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养性经典故事

2025-01-21

修身养性经典故事(精选7篇)

修身养性经典故事 篇1

1. 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2. 不可说。

3. 沈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4. 有时候我们要冷静问问自已,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5. 信佛,学佛,不是为自己,乃是为切苦海中的众生。

6. 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7. 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8. 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9. 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10. 我们确实有如是的优点,但也要隐藏几分,这个叫做涵养。

11. 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12. 若能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

13. 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14. 我们大部份的生命都浪费在文字语言的捉摸上。

15. 用平常心来生活,用惭愧心来待人,心来处事,用菩提心契佛心。

16. 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17. 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18. 白白的过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样。

19. 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修身养性经典故事 篇2

《如果相遇是天意》是著名言情小说作家瑛子的最新力作, 作品选题独特架构巧妙, 悬念丛生, 从情节到人物都让人欲罢不能, 堪称都市题材中的精品之作。

故事从一个帅气十足出手不凡的“空哥”说起, 众多空姐心中的“男神”王豫是某家航空公司的空警, 阴差阳错与珠宝设计师赵雅琪在万米高空的飞机上相遇, “男神空警”和“冷艳女总裁”离奇邂逅, 王豫本是帮母亲追讨一笔被拖欠的欠款, 却先后遭遇欠债人失踪、女友背叛、成为冷艳霸道总裁女友心中的敌人……

瑛子是圈内知名的“故事高手”, 影视、小说当红两栖作家, 著有《爱了散了》《宝贝战争》《老公的秘密》《婚刺》《非常常家庭》等十余部都市婚恋小说, 被读者誉为为“婚恋小说中最特别的一支笔”。

其作品选题独特, 戏剧张力十足, 关注注社会各阶层民众生存状态, 富有强烈的人文关关怀及悲悯情怀。小说故事架构精致, 情节跌跌宕, 擅长悬念设置, 颇受影视界人士喜爱。。《小说月报》先后刊出其《宝贝战争》《重返返爱情》《老公的秘密》《婚刺》等多部长篇作作品。其中《婚刺》荣获第十五届小说月报百花花奖原创长篇小说奖。

热播剧《宝贝战争》原著, 2008年曾连续88周位居新浪读书日排行第一, 连续3个月月排行行第一, 点击率超过3000万。描写无性婚姻的作品品《爱了散了》, 一经改编成电视剧, 在北京、上海播出时创下同期排行第一的收视佳绩。

瑛子给自己的作品提了两个标准, 第一不重复自己, 第二讲好每一个故事。如今, 看这部《如果相遇是天意》摒弃了时下很多婚恋作品中的绝症、车祸、失忆、家斗等烂俗情节, 没有这些所谓“引爆点”, 如何让故事好看?

作者通过自己手中的这支“独特的笔”, 很好的做到了这点。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 根本猜不到下一个情节会是什么。山穷水尽之际, 恰遇柳暗花明, 在读者意料之外, 却又合情合理。为了了解作品中一个接一个的悬念, 只好不停地看下去, 而每一处的意外转折, 或飞流直下, 或峰回路转, 不悖生命的本能与生活的常态, 可谓让人心悦诚服。

本书策划人魏童提到, 这虽然是一部虚构小说, 但故事的主人公和情节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作者故事主题之一提到的“权益”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平常我们都不会把权益挂在嘴上, 但是当个人权益受侵害时, 我们会感到委屈、不平甚至愤怒, 进而会本能地寻求公平、追讨权益。通过主人公王豫, 作者表达了一种信仰, 即对真理的执着与坚持;写了一种精神, 锲而不舍地做事;写了一种力量, 不畏强权与强势;写了一种寄托, 心灵向善向美向纯粹的依托。本书一经上市, 已经引起一些知名影视公司的注意, 特别是北京轻一点投资公司已经提前介入了这个项目, 希望从资本层面深入运作这部作品。

著名编剧宋方金对这部作品的评价很高, 他提到:生活是草, 故事是草原;生活是雨, 故事是彩虹。瑛子的故事是风吹草原、雨后彩虹, 是我们理想中故事的模样。

修身养性经典故事 篇3

《大学》和《中庸》原是《礼记》一书中的两篇文章。《礼记》,即《小戴礼记》,共49篇,是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的一部著作。

