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执行人财产

2024-10-22

被执行人财产(共11篇)

被执行人财产 篇1

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的构建

“执行难” 是困惑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践的一个重大问题,构建并完善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是破解“执行难”问题的重要出口。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是指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应当向法院申报当前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起一前的财产情况,否则将受到拘留或罚款等处罚的一种制度。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构建和完善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

一、尽快制定被执行人申报财产制度的相关细则规定是完善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的前提

立法的不完善是一个制度无法真正落到实处的首要原因,只有从立法上完善相关法律规章制度,才能要求人们更好地去遵循,也才能在较大程度上杜绝钻法律空子的现象。

第一,应当明确被执行人申报财产的具体内容。

明确被执行人申报财产的具体内容不仅便于被执行人申报自己的财产,而且便于法院的审查。

第二,明确被执行人申报财产的期限。

被执行人还应当随时申报在执行过程中的财产变动情况,以防被执行人在初次财产申报以后转移财产、隐瞒财产。被执行人在此期间转移财产的行为将成为追究被执行人法律责任的重要依据。

第三,强化被执行人不履行财产申报义务的责任,严重者可追究刑事责任。

司法实践中被执行人拒绝申报、虚假申报、隐瞒申报财产状况,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现有法律对不申报者的处罚较小,以及执行法院在实际操作中对拘留、罚款等处罚性措施运用得较少,故而对被执行人的威慑力不大。因此应当强化对被执行人不履行财产申报义务的责任,拒不申报、虚假申报和隐瞒申报者应当严格依法予以处罚。

第四,制定统一的被执行人财产申报通知格式文本,在通知上明确不履行该义务将导致的法律后果,做好释明工作。

最高人民法院应当制定统一的被执行人财产申报通知书的格式文本,并且在通知书上应当明确不履行财产申报义务将导致的法律后果。执行法官应当在发出执行通知后被执行人未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务时,向被执行人送达财产申报通知书,同时执行法官应当向被执行人做好释明工作。

二、实行听证程序,双方当事人对质是完善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的关键

被执行人申报财产后,执行法官应当首先进行审查,对被执行人申报的财产状况先做初步审查;然后召集双方当事人听证,申请人对被执行人申报的某项财产状况表示质疑并提供相关证据予以证明的,执行法官应责令被执行人予以说明并提供证据加以证明。被执行人无法证明的,执行法官可将此作为被执行人虚假申报、隐瞒申报财产的证据,对被执行人予以处罚。

三、构建社会诚信系统,促成诚信守法、有法必依的良好法治环境

首先,通过媒体曝光使“老赖”无处遁形,媒体公开老赖”名单,将此与银行信贷系统、出境检验等挂钩。其次,强化相关组织和个人积极协助法院调查、法院执行的义务。

对被执行人合法权益保障

司法救济区别于私力救济的最重要一点就是司法救济具有国家强制执行的效力,然而目前由于诚信体系的缺失以及司法权威的不足,越来越多的法律生效文书得不到执行,执行难已经成为困扰司法机关的一大难题。而究其本源就是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财产难寻,为解决这一问题,全国各地法院陆续推出了一些新的执行方法,例如债务人名录、网上执行、审计执行等。申请执行人是法院判决认可的债券人,为了保持司法的权威,法院一直致力于保障申请执行人的权利,却忽视了被执行人的合法权益。保障被执行人合法权益原则是执行程序中的一项基本原则,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保障被执行人的合法群益。

一、区分恶意被执行人和善意被执行人

恶意被执行人是指客观上除了维持自身及家人的生活必需外,有能力履行法院生效法律文书,但主观上有意拖欠债的被执行人。善意被执行人是指虽然主观上有还款意愿但因客观上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债务的被执行人。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二条、第二百二十三条分别规定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须费用和生活必需品,这也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精神。体现了“生存权高于债权,生存权是最大的人权”的思想

二、保障被执行人的实体权利

为了保障被执行人及其家人的正常生活,不会应为执行程序而使基本生活无法维持,应该在法律中明确规定不得执行的财产。主要包括:维持当事人生存所必需的财产;维护社会政策目的而闲置或禁止执行的财产(包括退休金,因人身伤害或死亡而支付给受害人或家属的抚恤金、伤残补偿金,未公开的著作或发明创造等等)

在执行程序中除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须费用和生活必需品,还应当注重对被执行人及其家人隐私权和名誉权的保护。由于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申请执行人和群众的举报制度和网络电视等媒体在执行程序的应用使被执行人及其家人的隐私权和名誉群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影响了被执行人及其家人的正常生活,因此在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隐私权和名誉权。

二、对被执行人程序性权利的保护

在执行程序中可能会出现执行错误或者执行不当等情况对被执行人的财产和人身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为了保障被执行人的合法权益,我们应该完善救济制度,在执行程序上赋予被执行人对执行提出异议的权利和当自身合法权益受到执行错误和执行不当侵害而提起诉讼和提出赔偿的权利。

评监禁刑罪犯享有与配偶同居权、生育权

有人认为刑罚的目的在于惩罚犯罪,使其承担危害社会的不利后果,受到应有的制裁,所以

其不应该享有和正常人一样的与配偶同居和生育的权利。若赋予气和正常人一样的权利,那么刑罚就是去了其真正的目的和意义。但我认为惩罚犯罪只是刑罚的目的之一,刑罚的最终目的是促使罪犯改过自新从新做人。且监禁刑的内在含义和目的是限制罪犯的人身权利和剥夺其应享有的政治权利,并不包括剥夺其结婚生育等其作为人应享有的人身权利。因此为了使罪犯积极改造回归社会,罪犯应该享有结婚和生育的权利。

我国《宪法》第49条规定:“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因此,结婚权是公民的宪法性权利,不因罪犯被监禁而丧失。且我国婚姻法规定的结婚条件:

一、达到法定婚龄;

二、无医学上认为不得结婚之疾病;

三、非直系血亲或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四、无重婚事由。并没有规定罪犯不能结婚,根据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原则,结婚和生育权是罪犯享有的宪法性权利,不因受到刑罚而被剥夺。

与配偶同居、生育是罪犯应享有的宪法性权利和法定权利,但是由于其特殊身份,其结婚和生育的权利如何的到保障和实施呢?对于不同的罪犯能否都应当给予其结婚生子的权利?对于女罪犯与配偶同居后怀孕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是使罪犯享有结婚和生育权所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婚姻法规定邻结婚证必须由当事人到婚姻登记处办理,罪犯由于其人身自由受到限制无法行使该项权利,且国家并没有义务给罪犯结婚创造条件。不过我们可以把其享有结婚和生育作为其积极改造的激励手段,有条件的选拔一些罪犯,使其享有与配偶同居和生育的权利。我认为我们可以从罪犯的犯罪性质、改造表现和需求程度来选拨一些犯罪危害性小、改造表现良好和有实际需求的罪犯,使其享有与配偶同居和生育的权利,这不仅会促使罪犯积极向上而且会激励其他罪犯积极改造。对于女罪犯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如果罪犯是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可以暂予监外执行。因此为了防止罪犯利用此条规定规避法律,我们可以要求女罪犯签订有关协议以防止此类现象的发生。

