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公司业务招待管理制度

2024-06-10

分公司业务招待管理制度(通用12篇)

分公司业务招待管理制度 篇1

分公司业务接待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业务接待工作,有效控制业务接待管理费用支出,完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特制如下规定。

一、接待原则

1、综合事务部是分公司接待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应当负责公务接待工作的组织和协调,统筹安排。

2、业务招待费的使用只能用于公司业务上的招待支出,不能用于高消费场所和正常范围之外的支出,做到务实节俭,杜绝一切铺张浪费。

二、接待程序

1、分公司各部门凡需安排接待用餐的,事先向综合事务部提出申请,填写《公务用餐审批表》,由部门负责人、综合办主任签字,分管领导批准后,再由综合事务部统一协调安排。

2、上级领导或业务单位检查指导工作或来访时,如需在外住宿,由综合办负责请示分公司领导,经批准后具体协调安排。

三、接待标准

(一)用餐。分公司接待用餐标准严格按照总公司接待管理办法执行。

1、分公司领导接待客人,每桌餐费800元。

2、分公司一般管理人员接待客人,每桌餐费500元。(二)住宿。原则上安排在综合办公楼宿舍;如需外住,费用由综合事务部总额控制。

(三)特殊情况,经分公司经理批准,可适量提高就餐标准,但不得超过1000元。

四、报销程序

费用的报销由接待部门经办人填写业务招待费报销单、持用餐发票填写票据粘贴单(签字并注明票据张数、总金额),经部门负责人、综合办公室主任审核签字交由分公司财务人员检查公务用餐审批表、业务招待费报销单的合规性、审核原始票据的真实性后,予分公司经理批准报销有关费用。

五、其他相关规定

1、分公司各部门应严格按照接待用餐标准执行,适当控制陪餐人数,合理安排就餐费用,完善就餐前后期手续。

2、任何部门和个人不经分公司领导批准所安排的接待活动所发生的费用一律自理。

3、凡经批准的接待活动要在规定允许的范围内进行餐宿接待,不得借机铺张浪费。

4、接待期间综合事务部必须按照接待标准总额控制,分管部门超标准招待的,必须事前征得分公司经理的同意批准后执行,否则超出部分费用自负。

分公司业务招待管理制度 篇2

1. 加强业务招待费的真实性管理。

业务招待费的真实性管理一方面有赖于完善申报制度, 另一方面需要对容易出问题的项目加强纳税检查。《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规定, 纳税人申报扣除的业务招待费, 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证明资料的, 应提供能证明真实性的足够的有效凭证或资料, 不能提供的, 不得在税前扣除。这样规定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首先, 明确赋予纳税人对所申报扣除费用的真实性自我举证的责任, 虽然税务机关一般情况下会认同纳税人申报扣除的费用, 但如果税务机关发现业务招待费支出有不正常现象, 或者在纳税检查中发现有不真实的业务招待费支出, 税务机关有权据此条款要求纳税人在一定期间提供证明真实性的足够的有效凭证或资料, 逾期不能提供资料的, 税务机关可以直接否定纳税人已申报业务招待费的扣除权。

其次, 这样规定并没有直接要求纳税人在每次申报时都将有关全部资料提供给税务机关, 因为这样做可能给纳税人带来很大的麻烦和工作量, 同时, 税务机关也没有力量去处理这些资料。

最后, 暗示着在《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的追溯期内, 纳税人必须对其申报的业务招待费的真实性负责, 必须为其申报的业务招待费准备足够有效的证明材料, 尽管这些材料税务机关可能并不要求提供, 但一旦要求提供而纳税人无法提供的, 将失去扣除权。需要说明的是, 此条款的实质在于保证业务招待费用的真实性, 有关凭证资料只要对证明业务招待费的真实性是足够的和有效的即可, 并不严格要求提供某种特定凭证, 这也为纳税人的经营管理留有一定的余地。凭证资料可以包括发票、被取消的支票、收据、销售账单、会计账簿等。比如, 给客户业务员的礼品, 大多数情况下并不能取得发票等特定凭证, 但只要有接受礼品者的证明, 并且接受礼品者与企业确实存在商业业务关系, 即可承认该项支出的真实性。

2. 业务招待费的管理必须符合税前扣除的一般条件和原则。具体如下:

(1) 企业开支的业务招待费必须是正常和必要的。这一规定虽然没有定量指标, 但有一般商业常规作参考。比如, 企业对某个客户业务员的礼品支出与所成交的业务额或业务的利润水平严重不符;再比如, 企业向无业务关系的特定范围人员赠送礼品, 而且不属于业务宣传性质 (业务宣传的礼品支出一般是随机的或与产品销售相关联的) 。

(2) 业务招待费支出一般要求与经营活动“直接相关”。由于商业招待与个人消费的界限不好掌握, 所以一般情况下必须证明业务招待与经营活动的直接相关性。

(3) 必须有足够的有效凭证证明企业相关性的陈述。比如费用金额、招待、娱乐旅行的时间和地点、商业目的、企业与被招待人之间的业务关系等。

特别要注意的是, 虽然纳税人可以证明费用已经真实发生, 但费用金额无法证明, 主管税务机关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推算最确切的金额。如果纳税人不同意, 则有证明的义务。出于国家税收利益的需要, 也出于商务招待与个人消费难以明确区分的特性, 借鉴国外通行做法, 我国税法规定业务招待费支出, 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 同时增加了一个最高扣除比例限制, 即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或者营业收入的5‰。

浅谈业务招待费的财务核算与管理 篇3

【关键词】业务招待费;财务核算;管理;

业务招待费是指企业为生产、经营业务的合理需要而发生的应酬费用,它是企业进行正常经营活动必须的一项成本费用。主要是指企业因生产经营活动需要,在业务承揽洽谈、产品推销、对外联络、公关交往、来宾接待、处理突发事件等工作中必须发生的接待、用餐和礼节性纪念品等费用。

一、业务招待费概述

1.列支范围:

(1)因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而宴请或工作餐的开支。

(2)因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赠送纪念品、健身会员卡、正常的娱乐活动等开支。

(3)因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而发生的旅游门票、土特产品等费用的开支。

(4)因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而发生的业务关系人员的差旅费开支。

(5)接待用的食品、茶叶、烟酒、饮料等费用。

2.与其他费用的区分

(1)业务招待费仅限于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招待支出,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职工福利、职工奖励、支付给个人的劳务支出等,都不得列支业务招待费。

(2)一般而言,外购礼品用于赠送的,应作为业务招待费,但如果礼品是纳税人自行生产或经过委托加工,对企业的形象、产品有标记及宣传作用的,也可以作为业务宣传费。

(3)企业应将业务招待费与会议费严格区分,不得将业务招待费挤列会议费。比如单位召开会议,往往在租用的酒店或宾馆内统一用餐,而这部分餐饮支出,往往被列支为会议费。

(4)业务招待费的消费主体是企业以外的个人,而不是本企业员工,因此,要将业务招待费与误餐费区分开来。

(5)对于咨询业务、审计业务等发生的接待费用通常不属于业务招待费,应与相关的咨询费、审计费等一并列入相关费用。

(6)业务佣金不属于业务招待费。企业对于通过第三方代理开拓的业务,向第三方支付佣金;或为企业销售产品而产生的佣金费用等不属于业务招待费。

二、业务招待费会计核算

1.企业要严格执行会计准则,规范业务招待费的会计核算和帐务处理。会计制度规定,对业务招待费的核算应列入“管理费用”的二级科目“业务招待费”。但对于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业务招待费,按会计制度应先列入“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科目进行归集,待企业正常开始生产经营、取得营业收入时停止归集,并在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一次性转入当期损益。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应细化业务招待费明细核算科目,据实列支,真实反映业务招待费开支状况,不得违规转移、向下级单位分摊费用支出。

