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修身(精选4篇)
儒家修身 篇1
修身, 即通过学习、培养和锻炼, 来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在儒家的伦理学说当中, 修身思想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在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的今天, 我们还须本着吸取精华, 去其糟粕的原则, 学习和借鉴儒家学说中的修身理论和思想, 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塑造具有完美人格特征的“四有”新人。
修身为本———“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和基础
《礼记·大学》说:“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 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就概括出儒家所提倡的进行道德修养和立身治世的八个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这八个步骤当中, “修身”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 是普天之下, 不分贵贱都应遵守的准则,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儒家认为:修身的第一要务是志存高远。修身的目的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不仅是使自身的道德修养得到提高, 更重要的是要和亲睦族、安邦治国、教化天下, 即孔子所说的“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也如孟子所言的“修其身而天下平”。
孔子曰:“苟志于仁, 无恶也。”“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标准与理想, 也是他一生所追求的目标, 他立志于仁, 笃守勿失, 即使面以挫折、贫困, 也要做到“君子穷固”, 在贫穷的时候也要坚守自己的志向, 由此做到“无恶”, 成为集“温、良、恭、俭、让、宽、信、敏、惠、仁、智、勇”等伟大人格于一身的一代宗师, 万世师表。所以, 只有先立志, 确立远大的理想抱负, 才能把修身变成一种主体的自觉行动, 不断鞭策自己, 激发起修身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加强自我修养的锤炼。
学思结合, 是儒家加强修身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孔子的学生子夏曰:“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仁在其中矣。”立志是修身的前提和基础, 但仅有立志而不学习, 终将一无所获。“君子学以致其道。”刻苦求学、博览群书, 既是实现个人宏图大志的途径, 也是培养君子人格的前提和基础, “不知则问, 不能则学, 虽能必让, 然后为德”。
在博学的同时, 还要注意“慎思”, 即对所学内容的伦理思考和对自己言行的自我检查, 这是加强自我修养的重要一环。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学思二者本身就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学习必须以“思”为中心, 抱着思考的态度去学习, 用学去养思, 才能自造为圣人。正是基于此, 孔子提出“君子九思”的主张:“视思明, 听思聪, 色思温, 貌思恭, 言思忠, 事思敬, 疑思问, 忿思难, 见得思义。”
如何“思”, 那就要不断进行“自省”, 时时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道德的要求, 自觉地进行道德监督, 尽量减少缺点, 努力改正错误。常言道: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在现实生活中, 从不犯错误的圣贤是不存在的, 关键是对错误持一个什么样的态度, 孔子曰:“过则勿惮改。”有了过错, 就不要怕改正, 过而能改, 则善莫大焉。要做到这一点, 就需要不断加强自省自律, 知过必改, 有过即改, 这样,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不但要博学, 还要时刻反省自己, 这样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 不会犯什么过错。
孔子曰:“君子求诸己, 小人求诸人。”作为君子, 就要反躬求己, 严格要求自己, 遇事多从自身找毛病,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反省自己, 认真查找自己的问题和不足, 并不断给以修正, 改过迁善, 才能塑造至善至美的人格。
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不仅有学、思的问题, 更重要的还有“行”的问题。“行”, 即道德实践, 是孔门“四教” (文、行、忠、信) 之一, 历来受到儒家大师们的高度重视。《礼记·中庸》曰:“力行近乎仁。”只有努力进行道德实践才能达到儒家所追求的“仁”的理想境界。荀子指出:“道虽迩, 不行不至;事虽小, 不为不成。”任何远大目标、理想必须靠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实现。只有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 知行合一, 不尚空谈, 把对道德的认知落实到具体的道德实践中去, 不断深化对道德情感的积淀, 才能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 成为具有良好品德的君子。
当代大学生人格发展存在的缺陷
当代大学生人格修养的主流是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而且不少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 如近年来发生的刘海洋伤熊事件、马加爵事件, 以及一些大学校园频频出现的凶杀、跳楼等案件都为大学生人格培养问题敲响了警钟。
道德修养缺失。在道德标准面前, 不少大学生的言行举止呈现出相互矛盾的状态。绝大多数大学生都知道尊老爱幼、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遵纪守法、爱护公物等基本社会道德规范。但在现实生活中, 却并非如此, 考试作弊、弄虚作假、骗贷逃贷、学术抄袭、不遵守课堂纪律、随地吐痰、打架斗殴、抽烟酗酒、不爱惜公物、奇装异服、衣冠不整, 以及一些厕所文学、课桌文学、墙壁文学等不良现象随处可见, 内容低级下流, 不堪入目。未婚同居、轻浮放荡, 甚至傍大款、嫖娼卖淫等现象也屡见不鲜, 道德沦丧, 且毫无羞耻之心。所有这些, 与人们想象中的大学生“语言文明、知书达礼、举止得当、品德高尚”等天之骄子的形象大相径庭, 相去甚远, 也与社会主义道德格格不入。
