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质数教案

2024-06-24

找质数教案(共10篇)

找质数教案 篇1

找质数教案1

[教学目标]

1、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经历探索质数与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2、能正确判断质数和合数。

3、在研究质数的过程中丰富对数学发展的认识,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经历探索质数与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2、能正确判断质数和合数。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小正方形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动手拼长方形,揭示质数、合数的意义

1、用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有几种拼法。让学生自己先尝试着拼一拼,边拼边填写书上的表格。

2、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这些小正方形有的只能拼成一种长方形,有的能拼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长方形,为什么?”

3、揭示质数、合数的意义

组织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逐步发现特征,并把几个自然数分类,揭示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从概念出发理解“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二、讨论判断质数、合数的方法。

1、尝试判断:2、8、9、13、51、37、91、52 是质数还是合数

先让学生独立判断,再组织交流“怎样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归纳方法:

只要找到一个1和本身以外的因数,这个数就是合数。如果除了1 和它本身找不到其他的因数,这个数就是质数。

三、探索活动:

第1题:

用“筛法”找100以内的质数。引导学生有步骤、有目的地操作、观察和交流,找出100以内的质数。

介绍这种方法是两千多年前希腊数学家提出的研究质数的方法,称为“筛法”。现在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这种操作方法可以编成程序让计算机进行操作。这样,可以使学生了解数学发展的历史,感受到数学文化的魅力,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认识,激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和兴趣。

第2题:

本题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探索规律。

第(1)、(2)题,学生会发现这些质数都分布在第1列和第5列,为什么?

引导观察:因为2,4,6列除2外,其他数都是2的倍数,这些数除1和本身外还有2这个因数,所以不是质数。第3列的数除1和本身外还有3这个因数,所以不是质数。第(3)题理由:用6除一个大于6的自然数,如果余数是0、2、4,这个数肯定是2的倍数;如果余数是3,这个数肯定是3的倍数。

[板书设计]

找质数

拼长方形表格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就叫合数。一个数只有1 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做质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找质数教案2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页上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找因数,观察它们的特点,初步理解质数和合数的含义。

2、培养孩子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通过探索找出寻找质数的简单的方法。

3、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教学重点:

在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培养孩子的观察,通过探索找出寻找质数的简单的方法。

教具准备:

投影仪、小正方形纸片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先复习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的分类。

2、教师引入:同学们已经学习并掌握了找因数的方法,这一节课,我们再一起学习找质数。

板书课题:找质数。

二、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活动:拼一拼

1、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看谁拼的方法多,动作还快。

(同桌用12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可以合作,并完成书第10页的表格。)

2、学生 汇报,教师填表(投影出示下表)

小正方形个数(n)拼成的长方形种数 n的因数

(1)让学生观察左表中各数的因数,看看有什么发现?

(2)结合上面的.发现,将212各数分为两类,说一说这两类数分别有什么特点。

3、教师提示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做质数;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做合数。

4、教师:1是质数还是合数呢?(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三、巩固练习(做一做)

1、在1 4 7 10 11 15 17 18 21这些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2、完成课件练一练1、2题

四、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要问的?

五、作业。

优化作业

找质数教案3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的第5节“找质数”。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2,3,5的倍数特征以及掌握了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后续学习公因数、约分、公倍数、通分奠定基础。这节课的知识目标是结合具体活动,认识、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并能运用质数与合数的概念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或合数。通过教材提供具体的操作材料,实现了学生活动式课堂的学习生活,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同时有利于教师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体,以合作学习为学习形式,改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经历、感受探索的过程。

学情分析

为了了解学生对概念的认识到底掌握到什么程度,在进行教学设计前,我做了一个前测,调查问卷是这样的:下面的数学名词,按你知道的程度画符号。结果显示: 10人根本没听说过“质数”这个词,15人听说过,但不是很明白。其余16人认为自己已经知道质数是怎么回事了,9人认为自己非常理解。所以在质数合数概念呈现之后,我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问题,给出1~20个数,让学生重新认识这些数,并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这个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时空,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关注有差异的学生去发现,实现自己的学习过程,得到不同的发展,并在辨析中,明确概念、加深理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经历探索质数与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能正确判断质数和合数。

2、过程和方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对比、归纳。

?、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和结果。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研究质数的过程中丰富对数学发展的认识,使学学生会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

?、能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质数和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

【找质数教案】相关文章:

1.《找质数》的数学教学反思

2.《找质数》教学反思范文

3.《质数和合数》教案范文

4.《质数与合数、分解质因数》的教案

5.《找春天》教案

6.找春天教案实录

7.《找相同》教案

8.《找春天》小学教案

9.中班找春天教案

找质数教案 篇2

设计理念:

“质数与合数”对小学五年级学生来说, 虽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 但要能够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有难度, 原因是学生积累的经验是零散的, 方法是朴素的, 思维是不够全面的。因此, 我将教学重点确定在理解和掌握质数、合数的意义上, 而教学难点则是初步掌握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为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我注重了教学实施的过程性、现实性和探索性等原则, 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展为主线的现代教学理念, 鼓励学生运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尝试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并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与创造的特性。

评析: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 贵在得法。一节课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还必须依靠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来实施, 只有这样, 才能达到有效教学。根据本节课的内容, 教学设计者从新的教学理念出发, 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方式是可行的, 通过这些方法、方式和手段的实施, 可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得以落实, 因此, 这些方法, 无疑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师:数学兴趣小组有18人, 为了便于开展活动, 老师准备将这18人分成人数相等的几个小组。现在想请同学们帮我分一分, 看有几种分法?你认为怎样分合适?