《大学》一般认为反映了春秋末期孔子弟子曾参的思想,很可能是由曾参的弟子最终写定。它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是大学的价值取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也被称为三纲领,它们实际说的是同一个内容,即修德为政。有了最高的原则及理论思想,接下来就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途径修德为政的问题。这就是三纲领统帅之下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今,我们大多只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际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它们是修身的前提和条件。在《大学》的作者看来,这“八条目”本末始终的秩序,就是建立社会和谐的秩序。当每个人都诚意、正心、修身之时,家庭和家族便会见贤思齐地形成和睦安定的基本单位,于是国家也会井井有条,那么天下就会形成良好的伦理道德秩序,实现大治。可见,《大学》是从最基本的人性自觉谈起,最后落实到为政治国上去,其核心“三纲领八条目”被后世修德者奉为圭臬,也被为政者奉为宗旨加以提倡和遵守。

《中庸》一般认为其作者是孔子的孙子子思。子思写《中庸》的原因,南宋理学家朱熹解释说:“子思子忧道学之失传而作也。”也就是说在孔子去世后,面对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子思担忧儒家思想会因竞争而没落,于是写《中庸》加以弘扬。《中庸》开篇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意思是肯定人性中“至善”的本质是天赋予的,人能遵循这种天赋的本性便是“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自身便是教。随后又解释说“道”是人一刻也不能离开的,人若想修“道”,首先应该追寻自己内心中的道德本性。这里,《中庸》与《大学》有些不同,《中庸》的重点在于讨论性情的表现形式和尺度,它认为,人除了内心的道德本性要自觉把握外,还要把握性情萌发之后的节度,因为人性中除了道德理性外还有情感的成分,于是提出了“中庸”这一概念。所谓中庸,就是中和,即情感在道德本性与礼仪规范所要求的尺度内的表现,他强调情感的抒发要有节度、有原则,不温不火、不过也无不及。

《大学》和《中庸》虽然成于不同时期,但二者却有着内在的联系。《大学》讲的是如何“为人”和“为学”,是一篇实现人生理想方法的纲要;《中庸》讲的是“为人”和“为学”的道理,是一种贯穿人之 一生的认识论。二者互为表里,互相补充,是儒家“内圣外王”理想的典型体现。例如,《中庸》论述知、仁、勇这三种美好品德,就与《大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遥想呼应。“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总之,《中庸》为《大学》提供了理论基础,是《大学》的根柢所在;《大学》为《中庸》提供了实践方法,是宣传《中庸》的方法论。

朱熹为什么要为《大学》和《中庸》单独作注?

隋唐以前,《礼记》还未被确立为儒家经典,《大学》和《中庸》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注释和研究的著作不多。

隋唐时期,《礼记》开始为学者们所重视。特别是唐太宗命孔颖达等人撰定《五经正义》(五经即《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左传》),这标志着《礼记》取得了儒家经典的地位。随着《礼记》地位的上升,《大学》和《中庸》的地位也有了相应提高。这段时期虽没有相关研究著作出现,但一些学者已关注到其独特思想价值所在。最著名的是隋末唐初大儒王通,其著作《中说》的儒学思想体系,主要就是根据《大学》和《中庸》建立的。到中唐后的韩愈、李翱,已经把《大学》和《中庸》作为其创立儒家心性学说的重要思想依据。

入宋后,义理心性之学兴起,《大学》和《中庸》自然受到青睐。宋初统治者甚至亲自抄写《大学》和《中庸》,赐予臣下学习。与此同时,《大学》和《中庸》也成为皇帝经筵进讲的基础教材。儒士和理学家们对《大学》和《中庸》更是热衷,研究著作层出不穷,《大学》学、《中庸》学,循此而兴起。

