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艺术和领导方法

2024-10-15

领导艺术和领导方法(通用9篇)

领导艺术和领导方法 篇1

领导科学决策和领导方法中的技巧和艺术

领导决策是指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为解决重大的现实问题,通过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和技术,从若干个有价值的方案中选择其中一个最佳方案,并在实施中加以完善和修正,以实现领导目标的活动过程。决策是领导者的一项基本职能。决策正确,造福一方;决策不当,损失匪浅。领导者要想实现科学决策,必须谱好四部曲。

第一部曲:深入调研。毛泽东同志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深入调研是领导决策的先决条件。领导对某项重要工作作出决策前,应亲自带队或委托他人成立调研组,就决策问题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深入实地调研,运用案例剖析、情景还原、换位思考、溯本求源、演绎归纳等多种模式,真正摸清决策问题的由头、现状、趋势等;解剖麻雀,分门别类,由内及外理出脉络层次,掌握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做到“手里有粮、心里不慌”。例如,要推行办公无纸化、信息化改革,领导决策前,专题调研组应就推行无纸化的必要性、可行性、优异性、弊端性等,深入广大部门进行充分调研,形成观点鲜明、内容翔实、有血有肉的调研报告,供领导决策参考。

第二部曲:集思广益。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个人决策终觉浅,集思广益克难关。领导决策之前,要广泛征求方方面面的意见,增强决策的科学性。事关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要广泛征求党员、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充分考虑社会各界的反映;事关既得利益触动的,要广泛征求受益方、损益方、第三方等的意见建议,充分考虑每一个群体的感受;事关科学技术创新的,要广泛征求当事人和专家、学者等的意见建议,充分考虑每一个细节。例如,要选址兴建一个高新工业园,调研后先拿出选址初步方案,领导决策前,应充分征求上级领导、规划专家、当地居民的意见建议,反复求证,进一步充实完善具体方案。

第三部曲:科学决断。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领导决策也没有完全相同的程序和方法。领导决策,要充分尊重矛盾的特殊性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事而异,一事一议,采取最合适的决策方案。根据决策需要,区分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确定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经验决策与科学决策、集体决策与个体决策等不同情况,合理选择或综合运用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回归分析法、系统工程法等不同的方式方法,用最经济、最科学的方法,力求最合理的结果。例如,要确定区域发展战略、城市名片,领导决策时,可采用头脑风暴法,召开常委(扩大)会,依靠每一位同志的创造性思维,对区域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其状况作出集中的判断。

第四部曲:跟踪问效。行百里者半九十。科学决断只是良好的开端,关键在于落实。决策一经作出,既往程序即成历史,最重要的是领导决策能否真正落到实处。领导应亲自或委派他人定期调度、了解决策事项进展情况、各方反应、完成时限等,具体承办人更要定期向领导汇报进度,建立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良性双向沟通机制。同时,对决策落实过程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要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坚持下去;对决策落实过程中发现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要及时处理、防微杜渐、引以为戒。对落实决策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模人物,要鼓励引导,必要时可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表彰,形成比学赶超的竞争氛围;对落实决策不力、敷衍塞责、虚与委蛇的,要提出严厉批评,促其深刻反省;屡教不改的可进行必要的组织处理。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在每天的工作中,有众多复杂事务需要处理,有众多错综关系需要协调,而在有些事务的处理上,会出现进退维谷的情况,在有些关系的协调上,会出现左右为难的情况,如何在自己的工作职位上做得得心应手,就需要讲一点哲学。笔者就领导干部

日常工作的技巧和艺术谈以下四点:

对复杂工作,要善于在普遍矛盾中抓主要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普遍存在的,事物所包含的众多矛盾中,各矛盾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我们要善于抓主要矛盾,也就是抓重点、抓关键。领导干部在日常工作中,面对众多的繁杂事务,必须保持冷静的头脑,首先,对面临的工作进行梳理分类,比较重要的,比较紧急的放在一边,把一般性的、常规性的、可以有所缓冲的放在一边。然后,在分析的基础上,集中主要精力,在规定的时间和范围内全身心、高标准地完成比较紧急和重要的问题,主要问题解决以后,再来解决比较次要的问题,“擒贼先擒王”、“牵牛要牵牛鼻子”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从事日常工作,要善于在具体分析中达到实事求是。任何事物自身的矛盾都具有特殊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领导干部的具体工作中,面对各种各样的具体问题,不能企图用一种固定的模式、方法去解决,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在各方面工作中,都要探索自身工作的规律性,把握特殊性,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找出解决具体问题的具体方法,达到实事求是,而不能无视规律,盲目蛮干,结果既浪费了时间,又延误了时机。

评价下属同志,要善于在两点分析中抓主要方面。任何事物都包含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但事物的两点又是不平衡的,有主次之分。因此,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要全面地看问题,又要善于抓矛盾的主要方面,抓本质,抓主流。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位同志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作为领导干部,在评价自己身边的下属时,一定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对领导干部来说,不要因为身边的工作人员有一点小毛病而去否定他,不要因为他做错了一件小事,就斤斤计较,大做文章。只要他的本质、主流是好的,他的成绩和能力是主要的,就要肯定他,就要承认他,就要任用他,只有这样才能增加你的亲和力和凝聚力,恰当地处理好干部和下属的关系。

批评下属职员,要善于在内容和形式的分析中达到二者统一。任何事物都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适当的形式对内容的表达和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不当的形式则扭曲了内容,阻碍了事物的发展。作为一名领导干部,难免会碰到下属犯错误的情况,当下属犯了错误,领导自然要批评,批评的内容和目的就是要求下属杜绝此类错误的再次发生,在以后工作中要更加谨慎。批评的形式就是用表情、语言、眼神、手势等来表达方式,可能和风细雨,也可能简单粗暴,用什么样的批评形式来表达你的批评内容,需要认真的分析和冷静的思考。要采取恰当的批评形式,既让下属明白自己的错误和造成的危害,达到以后杜绝此类错误发生的目的,又要从批评中参透出领导对下属的关心和爱护。

总之,领导是一门艺术,而且这个领导艺术中充满了哲学思考。领导干部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中寻找有利于领导工作的东西为己所用,来提高自己的领导水平。

