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实践研究实施方案

2024-11-26

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实践研究实施方案(共8篇)

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实践研究实施方案 篇1

古夫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该课题研究,旨在进一步增强学校和我校教师的课程意识,改变国家课程一家独大的局面,建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和谐的课程体系。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任务和要求,推进校本课程实施,凸显学校特色。完善课程管理体系,建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联动的课程管理体系,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在课改的深水区上下求索,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校本课程的定义:

1、校本课程:是在学校本土生成的,既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学生的良好个性发展需求和本校的资源优势,又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自主性和多样性的课程。

校本课程的三种属性,即关联性、校本性和自主性。

2、校本课程的特点:主要指校本课程的结构、功能与国家课程之间的区别。集中表现在:校本课程多属于实践性课程。它不以系统知识为基本内容,也不以读书、听讲为主要学习方式,而是围绕学生学习需求来组织具有多样性、动态性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以问题探究、实践操作、社会服务等形式进行生动活泼的学习。

校本课程具有的三个特征,即实践性、探索性、主体性。

3、校本课程开发:在学校发生并展开的,以国家及地方课程为指导,依据学校和学生自身的特点、条件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

学校教师自主、独立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课程开发活动。“校本课程开发”强调的是课程开发的行动和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发展的过程。

4、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校本课程开发” 一般指所开发出来的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的校本课程。其广义的校本的课程开发,“既包括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包括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5、校本课程开发活动是以学校为基地而展开的由课程设计、课程试验、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重大活动组成的一种系统工程。这种系统工程的突出特点是:专业性强;难度大;各有特色。这些特点将要求校本课程的开发须坚持规范性、注意灵活性、强调创新性。

三、课题的主要内容及目标:

1、按照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开设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校本课程。

2、加强校本课程与学生社会生活的联系研究,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

3、拓展学生知识领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5、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和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能力。

6、完善课程管理机制,深入推进课程改革。

四、课题的研究近况:

校本课程开发作为课改标志性内容,是市教科院重点抓的课改项目之一,我校也把校本课程开发作为课改的难点,申报了省、市、县三级课题“校本课程开发研究”,随着课改深入,重点也似乎发生了转移,我校校本课程开发课题也随之沉寂了几年,而在这几年,兄弟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很多学校开发出了成型的课程,正在逐步形成特色。

五、课题研究方法及待解决的问题:

本课题采用行动研究,理论学习,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通过研究解决以下问题:

1.将我校基本成型的一批课程定型成册。

2.开发一批引导学生文明行为、形成文明习惯的校本课程。

3.通过开发校本课程锻炼一批教师,提升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

4.筛选适合打造特色校园的课程,逐步形成特色课程体系。

六、课题研究机构:

课题负责人:

庞广勇 中学高级教师,主管教学的副校长,负责课题总体规划与实施。

赵儒尧 中学高级教师,教科室主任。负责课题的日常管理与运作。课题指导小组:

严传铭县教育局主管教学副局长。

谭荣县培研中心副主任,县校本课程开发课题负责人,县校本课程开发主管教研员。

余运武县教科规划办领导,县校本课程开发课题常务研究员。张拥华中学高级教师 校长。

庞广勇中学高级教师 主管教学的副校长。

课题研究组主要成员:

庞广勇 中学高级教师,主管教学的副校长,负责课题总体规划与实施。

李祖锐 中学高级教师,主管德育的副校长,负责德育课程开发与审核。

赵儒尧 中学高级教师,教科室主任。负责课题的日常管理与运作。

袁秉芳 中学高级教师,教务主任,负责文化课程开发与管理。王承 中学一级教师,政教主任,负责德育课程开发统筹。杨江涛 中学一级教师,语文教研组长,班主任,德育课程与语文校课实验教师。

李国猛 中学高级教师,数学教研组长,校课开发备课组长。贾代英 中学一级教师,英语教研组长,校课开发实验教师。马宏勇 中学一级教师,理化生教研组长,校课开发实验教师。朱光玲 中学二级教师,综合组教研组长,校课开发实验教师。

七、课题研究阶段划分:

主要研究阶段:

2013.9-2014.8 实施第一阶段:编制课程纲要、成立校课备课组、整合现有校课,形成一至两本指导书。

2014.9-2015.8 实施第二阶段:落实校课纲要,开发一批新课程,编制成册一批新的校课指导书。

2015.8-2016.8 总结推广阶段:整合校课指导书,形成校课指导书体系,筛选我校特色课程,形成特色校课体系,收集校课教学案例、汇编校课指导书。

最终研究成果:校课指导书汇编,形成特色校本课程体系,收集校本课程教学案例、教学光盘、汇编教研论文、案例集。

2013.10.16.

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实践研究实施方案 篇2

苗逢春教授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系统规划与实施建议”(《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第1期)一文中提到从“科学—技术—社会”三个方面来审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从S(科学)方面来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应帮助学生挖掘和理解信息技术背后隐含的思想、方法和科学原理;从T(技术)方面来看,应重新审视和定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技术”,重视面向实际应用情境的实践取向的技术教育方式;从S(社会)方面来看,则应注重分析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相关社会问题”。

因此,校本课程设计时应综合考虑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因素,充分挖掘信息技术课程价值,利用校内外的一切课程资源,寻找、开发、制作、整合教学资源和资料来丰富教学内容。

一、课程选材———遵循“以人为本”,贴近学生实际

比较小学和中学的课程内容,有相当多的重复———信息技术简介、操作系统简介、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网络基础及其应用、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这五块内容,全新起点的内容只有两部分———用计算机处理数据、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可以看出,从小学到初中的六年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缺乏衔接性,现行初中信息技术课所学内容大部分在小学都学过,信息技术课枯燥、无聊、公式化,学习的知识提不起学生兴趣,因此迫切需要适合我校实际的校本课程内容的研发。

人本主义教学思想提出:“注重对学生内在心理世界的了解,以顺应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以及个性差异,达到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起其认知与情感的相互作用。”信息技术课程设计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多多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与意识。

案例:走进Excel。

中学第四册教材第1课《走进Excel》着重介绍Excel软件的界面组成,知识点比较多,考虑到本课是寒假归来第一课,结合学生的状态和心理,设计成《体验Excel》。

1. 导入:经过一个愉快的寒假,同学们都长高了,胖了还是瘦了?我们知道体重是反映和衡量一个人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BMI指数可以科学地衡量健康状况,现在老师运用Excel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测试功能,我们请两位同学测试一下……

2. 请两位学生上台体验。

3. 点击测试结果单元格,揭示原理—教师演示Excel中的设计好的功能。

4. 小结:很多同学担心自己过胖,经常节食,特别是女同学,其实绝大多数同学的体重都非常标准,即使偏重或偏轻也可以通过饮食调整,下面请同学们来合理搭配自己的一日三餐,达到标准的卡路里摄入……

我通过师生情感的交流,让学生很容易进入课程,特别是健康状况的测试很符合学生这个年龄段的需求。学生经过亲身体验,感受到Excel软件的原理和生活中的作用。最后我通过学生合理搭配三餐的食物,渗透了健康生活的思想。在教材设计时,我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阶段和认知能力,帮助学生挖掘和理解信息技术背后隐含的思想、方法和科学原理;同时利用技术来分析社会、科技、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渗透相应的思想教育。

