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花教学实录s

2024-09-28

金色花教学实录s(精选12篇)

金色花教学实录s 篇1

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散文诗《金色花》。这节课怎么来学呢?我想就来一节朗读活动课吧。什么叫朗读活动课呢?就是又要朗读又要说话,又要探讨还要想像的课。所以这节课挺有意思的,大家要多动嘴动脑。

好,下面我们来看看怎么活动。看大屏幕,大家一起说――

活动一: 进入录音棚。

师:进入录音棚,我们要做什么?自然要录音了。意味着我们每位同学的身份是什么呢?

生:播音员。

师:嗯,那我们读课文就要读出播音员的水平哦。

【练读】

①先来练练,准备准备。大家自由地朗读课文,读出声来;并且思考一下,这首散文诗要朗读好,应该注意哪些事项?(生读)

②刚才大家读得很认真,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读呢?请大家说说。

生:(字音不能读错。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注意语速。读得通顺、流畅。读出感情。)

③指导:总结大家的想法,主要是注意读准字音,美读语气语调,读出感情吧?请大家注意哦,课文是用儿童的口吻来叙述的,所以要用童声来读,可以这样读――(师模拟一种童稚的声音)。这虽然是一首散文诗,篇幅短小,却有人物、故事,意蕴丰富,所以要读出故事味。要读出故事味,就不能用一般的读书方法来读,而要像讲故事一样把内容读出来,那样就不会是“念书”了。(师示范一下)

(大屏幕显示)用童声来读 读出故事味

大家再读一遍课文,用心地读,读出故事味,读出儿童特有的味道。

④深入:能注意到童声和故事,不错。但是文章不是无情物,它里面流淌着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我们读还要能传达出诗人的情感,也就是要读出文中情。读出文中情,就要配合人物的情绪来读,特别要注意母亲与孩子说的话。

(大屏幕显示)读出文中情

指导:我们先来看看课文里一些代表性的诗句该怀着怎样的感情读?

(多媒体展示)

诗句 ①: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调皮、快乐、撒娇、充满想象)(教师提示,学生读)(为什么我那么快乐、天真、活泼、可爱?因为我沐浴着母爱。)

诗句 ②: 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的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母亲:担忧、焦急。“我”:调皮、撒娇)(学生分析,学生读)

诗句 ③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爱怜、责怪、至真的母爱、疼爱、惊喜、责怪、牵挂)

诗句 ④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调皮、得意、欣喜)(俏皮可爱)

两位同学分角色读。注意上面所说的三点。(点评)

【听读】

刚才大家对课文进行了朗读和体验,下面请大家来听听录音,加深理解。

(多媒体显示,声画合一)

【美读】

①朗读指导:读这首散文诗,要读得轻松活泼,读出儿童特有的调皮,读出人物的情感;读出母子之间的那种温馨、心心相印,语速可以稍快一点。②下面,我们就来有感情的美美地读一遍。

【录音】齐读。录音。播放。

(过渡)读得不错,你们的精彩表现在录音棚里留下了。我们现在开始第二个活动。

(大屏幕显示)(同学们一起大声说)活动二:畅游智慧泉。

师:在智慧泉里畅游,就要开动脑筋啦。这一环节,有两个关键词:思、说。就要细腻地去感受,有心地去思考,大胆地来诉说。大家对自己有信心没有?

教师用生动幽默的语调发问(大屏幕同时展现):

话题一:孩子为什么要变成金色花?

话题二:妈妈见到孩子,为什么说:“你这坏孩子?”

话题三:泰戈尔为什么要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预设如下――

【话题一】①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小小心愿,为妈好做点事,让妈妈开心幸福。体现了孩子对妈妈的亲昵和爱。②悄悄地看着好妈工作;让妈妈做祷告时闻到花香;投影在妈妈听读的书页上。③所以,孩子这样做,不只是为了好玩,为了捉迷藏,更主要是为要表达对母亲的爱。他为自己能给妈妈做好事而高兴,并不想以此求得妈妈的夸奖,所以也要向妈妈保密。这是儿童独有的一种方式,淘气中透着神秘机灵,天真中露着活泼可爱。这小子,多拽!真是妈妈的好宝宝,好崽崽!

【话题二】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这是怎样的一个妈妈?

爱孩子的妈妈。“坏”字,惊喜、责备中看出妈妈的爱。孩子“失踪”了一天,妈妈着急担心。见着了,当然要责怪一下。责怪是表面,实际是高兴。也恰恰反映了她对孩子的疼爱。(如果孩子不见了,母亲说:短命鬼,死到哪里去了,没了拉倒!这还是母亲吗?)

【话题三】金色花,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碎花。中国人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诗人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是在赞美孩子的可爱。那金黄的色彩,也象征着母爱的光辉――圣洁、美好!。(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师:同学们又能思考又能说,很好。下面老师还要加上一个话题(大屏幕显示):话题四:你也能问上一句吗?现在由你们来设计话题了。

生:……

师:很好。同学们畅游智慧,大家的智慧就像泉水在奔涌。下面,我们进行第三个活动:

(大屏幕显示)(同学们一起说)

活动三:来到创作室。

师:做什么呢?集中一点――仿写,学以致用嘛。大家想想:诗人泰戈尔是通过什么事物来抒发感情的?(金色花) 这种写法叫什么呢?(借物抒情)

在文中,孩子就是借金色花来表达对妈妈的爱。那么我们是否要借助别什么来表达一下自己对妈妈的爱呢?

预设答案: 学生自由想象,用“假如我变成了……”说话。

①假如我变成了一条清清的溪流,我要在妈妈工作累了时,让妈妈来到我身边,听我唱一支欢快的歌曲,抖落满身的疲惫;我要在妈妈口渴时,让妈妈品尝我甘甜的水,使她重新变得容光焕发!

