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修与双学位(精选6篇)
辅修与双学位 篇1
改革开放以来, 大学教学制度体系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变革最为深刻的领域。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 飞速发展的经济对高等教育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趋势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在社会人才领域中呼声日盛, 我国高等院校在适应新的情况、顺应时代发展中, 逐步向灵活多样的现代教学运行机制过渡。其中辅修 (副修) 与双学位制度的具体实施, 彻底改变了原先僵硬的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使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开始走向灵活而富有弹性。
一、20世纪80年代辅修与双学位制在我国的试行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80年代末, 高校课程与教学改革开始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1]。1983年前后, 学分制由部分重点大学扩展到非重点大学, 由综合院校扩大到非综合院校。1985年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 “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制度, 提高教学质量, 是一项十分重要而迫切的任务。高等学校要针对现存弊端, 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的实验……实行学分制和双学位制等”。在此情况下, 一些试行学分制较早的高校开始向教学管理制度综合改革前进, 尝试建立辅修与双学位制。
武汉大学是当时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先锋。经教育部 (国家教委) 批准, 武汉大学于1983年正式出台了辅修制与双学位制度[2]。新制度在引导学生学好本专业的同时, 鼓励学生定向选修另一专业作为辅修专业, 规定学生在满足主修专业毕业和学位要求的前提下, 达到辅修专业学分要求的, 学校颁发辅修专业证书;达到辅修专业学位授予要求的, 学校授予双学士学位。在当时, 武汉大学实行的辅修制和双学位制与该校同时实施的学分制、插班生制、导师制、贷学金制等其他制度一起, 对于有效利用教育教学资源, 拓宽学生知识面, 培养多学科、复合型人才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随后, 一批部委属重点院校纷纷尝试这一制度。据《中国教育报》报道, 清华大学自1985年春季学期起, 着手抓教学改革, 学校放宽专业口径, 适当模糊专业界限, 试行专业交叉, 为优秀学生攻读双学士学位提供了条件 (1) 。南京大学也于1985年2月在本科生中实行主、辅修与双学位制, 提倡文理结合, 引理入文, 鼓励数学、物理、天文、计算机等类学生选择经济、法律、图书馆等专业作为辅修专业或修读第二学位 (2) 。北京航空学院在1985年入学的新生中试行全面加权学分制, 提前修满规定的学分者, 可修双学士学位 (3) 。与此同时, 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等一批重点大学相继出台了辅修与双学位制。试点高校普遍认为, 辅修与双学位制度改革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创造条件让优秀学生脱颖而出[3]。
回顾20世纪80年代辅修与双学位制在我国的试行, 可以看到, 该制度的实施是我国一批重点大学主动应对形势发展, 针对当时学科专业限制过死、过窄、过专的问题而采取的一项尝试, 改革使得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由原先的僵硬单一开始走向灵活而富有弹性, 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专长发展自己的优势, 学校也能够不拘一格地因材施教, 培养出各类不同规格的人才。改革也使得学分制在替代学年制后逐渐显示出一定的优越性, 市场因素开始进入高校专业设置和教学机制改革的视野。
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辅修与双学位制的改革走向
1993年11月, 李岚清副总理与南京部分高校领导座谈, 提出了要逐步探索将学年制改为学分制的意见, 坚定了高校推进辅修与双学位制改革的信心。1995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使得实施和深化教学改革再次成为20世纪90年代高校改革的热点, 以完善学分制、推进辅修制与学位制为主要内容的教学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向深入发展。总体来看, 9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辅修与双学位制的改革走向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 由综合院校向单科院校延伸, 从重点院校向普通院校扩展。
对于单科院校而言, 要培养出“宽口径、厚基础”的复合型人才, 减少和消除单一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 其前提条件是要丰富和创建多学科的教育资源。但是, 由于实行主、辅修与双学位制必然涉及专业设置、主修与辅修的关系、辅修教学运行等一系列问题, 这在当时学分制尚未完善的前提中, 必然会遇到较大的困难。尽管困难和矛盾重重, 但是高校还是表现出了较大的热情, 一些单科型高校主动加大工作力度, 积极调整办学结构, 丰富学科与专业设置, 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北京外国语大学在1999年正式出台辅修与双学位制之前,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起, 不断创办新的学科专业, 相继建立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外交学、法律、新闻与传播、对外汉语和汉语言文学等本科专业。这些新学科专业的开办, 不仅初步建立起了复合学科的教学和科研体系, 初步实现了由单科型大学向多科型外国语大学的战略转型, 而且为开设辅修或双学位专业提供了多学科专业的教育资源[4]。同样, 西南农业大学于1993年开始试行主辅修制[5]。为此学校根据农科专业的特点, 挖掘基础较强的专业办学潜力, 开设了计算机应用、现代经济管理、贸易经济、外贸英语、市场营销、室内装饰、应用心理学、电算化会计、法语、德语等10个辅修专业, 弥补农科学生计算机应用、经济管理、行政管理以及认识调节自我、协调各种社会关系等方面知识与能力的不足, 满足了学生渴求改善知识结构、增强社会适应性与择业竞争力的愿望。90年代以来, 辅修与双学位制在由综合院校向单科院校延伸的同时, 也正在由重点院校逐步向普通院校扩展。至20世纪末, 辅修制或双学位制在全国大部分高校的建立成为当代高校教学制度改革的普遍举措。
2. 随着高校纷纷打破“围墙”, 校际合作成为新的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不少高校利用地缘优势, 纷纷打破“围墙”, 建立起联合办学机构, 使得部分大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选择和努力同时拥有两所高校不同专业的修读证明或学士学位证书。尽管这种办学模式还不是很普遍, 但是打破各高校的封闭式办学传统, 建立高校之间联合办学新模式, 发挥各自的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 拓宽人才培养的口径, 成为教学体制改革的新探索。
