企业的信用危机问题就会接踵而至。这将一个企业的形象和产品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23信用问题隐含的法律风险

一方面,信用问题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信息安全风险,当然不包括全部,电商行业相较于实体行业,信用风险问题会更为突出,也是限制电商企业发展瓶颈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信用问题会引发出一系列法律问题。而我们熟知的淘宝、京东,以及后来兴起的拼多多都是解决信用风险的一个电商平台,这在整个电商行业相当于监督者和仲裁者的身份。但是对于电商企业来说,是不利的,这些电商平台会占用资源,而电商平台例如xx天的确认收货以及一些特殊要求,必然导致企业的资金回流放慢,如果一个电商企业不能够对这些占用资产作出有效的财务管理应对措施,就会陷入更大的风险困境。另一方面,信任问题,仅仅只靠电商平台就能完全解决是不可能的,在这样一个虚拟世界,双方同时使用匿名,以及销售者和消费者难以达成一致的沟通,都会导致客户资金的流失。而这其中特别是对于产品问题的回馈,以及消费者无法直接看到实体产品而对质量等问题的担心,甚至同行业的不良竞争者对此造成的影响,都会导致资金流失问题越发的严重。

2.4技术风险导致的财务信息安全风险

技术风险对电商企业的财务风险同样有很大的影响。技术原因会导致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而且一旦出现,客户的信息安全等问题就难以保证,这会给企业和顾客带来巨大的损失。这涉及到了客户的隐私泄露,稍加不注意就会导致整个企业面临着巨额的行政处罚。传统的企业很少面临这种问题,而电子商务企业将会面临大量这样的问题,这种风险既包括软件操作风险,也包括硬件的风险,同时也有技术人员的操作失误,财务人员的管理不当导致的。不论是何种原因,企业的财务信息安全不能得以保障,这对于企业来说,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甚至于最后无法经营。所以技术风险导致的信息安全风险同样是电商企业财务管理很大的一个问题。

3大数据对电商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影响

3.1管理与决策的影响

大数据作为新时代的标志性技术,对于电商企业的影响是巨大的,通过大数据设立管理决策机制,能够有效地帮助电商企业面临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大数据能够通过他的特点,囊括历史数据、行业数据甚至其他竞争对手的数据,来分析出一套决策机制。其中大数据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环境发展前景的分析,能够帮助企业设定出一套更为合理、更为科学的管理目标,这对于普通的人力财务管理者是难以完成的任务。传统企业的失败大都与不能与时俱进有关,当不满足了消费者的爱好时,企业很容易被社会淘汰,更何况在电商企业竞争激励的情况下,任何小的细节要素都会对企业产生影响,而大数据的使用能够最全面地包括企业各种财务风险,不仅是内部环境,同样能够扩展到外部环境,能够分析出其动因。

3.2预算提升的影响

之前提到了信用风险问题,而大数据对于预算的帮助正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信用风险的问题会导致商家的资金流供应不畅,而且因为需要入驻电商平台,不可避免地将会遇到资金被占用的情况,而大数据通过对一个企业结构性和全面性的分析,可以让一个企业避免资金链的断裂,并非像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通过人力对其计算分析。同时可以通过对客户的评价以及评论,甚至包括对整个行业的评论以及行业新闻、国家政策的分析,准确地对之后的财务管理进行安排分析,提升预算机制,大大地降低了由信任风险所导致的财务风险问题,能够帮助企业提升资金的利用效率,赚取更多利润。

3.3信息安全的影响

大数据作为一项能够快速处理信息的技术,能够将企业的财务信息以及客户信息所面临的风险最全面、最详细地呈现在管理者的面前。近年来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相关的信息,针对技术存在的风险以及财务存在的风险提供预警,这样能够让管理者知道哪里可能出现问题,而不用管理者从找问题这一环节就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而大数据全面性细节性地分析风险,能够把普通的一次客户评论,甚至一次简单的交易订单所存在的风险都提炼出来,尽管可能有些问题对于企业没有影响,但是防患于未然总比问题出现了再补救简单。这样就能够有效地避免财务信息安全以及客户信息安全出现问题,避免造成损失,以减轻管理者的压力。

4对策研究

4.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加强监管

法律乃是各行各业维持秩序的最后一道关卡,这是底线也是不可逾越的鸿沟,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法律必须要跟进发展。如同汽车的出现改变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全貌,而大数据的出现以及电商的出现,必然应当配备一套完善的法律体系,为电商企业的财务管理提供一个安全公平的环境。政府针对电子商务在《商法》《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担保法》《合同法》等都增添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并制定了《电子商务口碑指数评测规范》《电子商务信用第三方网络平台纠纷处理通则》等一系列标准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电商企业营造了一个公平良好的竞争环境,也减轻了财务管理所面临的外部压力。但是,电商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源源不断变戏法般地出现新的法律空白或者新的法律漏洞是在所难免的,这需要国家加强对于电商法律制度的研究,为电商企业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而电商的出现,同时也需要政府提供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大型的电商平台经常容易出现虚假广告,恶意竞争,以及价格先升后降等欺骗消费者亦或者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对此,政府也应当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监管力度的同时提升监管效率,来应对电商所带来的问题和挑战。

4.2电商企业提升法律意识,完成现代化转型

企业管理者在面临信息泄露等问题的时候,必须增加相应的法律意识,保障公司不会面临额外的法律风险,无论是民事上的法律风险还是刑事上的法律风险,一旦触及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伤害,此外,建立制度,理顺流程,将合同引入企业内部管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协助管理层制定科学合理的公司管理制度、授权度、制约和监督制度等都能够帮助企业去避免法律风险。大数据能够给企业带来如此多的正向影响,电商企业必须尽快完成现代化转型。现代化转型的方式有很多,而对于电商企业来说,大数据的运用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电商企业是财务管理风险的核心,必须提高其应对各类风险的能力,针对各类风险能够作出快速准确的反应,同时面临瞬息万变的市场,能及时调整自身的战略目标和管理方向,企业运营能力越强,往往能够在市场上获得更稳定的地位。完成现代化企业的转型不仅仅依靠硬件,同样要有软实力,企业文化以及新型的企业财务管理人才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具备财务知识同时具备数据技术的财务管理人才,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在各个方面都走在市场的前沿。结合云计算,大数据的分析能力能够非常有效增加资金利用率,在增加资金利用率的同时还能提高企业产品对顾客的迎合程度,减少财务数据风险,这是一个企业利用大数据完成现代化转型的优势,同样也是现代化社会电商企业管理者所需要达到的目标。

4.3国家出台建设一套信用法律制度

企业法律风险问题 篇3

关键词:建筑企业 合同订立 法律风险

合同是规范双方或多方经常使用的工具,合同的订立是为了实现工作目标,在合同订立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使得合同能够更好地实现它的作用。本文从合同订立的角度,对合同的签订准备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和了解,结合了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建议和要防范的法律风险。

1 建筑企业合同订立过程中的问题和措施

1.1 合同在订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明确签订合同的目的。要明确目的就应该设定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围绕着目标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在订立合同之前,要知道双方签订合同的底线是什么,有针对性的进行谈判。然后共同起草合同和注意事项,合同的起草有一定的风险性,但在对合同签订和执行上来说有较好的影响。起草合同的一方,在起草时都会将有利的条款加在自己这方,在合同的谈判中会要主动权。合同形式是合同的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外在表现,有的企业对合同的订立不了解,对口头合同的风险和后果不清楚。有的是因为业务交往多,相互信任,就不用签订合同,其中造成了企业利益受损等情况。

1.2 在合同订立前要审查对方的主体资格,根据法律的规定,合同的主体是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其他经济组织,认定对方是否有主体资格,主要审查对方的营业执照,在建筑企业的合同订立过程中,对施工的负责人或有关人员要求出示证件。要对相关的证件进行年检,要通过工商、税务信息等手段进行审查对方的主体资格。在审查中还要注意对方审履约能力,考察当事人的支付和生产能力两方面。在了解对方的注册资金时,也要了解对方的资金来源或是否可以支付贷款等。如果注册资金没有水分,那么对方的支付能力就没有问题;生产能力就是了解对方生产规模和交货能力等,在经济交往中,企业要信守合同,当然在选择签合同时,也要找一个信誉较好的企业作为合作的对象。作为企业要注意,信誉是订立合同的原因之一,没有信誉就不能考虑作为合作的对象。在合同的订立过程中,要将合同的条款内容完善。在签订合同时,有些条款不完善,很容易因为合同导致纠纷的发生。条款的内容不合法,在合同内容中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或利用合同进行犯罪活动,这些问题都要进行完善。在合同的内容中要简洁明确,条款要注意合法性和完备性,在合同中的条款文字如果表达不准确,就会使得双方当时人对合同的产生歧义。签订的合同内容的表述一定要一致。如果表述不一致,会引起严重的后果。

1.3 订立合同时要注重合同的合法性,企业合同的签订应具有法律意识和知识。要认真审查合同的标准,注重合同条款的完备性。签订合同时,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做到条款的准确性。在企业中把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的人作为重点培养,主要是对合同知识的培养,可以有效地避免法律风险等。企业在签订合同时要认真细致,对文字进行推敲,防止留下隐患。在签订合同后,认真履行合同生效手续,双方约定要履行的手续必须完成,合同手续生效主要是加盖双方的范围合同专用章。对合同订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认真的研究、分析和论证,以个别企业为鉴采取相应的对策避免,就可以实现真正的合作双赢。

2 建筑企业合同订立法律风险的防范

2.1 合同订立的合格率不高,为合同的纠纷埋下了隐患,成为导致合同履约下降的主要原因。合同的签订有它一定的程序,对当事人进行资信状况的审查,合同的无效或不能履行,主要是因为当事人的主体资格和企业合同订立的标准不相符。当事人主体资格是对企业法人或非法人的经济组织,要审查营业执照。审核对方的经营范围和注册资本,企业经营的范围有没有超越企业的章程和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等。当事人的信用审查,企业的资产状况、建筑质量和水平、企业的信誉等,这些都是审查当事人的信用的方式。建筑企业合同承办人员的审查,主要是对参加合同起草过程和其他业务人员的审查,在审查中要对一些重大的合同是否履行了规定程序进行核实,使合同的效力得到很好的发展。合同是严肃的法律文书,必须要有完备的条款,在订立合同过程中要认真细致的对合同的每一个条款进行分析。要保证质量和验收条款能够明确合同的质量标准。合同的履行要规定明确的时间,不能随意约定,避免造成合同内容的无法执行,合同费用的承担是不一样的,在选择地点上要选择已方有利的地点。在合同的变更或解除条件发生变化之后,履行合同的一方会对另一方造成重大的损害。在合同中要注意约定变更或者解除的条件,特别是一些履行期限比较长的合同,用来化解合同订立的法律风险,在发生特定的情况下,当事人双方可以变更相关条款或者解除合同。

