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初中数学课堂

2024-07-31

有趣的初中数学课堂(精选11篇)

有趣的初中数学课堂 篇1

初中数学有趣的试题

新建县竞晖学校邓勇

A.某店来了三位顾客,急于要买饼赶火车,限定时间不能超过16分钟。几个厨师都说无能为力,因为要烙熟一个饼的两面各需要五分钟,一口锅一次可放两个饼,那么烙熟三个饼就得2O分钟。这时来了厨师老李,他说动足脑筋只要15分钟就行了。你知道该怎么来烙吗?

B.有一天,一个小朋友去买了10瓶饮料,商店老板说:“喝完饮料后,每3个空饮料瓶可换1瓶饮料。” 请问这个小朋友一共可以喝到多少瓶饮料?

C.假设有一个池塘,里面有无穷多的水,现有2个空水壶,容积分别为5升和6升,如何只用这2个水壶从池塘里取得3升的水。(注:每次灌水壶要灌满;每次倒水水要倒光(倒进池塘里去的时候);把水从一个壶里倒进另一个壶里,也要都倒光,除非在倒的过程中另一个壶已经满了;倒水的时候没有损失、蒸发溢出什么的)

答案

A题:

解析:先将两个饼放进锅烙,5分钟后,将一个饼夹出来,放另一

个饼进去,并把锅里的另一个饼翻转过来烙;再过了5分钟后,锅里有一个饼已烙熟,将它夹出来,再放之前夹出来的那个饼进去烙另一面,并把锅里的另一饼翻过来烙,5分钟后,锅里的两个饼都熟了。所以一共只用15分钟就可以烙熟3个大饼。

B题:

这个小朋友一共可以喝到15瓶饮料。

解析:这个小朋友先喝完了10饮料;接着拿9个空瓶去换得3瓶

饮料;当喝完那3瓶饮料后,他还有4个空瓶,再拿3个空瓶去换1瓶饮料;喝完那瓶饮料后,他有2个空瓶,然后他向老板再要一瓶饮料,喝完后把3个空瓶还给老板即可。所以他一共可以喝15瓶饮料。

C题:

1.先用5升的水壶装满水,倒入六升的水壶中。六升的水壶中还空出 一升水体积。2.再用把盛五升水水壶装满水,倒入容积六升的水壶中,壶中还剩4升水。3.把容积六升水中的水倒掉,再把容积五升的水壶倒满水,把这些水倒入容积六升的壶中,容积五升的水壶中这时刚好剩下三升水。

有趣的初中数学课堂 篇2

一、 课前引趣, 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一堂课的开头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 但却往往影响一堂课的成败。因此, 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 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开头导语,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主动地投人学习。

如“有趣的测量”的引入部分, 教师先拿出一盒牛奶和一个魔方, 要求学生说说它们的形状以及怎样求它们的体积, 同学们很轻松地回答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教师在对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些规则物体通过公式求体积进行小结后, 又将魔方拧成一个不规则的形状, 接着让同学们思考这时候怎样求它的体积, 聪明的孩子想出把魔方再拧回去, 转变成原来正方体的方法。伴着对孩子们的回答进行肯定的同时, 教师又在学生思考的波涛中投入一块大石头, 进一步推波助澜:“怎样求这个不规则物体的体积?难道我们把它也拧成一个个的长方体、正方体来求体积?”同学们边摇头边哈哈大笑, 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渴望地注视着教师:“可以通过测量吗?”“可以借助别的物体吗, 比如水”……这样,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进入新的学习中来。

二、课中升趣, 探究数学的奥秘

“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 经过课前引趣, 将学生求知的欲望点燃之后, 接下来的兴趣提升还需要教师在新授部分充分挖掘知识的内在魅力。为了使实验更有趣, 同学们的感受更深刻, 在“有趣的测量”一课中, 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增设了选择工具环节:教师从门外推着装满各式工具的车子重新进入教室, 这时学生们都震惊了, 感叹的同时, 高亢的情绪激发了他们的思考, 一些本没预设到会使用的测量工具也被他们充分利用了, 可见学生更好地体会到了测量工具的合理性。随后让孩子们经历一次次失败的操作, 通过这些失误总结出的经验, 让学生更加记忆犹新。最后再次进行实验操作及汇报, 孩子们深刻地理解“上升 (下降) 、溢出的水的体积就是浸入水中物体的体积”。这样精巧的设计, 让学习水到渠成地取得了高效益。矫正点拨环节中, 教师本想用升水法、溢水法这些传统名字为实验方法命名, 可是却被孩子们的“水位升降法”“阿基米德法”等创意击败了。也许, 在不远的将来, 就会有数学家从我们的课堂中走出, 而他们的名字已经被灌注在某个实验的前面。

“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 新课改倡导探究式教学, 也立足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变教师要学生学习为学生自己主动学习。作为教师首先应当找到自己的主体感觉, 变“要我去激发”为“我要去激发”。这就要求教师对所谓的学习兴趣首先进行一番自主式的探究, 对其产生主体性认识之后, 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即可获得自主创新的能力。