综上所述,我认为与配偶同居和生育权是公民的宪法性和法定的权利,不应其受到监禁而被剥夺。但是由于罪犯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和其特殊身份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起不可能像正常人一样享有这些权利,其结婚和生育的权利毫无疑问的会受到限制。虽然国家没有义务来保障其结婚和生育的权利,但是我们可以把给予罪犯与配偶同居和生育的权利作为一项促使保持良好心态和稳定情绪激励其积极改正的一种手段,有条件的保障罪犯的结婚和生育权。

被执行人财产 篇2

财产申报制度的法律责任是指申报义务人在执行程序中因违反相关申报义务时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法院责令被执行人报告财产情况的, 首先需发出财产申报通知, 其中必须注明报告财产的期间、范围, 以及拒绝或虚假报告的责任。被执行人作为申报主体, 要如实申报, 拒绝申报、瞒报、虚假申报都会受到法律相应的制裁。

债务人财务信息的收集是我国“执行难”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收集措施主要是针对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和人民法院三方主体, 即申请执行人提供线索、被执行人申报和法院依职权查询, 我国的相关立法也是如此。为了使查找被执行人财产的理论研究在实践中得到充分的应用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我国在新《民事诉讼法》中增设了“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 但由于法律规定的相关责任较轻, 使得违法成本很小, 实践中达不到立法的预期效果。

二、我国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的责任现状

我国近年来逐渐重视“被执行人财产能力”这一现实问题, 以达到维护债权人利益,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目的。我国为此还出台了很多较详细的有关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 主要体现在以下条文中:

( 一) 1998 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 ( 试行) 》第28 条第1 款。

( 二) 2007 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17 条。

( 三) 2008 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1 条、第32条、第33 条、第34 条。

( 四) 2009 年的《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规范集中清理执行积案结案标准的通知》。

( 五) 《民事诉讼法》在2012 年和2015 年进行了两次修改, 分别为2012 年的第241 条、2015 年的第551 条, 但这两次修改都没有解决财产申报制度法律责任较轻的问题。

现实社会中, 由于社会财富分配不均, 贫富差距加大, 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日益尖锐, 进而社会诚信和道德逐渐出现危机。从皮包公司、传销等非法获取利益手段的介入, 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债务人利用转移、隐藏等非法手段使得自己“合法”地逃避债务已经屡见不鲜。在经过法院判决或裁定的文书, 也常得不到有效执行, 不仅伤害了债权人的切身利益, 更是对法律神圣和法院权威的挑战。为避免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 债权人却得不到权利的有效维护, 对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的责任完善至关重要。

三、对我国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的责任思考

我国目前有关“拒报”、“瞒报”、“虚假申报”的惩罚性措施依然较轻且缺乏威慑力。新《民事诉讼法》第104 条修正了旧《民事诉讼法》第104 的规定: 对个人罚款数额, 从“人民币一千元以下”提高到“人民币一万元以下”; 对单位罚款数额, 从“人民币一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提高到“人民币一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申报义务人“拒报”、“瞒报”、“虚假申报”财产行为的处罚强度在新《民诉法》中确实加大了, 增加了被执行人的违法成本, 但此次有关罚款数额的修订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作用不大。因为这种最高额罚款的立法仅仅对被执行标的小的案件有威慑和预防作用; 倘若标的额大 ( 以千万、亿计) , 那么30 万的违法成本对于财产申报义务人只是九牛一毛, 反而因违法而获得较大利益, 这是不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

四、对我国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责任的完善

建议我国立法将处罚数额“最高额”的规定修改为“与执行标的相联系”的数额, 因为目前的“最高额”处罚措施对公平正义的维护是不恰当的。比如, 债务人需要履行一万元的执行款, 却因违反相关申报义务被罚款30 万元; 而有的债务人肩负一个亿元的执行款, 因违反申报义务被罚款30 万元; 两者相比之下, 法院的处罚行为和数额都是合法的, 但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是明显不合适的, 即法院实施的是合法而不合理的处罚。如果立法把罚款数额同申请执行标的相联系, 即按比例罚款的处罚形式, 这样就解决了法院处罚不公正的问题, 而且对被执行人也能起到有效的震慑作用。建议: 将“罚款数额占申请执行标的30% 或是更高”代替现在的最高额度罚款。实践中, 因为低于30% 往往不会伤害到被执行人的根本利益, 而高于30% 使申报义务人在进行利益衡量和违法成本计算时慎重选择自己的行为。

参考文献

[1]杨春华.“被执行人财产报告制度研究”[J].环球法律评论, 2008 (3) .

[2]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法修改研究小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修改的理解与适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7.

被执行人财产 篇3

执行难问题一直是民事执行过程中的毒瘤,生效法律文书不能得到有效执行,一方面损害了生效法律文书债权人的利益,另一方面也危害到法律本身的严肃性。造成执行难的原因有执行立法上的不足,有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我国司法本身执行机构以及措施的不完善。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借鉴国外民事执行立法及实践,2007年我国修改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七条,增加了被执行人财产报告制度;而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执行解释》)对被执行人财产报告制度做出了更加完善的规定,被执行人财产报告作为一项新制度将会在执行工作中产生广泛影响。

一、我国关于民事执行中被执行人财产报告制度的立法

《民事诉讼法(2007年修正)》第二百一十七条被执行人财产报告制度

1、被执行人财产报告制度的概念,被执行人财产报告义务是指为了防止民事执行中败诉当事人逃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保障实现债权人的债权,让被执行人主动报告自身财产状况的义务。通过了解被执行人财产状况,防止被执行人隐匿转移财产给申请执行人带来损失。我国首次引入被执行人财产报告制度是2007年《民事诉讼法》修订新增加的,根据第二百一十七条“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这条规定包含了被执行人财产报告义务发起的前提是在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情形下;其次规定了被执行人报告财产情况的大致内容;最后对被执行人拒绝或虚假报告财产义务的,规定了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但第二百一十七条的规定仍然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如未具体明确发起财产报告的方式;被执行人应报告的财产具体范围;被执行人履行完财产报告义务的后果等。

2、为了更加规范被执行人财产报告制度在实践中有效实行,最高人民法院的执行解释,于 2009年1月1日生效。其中司法解释第三十一条补充了发起财产报告程序的主体,规定由人民法院发出报告财产令:“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责令被执行人报告财产情况的,应当向其发出报告财产令。报告财产令中应当写明报告财产的范围、报告财产的期间、拒绝报告或虚假报告的法律后果等内容。”第三十二条补充规定了被执行人应报告财产的范围,根据第三十二条规定“被执行人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七条的规定,应当书面报告下列财产情况:(一)收入、银行存款、现金、有价证券;(二)土地使用权、房屋等不动产;(三)交通运输工具、机器设备、产品、原材料等动产;(四)债权、股权、投资权益、基金、知识产权等财产性权利;(五)其他应当报告的财产。”同时第三十二条第三款对被执行人在报告财产期间履行全部债务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终结报告程序。解释第三十四条规定了申请执行人查询财产报告内容的权利和保密的义务,“对被执行人报告的财产情况,申请执行人请求查询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申请执行人对被执行人的财产情况,应当保密”。解释第三十五条规定了人民法院对被执行人报告财产的依申请或依职权的调查权,“对被执行人的财产报告情况,执行法院可以依申请执行人的申请或依职权调查核实”。

