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辅修专业介绍(精选11篇)
金融学辅修专业介绍 篇1
金融学(辅修)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Finance)
学科门类:经济学专业代码:020301K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具备扎实的经济学、金融学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开拓精神,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信用管理等金融机构、企业及相关经济管理部门从事金融管理工作,以及在教学、科研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学习金融学、国际金融学、金融市场学、金融工程、信用管理等金融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相关业务的基本训练,熟悉国家有关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操作技能,具有处理银行、证券、投资及保险等业务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金融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通晓与金融学相关的各种知识与技能;
2.具有处理银行、证券、投资与保险、信用管理及公司金融等方面业务的基本能力;
3.熟悉国家有关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4.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6.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以及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够熟练地查阅英文文献。
三、课程设置
课程按性质分为必修课、实践课两类。其中必修课包括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实践课为专业实践。
课程按内容分为学科基础课、专业课,本专业主干课程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济法、金融市场学、商业银行经营学、国际金融学、证券投资学、信用管理、公司金融等。
(一)学科基础课程(40学分)
学科基础课是指某一学科门类中各个专业学生均应修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
1能的课程,是按学科门类设置的专业基础课,在学科门类中打通,以体现宽口径、厚基础的要求。
(二)专业必修课程(40学分)
专业必修课是指本专业必须修读的专业理论课,帮助学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学会在更深入的专门知识领域内进行理论分析和技术应用的能力。本专业必修课设置为17门,安排在4—7学期开设。
(三)专业实践(10学分)
1.学年实习:是指单独设立的专业实践环节,本环节开设旨在增强学生的专业实践和动手操作能力,计2学分。
2.学年论文:第六学期由学院安排学年论文写作,以锻炼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计1学分。
3.毕业实习:结合专业要求,在第八学期进行不少于6周的毕业实习。实习结束后,根据专业要求和实习内容填写毕业实习报告。毕业实习过程完成并经鉴定合格,计3学分。
4.毕业论文:安排在第八学期,为期10周,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加深对专业知识的专题研究,培养进行科研工作的能力。通过答辩,计4学分。
四、学制
本科标准学制为3年,原则上随一专业同时毕业。
五、毕业学分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修满指导性教学计划中规定的课程总学分90学分,方准毕业,其中: 1.学科基础课程40学分,占总学分的44.44%。2.专业必修课程40学分,占总学分的44.44%。3.专业实践10学分,占总学分的11.12。
六、学位授予
按要求完成学业,达到毕业学分要求,并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七、课程体系框架及学分分配
八、教学计划进程表
金融学辅修专业介绍 篇2
二十一世纪是我国金融业的黄金时代。伴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张, 金融业也逐步展现出其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从就业人员总数变动趋势上看, 截至2013 年我国金融行业就业人员总人数达到了537.9 万人, 相较于2010 年增加了近15%, 近10 年来始终保持稳步上升的态势;而从就业人员平均年工资上看, 我国金融业就业人员平均年工资自2008 年起始终保持全行业最高水平, 更是在2013 年突破10 万元大关, 大幅度超过排名第二和第三的信息软件技术服务业以及科研技术服务业。独特的行业地位、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和高额的薪资回报不断吸引着新兴金融人才投身金融业。在可见的未来, 我国社会和劳动力市场对于金融人才的需求依然会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
2 我国劳动力市场对金融人才能力的要求
2.1 金融行业对人才需求整体呈现新常态
金融行业创新变革日新月异, 近年来其所处的大环境历经了重大变化, 因而其对金融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新特点。整体而言, 金融行业外部职业需求和内部人才素质都已呈现出对跨专业人才的高需求性和重要性。
从金融行业外部职业需求上看, 以智联招聘发布的《2014上半年金融人才报告》为例, 该报告显示当前金融行业入职竞争压力最大的五个职位中除了传统的银行柜员、信用证结算员、银行大堂经理这三类职业外赫然多出了金融app应用开发工程师、高级金融软件工程师这两个具有明显跨专业能力需求的金融岗位, 且部分大型金融公司招募金融app应用开发工程师的热门岗位竞争程度已达81:1。这充分说明了当前金融行业对跨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极大, 单一金融专业人才在日新月异的金融行业变化中所承受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加。
从金融行业内部人才素质上看, 以农村地区正规金融机构为例, 2013 年全国人大农委调研工作报告指出当前我国县域及以下地区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呈现出加速流出农村的趋势, 即这些金融机构从农村吸纳贷款但却没有将其用于三农发展。尽管金融机构逐利性在其中发挥一定作用, 但不可回避的重要原因则在于由于当前农村金融机构由于缺乏跨专业领域的复合型金融人才, 因此无法对农产品生产周期长、价格波动幅度大的农业贷款进行合理评估和定价, 因此基于风险防范的需要农村金融机构最终往往选择拒绝三农贷款。而这不仅影响到三农发展, 更会让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农村”宗旨名不副实, 进而让农民失去信任。由于此可看出, 金融人才的自身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营, 复合型金融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农村金融业务, 并推动农村金融资源合理化配置。而随着金融业与各行业交汇的深入, 这种趋势也将会逐步得到加强。
2.2 用人单位对金融人才的具体能力需求
基于从用人单位角度探究金融人才究竟需要拥有何种能力的需要, 本文选择通过分发“用人单位对金融人才具体能力关注表”进行了一番问卷调查分析。此次调查问卷共发出68 份, 收回61 份, 其中3 份作答不完整, 最终整理得到58份有效问卷, 问卷有效率为85.3%。
本次问卷调查涉及福州、厦门、泉州和三明四地市, 主要针对上述四地的金融类相关单位发放, 涉及具体行业有银行、保险、证券以及从事非金融业务的公司。整体而言, 受访公司规模跨度较大, 员工人数在10~500 人之间皆有之;调查对象的从业年龄在1~5 年间均有涉及 (已排除未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实习人员) 。本文通过对问卷中数据的综合汇总计算, 将用人单位对金融人才的具体能力需求按照其顺序打分, 得到柱状图数据表。
从图1 中可以看出:由于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后大多倾向于集中在银行、证券和保险这三类金融机构, 因而用人单位对于其银行、证券、保险方面的专业知识技能的关注度较高;而部分基础性金融学知识, 例如宏微观经济学、高等数学等受用人单位的关注度则较低, 这可能说明这类课程在工作中的实践意义不强。