三、练中提趣, 巩固形成新技能

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新技能的必要途径, 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但一些呆板的练习形式、乏味的练习内容, 会把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中激发出来的学习兴趣淹没了, 使学生愉快的心情、振奋的精神受到严重的抑制。因此对于课堂练习, 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 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 让学生体验练习的精彩、有趣, 从而巩固旧知, 形成新技能。

构建有趣的数学课堂 篇3

一、寓“乐”于课堂

教学中教师可以用谜语激趣、故事激趣、儿歌激趣、直观激趣、操作激趣、情境激趣、游戏激趣、悬念激趣等途径,促成学生的自主参与,其中直观激趣是使用得最多的方法之一。在教学中我们有效地借助干多媒体声、形、图、文并茂的特点,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理,当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进而自主参与课堂教学。如学习24时记时法,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天时间内时针正好走了两圈这一知识点,我们先摄取了学生的几组生活画面,扫描进电脑,并给每个画面配有钟面,能看到时针、分针在不停地转动。教学时,熟悉的画面、悦耳的音乐,使学生赏心悦目,真切地体会到一天有24小时,时针在钟面上走了两圈。愉悦的情绪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浓厚,参与效果可想而知。

二、寓“疑”于课堂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才更能激起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探究知识。如笔者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大胆地尝试了和以往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先自学,然后提出一些有疑惑的问题。学生看完后纷纷提出以下问题:①什么是直径,什么是半径?②所有的半径和直径为什么都相等呢?③直径和半径为什么是2倍关系?④画圆的方法有哪几种?这些问题都是学生经过思索提出的,也是学生迫切想知道的。虽然课堂开始时的气氛并不活跃,但此时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课堂教学呈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场面。

三、寓“争”于课堂

争论能体现学生当前学习的状态,使思维高度运转,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教学《平行四边形》时,我直接画了一个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问学生:“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这样的图形吗?”马上一学生举手说:“我家的苍蝇拍上有这样的图形。”我接着问:“知道它叫什么图形吗?”聪明的学生回答说它是平行四边形。此时一学生禁不住喊出来:“老师,我有问题。我们的电视机也是两组对边平行的,可它是一个长方形呀?”就这样,学生从自己提供的材料中、从自己提出的问题中不断地探讨。最终,学生深刻地了解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可见,在课堂中给予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自由地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是有极大好处的。它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有利于学生从中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四、寓“动”于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生活化”合作模式为主,把课堂学习置入一个宽松、自然、充满平等、充满竞争又充满生活气息的学习环境中。如:在教学《利息和利率》这一课时,可以利用活动课的时间带学生到银行去参观,并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模拟储蓄、取钱,观察银行周围的环境,特别要记录的是银行的利率,学生记的时候就开始产生问题了:“利率是什么啊?”“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同啊?”……对于学生这些问题我微笑不答,表扬他们观察得很仔细,然后就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新课,到上课的时候由于是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来解决问题,从而找到符合实际需要的储蓄方式。这样培养学生养成留心周围事物,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觉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起联系。

有趣的初中数学课堂 篇4

[内容摘要]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一名好的数学教师要做到:能在教学中准确规范地运用数学语言,能很好地组织课堂教学语言,能有效地发挥无声语言的作用,能运用有声和无声的教学语言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清晰的理解,从而学好数学。

[关键词]规范,简约,生动,有趣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学科整合的落实,对数学课堂、数学老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必须做到五点要求:

一、丰富新鲜的教学内容。

二、灵活得当的教学方法。

三、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

四、精巧美观的板书设计。

五、饱满端庄的精神态度。其中,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中最主要的,其它要素都必须以它为先导、为桥梁。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数学语言。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教师语言的情感引发着学生的情感。所以我们说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艺术的核心。

虽然教学手段日趋现代化,使信息传播的方式在不断扩大,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语言地位的下降,相反,对教师的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的讲解会相应减少。这就要求现代教师应当以精讲见长,力求语言更准确,更精练,更说明,达到一语启智,一语激情,一语解惑,这就是说讲要到“点子上”,讲得恰到好处。即在最恰当的时机,用最恰当的词语,解决学生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这绝非一般功夫所能做到。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着教师在职业技能上应把语言能力放在第一位。某些出类拔萃的研究工作者不能成为称职的教师,其原因正在于此,如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在北大任教时,由于语言表达不够精当而被嗤笑。

数学教师如果在授课时能够尽量使自己的语言具有艺术性,就可以改变数学给学生留下的“冷冰冰”的印象。对那些学生数学的自学性欠缺的学生无疑增加了吸引力,从而会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所以数学教师应重视课堂语言。

一、数学教师应使教学语言具有艺术性

(一)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严谨简约

数学教师对定义、定理的叙述要准确,不应使学生发生疑问和误解。教师要做到如下两条:一是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必须自己有个透彻的了解。比如“整除”与“除尽”、“数位”与“位数”等。如果混为一谈,就违背了同一律。又如,有的教师讲“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忽略了“同底等高”的条件;有的教师指导学生画图时说“这两条平行线画得不够平行”、“这个直角没画成90°”等,就违背了矛盾律。而“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最小的整数是……”之类的语言错误,就在于以偏概全,减少准确性。二是必须用科学的术语来授课,不能用生造的土话和方言来表达概念、法则、性质等。比如:不能把“垂线”讲成“垂直向下的线”。不能把“最简分数”说成“最简单的分数”等。严谨,除了具有准确性之外,还应有规范化的要求。如吐词清晰、读句分明、坚持用普通话教学等。简约,就是教学语言要干净利索,重要语句不冗长,要抓住要点,简捷概括,有的放矢,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话语,要准确无误,不绕圈子,用最短的时间传递最大量的信息。正如郑毓信教授所形容的,站在二楼,明明可以直接上三楼,教师非得学生先回到一楼再上三楼。有的教师口头禅太多,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破坏了教学语言的连续和流畅,甚至发生有学生上课专门统计教师说口头禅的次数的现象。语言重复,拖泥带水,既浪费了课堂有限的时间,又影响了学生表现自己的积极性的发挥。