2.业务招待费作为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合理费用,会计制度规定可以据实列支,但由于其直接影响国家的税收,因此税法对其税前扣除有限定。业务招待费的税前扣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1)合理运用扣除比例:招待费不能超过营业收入的8.33‰

税法对招待费的税前扣除采取了双重限制的方式,即业务招待费的发生额只允许税前列支60%,同时最高额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那么,如何能做到在限额内既能充分列支,又能尽量减少纳税调整事项呢?从以下数理推断,可以找出二者的最佳比例关系:如果把企业当期取得的销售(营业)收入设为x,当期列支的业务招待费设为y,则当60%y=5‰x时,就有y=8.33‰x的比例关系。也就是说,当企业的业务招待费达到销售收入的8.33‰时,就达到了业务招待费税前扣除的最高限额。实际业务中,企业要参考业务招待费“8.33‰”税务筹划点,在预算编制和使用控制中,力争扣除限额最大、最优化。

(2)业务招待费能在税前扣除,必须有充分、有效的票据和资料来证明这部分支出的真实性、合理性。所谓合理性,是指企业列支的业务招待费,必须与生产经营活动直接相关,并且是正常和必要的。而且,企业当期列支的业务招待费应与当期的业务交易量相吻合和匹配,否则就会存在潜在的税收风险。

(3)在纳税申报时,对于业务招待费的扣除,首先需要确定扣除的计算基数。根据税法相关规定,业务招待费扣除的计算基数为企业销售(营业)收入。即企业计算年度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应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视同销售收入之和为基数计算确定。企业将资产(自制或外购)用于市场推广或销售、交际应酬、职工奖励或福利、对外捐赠等移送他人的情形,应按规定视同销售确定收入。上述的视同销售行为,应及时调整为当期销售收入,以增加当期销售(营业)收入额,从而提高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

(4)企业发生的业务招待费要按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科目进行归集,若没有按规定而将属于业务招待费性质的支出隐藏在其他科目,则不允许税前扣除。

(5)以前年度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发票不能在当年税前扣除。根据税法相关规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应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时收付,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三、业务招待费的管控措施

1.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控制制度

好的制度是好的管理的必要途径,有效的制度才能保证目标的实现。因此首先应制定企业的业务招待费管理制度、业务招待费管理实施细则,如招待标准、报销流程、预算制度等,以严肃业务招待行为,厉行节约、防止浪费。制度的要点应包括如下几点:

(1)界定范围:明确招待对象、招待标准,不同级别、不同业务,区分对待。

(2)业务流程:业务招待费的发生,事先需经部门经理审批同意,并在财会部门登记备案,内容包括:客户名称、招待时间、参加人员、预计金额等,部门经理对招待的合理性和真实性负责;做好业务招待费证据和证明类资料及文件的准备,也有助于在税务稽查中,纳税人对所申报扣除费用的真实性进行自我举证,从而避免被税务机关否定纳税人已申报业务招待费,并进行相应的纳税调整。

(3)有限授权:明确部门经理签单权限,超权限事项必须由分管领导或总经理审批。

(4)定期反馈:结合月度、季度的业务指标,对各业务部门、业务人员发生的招待费进行定期考核,督促业务部门自觉控制业务招待费的发生,提高费用支出的效率。

2.实行业务招待费预算总额控制,量化管理。

业务招待费控制应当根据经营目标进行费用预算,如可根据上年的营业额及本年销售目标来预算本年度的业务招待费的计划支出额,报经企业高层决策者批准。同时,做好业务招待费用的统计分析,定期与本年预算、上年同期进行对比分析,查找重大变动原因,制定控制措施,确保年度预算指标的完成。

企业业务招待费的预算,应分解到各部门,实行分层量化管理。即将预算总额分配至相关职能部门,分核算部门对全年及分季度支出细化预算,并结合业务指标进行挂钩,按季度进行对比分析,查找执行偏差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同时,要求各部门建立费用台账,定期总结对比分析,由部门经理对本部门的费用进行控制,切实发挥财务预算的指导和监督作用。

3.提高业务经办人职业道德,避免虚假业务套现

由于业务招待费容易产生公私不分、浪费等问题,甚至滋生腐败现象,因此,企业内部应形成风清气正的文化氛围,提升业务经办人员职业素养,避免业务招待费过多过滥,杜绝无效益的、铺张浪费的、虚假的业务招待费用。业务招待活动经办人应对发票的真实性负责,提交的报销发票应符合国家有关发票管理规定,并背书经办人、经办日期,不得以虚假发票、过期发票、白条作为报销凭据。

4.加强财务监督,严把报账审批关,提升效益,防范风险

在业务招待费处理过程中,财务人员应保持良好的责任心和较高的职业敏感度,认真审核原始单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合法性,拒绝不合规的发票,如实反映各项经济业务。

主要核查要点有:业务招待费是否执行了“先审后办、超标特审”; 是否遵循了“必需、合理、节约、规范”的基本要求;是否严格控制业务招待费发生标准;是否根据管理要求附上审批单及发票等附件。财务部门在日常报销过程中要加强审核把关,对审批程序不符合授权权限和内部控制要求的,审批要件和明细单据不齐全、不完备,所附发票未经验证或不合规的,未经特别审批程序同意而超范围、超预算及超定额标准等不符合相关规定的业务招待费支出,一律不得报销。

四、结语

综上,在当前经营形势下,企业应强化业务招待费管理、控制间接费支出,提高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杜绝铺张浪费行为,压缩非生产性支出,使降低成本成为每一位员工的自觉行动,以保证企业预期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新税法下业务招待费的相关规定解读[J].《新疆财会》2010[05]

房地产开发公司业务招待费用管理 篇4

更新:2012-6-21阅读:栏目:地产制度

房地产开发公司业务招待费用管理提要:报销业务招待费时所附发票必须是开有日期的正式发票,当月报销的发票不能为已过开票日期一个月以上的票据

房地产开发公司业务招待费用管理

第一条报销业务招待费时所附发票必须是开有日期的正式发票,当月报销的发票不能为已过开票日期一个月以上的票据,并且原则上实行谁开支谁报销的原则。

第二条原则上杜绝无票费用开支。如工作业务需要开支无票费用(如娱乐费、洗理费等),1000元以上需事前先请示总经理或董事长同意后再执行。对此类无票费用,需提供相关联的有效证明,才可报销。每月开支的无票费用,需以文字报告的形式报总经理或董事长审批后,方可进行相应账务处理。

第三条交际应酬客人发生的礼品费报销,500元以上必须出具购货单位(商场、酒店等)的电脑打印明细清单,否则财务一律不予报销。

第四条对外付款原则上采取转账方式或银联刷卡结算,招待费不得现金支出,报销时必须提供银联刷卡记录单,特殊情况需总经理同意。

第五条所有招待费用开支原则上必须两人以上(含两人)经手,但陪客人员不得超过三个,相互监督,并由最高职务者接待和报账,出具发票和本次用餐菜单明细,否则不予报销。如发现乱报、虚报、多报等违纪现象,经证实后不论金额大小予以开除。

第六条除公司业务送烟,其他中心及员工原则上不予配烟,否则不予报销。

第七条专程陪客旅游:经总经理(或董事长)批准,经办人在总经理(或董事长)批准的定额内掌握使用。

第八条总监以下员工不经批准不能进行应酬、接待活动,接待对象、地点及规格需事先征得主管领导同意(一般员工500元/次、经理1000元/次)并有一个随同人员,先斩后奏一律不予报销。总监应酬1500元/次。

第九条公司内部因加班而开支误餐费,经副总以上人员同意,由中心总监(副总监)主请加班员工用餐的,每人每餐不得超过30元且有所有人员签字方可入账,各中心每月不得超过三次,副总不得超过五次,总经理不得超过八次。公司多部门同时加班由总经理(或总经理不在时指定副总)安排。