“掌握多专业知识”的选项在用人单位关注度中位列第二, 而传统意义上理解与金融行业无关的“程序编程能力”也位居第三, 这可能说明由于当前各行业连接十分紧密, 因而用人单位对于跨专业金融人才的需求也较为强烈。如果金融学专业人才在扎实掌握本专业知识外能够顺带拥有其他专业技能, 将会在就业中拥有更强的竞争力。
“财务与营销知识”、“对个行业了解度”和“基础文理科知识”这三个选项受用人单位的关注度也较高, 且大多来自于从事非金融业务公司对金融人才的需求。这可能说明如果金融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非金融类工作, 那么掌握一些非金融专业技能和知识对其求职具有一定帮助作用, 而且从金融行业变动趋势来看, 用人单位对于复合型金融从业者的需求也逐步增长, 拥有一定营销能力或财务能力的人才往往更受青睐。
从问卷结果中可以看出, 当前用人单位对于金融人才的关注力主要还是集中于其能否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 但在此基础上知识面多样化、掌握跨专业技能的金融人才将会更受欢迎。此外, 调查数据也显示超过9 成的金融行业关注者为本科学历, 这说明本科阶段是培养金融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 能否在此阶段充分发挥教学优势、制定合理课程安排、在巩固金融学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多渠道进行培养复合型金融人才的培养将显得尤为重要。
3 我国高校本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3.1 我国高校本科金融基本教学模式
本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起点始于高考选拔, 本科院校通过高考分数选拔出满足招生条件的文科和理科生就读金融专业。但由于金融专业并非绝对意义上的纯文科或纯理科专业, 因而金融学专业几乎同时为文科生和理科生都开启了大门。正是生源的混合型, 因而使得金融专业学生异质性较强, 知识背景较为多样。
从图2 中可以看到, 通过高考吸引到拥有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入学, 这对联合文理科优势、培养复合型跨专业金融人才都是十分有利的。但有别于本科教育中诸如历史、哲学等专业, 金融专业除了继承高中教育时代的基础数学和英语之外, 其余专业知识都是本科零起点教育, 因而本科期间的课程设置更显得尤为重要。由图2 中可以看出金融专业学生本科期间的学习课程包括了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 其中公共必修课主要是大学英语、政治、体育等基础性、常规性课程, 而从实际来看此类课程除英语外对金融专业学生就业影响皆不大;以宏微观经济学、金融学、商业银行学等为代表的专业必修课则关乎金融专业学生毕业的就业方向和质量;以股票投资技巧、期货实务操作等为代表的专业选修课大都与专业必修课内容相挂钩, 其能够有效拓宽金融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并提升其实践技能;而以思政类课程为代表的公共选修课对于金融学专业学生就业方向的选择并无突出影响。
3.2 财经类高校跨专业金融人才培养现状
近年来, 我国金融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 金融学与各学科间逐步呈现出相互交融的态势。在此背景下, 伴随着国家对财经类人才重视程度的强化, 各地通过转型或兼并成立的不少财经类大学。这些财经类大学以财经类专业为培养重点, 并以培育优秀的财经人才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目标。
通过对我国五所知名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课程规划中专业必修课的不完整统计, 出现频率最高的18 门课程分别是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观经济学、宏微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金融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计量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财务管理、财政学、国际金融学、商业银行学、国际贸易、保险学、证券投资学。从中可以看出, 当前我国财经类大学对于金融专业的教学仍然偏向金融理论课程为主, 课程安排整体呈现出“重专业、偏理论、窄口径”的态势, 跨学科教学现象仍然有待深化发展。但与此同时, 我国部分财经类院校如今也逐步开始注重跨学科金融人才的培养。例如, 北京大学于新世纪推行的“元培计划”旨在“加强基础, 淡化专业, 因材施教”;西南财经大学则以课程体系创新为基础, 借助培养模式与教学计划的改革作为突破口来进行复合型跨专业金融人才的培养;西南大学则是通过学分制度改革, 提升“文化素质课程”与“自由选修课程”在整体教学中的重要性。从总体上看, 这些财经类高校进行跨学科金融人才培养主要根据两个途径:通过学分制度改革以拓宽金融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和设立辅修专业让非金融专业学生能够系统性学习金融专业知识。
3.3 非财经类高校跨学科金融人才培养现状
随着各高校专业培养方向趋于明确, 非财经类高校与财经类大学在金融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上逐渐趋于。本文以福建省农林大学为例, 列举出金融学专业本科阶段专业必修课程安排情况:
从表1 可以看出, 在金融学专业本科阶段教学中,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这三门基础课程占据较大比重, 这说明福建农林大学对培育学生扎实金融学基础知识较为重视。但本文的调研也显示, 金融类企业对金融从业者基础知识 (宏微观知识等) 的掌握程度并无太大需求。而以“商业银行业务管理”、“投资学”等为代表的专业核心课程和以“会计学”、“统计学”为代表的次核心课程和以数量一般为50 节左右, 数量较之基础课而明显偏少, 而这些课程不仅是金融专业学生核心素质提升的关键, 更能够有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就业面, 为其将来多样化就业提供更多保障。
基于上述分析, 从福建农林大学金融专业必修课程角度来看, 虽在一定程度上顺应当前高效金融人才培养的主流趋势, 但在一些方面, 例如对金融相关行业了解度、核心金融知识掌握度、金融知识拓展度上还存在不足。结合本文的调查问卷数据, 可以清晰看出当前社会所需金融人才技能与高校重点培养能力之间的差别。
具体而言, 福建农林大学对金融人才的培养与用人单位对金融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侧重点的差异。在福建农林大学对金融人才各项能力的培养中只有“证券、保险、银行方面的具体知识”、“财务会计能力”、“国际贸易能力”、“熟悉电脑基本办公软件”方面能够满足用人单位需求, 但在这方面福建农林大学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重理论、轻实务”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基础性学科在福建农林大学金融学专业本科教学中占据较大比重, 其为金融专业学生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但在本科毕业生求职和用人单位需求中却没有发挥突出功效。虽然这并不能够说明基础性学科的没落和否定其贡献, 但如何在有限学时中培养更符合社会需求的金融人才, 更值得我们共同思考[1]。
4 以辅修专业联合毕业论文为渠道培养跨专业复合型金融人才
福建农林大学作为福建地区唯一的农林类院校, 学校整体学科建设倾向于农林类自然学科, 传统的农学、林学、生物学等专业历史悠久、优势明显;而以经济金融、管理、文学等为代表的社科类专业发展历史较短, 优势相对薄弱。金融学专业在发展过程中也无不避免地受到缺乏其他学科支撑的困扰, 这不仅会使得福建农林大学面临外校学科压力的增大, 更直接影响到金融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 福建农林大学迫切需要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 促进学科间交叉融合, 以提高福建农林大学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4.1 辅修专业设置的背景
在本科教育层面设置辅修专业的目的在于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 在攻读主修专业的同时修读另一个专业, 以完善自身知识结构, 适应社会和就业市场对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重应用的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并有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就业空间[2]。