二、教材编排———打破知识体系,关注技术素养

以往的教材往往是按照知识体系结构编排,为掌握“技术”而学习“技术”。而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而且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校本课程内容编排时,充分考虑到教学情境的创设,以面向情境的技术为主线组织教学。

案例:圣诞节明信片系列设计。

中学第三册第2课《无处不在的模板》和第3课《批量制作明信片》分别要求学生掌握模板的应用和邮件合并的功能,校本教材编排中突破单纯的知识点的学习,结合中学的教材设计,创设了圣诞节即将来临,给全班每一位学生制作圣诞节明信片的情境,设计了运用Word设计明信片—运用PhotoShop设计邮票—运用批量设计明信片这样一个完整的任务系列。学生在本主题的学习中,深深感受到节日的气氛和信息技术给生活带来的深刻变化,一直保持着浓厚兴趣和对下一课的期盼。

我通过情境创设和系列任务设计,从学生的生活、学习中挖掘资源,引导学生从兴趣出发探究和学习技术,切实改变了以往的“纯技术”学习,课程变得生动、有意义。

三、课程实施———搭建网络平台,创设交流环境

课程实施过程中如何有效展示学生作品及评价?如何满足学生迫切需要交流的空间?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借助博客平台实施教学内容,有效展示教学任务、学生作品,构建了一个学生乐于参与的网络学习平台。

1. 网络化学习任务展示

信息技术课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是“任务驱动法”,以往的学习任务用大屏幕投影显示或以文件形式传送给学生,学生往往是被动地接受任务,如今教师将每节课的学习纲要、学习方法、上机任务以网页形式在博客上发布,学生更乐于登录博客查看教学任务,获取任务—处理信息—尝试完成任务。在教师的网络化指导下,学生能真正有一个自主完成学习的过程,体验到一种全新的模式。

2. 丰富的网络资源平台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将教学相关资料发布在博客上,并通过博客日志和在博客中提供一些参考资料链接,供学生下载浏览,丰富了课程资源,甚至将课堂内的教学延伸拓展到课外。学生也可以上传自己搜索的资源到博客中,师生共同构建资源平台,学生也切实体会到了网络的应用。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可以在博客中提供相应的拓展知识,供学生自我提高。

3. 提供教学模式的多样性

除了讲授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教师一直在探索更丰富的教学模式。有些教学模式的运用很难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实现,而在Blog上通过链接,提供丰富的相关资源,进行资源共享,体现了一定的优势。

4. 网络化学生作品展示

学生的作品展示一直是困扰信息技术教学的问题,以往采取FTP上传作业,学生的作品无法直观展示,不利于作品的评价。现在通过浏览博客日志,问题的探讨、研究性学习成果、学生的图片处理作品等都得到很好的展现,学生的浏览和评价的积极性都很高。

5. 多维网络化课堂评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信息技术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博客的日志发表和回复体现了自评、他评、师评的充分结合,比较及时、公正地体现了评价的作用。

如今,博客的广泛应用对原有社会文化系统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新的冲击,适度培养学生与信息技术应用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帮助学生理解、接受和内化与信息技术应用相适应的新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信息技术应用习惯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应引导学生透过信息技术课程关注社会,深切感受信息技术所蕴含的科技文化。

历经两年的校本课程实施,我校九年一贯制的校本课程的内容设计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的中小学课程教学内容为根本,充分考虑我校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注重知识的关联性和螺旋上升式学习,体现了我校以人为本、生动、高效的教学特色,校本课程获得了广大学生的喜爱和认同,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度有极大提高,信息技术素养有较大提高,在各级竞赛中崭露头角。我校初步构建了具有学校特色的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内容体系及校本课程资源库。当然,校本课程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地改进:提高教师的课程设计水平;更全面、深入、多方位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兴趣、特长等;尝试让学生来设计一些教学案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等等。

摘要:我校作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如何做好小学和初中的课程衔接以更好地提高我校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这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我校从“科学—技术—社会”三个角度审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 课程内容的选取和设计充分考虑我校学生的已有基础和特点, 借助网络平台, 尽可能挖掘学生的生活学习中的资源, 以技术素养为主线组织教学, 帮助学生理解和体会信息技术所包含的思想、方法和科学原理。历经两年的实践研究, 学生信息技术素养获得了较大提升。

关键词:信息技术,校本课程,课程资源

参考文献

[1]钟启泉, 崔允漷, 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张廷凯 (“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与实验”课题组) 编著.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4 (1版) .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实践研究 篇3

小学美术教材中的欣赏部分,有大量的中国历代以来各种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及图片资料,如彩陶、青铜器、石雕、秦陵兵马俑、秦长城、汉画像石、壁画、帛画、版画及有代表性的美术家及其作品等。这些教材中,又有大量的内容蕴含着爱国思想情感因素,可谓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素材。

如何让本土的民族特色文化融入现代美术教育中,这个课题应当是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终身摸索和探讨的课题。多年的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中,我较关注对学生进行本土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探索,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方法上也做了一些粗浅的尝试,现将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几节美术课的具体做法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和交流。

一、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切入点

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我们应多注重向学生传授中国传统的文化知识,对现有教材上的传统知识教师要进行合理补充和拓展,或做成一个系列或知识逐渐提升递增,增加课时及学习内容,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掌握。让学生了解:中国除了有兵马俑、长城,还有戏曲、武术、陶瓷、雕刻、书法等等不胜枚举的优秀传统工艺;中国的特色园林建筑、民族服饰以及刺绣、剪纸、蜡染、编织各种民族工艺品,都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精髓。我认为除了向学生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之外,更需要在实际的教学中插入一些传统民间工艺美术课程,通过让学生在课堂上观摩鉴赏实物并亲自参与制作作品,以加深对我国民族工艺文化的认识,提高民族文化素养,弘扬祖国的民族文化。在近年来的美术开放示范课活动中,我和身边的多位美术老师都选择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内容的课来进行研究示范。其中包括了民间工艺、中国画、剪纸,印染等领域的课程的初探和尝试,成效是可以肯定的,有很多亮点。

课例一:人教版美术教材、三年级上册的《民间面塑》。

我的做法是先让学生收集自己或亲戚朋友家的特色民间玩具,有条件的可以去学校附近的小商品市场逛逛,那里有很多有特色的充满民族的小商品和小玩意儿,家里有电脑的可以和家长一起上网收集民间玩具相关图片,带到课堂上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欣赏,一起玩一玩,说一说,看一看,再画一画,老师再适机展示更多的民间玩具图片和实物,再引导学生了解民间玩具因不同民族地方特色其制作的玩具在材质、造型、风格、色彩和制作工艺方面的区别。再结合主题,这样,学生的作业丰富多彩,又有民间特色。活泼的课堂气氛对孩子们的吸引可真不小,孩子们的收获也丰富。

