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领导艺术和领导修养

2024-09-12

论领导艺术和领导修养(通用8篇)

论领导艺术和领导修养 篇1

论领导干部“官德”修养

李 宾

(四川师范大学 文学院 四川省 成都市 610068)

摘 要:本文旨在论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应加强道德建设,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并强调“官德”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保证,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育活动中应加强“官德”教育;文章最后指出“官德”应包括领导干部的人格修养和职业道德,并按诚信、刚正、淡泊、笃学,秉公、勤政、爱民、举贤八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关键词:领导干部 官德 人格修养 职业道德

我国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道德建设,以德服人。早在2400多年前,孔子就指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意思是说,用政令来管理百姓,用刑罚来约束他们,百姓只能暂时地免于犯罪,但不知道犯罪是可耻的;用道德来教化百姓,用礼教来制约他们,百姓便不但有羞耻之心,而且能自己纠正错误。晋代学者傅玄在《傅子·正心篇》中说道:“有正心必有正德,以正德临民,犹树表望影,不令而行。”章太炎先生更是指出“道德衰亡,诚亡国灭种之根基。”[3]把道德建设作为了立国之本。为此,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初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一、“官德”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保证,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 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而“官德”建设在整个公民道德建设中应居于中心地位,这是由“官德”建设的特殊重要性决定的。干部因其所处的社会地位和承担的社会责任不同于普通公民,他们的道德素养关系到各行各业的工作乃至整个国家的命运,且对社会公众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正所谓“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不敢不用情。”4邓小平同志也说过:“群众对干部总是要听其言,观其行的。”5 领导干部是人民群众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民之表率,是人民群众中产生的群众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人们常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说破嘴皮子,不如做出好样子。”因此,在各条战线上,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领导干部都应该起到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公民道德修养的典范和导向,站在时代潮流前面,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定不移的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来影响广大群众,使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出积极的感召作用、鼓舞作用和调节作用。官员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才有了一个好的依托和中流砥柱,公民道德才会有一个好的垂范。若官员无德,则“官德毁而民德降”,则“上梁不正下梁歪”,道德建设从何谈起?

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应加强“官德”教育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 “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我们认为,在国际形势深刻变化、国内改革发展处在关键时期的条件下,我们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就必须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确保党的先进性不动摇,确保党的执政地位不动摇。在这一过程中,领导干部“官德”教育便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首先,共产党员特别是共产党员中的领导干部是保先教育的主体;其次,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应首先表现在思想道德修养方面;第三,“官德”教育的各项内容是保先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三、“官德”应包括领导干部的人格修养和职业道德

官德,从狭义上讲,是一种职业道德,指执政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公务员的道德意识、道德活动以及道德规范现象的总和。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都为群众所关注,都从一个侧面反映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社会公德和家庭伦理道德也就成为他们道德修养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认为,无论是于“公”(公德)还是于“私”(私德),“官德”都应该具有更广泛的外延。那么,官德究竟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呢?让我们从历代圣哲先贤那里去找寻。

我国5000年文明史,历代圣哲先贤为我们留下了多么宝贵的治世经念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又有多少感人的事迹至今仍传为佳话:一诺千金、令政必行的商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孔明,平恕执法、克复唐基的狄仁杰,精忠报国的岳武穆,忧乐天下的范仲淹,苟利社稷生死以的林则徐,刚标高碣、挽我叔季的海瑞,“不带江南一寸棉”的况钟,架起西学东渐桥梁的容闳……他们是我们最好的道德楷模。从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诚实守信、刚正不阿,看到了淡泊清廉;看到了秉公执政、勤政爱民……我们认为,诚信、刚正、淡泊、笃学是领导干部应具备的人格修养;秉公、勤政、爱民、举贤是领导干部必备的职业道德。

一、诚信 诚信乃立人之本,更是一名官员所应该具有的人格修养。《论语·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新唐书·陆贽列传》:“人之所助在信,信之所本在诚。”《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失信不立。”都是讲人无信则无以立人,官无信则无以信民。春秋时,晋文公与楚国交战,晋国有个臣子建议用蒙诈的方法取胜,另一大臣雍季则认为欺诈的方法只能用一次,而无法用第二次,不是长久之计。晋文公采纳了雍季的意见,以诚信作为取胜的法宝,成就了霸业;而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乱燃峰烟之火,失信于诸侯而败。这些教训不可谓不深矣!而如今,我们有些官员表面一套,背后一套;说的一套,做的一套;会上一套,会下一套。会上大讲廉政建设,会下伸手要钱,毫无诚信可言,这样的官员如何能取信于民呢?

二、刚正 刚正指官员为官处世之气节,在阿谀奉承之风盛行的今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7]刚正规定着官员的两个方面:“上交不谄,下交不骄”。有尚阿谀之人,则必有爱听媚言之官。故那些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者,平步青云;而那些秉性刚正、有真才实学者,却位居下游;那些在酒桌上能言善辩、便辟侧媚者被认为有培养前途;而那些在工作中埋头苦干者终是默默无闻。

刚正是对官员自身人格修养的要求,亦是官员举贤使能选拔干部的标准。不作阿谀之人,不

[][]提谄媚之官。于己做到“一生无媚骨,至死不饶罪。”8“不曲道以媚时,不诡行以徼名。”9

[][]“内不负心,外不愧影。”10对下级做到“设绳墨而取曲直,立规矩以为方圆。”11

三、淡泊 淡泊是指官员对名利的态度。贪官有种种,有好名者,有好利者,有名利皆好者,然淡泊名利而成贪官者,未之有也。反腐倡廉,进行社会主义廉政建设,可以一靠法律,完善审计制度,加大打击力度;二靠监督,来自党内党外的监督,来自人民群众内部的监督,来自社会舆论的监督。但这些皆治标不治本,如果所有领导干部均能做到淡泊名利,则贪欲无从滋生,于名做到不沽名钓誉,不欺世盗名;于利,不利令智昏,不“利欲熏心,随人翕[][][]张”12“临大义而不易其义。”13“威严不足以易其位,重利不足以变其心。”14