为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和增进校际资源共享, 湖北、上海和北京等地的部分院校建立起教学合作组, 相互承认学分, 使部分学生可以跨校辅修另一专业, 同时获得两所大学的学位证书。1994年湖北省武汉地区的武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五所重点大学进行了“五校联合办学”, 规定大学本科生可在五校间利用双休日, 利用各校教育教学资源和学科专业间的互补性, 在不改变各校现有体制、隶属关系和经费来源的前提下进行辅修、双学位的学习。1999年开始, “五校联合办学”进而拓展为七校联合办学[6]。与此同时, 位于上海西南片的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14所高校也组成了上海市西南片高校联合办学机构, 各成员高校之间采取开设本科生跨校辅修第二学士学位和专业的举措, 学生可以利用周末的白天或平时的晚上, 进行第二学位学习, 学习期限最长为两年[7]。在西南片高校的带动下, 2004年上海市东北片高校联合出台了《合作办学学生跨校学习管理暂行条例》, 将跨校修读辅修专业作为该协作组所提供的跨校学习形式之一[8]。在湖北、上海的影响下, 2007年北京市海淀区高校教学共同体的16所大学也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 各校共设立了46个学制为两年的辅修专业, 让更多的学生受惠于该项制度的校际合作机制[9]。
3. 在尊重学生需求基础上, 更加注重操作的人性化。
1998年3月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上, 对高级专门人才提出了“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总体要求, 确立了“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教改方针, 辅修与双学位制的实践成效得到了政府和院校的双重认可。北京大学教务部负责人认为, 主辅修制度和第二学位制度对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 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培养具有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也利于学生在毕业时拥有更多的择业机会, 在就业市场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很多用人单位把修读辅修专业和双学位的学生作为复合型人才看待, 增强了这些学生在人才市场中的竞争力[10]。
随着辅修与双学位制度成效显现, 其具体的操作办法得到了相应完善, 在尊重学生需求的基础上, 更加注重操作的人性化和选择的多样化。部分高校为了鼓励更多的学生辅修其他学科专业或攻读双学位, 适当降低了取得辅修专业证书和双学位的学分数;对于没达到辅修或双学位规定学分数的学生, 学校将保留其学籍, 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修满所需学分数, 仍然可以获得辅修或双学位证书。据调查, 目前全国高校学生攻读主辅修和双学位的模式已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一是自由模式。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个性、喜好和兴趣, 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 自由选取第二专业攻读, 完成主辅修或双学位课程教学计划。二是双休日模式。将热门的学科专业分学期在双休日开出, 学生自行听课, 避免因教室、人数等原因影响学生第一专业的学习, 让学生的学习循序渐进, 提高获得主辅修证书或双学位的成功率。三是试验班模式。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 从学科交叉的角度, 创办双学位试验班, 进行正规的全日制教学和班级化管理[2]。
总的来看,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 我国高校围绕“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辅修与双学位制方面出台了更为科学、细致和可操作的办法, 并且不同类型的高校呈现出不同的特色。以单科型为办学特色的高校较为注重强势专业与强势专业、强势专业与特色专业之间“强强联合”、“强特联合”的原则;理工科类高校则更加提倡基础学科与技术学科专业之间的互修和融合;综合类高校一以贯之地遵循学科交叉、文理渗透的原则。同时, 几乎所有高校都以加强辅修专业的管理为出发点, 纷纷将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必需的实践教学环节按辅修、双学位的学分要求, 单独制定辅修专业与双学位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基本要求以及主干课程、教学活动、实践环节的具体要求, 在严格管理的基础上, 使大学教学管理制度逐渐变得更加灵活和多样。
三、当前辅修与双学位制改革的成效、问题与对策
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高等教育的发展, 应该指出:辅修与双学位制的实行是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主动顺应形势发展, 积极借鉴国外经验, 紧密结合我国实际而进行的一项教学改革。当前辅修与双学位制作为高校吸引优质生源的一项有力举措和常规性的教学管理制度, 已经让越来越多的本科生从中受惠。这项改革无论对于社会发展, 还是学生个体发展, 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方面, 改革能缓解本科专业教育与社会融合发展之间的矛盾, 缩短长线专业和短线专业之间的距离。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 大学生的就业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由过去国家“包分配”, 转向于通过“双向选择”就职于多元化的工作单位, 这对大学毕业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新中国解放以后, 我国高等教育长期注重在单一学科和单一专业领域培养人才, 专业建设存在计划性有余而灵活性不足的问题。同时, 综合性大学不可避免地拥有较多的长线专业, 这些专业社会需求少, 见效慢, 给毕业生求职造成很大的压力。采取辅修与双学位制之后, 高校充分利用自身学科较全、门类众多的资源优势, 开设面向市场的辅修专业和辅修学位。在开设的课程中, 既注重理论基础课, 又兼顾应用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 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适当分流到辅修专业去学习, 使长线专业既减轻压力, 又适应市场需求。
另一方面, 改革能够促进学生的知识互补和能力互补,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满足不同类型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现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主动性, 学校应提供充分的条件, 使其能够自主构架知识结构。但由于目前我国仍有许多高校尚未建立完善的转换专业制度, 学校对转换专业控制比较严格, 这就给自主性学习带来了障碍。辅修制与双学位制有助于缓解学生因选择专业的盲目性而带来的问题, 如当学生对两个知识领域都有浓厚兴趣而无法取舍时;当学生希望有更多的知识背景, 以便在就业市场上拥有更强的竞争力时, 应该看到在目前制度格局下, 辅修制与双学位制不失为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它有助于打破学科专业壁垒, 逐渐淡化专业色彩, 有利于突破原有的专业性人才培养模式, 让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专长发展自身优势, 拥有更大的学习空间。