二、以现代多媒体技术为载体

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基层的美术教育事业同样得到很大发展。随着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源源不断进入课堂,新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也发生了跨时代的变化,形成了全新的艺术教育理念,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

三、以现代教学方法和策略来探究

(一)近年来,原来的教育模式(重技巧轻理论)逐步被打破,新的教育(创新)机制逐步完善。但在艺术教学、教研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解决。这给从事艺术教育的老师提出了新的课题。一段时间来,随着艺术信息的广泛交流,尽管我们所面临的是林林总总的各种流派的教育模式,但是强调注重现代美术教育“创造”与“继承”的关系已经日益明朗。现代美术教育要注重“创造”与“继承”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灵活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合理运用都是为了能突破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更有效地重塑孩子们对民族文化的基本信念,使他们在形成部分童年经验的同时,也能在轻松有趣的美术课堂上将优秀的传统文化镌刻在心灵。

(二)美术的传统不是模仿、顺从,而是怀疑、挑战和反叛。试想如果没有借鉴传统,哪能有新的创造?弘仁用笔空灵,以俊逸胜;髡残笔墨沉着,以醇朴胜;八大山人笔致简练,以神韵胜;石涛笔法恣肆,以奔放胜。当画坛趋向复古,出现“家家子久,人人大痴”,他们挺然而出,打破当时画坛的寂寞,并以独特的画风示世,这在画史上是极不寻常的。他们既是旧传统的积极继承者,又是传统最具有反叛性的挑战者。积极的继承是为了反叛和挑战,反叛和挑战的成果表现为新的创造。美术总是在不断进行艺术创造与继承的辩证统一过程中向前发展起来的。

(三)创新求变是美术发展的永恒主题,艺术从本质上说是创造革新的,艺术创新是艺术的生命之源,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创新精神是社会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全球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现代美术教育中引发一场重大的革命。我国要复兴民族、振兴中华,必须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教育成为影响国民素质的关键所在,时代呼唤充满创新精神的新型教育。回顾美术的发展历程,我们从中发现,美术发展史就是美术创新史。美术创新对现代美术教育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走出课堂大胆的让孩子接触本土的传统艺术环境大有好处。传统的艺术资源需要我们的孩子去承传和发扬,相信在我们这些美术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传统艺术这朵奇葩会越开越璀璨!

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实践研究实施方案 篇4

宁波市李惠利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的竞争,也就是科技教育的竞争。为了适应国际竞争的要求,为了迎接知识经济对教育提出的新挑战,加强和改进我国中小学的科技教育,应该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根据美国测试中心组织的第二次国际教育成就评价显示:我国13岁中学生的科学测试成绩偏低,正确率为67%,在19个被测国家中列第15位,特别是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我国学生出错率高。这表明: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科技素质偏低,中小学科技教育非常薄弱。主要的原因有:

一是许多人对中小学科技教育的认识上有误区。有人认为科技教育就是培养科学家的教育,中小学科技教育就是有志于从事科技工作的同学通过课外科技活动进行教育。事实上,一个民族科学素质的提高,仅靠个别“精英”分子是远远不够的。

二是人们对中小学科技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国家都较早地提出了科技教育,并在学校中采取了种种强制措施。而在我国,科技教育有没有落实到课程改革中去,科技教育的重要性、迫切性有没有深入到每位科技教育工作者的心中,有没有内化为他们切实的行动。

三是人们对中小学科技教育价值观的理解不全面。“应试教育”的影响至今使许多中小学片面地认为,科技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因而不注重科学方法教育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不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不注意引导学生去关心重大社会环境问题、生产技术问题等,更谈不上参与决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四是中小学科技教育课程、教材、教法不适应现代科技教育的需要。现代中小学科技教育课程结构不合理,教材知识陈旧,教学方法落后,以传授科学知识为主,让学生读科学,而不是做科学、用科学。

五是中小学教师素质跟不上。广义上讲,每位教师都应是科学的倡导者、播种者,他们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科技知识基础、科学技能、组织能力、创新 意识等是决定科技教育成败的重要因素,而现阶段教师的科技教育素质不容乐观。

综上所述,在当前教学改革的浪潮——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积极转轨过程中,加强科技教育,从小让学生了解科学、热爱科学、研究科学,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科技教育也应当和语、数、英等学科一样,成为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学科。

我校是一所有着十多年科技教育经验的城区学校,十多年来,我校以科技教育为突破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形成了科技教育为龙头的办学特色。当前,我校正面临着如何保持并提高科技教育的质量;如何扩大科技教育的面;如何开展以科技活动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使之规范化、科学化;如何依托科技教育,促进学生多方面科技素养的提高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发掘我校的科技教育资源,为此,我校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以新的科技教育、课程理念作支撑,开发和实施《科技教育》校本课程。

本研究是针对当前小学科技教育中面临的部分问题,从素质教育要求出发,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科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为核心和突破口,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重点,探索小学科技教育的新路。

(一)理论依据

1、“整合教学与课程”的观念。

这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与核心任务对教学观念提出的要求之一。其基本含义是课程与教学不是两个彼此分离的领域。而应当是课程的开发过程。教学,要将“文本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转化为“体验课程”(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的课程),即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课程的创造者、课程的主体。

2、“自主建构”理论。

指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是自主地、能动地生成、建构的,而不是外部力量塑造的。因为任何学习都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主动地根据先前认知结构注意和有选择性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自主建构”理论对于本课题的意义在于指导学生在校本课程的学 2习中,改变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注意知识与技能,不同课程之间的整合,同时,使科技教学、科技活动符合学生科技知识与技能的自主建构的规律。

3、素质教育关于实践的观点。

该观念的基本含义是: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东西,只有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变得鲜活起来,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知识才能变得丰满深刻,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成果表明:听和看虽然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信息和学识,但远远不如动手操作给人的印象那样深刻,不如动手操作掌握得那样牢固,不如动手操作更能将有关知识转化为实践行为和能力。由于自身具有的实践性、操作性、开放性等独特性,因此科技教育更应强调学生的实践。

4、“校本课程”理论。

按照现代课程分类理论来考察,校本课程并不是一种课程类型,而是属于课程管理方面的一个范畴,是正在形成之中的同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一个组成部分,即中小学新课程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校本课程的含义有三层:一是就课程的开发者而言,应该包括学校中的部分教师、全体教师、部分学生,或者是学校与其他机构的合作;二是就涉及的课程范围而言,校本课程既可涉及部分课程,也可涉及学校的全部课程;三是从开发的程度而言,除了全新开发(新编、新创立)的课程,学校或教师选择、改编的课程,也属校本课程之列。综合来说,校本课程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民主决策过程,即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

(二)课题假设

如果通过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科技教育课程资源、实施符合实际的科技教育校本课程教育,则能够探索实施小学科技教育校本课程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形成科技教育校本课程教育模式,并构建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评价机制。