评析:通过这个情境的创设, 使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上的数学之间建立起了联系。事实上, 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 有助于学生有效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调动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 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

二、自主探索, 解决问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或自选伙伴合作, 教师“流动”参与合作交流, 适时给予指导和建议。估计学生大体上有以下几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1. 直观操作。

如用小圆片代表人, 进行直观操作。

2. 用除法计算。

如18÷2=9, 可将18人分成2个小组, 每组9人。

3. 直接分解因数。

18=1×18=2×9=3×6。

评析: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教学活动、师生之间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设计者本着这一教学理念,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为学生提供了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和从事数学学习活动的机会, 使学生感受到教师不仅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还是与他们平等的合作者, 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交流过程, 优化解法

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策略、思维过程和结果, 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或困惑。教师鼓励学生相互质疑和表述自己对问题的理解。

综合起来有以下几种结果。

1人一组, 共有18组;

18人一组, 共有1组;

2人一组, 共有9组;

9人一组, 共有2组;

3人一组, 共有6组;

6人一组, 共有3组。

怎样合理利用结果?教师可引导学生灵活选用。例如, 若是兴趣小组外出调查农产品价格、收集信息之类的活动, 则按3人一组, 分成6个小组比较好;若是做数学游戏活动, 则分3组, 平均每组6人比较合适;如果是解答计算难题, 则2人一组效率更高……

(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分组问题, 有机渗透“合数”的特性)

评析:通过交流, 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与灵活性, 并通过反思性的评价, 提炼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有效策略, 树立优化意识, 以提高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启发思考, 揭示概念

师:如果兴趣小组人数是13人, 按同样的要求有几种分法?

学生发现, 无论怎么分, 都只有两种分法:一种是1人一组, 共13组;一种是13人一组。学生又觉得这两种分法都不合适, 于是产生了问题:为什么将18人分成人数相等的小组有多种分法, 而将13人分成人数相等的小组就只有两种分法呢?通过进一步探究, 发现18可以写成18=1×18=2×9=3×6, 而13只能写成13=1×13 (或13=13×1) , 也就是说18的因数有多个, 而13的因数只有两个。那么, 在整数中是否还有这样的数:它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师:有一类整数, 它的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 这样的数我们称它为质数, 又叫素数。还有一类整数, 除1和本身以外, 还有其他因数, 这种数我们称它为合数 (出示课题) 。例如, 18是一个合数, 13是一个质数。你能说出另外的一个质数或合数吗?

评析:通过把“18人和13人分组”的对比, 成功地让学生产生问题, 由于内在的学习需要而主动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较好地营造了探究氛围, 激发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

五、当堂训练, 理解概念

1. 找一找:在20以内的正整数中, 哪些是合数, 哪些是质数? (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

对于1是质数还是合数, 可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 然后教师指出:规定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是为了保证分解质因数的唯一性 (将定义补充完整) 。鼓励学生对不同的判断方法进行反思性评价, 可提供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1) 判定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关键是什么?以某一个数为例, 说出判断过程。

(2) 判断一个数是不是质数, 需要把它的所有因数都找出来吗?为什么?

2. 求出20~30、30~40、40~50的所有质数。 (小组讨论解答。)

师:50以内的质数是常用数据, 我们可以编成一个质数表。要判断一个数是否为质数, 除了检查它的因数外, 还可以查阅质数表。

3. 判断下面各数哪些是质数, 哪些是合数:29、38、53、1725、291, 并说出判断方法。

评析:判定质数、合数是本节课的知识重点。教师没有采用先示范讲解的方式来牵引学生, 而是放手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思考、判断、辨析、反思中感受学习过程, 获得知识技能。

六、实践应用, 解决问题

想一想,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有哪些地方要用到质数与合数的知识?举一实例说明。

(学生能举例, 就以学生的实例作为学习资源;学生找不到例子, 则提供素材让学生自由选择。)

小组讨论:

1.47名同学能不能排成一个长方形队伍 (行数、列数都要大于1) , 为什么?

2. 小明有67颗草莓, 想把它平均装在几个塑料袋里 (每包至少2颗) , 可以吗?为什么?

3. 妈妈给奶奶买了相同价格的几盒糖, 付了40元钱, 售货员找给她4元钱, 你知道她买了几盒糖?

4.36块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积木, 可以拼成几个不同的长方体? (要求棱长不是1厘米) ?

评析:问题来源于学生身边的生活, 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提出的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发展应用意识”这一教学理念。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和需要, 在数量上和深度上自主选择, 有利于使学生的认知因素与情感有机结合, 共同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来。

七、激趣提问, 深化理解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2、5、3的倍数特征以及因数等, 今天又研究了质数与合数。关于这几个概念, 你们肯定还有问题要提。你们还想了解一些什么?

(学生自由提问, 教师摘录。如质数、合数有什么区别, 有没有最小的质数等。对学生所提问题, 有时间则当堂解决, 没有时间则留给学生课后继续探究。)

评析:教师自始至终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判断意识, 使学生初步具有敏锐的审视问题的数学眼光, 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

《找质数》教学设计 篇3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的第5节“找质数”。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2,3,5的倍数特征以及掌握了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后续学习公因数、约分、公倍数、通分奠定基础。这节课的知识目标是结合具体活动,认识、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并能运用质数与合数的概念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或合数。

二、学情分析

学生能够根据老师的微课视频,自主学习,完成学习单上的任务,并利用课余时间小组交流,互相答疑,并向老师提出问题。

三、教学目标

(1)结合预习及学习视频的过程,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发现并掌握质数和合数的特征,并能运用其特征判别质数和合数。

(2)在参与探索的过程中,发展观察、比较、分析、概括、推理能力,初步体会分类归纳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

(3)体验数学“再创造”的乐趣,发展数学意识和数学品质。

教学重点:掌握质数和合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关键:发现质数和合数的因数特点。

四、课前任务设计

提供自主学习的微课视频和学习任务单。学生观看视频,并根据教师的视频讲解完成学习单上的任务。

五、课前学习资料

1.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找质数》

2.学习微课:《找质数》

3.自主尝试、完成学习任务单

六、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师生共同交流。

1.检查课前学习任务完成情况。

谈话:之前,老师已经布置了预习,你们也完成了相应的练习题。昨天,老师特别用了一节课多的时间让大家学习微课视频,微课中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完成了吗?