②假如我变成了一朵小小的白云,我要紧紧跟随着妈妈,不管妈妈走到哪儿,都能免受烈日地炙烤。

③假如我变成了一盏灯,我要为妈妈照亮夜行的路……

假如我变成了一把伞,我要为妈妈遮风当雨……

④假如我变成了一株绿色植物,我要在妈妈工作时深情地望着妈妈,就像我小时侯妈妈望着我一样,眼神里充满了爱的信息,我还要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大量的氧气,让整个房间空气温馨,让妈妈更加轻松快乐。

⑤假如我变成了一辆自行车,我要让妈妈骑在我的身上,让我护送着妈妈去上班,让妈妈既省力又平安……

⑥我要变作一串珍珠项链,挂在妈妈脖子上,让妈妈更美丽。

我要变作小鸟,时刻飞在妈妈身边,唱出美妙的歌给妈妈听。

我要变作影子,她到哪里我到哪里,永不分离。

假如我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发卡,我要别在妈妈的秀发上,让妈妈更加年轻漂亮。

⑦假如我变成了妈妈的手,我要帮妈妈分担家务,让她不再那么操劳。

⑧假如我变成了一个可爱的小丑,我要表演很多有趣的节目,逗妈妈开心,让她笑口常开。

⑨ 假如我是一片云

一片富有爱心的云

当妈妈在田间劳作时

会飘到他的头顶

她遮挡如火的骄阳

妈妈流下汗珠时

我会洒下蒙蒙细雨

为妈妈送上 一阵清爽

⑩假如我是一只蝴蝶,为了开心,我会停在美丽的花上,喜洋洋地在树上摇动,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我暗自匿笑,却一声不响。我要悄悄地飞到你身旁,看着你工作。

当你休息时,走过一座花园,到家时,你会看到五彩斑斓的蝴蝶,却不知道这是我身上的颜色。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口休息时,我会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眼睛上,让你睁眼就能看见我。 但是,你会猜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当吃过晚饭冼碗的时候,我便停在地上,又变成你的孩子,求你读文章给我听。“你到哪儿去了,一直没看到你。”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一天所说的所有的话。

⑩假如我变成了一朵白云,在高高的天空中漂浮着,骑在小鸟的背上唱着快乐的歌,与彩蝶嬉戏着,妈妈,你认得出我吗?

你到处找寻着我,我却一声不吭的躲在天上看着你,心里暗暗发笑。

我要遮在你头顶,为你挡住毒辣的日头。

当你正在为学生批改作业时,你会发现窗边有一朵洁白的小云看着你,但你不会知道那云便是女儿的化身。

当你带着一脸倦容离开房间,准备上街买菜时,我要寸步不离地跟着你,却不让你知道。

晚上6点,你做好晚饭等我回家时,我正好和美丽的天空告了别,重新变回你的女儿,求你和我玩游戏。

你将嗔怪地问道:“你这淘气的孩子,去哪儿了?怎么现在才回家?”

“这是个秘密,妈妈。”那时,我会这样笑嘻嘻的回答。

把大家说的组合在一起,就是一首精致的散文诗了。

同学们,老师今天很欣喜,也很感动,我听到了也感受到我们班同学对妈妈的一份份深挚的爱。

爱,在金色花绽放的时节无痕蔓延,当芬芳飘过,鼻尖余留下一抹爱的味道!我们的身边处处浸透着妈妈给予我们的爱,也时时漫溢着儿女回报的爱。这人间的至爱亲情,不会因时空的流转而改变,也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褪色。

师:好,这一节课,也进入尾声了。咱们在一种创设的环境里生活,当我们进入录音棚的时候,我们读起来,读文章使我们的心情激荡;当我们畅游智慧泉的时候,我们说起来,说起来,让我们的发现闪光;当我们来到创作室的时候,我们想起来,想起来,让我们的思绪飞扬。

感谢金色花,给我们心底留香的花。

感谢泰戈尔,给了我们这么好的诗。

感谢同学们,这节课这么用心地学习。

下课。

金色花教学实录s 篇2

以下是当时的片段实录:

一、导入新课

师:母亲是孕育万物的源泉, 母爱是人类情感中最崇高、最美好的。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表达母子之间亲密情感的散文诗——泰戈尔的《金色花》。

二、走近作者

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泰戈尔其人其文, 教师补充。

三、检查预习

师:出示“嗅 () 闻花瓣 () 膝盖 ()

罗摩衍那 () 匿笑 () 祷告 () ”几个字, 请同学读准字音。

四、读美文

这是一首散文诗, 风格清新自然, 韵律优美, 我们要学好一首诗, 首先得读好这首诗, 在读中品味诗歌, 在读中获得美的享受。

五、探美点

(一) 语言美

师:刚才同学们勾画了自己认为优美的语句, 下面请同学们深情地读出来, 并说说你认为它美的理由。

生:“长在树的高枝上, 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 又在新叶上跳舞”这句很美, 运用拟人修辞, 写出孩子的机灵可爱。

生:“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 看着你工作”, “悄悄地”一词写出了孩子的顽皮、可爱, 对妈妈的依恋之情。

师:这些句子都表达了母子间的亲昵, 流露出浓浓的爱意, 但并没有直接表述出来。诗歌是含蓄的, 尤其是泰戈尔这样高深的诗人, 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这首散文诗语言的精美。

(二) 画面美

师:唐代诗人王维说过“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在这首散文诗中描绘了几次孩子与妈妈嬉戏的画面?

生:三次。妈妈祷告, “我”散发香气。

生:妈妈读书, “我”投下影子。

生:妈妈去牛棚, “我”突然出现。

师:在这三幅画面中, 你感受到了什么?能用一个词概括吗?

生:美好、温馨、和谐、幸福、母爱……

师:泰戈尔的确是一位语言大师, 随着孩子与母亲游戏的展开, 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幅独具印度乡村泥土气息和农家生活的风俗画卷, 这正是诗人为我们描绘的画面美。

(三) 人情美

师:从这首散文诗中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孩子和妈妈?请用“我从诗中读到了一个 () 的孩子。我从诗中读到了一个 () 的妈妈”句式回答。

生:天真活泼、可爱顽皮、深爱母亲……的孩子。

生:慈爱温柔、虔诚善良、疼爱孩子……的妈妈。

师: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 而且一而再, 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生:因为孩子爱妈妈, 这又体现出孩子可爱天真、稍带顽皮的特点。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 变成一朵金色花, 可以看着妈妈工作, 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 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孩子懂得, 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 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 他不图妈妈夸奖, 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 就是瞒着妈妈。

师:这正是母亲与孩子间亲密的爱和感情, 而这种人类最普遍存在的天性和爱也正是泰戈尔在诗歌中着力表现的情感, 这是诗人为我们呈现出的浓浓的人情美。

六、课后感悟

闻一多先生在其《诗的格律》一文中所提出:“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 (音节) 、绘画的美 (词藻) , 并且还有建筑的美 (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这就是所谓“三美”, 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我受到很大启发, 在教学中, 我通过“追寻美点”, 抓住这首散文诗的语言美、画面美、人情美“三美”来设计教学流程。

(一) 读出“语文味”, 在反复朗读中感受语言美

在《金色花》一课中, 我主要通过灵动多姿的朗读, 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熏陶感情, 从而读出“语文味”, 感受语言美, 创造诗意的课堂。

着重培养学生通过朗读来品味诗歌中的至纯情感, 所以重点进行朗读诗文的指导, 引导学生从体味诗歌感情激调的基础上, 结合生活实际, 控制好诗歌的语速、节奏和重音, 提高朗读质量。在课文的反复朗读中加深对诗文的理解, 提高感悟诗的能力, 获得语言美的熏陶与享受。