(三)课题内涵界定

科技教育:科技教育是以科学、技术、社会(STS)教育理论为依据的,包括科学教育、社会教育、技术教育、人文教育和青少年科技活动五个因素的面向全体 3 学生提高其科技素质的教育活动。本研究的“科技教育”指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教学设施及传播媒介,通过一系列以“科技教育”为主题的科技活动,在学生了解和学习科技知识的方法和途径上,有机结合人文素质教育,训练和培养青少年科技意识、科学素养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课程开发:本研究中的课程开发是指根据我校实际而进行的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课程开发的主体是学校和教师,是完全自发、自主的课程开发,是完全出于学校内部需要(主要是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完全依靠自身的条件和资源的全员参与、自我评价的课程开发活动。

课程实施:课程实施是现代课程论研究的主题之一。课程实施是将课程变革的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是课程开发的一个环节,是推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课程实施过程是一个行动的过程,是通过这个过程将观念形态的课程转化为学生可以接受的课程,从而实现课程内在的教育意义。本研究中的校本课程实施是指学校把依据本校办学理念和教育哲学思想开发的“科技教育”课程内化为每个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过程。

二、课题研究预期目标与内容

(一)、预期目标: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学生;提高教师科技教育意识和能力以及开发校本课程的意识和能力。

1、科技教育校本课程总目标:

在《科技教育》校本课程中,学生亲自实践研究“身边的科学”,探索“身边科学的奥秘”,扩大学生视野、掌握有关的科学知识、技能。培养少年儿童在科技实践活动中爱科学、懂科学、用科学,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发展学生的特长,促进全体学生科技意识与能力的提高,发展学生的科学素质。在观念方面,能确立正确的科学观和良好的科学态度,学会做人。在动力方面,激发学生对科学追求的,推动学生去追求和探究。在感知方面,使学生接触科学,感知科学。在方法能力方面,能初步掌握科学方法,发展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2、分目标:

低年级(小学1-2年级):具有初步的科技意识,初步养成勇于探索、追求新知、实事求是、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中年级(小学3-4年级):培养科技实践中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培养实事 4 求是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能主动获取与生活和周围环境有关的现代科技基础知识,并对一些科学现象进行描述;初步培养学生参与能力、动手能力、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简单的科技技能。

高年级(小学5-6年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发展学生的特长,促进学生个性自主和谐的发展和身心素质的全面提高。

3、科技教育校本课程研究内容:

(1)开发具有我校特色的科技教育校本课程教材。(2)探索实施科技教育校本课程的有效途径和方法。(3)形成典型的科技教育校本课程实施模式。

(4)构建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评价机制。

根据课程目标有侧重的自行选择教学内容。挑选适合学生年龄特点、便于操作、有特色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科普知识。选择适合学生接受的自然科学、科技知识,由浅到深、系统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系统地学到自然科学知识。

(2)古今中外科学家的故事。选择、整理古今中外科学家的感人故事或格言,对学生进行理想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从小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信念,学习科学家为科学事业、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甘于献出毕生精力的精神。

(3)科技小制作和小实验。选择传授一些具有一定价值的科技小制作及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如电路的组装、机械的组装等,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一技之长。

(4)古今中外科技发明介绍。将古今中外科技发明的构思、原理及作用介绍给学生,这对每个学生不仅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欲望,启迪了学生的创造思路。

(5)科技小论文介绍。选择一些具有一定科学价值的小论文,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了怎样写科技小论文,写哪些方面的内容,启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发现和揭示其奥秘,写出了有价值的科技小论文。

(6)创新方案。学生根据要求,运用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要求想象,自己设计方案,参加生活中的奇思妙想“金点子”评选和创意魔方组词比赛,鼓励学生异想天开的求异思维,使学生敢于幻想,勇于大胆创新。

5(7)思维训练。教师组织学生就某一中心问题展开讨论,使学生互相启发,引动联想,并产生大量创造性设想,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使其在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的同时,充分发展了自己的创造能力。

(8)课后实践。提出一些课题,纳入小学高年级教学中,各班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进行课后实践,来完成课题的研究。通过问题发布会,进行信息交流,把学生带进更广阔的科学世界里。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一至六年级学生

2、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本研究是一种综合改革研究,它不同于单科、单项的教育研究,并不是揭示某一个变量在某种条件下如何起作用,而是在小学校本科技教育这个系统范围内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把各种因素或变量作最优组合,寻求最优功能。因此,我们在本研究中,力争做到从整体着眼,局部入手,重点突破,稳步推进,逐步调整,不断深化。

(2)文献法。在广泛搜集国家、地方课程法规、文件、文献资料,同一研究领域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小学学科课程再开发的类型、形式等进行适当分析,建立适合我校的小学科技教育培养目标,形成适合我校的学科课程与科技活动相结合的实施方式。

(3)调查法。对研究的学生进行关于小学生科学素质的调查问卷,根据调查情况制定培养目标,调整教育方法,确保研究顺利进行。

四、课题研究原则

1、整体性原则。本研究在时间轴上,渗透到课内学习时间、课外学习时间、校外学习时间;在空间轴上,渗透学校的学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环境课程,因此研究者要重视“点”与“面”的关系,使一时一事的教育行为,与整个研究系统的要求一致起来,处处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科技学习的空间和氛围,以获取系统的整体效应。

2、发展性原则。由于小学的科技教育的定位在于启蒙学生的科技意识,满足学生的探索欲望,实践基本的科学技能,所以,为了学生的发展,着眼学生的发展,是本研究的宗旨和操作的原则。

3、重视过程原则。本研究中,学生的科技实践活动,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获得较高的科技成果,而是为了在科技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相信科学、追求真理,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学习初步的科学实践的技能,培养动手能力,而这一些,在过程中显得更充分,因此在评价中,要看结果,更要看过程,要发现过程给学生带来的有益的、深远的影响。

4、层次性原则。整个教育过程,由于学生不同阶段、不同年龄,因此必须体现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循序递进的“层次递进”原则。包括:兴趣层次递进、知识层次递进、操作技能层次递进、创造能力层次递进。

5、愉快性原则。从学生的“乐学”、“兴趣”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愉快地成长,让学生在丰富的科技教育活动中施展创造才干,并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6、自主性原则。开展教育活动必须创建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丰富多彩的、良好科技教育环境和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激起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促使学生自觉参与各项科技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掌握科学知识,在参与中学会基本技能,在参与中发挥创造精神。

五、课题研究步骤及人员分工

本课题的研究时间自2011年12月始至2013年12月,研究分个三阶段: 第一阶段为预研究阶段(2011年12月—2012年2月)

本阶段主要是制定研究方案和计划,建立课题领导小组、研究小组,开展本课题启动前的培训工作及调查、考查工作,完成研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为研究阶段(2012年3月—2013年9月)

本阶段根据研究假设,全面开展研究,努力开发具有特色的科技教育校本课程文本材料,探讨实施科技教育校本课程的途径、方法、教育模式及评价方法。

第三阶段为总结研究阶段(2013年10月—2013年12月)

在深入开展前一阶段研究的基础上总结研究成果,分类整理课程资源(包括校本课程教学研究的论文、案例、活动的编辑),撰写实验报告,并准备开展更深入地、大面积地推广研究。

研究组成员分工: 课题总负责人:章旭锋

课题组组长:伊阳

课题组成员:陈展雷 陈洁 冯丽君 周灵宇 陈裕盛 童常春 王凌

六、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一)课题组建立学习制度,加强理论研究。

建立学习制度,课题组的老师定期进行学习研讨活动。每年进行科技教育课的交流汇报教学研讨活动。

(二)课题领导小组对课题组教师分类指导,各创特色。

课题组教师坚持自主原则,坚持因班制宜,不求统一,坚持分类指导,支持鼓励各班办出自己的特色。要求实验教师宏观认识上要立意高远,着眼点落在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的素质上,在课程内容安排、计划制定上要力求详细具体,做到五要:(1)要有目标有任务,(2)要有内容,(3)要有教学过程设计,(4)要有实施步骤,(5)要有评估检查措施。

(三)学校加大经费投入,确保课题顺利实施。

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实践研究实施方案 篇5

工作报告

各位领导、专家你们好!