第十条集团内部单位检查或汇报,除陪客外,严禁相互宴请,严禁住高档宾馆,伙食按工作餐标准执行,且不予享受公司差旅费包干标准。

业务招待管理制度 篇5

1、目的为了进一步强化公司业务部门财务管理,防范费用滥用支出,特制订本制度。

2、范围

四川玛尔贸易公司所有业务招待支出均属此范围。

3、权责

(1)业务招待费报销审批:部门经理、总经理、财务经理。

(2)业务招待核准:总经理。

4、作业流程

4.1、业务招待的种类

(1)因公往来单位或个人,临时性之喜庆丧事或庆祝活动之花篮、礼金、礼品等费用。

(2)特定业务目的公关性之宴请或礼品(金)。

(3)一般工作往来之业务招待餐费及礼品。

4.2、业务招待执行

(1)部门经理或员工在业务招待工作执行前,应填写《业务招待报批表》,经总经理批准后方可实施。经批准之《业务招待报批表》由员工自行保管,待报销费用时使用。

(2)业务招待工作执行因时间紧迫或特殊原因可以电话申请上级领导,逐级上报,直到总经理同意。完成3个工作日内申请补办申请。招待工作补办申请逾期一律不予受理。

(3)因工作需要招待客人,必须按照标准严格执行。工作餐每人每餐20元标准。宴请标准每人中、晚餐80元以内,尽量减少陪餐人员。重要接待任务需要提高宴请标准的,报总经理审批。

(4)公司由行政部统一办理礼品采购。行政部通过比价和协议建立档次不同的礼品系列。部门使用时填写《业务招待批准表》,经批准后向行政部申领。

5、业务招待审核及核准报销

5.1、业务招待批准表为公司机密文件,保管人应妥为保管,各级承办人不得泄密。其它单位不得留存或影印。

5.2、招待费用因故无法取得发票或以其它发票名目替代报销,由总经理审批同意方可报销。

5.3、申报招待如有不实、不必要或假公济私经查属实,一律追回其报销款项,并处记重大过失处分,情况严重(连续多次或大金额)的予以辞退。

5.4、不实、不必要或假公济私申报,如经举发查实,(不公开)奖励举报人此项金额的30%作为奖励。

5.5、业务发生10个工作日内需按照财务要求提交报销申请,逾期的则不予报销。

业务招待费管理制度 篇6

中化二建办发〔2014〕27号

关于印发《业务招待费管理制度》的通知

公司各单位: 为规范公司的业务招待费管理,制止经营管理活动中的铺张浪费行为,促进公司党风廉政建设,深化公司管理提升,进一步减少公司成本费用、堵塞管理漏项、提高公司绩效,根据有关规定公司对《业务招待费管理制度》进行了修订,并经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附件:《业务招待费管理制度》中化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2014年5月28日

信息公开属性:公开

公司总经理办公室2014年5月28日印发

附件:

业务招待费管理制度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开支范围

第三章业务招待费使用原则

第四章业务招待费的管理

第五章业务招待费使用标准和申请程序

第六章业务招待费的监督

第七章其它有关规定

第八章附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中化二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业务招待费管理,制止经营管理活动中的铺张浪费行为,促进公司党风廉政建设,深化公司管理提升,进一步减少公司成本费用、堵塞管理漏项、提高公司绩效,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开支范围

第二条业务招待费可用于上级主管部门、政府部门到本公司检查、指导工作及兄弟单位来人联系工作的接待。

第三条业务招待费可用于业务关联单位的考察所发生的必要招待。

第四条业务招待费可用于公司各部室外出联系工作所发生的必要招待。

第五条业务招待费可用于招投标过程的必要招待。

第六条业务招待费可用于兄弟单位、业务往来单位正常交往的费用,以及以上接待所需正常礼节性礼品赠送。

第三章业务招待费使用原则

第七条业务招待费的使用要符合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业务招待费不得用于旅游、营业性的高档消费。公司在控制业务招待费的同时,要本着“热情、文明、节俭”的原则接待来宾。

第八条业务招待费使用必须符合财政法规和财经纪律规定,符合国务院国资

委、集团(股份)公司的相关管理规定。

第九条业务招待费使用必须对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经济合作、企业管理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四章

业务招待费的管理

第十条公司财务部根据总经理办公会批准的业务招待费预算将指标进行

分解,下达各二级单位的指标。公司纪委、总经理办公室、财务部对业务招待费

第十一条各单位的业务招待费预算指标一经下达,一般不予调整。如有将导致预算指标产生重大偏差的事项发生,经公司经理办公会批准,可以调整。

第十二条预算指标的调整,应当由出现偏差的单位向公司总经理办公室提出书面报告,阐述原因,提出建议。

第十三条公司总经理办公室会同财务部对执行单位提出的调整报告进行审核分析,中期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调整方案,报经理办公会通过,然后下达执行。

第十四条各单位在实际中发生超预算开支,应在发生前报告公司总经理办公室,经经理办公会批准增加预算。

第十五条总经理办公室是公司业务招待费的管理部门,并根据制度和核定的计划指标严格控制使用。

第十六条财务部每年对公司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分项作出分析报告,对一次性

金额超过1万元的须有单独说明,一次性支出超过2万元的,须提前经总经理办公室审核、总经理批准后进行。分析报告交公司分管领导批示后,由财务部提交全年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统计表,由总会计师在职代会向员工代表做大会报告。

第五章

第十七条总经理办公室负责日常招待物品的集中采购,招待用餐的审批,以及标 准和陪同人员审查和控制。总经理办公室应根据来宾的重要程度及业务性质分别确定不同的招待标准。公司招待用烟、酒、茶等经总经理办公室主任签字同意方可凭发票到财务部报帐。总经理办公室要建立招待物品领用台帐。

第十八条公司各部室在接待工作中或外出联系工作需使用的必要招待物品经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同意,可到化建大厦餐厅库房签字领取。一次领用价值超过800元,需公司分管领导批准。

第十九条上级委托公司承办的各种会议需使用招待物品,统一由总经理办公室根据会议的规模、级别核定标准报公司领导批准后统一购买。

第二十条有关来客就餐的标准和申请程序:

公司机关及二级单位各类招待用餐原则上一律安排在公司化建大厦餐厅,特殊情况须事前申请,经总经理批准后方可安排在外进行招待。

(一)外单位来本公司联系工作、参观、考察,上级部门以及兄弟单位领导来公司检查指导或考察工作等需要用餐,由接待部门填写“业务接待用餐审批单”,公司

分管领导批准,经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审核签字,按客人级别、事由、公司主接待领导

(二)上级部门委托公司承办的会议如需安排食宿的,可由承办部门事先提出申请,经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同意,公司分管领导批准到总经理办公室办理有关手续后在餐厅就餐。

(三)确因工作需要,双休日或晚上加班的,由部门申请,分管领导批准,经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审核签字,在化建大厦餐厅可按工作餐标准就餐。

(四)化建大厦餐厅接待用餐及工作餐标准:

1、工作餐:每人30元;

2、公司部室副职、二级单位副职接待:按每人60元;

3、公司部室正职、二级单位正职接待:按每人80元;

4、公司副总师接待:按每人100元;

5、公司副书记、副总经理接待:按每人120元;

6、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接待:按每人150元.以上接待均不含酒水。

(五)因工作和业务需要在外招待客人,招待标准应事先报公司领导批准后,填写“业务招待审批单”经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公司领导签字后到财务部报销。招待费用不得超标。

第六章业务招待费的监督

第二十一条各单位应建立业务招待费定期报告制度。各单位每季度累计发生的招待费金额及消费用途以及与上季度的对比分析需上报公司总经理办公室及纪委。

第二十二条公司严禁内部单位请客送礼。公司纪委应加强对招待费的监管、检查,应开设监督举报电话和邮箱,并将招待费列入每年的综合大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二十三条公司每年在职工代表大会上,由总会计师做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报告,并对各单位使用业务招待费情况分别进行通报。各分(子)公司也应在自己单位的职代会上对本单位发生的招待费进行通报。

第七章

其它有关规定

第二十四条

各有关部门应严格执行接待审批程序及就餐标准。

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六条

招待来客时,严格控制陪同人数。

第八章附则

巨额业务招待费折射企业困境 篇7

除了中国铁建,央企和地方国资中的中国交建、中国水电、葛洲坝和上海建工的招待费排名前五,中国北车和中煤能源也均以亿元计。

消息一经披露,舆论一片哗然。然而,在义愤之后,我们不妨冷静思索一下巨额业务招待费到底折射出什么问题。

巨额业务招待费,谁之殇?