(二)教学语言要形象有趣、通俗易懂

教学语言既非书面用语,又非口头用语,要通俗明白,使学生听得有滋有味,教师应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明朗化,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教给学生丰富的数学素养,通过驱动学生的数学想象,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怎样才能实现上述要求呢?首先,要用形象化语言去解释抽象的数学概念。一般来说,对人的感官有刺激性的语言,最能引起学生的兴。如有老师在讲解“阶乘”的概念时说“这个结果大的惊人,所有我们使用„数的阶乘‟这个概念。从意义到算法,使我们记忆深刻。终生不忘。其次,要精心锤炼描述性的语言,把学生带入美的意境,数学教学偶尔出现几句诗情画意的语言,效果更是不同凡响。据说,陈景润的老师曾经用诗一般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哥德巴赫猜想“自学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而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他还意味深长地说:“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你们中的一位同学了不得,他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这句话产生的神奇的力量,激励陈景润开始摘取皇冠明珠的万里长征。他矢志不渝,百折不回,终于创造了数学的辉煌。

(三)教学语言要幽默风趣、比喻恰当

幽黑是一种较高的言语境界,它富有情趣,意味深长,数学教师的语言幽默,其作用是多方面的:一是可以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绪。学生心情舒畅地学习与惶恐畏惧地学习,其效果是大不相同的。教师是善于借助幽默的语言去创造有利于师生情感沟通的课堂气氛。二是可以提高批评的效果,让课堂违纪的同学心悦诚服。教师在课堂上遇到某些特殊情况时,假如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和理智,动辄对学生发火训斥,其弊端是众人皆知的。如果用幽默的语言来处理,其作用和效果就大不一样。三是幽默可以开户学生的智慧,提高思维的质量。课堂教学的幽默,应和深刻的见解,新鲜的知识结伴而行,教给学生理智,学生会产生会心的微笑,获得美感的享受。

(四)教学语言要循循善诱、深入“生”心

思维规律告诉我们,思维启动往往以惊奇和疑问开始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共学习的内动力,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多为学生制造悬念和创设意境,使学生不单纯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解决,这样就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渴望,使他们融会贯通的掌握知识并发展智力为此,教师课前要做到:

1、精心备课,设计好预习习题和课间提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去听课。

2、课中要注意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深入浅出,多用疑问性提问,还要注意运用发散性提问、开拓性提问、疏导性提问、铺垫性提问,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受到启迪,探求新知识,掌握新内容。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比较复杂和矛盾的,他们的外表是一副对犯错误满不在乎,玩世不恭的样子,内心却蕴藏着要求进步的火种。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后,现在也能得到了,久违的表现声也能听到了。有了这一基础,就好比在他们面前点亮了前进路上的盏盏明灯,使他们重新有了信心与目标。心理因素对于任何一个阶段的学生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学生总是很重视教师的评价。课堂中,教师一句可能自以为无意性的“评语”,往往会左右此后学生的听课情绪,甚至一生的命运,这正是证明了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作用,针对这一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妨将课堂中对各层次学生的随意性“评语”变为可激发学生更积极思维的特意性“评语”,从而提高兴趣,强化效果。

1、热爱学生。俗话说,言为心声。语言的情感产生于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热爱中。

2、引导学生。分析学生的心理,以学生为主题,以学生能接受为教学目的,授课时要把学生和自己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角色多变,避免发生“一言堂”。不论是传道授业还是解惑语言要真诚并富有激情,尽量采用鼓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投入到主动的学习之中。

事实上,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多种多样,远非上述几点所能包罗,语言艺术既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又和教学效果的好坏紧密相连。数学教师应该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达到数学语言的科学性、艺术性的辩证统一。若如此,我们的教学水平自然就会不断地得以提高。

二、数学教师要有效发挥无声语言的作用

无声语言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接触时,通过身体的动手、手势、眼神、面部表情以及站立的姿势、距离来进行情感交流,传达自己的意思、情感方式的总称。有一位心理学家计算出这样一个公式:一个信息的表达=70%的言语+38%的声音+55%的脸部表情,显然表情占有明显的重要地位。可见无声语言表达的重要性。借肋姿态、表达和手势,使语言更具有表现力,课堂教学效果会更好。数学语言虽然可以传递各种数学信息,但若没有动作、手势等无声语言的辅助,课堂教学就象运转机械一样冷漠死板。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手势使用得当,可以增强语言力度,强化要传授的数学知识,给课堂增添亮色和活力,否则就会使教师的讲述显得平谈无味。