第一遍读, 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学生注意倾听, 勾画你认为优美的语句。是在预习的基础上继续扫除阅读障碍, 学生在倾听中受到熏陶和启发, 潜移默化地学会一些朗读方法和技巧, 会逐渐培养起他们自觉向教师学习的习惯, 使朗读水平不断提高。语文是情感的载体, 优美的文字尤其能激发人的心灵深处的情感, 引起共鸣, 但有的时候, 学生往往有了情感的共鸣却不知道如何表达, 这时候, 教师的范读就如同一道曙光, 劈开学生的迷雾, 带领他们走向正确的方向。教师的范读, 像清澈见底的涓涓细流, 淌入学生的心田, 给学生一种雨润禾苗般的纤浓美, 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受到美的熏陶, 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第二遍学生自由朗读。学生潜心读文, 在朗读练习中把握停顿、语气的抑扬顿挫、情感。在自由朗读中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增强语感, 促进思考, 体味散文诗自然清新的语言, 最大优势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个性。

第三遍个别学生展示朗读成果。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句段, 在朗读中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之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 以赞赏的眼光去看每一位同学, 用正确、得体的语言进行评价。学生在点评中学会了专注倾听, “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越发显得重要。教师也在倾听中检验了学生练读的成果, 发现问题, 及时指正。进一步指导全班学生的朗读。

(二) 在阅读欣赏与想象中体悟画面美、人情美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这一句, 让读者的心灵插上想象的翅膀随着作者一起飞翔。在飞翔中看见了一幅充满温馨、和谐、欢乐的美丽图画, 图中洋溢着真、善、美。诗人有力地塑造“金色花”这一意象, 把孩子的形象描写得活灵活现。金色花在风中飘摇, 在新叶上舞蹈, 沁人心脾的花香, 美丽的投影……这正是诗中母亲与孩子高尚圣洁、天真活泼的真实写照。

孩子与妈妈嬉戏的三幅画面, 将孩子的调皮描写得淋漓尽致。这是多么真实的母子画面, 也是生活的写照, 侧面烘托出伟大的母爱。《金色花》意境恬静, 优美, 格调轻柔和谐, 描绘得有声、有色、有香、有情致、有灵气的境界, 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地步, 给人以无限的审美愉悦。学生在阅读欣赏与想象中体悟到了散文诗的画面美。这首诗用充满童稚的想象, 细腻地刻画了孩子天真可爱而又捎带顽皮地与妈妈嬉戏的心理, 含蓄巧妙地表达了孩子须臾不离妈妈的难舍难分的深厚感情。而母亲与孩子间亲密的爱和感情, 这种人类最普遍存在的天性和爱也正是泰戈尔在诗歌中着力表现的情感, 这是诗人为我们呈现出的浓浓的人情美。学生在阅读欣赏中也领悟到了这种平凡而伟大的人情美, 感悟到爱的美好、圣洁, 体验到人间至爱的亲情。

《金色花》课堂实录 篇3

《金色花》选自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是一篇充满母子深情的小诗。

学习目标为:熟读课文,整体感知;在多种形式的阅读中培养学生鉴赏诗歌以及探究想象的能力;积累母爱名言、诗句、故事;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学会感恩。

二、教学实录

师:不知道同学们听没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婴儿在出生前问上帝:“明天我就要降临人间了,我是那么弱小,那么无助,我该怎么办呢?”上帝说:“孩子,放心吧,我已经选定了一位天使,她正满心欢喜地期待你的来临,而且,她将用她一生一世的爱无微不至地关心你、照顾你,一直到她生命的尽头。”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天使是谁吗?

生:妈妈!

师:是啊,是妈妈。让我们带着对妈妈的敬意,一起走进《金色花》,去聆听印度诗人泰戈尔对妈妈的倾诉吧。

(教师板书课题及作者,屏幕显示母子图幻灯片,伴《小夜曲》,教师范读课文)

师: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读,感受一下诗的意境。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哪位同学愿意挑选你喜欢的诗句,与大家一起分享?

生:当你沐浴后,……

……

师:刚才大家朗读了这首优美的诗歌,现在请说说你在读诗时有怎样的感受。

(屏幕显示三个问题)

生:从“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中,我读出了母亲一天没有看到孩子的焦急心情。

……

师:诗歌总是含蓄的,为了更好地理解诗人所要表达情感,请大家相互合作,找出在诗中不能理解、又想知道答案的地方。

(学生六人小组讨论)

生:孩子为什么不告诉妈妈自己一天都去哪了?

……

(教师现场归纳问题,并把问题录入电脑)

师: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

生:因为孩子虽然为妈妈做了很多事,但他不希望妈妈表扬他。

……

师:大家看,泰戈尔借金色花表达了孩子想要回报妈妈的心愿。老师想就此做一个现场调查:有谁记得妈妈的生日?(约三分之一的学生举手表示知道妈妈的生日)那又有哪些同学确定妈妈知道你的生日呢?(所有的学生都把手举了起来)多么鲜明的对比啊,这说明什么?

生:对妈妈不够关心。

师:但不关心不代表大家不想关心,谁能说说你平时是怎样与妈妈相处的?

生:平时都是妈妈给我做饭,有一次……

……

师:在大家的生活中,还有一个和妈妈同样重要的人,他是谁?

生:爸爸。

师:谁愿意说说自己是怎么和爸爸相处的?

生:……

师:孟郊在《游子吟》中写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寸草虽小也想回报春日阳光。汪国真在诗中写道:“我们也爱母亲,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即便如此,我们仍然可以用小草的芳馨、用溪流的欢唱来回报我们的父母。从一杯温水、一句问候、几只刷洗干净的碗盘做起,让爸爸、妈妈感受到你的爱。让我们再次深情地朗诵这首诗吧!

(学生齐读课文)

师:泰戈尔笔下的孩子愿变成“金色花”来回报妈妈的爱。如果大家也可以随意变化,你想变成什么来表达对妈妈深深的爱意呢?

生:我想变成漂亮的发卡。

(教师板书第二朵大大的五瓣花,在其中的一个花瓣里板书“发卡”,以此类推)

……

师: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感恩的事情。(在圆圆的花心中板书“感恩”)比如我们摔倒时别人伸出的双手,失败时别人的一句鼓励,甚至是我们眼中看到的自然美景,以及生活本身,都值得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但是,如果没有母亲,这一切都不复存在。所以,人们总是用最美好的语言、最真挚的情感来赞美母亲。老师想考考大家:除了泰戈尔的这首诗,大家还知道哪些关于母爱的诗句和故事呢?