请组长检查本组成员的完成情况并汇报。

2.组内交流学习情况。

谈话:同学们在学习时一定有很多收获,可能也有一些困惑。请同学们在组内交流,讨论。

可以交流自己的收获,也可以交流自己的困惑。

3.汇报学习收获,提出不懂的问题,答疑。

汇报方式:各小组自由回答,为本组加“笑脸”。

加“笑脸”标准:①小组成员积极汇报的,一人次加1颗。②有不懂的问题,主动提出来,虚心向大家请教的,一人次加2颗。③积极解答别人提出的问题,一人次加1颗。

(1)汇报学习任务一:

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与什么有关?

可以用什么方法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汇报学习任务二:

什么是“质数”吗?能举几个质数吗?

什么是“合数”吗?能举几个合数吗?

“1”,这个调皮可爱的数字,你认为它是质数?还是合数?

(3)汇报学习任务三:通过此次的学习,你还有哪些不懂的,请大胆提出来。

(二)小组合作,共同闯关。

闯关规则:

本次闯关,以小组为单位记“笑脸” 。(要诚信记哦。)

第一关:单兵作战。

1.20以内的质数有哪些?

2. ①质数有( )个因数,合数至少有( )个因数。

②在非0的自然数中,最小的奇数是( ),最小的偶数是 ( ),最小的质数是( ),最小的合数是( )。

③两个连续的自然数,它们都是质数,这两个数是( )和 ( )。

a.闯关方式:个人独立完成。

b.评“笑脸”标准:

以小组为单位计“笑脸”,2分钟内完成并全对,每人加1颗“笑脸”。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并进行答疑。

第二关:兵团作战。

1.猜猜我是谁。 我俩的和是10。 我俩都是质数,我俩的积是21。

2.在( )填上合适的质数

10 =( )+( ) 15 =( )+( )+( )

40 =( )+( )

a.闯关方式:先独立完成,再同桌交流,保证同桌两人都会。

b.评“笑脸”标准:

以小组为单位计“笑脸”, 3分钟内完成并学会,每人加1颗“笑脸”。

第三关:再战再捷。

1.思考: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除了用概念判断外,还有其它方法吗?

248 807 755 217 341 169 412 103 157 311 409

(1)老师能一眼判断是合数的有:248 412

请学生说明理由。(这两个数都是2的倍数或者只有偶数2是质数,其它的偶数都是合数)

(2)老师能一眼判断是合数的有:807 755

请学生说明原因。(807是3的倍数,755是5的倍数)

(3)老师能一眼判断是合数的有:217,341,169

学生解释:217是7的倍数,341是11的倍数,169是13的倍数

(4)学生概括判断质数的方法:

先用我们学过的2,3,5的倍数判断是否有这几个因数,如果无法判断再用7,11,13等数去除。

(5)书上P43探索活动中呈现了:笑笑的一个有趣的结论:用6去除比6大的其它质数,余数一定是1或5,这个结论是对或错?

请同学们验证一下这四个数字:103 157 311 409

(6)小结:判断一个数是质数或合数有3种方法:

用概念判断;用比较小的质数2,3,5,7等去除,除尽了说明含有这些因数;用6去除,余数一定是1或5。

第四关:终极挑战——猜数游戏

这是某老师家的电话号码,顺序如下:

(1)第一位:最大的一位偶数。

(2)第二位:既是奇数又是质数的最小数。

(3)第三位:既是5的倍数,又是5的因数的数。

(4)第四位:最大的一位质数。

(5)第五位: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数。

(6)第六位:最大的一位合数。

(7)第七位:最小的合数。

(8)第八位: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数。

号码是83571942

a.闯关方式:小组合作完成,让组员都学会。

b.评“笑脸”标准:2分钟内完成,组员都会了,每组加3颗“笑脸”。

(三)知识拓展

师:同学们善于观察、肯于动脑、敢于提问,会学习,有方法,你们的表现都很优秀。

其实,关于质数与合数的学问多着呢!

课件出示:P40 你知道吗?

(四)教师评价

师:我们有第一个环节的汇报任务,第二个环节的小组合作,共同闯关,请各组小组长利用下课时间统计“笑脸”颗数,前四名的找我兑换奖品。

(五)全课总结

1.这节课,你有收获吗?谁主动来分享一下?

找质数教学设计 篇4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的第5节“找质数”。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结合具体活动,认识、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并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或合数。

按照数的本质特征的不同,就会有不同的分类标准,也就会产生不同概念的数。如果按是否是2的倍数这个标准去分类,自然数被分为奇数和偶数,这个特征是数外在显示出来的,我们只需要通过个位上的数字去判断就可以了,是显性特征,学生比较容易发现和接受。而质数、合数则是根据因数个数的特征去分类,一个数因数的个数完全是他内在的属性,不能通过外在的形式去判断,这个特征是隐性特征。所以我想正因为如此,怎样引导学生找到这个隐性特征,想到因数的个数,并把它作为分类的标准,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材根据前面“找因数”的编写思路,继续按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质数与合数。教材“用12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作为示范,引导学生继续拼长方形,找出2—12各个数的全部因数,并填入表中进行观察和分析。通过拼图活动,引导学生体会小正方形个数、拼成的长方形的种数与小正方形个数的因数三者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发现有的只能拼成一种长方形,这样的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有的能拼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长方形,这样的数有两个以上的因数。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再将这些数分为两类,并揭示质数、合数的概念,指出“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一思想的引导下,整节课比较关注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探索质数与合数的特征,通过开展有思维层次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质数与合数的意义属于数论内容,比较抽象,与学生实际生活距离较远,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课堂中创设了让学生拼长方形的操作活动,将抽象的找质数活动换成有操作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体会质数与合数的特点,逐步发现规律,促进学生从具体操作中抽象出概念,丰富了对质数特征认识的直观经验。同时在活动中,使学生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并在分类中认识质数与合数,关注知识、方法的形成过程。

