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学位实施办法

2024-05-13

双学位实施办法(通用12篇)

双学位实施办法 篇1

大连理工大学电信学院权益部为您服务

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生攻读双学士学位实施办法

为培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学好本专业前提下,系统地学习第二专业,特制定本办法。

一、申报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者可申请攻读双学士学位:

1.获得第一学士学位。

2.获得辅修专业证书。

3.申请攻读英语双学位要求大学英语成绩优秀。

4.申请攻读日语双学位要求通过日语国际二级或有辅修证书。

二、申报程序

1.每年春季开学由教务处公布开设双学士学位的专业及名额。3月中旬开始报名。

2.申请攻读双学士学位的学生到所在学院(系)领取并填写《大连理工大学学生攻读双学士学位申请表》。

3.由学生所在学院(系)负责审核申请者条件,并将申报的汇总表报教务处审批。

4.教务处组织承办学院(系)对学生进行考核,确定拟攻读双学士学位学生名单,书面通知学生所在学院(系)。拟攻读双学士学位学生须与教务处签订协议,并交学费。

5.对7月底前没有取得学士学位的学生,取消其攻读双学士学位资格。

三、教学管理

1.承办学院(系)负责制定双学士学位培养计划,聘任任课教师,管理学生成绩。

2.承办学院(系)每年10月份把培养计划报教务处审批。

3.双学士学位阶段的学习内容包括理论课和实践环节,实行学分制管理。

4.住宿费和学费按录取通知一次缴清。

四、获得双学士学位条件

1.学生在校期间完成双学士学位培养计划。

2.英语双学位应通过英语专业四级考试。

3.日语双学位应通过日语国际一级考试。

4.英语强化班已获得第一学士学位,且通过英语专业四级考试者。

5.日语强化班已获得第一学士学位,且通过日语国际一级考试者。

五、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二○○七年八月修订

双学位实施办法 篇2

办法指出, 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是我国学位授权审核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6年进行一轮, 获得学位授权满6年的学术学位授权点和专业学位授权点, 均须进行合格评估。其中, 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分为学位授予单位自我评估和教育行政部门随机抽评两个阶段, 以学位授予单位自我评估为主。每一轮评估的前5年为自我评估阶段, 最后1年为随机抽评阶段。

办法强调, 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遵循科学、客观、公正的原则, 以人才培养为核心, 重点评估研究生教育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博士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实施, 硕士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由各省级学位委员会组织实施;其中, 军队系统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 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学位委员会组织实施。

办法明确, 教育行政部门随机抽评是在学位授予单位自我评估的基础上, 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学位授权点进行评估。各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的抽评比例一般不低于20%, 覆盖所有学位授予单位。其中, 博士学位授权点的评议专家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和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专家;硕士学位授权点的评议专家, 由各省级学位委员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学位委员会自行确定。评议实行本单位专家回避制。随机抽评的学位授权点按专家评议意见认定。即:1/3 (含1/3) 至1/2 (不含1/2) 的参评专家认为“不合格”的学位授权点属于限期整改的学位授权点;1/2 (含1/2) 以上的参评专家认为“不合格”的学位授权点属于不合格学位授权点;其他学位授权点属于合格学位授权点。未抽评的学位授权点按学位授予单位自我评估结果认定;未开展自我评估的学位授权点视为自动放弃学位授权, 按不合格学位授权点认定。

双学位实施办法 篇3

为让广大师生详细了解《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本刊采访了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王洪岐。

《教育与职业》:结合当前学位论文作假的实际情况,请您介绍一下制定《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背景。

王洪岐:长期以来,教育部高度重视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关于在学位授予工作中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成立了学风建设管理机构。各高等学校根据法律法规和教育部有关规定,结合实际,不断加强学风规范的制度建设,加大了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查处力度。但是,高校学生买卖、代写学位论文等作假行为仍然时有发生,严重败坏了学风,损害了我国学位制度,也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对这些论文作假行为,迫切需要制定相应的处理办法,加大处罚力度,从制度上进行遏制,以促进学风建设,保证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教育与职业》:请您介绍一下《办法》的制订过程?

王洪岐:2012年5月,教育部启动《办法》研究制订工作。在《办法》制订过程中,多次召开有关专家和研究生培养单位负责人座谈会,听取意见。2012年7月至8月,《办法》(征求意见稿)征求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意见,并在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和教育部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征求了意见,共收到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学校、知名专家学者、新闻媒体、广大师生和热心网友反馈意见约400条。在对意见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对征求意见稿做了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了《办法》最终稿,于2012年11月以教育部令形式发布。

《教育与职业》:如何理解制订《办法》的重要意义?

王洪岐:《办法》的制订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规范学位论文管理,维护我国学位制度的严肃性。《办法》通过明确规定学位申请人员、指导教师、学生培养单位、学位授予单位及相关人员的责任,使学位论文申请、审查、授予等行为更加规范,维护了我国学位制度的严肃性和公平性。二是有利于推动学术诚信建设。诚信是学术之基。学术作假行为损害了学术的根本,损害了学位授予单位的形象和整体学术环境的健康发展。《办法》通过全面规定处罚措施,加大打击作假行为力度,有利于推动形成良好学术氛围。三是有利于提升学位授予单位的科学研究水平。求真求实是科学精神的核心,急功近利、心浮气躁、弄虚作假注定与科学无缘。通过打击作假行为,有利于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促进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四是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位是对学位申请人员学术能力的权威确认,学术能力是高层次人才综合素质的基本反映。《办法》通过倡导学术诚信、营造良好学风、促进学术研究,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重要保障。

《教育与职业》:《办法》关于学位论文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王洪岐:《办法》明确规定了适用范围,即:向学位授予单位申请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所提交的博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和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其中博士和硕士的学位论文包括学术学位论文、专业学位论文以及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博士、硕士学位的学位论文,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同时还包括毕业设计或其他毕业实践环节。

《教育与职业》:《办法》规定了哪些学位论文作假行为?