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

师:老师也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播放《天亮了》,深情讲述)韩红的歌曲《天亮了》是为一个真实的故事而唱的:在一个旅游风景区里,一辆满载着游客的缆车在高空缓缓地移动着。突然,机器发生了故障,缆车和缆绳瞬间崩裂。说时迟,那时快,缆车从高空急速坠下。就在这生死关头,一对年轻的父母共同将不满周岁的孩子高高举起,当一切尘埃落定,缆车内30多名游客,只有这个孩子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其余全部遇难。可以想象,是爸爸妈妈用他们的血肉之躯为孩子托起了重生的希望。(歌曲转入主旋律,声音调大,留白约十秒。此时,在座教师和学生中很多人已经热泪盈眶了)

师:这对年轻的父母虽然离开了人世,但他们的体温还留在孩子的身上,他们的血液依然在孩子的脉搏里流淌,孩子的性格里有他们的印记,孩子的思维里有他们的智慧。可以说,他们以另外一种方式活着。(略停)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最宝贵的。在危急时刻,父母却可以心甘情愿地把它奉献给孩子。老师相信:必要时,所有的父母都会做出同样的选择!让我们带着对父母的深深敬意,来朗读这首名为《母亲》的小诗。(《小夜曲》响起,众生深情朗读小诗《母亲》)

师:假如在座的某位同学将来能成为一名文学工作者,老师希望他的第一篇作品会是《母亲》。因为,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不是由上帝创造的,而是由母亲创造的。

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让学生从一首小诗出发,回味了母爱的无私,启迪他们懂得回报,引导他们善于回报。提供话题激发了学生内心的情感,现场调查又触动他们的心灵,使他们的情感态度受到一次沐浴与洗礼,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式教学理念。

《金色花》教学反思 篇4

《金色花》是泰戈尔散文诗集《新月集》中的代表作。篇幅短小,而意蕴丰赡。诗歌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艺术角度,从假想写起,“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首句),并由此生发想象——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的“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依恋,构成一幅耐人寻味的画面,表现家庭天伦之爱,表现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初读课文,在我们面前展现的是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画面的中心人物是“我”——一个机灵可爱的小小儿童。“我”的突发奇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一天里与妈妈三次嬉戏。第一次嬉戏,是在母亲祷告时,悄悄地开放花瓣散发香气;第二将嬉戏,是在母亲读《罗摩衍那》时,将影子投在母亲所读的书页上;第三次嬉戏,是在母亲拿了灯去牛棚时,突然跳到母亲跟前,恢复原形。“我”“失踪”一天,却始终与母亲在一起,对母亲非常依恋。“我”幼稚天真,却藏着自己的秘密,惟有他母亲不知道,最后母亲问 “到哪里去了”,“我”说“我不告诉你”,这是得意的和善意的“说谎”,仍流露出对母亲的爱恋。总之,“我”是在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

故事虽短,但是有完整的情节,情节发展有波澜。人物在情节的发展中各显现其性格:“我”的性格是天真活泼、机灵“诡谲”的,又是天生善良的;母亲的性格是沉静的、虔诚的,也是善良的、慈爱的。两人的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善良、善意,是母子两人性格表现的主旋律,而“我”的“诡谲”与母亲的“受骗”则与主旋律“不和谐”,产生一些微妙的变化,创造出特殊的意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侧重三点:一是诗的语言美;二是诗的画面美;三是诗的情感美。教学中我主要通过灵动多姿的朗读(听读、赛读、评读、范读等)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熏陶感情,从而读出“语文味”,创造诗意的课堂。我觉得本课最成功的地方是最后一个环节:“创意表达,升华情感美”。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你读了这篇文章,是否也觉得我们要为深爱着我们的母亲作些什么呢?我们用有创意的作业,来表达我们一颗感恩的心!如果你忽然具备了文中小男孩的神力,你准备变作什么来表达你对母亲的满怀爱意?

学生自由想象,用“我要变作„„”说话。

1)假如我变成了一条清清的溪流,我要在妈妈工作累时,让妈妈来到我身边,听我唱一支欢快的歌曲,抖落满身的疲惫;我要在妈妈口渴时,让妈妈品尝我甘甜的水,使她重新变得容光焕发!

2)假如我变成了一朵小小的白云,我要紧紧跟随着妈妈,使妈妈不管走到哪儿,都免受烈日无情地炙烤。

3)我要变成一股清风抚摸着你;我要变成水中的涟漪,当你沐浴时,把你吻了又吻。(泰戈尔《告别》)

学生表现都很活跃,在练习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母子深情的体验。总结这节课的成功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在教学中,既鼓励学生读,又让学生明白应怎样读、为什么要这样读,使学生在充分体会诗歌蕴涵的感情的同时,还掌握了朗读技巧,不仅读懂了诗,也学会了怎样读诗。

二是简化了教学环节。以前教诗歌时,总是将“语言赏析”单独安排一个环节。这次我尝试将“朗读”、“理解”、“品析”结合起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是美化课堂。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或创设氛围,或激发兴趣,或配乐朗诵,或画面点缀等,为课堂添色不少。另外,教师优美的语言也让课堂富有情韵。

金色花教学反思 篇5

这是一篇篇幅短小的散文诗。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了朗读教学法,借朗读传情,活现作品情感。朗读形式我采用了几种,如:个体大声朗读,录音播放,分角色朗读,集体朗读等等。结果这为内容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在朗读中,在想象里,三次嬉戏成了三幅灵动的画面,把朗读与文章的品读的有机结合起来,努力产生双重的教学效应,即读得好,又品得巧。一篇小小的文章因朗读变得摇曳多姿,生趣盎然。

这篇文章,文意并不难懂,无须用太多的时间流连,只要巧妙的设计开头和结尾。开头放在引起学生对作者的喜爱上,这样就会对他的作品有所期待。然后由读,而诵。从而引导大家培养文学美感。

结尾可拓展,从而引发学生的想象力,试着让学生用自己方式的向母亲表达至诚的爱意,从而达到教学的高潮而让学生有所收获和学习的乐趣。

《金色花》教学设计 篇6

一、教学设想

《金色花》从假想写起,“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象——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依恋,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在教学时,引导在朗读中和自主探究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提高感悟诗的能力,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文中由“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生发想象,让学生感受到想象的新奇而美妙,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既发展学生的个性,又发展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范读、学生朗读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把握诗文主旨;通过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阅读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反复诵读,合作探究,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难点:合作探究,逐步提高阅读诗歌的能力。

四、课前准备

解决生字词;

收集和整理对泰戈尔的相关介绍。熟读课文至诵;

收集歌颂母爱的名言、诗句。

五、教学设计

(一)、互动式导入:

1、老师讲故事:《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大家还得震惊世界的“9·11”大灾难吗?当的飞机撞向世贸大楼时,银行家爱德华被困在南楼的56层。在这生死关头,他掏出了手机。爱德华拨打了两个电话分别给他的助手和律师,可还没等电话接通,他想起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又拨通了第三个电话„„大家想一想,第三个电话是给谁的呢?律师赶到旧金山,见到了爱德华悲恸欲绝的母亲。母亲流着泪说:“第三个电话是打给我的。我儿子在临终前已不关心他留在人世的财富,只对我说了一句话„„”大家想想:爱德华对他的母亲说的是怎样的一句话呢?美国一家报纸刊登了一名美国公民的生命留言:妈妈,我爱你!