理想信念模糊。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不少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出现不同程度的淡化和偏差。突出表现是理想信念淡薄, 一部分大学生, 包括学生党员对社会主义信心不够坚定, 对社会主义前途存在模糊认识。据2003年海南省高校工委对全省大学生进行专题问卷调查, 结果表明, 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对此持模糊认识。如在回答对“马克思主义的看法”时, 有17%的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在回答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看法”时, 有26.3%的大学生认为“说不清”;在回答“对我国经济发展态势和政治局势的总体看法”时, 有21.4%的大学生“说不清楚”。
价值观念扭曲。一些消极、落后的价值观念如个人主义、利己主义、金钱至上成为部分大学生的人生信条。人生价值取向已明显地向实惠化和功利化倾斜, 更加注重自我的个人本位倾向, 过分强调个人利益, 片面追求个人的名利得失, 而忽视、淡漠他人、集体和社会需要, 缺乏社会责任感。
心理素质脆弱。大学生心理问题现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由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处于尚未成熟阶段, 缺乏社会经验, 加之社会和家庭期望值较高, 就业压力较大等因素, 导致大学生心理比较脆弱、人际交往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情绪不稳定、心理失衡、行为出格。在学习、恋爱、求职中一遇到困难、遭遇挫折, 就感到迷茫、困惑、焦躁不安。轻者破罐子破摔, 不思进取, 失去自信, 无所适从;重者万念俱灰, 甚至是轻生自杀。
借鉴儒家修身思想, 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格培养
大学阶段是人生重要而关键的阶段, 也是大学生人格发展、完善的最佳时期。而以塑造理想人格为中心的儒家修身教育思想, 非常有助于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富有理想、目光远大、善于学习、敢于面对挫折、适用市场经济环境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儒家修身思想的核心是立志。古代凡有作为的知识分子, 皆是以天下苍生为己任, 为国家和人民鞠躬尽瘁, 像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等, 无不是把国家、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而在现阶段,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大学生, 就应该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作为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 并为此拼搏努力, 无私奉献,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实现自身价值。
一个人的理想追求, 决定着其人生境界所能达到的高度。只有具有崇高道德的要求, 才可以克服人生道路上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挫折。当前社会需要的是把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与个人奋斗目标结合起来, 在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同时自身价值也得到实现的人, 而绝不是完全强调自我实现的人。作为大学生, 只要秉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奋斗, 树立“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继往世之绝学, 开万世之太平”的崇高精神境界, 就一定能走出一条在苦干实干中成长的辉煌之路。
儒家修身的途径是学思结合。学思结合的过程, 也就是获取知识的过程。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所以, “只有不断学习的人, 才有可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修养, 达到理想的彼岸”。
孔子曰:“好仁不好学, 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 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 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 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 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 其蔽也狂。”这从多个方面说明“不好学”的种种弊端和害处。大学阶段是获取知识的黄金时期, 大学生不仅要学好过硬的专业知识, 更要广泛涉猎各种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 尤其是要从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经典中汲取营养, 学会待人接物, 培养自己的浩然正气。
借鉴儒家“自省”的道德修养方法, 加强对自身道德行为的检查、反省。要常怀律己之心, 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不断地反省检查自己的言行举止和为人处世的行为表现。积极主动地做自我检查, 经常反躬解剖, 省察自己, 对自己的行为进行道德评判。对自己的不良思想和行为, 要敢于面对, 并经常自觉地与之作斗争, 进而克制它, 使自己的言行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礼记·中庸》曰:“莫见乎隐, 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即使一人独处时, 也要谨慎检点, 小心翼翼地按道德规范行事, 加强自我监督意识, 自觉抵制一切不良行为的影响和形形色色的精神污染, 在各种环境中坚持自己的道德操守, 保持内心的纯洁性, 逐步培养起良好的道德品质。