这节课是概念教学,初步的教学设计的想法是想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的过程,重点放在让学生自主探究概念的本质属性上,让学生动用多种感官,通过观察、比较、猜测、验证等活动,自己去发现,去揭示概念,在设计上基本遵循教材的安排,通过动手拼摆长方形,研究什么情况下只能拼一个长方形,什么情况下不只拼一个长方形,就将质数与合数的固有的内在特征巧妙的隐含在学生所需探究的问题中,把隐性的标准,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显现出来。【教学目标】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经历探索质数与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

2.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或合数。

3.在研究质数的过程中丰富对数学发展的认识,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

【教学资源】 1.动画课件、多媒体。

2.小正方形卡片、实验报告单。

【教学过程】

一、初次拼摆,体会设计方案的多少受一些因素的限制

(每个组一个数,4、5、7、9、11、12、24)

师:我们每组都有一些小正方形卡片,能不能用上所有的卡片摆成长方形或正方形?比比看,哪一组的方案最多,并把方案记录在表格中。

(学生开始活动之后汇报展示。)

师:24块的这组同学,他们的设计方案最多,它们组就是今天的冠军吧

行不行?(引发学生争议,讨论方案设计多少可能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二、再次操作,探究因数个数与设计方案多少的关系

老师为学生提供另一些数,比刚才要大,请同学们自己来选,然后开始设计。(25、32、36、46、51、59)学生汇报,师生共同探究影响设计方案多少的因素关键受一个数因数个数的多少的影响。

三、在分类中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

师: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些数的因数是什么情况?

(师生共同找因数)

师:如果这次我们重新选,看谁设计方案最多,你一定不选哪些数?说说为什么?

在黑板上的数中挑出哪些和他们具有一样的特点? 这些数有什么特点?

有这样特点的数,我们给他起个名字叫质数。

剩下的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黑板上还有哪些数是合数?怎么看出来的?

(指导学生判断的方法:只要找到一个1和它本身以外的因数,就能肯定这个数是合数;如果除了1和他本身找不到其他因数,这个数就是质数。运用2、5、3倍数的特征去判断就可以)

师小结:我们又新认识了两种数,质数和合数。谁来说几个黑板上没有的质数?还能说几个?为什么?

【学生如果说道1的问题,就在这里解决,如果不提。一起做个游戏:站起来做个小游戏后,后,学号是质数的同学请坐,学号是合数的同学请坐,1号同学为什么没坐下?师生共同研究1的问题:1这个数和其他数有没有不同,有什么不同?】

四、拓展与应用

师:你对质数还有什么想法,如果请你去研究,你想思考一些什么问题?

五年级数学《找质数》教学设计 篇5

红沙河小学 李珍

一、教学目标:

1.在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二、教学设计:

(一)游戏引入新课

师: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拼图游戏,你们愿意吗?

要求:每个小组都有一袋大小相等的正方形,但是每个小组小正方形的个数都不一样,请你用上袋中所有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稍微大一点的正方形。比比哪个组设计的方案最多,请把你们的设计方案记录在张纸上。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纠正错误。)

汇报:

师:那这个组就是咱们今天拼图比赛的设计冠军。你们同意吗?为什么?

(有11块小正方形的小组不同意,因为只有一种设计方案)

板书: 1 × 11 11

师:还是这11块小正方形,大家帮助他们想想还有其他设计方

案吗?

师:哪个组也遇到了和他们组同样的困难?

板书:29、7、13、17。

师:为什么它们只有一种设计方案呀?(它们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

板书:29、7、13、17的约数。

师:指合数说,为什么它们不是一种设计方案?(它们都有两个以上约数)

师:如果重新比赛,让你们自己选择小正方形的个数,你们肯定不会选择哪些数?为什么不选择11、29、7、13、17呢?(因为它们只有两个约数)

师:看来你们选择的标准是数的约数,我这还有几袋小正方形,(出示信封1-12),请你马上写下它们的约数。

师:请你仔细观察约数的特点,并把这些数分类。(小组讨论)

汇报可能的情况:

①按数自身奇偶性分类 ②按约数个数的奇偶性分类 ③按约数的个数分类

逐一分析每一类约数有什么特点?

如果有无数个数按照这种分法要分多少类啊?能不能再概括分一分?

你能给这两类数取个名字吗?(学生起名,师提出质数与合数并板书)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质数、合数?

师:你们按约数的个数可以把这些数分成质数与合数,“1”怎么办呢?

板书:“1”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师:你现在能迅速判断出一个数师质数还是合数了吗?

课件上的数:质数: 2、3、23、31、37、41、47

合数:25、33、49、51、63、74、36、70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1

(出示课件)组内商量商量,你们组喜欢挑质数就把质数挑出来,喜欢挑合数就把合数挑出来。看哪个组挑的又快又准。汇报

师:你们为什么都不挑1呀?

师:(拿着1)1放在这边行吗?(指质数)放在这边行吗?(指合数)怎么办?为什么?

师:刚才我发现有的组在选择合数时判断得非常快,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经验吗?

生:一个数的约数除了1和它本身,再找到第三个约数就可以判断出这个数是合数。

师: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质数和合数,接下来利用刚学过的知识做一个游戏,高兴吗?