领导艺术和领导方法 篇2

加强企业领导班子能力建设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基础性工作,是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组织保证和政治支柱。企业领导班子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企业改革发展的全面推进和兴衰成败。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企业不断加强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领导班子的能力建设,培养出了一批政治敏锐、敢想敢干、求真务实、勇于开拓创新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领导班子的履职能力和执企水平不断提升,为企业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但是,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企业领导班子的思想理论水平、依法治企水平、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和建设和谐企业的能力等方面,还与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有差距。因此,要加快推进现代企业建设步伐,发挥企业在国民经济的支柱作用,就必须要毫不放松地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全面提高领导班子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和建设和谐企业的能力,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政治敏锐性强、驾驭全局能力强、班子整体合力强、开拓创新意识强的战斗集体。

一是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全面建设“能力型”班子。“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一个企业改革的成败,发展的快慢,关键在于领导班子,关键取决于领导班子的能力。建设能力型班子,势在必行。因此,要牢牢把握发展机遇,紧紧抓住经济建设中心不动摇,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炼就本领,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推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讲实情、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的要求,紧密联系本单位实际,不断完善发展思路,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把工作的着力点真正放在研究解决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坚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去抓落实,并在抓落实的实践中不断提高坚持求真务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借鉴先进理论、优秀成果和典型经验,深入研究,大胆实践,奋力开拓,不断创新思维,创新机制,创新载体,努力开拓工作新思路,落实工作新举措,实现工作新突破。

二是以思想政治建设为重点,全面建设“学习型”班子。学习是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当今时代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时代。为此,企业领导班子成员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理论、政策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夯实领导班子建设的根基。坚持把政治理论学习放在突出位置,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着力掌握贯穿其中的根本观念和根本方法,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把握指导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方针。教育引导干部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不断增强党性修养和组织观念,做到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令行禁止。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将学习与专题研讨、调查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力争使学习研讨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不断增强学习效果。落实以述学述职述廉为主要内容的学习考核制度,把领导干部的学习情况特别是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评价使用的重要依据。

三是以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建设“优化型”班子。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努力提高领导干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企业、推进又好又快发展的实践能力,尤其是提高领导干部的科学决策、选人用人、组织协调、依法管理、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本领。加强现代经济、科技、管理、法律和石油专业知识、相关的科技知识以及哲学、历史等方面知识学习,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努力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知识水平和履职能力。针对中青年干部实践经验不足以及能力上的缺陷,制定能力补缺计划,在本职岗位上加强锻炼。坚持在执行班子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等过程中,提高领导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的管理能力和领导艺术。做好领导干部平职交流、提拔性交流和易单位、易岗位交流,继续推进基层党政领导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增加工作挑战性和能力培养。发挥基层、机关两个平台,进行岗位交流,能力补缺,多渠道锻炼干部。采取制定培养计划、强化岗位培训、加强实践锻炼等措施,提高后备干部综合能力,促其早日成熟。坚持日常考察和年度考核相结合,将注意力转到经常性考察上。突出班子运行和谐、干部能力适应、履职到位等内容,适时开展考察,推进新老交替和结构优化,对经过实践检验确实不能胜任现职的干部及时作出调整。

四是坚持创造性,全面建设“创新型”班子。实践表明,创新是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坚持求真务实,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才能加快现代企业进程。要依托本单位实际,进一步完善领导班子制度体系。坚持落实完善以民主集中制、民主生活会、述学述职述廉、重大事项报告等班子建设规章制度,形成靠制度管人、管事,提高各级班子的执行力。建立健全各级领导班子议事决策制度,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规范领导班子内部工作分工,确保协调高效运转。坚持“三重一大”问题集体决策、分工落实,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规范权力运作。建立重大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扩大民主,接受监督。加强对贯彻民主集中制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反民主集中制的现象坚决予以纠正。总结发扬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成功经验,研究制定民主生活会质量的评价标准,继续突出上级领导督导、班子成员深挖思想、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等环节,努力提升民主生活会质量。落实领导干部双重民主生活会制度,领导干部每半年要参加党建联系点(责任区)或安全承包点所在基层支部的民主生活会。坚持职代会民主评议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谈话诫勉制度,严格落实《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述学述职述廉制度,坚持做好任期、离任和重大经济项目的审计,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

探讨小学校长的领导方法和艺术 篇3

【关键词】小学校长 待人艺术 用人艺术 用权艺术 协调艺术

从理论上讲,管理是一门科学;从实践上讲,管理是一门艺术。理论若不能指导实践,那就是夸夸其谈;若不能和实践相结合,则是纸上谈兵。在同等条件下,有的学校蒸蒸日上,有的学校江河日下。同样是校长,有的能让弱势学校变成强校,有的则使强校变成弱势学校。究其原因,是领导能力的问题。我们常常用四个字来概括一个管理者的成功——领导有方;也常常用四个字来总结一个管理者的失败——管理无方。“有方”与“无方”,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管理者能力的差异却有天壤之别。“无方”只能说明这个领导在“无事忙”,事倍功半混混日子而已;“有方”则表明这个领导把“事”当“事”来做,事半功倍。从审美的角度来讲,就属领导艺术的范畴。

领导艺术实际上就是一种领导方法,但这不是一般的领导方法,而是富有创造性的领导方法。有道是“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话一点也不假,其中蕴涵着一个好校长走向成功所具备的领导方法和艺术。那么,一个好校长应具备哪些领导艺术呢?

作为校长,应有待人、用人、用权、协调等方面的领导艺术和方法。

一、以人为本的待人艺术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人的需要出发,尊重人的个性,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的需求。学校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人,如何来对待人的不同需要呢?我认为,作为学校的领导,一定要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研究人的不同需要,从人的需要出发,主动了解和掌握教职工的个性和愿望,并想办法满足他们不同层次的需要。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从管理的角度来看,教职工是被动的。但从工作的角度来看,他们又是主动的。所以,对待工作,他们既可以选择积极配合,也可以选择消极懈怠。一旦人的需要得到满足,其个性和能力得到释放,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就会迸发而出,使个人的需要和学校发展目标越来越接近,达到人和学校和谐共振、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目标,取得 “双赢”的效果。

二、量才适用的用人艺术

人权是平等的,但人的能力是有差别的。承认这种差别,有助于学校区别不同的人才并把他安排到合适的岗位,发挥其最大的作用。这也有助于学校根据职位对能力的要求对教职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开发个人的潜力。由于人的主客观条件的不同,如兴趣、性格、特长、经历、环境等,人的才能表现出类别和层次的差异来。这些差异,看似不和谐,但若合理地组合在一起,做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人尽其才,就能奏出动人心魄的交响乐曲。作为一校之长,其作用不在于自己才能出众,鹤立鸡群,而在于善于将具有不同才能的人放在学校所需要的最恰当的位置上,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校长所用。