勇于面对挫折和困境, 增强自信。《周易·乾卦》曰:“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道德修养是一个在社会实践中反复磨炼, 逐步完善的过程。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 但挫折对于一个强者来说是成功的铺垫和阶梯。只要正确地面对挫折, 采取积极的态度, 学会用挫折来磨炼、激发自己的意志, 把挫折变成前进的动力, 就一定能振奋精神, 战胜困难。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增益其所不能。”“自古雄才多磨难, 从来纨绔少伟男”, 历史上许多志士仁人大多是在逆境和坎坷中磨炼出来的, 正如司马迁在《史记·报任安书》中所言:“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 乃赋《离骚》;左丘失明, 厥有《国语》;孙子膑脚, 兵法修列;不韦迁蜀, 世传《吕览》;韩非囚秦, 《说难》《孤愤》;诗三百篇, 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他们都处于困境之中, 却依然都成就了大事。所以遇到逆境挫折不一定都是坏事, 把它当做对自己的历练, 努力克服各类困难, 终将会有一番作为。
孔子曰:“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作为担负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艰巨历史重任的当代大学生们, 只有认真加强自身修养, 正确认识自我, 不断克服自身的弱点和不足, 逐步形成时代需要的价值观和优良品质, 才能成为人格健全、灵魂高尚、意志坚定、具有强烈使命感和民族文化之根的新一代大学生。[本文的基金项目为:河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 中华书局, 1980年版。
[2].杨伯峻:《孟子译注》, 中华书局, 1960年版。
[3].章诗同:《荀子简注》,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4年版。
[4].湛若水:《湛甘泉先生文集》, 齐鲁书社, 1997年版。
[5].朱熹:《朱子语类》, 中华书局, 1981年版。
[6].赵康太:《中国大学生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研究》, 海南出版社, 2003年版。
[7].夏林主编:《青年学》,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
儒家修身 篇2
关键词:修身;修身方法;借鉴;主体性道德教育
一、解读儒家“修身”
修身,意为陶冶、锻炼、修养自身的道德品质的过程。心理学认为,人的品质的形成要经过获取认知、培养情感、坚定意志、形成习惯性行为的过程,即我们熟知的“知、情、意、行”四步骤;同样,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也要经过获得道德认识(知),培养道德情感(情),坚定道德意志(意),形成道德行为习惯(行)的过程。因此,从心理学角度来解读修身,就是人主动获得道德认知、培养自我的道德情感、自觉坚定道德意志和形成自我的道德行为的过程。儒家经典《大学》里也可以找到个体培养自我道德品质的进修的阶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治国、平天下”。概括地说:格物、致知便是要提高道德认识,解决“知”的问题;诚意、正心则是要增进道德情感,坚定道德信念,磨炼道德意志,解决“情”和“意”的问题。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成果集中体现在修身的行为之中,“修身”既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结果,又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由此构成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这个统一的过程,就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修身是“八目”中的重要步骤,更是“八目”中贯穿始终的灵魂。
人是道德的主体,道德是人的本质,是人之为人的依据和出发点,人具有“修身为本”的可能性,而“修身”成仁的可能性集中体现在道德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上。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对“仁”的欲求在人自己,有欲才能有得,如果自己本身就不想道德完善,那一切只是空谈。他提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肯定了道德主体的“我”具有践履道德的主观能动性和实际能力。孟子对道德主体的道德能力的认定和论说更有理据。他说:“挟太(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挟泰山而超北海是不能,但为长者折枝是人人皆能的;尊重自己的长辈,并且将这种感情推及到别人的长辈身上;爱护自己的儿女,并且将这种感情推及到别人的儿女身上,同样是能够做到的。因此,孟子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实行道德的能力,区别只在于“为”与“不为”。人既然具有道德能力,那么人的道德修养就应该注重自身,注重道德的自觉修养,实现“自德”。
有道德自觉精神的人,就会将道德变为发自内心的自觉行动,时刻以道德规范严格约束自己,就能实现类似“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的正确价值取向。所以,修身不仅可能,而且通过道德主体的自觉修养,不论何时何地都可以体现道德主体的高尚品德。
二、修身的主要途径
(一)立志
志之于人生如舵之于舟;舟有舵,人生有志向,才不会迷失方向。人会迷茫返转,往往在于脚不点地,没有坚定的人生志向。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就是教育学生坚定人生志向,毫不动摇。所谓“志于道,据于德”,就是要立志追求真理,并把道德作为人生学习的目标和方向,树立坚定的道德信念。
(二)自省
道德修养核心在于使内心世界符合社会公认的道德和规范。儒家认为,人要严格对待自己,善于自我省察,时刻检点自己的行为,达至善的目标。因此特别重视内省或者反省的修养方法。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孟子提出反求诸己,使对孔子见贤思齐的推演。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又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他认为,君子生活在世,只要自我省察能达到不愧疚,便能保有乐观豁达的态度,即道德上的自我满足,即“理义之悦我心”,在这样的态度下生存,才能不为世事坎坷而抑郁,不畏命运艰难而叹息。只要执着于道义,就能处在快乐的精神境界中,而不会为得失心束缚心灵、捆绑了手脚。