王洪岐:《办法》规定了以下5种学位论文作假行为情形:1.购买、出售学位论文或者组织学位论文买卖的。2.由他人代写、为他人代写学位论文或者组织学位论文代写的。3.剽窃他人作品和学术成果的。4.伪造数据的。5.有其他严重学位论文作假行为的。各学位授予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和不同学科特点,对这5种作假行为进行细化。

《教育与职业》:学位申请人员、导师和学位授予单位都有哪些职责?

王洪岐:学位申请人员应当恪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应当对学位申请人员进行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对其学位论文研究和撰写过程予以指导,对学位论文是否由其独立完成进行审查。学位授予单位应当加强学术诚信建设,建立健全学位论文审查制度,明确责任,规范程序,审核学位论文的真实性和原创性。

《教育与职业》:如何认定学位论文作假行为?

王洪岐:发现学位论文有作假嫌疑的,学位授予单位应当责成本单位学术委员会或学位评定委员会进行调查认定。必要时可以委托第三方专家组织或聘请专家组成专门机构,对学位论文作假行为进行调查认定。

学位授予单位也可根据本单位学风建设的实际情况,指定学风部门负责调查认定。

《教育与职业》:对违规行为如何处理?

王洪岐:学位申请人员出现学位论文购买、由他人代写、剽窃或伪造数据等作假行为的,未获得学位的,取消其学位申请资格;已获得学位的,撤销其学位,并注销学位证书。同时,从处理决定之日起3年内,各学位授予单位不得再接受其学位申请。如果学位申请人员是在读学生,还可开除其学籍。如果学位申请人员是在职人员,学位授予单位除给予其纪律处分外,还应当通报其所在单位。

指导教师未履行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论文指导和审查把关等职责,其指导的学位论文存在作假情形的,学位授予单位可以给予其警告、记过处分;情节严重的,可以降低岗位等级,直至开除或解除聘任合同。

学生培养部门多次出现学位论文作假或者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影响恶劣的,学位授予单位应当对该学院(系)等学生培养部门予以通报批评,并可以给予该学院(系)负责人相应处分。

学位授予单位:对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多次出现学位论文作假或者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影响恶劣的学位授予单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可以暂停或者撤销其相应学科、专业授予学位的资格;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核减其招生计划,并对负有直接管理责任的学位授予单位负责人进行问责。

此外,为他人代写学位论文、出售学位论文或者组织学位论文买卖、代写的人员,属于在读学生的,可以给予开除学籍处分;属于学位授予单位的教师或其他工作人员的,可以开除或解除聘任合同。

《教育与职业》:被处理人员有何救济途径?

王洪岐:学位授予单位在作出处理决定前,应当告知并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出申诉、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教育与职业》:如何落实《办法》?

王洪岐:各学位授予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办法》。一是要在师生中广泛宣传《办法》,使各相关人员详细了解《办法》的各项规定。二是要完善相关配套制度,结合本单位情况,明确工作机构和实施细则。三是要严格执行《办法》各项规定,严肃处理发生的学位论文作假行为。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学位论文作假行为问责制度,加大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督查力度,指导学位授予单位认真实施《办法》。

双学位实施办法 篇4

东师校发字[2014]73号

为规范我校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申请工作,保证学位授予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特制订本办法。

第一条 凡在我校规定年限内完成各项培养要求,通过毕业资格审核的研究生,均按照本办法进行论文答辩与学位申请。

第二条 我校分上、下半年两次接受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和学位申请。(免费师范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人员,申请时间另行安排。)

第三条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应由各专业指导教师共同提出,并填写《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审批表》,报培养单位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批准后,在各单位网站公布。在答辩前五天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校学位办”)备案。

第四条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

(一)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3或5人组成,成员应是具有副教授(或相当职称)及以上职称的与论文作者研究方向相同或相近的专家,其中至少包括1位校外专家。论文指导教师不能做为答辩委员会委员。

(二)答辩委员会设主席1人,负责主持论文答辩工作。第五条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

(一)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或7人组成,成员应是具有教授或相当职称(或副高级职称的博士生导师)的与论文作者研究方向相同或相近的专家。博士生导师应不少于2/3。校外专家不少于2人,论文指导教师不能做为答辩委员会委员。

(二)答辩委员会设主席1人,负责主持论文答辩工作。

第六条 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需另设答辩秘书1人。答辩秘书应由具有硕士学位或中级以上职称者担任。

第七条 答辩秘书应在论文答辩前一周将学位论文送交答辩委员会委员。答辩前三天,将答辩公告张贴在学校或各单位的公告栏等醒目处。

第八条 答辩人须填写《东北师范大学申请授予硕士学位审批表》(或《东北师范大学申请授予博士学位审批表》,以下简称《学位审批表》),答辩前送交答辩秘书。

第九条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人陈述及回答提问时间不得少于20分钟;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人陈述及回答提问时间不得少于50分钟。

第十条 学位论文答辩程序

(一)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论文答辩人姓名及学位论文题目;

(二)答辩秘书宣读答辩人学位论文评阅意见书;