首先感谢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在百忙之中莅临我校,对我们这个课题研究情况进行指导和验收。

我们学校是一所科研气氛非常浓厚的学校。从校领导到一线老师都能够积极参与课题研究。自2004年9月省级课题《农村小学生厌学心理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结题以来,七年间,已有十六个区级结题,八个市级课题结题。2006年,省级课题《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师生自主开发实施研究》又已通过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审批立项。立项以后,课题组成员即投入到紧张的研究之中。但由于原主持人蒋明利校长因工作需要调离了我校,课题主持人又要申请变更,影响了课题研究进度。由于学校领导的重视和参与,使得我们的课题能够顺利实施,并且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现在,课题研究已近尾声,到了结题阶段。下面我就将我们的研究工作作简要的汇报。

一、建立了校本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

为了使校本教材开发与实施进一步规范化、系列化,加强开发与使用管理,我校成立了校本课程专家指导小组和领导工作小组。

(1)成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陈建忠

成员:王乃彬、陈如君

工(2)成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组长:王乃彬,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决策者和负责者,负责校本课程的总体策划、宏观调控及全面的研究和实施。

副组长:陈如君,负责组织实施校长及领导小组的决策,指导、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对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施进行指导、评估、检查。主管校本课程的教师培训工作和相关问题的具体研究。

成员:唐景富、陈功、晏云威、蔡艳、杨苏北、徐波、李柳明、赵小艳、朱海棠、李俊、周建

二、主要成员分工

王乃彬,本课课题第一主持人。负责课题方案的制定、计划的落实、成员培训等工作

陈如君,本课课题第二主持人。负责课题方案的制定、计划的落实等工作,并负责撰写研究报告。

唐景富:主要负责部分信息收集和反馈工作。

陈功:主要负责理论分析及相关研究。

晏云威:主要负责问卷调查、搜集资料分析。

杨苏北:负责六年级走进传统节日校本课程教学研究,实验班老师。

蔡艳:负责一年级我爱唱童谣校本课程教学研究,实验班老师。

李柳明:负责二年级我爱唱童谣校本课程教学研究,实验班老师。

赵小艳:负责三年级我爱唱童谣校本课程教学研究,实验班老师。

朱海棠:负责四年级古诗文欣赏校本课程教学研究,实验班老师。

李俊:负责五年级古诗文欣赏校本课程教学研究,实验班老师。

徐波:负责六年级古诗文欣赏校本课程教学研究,实验班老师。

周建:负责资料整理、音像录制等工作。

三、做好校本教材开发的前期准备工作。

1、学习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意见和理论材料。

2、开展“校本课程之我见问卷调查”,“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等培训交流活动。

3、在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上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内容、途径等有关问题的调查访问和资料整理。

4、制定《课程实施制度》及《课程实施的管理制度》。

5、在调查访谈的基础上分年级组确定校本课程主题。

6、校本课程开发小组论证。

三、课题研究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2008年9月~2009年2月,准备阶段,成立课题组,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明确各人研究任务,确定研究个案、实验班启动子课题研究。

第二阶段:2009年2月~2009年7月,查阅有关资料,走访、调查,寻找相关依据,提取有关数据,完成阶段性研究成果。

第三阶段:2009年9月~2010年7月,综合分析第二阶段相关资料,教师自主决策型校本课程实施情况分析、评价,完成阶段性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编辑出版校本课程研究资料。

第四阶段:2010年9月~2011年4月,完善本课题研究报告,并申进行成果鉴定。

四、确定好各年级校本课程。

(一)一至三年级师生自主开发了校本课程《让童谣走进我们的生活》。我们在一至三年级十个班下发了300余份关于校本课程调查问卷。其中,在课程设置上,给了童谣、古诗文、节日文化、我爱家乡等六个选项。经低年级教师和学生讨论,以及低年级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研究决定,《编唱童谣》为一至三年级校本课程。并确定一(2)班、二(2)班、三(2)班校本课程教学实验班。

(二)四至五年级师生自主开发了校本课程《经典古诗文分类欣赏》。

我们在四至五年级十个班下发了500余份关于校本课程调查问卷。经四至年级教师和学生讨论,以及低年级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研究决定,《经典古诗文分类欣赏》为四至五年级校本课程。四年级:《小学生必背古诗156首》;五年级:《亲情赋》、《乡情歌》、《友情颂》系列。确定四(3)班、五(2)班为校本课程教学实验班。

(三)六年级开发了《走进传统节日》校本课程教材。

我们在六年级九个班下发了500余份关于校本课程调查问卷。经六年级教师和学生讨论,以及六年级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研究决定,《走进传统节日》为六级校本课程。并确定六(8)班为校本课程教学实验班。由实验班教师制定教学计划,由实班教师自主安排时间,进行教学。

四、加强了校本教材开发的师资培训。

我们对参加校本教材开发的教师加强了理论培训,根据校本教材的特点对教师进行共识性培训与专业知识培训,让教师明确校本教材开发的意义、目的、方法、步骤、形式、内容等。

五、认真组织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

首先,我们要求每个编写组撰写好课程纲要,报学校领导小组审批。课程纲要要阐明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课程目标:必须全面、恰当、清晰地阐述课程涉及的目标与学习水平。

2、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要求重点突出,按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列,涉及选择什么样的内容,怎样组织这些内容,或安排什么样的活动,处理好均衡与连续的关系。

3、课程实施:包括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组规模等。

4、课程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涉及评定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来源等。

每个组在课程纲要的基础上,对教材编写的格式等进行讨论、统一,然后分工拿出初稿,再由组长审核提出修改意见,返回给教师修改。完成修改后由领导小组进行二审,再次提出修改意见,返回各组再次修改,最后征求学生及家长的意见后定稿付印。

六、确立实施校本课程的原则。

1、以学生发展为本。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活动都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兴趣与经验,一切从他们的健康发展出发;做到“教学做合一”。在“教学做合一”理论指导下,积极探索课堂教学“主体化、情境化、生活化”模式。陶先生说:“教学做合一包括三方面:一是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做;二是对事说是做,对事说是学,对人说是教;三是教育不只教人学,就是教人学做事。无论那方面‘做’都成了学的中心,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须做得好。要想做得好,就须在劳力上劳心,以收手脑相长之效。”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让学生真正体验生活、经历生活,培养学生学会生活的本领,让学生提高生存竞争的综合能力,使课堂教学成为有可持续发展之生命力。