四、笃学 清代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卷七》中说道:“有一日未死之身,则有一日未闻之道。”处于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领导干部更应当做到好学、勤学、苦学。并把所学到的知识用于指导实践。而我们有些领导干部“上午围着轮子转,中午围着盘子转,下午围着桌子转,晚上围着裙子转。”无一日致乎学,无一秒致乎学。各类文件、报告、讲话稿,全由秘书代劳,秘书写什么,他讲什么。试问:这样的领导干部能有好的道德修养,能治理好一方经济吗?我们认为,领导干部应着重学习以下三方面的知识:第一,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马列主义理论修养,提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学习以儒家文化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从以孔孟为代表的中国历代先哲那里寻找智慧来指导自己的为官实践;第三,学习专业知识和任职系统内的相关业务知识,领导干部必须实现专业化、高学历化。

五、秉公 吏不畏我能,而畏我公;吏不畏我权,而畏我廉。领导干部在执政过程中应做到秉公办事、秉公执法、秉公执政,没有私心,不谋私利。“以至公无私之心,行光明正大之[]事。”15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不贪财,不贪色;做到“自省、自重、自警、自励”;做

[][]到“仰不愧于天,府不愧于人,内不愧于心。”16如若所有领导干部都做到“主事惟公”17则“后门”自闭,那些靠关系,靠金钱走后门的人也就没有了容身之地了。

六、勤政 为官必须“在其位,谋其政”,务必勤政为民,勤政爱民,少做场面上的事,多做实事,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一方面要坚决克服一些干部中存在的“不作为”现象:居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在位数年,山河依旧,同样是无德,与腐败分子没什么差别;另一方面,严禁官员的“乱作为”。如今某些官员不是“不作为”,而是“乱作为”,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新官上任便大搞建设、大兴土木,从中捞取好处。“乱作为”危害性远甚于“不作为”。

七、爱民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18“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19“民惟邦本,本固邦宁。”20为官者应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切实做到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做到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远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做到清正廉洁、一身正气,努力为人民群众执好政、掌好权。

八、举贤 举贤是为官者的道德规范,也是对人民负责,对国家负责的一种实践。诸葛亮在[][]谈到举贤时说道:“治国之道,务在举贤。”21而“天下之要,人才而已。”22“国有贤良之

[][]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23故“为国之宝,不如能献贤。”2

4[]“在上位而不能进贤者退。”25为官者不能举贤便是自己的失职。我们认为,举贤包括知贤、[26]任贤、荐贤三个方面:首先在于知贤,“有贤不能知,与无贤同”官员首先应是一名伯乐,善于发现人才,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其次是任贤,对德才兼备者,任用之,暂不能任用者,培养之,做到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三是荐贤,对德才皆十分优异,而暂又不能任

[]用者,及时推荐之,勿蔽贤、误贤,因为“进贤为上赏,蔽贤为上戮。”27而我们有些官员嫉贤妒能,见贤不举,知才不荐,甚至千方百计的压制贤能,生怕他们超越了自己,夺了自己的职位,抢了自己的风头;表现在用人方面,则是好用平庸之人,阿谀之辈,因为平庸人好使,不会对自己构成威胁。有些官员则任人唯亲,甚至卖官鬻爵。举贤任能应当成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注释:

论领导艺术和领导修养 篇2

一、加强领导干部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 从道德修养的本身来看, 加强领导干部道德修养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道德修养不仅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而且有助于净化社会环境, 孔子说过“君子之德风, 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 必偃”。意思是说从社会道德风尚的变化来看, 领导者的道德, 像风一样引导着社会的道德动向, 老百姓的道德, 就像地上的草一样, 总是跟随着领导者的道德行为而改变自己的道德追求。做为领导干部, 因其自身的影响力远远大于一个普通群众的影响, 其道德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也更大, 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会更大。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一修身治世的名言, 也正是从道德修养的丰富内涵, 揭示出为官治世的深刻哲理。从我党诞生之日起, 就要求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加强修养。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亲身实践, 身体力行, 做出了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

(二) 从领导干部自身所处的位置来看, 加强领导干部道德修养同样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党领导的事业要取得胜利, 不但要有正确的理论和路线, 还必须有一支能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这就要求领导干部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 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引领社会风尚, 引导整个社会广泛形成讲道德、重修养、尚清廉的良好风尚, 推进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提高。

二、领导干部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

(一) 领导干部道德修养必须与坚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相结合。“道德修养是一种道德素质方面的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 是人类所能从事的最高级活动”,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是人们对世界、对人生和对人的价值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从上述含义来看, 加强道德修养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一致的。道德修养作为人类“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最高级活动”实际上就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才能对人民群众及其利益采取正确的态度和立场, 才能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荣辱观, 也才能更好的指导和加强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

(二) 领导干部道德修养必须与坚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地位观相结合。良好的道德修养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地位观的重要前提和思想基础, 一个领导干部如果不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 在对待政绩观、权力观、地位观的问题上就会出偏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党的执政环境发生了变化, 对领导干部能否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地位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加严峻的考验。我们强调加强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 这既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 也是从源头防治腐败问题的重大措施, 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党员干部的政绩观、权力观和地位观教育, 多次深刻阐述了树立正确政绩观、权力观、地位观的极端重要性。作为党的领导干部, 必须把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地位观与加强道德修养相结合。

三、新形势下加强领导干部道德修养的对策研究

领导干部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不同于普通群众, 坚守道德就要有一种牺牲和奉献精神, 要求具有更为高尚的思想境界。领导干部的道德同其他道德现象一样, 在本质上是他律和自律的统一。从他律的角度分析, 领导干部的道德需要接受主体之外社会方面的监督。从自律角度分析, 领导干部的道德需要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