(三)答辩人向答辩委员会介绍本人执行培养计划、进行课程学习、从事科学研究、撰写学位论文情况,重点介绍学位论文的主要内容,着重阐述自己的见解和需要补充说明的问题。

(四)答辩委员会成员及列席人员提出问题,论文答辩人当时即对问题做出回答;

(五)答辩会休会;

(六)答辩委员会举行会议(其他人回避),会议内容如下: 1.评议答辩人是否达到学位条例中规定的相应学位的学术水平; 2.答辩委员会形成对论文的评议意见并写出评语;

3.答辩委员会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对是否同意建议授予相应学位做出表决。表决采取不记名投票方式,经全体委员2/3及以上同意方为通过。答辩委员会决议须经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字后生效;

(七)答辩会复会,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语及决议结果;

(八)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答辩委员会会议结束。

答辩秘书对答辩程序、委员的提问、答辩人的回答以及答辩委员会的评议等情况作详细记录。答辩记录用于各分委员会讨论建议授予学位时使用。会议结束后,由答辩秘书整理好相关材料,交至培养单位研究生秘书。

第十一条 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申请人,应根据答辩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对学位论文进行修改完善。指导教师对修改后的学位论文进行审定,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论文最终定稿电子版交培养单位研究生秘书。研究生秘书按照《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检测办法》进行论文检测。检测结束后,研究生秘书将检测结果、学位论文答辩材料上报培养单位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第十二条 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委员对经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做出建议授予学位的申请人进行审查,采取不记名方式表决,会议要有全体委员2/3及以上出席方为有效。经到会委员2/3及以上同意(且同意人数应超过全体委员半数)方为通过。研究生秘书将建议授予学位申请人的《学位审批表》(一式两份)、《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学位授予审核报告书》报校学位办。

第十三条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对建议授予学位申请人进行审批,会议要有全体委员2/3及以上出席方为有效。采取不记名方式表决,经全体委员半数以上同意者为通过,作出授予或不授予学位申请人相应学位的决定。

第十四条 学位论文答辩必须在东北师范大学校内进行。

第十五条 学位论文评阅、答辩、学位授予等过程中未通过者,经相应的组织机构同意,硕士研究生可在一年内(或最长修业年限内,以先达到日期为准)修改论文,重新答辩一次。博士研究生可在二年内(或最长修业年限内,以先达到日期为准)修改论文,重新答辩一次。再次学位申请未通过者,则不再受理其学位申请。

双学位实施办法 篇5

研究生学位论文课题论证报告工作实施办法

(2005年8月制定)

根据学校博士生培养方案、硕士生培养方案,为了做好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切实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课题论证报告制度的落实,特制订本办法。研究生课题论证报告包括选题、课题论证报告与考核、审核等三个阶段。

一、学位论文选题

研究生在进入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前,应在导师指导下,充分调查研究,开展选题论证,确定学位论文题目。

(一)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原则

1、选题应属于所在学科的研究方向,及其相关交叉学科研究方向范畴。

2、选题应对科学技术进步、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或应用价值,或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3、选题应研究目标明确,工作量适当,有一定的先进性和一定的科学或技术难度。工学门类学科的硕士论文一般应有实验、验证或硬件实物;其他门类学科的硕士论文一般应有调查数据、案例分析、软件演示、硬件实物、验证或理论证明。

4、选题应充分考虑研究经费、仪器设备、试验条件等方面因素。

5、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参照上述原则,并注意充分结合工程实践问题。

(二)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原则

1、选题应属于所在学科的研究方向,及其相关交叉学科研究方向范畴。

2、选题在理论上应居于学科前沿,具有较大科学技术意义;在学科、专业领域方面属于学术研究或工程应用研究的前沿;研究工作应对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国家经济建设或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预期可取得创造性的成果。博士生学位论文选题应提倡学科交叉与渗透。

3、选题应研究目标明确,工作量饱满,具有较大的科学技术难度。工学门类学科的博士学位论文应包括理论分析、实验研究或工程验证等,其他门类学科的博士学位论文应有调查数据、案例分析、软件演示、硬件实物、验证、理论证明或应用等。

4、选题应充分考虑研究经费、仪器设备、试验条件等方面因素。

5、为科研机构和企业在职培养的工程类型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参照上述原则,并注意充分结合重大工程实践问题。

二、学位论文课题论证报告与考核

1、课题论证报告内容

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根据选题原则,在调查研究、文献查询、理论分析以及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形成书面的课题论证报告,硕士学位论文课题论证报告一般在8000字左右(含文献综述),博士学位论文课题论证报告一般在13000字左右(含文献综述),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选题名称

应少于25个汉字并确切地反映论文工作的研究内容和内涵。

(2)选题立论依据

包括研究论题的来源、研究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的技术现状分析。(3)研究方案

主要包括具体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预期研究成果、研究内容的创新性或新颖性;研究计划和进度等方面内容,并逐一进行论证。硕士学位论文的工作要有创新点或新颖性,博士学位论文在所研究领域要有系统的创新性或创造性。(4)研究基础

主要包括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课题研究现有的基础和已具备的实验条件,可能遇到的困难或问题和拟解决的途径和措施等内容,并逐一进行阐述。

(5)研究经费预算与来源(含支持本课题的项目编号)。

(6)参考文献

课题论证报告应有数量较充足的国内外参考文献。硕士学位论文选题论证报告应有20篇以上,博士学位论文选题论证报告应有50篇以上。参考文献应是学术会议论文、学位论文、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刊物论文、书籍、专利资料,公开的政府法规文件等文献资料。内部资料、内部研究报告、非公开的领导讲话、网络文献资料等不具有长期论据效力的文献资料及涉密文献资料,不能作为参考文献。