(三)学思结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和思都是解决认知问题,但两者必须结合,才能真正有效。孔子强调的学思并重、学思结合的方法对修养自我道德同样有效。只机械接收道德规范的传授,而不主动加以判断和思考,便不会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观念以外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只凭空思考自己的道德理想而不联系社会的道德规范,理想便会成为空想。
(四)身体力行
学和思的结果要落实在行动上。学、思、行是修身的过程,行又是修身最终的目的所在。儒家并非坐而论道,十分重视行为实践,主张道德修养要成于内而形于外。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主张学习要经常实践;“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不轻易说话但行动上却要敏捷。“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君子说话谨慎,不夸夸其谈,但做事一流。在对待言和行的关系上,君子还应该言行一致,《论语、子路》有言“言必信、行必果”。儒家重视身体力行、主张务实,是实事求是精神的体现,也是个体达至“善”与“真”的关键所在。
(五)知耻
知耻即有羞耻心。儒家认为羞耻心是道德行为的基础,无耻是人生的大忌,“人不可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知耻近乎勇”,儒家认为,它与“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一起,构成对知、仁、勇“三达德”的一种阐发。明礼知耻,是对人基本的道德诉求,也是人达到崇高道德理想的必然要求。
(六)推己及人、宽以待人
“夫仁者。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提倡以己度人,以自心体贴人心,实行积极的利人而不害人的修养方式。如何待人是处理人际交往的关键所在,儒家主张“谦恭礼让”“严己宽人”。“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周是君子间的团结待人,比是小人间的勾心斗角,真正的君子能够团结待人却不勾心斗角,能保持个性却能与人和谐相处。小人刚好相反。
(七)慎独
“慎独”是指要有坚定的道德信念,不因他人监督而行善,亦不因无人监督而行恶。这种谨慎于无人监督之时的道德自觉精神是道德主体性发挥的最高境界。真正的自我修养不只是自律,更是一个道德自觉问题。修身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完成,这在君子人格中十分重要。孔子“吾日三省吾身”,旨在时刻提醒自己是否言行正确、合乎规范,这完全是一种自觉行为;“是故君子独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见乎微,是故君子慎其独也。”君子慎独是讲君子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小心谨慎的遵循道德的自觉行为,正因很多事情无人见、无人闻,而更要倍加谨戒,这是一种高度的道德自觉。
三、儒家“修身”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意义
儒家“修身”不仅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且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方法的集中反映和特色所在。除去一些“唯心”的空想成分和其他一些不合理的因素,抛开不合时宜的观点,它的基本方法对于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关注道德主体的自觉精神,开展主体性道德教育
个人的道德修养的完成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但决定的因素无疑是道德主体的“人”自身,没有个人的自我努力,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道德修养就不可能实现;没有个人“修身为本”的自觉和自律精神,将外在的道德教育转化为主体的自觉行动,道德教育的目的也就不能实现。儒家在道德修养上坚持“人是主体”的思想,坚持使用修身方法,与时下我们正在积极倡导的主体性道德教育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主体性道德教育是一种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道德的主体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它强调培养人的自主能力,自觉自律的道德素质;强调学生的道德学习、道德发展是一个自主的构建过程,在道德教育中要承认和尊重个人的地位和尊严;强调反对强制、封闭的教育方法。修身涵盖的“为仁由己”,调动了个人道德修养的积极性;“自省”“慎独”,培养个体的道德自觉、自律精神;“推己及人”,承认他人的地位,尊重他人的选择,不强加于人,不害人,可以为今天主体性道德教育的方法论建设提供积极的借鉴意义。
(二)改变单一的道德和政治灌输,提倡积极审思
修身学思结合的方式是与死记硬背道德规范、单一灌输道德准则的方式相对立的。死记硬背和单一灌输舍弃了“思”这一将认知融会贯通的重要过程,只会导致教育对象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样的方法不改变,学生外在的道德认知便不能内化为自己的,更不会外化为自觉的行为习惯。因此,在我们的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教学者应该通过师生互动的形式,启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吸收,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引导,将所授道德和政治观点内化为学生的个人观念,增强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注重道德和政治思想观点的行为外化
学生的正确观念形成以后,需要外化为长期的行为习惯。儒家修身方法中身体力行,学而时习,便是要注重道德实践,这也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和目的。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要将教育与实践结合,提倡实践教育法,诸如劳动教育、社会服务教育、社会考察活动等,在实践的同时改造学生道德认知和政治思想观点的形成,并通过实践进而有效地深化学生正确的道德品德和政治思想观念;在评价学生道德品德和政治思想观点的时候、在实施思想整治教育评估的时候,要坚持客观性、实效性与全面性的原则,不应只看书面所写和口中所述,更要有实际的跟踪调查,了解教育对象在日常行为中体现的真实的道德品德和政治思想观点、检测教育工作者的实际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2006.
