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跑教案

2024-12-27

七年级跑教案(精选11篇)

七年级跑教案 篇1

《弯道跑》教案 庐江县罗河中学

章力

一、指导思想

本节课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体魄,注重学生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发展。以学生亲身体验为主线,以小组合作为核心,是可以与新课标的要求一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运用合理的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让学生在一种愉快的气氛中得到锻炼,得以发展身体素质。达到终身体育锻炼的目的。

二、教材分析

弯道跑是在跑的项目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技术要求较高。在现代跑的项目中,尤其是在200,400,800等激烈的速度耐力项目中,弯道占一半以上的距离,而且弯道跑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体力的消耗,从而影响跑速。因此相当重要。弯道跑可分为摆臂技术,步法和身体重心倾斜三个环节。为克服离心力,弯道跑摆臂时,右臂摆动幅度、力量大于左臂,身体向圆心倾斜(向左倾斜),右腿膝关节稍向内扣,以前脚掌内侧着地,左腿膝关节稍外展,用前脚掌外侧着地,同时并加大右腿的前摆幅度。这些动作要求在具备一定的力量基础下,对学生的平衡,自控,调节及空间感觉能力要求较高。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

1、开始部分

(1)课堂常规、活动筋骨,预防伤害事故

(2)激发运动兴趣,以游戏比赛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在无形中引入本节课主题

2、基本部分

(1)学习体验,掌握运动技能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习兴趣。

(2)展示运动技能,通过个人展示,学生互评,提高学生自主实践的能力,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3、结束部分

放松练习,结束小结,在学生身体负荷已经达到一定的强度指数,身体机能开始下降,通过肢体和精神放松练习,让学生在欢乐中结束本课。

四、教与学策略

教学方法上强调对学习的指导,以学生练习为主,探究练习为主,教师只起引导、调控的作用。课堂上利用分组合作学习的形式,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营造宽松活波的课堂气氛。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合作、创新的能力。

五、本课的特点

1、利用蛇形跑,8字跑等热身活动,让学生对弯道跑有个初步体验。

2、利用S型迎面接力比赛巧妙引入弯道跑教学内容。

3、利用分组圆圈练习体验弯道跑技术,使学生思想轻松,学习兴趣浓厚。

4、使用标准跑道体验弯道跑技术,学习弯道跑后,学生有比赛欲望,趁热打铁巩固学练内容。

七年级跑教案 篇2

本课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以下简称《课标》) 的理念和《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 (与健康) 必学内容教书用书》 (以下简称《教师用书》) 要求, 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 充分关注他们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来确定耐力跑的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 并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有效策略。整节课始终围绕少先队队旗这一教具, 在音乐节奏的伴奏下, 让学生跟着音乐掌握跑的节奏, 既提高了学生的耐久跑能力, 又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在练习中重视学生的探究与创新,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耐力跑是《教师用书》必学内容五年级上册跑教学单元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课通过改编传统的耐力跑练习手段, 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并渗透数学、音乐等学科的知识来转移学生耐力练习时的注意力, 提高其学习的兴奋度, 减轻身心的疲劳感。

通过小组的互助合作学习, 设计口号、队名或者标志, 突出团队意识, 特别在评价上更要突出团队精神, 在集体团队力量的激励下, 完成耐力跑的任务。本课趣味耐力跑充分发挥教具—少先队队旗的功效, 特色鲜明、操作性强。

通过自由慢跑、叫号赛跑、直线跑、曲线跑、绕圈跑、往返跑、“数字”跑、图形跑等多种形式, 对发展学生耐力速度具有重要价值。

三、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是五年级小学生, 正处于青春发育初期, 各器官系统的发育还不完善, 难以承受高强度的刺激, 而且在性别、遗传因素等各方面的差异较大, 且单一的运动形式和评价标准不利于学生运动兴趣的养成。

四、课的流程

课的开始阶段 (课堂常规) →课的准备阶段 (自由慢跑、体会摆臂、跑得轻松自然、有节奏, 游戏:叫号赛跑) →耐力跑学习阶段 (体会呼吸节奏) →耐力跑提高阶段 (在《拉德斯基进行曲》音乐伴奏下跑数字、在运动员进行曲伴奏下跑图形) →耐力跑拓展阶段 (游戏:队旗永不倒) →放松小结 (在《让我们荡起双桨》音乐伴奏下愉悦身心) 。

对耐力跑教学的试教感受和点评

笔者按照原教学设计不加改动进行授课, 感觉到这个教学设计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参与练习的欲望, 也能有效地维持学生的练习兴趣, 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针对教学设计及教学后对教学过程的感受进行简单说明。

一、教学后的感受

本教案是水平三 (五年级) 《耐力跑》教学, 教案针对指导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课的流程进行论述与分析, 并按照四段式撰写教案, 教案中主要教学过程是由基本部分中的“叫号赛跑”、“体会呼吸节奏的跑”、“跑数字”、“跑图形”和“队旗永不倒”5个环节构成, 这些形式的跑的连续运用, 极大地激发、维持与提升了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与兴奋性;文中设计的图形跑、跑数字在小场地内就可以完成, 解决了小场地练习耐力跑的困难。但按照原文作者的设计, 教学后虽然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明显出现运动量较小、需要讲解的地方较多、练习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等现象。

二、教学后对教学设计的理解 (按照教学过程进行说明)

1.开始部分中的时间安排4min, 进行常规与安全教育的说明, 没有让学生动起来的安排, 笔者上课时只用1′30″, 因此, 在这个环节安排4min的时间过长。

2.准备部分中利用篮球场地线进行自由慢跑, 合理利用场地现有资源练习, 保证学生的跑有一定的方向与目标, 在教师指导栏中针对自由慢跑有专门的说明, 即用“顺口溜”口号激励鼓舞提示学生, 笔者上课中不知道具体的“顺口溜”是什么, 如果在教案中明确给出来则更好;在学生活动一栏中有“与教师互动喊口令”也存在和“顺口溜”同样的问题。

3.游戏“叫号赛跑”安排在耐力跑前面较好, 先用游戏激发学生练习的欲望, 并且游戏是学生都熟悉和做过的, 简单易懂;按照教案中的安排1min, 笔者清楚这1min是每名学生的练习时间, 但没有明确标明在1min时间内可以练习几次。

4.在耐力跑教学环节中, 先进行“体会呼吸节奏”的练习, 再进行“跑数字”、“跑图形”的练习, 从时间的安排和教学内容的特点, 笔者上课时让每名学生练习一次, 每次分别持续2min、3min、2min。这里出现的问题是“跑数字”时数字的大小、每个数字的大概距离是多少没有明确说明, 建议给出每个数字跑完大概有多少米的距离, 便于操作。而且笔者上完课感觉这个阶段的三个内容可以合并为两个内容完成, 将第一个内容“体会呼吸节奏”的跑融汇在“跑数字”和“跑图形”当中, 让技术与运用相结合, 这样的练习效果会更好, 而且减少一次讲解、示范、点评的时间, 将这些时间运用到学生的练习中, 能进一步提高练习密度和练习强度。

三、针对教学设计和教学后的整体感受

1.运用多种形式的跑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练习兴趣, 教学中学生对“跑数字”十分喜欢, 第一个班级的课为了完成原教学设计的安排, 没有让学生尽兴地“跑数字”, 课后学生直言“跑数字”比“跑图形”有趣, 变化多样, 并建议不按照0~9的顺序跑动, 可按照每组排头自由跑动。第2节课, 笔者改变了教学设计, 删除“跑图形”采纳上一节课学生的建议, 每组利用自制“皮垫”规划出一块场地, 学生在这个场地内由组长带领进行绕“数字”跑动, 效果较好。

2.教案的出发点是利用“队旗”作为教具, 结合音乐并让学生合作设计口号、队名, 让原本枯燥、乏味的教材变得生动有意思,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意识, 形成“乐学、勤思、多动”一体化的教学思想。但在教案中并没有明确地说明“队旗”在各个环节和不同练习形式中的运用方法和技巧, 仅仅在最后一个游戏“队旗永不倒”中有明确说明。建议在不同形式的跑的练习中加以说明。

3.教案中呈现了“自由慢跑、叫号赛跑、体会呼吸节奏跑、跑数字、跑图形、队旗永不倒”六种跑的形式, 这些形式都能较好地吸引学生, 跟着教师的设计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在利用作者的原创上课中发现, 过多的练习形式的运用, 无法凸显最有价值的练习形式, 也无法体现出重点方法。