三、公正廉明的用权艺术

校长应在“公”“正”“廉”“明”的基础上,灵活地用好权,发挥权力的最大效应。有经验的校长都知道,自己是学校权力的中心,如果所有权力都集中在自己手中,优势固然有,但同时也给自己带来沉重的包袱。校长应该灵活、适当地集权与放权,让下属都有与其职位相对应的权力。在信任上放权,在放权上信任,使下属都有职有权,敢于工作,敢于负责。这样,学校各项工作才能正常运转,从而很好地突出校长的中心权力。

放权、授权,也要有术。其一,校长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除主要权限,都要尽可能授权给下级。如果领导者抓权太多,就会分散自己的精力,又会严重影响下级的积极性。其二,阅人要准,放权要有用。如果被授权者没有多大能力,反而会起坏作用。“职以能授,爵以功授”,这是古今中外的经验。因而,必须在授权前对被授权者进行严格的考察,全面了解其德才情况,符合要求才能委以重任。其三,要正确处理好授权者与被授权者的关系。校长应当尽力支持下级的工作并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下属工作有差错时,应当善意地加以引导和启发,帮助其改正,决不可施以难堪的苛责;发现问题需要及时处理时,也应通过恰当的方式解决问题。当然,在非常特殊的情况下,校长应当机立断,迅速处理。

四、左右逢源的协调艺术

当领导总要和上下左右的人打交道。善于协调的领导,其下级总是劲头十足,同级总是乐于配合,上级总是大力支持;不善于协调的领导,下级总感到无用武之地,同级离心离德,上级感到头痛。所以,处理好上下左右的关系,是做好领导工作的基本的能力要求。

协调,根据其目标任务的不同,可分为内部协调和外部协调。内部协调按照其工作的范围可分为三个层次:同级关系的协调、上下级关系的协调、干群关系的协调。内部协调做得好,一方面可以互通信息,保证决策制定的科学性和政令传达的通畅性;另一方面可以加深理解,增进感情,保证目标实现的可行性,使学校内部机制正常和谐地运转。此外,学校要发展,不可避免地要和学校外的组织机构发生关系。外部协调按照其工作范围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与上级部门的协调、与政府部门的协调、与兄弟学校的协调。外部协调做得好,一方面可以沟通信息,宣传学校形象,增进相互间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联络感情,取得支持,为学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领导艺术和领导方法 篇4

汤作鹏

[摘要]在实行校长负责制的今天,分管副校长及其学校的职能机构应在校长的领导下协助校长工作,全面履行有关职责并对校长负责。分管副校长在开展工作过程中要切记自身岗位职责的特殊性,努力了解和适应校内外工作环境,学习教育理论和办学经验,逐步积累全面管理学校的经验,深刻认识教育教学规律,掌握一定的工作和领导艺术。服务于教书育人,管理学校的实践。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必须讲究领导方法,提高领导艺术,提高工作效能,为校长全面贯彻实施党的教育方针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领导,角色,方法,艺术,贡献

在实行校长负责制的今天,分管副校长及其学校的职能机构应在校长的领导下协助校长工作,全面履行有关职责并对校长负责。分管副校长在开展工作过程中要切记自身岗位职责的特殊性,采用与本身职务相适宜的领导方法和艺术。

一、分管副校长必须明确自身的角色地位和作用

(一)牢记一个“副”字

分管副校长的领导方法和艺术,关键是要把握和定位在副字上。副就意味着是参谋,而不是主持工作。在教育教学的管理过程中,并担负部份或局部的领导工作,但却不可以包揽全部或全面的领导工作。分管副校长的领导方法和艺术应表现为:在出色完成自身分管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地对全校的工作献计献策,供校长决策时参考。在平时工作中千万不能越校长之位,抢镜头。

(二)注意一个“补”字

即注意补缺、补偏、补救。在校长决策之初,分管副校长就要根据其意图想全局,谋全局,力求全面周到,避免校长决策时出现欠缺;在执行过程中,分管副校长要密切关注计划的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醒校长纠正偏差;在事态发展恶化时,要敢于挺身而出,为化解矛盾做出贡献。

(三)维护一个“和”字

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者中人和最为珍贵。俗语说团结就是力量。在行政班子中,在全校教职工群体中,分管副校长要自觉遵守组织纪律,做到:不利团结的话不说,不利团结的事不做。在集体领导下分工负责,齐心协力,同心同德协助校长把学校工作搞好,为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把握一个“度”字。做到既不失职也不越位 不失职就是按照事先的分工,求真务实,积极勤奋地做好自己的分管工作,抓出成效,为校长分忧解难。

不越位是指不超越校长,不超越其他分管副校长;不超越下属。要多关注学校的发展,对于发展中存在或出现的问题不能说三道四,指手画脚。在一般情况下,只要未经校长许可,决不能插手干预校长副其他分管副校长的工作。

(五)突出一个“学”字

分管副校长在接受校长岗位培训合格后,还要努力了解 和适应校内外工作环境,学习教育理论和办学经验,逐步积累全面管理学校的经验,深刻认识教育教学规律,掌握一定的工作和领导艺术。服务于教书育人,管理学校的实践。副校长在校长旁协助其工作也是学习见习的好机会。在积极认真、勤恳地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虚心学习校长和其他行政人员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不断强化校长所必须达到的素质,逐步提高教育教学的管理水平。

二、分管副校长要讲究领导方法和艺术

(一)分管副校长的参谋方法和艺术

在行政班子中,分管副校长的首要任务是当助手、做参谋。所以从全局出发,对整个学校的工作,积极为校长和行政班子出谋划策是副校长的首要职责。

分管副校长要从全局的角度来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研究解决问题。把自己所分管的局部或部门工作放在全校工作中去思考。这样就有了全局观念;况且一般地说副校长都在教育教学实践的第一线,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占有大量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对于学校的概况、现实 情况,教职工、学生的思想动态相当熟悉。这样就可以针对可能影响任务顺利完成的主客观条件和其他因素,全面或部份地提出相应对策,制定相应解决的方案,当好校长的参谋。