(一)数学教师可以利用无声语言来调控课堂

数学教师可通过自己的面部表情、眼神、手势等无声语言来表达他对学生课堂行为表现的肯定或否定,从而达到控制学生课堂行为、维持课堂教学秩序的目的。例如在上活动课,使用学具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会很快进入状态,于是在课堂上就表现出讨论积极、场面火爆的特点,而教师为了使教学计划顺利完成,就要掌控讨论节奏,适时制止学生的讨论。这时,教师可以用点头微笑来表示赞美许可,同时手臂平伸手掌向下做向下压的动作,拍拍手,做暂停的手势等这样学生就会领会教师的意图,即避免了教师为了压过讨论声而更加提高嗓门的尴尬,又给予学生心理上的肯定与满足。

(二)数学教师可以利用无声语言来辅助教学

教师无声语言的运用能激发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无声语言所表征的内容。例如在讲授“杨辉三角”时,教师在带领大家观察二项式系数的特点时,可右手四指并拢,随着二项式系数的变化而让右手先斜向上运动再改为斜向下运动。从教师的手势中学生会轻松地观察出二项式系数先增大后减小并方对称的特点,从而帮助学生记忆。讲到重点、难点时,教师也可配合加重处理的手势、恰当贴切的动作来吸引学生的注意,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数学教师可通过无声语言来激励“后进生”

在实际教学中,每个学习团体都会有一些所谓的后进生,他们往往由于各种原因会对数学这门课产生惧怕甚至厌烦的心理,而对于这部分学生,如果教师能够在一些细微之处充分发挥无声语言的作用,就会产生良好的效果。例如在授课时在可能的情况下,走到这些“后进生”的旁边,拉近和他们空间上的距离,同时辅助以鼓励的目光,他们就会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与激励,从而促进这部分同学的进步。总之,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多种多样,教师运用各种语言的能力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又和教学效果的好坏紧密相连。数学教师应该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达到数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艺术性的辩证统一,这样,我们的教学水平就会不断得以提高。

然而,语言艺术水平的提高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它是一个艰苦复杂的过程,必须认真下一番功夫才行。

三、提高课堂语言艺术水平的策略

(一)敬业精神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教师是知识的代名词,要想提高威信,就要具备高深的学识。教师的知识越广博,阅历越丰富,他的语言相应地也就愈丰富和精彩。教师思想的深刻性,思维的逻辑性和敏捷性,对事物的洞察力,反映在他的语言上就显得精辟而深刻。

(二)丰富知识

如: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汉语基础知识等。不懂得学生的心理,不懂得教育的一般规律,不懂得语言的基本知识,研究语言艺术就会带有盲目性,就不可能自觉地、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语言艺术水平。教育家叶圣陶说:“咱们要随时吸取先前不曾了解,不会使用的字词,扩大使用的词汇,扩大了再扩大,永远没有止境。平时积蓄了财富,需要的时候就见得宽裕,可以广泛地衡量,挑选最恰当的来使用。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张口结舌,捉襟见肘。”初了这些,平时应多观察我们的学生,多了解他们。这样课堂上也可以更加有效的分层次,分内容,且发展性的评价。

(三)多写多学

多练笔也是增进语言表达能力有效的措施之一。好的教师,往往是笔不离手。如写备课笔记,教学心得,写讲稿,编教材、习题集,写论文,搞创作等都是练笔的好方法发,也是提高语言表达准确的一个重要途径。平时教学时还要注意掌握和运用修辞、句式、节奏、重音、幽默,以及表情手势等辅助方法。同时,还要多听听小说、广播、演讲甚至评书、相声等进行多方熏染。还要随时留意自己和他人的语言,要多听同行的课,每位教师的授课语言都有自己的长处,不妨取长补短,以便丰富自己。定期开展语言会诊等。

如何打造初中数学的高效课堂 篇5

高效课堂,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高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命脉”,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高效教学的核心。我的理解就是“教师在单位时间空间里,将教学目标最大化和最优化”,也就是将新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最大化,最优化。

那么,怎么样才能实施高效课堂教学呢?我想,作为一名年轻的数学教师,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笔者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

一、课前做好准备最重要。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立足课前准备功夫。教师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认真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立足课堂讲策略,创设生活化情境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的功效之一就是能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起到推动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是构成学习动机的重要成份,无疑,数学课堂教学应积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和兴趣。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要通过学生所了解、熟悉的社会实际问题,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知识的情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创设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情境

要把数学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合作解决真正的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创设促进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认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其次,要积极开展合作探讨,交流得出很多结论。当学生所得的结论不够全面时,可以给学生留下课后再思考、讨论的余地,这样就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的动机,培养他们自主动脑、力求创新的能力。

四、恰当的激励评价,树立学习自信心

评价的目的从某种程度讲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学习能力与潜力。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教学评价手段对学习的激励功能,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多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智的机会,能巩固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数学课堂效率。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成绩的进步,更要鼓励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对学生能积极地发言、认真地练习,及时完成作业等都要及时地鼓励。我们恰当的激励,能更好地树立学生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兴趣,正是为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实现课堂更大面积高效做准备。

五、课外练习促高效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通过作业,学生不仅使刚学过的知识得到巩固,思维得到锻炼,而且可以开发智力,拓展知识面,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更好的了解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素质,真正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使教学目标更高效。