2.2 订立合同有书面和口头两种形式。订立形式的合同手续复杂,是一种比较可靠的方式,书面合同可以督促当事人根据合同内容来履行合同内的义务。无论在建筑合同的订立过程中还是在经济往来中,都应当采用订立书面合同的形式。订立合同中,不同种类的合同,双方当事人所承担的权利和义务就有所不同。如在监护企业合同的签订中,如果工期延误,违约金的赔偿不宜过高,还要明确最高限额。如果违约金过高,对施工单位是相当的不利,因为建筑工程本身的造价较高,在合同签订的时候就应该明确的提出。在合同的制定中要有一定的预结算人员,合同约定上,避免工程造价结算失误就要经过造价审核事物所审核。如果要约定,也要给审核约定一个确定的期限,防止审核无休无止。政府部门的审计,不能作为双方结算的依据,建筑企业合同的订立要特别的注意,合同内容对已方不利的话,合同的约定很难被推翻的。

2.3 合同的订立是通过双方面的谈判来达成的,谈判(上接第115页)中注意的法律问题有,要组成合适的谈判小组,建筑企业要有工程审计人员和专业知识的人才。能够及时的提供专业知识咨询,保证合同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完备性。在合同的商討中要保护商业秘密,双方的相关人员在合同的订立中都有保密义务。在合同的订立中,要有相关法律知识的人员根据谈判的结果将合同的文本拟定出来,使合同具有合理性,公正性。防止合同文本中设有圈套,丧失谈判成果。合同的订立是在双方签字或盖章后生效的,合同上要求对方加盖合同专用章或者单位盖章,不能加盖业务上的专用章。合同签字的人应是法人或代理人,合同生效如果需要进行特殊的程序,那么就要相应的履行,合同才能生效。

3 结语

合同的订立是一个很复杂的法律行为。要逐步的完善合同的内容、形式,明确合同的真正目的。特别是在建筑企业合同订立过程中的问题和法律风险,合同订立需要注意的事项还特别多。在合同订立的过程中要提高法律防范意识,建筑企业合同的订立要配备相关的机构和专业人才,进行相应的风险控制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加强合同问题和风险防范的意识培养,人人树立风险防范意识,才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谭建东.施工合同管理问题及处理研究[J].价值工程,2010(28).

[2]周永军.建设工程项目负责人的越权行为构成表现代理[J].现代商业,2010(10):45-49.

[3]张毅.合同地理法律风险[J].河北企业,2008(03):36-38.

企业法律风险问题 篇4

由于我国能源电力系统全部属于国有, 电网企业自身具有较为特殊的性质:同时承担着作为能源系统一部分的社会服务职能, 又要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这就对电网企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经济形势复杂、相关政策不断变化的环境下, 在众多不确定因素作用下, 能够全方位地对企业生产经营中各环节存在的风险进行准确识别、迅速反应和有效管控。

(一) 营销环节产生的经济风险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电力企业也必将参与到市场中来, 这就使得营销活动中存在着风险:电价变化受市场供求关系的调节而产生浮动;相关行业政策变化影响着生产经营的标准和走向;结算电费存在的不确定因素;用电单位自备电厂而不使用电力企业供电;对下级电力企业, 用电量较大的用户越级直购电以及跨区域购售电的风险。这些是市场经济中电力企业无法回避的问题, 而这些经济风险如果不能妥善地预警和处置, 将直接影响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乃至阻碍企业的生产发展。

(二) 调度环节产生的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不仅存在于电网企业的营销环节, 调度环节也同样存在。电网损坏和电力传输流失、由于电力市场情况的不断变化使得日前调度和实施调度出现经济性差等, 都可能造成电网企业的经济损失。不仅要重视企业的营销环节, 也要时刻注意调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经济风险。

二、电网企业主要法律风险

随着我国各项法律法规的不断修改完善, 对各个行业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而电网企业也面临着诸多法律风险。在电网的建设、电力系统的运营等等各个方面涉及众多问题, 而目前现行的、与电力行业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中也缺乏统一的标准, 这使得执法过程中出现了一个突出的问题———依据混乱, 加之执法主体不明确, 更加加重了电网企业的各项法律风险, 使企业在法律冲突中, 经常处于不利地位。

(一) 体制改革暴露深层问题

随着近年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在电力企业得以更加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随之浮现出各种深层次的问题。这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政企分开”政策推行后的历史遗留问题。这类问题由于存在历史根源、且涉及面较大, 稍有不慎便会触发连锁反应, 处理上难度很大。自电价改革后, 用户窃电、欠缴电费的问题日益增多, 触电意外的损害赔偿等问题更加复杂化, 也为电网企业埋下了法律风险的隐患。

(二) 电网投资建设中法律风险突出

由于我国对电力行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电网建设投入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 大规模的电网建设越来越普及, 但在这种蓬勃发展的形势下, 关于建设用地的规划开发、拆迁补偿善后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同时, 电网建设和电力系统发展的过程中又会与环保产生冲突, 这种冲突不仅仅是现实意义的, 在不同的政策法规之间也存在着比较明显的法律冲突。各单位、各行业领域需要就管理标准达成一致, 才能更好地开展相关工作, 共同促进发展。由于设备设施失窃或遭到破坏、电网线路与居民设施、自然景观之间的矛盾若无法妥善解决, 都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法律纠纷。这些纠纷的出现根源是目前法律体系中相关内容的漏洞, 因而无法完全规避。此外, 相关法律手续不全、各项证件不到位, 也会导致相应的法律风险。

(三) 电力生产安全隐患风险

无论任何行业领域, 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在电网企业中, 由安全引发的法律风险主要集中在关于电力设施保护法律风险、电磁波污染带来的法律风险、由于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事故引发的法律风险以及触电损失纠纷引发的法律风险等等。

三、针对经济法律风险管理的若干建议

风险虽然无法完全避免, 但如果事前能够及时准确预测、事中快速有效控制, 那么完全有可能将损失最小化甚至几乎不出现经济损失, 可见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在此为了帮助电力企业有效实现经济法律风险管理, 提出以下几点可行的办法:

(一) 经济风险管理

首先, 想要及时有效进行经济风险管理, 必须建立一套标准体系, 从而迅速准确地对风险情况做出评估和反应。电网企业面对经济风险, 虽然这些风险含有较多的不确定因素, 但它们的发生都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来说, 先由一个或几个个别参数突然失衡开始, 最终造成经济损失甚至更大的危机。鉴于电网经济风险的关联参数众多、并非每项都能进行系统量化, 在建立体系时就要注意有选择地监控这些参数指标, 筛选出可量化分析、有较好预见能力的指标。

其次, 要设计出与体系相适应的风险警戒等级, 采取分级监控。每个量化等级设定阈值, 当风险超出警戒值时做出相应等级的预警, 同时迅速采取相适应的反应措施。

最后, 制定完善预警策略, 能在出现风险警报信号时迅速准确形成对应措施, 预警策略包括在线预警和离线预警, 全方位实现经济风险管控。

(二) 法律风险管理

1. 提高风险意识, 重视防范工作。

由于电力企业自身的特殊性, 导致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法律风险较高、风险管控难度较大。这就更需要企业充分认清现状, 明白自身一切生产活动都越发受到监管部门和群众社会的关注, 提高自身的风险意识, 重视防范工作。

2. 紧抓重点问题, 严格依法治企。

依法治企, 领导干部责任重大。作为企业的组织者、经营者、管理者和决策者, 各级领导干部是依法治企最重要的责任人和领导者。领导班子是否具备足够的法律意识和依法治企的工作能力, 决定着一个企业法律风险防控体制机制建设是否顺利、能否高效运行;依法治企, 核心是法律风险防范。法律风险管理要融入企业的方方面面, 要建立客观的评价体系对各项工作进行评估, 努力构建法律风险防范机制, 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制度的约束力和执行力。

3. 提高企业人员法律意识。队伍建设主要落实在队伍法治意识

上, 使相关的法律能入心、入脑, 以法治意识为本推进企业的法制化与规范化。队伍建设是依法治企能否实现的重中之重, 也是企业发展的主力军, 因此完善队伍建设, 是全面推进法治意识上台阶的重要步骤。

四、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经济的发展、电网体制的不断改革深化, 电网企业在转型升级中面临了诸多问题, 经济风险和法律风险的管控将对电网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必须对经济法律风险管理问题予以高度重视, 增加对风险的认识、完善风险管理整体体系, 提升管控风险能力,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始终保持企业的活力、完成电力企业作为国有企业特有的社会职能, 为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刘丹.电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研究[J].生物技术世界, 2015, (3) :187-188.

[3]阮美芳.电力企业的风险管理及对策分析[J].消费导刊, 2015, (8) :179-179.