(一) 进行自觉的内在修养, 提高领导干部的道德新境界。

一要内省。这一方法, 旨在发挥人们的主动精神, 在自己内心深处用道德标准检查、反省, 找出坏的毛病、坏思想、坏念头, 并加以克治。要能真正做到稳得住神、管得住身、抗得住诱惑、经得住考验, 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二要慎独。慎独, 是一种高境界。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 将慎独作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的有效形式和最高境界加以提倡。领导干部要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 人前人后一个样, 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一个样, 始终保持自己道德品质的纯净和高尚。三要慎欲。领导干部正确选择个人爱好, 明辨是非, 要拒腐蚀永不沾, 清正廉洁, 正确用权, 干干净净, 一身正气。不仅在钱、物、色上管住自己, 还管好自己的配偶, 子女和家属, 以良好的家风带动党风, 政风和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四要慎微。领导干部要正确识“微”, 高度警惕“小节”问题, 不以善小而不为, 不以恶小而为之。在各种名利诱惑面前, 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要见微知著, 防微杜渐。五慎交友。作为领导干部, 交朋友, 一定要择善而交, 要像胡锦涛同志强调的那样, “多同普通群众交朋友, 多同基层干部交朋友, 多同先进模范交朋友, 多同专家学者交朋友”, 要彻底净化自己的社交圈。六要践行。践行, 就是要“亲身实践”和“身体力行”。高尚道德品质和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 是一个复杂的、曲折甚至又反复的发展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由认识到实践, 由实践再到认识, 往复循环, 不断地提高, 不断地开拓出新的道德境界。

(二) 加强社会方面的广泛监督, 拓展加强领导干部道德修养的新渠道。

对领导干部的道德监督,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 所谓监督来自三个方向:一是党的监督, 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说, 党的监督是最直接的;二是群众的监督;三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监督。这些对加强领导干部道德修养在今天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现在, 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形式主要有立法监督、群众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政党监督和舆论监督等。重点是立法监督和群众监督。近年来, 我们党和国家颁布实施了一系列领导干部的行为规范, 标志着我国领导干部道德建设将随着有关道德要求逐步法规化而更加扎实向前发展。

综上所述, 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 对于促进社会道德进步、推动人类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而深刻的影响。百行德为首, 德是做人、做事、做官的基础。一个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良好个人修养的领导, 必然会成为群众的楷模和标杆, 必然会赢得群众的拥护和爱戴。作为领导干部, 只有站在执政的高度, 充分认识到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才能更加自觉地去加强道德修养与涵养。只有认识到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 才能明晰如何加强道德修养的路径选择, 从而采取有效对策, 使自己在道德修养的境界上不断提升, 在为官从政、为民办事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罗国杰.道德建设与身体力行[J].精神文明导刊, 2008, 2

[2].李源潮.中青年干部要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表率[J].党建研究, 2008, 2

[3].人民日报评论员.坚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与加强制度建设相结合——三谈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 2008年2月23日

[4].沈小平.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N].人民日报, 2007年12月19日第九版

[5].郑晓云.略论马克思主义学风[J].党建研究, 2007, 9

[6].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毛泽东选集, 第3卷人民出版社, 1991年《纪念白求恩》、《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年, 第2卷

[7].王争, 汤耀国.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J].瞭望, 2008, 10

[8].陈亮.思过改过以正官德[J].党建研究, 2007, 8

[9].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M].刘少奇选集 (上卷) [M].北京:人民出版, 1981

[10].钟重明.领导干部要做“五种人”[J].党支部书记, 2008, 2

[11].吉炳伟.青年干部健康成长要在六个方面下功夫[J].党建研究, 2007, 8

论校长的素质修养与领导艺术 篇3

校长是一校之长,校长素质修养的优劣与领导艺术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尤其是实行校长负责制以后,校长办学自主权扩大了,对学校影响更大。陶行之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办好学校,推动素质教育发展,提高校长的素质修养和领导艺术非常必要。

校长应具备的素质修养

(一)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

领导一所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决策者,也往往是学科带头人,校长的工作是对学校全局起指导、组织、协调和统揽作用,校长的教育思想往往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办学风格。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要办好一所学校,要求校长能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为指导,依据国家的教育政策、法规,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具体办学条件,统筹全校工作,正确地确定一定时期内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心、中心及学校发展规划,并组织、协调、实施这些工作任务。我国好多成功的校长所秉持的教育理念有“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教育就是学生人格的培养”等,在教育实践中都产生了巨大作用。

(二)树立几种意识

1、学习意识

学校的发展看校长。校长不仅要具备现代教育思想,还要具备一定的教育理论水平和较高的业务水平。知识社会的到来,要求校长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学习是进步的先导,不学习就会落后。坚持学习,勤于学习,校长才能不断吸收先进的教育思想,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不断提高领导艺术。才能在学校管理中做到目标明确、讲究科学、措施得力、方法创新,学校才不断焕发生机和活力。

2、服务意识

一名好的校长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要平等待人,甘心当师生的公仆,为师生服务,而不是高高在上,摆架子,指手划脚。校长为了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任劳任怨,尽心尽职,做出自己的贡献。校长要正确处理好领导班子之间、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当好主管而不主观,处事果断而不武断,充分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关心教职工,为他们排忧解难,善于团结全体师生一起做好学校工作。

3、教育质量意识

校长工作的核心是狠抓教育质量,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的立足之本。一所学校教育质量能否上去,是否有竞争力,关键看校长的管理能力。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学习现代教育先进的思想方法,深入开展教学改革,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习观和课程观,努力提高实际教学效果。

4、创新改革意识

校长要根据现代教育的发展,勇于改革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以“质量立校”,以“科研强校”。在自己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汲取名校的成功经验,努力创新,办出自己的特色,才能使学校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为学校赢得发展空间,从而带动学校整体水平有较大的提高,真正把学校办成“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学校。

(三)要做到带头奉献、以身作则

要想把一所学校办好,每个人都要付出艰辛的汗水,尤其是校长。山东省杜郎口中学崔其升校长刚接任该校时,这所学校以乱闻名且教学质量几乎年年本地区倒数第一,学生厌学思想严重,教师人心涣散,教学秩序混乱,师生关系紧张,家长怨声载道,许多学生因此而纷纷离乡转学,有关领导几次要撤并这所濒临绝境的学校。而崔其升校长却不肯服输,硬是把这所几乎倒闭的学校办成了全国闻名的品牌学校,靠的就是这种奉献的精神。在学校,他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每间教室都是他的办公室,吃饭往往只有3分钟的时间,而身患糖尿病的他,每天早晚需自己注射胰岛素维持生命……正是崔校长这种带头奉献、以身作则的敬业精神,带动了全体师生,才办出了一所好学校。

