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经济学考研

2024-10-23

南开大学经济学考研(精选12篇)

南开大学经济学考研 篇1

2017年南开大学西方经济学考研+考研大纲+政治经济学+考察 形式+出题老师

《政治经济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本次考试是全日制经济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之政治经济学部分。本考试是考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理论掌握的广度和深度,考查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

本考试是关于考生在理论经济学方面的理论基础和思维能力的水平考试。考试范围包括本大纲规定的政治经济学的“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

三、考试基本要求

系统学习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考生用中文答卷。

四、考试形式

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形式,试题类型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等。

五、考试内容

本考试内容参见考试大纲。总分为50分。

育明教育天津分校解析:育明教育通过多年的辅导经验和对历年真题的分析,专业课是决定考研成败的关键,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出题风格,建议大家复习的时候要遵循每年考试出题的风格、出题的规律把握考试的重点进行复习,育明教育专注考研专业课辅导,报考院校在职教师或在读博士亲力辅导,多年来助力众多学生成功圆梦报考院校,更多考研信息可以向天津分校郭老师了解。

复习进度时间 内容 准备

阶段

2016年1月-2016年6 月育明教育课程: 授课内容: 学科框架 考试重点 复习任务: 1.专业课: 专业课大概复习二遍。复习方法: 第一遍,在明确重点的基础上,把握参考书的目录和框 架。

育明教育咨询师认为,首先掌握每本书的目录和框架,对于建立学科体系有莫大裨益。尤其是对于跨专业的考

生来说,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迅速建立学科体系,把握答 题的思路和脉络。在把握参考书的目录的时候,不是死 记硬背,这样是没有用的。作者在写书的时候,都是有 一定的逻辑体系的,否则,岂不是每个章节之间都可以

随意调换。因此,把握了参考书写作的内在逻辑,记忆起来就简单多了。第二遍,结合重点,把参考书认真研读一遍,不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

这一遍主要是帮助进一步理解参考书的脉络,其次,对整个参考书的内容有一个宏观把握和了解。但是,不要太拘泥于细小的知识点。

2.考研英语

考研复习前期,主要是以单词为主,大概背诵两遍。采取的复习方法是“反复,快速,多次“。每天大概背诵的单词在150个以上为佳。

3.考研政治

此阶段,可以先不去关注政治。除非政治极差。2016年7月-8月 育明教育课程: 授课内容: 1.明确专业课具体的考 点

2.开始记忆1.专业课任务:记忆重要概念和知识框架

这个阶段基本安排是在专业课上安排36个课时,代课老师会给你讲解难点,考点,需要你能做好笔记,并且按时完成作业,我们会随时抽查!另外对于重要的知识点和参

考书的框架,要有一个简单的记忆,这个记忆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的。切记死记硬背。

全面关注考研公共课的考试大纲,购买最新的辅导用书,准备暑期复习。同时,重视英语单词的记忆和真题的分析。英语复习要运用“真题复习法”。

具体来说: 做考研英语真题,从2001年开始。在育明教育咨询师和辅导老师的指导下,逐步掌握做题方法,了解出题规律。

2.英语,继续真题的分析,通过育明教育的英语辅导小班,主攻真题

3.政治,参加育明教育的暑假政治集训小班,将所有的考点,范围,考试重点思路全部理清。

发力阶段2016年8月-10月 育明教育课程: 内容: 记住重要的考点

制定一个全面复习计划,开始第二轮复习。开始重点复习政治、巩固英语和专业课,重点进行英语真题的分析 和政治基础的强化。此外,掌握专业课复习重点和复习

方法。专业课复习得进度一般为每天50页以上。采用“车 轮复习法”。具体来说: 1.专业课明确辅导老师总结的要点并记忆。属于答疑, 重点归纳的阶段,需要12课时的答疑,整理思路。2.政治,背诵重要原理,理解知识点。2016年10月

1.确定十一黄金周复习计划,对前两个阶段的复习进行 总结、梳理、查缺补漏。同时,进一步加强专业课的复习,全面背诵记忆,理解。2.研究生报名 2016年11月前后

1.研究生考试网上报名工作开始,谨慎填报,牢记报名 信息。

2.研究生考试报名工作确认开始,考生到指定的地点进 行现场确认,缴费并照相。冲刺阶段2016年11月-12月初 育明教育课程: 内容:

加强记忆 练习答题方法

第三轮复习:政治、英语、专业课的进入冲刺复习。具体来说: 专业课重要考点必须全部记住并理解,并开始模拟考试。这个阶段需要安排12个课时,安排模拟考试之后的押题 模拟考试的1对1的试题分析讲解以及答题技巧的分析。育明教育的咨询老师会全面检查学员的记忆情况,并且 做检测,查缺补漏!政治所有知识点必须记住,并开始分析真题 英语,单词熟练掌握,每一道真题分析清楚,每一篇文 章没有不认识的单词,不理解的句子,不明白的段落。英语作文,通过育明教育咨询师(考研英语阅卷老师 的讲解,争取达到25分以上(两篇作文总分30分,有什么疑问都可以跟老师沟通。

2016年12月-考前进行模拟实训,查缺补漏,联系答题方法和应试心态,做考前整理。这个时期,专业课尤其需要模拟,往年考生在这个地方存在误区。

具体来说: 1.11月末12月初,模拟两套历年真题,主要是检查之前复习效果。2.12月初,再次模拟真题,通过育明教育咨询师讲解,掌握答题方法和技巧。3.政治和英语,也需要进行全真模拟。将考场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在考前全部解决。

初试 阶段

2016年12月底调整心态,准备考试。熟悉考试环境。复试 调剂阶段2017年2月-5月

查询成绩、关注复习情况,参加育明教育考研复试辅导 班,联系导师。

录取报到阶段2017年6月-7月关注录取通知书2017年9月报到 预祝考研成功!育明教育天津分校郭老师预祝大家成功圆梦,更多考研信息可进官网咨询!育明教育天津分校郭老师预祝大家成功圆梦,更多考研信息可进官网咨询!

南开大学经济学考研 篇2

是否选择考研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传统重视读书的观念和“信息不完全”两者对考研选择综合的负面影响。首先,网络信息时代以前,由于信息闭塞,大学生对是否考研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其次,在传统观念和前人经验的影响下,大学生会对是否继续读研这一问题过度重视,而这种观念上的过度重视会引导他们对读研做出理性和意愿的选择。所以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有必要研究网络信息时代对大学生读研选择的影响,以及如何引导网络时代对大学生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

已有文献对大学生考研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影响大学生考研心态的分析。王小清、林荣华(2009)采用自己编写的调查问卷,对392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得出了影响大学生考研心态的因素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结论。二、保研与考研比较研究。郭丛斌、闵维方、刘钊(2015)通过对2012年北京高校的研究生调查,运用了统计回归等统计与计量方法,研究了保研与考研对研究生入学后的发展情况影响。三、关于考研热的研究。许宁,许玥(2011)认为,考研热既有利也有弊端,其有利之处为:1.有利与提高本科阶段的学生学习质量。2.能够使高校建立良好的学风。3.能够提高学校的知名度。4.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个人上升空间。弊端为:1.高校盲目考研,不利于国家教育制度的推行。2.一些高校掀起全面考研的学习风气影响了本科教育正常的教学秩序。3.应试教育现象更加严重。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上述文章对大学生考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考研学生内部选择的方面,而对大学生进行考研选择中信息的影响,以及考研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的影响研究的较少。本文通过分析传统思想观念以及信息的不完全对大学生考研选择的影响,以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为基础,研究了大学生读研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出了读研有利于经济增长的结论,并针对如何促进大学生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给出了政策建议。