企业法律风险问题 篇5

【发布文号】国资厅发法规[2009]50号

【发布日期】 2009-5-12

【生效日期】 2009-5-1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规范性文件

【文件来源】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当前形势下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资厅发法规[2009]50号

各中央企业: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加深蔓延,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仍不容忽视。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的严重冲击,往往表现为引发法律风险。中央企业要认真分析当前形势下企业法律风险的新情况和新特点,积极谋划应对危机的对策措施,努力把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压力转化为推动中央企业科学发展的动力。为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把加强法律风险防范作为当前企业转“危”为“机”的一个重要抓手

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更趋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市场需求萎缩、资金链断裂引发的违约风险;二是行业整合、企业并购中尽职调查不确定性增加的风险;三是“走出去”投资并购时境外法律环境发生变化的风险;四是有关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滥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风险;五是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工程款拖欠风险;六是妥善处理劳动用工涉及劳动合同的风险;七是历史遗留的债权债务提前引爆的风险。上述风险,对中央企业进一步加强法律风险防范工作提出了更加紧迫的要求。中央企业要进一步强化风险防范意识,把加强法律风险防范作为当前企业转“危”为“机”的一个重要抓手,认真组织开展新形势下企业法律风险源点的排查和评估,建立健全法律风险的预警机制,加快完善以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为主、事后补救为辅的法律风险控制管理体系,为企业在危机中加快结构调整、实施“走出去”战略、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二、以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建设为核心,全面落实法制建设“新三年”目标要求

各中央企业应按照《关于落实中央企业法制工作三年目标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资发法规〔2008〕109号)的有关要求,结合新形势,及时调整工作进度安排。要强化企业制度化建设,完善落实三年目标的制度保障措施;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及时了解和掌握本企业系统内落实目标的整体进展情况,组织开展对重要子企业完成目标的考查评价,切实做到“目标层层分解、进度步步明确、检查及时到位”;加强交流与沟通,树立典型,促进企业内部信息资源共享。各中央企业落实“新三年”目标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请及时向国资委反映。

三、深入推进总法律顾问制度建设,夯实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的组织基础

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是建立健全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组织保障。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国有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办法》关于企业总法律顾问职责定位的有关规定,健全完善企业总法律顾问作为高管人员参与企业重要决策的法律审核把关机制。建立完善企业重要经营决策会议纪要制度,保证总法律顾问参加企业重要经营决策会议。进一步推进企业法律事务机构建设,加快推进企业总部法律事务机构作为独立的职能部门,重视发挥法律事务机构在建立健全法律风险防范机制中的综合协调作用。要实现法律顾问队伍的专业化,结合《国有企业法律顾问职业岗位等级资格评审管理暂行办法》,加强专业培训,提高执业水平,不断增强企业法律顾问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切实加强合同管理,有效防范违约风险

在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合同纠纷的大量增加是对企业合同管理体系的重大考验。要进一步强化合同集中管理,突出合同管理重点,加大对资产重组、投资并购、股权转让、对外担保等重大非日常性合同的法律审核力度。不断加强合同基础管理工作,全面建立合同管理信息系统,规范合同审查标准,提高合同审查质量。针对当前金融危机下合同履行可能发生或已发生的违约纠纷事件,及时采取要求对方提供抵押担保、第三人保证、提高客户保证金等多种保全手段,尽量减少因违约造成的企业损失。

五、积极应对国外贸易保护措施,强化境外业务的法律监控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发达国家对外国企业投资贸易行为的法律监管日趋严格,对我国企业提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的案件频繁发生,涉及多家企业,涉案金额巨大。针对有关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新趋势,中央企业要大力加强对境外业务的法律监控,利用好国内外法律资源,系统研究国外投资、贸易、劳工、税收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基本法律制度。要及时跟踪、收集各国对我国相关出口产品采取贸易保护措施的动态,做好贸易救济预警工作。对国外已经提起反倾销诉讼的,要积极应诉、主动抗辩,努力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六、加强劳动用工管理,防范劳动纠纷风险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不得不采取歇工、减员和减薪等临时性劳动用工政策,劳资纠纷明显增加。中央企业要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的实施,在企业内部深入开展法律执行情况检查活动,组织开展劳动用工措施的合法性评估,进一步清理不规范用工行为,理顺劳动关系,有效控制薪酬、加班、休假、歇工、解聘等方面存在的各种劳动关系隐患,避免劳动纠纷。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

企业如何防范法律风险? 篇6

大意就是魏文侯问扁鹊:“你们弟兄三人都从医,那么谁的医术更高超呢?”扁鹊回答说:“我大哥医术最高,我二哥稍逊一筹,我的医术是最差的。” 魏文侯就说:“能否说来听听啊。”扁鹊分析说:“我大哥看病人是在病尚未发作之前就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除去病因,所以他的名声传不出去;我二哥治病呢,是在病情刚刚显现时就能诊断并治愈,所以名气也不大,范围超不过附近乡里;我呢,经常治一些严重的病患,要通过经脉放血等外科手术,下猛药才能治愈,都以为我医术最高,所以名扬天下。”

这现象很像律师,知名律师以诉讼律师为多,而在商业领域里施展才华的律师虽不那么容易扬名,但其为企业发挥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视。

商业风险与法律风险

且不论扁鹊是否过谦,但上文中所叙道理却令笔者深有感触。作为一名执业律师,笔者在职业生涯中,尤其是在为客户提供法律顾问服务过程中,感受到客户普遍存在着重救治,轻预防的思想。

我们的企业高管,尤其是民营企业老板比较缺乏法律风险防范意识,总是要等到涉及诉讼了才会想到律师,临时抱佛脚式的咨询,病急乱投医式的委托。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美国企业支出的法律风险防范费用的标准平均占企业总收入的1%左右,而中国企业投入法律事务防范的费用实际不足0.02%,两者比较可以看出相差有50倍之多。沸沸扬扬,愈演愈烈的“达娃之争”就是典型的例子,据媒体报道,达能在合作之初就按照其成熟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由律师参与策划、运作及实施,谈判期间律师更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相关合同等法律文书由专业律师起草达百页之多。反观我方,当时的娃哈哈由于缺乏法律风险防范意识,接过对方起草、厚达百页的合同竟然没有委托自己的专业律师审查一下。全国知名的大企业尚且如此,就可以想象广大中小企业的法律风险意识和法律事务投入了。

企业在经济大潮中劈波斩浪,求生存谋发展的过程中会经历许多风险,市场变化、投资失误、管理不当、内外纠纷等等,但总结起来也无外乎两类风险,一是商业风险,一是法律风险。

商业风险是不可避免的,或迟或早,或大或小,但凡经营企业都会经历;但法律风险则是可控制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甚至是可避免的。商业风险就像狂风暴雨,虽然猛烈但总有些先兆,有经验的企业家可以通过识别和判断做出应对措施来化解这些风险,而且商业风险大都有阶段性的特点,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期;相比之下,法律风险则如暗流涌动,隐蔽性非常强,非专业人士很难识别,并且往往贯穿企业生存发展的整个过程,渗透企业经营的每个领域。在手段穷尽的局面下,承担商业风险体现出来的是企业敢于担当的勇气以及企业家的魄力;但背负法律风险却往往不是因为智慧不足而是由于轻视,有些法律风险的否定性结论,甚至是企业所不能承受之重,出现那样的局面是多么令人扼腕叹息。

内部治理法律风险与外部经营法律风险

对于一个企业、一个公司而言,可能遭遇的法律风险有内外之分,即所谓内部治理法律风险和外部经营法律风险。

先来看内部治理法律风险,笔者经过实践中的体验和观察,发现普遍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有法不依,埋下隐患。作为一个现代企业制度,公司制以其不可比拟的优势成为众多企业首选的组织形式。经过前人宝贵经验的积累和学者思想理论的提炼,凝聚了开拓者和研究者心血和智慧的成果以国家意志的形式表述出来形成了现在的公司法律制度,这些法律制度对于公司制企业的规范管理,健康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引作用。法律必须被遵守,否则就要承担不利后果。但往往明文规定了的条款,却屡屡遭受商务人士的忽视。举一些小例子,比如法律规定,董事会会议由董事长召集和主持;董事长不能履行职务或者不履行职务的,由副董事长召集和主持;副董事长不能履行职务或者不履行职务的,由半数以上董事共同推举一名董事召集和主持。但在实践中,经常出现董事长因故不能召集和主持董事会会议,仅仅由董事长出具委托书甚至口头通知,委托总经理召集和主持董事会会议的情况。这在公司决策层看来是些许小事,却与公司法律规定相违背,会导致董事会会议决议被依法撤销。这样的隐患一旦埋下就会带来难以预测的法律风险,如果爆发,首先是公司的决议在诉讼期间暂停执行,其次是公司疲于应付相关诉讼,最终导致决议被依法撤销。有时候,商机稍纵即逝,如果仅仅由于忽略程序上的原因而导致公司重大决策难以实施,进而使公司蒙受损失,岂不可惜。还有的公司在召开股东会、董事会时,把会议记录等同于会议决议而将其省略。虽然会议记录与会议决议有内容上的重复之处,但不能用会议决议代替会议记录。股东会会议不仅包括需要作出决议的事项,还会涉及股东的质询、建议等内容,对上述事项进行记录并经股东签字,是证明公司规范经营管理,人格独立的重要依据。是否有会议记录是股东会、董事会是否有效的因素之一,同时,法律规定出席会议的股东、董事有在会议记录上签名的义务,如果不签名,应视为该股东或董事未出席会议,其在会议上所作的意思表示也视为无效。另外,会议记录还是董事免除相关赔偿责任的重要证据。 董事应当对董事会的决议承担责任,董事会的决议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股东大会决议,致使公司遭受严重损失的,参与决议的董事对公司负有赔偿责任。但如果经证明在表决时某董事曾表明异议并记载于会议记录的,该董事可以免除责任。所以,股东会、董事会召开后不做会议记录或者记录虚假,以及记录有瑕疵都会产生法律风险。

二是未能完善公司自治制度,制度缺陷导致风险重重。相对于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的章程被赋予了很大的自主权,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计出适合自己规范管理的公司章程。但实践中,诸多有限责任公司没有重视章程的作用,没能充分发挥自治权,甚至本该详细规定的条款也忽略了,这就使得企业因为制度上的缺陷而危机四伏。比如说,关于股份公司董事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公司法第112条、第113条有原则性的规定。但对于有限责任公司则并无法律上的强制规定,自治权留给了有限责任公司自己,企业可以通过公司章程约定来进一步完善自身建设。但企业往往因为不是法律强制而对这一部分内容没有做出相关约定,或者约定不明,这在实践中极易引发争议,导致董事会职能难以发挥,造成公司损失。例如,董事委托代理人出席会议并参与表决的制度规定、董事会会议要由多少比例的董事出席方为有效的规定等等。如果章程中缺乏上述相关规定,就会出现非董事参加董事会、或者众多董事都委托一位董事出席会议也能合法召开并做出有效决议等极端局面。再比如,股东会、董事会陷入僵局的法律风险,也可以通过在章程中事先设立打破僵局的措施来有效规避。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从另外一个侧面来看,或许正是因为未雨绸缪,在章程中作了相关规定,企业在内部治理中也就产生了防疫作用,从而有效避免僵局的产生。

再来看外部经营法律风险。企业要经营发展,就一定要和外界发生商业往来关系。而在复杂的商务关系中,仅仅依靠亲情和友谊,依靠道德的力量来维系、巩固商业伙伴之间的生产经营关系是远远不够的,当事人各方的权利义务大都要通过相关合同来确定。但合同质量的高低,包括合同条款的完备性、文字的精确性、表述的严谨性都对维护合同各方的合作乃至定份止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商业伙伴在合作之初,因为有对合作的期盼,有对成果的憧憬,往往忽略,甚至于回避违约责任的问题。合同中关于违约责任条款规定的非常原则,一带而过,这就对日后的实际履行留下了隐患,暗含了风险。如果出现一方违约,或者双方违约的情形,就很难界定并且承担责任。即使是通过司法程序解决,也会出现各说各话,各有说词的局面,在实践中很难操作,并且企业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资本,疲惫不堪。长虹和美国APEX公司的高额贸易纠纷使长虹背负深重包袱,这与当初对相关法律文件的轻视与草率是分不开的。