4.此教学设计过程清晰, 每种练习形式也都相对独立, 但这些练习形式之间的衔接语言、鼓励的顺口溜、教学设计中谈到的队旗的利用、组织的形式、场地的布置等没有明确地说明, 让上课者很难把握作者的设计初衷。

以上是个人对教案设计和上课后的肤浅感受, 仅供参考。

试教教师:“学体”名师专家库成员王兴发

(浙江省宁波国家高新区外国语学校)

意犹未尽团队跑, 寒冬料峭添欢乐

吴老师的五年级耐久跑 (第三课次) 很容易上手, 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也不需要器材。笔者在对这篇教案进行试教时, 感受到本教案是一篇真正意义上的“草根”教案, 很接地气, 体育教师拿来就可以借用。

从热身的简便易行开始, 通过“叫号赛跑”游戏, 提高学生课堂的兴奋性、注意力, 为随后进行的耐久跑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口令指挥学生两步一吸气, 两步一呼气, 学生的体验是夸张且富有生机的, 欢乐跑也因此随之而来了。在《拉德斯基进行曲》音乐的伴奏下, 大部分团队在进行阿拉伯数字跑时跑得很形象, 效果较好;但有部分团队不是靠速度完成任务, 而是靠投机取巧完成的。针对这部分学生, 笔者认为加强思想教育就很有必要性了, 除了针对队员的教育, 更要引导小组长负起责任, 确保学生在耐力练习时, 能提高自己的耐力素质和思想水平, 从而达到育体、育心的目的。

为跑出极点的学生进行鼓励和指导, 体育教师需要一定的技巧。接下来, 在“运动员进行曲”的伴奏下进行各种图形跑时, 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 认真、扎实地使用学到的克服极点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学生的练习乐此不疲, 整个教学秩序井然。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就这样被吴叶青老师的设计所涵盖。在“队旗永不倒”游戏中, 每位学生的积极意识、尊重意识得到有效地强化和培养。最后的放松环节, 欢快有趣, 达到放松的目的。

对吴老师提到的分层教学困惑, 笔者在实践中没有体验到, 原因是学生练习的量没有达到最佳效果, 分层教学的需要不够明显, 究其原因是课堂借班上课和学生的配合不够, 密度和强度还没有达到分层次的要求。课后, 组内教师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 认为分层教学很有必要, 而且也很容易安排分层教学, 将队旗跑得好的团队队旗贴星, 星越多, 代表这个队耐力素质越强。学生可以自荐, 教师可以给跑得轻松的队员贴星, 自动升级到相应的队旗队伍中去。组内教师们还建议增加走跑交替环节和音乐, 便于贴星和克服极点, 也是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更是对自己身体健康的一种保护。

基于吴老师的设计、反思与笔者的课堂实践、课后研讨, 对吴老师的课做了适当调整, 在自由慢跑之前增加了“找朋友”的游戏, 这样过渡到团队跑更自然有趣。为了学生的安全和跑时的有效性, 建议利用两个篮球场大小的场地进行教学。“队旗永不倒”的游戏中, 队旗可以作为一个“接力棒”, 方法为一名学生将接力棒立于地上不动, 下一名学生跑来握住, 依次进行, 目的是训练学生对队旗的敬仰和对规则的遵守。

教学中的最后环节, 吴老师运用的《让我们荡起双桨》音乐, 教师示范放松, 可能是因为没有现场看到教师的放松舞蹈, 所以有些质疑放松的效果。同时, 认为此音乐不适合小学五年级学生, 觉得稍显幼稚。因此,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将放松环节更换为中国非物质文化中的藏族锅庄舞, 学生放松时特别欢快, 气氛很轻松。

试教教师:“学体”名师专家库成员陈明建

七年级快速跑教学设计 篇3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本次课是以快速跑为主的技术教学课,内容少,技术比较单一,在课中如果一味教授学生途中跑的姿势,然后是一系列的专门性练习,接着就是50或100米跑,学生就会失去兴趣,产生逆反心理,导致学生疲劳,收不到良好的效果。笔者把跳绳运用到体育教学中,巧妙运用短绳,同时结合相应的学练方法,把学生分为四组,进行各种途中跑姿势的训练,使学生养成在跑进过程中正确的途中跑姿势,解决快速跑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在手段设计、语言激励、行为指导上都始终关注每一层次的学生。实践证明,这些做法能够提高快速跑教学的有效性。

二、课题内容:七年级——快速跑之途中跑

三、教学重点:途中跑的正确姿势

教学难点:快速跑时躯干、上下肢的协调

四、教学目标:

1 学生能记住途中跑正确姿势的具体要求,懂得跑成直线的重要性。

2 85%以上的学生能在快速跑时做到头正、眼平视、颈放松、不耸肩、眼看前方跑直线。

3 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健壮的体魄,培养学生敢于挑战自我的良好品质。

五、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

1 激情导入。

(1)课堂常规。①体育委员整队向老师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拉近师生距离。②教师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⑧安排见习生。

(2)热身导入。①慢跑3分钟。方法:教师带领学生围绕篮球场慢跑成各种图形。②绳操(配乐)3分钟。教师跟随《踏浪》的音乐带领学生做绳操。③游戏——揪龙尾4分钟。规则:将学生按绳的颜色分为四组,将跳绳折好后放在身后当做龙尾,发令后,学生在老师规定的区域内迅速地转身、跑动,揪龙尾多的队获胜。注意事项:第一,必须在规定范围内活动。第二,不许用手捂住自己的尾巴。第三,丢尾巴者、出区域者出局。第四,游戏过程中注意安全。

2 学习锻炼、参与创新——快速跑。

(1)体验观察。A.学生以各种姿势起跑。①双手背在后面的快速跑。②双手抱头的快速跑。③直臂摆臂的快速跑。——结束后教师提问,提示学生讨论,不同体验的感觉,提出本课的重难点——快速跑应当注重途中跑的姿势。B.原地摆臂练习。①教师讲解、示范练习内容。从直臂的摆动慢慢过渡到弯臂摆。②结合摆臂的原地高抬腿练习。要求:在练习过程中做到头正、眼平视、颈放松、不耸肩、摆臂有力,高抬大腿,眼看前方

(2)合作学习——分小组由小组长带领按照老师给的任务进行练习。①组:两位同学拉两根绳子平行于腰间,其余同学在小组长的指挥和带领下进入绳子进行原地摆臂和高抬腿练习。然后互换拉绳同学。②组:两位同学拉一根绳子于腰间,其他同学在小组长的指挥和带领下在绳子两侧进行原地高抬腿练习,要求腿抬的高度要达到绳子的高度。③组:拿出十根绳子在地上摆成间距为20~30厘米的十条平行线,后面同学两人一组进行行进间小步跑和高抬腿接加速跑的练习。④组:拉两根间距为1米左右的绳子平行放在地面上,所有同学从绳子的一头进行行进间的小步跑和高抬腿接加速跑。

要求:

第一,各组同学在练习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养成正确的途中跑姿势——头正、眼平视、颈放松、不耸肩、摆臂有力,眼看前方。

第二,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有序、积极的练习,并大胆地创新。

3 应用拓展——让距追逐跑40米

(1)前后两组同学相距2米,听教师发令,一起出发,前面同学跑,后面同学追。

(2)跑过指定终点线之前,如果前面同学被后面同学追上,即后面同学获胜,反之前面同学获胜。

4 成果检验——持绳接力跑。教师讲解规则:每组排头持绳,跑到指定标志物后返回,把绳子交接给后一位同学,以此类推,直至最后一位同学跑回,最先完成者为胜利方。

5 放松身心

(1)学生围成圈手握绳子,在音乐(歌声)的伴奏下,连续做传绳动作,当声音停止时,绳结停在某同学手上(或靠近),要求其到圆圈中间来带领大家做一节放松操。

(2)教师讲评;学生自评、互评。

(3)收器材、下课。

六、设计特色

七年级跑教案 篇4

实践教学设计

“耐久跑----弯道跑技术”实践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本教学对象为水平四七年级学生,是耐久跑单元在掌握了途中跑等相关技能后,进一步学习弯道跑技术的新授。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标为依据,针对七年级学生的生心特点。以合作探究为主要教学法。根据“弯道跑”技术特点,以“圆”为主线,从对“圆”的认识,到在圆上尝试多种练习,通过学生的自我体验、共同探究来掌握弯道技术,把学生的学习,真正变成自发的、内在的探索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实践创造的过程。改变以往单纯为跑而跑,学生畏跑、厌跑的现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耐力素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同时,结合教法特点对学生进行“关爱残疾人”教育。