有趣的初中数学课堂 篇6

摘要: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以一个权威者的身份使学生被动接受数学知识,从而忽略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自信心的养成,学生也就觉得数学学习十分枯燥无味。针对这种状况,笔者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灵活运用 教育 机智创建新课堂,从而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一说到数学这个词,大家都认为只是“题”和“数字”,学生要想学好数学只要多做题就行了。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笔者逐步体会到了,数学它本身不只是“数字符号”,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解释、描述、理解、刻画,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自新课程进入实验阶段以来,新教材、新教学倍受教师和学生们的关注。笔者一直任教初中数学新课程内容,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反思。现就如何上好课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

一、微调教材,因材施教

新教材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开放性,比如,一个 科学 实验,学生就能设计出十几种形式和内容,这都是以往教学中所没有的,对教师的挑战也是不言而喻的。而课改后的新教材是“螺旋式上升”的知识构架,十分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但这种编排也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适应。例如,新教材二次函数一节中,用两个例题来导入新课。例题1:多边形的对角线数d与边数n有什么关系?那时笔者所执教的学生,由于归纳、猜想能力的不足,课上需要笔者来引导他们解决。例题2则属于增长类的应用题,和实际生活相结合,不乏是一道好题。但很多学生也表现出较难理解。如此以来,挫败了学生的自信心,即便弄懂了这两道题,也没有兴趣去接受新知识了。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 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 发展 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做了如下调整:先带学生简单回顾一次函数的作图步骤,直接给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让学生合作讨论如何作图后,再一起动手在分发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卡片(网格形式)上描点、连线,进而让学生发现二次函数图像的形状,课本原有的例题稍后解决。从课堂气氛、知识的理解程度、学生的反应上看,这次教学效果要好得多,也让笔者切实体会到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

二、合作交流,落到实处

新课改提出的“合作交流”在课堂中呈现出来的往往只是同学们“合作”找出教师布置的一些简单问题,然后派一个代表进行回答。这显然是不好的。合作学习的方式更多的应该是在学生个人遇到难以独立解决的学习任务时通过合作学习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曾有一题:在长、宽、高分别为4、5、3的长方体中,一只小虫沿着长方体上表面点A爬行到下底面的B点的最短路程为多少?此题属开放类型。在课堂教学时我特意安排了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兼顾学生们的学习程度,让他们变更座位、四人一组着手解决。自由发言 总结 时,笔者惊喜地发现学生们提供了数十种的解决方案。此时,笔者感叹学生是多么得出色!听着学生的叙述,看着学生的变化,作为一名新课改一线的教师也越发感到了孩子们是幸运的,教师们也是幸运的。通过合作交流学习,不仅能使学生获得必要的学科知识,而且对提高每个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及合作意识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学习方式。但值得注意的是:课堂中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要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分组要考虑学生的搭配是否合理,组内分工、学习目的是否明确。不能流于形式,让其价值不能得到很好地体现。

三、转变思想,力在创新

用心

爱心

专心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教师必须要具有创新的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教师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更要做好他们的表率,把创新素质的养成和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结合起来,从不同层次、不同方向、不同内容上采取不同的手段和方法,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贯穿于素质教育实施和每一个学生个体成长的全过程。如在八年级平行四边形判定的教学中,基于它的抽象性较难理解的情况,笔者让学生自己动手参与推理过程,增强学生探究的好奇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学生们利用小棒摆出他们所认为的平行四边形后,笔者问:“能否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你的拼图是否正确?”(旨在培养他们通过实践来检验自己设计的一种思想方法)接着问:“能用说理的方法来证明你的拼图正确吗?”(意在激发学生们解决问题的欲望)最后问:“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通过设计方案——动手操作——实际验证——理论论证——概括总结这几个步骤培养他们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生动的素材能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永恒的记忆,而活泼的语言又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良方。在公开课《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教学设计中,笔者利用点的分布设计了两幅图画(树和鸟)供学生选择,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坐标的变化,增加了趣味性;另一方面对学生适时进行德育,愿他们像小树一样茁壮成长,愿他们向鸟儿一样在知识的天空自由飞翔。整节课中,学生感受了数学学习的乐趣,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体验了数学推理的意义,让学生在做中学,逐步形成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适时评价,激发热情

课堂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师生互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我们往往把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获得结论等等行为表现,评价课堂教学的成败。新课程理念还把教师如何组织并促进学生的讨论、如何评价和激励学生的学习、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兴趣等等,教师的课堂行为表现对学生“学”的价值。提出了“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的响亮口号。在笔者曾执教的八年级有一个学生,他的成绩虽不是很好但其脑子灵活、反应快。记得第一次提问他的时候,全班哄堂大笑,他的脸也涨得通红,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状况,笔者先暗示全班安静,接着对他说:“看,同学们是认定你答不出来了。但我却说你能行。怎么样?露一手给他们瞧瞧!”他看着我,带着求助的目光点了点头。我先替他把题目读了一遍,在读题的过程中边对已知条件进行逐步分析,边设问让他回答。最终,他成功了。笔者先是表扬了他,后又带领大家为他鼓掌庆贺。从那以后,再提问他的时候,班上不再有笑声,而他也不负众望一次次的让笔者看到了希望。“教师的教”是服务于“学生的学”的,而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检查、选拔,而是在于如何通过评价来促使被评价者改进,促进其 发展。直至现在,笔者也会在教学中使用“你讲得真好!”“没关系,慢慢来”等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