除了违约责任的条款,大部分商业合同中也鲜见合作各方退出机制的合理安排。合同各方可能都不违约,但大家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或因合作不愉快,或对项目本身失去兴趣,萌生退意的一方或各方如何能在不违约的情形下全身而退就成了棘手和头疼的问题了。上述举例并不是说在合作当初就算计对方,甚至像一些商务人士所担心的那样破坏合作气氛。在谈判、起草合同之初自然要维护自己的利益,但这种利益不仅仅包括合同顺利履行所获得的商业利益,也包括合同不履行时(违约、解除、情事变更、不可抗力等等)的法律利益,而后者却是更应引起重视的。在合作之初,对各种可能性进行列举和磋商,其实正说明对合作的重视和认真对待,历经反复讨论和各方妥协的合同更有生命力,更能约束和保证合同的顺利履行。同时,由于合同正式签署之前各方对合作的期待,此时提出各种可能性下的条款,各方更容易接受并达成一致,反之,等到履行过程中问题出现了,甚至脸面撕破了,再想坐在一起商议都难了,更别提意见统一了。

此外,合同的内容会不会因为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而导致合同无效;合同双方权利义务的履行会不会损害甚至侵犯第三方的权利,比如说,一个定作合同会不会侵犯第三方的著作权、专利权等等,这些都是需要跳出合同内容之外思考防范的法律风险。

健康发展的商务运营不能每次寄托于运气,良好愿望不能没有法律保障,轻视和草率会误入陷阱,经验不足和考虑不周也会埋下暗雷,总之,法律风险无处不在。

法律顾问的作用

就应对法律风险而言,企业家、商务人士还是应该多听取法律专业人士的建议。近年来,大、中型企业纷纷建立自己的法务部门,配备相应的法律专业人员,这对于规范企业经营管理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内部法务人员仍不能替代律师事务所专业律师的作用。

其一,专业律师能博采众长,提供更专业的法律服务。律师事务所是专业提供法律服务的机构,其执业律师接触面宽,见识广,视野不受局限,在处理其他公司法律事务中汲取的经验教训可以更好地为所服务的公司规避可能的法律风险提供参考借鉴。其二,专业律师能整合资源,更大限度地发挥顾问效用。事务所一般有多名律师在不同领域各有专长,这些律师相互之间良好地合作关系可以实现以一人之直接花费达众人为公司间接服务之功效。其三,专业律师身在公司体制之外,以局外人的视角审视公司决策、举措,衡量公司利益得失,相对局内人来说会更清醒、更独立、更客观。古今中外的医生所遵循的不给自己和至亲行医原则或许传达了相同的理念。另外,从经营角度来看,外聘执业律师作公司的法律顾问,因双方之间是聘用关系而非劳动关系,企业可以节省大量人力及管理成本,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再者法律顾问合同一般一年一签,企业选择性大,自主灵活,一旦对顾问提供的法律服务不满意,公司可以不再续聘,无后顾之忧的及时了断。

那么,作为企业的法律顾问应该发挥什么作用呢?或者说,法律顾问的工作重点又在哪儿?笔者以为,扁鹊的大哥乃是法律顾问的最高境界,如果力所不及至少也是法律顾问学习的榜样。法律顾问应该从宏观处着眼,从细微处入手,像扁鹊的大哥那样做到防微杜渐。这就要求法律顾问通过各种渠道全面了解并及时掌握聘请方的情况,不仅掌握聘请方的基本情况,还要了解聘请方在本行业、本系统中所处地位、作用、服务对象与竞争对手。可能的情况下,还要汇集聘请方现行的规章制度以及企业的发展规划、阶段计划,以及近期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通过仔细的研究,提出有针对性、建设性的法律意见。对企业法律风险的防范,法律顾问应该追求春风化雨般的润物无声,以自己的真知灼见将企业的法律风险降至最低,并且相应成本也降至最低。或许琐碎的事务不能彰显法律顾问的名气,但于无声处见真功,为企业的经营运作保驾护航确实需要过硬的专业水平和执业能力才可胜任,虚名并不重要,踏踏实实的做些事更有成就感。

应该看到,在企业纷纷成立法务部门的同时,仍然存在大量中小型民营企业从设立到运营几乎没有任何公司治理措施,更认识不到公司律师在公司设立和成长中可发挥的重要作用。这种情形部分地导致了民营公司投资失败、内外纠纷丛生、债务缠身、遭遇各种行政处罚、最终执照被吊销等不良后果和结局。

防患于未然是投入成本最低,产出效果最佳的状态。具有长远眼光的企业家应该懂得扁鹊兄弟的故事,了解到公司律师和法律顾问并非只有大公司才需要;术业有专攻的执业律师应该发挥专业优势,在自己熟悉并擅长的领域运用所学,防微杜渐,未雨绸缪,在企业运营过程中防范并控制法律风险,及时“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使之步入平稳运行、健康发展的轨道。

企业法律风险问题 篇7

1 煤炭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煤炭企业经营者法律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通过调查可知, 多数煤炭企业在法律风险防范方面存在企业领导忽视法律风险防范的现象。具体表现在管理层对法律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 如组织机构的设置、人员配备、财务支持等方面, 进而造成现有的风险防范制度无法得到贯彻执行。

1.2 煤炭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制度建设缺失

煤炭企业自身制度的缺陷也是引起企业法律风险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相关法律事务缺乏严格的审核程序, 由于欠缺法律把关, 使得企业中不合法的做法存在, 为日后埋下风险隐患。

1.3 煤炭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缺乏持续性

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缺乏持续性的原因主要是管理层对法律风险管理的重视不够, 对法律风险的应对停留在风险发生后如何补救, 聘请律师解决面临的法律纠纷, 而没有将法律风险管理作为一项日常管理工作。

2 完善煤炭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工作思路

针对煤炭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枣庄矿业集团公司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123457”的总体思路, 即:健全“一个机制”, 加快“两个提升”, 着力“三个完善”, 突出“四个融合”, 实现“五个转型”, 重点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扎实推进企业法制建设和全面风险管理各项工作的开展, 进一步提升依法治企和防控风险的能力。

健全“一个机制”, 即:健全“两级联动、三级防控、流程管控、上下互动、分级考核”, 系统、规范、高效的风险防控机制。

加快“两个提升”, 即:加快提升风险管理和法务人员队伍整体素质, 加快提升防控风险和依法治企的能力。

着力“三个完善”, 即:以着力完善法律顾问制度建设为龙头, 以着力完善重点业务流程控制为核心, 以着力完善风险管理和法律管理工作体系为支撑。

突出“四个融合”, 即:突出风险管理、法制建设工作与企业决策、经营管理、转型升级、创新管理的有效融合。

实现“五个转型”, 即:逐步实现企业法务和风险管理工作由事务型向管理型、由权益维护向价值创造、由独立分散向整体协同、由法律风险防控向全面风险管理、由国内向国际化的转型。

抓好“七个方面”工作, 即:落实集团公司法制建设阶段目标, 全面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加强外部开发单位重大项目建设风险防控和远程控制, 强化工商合同规范管理, 进一步提升依法维权能力, 完善法律风险防控体系, 开展“六五”普法, 培育法治文化和风险文化。

3 完善煤炭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工作的保障措施

3.1 切实加强领导, 提升对风险的预判能力

要紧密围绕企业发展战略, 提高对经营环境变化的敏锐性和对发展趋势的预判能力, 及时调整当期经营策略和应对措施, 科学设置监控指标, 及时掌握、分析潜在重大风险的变化趋势。建立重大事项的专项风险评估制度, 将风险管理理念、方法嵌入日常经营管理和重大事项决策过程中, 构建风险管理服务于日常经营管理和重大事项决策的长效机制。要进一步明确风险管理主体责任、业务指导责任和监督管理责任, 确保重大风险管理措施落到实处。

3.2 认真抓好制度落实, 明确责任严格考核

要以防控重大风险管理为抓手, 把依法治企和全面风险管理作为“一把手”工程, 强化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责任体系建设。实行风险管理考评结果与单位绩效相挂钩, 严格兑现奖惩, 并以此工作计划作为风险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 推行“风险累计积分制”和“风险回购制”。各级纪委监察、审计等部门应将风险管理列入效能监察的重要内容, 开展针对性的专项审计检查和岗位履职考核。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将防控重大风险事件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 严格考核和责任追究。

3.3 强化专业系统防控, 提升整体队伍素质

要积极主动的根据风险分类, 采取现场调研、个别约谈、调查复审等方式, 组织开展各专业风险管理的深入排查, 通过对专业系统信息收集了解企业面临的战略、财务、市场、运营、法律等方面的风险。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 形成专项报告, 有效防控重大风险事件发生。各单位要将法律和风险管理人才纳入到企业人才培养战略, 鼓励并督促没有专业资格的在岗法务人员参加企业律师执业资格考试, 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加大企业法律人才的培养和激励力度, 稳定法律顾问骨干队伍, 提升矿区专业队伍在防控风险中的重要作用。

摘要:总结了当前煤炭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并根据长期在煤炭企业工作的实践, 提出了完善煤炭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工作思路和保障措施, 以提高企业规避和化解法律风险的能力。

关键词:煤炭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存在问题,保障措施

参考文献

[1]郦守龙.煤炭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应关注的几个问题[J].现代商业, 2014, 02:147

[2]马志强.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4, 06:10.

[3]李燕.煤炭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措施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 2014, 06:77-79

[4]刘治国.煤炭企业的法律风险管理[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4, 15:27.