二、学习目标:

1、学生能知道耐久跑练习的价值、作用及意义。

2、通过自我尝试体验、探究学习掌握弯道跑技术,并在练习中积极进行尝试、运用。

3、在积极参与过程中,体验合作的喜悦、竞争的魅力和创新的乐趣,感受关爱“残疾人”的必要性。

三、学习重点:弯道跑时身体重心的控制;难点:学生身体各部分协调用力的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收心热身、激发兴趣阶段1.的导入:以“圆”为题,通过提问方式导入新。2.画圆操:用身体的各关节为圆心来画最大最美的圆,充分活动各关节肌肉。

(二)尝试体验、探究发现阶段——学习掌握弯道跑技术①以举例提问方式导入主教材,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耐久跑的健康价值。②学生体验:用橡皮筋捆住双手跑弯道

只用左手跑弯道

只用右手跑弯道双手配合跑弯道。通过不同练习形式的体验比较、交流研讨发现弯道跑技术的特点。③教师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归纳弯道跑技术并对学生进行“关爱残疾人”的人文教育。④学生根据交流的经验再次运用弯道跑技术跑圆。

(三)巩固知识

发展能力阶段1.结合图案创编的耐久跑练习及竞赛: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自主研讨、创设各种图案并通过集体跑动来展示。(问题提示:如何才能将设计的图案最好地展示出来?---匀速跑)要求:①每组创编4——6个图案,其中必须包含有1~2个圆形或椭圆形的图案,以进一步体验新学的内容。②在分钟以内,用匀速跑进的方法展示各小组研讨的图案。③展示练习时,每组排头手持一面标示自己小组名称的小红旗,每组在展示图案之前可由一人或集体向老师报告将要展示的图案,以便于老师观察记录评比。④以小组为单位,全组同学全部完成才行。2.竞赛结果评价及庆祝胜利:第一名小组同学,可以扛着自己的队旗骄傲地绕场一周。

(四)探索创新

拓展能力阶段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基础上,用橡皮筋创编各种游戏活动。

(五)恢复身心

兴趣延续阶段1.小结与评价:师生共同小结与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相互交流运动后的体会与感受。2.放松:静听一段优美的音乐——“泰坦尼克号”主题曲。3.收还器材,师生道别。体育与健康实践教案年级七年级学习内容弯道跑技术 次第一时

学习目标

1、学生能知道耐久跑练习的意义及价值。

2、90%以上的同学能掌握耐久跑中的弯道跑技术,学会多种发展耐力能力的方法并在练习中积极进行尝试运用。

3、学生在积极参与过程中,感受团队的力量,体验合作成功的喜悦、竞争的魅力和创新的乐趣。重点难点重点:弯道跑时身体重心的控制。难点:学生身体各部分协调用力的能力教学程序学习内容教师指导学生活动组织与要求收心热身激发兴趣(~8’)画圆操

1导入新以“圆”为题导入新2教师语言提示,并口令指挥。1深入思考,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表现出强烈的学习热情。2尝试用身体的各部分来画圆。组织:围绕教师站成圆形。如图(1)要求:画最大最美的圆,使各关节、肌肉充分活动开。尝试体验探究发现(10~12’)弯道跑技术1教师提示做几种练习。2语言引导、激励学生积极动脑并尝试体验练习。3教师参与并适时点拨。4在学生交流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弯道跑技术的特点。适时对学生进行“关爱残疾人”教育。1学生体验:在圆上用橡皮筋捆住双手跑弯道

只用左手跑弯道

只用右手跑弯道

双手配合跑弯道练习。

2分组交流练习感受与体悟。3根据教师归纳揭示的技术,边听边做摆臂练习。4尝试在正确的技术指导下进行练习。组织:要求:1注意安全,以防摔倒。2通过不同练习形式的体验比较。3积极交流研讨发现弯道跑技术的特点,提出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巩固知识

发展能力(6~8’)

结合图案创编的耐久跑练习及竞赛

1讲解:结合图案创编的耐久跑练习及竞赛的规则、方法及具体要求。2统计竞赛情况并对竞赛结果进行评价。1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在场内自由创设各种图案,并通过跑动展示图案。比一比哪一组创编得最多,展示得最好。2时间控制在~6分钟。组织:散点要求:1每组创编4—6个图案,其中必须包含1~2个圆形或椭圆形的图案,以进一步体验弯道跑技术。2以组为单位匀速跑进。要求:每组在展示前要大声地向老师报告图案形状。探索创新

拓展能力(10~12’)拓展性练习1学生充分利用橡皮筋,尝试各种游戏。2与学生一起练习,欣赏并学习学生创编的游戏。1积极动脑,发挥想象,创编游戏。2积极参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组织:散点要求:注意安全与合作。恢复身心

兴趣延续(3~’)

一二年级体育快乐跑教案 篇5

教学目标1掌握正确的快速跑动作2乐于参与体育活动,让每一位学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姿态投入学练中。3在教学情境中,体现出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合作,克服困难的精神教学内容抓尾巴—拉大锯—踩单车—比一比谁反应快—击退光头强—庆祝胜利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正确的快速跑动作难点:跑步时全身的协调前准备1学生统一穿运动装2器材准备:空水瓶

彩带

布景板

人物图片

快乐跑教案(激趣)——击退光头强水平一·二年级·第1时

执教老师:陈钊毅

结构的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达成目标组织方法时间强度激趣热身结构1集合、体育委

员整队、报告人数,检查学生着装。2师生问好。3宣布的内容、要求。4抓尾巴的内容1教师检查服装,安排见习。2宣讲学习内容和要求及注意事项3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热身操活动教师活动1整装待命。2在欢快的音乐伴奏下进行游戏活动学生活动1集合

做到静、齐、快,认真听教师讲解。2学生积极参与,充分活动关节达成目标1四列横队合:××××××××××××××××××××△组织方法8分钟时间一般强度发展能力1彩带操①

拉大锯(摆臂)②

熊大踩单车(高抬腿)2光头强与熊比一比反应方法:学生两人一组面对面站立,一组名为光头强,另一组名为熊大,呼到名字的一组要立刻在制定的范围内抓住对方的尾巴1教师引导学生练习并观察。2教师动作生动有趣,模仿逼真1巡视指导学生练习,个别纠正错误动作,语言表扬激励学生,注重个体差异1,认真听讲、培养兴趣、尽快进入角色。2,学生认真练习,3认真听老师讲解示范动作。1态度认真、精神饱满。2认真积极练习。3动作正确4能做自我评估、听从指挥、注意安全。1彩带操方法:学生散点在教师面前,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217分钟较强拓展延伸1团结合作摆障碍物2击退光头强实战演练①高抬腿越过障碍物练习②绕过障碍物练习1指导学生摆设障碍物,比一比哪一组快2提醒学生要保证动作的正确性3讲解示范跑的动作1,学生以四路纵队排列,团结合作,用最快的速度摆好障碍物2,学生以正确的动作进练习3,以高涨的情绪进行练习1遵守堂纪律,认真听老师讲解游戏规则。2遵守游戏规则,注意安全。1

七年级跑教案 篇6

作者:赤峰市林西县毡铺寄宿制小学

体育教师:荣汉

教材分析

快速跑是小学高年级田径教学的主要内容,通过此训练,不仅可提高学生快速反应能力,而且可培养他们勇往直前、奋发向上的精神,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起着积极作用。

学情分析

小学生身体的灵敏度有一定的发展,但在速度和协调性方面还不是很好,因此,在活动中应提醒学生起跑后要注意加速。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巩固起跑与起跑后的加速跑,进一步学习和改进快速跑途中跑技术。

2、能力目标:发展学生速度、灵敏、协调的身体素质。

3、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坚强的意志,体验胜利的愉悦。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自己技术特点学会几种发展步频、步幅的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改进步频与步幅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使学生充分活动热身使学生明白这节课训

一、课前热身 师生同做广播体操,主要内容

二、导入新课 语言提示并鼓励 四纵队,齐做体操

三、练习途中跑

1、直接导入新课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练

安全重于泰山”,体

1、巩固起跑和起

2、安全教育习

重视安全教育。

跑后的加速跑 教师语言提示并巡回指导 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重温动作要领

2、学习途中跑动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强调重难(分组练习并比赛)