北宋的程颢、程颐(后称二程)开始把《大学》和《中庸》作为独立的专经大力加以表彰,并与《论语》《孟子》相提并论。正如《宋史》所说:“(二程)表章《大学》《中庸》二篇,与《语》《孟》并行。”后世“四书”的概念于此初步形成。二程还进一步认为这四部书构成了完整的儒家心性论体系,其内在结构是:《中庸》是讲“理”的,《大学》是入德之门,《论语》《孟子》彰显了孔孟之道。

由于二程的表彰,《大学》和《中庸》的地位日渐凸显。南宋时,受学于二程弟子的朱熹认为《大学》和《中庸》是二程学问的基础和真道理,而《学》《庸》《论》《孟》四部书代表了由孔子经过曾参、子思传到孟子这样一个儒家道统,二程和自己则是这一中断已久的道统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于是,他决定给这四部书分别作注。对于《大学》,朱熹在二程的基础上,重新厘定次序,分经一章、传十章,并认为“格物致知”章已经缺失,做了著名的《补传》,终成《大学章句》。对于《中庸》,朱熹更是下了许多功夫,他“会众说而折其中”,写成《中庸章句》,使《中庸》的主旨支分节解、脉络贯通、详略相因、巨细毕举。《大学章句》《中庸章句》与《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合称为《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之名由此而定,《大学》和《中庸》也正式从《礼记》中脱离出来,成为专门的两部著作。

朱熹对《大学》和《中庸》的注释,可谓体大思精,是朱子理学的结晶与缩影,也是孔孟之学的津梁。它不仅奠定了理学的基础和理论框架,而且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中国哲学的内涵,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理论贡献。朱熹本人也因此成为儒学的集大成者和被后世景仰的一代名儒。

此后,《四书章句集注》一书被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推崇。南宋理宗曾下诏盛赞此书“有补治道”。从元代开始,《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各级学校的必读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理学也成为官方哲学,对中国社会思想产生了深远且巨大的影响。

nlc202309021112

《大学》和《中庸》的现代启示

近代的孙中山先生,曾赞赏《大学》中的“格物致知、修齐治平”是“应该要保存”的中国的“独有宝贝”。的确,作为儒家经典的《大学》和《中庸》,其蕴含的思想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首先,它们同时强调“慎独”的修身理念。《大学》记载:“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中庸》也说:“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所谓“慎独”就是“不欺暗室”,即在独处之时也能保持高尚的节操。历代人物,像柳下惠坐怀不乱,东汉杨震慎独拒贿,宋人袁采“处世当无愧于心”,元人许衡不食无主之梨,曾国藩“日课四条”:慎独、主敬、求仁、习劳。凡此种种,均极好地体现了“慎独”之功。作为儒家思想的精华,“慎独”至今仍具有生命力。第一,它强调了道德自律,可以使人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特别是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制度建设还有待完善。人们在缺少监督的情况下,个人的慎独意识就显得不可或缺。第二,慎独思想蕴涵着持之以恒、自强不息的精神。作为一种道德境界,慎独非一朝一夕之事,它需要通过长期实践锻炼才能达到。这个过程,就培养了我们一如既往、慎终如始的毅力和品格。

其次,它们都认为“诚”是道德的根本。“诚”“诚信”作为一条道德规范在儒家的道德体系里,受到了高度重视,被视为“进德修业之本”“立人立政之本”。能够诚于中者,必信于外。因此,《大学》充分地肯定了“诚意”在修身环节中的重要作用,把它视为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环节。而《中庸》则用了更多的篇幅对“诚”的价值给予高度的赞扬。如“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并说“不诚无物”。在当今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诚实守信作为一条根本的道德准则更是不容忽视,它决定着一个人、一个单位乃至一个国家的成败得失。

最后,它们的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启发性。对于中庸,人们曾一度认为是“和稀泥”“折中主义”,这其实是一种误解。“中庸”强调的是“度”的把握,具体表现为执两用中、过犹不及、和而不同、因时制宜,这些理念对当今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与整个社会的稳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中庸》还提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体现了和谐相处、宽容包纳的价值理念。与此相仿,《大学》则提出通过正心诚意等道德修炼获取个人身心的和谐。主要体现在通过“格物致知”,知晓“本末”,“知其所止”的方法来正确把握诸如义与利、能力与职位等各种复杂的关系,从而提升个人素养,实现人生的价值。另外,《大学》还说:“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并提醒君王“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这是主张以“仁政”“德治”并御的施政理念来实现社会与国家的和谐,而仁政的精髓就在于“以民为本”,即从政者不但要重视民众的呼声,而且要顾及民众的利益需求。这对于当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工作不无借鉴意义。