二、 国外关于民事执行中被执行人财产报告制度的规定

(一)对韩国财产明示制度的简介。韩国与我国相类似的被执行人财产报告制度,被称为财产明示制度。韩国为了解决执行难问题,在1990年修改《民事诉讼法》时就导入了财产明示制度和不履行债务者名簿制度。不过,由于该制度的不完善,使得其运作效果不怎么理想。在2002年颁布单独的《民事执行法》中,韩国继续保留了该制度,但为了保证该制度的实效性,《民事执行法》导入或完善了相关的配套制度,比如执行根据的扩张措施、拘留制度、财产照会制度等。韩国的财产明示制度规定的比较完善。 1、从发起财产明示制度上看,须由有权申请强制执行的债权人以书面方式提起,申请执行人应当提交具有执行力的文本正本和开始执行程序必要的文书;2、提起财产明示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如必须存在以金钱支付为目的的执行根据为基础;3、韩国的财产明示制度设置有较为完善的配套措施,如韩国《民事执行法》引入了拘留制度。根据该制度,债务人不出席明示日期、不提出财产目录、或者拒绝宣誓,法院可以做出处以20日以内的拘留处罚的决定。①

(二)加拿大民事执行财产报告制度的规定。加拿大有关被执行人财产报告制度的具体规定。加拿大大多数省规定,在债权人获得胜诉判决以后,就可以从执行的角度询问债务人有哪些财产可供执行,债务人必须如实回答询问。如在安大略省,债务人接到询问通知后必须到场并宣誓,回答有关其财产状况的询问,如果债务人不到场接受询问,债权人可请求法院强迫其到场;如果债务人仍拒绝到场,法官可以债务人藐视法庭为由命令监禁债务人,从法律上迫使其到场,并回答其财产状况的询问。此外,债权人还可以通过法院传唤债务人的方式来了解债务人的财产状况,当出现债务人故意躲避逃避债务情况时,加拿大的一些机构,如电话公司、信用管理部门、公共图书馆等信息机构都可以为债权人提供查询服务。②

三、被告人财产报告义务在我国实践情况及分析

(一)我国目前少数法院系统适用民事执行被执行人财产报告制度实践

根据最新的法院报告显示,浙江省金华中级人民法院2008年4月份起有选择性地向执行案件的被执行人发出报告财产令,要求被执行人在收到报告财产后三个工作日内履行报告义务。截至2008年7月底,先后向716件未执行案件的被执行人发出了报告财产令873份,其中,有415名被执行人收到报告财产令后,主动履行了财产报告义务;有372份报告财产令因被执行人下落不明或躲避执行而无法送达;有86名被执行人因在财产报告期间履行债务或拒绝报告而未申报财产。金华中级人民法院所做的调查还详细分析了被执行人财产报告制度在短时间内取得的效果,同时也指出了被执行人财产报告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法官对被执行人财产制度的认识尚不到位;2、报告财产文书形式和内容尚未统一规范;3、责令报告财产文书的送达方式不一;4、对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处罚难。山东省四方法院在全省法院系统首次启动对被执行人报告财产和限制出境措施,被执行人接到《报告财产令》5日内,必须向法院报告当前及过去1年内的财产情况,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将被罚款或者拘留,最高可以对单位罚款30万元。通过限制出境以及罚款制度,能更有力地保障和督促被执行人履行财产报告义务。③

(二)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法条评价

1、我国《民事诉讼法》经过2007年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决定进行了该法颁布以来的第一次修改,首次在民事执行中引入被告人财产报告制度,对解决执行难问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又借鉴其他国家关于财产报告明示制度的规定,制定出了执行程序新的司法解释。在对首次引入的被执行人财产报告制度进行了比较完善的规定。这次司法解释从法条第三十一条至三十五条对被执行人财产报告的整个程序从启动到特殊情况的处理,以及终结情形都做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在2007年的民诉法修订中规定了被执行人不履行财产报告义务的法律责任,例如规定了限制被执行人出境的制度、对被执行人罚款制度。而2008年的司法解释对此进行了更为详细的操作规定,如第三十七、三十八条“被执行人为单位的,可以对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限制出境。 被执行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可以对其法定代理人限制出境。”第三十九条“执行法院可以依职权或者申请执行人的申请,将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信息,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公布”。通过有些法院的实践情况看,这些约束机制能起到威慑被执行人的作用。不过,由于我国在民事执行方面存在的一些历史问题,如我国执行机构的不健全、执行人员本身素质有待提高,加之民事执行本身又是一项比较艰巨的工作,需要社会整个体制的配合,而我国在信用体制方面、与其他单位协助执行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造成了限制出境措施以及罚款措施在实践中执行起来受到了阻碍。要使法律上应然规定成为社会中实然的法,离不开与之相关的执行体制改革。

2、执行解释第三十一条补充规定了由人民法院作为启动财产报告程序的主体,由人民法院向被执行人发出财产报告令。民事执行法律关系是由民事诉讼法调整的,在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人民法院等主体中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其中人民法院作为执行权的主体,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执行权有不同于审判权的特点,它是在生效法律文书为前提的情况下执行的,根据既判力理论为了有效保护申请执行人的利益,维护法院裁判的严肃性。因此它要求人民法院执行的主动性,采取不同于审判权的一些方式由人民法院承担启动财产报告财产的主体,有利于督促执行程序有效运行,增强财产报告令的威慑力。但整个执行程序的启动是由申请执行人申请开始的,在被执行人不履行确定义务的情形下,法院不会主动启动执行程序,从而导致执行程序的启动者与被执行人财产报告的启动者不同一的情况。而通过让申请执行人在执行程序中适当承担举证责任,可以更加有利于查清被执行人财产状况,如由申请执行人提供执行依据的合法性、被执行人主体适格状况以及被执行人财产状况等。④根据《民事诉讼法(2007修正)》第二百一十七条的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虚假报告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不过目前关于财产报告令应采取什么法律形式还未得到一致的认可,大多数法院倾向于使用裁定的形式向被执行人送达财产报告令,其法律依据是《人民法院组织法》第四十一条第一项的规定。此外,也有一些法院采用申报财产通知书等形式。财产报告令在形式和内容上的不统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产报告制度的严肃性。其次执行解释对财产报告的送达方式以及被执行人收到财产报告令后报告财产的具体期间也未做规定,可能会对这一程序的良好运转带来负面影响。被执行人财产报告作为一项义务要在执行工作中广泛推进将会是逐步的,无可否认的是我国在推进解决执行难问题方面已经在立法以及实践上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执行难作为一个社会问题,不是通过引进国外的制度就能完全解决的,而是需要根据本身国情扎实进行。

注释:

①陶建国.韩国民事保障制度研究.比较民事诉讼法[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

②严军兴,管晓峰主编.中外民事强制执行制度比较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5.