2、学生交流积累的名言、诗句。

3、(幻灯片1—内容为泰戈尔的图片)

师旁白:课前我们已经了解了泰戈尔,这位白发白须的老人就是泰戈尔,读他的诗会使你的心灵变得纯净,会让你的精神寻到一片休憩的家园。早在百年前,他就问道:你是什么人?读者,百年后读着我的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金色花》,去感悟那圣洁的情怀。

(二)、初步的感知

1、播放录音(多媒体声音文件),要求学生认真听。

2、指定一位学生朗读,要求读出感情,读出自己,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

3、朗读指导: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这首诗的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

教师范读,“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4、用诗意的语言说说自己的感悟。

(三)合作与探究

1、问题的收集:学生自由提问,说出自己的疑惑。

2、问题的选择。从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中确定,一般不离这样几个问题:

A、为何要变成一朵金色花?有何深意?(内容要点--想象新奇而美妙,突出爱的圣洁、纯洁而高尚美好)

B、为何孩子不让母亲知道自己对她的爱?(内容要点--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

C、母亲为什么叫孩子为“坏孩子”?(内容要点—不见孩子,妈妈焦急不安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D„„其它问题(内容要点略)

3、板书以上问题。

4、合作探究:

老师先指导方式方法(幻灯片2):(1)依次说出自己的见解,并有诗句为证→(2)书记员(事先定好)择要记录→(3)自由辩论,有理有据→(4)达成共识,用诗般语言写出探究结果-----教师示例(幻灯片3):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赏析(或探究结果):顽皮的孩子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妈妈找不着心爱的孩子了,“孩子,你在哪里呀?”,孩子,正在新枝上匿笑的孩子,你可曾看见妈妈眼中的那份焦急、不安和期盼的神情?

5、交流、点评。

6、形成板书:

母爱美如花

花似爱母心

(四)、课堂写感悟

1、教师:老师准备了泰戈尔的另外几句诗(幻灯片4),教师感情朗读:“我要变成一股清风抚摸着你;我要变成水的涟漪,当你浴时,把你吻了又吻。我要变成一个梦儿,从你的眼皮的微缝中,钻到你睡眠的深处。当你醒来吃惊地四望时,我便如萤火似的熠熠地向暗中飞去了。”

2、教师:请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借助一些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物来表达你对妈妈的情感,写几行诗。

3、交流。

(五)、课后拓展读

下发资料,课外阅读,说出自己读后的感悟。

《仿佛》 ◎泰戈尔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只是在游戏中间 有时仿佛有一段歌调 在我玩具上回旋 是她在晃动我的摇篮 所哼的那些歌调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但是在初秋的早晨 合欢花香在空气中浮动 庙殿里晨祷的馨香

仿佛向我吹来母亲的气息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只是当我从卧室的窗里 外望悠远的蓝天 我仿佛觉得

金色花教学设计 篇7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句中蕴含的情感。(重点)

2、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难点)

3、感悟世间至爱亲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导学】

1、知识储备。

A、泰戈尔(1861-1941),印度诗人、小说家、戏剧家、散文家、社会活动家。主要作品有诗歌《暮歌》、《晨歌》、《吉檀迦利》、《飞鸟集》、《园丁集》等。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在印度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19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B、冰心(1900—),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文学家。著有散文集《寄小读者》;诗集《繁星》、《春水》;儿童文学集《小桔灯》等。

C、托物言志就是通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采用托物言志法写的文章的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

2、给加点的字注音。

匿(nì)笑沐(mù)浴祷(dǎo)告叠(dié)成倘(tǎng)若

菡萏(hàn)(dàn)欹(qī)斜花瓣(bàn)荫蔽(yìnbì)3、根据解释写出词语、

(1)匿笑:偷偷地笑。(2)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3)并蒂:指两朵(及以上)花并排地长在同一个茎上。(4)花瑞:花带来好预兆。

(5)慈怜:慈爱怜惜。(6)荫蔽:遮蔽;隐蔽。

4、《金色花》和《荷叶母亲》在表达思想感情上有什么共同点?

赞美母爱的伟大与神圣。

【预习检测】

展示课前预习效果:检测预习导学的内容。小组评分

【课堂探究】

(一)《金色花》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体会语句中蕴含的情感。

例句:(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孩子的调皮、快乐)

(2)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母亲的焦急惦念)

(3)“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母亲的嗔怪、担忧、焦虑和欣喜)

(4)“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孩子的淘气、撒娇和对母亲的爱恋)

2、读后思考。

(1)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金色花是由具备了神力的小男孩变的花。)

教师二次备课

备课教师:

金色花在印度人心目中象征着纯洁,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表现出了孩子对母亲最天真,纯洁,无私的爱。

(2)他是怎样和妈妈逗乐嬉戏的呢?请用“当妈妈的时候,我就”说一说。

母亲做祷告时,我就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沁入妈妈的心脾)。

母亲读书时,我就将影子投在书页上(阳光太刺眼,这样可以保护母亲的视力)。

母亲去牛棚时,我就恢复原形求她讲故事。

(二)《荷叶母亲》

1、课文中写作者的情绪变化有什么作用?

这样写表露了作者关注花的命运的感情。

2、结尾一段“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盖天空下的

荫蔽?”蕴含了怎样的感情?