此次事件之所以广受关注,与中国铁建等的央企身份不无关系。尤其社会对“三公”消费广泛关注的风口浪尖,中国铁建正撞枪口。

中国铁建监事会主席、纪委书记齐晓飞不认为巨额招待费存在问题。随后,中国铁建正式向媒体回应,去年业务招待费占营业收入0.17%,符合中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相关规定,但确实偏高,几年前就引起公司高度警惕。2011年,业务招待费高增长势头得到遏制;2012年实现负增长,同比下降4.6%;2013年一季度,公司在营收同比增34.6%的情况下,业务招待费同比下降4.9%。力争2013年业务招待费比上年下降10%以上。即力争不超过7.533亿。中铁建称公司规模大、竞争激烈,导致招待费绝对值相对较大。

而中国铁建新闻处人士接受采访时,恳求媒体记者不要继续追踪报道此事理由是这样做伤害太大,“不光是我们一家的问题,……我们的好多情况你们可能不太了解。我们的建筑企业实际上是很难的,不光是咱们一家。”

业务招待费,一般人认为就是企业“吃喝送礼”开销。总体来看,国企的巨额招待费无非就是两大类:一是国企自己内部进行的高档消费行为,公款吃喝、高规格宴请、会议接待等;二是行业内的潜规则,国有企业也不能避免,为了拿项目,跑业务,搞关系,进行政府公关、市场公关,甚至行贿受贿,滋生腐败。以铁路建设领域为例,企业不仅要招待好基层政府官员、监理方,还要招待好铁路部门。各路“神仙”似乎都得罪不起,只能用好吃好喝来伺候着,以求“和气生财”,甚至金钱铺路,最后就形成了天文数字的招待费。从这个角度而言,只把板子打在上市国企的屁股上显然不公——从这个角度上,中国铁建的“委屈”或者“愤懑”或许可以“理解域者“同情”,且中国铁建很可能还有一句想说又不敢说的话,别家公司未必招待费就少,其他企业可能账做得比较“漂亮”。

巨额业务招待费折射出我国企业恶劣的外部生存竞争环境,“潜规则”横行无阻,极大地制约企业的正常健康发展。除去合法合理的正常业务招待费开支,大量的业务招待费实际上用于商业“公关”甚至“行贿”。一个健康的市场环境中,应该一切以法律为底线按照市场规则办事,而不会是按照各种潜规则办事。巨额业务招待费最值得质疑和拷问的,显然已不是央企成本控制的制度软肋,而是我国经济的整体运行成本——财大势大、有很高行政级别的央企尚且面临诸多生存困境,不是靠企业实力、信誉、技术等优势去竞争,而是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金通过灰色的手段获得生存空间,没有背景与实力的中小民营企业了,生存无疑更加艰难。在招待费(以及隐含的权钱交易)成为我国市场的潜规则之下,企业必然难以全力以赴培育其良性的核心竞争力,因为业务精还不如公关招待到位,社会所将承担的经济损失更将是招待费的数倍、甚至逾10倍,因为潜规则的招待成本必然需要更大比例的建造成本分摊,而基于我国基础设施工程的分包、转包特征,最后给直接施工方的利润空间将会大幅摊薄,而直接施工方为确保利润又往往会偷工减料,从而导致诸多工程质量隐患一这即是我国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成本居高不下,但路桥事故却屡屡发生的根源所在。

不健康的商业外部环境,只是巨额业务招待费所反映问题的一面,而问题的另一面则折射出我国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仍不健全。许多央企没有制订全面、完善的管理制度,在开支方面大手大脚,许多国企领导人职务消费,缺乏有效监管。业务招待费像一个概念模糊的“箱子”,既可以装进业务招待的必须消费,也可以装进奢侈消费、过度消费。央企在三公经费支出方面不仅事前无人审核,事中缺乏监管,事后缺乏审计和向社会公开透明的诸多机制上的弊端。这亦是引发舆论和民众不满的直接原因。企业通过灰色手段来获取更多的商业机会,同样也显示出其内部治理机制松散、效率低下。

业务招待费的财税处理

在业务招待费的范围上,到底哪些支出是属业务招待费的范畴?不论是财务会计制度,还是税收制度上至今都未给予准确的界定。这给企业会计人员造成很大的困扰,也给某些企业利用业务招待费相关规定的不规范来钻法律法规的“空子”。

财政部在《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招待费列支管理规定》(财预字[1998]159号)中规定,业务招待费,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为执行公务或开展业务活动需要合理开支的接待费用。包括:在接待地发生的交通费、用餐费和住宿费。根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号)的有关规定:纳税人发生的与经营活动有关的合理的差旅费、会议费、董事会费作为“其他扣除项目”,而并未作为“招待费”处理。那么,作为财务惯例,比较公认的业务招待费的开支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企事业单位因业务需要宴请的开支;因业务需要招待客人参观旅游景点的费用;因业务需要赠送当地土特产、礼品以及代币券(卡)等的费用;因业务需要报销来企业办事的非本单位员工的差旅费(含住宿.餐费、交通费及杂费

税法涉及业务招待费的规定主要有: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2006年第512号):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偏。

《关于企业所得税执行中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202号):企业在计算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等费用扣除限额时,其销售(营业)收入额应包括《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的视同销售(营业)收入额。

《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79号):对从事股权投资业务的企业(包括集团公司总部、创业投资企业等),其从被投资企业所分配的股息、红利以及股权转让收入,可以按规定的比例计算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

《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与筹办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可按实际发生额的60%计入企业筹办费,并按有关规定在税前扣除。

业务招待费支出据实列支,但年终汇缴时要作纳税调整,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从这个角度来说,多数企业财务报表中的业务招待费,恐怕只会少,不会比实际更多。因此,上市公司披露的巨额业务招待费还未必是完全涵盖了企业所有的真正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某些企业打着纳税筹划的幌子,将实际的业务招待费支出隐藏于其他科目之中。

比如,税法规定,企业应将业务招待费与会议费严格区分,不得将业务招待费挤入会议费。纳税人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有关的差旅费、会议费,税务机关要求提供证明资料的,应能够提供证明其真实性的合法凭证,否则不得在税前扣除。会议费证明材料包括会议时间、地点、出席人员、内容、目的、费用标准、支付凭证等。在业务招待费用核算中要按规定的科目进行归集,如果不按规定而将属于业务招待费性质的支出隐藏在其他科目中,则不允许税前扣除。这点非常重要,往往是有些企业不重视的地方。

再如,外购礼品用于赠送的,应作为业务招待费,但如果礼品和赠品是纳税人自行生产或经过委托加工,对企业的形象、产品有标记及宣传作用的,也可作为业务宣传费。同时,要严格区分给客户的回扣、贿赂等非法支出,对此不能作为业务招待费而应直接作纳税调整。业务招待费仅限于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招待支出,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职工福利、职工奖励、企业销售产品而产生的佣金以及支付给个人的劳务支出都不得列支招待费。