学生在自主、合作、作要领 点 在音乐伴奏下做放松练习

锻炼集体协作能力

四、放松小结 播放音乐,小结

学生在轻松的音乐中新课

板书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单个对单个挑战和让距离追逐跑的形式,用比赛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快速跑途积极性,设计优、良、中、差四个等级,最后给予课堂表现评价。

教学反思

水平五(高一)《耐久跑》教案 篇7

本课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结合水平五学生的特点, 进一步开发耐久跑教材, 通过游戏、比赛、探究体验等方式组织教学, 以“寻宝”、“赏宝”、“6分钟折返跑”等活动为载体, 在互动交流中学会锻炼方法, 掌握运动技能, 获得成功, 让每一名学生“笑着流汗, 超越自我”。在技能教学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 使学生树立团结互助、勇于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二、教材分析

耐久跑是田径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能有效发展体能, 为其他运动项目的学习和开展奠定基础。其技术相对简单, 但持续时间较长, 能有效地提高心肺功能、增强意志品质, 是培养“终身体育”的有效途径, 耐久跑也一直被列为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必测内容。同时, 耐久跑也是“学生最怕上, 教师最怕教”的课, 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度研究教材与教法, 最大化地激发学生耐久跑的兴趣, 让学生在快乐地奔跑中学会监控运动强度, 体验各种跑的方法, 有效发展体能。

三、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对象是水平五的高一田径必修班的学生。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 已基本掌握耐久跑的技术动作, 但学生抗挫折的意志品质较弱, 对正确运用耐久跑技术及合理分配体能的能力还有待加强。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 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但对耐久跑相对枯燥的运动常常敬而远之。本课教学从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等方面入手, 使学生学会科学锻炼的方法, 达成靠努力和奋斗赢得成功的目标, 实现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目的, 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困难和挫折。

四、教学流程

身体总动员:热身运动→螺旋跑、徒手操、跑的辅助练习→“听数抱团”游戏→探究体验:合作学习→测试脉搏→团队“寻宝” (寻找16个卡片) →集体“赏宝” (探讨锻炼方法) →“6分钟折返跑” (进一步改进动作, 挑战自我) →意念放松:拉伸肌肉, 恢复身心→总结点评:回放精彩学练片段、游戏情境, 分享合作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试教感受:

研读教学设计实践高效课堂—试教水平五《耐久跑》体会

经认真研读本教案并通过课堂教学, 发现教案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及组织形式, 将耐久跑技术教学与适宜运动强度相结合, 将体能练习与学生兴趣的激发相结合, 将安全预设、情感教育与技能目标的达成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同时, 真正地将课堂的时间与空间交还给了学生, 是一例务实有效的课堂教案。下面基于本教学设计的课堂教学反思如下:

一、研读教学设计, 领悟教学意图

拿到教学设计后, 在认真学习、研磨的基础上, 组织区内高中体育学科基地的核心小组成员认真研读教学设计, 加以分析研讨, 对课的指导思想、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以及课的流程等方面进行认真地研究、探讨与分析。本教学设计从整个教学过程来说, 紧紧抓住主教材-耐久跑的技术及运用, 无论是准备部分, 还是基本部分主教材的学习、“课课练”以及最后结束部分的放松练习等, 都充分考虑了与主教材的关联性。通过团队“寻宝”中的跑姿及跑速的变化、定时往返跑中速度与距离等方面的不同要求, 在保证跑动距离、时间及运动强度的前提下, 注重耐久跑技术的学习及在实践中的有效运用, 在教学的方法与策略上加强对学生的兴趣激发;团队“寻宝”是以定向越野跑的组织形式, 通过任务单的变化要求, 控制运动量的同时, 注意学生体能的分配及安全的有效监控。在教学过程中, 设计者通过教材的自身功能、教学手段及过程性的评价与激励, 将情感教育有效地渗透到耐久跑的技能教学过程中。从教材的功能、作用及前后逻辑关系等角度进行分析, 本教案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把握得当, 从教学对象的现有技能储备、应有的学习基础, 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 本教案力求做到充分了解学生, 让每一位学生在努力学习后能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学手段实之有效, 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能够让学生通过练习有效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二、依照教学流程, 体会教学效果

笔者与团队组织实施课堂实践教学, 为了力求教学设计的常态效果, 先后选用了4个高一自然班级进行了课堂教学实验, 通过观摩及数据测试, 得出了如下的结果。

1.通过对课堂教学的练习密度及运动负荷等检测, 本课的练习密度在组织有序的情况下, 练习密度能够达到预定的目标,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自测脉搏来调整自己的运动强度。

2.让学生“笑着流汗、超越自我”的指导思想在练习过程中得到充分验证。无论是哪个班级, 学生的参与率都较高、兴趣都较浓, 不断超越自我。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能够积极按照任务单中的要求来进行练习, 能够运用教师传授的测试脉搏的方法, 适时监控自己的运动强度, 保证个体运动的安全。学生始终如一地以团体为单位, 通过加油、击掌等有效的激励方式来为同伴加油、为自己鼓劲。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 每名学生都体现了永不言败及积极向上的精神, 特别是在最后的定时折返跑中, 学生能尽可能地向更远的距离目标跑动, 并保证不掉队, 提高长距离跑的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主要是通过活动任务单及教师的适时提醒与指导来完成练习的, 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来完成学习任务, 体现了体育与健康的课程性质所要求的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将耐久跑技术及相关的知识融入到相关的练习当中, 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力求真实有效。

4.慢跑、快速跑、弯道跑接直道跑、追逐跑等跑姿及方式的变化, 一是将耐久跑技术合理地运用到实践中去;二是改变传统耐久跑教学的单调、枯燥、匀速无技术含量的学习方式, 通过任务的变化, 有效转移学生的注意力, 减轻疲劳的感觉, 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练习的激情;三是通过跑速、跑步节奏等方面的变化, 明确任务单的要求, 以及结合学生自测脉搏的测试, 有效地将体能在耐久跑中的合理分配落实到学生的练习当中。学生可能出现的极点现象经课前的教学预设, 通过跑的节奏的变化, 将克服极点的知识与方法渗透到具体的练习中, 让学生不仅感受到极点, 更能合理利用跑的技术的变化去克服极点现象。

5.课课练习有实效。学生在练习中能够积极参与并能主动迈向更高的目标, 不断提高长距离跑的能力。最后的放松练习以《父亲》配乐, 通过深呼吸及肌肉的拉伸, 有效地使学生的心率等指标得以恢复, 做到了真放松。以《父亲》音乐伴奏, 也是对学生情感的一个感染过程。

6.在整个教学中, 通过脉搏的自我测试、跑的速度、节奏的变化、跑姿与方式的转变、男女生的不同要求等有效方式, 将安全教学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四个实验班的课堂教学中, 没有发现一例学生出现明显的不适情况。

三、务实教学反思, 构建实效课堂

笔者经反思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 认为本教学设计在以下几点上还有提升与改进的空间。

1.教学场地设置太大, 从课堂的整体教学气氛与效果来说, 还有改进的空间。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 当学生分成四组在整个足球场上进行“寻宝”时, 总体上感觉场面很空, 组与组之间的对抗呈现不明显, 缺少“火药味”, 与团队“寻宝”预设的竞争激烈程度有出入, 导致运动强度因压力的减小而降低。

2.在教学过程中, 考虑到了学生的性别差异, 但对同组内的学生的个体差异考虑还不够, 尽管在练习中学生通过自测脉搏来自我监测运动强度, 但在实践中, 学生可能碍于面子或者在集体荣誉感的影响下, 超量地投入造成运动量偏大, 存在安全隐患;个别学生速度的下降造成整组学生跑速下降, 导致本组的运动负荷量的不足。在制订任务单时可以对个体学生做个说明, 以便保证课的整体效果。

3.练习团队“寻宝”的时间与设计的时间有出入, 通过多次教学实践发现有学生对规则的了解程度及参与的态度, 教学中对学生练习的观察及调控不足。如果在教学设计中将“寻宝”的每个活动或者某段活动的时间在任务单中做个提示, 那么教师与学生都能把握时间与练习的节奏, 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黄继东江苏盐城市盐都区教师发展中心

点评:

“笑着流汗”—试教水平五《耐久跑》体会

王明峰老师的水平五《耐久跑》这节课, 让笔者深深体会到, 原来“学生最怕上, 教师最怕教”的耐久跑还可以这样上, 给笔者很大的启发和感触。在拿到教学设计的第一时间, 通读几遍后感慨万千—新颖、独特、知识量大, 王老师以定向越野跑为依托, 改变形式使其变为课堂练习主体, 说明王老师在“备课”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能够从多角度客观地分析, 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行为特点”让“跑”贯穿始终, 并且在学生“跑”的前、中、后期对学生的身体负荷进行跟踪, 对于一线教师来说, 难能可贵。下面谈谈本人试课后的几点体会, 分享给大家:

一、试教亮点

1.教学设计、组织巧妙、到位。本课试教, 严格按照王老师的教案执行, 效果颇佳, 尤其从教学流程的推进方面, 感觉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就是个“引路人”, 学生会很自觉地跟随着事先设计好的内容向着教学目标完成的可行性方向发展,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做的只是在学生稍微“迷失”时, 适时“点拨”就可以达到非常好的效果。如, 课前、课中、课后的引导测脉搏, 教师只做1次学生就很容易上手, 学以致用;“寻宝”的巧妙设计, 把“宝物”分散到操场的边缘, 既保证了学生的奔跑距离, 又强调了安全、实效, 学生很容易领悟, 能够看到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笑着流汗”, 看着他们为了自己的“宝物”奔跑着、交流着、追逐着, 也是一种享受;“赏宝”的教学安排很有特色, 在学生跑累的情况下, 进行适时休息, 用“赏宝”来分享, 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使学生懂得更多的知识, 并能够在大脑中建立科学运动的表象, 这是课的亮点所在, 学生在分享中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 最终形成概念性整合;课的最后设计折返跑, 可以说是“分层教学”, 亮点突出, 让学生有自己的选择并且挑战自我, 学生参与度高, 强度也很大。

2.负荷适中。从开始部分的脉搏测试—准备部分的开口螺旋跑、徒手操、辅助练习—基本部分的“寻宝”、“赏宝”、折返跑—结束部分的放松, 试教过程中任意选择2名男生和2名女生进行跟踪测试, 表现结果如下 (以20s为单位时测试) :男生平均—开始72次/分钟、“寻宝”前95次/分钟、寻宝后138次/分钟 (试教者加测:折返跑前108次/分钟、折返跑后150次/分钟、课结束后90次/分钟) ;女生平均—开始75次/分钟、“寻宝”前98次/分钟、寻宝后130次/分钟 (试教者加测:折返跑前115次/分钟、折返跑后136次/分钟、课结束后94次/分钟) 。经以上数据可以得出:男生平均心率约109次/分钟, 最大心率150次/分钟;女生平均心率约108次/分钟, 最大心率136次/分钟。课后观察所有学生的面部表情和状态, 除了流汗和面部较红之外, 其他状况良好, 说明本课耐久跑的负荷适中, 值得推荐, 适合高中阶段教学。

3.学生情况。整节课学生基本都在动态中完成教师所要求的内容, 学生在流着汗、跑着、笑着、探讨着……看他们的表现, 可以体会到, 这样的“耐久跑课”给他们带来了快乐。上好课后, 笔者找了几名学生进行了谈话。教师:“同学们, 这节课累不累?”学生:“累, 看看这汗流的, 哈哈, 不过很快乐, 好久没这么快乐地跑了!”教师:“各位谈谈体会吧, 如, 如果耐久跑单纯地跑800m或1000m等, 你们觉得和这样的跑有什么区别?”学生:“可别那样跑, 跑完会很难受的, 还不如让我去死”;“这样上耐久跑真好, 让我得到了锻炼, 也拉进了同学间的友谊, 平常和我不怎么说话的同学今天都对我笑了。”“以后就这样上跑的课吧, 再多点花样就更好了, 这样跑, 我愿意, 累也值得。”“老师, 感谢你能这样来上跑的课, 原来锻炼也不是很辛苦嘛”……从学生的言语中, 我感觉到了他们的热情, 他们的向往, 他们想要的是什么, 很感谢王老师给了笔者试教这节课的机会。

二、试教建议与探讨

1.教学中教师的组织应该更加明确, 如, 在规定时间内要完成多少张卡片、16个标志筒下面应该放相应的纸张, 分成4大组就应该明确出, 1个标志筒下面放4张卡片 (我是在王老师的场地器材准备中摸索的) 。

2.测试脉搏应该是让学生和教师清楚测量目的和效果, 要有始有终, 既然是1节课, 在折返跑前和折返跑后以及整节课结束后也应该进行测试, 这样才能更好地计算出学生的平均心率, 才能更加明确负荷的侧重点。

3.本节课是高一 (水平五) 的课时, 现在全国各校在课时时间的安排上可能有出入, 如, 我们学校是40分钟1节课, 但王老师给出的课是45分钟1节课, 所以, 在完成基本部分的“量”的问题上会有所不同, 按教学设计, 只能在“寻宝”中进行时间上的调整。

4.本课练习密度是学生全员参与其中, 王老师给出的教学密度是50%, 而笔者实际测出的密度在65%以上。

《中国学校体育》优秀通讯员、QQ群管理员

七年级跑教案 篇8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目 标 1 2分钟定时跑 游戏:老鹰捉小鸡

1让学生知道什么叫定时跑和定时跑的方法,做到跑得轻松,呼吸自然,跑的持久。2练习中能表现出勇于克服困难,坚持到底的品质。3游戏时能做到协同动作,快速追拍,灵活躲闪。4能相互合作,感受游戏的乐趣。

教 学 内 容

一 准备部分

1整队,检查人数,师生问好 2安排见习生

3教师宣布本节课的内容,提出上课要求 4队列练习

稍息 立正 向中看齐 5准备活动(徒手操)

二 基本部分 1 2分钟定时跑 重点:

跑得轻松,呼吸自然,跑得持久。游戏:老鹰捉小鸡

上课队形:

组织教法和学练法

×××××××× ×××××××× ○○○○○○○○ ○○○○○○○○

要求:精神饱满,动作整齐

教法:

1教师组织学生做准备活动,进行原地摆臂,高抬腿跑的练习,注意配合呼吸。

2教师讲解定时跑的要领与方法,以及路线和注意事项。

3按体能分组,由小组长带领练习定时跑,体验两臂前后轻松摆动,前脚掌着地跑的动作及呼吸与跑的协调配合。

4教师不断提示小组长领跑的速度。

5注意跑的场地要平整,设置的器材要牢固,注意安全,防止事故。

教法: 教师讲解“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方法,并请几个学生配合示范,重点提示游戏过程中机智灵活的躲闪动作,带领学生模仿。

教 学 内 容 组织教法和学练法 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队在指定的地方排成一路纵队。每队选派一人做“老鹰”,排头做“母鸡”,其余做“小鸡”。老鹰站在队前,距离排头2米左右,“小鸡”用双手搭在前一人肩上(或抱住腰)。教师发令后,“老鹰”开始追拍排尾的“小鸡”,“母鸡”可以张开双臂保护“小鸡”,“小鸡”灵巧的躲闪,不让“老鹰”拍着。

三 结束部分 1整队 2放松 3小结 4回收器材

2组织学生学练游戏的方法,轮换老鹰,母鸡,小鸡的角色。

3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醒学生“老鹰”,“母鸡”之间不能相互推,拉,扭,抱,不能拖住对方。4分组进行游戏。

5分组练习时注意安排好组与组织间的距离,避免相互碰撞。注意适当控制练习的运动负荷。

要求:做到“快 静 齐”

场 地 器 材 跑步场地一块

七年级跑教案 篇9

一、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走,跑交替的方法,发展耐力,培养学生走和跑的正确姿势。

二、通过游戏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发展协调动作,追拍,躲闪的能力和灵敏素质。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一、课堂常规:1.整队;2.师生问好;3.检查人数;4.宣布本课内容:(1)300-500米跑交替;(2)游戏:老鹰捉小鸡。

二、队列练习:转法、踏步走、齐步走、立定。

三、徒手操1.扩胸 2.振臂 3.臂绕环 4.体侧 5.体转 6.腹背 7.压腿

8、关节绕环

四、摆臂练习

(二)基本部分

一、300~500米走跑交替

动作:自然地跑一段,接着自然地走一段,这样连续的跑和走交替进行。

重点:发展耐力,准确协调掌握动作。难点:掌握正确的呼吸节奏。

易犯错误:跑时上下肢不协调,憋气跑。措施:保持好前后距离。

组织: 采用分组不轮换(二路纵队)进行练习,男、女交替领跑。

教法:1.教师讲解走、跑交替动作,要领和方法。2.学生练习。3.教师跟跑指导与纠正动作。4.边跑边提示重难点。5.对易犯错误动作及时纠正。

要求:跑时动作轻松、协调,走时注意安全。

二、游戏:老鹰捉小鸡

方法: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队,每队选派一人做“老鹰”,排头做“母鸡”其它同学做小鸡,老师发令后,“老鹰”去捉“小鸡”母鸡保护不让老鹰捉到。