③冯运才.被执行人财产报告制度的实践与完善. [J]审判文化,2008(4).

④黄永春.论执行难的成因及破解[J].法治研究,2008(11).

被执行人财产 篇4

人民法院在执行案件时经常遇到被执行人擅自处分已被查封、冻结财产的情形,大多数执行法院只注重加大对被执行人惩罚力度,而对被执行人处分财产的追缴力度不够,这样既不利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又不能体现出法律的严肃性。如何执行被执行人擅自处分法院查封的财产。笔者谈谈自己的观点,以供参考。

一、我国对被执行人擅自处分查封财产的效力认定。

被执行人擅自处分法院查封物行为的效力,有绝对无效和相对无效之分。在我国对被执行人擅自处分查封的财产采取相对无效的观点。首先,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执行规定》)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以下简称《查封规定》)实施以来,对被执行人擅自处分查封的财产采取了相对无效的观点。《执行规定》第44条规定,被执行人或其他人擅自处分已被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人民法院有权责令责任人限期追回财产或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第48条规定,经人民法院准许被执行人可以自行处分查封的财产。《查封规定》第26条规定,法院的查封、扣押、冻结没有公示的,其效力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由此可以看出,被执行人擅自处分查封物的行为只是责令责任人追回或承担赔偿损失,并未否认处分行为的效力,也未涉及第三人对于查封物权利的认定。其次,规定中规定了被执行人对已查封财产所作的转移、设定权利负担或者其他有碍执行的行为,不得对抗申请执行人。这与对于申请执行人不生效或无效意思不完全一致。再者,民事诉讼法第102条的规定只涉及对擅自处分查封财产行为的惩罚,并未涉及处分行为的效力。由此可以看出被执行人擅自处分法院查封物行为的效力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二、被执行人擅自处分法院查封财产的形式

当前被执行人擅自处分法院查封财产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情形:

一是与案外人恶意串通,将查封财产转移到案外人名下,特别是涉及没有产权登记或产权登记原来就不在被执行人名下的财产,如一房经几次倒手,被执行人是实际所有权人,但一直未过户。被执行人与案外人串通时,将协议转让日期写在法院查封时间之前,然后案外人向执行法院提出执行异议。

二是被执行人将查封的财产擅自出租给第三人,而且租赁期间较长。法院在拍卖时,第三人以买卖不破租赁来对抗执行。

三是被执行人隐瞒财产被查封的真相将查封的财产擅自抵押给第三人,并到公证机关进行公证。特别是查封尚未进行权属登记的建筑物,被执行人一房多卖、一房多押的现象较为突出。

四是被执行人将查封的财产直接变卖给第三人,第三人已经交付部分或全部价款并实际占有。被执行人取得价款之后下落不明。

五是被执行人利用协助义务部门不予协助法院查封、冻结、扣留财产的机会,将法院要求协助查封、冻结、扣留的财产占为已有。

三、执行过程中对于处分查封财产的处理

(一)通过处理查封的财产可以实现债权的情形

1、由于我国法律规定对被执行人擅自处分查封物的行为采取相对无效的制度。人民法院排除妨害的目的是为了保障执行的顺利进行。如果被执行人通过其他方式履行了义务,且申请执行人认可被执行人的妨害行为,法院可以不予排除妨害、不予责令限期追回。因为法院实施查封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判决的内容得到实现,此时法院应按照《执行规定》第45条的规定将查封的财产予以解除。

2、凡是遇到被执行人与案外人恶意串通转移被查封财产的,执行机构首先对案外人异议进行审查,通过审查,若被执行人和案外人双方对恶意串通无异议的,法院可以不用裁定驳回,可以直接将查封财产追回。若对法院认定双方恶意串通有异议的,法院可以裁定案外人驳回异议,待异议之诉的判决生效后,再追回查封的财产。无论是那种情形,执行机构必须依照《执行规定》第100条对被执行人和案外人进行拘留、罚款,以警示他人。

3、对于有些单位或公民,在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和执行裁定书后,拒不协助查封、扣留被执行人的财产,造成查封、扣留的财产被转移的。执行法院应当依照《执行规定》第44条的规定责令责任人限期追回,逾期不能追回的,直接裁定责任人在转移财产的价值范围内向申请执行人承担责任。

4、被执行人与第三人协议将查封的财产出租、抵押或出卖给第三人,执行法院都应当排除,不论是否涉及到实体权利的审查。只要不符合善意取得的情形,执行机构应依照《查封规定》第26条的规定排除妨害。此时在异议的裁定中不能直接认定或宣布合同无效或解除合同,而应当认定合同的效力不影响执行裁定的效力即合同不能对抗申请执行人。第三人将查封的财产交还给被执行人后,持合同可以通过另行诉讼或仲裁程序解决。

5、由于执行法院在进行查封时,采取措施不当、手续不完备等,如查封房屋未张贴公告,未到有关部门办理协助查封手续,造成善意第三人已经交付部分或全部价款,且实际占有同时又取得产权证照,致使查封的财产无法追回。此时申请执行人可以以执行法院执行不当或执行错误为由,申请国家赔偿来实现债权。

对离婚财产如何强制执行 篇5

对离婚财产如何强制执行

如果由法院判决或调解的离婚案件,一方当事人拒绝给付应给对方的财物时,经审查如果原判决或调解正确,可通过当事人所在单位或村组协助对其进行教育,批评其抗拒执行的错误行为,促其自觉执行。经过耐心教育,仍拒不执行时,法院可邀请当事人所在单位或村组派人亲自到当地强制执行,原物尚在将原的交给对方便可;如原物已被变卖、损毁或转移,在照顾当事人生产和生活的条件下,可以考虑折价抵偿,也可以通过当事人所在单位或村组从工资或其他收入中扣除。

被执行人财产 篇6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被执行人财产有关税收问题的复函

(国税函[2005]869号)

最高人民法院:

你院《关于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拍卖、变卖被执行人财产后,税务部门能否直接向人民法院征收营业税的征求意见稿》(〔2005〕执他字第12号)收悉。经研究,函复如下:?

一、人民法院的强制执行活动属司法活动,不具有经营性质,不属于应税行为,税务部门不能向人民法院的强制执行活动征税。?

二、无论拍卖、变卖财产的行为是纳税人的自主行为,还是人民法院实施的强制执行活动,对拍卖、变卖财产的全部收入,纳税人均应依法申报缴纳税款。?

三、税收具有优先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四十五条规定,税务机关征收税款,税收优先于无担保债权,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纳税人欠缴的税款发生在纳税人以其财产设定抵押、质押或者纳税人的财产被留置之前的,税收应当先于抵押权、质权、留置权执行。?