《大学》《中庸》选读

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选自《大学》)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向新,在于使人的道德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有坚定的志向,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神安定,心神安定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的道理。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自身品德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中庸即中和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选自《中庸》)

天赋予人的禀赋叫作性,顺着本性行事叫作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作教。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慎畏惧的。越是隐秘的事情越是容易显露,越是细微的事情越是容易显现。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更要谨慎。喜怒哀乐各种情感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作“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作“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则是天下普遍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的生长便繁育了。

修身自律经典台词 篇4

人干点好事儿总想让鬼神知道,干点坏事儿总以为鬼神不知道,我们太让鬼神为难了。

多俏皮的一句话啊,尤其是后半句“我们太让鬼神为难了”说得太巧妙了,它表面上是在为鬼神鸣不平,更深的言外之意是在讽刺某些人的虚伪和两面性,讽刺他们做了好事就尽力张扬,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做了坏事就全力隐瞒,盼望着神不知鬼不觉的“小丑”作风,一针见血、入木三分。

修身养性经典故事 篇5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崇尚礼仪,具有优良的礼仪传统。千百年来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讲究礼仪名人美谈。孔融让梨给父母兄弟,张良为老人穿鞋而得天书流传至今,仍然被人们赞颂。伟大的中华民族被称为礼仪之邦!孔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我们的祖先是充满智慧的,他们知道礼仪的价值,因而倡导了礼仪,发展了礼仪。

可是中国虽然号称礼仪之邦,但现在却被世界很多国家排斥在礼仪国家之外,是自诩过了头,还是现在的要求和标准提高了,而我们的礼仪却没有与时俱进?眼看着一家家礼仪公司成立,礼仪和文明行业方兴未艾,学礼之风日盛,商务的高度发展伴随着礼仪的一路高歌走来,无论在公众场合,还是对外交流上,礼仪都被当作一门新的学问提出来了。有人惊呼:中国的礼仪之邦称呼何在?五千年文明何在?

现在世博将近,上海也即将面临全世界的关注,我们身为上海的小主人,自然必须担当起迎接外宾的重任,自然要学好文明礼仪,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文明形象,重视起自己的言行举止。

身边的文明故事处处呈现,大家猜猜看,这次我讲的故事的主人公,“她”是谁呢? 故事发生在星期三,我吃完午饭,一个人慢慢腾腾的往教室走,经过学校楼梯口的垃圾桶旁时,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正蹲在地上,我好奇的走过去,原来是她看到垃圾箱旁边掉落的许多的桔子皮,正在把他们一个一个捡进垃圾桶里,我看了连忙帮她一起捡。就在我们快完工时,一块桔子皮从天而降,掉在了地上,我们抬头向后看去,一个小男生竟然正满不在乎的边往地上吐籽,边大摇大摆的往教学楼里走。他看了我们一眼,仍然是没有带着丝毫歉疚。我生气极了,但是她却不动声色的把地上的桔子皮捡进了垃圾箱。然后拦住了小男生:“小同学,你知道你刚才做了些什么吗?”“我做了什么啊,谁看见了!”小男孩的话语让我大动肝火,但是她却拉住了我,对小男生说:“你把垃圾乱扔,是不是做错了。你遵守学校的行为守则了吗?你为自己的班级摸黑了,你知不知道!”小男孩没有说话,只是头低了下去,手指不住的在身前打圈,有些后悔与尴尬。“你回班级里好好想想,下一次不要在犯同样的错误了。”看到小男孩有所悔改,她笑了笑,说。后来,我无意间问起那天的缘由,她的一句话,让我十分震撼:宽恕也是一种文明,受罚比认识到错误更重要。