(二)游戏活动

1、猜电话号码

要求:

(1)每个同学每次要听清楚老师说什么。

(2)认真做好记录。活动开始:

10以内最大的既是偶数又是合数。

10以内最小的既是质数又是奇数。

10以内最小的质数。

10以内最大的质数。

10以内最小的合数。

这个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0以内最大的偶数。

10以内最大的既是奇数又是合数。

2、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根据自己的编号,情说说这个数的特性,能说多少就说多少?(先示范,后小组说说)

如:我是1号,1是奇数,它既不是奇数又不是合数;

我是9号,它是自然数,整数,是奇数,又是合数;

我是20号。它是偶数,也是合数,既能被2整除,又能被5整除。

(三)小结与质疑

质数和合数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107—109页。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归纳、推理,获得什么是质数和合数的数学猜想,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发展过程。

2.使学生理解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含义,初步掌握分解质因数的方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因数和倍数,那么在2×3=6中,6是2和3的什么数?2和3是6的什么数?6除了2和3这两个因数以外,还有那些因数?因此,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多少?最大的因数是谁?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为弘扬奋勇拼搏的体育精神和健身意识,学校准备召开运动会,各班举行了团体操表演,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各个班整齐的方阵。(出示情境图)你能发现什么?

2.学生会发现了排成各个方阵的人数分别是24、25、32、35、40。问:仔细观察这些数字,它们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思考后交流。

3.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数与它们的因数的关系,帮助学生发现这些数都有两个以上的因数。从而使学生产生疑问:有两个以上因数的都能摆成方队吗?其他数行不行?

[设计意图]这样的教学,使学生悬念顿生,兴趣盎然,思维处于欲罢不能的状态。此时教师巧妙地把握住时机,导入新课。这样入手,激发了全体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为本节课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效的条件。

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

1.针对疑问,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2.利用准备好的小方块摆一摆,看一看哪些数字能摆成方阵,哪些不能?验证自己的想法。

教师在学生操作过程中,进行巡视,适当指导。[设计意图]教师充分让位还权,放手让学生去探究,留足学生探究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去发现、验证自己的想法,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做”数学,从而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参与意识。

3.交流自己的发现。

通过动手摆方阵,学生可能发现(1)1、2、3、5、7、11、13、17等数字不能摆成方阵,(2)4、6、8、9、10、12、14、15等数字能摆成方阵。

小组为单位观察、讨论:这两类数字有什么特点? 4.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发现:数字可以分成三类,有的数字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有的数字含有两个以上的因数;而1只有一个因数。[设计意图]在学生收集的数据的基础上,教师通过自己的智慧去引导学生,让学生去整理、分析自己的劳动成果,讨论、争辩,从而发现数据的规律,初步感知质数和合数的特征,同时也为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伏笔。5.揭示质数和合数的本质属性。

(1)我们把具有像2、3、5、7、11……特征的数叫做质数。想一想什么叫做质数?引导学生概括: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我们把具有像4、6、8、9、10、12、14……这样的特征的数叫做合数。想一想什么叫做合数?引导学生概括: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外,还有其他的因数,这样的数就叫做合数。

(2)质数和合数的区别是什么?

(3)1是质数?还是合数?为什么?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讨论。全班交流、辩论,相互补充得出结论: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观察、讨论、探索从而发现了质数和合数的本质属性,得出了概念。接着引导学生去比较、辨析发现新的规律:关于质数和合数的区别及1的分类问题。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而且拓展了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把握。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1.把下面数中的合数圈起来。80 7 35 23 40 56 47 94 28 43 31 9 2.在自然数11-20中,质数有(),合数有(),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有()。

3.抢答游戏:老师出一个数,谁能最快的判断它是质数或是合数,进行抢答。51 2 10 11 23 12 29 34 57 91 100 1 4.判断

(1)一个非零的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2)一个非零的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3)大于2的偶数都是合数。(4)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5.某校五年级各班人数情况统计如下 班别 一班 二班 三班 四班 人数 40 42 48 45 各班要划分活动小组,如果每组5人,哪个班能正好分完?每组4人或6人呢?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明确质数与合数的概念,能够正确的判断出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通过判断题明确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区别与联系,得出偶数只有2是质数,其它的都是合数,4是最小的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四、回顾反思

总结提升 谈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全课总结。总设计意图:

第一、创设情境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重要措施。新课程标准就数学学习方式提出如下建议: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想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节课利用学生熟识的体操比赛创设情景,通过研究方阵人数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质数和合数最新完整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质数和合数 课本第14页例1及第16页练习四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能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知道100以内的质数,熟悉20以内的质数。

过程与方法:

情感与态度:1.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2.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质数、合数的意义。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方法 与学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什么叫因数?

2.自然数分几类?(奇数和偶数)

教师: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就是按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来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分类方法。

二、新课讲授

1.学习质数、合数的概念。(1)写出1~20各数的因数。(学生动手完成)点四位学生上黑板板演,教师注意指导。(2)根据写出的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填写课本上的表)(3)教学质数和合数概念。

针对表格提问:什么数只有两个因数,这两个因数一定是什么数?

教师: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如果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板书)2.教学质数和合数的判断。

2.判断下列各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17 22 29 35 37 87 93 96

教师引导学生应该怎样去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根据因数的个数来判断)质数:17 29 37

合数:22 35 87 93 96 3.出示课本第14页例题1。

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做一个质数表。

(1)提问:如何很快地制作一张100以内的质数表?(2)汇报:

①根据质数的概念逐个判断。②用筛选法排除。

③注意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又学到了什么新的本领? 学生畅谈所得。

四、作业设计

1.完成教材第16页练习四的第1~3题。(全体学生)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五、板书设计

质数和合数(1)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六、教学反思

第七课时 质数和合数(2)

教学内容 数的奇偶性(教材第15页例2,以及第16~17页练习四第4~7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判断两数之和的奇偶性,并利用两数之和的奇偶性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感知两数之积的奇偶性。过程与方法