规则:(1)“老鹰”与“母鸡”不能互相推、拉、拥抱;(2)老鹰不能从臂下钻;(3)“小鸡”脱节就算被捉。

组织:分4组

教法:教师讲解游戏的方法,规则要求,注意事项。要求:注意安全,排头只许拦.不许推。

(三)结束部分

一、集合做放松活动。

二、讲评。

七年级跑教案 篇10

第四课第一框走进青春

课时:两节课

一、链接新课标

本课依据课程标准“成长中的我”中“认识自我”部分:“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知道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活动”的要求编写。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青春期的特点

2.青春期身体变化的表现及特点

3.青春期的心理变化的表现

4.如何处理青春期的心理矛盾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青春期身体和心理变化的表现及其特点,认识人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的规律,增强自我调节能力

情感目标:

正确认识人的身体和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摆脱不必要的烦恼和忧虑,正确处理自己的心理矛盾,使自己的身心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

三、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验青春期的心理特征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正视自身存在心理卫生问题。通过列举学生身边的事例,阐明不健全的心理将严重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道理。

四、学生分析

“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的开”,在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身体发育加速,与此同时相应的产生一些心理矛盾与困惑,以至影响自己的健康成长。儿童时期,自我意识发展缓慢,过着与世无争的无忧无虑的生活。但进入青春期,在身体发展悄悄变化的同时,心理上也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尤其是自我意识的突现,他们有一种强烈的成人感和责任感,突然发现自己肩上背负着许许多多沉重的使命,包括来自社会、家庭和学校等等,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存在异时性,儿童模式被打破,而成人模式尚未建立,因此心理上出现不平衡,使得初中生很难适应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无法消除因成长而带来的烦恼,从而产生迷茫的心理。因此,对青少年进行本课的教育,有助于学生清除因身体发育成熟而引起的心理障碍;培养健全的人格;力求顺利地度过“危险期”。

五、课前准备:每个学生准备自己不同时期的四张相片

3eud教育网 http://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

六、教学过程:

本课是从生理的变化引入,然后从心理变化的层面对青春期的身心变化进行分析。

[ 导 入 ](附上每个季节有代表性的图片)

春天,空气中漂浮着花儿的味道;

夏天,整个世界都是知了的欢叫;

秋天,金色诉说着果实的骄傲;

冬天,就剩下麻雀,在雪地里来回地跳。

四季不停地周而复始,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独特的信息。那么,我们长大了,青春,又是什么样的信息呢?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走进青春!

[青春悄悄来]首先,我们交换的欣赏各自准备的相片,并注意一下他(她)的变化。

比一比:小时候的我们与现在的我们有什么不同???

想一想:男生想男生的身体变化,女生就想女生的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男孩:喉结突出、长出胡须、阴毛、腋毛出现、肩宽、骨盆窄

女孩:乳房隆起、声调高尖、阴毛、腋毛出现、脂肪增多、肩窄、骨盆放宽 想一想:这一些变化说明什么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我们长大了。

好的,既然你们长大了,我就来考考你们对青春期知识的把握,先给一分钟你们看一下课本P35页的内容,然后进行知识抢答比赛

1、个体从出生到长大成人,有两个高峰期,分别什么时候?

(课本35页的相关链接:乳儿期、青春期)

2、1中学生肺活量增大属于什么方面的变化?

(这是身体内部器官的完善)

青春期的身体变化有三个方面:

身体外型的变化

身体内部器官的完善

性机能的成熟

由这些变化带来的烦恼有哪些?

(1)想一想:长青春痘,体味明显了,长得太慢,长胡须。来月经,胸部长得快等。

(2)课本P35

引出36页相关链接

(3)发育速度不一样

联系教师亲身经历

总结:P36是蓓蕾总会开出美丽的花,是果树总会结出成熟的果,我们所需要的是时间和耐心。

[成长不烦恼]

1. 课本P37心理自画像

例:军训想家(新生独立要求与旧有的依赖性之间的矛盾)

同班同学因小事打架问题(情感丰富但易冲动、失控)

2. 我们心理上存在不少矛盾需要化解,也许就像蚕和蝶的蜕变一样,要付出成长的代价。

3. 课本P37的相关链接

4. 矛盾既可是动力也可是阻力,我们通过哪些方法可调控内心心理矛盾?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1)向外求助:教师 朋友 家长等

2)自助

正确认识自己(发挥优势,不自满,不拒绝批评,不轻看自己)

转移法(听音乐 去打球)

合理宣泄法(聊天写日记)

若有时间进行心理咨询门诊活动:(每人将自己在青春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烦心事写下来,塞进事先准备好的箱子里,不记名,抽取部分,请学生当咨询员为同学排忧解难)

结 论:成长不烦恼!

七、板书设计

第四课第一框走进青春

一、青春悄悄来--------身体变化

二、成长不烦恼----------心理变化

1)向外求助:教师 朋友 家长等

2)自助

正确认识自己(发挥优势,不自满,不拒绝批评,不轻看自己)

转移法(听音乐 去打球)

史记选读教案(七年级教案设计) 篇11

《史记》在我国史学与文学中的价值--从《史记》中看司马迁对历史和社会的理解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东汉末始称《史记》。它是古代第一部由个人独力完成的具有完整体系的著作。总共一百三十卷,五十二万余字,又是到那时为止规模最大的一部著作。全书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构成。“本纪”是用编年方式叙述历代君主或实际统治者的政迹,是全书的大纲;“表”是用表格形式分项列出各历史时期的大事,是全书叙事的补充和联络;“书”是天文、历法、水利、经济等各类专门事项的记载;“世家”是世袭家族以及孔子、陈胜等历代祭祀不绝的人物的传记;“列传”为本纪、世家以外各种人物的传记,还有一部分记载了中国边缘地带各民族的历史。《史记》通过这五种不同体例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构成了完整的历史体系。

这种著作体裁又简称为“纪传体”,以后稍加变更,成为历代正史的通用体裁。

《史记》纪事,其时间上起当时人视为历史开端的黄帝,下迄司马迁写作本书的汉武帝太初年间,空间包括整个汉王朝版图及其四周作者能够了解的所有地域。它不仅是我国古代三千年间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历史的总结,也是司马迁意识中通贯古往今来的人类史、世界史。在这个无比宏大的结构中,包涵着从根本上、整体上探究和把握人类生存方式的意图。如司马迁本人在《报任安书》中所言,他的目标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所以,不能够把《史记》看成是单纯的史实记录,它在史学上、文学上以及哲学上,都具有极高的成就。

《史记》被列为中国第一部“正史”。自此以后,历代“正史”的修撰从未断绝,汇成一条文字记载的历史长河,堪称世界史学史上的奇迹。但是,《史记》的情况同后代正史又有很大不同。《史记》以后的历代正史,除极个别例外,都是由朝廷主持、按照君主的意志修撰的,是名副其实的官史。而司马迁虽然是朝廷的史官,《史记》却并不体现最高统治者汉武帝的意志。据说武帝读《史记》后,对其中几篇感到愤怒,下令加以删削,这也是有可能的(今传《史记》中一部分是后人补缀的)。那么,司马迁究竟是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写作《史记》的?这也是理解《史记》的关键之一。

我们需要注意到,在从秦始皇到汉武帝确立君主个人绝对权威前,君主的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整个贵族集团的制约。在这种背景下,史官不仅享有较高的地位,而且有“秉笔直书”的义务和权利。司马迁的祖上世代为史官,他虽然意识到在自己的时代,史官已经跌落到“主上所戏弄,倡优蓄之”的地位,但他有意识地继承了古老的史官传统,并不想把自己的笔变成为君主唱赞歌的工具。

-

另外一点很重要的是,司马迁对孔子有一种特殊的崇拜。他并不是完全服膺孔子的学说,对当代的儒士更鄙视有加,但他钦佩孔子的人格,尤其是孔子以普通士人的身份,而有为天下确立文化准则的宏大理想。司马迁把自己写作《史记》的工作视为孔子修《春秋》事业的继承,这就在精神上自居于很高的地位。扩大地说,这也是继承了先秦诸子的理性态度和批判意识。