福建农林大学金融学辅修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该专业必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在内的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教学环节, 且辅修专业课程上课时间为周二、四、五、六、日晚上及周日上午, 一周不少于8 课时, 课程持续两学期。辅修专业实行学分制管理, 学生选定辅修专业课程后, 必须完成所有的教学环节, 经考试合格后方可取得学分, 考试不及格者进行补考, 补考仍不及格须重修, 毕业时最后的考核采取毕业论文的形式。因此, 辅修专业有着和主修专业一样严格的考核制度, 这在一定程度上辅修专业的毕业生真正有所学并能为所用。由于福建农林大学早在十余年前就已开展金融学辅修专业的培养, 因而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经验, 这就使得辅修专业能够成为培养跨专业金融人才的沃土。因此, 从金融学辅修专业入手, 以联合毕业论文作为渠道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复合型金融人才, 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4.2 以辅修专业联合毕业论文为渠道培养跨专业复合型金融人才
金融学辅修专业的学生既拥有原先本专业的知识, 又通过金融辅修专业掌握了金融学的专业技能。但这样并不能满足复合型金融人才的培养要求, 单纯的学习了金融学知识, 但却无法灵活将金融学知识与本专业或是其他学科知识进行综合运用、不能从多学科联合的角度看待问题, 就不能称的上是一名合格的跨专业金融人才。而毕业论文的写作不仅是对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长期教学成果的一次全面考核, 也是对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3]。因此, 利用毕业论文这一环节来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不仅能够盘活现有教学资源、实现教学创新, 也是培养复合型金融人才的关键渠道。
4.2.1 金融学辅修专业跨学科联合毕业论文模式的优点
第一, 能够提升综合已学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完成跨专业联合毕业论文的写作, 需要找到金融学科知识与本专业有关的交集点, 以此为基点构思论题。然后再灵活综合各学科知识, 全面的对论题进行论证分析, 从而得出结论或是解决方法。在这样的写作过程中能充分锻炼学生联合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跳出单一学科的桎梏, 用更全面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而这些能力正满足了企业对复合型金融人才的需求。该模式不仅提高了辅修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更是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的多方面知识综合考虑事物的能力, 这种思维方式在将来的工作中会让学生们受益匪浅。
第二, 有助于系统归纳整理本科期间的学习所得。通过多学科联合论文这一模式, 能相对全面的复习本专业与金融专业两方面知识。在选课题、写论文的时候会翻阅两个专业的课程知识, 会巩固或复习两学科的专业技能, 这就达到了毕业前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复习的作用。这样的复习比单一学科的复习更具有结构化, 也更为高效。
第三, 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经济学院的教研能力。当前经济学院教师在团队教学合作上存在意识薄弱的问题, 虽然在工作中都保质保量完成了教学任务, 但在学术研究上并未产生合力。而跨学科联合毕业论文这一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为经济学院的学术研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因为其论文涉及多学科知识, 在论题与论文内容上容易推陈出新, 往往能给学院教师提供灵感, 以拓宽日后研究的宽度;该联合论文模式下需要金融辅修专业学生原专业教师的支持, 而这侧面加强了经济学院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的联系机会, 有助于将来在学术研究上形成合力。
第四, 有助于为其他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指导。通过这一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充分利用了现有资源, 而且低成本、易实施。将金融辅修专业作为试点的前哨战, 若方法行之有效, 可以快速的复制给福建农林大学其他11 个辅修专业进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通过不断加强与完善该模式, 最终指导各主修专业进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未来的目标。
4.2.2 金融辅修专业跨专业联合毕业论文模式具体步骤
金融专业毕业论文由经济学院负责, 与本专业毕业论文一样需要经过开题、期中检查、论文答辩等环节进行严格的审核。从时间上看, 一般从大三下开始进行, 历经导师选择、课题确定、开题报告、论文答辩这些环节, 前后大约历经9个月来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而跨学科联合毕业论文因要涉及学生本专业的知识, 需要有本专业相关教师的支持, 故在论文写环节上需要进行一定的创新。具体而言:
第一阶段:首先在辅修专业开始教学时就要告知学生毕业论文的形式, 要求学生联合金融与本专业知识来选择论文题目并完成写作。这样能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在金融辅修专业与本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两者交汇的领域并从中发现自己兴趣的方向, 如“XX地区建立污水处理厂会带来的经济利益”、“扁平化的企业管理方式是否会造成经济效益的流失”、“情绪变化对经济效用的影响”等课题都能写出一篇出彩的跨学科联合毕业论文。辅修专业老师要督促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尽快找到大致的论文方向, 发现不同学科的内在联系并产生研究的兴趣。尽早确定研究方向以形成一种以课题和兴趣为中心的学习模式, 不仅能为今后的论文写作打下基础, 还能在早期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热情并培养综合学科的能力, 使之学会用多学科的眼光去看待问题。
第二阶段:大三上学期学生要有初步的论题与写作思路。在进行辅修专业选择导师后, 学生与导师探讨拟定课题中关于金融专业知识部分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学生拟定题目审核通过后再到本学院找一名有助于论文写作的、拥有深厚专业知识的教师作为第二导师, 与其商量拟定课题中关于本专业知识的合理性与可行性。若一方不通过, 学生就要听从导师的意见进行修改与替换, 直到主副两位导师都满意为止。论文题目在这一阶段结束要确定, 并开始着手看参考文献、写文献宗述及开题报告和任务书 (开题报告中要注明第一导师与第二导师, 任务书中需要第二导师签名) 。
第三阶段:在进行开题报告审查、答辩前, 学生需要将开题报告交与第二导师进行审核直到通过。并要求第二导师在开题报告表格 (表格需多加一栏第二导师审查意见与签名栏) 注明审查意见并签名。学生们在规定期限前通过第二导师的审核然后统一在经济院进行开题报告的审查与答辩, 答辩时未先通过第二导师审核的视为答辩不通过。在通过答辩后正式开始跨学科联合毕业论文的写作。
第四阶段:在进行论文写作时学生要主动与第一、第二导师保持联系, 及时反馈写作时所遇到的问题, 确保不会出现专业性的错误并多听取两位导师的意见。论文写作完毕并通过两位导师口头确认终稿后, 要将论文与评分表 (需加入第二导师审核意见、评分值以及签名一栏) 先交与第二导师审核, 由第二导师填写审核意见、评分并签名。学生们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第二导师审核后统一参加毕业论文的答辩。第二导师的评分占最终评分的20%。
参考文献
[1]杨师斌, 杨茹.以毕业设计 (论文) 为抓手加强应用型人才多重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 2009, (28) :76-77.