2、保证学校各类课程的比例均衡,充分发挥它们对学生发展的不同价值作用;

3、校本课程的教学要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尽可能地采用合作、参与、探究和体验等有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

4、在鼓励教师及有关人员创造性地开发课程的同时,加强教学和教材的规范管理;

5、学校及相关人员形成课程权力分享、责任分担的观念,明确各自的角色地位和相应职责;

6、充分挖掘和利用课程资源,重视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注意发挥家长和社区资源的作用;

7、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报送上级有关部门审议。

8、随时总结,做好实施过程的分析和管理,提炼实验成果。

七、加强校本课程的教学管理。

1、人员职责

(1)校长是校本课程的主要决定者和责任者,业务副校长、教导处、大队部成员承担校本课程的日常管理工作。

(2)教师尤其是校本课程指导教师是课程实施与开发的主要力量,对课程的有效实施、学生的质量评定具有专业自主权。

2、组织保障

(1)形成组织管理系统,构建了由校长室牵头、教导处考核、各小学落实的组织管理体系,确保校本课程落实到位。学校校务委员会是校本课程的决策机构,负责制定学校学年、学期课程实施方案及配套制度,协调校内各处(室)以及教研组的各项工作。

(2)教导处是校本课程管理的专门机构,负责执行、督导、评估学校课程执行情况;建立和课程实施的有关的规章制度,对课程实施全过程的每个环节提出工作任务和质量要求。如:校本课程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师教学设计、学生活动记录、活动评价等。教研组要根据学校的整体安排,做好校本课程开发的各项业务工作。

(3)安排课时,保证校本课程的学习时间。我校在课程计划上大胆创新,1~6年级每周均安排1个课时,保证有充足时间进行校本课程学习活动。

(4)每个学期选派骨干教师外出考察学习,提高师资水平。定期请教科室专家到校指导,推进校本课程进程。

3、管理制度

学校建立课程审议制度、校内课程评价制度、校内课程管理岗位责任制度及相关激励制度等,制订教学管理条例,各类人员要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学校负责人要定期检查制度的执行情况。

七、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效

(一)开发了校本课程,发展了学生个性。

在几年的实践研究中,我们编写了一套具有我们地方特色,适合我们学生的校本教材——《走进传统节日》。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让每一个学生的兴趣需求都能得到满足、个性特长都能得到发展,从而达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活泼、有个性地发展。

(二)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我们的每一位教师都各展其长、各施其能,在新课程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人翁意识和创造才干。我们的校本教材,都是由教师从学生身边取材,体现当地的特色。为了编写出最适合我们学生的教材,教师们必须去学习、实践、研究、创新。因此,学校的教科研氛围越来越浓:教师们自我加压、主动学习,积极参加技能竞赛,经常撰写教学反思、经验论文等。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我们发现,教师的科研能力提高了,包括理论素养的提高与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改进,学会了用科研的方法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学生爱上了校本课程,教师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和领导者。一大批青年老师在课题实践研究中成长起来,在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与论文评比中获得佳绩。

(三)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

本课题的研究,使学校的传统优势得到发挥,办学品味有了全方位的提高,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品牌,我们编写的校本教材也逐步走上规范化发展之路,发展了学校特色教育的内涵。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不断丰富和积淀了学校的办学思路,办学资源、办学经验和办学特色,逐步形成了罗圩小学校本发展的教育观、管理观、人才观和价值观。

“地方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篇6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通过对本校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办学思想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强调以学校为主体和基地,充分尊重和满足学校师生的独特性,特别是使学生在国家、地方课程中难以满足的那部分发展需要得到更好的满足。

一、开发地方史校本课程的意义

地方史资源是校本课程的重要资源。“地方史”校本课程以学校所在的乡镇或社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发展历史为主要内容,还包括学校本身的发展史。它重视学生从所处当地社会生活中获得知识和技能。通过“地方史”校本课程开发,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学校的校情;了解学校所在地区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丰富多样性,更好地获得生活经验,提高实际生活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爱国、爱乡、爱校的思想感情。校本课程强调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调查研究,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更多的课题选择、研究参考和更广阔的活动空间,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对中学生进行地方史知识的教学,是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情操的重要途径。爱国主义,是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具备的最起码的高尚情操。而对祖国的热爱是以热爱自己家乡为基点的。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关于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故乡开始的。”试想,一个连自己的家乡也不了解,连自己家乡的历史也不清楚的人,怎么可能会热爱家乡,又怎么会树立爱国主义情操,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生呢?在初中阶段开展地方史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从小就对家乡的历史形成一种系统而深刻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真正树立起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操。

(2)对中学生进行地方史知识的教学,也是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的需要。对学生进行地方史知识的教学,一方面能充分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另一方面对提高学生能力素质能起重要的推动作用。地方史知识对中学生来说比较亲近,有利于形成感性认识,最易于学生掌握,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它比较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更易被学生接受和运用,形成能力素质。

(3)现阶段初中生地方史知识的贫乏,迫切要求我们加强地方史的教学。长期以来,我们热衷于应试教育,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是围绕着中考与高考的指挥棒转的,考试对地方史没有提出要求,因此地方史知识在学生心目中几乎是一片空白。

二、开发地方史校本课程的理论依据

(1)德育的依据。在地方史教学中会出现许多本地的历史人物,通过讲述这些历史人物,学生能从这些人物身上学到很多崇高的品质,懂得做人的道理,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水平。这样学生也了解了本地悠久的历史,自然而然地了解家乡,从而达到热爱家乡的效果。本地的民间传说、文物古迹、风俗习惯等,一方面可以提高他们的兴趣,另一方面又使他们认识了家乡,产生热爱家乡的感情,从而达到认识国情,热爱祖国的目的。

(2)现代教学论。现代教学论突出思维教学,着眼于学生的思维过程。我们教一门科目,并不是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图书馆,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学习不是把学生当作被动的接受器,把现成的知识认识成果放在学生面前,而是把学生当作主动参与知识获得过程的人,关注的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强调的是得出历史结论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论本身。地方史教学要求引导学生在收集、整理、比较、筛选、分析、归纳、运用史料的过程中,不仅掌握基本的史实、概念,同时了解历史研究的基本理论、方法和过程。这种学习方式正符合现代教学论。

(3)学生的身心特点。初中生年龄一般在13~16岁左右,现代社会的物质条件和文化条件促成了他们智力的早熟,初中生的智力发展突出表现在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发展,他们对具有故事情节及具体形象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感兴趣,最容易掌握那些用直观形象作支柱特征的概念,但要对此作全面的分析还有一定的困难。根据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发展用直观形象作支柱特征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创设问题情境,满足其探索求知欲;激发和保持学习兴趣,形成自学能力的探究精神,应当成为初中阶段学习的主要任务。