时代赋予司马迁以宏大的眼界,和全面总结历史的任务,广泛的游历使他对社会得到前人所未有的了解,残酷的命运促使他深刻地思考人生,继承先秦的史官传统和诸子文化,司马迁又确立了不屈服于君主淫威的相对独立和批判性的写作立场。正是在一个特殊历史阶段和特殊的个人遭遇中,产生了伟大的《史记》;在这部伟大的《史记》中,又表现出司马迁对人类历史与社会的多方面的独特理解。

首先,正如上面所说,《史记》是一部批判性而非歌颂性的著作。尤其对汉王朝的历史,对当代即武帝时代的政治,司马迁始终保持冷峻的眼光。他在肯定汉王朝开国皇帝刘邦历史功绩的前提下,毫不容情地、活生生地描绘出刘邦的乡村无赖相和自私、刻薄的心理。对一代雄主汉武帝,司马迁也大胆揭露了他任用酷吏、残害人民、任人唯亲、压抑人才以及迷信求仙、滥用民力等种种行径。至于官僚阶层中种种勾心斗角、厚颜无耻的现象,更是纷呈毕现于他的尖锐的笔下。这些揭露与批判,并不带有丑化的倾向,也不是单纯的否定,而是具体可信的、体现人物的真实性格的史实记录。从中体现出一种深刻的怀疑和思考:历史上获得成功的人物,正在掌握权势的人物,并不像他们宣称的那样,是因为拥有高贵品质和道德正义,才得到他们的地位。有时恰恰相反,品质高贵和信守道义的人物,倒往往是遭遇不幸和失败的,就像与刘邦相比远为坦率和自尊的项羽,与武帝的宠臣相比远为正直和勇敢的李广,都不免以自杀结局。虽然司马迁不曾从理论上揭示这些现象背后的规律是什么,但足以启发人们作一种深入的反省。

《史记》首创的以“纪传”为主的史学体裁,第一次以人为本位来记载历史,表现出对人在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的高度重视。过去的历史著作都记载了人的历史活动,但这些记载都是以时间或事件为本位的,人的主体地位未能被充分地意识到和表现出来,而且,这些历史著作中的人物总体说来,一是局限于社会上层,至多包括了游士策士,二是局限于政治性人物,范围有限。《史记》所记述的人物,虽然仍以上层政治人物为主,但其范围已扩大到整个社会,包括社会中下层人物和非政治性人物。我们看到在《史记》中,帝王、诸侯、农民领袖、卿相、将帅、后妃、宦官、文学家、思想家、刺客、游侠、商人、戏子、医师、男宠、卜者,各各显示出人类生活的不同侧面,又共同组成色彩斑斓而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而在这以前及以后的史书中,很少看见如此众多类型的人物,尤其是社会中下层的人物。这表明司马迁认识到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组合体,各个阶层的人物都在社会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这一种认识,尤其是对社会中下层人物的态度,在一般“官史”中是几乎看不到的。

司马迁还进一步注意到: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支配着人的历史活动?他并不否定道义的力量,也表彰了许多信守“仁义”的君子,甚至在这方面具有某种理想主义的态度。但是作为一个忠于生活的观察者和深刻的思想家,他也确实认识到并且公然提出:是人的物质欲望、追求生活满足的要求,支配着人的历史活动。在《货殖列传》中,他不厌其烦地列举多方面事实,证明“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自天子至于庶人”,无不“好利”。他把壮士勇于战斗、闾巷少年劫财盗墓、歌妓舞女出卖色相、渔夫猎人冲风冒雪、赌徒彼此争胜、医师方技之人苦心钻研、农工商贾的各项经营,乃至吏人舞文弄法以求贿赂,各种不畏苦不惧死的行为,全部归结为是追求财富、追求物质利益的活动。尽管这样并列的叙述使很多人难以接受(因为其中终究有善恩顺逆之别),但在那个时代,司马迁就认识到是物质利益的追求而不是抽象的道德原则才是人的历史活动的潜在动机,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衡量历史人物的地位,司马迁所依据的是他们的实际成就,而不是获得何种名位。项羽未尝称帝,但一段时期中实为天下之主,《史记》中便立了《项羽本纪》;《高祖本纪》之后,是《吕太后本纪》,而没有“孝惠本纪”,因为惠帝虽有皇帝的名义,其实只是傀儡。在这里,司马迁丝毫没有孔子“正名分”的热情。《史记太史公自序》宣称,作《史记》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让那些“扶义m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的人,得以垂名后世。所以,他也很赞赏为了求取不凡的成就而甘受一时屈辱的人。譬如韩信不耻过胯,曾经勇冠三军的季布甘为奴隶,在司马迁看来,都是“烈丈夫”才能有的壮举。这里面,也包涵着司马迁为完成《史记》而忍辱不死的人生体验吧。

在《史记》中,是存在一定的伦理评价标准和褒贬意识的。但它的标准并不完全符合统治阶层的利益原则或世俗的道德意识,也不是狭隘单一的。甚至,前后之间不妨有些矛盾。如《伯夷叔齐列传》歌颂了二位贤君子“不食周粟”的忠节,《管仲列传》却又赞美起先帮助公子纠与齐桓公争位、失败后不肯殉节、从囚牢里出来又做了桓公重臣的管仲,说他“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游侠对社会统治秩序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司马迁是明白指出了的,却不妨赞扬他们重然诺轻生死的义风。甚至,《酷吏列传》激烈抨击了酷吏的残忍,《太史公自序》又说“民皆本多巧,奸轨弄法,善人不能化”,故酷吏也有存在的理由。这些并不是因为司马迁观念混乱,而是他看到社会本身的复杂性,需要广泛而多视角地理解各种人的生存方式。即使是他所反感的人物,也尽可能如实地描写,不简单地一笔抹杀之。

东汉班固指责司马迁“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力而羞贫贱”(《汉书司马迁传》)。然而,这些恰恰是司马迁远比班固之辈高明的地方。正是由于司马迁对历史和社会具有独特的、极其深刻的理解,对各种人物的生存活动具有巨大的包容性,不受正在建立起来的儒家统治思想的束缚,敢于蔑视世俗道德教条,也不从某种单一的学说出发来理解人和描写人,《史记》方能成其丰富和博大,产生一种独特的魅力,而区别于后代所有其他正史。

《史记》的地位和影响

《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中国古代史传文学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初具规模,记言为《尚书》,记事为《春秋》,其后又有编年体的《左传》和国别体的《国语》、《战国策》。但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史学著作,却是司马迁的首创。《史记》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史传文学的发展已经达到高峰。

《史记》是传记文学名著,但它具有诗的意蕴和魅力。《史记》指次古今,出入风骚,对《诗经》和《楚辞》均有继承,同时,战国散文那种酣沉芾斓姆格也为《史记》所借鉴,充分体现了大一统王朝中各种文学传统的融汇。

《史记》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它为后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强大的动力。

司马迁作为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在《史记》一书中大力弘扬人文精神,为后代作家树立起一面光辉的旗帜。《史记》所渗透的人文精神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立德、立功、立言为宗旨以求青史留名的积极入世精神,忍辱含垢、历尽艰辛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舍生取义、赴汤蹈火的勇于牺牲精神,批判暴政酷刑、呼唤世间真情的人道主义精神,立志高远、义不受辱的人格自尊精神。《史记》中一系列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从不同侧面集中体现了上述精神,许多人物成为后代作家仰慕和思索的对象,给他们以鼓舞和启迪。

《史记》是传记文学的典范,也是古代散文的楷模,它的写作技巧、文章风格、语言特点,无不令后代散文家翕然宗之。从唐宋古文八大家,到明代前后七子、清代的桐城派,都对《史记》推崇备至,他们的文章也深受司马迁的影响。《史记》在语言上平易简洁而又富有表现力,把许多诘屈聱牙的古书词句译成汉代书面语,还适当地引用口语、谚语,显得生动鲜活。《史记》语言多是单行奇字,不刻意追求对仗工稳,亦不避讳重复用字,形式自由,不拘一格。正因为如此,历史上的古文家在批评骈俪文的形式主义倾向和纠正艰涩古奥文风时,都要标举《史记》,把它视为古文的典范。

《史记》的许多传记情节曲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为后代小说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许多基本手法,在《史记》中都已经开始运用,如:使用符合人物身份、性格的语言,通过具体事件或生活琐事显示人物性格,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中加以表现。从唐传奇到明清小说,在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场面描写等方面都可以见到《史记》的痕迹。同时,古代作家还从写法上探讨《史记》与小说的关系,得出了许多精辟的结论。