当然, 辅修与双学位制只是高校教学改革系列措施中的一项。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 如果没有其他制度的相互配套, 任何单一制度都很难完全达到制度设立时的初衷和预想的效果。事实表明, 辅修制与双学位制在运行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 需要不断完善。当前不少学校对主辅修制度尚未形成科学、规范化的管理, 缺乏对制度的研究和监控。在一些大学内部, 有些院系对主辅修制度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 担心辅修与双学位制度的实行会影响本学科和专业的利益, 也担心学生因辅修其他专业影响主修专业的学习, 因而不愿开设辅修专业。在一些已开设辅修专业的大学里, 出于就业的考虑, 一部分学生认为目前学校提供的辅修专业和学位种类不够丰富、数量也不够多, 满足不了他们的求知欲望, 同时高额的费用也成为影响学生选择辅修或双学位的因素之一。由于辅修学生的学籍隶属关系较为复杂, 学校对辅修学生的管理缺乏严格规范提供辅修专业的院系又很少对学生的学习加以有效指导, 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地处理和调节主辅修专业之间的关系, 导致部分学生不仅达不到辅修专业要求, 也影响了主修专业的学习。
针对当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该项制度改革仍需要在专业设置、质量保障和学习指导三方面继续向前推进。首先, 从对学生人性化管理的角度出发, 不断推进专业和课程建设。根据市场需要, 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辅修专业和课程, 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为具备良好的个人发展条件打下基础。其次, 加强制度研究, 形成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使制度管理更趋科学化。以保证学习质量为出发点, 对申报的辅修专业在严格进行审定的同时, 积极鼓励办学, 为教师和学生双方创造便利的教与学的条件。对学生而言, 重点在于学制和学籍管理上配套相应灵活的举措, 允许学生在弹性学制内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对教师而言, 关注教师开课的积极性, 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第三, 加强学习指导, 让学生在主修与辅修之间、在控制与自由之间保持一种合理平衡。在尽可能开设种类丰富的专业和选修课来满足学生个人的兴趣和需求的同时, 建立辅修与双学位指导体系。通过对学习可能遇到困难的提前告知, 以及通过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学生及时、规范的指导, 为学生顺利完成自主学习提供必要的指导保障。
(李莉, 南京师范大学学生处副处长、副教授, 江苏南京
210046)
参考文献
[1]陈学飞.中国高等教育50年:1949-1999[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238-240.
[2]李文鑫, 等.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 2004 (03/04) .
[3]成仓.国内几所理工科大学实行学分制经验概要[J].高等教育研究, 1985 (03) .
[4]朱红, 本科“辅修/双学位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教育:高教, 2006 (02) .
[5]葛信勇, 张隆利.实行主辅修制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 1999 (02) .
[6]华中师范大学教务处.七校联合办学[EB/OL].2007-01-16.http://ut7.ccnu.edu.cn/.
[7]上海14所高校打破“围墙”大学生可跨校辅修学位[EB/OL].[2006-10-26]http://www.cctv.com/program/qqzxb/20061026/104925.shtml.
[8]上海市东北片普通高校合作办学学生跨校学习管理暂行条例[EB/OL].jwzx.shfu.edu.cn/text/048.doc..
[9]北京16所大学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可跨校选课辅修[EB/OL].[2007-06-20].http://www.chinanews.com.cn/edu/xyztc/news/2007/06-20/961327.shtml.
[10]宋鑫, 卢晓东.北京大学辅修制度的现状与思考[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 (07) .
辅修与双学位 篇2
单 位:教务处
2011级各位同学:
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学校将在2012-2013学第二学期开设2011级双学位(双
专业)和辅修专业。现将报名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专业设置:
1、双学位(双专业)专业:工商管理(管理学学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管理学学位)、计
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学学位)、法学(法学学位)等四个专业;
2、辅修专业: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英语等五个专
业。
二、申请条件:
1、一年级所修读主要课程平均学分绩点在2.5(含2.5)以上者可申请修读双学位(双专业),2.0(含2.0)以上者可申请修读辅修专业;个人成绩请在教务管理系统上查询(信息查询——
成绩查询);
2、双学位(双专业)、辅修专业教学计划中有30%以上的课程与主修专业相同则为相近专
业。学生不能修读与主修专业相近的专业。
网上查看各专业教学计划路径:信息查询—培养计划。
3、特别注意:申请修读的专业必须与主修专业分属不同学科门类,才可取得双学位;如果
申请修读专业与主修专业属相同学科门类,则只能取得双专业毕业资格;
例如,某位同学主修通信工程专业,可取得工学学位,若申请修读工商管理双学位专业,则
可获得管理学学位,即双学位;若申请修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则只能取得计算机科学
与技术双专业毕业资格。
三、申请办法:
1、符合条件的同学请登录教务管理系统报名。
报名时间:2012年10月10日8:30--10月22日24:00。
2、每位同学只可申报一个专业,教务处将视报名情况进行录取或改报。
3、第12周,将在教务处主页和学校主页校内通知上公布双学位(双专业)和辅修专业录取
名单,请同学们注意查看。
四、收费标准:
按80元/学分缴交学费。每学期第16-19周缴交下一学期的学费,“缴交学费的通知”将在教
务处主页和学校主页校内通知栏上公布,请大家注意缴费时间。
五、学籍管理:
修读双学位(双专业)和辅修专业的学生,按照《广东工业大学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籍与学
位管理实施细则》中的“本科生修读双学位、双专业、辅修专业”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六、上课时间、地点:
所有课程均安排在双休日、在学生主修所在校区上课。
附:双学位、双专业和辅修各专业教学计划
教务处
辅修与双学位 篇3
一、什么是双学位?