在实务中,某些企业还采用将出差途中发生的业务招待费记入差旅费用;招待代理商的费用记入市场费用或其他支出;用餐费发票冲费用,列入业务招待费以外的科目等等诸多手法进行所谓的“纳税筹划”。

业务招待费属于企业主要的纳税调整项目,也是税务稽查的重点。企业要用足税收政策,但是应守法,不宜玩小聪明。

业务招待费的会计处理规定相对简单。业务招待费不符合会计制度中“资产”的特征,这项支出不能预期为企业带来可靠计量的经济利益流入,因此会计制度上对业务招待费一律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中,正确的会计处理应当计入“管理费用”的二级科目“业务招待费”,也可以根据费用“受益对象原则”分部门核算,在“销售费用”中设置二级科目“业务招待费”核算销售部门发生的业务招待费。但是不得在“在建工程”、“制造费用”及存货科目中列支,也不能打包计入企业筹建期的开办费中。

业务招待费亟待规范

目前虽然有税务审计、工程招投标审计、国资委审计以及上市公司的审计等多方面监管,但是由于关于业务招待费没有明确规范的法律法规制约,企业的业务招待费很难被监管。因此,财税部门应该制定公布相关的监管措施,明确业务招待费的范围。在税务执法实践中,业务招待费大体包括:招待餐费、招待住宿费、招待用的食品费、赠送礼品的支出、正常娱乐的支出、旅游支出等。业务招待费的支出对象一般包括:企业的客户、供应商、关联企业的工作人员及其他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相关的人员。业务招待费理应在以上范围内开支,并用于恰当的对象,不能把个人消费及用于公司员工的福利费等在“业务招待费”科目中列支。

巨额业务招待费引发关注与诟病,原因之一是企业领导人职务消费与业务招待费往往无法区分,广大民众自然而然联想到企业领导人滥用公款牟取私利。2007年,国资委曾发布了《关于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的指导意见》,要求央企负责人职务消费须公开透明接受监督。不过,由于这种公开只限于厂务公开,内部监督作用有限,加之缺乏可供对照的标准,所谓的严控职务消费也只能流于形式。去年起国资委开展了提升央企管理水平的活动,力争在2年内提升央企管理水平,尤其是要狠抓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堵住管理漏洞,消除企业采购以及承揽业务中的不健康现象,但仍然缺乏进一步的外部监管措施。从《公司法》中规定的股民知情权角度看,业务招待费明细并不在知情权范围内。而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相关规定,公司必须披露业务招待费总额,但无义务披露业务招待费明细。笔者建议尽快立法或者出台相应法规支持国企应公开业务招待费明细。

从企业内部控制角度,无论是央企等国企、上市公司,还是民营企业,应当贯彻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与《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等内控制度,对公司的业务招待费支出进行严格控制并制定管理办法,健全完善预算制度和业务招待费的控制制度。尽量把业务招待费同行为人的利益进行挂钩,把业务招待费责任到各个部门和人员,行为人在进行相关应酬时,会尽量节约费用,降低相关支出。公司经营管理中需要开支的餐费、礼品费、旅游费等项目的支出,公司实行总额控制、分级管理及实报实销的管理办法。其次是建立到位的监督机制,大力加强相关费用的规模控制,按照级别和位置的不同,建立详细的支出标准和报销制度,建立相关规则和程序,对业务招待费的审批权限进行严格规定,强化审核把关,开展财务检查、内部审计、效能监察,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业务招待费进行检查分析和考核。

我国“潜规则”横行的商业环境,导致企业无意于良性市场竞争力的培育,更会导致我国经济整体运营成本的企高。腐败的商业环境,除了政府执法部门应该加强依法打击力度之外,身处其中的各个个体应当勇于抵制各种潜规则,洁身自好。“行贿”与“受贿”,就像“鸡生蛋,蛋生鸡”的循环难题,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链条,企业应当从自身这一环打破链条。而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主要构成部分,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央企,难道不应该为构建一个和谐的商业伦理环境而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吗?央企更不应该为了商业机会而置国法于不顾。

业务招待费管理办法 篇8

业务招待费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障公司各项经营活动正常开展,规范公司业务招待费的管理,严格使用,合理开支,根据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 适用范围

第二条 业务招待费:是指因业务需要或因工作关系招待有关人员的就餐费;因公接待相关单位人员发生的差旅费、住宿费等;在公司食堂招待时发生的就餐费;因招待在公司领用的酒水、饮料及香烟等。

第三章 管理原则

第三条 业务招待费的使用,应自觉贯彻“热情接待,费用从简”的原则,做到从严控制。

第四条 按照公司下达的经费指标,在限额内使用业务费和招待费,严格控制非业务性接待,严禁超支现象发生。

第五条 所有的业务费、招待费开支均实行事前审批制度,由公司总裁按照本办法第四章的权限审批。

第六条 关联企业来人,除领导视察外,原则上安排工作餐接待。深圳天佶集团有限公司

第七条 外协单位除合同标明提供安排食宿的外,一律不安排接待。确需安排食宿或接待的,按接待标准及公司审批权限报批。

第八条 严格实行分档次接待,各档次选定1-2家酒家、宾馆,由公司统一签订合作协议,分档接待,禁止超档次接待。

第九条 实行对口接待,严格控制陪客人数。陪客人数一般不得超过2人,若陪同人员多于2人时,应事先经过公司总裁批准。中、高档接待司机不参与陪同。

第四章 审批权限及程序

第十条 业务招待费:由公司总裁控制,其他部门和个人一律不得安排业务费。单件、单次金额在1.5万元(含)以内或单批金额10万元(含)以内的,由公司主管副总裁审定后报总裁批准,单件、单次金额在1.5万元以上或单批金额10万元以上的,经公司总裁审定后报董事长批准。

第十一条 正常情况下,使用业务费和安排招待,应采取《报批件》的形式履行报批程序。特殊情况下,来不及书面履行报批手续的,应事先口头征得总裁同意后办理,并在事后3日内补办书面报批手续。

第五章 招待标准

第十二条 工作餐标准为:不超过50元/人,不安排酒水。第十三条 正常招待,每席餐费不超过1000元(含酒水等),需事先报公司主管副总裁批准。深圳天佶集团有限公司

第十四条 重要招待,每席不超过3000元(含酒水等),需事先报公司主管副总裁批准。

第十五条 特殊接待,每席不超过5000元(含酒水等),需事先报公司总裁批准。

第十六条 其他特殊接待事宜,费用标准报公司总裁及董事长同意后执行。

注:中午接待时不得饮酒。

第六章 财务监督

第十七条 财务部应严格审查业务招待费发生的情况是否真实、票据是否合规、单据是否齐全、审批是否完整。

第十八条 财务部有权拒绝不符合业务招待标准、报销流程、审批权限的业务招待费的报销。

第十九条 业务招待费报销遵循谁经手谁报销的原则,不得由他人代报业务招待费。业务招待同时有多个经办人参与招待,应由最高职务或由最高职务指定的经办人报账。

第二十条 招待客人领用公司库存烟酒的,库存烟酒核销单应与对应的餐费报销单一并交财务部复核后报公司总裁审批。

第二十一条 所有业务费、招待费开支应注明接待事由及招待对象,餐费报销单上还应注明公司参与接待的人员。

第二十二条 无票据开支的原则上要有经办人签字证明。深圳天佶集团有限公司

第七章附 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公司财务中心和综合中心负责解释。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公司及下属公司,自修订下发之日起实行。

深圳天佶集团有限公司

业务招待费管理办法 篇9

对外业务招待费开支管理办法

为加强管理、严格控制对外业务招待费的开支,压缩非生产性费用数额,进一步推进廉政建设,规范招待费开支标准,明确招待费审批权限,树立节俭、文明的良好风气,根据国家财经、税务制度的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对外业务招待费开支的原则