校长的领导艺术

(一)大力抓好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后进学校大都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教学质量差,学生厌学。因此校长首先要抓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大刀阔斧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先进的教学理念是,教师的主要责任不是教书,而是教人学会读书,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比如杜朗口中学的“10+35”模式,即教师所讲时间等于或小于10分钟,尽量减少知识性语言,或者说完全不涉及对教材内容的陈述。学生自主活动不少于35分钟。为了此改革的顺利进行,该学校还进行了专项规定“一谈二警三停”措施。所谓一谈,就是第一次课堂不达标者,校长先与其个别谈话,指出问题所在,点明改革方向。所谓二警,就是第二次再不达标者,要在学科组会上予以警告。所谓三停,就是如果第三次还不达标,让该教师停课一周,专门听优秀教师的课,研读教改理论,学习组织发动学习的方法。通过这样的改革,才使学生学习态度由“供应式”向“超市式”的转变,课堂教学由一言堂变成了多言堂,学生由精英式的学习变成全员式的参与,实现了“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的教学景观。经过改革尝试,到了第三年,一向在全县中考倒数第一的杜朗口中学,很快升至中等水平。 到了第六年,学校不仅中考整体成绩名列前茅,而且出了一名中考“状元”,报考重点高中的268名学生中,被录取者竟高达267名,一跃成为该县初中教育的“东方明珠”。

(二)打造一流的师资

“只有将人的培养、将完整人格的自我塑造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看作教育的最终目标,生命的无限可能性才能在教育的过程中展开,教师才能成为富于时代精神、创新精神的人。”要想使教师富有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作为校长,首先要用人文关怀和理论引导来激发教师的事业理想。诗人柯灵曾说:“理想使现实透明,美好的憧憬使生命充实。” 现实生活中教师对教育的理解是有差距的:1、当作谋生手段。2、作为一种职业。3、视为事业。只有教师将教育当作终身事业的时候,才能激发出源源不断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潜力。其次,要鼓励教师多读书。新教育实验的倡导者曾向教师推荐100本必读书,提倡:1.读前沿性理论。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理论与战略:国际视野中的学校发展》、《学会生存》、《赏识你的学生》等大量国内外人文科学论著;2.精读一些名著,如:《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赞科夫的《和教师的谈话》、《中外教育》等;3.读名师大师的教育文章,如李吉林,斯霞,魏书生等人的文章;4.读好书,读各类不同的书。其三,要引导教师勤于反思,行成于思毁与随,没有反思,人生是盲目的,教育亦然。鼓励教师平时多做随笔,积累教育教学案例,多进行取经学习或上网交流等,有利于教师的成长。其四,积极创造条件,为教师参加进修学习提供机会,加强教学交流,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三)以人为本,民主管理

论领导艺术和领导修养 篇4

摘要:新时期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的内容和要求,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关 键 字:党性修养内容;党性要求;新时期

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这是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的首要任务.历史实践告诉我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已确定为我们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墓础,也是我们每个共产党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科学理论,它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税利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阐明了剩余价值学说,揭开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及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规律,阐述了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地位和历史使命,为无产阶级提供了理论依据.科学社会主义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为理论基础,阐明了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条件和发展规律,指出了无产阶级彻底解放的正确道路。这三个组成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完整的科学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的世界观。列宁主义产生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俄国.当时的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帝国主义阶段,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和新特点,依据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一国或少数国家内取得胜利”的理论,解决了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一系列重大问题,并领导伟大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列宁研究了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经济状况,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划时代的新内容。列宁主义 是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二十世纪初人类思想史上的重大成果,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顺利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度,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墓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引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十三届四 新时期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的内容和要求

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站在历史和时代的战略高度,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提出了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准确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而且深刻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一个什 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等一系列重大历史性课题,成为我们党在新世纪领导中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完成我们党所肩负的三大历史任务的行动指南,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当代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最根本的是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以锐意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风貌开展工作。使自己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的工人阶级先进分子。为什么要从这样的战略高度提出和思考问题呢?主要原因有三:首先,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根本任务,是每个共产党员的神圣使命。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大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是前所未有的创举,也是极其艰巨、复杂的巨大系统工程。没有科学理论指导,是不可能成功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正确指导下,已经解决了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探索,改革开放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加以解决,否则,社会主义现代化就难以继续向前推进。领导干部作为各项事业的带头人和中坚力量,对待关系全党根本任务的大事,必须站在前列,只有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才能为开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新局面作为自己应有的贡献。其次,这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根本保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的基本路线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它集中体现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党的奋斗目标,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实现基本路线的保证,即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党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也就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因此,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就必须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第三,这是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的战略措施。我国是个拥有12亿人口的大国,我们党是拥有68。多万党员的执政大党,它正领导着全国各族人民进行宏伟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就难以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我们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样深刻的社会变革时期,社会关系和社会经济面貌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我们党要担负起领导这场伟大变革的历史重任,就必须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强大的精神支柱。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我们的正确指导思想,它们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伟大旗帜,没有它,整个党和国家就会失去凝聚力。党要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首先必须加强思想建设,而党的思想建设,最重要的就是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每个党员,只有这样,才能把全党的思想和意志统一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来,巩固和增进党的团结,保持党在政府组织和行动上的高度一致,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党能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俊,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贿,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才能全面深刻理解和领会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

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这是顿导千娜党性修养的核心内容党性修养的核心内容,是要解决理想信念问题,也就是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建设有中国持色主义的理想信念。领导干部只有牢固树立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理想信念,积极投身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并为之脚踏实地地努力,才能朝着共产主义的目标前进。

1、坚信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客现规律。社会主义的实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马克思主义 学说的基本结论。一百多年来的社会主义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认识,在理想信念问题上也出现了一些困惑和疑虑。对此,我们必须加以研究澄清,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一是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新特点。当代资本主义虽然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和变革,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和新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这并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真理性。相反,这恰恰是新的社会结构的物质基础在资本主义内部进一步成熟。因此,领导干部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注重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广泛结合上,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某些新变化、新发展,绝不能因为当代资本主义有某些新的调整和发展而否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科学论断。