[3]邹兰香.修身为本伦理思想在现代德育中的借鉴[J].湖南社会科学,2002.
[4]房立.谈儒家修身教育[J].基础教育月刊,2005.
[5]论语[M].黄山书社,2005.
儒家修身 篇3
关键词:儒家,修身方法,文化建设
一、修身之意
“修”这个字在《说文》中的解释是:“修, 饰也”, 具有“饰, 整治, 使完美”的意思。修身, 意指陶冶身心, 涵养德性, 个人对自己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进行主动、自觉的锻炼和修正, 按照社会道德的要求, 不断克制自己内心各种非道德的欲望, 力求将自己的品德修养提高到尽善尽美的境界。
修身是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任务和主要方法, 也是当时文化建设和文化繁荣的所采取的措施之一。我们一贯强调以修身为本, 从自我教育做起, 正己后方能正人, 只有自身得到很好的修养, 才能“治人”, 以引导其他社会成员更好地践行社会所提倡的道德理论和道德规范修身的方法。《大学》里有这么一段话:“古之欲明明德与天下者, 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欲正其心, 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 先致其知;致之在格物。”在此八项中, 修身是治国基础和中心。“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中庸》、《大学》在论述儒家的政治文化思想时, 更加强调个人品质在政治中的地位与作用, 如“君子之守, 修其身而平天下”, 认为修己可以“安人”、“安百姓”, 虽然表现了一些个人的极端主义, 过度地认为个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 把人的作用抬高, 但我们应该站在当时的文化背景看待圣贤如何利用文化教国民提高素养。
修己的方法在格物、致之、诚意、正心, 尤其是诚意和正心这两种方法。“诚其意者, 勿自欺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诚于中, 形于外”, 才能慎其独。诚正在于强化意识和修身, 而修身在“正心”说的是要端正自己的意念, 只有摆正好了心态, 端正了意志, 才能把一件事做好。
修身是一个内化的过程, 由自身内部的精神和人格修养转化为外部的实际行动, 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内化, 通过内在的精神品性转化成个人的良好行为, 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自身能动性的表现。修身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方法, 而内化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性阶段, 所以修身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修身途径
1. 学习并举。
学指学习修身养性的、能提高自身修养的知识道德理论, 学是获得知识的前提。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 终日不寝, 以思。无益, 不如学也。”可见孔子对学的重视。可他觉得光学还不行, 得进行思考, 否则便无意义。据史书记载, 孔子最早将学习结合起来使用是“学而时习之”。在此之前他对“生而知之”深信不疑, 可是经实践检验人并非“生而知之”后, 坚定了人“学而知之”的看法。孔子认为, 高尚的道德和丰富的知识都是靠学习得到的, 认为:“好仁不好学, 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 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 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 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 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 其蔽也狂”。孔子博学于文, 通过学习提高道德修养, 鼓励弟子勤学博学和多闻多问, 并指出“学而不厌”、“学无常师”, 用“好学近乎知”的学习方式进行“修己”, 他除了鼓励学, 也倡导习。习即温习和实习。“习”的作用是对道德、“周礼”的巩固。
2. 学思结合。
在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 学思结合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的想法而不去学习道德理论知识, 只能是空想。孔子认为, 光学还不够,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除了学习还得进行深入思考, 得把“学”与“思”相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孔子学思结合的精要是:通过学习解惑, 通过思考辨真伪。上面论述了学, 这里不做赘述, 主要谈“思”。孔子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 听思聪, 色思温, 貌似恭, 言思忠, 事思敬, 疑思问, 忿思难, 见得思义”。这里所说的“思”是人们对所做行为的思考, 是将所学的道德知识用于平时自身行为的分析。提倡学思结合, 反对尽信书, 同时对日常生活中的闻见也反对盲从, “道听而途说, 德之弃也”, 主张“多闻阙疑, 慎言其余”、“多见阙贻, 慎行其余”, 圣人对道德理论知识选择和多疑的态度, 体现了分析思考的重要性, 也是学思结合的具体运用。所以, 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化过程中, 受教育者并非被动学习, 而是在思考中主动学习。
3. 见贤思齐, 克己内省。