三、网络信息时代与大学生考研

我们先来考察网络信息时代之前考研的特征。我们可以把考研看成一种商品,这种商品的供给方是高校,需求方则是考生。

(一)高校行为分析

根据西方经济理论,考生付出的金钱越高,高校则越愿意提供名额,所以我们设高校对硕士名额的供给量为Q1,学生给高校的支付为P,则Q1和P成正比。其关系设为P=f(Q1)

(二)考生行为分析

考生的对读研的需求与考生对学校的支付成反比关系,由于考生付出的金钱越低,则考生越愿意读研,因为这样他们可以降低自己的读研成本。所以我们设考生对硕士名额的需求量为Q2,学生给高校的支付为P,则Q2和P成反比。其关系设为P=g(Q2)

(三)传统观念对考生的影响

由于传统观念过度重视考研影响,使得考生对考研的评价过高。本文采用函数表示其关系,将其影响设为a,则受影响过后考生的虚假需求函数为P=f(Q2)+a

(四)市场分析

如图1所示,考生在信息不完全,受传统观念影响下,均衡数量为Q**,均衡支付为P**,相较于信息完全的网络时代最优数量为Q**,最优支付为P**,信息不完全导致的社会效率损失为图中的三角形ABC。

(五)网络信息时代对大学生读研选择的影响

在网络信息时代,大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到读研的成本与收益。而不是依赖传统观念对读研进行选择。在此情况下,大学生不会对考研做出盲目选择,所以均衡的读研数量就是最优的,可以避免上述分析中的ABC损失。

四、大学生读研与经济增长

(一)理论分析

新增长理论认为全社会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生产要素的有效利用,从而保持经济长期高速增长。而人力资本投资可以通过不脱离生产岗位的边干边学来积累,也可以通过学校教育来积累,而读研无疑是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重要方式。

(二)实证检验

1、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包括2000年到2014年15年间的GDP数据与研究生录取人数。

2、数据处理

为了更好地看出数据之间的关系,避免数据范围和数值过大带来的不利影响,我们对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同时取自然对数。

3、模型设定

简单地把模型设定为Ln(gdp)=C+Ln(q)+u,其中C为常数项,gdp为国内生产总值,q为研究生录取人数,u为随机扰动项。

4、回归分析

对数据进行简单回归分析,得到以下结果

整体显著性水平为0,单个变量Ln(q)显著性也为0,F检验和t检验通过,说明Ln(q)对Ln(gdp)有显著影响;R为0.7748,模型拟合程度较高。

综上,读研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1.网络信息时代的来临有利于考生做出对自己来说正确的选择,同时这个选择对整个社会来说也是有效率的。

2.读研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人力资本投资除了本身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外,还能够通过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来间接地促进经济增长。

(二)根据我们的分析我们给出以下政策建议

1.打破传统观念,适应市场选择。既然传统的过度重视读研的观念是影响效率的一个因素,那么我们应该正确看待考研选择,衡量其成本和收益,而不是盲目跟风。

2.加强网络建设,促进信息流通。政府应该努力普及网络,使更多的大学生有机会通过网络这种便捷的方式了解到读研的相关信息,使他们能够获得做出理性决策的必要信息。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了传统思想观念以及信息不发达对大学生考研选择的影响,以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为基础,研究了大学生读研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出了读研有利于经济增长的结论,并针对如何促进大学生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给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考研选择,网络信息时代,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王小清,林荣华.影响大学生考研心态的因素探析[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9(4).

[2]郭丛斌,闵维方,刘钊.保研学生与考研学生教育产出的比较分析——以北京高校硕士研究生为例[J].教育研究,2015(3).

[3]许宁,许玥.高校“考研热”利与弊之思辨[J].盐城工学院学报,2011(3).

南开大学经济学考研 篇3

[关键词]信号示意 信息不对称 考研

1 信号示意模型的描述和基本假设

1973年斯宾塞的信号示意模型假设在劳动力市场上,不同的求职者的生产能力是私有信息,雇主只能通过他们外在的教育水平信号,如是否拿到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然后根据自己心中的概率信念,来判断求职者真正的生产能力,并给予相应的工资水平安排。

假设(1)雇主和求职者都是风险中性,有两种类型的求职者存在:能力低的(简称L型):生产能力=1,在人群中的比重=q;能力高的(简称H型):生产能力=2,在人群中的比重=1-q。假设雇主用工资1去雇佣能力低的工人,用工资2去雇佣能力高的工人,企业获得正常利润。

假设(2)超出普通教育之上的受教育程度可用某个数y表示,且假设对L型而言,教育成本CL(y)=y;对H型而言,CH(y)=y/2。

假设(3)雇主的信念如下:雇主认为受过某个特定水平y*的教育及受过比这个水平更高的教育的工人是高潜质的工人。这样,当雇主观察到一个求职者的受教育水平y<y*时,他就会认为这个工人是L型的,支付w=1的工资;相反,如果y>y*,他就认为这个工人是H型,支付给他W=2的工资。现在先假设y*>l。

问题是:面对如此的工资安排,L型和H型将做怎样的抉择呢?这就涉及到分离均衡演示。

2 分离均衡的演示

所谓分离均衡就是L型求职选择y=0的教育水平作为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点;L型求职者把y=y*作为自己的最大化利益点。

y*≥1的情况下,L型求职者在y=0的净利益线段b明显大于或等于在y=y*的净利益线段a(约定a=b时,L型求职者倾向于选择0点作为利益最大化点),因此L型求职者选择0点作为利益最大化点;H型求职者在y=y*净利益线段c明显大于在y=0的净利益线段b,因此H型求职者选择y*作为利益最大化点。

同理,y*<1和y*≥2的情况是这样的(只要移动y*的位置即可实现):y*<1时,L型和H型求职者混同在一起,两类人都倾向把y=y*作为利益最大化点;y*=2时,L型求职者不能得到正的净利润,因此不会选择该点作为利益最大化点,H型求职者在y*=2点的净利益c等于在y=0点的净利益b,约定这种情况下H型求职者倾向于选择2点作为利益最大化点;y>2时,两类求职者都不能获得正的净利润,因此都不会将其作为利益最大化点,因而都只会选择y=0点,因此两类求职者混同在一起。

结论:分离均衡的条件为 :1≤y*≤2。

3 信号示意的混同均衡分析

还存在另外的一种可能性,不同类型的求职者最终混同在一起,他们发出同样的信号,得到同样的工资,例如,假设雇主拥有以下的概率信念:

(i)如果求职者的教育水平低于y*,他一定是L型的工人;

(ii)如果求职者的教育水平高于y*,那么他是L型的工人的概率为q,他是H型的工人的概率为(1-q)。

条件(i)意味着所有教育水平是y<y*的求职者将获得w(y<y*)=1的工资;条件(ii)意味着所有拥有y>y*的教育水平的工人将获得w(y>y*)=1q+2 (1-q)=2-q的工资(设求职者总数为N,w(y>y*)=lqN+2(1-q)N/N=2-q)。

如果y*很低,将导致所有的求职者都会选择y=y*的教育水平。很明显,对所有的求职者而言,他们的决策标准都是:

从y=y*获得的净收益≥从y=0获得的净收益

对L型求职者而言,这就意味着w(y=y*)-CL(y*)≥w(y=0),也就是2-q-y*≥1

即1-q≥y* (a);

对H型求职者而言,这就相当于w(y=y*)-CH(y*)≥w(y=0),也就是2-q-y*/2≥1即1-q≥y*/2 (b);