(7)文献综述

硕士课题论证报告应包括不少于6000字的文献综述,博士课题论证报告应包括不少于10000字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主要反映课题所研究领域国内外最新发展动向,最新研究方法,对研究方法进行了分析对比,找出存在的问题,为课题研究奠定基础。

2、课题论证报告会

(1)课题论证报告会时间

研究生应于中期考核之前举行课题论证报告会,课题论证报告会具体时间由系(所)安排确定,并向学院备案。必要时校、院教学督导小组成员可列席会议,督查课题论证报告工作。

(2)课题论证报告会的组织

研究生课题论证报告会由学科所在系、所或室具体组织,课题论证报告会应公开进行。按学科或学科方向,成立以学科(学术)带头人为组长的专家小组,小组成员一般应由本学科5名左右的研究生导师组成(博士生课题论证报告会专家组成员中至少要有2名博士生导师),研究生的导师必须参加课题论证报告会。必要时可聘请其他有关学科的专家参加;对于联合培养的研究生,一般应邀请联合培养单位的同行专家参加。

课题论证报告会采取研究生本人报告和专家质疑、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生应在开会前向专家小组提交选题论证报告文稿。报告时间一般为:硕士生20分钟左右,博士生30分钟左右。

3、课题论证报告评审与考核

专家组应对研究生拟定的选题名称、选题立论依据、研究方案、研究基础、研究计划参考文献等方面进行评审,提出建议和修改意见,并作出通过、修改后通过或不通过等总体考核结论。

4、非全日制专业学位论文、为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在职培养的研究生论文课题论证报告参照上述规定执行,开题时间可适当延迟。原则上应在校内进行。若需在校外教学点进行的,应经学院批准,并报研究生院备案。

三、课题论证报告审核

1、对获得专家组考核“通过”的课题论证报告,硕士生正式填写《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课题论证报告》,博士生正式填写《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课题论证报告》,经导师、系审核,学院批准后,报研究生院备案。

2、对获得专家组考核“修改后通过”的课题论证报告,研究生应根据课题论证报告会上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课题报告内容进行修改、补充,并写出“修改说明”,连同修改后的课题论证报告一并提交导师,经导师同意并在“修改说明”上签署意见后,正式填写《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课题论证报告》或《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课题论证报告》,由导师、系审核,学院批准后,报研究生院备案。

3、对专家组考核“不通过”的课题论证报告,须在规定时间内(硕士生1-2个月,博士生半年)进行重大修改后重新举行课题论证报告会。重新举行的课题论证报告仍未通过者,由学院按学校《研究生学籍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提出处理意见,报研究生院处理。

四、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的变更

1.课题论证报告获得批准后,研究生应按计划进行学位论文工作,一般不得更改学位论文的题目和研究内容。

2、如确有特殊原因需对学位论文研究内容进行更改,应由研究生填写《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内容更改申请表》,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系审核和学院批准后,可按照本办法重新进行开题,并报研究生院备案。

3、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内容更改后,应保证足够的论文研究工作时间,并确保论文质量。硕士生应保证不少于9个月的论文研究工作时间;博士生应保证不少于1.5年的论文研究工作时间。

双学位实施办法 篇6

中矿大学科字„2016‟2号

关于印发《中国矿业大学博士、硕士学位

授权点动态调整实施办法》的通知

各学院、部、处、室,各有关单位:

为凝炼学科方向,优化学科布局,构建科学的学位授权体系,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开展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和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动态调整工作的通知》(学位[2015] 40号)和江苏省学位办《关于印发<江苏省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苏学位字[2015] 5号)等文件精神,学校制定了《中国矿业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实施办法》,经2016年4月27日校务会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中国矿业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实施 办法

中国矿业大学 2016年4月29日

中国矿业大学校长办公室 2016年4月29日印发

向学校提出调整申请。

第十三条 校内公示。凡中国矿业大学南、北两地共同招生的学位授权点,需在南、北两地公示并及时处理异议。

第十四条 同行专家评议。学校聘请校内外专家(总数不少于5人,外单位不少于 1/3)组成专家组,对拟撤销学位授权点做出“合格”或“不合格”评议结论,并对该学位点提出“撤销”或“保留”建议;对拟增列的学位点提出是否“新增”建议。

第十五条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根据各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情况及同行专家评议意见,认真审议后做出“合格”、“不合格”结论,并做出“撤销”、“保留”、“新增”决定。

第十六条 校务会决议。校务会根据学科和研究生教育发展需要、学位点评估结果及全校申请增列学位点实际情况做出“撤销”、“新增”学位授权点的决定。

第十七条 上报材料。将撤销和增列的学位点以及有关材料报江苏省学位委员会,并报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

第五章 被撤销学位点的有限权限

第十八条 按本办法撤销的学位授权点在 3年内实行有限授权,在有限授权期内停止招生,但保留对已招收研究生的学位授予权;3 年期满后完全撤销授权,未毕业研究生根据学科相关性与个人意愿,转至其他学位授权点培养并授予学位。

双学位实施办法 篇7

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多类型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增强研究生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加快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优化的步伐, 2009年, 教育部下发了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通知[1]。通知中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做出了总体要求, 其中“建立健全双导师制”作为一项重要建设内容在实际落实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 比如“双导师制”中的企业导师从何而来、如何发挥校外导师的作用、与校内导师如何进行分工与配合等。