《史记》的许多故事在古代广为流传,成为后代小说戏剧的取材对象。元代出现的列国故事平话,明代出现的《列国志传》,以及流传至今的《东周列国志》,所叙人物和故事有相当一部分取自《史记》。明甄伟的《西汉通俗演义》,也是大量利用《史记》中的材料。《史记》的许多人物故事相继被写入戏剧,搬上舞台,据傅惜华《元代杂剧全目》所载,取材于《史记》的剧目就有180多种。据李长之统计,在现存132种元杂剧中,有16种采自《史记》的故事。后来的京剧也有不少剧目取材于《史记》。总之,《史记》成为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的材料宝库,它作为高品位的艺术矿藏得到反复地开发利用。(《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

《史记》的风格特征

《史记》的叙事写人都围绕“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宗旨,司马迁虽然也从琐碎的生活细事写起,但绝大多数的人物传记最终都在宏伟壮阔的画面中展开,有一系列历史上的大事穿插其间,他所选择的题材多是重大的。司马迁不是一般地描述历史进程和人物的生平事迹,而是对历史规律和人物命运进行深刻的思考,透过表象去发掘本质,通过偶然性去把握必然规律。这就使得《史记》的人物传记既有宏伟的画面,又有深邃的意蕴,形成了雄深雅健的风格。

司马迁善于把笔下的人物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加以表现,在叙述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过程中,展示个人命运偶然性中所体现的历史必然性。在《苏秦列传》和《张仪列传》中,司马迁对于战国诸侯间微妙复杂的利害关系反复和予以演示,以七国争雄为背景展开了广阔的画面。苏秦、张仪准确地把握了当时形势的特点,抓住了机遇,相继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成为那个时代的倾危之士。陈平年轻时就胸怀大志,足智多谋,适逢秦末**和楚汉相争,于是他大显身手,屡献奇计。他设计离间项羽和范增,使楚霸王失去“亚父”这位谋士。荥阳被困,他令二千女子夜出东城门迷惑楚军,刘邦得以出西城门脱险。是他暗示刘邦封韩信为齐王以稳定形势,又是他建议刘邦的伪游云梦泽而借机擒韩信。刘邦在平城被匈奴围困七日,又是陈平出奇计化险为夷。陈平所献五计,无一不是关系到刘邦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天下的兴衰安危。陈平这位谋士的形象,也就在驾驭历史风云的过程中日益丰满。《史记》中的人物形形色色,或卑琐、或伟岸;有的先荣后辱,有的先辱后荣;有的事业成功,人生幸运,也有的虽然事业成功却命运悲惨。司马迁既把他们写成重大事件的导演、演员,又把他们写成重大事件的产海通过描写、叙述他们对时势、潮流的顺应与抗拒、对历史机遇的及时把握与失之交臂,以如椽巨笔勾勒出历史和人生的壮廓画面,点出其中蕴含的哲理。

司马迁的人生遭遇是不幸的,他的命运是悲剧性的,《史记》也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悲剧人物形象,使全书具有浓郁的悲剧气氛。

《史记》中的悲剧人物有多种类型。按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而论,有些悲剧主人公身上体现的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矛盾。这类悲剧人物是历史的先行者,他们的行动具有超前性。尽管他们的主张是正确的,但由于当时的条件还不成熟,他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推行变法的吴起、商鞅,主张削O的贾谊、晁错,都是这类悲剧英雄。还有一类悲剧人物尽管死得非常壮烈,但他们的悲剧性不是体现了无法实现的历史必然要求,而是他们相信旧制度的合理。田横是司马迁着力描写的英雄人物,他兵败之后不愿意投降汉朝而自杀,其随从和东海五百义士也相继殉难,涌现出的是一个悲剧群体。从本质上看,田横所要维持的不过是诸侯称雄、列国割据的局面,早已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田横相信已经过时的制度仍然是合理的,并为之而奋斗拼搏,这就决定了他必然成为悲剧人物。《史记》中许多反抗中央朝廷的诸侯王,都属于这类相信旧制度合理性的悲剧人物。《史记》中的悲剧人物按其品格划分,又有完美型和缺失型两类。《赵世家》中为保护赵氏孤憾付出巨大牺牲的义士公孙杵臼、程婴,《刺客列传》、《游侠列传》中的刺客游侠,都是具有高尚品格和献身精神的英雄,他们的所作所为几乎无可挑剔,是把身上最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是完美型的悲剧英雄。还有一些悲剧人物的品格存在明显的弱点,由这些弱点而导致的失误最终毁灭了自身。但由于他们终归是英雄,所以其毁灭也是悲剧性的。这类缺失型悲剧英雄以项羽为代表,他生前战功赫赫,死得慷慨壮烈,他的弱点也暴露得非常明显,只是他自己没有意识到本身的缺欠。

司马迁的人生遭遇是不幸的,他的命运是悲剧性的,他为众多悲剧人物立传,寄寓自己深切的同情。他赞扬弃小义、雪大耻,名垂后世的伍子胥,塑造出一位烈丈夫形象。他笔下的虞卿、范睢、蔡泽、魏豹、彭越等人,或在穷愁中著书立说,或历经磨难而愈加坚强,或身被刑戮而自负其材,欲有所用。所述这些苦难的经历都带有悲剧性,其中暗含了司马迁自己的人生感慨。

司马迁在探讨人物悲剧的根源时,流露出对天意的怀疑,以及命运不可捉摸、难以把握之感。他在《伯夷列传》中慨叹“天道是邪,非邪!”在《外戚世家》中反复强调“人能弘道,无如命何”、“岂非命也哉!”对于像萧何、陈平那样的幸运海司马迁认为他们的人生偶然性中体现出历史的必然性,自身才能、对历史潮流的顺应使他们扮演英雄的角色,命运对于这些人来说不是难解的谜。而从那些悲剧人物身上,司马迁更多感受到的是历史和人生的不确定、不公平和难以理解。司马迁还通过为悲剧人物立传。揭示了异化造成的人性扭曲。吴起为了当上鲁国将军而杀妻,未为卿相而母死不归,名缰利锁把他变成一个刻暴少恩之人,最终也因此亡身,政治上的巨大功绩与人性的严重异化形成直接冲突。张耳、陈余早年为刎颈之交,后来却反目为仇,也是利欲把他们拆开。

《史记》富有传奇色彩。司马迁喜欢猎奇,把许多传说故事写入人物传记中,造成一种神秘感。写秦始皇晚年行迹,穿插许多怪异反常的事情,以及神灵的出没,用以预示秦王朝末日的到来。写汉高祖发迹,则用刘媪感蛟龙而生子,刘邦醉斩巨蛇等传说以显示他的灵异。除了类似荒诞不经的传说之外,《史记》所写的许多真人真事也带有传奇色彩。鲁仲连为人排患解难而无所取,超然远引,终身不复见,是一位奇士。《留侯世家》中的张良是位传奇人物,文中出现的商山四皓同样来得突兀,恍若神仙。《史记》中的许多故事都疏离常规,出乎人的意料之外,也富有传奇性。《外戚世家》中的薄夫人因遭冷落而大富大贵,窦姬本欲入赵王府而宦官误赐代王,她却阴错阳差成了皇后。这些宫廷故事也是表现人生命运的不可捉摸,但它酿成的不是悲剧,而是喜剧。《田单列传》的传主田单是一位智谋之士,这篇传记写了一系列的奇谋奇计,尤其是用火牛阵大破齐军一节,更是精彩绝妙。传记赞语又附奇士王、奇女君王后的事迹,可谓奇上加奇。《史记》的传奇性还源于司马迁叙事写人的笔法。司马迁为文疏荡多变,忽起忽落,其来无端,其去无迹,起灭转接,令人莫测端倪。《伯夷列传》是为伯夷、叔齐作传,但却以议论开篇,又引许由、卞随、务光等人为伯夷、叔齐作陪衬,几乎使人不辨宾主。叙伯夷、叔齐事迹后,在议论中引出颜渊、盗跖,从正反两方面说开。结尾点题,指出砥行立名者必附青云之士才能流传后世。通篇意到笔随,纵横变化,烟云缭绕,扑朔迷离。《史记》的章法、句法、用词都有许多独特之处,它别出心裁,不蹈故常,摇曳回荡,跌宕有致,以其新异和多变而产生传奇效果。

上一篇:金融的危机细节下一篇:争做文明学生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