能运用所学知识和已有的经验,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反思验证寻求两数之和的奇偶性的判断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探索的过程中经历“尝试、验证”的过程,体会用“数形结合”解释数学问题。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判断两数之和的奇偶性。

教学难点:自主探索判断两数之和的奇偶性的方法,并验证自己的结论。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教法与学法 教学过程

一、阅读与理解

课件出示教材第15页例2。

1.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是要求我们对哪些方面作一些探索? 2.想一想,题目中的问题可以怎样表示? 引导学生整理和改编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让学生经历将较复杂的数学问题用简洁的方式表达的过程,体会数学的简洁性。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探究“奇数+偶数”的和的奇偶性

(1)我们先来探究“奇数+偶数”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你有什么办法?(2)独立思考,展开交流。方法一:列举法。

我们可以随意找几个奇数和偶数,加起来看一看,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 奇数:5,7,9,11,„ 偶数:8,12,20,24,„

奇数+偶数:5+8=13,7+12=19,9+20=29,11+24=35,„ 和都是奇数,所以奇数+偶数=奇数。

这个结论正确吗?不能确定怎么办?我们能不能尝试其他方法呢? 方法二:图示法(用奇数和偶数的特征来判断)。

因为奇数除以2余1,偶数除以2没有余数,所以奇数加偶数的和除以2仍余1,所以奇数+偶数=奇数。

大家如果理解有困难的话,我们不妨用画图来表示:

【设计意图】列举法是同学们较容易想到的方法,但这样下结论还为时过早。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用图示表示奇数和偶数相加的特征,利用直观来推断出结论,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同时初步验证刚才结论的正确性。

2.探究“奇数+奇数”“偶数+偶数”的和的奇偶性(1)有了刚才的“列举法”和“图示法”,你能自己判断“奇数+奇数”“偶数+偶数”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吗?

(2)独立思考,汇报交流。方法一:列举法。

方法二:图示法。

(3)初步得出结论:“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设计意图】在前面探究的基础上,学生已经积累一定的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并能与同学充分交流。

三、回顾与反思

刚才得出的结论正确吗?还有其他方法吗?(1)我们可以找一些大数再试试。

(2)你觉得哪种方法好?

四、练习与拓展

1.课件出示教材第16页练习四第4小题。

(1)猜一猜。

(2)独立思考,交流想法。

预设:奇数×奇数,就是奇数个奇数相加,所以和仍然是奇数;奇数×偶数,就是偶数个奇数相加,所以得到的是偶数;偶数×偶数,就是偶数个偶数相加,和也是偶数。如图: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猜想和验证的过程,并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释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2.课件出示教材第17页练习四第6小题。

(1)改编问题,当甲队人数为奇数时,实际上问题就是“奇数+()=偶数”;当甲队人数为偶数时,实际上问题就是“偶数+()=偶数”。

(2)分析解答:因为“奇数+奇数=偶数”,所以当甲队人数为奇数时,乙队人数也是奇数;因为“偶数+偶数=偶数”,所以当甲队人数为偶数时,乙队人数也是偶数。

【设计意图】这是一题用“两数之和的奇偶性”来解决的简单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改编问题情境,有效降低难度,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

五、全课总结,交流收获

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设计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质数与合数练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 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意义,会根据质数和合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掌握质数、合数、偶数、奇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过程与方法:经历概念的辨别和指导练习的过程,体验比较分析、归纳整理、练习提高的 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练习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和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质数、合数、偶数、奇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教学难点:会运用质数和合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幻灯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教师:什么叫做质数?什么叫做合数? 2、20以内有哪些质数?

3.教师出示:判断下列各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23 47 52 33 71 85 97 98 教师指名说一说,全班一起判断。

二、指导练习

师:什么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生:1。

师:最小的质数是多少?它是偶数还是奇数? 生:2,偶数。师:是不是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生:不是,2是质数。师:最小的合数是多少? 生:4。

师:做一下教材练习四的第3题。说一说这些数都是几?你是怎么判断的? 生:3和7、13和7、2和4。

师:再做一下第4题,观察一下这幅图,从图上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小猴遇到了什么问题? 生:可以用56除以3。师: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先由老师说出一个大于2的偶数,同学们找出和为这个数的质数,看谁找得又快又对。8、12、14、20、24。生:3和5、5和7、7和7、13和7、17和7。师:接下来每两个同学为一组,其中一人说一个大于2的偶数,另一个人来找和等于这个数的质数。找出后,两人一起讨论是否正确,然后交换角色继续游戏。师:引导出“你知道吗?哥德巴赫猜想”

三、提高练习

师:幻灯片出示,在8、15、4、13、19、2、26、9、45、32、17、22这些数中,偶数、奇数、质数、合数,2、3、5的倍数填空。生:口答。

师:小红家的电话号码是8位数,从左边起,第一个数字有因数3,也有因数6,第二个数字是10以内最大的奇数,第三个数是最小的质数,第四个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也不是0,第五个数是10以内最大的质数,第六个数是5的倍数,又是5的因数,第七个数是最小的合数,第八个数是0。师:你知道小红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吗?

生:小组合作讨论,写出小红家的电话号码,69217540。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练习课

韩继梅质数和合数教案(共) 篇8

(2015年3月19日)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小学 韩继梅

学习内容: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4页例1.学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能正确地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理解感悟质数、合数的含义。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习重点: 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学习难点: 正确判断一个常见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学习准备:教学课件、学生准备练习纸 学习过程:

一、师生谈话交流。(课前)

([设计意图]目的是与学生拉近距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复习导入

1、师:在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因数与倍数的意义,了解了2、5、3倍数的特征,那么,你们还记得什么是因数、什么是倍数吗?