1、对外业务招待费应本着“必需、节俭、得体、适度、有别”的方针进行开支,坚持按规定标准、对口接待、定点招待,先审批后执行、总量控制、违规责任追究的原则。

2、公司各单位、项目部发生的对外业务招待费应在“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中列支,必须是与施工、生产、经营业务活动有关的、合理的对外商务交际费用,应提供确实的记录或单据凭证。

第二条对外业务招待费开支范围

业务招待费发生的范围:到公司(含公司各二级单位、项目部,下同)检查、指导工作的股份公司和上级领导及系统内兄弟单位领导和工作人员;来公司考察的业主、设计、监理单位领导及工作人员;省、市地方政府部门来公司指导、检查工作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与公司有业务往来的厂家、商

家客人。

第三条对外业务招待费开支控制标准

1、公司各二级单位对外业务招待费,按照年度《经营责任状》中核定标准,实行总量控制、限额包干、节约有奖。

2、公司直管项目部对外业务招待费,按完成施工产值总量核定标准,年度完成施工产值在1亿元(含1亿元)以下的,其当年对外业务招待费应控制在3‰以内,超出1亿元以上的部分,业务招待费者应控制在1‰以内。实行总量控制、限额包干、节约有奖。

3、因特殊情况确需超支全年对外业务招待费的,须符合国家财务、税收相关规定,须经公司批准,并按超支部分的100%向公司增交管理费。全年对外业务招待费节约,全部用来奖励本单位相关人员。

4、任何单位(项目部),不得弄虚作假,将实际发生的对外业务招待费采用其他发票或其它渠道报销。弄虚作假,一经查出,追究当事人责任,由当事人承担全部报销金额。

第四条监督检查工作

1、公司各单位、项目部根据对外业务招待费开支管理细则,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报公司审查备案。

2、公司各单位、项目部要明确班子领导及所属下级单位领导对外业务招待费的审批权限,严格把关,杜绝漏洞。公司各项目部报销对外业务招待费及其他财务发票,必须经

项目书记审查签字、项目经理审批后方可报销。

3、公司领导、公司机关各部室工作人员到公司各单位及项目部检查指导工作期间,在单位、项目部食堂就餐。途中在外就餐、住宿产生的食宿费用,回公司按有关规定报销的,公司各单位(项目部)有权拒绝报销。

4、公司各单位(项目部)回公司机关办事,不得用公款招待公司内部人员。

5、为形成相互监督、增加透明度,公司实行对外业务招待费定期内部公开制度,各单位、项目部、公司机关的招待费支出情况,应定期(每半年)向各级职代会主席团或职工代表组公布一次,同时报送公司纪检监察部门备案。

6、公司不定期组织财务、审计、纪检监察人员到公司各单位及项目部进行检查。公司将组织综合组进行复查,对不负责任的检查,公司将追究检查人员的责任。

第五条违规责任追究

凡违反本规定,区别不同情节作如下处理:

1、违反规定程序,未按要求办理招待手续的,费用自付。

2、经办人违反规定程序,自行安排,费用自理。

3、审批人不坚持原则,不严格审查,违反规定擅自审批的。其招待费由审批人自付。

4、对违反规定、超范围、超标准招待,或用公款内部

相互吃请虚报对外招待费,做假帐、私设小金库吃喝等行为,一经查实,公司将严肃处理。公司将追究当事人的违规责任、如数追缴违规款项,还将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责任,直至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员纪律处分条例》的规定查处、追究法律责任。

涉及业务招待费的企业所得税筹划 篇10

关键词:业务招待费,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

一、业务招待费税法相关规定

1、业务招待费的列支范围

在业务招待费的范围上, 财务会计制度和税法都未给予准确的界定。在税务执法实践中, 招待费具体范围如下:因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而宴请或工作餐的开支;因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赠送纪念品的开支;因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而发生的旅游景点参观费和交通费及其他费用的开支;因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而发生的业务关系人员的差旅费开支。

税法规定, 企业应将业务招待费与会议费严格区分, 不得将业务招待费计入会议费。纳税人申报扣除的业务招待费, 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证明资料的, 应提供能证明真实性的、足够的有效凭证或资料。会议费证明材料包括会议时间、地点、出席人员、内容、目的、费用标准、支付凭证等。如果税务机关发现业务招待费支出有虚假现象, 或者在纳税检查中发现有不真实的业务招待支出, 有权要求纳税人在一定期间提供证明真实性的、足够有效的凭证或资料, 逾期不能提供资料的, 税务机关可以不进一步检查, 直接否定纳税人已申报业务招待费的扣除权。

2、业务招待费税务处理的扣除基数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通知》 (国税发[2006]56号) 进一步明确, 自2006年7月1日起, 《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 (试行) 》规定广告费、业务招待费、业务宣传费等扣除的计算基数均为申报表主表销售 (营业) 收入。销售 (营业) 收入按照会计制度核算的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以及根据税收规定应确认为当期收入的视同销售收入三部分组成。

主营业务收入是扣除其他折扣以及销售退回后的净额, 纳税人经营业务中发生的现金折扣计入财务费用, 其他折扣及销售退回, 一律以净额反映在主营业务收入中。

其他收入包括按照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外收入, 以及在资本公积金中反映的债务重组收益、接受捐赠资产、资产评估增值及根据税收规定应在当期确认的其他收入。对经税务机关查增的收入, 根据规定, 销售 (营业) 收入是纳税人的申报数, 而不是税务机关检查后的确定数, 税务机关查增的收入应在纳税调整增加额中填列, 不能作为计算招待费的基数。

视同销售是指会计上不作为销售核算, 而在税收上作为销售、确认收入计缴税金的商品或劳务的转移行为。主要包含: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以及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或者利润分配等用途的, 应当视同销售货物、转让财产或者提供劳务, 但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3、业务招待费税务处理的扣除比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业务招待费支出, 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 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 (营业) 收入的5‰。

二、业务招待费的筹划思路

1、充分利用业务招待费允许扣除的临界点

业务招待费作为期间费用筹划的基本原则:在遵循税法与会计准则的前提下, 尽可能加大据实扣除费用的额度, 对于有扣除限额的费用应该用够标准, 直到规定的上限。

假设企业2010年销售 (营业) 收入为A, 2010年业务招待费为B, 则2010年允许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为B×60%与A×5‰两者中的较小者, 只有在B×60%=A×5‰的情况下, 即B=A×8.3‰, 业务招待费在销售 (营业) 收入的8.3‰的临界点时, 企业才可能充分利用好上述政策。

一般情况下, 企业的销售 (营业) 收入是可以测算的。假定2010年企业销售 (营业) 收入A=10000万元, 则允许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最高不超过10000×5‰=50万元, 那么财务预算全年业务招待费B=50万元/60%=83万元。

如果企业实际发生业务招待费为100万元, 大于计划的83万元, 即大于销售 (营业) 收入的8.3‰, 则业务招待费的60%为60万元, 另一方面销售 (营业) 收入的5‰为50万元, 按照两方面限制孰低的原则进行比较, 取其低值直接纳税调整, 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50万元, 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12.5万元, 即实际消费100万元则要付出112.50万元 (100+12.5) 的代价。

如果企业实际发生业务招待费40万元, 小于计划83万元, 即小于销售 (营业) 收入的8.3‰, 则业务招待费的60%为24万元, 另一方面销售 (营业) 收入的5‰为50万元, 业务招待费的24万元可以扣除。纳税调整增加40-24=16万元, 缴纳企业所得税4万元, 即实际消费40万元则要付出44万元的代价。

由以上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当企业的实际业务招待费大于销售 (营业) 收入的8.3‰时, 不仅超过60%的部分需要计税处理, 而且销售 (营业) 收入的5‰超过实际发生额的60%部分也需要计税;当企业的实际业务招待费小于销售 (营业) 收入的8.3‰时, 60%的限额可以充分利用, 只需要就40%部分计税处理。