[5]杜红.煤炭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 2011, 23:228+227

企业法律风险问题 篇8

一、国有企业内部承包的概述

企业承包经营管理模式,是改革开放之初,制度更新、市场搞活时期下的历史产物,该模式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承包曾是我国改革开放历史上最成功的管理创新,不论是农村土地承包,还是企业管理承包、内部承包,都曾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由于其承包业务的特点,国家也先后出台了关于承包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规范承包业务的开展。

内部承包作为一种内部经营方式,实际上是限定承包者为企业内部职工,为明确公司与员工权利义务关系而进行的新的分工。国有企业内部承包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国有企业内部承包是具有天然的不对等性。即承包人是国有企业的内部成员,双方存在上下级间行政隶属上的管理关系。二是承包人产生于企业内部。承包人是与发包人有劳动合同关系的内部职工,承包人大多为承包业务的实际管理人。三是承包人接受发包人的日常管理。自主经营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合同的内容系约定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权利义务,承包方还要接受发包方的行政管理,遵守其规章制度,比如安全生产、劳动保险等方面的管理;四是承包人承包经营的资产为企业所有。承包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五是发包人极易发生以包代管的情况。内部承包容易产生的管理缺位、管理弱化、管理失控的情况。企业内部承包是国有企业在进行转换经营方式的过程中的一种尝试,由于内部承包从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责、权、利相统一的问题,达到提高企业职工积极性、主动性,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和效益的目的,因而受到许多国有企业的青睐。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渐完善,《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的出台,公司制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主流,承包作为企业管理的补充模式,依然在国有企业管理中普遍存在,内部承包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的管理应用中也面临新的法律风险。

二、国有企业内部承包的重点法律风险问题研究

1.发包人行政干预影响承包业务的开展,极易产生合同纠纷

承包人与发包人与生俱来的不对等特征,内部承包常常受到企业内部行政管理的干预,发包人出于对企业经营管理、安全生产、职工诉求等因素,不能完全按照承包合同实施管理,习惯性的以行政命令管理、干预已经发包的业务。如某建材厂白灰窑承包案,1984年6月1日,与职工关某签订《烧窑承包合同》,建材厂白灰窑由关某建设,该烧窑承包合同中未就履行期限、合同的终止及违约责任进行约定。合同履行到1984年9月24日,建材厂新换厂长,单方终止合同,并拆除白灰窑,为此双方产生纠纷。

这种以习惯性的行政命令管理方式干预承包业务的情况,实际上是一种违约行为,势必会给承包人带来经营困难,极有可能产生经济损失,随着承包人法律意识的加强,通过诉讼维护自身权益,发包人受到不必要的经济损失。(1)

2.国有企业内部资源行政化配置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国有企业内部承包,实际上是将企业内部资源的再配置,一般没有通过公开招标进行,而且由于国有企业内部职工的行政层级的影响,原承包单位的负责人获得承包人资格相对具有优势,发包人也乐于挑选服从管理的负责人作为承包人。实行企业内部承包往往强调承包人的自主经营,使职能部门的作用和专业管理有所削弱,客观上放松了上级对下级必要的指导、控制和监督,某些规章制度受到冲击,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如承包人出现重大违约时,发包人没有及时提出异议,造成对承包人违约的默认,合同履行出现重大变更而不采取应对措施,发包人放弃行使合同权利,对承包人履行义务的情况不予监督管理或监督管理不及时,非常容易产生合同纠纷。

3.承包人以企业的名义从事法律行为产生不可控的风险

企业内部承包合同不可能改变各生产经营单位的属性,不可能改变企业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一方面,企业各生产经营单位的负责人作为企业工作人员,在承包期间的经营活动属于执行企业职务行为,由此产生的民事责任由其所属的企业承担。另一方面,由于企业内部各生产经营单位为企业下辖的生产单位,无营业执照,不具有诉讼主体资格。因此在承包经营模式下,承包人往往以发包人的名义对外开展经营活动,创设债权债务关系。

因公司与承包人之间的合同关系属于公司内部关系,公司与债权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属于公司外部关系。作为一般法律原则,公司仍应对自己债务负责。根据合同相对性原理,第三方不作为合同的当事人不直接受合同的约束。换言之,在对外关系中,债权人有权直接追究发包公司的民事责任。

如某公司与其职工刘某签订《物流分公司承包经营合同》,合同期限为2014年6月26日至2015年12月25日。承包费为承包期内承包人每月上缴该公司5万元,同时承包人承担134名职工工资及福利待遇费用。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在原承包经营合同没有约定情况下,承包人刘某为了方便经营管理,以发包人名义注册办理了“某公司物流有限公司”的国有独资有限公司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为刘某,注册资本伍佰万元,B公司没有实际出资,没有建立财务账册,该公司没有外聘其他人员。新公司注册后,双方没有签署补充协议,没有明确约定发包人、承包人、新注册国有独资物流有限公司及与发包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却为新注册物流有限公司工作的的134名职工(后为110人)四方主体的法律关系。

在上述案例中,发包公司与承包人设立新公司、新公司出资及新公司债权债务等方方面面脱不开关系。虽然在对内关系中,发包公司在对外承担责任之后,有权向承包人追偿,但实践中造成的诉累、耗费的时间以及追偿不能的风险是可以想见的。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发包公司可在承包经营合同中要求承包人预先提供一定的充分有效的担保(包括但不限于风险保证金、押金)。

4.企业难以摆脱承包人经营失败的后果

发包方在与承包经营者以企业名义订立承包合同时,无一例外都约定企业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承包期间的一切债务与发包方无关,有的合同明确约定债务由经营者个人负担。但在实践中,承包业务出现大额亏损无力承担的时候,承包人偿付能力有限,承包保证金或者抵押财产不足以弥补亏损,最终往往是企业承担损失。如化工企业的环境污染侵权,矿山企业的地质灾害侵权产生的赔偿责任,赔偿责任可能是发生在承包经营期间,也可能发生在承包经营期后,特别是在发生巨额赔偿之后,承包方根本无力承担。在不对等的内部承包经营中,承包业务经营困难时往往出现个人受益、企业买单的情况,尤其是在承包人不能履约时,承包人对企业依赖心里造成承包业务履行困难,不排除在企业承包经营者中,有违背职业道德恶意经营,严重损害国家、集体和企业利益,谋取个人非法利益的人。发包人的利益得不到基本保障,甚至有可能扩大损失。

国有企业通过内部承包加强管理提高效率,兼顾增加利润或者减少亏损,承包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两者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承包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发包人疏于管理,针对承包人的违约发包人不重视追责,而发包人违约,承包人则能从企业获取利益补偿,对发包人实则不利。因此在业务发包之初应细致严格的分析好承包经营的可行性,在发包时设定合理的经营指标,明确权利义务关系,同时严格监控承包业务的运行状况,设定终止承包合同的风险红线,使承包业务在可控范围内执行。

5.企业内部承包经营产生争议有不被法院受理的风险

由于国有企业内部承包的双方不是平等关系,因此发生纠纷提起诉讼时能否被法院受理一直存在争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经济审判工作的通知》第2条第2项指出:“企业内部的承包纠纷,大部分应由企业或其上级主管机关调处,极少数违反法律,必须由人民法院受理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由于该通知没有明确受理与不受理的界限,人民法院在接到企业内部承包经营合同纠纷案件时,对于是否立案没有明确法律依据,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司法实践一般倾向于不予受理。这给国有企业内部承包争议的解决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甚至有长期解决不能的风险。

三、国有企业内部承包经营法律风险的防控建议

尽管“内部承包”丰富了企业管理模式,对国有企业相对僵化的管理体制带来一些灵活性,但承包模式也存在短期行为与长期发展的矛盾、公司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灵活机制和规范管理的矛盾,如果不重视制度约束和法律风险防范,看似公私兼顾的“承包制”反而会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埋下祸根。

1.科学决策集体决策,合规开展承包业务

一是制定详实可行的承包方案,合理确定承包指标,尽可能使承包基数做到科学合理,并实时监控业务开展情况,确保承包业务的可执行性;二是集体决策,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选择承包人,防止暗箱操作、利益输送;三是完善承包制管控制度体系,建立企业的自我约束机制,合理确定合规管理和自主经营的“平衡点”;四是杜绝以包代管,合理设计职能部门的管理切入点,按照承包业务特点分类指导;五是要区别承包单位的不同情况,确定具体承包形式和期限;六是严格用印制度,在承包经营期间,发包方和承包方应共同管理承包业务印章,完善用印审批、登记、备案制度,防止发生失控现象。

2.严格合同履行管理,承包结束必须签订终止协议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是契约经济。承包经营合同是法律文书,具有法律效力。违反承包合同约定,发包人要承担法律后果。有的管理者依法治企法律意识相对滞后,对发包人的经营管理行为经常过分干涉或不行使合同权利,放弃监管,放任承包人不受约束履行承包合同。体现为发包人合同权利行使失度或维权意识不足,导致发包人合法权益无法有效维护,也不能很好达到承包经营目的。解决办法在于增强发包人法律意识,发包人内部专人负责承包事宜,细化承包合同条款,并明确内部管理责任,依法承包,依法履行承包经营合同。

无论发包人还是承包人提出原承包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新请求时,或承包合同履行时发生变化,双方又达成新的共识后,应及时签订补充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责任内容。承包经营合同终止时,无论是双方达成一致提前终止,还是承包经营合同履行完毕而终止,还是因为其他原因终止,都要签署承包终止协议书,明确合同履行情况和责任承担内容。如履行完毕而有纠纷没有解决,双方立场差异较大,矛盾无法调和,承包人拒绝签署终止协议书,发包人要及时采取诉讼方式解决。要积极作“原告”,主动维权,要有承包人不是“伙伴”就是“对手”的思想准备。不能被内部人好说话、自己的职工好管理所蒙蔽,更不要采取“拖”的策略,发包人与承包人双方的纠纷或矛盾早晚需要解决,实践证明,早解决比晚解决对发包人更有利。

3.加强内控管理,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在现行体制下,企业领导可以通过行政管理手段约束承包人,承包人不尽合理的诉求往往可以得到控制。企业领导人员更换后交接不完善,导致对承包人履行义务的情况监督管理不够,或放弃行使合同权利,使发包人利益在事后很难维护,这种情况现实中法律风险极大。

内控制度的建立和有效运行,是国有企业控制风险的基础。对于内部承包这种管理模式,要制订专门的制度予以规范。在非正常的承包业务损失认定和责任追究上,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相关的责任人严肃处理,惩戒、震慑非法、恶意、不道德的承包行为。

4.积极推动内部承包、生产经营责任状多种管理模式,避免落入合同漩涡

“生产经营责任状”与“承包经营合同”法律风险的最大的区别,就是经营管理权下放的方式不一样,则其产生纠纷的裁决方式不一样。采用“承包经营合同”方式,发包人与承包人近乎一种“平等”的合同主体关系,而我国现行的民法、合同法等法律体系调整的均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承包经营类的纠纷在民事诉讼中法院可能会依法受理、裁决。采用“生产经营责任状”形式进行经营管理,发包人把所属单位的“经营管理权”在一定期限内部分或少部分交给签状人,由签状人在所属单位严格管理下,完成生产经营各项指标,获取绩效工资或绩效奖金。所属单位与签状人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主体关系,因“生产经营责任状”履行产生纠纷引起的民事诉讼,法院很难立案审理。(2)