儒家思想政治教育在进行自我教育时, 始终坚持自我克制和反省, 多取法他人好的方面。荀子在《修身》中说:“见善, 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 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 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 菑然必以自恶也”。意思是见到良好的品行, 定要检查自己有无这种良好品行;见到不良品行, 定要反省自己是否存在不良品行。好品行要珍惜, 否则需悔悟。再有, “择善而从, 不善而改”、“见贤思齐, 见不贤而内省”等说的都是向有德之人学习, 要善于从别人的不良行为中汲取教训, 对照自己, 从中做自我道德评价以作为自己培养仁德的手段。克己内省, 则是进行自我克制和反省以纠正错误、遵循道德规范并使之成内心诉求和行为习惯。若说见贤思齐是从正面学习别人良好言行, 那么克己内省则从反面总结教训, 提高道德素质。儒家要求人要多反省, 先“求诸己”。曾子名言“吾一日三省吾身”要求人从其道德表现中进行自我分析和评价, 通过频繁的反省鞭策自己。孔子“克己复礼为仁”说明“克己”是“复礼”的前提, 一个人只有自我克制, 从内心反省, 才能使自己言行回复到“礼”的道德规范。儒家主张克己内省, 讲求以礼统情、自我节制, 重视道德主体的自我评价, 也强调外在道德观念必须通过道德主体的认同、内化, 才能发挥作用。教育实践证明, 人们对自己的道德意识认识的越深刻则越有助于自身道德水平的提高。一个人思想品质的形成是自我要求和自我控制的过程, 进行自我克制和反省、向贤人学习, 加强自我修养是提高个体思想文化素质的基本途径。
4. 慎独自律、立志及改过迁善。
所谓的慎独, 指人们在独处时能自我约束, 自觉按照一定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准则来进行思考和行动, 而不去做任何坏事。《中庸》认为道德修养应“莫见乎隐, 莫见乎显, 故君子慎其独也”, 强调单独一个人时也要规规矩矩, 以求思想行为的一致性。慎独是一种高境界的自我约束, 在无人监督时更要按照当时的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立志则是确立一定的政治方向和道德目标, 使人有明确的努力方向。2011年《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说“希望青年人立为国奉献之志, 立为民服务之志, 牢牢把握人生正确航向, 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 以实际行动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谱写壮丽的青春乐章”。可见立志对青少年, 特别是对于当代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加快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孔子十分重视立志, 要求弟子确立志向后就不要轻易改变, 应弃小利、安贫乐道。“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苟立志于仁, 无恶也”,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朱熹:“为学之心, 为学者, 立志之事也”。学者要立志, 立志可以使人按照既定的方向行进, 预先确定自身在道德修养中所要实现的改变。立志是进行道德修养的方法, 是个人道德形成过程中的内在动力, 而道德理想又会在自我道德修养中产生意志和动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人们高尚的道德理想、情操和道德品质, 所以儒家关于立志的言论对个人品行修养和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发扬有积极作用, 值得我们珍视和借鉴。立志能激励我们树立远大的政治志向和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信念、促进中国的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改过迁善大致意思是自我修正错误使之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是古人修养德行的重要的方法。《周易·益》讲:“君子以见善则迁, 有过则改”, 孔子也提到“过则勿惮改”、“过而不改是谓过”。人犯错是在所难免, 我们该如何对待错误?“闻过知喜, 有过必改”, 知错能改, 则既往不咎, 因为能补过者就算君子。
三、学习儒家修身之道,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成就,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
儒家修身之道是在一个以农立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社会里提出的, 作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工具, 它带有一定的专制性和封闭性, 其不足之处在于:过分强调个人的内心活动, 用剥削阶级的道德规范约束被统治者, 他们把政治问题归结为个人修养, 不切实际且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可取之处在于:儒家提出的修身之道对个人道德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起了很大的作用, 至今仍有借鉴的价值。我们应站在特定历史背景看问题, 批判继承和发扬儒家优秀文化传统中的修身之道,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我们应该深入挖掘和理解。儒家修身方法进行深入理解和挖掘对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无疑具有很大价值。
参考文献
[1]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2]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成都: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3]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4]吴文华.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史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8.
[5]论语[M].张燕婴, 译注.北京:中华书局, 2006.
[6]林语堂.孔子的智慧[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7]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
[8]叶乃泊.修身养性[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2003.