四、鉴于人民法院实际控制纳税人因强制执行活动而被拍卖、变卖财产的收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五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协助税务机关依法优先从该收入中征收税款。

国家税务总局

二○○五年九月十二日

被执行人财产 篇7

一、各地法院现行做法

(一) 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

在债权人利益和配偶利益面前, 《婚姻法解释二》中第24条价值取向明显偏向了保护债权人利益, 仅仅将两个严格的例外条件设为视为个人债务的情况, 而实践中债务人与债权人恶意串通损害配偶利益的案例屡见不鲜, 如果严格遵循第二十四条司法解释所传达的立法精神, 那么非举债方的利益会受到不公平的损害。为了平衡价值天平, 各地亦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来进行调和。浙江高院在《关于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中规定:“夫妻一方超出日常生活需要范围负债的, 应认定为个人债务, 但下列情形除外: (一) 出借人能够证明负债所得的财产用于家庭共同生活、经营所需的; (二) 夫妻另一方事后对债务予以追认的。对不属于家庭日常生活需要负债的, 出借人可以援引合同法第四十九条关于表见代理的规定, 要求夫妻共同承担债务清偿责任。援引表见代理规则要求夫妻共同承担债务清偿责任的出借人, 应对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承担证明责任。”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合同纠纷案该规范意见》一定程度上矫正了第24条倾斜的价值取向, 债权人负有表见代理的举证责任, 一定程度上存在败诉风险。

(二) 追加配偶为被执行人

司法实践中, 基于各种原因, 当事人通常仅起诉夫妻举债一方, 生效裁判也只是确定由举债一方承担清偿责任。在日常经济生活中, 债权人往往并不清楚被执行人该笔债务的用途, 因此在其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情况下会申请法院将其配偶追加为共同被执行人。相关法律法规并未提到能否追加被执行人的配偶为被执行人。对此各地法院存在不同做法。北京法院明确不得裁定追加配偶为被执行人, 债权人可由其他程序解决, 因为不得追加, 因此执行机构也不能直接对债务性质进行判断;上海法院则设置了一定的条件, 执行机构在对债务性质进行判断后只有在符合这些条件的情况下方可追加配偶为被执行人;浙江法院则认为执行机构有权判断执行依据确定的债务是否是属于共同债务, 但无需追加程序便可直接执行夫妻共同财产或者配偶一方名下财产。

二、从“执行难”问题推动立法完善

(一) 确立夫妻共同债务共同签字制度

《婚姻法》相关规定中举证责任的分配大多数情况下能够保证双方的公正, 然而社会的发展让该类案件日趋复杂化, 比如出现债权人同债务人恶意串通意欲取得夫妻共同财产的情况。倘若夫妻共同债权债务关系的确定能够成为要式法律行为, 使得债务性质更容易确定。

债权人对借贷关系掌握着主动权, 这也使得探索夫妻共同财产签字制度的起点可以从债权人开始, 即法律可赋予债权人要求债务方提供婚姻状况的权利并将配偶共同签字或有符合条件的授权作为将债务性质定性为夫妻共同债务的充分条件, 若债务方无配偶或有意欺瞒则应特别注明双方约定性质为个人债务。如果债权人没有行使这种法律权利, 则仍适用目前《<婚姻法>解释二》第二十四条的规定进行推定。而这种做法对于债权人和债务人而言都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夫妻共同签字制度的确立可以大大节省许多案件的办案成本, 而债权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本着审慎原则会充分利用法律赋予的这一权利。

(二) 完善追加被执行人配偶的相关救济程序

追加被执行人配偶的法理渊源在于夫妻对于共同债务的连带责任, 然而目前的制度困境是民事诉讼的辩论主义要求当事人要能够充分行使自己的辩论权利方能作出实体判决。而被追加的配偶并未公平地参加庭审并行使相关法定权利, 做出追加的裁定书中也未写明复议权和上诉权, 这使得被追加方的合法权益有可能得到损害。

因此, 如果在立案或者审判阶段法官充分释明后债权人明确放弃追加权利的, 执行阶段便不得启动追加程序。其次, 执行阶段的追加始终需要立法来加以确认, 如果能够通过严格的制度设计来确定追加被执行人的条件、范围和程序, 那么各地执行追加的标准就能够得到统一。最后, 应当从立法上保障被追加配偶的司法救济权利。保障复议权利是在追加裁定错误的情况下的补救, 因为追加裁定使被追加的被执行人未经质证辩论便承担原法律文书的义务, 这种裁定应当得到上级法院监督。

摘要:执行司法实践中, 对夫妻共同财产的执行存在着诸多隐蔽且难以界定的问题, 各地法院不同的做法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引起激烈的讨论,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执行夫妻共同财产现状, 指出相关立法应当完善之处。

关键词:执行难,夫妻共同财产,立法完善

参考文献

[1]戴妮.论我国夫妻共同财产认定[J].法制博览, 2016, 2 (上) :238.

被执行人财产 篇8

2014年7月,李某申请执行刘某、杜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立案执行,执行标的本金30万元,案件在执行过程中,双方当事人自行达成了执行和解协议,约定分批履行。2014年9月,查明被执行人杜某名下有一辆轿车,此时被执行人刘某、杜某按照和解协议的约定已按期履行了两批标的款。

【观点】

对于是否应该执行杜某的轿车,存在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双方当事人在执行过程中已自行达成了和解协议,被执行人亦按照和解协议约定按期履行了两批标的款,故法院不应该处分该轿车。

第二种意见认为:是否处分该轿车取决于申请执行人李某的意见:如果李某提出不按照之前确定的和解协议履行,要求法院评估、拍卖该轿车,那么应该恢复对原法律文书的执行,对杜某的轿车依法予以评估、拍卖;如果李某不要求执行该车辆,默认被执行人对执行和解协议的履行,则法院不能够依职权处分杜某的车辆。

【评析】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

(1)李某作为案件申请执行人,有权提出不按照订立的和解协议履行,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条规定:“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的,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申请执行人因受欺诈、胁迫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或者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根据此规定,如果申请执行人李某向法院提出申请,提出不按照之前的和解协议履行,要求继续执行杜某的轿车,由于执行和解协议并没有强制执行的效力,法院应该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对被执行人杜某的轿车依法予以评估、拍卖。

在执行实务中,经常出现这样一种情况,被执行人往往在案件申请执行立案前,就已经将名下财产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转移,当案件进入执行程序时,法院对被执行人进行财产调查时,往往查询不到被执行人名下的财产,这其实是被执行人在恶意转移财产规避法院的执行,但对被执行人的这种行为难以认定,同时也缺少惩戒措施。在案件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可能会迫于法院强制措施的压力,比如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对被执行人予以信用惩戒,甚至予以司法拘留等,被迫与申请执行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达到拖延执行周期的目的,而在这种情况下达成的执行和解协议,对申请执行人是不公平的,被执行人带有明显的拖延、欺骗的目的,利用申请执行人信息的不对称,刻意隐瞒自己的财产,骗取申请执行人的信任,达成一个意图拖延执行的执行和解协议。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达成了执行和解协议,被执行人也按照执行和解协议的约定按期履行义务,如果申请执行人得知被执行人名下有别的财产,申请执行人仍然可以向法院申请中止达成的执行和解协议的履行,来执行新发现的财产线索。因为在实务中,新发现的财产经过评估拍卖,往往能够足额清偿被执行人的债务,而达成的执行和解协议履行周期过长,实质上损害了申请执行人的利益。