分管副校长要善于以旁观者的身份做好参谋工作。如果把校长、学校工作、其他副校长比做当事人双方的话,分管 副校长就可以“旁观者”的身份来审视校长与学校工作,其他副校长的关系。这样观察、思考问题就比较超脱,头脑也相对清醒,提出的主张也就容易被接受。

(二)分管副校长的协调方法与艺术

常听有些副校长就:人难做,事难管;工作容易做,关系难协调。由此可见协调难度之大,协调方法与艺术之重要。

借力法:凡关系到全局又涉及面很广,难度大的问题,可以请校长出面协调。因为校长有着更大的权力影响力,更高的威信,为某部门协调工作就比较容易,成功率相对比较大。

研讨法:协调不能搞行政命令,不能滥用权力影响力,特别对于知识分子更要注意应用非权力性影响力,即情感的因素。通过举办讨论会,充分发扬民主,进行感情与信息的交流,在讨论中达成共识,形成决议,从而达到协调的目的。

例会法:在学校日常管理中,各职能部门之间由于多半事务是交叉关系,需要彼此间的协调、支持。分管副校长可以建议校长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召开例会,协调各平行部门间的关系,共同解决面临的问题。例如学生的出勤单靠教务处或政教处单方面的教育效果是不明显的。只有在校长领导下,两部门联手密切与家庭社会的联系,才能取得成效。

目标分解法:分管副校长按照所辖的中层领导职能和任务以及预期需要协调的内容。通过签订责任书、制定岗位职 责等形式逐级分解到各个层次的子系统,一直到个人,并且定期组织检查考核,进行奖惩,以促进各层次各类人员的协调配合,保证学校各个目标的实现。

(三)分管副校长抓落实和方法和艺术

有思路才有出路,但是再好的思路,再正确的决策,不抓落实,也只能是毫无意义的一纸空文,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分管副校长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要扎扎实实地抓好分管部门的工作,抓好落实,力争抓早抓好,抓出成效。

首先要有抓落实的意识。学校工作千头万绪,而且从拟订学校的学年、学期工作计划后,分管副校长应该根据自己所分管的工作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加大力度,狠抓落实。特别是学校的教学常规工作或德育常规工作更应如此,只有狠抓落实意识,亲身实践,才能有所成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做法是要不得的。

其次要抓好经常性的检查反馈。抓检查、抓反馈就是为了抓落实。检查一下工作到底落实了没有?落实的情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该如何解决?检查的情况要及时向有关人员反馈以期使工作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再者要“抓两头,带中间”,以典型做示范。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制定和完善奖惩制,有约在先,采取目标激励,并辅之以物质奖励,这样就可以奖励先进,促进后进,求得共同进步,工作也能顺利落实,圆满完成。

(四)分管副校长授权的方法和艺术

人些副校长喜欢越俎代庖,替代下级,管了一些管不了又管不好的事情,造成下级对其做法产生误解,产生不满和对立。实际是有相当一部份工作副校长可以分配下属有关部门去做,自己专心致志地处理好重大问题,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最有效地实现自身的领导价值。

部份授权。对于事关发展方向、目标、重要决策、教职工的调查、中层职务的任用等可以委任部份同志进行某一侧面的调研,以及局部的计划与安排。

事务处理权即把具体事宜交给各部门解决,使每个人感到受重视、信任,使人更好地团结协作,优势互补,最大程度发掘个体潜能,创造最佳效益。

授权是领导的艺术,是事业成功之主。分管副校长要善于授权,敢于授权,知人善任。同时分管副校长要根据各处室的具体特点,各自的职责规定职位的权力范围,避免产生上下互干扰,保持汇报,请示,避免产生多中心,失控现象。

(五)分管副校长主持会议的方法和艺术

主持会议是分管副校长在学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活动。主持会议时应注意:一要工于开场。开场自要开宗明义,语言简洁精炼。一开始就抓住与会者的心。二要巧于引导。在会议进行中,要把大家的注意力始终凝聚到会议的主题上 来,防止冷场、跑题等情况。三要突出重点。恰当地定位好主持人的身份,突出主讲人的作用,不能喧宾夺主,不知不觉造成越位。

在学校的领导班子中,分管副校长处在一人之下,众人之上的特殊位置,工作中往往遇到各种矛盾和问题。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必须讲究领导方法,提高领导艺术,提高工作效能,为校长全面贯彻实施党的教育方针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领导艺术和领导方法 篇5

乡镇是我国现行政权结构中最低一级的政府,是一个相对特殊的工作机构。说它特殊是因为它处在一种夹缝型的工作环境中,这种夹缝型的环境主要表现在:对上要代表党和政府的形象,把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方针贯穿到基层;对下要直接服务群众、引导生产、发展经济,要把党的温暖关怀送到群众手中。实际工作中,还要应对处理农民期望快速致富和经济缓慢增长之间的矛盾。

在上级政府、部门和基层群众行成的工作夹缝中,乡镇干部成了新的弱势群体。有人曾这样描述乡镇干部的尴尬处境:“表面风光,内心彷徨;容颜未老,心已沧桑;事无巨细,天天繁忙;成就难有,郁闷经常;舍家离子、没养爹娘;展望未来、一片迷茫”“比骡子累,比蚂蚁忙;偶尔糊涂,被人当枪;扪心自问,比民工强”,在乡镇干部中,还流传着“五苦”的说法,这“五苦”是:晋升机会少,工作环境差,物质待遇差,学习机会少,工作困难多。这些都极大地挫伤了乡镇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改变这一现状不是一蹴而就的,如何从管理者入手以科学的领导方法和技巧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资源,通过调整管理方法来弱化体制缺陷带来的问题,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在做好政策上传下达、上级精神和要求的贯彻落实都是极其重要的。

一、乡镇干部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因现行体制和部分管理缺陷,乡镇干部在配合管理、履职尽责、服务基层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这些问题主

问题,使部分领导没有心思做到用感情激励人、用事业吸引人、用表率带领人,他们对干部的工作表现出一种淡然、甚至放任自流的消极态度,严重影响着干部的积极性。久而久之,一部分组织纪律较强,自觉性较高的同志也进入了“凭良心办事”、“凭兴趣办事”,随波逐流的状态。

3.待遇低环境差,部分干部无心干事。由于受编制控制的影响,乡镇行政和事业混岗现象严重。这就出现了在一个乡镇,因身份不同,工资差异很大的现象。同时,与县直部门比较,乡镇干部在住房公积金、下乡补助、各类保险和其他福利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导致部分干部心里不平衡,无心工作。由于基层政权建设力度不大,乡镇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很差,满足不了现代干部生活的需要,加之工作纷繁复杂,所以,部分干部只把乡镇当做跳板,走进乡镇之日就做着调离的打算,根本无心工作。