根据推导可以认为:L型和H型的求职者都会将教育水平选择在y=y*的水平上,这造成了两类求职者混同。

4利用模型分析考研热现象

对于雇主来说,现在的本科生多如牛毛,硕士、博士相对来说是少数。于是,雇主的信念改变了。他在想,“y*=硕士”才是一个合适的工资水平分水岭。如果求职者的受教育水平是y<y* ,那么,雇主认为这个求职者为L型,只愿意支付W=1;如果y,即他们的受教育水平是y≥y*,那么,雇主认为这个求职者为H型,支付给他W=2(这里假设1<y*<2,即保证H型求职者可以获得净收益)。

南京大学国民经济学考研真题 篇4

《国民经济学综合》试题

(国民经济学专业)

第一部分:政治经济学部分(75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制度均衡

2.支付手段

3.两大部类

4.二元经济

5.循环经济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资本经营与一般生产经营领域中的资本运动联系与差异。

2.虚拟资本对商品经济的主要影响。

3.为什么作为计划经济体制微观基础的国有企业不能直接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三、论述题(20分)

联系中国实际论述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

第二部分:财政与金融部分(75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起征点、免征额

2.公债、国债

3.利率期限结构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实现收入公平分配的财政政策

2.简述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支付的含义及其项目构成3.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向公众购买证券110万元,若货币由存款和现金组成,总的存款准备金率为10%,分别计算下列三种情况下准备金、基础货币的变化,以及货币乘数的大小。

(1)公众总是全部持有存款,不持有现金;(2)公众总是全部持有现金,不存款;

(3)公众总是将获得的货币一半以存款形式存入银行,一半以现金形式持有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导致房价居高不下的财政根源是什么?从财政理论角度看,政府可以制定什么样的政策以控制过高的房价?

历年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考研真题 篇5

简答题:(每题10分)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有哪些?

2、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主要内容。

3、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法人所有制和有限责任制。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政职能。

论述题:(每题30分)

1、试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制度上的创新。

2、为什么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政策走向要从“适度从紧”转向“扩大内需”?

北京师范大学2002政治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两种剩余价值

2、级差地租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两种经济增长方式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两因素之间的关系

2、新经济及其特征

3、激进式与渐进式经济转型的主要差异是什么?

4、MPS体系与SNA体系的主要差异是什么?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资本主义股份公司在资本社会化进程中的作用

2、试述我国国有经济改革及其前景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货币创造乘数

2、谷贱伤农

3、帕累托最优

4、凯恩斯陷阱

5、二元经济结构

6、东南亚金融危机

二、论述

7、运用经济学的有关基本原理,论述我国政府坚持人民币汇率既不贬值,又要通过扩大内需来保证国民经济8%的增长的政策效应。(30分)

8、论述不同市场的经济效率及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20分)

三、计算并作图(20分)

9、已知某时期内某种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500-50P,供给函数为Qs=-100+50P。

①求出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并作出供求曲线图。

②如果供给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需求函数变为Qd=600-50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并在上图中作出新的需求曲线图。

③假设需求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供给函数变为Qd=-500+50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并作出新的供给曲线图。

④利用①②③说明需求变动与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的影响。

北京师范大学2000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

1、哈罗德-多马模型

2、理性预期学派

3、兰格模型

4、劳动价值论

5、庇古税

二、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6、运用经济学中的有关原理,试分析我国增发国债、降低利率、征收利息税、提高工资收入等政策的含义和经济效果。

7、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我国经济的指导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举出三个西方经济学对我国经济建设有借鉴的地方。

三、测试题(检查学生知识面,10分)

8、经济学家提出的解决外在性问题的现代方案有哪些?

北京师范大学2001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共10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

1.恩格尔定律2.帕累托最优 3.规模报酬4.机会成本 5.自动稳定器6.市场失灵 7.储蓄-投资恒等式

8.IS—LM模型 9.挤出效应10.新凯恩斯主义

二、简答题(共4题,每题8分,共计32分)

11.已知某种商品的需求弹性Ed=2,原先的价格为500元,月销售量为100,后降价10%,降价后厂商的收益是多少?

12.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有什么优点?

13.什么是价格机制?价格机制在经济发展中有什么作用?

14.政府参与经济所制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主要有那些?每一目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论述题(共计28分)l

15.根据你所学过的市场理论和有关宏观经济学理论,(1)分析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依据及其政策效应;(14分)(2)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角度分析我国开发西部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意义。(14分)

北京师范大学2002西方经济学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乘数原理和加速数原理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2、按照新凯恩斯学派的分析,价格为什么呈粘性?它对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均衡有什么影响?

3、在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如何产生逆向选择的问题?如何解决逆向选择的问题?

4、由消费者均衡推导出消费者需求曲线

二、问答题(每题20分,共80分)

1、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是怎样形成和怎样变化的?总需求和总共给分析的政策意义是什么?

2、凯恩斯学派的宏观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政策的内容是什么?它如何对经济产生影响?

3、分析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4、说明市场失灵。

北京师范大学2003经济学原理

政治经济学部分:

一、简答题

1、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10分)

2、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现实条件(15分)

3、企业经营约束中的市场价格信号约束与数量信号约束(10分)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5分)

二、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用政治经济学原理说明当前美国、日本等国经济衰退的原因

2、试述我国二元经济背景下的“三农”问题

西方经济学部分: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什么是委托—代理问题,如何解决委托—代理问题?

2、比较垄断和竞争的条件对厂商的产量和价格的影响?

3、美国联邦储备系统为什么连续12次降低贴现率?

4、按照西方经济学的失业原理,为什么会发生失业?

二、问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在产品市场不完全竞争但生产要素市场完全竞争的条件下,生产要素的价格是怎样决定的?

2、IS-LM分析主要说明什么问题?它的政策含义是什么?

北京师范大学2002国际贸易

一、选择判断题(共16分)

1、下列属于绝对与相对利益理论共同假设条件的有:

A、劳动力在国内可以自由流动

B、生产要素在流动时机会成本不变

C、生产要素在各国之间不能自由流动

D、两国经济资源都被充分利用

2、由于各国的技术水平相同,且贸易的基础是规模经济下的差异产品,因此,国际分工的结构是不确定的。但国际分工的结构确定可能取决于:

A、在特定行业较早地实现规模经济,排斥了其他行业进入的可能性

B、通过达成协议,经过“协议分工”实现不同产品上的规模经济

C、通过自由贸易与自由竞争实现规模经济

D、通过国内外市场分割实现规模经济

E、通过对特定行业实施特定政策使其达到规模经济

3、从国际贸易对生产要素的分配来看,国际贸易有利于:

A、生产进口竞争品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收入的增加

B、生产进口竞争品中密集使用的共同生产要素收入的增加

C、生产进口竞争品中密集使用的专门生产要素收入的增加

D、生产进口品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收入的增加

4、悲惨增长形成的基本条件是:

A、该产品的需要弹性较低

B、该产品的需要弹性较高

C、增加的生产要素是用于生产偏向出口的产品

D、增加的生产要素是用于生产偏向进口的产品

E、该产品在国际市场占重要地位并影响世界市场的价格

5、下列有关最优关税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最优关税是进口国由征收进口关税所引进的额外损失与额外收益相等时的关税水平

B、其关税收率在禁止关税和零关税之间

C、最优关税来源于出口国被迫承担的关税

D、最优关税的短期目标是从外国垄断厂商那里抽取部分垄断租,以获取经济利益

E、最优关税的长期目标是通过制定适当的关税保护来发展本国工业

二、名词解释(每个6分,共18分)

1、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

2、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3、布朗德—斯潘塞分析

三、简述题(每个14分,共42分)

1、结合图形说明出口补贴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2、结合图形说明进口配额的经济效应。

3、克鲁格曼等人新贸易理论简评。

四、论述题(共24分)

借鉴国外有关经验,论述如世后我国减弱入世冲击的基本对策。

北京师范大学2003国际贸易(含西方经济学)

国际贸易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20分)

1、麦之勒悖论

2、产业内贸易

3、有效保护率

4、“10+1”自由贸易区

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1、战略性贸易政策简评

2、经济增长有可能使一国的贸易条件改善,也有可能使之恶化,那么为什么大部分经济学家认

为福利恶化型增长在现实中是不太可能的呢?请对之做出评述

三、论述题(共40分)

请论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之间的关系

西方经济学部分: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什么是委托—代理问题,如何解决委托—代理问题?