(在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就说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因数的概念,使学生进一步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在此基础而引起学生继续探求的兴趣,也很自然地引出下面的新授知识。)

三、探究新知。

师:老师想考考你们。你们能不能快速写出1--12所有的因数。

1、学生独立完成。------个别学生汇报-----集体订正。

2、观察分类。

出示:写出1~12每个数所有的因数。

师:请你观察这些数因数的个数,你发现了什么? 在这些数中,按照每个数的因数个数的特点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哪几类?

(1)先独立分类,再小组交流。

(2)学生汇报分类情况:

①有一个因数的数是:1

②有两个因数的数是:2、3、5、7、11„„

③有两个以上因数的数是:4、9、6、8、10、12„„

师:同学们,像上面这些数(板书的3、13、7、5、11等数),在数学上我们把它们叫做质数,下面的这些数(4、6、8、9、10、12、等数)我们把它们叫做合数.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质数和合数

那究竟什么样的数叫质数,什么样的数叫合数呢? [设计意图] 教学时,先让学生找出1~12各数的所有因数,并引导学生观察分类。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会自觉地把这些数分成三类。在分类的基础上,再引出质数、合数的概念。

3、教学质数、合数的定义。

(1)先观察有2个因数的数。

师:观察有2个因数的特点,谁能发现,它的因数有什么特点呢?

生:先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板书:只有1和它本身)

(2)有2个以上因数的数与质数的因数比较,又有什么不同?

生:小组讨论归纳特点(板书: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

(3)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再全班交流。

师:引导学生总结质数和合数的概念,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4)总结提升课件出示: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也叫做素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5)师:你们认为“1”是什么数?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展开讨论。

师提升: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会自觉地把这些数分成三类。在分类的基础上,再引出质数、合数的概念,引导学生判断是质数还是合数。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活动中,逐步体会到了数学知识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同时也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4、练习:找出质数和合数。

5、出示例1:百数表,找100以内质数。

师:请同学们根据质数、合数的特征,快速找100以内质数,(打开书14页)谁说一下你用什么方法来找出100以内的质数?谁还有好方法,能更快的找出100以内的质数。

(通过此例可以学会找质数的一般方法“筛法”,即划掉2、3、5、7的所有倍数(它本身除外),剩下的都是质数。)

小组合作尝试找100以内质数。结合学生回答。课件出示:100以内质数表。学生自己填写完成。[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所学概念,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学生逐步体会到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也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6、制作100以内质数表。

四、巩固练习,发展提高。

师:看来大家对质数和合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想不想挑战一下自己?

1.开心智力判断,说说你的理由。(1)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第(1)题不对,因为9是奇数,但不是质数,而是合数。)(2)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第(2)不对,因为2是偶数,但不是合数,是质数。)(3)在1,2,3,4,5,…中,除了质数以外都是合数。(第(3)题不对,因为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4)两个质数的和是偶数。

(第(4)不对,因为2是质数也是偶数,而其他的质数都是奇数,偶数+奇数=奇数。)2.智力找朋友:将下面各数分别填入指定的圈里。27 37 41 58 61 73 83 95 11 14 33 47 57 62 87 99

3、破译密码

某老师家最近新换了一个电话号码,请大家猜一猜,看谁又对又快。电话号码顺序和数字如下:

五、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这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怎样判断质数和合数?

(师生共同梳理本节课的知识,并复习20以内的质数。)

六、板书设计。

质数和合数

质数

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伊旗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竞聘说课稿

质数和合数

韩 继 梅

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小学

找质数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经历“猜测━实验━验证”的研究过程,借助棋子模拟排队,用列举的方法探求质数、合数的特征。学会分解质因数。

2.在探索活动中,初步了解概念学习的基本方法。加深理解知识和提高学习能力。

3.培养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具准备:电脑课件、计数器、数字卡片

教学重点、难点:质数、合数的特征。会分解质因数。教学过程: 活动一

师:同学们曾经参加过团体操表演吗?看大屏幕:这是团体操表演的场景,仔细观察五个方队人数的特点。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师:这几个数有的有因数2,有的有因数5,那么这些数的共同点与它们的因数有关系吗?

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排成各个方队的人数分别是24、25、40、35、32。

生1:这些数有的是奇数,有的是偶数。

生2:24、40、32是2的倍数,25、35、40是5的倍数。

生1:我发现这几个数中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这个数

生2:我发现25有3个因数,40有8个因数,35有4个因数,32有6个因数,24有8个因数。

生1:能。

生2:不一定。

师:有两个以上因数的,都能排成方阵吗? 师:到底谁的说法正确呢? 活动二

我们用摆棋子的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吧!你们想怎样来验证呢?

生1:我们用一个棋子代表一个人,找几个含有两个因数以上的数,看看是不是所有的都能排成方阵。/ 2

生2:我们来找几个含有两个因数的数,看是不是都能排成方阵。

生3:我们从1开始,分别排。

人数是1、2、3、4、5„„的队伍,看看能排成方阵的数是不是都含有两个以上的因数„„

师:像2、3、5„„这样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素数);像4、6、8„„这样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还有其他因数的数,叫做合数。

自主练习:p100 1、2、3、4

师:你能把30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吗? 生1:30=5×6 6=2×3„„ 生2:30

∕\ 5 × 6 /\

× 3 师:还可以用短除法

师:30可以写成质数2、3、5相乘的形式,2、3、5叫做30的质因数。

师: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找规律》小学一年级教案找规律 篇10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与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激发学生感受数学、发现数学的情感。

4、教学重点: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5、教学难点:体会一组图形重复出现多次就是排列规律。

6、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各种图形、练习纸、彩色笔,智慧星。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感知规律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上课前庄老师想请小朋友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动作接龙”。看谁能按庄老师的动作接着做下去。

(1)口念:嘣 嚓 嚓 嘣 嚓 嚓 嘣 嚓 嚓

动作:击掌拍肩拍肩 击掌拍肩拍肩 击掌拍肩拍肩 谁能接着来? 他接得对吗? 好,再来一组动作。(2)口念:上拍拍下拍拍左拍拍右拍拍 上拍拍下拍拍左拍拍右拍拍

动作:在相应的位置击掌两次。谁来接?我们大家一起接一次吧?