[2]郑红霞.工程与管理专业联合毕业设计模式的研究[J].中国冶金教育, 2008, (2) :35-36.
开设辅修专业,培养新型复合人才 篇3
【关键词】辅修专业 新型复合人才 美国高校辅修制度
开设辅修专业,是贯彻因材施教、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为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资源,鼓励各类学生主动适应社会需要,构建复合型知识结构,发展特长,使学生在校期间得到多元化培养,提高学生素质的一条主要途径。它把博与专有效地结合起来,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强调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一、开设辅修专业的重要意义
1.适应目前社会对新型复合人才的需要。进入21世纪以来,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甚至有一部分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目前,由于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更加严峻。但仍有用人单位却又找不到合适的人才,也就是说大学生中存在着结构性失业,这说明我们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社会调查显示,这个社会越来越需要新型复合人才,而我们培养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单学科、窄口径。所谓新型复合人才简单点说就是具有交叉学科能力、较宽的知识面、较高的综合素质的人才。比如说理工科的学生仅仅懂技术是不够的,还要懂经济、或者懂管理、或者懂外语。
2.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在高校中,即使是同一班级的学生,由于每个人的天赋、学习基础和勤奋程度的不同,其学习情况就会有较大差异。对某些学生来说,能学好本专业的课程,就算完成学习任务了。而那些能力较强、勤奋努力的学生,在完成本专业课程的学习的基础上,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社会需要,学习另一专业的课程,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辅修专业的开设,突破了原有专业设置的界限,使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在主修一个专业的同时,再辅修一个既满足社会需求又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这样有利于充分挖掘学生自身潜能和个性发展,提升学生的人力资本,为他们今后在人才市场上参与择业竞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3.促进学科间的融合,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既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在这种形势下,社会上对高校培养的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对新型复合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辅修专业的开设,为促进各学科间渗透融合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学生通过辅修学习,开阔了视野,扩展了知识面,使之成为适应性强,知识面广的复合型人才,学校利用辅修等多种形式,加速培养了具有交叉学科的复合型人才,使他们具备了跨专业、跨学科的复合能力,能与相关领域的专家们合作共事,为我国培养和造就高质量人才开辟了一条新路。
二、美国高校辅修制度的经验借鉴
就主辅修制度而言,美国高校实行的时间比我国高校早且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美国高校的辅修制度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
1.高校和院系非常重视辅修制度。美国的高校和院系非常重视辅修制度,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辅修专业,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并且大多数主修专业都提供相应的辅修专业,为具备良好的个人发展条件打下基础。如康奈尔大学的工程学院在12个领域为学生提供辅修专业。宾夕法尼亚大学文理学院为学生提供了50个主修科目和61个辅修科目,其中有12个是跨学院辅修科目。哥伦比亚大学福基金工程和应用科学研究生院共给本科生提供了13门辅修课程。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除了主修自己专业的课程外,还可以通过完成一个或更多的课程的要求来获得一个证书等等。
2.高校对辅修制度的管理比较科学化。高校一般都有专门的委员会对申报的辅修专业进行严格的审定,在学制上也有相应灵活的举措。什么样的学生可以选择辅修专业、可以选择什么类型的辅修专业,各大学有不同的规定,但很多学院或系提供的辅修专业对学生的主修专业都有严格的限制。一般而言,这些大学都要求辅修专业在专业性质和行政隶属关系上应与主修专业不同。学生不能选择本系提供的辅修专业,但其它学院或系提供的辅修专业对他是完全开放的。
3.学校在自由与规范之间保持一种平衡。学校一方面尽最大的努力开设种类繁多的专业和数量丰富的选修课来满足学生个人的兴趣和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对学生主修专业、课程、学分和成绩的要求以及对可能遇到困难的提前告知给学生以适当的指导,把学生的自由限制在一定规范内。
三、办好辅修专业的政策建议
1.提供丰富的辅修专业,照顾学生需求。由于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千差万别,社会对毕业生能力的需求也各不相同,为了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我们应借鉴美国的经验,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辅修专业,并且为大多数主修专业都提供相应的辅修专业,为学生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提供有利条件。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技术与管理复合型人才,一个人才既可以作为技术人员又可以当管理者;二是技术与技术复合型人才,一个人懂两门技术;三是技术与外语复合型人才,我国经济的外向性很强,外贸依存度接近70%,外语的作用也与日俱增。
2.加强辅修招生管理,保证生源质量。首先,在每届每科辅修班在招生前,由主办院系要拟出辅修细则,包括培养目标、开设课程及学分情况,并要上报教务处审批。然后,由教务处统一向全校发出招生通知,并规定报考条件,有的专业还可能对考生还有特殊要求。学生根据通知规定的条件,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到所在院系填表报名。最后,经所在院系审查合格后,再将名单报教务处审核。然后由主办院系按学校规定的程序和条件进行择优录取。这样,经过层层把关,使所招学生的起点相对较高,保证了生源的质量,使所招学生入学后有较充分的精力进行第二专业的学习。
3.明确培养目标和要求,合理安排课程。我们在辅修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中,要坚持“因材施教、系统完整、整体优化、突出重点、注重实用”的原则。规定辅修课程的教学要求与主修课程基本相同,不能因为是辅修专业而降低教学要求,同时明确培养目标。对学分、课程门数、考试及学籍管理作了严格的规定,既不削弱基础和主修专业培养标准,又保证辅修专业的学生素质。
4.加强辅修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童。一是为了切实保证辅修专业的教学质量,要配备强有力的师资力量,要求给辅修专业学生上课的老师都要是在学生网上评教中,学生口碑较好、排名较为靠前的老师。二是也要加强教学管理。除了要求任课教师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组织教学外,还要加强各个环节的教学管理。
5.严格辅修考试和学籍管理,保证人才质量。对于辅修学生的考试也要同主修专业的考试一样,按学校的相关规定执行。辅修学生的考试成绩,由主办院系统一管理,并于每学期末送学生所在院系和教务处各一份。学生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并经考试取得相应学分后,结业时由主办院系将各期成绩交学生所在院系进档,并将一份总成绩报教务处审核,成绩合格者由学校统一发给辅修专业结业证书。因某种原因未能取得辅修专业结业证者,已获成绩和学分可作为选修课记载。
参考文献:
[1]刘崧.关于“主辅修、双学位”模式教育的探索[J].科技信息,2007.