五、和谐氛围,教学双赢

数学课堂一般被认为比较枯燥、缺乏激情,因此,努力创建既宽松、富有人情味又利于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探究的教学氛围显得尤为重要。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为此,教师必须树立威信,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人范”。即尊重爱护体贴学生,能够严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正直。赢得学生的尊敬爱戴和钦佩后,学生将确信其教导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对于所传授的知识认真领会;对于其谆谆教导,言听计从,师生的感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共鸣。此时,教师的赞扬会引起学生的内心愉快和深深满足。而教师的忠告和批评也会激起学生改正错误的决心和信心,使他们真正感觉到教师不是有意刁难,而是一种善意的批评和忠告。所以,在教学中,笔者一直努力地、坚定地实施着快乐教学。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 艺术 ”。这句话说得真好!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也不例外。任何一堂课,课后我们在反思 总结 的时候,总会觉得有一些不足和遗憾。“书越来越难教”,这也是我们一线教师的共同感慨。如何体现新理念,需要教师自

用心

爱心

专心 我否定,“扬弃”习惯的教法,这是一个痛苦的蜕变过程;我们要边实践边反思边改进,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新课程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只要我们和学生一起共同学习、共同合作,就一定能让课程改革结出丰硕的果实!

用心

让数学课堂有趣起来 篇7

一、让教学内容变得有趣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的实际,转化“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灵活处理教材,依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来对教材进行优化和组合。特别是在小学学习的阶段,学生需要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去体验、去经历来获得对数学的直接经验。在课堂教学中,要从生活的各个方面来找到与数学学习相关的素材来“找”有趣的数学,“想”有用的数学,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在教学“折扣”的问题时,这堂课在学生进行商场调查,有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从最简单的问题着手,让学生理解打折销售中常见的名称及相互关系,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适当改变实际背景让学生从多方面体会打折销售中的各种数量关系,逐步领悟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教学效果较好。在打折销售问题中我们会经常碰到一些名称,如:折扣、标价、售价、买几送几、买几减几等。这样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体会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

二、让教学过程变得有趣

1. 设计吸引人的课堂导入

第一感觉给人的印象最为深刻。好的课堂导入就如同演员的第一次“亮相”,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一个精彩的导入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的学习兴趣,燃起智慧的火花,能营造学生渴望学习的心理状态,为整堂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比如:在教学“众数的认识”时,以迎奥运为主题,引出挑选学生的问题,从而引入整节课的学习。又如:教学“找规律”时,可以通过有节奏的拍手游戏来导入学习。有趣的数学课堂就要从吸引学生的课堂导入开始。

2. 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由于教材中的情境一般以简单的主题图的形式来展示,情境的内容也比较单一、宽泛,与课堂教学的内容结合不是很紧密。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需要以教学内容为基础,适当地进行整合、修改,多问问学生喜欢什么?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在需要,用小故事、小游戏、小谜语、动画短片等学生喜欢或者感兴趣的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唤醒学生内心对学习的喜爱。

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以“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的老和尚正在讲故事……”这样有趣、熟悉的故事开头,学生自然就积极参与、积极思考,在兴趣盎然的情况下了解了知识,掌握了本领,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3. 运用幽默的教学手段

教学中运用幽默的教学手段,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使课堂教学氛围活跃。可以选择合适的教学场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并且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爱上数学。幽默的教学手段对教师来说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运用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

比如,说个小小的幽默故事,讲个小笑话来提升课堂的氛围,经常恰如其分地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幽默这个教学手段,必将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必将使学生始终保持愉悦的心情投入学习,必定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有趣的数学课堂离不开幽默!

4. 编制好玩的数学练习

数学教学中的计算教学是最枯燥最索然无味的,大部分的学生都不喜欢单纯的计算课。假如在练习的设计中把这些单调、枯燥的计算练习改编成不同的小游戏,让学生在开开心心玩游戏的过程中把练习完成,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低年级的计算练习,可以设计“摘下小星星”“抢摘小苹果”“开火车”等游戏,中高年级的计算练习,可以设计成“抢答比赛”“智力大闯关”“海盗宝箱”等这样的游戏活动并且辅助以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好玩又有趣的活动中做练习,让学生不觉得计算练习的枯燥乏味,也能在练习中巩固自己的计算技能。

三、让数学作业变得有趣

学生学习数学是“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是必要的日常生活的工具”。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用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和自我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综合使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兴趣。在教学完一个知识点之后,可以根据生活实际寻找或编写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并且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题目,引导学生用自己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实际的问题,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让数学作业也能变得有趣。

如教学“折扣”后,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到商场和店铺当中寻找打折销售的信息,并进行计算和比较。这样既能在学习之后加强对“折扣”这一数学知识的理解,也能体会到解决问题的一种享受,能够获得快乐。又如在“百分数的认识”教学后,让学生收集了解自己家中收入与支出的情况,通过收集、描述、分析数据(家庭的人数、收入的组成、支出的百分比情况并自学恩格尔系数)的过程,通过计算百分数来判断家庭的收入支出的比例是否合理,对今后的家庭支出做出合理的规划,在这个过程中综合了各种数学知识的应用,更能把学习数学的快乐与家人分享。