2、小朋友们都会玩这个游戏啊?你们是怎么想到这样接庄老师动作的?(生回答。)对,像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就是一种规律。(板书:“规律”。齐读规律2字)这节课,庄老师就带小朋友们一起用数学的眼光来寻找我们生活当中的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

一、创设情景,认识规律

1、小朋友们,你们看,谁来了?(课件出示:聪聪、明明。学生主动给聪聪明明打招呼。嗨,哈罗。然后聪聪、明明给小朋友打招呼:小朋友们,你们好,我们又见面了,聪聪说:今天,我和明明要带你们到一个很好玩的地方,猜一猜,是什么地方?师:知道是什么地方吗?

2、出示“数学乐园”明明说:瞧,数学乐园可是我和聪聪布置的哟,怎么样,漂亮吗?)师:他们的布置不仅漂亮,而且还藏有一些小秘密,找一找,有什么秘密?(停5秒)把你的发现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听。开始吧。(学生分组交流,师指导观察)

3、小组汇报:谁来说说你的发现?充分让学生说。(学生肯定回答较为哆嗦如:是一个…一个…一个…一个…。同时师跟着指主题图当说到主题时,师:哟,你找到了彩旗排列的规律,你真聪明!你能大声地再说一遍吗?(师点课件引导生说出规律。)师补充:说简单点说是一黄一红为一组不断地重复出现,他说得真好,小朋友,把掌声送给他,送你一个智慧星。再让其他生说出灯笼、彩花的排列规律。(每说出一个规律课件跟上)

4、出示例1中的一组图:猜一猜,(师做神秘样)这面旗的后面一个应是什么颜色的旗?(很惊讶)你是怎么知道的?对,说得真好,他是根据一面黄旗,一面红旗依次不断地重复排列这个规律知道答案的。

这个朵花的后面一个应是什么颜色的花?这个灯笼的后面一个是?真是一群聪明的孩子,你们不但找到了规律,还能应用规律解决问题。好了,就让我们一起去数学乐园去玩玩吧!

二、动手实践,找规律

(一)教学例1中跳舞图

1、师:看一看,迎接我们的是什么呢?(歌舞表演。)

2、(出示场中小朋友跳舞)仔细观察,跳舞的同学是按怎样的规律站队的?(抽生说并表扬生:你的规律找得好。)(一男一女或一女一男)师:他们是围成一圈跳舞,如果以男生为开始,就是一男一女,如果以女生为开始,他们站队的规律就是一女一男。(课件演示)。

(二)教学例2

1、聪聪:小朋友,我们去观看魔术表演吧。师:看魔术去。(魔术师出现)小朋友,欢迎你们来到数学乐园,注意了注意了,魔术表演开始了,1、2、3变!(魔术师吹口气,变出例2第1图)

2、师:魔术师变出了什么呢?它们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呢?你能按照规律照着摆吗?试一试,找出规律,用学具摆一摆。(每个问之间稍停一会儿)

3、抽生上黑板摆。师:来,告诉小朋友,你是按照什么规律摆的?师问:你们也是按照这个规律摆的吗?还有其它的发现吗?引导学生说出规律,同时发现魔术师变出的图形既可以从形状上找排列规律,还可以从颜色上找排列规律。

4、师表扬学生:真聪明,继续加油,魔术师还要变。(变成例2第2图)

师:魔术师又变出了什么呢?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你能接着摆吗?试一试。

5、生上黑板摆。你能说出它们排列的规律吗?(从形状、颜色上谈)

师:小朋友摆得真好,不仅能从图形的形状上找到了它们的排列规律,还从颜色上找到了排列规律。

6、好,把学具推上去。出示课件魔术师抛花:魔术师说:呵呵,真是一群聪明的孩子,变!这些鲜花送给你们。师问:你们喜欢吗?

(二)教学例3和“做一做”

1、师:小朋友们,数学乐园里还有很多游戏,我们去玩玩涂色游戏吧。(出示课件)出示课件:聪聪明明拿着画板,聪聪说:我能按照这些图的规律涂色,明明,你会不会?明明:我当然会啦,小朋友,你们会不会呢?

2、师:那就请孩子们按照规律把没涂的涂上正确的颜色。翻到书第89页,开始吧!

3、展示学生作业,并说出为什么涂这种颜色,让学生说出规律。问:哪些孩子也涂对了,好,表扬自己。

4、出示“做一做”第2题:一群小星星和一些正方形跳到舞台上。其中一颗星说:唉呀,我们怎么都没涂色呀,一点儿都不好看。小朋友,你们能帮帮我们,给我们涂上有规律的漂亮的颜色吗?让我们来当一次小小设计师,给这些图形设计出有规律的美丽的颜色来。(收2本,逐一展示。可根据实际问:你是怎么涂得又快又好的?)

三、生活中的规律。

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的规律,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课件出示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麦当劳叔叔、长城、桥、身着奥运领奖服的刘翔、藏族小姑娘等。)让学生发现一两张图抽生说规律,找到规律了吗?后面让学生抢着答。

2、欣赏了规律的美,你能发现藏在我们身边的规律吗? 课件出示:找找藏在我们身边的规律。

学生寻找并回答。(教室的天花板、地板、黑板上的奖品、自己的衣服。)当出示春夏秋冬时,师:我们的春、夏、秋、冬也是有规律出现的,正是因为有了规律,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丰富多彩。课件:聪聪、明明出现:只要小朋友多观察,多动脑筋,也一定会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规律来丰富我们的生活。小朋友再见。

板书:

上一篇:名流音乐会活动串词下一篇:客户体验管理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