儒家修身 篇4
关键词:儒家,修身育人,务本,继承
两千多年以来,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教育体系, 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 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和繁荣。即使在当今社会形态下, 儒家教育思想中的优秀理念还在对社会文明与进步发挥着积极影响。但是, 在一些职业教育理论学者看来, 儒家教育理念中所固有的重伦理、轻技术, 重人文、轻实践的思想倾向, 使其与具有较强现实属性和应用职能的职业教育格格不入, 传统的儒家教育思想因此成了他们研究的禁区。
在深化教育改革、研究解决当前高职教育所面临问题的过程中, 当我们再次把目光投向古代文化宝库, 用现代先进教育理念重新审视传统教育思想资源的时候, 却发现在曾被我们束之高阁的儒家教育思想中蕴含着许多能够解决当前高职教育问题的答案。
新视觉下的儒家修身育人思想
1.“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抓住根本是儒家育人理念的精髓
“仁”是儒家的思想体系的核心, 实现“仁”的境界是儒家的社会理想。儒家认为, 要让世间充盈着仁爱的光辉, 有赖于统治者广泛施行“仁政”。而要施行“仁政”, 就必须教化民众, 使他们服从封建伦理道德规范。而教化民众的关键在于培养能够担负起用政教风化百姓、用教育感化天下重任的人才。因此, 儒家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为社会生产一线培养应用人才, 而是培养辅佐君王施行“仁政”的“君子”或“成人”。但是,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 儒家在实施培养“君子”、“成人”教育的过程中, 并没有将侧重点放在具体的为政方法上, 而是放在对其人格品质的培养上。
儒家认为, “人”所具有的品质主导着其自身的思想和行为, 决定了其对父母、君王和天下应有的责任和态度, 因此, 品质是做人的根本。儒家经典《大学》着重阐述了个人道德修养与社会治乱的关系, 把“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当作教育的终极目标。“其为人也孝悌, 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 而好作乱者, 未之有也。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 其为人之本与!” (《论语·学而》) 。“孝悌”是“君子”应有的品质, 是做人之“本”, 只要抓住这个根本, 为政之“道”便自然产生。“人能弘道, 非道弘人” (《论语·卫灵公》) , 人是为政之道的主宰, 一旦把人培养成具有“仁爱”精神的“仕”, “仁政”、“王道”便能够得到弘扬。另外, 人的思想品德还直接影响着他的生活态度和处事方式, “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 是说人一旦修养与品德达到“君子”的境界, 便具备了立身行事的积极态度, 能够适应多种多样的环境, 胜任各行各业的工作。
儒家是从个人品德修养与其立身行事之间的关系出发, 抓住了育人的根本, 是一种人的教育。现代教育理论认为, 教育具备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的发展两种功能, 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前提和手段, 促进社会的发展则是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因此, “教育对社会产生的作用, 归根结底要看教育能否促进人的发展”。[1]儒家之所以看重人的品德教育, 关键在于人的品德是人一切思想行为的主宰, 是人全面发展的核心。
另外, 我们还必须认识到, 儒家的道德教育并非空洞说教, 而是将修养与行为有机地统一, 将道德和知识紧密地结合。儒家要求君子应当掌握的“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 其实是培养品德与才艺兼备的“君子”的课程, 而所要学习的《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经则是融道德、艺术与知识教育为一体的教材。
儒家教育思想中对于教育目的以及人本关系的认识, 和当代的教育思想自然有着天壤之别, 但是, 儒家教育是一种真正的人的教育, 其“以本促道”的理念, 抓住了育人的关键, 值得我们在实施职业教育过程中深思和借鉴。
2.“学、问、思、辨、行”并重———学习是项综合性的活动或过程
在儒家众多关于教育思想论述当中, 较全面阐述学习方法的是:“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 (《礼记·中庸》) 。针对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这段话阐述了学习是一个复杂综合而又循序渐进的过程, 值得我们职业教育理论研究者认真领会和借鉴。
首先是“博学之”。儒家认为学习是正己修身的捷径, 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 终日不寝, 以思, 无益, 不如学也” (《论语·卫灵公》) , 而在学习中广泛猎取, 兼容并蓄则是发挥学习作用的前提。“博学”不是杂学, 是为了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而广泛地学习, 包括向人学、向自然学、向经典学、甚至向对立面学。其次, 儒家把质疑当作学习的发端。“审问之”的意思是, 读书学习时务必要认真仔细, 不迷信书本、不惧怕权威, 要善于发现问题, 大胆设疑探究, 把解答问题当作掌握知识的突破口或切入点。既“学”且“问”才能获得学问的真谛。第三, 儒家把学思结合当作知识内化的必由之路。孔子的学习名言“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学而》) 便强调了思考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知识对于学习者而言“思则得之, 不思则不得” (《孟子·告子章句上》)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 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学习者通过自己的修养把学习的内容体证出来, 内化为自己的认识, 变成自己的能力。思考不仅是对前阶段质疑的解答, 更是这种“体证知识”的过程。因此“慎思之”所要求的不是对知识被动的接受, 而是一种学习者通过主动思考将知识内化为认识和能力的思维活动。第四, “明辨之”是指对前边所学的众多内容进行甄别和择选活动。对于学过的知识, 要求学习者或者独自斟酌, 或者与人交流, 既要分清真伪、辨别优劣;又要区划类属、系统概括。第五“笃行之”所表达的是儒家对实践教育的重视。一方面, 儒家认为践履所学是真正掌握知识或技能不可或缺的学习环节, 荀子说:“君子之学也, 入乎耳, 箸于心, 布乎四体, 行乎动静”, “学至於行之而止矣。行之, 明也。” (《荀子·劝学》) 是说学习的结果最终要表现在一举一动上。另一方面则是把“学以致用”当做学习的终极目的。“道虽迩, 不行不至;事虽小, 不为不成” (《荀子·修身》) , “学道”、“得道”最终是为了“行道”, 所有学问最终的意义和价值都应该体现在实践中。用学到的知识服务于现实、奉献于社会是儒家重要的学习思想之一。