2、比较垄断和竞争的条件对厂商的产量和价格的影响?

3、美国联邦储备系统为什么连续12次降低贴现率?

4、按照西方经济学的失业原理,为什么会发生失业?

二、问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在产品市场不完全竞争但生产要素市场完全竞争的条件下,生产要素的价格是怎样决定的?

2、IS-LM分析主要说明什么问题?它的政策含义是什么?

北京师范大学1995国际贸易与货币银行学

招考专业:国际金融

一、名词解释(共计40分)

1.贸易条件 2.国民待遇3.普惠制 4.反倾销税5.流动性 6.信用货币7.格雷欣法则 8.货币市场9.最后贷款人 10.基础货币

二、问答题(1、2、3、4、题,每题10分,第5题20分,合计60分)

1.什么是“产品的生命周期”?它原国际贸易在何影响?

2.什么是国际经济一体化?它有哪些形式?

3.试述银行资产管理方面的商业贷款理论。

4.银行的中间业务有哪些内容?

南开大学经济学考研 篇6

目前管理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是各个招生单位自主命题,因此市面上出现的辅助资料和练习题数量不多,招考单位推荐的教材或者一些经典的管理学教材才是最核心的复习材料。为此建议考生在复习时应当遵循紧扣重点教材,构建知识结构的原则,第一步先熟悉教材,对各门课程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熟悉教材之后,就开始逐本的把教材详细的看一遍,辅导专家们建议考生自己边看边整理书面笔记,整理出知识脉络。要重视专业课的复习,每天花在专业课上的时间应不少于4个小时。另外,看书之前也可以先浏览一遍历年真题,弄清楚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从而有针对性地看书。

近几年管理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向考查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方面转向,主观题一般不再能从课本上找到现成答案。特别是案例分析题,需要对整个管理学某个学科的知识体系有整体的把握,并进行提炼,提出专业回答,然后进行分析展开。分析目录是掌握整个专业知识结构的最好方式,分析目录甚至是每章的大标题,更便于找到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这种方式构建好知识结构体系后,在答题时能够将案例或者简答题往自己的结构体系上靠。

在辅导的过程中发现不少考生,单个知识点都复习得很扎实,但是缺乏整体感,答题的时候往往是想到一点就答一点,往往答题逻辑混乱或者漏答了某些知识点。这就需要对教材上比较经典的案例进行思考和总结,西南政法考研网上的《复习精编》都是融入很多经典的案例,如果梳理一遍在考试的时候能够适时用上能够起到出奇不意的效果。一方面案例十分具有说服力,另一方面论述时答上一个或几个案例来解释你的观点显得专业功底比较深厚,思路比较有心意,能够提高得分率。

专业课的内容繁多,所以采用有效的复习方法也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专业课复习,考生首先要合理分配时间、利用时间。对于准备考研的学生来说,经过十几年的学习,应该有了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通常都是把需要背记的内容放在每天精力最旺盛的时候,且每门持续背诵的时间不能安排得过长。同时利用好每一段时间,做到通过每一时段的学习都能真正获得效果。

大学生考研前焦虑及相关因素分析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 在新乡医学院、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学院抽取2008年参加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应届毕业大学生488名, 年龄为20~25岁, 平均为 (22.90±1.20) 岁。其中男生252名, 占总人数的51.64%, 平均为 (23.03±1.09) 岁;女生236名, 占总人数的48.36%, 平均为 (22.76±1.31) 岁。

1.2 方法

采用考研前焦虑量表和考研焦虑影响因素问卷进行施测。 (1) 考研前焦虑量表由申鲁军编制[3], 共包括16个项目4个维度:情绪反应、生理反应、心态、注意分散与思维阻抑。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50, Spearman-Brown系数为0.792 ;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均揭示了量表具有很好的结构效度。 (2) 考研焦虑影响因素问卷由申鲁军等[4]编制, 共包括28个项目, 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2个纬度, 具体又可划分为:学校干扰、家庭干扰、社会干扰、考试干扰、复习不充分、动机干扰、低效能感、认知干扰因素和身体不适9个子纬度。问卷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00, Spearman-Brown系数为0.862;探索性因素分析揭示了问卷具有很好的结构效度。

在被试中进行团体施测, 发放调查问卷, 答题后回收问卷, 剔除无效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523份, 回收有效问卷488份, 有效回收率为93.31%。

采用SPSS 13.0软件, 运用相关、多元回归分析 (Stepwise) 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5]。

2 结果

2.1 考研前焦虑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考研前焦虑水平与各影响因素存在正相关。即各影响因素的水平越高, 考研前焦虑水平越高。见表1。

2.2 回归分析

以各影响因子为自变量, 以考研前焦虑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考察了对应每个自变量值的因变量得分的分布为正态分布;检验了每个自变量的VIF值均<5, 表明不存在共线性[6], 适合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 R值为0.736, R2值为0.542, 调整后的R2值为0.535, 估计误差为5.927, 显著性检验F值为81.144 (P<0.01) , 表明回归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9个因子中有2个因子 (家庭干扰以及社会干扰) 没有进入回归方程, 只有以下7个因子:复习不充分、身体不适、学校干扰、考试干扰、低效能感、动机干扰、认知干扰进入了回归方程。见表2。

多元回归分析的残差基本上呈正态分布, 表明该线性多元回归分析满足线性与方差齐性的假设, 本次回归分析正确有效, 据此得到如下回归方程:

方程Yi=14.874+0.785X1 +0.748X2+0.515X3+0.501X4+0.492X5+0.434X6-0.324X7

根据回归方程R2得出X1 (身体不适) 、X2 (低效能感) 、X3 (考试干扰) 、X4 (学校干扰) 、X5 (动机干扰) 、X6 (复习不充分) 、X7 (认知干扰) 可以解释考研前焦虑得分的53.5%。

3 讨论

有研究显示, 社会干扰因素对考试焦虑存在很大的影响[7]。但本研究在回归分析中, 社会干扰这一因素并没有进入回归方程, 也就是说, 社会干扰这个因素对考研焦虑的影响并不显著, 与申鲁军[8]研究一致, 原因可能与研究生就业难度逐年加大有关。通过回归方程可以看到, 身体不适、低效能感、考试干扰、学校干扰、动机干扰、复习不充分、认知干扰7个因子能显著地预测考研前焦虑水平。

对考生来讲, 由于考研复习的内容与所学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是不一致的, 很多科目都需要自学, 再加上临近毕业还要上课, 还要实习, 很多的事情再加上繁重的考研复习任务就使得考生显得力不从心, 常常感到疲惫, 而且考生这阶段没时间锻炼身体, 有些人还会抵抗力下降, 容易生病[9], 这反过来会降低考研复习的效果, 因此考生特别容易产生焦虑, 尤其是临近考试或考试期间生病的考生, 焦虑程度会更大。