二、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的内涵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的提出是由其培养目标和不同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独特的培养模式所决定。在培养目标方面,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则是培养开展应用性研究的实干家。课程设置方面,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则以实际应用为导向, 以职业需求为目标, 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 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 更加侧重实习实践环节。在导师指导方面,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除了在校集中上课外, 至少还有一年的时间实习实践, 以促进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在学术论文方面, 学术性研究生突出理论性和专业性, 而全日制研究生则要突出应用性和综合性[2]。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培养过程中对实践教学的特殊要求不仅催生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 并且对他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在培养过程中校内导师以教授理论知识、学术指导为主, 而校外导师则以培养技能, 指导实践为主。校内外导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取长补短, 共同承担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重任。

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培养单位思想上不重视校外导师的作用。

国家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 调整研究生教育结构, 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 其主要培养目标是培养高层次应用人才, 即面向广大企业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 所以才要求在培养模式上要建立“双导师制”。从国家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的来看, 我认为“双导师制”中的校外导师在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不亚于校内导师, 甚至要比校内导师更重要。因为有资格作为校外导师的都是行业企业中的高层管理和高级工程师, 他们对行业的发展起着领航作用, 掌握着行业的核心技术, 所以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甚至就业至关重要。但目前各高校对校外导师的落实工作还不够重视, 大多只流于形式。

2. 校外导师选聘困难。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主体是高等院校, 教育部对培养单位提出了具体的培养要求和各种约束条件, 但对“双导师制”中的校外导师选聘对应行业企业却没有任何制约文件。即双导师制的校外导师要全靠培养单位与行业企业的平时积累的合作关系去解决, 而高校对企业没有任何约束能力, 无形中增加了校外导师的选聘难度。

3. 校企之间在“双导师制”建设上缺乏科学合理的合作机制。

目前, 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这个问题上, 校企之间的合作方式仅仅局限于学校从科研合作单位聘任校外导师, 那么校外导师的管理、对学生的指导、考核、报酬等一系列问题都没有得到落实。校企之间缺乏从管理层面、技术层面、制度层面、人员配备等方面的合作机制, 来共同约束双方的合作协议, 明确双方在全日制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责任义务, 这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落实“双导师制”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4. 校外导师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指导作用。

目前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为了完成教育部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双导师制的要求, 都积极为学生配备了校外导师。单这些校外导师在培养过程中大多数只是“挂名导师”, 根本不指导学生, 即不能起到我们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求中校外导师的作用。

四、落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的具体实施方案

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在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要高度重视“双导师制”的落实。

培养单位要充分认识到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是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着力调整研究生培养结构, 重视专业学位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要深刻理解“双导师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意义, 利用校企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双导师制”打下基础。

2. 积极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或研究生工作站, 解决校外导师的选聘问题。

高校应利用与行业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 积极在行业企业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或研究生工作站, 通过双方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 实现校企“产、学、研”的结合。培养单位应强化校企联合培养意识, 加大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投入, 使企业充分认识到这是一场互利双惠的合作。学校应充分了解企业对学校的技术需求和合作需求, 真正做到服务好企业发展。联合培养基地和研究生工作站的成立, 将为校企双方导师构建一个较好的沟通平台。如果“双导师制”这一培养模式得到校企双方的支持, 许多困难将迎刃而解, “双导师制”才能得到真正落实且是有意义的落实。

3. 建立科学的合作机制, 来共同约束校企双方。

我认为学校和企业之间应一下几个方面建立完善的合作机制: (1) 管理机构的设置。学校应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来负责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与企业联合培养基地的联系, 该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与具体学科建设单位共同攻关, 联系企业建立联合培养基地或研究生工作站, 同时负责拟定相关合作协议和管理文件。平时负责联合培养基地和学校之间的就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沟通。企业单位也要派专人负责联合培养基地的日常工作, 如合作文件的拟定, 导师推荐、管理, 学生的日常管理等工作。 (2) 通过互相的技术支持, 加强校内外导师的沟通来强化“双导师制”建设。通过以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为载体, 加强校内外导师的沟通, 从研究生选题, 甚至上课开始就让校外导师参与进来。校内导师可利用企业委托科研课题来为学生选题;企业导师也可以根据行业发展需要, 给学生拟定课题;通过工程硕士这根桥梁, 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 最终使学生成为合作的受益者。 (3) 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古语云“无规矩不成方圆”, 任何新生事物, 如果没有制度的约束就不能健康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建设同样需要制度的支持和约束。双导师制实现了导师之间、师生之间的优化组合, 但需要通过研究生教育培养全过程的评估监督才能不断完善和发展[3]。我认为从学校层面对双导师制应建立以下几个制度:双导师制的选聘制度、双导师制的日常管理制度 (授课、指导实习、论文过程) 、双导师制的酬劳制度、双导师制的指导质量监督制度。通过建立完善的导师管理制度来激励同时又约束校内外导师的指导行为, 从而促进双导师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4) 充分发挥校外导师的指导作用。通过激励制度建设来充分发挥校外导师的作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以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培养为目标, 所以从其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建设就应该充分体现这一点。那么培养方案中的应用性基础课程完全可以由校外导师在企业来完成, 同时授课可以和实践锻炼相结合, 既完成了课堂教学又完成了实践教学。后期的选题、开题、论文指导、答辩都要校外导师参与进来。相信结合工程实际的论文质量肯定要比只坐在电脑前通过查资料来完成的论文质量高。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不久将成为研究生培养的主力军, 校企双方都应该抓住机遇, 利用“双导师制”的建设机会共谋发展:学校可以进一步密切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图谋学校的发展;企业同样也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储备高层次人才, 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只有校企双方都认识到了这一点,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双导师制”才能真正落实。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教育部关于做好2009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工作的通知[Z].教发[2009]6号.