三、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遵循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在地方史教学过程中,应当实事求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巧妙地把校内和校外教育,单科和其他科,启智和育德、强体、审美有机地渗透合成,形成综合性的、多方位的、有实效性的大教育,让学生学有所获。以学生身边的事物为教育内容,学生喜闻乐见,一是感到亲切,二是有兴趣,三是不会困难,四是学了有用。学生就不会难学、厌学。在此基础上,教师善于深化,就能做到事半功倍。

(2)选择性原则。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按照教学目的的需要,尊重学生的求知欲望,结合社会发展实际,立足地方乡土历史文化的特色,抓住灌口深青等较丰富的综合性的历史文化题材,以其为教育载体,使素质教育内容更有生命力和亲切感,让学生学有兴趣。引导学生参与挖掘家乡的乡土文化,投入社会亲自参加实践调查,从中培养学生的爱乡情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全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指导,让学生学有方向。

四、开发地方史校本课程的实践

(1)了解相关的地方史。灌口自古以来是八闽重镇,文物古迹比较多,我们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结合教学中的相关内容,带领学生查阅相关的地方史,使学生们知道了灌口的一些文物古迹,如深青古驿站、深青古镇、夕阳山,黄庄三宝,乐善好施的杜艮,东辉山口庙、双岭九十九间大厝、笔架山,李林的“小刀会”及首领黄志信、虎空山、鱼孚驿,嘉福寨、越尾山等。

(2)以探究活动的形式,开发地方史校本课程。2001年9月以来,我们历史组根据学校周围的环境资源和学生的特点,打响了“补充乡土历史教学,加大教学课改力度,弘扬爱国精神”的第一炮,开设了以“知我灌口,爱我家乡”为主题的系列历史课外探究活动课,力求做到以乡情动亲情,帮助学生树立“立足本乡,胸怀祖国,振兴中华,面向世界”的志向。

我们的做法是“请进来,走出去;写下来,展上去”。主要采用“介绍灌口人文历史”“古迹参观”“实地调查”“论文写作”“作品展览”“培养小导游”等几种形式,并将它们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一步一步地实施。第一步是“介绍”,请校外知情人士灌口镇侨联主席白玉盛老师介绍厦门人文历史状况,让学生初步了解家乡,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的兴趣;第二步是“参观”,在“参观”中增长知识,发现问题;第三步是“调查”,对不明之处或自己倍感兴趣的东西进行“调查”,通过调查走访,收集资料,弄个水落石出;第四步是“作文”,将参观、调查所获整理成文;第五步是“展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讲评,精选好的作品展出;第六步是“汇编”,把比较优秀的学生作品分成各个小专题汇编成册。另外,为了更好地宣传灌口的深青古镇、深青古驿站,我们还特意培养“中学生小导游”。这样形成了一个活动系列,效果自然比单一的活动好得多。

五、开发地方史校本课程取得的效果

(1)达到了预期的育人目标。学了乡土历史之后,学生变了,学生在乡土历史教学活动中收获了知识的乐趣,汲取了民族精神与乡土文化的营养。他们盼望着上历史课,希望再多听听家乡的新鲜事。如果要说乡土教学带来什么样的收获,最大的应该是学生真正动脑了,他们忙着找身边的“?”,他们成为历史文物的“小卫士”,也成了家乡的小考古工作者,其意义已经远远超过历史教学本身。让学生关心国事、关心社会、参与实践,这不正是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吗?这不正是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吗?学生在不断成长,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的。

(2)老师在乡土历史课改教学活动中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承者和弘扬者。我们历史组的全体老师都积极投入如何利用乡土历史文物进行素质教育的探讨和实践的教研中。经过认真研究,我们大胆地提出了开放型、一体化乡土历史教学常识的做法,并拟出方向明确的教学思路: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尊重学生求知欲望,结合社会发展实际,立足地方乡土文化的特色,抓住灌口深青古驿站、古镇丰富的、综合性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其为教学载体,突出素质教育,做到“抓活、升趣、重导、合成、深化”,步步为营,达到爱乡、爱国的育人目的。让学生学以致用,使学生置身于“家乡文物我来讲,导游工作我来做,宣传报道我来写,历史古迹我保护“之中。历史课外活动课的开展,不仅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促使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及自身创新能力的强化。老师对家乡有了更多的了解,平时也会向周边接触的人员宣传保护文物古迹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也利用同学们所熟悉的家乡的乡土文化来对学生进行爱国思想教育。

在探究活动的基础上,我们编出了校本课程教材。现在,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已经从灌口走向厦门,编撰了《厦门史话》这一校本教材,从同安厦门,自古一家;古城沧桑,六百春秋;海防重镇,商贸良港;反倭抗荷,保家卫国;古迹遗存,重诉历史;千年古道,繁华远逝;建筑文脉,风格各异;民间瑰宝,浓浓乡音;华工被掳,血泪斑斑;南洋谋生,情系桑梓;厦门台湾,血脉相连;辛亥先烈,名垂汗青;华侨旗帜,民族光辉;鹭岛沦陷,民族耻辱;漳厦战役,人民胜利;厦门古地图等方面让学生了解厦门历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六、开发校本课程应注意的问题

校本课程不等于地方史。学校可根据本校校情,广开思路,寻找适合本校的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如本校除《厦门史话》《台湾史话》外,根据地处汽车工业城的特点,开发出《汽车文化》;又根据校园内植物种类繁多的特点,开发出《校园植物》。事实证明,这些拓展校本课程资源的做法,既可丰富学科教学内容,又能让学生全面发展。

当然,开发校本课程并不能等同于编教材。校本课程是在充分开发和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为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提供参考性的课程方案或指南。对学生来讲,它只是为学生学习活动提供选择性参考,而不是要求学生一定要掌握的教材。否则,校本课程就可能成为国家课程的翻版,一方面加重学生负担,另一方面也失去了校本课程的应有价值。

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实践研究实施方案 篇7

一、开发《讲文明,习礼仪》校本课程教材

教材是实施课程教育的重要载体,是课程实施的基础。 作为校本课程教材的《讲文明,习礼仪》,必须体现出活动课的本质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 自主性 。 校本课程是针对某地、某校甚至某年级的特定的学生群体的,在不同的地区、学校和班级之间,学生状况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就决定了校本教材必须具有自主性,必须适合校内外的情境。于是,结合我校情况,在礼仪教育实践中,我们开发了“以年段分级、以板块传承、以动态求新的自成一体”的《讲文明,习礼仪》教材,这一充分体现自主性的教材,使用中收效良好。

2. 教材的实践性 。 (1)教材内容以活动为主,突出实践性特点。(2)教材礼仪知识贴近生活,便于学以致用。(3)教材活动设计关注体验,重视内心唤醒。

3. 教材的时代性 。 礼仪是一种社会规范,随着社会的发展,“礼”的内涵也在发展,因此,礼仪教育也要与时俱进,注意做好以下几点。(1) 教材内容以优秀的传统礼仪文化为主,以时代新兴礼仪为辅,注意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着力体现当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要求,重视传承又兼顾学生的长远发展。(2)教材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如, 教师观念和角色的转变,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倡导自主、 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等要求。(3)形成连续的动态过程, 适应时代需要。教材注意动态发展,教材的编选、实施、检验改进和再实施,要形成连续的动态过程,适应时代需要。