故事讲到这里,想必大家都已猜出她是谁了,是的,她就是初三(1)班的陈玉柳同学,我们也要以她为榜样,学习她内在的良好品质。

我们要明白文明有时只是一张纸的厚度,一弯腰的高度,亦或是一个垃圾桶的距离。要做到文明其实很简单。比如:做公共车的时候看见有老弱病残孕让座,上车的时候主动购票;把吃的瓜子皮放在一个小方便袋里,吃完的时候把它扔进垃圾箱等等的一些小事。其实,文明就在我们身边。

文明就是这样,“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我们也要提醒自己“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经典名人故事精选小故事 篇6

顾恺之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画家。他非常重视画人点睛的技巧。古书记载说,他曾给人家画扇面,扇面上是魏晋名士阮籍、嵇康的像,但都没有点上眼珠,就把画给了人家。扇子的主人问他为什么不画上眼珠,他郑重其事地说:“怎么能点上眼珠呢?点了就要说话,变成活人了。”

顾恺之这种传神点睛的艺术造诣,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他几十年刻苦学习的结果。顾恺之从小死了母亲,稍长大一点,他每天缠着父亲追问母亲的长相。父亲被儿子的情思所感动,便不厌其详地叙述了母亲的长相和衣着。顾恺之把这一切都牢牢地记在自己的脑海里。八岁那年,他忽然向父亲要笔墨,说要给母亲画张像。父亲说,你连母亲的样儿都没见过,怎么画呢?小恺之说:“我就凭您 说的画,一天画不像画两天,两天画不像画三天,一定要画像了为止。”

于是,顾恺之每天都在精心作画,画好了就给父亲看,

修身养性经典故事 篇7

恰逢今年是美国女作家雪莉·杰克逊 (1916-1965) 辞世五十周年, 本文探讨她的代表作品《抽签》 (1) , 以此方式纪念这位故事大家。《抽签》于1948年6月26日刊登在杂志《纽约客》上, 而故事的开头就清楚地指出了仪式发生的具体日期———6月27日, 二者仅相差一天, 真是一个耐人寻味的巧合。也许, 作家在用这样的巧合营造出这场集体施暴行为就发生在当时美国某个村子的氛围。故事一经发表就引来争议无数, 既给作家带来了更广大的社会知名度和文学界更多的认可, 更给她引来了读者甚至家人的质疑与反对。即便如此, 这个颇具魔力的故事仍然吸引着读者阅读与讨论。以中国知网上的数据为例, 从1994年到2015年, 这十来年间共有六十几篇期刊论文讨论了它的形式、内容、主题、写作手法等方面。从各年期刊上的文章总数看, 2007年至今是这个故事最受中国文学界关注的几年, 这也证明了它的文学价值与艺术感染力历久弥新, 随着时间的推移, 依然散发着独特魅力。

象征在文学里似乎是一个寻常的词汇, 这种写作手法司空见惯, 几乎每个作家都会使用。我们通常理解的文学中的象征是指“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的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或感情” (见《现代汉语词典》的“象征”条) 。而英语当中的symbol一词的原意是“分成两半后用以辨认持有者身份的信物” (托多罗夫:3) 。本文借用茨维坦·托多罗夫的解释, 象征包括直接意义、象征意义与能指 (ibid., 5) , 利用这三个概念分析文本, 可以得出一些新的有趣的结论。比如, 因为大多数英语词汇本身包括几层含义 (其中会涉及本义与转义, 词汇含义的历史变化, 比喻的使用等语言现象) , 会导致象征意义的不确定性与多重性。这种象征的不确定性有时候就表现为“若干象征意义之间的犹豫” (ibid., 6) 。另外, 因为读者文化、身份、教育、信仰、职业等诸多方面不同, 对同一个词汇的象征意义的解读会呈现出不同理解, 这使得读者对同一个文本的分析会提出一些相似或者迥异的观点。本文以《抽签》中的若干重要人物的姓名为例, 分析这些名字的直接意义与象征意义之间的关系, 并以此确立各个典型人物的形象及与故事主旨之间的关联, 最后得出主旨之所在。