而如果在2013年1月1日前,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次修正实行前,情况则大不一样,2007年《民诉法》第二百零七条规定“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的,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此种情况下,因为被执行人刘某、杜某按照执行和解协议的约定按期履行,并没有出现违约情况,所以李某不能向法院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而如果李某提出不按照执行和解协议履行,那么人民法院只能依据被执行人刘某、杜某的申请,恢复对原法律文书的执行,显然被执行人杜某不可能向法院去申请恢复对原法律文书的执行,因为在执行实务中,执行和解协议的订立往往是申请执行人对债务的数额、履行周期、履行方式作出一定程度的让步,伴随着申请执行人的利益牺牲。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讲,李某实质上丧失了对和解协议反悔的权利,既然被执行人都可以通过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方式对协议内容进行反悔,那么,为什么申请执行人反而没有了这个权利呢?所以,民诉法关于该条款的修改也有基于这样的一个出发点。

(2)执行和解协议在履行过程中,如未出现申请人受欺诈、胁迫或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情形,法院不应干预执行和解协議的履行,这也是法院处于居中裁判角色的要求。执行和解协议是案件双方当事人在执行过程中,对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履行义务内容进行自愿协商,通过对执行标的款物、履行期限、方式等的变更,实现权利人权利的一种途径,是当事人意思自治的结果。如和解协议不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利益,申请人在订立执行和解协议过程中也未受到欺诈、胁迫,且当事人双方未对和解协议的履行提出异议,法院不应对执行和解协议的履行进行干预。

此种情况下,执行和解协议的效力是对本次执行程序的中止,即如果被执行人按照执行和解协议的约定,按期保质完成约定的义务内容,虽然执行和协议本身并没有强制执行效力,但在这种情形下,任何人包括法院在内均不得去干扰执行和解协议的履行,法院亦不得依职权主动提出中止案件双方当事人自行达成的执行和解协议,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若被执行人按期全部履行了执行和解协议约定的内容,则视为该案执行完毕,此种情况下,原生效法律文书再没有履行的必要,因为被执行人已经全部履行了执行和解协议的内容,申请人亦不得再向法院主张不按照之前达成的和解协议履行,要求恢复对原法律文书的执行,否则不符合诚实信用的民事法律原则,对于执行和解制度的发展也是一种极大的损害。

恶意转发移财产逃避执行如何处理 篇9

一、案情:

申请执行人:某某建安公司。

被执行人:葛某某。

2007年6月份,葛某某向某某建安公司借款20000元,此后某某建安公司多次催要欠款,葛某某未付,某某建安公司遂向法院起诉。经东营市中院二审,判决葛某某偿还某某建安公司借款20000元。判决生效后葛某某未履行判决书所确定的义务,某某建安公司向广饶县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执行过程中,执行人员拟对葛某某经营的“长江铝材经销处”进行查封。但在查封过程中了解到,被执行人葛某某经营的“长江铝材经销处”已注销,时间是在进入执行程序后。在原“长江铝材经销处”的地方改为“瑞银铝材配件总汇”,而该总汇的经营业主是葛某某的岳父杨某某。对于葛某某明显恶意逃债的行为,能否追加葛某某的岳父杨某某为被执行人?

二、评析意见:

执行中存在两种观点:

一、不应追加杨某某为被执行人。依照最高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和《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 规定(试行)》的规定杨某某的行为不属于追加被执行人的范围。如果有证据证明葛某某有逃债行为,即将属于自己的财产无偿的转移到其岳父的名下,申请人可依我国《合同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因债务人放弃到期债权或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法院判决撤销销债务人的行为后,可直接执行被执行人的财产,这种撤销行为是一种实体权处理形式,只能在审判阶段解决,不能在执行阶段解决。

第二种观点:应追加杨某某为被执行人。现有我国的法律和法规虽然没有明确规定葛某某故意逃债的行为应追加杨某某为被执行人,但根据我国在法院执行过程中实际情况,可根据实体法裁定追加第三人(被执行人的财产承受人或受益人)为被执行人,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二百七十一条也明确规定:如果依有关实体法的规定有权利义务承受人的,可以裁定权利义务承受人为被执行人。从以上法律规定可以看出,现有关强制执行法已规定了某些方面可依据实体法裁定追加被执行人。

二、评析意见

对被执行人以改变原有资产名称和业主的方式逃避债务的行为如何执行。此类“逃债”行为在我国民诉法和相关的法律规定中没有明确规定,在执行过程中很难有准确的对策,虽然有的采取了追加被执行人的办法,但变更或追加义务主体是个比较复杂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也涉及具体程序问题,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会有一些问题。

我同意第二种意见。对于葛某某明显恶意犯债的行为,应当追加葛某某的岳父杨某某为第三人作为共同被执行人。

在现行法律制度下,被执行人通过对其所有财产利用舞弊行为“合法化”为不属其所有的财产情况屡见不鲜。主要是因为转移财产逃避执行缺乏相应的对策,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解释:“人民法院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该解释列举了拒不执行的五种情形,其中第一条规定为“被执行的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低价转让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但法律和有关司法解释,以接收逃债财产的人或恶意串通,协助逃债的人,能否追加其为被执行人的法律未做出明确规定。《民诉法》第二百一十三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二百七十一条至第二百七十四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中关于追加、变更被执行主体的条款,对此类问题都没有涉及,在执行程序中未明文规定对接收逃债财产人或恶意串通协助逃债的人的强制手段,对被执行人躲避执行,转移财产逃避债务的各种情况在法律规范方面缺乏相应的对策,只是有关实体法规定了逃债行为的无效。我国《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第一款规定:下列民事行为无效:(第4项)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第7条)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如合同纠纷,债务人以逃债为目的,放弃到期债权或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或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可根据我国《合同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债权人可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如何确定追加第三人(被执行人的财产承受人或受益人)作为共同被执行人的问题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在执行程序中,发现被执行人恶意串通逃避债务的情况,如果被执行人是在所执行的法律文书之诉讼过程中或执行通知书送达后恶意逃债的,应直接追加第三人(被执行人的财产承受人或受益人)为被执行人,体现执行工作“效率优先”的特点,体现民法上的公平原则。

二、目前有关强制执行法律法规未明确规定被执行人利用转移资产“逃债”的情况下,可根据实体法裁定追加第三人(被执行人的财产承受人或受益人)为被执行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二百七十一条已明确规定:如果依有关实体法的规定有权利义务承受人的,可以裁定权利义务承受人为被执行人。从以上法律规定可以看出,现有关强制执行法已规定了某些方面可依据实体法裁定追加被执行人。依据实体法裁判权,法学理论界原争议很大,现观点基本趋于一致,承认在执行程序中行使裁判权时,可根据实体法做出裁判。在目前情况下,可根据实体法认定被执行人与以明显不合理得方式放弃自己财产的行为无效,裁定追加被执行人财产的承受人为被执行人,此做法已在执行实践中得到已得到社会认可,对社会的稳定也起到了相应的作用,同时得到法学理论界的支持。具体做法是,裁判权由执行裁决组行使,实行合议制,同时应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实行听证制度,在目前法律未规定的情况下,救济手段为允许当事人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以体现“公正、效率”的主题。