双学位是指在校学生在修读主修专业获取学位证的同时, 修读了其它学科, 并也获得学位。主修学位与辅修学位为不同的学科门类, 学生在修满双学位学分 (含毕业论文、答辩) 的, 取得主修学位证的前提下, 经过学校委员会同意, 授予第二学士学位。
二、艺术生为修读双学位的目的
近年来“艺考热”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艺术生逐年递增, 艺术类市场过于饱和, 供大于求, 大学生就业难, 艺术类大学生就业更难。随着社会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 社会对于人才的知识结构多元化日益强烈, 拥有复合知识结构的高素质人才是社会需求的趋势, 修读双学位, 是艺术生一个发展自我、充实自我的机会, 从艺术类第一专业向双学位第二专业实现知识上大纬度的跨越, 使艺术生从单一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 符合当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艺术生的就业压力。
三、艺术类大学生修读双学位所遇到的问题
(一) 学位证与考试要求过高
现在高校艺术生会越来越多的选择辅修双学位, 是因为现在的高校艺术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与学习其他专业的大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方法和发展方向, 艺术专业学习不仅具有新时期大学生的共性, 同时也具有自身的特殊个性, 艺术学习的特殊性, 社会就业的局限性和教育引导的片面性, 导致大部分艺术生存在政治意识淡漠、文化基础薄弱、缺乏集体观念等问题。
(二) 学习时间冲突
选修双学位的高校艺术生面临较大的一个的问题就是在学习双学位的课程的时候会耽误自己的第一专业, 双学位的知识可能会比艺术生第一专业的知识有些难度, 因为艺术生本身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 所以必须花大把的时间放在双学位的学习上才能跟得上双学位的学习, 然而在努力顾及一方的时候就会忽视到自己的第一专业, 如果想做到俩者都兼顾是有些困难, 可能会有一部分学生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所以高校开设双学位这一政策来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但是根据问卷调查显示部分高校艺术生对于如何选择专业、各专业就业前景、双学位在社会中的认可程度和相关政策都不了解, 这样一来是很多学生都错过了选修双学位这一个机会。还有一部分学生在选择双学位课程的时候都有一些盲目性。当然还有一部分学生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 但是由于他们文化基础薄弱, 又缺乏老师的必要指导, 学习起来也是非常的困难。还有双学位的教育机制不够健全, 在国家颁布的条文中虽说有提到双学位的概念, 但是没有针对双学位教育建立明确的制度规范。各高校在双学位教育中做法各异, 缺乏国家宏观控制制约, 也就难免会出现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的社会现象。
四、针对艺术大学生修读双学位的困难所提出的对策
(一) 完善相关制度, 健全管理秩序
我国高校有必要制定完善的鼓掌制度规范管理, 要保证双学位教育的顺利实施, 各高校应当建立起覆盖招生、培养和毕业的一整套规章制度。并且可以再招生的起点设置一定的门槛。从而确保双学位生源质量优秀。在教学过程中呢, 应该建立健全日常教学的管理秩序, 严格检查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的落实情况, 从而确保双学位的教学质量。在大学生毕业严格审查毕业资格的同时, 给予学生必要的就业信息和指导, 为学生利用双学位就业提供最大的帮助。
(二) 合理安排时间
在我认为我国高校必须要加强双学位教育的宣传和修读指导, 因为大部分艺术生在选择双学位的过程中会存在或多或少的盲目性, 所以学校或者学院应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和介绍, 对学生选择双学位专业进行指导, 给学生一个咨询双学位的平台, 让更多的高校艺术生选择适合自己或者自己喜欢的双学位。并且高校可以再双学位课程原有的基础上减轻双学位的课业负担和考试难度, 让学生在学习双学位的同时不会丢掉自己的第一专业。
在我国各高校对于双学位可以适当的修改有关制度, 由于双学位大多安排在周末或者假期, 实践环节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实施, 所以高校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减轻辅修双学位的课业负担, 例如减少辅修课程的学分、减少辅修课程每学分对应的学时、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的特殊性, 放宽艺术类大学生活的双学位证书的要求。
五、总结
双学位的开展, 对于艺术类大学生是一件利大于弊的事情。让艺术类大学生真正的能在努力完成第一学位的同时, 修读双学位, 发展自我, 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应该合理的安排时间, 根据艺术类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政策, 让双学位制度完善, 更加适应艺术类大学生, 从而起到开展双学位的作用。
摘要:越来越多的考生迈进了艺术的大门, 随之而来的是就业的困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人才需要的提高, 再加上面对职位供不应求, 很多高校艺术生就选择了辅修双学位。双学位教育是一种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育模式, 是给艺术生一个很好的发展自己的机会。但是辅修双学位的现状是很多学生上双学位的课程时对自己的专业课程有些忽视, 部分学生选择双学位会有些适得其反的功效。所以国内高校应当在某种程度上完善目前我国高校双学位的制度。
关键词:就业,艺术生辅修双学位,双学位制度
参考文献
[1]陶源.浅谈如何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2015-10-24.
[2]吕梅桂.我国高校专业设置与大学生就业分析, 2015-9-24.