2. 众生相

这个不知名的村子约有三百人, 明确提到姓氏的家庭有十八户, 姓名俱全的人物有十六人。其中, 着墨较多的人物包括受害者哈钦森一家 (丈夫比尔, 妻子苔西, 已嫁女儿伊娃, 小比尔, 南希和小戴夫) , 权力集团及家族成员 (萨默斯先生, 哈里·格雷夫斯先生、格雷夫斯太太, 马丁先生、长子巴克斯特·马丁、小儿子博比·马丁等人) , 村里年纪最大的沃纳老人, 村民德拉克罗伊克斯一家 (小儿子迪基·德拉克罗伊克斯、德拉克罗伊克斯太太) , 村民史蒂夫·亚当斯, 村里的弱势群体邓巴一家 (母亲珍妮·邓巴、大儿子霍勒斯) 和沃森一家 (母亲和儿子杰克·沃森) 。下面选取其中几位人物的姓名分析其直接意义、象征意义与人物形象之间的关系。

象征手法“包括象征体和本体两个方面, 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必须要有内在联系, 通过艺术家对本体事物特征的突出描绘, 会使艺术欣赏者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 从而领悟其中内在的含义” (张莉:19) 。采用上面的观点分析受害者夫妇二人的名字, 得出的结论是看似朴实守规矩的丈夫却是绝情狠辣之徒, 看似爱家外向的妻子却是贪生怕死之辈。比尔 (本体) 一词有“保护”之意 (直接意义) , 象征着作为一家之主的丈夫 (象征体) 是一个沉稳可靠之人 (象征意义) , 而他与萨默斯先生之间的对话也能证明这一点。然而, 在抽签的结尾, 比尔夺过妻子手中的纸条, 只为早点送妻子上路, 这说明名字的直接意义与象征意义虽然吻合, 但与人物的动作所代表的含义截然相反, 讽刺效果十分鲜明。同理, 苔西一词有“收获者”之意 (2) , 为了秋天粮食丰收而进行的仪式, 带给苔西的收获却是死亡这种结果, 不可不说是讽刺至极。

乔·萨默斯先生经营煤炭生意。萨默斯一词的本义是“夏天”, 也可以理解为事物的“全盛期”, 这个名字刚好与抽彩的季节相符, 象征着萨默斯先生如日中天的社会地位。哈里·格雷夫斯先生是村里的邮政局局长, 摸彩活动的官员格雷夫斯一词的本义是“坟墓”, 也有“庄重、肃穆”之意, 象征着“把抽彩活动主持得庄严有序、肃穆可畏”的格雷夫斯先生的最终命运不过死亡二字 (王群:197) 。马丁先生经营杂货店, 抽彩的重要道具黑匣子有时也放在店里的货架上。前两位是村子里的当权者、抽签活动的主持者, 马丁先生及大儿子巴克斯特从旁协助打下手。论及权力的高低, 萨默斯先生可谓村里的第一人, 这代表了经济力量决定了社会地位, 同时说明夏日献祭以求丰收的根本不过利益罢了。为了维护自己经济与社会地位的萨默斯先生仿佛牧师一般, 引导着众人走向疯狂杀戮的彼岸。和蔼可亲、友善多礼的萨默斯先生是不可违逆的权威的代言人, 象征着这年复一年始终维持着的传统所背后的统治力。“作为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联姻的双方, 萨默斯和格雷夫斯象征着村子里的上层特权阶层, 他们共同控制着村子里的经济命脉和社会活动, 蛊惑愚昧的村民盲目地参与这一貌似神圣的社会公益活动, 实则杀人活动” (刘卫国:43) 。而从能指这个概念看, 萨默斯一词听起来比较干脆利索, 格雷夫斯一词的音响效果会让人联想到沉闷拖沓的东西, 这两点暗示性的分析恰好与其象征意义相符。另外, 马丁一词与战神有关, 象征着武力与力量, 马丁父子就像维护传统权威的打手, 武力威胁的力量不容小觑。萨默斯、格雷夫斯与马丁这三个姓氏的本义与象征意义达到了统一, 并且因为词汇本身含义的多样性, 导致解读方式的多重性与象征意义的暧昧性, 不少读者对前两个姓氏提出了许多不同却很有意思的解释。