自我效能感也会影响考生的焦虑程度,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考生的考研焦虑水平。对考生来讲, 如果自我效能感强, 觉得自己能力强, 自信心增强, 能使焦虑降低;如果自我效能感差, 总觉得自己能力低下, 注意指向内部, 认为自己的能力低下, 过分关注考研结果, 而不是关心考研的过程, 就会导致焦虑水平增高。

根据目前的考试规定, 只有初试过关才有考上的可能, 因此, 当时的考试情境对考生来说就显得非常重要[10], 有些考生可能复习得很扎实, 但是可能把这场考试看得太重或者受到考场气氛的影响, 导致严重的发挥失常, 有的人甚至“晕场”。

由于考研复习时间和正常上课时间存在冲突, 很多考生会觉得复习时间紧张, 有些考生便逃课复习考研内容, 但是学校对逃课行为都有一定的处理措施, 这使得考生非常焦虑。

近几年来,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后, 就业的难度更大, 因此很多大学毕业生为了逃避就业, 纷纷选择考研[11], 且考研动机强烈,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考生的考研焦虑程度[12]。

统考之前, 考生没有统一的模拟考试等方式来比较自己和别人的差异, 基本凭感觉来判断自己复习的程度如何。绝大部分考生在考前会感觉自己复习不够充分, 担心自己能否取得好成绩;同时也观察到其他考生的复习状况并不比自己优秀多少。所以复习准备方面一般不会引起考生的过度焦虑。

考生对考研重要性的认识和评价, 影响着考生的考研复习效果和考场发挥[13]。考生如果能正确认识考研, 其心态就会较为平和, 复习效率也会很高, 能正常地发挥;如果考生把考研看得过重, 认为考研关系到前途和命运, 关系到自己的面子问题, 其心态就会失衡, 把考研评价为一种威胁性情境, 进而产生焦虑感[14]。

大学生考研与就业的分析与建议 篇8

关键词:高校学生;就业形势;考研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152-01

一、考研与就业分析

考研与就业是当代高校大学生很难抉择的事情,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迅速增加,使得原本就不乐观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本科毕业生的学历优势不断降低[1]。从我国硕士研究生扩招之后,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为164.9万人,较2014年考研报名人数减少6.5万人。其中报考专业学位人数为72.6万人,较去年增长了4个百分点。这也是近6年来考研人数第二次下降。考研报考人数不断下降,招生不断增长,考研越来越容易。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讲,如果选择就业,本科学历含金量不高,在求职中竞争力不够,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如果选择考研,经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其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应该说比本科生要高,社会认可程度也相应提高,很多用人单位对研究生也刮目相看,但随着就业形势的逐渐严峻,三年后研究生的就业形势,跟本科生毕业时的就业形势相比,也未必能好多少[2],这正是多数大学毕业生面临选择时的两难境地。因此,面对考研与就业,高校毕业生应该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做出理性的判断与抉择。学术性强的专业适合考研,实践应用技术强的专业适合尽早就业。

二、大学生就业现状

(一)现实的就业问题。

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770万,比2015年增加21万多人,再次创下了毕业生人数的新高。毕业生人数得以增加,毕业生的质量是否也能得以保障。从企业来说,企业选择的空间大大提高,机会也增多了,所以企业就提高了择人标准。从大学生来说,一些大学生表达能力差,无法向企业展示自己的优点。还有一些大学生对人生过于茫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更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些什么。所以在对待工作上缺乏上进心,缺乏创新能力。这些都是现行高校毕业生存在的就业问题。

(二)做出明智的选择。

大学生不管选择考研还是就业,关键是应该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既可以选择认真复习考一个理想的学校,然后拿着高文凭去与其他普通求职者竞争,用你学到的知识体系来获得一个中意的职位;同样,也可以先就业积累人脉,在实际工作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没有哪条路是更好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3]。

三、考研备考建议

考研中工科、经济类、管理类的学生都会涉及考研数学,考研数学的成绩直接影响总成绩。对于考研数学给出以下建议。

(一)注重基础,实战演习。

历年很多同学反馈说,一看数学题很简单,但是一做就错了。从我们的经验来说,可以把同学们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同学是基础不牢固。第二类很多同学眼高手低,这个问题在很多同学中都有充分的体现。很多学生做题的时候是看题目,看答案,而不是做题目,所以我在这里强调,不管是哪一类同学,在以后各个学科的复习中,千万不能只看题,要实打实的做。目前这个阶段的很多辅导资料都是以例题加答案的形式呈现的,我建议大家在用这些辅导资料时,先不看答案,自己分析题目,也就是提倡同学自己来做,这样就不会出现眼高手低的毛病。

(二)紧抓考试大纲。

考研大纲是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指挥棒,所以大家在考研复习的时候,要紧抓大纲,考研大纲中规定的内容一定要复习到,考研大纲之外的内容可以不复习,所以我们考研复习要以考研大纲为基础。考研数学中体现了八个字,第一个了解,第二个是理解,第三个是掌握,第四个是会用。看到这四个词八个字的时候,一旦出现掌握和会用的时候,这条是必考无疑的考点,所以同学一定要抓住考研这样的重要字眼,熟悉考研大纲。

(三)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

考研命题现在不可能独立的考一个知识点,比如像求极限,一般求极限会用到洛必达法则和等价无穷小替换,用到洛必达法则,自然就用到了求导数,不会单独考察求极限的。所以大家要会把一个考点和一个考点综合起来。再比如微积分这部分内容,微积分是不分家的,这样一来不可能在一个大题中单独有一个微分,很可能还有积分,这就是横向联系,这样的题目已经体现出来了。但是会不会纵向考?也是肯定的,它会在概率论中出现的。比如说涉及到概率分布,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一般用二重积分来解决问题。这充分体现了考研数学由以前的单个知识点考试,变成了从点联系到命题,或者从一个学科跨到另外一个学科,这样一来,就把纵向联系解释清楚了。线性代数部分基本是一个独立学科,单独出题,但是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特别要根据每年线性代数考试的两个大题内容,找出所涉及到的概念与方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例如向量组的秩与矩阵的秩之间的联系,向量的线性相关性与齐次方程组是否有非零解之间的联系,向量的线性表示与非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讨论之间的联系,实对称阵的对角化与实二次型化标准形之间的联系等。掌握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对大家做线性代数的两个大题在解题思路和方法上会有很大的帮助。

四、强化训练

必要的题海是有的,但是我们不建议题海战术。如果不做必要的训练,你可能会说这些题都见过,但是就不会做。三个小时的时间要完成23道题,包括9道大题,如果没有见过这些题型,在如此紧张的情况下现场来想、来做是比较困难的。要知道熟能生巧,所以还是需要多做一些题目,多见一些题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大家在数学的复习过程中,千万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想一下子吃透,因为数学的复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郭世旭、翟蒲杰. 大学生考研与就业之抉择[J].学园,2014年16期.

[2]窦震海.考研VS就业-浅谈当代大学生的考研误区[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02.

[3]李根. 对大学生考研与就业的理性思考[J].学园,2015年底12期.

南开大学经济学考研 篇9

页面功能 【字体:大 中 小】【打印】【关闭】

一、简答

1.什么是攀比效应?攀比效应对需求有何影响?(5分)

2.为什么肯德基原意花成本印制、发放各种优惠券而不是直接降价?(5分)

3.一国经济在经历了初始衰退后,如何恢复到中期的自然产出水平?(5分)

4.投资水平主要依赖哪两个因素?写出投资关系式。(5分)

5.何为勒纳指数,用勒纳指数来测定垄断势力存在哪些困难?(10分)

6.储蓄的增加是否会在长期中引起消费的增加?为什么?