双学位实施办法 篇8

各二级单位:

现将《中南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南大学

二〇一二年七月六日

主题词:临床医学研究生办法通知

抄送:各二级党组织、党群部门。

中南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条根据《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6号)和《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教高〔2012〕7号)、中南大学《关于进一步推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工作的通知》(中大研字〔2012〕18号)等文件精神,为切实做好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合工作,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遵循研究生招生和住院医师招录相结合,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专业学位授予标准与临床医师准入标准有机衔接,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专业学位证书授予与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颁发有机结合的原则。优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结构,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革人才培养

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法,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加强临床实践教学能力建设,建设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立满足国家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认证标准的、与国际医学教育实质等效的、具有中南湘雅特色的高层次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世界一流和高水平医学院建设。

第三条本实施办法中的“临床医学”包括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西医结合。

第四条授予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的标准: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团结协作,身体健康,愿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临床医学事业而献身;

(二)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本学科(指二级学科,内科与外科分别不少于3个三级学科,以下同)领域内的常见病,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第一阶段培训结束时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和《执业医师资格证书》;

(三)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

(四)能结合临床实际,学习并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完成一篇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五)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第五条临床医学硕士招生对象为临床医学、中医学和口腔医学等相关专业的全日制本科毕业生,报考专业应与本科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不接受已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的往届本科毕业生报考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已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的往届本科毕业生可以报考临床医学硕士学术学位研究生。

第六条临床医学硕士生实行弹性学制,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

第七条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入校后先集中学习公共课程和基础理论课程2个月;2个月后进入培训医院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业课程学习,结合进行科研能力训练和学位论文工作。

研究生在临床科研能力训练中掌握循证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学会文献检索、收集资料、数据处理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临床科研能力与分析能力,完成学位论文。

第八条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基础理论课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公共科目相结合;专业课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中规定的专业理论课相结合。

第九条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的要求,进行临床技能训练,完成规定的临床培训轮转,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所规定的各科出科考核、年

度考核和结业综合考核。

第十条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要求:

(一)学位论文类型可以为含文献综述的病例分析报告,或临床应用研究论文;

(二)学位论文应紧密结合临床实际,以总结临床实践经验为主;

(三)学位论文应表明申请人已经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十一条申请学位资格。申请人完成学校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要求,完成第一阶段培养和学位论文答辩,具有《医师资格证书》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可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第十二条优秀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毕业研究生经综合选拔,可以推荐免试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不能申请硕博连读和提前攻博。

第十三条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参加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获得执业医师资格。在最长学习年限内仍未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者,将取消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的资格。

第十四条研究生院、临床医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负责研究生的招生、课程教学的组织与考核、培养环节管理、学位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工作。临床医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负责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安排及研究生日常管理。

第十五条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按学校要求进行出科考核、年度考核、结业综合考核,医院管理处负责《中南大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的办理和发放工作。

第十六条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纳入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范围,享受国家、学校和医院对研究生的奖学金、助医补贴等。

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办法 篇9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为保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做好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其暂行实施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中的学位授权点是指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的可以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

第三条 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是我国学位授权审核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6年进行一轮,获得学位授权满6年的学术学位授权点和专业学位授权点,均须进行合格评估。

第四条 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分为学位授予单位自我评估和教育行政部门随机抽评两个阶段,以学位授予单位自我评估为主。每一轮评估的前5年为自我评估阶段,最后1年为随机抽评阶段。

第五条 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遵循科学、客观、公正的原则,以人才培养为核心,重点评估研究生教育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

第六条 博士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实施,硕士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由各省级学位委员会组织实施;其中,军队系统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学位委员会组织实施。

第七条 学位授予单位自我评估为诊断式评估,是对本单位学位授权点的全面检查,着眼于发现问题,办出特色,持续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和学位授权点开展国际评估或专业资格认证。

第八条 学位授予单位自我评估可根据本单位实际,统筹学术学位授权点和专业学位授权点,自主确定评估方式。基本程序是:

(一)制订自我评估实施方案,提出本单位自我评估的基本要求。

(二)学位授权点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按照本单位自我评估基本要求组织自我评估材料。

(三)聘请外单位同行专家对学位授权点进行评议,提出诊断式评议意见。专业学位授权点评议专家应有部分行业专家。

(四)学位评定委员会根据同行专家评议意见,提出各学位授权点的自我评估结果,自我评估结果分为“合格”和“不合格”。

(五)学位授予单位可根据自我评估结果,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自身发展情况,按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的有关办法申请放弃或调整部分学位授权点。

(六)学位授予单位在自我评估的基础上,按要求撰写各学位授权点的《自我评估总结报告》,并在指定的信息平台上向社会公开。

第九条 教育行政部门随机抽评是在学位授予单位自我评估的基础上,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学位授权点进行评估。抽评比例一般不低于各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的20%,覆盖所有的学位授予单位。抽评材料为学位授予单位自我评估公开材料,从信息平台上直接调取。

抽评采用通讯评议的方式进行,个别学位授权点可进行专家实地评估。博士学位授权点的评议专家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和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专家;硕士学位授权点的评议专家,由各省级学位委员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学位委员会自行确定。评议实行本单位专家回避制。

第十条 评估结果的认定。

(一)随机抽评的学位授权点按专家评议意见认定。即:1/3(含1/3)至1/2(不含1/2)的参评专家认为“不合格”的学位授权点属于限期整改的学位授权点;1/2(含1/2)以上的参评专家认为“不合格”的学位授权点属于不合格学位授权点;其它学位授权点属于合格学位授权点。