二是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前进道路中的挫折。长期性和曲折性本来就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普遮规律。社会主义代替资产主义是从根本上消灭剥削制度的伟大社会变革,更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例如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事业遭受重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再比如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同样会出现一些矛盾问题、消极腐败现象和暂时困难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说明。当今,社会主义仍处在新制度的初级阶段,各种体制和机制还很不成熟、很不完善,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还需要不断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创造,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长期性和曲折性。但是社会主义终将排除和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自己开辟出前进的道路。

论如何提高领导魅力和管理艺术 篇5

作者:王胜

材料工程学院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摘要:长期以来,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管理的概念进行着各种各样的解读,这里我只想从我们中国人对于管理一词意义上的理解来解读其包含的深刻含义,同时指出作为管理者,不管是公共管理者还是企业管理者应具备一定的魅力,用这种魅力来团结身边的员工;这样管理者才有取得成功的必备能力。即作为一名管理者,要拥有较强的人格魅力让员工们自己想朝你靠拢。所以作为管理者,在注重个人修养的同时,要提高综合素质,努力成为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成功管理者。

关键词:领导魅力管理艺术高瞻远瞩睿智敏锐

在西方管理学中,一个基本概念是:领导者与管理者是有区别的。领导就是没有权力但有影响力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有魅力的人,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所有管理者都是领导者。在评价GE(通用电气公司)前CEO韦尔奇的许多文章中,都谈到了他的一个重要素质:魅力,由此可见魅力在高级管理者事业中的作用。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陈海春教授认为:领导者的魅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基于领导者个人的,我们常称为个人魅力;其二是基于领导者执政路数的,我们常称为方略魅力。其中,领导者的个人魅力是领导者个人的领导风格、领导艺术和领导者人格的综合体现,是领导者影响力的主要组成部分。领导者的个人魅力对其竞争对手将产生威慑力,对其追随者将产生吸引力。实际上,由于管理者的特殊性,个人魅力与方略魅力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二者相辅相成。

无论是做为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许多人都会对谁有魅力、谁没有魅力有自己的判断,并希望有这样的理想人物:对于管理,对形势有清醒的认识,着眼于组织的未来,既锐意革新,又紧密结合实际;对于业务,对技术有清醒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对待他人,总是亲切、谦和,使人如沐春风。或者干脆归结为:政治家的智慧、科学家的头脑、外交家的风度。这是非常理想化的,一般人不能也无需达到。而我认为,管理者魅力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高瞻远瞩的眼光。高级管理者是决定组织未来的,因此一定要具备超人的眼光,即所谓善于发现潜在利润,无论是经营还是用人都是如此。面对激烈竞争和纷繁变化的世界,他能够找到正确的方向,带领部下全力以赴去争取胜利。此外,他还要有合理的冒险精神,即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只墨守陈规是无法适应新世纪的竞争的。

二是睿智敏锐的头脑。在知识管理的时代,很少员工没有自己的事业规划,从而不会把一生的命运交给某个组织。睿智是指做为高级管理者,首先应当有清晰的人生观,引领自己克服人生的困难;其次要有洞察力,在员工面临人生选择时为他们提供好的指导,这会极大提高管理者的威信和组织凝聚力。敏锐是指做为高级管理者,应当善于从复杂的现象中抓住主要矛盾,界定问题保证方向不被偏离;其次要有创新精神,能及时从其他组织和其他人那里发现对自己组织有利的事物,善于学习和运用,保持组织的活力。

三是海纳百川的胸怀。首先要听得下意见。人人都明白“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道理,但现实中许多领导还是在重复这种错误。因此,一定要身体力行,广开言路,保证每个成员都可以坦白诚实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且好的意见会得到鼓励。时间久了,组织内部会形成一种诚实的文化,这也是提高决策效率的最好办法之一。其次要容得下缺点。知识员工的个人特点往往比较鲜明,做为高级管理者一定要取人之长,为员工创造好的环境使得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当然,如果某人的个性到了伤害组织文化的程度,也不可以姑息。

四是从容优雅的风度。所谓从容,是指面对变化和困难表现出来的强烈自信和快速反应能力。首先要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大将风度,因为高级管理者是组织的主心骨,是众心所向、众望所归的人物,要以自己的信心和能力推动组织前进。其次要有风趣高雅的谈吐和得体的举止,因为高级管理者是组织的形象代言人,需要用自己的良好形象为组织得到尽可能多的认可,这对个人和组织拓展事业都有益处。

那么怎样提高魅力呢?魅力的培养决非一朝一夕之功,邯郸学步也是行不通的。我想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自身修养魅力的因素,另一方面是员工之间交流的魅力因素。

一、自身的修养魅力因素:

1、做人做事要沉稳:沉稳不是低调,是冷静平稳的处理工作中的难题。沉稳就是遇到问题,不是想问题有多难,而是想现在应该怎样处理,能处理多少,处理不了的怎么办,有自己的计划和思路——即便这不是最佳的解决方案,你也要有自己的想法;沉稳是细致,在平常工作中多去发现、去观察,将问题解决在萌芽中,而不是等问题出现后再去解决。沉稳的人,并不需要在做每一件事的时候都能表现的十分出色,但无论遇见什么不高兴的事,都要学会微笑去面对,世上没有绝对幸福的人,只有不肯快乐的人。成功是从微笑开始的,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乐观点,自己营造快乐,学会轻松愉快地解决难题,管好自己的情绪再去管别人。

2、成大事要细心,从小事做起:俗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许多成大事之人,都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的。我想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更是如此。我们每天都反复做着小事。我们都是平凡的人,都在从事简单而平凡的工作,只有把小事、简单的事、平凡的事做细做好,才能做成大事,才能创造自己人生的不平凡成绩。

3、敢于承担责任:敢于承担工作中的责任,哪怕你的责任很小,哪怕完全不是你的责任,多为下属考虑,那样他们才能真心的为你工作,没有全心全意为你工作的下属,就是你有三头六臂也不会有大的成绩。工作中,喜欢推卸责任、逃避的人屡见不鲜,爱逃避者会找一些借口,扩大责任范围,推卸自身的责任。也许逃避可以让你暂时安全脱身,但喜欢逃避的人注定很难在工作中获得好的成绩。逃避更是对困难的惧怕,是对希望的退缩。逃避是一种心理障碍,如果我们能够善待自己、接纳自己,并不断克服自身的缺陷,逃避心理就可以被征服。