德拉克罗伊克斯太太与格雷夫斯太太的姓名与人物形象也颇有关联。通常我们把德拉克罗伊克斯这个词 (本义与十字架有关) 代表对耶稣基督忠诚的信仰, 格雷夫斯 (本义坟墓) 象征着死亡, 如果我们把这两个姓氏联系到一起, 则通常会理解为安葬在墓地里的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然而, 通过对故事的上下文解读, 也许这两个词所代表的象征意义会有更好的理解方式。德拉克罗伊克斯太太看似友善, 对女主人公哈钦森太太的迟到表示理解, 态度也很温和, 可后面也是她对哈钦森太太要求再来一次抽签时说道:“不要耍赖, 苔西。” (孙致礼:217) 同样, 格雷夫斯太太也说了一句“我们大伙都是这么抽的嘛”。 (ibid.) 在维护自己的利益时, 温和的外衣全都撕去了, 看似义正词严、大义凛然, 却是要致别人于死地, 绝不给对方任何喘息的机会。而且, 最能体现这两位太太残忍冷血本质的一幕是在决定哈钦森太太命运的最后那一刻, 德拉克罗伊克斯太太挑了一块得两只手才能搬得动的大石头, 格雷乌斯太太走在了村民的最前面, 动作利索、坚决果断地要杀掉前一刻还微笑面对的同村人。如果说联想到阴森恐怖的墓地及插在其间的十字架的话, 这两位太太的名字合在一起就象征着死神的召唤, 对于哈钦森太太来说, 昔日好友般的邻居就是死神派来的杀手, 正是夺取她生命的参与者。

沃纳老人声称已有77岁, 对自己熬过77次抽签颇为骄傲, 是村子里年纪最大的人, 坚决维护抽签仪式, 对支持取消抽签的人嗤之以鼻。沃纳一词所代表的“警示”之本义可以象征为他对后人的警告, 也可以解读成作者雪莉·杰克逊对读者的提醒与预告。象征意义的不确定性使得这个名字极具暗示性, 对故事主题的揭示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博比·马丁, 哈里·琼斯与迪克·德拉克罗伊克斯是儿童的代表, 有名有姓, 有描写有个性, 象征着已经被传统侵蚀的儿童形象, 虽然仍保留儿童的淘气, 却是杀戮工具的提供者 (石头) 与集体暴行的参与者。他们的所作所为已经与成年人无异, 而且能预见这样的儿童长大以后会继续执行与维护这一惨无人道的传统做法。博比一词在英式英语的俚语当中有“警察”的意思 (直接意义) , 马丁一词代表武力, 综合起来考虑, 博比·马丁这个名字象征着通过武力监管他人的一个人物形象 (象征意义) 。联想到小男孩早早堆起石头并护着不让其他孩子抢走的做法, 这个名字也在暗示小男孩在传统习俗影响之下的早熟。

珍妮·邓巴太太和杰克·沃森是村里的弱势群体, 代表处于危险边缘的家庭, 村民都首先怀疑他们会被抽中, 发出“是不是邓巴家?”“是不是沃森家?” (孙致礼:217) 这样的疑问声。即使是胆小紧张、对抽签尤为在意的这群人, 也没有对活动有过丝毫的质疑, 他们反倒融入了活动当中, 顺当地保存了生命, 并与其他人一起参与了最后的屠杀。邓巴的直接意义是“城堡”, 沃森的意思是“沃尔特之子”, 而沃尔特的本义是“军队的领导者”, 这些词的象征意义刚好与人物所表现的胆小懦弱、自私冷漠相反, 讽刺意味十分鲜明。

通过对上述几类平面人物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个清晰结论:这个村子里居然没有一个好人。为了活下去, 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 为了彰显自己的地位, 或者只是随波逐流、不得不参与其中, 因为这样那样的理由, 所有人都加入了这场年复一年的集体屠杀盛宴当中, 并且毫无疑问、坚决利落地执行了下去。不少人曾从精神分析法的角度解读这样的社会性行为, 得出集体无意识的结论, 而本文上述的分析更能反映出所有村民都是知情、主动的, 并且带着一种紧张、兴奋的情绪把仪式进行到底。