4.多头管理考核,部分干部躲避干事。目前,干部的调配权在上级人事主管部门,乡镇很难有效参与意见,部分站所人员属于上划单位,干部的调动、考核均由其主管部门进行,乡镇不能运用考核、调配等常规手段,对这些干部进行有效管理,少数自觉性较差的干部,就利用这种管理上的问题,对乡镇政府安排的工作推诿、躲避,甚至是不予配合。

二、调动乡镇干部工作积极性的对策与思考 对于乡镇干部工作上存在的问题,既有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客观原因,也有基层领导个人的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受很多体制制度方面的制约,无法一时改进到位,如果从领导个人入手调动乡镇干部工作积极性是最快速且有效的

干部往往只注重实干,不善于从工作中提炼经验。要培养干部注重工作理论的提炼和总结。可通过组织干部写稿件、写材料,发现和总结日常工作中的亮点和特点。组织干部开展调研,撰写调研文章,把具体工作中的经验、好的做法、农村发展重点、农民需求等提炼成工作理论,反过来指导工作,使理论与工作实践更好的结合。培养“善干+善思”型的干部。培养干部的气质形象和号召力。乡镇干部的形象是干部思维方式、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的外在体现。要培养干部提升自信,做到“人在基层,人品不在基层;工作在基层,工作能力不在基层;生活在基层,个人品味不在基层”,培养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气质形象。可通过组织干部参加演讲赛、辩论会,开展干部轮流讲座,鼓励干部进行文艺创作等,提升干部的思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形成较强的号召力。培养干部处理复杂问题能力。乡镇干部不可避免的会遇见一些复杂问题。作为领导,在把握方向和控制事态的前提下,要让干部臵身于处理复杂问题的第一线,研究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途径,指导干部综合利用法律、民俗、道德等手段,做群众思想工作,调解各类矛盾纠纷,提升干部综合协调能力和处理复杂问题能力。培养干部应急处臵能力。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流物流的频繁、建设项目的增多,诸多突发事件难以预料。要培养干部的预案意识,做到无事防有事,有事能冷静。真正做到沉着冷静,临危不惧。积极推荐优秀干部提拔。在培养干部的基础上,要积极为干部搭建展示才能的舞台。让干部通过工作,向一定层面展示自己的能力、人品等,积极推荐干部提拔、或推荐到上一级、条件好的单位工作,加

等活动,通过共同活动或完成一项游戏目标拉近距离,促进工作。

4.坚持以身作则,努力当好干部表率

有人曾做过这样的调查问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基层领导实施管理时,什么方法最有效,在备选的几个答案中,65%的人选择的是表率的作用。要想干部抓好落实,领导要以身作则,亲历亲为做好干部榜样。在执行制度方面做榜样。要求干部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干部做不到的,自己要能示范性的做到。不能对干部要求的是一套,自己做的是一套。在常规工作方面做榜样。在日常工作中,领导要能够深入一线,参与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提出思路和方法,与干部并肩完成重点任务。在急难险重方面做榜样。在急难险重工作面前,领导要第一时间亲自上手,对于干部无法完成的工作,领导要想方设法,调动一切资源来完成。体现出领导较好的落实能力,以领导的实干来带动、激励和鞭策干部在以后的工作中全力完成任务。在实在做人上做榜样。领导的表率作用,不仅仅只体现在做事上,也体现在做人上,一个不能在做人上当好表率的领导,也得不到干部的尊重,更不要说去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了。

5.强化钢性管理,坚决维护制度权威

领导艺术和领导方法 篇6

作者: 张朝忠

(摘自《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通讯》2005年第4期)

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是每一位领导者在实施领导过程中不可回避的,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而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又是随着时间、空间、对象的不断变化而千变万化、永不重复的。那么如何应对呢?

一、新任领导的工作方法

所谓新任领导包括新提拔担任领导工作和原领导调到另一个新单位开展工作这两个概念。这时要注意:

不轻易否定前任。不否定前任就是你首先不要埋怨、唠叨你的前任怎么不好、怎么错误。不然你不仅伤害的是前任,而且包括与前任共事的多数干部。上级让你来担任领导,是为了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而绝不是让你来挑起矛盾的。所以要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困难和问题。不否定不等于不解决,只是在解决过程中不评论前任是非,只做后边怎么办的决定而已。不讲过去英雄史。很多领导干部爱讲我过去如何„„,或我在原单位怎么怎么了不起。目的是在你下级面前表白你的能力、业绩、功劳,让别人服气、服从、赞许。实际上这种表白会引起相反的结果。可能你讲得越多别人的逆反心理就越强。人们看你关键不是过去怎么样,而是看你现在和今后怎么样。

不轻率表态。刚刚接任,不了解或者还没有深入了解具体情况,如果“下车”伊始就乱发议论、乱表态,必然会出问题。如果你刚刚来就出现这种情况,观望的群众就会把你的错误很快传扬出去,势必会影响你的威信。

尊重下属意见。领导干部不轻易表态不等于不表态,很多事等着你、需要你表态。所以你必须按程序谁分管的工作由谁提出意见,你经过思考没有原则问题就要尊重他的意见,这样既体现对下属的尊重,又保证意见符合实际。如果下属拿不出或不拿意见,你就严肃地告诉他,你分管的工作必须先有意见再来请示。

滞后表态。所谓滞后表态就是先听别人的意见,分析整理消化,但自己又必须先有准备,心中有数,结合大家的意见你再讲,这样就既符合实际又容易做到全面。如果此时你再能提炼升华一下,那就更显得你比较有水平。

直面矛盾不回避。新任领导或新到一个单位工作,总有人想考考你,甚至有意制造点麻烦和难题,“是马是骡子拉出来遛遛”。这时面对矛盾不要回避,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给以震惊和威慑。

不以人划线。不以人划线是指不因为是哪位领导决定的,就认定它是对是错,同时也指不以和那位领导关系的好坏来认定干部的是与非。这不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而且是相当一些干部吃亏的教训。这样你不仅会办错事,也会伤害人,甚至伤害的正是忠心耿耿、兢兢业业、靠拢组织的好人。