四、让评价变得有趣

我们一般在学生完成回答后会进行口头的评价或在练习之后进行书面的评价,在以往的教学中常常显得乏味,数学学习中本身对情感的需求比较少,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假如我们在对学生的口头评价或者书面评价的语言使用、语气语调等方面添加一些幽默的元素,让评价也能风趣起来,给孩子们的评价带上一点人情味、幽默感,那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到有趣,乐于来学习。

比如,课堂教学中,当学生有新的发现时,我可以马上评价:“你的想法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响亮地说一遍!”在学生解题终于成功时,我又说:“祝贺你,成功了!”等,用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如果学生在学习上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挫折之后,我可以这样评价:“再好好想一想,相信你一定行!”“你能举手回答真好,不过,请你再想一想(再说一遍),好吗?”……这些尊重、期盼、惋惜评价的话语对遇到了困难和挫折的学生来说,可以让学生从内心变得放松,不以自己的失败而懊悔,能使他们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从索然无味变得兴致盎然。

课堂上生动活泼、高潮迭起、情趣盎然。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能力,而且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当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总之,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要让数学课堂变得趣味盎然是一件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体验数学问题,让学生能自觉地学习数学知识,在愉悦的氛围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

摘要:数学一向给人的感觉是枯燥的、乏味的,面对冰冷的数学教学内容,学生显然是不喜欢的。因此要让学生喜欢数学,必须把枯燥的内容变得新鲜,把冰冷的内容变得有趣,化平淡为精彩,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让数学课堂充满趣味。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作业、评价四个方向来分别阐述如何让数学课堂有趣起来,以供探讨。

让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篇8

一、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让“情感”为教学开道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说过:“情感是知识渗透的载体”。加强沟通,清除隔阂,缩短心理距离,学生才能听得进去,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其实,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在很多时候是通过课堂得以实现的,课堂不仅是师生展开对话的一个平台,同时也是构建师生关系最好的舞台。因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要的激励因素。所以数学教师平时要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营造平等、民主和和谐的课堂气氛。必须用“情感”为教学开道。教师既要生活上关心学生,更要学习上了解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每一位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个过程。它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个性、体力,并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过程。教师要以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和热烈健康的情感影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营造合适的情景,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不断产生兴趣,从中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用亲切自然的表情、鼓励性的语言营造平等、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实践,尽量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练习的机会,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感受和成就感,这种情感会促使学生保持对数学的浓厚兴趣,进而产生不断克服数学学习中的困难的勇气。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最佳课堂情景来激励学生学习的动机与兴趣。让学生乐与参与和分享,敢于竞爭和展示,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一位学生的潜力,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另外,教师广博的知识和生动幽默的教学语言也是创造良好课堂气氛不容忽视的条件。

三、运用有效的激励手段,改变教学方法,把舞台让给学生

让学生上好每一节数学课,让课堂变得活跃起来,数学教师需要下一番工夫,必须潜心钻研教与学的方法。因为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感受新意,引发学习热情。俗话说,思起于疑。在教学中,教师要善意地对待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使每位学生都在老师身上感受到爱意与期盼,汲取智慧与力量,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及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解答教师要给予积极评价。教师,要注意深入钻研教材,吃透教材,要抓住重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要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核心内容上,并有效解决它,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要善于因势利导,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要认清教与学的关系,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把舞台让给学生。课堂教学中,教师起的作用是一个裁判员,是一个导演,而演员的位置应该让给学生。精心设计课堂活动,设疑启智、营造高效的课堂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数学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是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在学习时学会思考的习惯,关键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当学生真正掌握了学习数学的方法,又能从中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学生会以极大的热情去学习,这要胜过老师泛泛地去强调学数学的重要性。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两个策略 篇9

一个学生获得了某种知识,习得了某种“技能”,但最终他却不知道他这些知识的产生过程,这些技能的运用过程与价值,那也应该是教学的失败。因此,良好的学习结果,应该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协同发展。但是,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只重知识技能而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忽视过程与方法的情况还普遍存在。下列两种现象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

一是教师对课堂教学过多地注重了知识、技能方面的传授,忽视了教师自身的情感投入。常表现为部分教师过多强调学生的基础问题,而教师自身的主导情绪状态平淡、低落,情绪表现贫乏、无力,不能充分把握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致使课堂教学显得干涩、枯燥、表面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不到充分的调动、发挥。

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公式、性质、定理的应用,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形成过程的探索和数学思想方法、思维品质的培养。常表现为学生不能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积极参与到实践、观察、探索、思维、讨论等各种有意义的教学活动之中,缺乏对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的过程中,实践和创新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发展。

课堂教学,是促使良好学习结果产生的主渠道。为了解决如上所说的问题,我以为有两种教学策略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一、优化课堂教学的情绪,促进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发展。