3. 现主题

关于这个故事的主题, 不少文章都做出了细致阐述。“喜欢《摸彩》的, 从中不仅读到了对人性的剖析, 对麦卡锡主义的影射, 还发现了对大屠杀的谴责, 以及对弗洛伊德‘自我’的解释;当然还有关于《圣经》的题材和《金枝》中远古人类行为的隐喻, 外加对女性的反抗意识和作家的精神困惑的揭示, 等等” (申慧辉) 。另外, 中国知网上的六十几篇文章当中, 有十一篇直接在标题中提到“人性”二字, 其他数篇也或多或少提及该话题, 可见故事对人性黑暗面的揭示已经是大家的共识。“它的靶标中心是连民主也无法制止的人性黑暗” (ibid.) , 《抽签》所反映的诸多主题当中唯有这一点清晰得让人感到触目惊心, 久久难以忘怀。

即使用抽签的方式决定杀死某个人献祭以求粮食丰收的做法虽然已经不可能出现在当下我们生活的时代,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 这个故事依然有它的象征含义, 极具暗示性。举例来说, 现在社会也有各种集体聚会, 用抽签的方式发奖品吸引参与者。而像石头一样冷酷有力的流言蜚语会在某个时候集中在某个惹人议论的人身上, 大家都在窃窃私语, 说他或她的不是, 以作谈资, 或是有意为之、带有恶意, 或者无意为之, 只是出于好奇或者无聊。这说明人性的黑暗无所不在, 不管是什么样的社会制度, 什么样的人群, 为了什么样的目的, 最终不变的都是利益纷争, 为此不惜迫害他人。

问题是, 当用抽签这种看似公平不会被钻空子的方式决定什么的时候, 我们有勇气反抗权威或者当权者吗?有勇气维护自己或家人吗?或者说为了社会更健康的发展, 我们有勇气改变现状吗?为了不沦为故事当中的那些自私残忍之徒或者可怜的哈钦森太太 (不管她有多自私可恶, 她毕竟被众人砸死) , 有必要思考每个人所处的社会地位, 所承担的社会角色, 以及所应尽的社会责任。

4. 结语

作为读者, 人们通常会想知道作者雪莉·杰克逊创作这个短篇小说的意图, 虽然她并没有对此做出具体说明, 但人们依然可以从这个类似寓言的故事里看到诸多现实事件的影子, 反思一些沉重的社会问题, 思考我们生存的状态或者所处的境遇。这样的思考对中英文读者来说都是一种尤为可贵的阅读与人生体验, 这是这个故事值得课堂教学与文学研究的意义之所在。

摘要:象征手法的运用是《抽签》这个著名短篇小说当中最突出的艺术特色。针对这一特色, 本文从人名象征探讨人物姓名与人物形象之间的必然关系及前者对主题揭示所起到的重要暗示性作用。通过对重点人物姓名与人物形象的分析, 故事深邃的主题昭然若揭:人性之黑暗, 暴力之无端, 人人都会无缘无故变成暴徒;为了保护自己, 人人都要学会反思现状, 以抵制社会之黑暗。

关键词:《抽签》,象征手法,人物形象

参考文献

[1]茨维坦·托多罗夫, 著.王国卿, 译.象征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3-6.

[2]孙致礼.抽签[J].译林, 1980, (4) :214-218.

[3]张莉.试论象征手法及其魅力[J].语文教学与研究 (教研天地) , 2008 (4) :19-21.

[4]刘卫国.评《彩票》:主权在民与大众独裁[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理论研究) , 2010 (10) :42-43.

[5]王群, 余海琳.论象征在小说《抽彩》中的艺术运用[J].外语教育, 2005 (00) :195-199.

[6]贺岚.曲同工———评《年轻的古德曼·布朗》与《彩票》中象征手法的运用[J].电影文学, 2007 (3) :47-48.

上一篇:内镜消毒灭菌技术规范下一篇:装饰劳务承包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