当前的执行工作中,由执行难转为难执行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被执行人不能积极的履行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以各种方式逃避执行。其中被执行人以“合法化”的方式将自己经营的店铺或企业以转换业主和名称以逃避执行的行为来转移财产、逃避执行的现象出现越来越频繁。被执行人通过与其利害关系人的舞弊行为,造成当事人利益失衡,且不能通过执行程序迅速解决。现行法律还未明确规定在执行程序中裁定追加被执行人其财产承

受人或接收逃债人财产的第三人为被执行人,易造成债权人财产损失,使逃债的人越来越多,不利于形成良好的信用环境和和谐社会的创建。

对被执行人是否以躲避债务为目的以明显的不合理方式放弃自己的财产要从以下的几种情况查起:

1、涉及被执行人转移财产的时间问题:①债务产生后,未进入诉讼程序之前,债务人便将其财产转移,以逃避债务;②诉讼过程中债务人以逃债为目的转移其财产,以逃避债务;③法律文书生效后未进入执行程序之前,债务人转移财产以逃债;④进入执行程序以后,被执行人转移财产,以逃避债务。

被执行人财产 篇10

“小产权房”作为被执行财产如何处理 2011年06月18日

核心提示:“小产权房”在执行中作为执行财产如何处理?处理得当,不仅关系案件的执结,还对类似案件的办理有很好地借鉴作用,甚至对有关立法也有一定的参照。处理不当,很可能会出现与法律规定相矛盾的现象。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小产权房”有所出现,作为一种可供执行的财产,“小产权房”在执行中作为执行财产如何处理?处理得当,不仅关系案件的执结,还对类似案件的办理有很好地借鉴作用,甚至对有关立法也有一定的参照。处理不当,很可能会出现与法律规定相矛盾的现象。

在执行此类案件中,应依照法律规定,灵活采取措施,促成案结事了人和,避免了因执行行为产生的与法律的冲突。下面以例对此问题分析:

一、典型案例:

原告李某与被告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一案,法院依法判决被告某公司于判决生效后返还原告材料款827500元,同时赔偿原告的利息损失。判决生效后被告未自觉履行,李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中,法院依法查封了被执行人某公司位于本市的五幢房屋。后根据申请人李某的申请,对查封房屋进行评估,评估总价值为158.39万元。

二、案件关键:

1、关于被查封房屋的性质

所查封的房屋由房屋所在地的村民委员会、该镇政府与南通某某公司形成三方协议后,由被执行人某公司以每亩4万元土地补偿费征用该土地。村镇按平方收取管理费、工程配套费。由执行人某公司承担拆迁户的拆迁安置补偿费用,并负责工程的开发、设计、施工和销售。村镇负责办理宅基地证和房屋“小产权证”。该工程的土地经过镇建设管理服务站、镇政府及市发改委批准为农民集中居住用房,土地系集体所有,即被查封房屋系为“小产权房”。

2、对被查封的房屋处理的难点

因为“小产权房”只具备了普通商品房的使用性质,不具备普通商品房的法律性质,不属于商品房,在操作实务中对“小产权房”能否进行拍卖存在疑问。但如不执行该房产,被执行人又无其他财产可供执行。这两点成为本案办理的难点。

三、实际执行中的处理观点:

观点一:“小产权房”可以作为被执行财产进入拍卖程序,以拍卖款进行清偿。

观点二:“小产权房”属于被执行财产,但不可以进入拍卖程序,可以采取以物抵款的方式进行处理。

在实际执行中倾向于第二种处理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实施细则》第六条第二款规定“法律、法规禁止买卖的物品或者财产权利,不得作为拍卖标的。”虽然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小产权房”是法律禁止拍卖的财产,但其作为没有房产证的房屋理应无法进入拍卖程序。同时《物权法》及相关规定也明确了不动产的转移以变更登记为生效要件,这一点在“小产权房”上无法实现。如果进入拍卖程序,后续问题将更加突出,不利于案结事了。

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小产权房”,由于涉及政策性强、法律法规滞后、后续如何处理尚未确定等诸多因素,在办理中就要考虑到避免因法院法律文书的介入使“小产权房”合法化。同时,从物权法及执行角度看,“小产权房”是有价值的物,是可供执行的财产。因此,可以采取灵活可行的方式进行处理。

类似本案的处理,可以在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的基础上采取以物抵款的方式进行。关于被执行财产“小产权房”的权属问题,可以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拍卖、变卖财产的规定》第二十九条第二款规定“不动产、有登记的特定动产或者其他财产权拍卖成交或者抵债后,该不动产、特定动产的所有权、其他财产权自拍卖成交或者抵债裁定送达买受人或者承受人时起转移。”但同时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尽量避免法院介入的强制抵偿,最好为双方当事人经过协商达成和解协议,自愿交付和接收财物折价抵偿债务。

2、被执行人确无其他财产可供执行。

3、向申请人明确“小产权房”作为以物抵款的“物”在现实中存在的风险,且申请人表示接受。

被执行人财产 篇11

摘 要:对财产刑执行检察监督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应有之义。然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虽已对财产刑执行检察监督给予一定的关注,但这些规定还很难满足实践的需要。检察机关在财产刑执行中介入监督被动、监督方式单一、监督效力缺乏强制性等问题,既有对非监禁刑缺乏足够重视的意识层面的因素,也有法律制度规定不完善、配套机制不健全的原因。要完善财产刑执行检察监督,需要从多个层面予以改进。

关键词:财产刑执行;检察监督;机制构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及最高检《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监所检察部门负责对人民法院财产刑执行活动实施监督。但目前由于财产刑执行监督的立法还比较原则,又长期存在对财产刑执行重视不够,财产刑执行难普遍存在等因素,司法实践中,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人民检察院在刑事诉讼中,并沒有对生效的判决、裁定中确定的财产刑的执行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

一、当前财产刑执行中检察监督存在的问题

我国刑事诉讼法对财产刑执行监督没有具体规定,只有一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执行机关执行刑罚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最高检刑事诉讼规则也仅有两条有关财产刑执行检察监督,缺乏实际操作性,检察机关对财产刑实施监督存在诸多问题。

(一)监督缺乏案件来源

确保检察机关对财产刑执行情况的知情权,打破财产刑执行过程中的程序壁垒、疏通财产刑执行情况的反映渠道,是检察监督的前提。二是监督程序有待明确。目前东城院仅对执行终结案件开展了监督,且未发现明显违法执行问题,对于如何运用有效监督手段,提出纠正意见,在程序上没有实践经验。

(二)财产刑执行中检察监督的重视不够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的重自由刑、生命刑,轻财产刑的刑罚观念影响,检察机关对刑罚执行监督方面主要集中在对自由刑和生命刑的执行监督上,而对于其它方面的刑罚执行监督如财产刑执行监督的重视不够、认识不足,导致了财产刑执行监督在整个检察监督体系中,长期处于被忽视和埋没的地位。