所属单位的发包与承包,实质上发包人不是获得承包人的资金与技术,更多的是调动职工积极性,增加效益减少亏损。而通过签订“生产经营责任状”形式一样能达到前述目的。实际上“生产经营责任状”内容可以很多,很丰富,签状人双方的权利、义务、责任内容约定的可以很充分,能够包含全部的“合同”内容。达到或没有达到生产经营指标,绩效工资或绩效奖金奖罚可达到几千元到几十万元,签状人职工一方,可以是一人、一个班组、一个车间或一个分厂。这都是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只要不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就可以执行,可以避免诉讼风险。

5.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推行混合所有制

对于产品业务相对独立、资产界限清晰、职工安置合理的承包业务,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企业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可以避免内部承包产生的法律风险失控、企业投入不足等弊端,建立混合所有制,也是目前企业改革的主流和方向。国有企业内部承包业务,是风险内控的重点,也是诉讼纠纷频发的环节,加大承包经营等业务的管理力度,以实现发包人承包人双赢为目的,在实践中开辟出新的承包经营管控模式,最大限度避免风险,实现依法依规运营,确保企业科学发展、健康发展。

6.在企业内部承包经营的基础上探索内部租赁经营道路

由于企业内部承包经营是特定时期的历史产物,放在当下的大环境中,无论在实体法律适用上还是诉讼解决中都存在依据不足的现象。因此,国有企业可在内部承包经营的现有理论和实践基础上探索内部租赁经营。

内部租赁经营,顾名思义,即以租赁为基础的法律关系,以企业内部职工为承租人,然后根据实际需要添加经营方面的条款,可以实现与内部承包经营相同的目的。该种经营模式与内部承包经营相比,法律关系相对简单,有明确的法律及司法解释依据,在约定不全面时,可以通过法律规定厘清双方权利义务关系,产生争议后通过诉讼解决也不存在障碍,因此能够有效保护国有企业资产利益。

综上,为达到减亏、扭亏、盈利之目的,推进灵活有效的管理模式,在国有企业实行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内部承包经营,应注重从合同签订、内部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建设等方面防控法律风险,同时应积极探索其他经营模式。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八十八条:合同的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全部履行自己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浅析企业法律风险的防范 篇9

在我国,无论是在计划体制下设立的国有企业,还是在市场经济下产生的民营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往往被置于次要地位,事前、事中、事后的系统防范体系大多没有形成,在遭受法律风险时往往处于被动应付的局面。调查发现,企业内部职责不清、制度不健全、监管失控、法律意识淡薄等是产生法律风险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构建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提高企业员工法律风险防范意识

增强企业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最基础的工作是要从普及全体员工的法律知识开始,尤其是对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通过培训使其了解法律风险是什么,可能对企业有什么样的影响。同样,更要注重培训生产、经营一线的员工,这也是法律风险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在企业中深入开展全员法律宣传教育,培养全体员工依法办事的思维方式,逐步使其养成按章操作的行为习惯,在工作中时刻保持法律的警觉性,在每个风险控制点各司其职、充分发挥作用,最终构建稳固的法律风险防范根基。

二、建立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工作机制

首先,要建立健全法律风险防范机构。由于法律风险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企业应当而且也有必要成立专门的法律事务机构负责风险管理。为此,国务院国资委在2004年颁布的《国有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办法》中对国有大中型企业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其次,要配置专门的法律事务人员。建立健全法律风险防范机构后,还应配置既拥有法律知识,又熟悉企业管理的专门法律人才。另一方面,更要建立起激励、约束企业法律人员的法律顾问岗位等级制度、奖惩制度、定期进修培训和外部律师法律顾问的聘用制度,形成内外相协调补充的法律人才管理体系。

第三,有了机构和人员,还应建立健全法律风险防范制度。要随着法律法规的变化及时建立或修订完善本企业在合同、商标专利、招投标、建设项目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确保各环节控制点的全面到位。而加强法律风险内控制度建设,一是要逐步建立由企业主要负责人领导、企业总法律顾问牵头、法律与业务部门共同参与的法律风险防范组织模式和工作机制。二是要突出建立法律风险预警机制,规避事前法律风险,针对不同级别的法律风险,重点从风险预警和防范入手,逐步变事后法律补救为事前法律风险防范和事中法律控制相结合。三是要建立企业法律风险分析评估、控制制度,定期对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进行调查分析。四是要突出对重大投融资、担保、知识产权等重点领域的法律风险防范,由法律专业人员提出书面法律意见。

三、完善企业内部民主管理制度

企业防范法律风险的最终保障就是完善企业内部民主管理制度,实行重大经营活动由职工代表民主管理参与决策。在现代企业制度中,既要通过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在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合理配置权限、公平分配利益,明确决策、执行和监督责任,更要推行职工民主管理参与的厂务、矿务公开制度,在企业内部形成有效防范法律风险的激励、监督和制衡机制。这既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建立企业内部防范法律风险制度的基础和有效运行的前提。

供电企业常见法律风险分析 篇10

“坚持依法治企, 防范法律风险, 保障企业安全”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企业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加强企业风险管理, 尤其是加强法律风险管理, 是国内外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是国有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客观需要。现将县级供电企业各环节法律风险分析如下。

1 电力营销环节

目前, 营销环节是供电企业与外界接触最广泛的部分, 也是供电企业法律风险最为集中的地方。

1.1 安全风险

一是外人触电伤亡事故。近年来供电企业发生在营销环节的外人触电事故比较频繁, 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和损失, 主要原因是带电设备安全距离不够, 未悬挂安全警示标志, 未做必要的防护措施, 导致外人发生意外触电事故。二是营销环节工作人员因违反安全作业规程造成自身伤害。三是因供电责任事故造成的用户停电损失、生产设备损失及居民用户家用电器损坏等, 供电企业须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1.2 申请用电环节

无正当理由拒绝用户用电申请;给用户用电工程指定设计、施工、供货单位;未能按照规定或承诺期限对用户供电, 包括答复供电方案的时间超过期限;用户的有关用电资料审查不严格;用户用电工程检查验收把关不严等。

1.3 供用电合同签订环节

供用电合同签订主体资格审查不严, 未取得供用电合同签订授权书或授权书过期, 超越授权书规定签订供用电合同;供用电合同签订不及时;合同主要条款缺失或约定不明确;合同超过有效期未及时续签;产权分界点约定不明确或不符合法律规定等。

1.4 电费结算环节

未根据用户情况采取电费风险防范措施, 或未及时采取法律措施保全电费, 造成电费呆账或坏账;抄表、核算工作失误造成电费重大差错;用户电价执行不正确导致的电费纠纷;电能表超出正常误差引起电费纠纷;电费保管或防范工作不到位, 出现电费被盗或被抢;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代扣代收电费管理系统不完善, 造成用户多次交费或产生不合理的电费违约金;电费结算环节发生的财务风险, 如银行单边账追踪处理不及时或对银行未达账项的电费资金误核销;收费人员挪用电费等。

1.5 电能计量环节

未取得计量检定资格者从事计量检定工作;工作人员失误导致计量检定结果失准;工作人员利用工作之便违规签订或出具计量检定证书;未在规定时限完成用户送检表计的检定;计量装置故障判断及追补电能量计算出现重大差错;未按周期进行现场检验或周期轮换;电能表接线错误或互感器二次压降或负荷超出标准;电能表检定标签、检定铅封、封印钳丢失或被盗;未及时更换国家明令淘汰的电能表等。

1.6 施工及抢修环节

施工环节, 包括装表接电, 未严格按照安全规程和技术规范操作, 造成人身或设备事故, 或给工程留下安全隐患;因管理不到位, 造成外人受伤事故, 如导线挂伤他人;未在规定时限内到达抢修现场或未如期完成抢修;事故抢修过程中因处理不当造成事故扩大等。

1.7 停电环节

无正当理由对用户实施停电;未严格履行法律规定的停电程序;停电过程通知用户的证据不全;销户停电不及时;履行政府指令对用户停电造成风险等。

1.8 用电检查环节

违章用电和窃电的查处违反相关程序;违章用电和窃电取证不全面;窃电电能量电费和违约使用电费计算依据缺乏, 确定错误或计算有误;用电检查工作开展不力, 未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或用户违约用电情况等;工作人员用电检查过程中与用户发生过激行为, 造成人身攻击等。

1.9 其他

企业员工违反了“供电企业十项承诺”、“员工行为十不准”;95598系统、柜台接待人员违反有关规定引起用户投诉或起诉。

2 电力生产环节

2.1 安全风险

生产环节主要包括输、变、配电运行及检修专业, 其中存在的最大风险就是安全风险, 包括人身伤亡、设备损坏和对外停电。只要有安全风险, 就有法律风险。只要发生安全事故, 供电企业不仅要承担民事责任 (民事赔偿) 和行政责任 (行政处罚) , 情节严重的, 主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还可能会承担刑事责任。对于供电企业, 凡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各种生产行为, 如重大缺陷处理不及时、人员误操作、调度误下指令、保护整定错误、检修质量差等, 都会对供电企业带来法律风险。

2.2 外人触电事故

包括变电站因管理不善, 造成外人进入设备区发生触电事故;输、配电线路安全距离不够, 未悬挂安全警示标志、未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等, 导致他人发生触电;输、配电线路树线矛盾、违章建筑发现处理不及时等, 造成他人触电事故。

2.3 其他

电能质量 (电压和频率) 超过规定指标范围;停电次数和时间超出规定;处理输电、配电线路树线矛盾、违章建筑时, 程序违法或方式欠妥, 造成与用户的纠纷;发生重大火灾、水灾, 给供电企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电力设备遭破坏或被盗等, 引发电力事故。

3 电力基建环节

3.1 招投标工作

对投标单位资格和实力未做详细考察, 投标单位不具备投标实力;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 或对潜在投标人实行歧视待遇的;招标过程中泄露标底或其他需要保密的内容;收受投标人的财物或者其他好处;不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合同, 或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协议等。

3.2 采购合同的签订

采购合同内容不完善或条款缺失;无合同签订授权书或超越规定授权签订合同;采购合同文本丢失;未根据合同约定, 督促对方按要求及时履约;未按合同约定方式、时间支付货款;物资采购验收环节把关不严等;物资结算审查不严, 出现结算环节重大差错等。