荷花是“我”,荷叶是母亲,温馨感人,爱意浓浓。母爱博大无边,伟大无穷。“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我们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母亲就是我们的生命中永远为我们遮蔽风雨的人。

【拓展延伸】

完成课后练习四。

【作业布置】

1、完成第4课语文校本作业。

金色花教学反思的内容 篇8

平时,我们班的一些男生总喜欢挑别人的毛病或者总是嘲笑别人。我也很曾耐心地教育过他们,但效果不太理想。为此,我也很为难。我想,这篇课文不是很好的教育材料吗?于是,在上课时,我有意识地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我"曾无顾忌地狂笑过仙人掌的丑陋,现在却身为自己的浅薄庸俗而感到惭愧,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通过讨论知道:仙人掌不论生存条件多么艰苦,它都能顽强地生长,并开出美丽的花朵。从而,知道了,我们不能看不起别人,更不能嘲笑别人,因为那样只能显示出我们的庸俗与浅薄;那些受人嘲笑的同学,也不要在意,你们总有一天会像仙人掌一样开出金色的花朵。

金色花教学实录s 篇9

1.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体味诗歌语言美,品析图画美,品味情感美。

3.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母亲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母爱是人类社会中最崇高、最美好的情感。无数文人用美妙的诗文吟咏赞颂母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印度大文豪泰戈尔的一首表达母子之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

2.检查预习

生字词

三次嬉戏

母子关系,我读到了一个——孩子,一个————妈妈。

3.合作探究

a.文中的孩子,是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的? 孩子想变成一朵金色花来表达对母亲的爱

b. 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 因为金色花是印度圣树上的花,圣洁而美丽,变成金色花就是意味着自己给予母亲的爱是圣洁而美 丽 的,正可以表达自己回报母爱的心愿。——借花抒情

c.孩子为什么变成一朵金色花后,总是瞒着不让妈妈知道呢? 因为孩子懂得,母爱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 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只是悄悄地让妈妈感到温馨,就是瞒着妈妈。

二、教读—体味诗的音乐美

1.听读课文,感受母子亲情

2.倾情诵读,感受语言美

(注意:停顿 重音 语速 语气)

师范读三个重点句子

a、孩子,你在哪里呀?(着急、关爱)b、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欣喜、嗔怪)c、我不告诉你,妈妈。(顽皮、撒娇)

3.选择自己感情处理最好的句子展示朗读,说说自己的朗读体会。

三、讨论——品析诗的图画美

师:我们还要品析诗的图画美。

课文中的画面是很美的,“我”变成了金色花,和母亲嬉戏,用丰富的想象织成了一幅幅清新优美的母子亲情图,几乎每一幅画面都是一幅幅清新优美的画卷。

下面请同学们做这样一个作业,用“美在”这个短语或者《金色花》真美啊,......写一个句子或一段话来描述美丽的画面。

示例:1.美在闪闪发光的金色花。

2.母亲沐浴后始发披在两肩,穿过盛开金色花的庭院去祷告,多么圣洁啊!

师:这一首散文诗,诗人以其新奇而美妙的想象力,为我们讲述了母子深情的故事,感受到母子之爱是那么一种亲昵,那么一种亲热。为什么孩子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那么活泼,那么可爱?因为他沐浴着母爱。爱是交互的,小孩子领受着母爱,也想着回报母爱。他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让妈妈嗅到花香,让妈妈看书不↑眼睛。从孩子对妈妈的爱,可以想到母亲对孩子的爱。在听读、诵读、品析之中,我们已经沉浸在美好温馨的情感了。所以,我们读这首诗,还要感受它的情感之美。

四.品味——感受诗的情感美

1.诗的情感,洋溢于诗的字里行间。全诗表达出一种美好的想象,温馨的情感,表现出欢快愉悦的韵味。它们突出表现在每段诗的画面之中。

师范读,同学们可以评一评老师在重音、停顿、感情方面处理得好不好?)

师指导读。

1、2欢快、可爱;3、4、5、6舒缓、温馨;7、8、9调皮、可爱

分组读

这首诗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潺潺流水般的情感,读得稍快,读的时候要带着想象,在想象中读诗。

2.齐读诗歌,品味感情美。

五、创意表达,升华情感美

你想变成什么样的美好 事物来表达对妈妈的爱呢?

请按照下面的格式,借 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发你对母亲的爱。

示例:我想变成一条清清的溪流,当妈妈工作累时,让妈妈来到我身边,听我唱一支欢快 的歌曲,抖落满身的疲惫 。妈妈,我想变成......当你……的时候,我 ......当你……的时候,我…… 当你……的时候, 我......

六、欣赏歌曲

金色花教学实录s 篇10

[文本解读]

《金色花》是印度诗人泰戈尔写的一首散文诗。它通过奇特的想象,写一个孩子突发奇想,假想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去与妈妈“捉迷藏”,但又不是真的捉迷藏,而是隐蔽自己身形,暗中为妈妈做事,不让妈妈知道。诗人的目的是通过孩子对妈妈的爱,去反映妈妈对孩子的爱,从而表现世界上最圣洁最美好的情感——母爱。

[教学设想及依据]

1、《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文学作品,要重视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对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有自己的评价,能有自己的见解;对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有自己的感悟。因此,在教学中,要采用恰当的方式,去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本单元教学指出,学习诗歌,要在整体感悟的基础上,注重语言的品味、积累和写法的借鉴。还要学习朗读技巧,学习圈点勾画的学习方法。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悟,在读中思,在读中去分析理解。

3、在教学中,尽可能开放课堂,给学生较为宽松的活动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从而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教学目的]

1、学习并积累“匿笑”、“祷告”、“沐浴”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策略]

采用板块式、对话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二、朗读显情

1、介绍相关资料

2、整体感悟

3、自读,揣摩,交流。

4、听读,比较,提高。

5、朗读展示(或齐读)

三、解读形象

1、提要求。

2、学生读课文,作圈点批注。

3、交流与小结。

四、问题探讨

五、自由写话。

六、总结。

金色花教学实录s 篇11

师:同学们还记得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写的《示儿》这首诗吗?让我们一起吟诵吧: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师:谁能告诉我,这首诗是谁在什么时候写的?他最盼望的是什么?

生:这首诗是陆游在临终的时候写的,他最盼望的是收复中原失地。

师:有谁知道,中原失地是被谁占领了吗?

生:金国。

师:是啊,北宋时期的半壁江山已被金兵占领,包括北宋朝的都城汴州,在陆游临死的时候,中原已被金兵占领了整整83年,而且北宋的两个皇帝徽宗、钦宗也被金兵抓走了。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北宋和南宋的对照图。(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对比一下,宋朝的土地被金兵占领了多少?

生:大概有一半。

师:大家可以想想,那里的老百姓在金国的统治之下过着怎样的悲惨的生活,他们痛失亲人,他们家破人亡,他们流离失所。同学们,你们说这大片的被占领的土地,该不该收回来?

生:该!

师:陆游在《示儿》中所说的“王师北定中原日”,这里的“王师”是什么意思?