不轻信谏言。谏言未必是谗言。新任领导,会有很多人向你进言,不可全信,不可不信:要认真听、仔细想,特别是要在实践中去反复考察。不经过实际考察和分析就轻信,肯定会出问题。特别当别人反映谁说脏话的时候,更要冷静思考,不轻信说话人的意见。

制定规划,抓住人心。在经过调查了解、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之后,要对你领导的企业有一个整体规划,这个规划应包括对现状的客观认识、优势和差距、主要矛盾、解决措施、前景、效果、目标。起到明确方向、统一思想、抓住人心、鼓舞土气的作用。

谨慎做人,当工作狂。新任领导当别人还不了解你时,你要加倍谨慎。哪些话该讲、哪些话不能讲、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都必须有分寸。除了要谨慎,还要谦虚,这些是必要的。仅此还不够,领导绝不会因为你谨慎谦虚就把你放在这个位置上,更重要的是要让你胜任工作。所以,做起事来你必须是工作狂,“狂”就是大胆、果敢,担负起你所担负的责任。

二、领导方法十五忌

一忌优柔寡断。犹豫不决、当断不断,容易丧失时机,把事拖垮拖乱。俗话说鲁莽的决策比优柔寡断效果要好,就是说干比不干好。

二忌朝令夕改。一会儿一个主意,搞得下属无所适从,刚想干你又改了,刚想使劲你又变了。

三忌推卸责任。领导推卸责任下级就不敢大胆工作,不敢与你真心相交,下属工作每每都会防你一招。

四忌丢三落四。丢三落四是事业心、责任感不强的表现。如果你说的话自己忘了,你布置的工作自己也记不得了,那么一旦下级摸准你的脾气,可以什么都不干,也可以什么事都敢干。

五忌以邻为壑。即以邻为敌,用“阶级斗争”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对谁都先防一手。安排工作、使用干部不敢大胆放手,生怕别人出坏主意、办坏事,有意和自己斗心眼。这样就会形成工作不放手、用人不放心,形不成骨干群体,形不成旺盛的人气,自己也还挺苦恼、孤独。

六忌议而不决。很多问题只停留在议论上,总下不了决心,下不了手。甚至会议开了多少次,形不成明确的、落实到人头的责任和时间要求。

七忌只布置不检查。有布置就一定要有检查,只布置不检查等于没有布置,长期会养成下属偷懒耍滑、拿你的指令根本不当回事的恶习。

八忌拖拖拉拉。拖拖拉拉是指没有时间概念,既然没有时间概念也就没有效益和质量观念,这样会带坏作风,带散队伍。

九忌手勤脑懒。不善于用脑、不勤于用脑、不会用脑工作的领导是不称职的,将会被无情地淘汰。

十忌事无俱细。事无俱细,事必躬亲,工作没有重点,不会集中兵力打歼灭战,抓不住主要矛盾,这样肯定是方向不明,累得够呛,且没有成绩。

十一忌形式主义。图形式,搞花架,不务实际,不讲求效率,玩形象,玩造型,用搞政治办法搞经济,企业早晚被搞垮。

十二忌夸夸其谈。如果形式主义还有点形式的话,那么夸夸其谈只停留在嘴上,说大话、说空话、说虚话、玩弄词藻。讲的话既不治病也不要命,嘴尖皮厚腹中空,既无实际意义,也无实际本领。

十三忌没火没性。没火没性是指个别领导干部工作要求不严格、不批评、不处理、低标准、干好干坏一个样。没脾气的领导最好不要作领导。

十四忌听风是雨。是指不调查研究,偏听偏信,缺乏主观见解。一个没有主观见解的领导干部,他的决策会左右摇摆、经常变化、说了不算,被周围环境所左右,这就失去了领导的意义和责任。

十五忌独断专行。就是听不进或根本不听群众意见,结果是丧失群众基础、丧失民主气氛、损害党的民主集中制和群众路线。轻者导致工作失误,重者甚至犯下大错。

三、通常情况下的工作方法

处事不惊。就是遇事不惊慌失措,特别是不要当着你下属的面表示出束手无策和慌乱的样子,这样会使问题更加复杂和难以解决。如果有余地就要静下来想解决办法,如果实在来不及了,坏办法也比没办法强。尤其是做一把手的,决不能从你的嘴里说出没办法。

大事慎重。大事指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影响大、风险大的事情,要认真、细致、慎重地对待,经过反复地研究以后才能做出决策。

临机果断。是指领导干部在现场遇到各种问题时,一定要果断处理,决不能犹豫不决、含糊其词、模棱两可,甚至视而不见,这是绝对要不得的。

思路宽阔。领导者在思考和决定问题时,决不能认准一条道跑到黑,钻进牛角尖里出不来。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多个解决办法、多条思路准备和出现多种情况的思想准备。因为任何一件事情都不可能是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反应敏捷。在市场经济的情况下,要以领导者的敏捷反应和思维应对竞争,取得比预想更好的结果。反应敏捷的一个最大特点是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不要轻易丢掉任何一个机遇。

指令明确。在对下属安排工作时,回答请示、提出要求一定要明确,时间、指标、权力、质量、行还是不行、能办还是不能办、能办怎么办、不能办为什么不能办,一定要让属下清楚。如果含糊其辞,既同意办又提问题,不同意办又认为它有道理,把自己责任洗干净了,把下属说的糊里糊涂。这种指令比不说更糟糕。

审时度势。就是把事情分析透,看时机是否成熟。有些事情急办不好就要缓冲一下,慢了比急了效果好。有些事情慢办了不好,慢了就失掉了机会。全急不行,全慢也不行,火候的掌握要恰到好处。

举一反三。举一反三指的是洞察力,见微知著,由当前想到长远,通过一件事情看其他事。

善于抓主要矛盾。领导者每天遇到事情、要解决的困难、要回答的问题很多,要从杂乱无章、表象无序的事务中分析和抓住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方面抓住以后,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这是基本功。抓住主要矛盾之后,就要集中精力、集中优势兵力把问题快速解决。

留有余地。定指标、下计划、办事情、处理问题都要留有余地。留有余地就是不搞绝对化,要把事、把人看活,不能僵化。留有余地决不是耍滑头、给自己留后路。

四、特定情况下的处理艺术

杀鸡吓猴。或叫杀一儆百。对于员工中一些典型人物、尖子人物,不处理不足以平民愤、不处理不足以确立领导权威的,要把事抓实,把时机抓好,快刀斩乱麻严肃处理,借以震慑打击歪风邪气。这里要注意的是要把事抓实,把时机选好,切忌打不着狐狸弄身臊。