[2]宋鑫,卢晓东.美国高校辅修制度述评[J].现代大学教育,2002(3):108-111.
[3]朱红.本科“辅修/双学位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教育(高教版).
简历:突出辅修专业 篇4
外企会有较多职位对专业的要求不是很高,很多行业都有渐渐放宽专业限制的趋势。如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以前只招经济管理类人才,但现在法律、物理、数学系的毕业生都有。国企也出现了这样的趋势。比如上汽,现在也开始要求管理类人才的加入。而且,很多企业对招聘的新人都有培训,毕竟学校中学习的东西还只是纸上谈兵,知识需要经过实践才能得以熟练应用。但像科技类、IT类对于专业技能的要求很高,通常要求专业对口的人才。那么,在跨专业的工作选择中如何展示自己的实力,在竞争中寻得一席之地呢?推介以下几种:
金融工程专业介绍 篇5
来自网上,并非科大官网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和金融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设计、开发综合运用各种金融工具创造性解决金融实务问题的基本能力,开展金融风险管理、公司理财、投资战略策划以及金融产品定价研究,能从事金融财务管理、金融分析和策划的高素质复合型现代金融人才。基本概念
金融工程专业属于经济学大类,经济学类。金融工程(Financial Engineering)专业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是综合运用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编程技术来解决金融问题的崭新领域。虽然在名称上有很大的变动,可称作Financial Mathematics, Mathematical Finance, Quantitative Finance或者Computational Finance,但实际学习的内容是相似的,主要包括数学、计算机编程、证券衍生物定价、风险分析、金融模型、金融信息分析和一些高级的金融理论等。金融工程项目课程是极具职业导向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相当强的计算机和数学素质,同时具有管理和商务技巧的专业人士,使他们可以在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对冲基金、保险公司、公司财务部门等,从事证券金融衍生产品估价,投资组合管理,风险管理和市场预测等工作。
金融工程专业的兴起,以及它的高回报率,吸引了许多立志投身金融业的申请者。即使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申请金融工程的人数还是在成倍地增长。虽然不断地有学校开设金融工程的硕士课程,但是增长的速度远远没有申请人数增加的速度快。因此,金融工程的申请越来越激烈也是在所难免。专业特点
金融工程专业立足于师资力量雄厚的国家级重点学科——金融学学科点,依托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人文学科综合发展的优势,突出金融、经济、管理、法学互相渗透的特点,把学生培养成熟悉现代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掌握现代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扎实的数理金融、计量经济学基础,具有较强的本国语言文字表达和写作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的应用,具有较强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的金融工程专才。通过本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内容的系统学习与训练,学生应达到以下培养目标:
1.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精神实质,认真领会党中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的方针、政策,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
2.掌握金融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通晓与金融工程专业密切相关的金融学、会计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
3.掌握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与技能,具有较强的金融分析、策划能力和金融创新能力;
4.了解我国对外方针政策、金融理论前沿和国际金融市场发展动态;
5.具有扎实的数学、计量经济学基础,掌握基本的数学建模技巧和进行金融市场实证研究的技能;
6.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7.英语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六级考试,能熟练地查阅英文文献;
8.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能胜任专业论文、各类应用文体的写作以及较强的商务谈判能力;
9.身心健康,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标准。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经济学、管理学。
主要课程:经济学模块;金融学模块;计算机模块;数学与统计模块等四大模块。开设课程有: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金融经济学,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衍生金融工具,固定收益证券,公司金融,金融工程学,金融会计、随机过程,时间序列分析,金融统计与分析应用,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保险与精算,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金融风险管理,投资银行学,国际金融,国际投资,金融法等。特色方向
本专业设有金融产品设计、开发与定价;金融衍生工具与金融风险管理;金融计量与金融决策分析;公司金融与资本运作四个特色专业方向。
特色课程:金融经济学,固定收益证券,公司金融,衍生金融工具,金融产品定价,金融风险管理,金融工程学,金融会计、随机过程,时间序列分析,金融统计与分析应用等。学制、学位与毕业
学制原则上为4年。实行弹性学制,亦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按照规定要求完成学业并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完成总学分175学分(其中课内学分148,实践环节学分15,素质教育12),方可准予毕业。就业前景
金融工程专业主要是用计算机来实现数学模型,从而解决金融相关的问题。所以,金融工程不同于MBA和MSP,它主要是培养金融界的技术工作者,也称作金融工程师——Quant。Quant 的职位主要集中在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负责的主要工作