1.教师必须有一个良好的主导情绪状态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情绪应该是积极的。教师的情绪是极易感染学生的,当教师由于种种原因拉长着脸,或表情淡漠、忧心忡忡,或神色恍惚、烦躁不安地走进教室,打开书本进行课堂教学时,学生会感到情绪压抑,从而使得学生心理闭锁,阻碍了新信息的输入。而当教师面带微笑,怀着喜悦的心情进行课堂教学,学生会倍感亲切,快乐之情油然而生。以教师自己的快乐情绪来影响和引发学生的快乐情绪,会使学生心扇敞开,思维活跃,可以更有效地接受信息的输入。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索 篇10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更要做好他们的表率,把创新素质的养成和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结合起来,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贯穿于素质教育实施和每一个学生个体成长的全过程。如在八年级平行四边形判定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参与推理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学生们利用小棒摆出他们所认为的平行四边形后,笔者问:“能否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你的拼图是否正确(旨在培养他们通过实践来检验自己设计的一种思想方法)?”接着问:“能用说理的方法来证明你的拼图正确吗(意在激发学生们解决问题的欲望)?”最后问:“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通过“设计方案——动手操作——实际验证,理论论证——概括总结”这几个步骤培养他们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适时评价,激发热情

新课程理念提出了“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的响亮口号。在笔者曾执教的八年级有一个学生,他的成绩虽不是很好但其脑子灵活、反应快。记得第一次提问他的时候,全班哄堂大笑,他的脸也涨得通红,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状况,笔者先暗示全班安静,接着对他说:“看,同学们是认定你答不出来了。但我却说你能行。怎么样?露一手给他们瞧瞧!”他看着我,带着求助的目光点了点头,最终,他成功了。

有趣的初中数学课堂 篇11

一、激发兴趣是互动的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抓住学生学习的兴趣点,使它成为师生互动的动力。例如,在“三角形的认识”这节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练习的环节利用课件给学生呈现: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7厘米和5厘米,问:“你能猜出这个三角形的另一条边是几厘米吗?”有的学生说:“我猜三角形的另一条边是6厘米,因为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有的学生说:“因为我想另一条边应该做最长边,那另一条边应该小于12厘米。”有的学生受到启发说:“那另一条边做最短边,就应该大于2厘米。”学生争论不休,各说各的道理,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在“猜一猜”结果、“说一说”缘由、“辩一辩”理由的过程中加深了对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知识点的认识。这样的师生互动才是真正有效的。

二、自主探究是互动的路径

学生对“一知半解”的知识更有求知的欲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找准新知的切入点,把握时机,让他们在新知与旧知上产生认知的冲突,从而使学生进行自主性的探究活动与思考。这种时机的把握能充分体现师生互动有效性的关系。

如“8加几”这一内容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会计算“9加几”的算式,大部分学生都会计算,但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对算理的理解,学生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于是,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互动环节:先出示情境图,让学生根据问题列出算式,然后提问:“你知道8+7等于多少吗?”很多学生迫不及待地说:“15。”“你是怎么知道等于15的呢?愿意告诉其他同学吗?”教师以一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语气继续追问。同学们都跃跃欲试,有的学生歪着脑袋想办法,有的学生干脆动手操作,有的是出示小棒操作的过程,有的口头表达8+7的算理:“把7分成2和5,8+2等于10,10+5等于15。”还有的学生在其他同学的启发下想到把7凑成10,更有学生说与计算“9+几”的算法是一样的,实现了知识之间的正迁移。此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展示了学生不同的思考方法。小棒操作的过程正是学生比较直观地理解算理的重要過程,完全可以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自然引出。这里,教师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好表现欲,设置的问题富有挑战性,让学生与教师之间提高互动的有效性,让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

三、亲身经历是互动的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过程与方法同样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学习知识的过程,还是掌握技能的过程。学习是一个以知识学习过程为载体,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从而提高自己适应能力的一种活动,这是现代教学观的理念。所以,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师生有效互动的方法。

教学《认识平行四边形》这节课,学生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做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的用小棒摆,有的用钉子板围,有的用纸折,有的借助方格纸画。在学生亲身经历动手操作后,教师抛出一个问题:“你知道你做的平行四边形对边有什么特征吗?你是怎么知道的?”通过刚才的操作,学生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学生在思考这个问题时再一次验证、思考,从而获得理性的认识。亲身经历的操作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对知识进行一定的建构。

本环节中,师生互动的过程在展示学生经验认知水平的同时,已经切入到了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经历了操作性的体验活动,主动建构了平行四边形“边的特征”这一知识。

四、思维冲突是互动的补给

思维是数学的体操。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思维冲突,师与生、生与生之间思维的补充是师生互动有效性的补充。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分类》,设计了这样的环节让师生互动。在学生知道按角的特征可以把三角形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后,设计了一个“猜猜我是谁”的环节,多媒体呈现第1题:露出三角形的一个直角。第2题:露出三角形的一个钝角,学生不假思索地猜出答案。然后出示第3题:露出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有的学生脱口就说是锐角三角形,这时有的学生开始提出反对意见,与刚才学生的思维形成冲突,经过一阵辩解后终于形成一致的答案:不能判断这是什么三角形。出示第4题:露出三角形的两个锐角。这次学生很快有了正确的答案。出示第5题:露出三角形的一个锐角,同时配音:我是三角形里最大的角。学生这时的思维与第3题的思维再一次发生冲突,在冲突中让学生掌握三种三角形各自的特征。

上一篇:一年级童诗教学下一篇:协会章程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