敲山震虎。这主要是指在一定范围内,有一定影响但又不足用更多精力去解决的问题,就要借着一定的场合敲打一下,如果解决了就不再费精力;如果解决不了看它的影响度再作定论。当矛盾上升转化为主要矛盾时,就要下决心解决。

欲擒故纵。有些人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自以为得计,又屡教不改,对这类表面上不予理睬,外松内紧,抓住时机够了火候就要彻底清算,进行有力度的教育。如在商务合作中,你极想与他合作、但又不成,就要有意识地冷一下。

赏罚分明。赏罚共济,有奖有罚。奖励包括精神、物质、口头、肢体(动作)。罚也不仅仅是经济的处罚,还包括精神、表情、语言等。

釜底抽薪。我们在解决很多矛盾和问题的过程中,有时不得不采取这种办法。不烧草料场就没有林冲上梁山;不破釜沉舟项羽就无法打败章含。

以守为攻。在解决问题时,如果你不退一步,就无法进两步。在人的问题上,你不压一压就无法让他再担重任。然而退要有序,目的明确,才能达到以后进的目的。

反客为主。你在不利的弱势地位的时候,如何抓住时机、扬长避短、争取主动?比如我们对外合作中,从实力、技术、水平都处于弱势不利地位,就要设法发挥我们在市场、加工、成本等方面的优势,以争取主动。

以虚代实。虚是指舆论准备,实指具体动作和措施。在谋划和准备做某一件事情之前,要做好舆论准备,形成舆论环境和思想氛围。在你推动具体工作和措施时,就会比较顺利和畅通。这一点作行政工作的同志要特别注意,要党政一起来做。

大智若愚。大智是说你明白,若愚是指你装糊涂。一个领导者对任何事情都要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定要做到明白。但是明白了不一定都去抓,有的不是主要矛盾就要放一放。如果你都明白了,都管住了,下边就一点活动余地也没有了。全管死了也不好,该放的就要放一放,到了该抓的时候再抓。

似公非公。公是指公道、讲理、公正。领导干部在有些问题上一定要断案公道。但在有些问题、矛盾面前就要和稀泥,大抹子抹平就完了。如果你非要主持公道,把理说清,结果把非主要矛盾转化上升成主要矛盾,小事缠手,大事抓不了,你就陷入被动。

以曲求直。坚持真理、追求真谛是正确的,但在改革的进程中,有很多理论滞后、政策不完善、法律不健全的问题。你要办成一些事情就要以曲求直,多做疏通疏导工作,最后把事情办成办好就行了。找死铆子、钻死理都于事无补,事情没办成,理也没找出。

伐心夺志。主要指从心理上取得优势。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不完全是靠制度和纪律,这些硬性的管理还要注意软性的、精神的、心理的、思想的工作,来理顺管理。我们在市场经济中,对竞争对手、对合作伙伴仍然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谁占有心理优势谁就能争取主动。

脸上麻痹。这主要对察言观色的人而言的。你的下级有人敢于直言而不管你态度如何;但有的人要先看你的脸色表情,对这种人要不动感情、不露声色,避免顺竿爬、阿谀奉承不说实话。要掌握好度,决不能成天麻醉,那样会成为一个没血没肉、没感情、没朋友的冷面人。

不迁怒于人。领导者每天面对困难、问题、难事、愁事、气事、家里外边,你一定要能够很快缓解自己,不能把张三的火撒在李四身上,把家里的火撒在员工身上,这样既会伤害员工,又影响你的威信。

领导艺术和领导方法 篇7

采用这种方法, 模拟的相似程度与所得结论的准确性成正比, 对领导环境模拟得越相似, 得出的结论就越准确。

现在, 选拔领导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考察, 一种是考试。这两种方法的本质是一样的, 都属于上面所说的“模拟领导环境”的方法, 只是模拟领导环境的方法不同而已。考察是利用低级领导的工作环境来模拟高级领导的工作环境, 如用县长的工作环境来模拟市长的工作环境, 用市长的工作环境来模拟省长的工作环境, 等等, 组织部门通过观察一个人在低级领导职位上的表现来判断其是否能胜任高级领导职位;考试的模拟方法则是在试卷上列举领导职位上可能遇到的主要问题, 组织部门用给试卷打分的方式评估候选人的领导能力。

虽然这两种方法都能对领导职位的工作环境作一定程度的模拟, 但因为相似程度不高, 所以结论的准确性也不高。

能不能找到相似程度更高的模拟方法呢?我们可以把一个现实的领导职位上的各种信息, 通过信息技术快速地传递到另一个地方, 在那里复制出一个几乎一模一样的领导环境。这样复制出的领导环境, 由于和现实的领导环境非常接近, 因此可以让处在其中的候选人象一个真正的领导者那样进行工作, 尽情地展示自己的领导能力, 而组织部门也就可以根据候选人的表现, 对其领导能力作出准确性相当高的结论。

为了能把真正有能力的人选拔进领导职位, 也为了让将要走上领导职位的人积累工作经验, 应该在原来的考察、考试等环节上, 再增加一个环节:让候选人担任一定时间的“虚拟领导”。所谓“虚拟领导”, 就是指让候选人在复制的领导环境下进行工作。在担任“虚拟领导”时, 候选人象一个真正的领导者那样, 接收上级、下级发来的各种文件, 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 只是这些处理意见不是发到责任人那里, 而是发往上一级的组织部, 由组织部根据这些处理意见, 对候选人的领导能力作出评价, 为选拔提供依据。

这种复制领导环境的方法, 不仅能够更准确地评定候选人的领导能力、让候选人积累工作经验, 而且还能对现任领导起到激励的作用, 这是因为, 现任领导的工作与其他多个候选人的工作形成了对比, 迫使现任领导努力做到更好。

不久前, 为了加强干部队伍的能力建设, 云南省罗平县在本县的林业局、教育局、建设局、交通局、计生局、农业局、旅游局开展了名为“一周局长”的活动。所谓“一周局长”, 即是由局里的干部职工排队轮流充当“一把手”, 一周一换。这种做法, 虽然锻炼了干部队伍, 但也给政府的工作造成了混乱, 因而很快就在各方的压力下中止了。如果罗平县的领导使用本文里介绍的方法, 在县里搞“虚拟局长”, 那就可以达到锻炼干部队伍的目的, 又不会给政府工作造成影响, 两全其美。