生:“王师”就是宋王朝的军队。

师:自己的国家被别人占领,南宋的王师都干什么去了?南宋的权贵都干什么去了?南宋的皇帝都干什么去了?今天我们来学习又一位南宋爱国诗人林升的一首诗《题临安邸》。

谁能根据注释来说诗名《题临安邸》的含义呢 生:写在临安旅店墙壁上的诗

评析:陆游也是南宋的一位爱国诗人,他的《示儿》和《题临安邸》有异曲同工之处,一个是“悲”,一个是“愤”。“悲”的是国家不能统一,“愤”的是为了国家能够统一。通南宋和北宋的版图对比,再结合已经学习过的《示儿》,学生的情感很自然地就上升到对南宋王朝的愤恨,与诗人的心走到了一起,也为学习古诗打下了情感基础。

二、初读正音,自学知意

师:这究竟是一首怎样的诗呢?请看黑板。(出示诗)能正确、流利地读吗?请自由练习一下吧!

(生自由练习读诗)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读诗)。

师:(以评代讲)她的“暖”、“醉”、“汴”读得准,我们也能像她那样正确地读一读吗?(生齐读古诗)。

师:古诗词对仗工整,最讲究节奏分明和韵律美,我们怎样才能读出诗的韵味呢?首先我们先要知道诗中讲了什么,才能正确断句。同学们你们能联系注释自己理解一下诗意吗!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生自学古诗,师巡视指点学法)

师:我们来交流交流吧!

生:山外有青山,楼外有高楼,西湖的歌舞,不知何时才能罢休,暖洋洋的风把游人吹醉了,他们简直把杭州当作了汴州。师:你能从字面上去理解诗,已经不错了。一起来看全诗的翻译。我们来正确断一断句吧!试试看读出诗的韵味来吧!(生读诗)

师:读出了诗味,但不怎么像林升在吟诗。要想读出古诗的韵味,不仅仅是理解字面的意思,还要懂得诗人通过这首诗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三、品悟:走进诗文。

师介绍当时背景: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在这样的情况下,林升写出了这首《题临安邸》。同学们,看了这段介绍,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首诗?

生:应该用气愤的语气。

生:应该用责问的语气。

师:那么我们就一起用愤怒、责问的语气来朗读这首诗吧!

生齐读: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

结合这段资料和这首诗,同学们想一想,这里的游人指的是谁?

生1:南宋的达官显贵们。

生2:南宋的皇帝。

生3:南宋的王师们。哦,原来皇帝、王师和达官显贵们在这里游山玩水。师:你如何理解“游人”这个词的? 生:游山玩水的人。

师:这里的游人和我们平时说的游人一样吗?

生:不一样,我们平时是出去旅游,不是天天都玩,只是偶尔的,而这里的游人却是天天如此,不管老百姓死活。

师:是啊!这些“王师”,这些“权贵”,这些“皇帝”哪里配做人啊,我们叫他们“家伙”更为确切。游山玩水的家伙,吃喝玩乐的家伙。这些家伙们玩得都怎么样了? 生:醉了!

师:“醉”什么意思?从“醉”中你读出了什么?

生:“醉”在字典中解释为“沉迷其中”,从“醉”中可见他们已经深深地陷入寻欢作乐中,不能自拔。

师:“醉”字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家伙们在干什么?

生1:喝酒喝得烂醉如泥。

生2:金钱享乐面前是纸醉金迷。

生3:他们每天醉生梦死,吃喝玩乐。

师:这里的“醉“和“喝醉酒”的“醉”是不是一样?

生:不一样。“喝醉酒”是醉了还会醒过来,只是偶尔的,而这里的“醉”却是天天如此,永远也醒不过来的。

师:说得多好啊!透过这个“醉”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那些权贵们喝着美酒,吃着山珍海味。生:我仿佛看到了歌女们为他们演奏,舞女们为他们跳舞。

师:是啊,他们只知道吃喝玩乐,歌舞升平,醉生梦死,下面我们来看看当时这些权贵们吃喝玩乐的一幅图画。师:通过这个“醉”字让我们仿佛听到什么?

生1:我仿佛听到了他们在那里高谈阔论,却什么也不去做。生2:我仿佛听到喝醉了酒的醉话,欢乐时的打闹声。

生3:我仿佛听到了被金兵占领地区的老百姓在说:“南宋什么时候能把领土收回去,让我们不再受苦啊!”

师:一个“醉”字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他们的种种丑态,是啊!它写出了南宋权贵们沉迷于歌舞等玩乐中时间长,深到了不能自拔,程度如醉如迷,把收复失地抛到脑后了。我们来读一读,读出他们的丑态来吧!(生读这一句)

师:暖风有这样的力量吗?

生1:这里的暖风指自然界的春风,春风吹得人懒洋洋的,就像喝醉了酒一样。师:不错,但是人在春风吹拂下只想睡觉,大脑还是清醒的。还没有到如醉如痴的程度吧!结合刚才读的资料和煮熟再来想“暖风”指什么 ? 生2:“暖风”不仅仅是指春风,还指当时朝廷从上到下的歪风斜气,还指在社会上的淫靡之风,比如整天吃喝玩乐,纵情声色等。

师:是啊!诗人一语双关。当时社会上吹起了一股腐败之风,在这股风的熏陶下,权贵们纵情声色,寻欢作乐、昏昏度日。请看“熏”字,我们给“熏”换个词。

生:吹

师:比较一下“熏”和“吹”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生1:“熏”字写出了淫靡之风影响了他的思想,影响时间长,毒害很深。师:举个例子

生1:比如我爷爷是老烟民,抽了四十多年烟,现在他牙齿、手指都熏黑了。

生2:“熏”字写出了他们长期沉浸在淫靡之风之中,而“吹”只是一吹而过。

师:一个“熏”字用得多妙呀!写出了淫靡之风,影响他们的时间长。同学们,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想象说话)

生1:我仿佛看见们他们整天吃肉、喝酒,不理朝政。

生2:我仿佛看见他们整天歌舞升平,贪图安逸。

师:看着这两幅图我们应该用什么感情来朗诵?

生1:愤怒。仇恨。

师:带着感情试读下!

师:读的爱僧分明。

生2:我想走上前去痛斥他们。

师:同学们,让我们带着愤怒的感情来吟诵这首诗,去痛斥这些南宋统治者们。

师:读的很好。在这帮坏家伙的眼里,杭州还是杭州吗? 生:不是,是汴州。

师:也就是说,他们早已忘记了故都汴州了,忘记了被金兵占领的半壁江山了,忘记了国耻家仇。(出示资料)

汴州又称汴梁,汴京是北宋的都城,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据史书记载,汴州当时的人口超过了100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最繁华的城市。北宋画家张择端曾经把当时汴州的繁华景象画了下来,这就是有名的《清明上河图》,今天,我们把这幅图带来了,请同学们看一看。

师:同学们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这里很繁华。

生:我看到大街上车水马龙。

生:我看到老百姓在那里安居乐业。

生:我看到店铺很多。

生:我看到那里的房屋建得很漂亮。

师:的确是这样。浙江东阳横店影视城依照这幅《清明上河图》对这景象进行了重建,曾经去旅游过的人都说,真是美丽如画。如果你们有机会去,一定会喜欢那里的美景。但是这一切的一切,从金兵攻破城门起,从两个皇帝沦为金人的阶下囚的那一刻起,就不复存在了。山河破碎,百姓遭殃,美丽的河山就断送在这些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家伙手中。

师:汴州的繁华已经不复存在了。我们再来看看杭州,这些权贵们逃到杭州后,杭州又成了什么样子呢?谁能用一句诗来回答。

生:山外青山楼外楼。

师: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生:山外还有青山,楼外还有高楼。

师:还有别的理解吗?