2、业务招待费与会务费、差旅费分别核算

在核算业务招待费时, 企业应将会务费 (会议费) 、差旅费等项目与业务招待费等严格区分, 不能将会务费、差旅费等挤入业务招待费, 否则对企业将产生不利影响。因为纳税人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有关的合理的差旅费、会务费、董事费, 只要能够提供证明其真实性的合法凭证, 均可获得税前全额扣除, 不受比例的限制。同时, 不能故意将业务招待费混入会务费、差旅费中核算, 否则属于偷税。

案例1:甲企业2010年度发生会务费、差旅费共计20万元, 业务招待费7万元, 其中, 部分会务费的会议邀请函以及相关凭证等保存不全, 导致6万元的会务费无法扣除。该企业2010年度的销售收入为600万元。试计算企业所得税额并拟进行纳税筹划。

根据税法的规定, 如凭证票据齐全则20万元的会务费、差旅费可以全部扣除, 但其中凭证不全的6万元会务费和会议费只能算作业务招待费, 而该企业2010年度可扣除的业务招待费限额为3万元 (600×5‰) , 超过的10万元 (7+6-3) 不得扣除, 也不能转到以后年度扣除。仅此项超支费用企业需缴纳企业所得税2.5万元 (10×25%) 。

如果企业加强了财务管理, 准确把握相关政策的同时进行事先纳税筹划。为充分利用扣除限额3万元 (600×5‰) , 将业务招待费尽量控制在5万元 (3÷60%) 以内;各种会务费、差旅费都按税法规定保留完整合法的凭证。那么, 当年超支费用仅为2万元 (5-3) , 比筹划前节税2万元[ (10-2) ×25%) ]。

3、将业务招待费合理转换为广告宣传费

在核算业务招待费时, 企业除了应将会务费 (会议费) 、差旅费等项目与业务招待费等严格区分外, 还应当严格区分业务招待费和广告宣传费, 并通过二者间的合理转换进行纳税筹划。

案例2:甲企业计划2010年度的业务招待费支出为200万元, 广告宣传费支出为1000万元。该企业2010年度的预计销售额10000万元。试对该企业进行纳税筹划。

根据税法的规定, 该企业2010年度的业务招待费的扣除限额为50万元 (10000×5‰) 。该企业业务招待费发生额的60%为120万元, 故无法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为150万元 (200-50) 。该年度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扣除限额为1500万元 (10000×15%) , 该企业广告宣传费1000万元, 可以全额扣除。

如果该企业事前进行纳税筹划, 可以考虑将部分业务招待费转为广告宣传费, 比如, 可以将若干次餐饮招待费改为宣传产品用的赠送礼品。这样可以将业务招待费的总额降低为80万元, 而将广告宣传费的支出提高到1120万元。此时, 该企业2010年度业务招待费的发生额的60%为48万元, 可以全额扣除。该企业广告宣传费1120万元, 亦可全额扣除。通过纳税筹划, 企业不得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支出为32万元 (80-48) , 由此可以少缴企业所得税29.5万元[ (150-32) ×25%]。

4、设立独立核算的销售公司

按规定, 业务招待费是以营业收入作为扣除计算标准的, 如果将集团公司的销售部门设立成一个独立核算的销售公司, 将集团公司产品销售给销售公司, 再由销售公司实现对外销售, 这样就增加了一项营业收入, 在整个利益集团的利润总额并未改变的前提下, 费用限额扣除的标准可同时获得提高。

案例3:甲公司2010年度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0000万元, “管理费用”中列支业务招待费150万元, 税前会计利润总额为800万元。试计算企业应纳所得税额并拟进行纳税筹划。

业务招待费的扣除标准:150×60%=90 (万元) ;10000×5‰=50 (万元)

根据孰低原则, 只能扣除50万元。

应纳税所得额=1100+100=1200 (万元)

应纳企业所得税=1200×25%=300 (万元)

若进行纳税筹划, 甲公司可将其下设的销售部门注册成一个独立核算的销售公司。先将产品以8000万元的价格销售给销售公司, 销售公司再以10000万元的价格对外销售, 甲与销售公司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分别为100万元和50万元。假设甲公司的税前利润为500万元, 销售公司的税前利润为300万元。两企业分别缴纳企业所得税。

分析甲公司:

业务招待费的扣除标准:100×60%=60 (万元) ;8000×5‰=40 (万元)

根据孰低原则, 只能扣除40万元。

应纳税所得额=500+60=560 (万元)

应纳企业所得税=560×25%=140 (万元)

分析销售公司:

业务招待费的扣除标准:50×60%=30 (万元) ;10000×5‰=50 (万元)

根据孰低原则, 只能扣除30万元。

应纳税所得额=300+20=320 (万元)

应纳企业所得税=320×25%=80 (万元)

甲公司和销售公司合计应纳企业所得税=140+80=220 (万元)

可见, 整个利益集团总共应纳企业所得税为220万元, 相较于纳税筹划前节省所得税80万元 (300-220) 。

设立独立核算的销售公司除了可以获得节税收益外, 对于扩大整个利益集团产品销售市场、规范销售管理均有重要意义, 但也会因此增加一些管理成本。另外, 独立核算的销售公司因以一定的价格接受产品, 又将其售出, 若应纳企业所得税较大, 超出了节省的税额, 这时筹划对企业就不划算了。纳税人应根据企业规模的大小以及产品的具体特点, 兼顾成本与效益原则, 从长远利益考虑, 决定是否设立独立核算的销售公司。

总之, 企业想让业务招待费被税务机关认可并顺利地在税前扣除, 首先必须保证业务招待费的支出是与经营活动直接相关并且是正常的和必要的, 以充分、有效的资料和证据来证明这部分支出的真实性;另外, 必须合理地、最大限度地用好业务招待费的限额扣除比例, 企业可采取业务招待费与其它费用划清界限、将业务招待费合理转换为其他费用、设立独立核算的销售公司等方法。

参考文献

[1]盖地:税务筹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2]杨坤:企业公益性捐赠筹划浅见[J].财会通讯, 2008 (9) .

业务招待费管理细则[最终版] 篇11

制定公司业务招待费管理细则,旨在加强并规范公司的业务招待费支出管理,以“厉行节约,合理开支,严格 控制,超标自负”为原则。下面是公司业务招待费管理细则,欢迎参阅。

公司业务招待费管理规定

为进一步加强公司业务招待费管理,控制业务招待费超支,禁止铺张浪费,实现降本增效,特制定本规定。

一、业务招待费使用原则和范围

1、业务招待费应坚决贯彻“可接待可不接待,不接待”,“可参与可不参与接待人员,不参与”,“可发生可不发生费用,不发生”,“态度热情,费用从简”的原则。

1.1要体现:该招待的要热情招待,充分表达对来宾的礼节。

1.2要做到:热情有礼貌,大方不俗套,体面不浪费。

1.3通过认真搞好业务招待,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彰显企业文化理念。

2、业务招待范围包括:与公司有业务关系的客户、供应商、银行、税务、政府及其相关主管部门的工作检查、考察、调研等;领导所需招待的客人。业务费:是指因业务需要发生的礼金、礼品、赞助费及因业务需要赠送的烟、酒、茶等。

招待费:是指因工作关系招待有关人员就餐费、娱乐费用;因公接待相关单位人员发生的差旅费、住宿费等;在公司食堂招待时发生的就餐费;因招待领用的酒水、饮料及香烟等。

3.业务招待费的报销按照财务相关规定执行。业务费:一律由董事长、总经理控制,其他部门和个人一律不得安排业务费。

招待费:对于招待,副总经理审批单次预算1000元(含酒水,下同)以内限额的招待费,总经理审批单次2000元以内限额的招待费,单次2000元以上标准报董事长同意后执行。