2根据职位也有很大区别,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pricing、model validation、research、develop and risk management,分别负责衍生品定价模型的建立和应用、模型验证、模型研究、程序开发和风险管理。总体来说工作相对辛苦,收入比其他行业高很多。以Quant Developer为例,虽然实际工作和其他行业的程序员没有本质区别,但不仅收入高,而且很容易找到工作。
就现在来说,金融工程在中国的就业主要在以下几个领域:
基金公司:基金公司现在非常需要能做基金绩效评估、风险控制、资产配置的人才。证券公司:证券公司现在正处在一个艰难的时期,同时也在通过集合理财产品设计等寻求生存的机会。
银行:最传统的银行也在起着微妙的变化。现在各大银行的总行正在着手建立内部风险管理模型,急需这方面的人才,可是,由于银行用人制度比较僵化,真正有水平的人未必能进去做这个事情。银行内部的另外一个重要部门——资金部,也需要金融工程的人才,他们一方面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操作,是未来固定收益证券这一块的主力,同时也是未来大有发展空间的公司债券市场、抵押支持债券这些金融工程产品的设计主力。
4.1 就业方向
主要到跨国公司、金融机构和高等院校从事金融、财务管理以及教学、科研工作等。6 其他信息
6.1 金融工程的核心内容
金融工程中,其核心在于对新型金融产品或业务的开发设计,其实质在于提高效率,它包括:
1.新型金融工具的创造,如创造第一个零息债券,第一个互换合约等;
2.已有工具的发展应用,如把期货交易应用于新的领域,发展出众多的期权及互换的品种等;
3.把已有的金融工具和手段运用组合分解技术,复合出新的金融产品,如远期互换,期货期权,新的财务结构的构造等。
6.2 金融工程的运作程序
金融工程的运作具有规范化的程序:诊断—分析—开发—定价—交付使用,基本过程程序化。
其中从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产品的性能目标确定,方案的优化设计,产品的开发,定价模型的确定,仿真的模拟试验,小批量的应用和反馈修正,直到大批量的销售、推广应用,各个环节紧密有序。大部分的被创新的新金融产品,成为运用金融工程创造性解决其他相关金融财务问题的工具,即组合性产品中的基本单元。6.3 金融工程师
金融工程师,指通过专业培训,考试通过,获取权威行业协会或相应金融机构颁发的认证证书的人员。与传统的金融理论研究和金融市场分析人员不同,金融工程师更加注重金融市场交易与金融工具的可操作性,将最新的科技手段、规模化处理方式(工程方法)应用到金融市场上,创造出新的金融产品、交易方式,从而为金融市场的参与者赢取利润、规避风险或完善服务。
金融学专业毕业生的自我介绍 篇6
人生的选择老是存在着很多必定性和偶尔性。当初面对高考的落榜,并异国让我悲观,更加鼓励了我对进修的巴望。在这大学的3年中,我埋头进修,不放过任何一个求知的机遇。
课上当真听讲,课下大量的涉猎,自动参加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始终以进步本身的综合本质为目标,以自我的周全成长为竭力方向,建立了精确的人生观,代价观和全国观。
在校门生会的培养下,更是塑造了我勇于面对,勇于办理的性情。伶俐并且理性的的脑筋,让我面对题目富裕了决议信念。
即将离开熟悉的校园糊口生涯,步入社会,让我有些紧急却又富裕了奋发。我要用热忱和活力,自负和学识来克服毕业后糊口生涯和工作中的各种坚苦,用本身的进修本领和分析处理题目的和谐,办理本领去结束今后的美美人生!
金融学辅修专业介绍 篇7
1 双学位 (主辅修) 教育的发展及实施意义
双学位, 是指本科生在学习主修专业课, 并取得该专业所属学科学位的同时, 跨学科跨门类攻读另一专业课程而取得的学位。辅修, 是指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学习主修专业的同时, 自愿修读其他专业的骨干课程, 并依据修读的学分情况申请获得相应的辅修证书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
实施双学位 (主辅修) 教育制度在我国也有30多年的历史, 最早出台双学位制和辅修制的是武汉大学, 新制度旨在引导学生在学好本专业课程的同时, 鼓励学生在达到主修专业毕业和学位条件的前提下, 能够满足辅修专业的学分要求的, 学校颁发辅修专业证书, 达到辅修专业学位授予要求的, 学校授予双学士学位。随后, 我国许多高校都引入了双学位 (主辅修) 制度, 并在实施过程当中不断进行探索、改革与实践。
双学位 (主辅修) 制度的实施, 从本质上来说是为了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的多学科优势, 探索如何跨学科组织教学, 促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而推出的一项本科教学改革措施。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让创新型人才适应社会的需求, 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跨门类、跨学科学习另一门专业, 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拓宽知识面, 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进行学科交叉和渗透, 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2 我校实施双学位 (主辅修) 教育的举措
西安邮电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 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 工、管、理、经、文、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科间交叉融合, 有良好的教学条件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学校发挥多学科优势, 全面实施本科教学工程,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提高学校的科技贡献率和国际化程度。
2.1 对学生加强宣传, 明确学习双学位 (主辅修) 的动机
每个学生的天赋、基础和勤奋程度不同, 其学习情况会有较大差异。一些学习方法掌握得当、时间安排非常合理的学生, 在完成主修专业课程的基础上, 经常会有“吃不饱”的情况发生, 通过双学位 (主辅修) 制度, 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社会需求, 跨学科、跨门类学习其他专业的课程, 从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提高综合素质。因此, 在组织学生申报双学位 (主辅修) 专业的时候, 各学院、辅导员要指导学生, 明确学习动机, 要让学生发自内心的想学。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选择合适自己的辅修专业, 明确学习目标, 能够在促进本专业学习的同时, 更好地拓展知识面。
2.2 我校从实际出发, 根据专业优势、行业特色和学生需求组建特色辅修专业
我校结合自身优势, 根据二级学院的开办意向, 全面评估其所属学科专业资源优势和办学优势, 再根据学生的报名情况, 经过充分论证, 开办了60辅修专业:计算机应用、经济学、市场营销、工商管理、行政管理、英语, 涵盖我校经管、理工、人文、英语4个门类, 这6个专业在可满足学生需求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我校教学资源优势, 体现我校行业特点。