辅修与双学位 篇4
为深化教育改革,加速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知识复合型人才,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充分利用西南科技大学多学科的教育资源,学到更多的知识技能,提高就业竞争能力,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强的复合型人才,学校继续推行主辅修制,并新制定双学位制,在《西南科技大学辅修专业实施办法》基础上进行修订,特制订本办法。
一、辅修和双学位专业的教学要求
(一)开设辅修/双学位专业的学院应根据专业特点和要求,由该专业所在学院参照该专业本科教学计划研究制定,经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查后交教务处审核,经核准后实施。辅修/双学位的学习均实行学分制管理。
辅修专业必修课应在4—6门,不应低于15学分,不超过20学分。辅修专业选修课不低于15学分,总学分不低于28学分。
双学位的课程可在辅修课程基础上增加5—8门,其中文科不低于55学分、理工科不低于60学分。
(二)辅修/双学位专业的教学形式如下:
1、学生以网上选课方式选择自己该学期要修读的辅修/双学位专业课程。
2、对辅修/双学位学生超过20以上的课程,可单独组织开课。对辅修/双学位学生少于20人的课程,学生可到其它主修专业插班听课。
3、如果辅修/双学位专业必修课和学生主修专业教学计划中的课程内容相同,学生可以申请免修。
4、如果辅修/双学位专业选修课和学生主修专业教学计划中的课程内容相同,学生不得选修。
二、学生选修辅修和双学位专业的要求
在校本科学生(专科起点本科除外)修满第一年全部课程后,成绩优良且平均学分绩点在2.0以上,学有余力,对某辅修专业有特别兴趣并有一定基础者,可申请修读辅修专业。成绩优良,且平均学分绩点达2.5及以上,并且未受记过及其以上处分者,可申请修读第二学位。
辅修/双学位一般应跨学科门类修读,即在我校现有的理学、工学、文学、经济学、法学、农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所属的专业之间跨门类修读。
经批准后,学生可以从在校第二年开始修读。每人只能选修一个辅修/双学位专业。
三、报名审批程序
辅修/双学位课程自第四学期开始,计划学习期限为五个学期。第三学期进行申请修读辅修/双学位报名与审批工作。学校根据各专业特色、接纳学生能力以及学生需要情况确定当年辅修/双学位开设专业、各专业招生名额。教务处根据各学院专业设置情况及二年级在校生人数,本着跨专业、跨学科修读的原则,进行资格审核,各学院组织学生办理申请手续。
(一)开设辅修/双学位专业的学院,应于每学年第二学期第十周前宣布所开设辅修/双学位专业的教学计划、接收名额和报名条件。
(二)要求修读辅修/双学位专业的学生,应于每学年第二学期第十四周前向所在学院提出书面申请,填写《修读辅修/双学位专业申请表》,经院长审核批准后,交开设辅修/双学位专业的学院审批。并将录取的辅修/双学位学生名单报教务处审核。
教务处于第十八周对学生学习资格进行审查,并公布获得辅修/双学位学习资格的学生名单。
四、学籍与成绩管理
参加辅修/双学位学习的学生,不变更学籍,仍归主修所在学院管理。对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取消其修读资格:
(一)参加辅修/双学位学习后,其主修专业必修课程累计超过8个学分不及格者;
(二)修读第二专业期间,受记过及其以上违纪处分者;
(三)在主修专业、辅修/双学位考试中作弊者(课程成绩以零分计,并按照《西南科技大学关于考试违纪合作弊处理暂行办法》给予纪律处分);
(四)逾期不办理注册手续者;
(五)学生本人申请终止学习;
(六)主修专业毕业时,未完成辅修/双学位学习。
辅修/双学位的成绩与主修专业课程成绩同时在学籍档案中记载。
学生因故未修满辅修/双学位专业要求的学分而终止学习,或中途被注销辅修/双学位学籍,其所修课程中及格课程的成绩和学分将作为素质选修课。
五、毕业与学位资格审定
(一)辅修/双学位学生的毕业和学位资格申报和审查工作由开设辅修/双学位专业的学院负责,与本科应届毕业生毕业审查工作同时进行。
(二)选修辅修专业的学生,在主修专业学制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完辅修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及学分,成绩合格,发给西南科技大学辅修专业结业证书。
(三)修读双学位专业的学生,在主修专业学制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完双学位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及学分,成绩合格,符合获得学士学位条件者,授予西南科技大学双学士学位。未能获得主修专业学位证书者,不授予西南科技大学双学士学位。所修课程成绩或学分未达到双学位要求但已达到辅修毕业要求,转发辅修结业证书。
(四)学生在主修专业毕业时,还未完成双学位课程学习,经个人申请,学校保留其修读资格,须在毕业离校后一年内以旁听形式补修所缺课程,经考试获得规定学分,符合双学位条件的补授双学位证书。学生回校学习产生的费用自理。
六、毕业分配
获得辅修毕业证书或双学位证书的应届毕业生,可自行决定按主修专业还是辅修/双学位专业参加就业派遣。若按辅修/双学位专业参加派遣,应在毕业学期初,向所在学院和辅修/双学位院系双方提交书面申请,由辅修/双学位学院报学校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七、暂行收费标准及办法
辅修/双学位按学分交费,标准暂定为98元/学分,在每学期注册时按选课学分数,由开设辅修/双学位专业的学院出具证明统一到学校财务部办理。凭借交费收据到辅修/双学位所在学院注册,逾期不注册者,取消修读资格。
若中途退课,所交学费一律不退。
八、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辅修与双学位 篇5
一、我国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的发展过程和政策背景
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作为我国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一种有效模式, 离不开国家和教育主管部门政策法规的支撑。每一个发展阶段, 都有其特定的环境和政策背景。我国高校的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是伴随着学分制的试行而产生的, 彼此具有相似的发展轨迹。30年的发展历程可划分为4个阶段。
1.探索阶段 (1978—1985) 。
1978年3月18日, 第一次全国科技大会召开, 为我国科教工作迎来了春天。同年4月22日,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邓小平在讲话中提出了“提高教育质量, 提高科学文化的教学水平”等重要意见, 为我国新时期的教育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同年6月, 教育部在武汉召开全国高校文科教学会议, 会议明确指出:“在有条件的学校试行学分制。”我国新时期学分制试点工作从此拉开了序幕。
1985年5月27日, 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首次提到“双学位”一词。明确指出:“减少必修课, 增加选修课, 实行学分制和双学位制…… 。”从而为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办学依据。
在这样的环境和政策背景下, 部分重点高校在试行学分制的基础上, 开始在部分学科探索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如:武汉大学于1983年正式出台了辅修制和双学位制度;清华大学从1983年开始试行双学位制, 1985年全面展开;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也于同期开始试行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 (李莉, 2009) 。这一阶段, 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恢复和调整时期, 教育资源有限, 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只在少数高校试行, 而且只限于部分学科和专业范围之内。
2.推广阶段 (1986—1993) 。