这种以培养为学者高尚道德情操为目的的学习, 不是简单的说教, 不是孤立的活动, 而是由多个不可或缺且相互作用的环节组成的综合过程。充分调动了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 有利于其提高认识, 培养能力, 它符合个体发展的实际, 符合学习的规律, 虽然跨越两千多年, 却与当代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如出一辙。
3.“学不可以已”———学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自我教育过程
“修身”是儒家所倡导的一种自我教育的方式, 是一种特定的学习活动。孔子认为, 人要成为“仁人”, 必先“修己”, 再“安人”;要“内圣”后, 才能“外王”。[3]因此, 儒家把“修身”当成了提高品德修养的重要途径。儒家丰富的修身理念中渗透着许多被现代人称之为“终身学习”的思想。在儒家看来, 作为一个有道的“君子”必须通过自我教育的方式时时处处充实自己, 改变自己。因此, 在空间维度上, 儒家要求其弟子既要在公开场合的立身行事中学会“温、良、恭、俭、让”, 还要在私密场合学会“慎独”, 坚持“克己”与“内讼”;在时间维度上, 儒家认为学习不是人生某一特定阶段的任务, 而是终其一生的过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感,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论语·学而》) 孔子这段关于自己人生各个阶段的回顾, 说明了只有在一生中不断地学习和反省, 品行道德才能达到应有的境界。
战国时期的荀子对终身教育讲得比较切要:“学不可以已”, 一句话简单明了地揭示了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但是, 学习方法与学习内容在前后阶段应有所区别, “学恶乎始?恶乎终?”即学习从哪里开始, 到哪里结束?回答是“其数则始乎诵经, 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 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 学止乎没后止也。故学数有终, 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 人也;舍之, 禽兽也。” (《荀子·劝学》) 只有不断地学习, 人才能称之为人, 才能与动物有所区别。
终身学习也是诸子百家的共识, 庄子曾说“吾生也有涯, 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因而, “活到老、学到老”是古代知识分子共同恪守的人生箴言。
当代高职教育对儒家教育思想的借鉴和传承
对于儒家教育理论所进行的重新审视和研究, 有助于我们构建更加符合高职教育实际的理论体系, 有助于解决当前所面临的一系列的问题。而在高职教育应该“培养什么人?”以及“怎样培养人?”这两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上, 儒家的教育理论至少能够在以下几方面为我们提供启示:
1.高职教育所培养的首先是社会化的人, 其次才是职业化
的人。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人学习知识、技能和规范, 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 发展自己社会性的过程”。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促进受教育者健康成长, 实现生命个体这种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高度转化。儒家“以本促道”的教育理念以实现人的社会化为目的, 把教育当做对人本身的素质进行不断完善、不断提高的过程。这样的教育能使人养成以不变应万变的品质, 实现全面发展。因此, 我们应当把社会化、职业化同时定位为人才培养的目标, 首先进行人的教育, 然后再进行知识与技能教育。否则, 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会说话的机器, 而不是全面发展的的合格人才。
2. 合格的社会化的人才需要用具体的职业活动来支撑。儒
家综合化学习理论对我们的启示是:必须把教学活动当成一个促进学生主动领会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职业教育实践证明, 能够兼容“学、问、思、辨、行”等众多学习环节的教学方式不是传统的课堂教学, 而是实际的职业活动。因此,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模式应当不断深入地探究教育教学与具体工作过程相结合的路子, 用具体职业活动作为载体, 将教师的传授与学生的学习, 将道德教育与知识、技能教育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3. 教师的重要职能是交给学生一把开启智慧与创造之门的
钥匙。在日新月异的当代, 学校教育仅仅是学生完善自我的开端, 学习是合格公民终生相随的活动。儒家修身的理念对教育工作者的启示是:应当充分意识到学校教育在学生终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教会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 从而掌握一把开启智慧与创造之门的钥匙。
参考文献
[1]睢文龙, 廖时人, 朱新春.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50.[1]睢文龙, 廖时人, 朱新春.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50.
[2]张永辉.儒家修身为本思想的现代价值[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8, 2:74-76.[2]张永辉.儒家修身为本思想的现代价值[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8, 2: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