4.用于业务招待发生的交通费、住宿费用,按照公司《差旅费报销规定》执行。

二、就餐费使用规定和标准

1.食堂招待:

1.1在食堂招待客人就餐,或安排客人免费就餐、吃工作餐,以及因突发事件员工加班误餐公司安排工作餐等,实行《公司内部招待就餐审批单》制度,由经办人履行报批程序,综合部办公室确定就餐标准,公司领导签批后安排。

1.2一般性业务招待原则上在公司食堂(二楼)接待就餐,目前新办公楼未建好,可视情安排在一般排档就餐。由各部门负责人向对口分管领导请示同意后,综合部办公室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招待标准。在公司食堂招待客人时原则上不允许上烟,招待用酒水价格要控制在40元/瓶以内,公司陪同人员不应超过2人。

1.3外来宾客到公司联系业务需要招待的,第一天按照职工就餐标准免费就餐,第二天需继续就餐的,餐费自付。

1.4.1总公司总经理等高管级领导在公司食堂就餐,由公司综合部办公室安排就餐,根据情况可以安排吃招待饭或职工餐。

1.4.2总公司及各分(子)公司的员工来公司办理业务,三天以内按工作餐标准凭综合办发放的用餐券免费就餐,从第四天开始按本公司员工就餐标准凭就餐卡自费就餐。

1.5因突发事件,公司安排员工加班误餐,可在员工食堂安排工作餐,餐中不得消费烟酒,其标准不得突破每人每餐10元的标准。

2.外部招待:

2.1确需在外部招待的每位就餐者就餐标准在50元以下的一般性招待,由综合部统一安排就餐地点,公司分管领导根据客人情况具体决定招待标准,原则上不允许消费招待烟与高档酒。

2.2确需在外部招待的每位就餐者用餐标准在50元以上的招待饭,要经公司总经理或分管招待费审批的领导同意方可安排。

3.严格控制馈赠礼品,对特殊情况确需馈赠礼品,必须由部门申请、分管领导核实再报公司总经理审批后方可购买。

4.坚持对口接待。各接待部门或接待者要严格控制宴请规模及招待次数,减少陪客人数(原则上每桌陪客不超过3人),接待时严禁无关业务人员作陪。司机一般情况下陪同客方司机到非主桌就餐或就近吃工作餐。

5.对因忙于接待客人而不能就餐的秘书、司机、业务员等,根据情况可凭就餐发票报销,每餐标准不超过30元(在同一家酒店就餐定额内可联桌报销);因领导在就餐消费较高的酒店用餐,司机又无法抽身在近处找就餐地点,经安排接待的领导同意,可实报实销。

三、住宿费使用原则与接待审批标准

1、外来客人到公司联系工作,原则上由公司综合部办公室在公司内部安排住宿;如公司内部无住宿条件时,由综合部办公室统一安排在外住宿(执行以下相应住宿标准)并结帐。由接待人员引领到住宿地点,做好相关服务工作

四、业务招待费报销审批程序

1.业务招待费报销:报销人持有招待支出开具的有效发票(须附饭菜、酒水消费清单),附有《公司业务招待费报销审批单》,经规定程序审核、签批,按财务制度报销。招待烟一律不予报销。

2.公司内部食堂招待费报销:由食堂管理员按照招待费报销程序,附有《公司内部招待就餐审批单》,每月报销一次。由综合部办公室主任审核签字,送有审批权的领导签字,审批通过后按财务制度报销。报销的金额核销食堂费用。

3.外出招待报销程序填写《公司业务招待费报销审批单》,按公司《财务报销审批程序》执行。

3.1公司领导及各部门招待费报销程序:接待部门向公司分管领导提出申请征得同意(如在外地招待应电话申请,返回后补办),经批准后持发票到财务部按照程序办理报销。

3.2公司与酒店协议挂帐的用餐费、住宿费原则上用转帐支票支付,由综合部办公室接待员在一周内持挂帐酒店出具的发票和住宿单、菜单(住宿单、菜单需经办人签字)到财务部办理报销。

五、业务招待费的使用管理与监督

1.公司综合部办公室是业务招待费的责任管理部门,具有审批权限的领导是业务招待费使用审批的责任领导,审计部或企管部是业务招待费的监督监察责任机构。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公司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监察,各级责任者要按照公司规定做好业务招待费的使用、审核和监督。

2.由公司综合部办公室根据不同接待档次、地方风味特色等情况,选择确定招待定点单位,并与定点饭店签订打折优惠协议。协议签订后,可预存部分招待就餐费用,但须按月结帐,不得跨月累积。无特殊情况不得现金结帐。接待当日用餐后,由主陪人员或主陪人员指定人在饭费结帐单上签字(说明原因和主要参加人员),接待人应及时通知综合办结账。

3、在各指定饭店的预付款,不作为业务招待费的报销凭证,须持招待就餐后的发票方可报销。

4、公司内部食堂接待客人就餐,坚持按月结账报销制度,严禁食堂收取现金结算饭款,防止违法违纪现象发生。

六、本规定如有与过去通知或制度不符的,一律以本规定为准。

分公司业务招待管理制度 篇12

财政部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招待费列支管理规定》的通知

来源:财预字[1998]159号 作者:财政部 日期:98-05-14

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各中直机关,各人民团体,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为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经费管理,促进党政机关廉政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廉政建设的文件精神以及行政事业单位财会制度的有关规定,我们制定了《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招待费列支管理规定》,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招待费列支管理规定

一、为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经费管理,明确反映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招待费(以下简称业务招待费)的使用情况和支出水平,严格控制业务招待费支出,制定本规定。

二、业务招待费的开支范围

本规定所称业务招待费,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为执行公务或开展业务活动需要合理开支的接待费用。包括:在接待地发生的交通费、用餐费和住宿费。

除国家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业务招待费的开支范围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财会制度和本规定执行,任何不符合规定的开支均不得列入业务招待费的范围。

三、业务招待费的开支标准

(一)地方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招待费的开支标准,由各地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但不得超过当年单位预算中“公务费”的2%。

(二)中央级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招待费不得超过当年单位预算中“公务费”的1%。

(三)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招待费,一律通过现有资金渠道解决。对于公务费中财政安排的专项会议费、专项器具设备车船保养修理费及其他一次性专项经费,在计算业务招待费时应予以扣除。

(四)工作人员到外地出差,如由接待单位负责安排食宿的,接待单位应在内部宾馆、招待所安排;没有内部宾馆、招待所的,接待单位按当地规定的接待费用开支标准之内可在外部宾馆安排食宿。以上两种接待安排,都要按照现行差旅费标准收费,不足部分可由接待单位在业务招待费中列支。

四、业务招待费的列支和管理

在财政部制发的“1998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一般预算支出目级科目”中增设一个“业务招待费”目级科目,科目编码为“12”。行政事业单位实际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必须统一在本科目中列支。实行企业财务制度的事业单位除外。

1.出差人员按本规定实际发生的食宿费超出差旅费开支规定标准的部分,可以由接待单位按照当地规定的标准给予补助,补助部分在接待单位的“业务招待费”科目中列支。

2.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招待费,必须全部在“业务招待费”科目中明确反映,不得列入其他费用支出项目,也不得列入内部宾馆、招待所或乡镇、单位内部食堂的成本。

3.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招待费必须在单位决算中如实反映。

4.行政事业单位接待与公务或业务活动无关人员所发生的费用,一律不得在“业务招待费”科目中列支。

5.各级财政部门必须加强对业务招待费列支的管理和监督,对违反规定列支业务招待费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处理。

五、各级党委、政府接待办(接待处)用于接待的费用支出,统一在“业务招待费”中反映。

上一篇:医院安全检查表下一篇:赞中华综合性学习