二、画图说明

1.画出这样一个人的以收入为变量的的效用函数曲线U(I),他在收入较低时为风险偏好型的但在收入较高时为风险规避型的,你能说明这样一个效用函数可能合理地描述一个人的偏好吗?(10分)

2.画图说明为什么污染的有效水平不为零。(10分)

3.画图分析:假设在名义货币变化之前,产出处于自然水平,请用AD-AS模型分析货币扩张对产出的短期与中期不同的动态影响。(10分)

三、计算

1.第六版平狄克教材327页原题12题。

(1)计算征收关税后呼啦豆的国内价格。(3分)

(2)计算关税给国内消费者、国内生产者、政府带来的收益或损失。(9)

2.第六版平狄克教材371页原题8题。

原题有两问,考题只有(b)和(c),(b)8分,(c)4分。

3.布兰查德《宏观经济学》第二版,中文版209页,从第二段开始,包括下面的一个表,要求把表中的数据推算出来,要写出过程。

四、论述(每题20分)

1.占座在大学很普遍……一段材料。

(1)大家为什么要提前花费这么多时间占座?结合经济学理论进行分析。

(2)占座是否符合经济效率?若不是,如何改进。

2.次贷危机导致全球衰退,中国出台部分宏观政策

一段材料,主要有贷款基准利率下调,免征个人所得税

提高出口退税率

十项扩大内需措施

南开大学经济学考研 篇10

二O一O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

(*请考生在答题纸上答题,在此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一、解释下列概念(28分)

经济人期望效用科斯定理投资边际效率凯恩斯陷阱自然失业率适应性预期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42分)

1、在丰收年份,农民收入反而减少,请解释这种经济现象?

2、消费者均衡条件是什么,为什么?

3、论述外部性的产生及其解决方法。

4、说明三级价格歧视的定价方式。

5、简述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度量方法。

6、如何理解储蓄—投资恒等式?

7、比较功能财政和平衡预算两种财政政策思想?

8、简述浮动汇率、资本完全流动下财政政策效果。

三、计算题(40分)

321、完全竞争条件下,单个厂商的成本函数STC=0.1Q-7.2Q+20Q+10。求:(1)

当P=50时,厂商的均衡产量和利润。(2)厂商停产时的价格。(3)厂商的供给函数。

2、若货币需求L=0.4Y-10r,货币供给M=200元,消费函数C=80+0.8Yd,政府税收 T=100元,投资I=150-5r,政府开支G=50元。求(1)均衡的收入、利率、投资。

(2)总需求函数。(3)政府支出从50增加到100时,挤出效应是多少?

3、某公司确定,在目前的价格下,其电脑芯片的需求在短期内有-2的价格弹性,其软盘驱动器的价格弹性是-1。(1)如果公司决定将两种产品的价格都提高10%,其销售量有什么变化?销售收入呢?(2)能否从已知的信息中判断,哪个产品会给厂商带来最大的收入?说明理由。

四、论述题(40分)

1、用乘数-加速数原理讨论经济的短期波动。

2、论述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南开大学经济学考研 篇11

【关键词】普通高等院校 在校大学生 考研心理

一、前言

近年来,考研热浪潮在国内席卷而来,考研者的心理素质变化对考研活动有诸多影响,而性别差异、报考院校差异、专业差异、跨学科领域等多种因素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又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下面就针对在校大学生的考研心理进行调查分析。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江西省某两所高校的4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调查问卷中试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针对学生考研动机设定40道问题;其次,针对学生考研焦虑设定16道题目;最后,针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设定60道题目。针对三方面内容分别采用五级、四级和三级的评分方法进行记录[1]。

三、调查结果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回收和有效的数据处理等程序,调查结果如下:首先,对考研学生中男生和女生的数据分析可知,考研动机有显著差异;焦虑程度有显著差异;心理健康有显著差异。其次,对考研学生中报考重点院校和普通院校的数据分析可知,两类考研学生的动机有显著差异;焦虑程度无显著差异;心理健康无显著差异。再次,对考研学生所属的专业进行类型划分,其调查结果表明:考研学生的动机具有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文科学生与理科学生、医学专业与其他理科专业两个方面;焦虑程度有明显的显著性差异;心理健康方面具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第四,依据学生报考专业进行类型划分,属于跨专业考研的学生与同类型专业考研学生的动机存在显著差异;焦虑程度和心理健康状况无显著差异。最后,就学校性质进行划分,调查结果显示:考研学生在动机、焦虑、心理健康等方面都不具显著性差异[2]。

四、结果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可知,不同因素影响条件下,大学生的考研动机、考研焦虑、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一定的差异。

第一,不同性别因素影响下,男生和女生考研者存在差异。就考研动机而言,男生的考研动机较女生强烈。绝大多数男生希望通过考研,能够在社会中创造更多的价值,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就考研焦虑而言,男生的焦虑程度较女生小。由于多数女生趋于感性化,情绪极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而产生波动;而男生则表现出过多的冷静和沉稳,故心态较好。就心理健康状况而言,男生心理问题相对较小,可能受焦虑程度的影响较小[3]。

第二,不同报考院校因素影响下,报考重点院校的考研学生与报考普通院校的考研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异。首先,报考重点院校的学生的考研动机更为强烈。究其原因,这类学生有着更高的目标,对自身有着更大的期望,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充分挖掘潜力,实现自我价值。报考普通院校的学生,更多是为获取硕士学位。其次,两类学生在考研焦虑和心理健康方面都未存在显著差异性,这与前人研究结果不一致。究其原因,现代大学生对社会现实的认知能力较强,明白随遇而安的道理。

第三,对于不同专业的考研人员而言,其考研动机、焦虑程度和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首先,就考研动机而言,理科学生的考研动机比文科学生强烈,医学生的考研动机比其他专业理科学生要强。一方面,文科生的知识内容属于人文性,更加注重内心体验,而理科学生的知识系统过于抽象化、逻辑化,参加考研,能够得到深造,提升自身能力。另一方面,医学学生的择业范围相对较为狭窄,且毕业难度相对较大,如果医学学生学艺不精,则难以毕业和走向工作岗位,所以医学生的考研欲望更加强烈。其次,文科学生的焦虑程度明显高于理科学生。主要由于文科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与解决能力相对较差,降低调节能力,故产生更多的焦虑。最后,文科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

第四,跨专业考研学生和本专业的考研学生在考研动机、焦虑程度、心理健康状况等方面的差异不显著。对于多数报考本专业的考研学生而言,多数选择重点院校,心中承受诸多压力。无论选择本专业还是报考跨专业的考研生,其考研动机多数偏于自身的喜好,因而不存在差异性,但是都会表现出一定的焦虑。

第五,对于师范类院校和非师范类院校的考研学生而言,其差异不够显著。首先,学生考研动机几乎相同,或为获取更高的学历,或为深造学习。其次,两类考研学生都可以自由选择院校、专业等进行报考,其放松状态较为明显,进而不会产生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

总之,通过对普通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考研心理调查分析可知,考研学生的动机和与心理健康呈现显著正相关,考研焦虑程度与心理健康同样呈现正相关。

五、结论

通过对江西省某两所高校考研学生的心理调查可知,性别、报考院校、各专业考研者、跨专业和原专业、学校属性等因素的不同,会对在校大学生考研者的心理素质有着不同影响。对于考研学生而言,出现心理焦虑状况较为常见,但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不良影响。所以,教育部等有关部门有必要针对普通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考研心理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有效解决策略,缓解考研者紧张心理,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建华.师范院校在校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研究——以山西师范大学为例[D].太原:山西师范大学,2013.