二、与员工之间交流的魅力因素:

1、是要在潜移默化中去影响员工:所谓“言教再多也不如身教有效”,这句话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很难做到,因为我们总是犯着这样那样的错误,如果我们能够不动声色地将这个简单的道理通过我们的行动表现出来,这就达到了武侠世界中“无招胜有招”的境界的最高阶段。在企业的管理阶段中我们有相当多的管理者也总是这样,整天对着员工每天说“我们应该怎么做”,结果一扭脸,自己却讲一套做的却是另外的一套,这种毫无自己的威信的言行不一致的行动,深深地伤透了员工的心,给员工和管理者之间隔上了深深的一道“管理之沟”。员工的行为总是下意识或者是潜意识中跟随着管理者,并把管理者的行为作为自己的规范来要求自己不断向更高层次靠拢,所以只有管理者自身做得较好的情况下员工的行为才会不断地向前发展,“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在上梁正的情况下下梁变歪的可能性就变得微乎其微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企业的管理者由于自己的个人行动产生的魅力也是企业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对整个企业的员工的个人素质的提高是一种无形的潜移默化形的东西,是一个长期过程中积淀下来的东西,它的存在的价值是无法简单地用金钱来衡量的。

2、是要勤于积累,积极收集员工的反馈意见。首先要多从书本学习。管理者需要是通才,对天文地理等各方面都应当有所了解,因此一定要养成学习的习惯。其次要多向别人学习。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要善于通过与别人的交流来提高自己,无论是高人还是凡人,都有闪光点,可以成为管理者知识的源泉。对于员工的意见和建议要及时的了解和回复,在员工心里面,只要领导和管理人员积极的重视和关心他们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于他们来说就是自己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在以后的领导管理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是要勇于实践。跟员工们一起探讨有关制度问题和其他的问题,魅力同其他真知一样,需要反复提高的过程。魅力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对度的把握,这没有长期的磨炼是达不到的。同时,魅力也是一个动态过程,年轻时意气风发是魅力,中年时坚定果断是魅力,老年时睿智纯真才是魅力。只有不断实践,才能真正达到自觉。

魅力绝不等于高IQ加高EQ。希望我们的管理者首先成为一个有魅力的人,再努力成为一个有魅力的管理者,领导组织走向更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黄世富,论人格魅力的培育与提升[J],理论与实践,2003,(01)。

【2】 刘永元,论管理者的人格魅力[J],前沿, 2006,(08)。

【3】 程志芳,林先托,人格魅力的思考[J],时代文学(双月版), 2006,(03)。

【4】 蔺桃芬,浅谈企业管理者的人格魅力及其塑造[J],企业活力, 2006,(08)。

【5】 李有爱,管理者的人格魅力[J].企业改革与管理, 1999,(05)。

【6】 王超,李芳,领导艺术之人格魅力诉求[J],管理观察, 2009,(03)。

【7】 唐绍洪,企业管理者的人格魅力[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3,(03)。

【8】 李瑞,李元勋,浅谈中层管理者在企业中的作用[J],人才资源开发, 2008,(07)。

【9】 包书,塑造企业营销人员的人格魅力[J],现代商业, 2008,(20)。

传统文化与领导修养 篇6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包含丰富的人生修养智慧,领导干部要从中吸取营养,以此提升自我修养。

炼就“金刚不坏之身”,是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的一个重要观点。所谓“金刚不坏之身”,就是心有信念、胸有理想,内有定力、外有防线,不为物欲、不为利诱,能够经得住考验、守得住根本、保持住操守、抵得住风浪。在我们党内,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等优秀共产党人之所以清廉一生、俭朴一生、为民一生,就在于炼就了“金刚不坏之身”。只有打造了“金刚不坏之身”才能做到“我自岿然不动”。子曰:“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东汉哲学家王符说:“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唐太宗《唐太宗戒贪》)人称“河北第一秘”的李真,被判死刑前,在狱中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是属于‘钢’还没炼好,就出炉了……现在看,我身上欠缺的东西太多了。”“爸爸因贪,早早地……最好不要做官……你将来就是掏粪、要饭,也不要贪呀……钱、权都不能带来快乐。”(《地狱门前:与李真刑前对话实录》)领导干部都应当思考如何活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作为领导干部,要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改造不良的行为习惯、不雅的言谈举止,整体提高个人的品位、境界、气度,脱离低级趣味,形成崇高境界和非凡气度,增加自身的人格魅力和领导风采,用传统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塑造自身,修炼官德。官德兴则政权安、国运旺、百姓福。作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是必修课,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在任何情况下都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把握得好原则,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才能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官。

一、传统文化与领导修养

传统文化特别注重人的道德修养。高尚的官德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从政实践主动修养而成的。一切清廉官吏都重视自身道德修养,循序渐进,百折不饶,坚定不移,持之以恒,自强不息,积极有为,不断积累德行,不断升华人格,最终达到崇高的境界。央央华夏,从古至今,能成大事者,无不在“修身”上有独到之处。在中国历史长河之中,曾国藩就是其中一个成功的范例。很多成名的人物,也都受过他的思想熏陶。曾国藩在事功建立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完善自己人格的修炼,同时又以人格修炼的完善来促进事功的建立,这一点中国历史上的政治人物很少有人自觉去做,做得好的就更少了。曾国藩在个人修养上最为严格,他每日静坐,反思己过,数十年如一日潜心修为。今天我们提高领导干部修养也应该借鉴传统文化,从祖先留下的精华那里吸取营养。习近平认为:我们学习历史,就要学习和吸取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宝贵思想财富,从中获得精神鼓舞,升华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完善优良品格,培养浩然正气,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传统修养观的主要内容

儒道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在历史上,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主要是由儒道佛所支配、所决定的。今天,儒道佛依然对中国社会文化生活有着广泛的影响。只不过,对不同社会领域和阶层的影响程度与影响性质有所不同而已。