这种虚拟领导环境的方法, 不仅政府可以使用, 大专院校也可以用在管理等课程的教学当中。复制一些领导环境, 可以让学生在其中像一个真正的领导者那样进行工作, 而教师则根据学生担任“虚拟领导”时所暴露出的问题, 及时进行纠正, 这样做, 既让学生提高了管理水平, 又让学生积累了工作经验。

摘要:对领导的工作环境进行模拟, 通过观察候选人在模拟的领导环境下的表现,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考查此人的领导能力。采用这种方法, 模拟的相似程度与所得结论的准确性成正比。

鲍威尔生活和领导的艺术 篇8

科林·鲍威尔出生于美国一个黑人贫民区,他从一个普通士兵晋升至四星上将,在美国里根、老布什、克林顿3届领导班子中均担任过高级职务,一度成为美国史上第一位黑人国务卿。任国务卿期间,鲍威尔在美国国务院组织开办了中高级领导艺术培训班,卸任后主要为美国跨国企业如沃尔玛等提供管理培训,40年经验心得加上20年酝酿整理,终使《我赢定了》成形出版。

鲍威尔在《我赢定了》序言中写道:“书中讲到的这些故事大多数是我在军人生涯中的事……另外一些是我在美国国务卿和国家安全顾问任上的,还有一些则是我在生活中遇到的。在这本书中,我精选了一些伴我多年的故事和经历与大家分享”,“这些故事尽管大多数源于我的军旅和外交生涯,但其中给人的经验和启发是通用的。但愿我的感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大家也能回顾和反思我们该怎么面对人生中的机遇与挑战。”

该书核心内容是鲍威尔的“13条守则”,这13条守则20年前发表在《美国大观》上之后就广为流传,现已作为鲍威尔领导艺术的精华传遍全世界。其中,像“发一通脾气,过去就算了”和“荣誉共享”等都从个人经历开始,最终生发出有效的领导艺术:坚定的信念,忘我的工作,和最为重要的一条——对他人的尊重。

鲍威尔天生是个会讲故事的人,他总能用温馨的故事和恰当的比喻提供在职场内外获取成功的建议。“用人不疑”一章记述了鲍威尔如何让美国国务院里两位年轻的办事员向总统作简报的故事;“尽力尽责,因为有人看在眼里”则循循善诱,用他自己早年暑期曾在苏打水装瓶车间拖地板的经历激励初入职场的人们。

这部书可以说是鲍威尔的人生总结。这里有他作为军队最高级指挥的经验,有他在四任总统班子中供职的体会,有他从移民家族获得的祖训和言传身教,有他在纽约布朗克斯成长的经历,有他在预备役军官训练营接受的教导,还有他在军队里摸爬滚打的足迹。这一切汇集在一起,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位伟大领导人的肖像:深思熟虑,忘我投入,对所有与之共事的人知恩图报。区别于传统的论领导力书籍,鲍威尔丰富的实战经验赋予了《我赢定了》这本书少说教、多故事的显著特点,生动的表述方式受到了美国各个年龄层读者的喜爱。“这些故事尽管大多数源于我的军旅和外交生涯,但其中给人的经验和启发是通用的。”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营销革命

如果说微信对现有的大量互联网产品、服务及其商业模式有颠覆性作用,那么微信营销则是营销历史上的一次变革,它的营销本质和核心方法与现存的所有媒介都不相同。

不断提高领导艺术改进工作方法 篇9

2014年05月26日 07:22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赵长茂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191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一书是习近平同志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对如何推进浙江新发展所做的系统思考,这本书既“记录”和“表达”了他在浙江工作期间的经历和体验,同时展现了习近平同志一以贯之的领导风格。习近平同志在书中强调,“在处理复杂经济利益关系和各种社会矛盾中,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十分重要。方法对头,事半功倍,方法失当,事倍功半”。习近平同志关于领导艺术和领导方法的论述,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坚持走群众路线。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工作方法。习近平同志在长期从事领导工作的实践中形成了以下新的重要认识:领导艺术说到底是做群众工作的艺术。他说:“党的正确的方针政策只有被群众理解、为群众接受,才能变成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力量。我们的方针再正确,如果不被群众理解,也难以贯彻施行。”在如何对待群众这个问题上,要讲两句话,“第一句话,干部要相信和依靠群众,但又不能做群众的尾巴,第二句话,干部要教育和引导群众,但千万不能站到群众的对立面”。取得群众的信任,是做好领导工作的基本前提。在领导和群众关系的处理上,习近平同志认为,“领导在与群众的矛盾中始终处于主要方面”。即使群众方面是错误的,领导方面是正确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在领导,在于领导对群众的说服教育工作没有到位,在于领导的工作措施不适应于群众。要掌握和善用“一把钥匙开 一把锁”的工作方法,因地、因时、因事、因人而异地开展工作。

坚持调查研究。重视调查研究,是习近平同志的一贯作风,他把调查研究看成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并努力践行之。他认为,充分的调查研究是科学决策的前提。“调查研究多了,情况了然于胸,才能够找出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办法,作出正确决策,推进工作落实”;调查研究是“了解情况”“推动工作”“联系群众、为民办事”“自我学习提高”等“四个过程”的统一。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并身体力行,跑遍了浙江的山山水水,为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树立了典范。

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民主集中制,是科学决策的制度保证。能不能、善不善于坚持民主集中制,是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素质能力高低的重要体现。习近平同志认为,“一个高明的领导,讲究领导艺术,知关节,得要领,把握规律,掌握节奏,举重若轻”,“一把手领导艺术的重要体现是有容人之气度、纳谏之雅量,充分发挥党内民主”,“善于把‘多种声音’协调为‘一首乐曲’”。值得注意的是,习近平同志在这里强调的是,要“善于把‘多种声音’协调为‘一首乐曲’”,而不是“一种声音”。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习近平同志在书中讲道:“有为与无为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有为不是包办代替,无为也不是放任自流,无为是为了更好地有为,做到不该管的事情放手不管,该管的事情集中精力坚决管好。”因为,任何领导干部的精力和能力都是有限的,如果事事亲力亲为,什么都管,该放手的不放手,主次不分,眉毛胡子一把抓,是不可能做好领导工作的。

上一篇:污水操作工考试试题下一篇:如何提高老师课堂语言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