生:就是说杭州非常的美丽,楼房建得非常的漂亮。

师:是啊,这些楼是谁建的?

生:皇帝,大官们。

师:他们建了干什么?

生:为自己享乐。

师: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多美啊!让我们来看看这美丽的杭州吧!

(课件出示图片)

师:看到这么美丽的杭州,你们是怎样的心情?

生:很着急。

师:你着急什么?

生:着急他们这样吃喝玩乐,金兵会把杭州又占领了。

师:你说得真好!面对这群只知道享受,而不顾老百姓死活的酒囊饭袋,我们问问他们:

生:“西湖歌舞几时休?”

师:是啊!那些统治者在西湖边上听歌赏舞,这种寻欢作乐的生活要到什么时候才停止呢?南方的权贵们醉生梦死,而北方的老百姓却遭受着金兵的压迫,面对权贵,面对皇帝,你想说些什么?

生:我想对他们说,该醒醒了,不然金兵就打过来了。

生:我想对他们说,快去把失去的领土收回来吧!

生:我想对他们说,你们不要再醉生梦死了,也去看看老百姓在怎么过吧!

……

评析:古诗的学习,重要的并不是理解诗句字面的意思,而是诗句所包含的内在情感。通过现在的“游人”与诗中的“游人”作对比,通过“喝醉酒”的“醉”与诗中的“醉”作对比,通过“汴州”与“杭州”作对比,把学生带入了那个久远的年代。通过课件演示,通过激发想象,学生就好像穿越了时空,看到了南宋统治者的歌舞升平,看到了金兵占领地区老百姓的孤苦无助,看到了汴州曾经的繁华,看到了杭州又败在了这些酒囊饭袋的手中。学生自然而然就产生了对南宋统治者的憎恨,对金兵侵占区的老百姓的同情。

三、假设:壮怀激烈。

师:如果我们的祖国被占去了一产,你们愿意吗?

生:不愿意。

师:你会怎样做?

生:我会把失去的领土在夺回来。

生:我会和侵占我们领土的人斗争到底。

师:真有志气,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都要捍卫自己的国家不被欺侮,领土不被侵占。那我们现在应该怎样做呢?

生:应该好好学习。

生:应该掌握更多的知识,使我们的祖国强大起来。这样别的国家就不敢来欺负我们。

师:同学们,看过《射雕英雄传》吗?

生:看过。

师:《射雕英雄传》里面有两个人物,一个是郭靖,一个叫杨康,你们知道为什么一个叫靖,一个叫康吗?

生:因为北宋被金兵占领的那一年是靖康年,郭靖的父亲郭哮天和杨康的父亲杨铁心之所以给他们取这样的名字,就是要为了永远记住国家的耻辱。

师:你了解得真多!虽然当时的皇帝、权贵只顾吃喝玩乐,但是像郭啸天、杨铁心这样的爱国人士还有很多,岳飞就是有名的抗金将领,他喊出了“精忠报国,还我河山”的豪言壮语,他曾经写下了一首激励人心的诗歌《满江红》,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课件出示)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金色花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掌握一定的诗歌朗读技巧,提高朗读能力;

2、学习和借鉴诗中借鉴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感情的写法;

3、朗读直至背诵课文;

4、体验人间至爱亲情,激发学生关爱母亲,回报母亲的炽热亲情。

教学重点:

以朗读、想象感悟散文诗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提高朗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学习和借鉴借助一种具体形象抒发感情的写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课前播放《妈妈的吻》)有没有同学知道,刚才上课前听到的歌曲的歌名是什么?(《妈妈的吻》)对,我们从歌中能感受到妈妈与女儿之间的深深母女情,歌曲中的女儿是用什么来回报妈妈给予她的爱的呢?(一个深情的吻)一个吻代表了母亲与女儿真挚的爱,而母女之情、母子之情则是全人类共同的情感,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金色的国度,一个满栽金色花的世界,去欣赏一片深深母子情!

2、首先,让我们看看泰戈尔。谁能为我们大家介绍一下泰戈尔的情况呢?

(出示大屏幕上的泰戈尔图片,学生自由发言,而后展示明确)泰戈尔,印度文学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和许多中短篇小说。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处处可以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那么诗人是怎样来表达这种爱的呢?接下来请听朗读录音,二、初读诗文,把握基调

课文读完了,请同学们说一说该用怎样的感情基调读的呢?

舒缓、温馨、深情。

(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调皮、想象、快乐)

(2)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母亲焦急,我调皮)

(3)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我对妈妈的爱)

(4)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我为妈妈做事,心里很喜悦)

(5)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6)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天真,悄悄的)

(7)当你黄昏时拿出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撒娇,快乐)

(8)“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爱怜,责怪)

(9)“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调皮,撒娇)

(分角色诵读大屏幕出示的几句话)

朗读,是诗歌的灵魂。那接下来,请大家用舒缓、温馨、深情的语调自由诵读这首诗,体会诗文中孩子和妈妈的说话语气,感受母子间亲密的爱意,一会儿请同学来诵读自己最感兴趣的诗句。

二、激情诵读,感悟亲情

1、从同学们的声音和表情中我看出大家已经被这首诗打动了,因为打动,我相信大家能把这首诗念好,学好。好,请把你最感兴趣的诗句念给大家听,并说说理由,好吗?

(学生念自己最感兴趣的诗句)

如:A、“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妈妈不见了孩子,多么着急,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妈妈,关心、担心、无私的爱、慈祥、亲切)

B、“我不告诉你,妈妈。”

孩子撒起娇来了,为自己能给妈妈做些好事而高兴,还要对妈妈保密,让她莫名其妙。(孩子,天真、淘气、贪玩、孝顺、关爱、可爱、善良)

2、同学们,那你们从刚才几位同学的分析中感觉到诗中的孩子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妈妈又是怎样的一位妈妈呢?

上一篇:论两个月时间如何快速提高英语成绩下一篇: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