(一)儒家修养学说:自强不息、内圣外王、中庸之道、慎独内省

儒学:以教育和培养“士”(“君子”)为己任。“君子”是孔子的理想化的人格。君子以行仁、行义为己任。北宋大儒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出自易经,意思是:君子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应该像大地一样,气势厚实和顺,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自强不息即自身强健永不停息。字面意思是:强大自己必须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深层次的意思是:一个人的处境即使再糟糕,但是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可以成就一个强大的自己。《大学》把儒家修养学说分别归纳为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等“三纲领”和“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八条目”。其中“修身”是整个修养学说程序中非常重要的阶段,“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是修身的具体方法,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修身的最终目的,所以说,“自天子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可见,在儒家修齐治平的人生设计中,修身被放在首位。内圣外王,指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内圣”就是修身养德;“外王”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圣是基础,外王是目的,只有内心的不断修养,才能成为“仁人”“君子”,才能达到内圣,也只有在内圣的基础之上,才能够安邦治国,达到外王的目的。“内圣外王”的统一是儒家学者们追求的最高境界。意思就是以内在道德修养,去为社会人群做事业。

儒家哲学的思想精髓是“中庸之道”。所谓中,即不偏不倚;是适合,合理。是“在适当的时机做适当的事,表达适当的情感”。庸,即平常。“庸”指“不失礼、不失态、不偏激”。中庸之道是目前全世界最为重视的合理主义。“内省”的方法首见于孔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慎独”语出《中庸》。《中庸》提出了“慎独”的修养方法。指出:“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再隐蔽的东西没有不被察觉的,最微茫的东西,也没有不显露出来的。

(二)道家修养学说:道法自然、清静无为、上善若水、坐忘心斋

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种观点反映了人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清静无为是指凡事要“顺天之时,随地之性,因人之心”,而不要违反“天时、地性、人心”,凭主观愿望和想象行事。无为: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妄为。“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而攻坚强莫能胜之。”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处于众人所不注意的地方,如果来势凶猛,没有什么能阻挡的。心斋,谓摒除杂念,使心境虚静纯一。要做到守朴去智、以慈为怀、崇俭寡欲、谦下不争。

(三)佛家修养学说:四大皆空、解脱出世、因果报应、六度修行

“空”是佛法中一个最根本的哲学概念,深妙难解。“空”指事物的性质。看空身外之物。一般世人形容看破名利、世事,亦称“四大皆空”。解脱出世指脱离世间束缚。因果报应亦即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可能有因无果或有果无因。认为种什么因,结什么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六度修行:其一,布施度悭贪。“布施”是指施与他人财物、体力和智慧等,为他人造福成智而积累功德一种修行办法。其二,持戒度毁犯。严守戒律,摈弃相反的行为。其三,忍辱度心。其四,精进度懈怠。

“精进”指在修善断恶、去染转净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用功修炼。起舞,禅定度散乱。“禅”是外不着相,不执着一切境界相是为禅;“定”是内不动心。“定”指修习的心专一境的功法。其六智慧度愚痴;指有智慧的人不会做糊涂事;好就去做,不好就不做,有真正的判断力。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得意时儒家,失意时道家,绝望时佛家。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儒家入世,道家隐世,佛家出世。儒家的精神趣旨那就是“拿得起”;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张”。道家的精神趣旨是“想得开”。用一个字来说,叫做“弛”。佛家精神趣旨是“放得下”。用一个字来说,那就是“空”。儒家好比粮食店,为人们提供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释家是百货店,日常用品,林林总总,一应俱全;道家则是药店,灵丹妙药,用以济世救人。儒家关切社会的治理,道家关怀生命自然状态的保持,佛家关心人生痛苦的解除。在历史上,三家各以其自身的文化特质发挥着各自的优势,弥补彼此的局限。儒、道、佛三家的不同传统,各有所见,也各有所蔽,各有所得,也各有所失。如何根据现代社会的需要,加以创造性地阐发与运用,这当是时代对我们的呼唤和赋予我们的任务。

论领导艺术和领导修养 篇7

一、把握一个主基调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通过加强政德教育, 使各级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 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增强信心、攻坚克难, 提高学校各级领导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为学校“实施特色发展战略、建设高职名校”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二、明确一个主题

学校在政德教育中始终坚持“以加强政德修养、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主题, 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 深入查摆剖析群众反馈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一是认真征求意见。广泛听取全校师生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认真收集师生对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在思想、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收集对学校整体工作尤其是在教学科研、专业发展、技术服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招生就业、思想教育、后勤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回应广大师生最关心、最直接的涉及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和学校改革发展的相关问题。二是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学校领导班子做到三个必谈, 即领导班子主要领导与班子成员必谈、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必谈、领导班子成员与分管单位的主要领导必谈, 进一步征求意见, 交流思想, 增进团结。三是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

三、坚持一条主线

学校开展政德教育始终把握一条主线, 就是结合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 组织党员干部认真读书学习, 提高政德修养。在学习内容上, 重点要做到“三学”。一是学习党章;二是学习理论;三是学习典型。在学习方式上, 一是集中学习, 邀请省委党校的专家为领导干部进行集中培训, 重点讲解党的理论政策;二是创新学习平台, 通过学校局域网, 开辟学习专栏、实现学习的网络化。在人员安排上, 重点抓中层正职领导干部。具体做到“四个一”, 领导班子组织一次中心组扩大学习, 领导干部观看一部电影《雨中的树》, 领导干部撰写一篇理论研讨文章, 举办一次领导干部政德教育理论交流会。

四、突出一个重点

勤政为民, 是领导干部政德的核心。学校始终把联系服务群众的具体实践作为政德建设的重点来抓。学校结合政德教育的实际, 制定了领导班子成员联系系部制度。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 及时了解基层单位发展的实际情况, 帮助协调解决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问题, 推动各基层单位快速持续发展。针对学校农村生源较多、贫困学生的比例较高的现状, 学校党委开展了“三二一”帮扶特困生活动。即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帮扶3名特困学生, 中层干部帮扶2名特困生, 普通党员帮扶1名特困生。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帮助学业上有困难的学生增强信心取得学习进步, 帮助就业困难的特困生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和就业市场, 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在集中帮扶的同时, 学校党委还着手建立特困生帮扶的长效机制, 通过从每年学校的行政经费中划拨一部分、接收企业爱心赞助、组织职工捐款等多种方式, 建立帮扶基金, 加大奖助学金比例, 扩大勤工助学岗位, 确保特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帮扶活动的实施, 不但使学生受益, 同时也提高了党员干部自身责任感和思想素质, 实现了自我教育和提高。