经过8年的探索, 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逐渐成熟, 进而推广。1986年7月底, 原国家教委有关司局在哈尔滨召开部分高等学校试行学分制工作座谈会, 会后印发《部分高等学校试行学分制工作座谈会纪要》, 明确指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选课制, 提高组织教学艺术, 为学生选课创造条件;试行主辅修制, 扬学分制灵性之长, 并纳入‘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健康轨道……。”[1] 因此, 自1986年以来, 学分制、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不再是个别高校的稀罕事物, 而在全国高校普遍开展。较之探索阶段, 这一时期, 我国高校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的规模和数量明显增长, 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普遍提高。
3.创新发展阶段 (1994—1999) 。
1994年, 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 (教高[ 1994]10号) , 充分肯定了学分制改革和试点的成效, 并对高校的教学管理模式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同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鼓励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 合理调整布局, 提高办学效益……。”1995年7月19日,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原国家教委《关于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国办发[ 1995]43号) , 对校际交流和联合办学做了进一步详细说明, 提供了操作依据。
1998年, 教育部颁发的《关于深化教学改革, 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提到, “努力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要积极为学生提供跨学科选修、双学位、主辅修等多种教育形式, 培养大批复合型人才。”同年8月29日,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进一步将联合办学列入教育法规。第十二条规定:“国家鼓励高等学校之间、高等学校与科学研究机构以及企业事业组织之间开展协作, 实行优势互补, 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国家鼓励和支持高等教育事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在上述政策背景下, 部分高校开始联合办学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例如:1994年武汉地区五所部属高校 (即原武汉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 在湖北省教育厅的支持下, 通过签署联合办学协议, 开展辅修专业及双学位本科教育的联合办学。5所高校各选出4个优势专业开办辅修专业和双学位本科教育, 涉及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和法学等学科 (许晓东, 2008) 。同年, 上海西南片7所高校也开展了辅修及双学位联合办学[2] 。经过几年的创新发展, 国内校际间联合办学已成为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
4.普及发展及国际化阶段 (2000—现在) 。
2002年3月29日, 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境外办学暂行管理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 , 对国际联合办学的学分认定和证书颁发做出了相应规定。在此《办法》的指导下, 校际间联合办学由国内向国际化发展。如:武汉大学开始尝试与法国高校联合培养双学位人才;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开展校际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佳木斯大学与英国顿卡斯特学院、加拿大北美文理学院、俄罗斯海参崴经济管理学院等多所外国高校开展的中外联合办学。
2005年2月4日, 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对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做出了进一步的细化说明。第三十七条规定:“对完成本专业学业同时辅修其他专业并达到该专业辅修要求者, 由学校发给辅修专业证书。”2007年2月17日, 教育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 (2007) 2号]指出:“积极鼓励高等学校之间的跨校选修课程机制, 加强高等学校之间学分互认等, 使学生享受更多的优质教学资源, 并逐步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机制稳定化、常规化”;“积极鼓励大学生到国外大学选修课程学分和学习交流, 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进入21世纪之后, 国内大多数本科院校相继开展了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 而且由单个学校办学向国内校际之间联合办学和国际校际之间联合办学等多种形式发展。
二、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的专业建设模式
从专业建设和教学管理的角度分析, 大体归纳为二种模式。
1.单独组建辅修及双学位专业模式。
这种模式的辅修及双学位专业不同于高校原有的任何一种专业, 而是根据行业和人才市场的特殊需求, 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 通过重新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而组建的特殊专业。其方法:在主修专业不改变的前提下, 重新组建辅修及双学位专业学习班, 并按照教学计划开展教学,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教学计划要求, 即可获得辅修专业∕双学位证书。这种模式的特点是迎合了行业或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毕业生的就业率高, 但教育成本相对较高。
2.依托现有专业的辅修及双学位专业模式。
这种模式是学生在修读主修专业的同时, 选择学校现有的另外一个专业 (或者是其它高校的现有专业) 作为辅修专业或双学位专业学习。如果修读双学位, 一般要求跨学科门类选择另一专业。在规定的时间内, 完成辅修或双学位专业的教学计划, 达到相应要求 (主要以学分作为评价标准, 毕业设计达到相应要求) , 学生即可获得相应的辅修专业证书或双学位证书。这种模式的特点是辅修及双学位专业比较成熟, 师资力量较强, 教育成本相对较低。目前, 国内高校的绝大多数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属于这种模式。
三、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的资源共享模式
1.学校内部的资源共享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一所高校依靠内部的优质教学资源, 选择一些办学时间长、学科建设基础扎实、毕业生就业质量高的特色专业, 为本校学生提供优质的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资源。这种模式的资源提供者是学校, 资源使用者是本校学生, 具有封闭性特点。目前, 我国的多数综合性院校均利用自身文理兼容的多学科优势, 为全校学生提供更多的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一方面, 提高了学校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 同时, 保证了辅修及双学位人才的培养质量。
2.国内区域高校联合办学的资源共享模式。
自1994年以来, 国内部分高校开始了联合办学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随着联合办学的逐渐深入, 校际间的资源共享范围日趋扩大, 课程资源实现了由指定课程向任选课程, 由基础课程向专业课程, 由理论课程向实践课程的逐渐开放。在此基础上, 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同样实现了资源共享。这种模式具有地域性和开放性特征, 能为区域高校的资源共享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我国“武汉地区高校联合办学”和“西南片高校联合办学”都是成功的范例。