二、开展《小学生礼仪教育》的课堂教学

在《小学生礼仪教育》教学中,我们努力追求超越课和学科的概念局限,突出以下特点。

1. 活动性 。 (1)把课堂讲授、模拟训练和日常养成训练三种教学方式有机结合起来。课堂讲授重在传授礼仪知识, 模拟训练重在体现礼仪教育操作性的特点,日常养成训练则重在体现礼仪教育实践性的要求。(2)教学中要重视对礼仪文化的渗透。礼仪教育虽然具有十分鲜明的可操作性特点,但这并不意味着礼仪教育不需要理论层面的学习。礼仪的性质、起源、发展及礼仪的规律等,也是礼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只有感悟了礼仪文化的深刻底蕴,才有可能在复杂的、突发的情境中,避免礼仪失范。

2. 整合性 。(1)学科整合。除了《讲文明,习礼仪》课堂教学,在语文、数学、艺术、体育等各学科教学中,也要注意结合课程特点渗透礼仪知识,开展礼仪实践活动。(2)教师整合。除礼仪课教师外,其他教师也要走进礼仪课堂,更好地达成教育目标。(3)活动整合。有机地整合大课间活动、校园主题月、“推普周”等学校活动,有针对性地渗透礼仪教育内容,使之成为学生礼仪实践的舞台。

3. 创造性 。(1)教材内容的创新。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囿于教材现成的内容和框架,要加强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 (2)教学模式的创新。一些课形成了“主讲教师+辅讲教师” 联合主导,“主体活动+分散活动”相结合的模式。教师和学生共同成为活动的实践者、组织者、学习者、体验者、反思者,充分体现了教学生成性。(3)教学形式的创新。例如,在学校“阳光体育”活动中,我们创编了“小学生礼仪操”,它把学生日常礼仪规范,以韵律操的形式,配以明快优美的旋律展现出来,既强化了学生对礼仪条规的认识,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礼仪的熏陶,避免了课堂的生硬说教,深受学生欢迎。

4. 开放性 。 即教学人员的开放性 。 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相关人员都可以根据需要走进礼仪教育的课堂;教学环境的开放,不只是校园,社区、街道、市场等公众场合也可以是礼仪教学的舞台;教材的内容也因以上两点得到极大的开放和丰富,必然导致出现大量的新生资源和课堂生成资源。

三、提供课程开发和实施保障

1. 教学保障 。 教师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实践者与研究者,教师应有主动诠释课程开发课程的能力。为保障课程的有效实施,在教师和教学方面,要注意做好:切实开展好礼仪教育校本教学研究活动,充分关注礼仪教师的个人成长; 重视教学交流,通过内引外联,实现专家引领,切忌闭门造车;发挥教师团队作用,形成礼仪教育教学研究团队。

2. 经费保障 。 由于礼仪校本课程以活动为主的特点,经费、必备的设施和设备的支持,相比其他学科显得更加必要,它是开展教学的必要保障。

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实践研究实施方案 篇8

[关键词]自主;适宜性;校本课程

一、中学化学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校本课程(School-basedCurriculum )是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开始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课程形式。它是由学校根据教育教学理论,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自主开发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是一种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本课程开发是针对国家课程开发的局限性而采取的一种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是国家课程开发的重要补充,其最终目的是通过不断优化课程权力与资源配置来提高教育的效益和教育适应变革的能力,从而达到弥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不足、满足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无法满足的那部分学生发展需求的目的。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课程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当前正处在由原来的中央集权制的课程管理模式向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大力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化学作为高中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具有深厚的物质基础,可以扩大学生知识面,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化学科学素养。这样,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共同构成了一个功能上各有侧重、各有分工的有机课程整体。与国家课程相比,校本课程在整个课程计划中处于一种辅助性的地位。但是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补充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不可替代的,對于学校而言,校本课程不是可有可无的,更是必须开设的。因此,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研究,具有带动、示范和辐射作用。

二、中学化学校本课程的设置

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可以是教师的教学问题、教材中的问题、学校本身的问题等,它可由教师或学生提出,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设想、构想,并付诸实践、得出结论。我校的化学校本课程从形式上分为课程拓展部分和综合实践活动部分两大类。一是课程拓展部分:课程类型:改编型课程。主要是立足学生生活,从日常实际出发,本研究成果作为国家课程的补充,由教师利用改编型课程——《化学与人类健康(选修本)》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补充与渗透,学生还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来加深对“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广泛而浓厚的兴趣,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是综合实践部分,课程类型: 自编型课程。以我市传统的支柱性产业及污染为基础,结合学生实际进行编写或由学生自编自演,以不同地域区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传统的支柱性产业及污染为主要课程资源和以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化学课程资源编写校本课程——《化学与社会(选读本)》,并引导学生从传统的支柱性产业以及污染与整治的角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研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还应毒品预防教育的需要为学生编写了《青少年禁毒教育读本》供学生课外阅读,并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进而为构建文明、平安、和谐武安服务,为当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

三、中学化学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注意的原则

1.一致性原则。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实现学校培养目标为其自身的根本任务,这与国家课程开发完全相吻合。国家课程开发在解决课程的基础性与统一性方面具有优势,是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基本原则性要求,其主体是忽略差异性而寻求共同性。而课程开发侧重于学校实际,谋求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因此,校本课程开发,必须以国家制定的教育目标为课程开发活动的准则与导向,以防止校本课程开发活动偏离国家的教育方针。

2.适宜性原则。校本课程开发,应因地、因时、因校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切忌盲目照搬。不同学校在地域特点、师资质量、学校经费、教学设备、社会物质环境及精神文化环境等方面不尽相同,而且不同区域的学校,学生的文化背景以及对校本课程的价值取向也存在着差异。为此,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学校必须正确评估自身的优势与劣势,要依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尽量突出学校的优势,以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率。

3.过程性原则。校本课程不是现成的教书,而是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学习机会,是师生互动过程中产生的经验。换言之,校本课程不仅包括了知识,也包括了学习者占有和获取知识的主体活动过程,校本课程知识正是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和学生与社会之间社会性交往的过程中产生的,是对这个过程的经验总结和认识的升华。因此,不能把校本课程看成是学生必须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而更看重学生对开发过程的体验。

4.主体性原则。校本课程既然是关于过程的经验,就要求教师更好地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引导学生全面参与这个过程,时刻关注学习者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和反省,这无形中拉近了校本课程与学习者生活世界的距离,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促进了校本课程内容的建构与发展。

总之,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结合教育实际自主进行的课程开发,其主要特征在于充分考虑到教师的积极参与、学生的认知背景和需要、学校的主客观条件及其所处地区的经济与文化水平,凸现出学校自身特色,这是社会进步、科技发展、教育变革的客观要求,是国家课程开发的重要补充,必将给中小学教育教学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给化学教育教学带来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M].2001,(6).

[2]姜平 主编.学校课程开发[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教育部.中学化学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

[4]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的定性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0,(7).

[5]郑金洲.认识“校本”[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5).

上一篇:初出茅庐下一篇:祝贺银行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