3.3 基建工程前期

工程开工未取得有关部门支持性文件;征用土地过程中因补偿产生的争议和纠纷;征用土地归属权问题产生的风险;跨越房屋及树木补偿方面产生的分歧和纠纷;未签订有关跨越及补偿协议, 造成多次补偿;划拨土地使用不符合要求;土地闲置时间超过期限;基建工程两证办理不及时等。

3.4 基建施工

对施工、监理、设计等单位资质审查不严, 未签订相关合同或合同签订不完善;电力建设过程中发生人身安全事故或出现重大施工质量问题;工程中间检查及竣工审查验收不严;基建小工程边设计、边开工、边建设;工程结算不及时或出现重大差错等。

4 财务税收环节

未按照《会计核算准则》要求设立会计账簿和科目;未按照《会计核算准则》要求进行登记做账;随意变更会计处理办法;伪造、变造、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原始凭证受理审查不严, 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予以受理;领导授意或会计人员串通, 弄虚作假、贪污或挪用企业资金;对外或对上提供虚假会计数据或会计报表;对违法收支未按规定程序向有关部门汇报处理;遗失转账支票、现金支票、空白支票;财务印鉴管理不善, 误用或被盗用;企业纳税申报不及时, 或采用虚假手段纳税申报, 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等。

5 人力资源管理

由于新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和实施, 将给企业带来较大的劳动用工法律风险。包括:未与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条款约定不明确;劳动者具备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件, 但未与其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 未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限制条款;对企业出资进行的培训, 未明确培训后员工在企业的工作年限以及员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应承担的相应责任等。

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 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强迫或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违章指挥、强令员工冒险作业;未经双方协商一致, 擅自变更或解除劳动合同;员工发生工伤后, 不及时为员工办理工伤申报手续等。

未按照有关规定为员工办理“五险一金”, 或者未按照规定足额申报和缴纳社会保险费;人员循私舞弊, 擅自非法截留、挪用、贪污社会保险基金等。

6 综合管理方面

6.1 与知识产权相关风险

泄露企业商业秘密, 如有关信息管理系统或公文处理系统的密码;对外提供或上报未经过审核的数据;电脑受到病毒感染或攻击造成泄密, 人员有意或无意泄露等;企业技术档案或有关技术资料被他人利用, 造成企业知识产权受到侵害;档案资料保管不善, 造成资料损毁、丢失;档案被篡改。

企业文化识别系统、宣传广告等内容侵犯了他人商标权或著作权, 或企业文化识别系统、企业商标被他人利用或冒用;内部电视、报纸、网站或对外投稿内容不真实, 或侵犯了他人名誉权、隐私权或知识产权;发布了国家禁止的内容等。

6.2 监察审计法律风险

对外泄露举报人信息或案件相关信息;信访案件调查程序违法, 调查或取证方式不当;玩忽职守或收受贿赂, 包庇违规违纪行为;对群众来信来访处理不及时或不积极;对外出具鉴定意见不符合规定等。

审计重点和范围选择不合理;对审计中查出的违规违纪行为, 未及时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玩忽职守或收受贿赂, 导致审计报告不真实或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等。

6.3 法律及综合事务

起草会议材料、文件等出现重大错误;公司印章使用不符合相关规定;介绍信或便函管理出现问题;接待过程中未能认真核查被接待人员的身份等。

未在规定的有效诉讼期内将争议问题提请诉讼解决;企业遭遇行政处罚时, 没有在合理期限内申请行政复议;法律工作人员未能参与企业重大决策等。

6.4 后勤保卫环节

保卫管理不到位, 发生严重被盗案件或其他恶性案件;消防工作管理不到位, 发生重大火灾事故;抓捕犯罪嫌疑人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有关规定, 殴打犯罪嫌疑人等。

6.5 其他

企业高管法律风险与防范 篇11

近年来,企业高管的违法事件屡见不鲜,其中不乏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实践中,公司的普通员工也可能构成商业犯罪,此次的力拓案件中,除胡士泰以外还有三名员工被拘留。但是由于企业高管的身份特殊,致使其面临比一般员工更多的法律风险。因此,我们在这里主要介绍企业高管们身陷囹圄的原因以及在公司决策过程中应如何规避法律风险。

明确高管的范畴

除法律规定外,在公司的章程中也可以约定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公司法》第217条规定:高级管理人员,是指公司的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人员。

在此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法律并没有明确将公司的董事和监事列入高管人员,但客观上公司的董事和监事履行着相应的管理或监督职权,可以在公司的章程中将其列入高管人员,他们也面临和高管同样的职业风险。

法律责任和风险

◎刑事责任。我国的《刑法》、《公司法》以及相关的法律中对高管的法律责任均有规定。据统计,如果按照罪名计算,我国《刑法》大概规定了120个罪名。企业高管的犯罪主要集中在经济类犯罪,其中比较常见的是偷税罪、虚报注册资本罪、虚假出资罪、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制造或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罪、违规披露或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私分国有资产罪、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从企业设立、运营到终止的整个过程中,企业的高管们都可能因为实施了某种法律所禁止的行为而面临处罚,稍有不慎就可能会违反《刑法》,构成犯罪。

《公司法》中有一章专门规定了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义务,并且还规定如果单位涉嫌犯罪的,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民事责任。除了刑事法律风险,企业高管们还面临着民事法律风险。法律规定如果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董事会的决议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股东大会决议,致使公司遭受严重损失的,参与决议的董事对公司负赔偿责任(有时甚至是巨额赔偿)。同时《公司法》第152条增加了股东代表诉讼的规定,赋予股东对董事及高管提起赔偿的诉讼权利。

◎行政责任。除了上面提到的两种法律责任,企业的高管们还面临着行政责任,尤其是上市公司高管。由于一般的责任只是警告、罚款等,导致企业的高管们往往容易忽略行政责任。其实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众多的行政法律责任,我国的《公司法》、《证券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税收征收管理法》等法律以及行政法规、规章对行政责任均有规定。经营中稍有不慎,企业就会出现违法违规行为,这时则要面临相应的行政处罚,而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自然难逃其责,甚至面临市场禁入的风险。

除了承担行政责任以外,在行政责任的处理认定和执行的过程中,对企业的高管们还会有一些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如通知出境管理机关阻止出境、扣押、限制权利或禁止处分财产(税务部门、海关部门等)。

法律风险的原因与防范

◎法律知识缺乏、法律意识淡薄。在公司日常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一些企业的高管们觉得公司像是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在企业上市或者改制之后,不能迅速地转变理念,改进管理机制,而是继续一人决断,凭自己的意志随意动用公司的资金,没有丝毫的法律风险意识。

山西省某集团总经理万某曾利用自己的职务便利,分两次挪用了公司2700万元和3209万元,至案发时仍未归还。2005年5月,万某被人民法院以职务侵占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企业高管们的违法行为不仅使其本人承担法律风险,甚至也会给企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万某的企业当时在全国红极一时,但随着万某的入狱,该企业也迅速衰落,最终破产,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因此,企业的高管们注意法律知识的学习和法律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在公司日常经营和重大事件的决策过程中,应该就相关事项咨询专业法律人士,尽量降低因不懂法而带来的法律风险,不懂法不能作为违法或减轻处罚的理由。

◎行业里的“潜规则”。现代社会商业竞争非常激烈,企业迫于生存压力,有时不惜采用一些违法手段,比如商业贿赂。这已经成为了某些行业内的“潜规则”。有些企业的高管们明知该行为是违法的,但是处于这种环境中只能被动地接受。

另一方面,很多公司的公关手段中钱、名、利、色无处不在,这也使得手中拥有大权的企业高管们难以抵挡,于是在不知不觉间就实施了违法行为。

◎侥幸心理的存在。许多企业的高管们存在侥幸心理,觉得大家都是这么做的,凭自己多年的经验按照行业里的“潜规则”行事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比如某些高管为了尽快实现其市场战略,大施资本运作手段,虚假出资、抽逃出资、挪用资金、偷逃税款。尤其是某些上市公司的高管们认为,违法活动即使被发现,也无非是交些罚款就可以了事,不算什么;甚至抱有赌徒心态,认为即使本次失手,尚可卷土再来。殊不知,此种侥幸心理往往会使高管们时刻面临着被法律制裁的风险,甚至是牢狱之灾,此生都没有再翻盘的可能。

◎其他原因。比如有些公司的高管们因为嗜好赌博,不惜挪用公款以身试法。这种案例近年来时有发生。同时,也不乏部分高管们因为家庭原因或者轻信他人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浅谈企业法律风险防范 篇12

一、法律风险

(一) 法律风险概念

所谓企业的法律风险, 是指由于企业外部的法律环境发生变化, 或由于包括企业自身在内的主体未按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有效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而对企业造成的负面法律后果的可能性。 (1) 其与自然风险和商业风险不同, 以势必承担法律责任为特征, 但可以通过法律对其控制。我国自2006年以来,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开始在央企推广全面风险管理, 2009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发布《进一步加强当前形势下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有关问题的通知》, 2011年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编制了《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指南》并作为国家标准发布施行。企业法律风险的防范与管理逐渐被现代企业所重视。

(二) 法律风险特征

1. 法律风险的广泛性

法律调整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企业设立、运营、终止全过程, 法律风险无处不在。同样,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 法律风险伴随始终。如面临着被不诚信的客户欺诈违约的法律风险;面临着核心员工跳槽引发商业秘密泄露的法律风险;面临着企业产品质量瑕疵造成消费者人身财产损失的损害赔偿法律风险等等。

2. 损害结果表现形式的特定性

企业法律风险造成的损害结果其表现形式是特定的。若是法律风险由企业自身引起, 其损害结果表现为:刑事责任, 例如企业因违反刑法而受到刑事制裁;行政责任, 例如企业因违反劳动法规而受到行政处罚;民事责任, 例如企业因侵犯他人权利而承担赔偿责任。若法律风险由合同相对方引起, 企业则可能面临着对方欺诈违约, 经济效益损失的损害后果。

3. 法律风险的可预防和可控制性 (2)

企业可通过采取必要的措施, 科学的评估方法对企业潜在的法律风险进行评估, 预测其发生的概率和造成损失的范围, 积极制定相应的防范策略, 达到最大限度减少或避免损失的目的。预防法律风险是在风险发生前, 采取必要的措施将可能发生的风险“扼杀在摇篮里”。如为了防止企业商业秘密泄露, 企业可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 这样可以约束员工, 避免商业秘密泄露给企业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控制法律风险是指对已经存在的法律风险, 积极制定相应对策, 尽最大可能使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