[2]王萍.新形势下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学生考研热现象剖析——以山西农业大学为例[D].太原:山西农业大学,2013.

南开大学经济学考研 篇12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科教兴国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也在蓬勃发展。如今, 考研究生的情况正如1978年恢复高考之后考取大学一样重要。现在社会从各个方面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更是加剧了考研的热度。2008—2012年, 考研报名人数从120万增长到了165. 5万, 报名增率由 -6. 8% 到9. 6%, 录取人数也由38. 6万增长到51. 7万[1]。与此同时, 女大学生参加研究生考试的比例正在急速增长。女大学生考研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比普遍的大学生考研这一现象更值得深思。

1. 研究生教育不断发展

为了使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结构跟得上高等教育整体发展速度, 跟得上社会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的增长, 研究生教育也随之扩大发展规模和加快发展速度。各个高校纷纷加大对研究生教育的投资, 使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物质支撑与保障, 这一点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2]。

2. 高校扩招使女研究生数量增加

加大教育投资, 改善办学条件, 从而为扩大教育规模, 增加教育机会奠定了基础。所以, 随着本科生中的女大学生人数的激增, 使参加考研的女大学人数也相对地在增加[3]。另外, 女大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高于男生, 尤其是外语女生比男生掌握得更好[4]。研究生考试科目中外语占有重要的地位, 所以女大学生在研究生考试中占有很大的优势。

3. 企业单位对高学历人才的需要逐渐增长

随着社会的进步, 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高涨, 反应到学历上就是对高学历人才的需要增长。尤其是世界500强企业、外企、国企和事业单位等。事实证明, 具有高等教育学历不仅影响人们最初的职业选择, 而且对以后的职业变换, 与较低学历相比也更为有利[5]。

二、女大学生选择考研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由于现在考研的成本越来越大, 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成本, 也包括机会成本。尤其是对于女大学生来说, 选择考研或者就业要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多, 也使得女大学生们在面临抉择的时候犹豫不决。那么女大学生自身会有哪些问题纳入考虑因素呢? 女大学生是就业还是考研, 这一选择对于个人来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 因为无论选择哪一条道路, 这都将影响一生。而对于家庭、社会来说, 女性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她们选择的道路对其在社会上的职能完成具有重大影响, 因此帮助女大学生做好二者之间的选择非常有必要, 也非常重要。为了解当前外语专业女大学生的就业状况, 探究女大学生选择考研或者就业的影响因素, 针对女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以供有关部门及当事人参考, 我们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我们结合调查统计结果, 从社会因素和自身因素两个大角度具体探究女大学生选择考研的影响因素。

1. 社会因素

2010年全国应届毕业生有631万, 而到了2013年全国有699万名高校毕业生。由于高校持续扩招, 以及现在大学生的专业与社会需求不对口的情况依然存在, 在本次所做的调查中女大学生对目前的就业形势预判不容乐观。51% 的女大学生认为目前的就业形势有点严峻, 但比起其他较低学历的人群仍有优势。26%的人认为十分严峻, 本科女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再将就业形势与就业预期结合起来我们可以得出, 如果女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就直接就业, 那么找到自己的理想中的工作是比较困难的。而在此就业形势下, 女大学生为了找到理想的工作和单位就要另辟蹊径, 倾向提高自己的学历和综合素质。

当代社会选择机制越来越强调教育资格和职业竞争能力。教育在精英地位获得中的重要性将进一步突出。教育与训练成为社会地位分配的主要机制。教育以及现代知识的价值得到了全社会的确认, 受教育程度成为影响社会成员自身发展包括社会成员向上流动的最重要的因素。“未来的中国, 人们将更注重于人力资本的投入, 教育和收入在决定人们职业评价与职业选择中所起的作用将稳步上升, 政治权力的作用将逐步下降。”[6]“如果以前的大学可以作为精英阶层与非精英阶层的分界线的话, 很快这个分界线将上升为研究生[7]。这个观点已经在现实中获得了验证。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 女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一员, 一方面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另一方面是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高涨, 以便于自己能够完成社会地位向上流动。

2. 家庭因素

家庭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且必不可少的。而对于女大学生来说, 家庭对其各个方面都会产生影响。尤其是在人生的规划上父母的意见或多或少影响着女大学生的选择。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对家庭这一因素进行了探究。

“多数女研究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来自于父母。”[8]由于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 因此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着生育的功能、经济的功能、教育的功能、休息娱乐的功能。随着经济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影响, 尤其突出了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 许多家长都希望孩子通过继续深造, 让孩子们有更好的发展。“家庭是女大学生考研的重要支撑后盾。”[9]

在探究家庭经济条件对选择考研或者就业的影响时, 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 如果家庭经济条件不好时你会选择考研还是放弃考研? 67% 的人选择了放弃考研直接就业, 从而缓解家庭经济困难。21% 的人选择考研, 但是若考不上就会选择就业。只有12% 的人选择了考研并且一定要考上。从这个问题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出来, 家庭经济条件会对女大学生产生影响, 尤其是在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时候会对选择考研或者就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与此同时, 除了经济上家庭对女大学生考研有很大影响之外, 在思想上也如此。“在我国子女在追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 往往服从或依赖于父母的安排。很多女大学生考研的动力是家长, 是为了给父母增光。”[10]由于女生相对于男生来说, 自主性较差, 因此比较容易受到父母观念的影响。如果家庭支持女大学生考研并给予鼓励, 女大学生便容易选择考研。

3. 个人因素

我们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 在被调查者中, 年龄在22岁的人数有187人, 年龄在21岁的有104人。二者加起来占据了调查人数的80. 8%。年龄在20岁以下的有44人, 占总数的12. 2%, 23岁以上的有15人, 占总数的4%。而在后续统计结果中显示, 在被调查者中, 有225人认为自己的年龄适合考研, 占总数的62%, 78人认为自己的年纪选择考研有点大, 但是不妨碍考研, 占总数的22%。而有40人认为自己年纪过大, 不会选择考研, 占总数的11% 。占据总数5% 的人认为自己选择考研时不存在年龄的顾虑。

女大学生之所以会将年龄列为考虑因素, 主要是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从企业用人的角度, 二是从自己结婚年龄的角度。

( 1) 从企业的角度看年龄的影响

正常女性在23岁左右大学毕业, 完成研究生硕士的学业的年龄正常范围为26 ~27岁。而这个时候正是女性结婚生子的高峰时段。市场经济迫使企业以效率第一的原则选择劳动力, 从企业长期用工的经验来看, 女性员工与男性员工相比成本高效率低。成本高具有多方面的理由: 其一, 生育和抚养孩子会耗费女性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家庭和工作不能兼顾。其二, 我国政策规定女性生育费用由所在的单位报销, 产假期间的工资和奖金照发。其三, 女性比男性早退休, 比男性领取退休金的时间要长。因此多数企业不愿意投资于预期工作时间不长、不稳定、精力不集中的女性员工。因此, 对于企业来说, 如果刚刚聘任未生育的女研究生, 很有可能在其进入公司的一到两年内结婚生育, 这样将会使企业产生低效率、高成本。

( 2) 从女性自身的因素来说

当女大学生考上研究生后, 随着眼界的开拓, 她们的择偶观念和择偶范围都会发生改变, 对男性伴侣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男性更希望女性在学历上至少不要高于他, 因为在我国这样的一个男权社会里, 男性是不太希望找一个比自己学历高的妻子, 他们需要在妻子面前保持优势, 树立男性的权威[11]。当女大学生成为研究生, 不仅眼界到得提升, 择偶标准也会随之提高。但是, 面对具有高素质的女研究生, 一般的男性不是因为自己学历够不上不敢追求, 就是高品质的男性因为对配偶同样的要求, 以自身条件完全可以找到学历稍低但是其他条件更好的女性, 不一定非要要求是女研究生的学历。这就使很多的女研究生特别是女博士在择偶的自我限制下错过了恋爱的最佳年龄。