3.国际高校联合办学的资源共享模式。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加快, 我国高校与国外大学共享教育资源的人才培养模式, 已逐渐由主修专业 (第一学位) 向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演变。武汉大学中法双学位班就是这种模式的典范。2002年, 武汉大学法学院和外国语学院联手与法国的拉罗尔大学等举办了“中法经济学、外国语言文学双学士学位试验班”和“中法法律双学位班”, 实现了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通过这种模式培养的学生能够在不同国家的教育环境下享受更多的知识信息和文化熏陶, 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 提高外语水平, 在能力培养和实践锻炼等方面有更前卫的接触。因此, 这类双学位人才在国外金融、企业管理和国内涉外法律业界都极受欢迎, 具备更强的国际竞争力和发展前景。
四、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由于办学者和管理者的教育理念、办学目的、管理机制的偏差、缺失和不到位, 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在具体开展过程中, 有诸多问题影响其人才培养质量。
1.法规制度的缺失。
自1978年以来, 虽然我国的多部政策法规和重要会议文件中相继提及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 (前文已述及) , 为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赋予了政策背景和宏观指导。然而, 这些文件中针对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的内容是宏观的、含蓄的、隐形的。截至目前, 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针对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的法规文件。由于指导政策的缺失, 致使我国的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处于无序状态。各个高校在探索和模仿的基础上自主办学, 专业设置、学位授予、质量标准和证书颁发等都由学校自行规定, 其随意性和盲目性日趋凸显。从表面上看, 这是国家权力下放、高校发挥自主办学职责的表现, 其实质是部分高校在无序状态下钻了法规制度缺失的空子, 利用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 收取大量学生学费, 影响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2.办学目的出现偏差。
1999年后, 随着各高校的招生规模逐年扩大, 庞大的办学规模和有限的教育资源之间的矛盾日趋凸显, 办学资金成了困扰多数地方院校的一大难题。面对资金窘迫的状况, 由于法规制度的缺失, 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便成为有些院校积累资金的渠道。有些二级学院 (系) 在忽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师资力量、专业建设水平和学生就业前景的情况下, 盲目开展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有些二级学院 (系) 对学生的宣传存在误导行为, 甚至将双学位本科教育和第二学士学位混为一谈, 其目的是调动更多的学生盲目地参与学习, 为学院缴纳更多的学费。
3.教学质量严重缩水。
办学目的出现偏差之后, 很多高校轻视了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的真正意义。从表面上看, 多数高校也制定了“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修读办法”、“辅修专业培养计划”、“双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等相关文件。但是, 一方面, 这些规定对学生的要求相当宽松, 另一方面, 由于教育资源有限, 有些课程 (特别是实践实习课程) 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又大打折扣, 甚至应付了事。管理者和授课教师从思想到行为, 都没有将辅修及双学位专业和主修专业放在同一层面上, 最终导致教学质量严重缩水。
为了更好地发挥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方面的力量, 必须解决上述问题。为此, 笔者提出以下建议:第一, 教育主管部门尽快制定颁布《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实施细则》, 对专业设置、学位授予、质量标准和证书颁发等做出严格规定, 规范高校办学行为。第二, 高校管理者必须重新审视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的教育理念, 明确办学目的, 合理利用高校优质教育资源, 以最佳的方式实现资源共享, 培养复合型人才。第三, 建立完善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规范教师教学, 加强学生管理, 严把教学质量关。通过教育评估等手段, 对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定期评估并向社会公布评估结果, 并责令相关高校定期整改,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摘要:学位的本质是学术水平的象征。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是高校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它经历了探索、推广、创新和国际化四个阶段。其专业建设有单独组建专业和依托现有专业两种模式, 资源共享有学校内部的资源共享、国内区域高校联合办学的资源共享和国际高校联合办学的资源共享三种模式。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法规制度的缺失、办学目的出现偏差和教学质量严重缩水。
关键词:辅修,双学位,复合型人才,多元化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 (1988)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4.
辅修与双学位 篇6
鉴于专门性体育院校的特殊性,在此引用《基于SWOT分析的非体育师范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发展战略》一文中对非体育师范院校与体育师范院校的分类标准,即一类是开办体育类专业历史悠久,体育学科基础扎实,体育类学生规模较大的体育院校、师范院校(以下简称“体育师范院校”);另一类是开办体育类专业历史较短的其他综合、理工、财经、民族、农林、医药等院校(以下简称“非体育师范院校”)[4]。本文中的非体育师范院校属于第二类。
1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进步与转型
在我国跌宕起伏的体育发展之路上,体育人饱受争议。既有智勇双全的侠士风采,又有有勇无谋的莽夫行径。而直至今日,侠士的风采早已湮没于历史长河中,“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评价却仍在流传。无论外因几何,内因才是事物发展进步的动力和源泉。作为体育人,作为未来体育文化和技术技能的传承者和教育者,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需要实现内在的升华和外在的蝶变,其中辅修第二学位发人深省。
1.1 弥补身体素质的不足