五、做好一个结合

当前学校确立了“建设高职名校”的发展战略, 学校深入开展政德教育要与这一中心工作相结合, 并以此为契机, 把全校领导干部的思想统一到推动学校科学发展上来。一是与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 打造强势育人团队;二是与教科研项目研究相结合, 促进教学质量水平大幅度提升;三是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 全方位打造实训平台;四是与质量建设工程相结合, 推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五是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相结合, 提高育人质量和水平。学校党委要求各级领导班子把政德教育的成果体现在推进学校内涵建设、建设高职名校的具体实践上, 为学校实现新的更大的发展作出贡献。

六、完善一项长效机制

加强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正面教育和舆论引导, 强调的是自觉自律, 学校在政德教育实践中, 始终坚持和完善各项制度, 探索建立加强政德建设的长效机制。第一, 加强干部管理考核机制。一是建立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二是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制度;三是加大干部交流和实践锻炼的力度。第二, 健全完善政德考核评价机制。制定可操作的政德考核评价体系, 并把评价考核结果作为其工作业绩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 强化监督约束机制。一是完善法制规范机制, 对于不适应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规章制度, 及时修订更新, 确保正确的导向性;二是构建党内成员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监督和约束机制;三是加大纵向监督和横向监督的力度。

结束语

把学校党员干部的精力凝聚到“实施特色发展战略、建设高职名校”的创新实践中来的迫切需要。在学校党委的积极号召下, 党员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开展政德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 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政德教育中来, 决心以政德教育的丰硕成果和各项工作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摘要:本文以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对高校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德教育进行了阐述, 按照省委、省交通厅党组的要求, 学校高度重视政德教育, 结合我校实际,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以推进, 使学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不断加强。

关键词:领导班子,政德教育,高职

参考文献

一个关怀型领导的自我修养 篇8

一项对2431名管理者的调查结果显示,能激励人们把工作做得更好的,不是错过机会的恐惧,而是获得收益的欲望。该调查向一半受访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财年即将结束,而你的业绩落后于其他同事。如果无法超过他们,你就会失去丰厚的奖金。你对此会有什么感受?”面对这种情景,选择“心情焦虑”的受访者,比选择“感到兴奋”的多出15%,而相对于另一半受访者——他们作为对照组,问题背景关注于其年底的正面收获,调查显示,前一半受访者做出不道德行为的可能性,是后者的两倍以上。该报告解释称:“焦虑会削弱人们做出优质决策的能力,往往导致他们更容易铤而走险。”这项研究还例举出更多证据证明,基于关怀而非威胁的领导方式才是管理者实现员工满意、行为诚信和客户满意的关键。

关怀是什么?

要成为高素质的领导者,关怀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但关怀到底是什么?

关怀首先是一种强烈的情感或热情。它意味着深切关注他人的健康和幸福。当然,充满关怀的领导者不仅要怀有一腔乐于助人之情,还要付诸于实践。没有实际行动的关怀毫无意义,就像一部被评为G级(老幼皆宜)的昆汀·塔伦蒂诺电影。

泰勒·斯威夫特站出来反对苹果公司对音乐艺术家们不公平补偿政策的行为表明:她是一名服务型领导者。谦逊是服务型领导者的典型标志,因为类似泰勒·斯威夫特这样的人,他们是在用其公众平台为所有人谋利益。

而在商界,服务型领导者还要立足于关怀,因为提升一家公司业绩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照顾好公司最重要的元素:员工。其中也包括管理层。《新“一分钟管理者”》一书的作者肯·布兰查德告诉我,他与许多《财富》500强公司打了一辈子交道,并从中认识到,人们“希望在一家能让自己感觉有赢的机会、能实现目标的企业工作。”他表示,聪明的领导者会将“表扬、发现员工做对的事并为他们加油鼓劲”变成一种习惯。

你好、他好、大家好

管理者和员工的满意度高,将带来一项企业成功的关键要素:满意的客户。

联邦快递的管理者与员工一直在践行该公司的“紫色承诺”:“一切以客户为中心”。我曾请该公司CEO弗里德·史密斯谈谈该公司员工如何做到在面对挑战时依旧以公司使命为荣。他向我讲述了一名女员工吉尔的故事。吉尔得知,有一单发往加拿大的包裹在途中严重受损,一直未送达目的地,里面装的是两辆婴儿学步车,在加拿大买不到替代品。

尽管吉尔并没有参与这位客户的前期交易,但她还是“承担起个人责任,在当地找到并购买了两辆婴儿学步车,准备好相关文件,安排了发货,并一直监督运送情况,直到货物送达客户手中。”员工代表着整个公司的形象,吉尔认为,她有责任让客户收到期待的货物。弗里德总结道:“联邦快递竭尽全力为她服务,令这位客户非常高兴。”

如果你是这位客户,你难道不会向你的朋友同事讲述这家公司为你提供的悉心周到的服务吗?如果下一次你需要寄送包裹,你会选择和推荐其他人选择哪家公司呢?吉尔之所以能够如此尽其所能为顾客服务,是因为联邦快递这样的公司鼓励员工去做这样的事情。关怀型的领导方式意味着支持和认可像吉尔这样的员工所付出的努力,从而使员工和客户都能从中获益。

如何成为关怀型领导?

若公司领导者希望通过关怀型领导方式获得优秀业绩,则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1、绝不以员工的畏惧为领导手段。

专注于员工不应该做的事情会增加他们在工作中的局促不安感,并增加其做出不道德行为的几率。

2、强调积极结果。

遵循肯·布兰查德的原则,要寻找团队成员的优点,而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做错了什么上。诚然,任何一家公司总有需要惩戒的时候;但同样地,在更多情况下,如果你的员工表现优异,就应该得到认可。

3、赋予团队权力。

在联邦快递,吉尔拥有可以如此解决问题的自主权。如今,她已成为那位加拿大客户心中的英雄。通过给予员工广阔的活动空间,并发现员工的重要成就,弗里德·史密斯不仅在员工中深得人心,也得到客户的信赖。

上一篇:县级课题研究阶段小结 Word 文档下一篇:销售类书籍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