( 3) 个人的就业预期

现代的女性越来越独立自主, 随之而来的便是女性越来越高要求的经济独立。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来说, 选择自己今后自己满意和喜欢并以此为乐的工作是意义重大的。为此, 我们特地针对女性的就业预期作了相应的问卷与分析。

本次调查将就业单位划分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私营企业、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和其他等类型, 女生重点考虑的因素依次为职业稳定、收入、升迁机会、能运用所学知识、压力、挑战性。

在参与本次调查的女大学生中, 24% 选择了收入高的工作, 28%选择了职业稳定, 18% 选择了要有升迁机会的工作, 12%选择了能运用所学知识的工作。而选择压力小工作轻松的和富有挑战性工作的各占9% ( 见表1和图1) 。

而在表2和图2中我们可以看到, 54% 的问卷参与者选择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 37% 的女大学生选择了三资企业, 9%的人选择了私营企业和其他。

根据以上图表我们可以得出, 大多数的女大学生的理想单位分成两类: 一是事业单位这类非常稳定的职业, 二是具有升迁机会或者收入高的单位。前者对女大学生的学历有着硬性的要求与规定, 而后者成为研究生女性更容易具有升迁机会和高收入。

( 4) 就业预期对考研的影响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 女大学生为了找到自己理想中的单位, 更加倾向于选择考研。现在对于女大学生就业门槛越来越高, 许多用人单位对学历要求很高, 简单的本科文凭已经远远不够。尤其是高校、行政、事业单位以及研究所这些工资高、待遇好的工作单位, 在引进人才时必须是硕士以上学历。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女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一分子, 在思想上和意识上走在社会的前列: 追求好的工作环境、较好的待遇和福利、自己喜欢的工作等等。为了将来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 她们只有通过刻苦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综合素质。这样考研就成为满足高层次需要, 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自我价值的捷径。

三、应对措施

1. 学校采用适合适当的方法促进女大学生考研

( 1) 利用学校各类资源对女大学生进行宣传。针对目前的社会环境以及就业形势, 学校有义务、有必要动员大学生选择考研。专业课教师可以在上课的时候向大家宣传提升学科专业学习深造的必要性, 学院可以通过形势与政策课为大家进行分析、进而达到宣传的目的, 也可通过召开动员大会, 指导大学女生进行合理选择。

( 2) 为女大学生提供最新的考研政策、动向解读等。学校可以以学校为大本营, 以二级学院为基本单位, 及时关注各类考研咨询, 经过整合处理传达给女大学生, 帮助她们对目前的考研形势进行分析, 从而有助于她们合理利用及时信息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 3) 利用各种资源为提高女大学生考研成功率助力。充分利用学校教师以及校友的关系网, 可以获取一定的信息, 将信息及时地告知考生, 有助于考研成功。

( 4) 应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和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学校应着重考察和研究用人单位的需求, 根据用人市场的需要变化设置或更改专业, 并且注重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和社会实践的锻炼, 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适应不同用人单位的需求, 从而顺利地就业。

( 5) 针对性地加强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学校应该在学生毕业之前给予一系列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并给予面试技巧等指导培训, 从而增强其就业的竞争能力。

2. 家庭应该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支持女性考研

作为女性想完成社会向上层流动, 首要途径就是提升自己的职业地位。因此对于女大学生来说, 选择考研是快速提高社会地位, 完成向上流动的最佳途径。因此父母首先从经济上给予支持, 至少不会因为经济的问题而困扰孩子。其次从思想上支持鼓励孩子继续深造, 提升他们的各项素质指标。

3. 女大学生自己考虑清楚, 留有余地

( 1) 确立方向, 选择考研

近年来, 受就业形势恶化的影响, 硕士研究生就业压力逐渐加大, 在就业形式恶化的背后, 女性就业者更是首当其中。为防就业歧视, 创建公平就业环境, 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发布了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通知中强调, 用人单位不得对求职者设置性别、民族等条件, 招聘高校毕业生, 不得以毕业院校、年龄、户籍等作为限制性要求, 不得将毕业证书发放与高校毕业生签约挂钩等。就业歧视无论在哪个国家都会有, 公司招人有很大的自主权, 歧视问题很难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女大学毕业生唯有通过不断学习, 努力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才能吸引用人单位。

( 2) 把握时机, 利用学校较好的环境进行考研准备

学校所能提供的环境与条件, 以及师资力量都是可以接触到的。相较于家庭或者社会的其他环境, 女大学生应该将学校环境充分利用起来。在安定的学术环境下, 为考研成功增加几率。

( 3) 多种渠道了解新的政策规定, 了解考研的最新动向

考研成功与否一方面是靠着自己的努力, 但是也有部分是依靠收集的信息是否完整齐全, 是否紧跟时代趋势等等。因此掌握最新的动向十分有必要, 而女大学生可以多种通过渠道了解信息: 政府网站、各大新闻媒体、各大培训机构、亲朋好友以及学校教师等等。

( 4) 确定考研, 坚持到底

如果女大学生确定考研就一定要坚持下去。然而由于种种原因, 家长的催促, 同学积极找工作等等都会给考生造成影响, 从而半途而废。因此女大学生在确定考研之前, 最好能够自己分析选择考研的原因、考研的目的、考研成本等等。经过合理的综合分析之后, 女大学生可以调整好心态, 坦然面对周围环境中的种种变化, 从而坚持到底。

发展女性高等教育是顺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经济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女性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从五个角度来分析影响女大学生选择考研或者直接就业的因素, 我们从中可以得出: 在中国这样较为传统的社会里, 女大学生在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需要考虑的因素颇多: 年龄、婚恋状况、就业预期、就业形势以及家庭条件。这五个方面中年龄、婚恋状况和家庭条件紧跟女性的传统社会角色———成为一个合格的女儿、妻子, 一旦这样的角色完成起来有障碍, 即使自己想继续深造, 女大学生也很难选择考研这条道路。与其相应的对策是: 社会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 国家加大法律政策的落实力度, 家庭为完成女大学生的社会向上流动提供支持与帮助, 女大学生自己也要树立自强自信自立的意识, 摆正心态对待考研, 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提高自己, 从而适应社会的需要。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 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倾向于选择报考研究生, 但是会在毕业直接就业和考研之间犹豫不定。基于此, 通过问卷调查, 从社会因素和自身因素两个角度, 研究分析女大学生选择考研或者就业的影响因素, 据此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案, 以期帮助女大学生做出理性合理的选择, 同时也为相关部门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女大学生,考研,就业,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2[K].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

[2]李强.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3:100-150.

[3]李艳.当前女大学生考研现象的社会学探讨[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4]李银河.女性权利的崛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5]陈京.用布迪厄的资本理论解析我国女大学生考研现象[D].南阳:南阳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012.

[6]许欣欣.从职业评价与择业取向看中国社会结构变迁[J].社会学研究, 2000, (3) .

[7]李冰仙.从就业难看大学生考研热的原因——基于职业地位获得目标的理性选择视角[D].合肥: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8]翁少娟.大学生考研动机探析——基于对16名大学生的访谈分析[M].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011.

[9]吴伟伟.女大学生考研心理解析[D].聊城:聊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10]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130-134.

上一篇:中央储备肉管理办法条文下一篇:热门年终客户答谢会董事长霸气精彩的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