2.3 精心拟定培养方案, 明晰培养目标定位
当代符合型人才的培养, 注重点不仅只在学生的知识、素质以及能力方面, 同时还要在专业视野上有所扩充, 专业素质上得以强化, 创新精神上大幅提升等, 因此要求学生能够将不同学科、不同门类的知识通过交叉学习达到融合, 辅修教育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途径。
辅修教育的教学计划安排不同于一般的跨学科选课, 我校从教育教学规律合理化和专业知识结构特色化等要求出发, 优化了课程设置, 精心制定了我校辅修专业培养方案。
2.4 认真制定相关管理制度, 不断完善教学管理
我校制定了《西安邮电大学本科生修读辅修专业管理办法》, 对辅修专业设置、辅修专业课程设置及总学时、选修条件、教学组织与管理、辅修课程考核办法、有关学籍管理等6大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读, 并把该办法纳入学生手册, 在新生入校时人手一册, 并在新生入学培训时有专人进行讲解, 最大程度的保证学生找准定位, 不盲目跟风辅修。
我校在执行管理办法的同时, 教务处、各辅修专业开办学院、各辅修学生所在学院, 经常组织授课教师和辅修学生进行座谈和问卷调查, 并结合我校实际和教师学生诉求, 我校近期又出台了《辅修专业管理改革试点办法》, 针对辅修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报名学生多、上课学生少, 占用教学资源多、教学效果差、运行成本过高的情况, 从2011级辅修专业进行了改革试点, 试行报名注册一次性预交两年费用, 院系教学工作量集中认定等办法, 全面推行学生插班上课等多种方式组织教学, 方便广大辅修学生, 选择合适自身情况的插班课程, 在两年内完成总学时为360学时 (即22学分) 左右的专业骨干课程, 毕业前经教务处严格按照辅修教学计划审核成绩, 全部合格的予以颁发辅修证书。
3 我校实施辅修教育改革与实践后的成效
3.1 辅修培养方案的实施得到了规范
学校在制定辅修方案时是本着严谨和对学生负责的态度的, 但是在实际教学运行过程中则遇到了很大阻力, 因为教学资源的匮乏, 学院在排课时都会优先安排本院主修专业课程, 而把辅修课程就会被安排在所谓的“垃圾时间”或“垃圾地点”, 由于师资力量不足, 有些辅修课程在没有人愿意或者根本没有老师代课的情况下, 会出现用其他类似课程替换等情况。这就很难保证辅修课程培养方案的严肃性, 直接违背了当初学校开展辅修培养的初衷, 也会直接影响到辅修专业的学生培养质量, 而采用插班上课后, 学生通过自主网上选课, 直接参与到学院主修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去, 就可以有效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3.2 辅修专业的师资质量得到了提高
在采用单独开班的模式时, 各学院在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 到校外聘请相关专业的老师或者直接让学校的在读硕士生给辅修学生开课是常见情况, 这些教师中不乏教学经验不足、专业知识水平不高之人, 而且由于不是本校的在职老师, 学校的规章制度对他们缺乏相应的约束力度, 容易滋生任课教师责任心不强等情况。采用插班上课后,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主修课程时间, 自主选择、安排辅修骨干课程的教师和时间, 基本杜绝了师资质量跟不上的情况。
3.3 辅修课堂纳入了统一的管理和监控范围
单独开设辅修课程时, 由于各学院专业的主修课程较多, 在周内黄金时段安排辅修课没有充分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 因此辅修课程的排课惯例就是周末, 或者周五的晚上。这些时间段, 是教学管理和监控所谓的“盲区”, 教务处和学院的各级管理、督导、信息员等很少能对安排在这些时段的辅修课进行随堂听课、教学检查, 更无从谈起对课程的教学提出改进意见。这就造成有些课程开课课时不够、教师授课敷衍了事, 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 随意缺课、旷课, 教学质量堪忧, 从而使辅修培养工作不能达到预期目标。采用插班上课后, 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 进行网上选课后, 选课名单会和主修学生的名单一起, 统一管理, 统一上课, 纳入到有效的监控范围。
3.4 辅修课程的考核方式得到了完善
由于辅修课程的特殊性, 其考试时间安排受到一定限制, 大多数情况下不便于与主修课程考试统一进行安排, 因此辅修课程的考试时间往往在早于期末统一考试时间。因此, 很多辅修课程的任课教师对该课程考试重视程度较低, 甚至随意变更考核方式, 例如随堂考试、开卷考试或课下提交相关论文即可, 甚至以平时课程考勤作为考核方式。同时, 有些辅修课程任课教师对于辅修课程重视程度低, 因此降低考核标准要求, 学生很随意即可取得合格成绩。因此, 导致一些学生“混学分”的思想, 仅以取得学分为目的, 而不注重课程的学习。采用插班上课后, 学生必须在期末参加该课程的统一考试、流水阅卷, 极大地提高了考核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3.5 必须要严把辅修专业毕业审核关
教务处在全校的辅修专业教学中起到指导性和权威性的作用, 应该设置针对于辅修课程管理的专职岗位, 明确相应的管理人员和相关工作任务和日常事宜。通过专职岗位管理人员协调学院、上下级管理。形成一个各个管理层级针对于辅修课程的管理系统。其次, 要建立院级、校级两级毕业审核制度。各学院要对辅修专业学生的选课计划、考试成绩严格把关, 认真审核。审核结束后, 由教务处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复审, 确保每一个拿到证书的学生都是合格的, 达到毕业条件的。第三, 要形成一套规范的毕业审核流程。教务处应制定一个规范的毕业审核流程发给各学院。各学院按照流程指导, 逐步开展工作, 确保每个环节不出错漏。
参考文献
[1]杨宗仁,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辅修及双学位本科教育研究[J].江苏高教, 2011 (3) :102-104.
[2]罗新祜, 陈亚艳.高等学校双学位本科 (主辅修) 教学质量监控研究[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6, 32 (3) :174-178.
[3]钱怡, 高等院校辅修专业/双学位制度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 2010:3.
[4]包龙生, 李艺明, 于玲.高校辅修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方法[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5, 14 (3) :319-321.
[5]冷向宇, 马沛, 颜新文.高校辅修专业教育的几点思考[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6, 25 (3) :41-43.
[6]张燕梅.高校实施辅修/双学位教育的探讨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 2009, 11月下总第149期:45-46.