(三)监督措施尚不完善

如果监督中发现财产刑执行问题,根据现有司法解释,“应当依法提出纠正意见”,没有具体规定检察机关可以采取哪些法律措施,也没有规定法院不予纠正时的法律后果,显然缺乏必要的法律强制力。人民法院作为财产刑的审判主体和执行主体,在财产刑的判处和执行上具有较大的主动权和随意性,而现行法律法规,没有要求人民法院应向人民检察院移送相关信息和文书,也没有赋予其相应的调查取证权。人民检察院缺乏有关法院财产刑执行情况的信息,无法对人民法院财产刑执行实施常规化监督。检察机关对法院在财产刑执行活动情况和被告人的经济状况、履行能力的信息都没有掌握,无法介入也不会主动介入,财产刑执行与执行中法律监督相脱节,在财产刑执行中的监督缺乏措施和手段。

(四)缺乏具体的监督程序和相关的协作机制,亟待统一规范

由于法律对财产刑执行监督程序及有关协作机制没有规定,全国不少地方人民检察院已经积极开展了实践探索,并制定了实施监督的具体工作办法,为今后立法完善提供很好的司法借鉴。但是,各地的具体监督做法各不相同,各地检法机关的协作配合程度也不同,可能会影响监督的同一性和监督效果。法律授权不具体,检察监督失之于软。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为获知财产刑执行情况而进行相应调查、取证等职务行为过程中,由于缺乏法律的详细规定,被监督对象以及有关部门、单位和个人往往不予配合;发现执行机关在财产刑执行中存在不正当履行职责等情形,发出纠正违法通知或检察建议后,由于现行法律并未赋予不及时纠正对相关单位采取更有效的法律措施,往往存在被监督对象或被建议单位不及时回函答复等现象,财产刑执行监督实际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

二、建立财产刑执行的直接监督模式

(一)加强与法院的沟通,建立起法律文书移送备案制度

监所检察部门应及时掌握财产刑执行的情况,建立与法院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络机制。除开展日常的执行监督工作,还应结合监所工作实际情况,定期开展专项检察活动,查看法律文书,及时查找财产刑执行的过程中存在问题,以便监督财产刑执行工作的顺利开展。要主动加强与法院的沟通联系,保障财产刑执行的信息畅通。基于目前法律法规的局限性,检察机关获取财产刑执行信息与加强检察监督工作严重不对称,当前,检察机关应以修改后刑诉法为契机,主动与该法院加强协商沟通,共同探索建立健全相关协作机制,努力做到“在监督中配合、在配合中监督”,促使财产刑执行工作规范进行,促进财产刑执行监督有效开展。

(二)多种检察监督方式相结合,提高财产刑执行监督效果

监所检察部门在监督财产刑执行工作中根据实际需要采取不同的监督方式。针对财产刑执行中存在的轻微违法行为、较严重的违法行为,分别给予提出口头纠正意见和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在出现具有苗头性、倾向性的违法行为时,可以发出完善工作的检察建议。判决后法院应将关于财产刑的执行通知文书副本连同判决书副本,以及执行完结后的执结通知书及时交检察机关备案,执行过程中如发生执行变更,应将相关文书材料及时交检察机关备案,对重大或有影响的执行案件应在执行前通知检察机关到场监督。刑法对因遭遇不能抗拒的因素导致缴纳罚金确有困难的被执行人给出了可以减免缴纳的变更执行规定,为增强此项操作的公开性、公正性和公信度,检察机关有必要主动介入减免缴纳财产刑的调查,对是否符合减免条件、减免金额、减免方式实行同步监督,尽可能减少其中可能存在的减免不当等执行不公因素。

(三)充分利用控申渠道发现的违法行为线索,严查财产刑执行中出现的职务犯罪

监所检察部门应积极加强与控申检察部门合作,针对通过控申渠道发现财产刑执行中存在的职务犯罪线索,通过查办这些职务犯罪行为,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确保财产刑执行工作的顺利开展。财产刑执行检察监督,涉及控申、反贪、反渎、民行、侦监、公诉等检察机关内部多个部门,应当加强内部联动,各部门工作中如果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财产,应及时通知监所检察部门。反贪、反渎部门在侦查阶段应当加强对罪犯财产的调查,将财产调查信息移交法院,必要时可采取保全措施,未经法院裁判执行,不得先行处理扣押冻结的财物。

三、财产刑执行中检察监督的立法建议

在对财产刑执行进行监督的过程中,检察机关应进一步发挥检察监督职能,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监督方法和途径,加强对财产刑执行的法律监督。

(一)制定统一的《刑罚执行法》

因为无论是新《刑事诉讼法》还是《刑诉规则》,对于财产刑执行监督的规定都是原则性的,尚未构成完备的刑罚执行体系。应制定统一的《刑罚执行法》,对刑罚执行的规定详细具体,使之具有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有关财产刑执行的监督是刑罚执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财产刑执行起来更具有指导性。呼吁黨委政法委进一步发挥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指导和对政法机关的督导协调作用,加速“大政法信息平台”建设,通过分类采集、分层掌握、分级授权等措施,在确保保密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政法机关间有关信息的有机互通与合理查询,进一步将执行情况等敏感信息强制纳入到平台管理之下,自觉接受党委和检察机关的监督。

(二)赋予人民检察院行使必要监督措施的权利

赋予监所检察部门随时介入调查权。由于财产刑执行具有相对封闭的特性,监所检察部门需要法律赋予其随时介入调查权,有权对任何违法情况开展调查,并要求被调查的相关部门和人员作出解释说明,赋予监所检察部门有权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这无疑会增强财产刑执行的监督效果。人民检察院通过审查执行法律文书,发现可能存在违法或不当时,应当采取必要的监督措施,包括调取查询法院执行档案、调查被执行人的财产情况、向相关人员询问、向法院提出必要财产保全建议等,确保人民检察院开展财产刑执行监督工作。财产刑执行监督的实践探索和机制建立,均不应停留在某个地区,需要各级检察机关和法院转变观念,从较高级别上就相关问题达成共识、形成会签文件,汇总监督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和困难,不断推进财产刑执行监督工作规范化。

参考文献:

[1]高一飞,张露.看守所短期余刑执行的实证分析[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5(01).

[2]杨胜荣.刑事诉讼中涉案财物的认定与处理[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3).

[3]蔡杰,娄超.违法所得没收之程序正当性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4(03).

[4]方明,王振.刑罚执行监督问题研究[J].河北法学,2009(12).

[5]王军.刑事抗诉政策若干问题研究[J].人民检察,2008(06).

[6]向泽选.刑罚执行监督机制论[J].法学杂志,2008(02).

[7]周旭,沙咏梅.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理论研究,2008(01).

[8]张雪妲,华肖.刑罚变更执行的检察监督[J].法学,2007(08).

上一篇:欠薪突发事件处置预案下一篇:慢性疲劳者70%有心理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