二、企业面临的主要法律风险

(一) 企业设立中的法律风险

在设立企业的过程中, 企业发起人是否对拟设立的企业进行充分的法律设计, 是否对企业设立过程有了充分的法律认识, 是否履行了作为发起人应尽的义务, 发起人签订的出资人协议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公司章程的制定是否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 是否符合企业的生产经营, 这些都直接关系到拟设立企业能否具有一个合法、规范的设立过程。例如出资人协议涉及的法律风险包括未对出资人的出资方式、出资时间、设立费用的分担等条款进行准确合乎法律的约定。一旦设立的企业无法运作时, 出资人协议的法律风险就会很明显暴露出来。导致最终责任承担的问题。

(二) 企业合同法律风险

企业合同法律风险是指企业在订立、履行合同的过程中, 未来实际结果与预期发生差异而导致企业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并因此给企业造成损害的可能性。它往往是由于企业外部的合同法律环境发生变化, 或由于企业自身未依照法律法规规定或合同约定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而造成的。合同法律风险可分为合同签订前法律风险, 如对方的资信状况和合同谈判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合同签订时存在的法律风险, 如合同的具体条款、合同规定的双方权利义务、责任的承担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合同履行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风险, 如合同相对方未按照合同约定按时交付货物给企业造成损失;合同产生纠纷时的违约损害法律风险。合同法律风险是合同风险最重要的一类, 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良性运转。

(三) 知识产权法律风险

知识产权是权利人对其所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享有的专有权利。当今社会, 企业发展的好坏, 主要标志之一是其是否有区别于竞争对手的特质, 是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企业独特的品牌。然而多数企业并没有意识到品牌保护的重要性。也就是知识产权的保护。缺乏对品牌的保护极易导致其他企业的模仿, 从而损害本企业的经济效益。从法律风险的解决成本看, 避免他人制造侵权产品比事后救济更为经济。 (3) 虽然每个企业的战略目标不同, 但核心生产力都与知识产权密不可分。如公司发展战略, 知名品牌, 核心战略等, 一旦缺乏知识产权的保护而被其他企业模仿用作其生产运营, 则企业将遭受巨大的损失, 事后救济面临无法实现的风险。

(四) 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

企业的兴旺发达离不开企业员工的努力。高素质、高责任心的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 企业从招聘、面试、录用、签订劳动合同等过程都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 (4) 企业不遵守法律必将给企业带来纠纷。如企业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 不给员工缴纳社会保险, 不按时发放工资等都会引起员工与企业的法律风险甚至涉诉。

另一方面, 企业在招聘劳动者时, 过于自信, 没有对劳动者的简历、背景、资格证等资料进行仔细审查, 例如不排除劳动者与其他企业建立劳动关系未解除, 劳动者的简历存在伪造等情形, 这些潜在的因素必将引起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纠纷, 导致企业经济利益的损失。同时, 部分员工为了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而忽视企业利益, 例如掌握核心技术的员工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 “跳槽”至其他企业, 不仅会导致企业生产经营的被迫中止, 同时还会引发企业商业秘密泄露的法律风险。因此现代企业应该重视对劳动用工法律风险的防范。

三、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建议

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 企业法律风险的不断增加, 使得企业在注重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 不得不更加关注企业所面临的法律风险, 并主动采取措施, 防范法律风险。如何最大限度地防范法律风险已经成为企业最紧迫最重要的法律建设任务, 同时也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实现企业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 在市场经济中处于不败地位的迫切需要。

(一) 建立健全法律风险防范体系

1. 强化企业普法教育, 增强法律风险防范意识

普法教育的学习包括企业领导的学习和企业员工的学习。如何强化普法教育学习, 增强法律风险防范意识, 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做起:一, 企业文化的重塑。将知法、懂法纳入企业法律文化中。 (5) 例如联想集团的企业文化是“求实、进取、以人为本”, 企业文化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和凝聚力, 将法律纳入企业文化中, 实现企业文化的重塑, 能够提升企业管理者与员工的法律意识, 注重企业的法律风险防范。第二, 法律培训制度化。 (6) 只有通过企业内部具体的制度将法律培训落实, 有专门的部门或人员定期组织法律培训, 才能切实保障企业管理者与员工的定期法律学习。了解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潜在法律风险以及对企业的影响, 切实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2. 加强合同管理, 建立合同法律风险防范制度

“中国500强企业法律风险管理需求调查显示”, 公司治理和合同管理是中国500强企业最大的法律风险。 (7) 大部份合同法律风险都是因为合同本身不完善或者合同履行过程出现了问题而产生的。因此。合同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防范合同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 对企业健康发展、创造更大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企业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根据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 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 从合同的签订、履行、违约处理等方面制定全面的合同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应包括:合同归口管理制度、合同分类专项管理制度、合同专用章管理制度、合同台账及统计报表制度、合同归档制度、合同履行监督管理制度等。使合同管理有章可循。

同时, 要加强合同的动态管理, 随时审查对方的资信状况。对于合同的签订、履行、终止全过程应做到实时监督跟踪, 定期检查确认。防止履约不能法律风险的可能, 切实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3. 建立法律风险论证机制和及时反映机制, 保证法律风险的及时, 迅速处理

企业对重大经营决策事项应事先进行法律论证, 并提供书面意见, 为企业科学决策提供法律保障。保证经营、管理的合法可操作性, 将经营、管理、投资等行为均纳入法律风险防范体系。

建立法律风险及时反映机制是防范法律风险的必要途径, 也是必须纳入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要求。法律风险及时反映机制就是指在遇到突发、紧急事件可能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时, 各部门协调配合, 及时确定法律风险程度, 确定防范对策, 积极控制不利方面的发展, 努力实现企业经济损失最小化。法律风险及时反映机制需要两方面要求:一, 各部门协调分工、密切配合。例如实践中, 业务部门了解真实情况, 法律部门了解法律规定, 办公室和财务部门掌握部分证据资料, 各部门密切配合, 才能在最短时间内, 确定防范对策;二, 加强与外部的联系与沟通, 开拓法律工作视野、扩展法律工作领域, 加强与政府、公检法、客户的交流与沟通, 建立起开放的工作模式, 实现法律风险的快速反映。

(二) 完善法律事务机构, 建立企业法律顾问制度

这是防范企业法律风险的组织保障。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国内企业已被置于与国外企业同一市场规则的法律环境, 因此, 必须选用一批懂经济、懂法律、懂管理和能掌握、运用世贸规则的高级企业管理人才, 建立和完善法律事务机构, 以化解经营风险。

1. 企业法律顾问应全程参加企业合同的签订—履行—终止过程。

企业法律顾问应积极参加对外合作项目的磋商和会谈, 并与业务部门积极会谈磋商, 在掌握第一手资料后, 根据现有的有关法律、法规, 准确判断企业法律风险的大小, 并积极制定相应的防范策略;在合同履行过程中, 对亲自签订的重大合同, 应与合同承办部门一同跟踪合同的履行。及时发现、分析合同履行中存在的问题, 适时提出解决措施。并不是所有的合同都能完全履行, 当合同相对方存在违约情形时, 企业法律顾问应积极与对方协商, 协商沟通不成, 可采取诉讼仲裁的方式, 确保企业合法权益不致遭受较大范围的损失。

2. 企业法律顾问参与起草、审核企业规章制度

企业规章是针对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服务等内部管理活动等所制定的各种规章、章程、程序, 企业规章制度是企业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参与企业规章制度的起草、审核, 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法律顾问的起草、审核, 首先应从合法性方面审核, 确保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不与现行的法律法规相抵触, 否则即使制定的再完善的规章制度, 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终究是一纸空文;其次, 在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合法的情况下, 企业法律顾问还应该考虑在企业内部实施的可能性与有效性。确保已经制定的合法的规章制度能够在企业内部最有效力的实施。

3. 相关合同管理制度法律顾问的介入

合同专用章是指公司在对外签订、变更、解除各类合同及具有合同性质的意向书、备忘录等文件时, 需以公司名义确认合同效力而使用的合同专用章。在企业实际运作过程中, 企业法定代表人利用合同专用章谋取私利或盗用合同专用章的行为屡屡存在, 这就给企业经营甚至企业信誉带来法律风险。企业法律部门可以对合同专用章进行保管, 这是因为法律顾问具有专业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法律实践经验, 由其保管合同专用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确保合同专用章的规范行使。同时企业法律顾问应监督合同专用章的套印, 加强对合同专用章的审批登记程序。

建立和实行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对化解企业法律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总法律顾问在企业中地位与“三总师”相同, 直接对法定代表人负责, 是企业决策层成员。在签订合同过程中, 企业总法律顾问可以参与决策, 保证决策的合法性, 对合同签订过程中的相关法律风险提出防范意见, 变传统的事后防范为事先预防。

四、结语

作为一种损害可能性, 企业法律风险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若法律风险防范不善则会给企业带来直接或间接无法挽回的损失。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国情,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制并不健全,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主要在大型国有企业中推行。在中小企业, 只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却忽视法律风险的防范。

未来的竞争靠风险管理, 谁少犯错误, 谁不犯错误, 谁就有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的发展, 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风险也越来越大。如何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谋得发展, 这就需要企业正视现状, 加强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与管理。建立健全法律风险防范体系, 加强对法律风险的事先预防和快速反应机制, 不断提高企业领导及员工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同时要建立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切实做到企业法律顾问是企业的“防疫员”, 是企业的“保健医生”, 随时为企业“把脉诊疗”。总之, 积极有效地引入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 对保障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嘉杰, 王怀远, 张长青.全国合同管理师职业认证考试辅导教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1:223-227.

[2]傅正安.伦企业法律风险防范[D].西南政法大学, 2011:15-20.

[3]王东杰.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建立与完善[J].理论探讨, 2009 (4) :67-68.

[4]孙彪.千禧企业法律风险的防范的建立[J].法制与社会, 2009 (3) :82-84.

[5]叶铭芬.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0 (2) :29-34.

[6]邓江凌.企业法律风险及其防范[J].理论学刊, 2010 (7) :99-101.

[7]秦日伦, 蒋海岩, 王坤明, 宋真玮, 李芳.全方位动态式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企业管理特刊, 2009 (4) :44-50.

[8]刘光.论我国企业法律风险之防范[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 2008 (6) :65-68.

上一篇:噪声污染控制下一篇:施工缝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