(二)未抽评的学位授权点按学位授予单位自我评估结果认定。自我评估为“合格”的学位授权点属于合格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为“不合格”的学位授权点属于限期整改的学位授权点。

(三)未开展自我评估的学位授权点视为自动放弃学位授权,按不合格学位授权点认定。

第十一条 省级学位委员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学位委员会将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结果和处理意见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

第十二条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根据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结果和处理意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十八条之规定,分别做出限期整改或撤销学位授权的处理决定。处理决定向社会公开。

第十三条 撤销授权的学位授权点,5年内不得申请学位授权,其在学研究生可按原渠道完成学位授予。

第十四条 新增学位授权点获得学位授权满3年后,须接受专项合格评估。专项合格评估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统一组织,委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

评议组和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实施。评估结果按本办法第十条和第十二条之规定进行认定和处理。

第十五条 学位授予单位要保证自我评估材料的真实可信,对公开材料存在弄虚作假的学位授权点,将直接列为限期整改的学位授权点,对严重作假行为,将撤销学位授权。

第十六条 各有关单位、组织、专家和人员应严格遵守评估纪律,坚决排除非学术因素的干扰,对在评估活动中存在违纪行为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据有关法规严肃处理。

第十七条 省级学位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学位委员会和学位授予单位,可根据本办法制订相应的实施细则。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为保证学位授予质量,做好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工作,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博士学位论文抽检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实施,硕士学位论文抽检由各省级学位委员会组织实施;其中,军队系统学位论文抽检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学位委员会组织实施。

第三条 学位论文抽检每年进行一次,抽检范围为上一学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论文,博士学位论文的抽检比例为10%左右,硕士学位论文的抽检比例为5%左右。

第四条 博士学位论文抽检从国家图书馆直接调取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的抽取方式,由各省级学位委员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学位委员会自行确定。

第五条 按照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分别制订博士学位论文评议要素和硕士论文评议要素。

第六条 每篇抽检的学位论文送3位同行专家进行评议,专家按照不同学位类型的要求对论文提出评议意见。

第七条 3位专家中有2位以上(含2位)专家评议意见为“不合格”的学位论文,将认定为“存在问题学位论文”。

第八条 3位专家中有1位专家评议意见为“不合格”的学位论文,将再送2位同行专家进行复议。2位复议专家中有1位以上(含1位)专家评议意见为“不合格”的学位论文,将认定为“存在问题学位论文”。

第九条 专家评议意见由各级抽检部门向学位授予单位反馈。硕士学位论文抽检的专家评议意见还应同时报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

第十条 学位论文抽检专家评议意见的使用。

(一)学位论文抽检专家评议意见以适当方式公开。

(二)对连续2年均有“存在问题学位论文”,且比例较高或篇数较多的学位授予单位,进行质量约谈。

(三)在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中,将学位论文抽检结果作为重要指标,对连续多年出现“存在问题学位论文”的学位授权点,依据有关程序,做出限期整改或撤销学位授权的处理。

(四)学位授予单位应将学位论文抽检专家评议意见,作为本单位导师招生资格确定、研究生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

第十一条 学位论文抽检坚决排除非学术因素的干扰,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以任何方式干扰抽检工作的正常进行,参与评议工作的专家要公正公平,独立客观地完成评议工作。

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暂行办法 篇10

第一条为进一步提高我院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切实做好我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积极参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我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在院学位评定委员会领导下,由学位办公室负责组织进行。学位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

一、制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的暂行办法等规定;

二、根据相关规定部署评选工作;

三、组织院学位评定委员会进行复评和审定工作;

四、接受和处理对评选结果的异议事项;

五、研究处理评选工作中的其他问题。

第三条我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的原则是:科学公正、注重创新、严格筛选、宁缺毋滥。

第四条我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标准是:

一、选题为本学科前沿,有重要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

二、理论观点正确,理论或方法有创新,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或应用价值与前景;

三、资料翔实,逻辑严谨,文字流畅,表达确当,无学术不端行为。

第五条参评范围:当年决定授予博士学位者的学位论文;但不接受以下作者的申请:答辩前已获得副高以上职称(含副高)的,攻博期间在本学科高水平期刊未发表过学术论文(要求第一作者或除导师之外的第一作者)的。

第六条每我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奖篇数,参照全国和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推荐篇数。根据全国和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结果,我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奖等级分为:一等奖(获当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二等奖(获当年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或为当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三等奖(其余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第七条每年6月初,各系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本系当年建议授予博士学位人员名单时,初选参评我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推荐名单(各系制定初选办法)。各系原则上报1篇,如报多篇,必须排序。被推荐人提交的材料见当年学位办的通知。

第八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复评各系学位评定委员会初选的参评我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推荐名单,经无记名投票,按得票多少(须获与会委员2/3及以上同意)分别排序选定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并根据国家和北京市分配的推荐名额确定我院参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推荐名单。

第九条相关系向学位办报送参评全国和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被推荐者的申请材料,具体要求见下一年学位办的通知。

第十条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公布后,我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公示15日;若无异议,院长办公会议正式批准获奖者名单,研究生院向作者及导师分别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并对相关系进行表彰和奖励。

第十一条对已批准的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如发现并证实有剽窃作假等严重问题,我院将撤消相关奖励并予以公布。

对学位论文评阅意见的处理办法 篇11

学位论文的盲审意见返回后,研究生处及时返给院(系),院(系)应及时转给相应的导师。由院(系)安排评审的评阅意见也应及时转给导师,同时将评阅结果为“不同意参加论文答辩”的评阅意见书原件交到研究生处。论文评阅结果的处理办法如下:

1、“同意参加论文答辩”:可参加论文答辩。如评阅意见中有修改的建议,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对论文进行修改。

2、“修改后参加答辩”: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对论文进行修改后,方可进行答辩。

3、“不同意参加论文答辩”:①如有两份以上(含两份)的结果都为“不同意参加论文答辩”,则不能参加本次答辩,论文经修改在半年后按规定份数重新送审(全部外审),全部合格后方可参加答辩;②如有一份的结果为“不同意参加论文答辩”,论文经修改后由研究生处增聘一位评阅人(外单位),如增聘的评阅人也持否定意见,则不能参加本次答辩,论文经修改在半年后按规定份数重新送审,全部合格后方可参加答辩。因论文再次送审而不能及时参加答辩的将推迟到半年或一年后答辩。

如导师对修改的建议持有异议,可不进行修改,但必须在答辩时向答辩委员会说明理由。学位论文第一次评审的费用由各院(系)承担,学位论文第二次和第三次送审造成的费用由学生自己承担。

研究生处

双学位实施办法 篇12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毕业考核及学位论文答辩暂行办法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关于下达〈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的通知》([1998]6号文件)及《山东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实施细则》的精神,现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考核及论文答辩做如下规定:

一、凡按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及个人培养计划完成规定学习内容,通过学位课考试、临床转科考核、阶段考核和专科训练,完成学位论文的临床研究生,均可向所在学位分委员会提出临床能力毕业考核及学位论文答辩申请。

二、按学科专业组成考核答辩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硕士考核答辩委员会由5位临床医学学科副教授或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专家(至少含临床医学硕士生导师2名)组成,委员会组成名单由所在学科专业提出,委员会主席一般由科主任(硕士生导师)担任;硕士论文评阅人需2名,其中1名应是校外专家(不参加考核答辩),另1名为委员会成员,应为硕士生导师。博士考核答辩委员会由5-7位临床医学学科教授或主任医师职称的专家(含临床医学博士生导师和外单位专家2名)组成;在委员会中聘请2位有关学科的专家(其中1名为校外专家,1名应为博士生导师)兼作论文评阅人;委员会主席由校外专家或论文评阅人(应为博士生导师)担任。以上需经所在单位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

三、硕士、博士生导师不参加考核答辩,但应列席会议,介绍学生情况。

四、在组织博士生临床技能毕业考核及学位论文答辩前1个月,博士学位申请人的临床工作总结和学位论文须进行同行专家评议,同行评议通过后再送论文评阅人。同行评议专家和论文评阅人应对博士生的临床工作能力和学位论文写出详细评语,供委员会参考。论文评议人或评阅人中有1人认为博士生临床工作能力或学位论文未达到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标准者,不能组织临床技能毕业考核和学位论文答辩;经半年补充工作或修改论文后,可再次提出申请;如再次申请,经论文评议、评阅仍未达到标准者,即中止学业。

五、临床能力毕业考核办法

(一)考核时间确定后,所在教研室(科室)应为考核做准备工作。为硕士研究生准备的病人应符合考核高年住院医师的标准;为博士生准备的病人应符合考核初年主治医师的标准。

(二)临床能力毕业考核包括临床技能考核及病例答辩。研究生通过接诊病人,辅助诊疗技术操作,对辅助检查结果出诊断报告等,做出诊断及治疗;手术学科考核手术的基本操作技能。

(三)考核答辩会程序,由研究生宣读病例分析报告,委员会进行提问,研究生答辩。委员会有权抽查研究生既往诊治过的病历,并就其审查内容进行提问,研究生解答。

(四)委员会按照临床能力考核评定表,逐项进行无记名评分。委员会委员所评的平均分数为研究生临床能力毕业考核成绩,成绩达到80分为合格。

六、临床医学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方式与科学学位研究生相同。

七、临床医学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毕业考核及学位论文答辩程序(一)由委员会主席主持临床能力毕业考核 1.综合考核研究生诊治病人的临床技能。2.进行病例报告和病例答辩。

3.按临床能力毕业考核评定标准评定成绩。(二)由委员会主席主持论文答辩 1.由秘书介绍答辩委员会主席、委员。

2.由导师介绍研究生简历、培养情况、科研能力、外语水平等。3.由秘书汇报研究生临床技能考核情况。

4.研究生报告论文摘要(硕士生不少于30分钟,博士生不少于40分钟)。

5.委员会委员提问,研究生回答问题(硕士生不少于30分钟,博士生不少于40分钟)。6.答辩委员会委员、听众提出问题并与答辩研究生展开辩论(硕士生至少30分钟、博士生至少40分钟);

7.论文评阅人宣读评阅意见,秘书宣读博士生论文同行评议综合意见。8.休会15分钟。(三)委员会另举行评议会

1.委员会主席组织对论文和答辩情况进行评议。2.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对论文和答辩情况进行评定。

3.对临床考核和论文做出总体评价,写出评语。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提出是否授予学位的建议。

申请人临床能力考核合格(80分以上),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及格以上),委员会经无记名投票,全体委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可做出建议授予临床医学硕士或博士专业学位的决议。

申请人若临床能力考核和学位论文答辩中有1项未通过,委员会应做出是否同意在半年内重新考核或答辩1次的决议。

申请人临床能力考核和学位论文答辩均未通过,委员会应做出不授予临床医学硕士或博士专业学位的决议。

上一篇:学生写给家长的感谢信格式下一篇:市政资料员岗位职责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