中国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导致高等教育的门槛降低,具体到体育教育专业而言,主要表现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入学时整体的运动技术能力水平降低[4]。由于非体育师范院校不同于体育师范院校,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专项内容、学时分配等删繁就简,总体设计略显粗糙。如此境遇,对于体育教育专业中身体素质不佳、体育兴趣不浓的学生而言,有可能会陷入自我怀疑、专业怀疑、未来怀疑等一系列的误区中。若能让此类群体辅修第二学位,可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以上问题。首先,转移注意力。辅修第二学位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生所学所得能够转移体育专业上的失意;其次,过度补偿原理。一个人会因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而采取补偿性行为,即为过度补偿。运动技术缺陷能够激发学生辅修第二学位的积极性,寻找学业成就感;最后,价值观的影响。人们行为的动机受价值观的支配和制约。面对体育专业危机四伏的窘境,辅修第二专业不失为突围的有力措施。
1.2 提高综合素质
辅修第二学位是一个打开视野,拓展知识面,扩大人际关系网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全面提高体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接触不同领域的知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打开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作为衡量体育教师教学质量高低的标尺,对于以体育教师为职业方向的体育专业学生来说,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改善体育教学质量,而且一定程度上还能弥补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体育教学资源不足的劣势。其次,多重文化理论的学习,有助于个人人文素养的提高和历史文化的积淀。我国体育课难以实现“体”“育”并重的目标,与体育教师人文素养不高有很大的关系。辅修第二学位,能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陷,在德国能胜任体育教师一职的教师均是双学位获得者(至少其中一个是体育学位)[5]就是最好的证明。最后,扩大人际关系网,积累社会资本[6],亦是辅修第二学位的优势所在。面对当下体育在基础教育中比重增加、难度加大、深度加重的趋势,体育教师非常有必要积累广泛的社会资本以面对不同的挑战,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7]。
1.3 扩大就业面
据报道,体育专业被列为“十大”就业困难专业之一。辅修第二专业,不仅能够解除专业限制的束缚,而且能够增加行业选择的机会。一般情况下,体育教育专业,甚至是整个体育专业学生,在应聘非本专业工作时,大多数情况下均会因专业不吻合这一要求止步于门外。辅修第二专业正好能够弥补这方面的劣势,因为辅修第二学位的学生除毕业证之外,其学位证书与第一学位证书无甚区别。面对求职过程中的不公平待遇,体育专业的学生只有不断扩大自己的优势面,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角逐中占有一席之地。此外,体育专业学生在应聘本专业中诸如体育新闻、体育营销、体育管理等职位时,还会遭遇其他专业诸如新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同学参与的激烈竞争,结果往往以“基本功”不扎实为由拒之门外。辅修第二学位,深化和拓展了某些作为子学科的体育学科,符合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2 体育学科的成熟与发展
随着体育学科的不断发展、新学科的涌现和成熟学科的分化,以及艺术学独立门户的现实[8],有学者提出应将体育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门类[9]。然,此等呼声并没有改变体育学科的从属地位。反之,却暴露了体育学科的浮夸和浅薄。体育学科的发展需要的是更进一步的理论积淀和实践检验,而不是急功近利的学科之争。体育人才作为体育学科发展与成熟的中流砥柱,在理论研究上,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在实践参与上,要重视方法,讲究效果。体育教育人才辅修第二学位,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能够博采众长,精进不休。
2.1 体育理论的内炼
通过对我国体育学科体系相关研究深入分析后发现,在国内对推动体育学科发展一事上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体育基础理论研究队伍不合理,有断层断带的趋势;其次,研究内容五花八门,基础学科建设根基不牢[10];再次,研究方法求简怕难,邯郸学步;最后,体育人的“运动情节”,故步自封。即单纯地将体育看做是一项运动,而无视体育与诸多社会文化现象之间的复杂联系[11]。辅修第二学位,有助于跨学科交流,有利于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走到一起,产生新观点、新思想、新方法[11]。特别是针对体育学科中借助某一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体育的某一方面的学位辅修,无论是对前期体育学科学习的回味还是对后期体育学科学习的准备,都是一种升华和顿悟的过程,真正体会到体育学科建设的复杂性和社会性。
2.2 多学科知识的交融
我国体育学科起步晚,发展慢,缺乏夯实的理论基础。因此,在研究有关体育的各种现象、问题、功能和价值时,体育不得不借助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手段、公式、定律。然而,体育学科的繁荣与昌盛,不是在母学科的前面简单的加上“体育”二字这个前缀,而是体育学科自身理论充实之后的自觉外延。现今体育中有许多新兴学科如雨后春笋,造成体育学科欣欣向荣的假象,让一些浮于研究表面、不做深入分析的体育学者沉迷于自我感觉良好的幻境中。事实却是,体育学科体系空洞,体育专业名称模糊,体育学术研究混乱等一系列的问题层出不穷,严重阻碍了我国体育学科发展进步的进程。旁征博引固然重要,但也只能是锦上添花而已,最根本的还是要固本培元、凝魂聚气。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辅修第二学位,能在其他学科知识体系明确、专业术语清晰、理论建设完善等强烈对比过程中深刻感受到本学科的不成熟和不完善。实践证明,体育学科的成熟与完善需要体育人才提高思想境界,在专业上和做学问上耐住寂寞,凝练一种淡定的科学精神[12]。
3 体育综合实力的提高与增强
当今体育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体育人才和体育科技的竞争。创新是体育科技进步的不竭动力,体育人才是创新的源泉,培养高素质的体育人才是提高与增强我国体育综合实力的关键之所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辅修第二学位,是体育人才筑基的过程,是构建体育文化软实力的阳关大道。
3.1 体育人才多元化
体育教育人才的质量是保证学校体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体育教师不仅要能“教”还要会“教”;体育社会人才的质量是我国社会体育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是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助推器。同时,体育专业的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不仅要接受市场对人才的严格要求,还会面对专业素质扎实的非体育专业人才的挑战。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无论是从事教育行业还是其他行业,辅修第二学位无疑是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和扩大社会适应性的良好选择。尤其是面对当前体育人才复合型要求,人力资源最优化的标准,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更应该秉着“艺多不压身”的原则,将武装进行到力所能及的各个方面。
3.2 体育文化软实力的构建
【辅修与双学位】推荐阅读:
关于经济管理学院2012年辅修专业(双学位)招生的通知09-12
14年试题辅修07-25
金融学辅修专业介绍10-17
辅修会计信息系统期末复习题09-25
广东财经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双学位优势10-25
双学位实施办法05-13
会计学双学位申请理由06-16
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双学位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