金融专业应聘自我介绍 篇8
1、为人豪爽热忱,做事投入;思维敏捷,喜欢挑战;能吃苦耐劳,抗压能力强;幽默诙谐,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对人、对事观察入微,擅于分析思考,学习能力强,能从实践中快速成长。知性,冷静,细心。正在为cpa和cfa而奋斗。具有美国金融业工作经验以及高度的责任心,以寻求在国内投资领域长期的发展。
2、多年从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有良好的宏观分析能力,熟悉行业的税收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涉及纺织,环保,贸易企业以及其他制造和服务业。良好的微观财务分析能力,熟悉各行业财务管理和会计处理,了解上市公司、创业板相关政策和财务信息处理办法,特别是金融衍生工具的财会处理,cpa通过税法和战略风险管理。熟悉各类财务软件,包括sap,用友,金蝶等,学习能力强,善于沟通。
金融学辅修专业介绍 篇9
申请英国金融与会计硕士前,必须清晰了解自己是否具备足够的申请条件,英国建议申请者最好本科的时候,专业是与会计金融相关,如果不是相关专业,辅修或者第二专业是与此相关的也可以尝试申请。如果实在是没有背景的学生又一定想去读的话,可以申请硕士预科。如果申请者本科学习经历与金融学和会计学完全不相关的话,一定要意识到就读英国大学硕士所需的专业知识比重是很大的,那意味着申请者即使被录取,在入学后也将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与此同时,申请者还需要准备语言成绩,英国绝大多数学校都是接受IELTS和IBT的,部分名校是要求GMAT成绩的。
更重要的是,英国名校录取重视申请者的在校成绩(GPA)。
金融专业学生一分钟自我介绍 篇10
尊敬的考官、评委老师:
您们好!很荣幸有机会在这里向各位进行自我介绍。
宁夏大学辅修专业管理办法(共) 篇11
(2011年6月制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我校在本科人才培养中推行主辅修制度,是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学科优势,探索跨学科组织教学模式,促进培养基础扎实、人格健全、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合格本科人才的一项教学改革措施。
第二条 辅修专业是指学生在修读本专业(即主修专业)的同时,再修读另一个专业的学科主要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
第三条主辅修制的培养模式是:全日制本科学生和已取得学士学位的在校研究生在学有余力情况下,在主修一个本科专业之外,跨学科门类(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辅修另外一个本科专业,完成辅修本科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所有课程、毕业论文和其他教学环节。
第二章辅修专业设置条件及审批程序
第四条设置辅修专业由学院提出申请,教务处审核,学校学术委员会审查批准,并按照要求报自治区教育厅备案。
第五条申请设置辅修专业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所依托的主修专业至少有四届毕业生。
2.所依托的主修专业必须是第一批次录取专业。
3.所依托的主修专业必须在学校组织的专业评估中达到优秀或者属于自治区级、国家级特色专业。
4.有拟设置辅修专业的4年一个周期的建设规划、人才培养方案和相应的教学文件。
5.有拟设置辅修专业教学计划所必需的专职教师队伍及教学辅助人员,师资结构比较合理。
6.具备辅修专业所必需的教学设施,如实验室及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实习基地等办学基本条件。
7第六条凡符合上述条件的专业可以申请辅修专业设置,具体程序是:
1.每年3月中旬学院向教务处提交正式申请公文和申请设置辅修专业可行性报告(一式二份)。
2.教务处在收到学院申请公文一周之内组织初审,并提出初审意见。
3.4月中旬提交学校学术委员会审查批准并报宁夏教育厅备案。
4.4月下旬申请学院到自治区物价局办理学费审批手续。
5.学费手续办齐后,辅修专业所在学院方可进行招生宣传,组织招生。招生宣传资料在张贴发布之前必须报教务处审核备案。
第三章申请辅修专业的资格
第七条 凡我校全日制本科学生(含新华学院学生)和已取得学士学位的在校研究生,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可申请辅修专业。第四章申请修读辅修专业程序
第八条 辅修专业每学年招生一次,一般安排在学年第一学期,由开设辅修专业学院负责招生。
第九条 招生之前,开设辅修专业学院以公文形式向教务处提交当年招生计划,教务处审批同意后方可发布招生通知。
第十条 第十一条开设辅修专业学院每年9月15日之前将报名册、课程表纸介质文本报教务处教学运行中心,同时将电子文本发至教务处教学运行中心。
第五章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
第十二条辅修专业的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必须纳入学院本科教学工作范围之内,院长和教学副院长分别是辅修专业教学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辅修专业教学计划的执行、考试和成绩管理及其他教学环节由教学科研办公室组织实施。辅修专业要按招生年份单独编班组织教学,相关学院应指定专人或委派班主任负责辅修专业学生管理工作。
第十三条辅修专业实施专门的教学计划。学习周期一般安排2年。辅修专业的教学计划由开设专业的学院组织制订,教务处批准实施。第十四条 辅修专业的课程教学一般安排在9、10节、周末或寒暑假进行。每门课程安排教学时数应与主修专业教学时数相同,即理论课时必须按17学时计1学分的方法、实验实践课时原则上按34学时计1学分的方法安排。辅修专业毕业论文(设计)不得少于10周。
第十五条 辅修专业的教学安排(如校外实习、其他实践环节等)与主修专业的教学安排发生冲突时,学生应服从主修专业的教学安排。主修专业所在学院出具证明、经辅修专业所在学院教学副院长批准,报教务处备案后,允许学生通过自学完成因冲突影响的课程学习任务,但必须参加该课程的考试。
第十六条辅修专业设置的课程与主修专业设置的课程有相同或课程内容要求低于主修专业的,学生可以申请免修;课程学分、内容要求高于主修专业的,学生不能免修。但学生可于学期初向任课教师书面申请部分免听,经过批准、并参加课程考核、成绩及格以上者可获得该
门课程学分。
第十七条辅修专业课程的考核按照《宁夏大学考试工作条例》(2007年修订)的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学生在主修专业学制年限内未能完成辅修专业教学计划的,经本人申请,可以延迟修读时限,但不能超出在校的最高修业年限(本科生修业年限是学制+2年;研究生修业年限是学制+2年)。
第十九条教务处和相关学院要加强对辅修专业的课堂教学、考试环节、阅卷环节和毕业论文等的管理和检查,把教学过程和质量纳入宁夏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障及监控系统之中进行监控和评估。
第六章学籍和成绩管理
第二十条学生辅修专业的成绩与主修专业的成绩一样,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并纳入正式学籍管理,成绩进入教务大平台。每学期开学1个月内,辅修专业所在学院须将成绩输入教务平台,并给教务处报纸介质成绩登记表1份。
第二十一条辅修专业的学生,须按辅修专业教学计划参加课堂教学、实验、实践教学等各个教学环节,并参加课程考核,考核成绩记入学生成绩档案。
学生所修读的课程无故缺课超过该课程教学时数1/3者,取消该门课程的考试资格,以后需随低年级重修。
第二十二条 注册修读辅修专业的学生,因特殊原因需要退出辅修专业学习的,应在注册后两周内提出书面申请,经辅修专业所在学院主管领导同意后退还学费,逾期不再办理。
第二十三条 辅修专业课程考核形式、成绩记分方法、学分与学分绩点的对应关系等等均按照《宁夏大学本专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中相应条款执行。
第七章辅修专业证书的发放条件
第二十四条 凡符合下列条件的,学校核发相应证书。
1.在有效修业年限内修完并取得辅修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学分,颁发宁夏大学监制的辅修专业证书。
2.并获得主修专业学士学位者,可申请授予辅修专业学士学位并颁发宁夏大学监制的证书。
3.在有效修业年限内,对未取得辅修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学分的学生,由教务处发给“辅修专业课程成绩证明书”。
第八章附 则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自2011年6月起执行
【金融学辅修专业介绍】推荐阅读:
专业介绍金融工程10-12
金融专业介绍与申请解析11-15
金融管理专业求职的自我介绍08-16
金融系专业学生面试自我介绍08-30
金融专业毕业生的自我介绍10-18
精算学和金融数学专业介绍及就业发展方向05-12
金融学本科专业07-17
金融学专业描述11-09
非金融专业金融教学08-12
金融学专业课程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